古代诗文

2024-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古代诗文(通用8篇)

古代诗文 篇1

作 者 : 原 秋 妮 院 系 : 美 术 学 院 专 业 : 国 画 年 级 : 2012级艺术硕士 学 号 : 1 2 1 2 2 9 指导老师 : 陈 刚

日 期 : 2013年11月10日

倪瓒与元末题画诗的发展

原秋妮

(陕西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摘要:倪瓒作为“元四家”中以,“疏体”见长的画家,画作意境多变现为疏简清逸、幽谷、淡远,题画诗也尽脱元人之秾丽而得陶柳恬淡之情,画作两相应发。倪瓒是元末题画诗存世,最多、量最高的画家诗人。元末及元以后的题画诗,与倪瓒的诗画创作分不开。关键词:倪瓒、元末、题画诗 元代文人圈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 很多卓有成就的画家同时又是诗人,或者,以诗文扬名的文,人同时又工于丹青。元前、中期著名画家诗人如高克恭“画入能品”,其诗亦“神超韵胜”。元末诗画兼擅的文人更多,如黄公望“善画山水,师董源。晩季变其法,自成一家。山顶多岩石,自有一种风度”。倪瓒“所作诗画,自成一家,潇洒颖脱,若非出于人为者”;吴镇“弄翰自清逸,歌诗更悠长”。此外还有王冕、曹知白、方从义、朱德润、张雨、陈汝言、棠棣等人。由此可见,元代自高克恭、赵孟頫直至元末,文人而兼画家,画家而兼文人的确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元末,以四大家为代表的文人的创作实绩,使诗画这两种艺术形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和谐: 诗是时间艺术,画是空间艺术,却在大兴于元末的文人画中和谐共处。同时,以善画扬名而兼擅诗文的文人,又以在画上题诗的方式,进一步拓展了诗歌的题材领域,为元代文学史添上了独特的一页。

元末画家诗人中,声誉最著者当属倪瓒。倪瓒(1301—1374),自元镇,号云林,无锡(今江苏)人。由于家饶资财,倪瓒得以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史,出门求友生”,刻意经史,悠游岁月。曾自筑清閟阁,蓄古诗画于其中,并在这里度过了十多年以读书、吟诗、习画为主的安逸生活。元末社会动荡,倪瓒卖田蓄古诗画于其中,并在这里度过了十多年以读书、吟诗、习画为主的安逸生活。元末社会动荡,倪瓒卖田宅,疏家财,“往来五湖三泖间二十余年,多居琳宫梵寺,人望之若古仙异人„„。明洪武七年倪瓒返回家乡,几句殷勤家以终。倪瓒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尤以画著名,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并称元画“四大家”。著有《倪云林诗集》,后人辑有《清閟阁全集》。

倪瓒历来被视为元末“高士”的代表,袁华的《倪云林同集》诗云:“云林遁世士,诗洒日陶情;洒墨写虫篆,放歌挥兕觥。”顾正谊亦在《题云林先生》中说:“元稹高洁士,世外托幽襟。弃捐千金产,独抱五湖心。”笑傲烟霞际,逍遥松桂阴。峨峨青閟阁,古鼎灿成林。床头荀歇尺,窗下孙登琴。„„画竹写逸气,倪云林的诗风和画风是相通的,其画的意境大多表现为空明澄澈、冷寂荒凉、疏简清逸、古淡幽远。倪云林的诗风和画风是相通的,其画的意境大多表现为空明澄澈、冷寂荒凉、疏简清逸、古淡幽远。以其传世名作《渔庄秋霁图》为例:画面为平远山景,坡石上,几株萧疏枯树临湖而立,湖面浮动着一抹同样枯索的远山,树梢水际萦绕着一缕若有若无的轻烟。图右上以小楷长题连接上下景物: “江城风雨歇,笔研晚生凉。囊楮未埋没,悲歌何慨慷。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珍重张高士,闲披对石床。此图余乙未岁戏写于王云浦渔庄,忽已十八年矣。不意子宜友契藏而不忍弃捐,感怀畴昔,因成五言,壬子七月廿日.瓒。”乙未年为元至正十五年(1355),作者时年五十五岁。壬子为明洪武五年(1372),可知作者于七十二岁重题此画。“翠冉冉”状远处逶迤山脉,“玉汪汪”喻近景平湖静波,剔透空灵,似嫩实苍。与其说他表现的是画境,不如说是借画映出年逾古稀、久客怀归的作者在繁华历尽后归于枯寂的心境。此外,倪瓒的书法风范在《渔庄秋霁图》中也表现得甚为鲜明: 秀逸俊美而无妩媚柔弱之嫌; 严整有规矩,行气茂密,却不失淡雅自然宽舒之态,呈现出瘦劲通神、化密为疏的书风,极具个人气质,与诗情画意完美地融为一体。

再如《古木幽篁图》:干湿墨互用,干笔淡墨运用尤妙,真正达到了有意无意、若淡若无的境界,给人以清幽静谧之感。图上有自题诗:“古木幽篁寂寞滨,斑斑藓石翠含春。自知不入时人眼,画与蚊溪古逸民。”诗中充溢一股兀傲不驯之气,补足了画面未竟之意。

除了自题诗与画作两相映发,倪瓒为友人及经眼名画所题的诗作也屡见佳什。如为高进道《水竹居图》所题《高进道水竹居》:“我爱高隐士,移家水竹边,白云行镜里,翠雨落阶前。独坐敷书席,相过趁钓船。何当重来此,为醉酒如川。”诗中“白云”的洒脱,“翠雨”的悠散,为淡墨山水增添了一抹鲜亮的色彩彩和超然的韵致,使画面情调更见明朗。后四句则是元末避世文人隐居生活的真实写照: 他们看似高逸出尘,实际上仍难摆脱内心的彷徨苦闷,只有在“书席”、“钓船”中寻求解脱,和千年以来的文人一样,一醉解千愁依然是元末文人排遣苦闷的最佳方式。

再看倪瓒在宋遗民郑思肖遗墨上题的《题郑所南兰》:“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首句取《楚辞﹒离骚》的“兰芷而不芬兮,荃蕙化而为茅”句意,喻指南宋将亡之际的一班变节臣子。众鸟投林,宋室气尽,沉郁的现实更衬托出所南天地独存的悲慨况味,而“泪泉和墨”的阐发,更令人产生画面上的墨兰乃是和泪写就的联想。全诗赞的是郑所南坚贞的民族气节,而在后世看来,这其中似乎隐藏着同样处于易代之际的题诗人难以平静的心绪。像这类诗还有很多,如《题安处斋图》,“湖上斋居处史家,淡烟疏柳望中赊。安时为善年年乐,处顺谋身事事佳。竹叶夜香缸面酒,菊苗春点磨头茶。幽栖不作红尘客,遮莫寒江卷浪花。”《题画十二首》之四:“坦腹江亭枕束书,澄清江水空自虚。修草古木悠悠见,何处青山可不居”《题画二首》之二:“我识幽人颜仲逸,药”栏竹径近前除。不将世事经心耳,浊酒盈樽读汉书”等等。作为作者内心世界的映照,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诗人不愿为世俗所污的高洁旷达的胸襟。倪瓒画风疏远荒古,画中意境浮动着作者的情绪与心态,极易契入读者的心灵,并产生回应; 诗风冲淡萧散,画中所表现的意境与情思,在题画诗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阐扬。龟巢老人谢应芳曾评倪瓒诗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辋川先生伯仲之”,将倪瓒与王维相提并论:顾瑛称倪瓒“诗趣淡雅,如韦苏州”;四库概观倪瓒题画诗,可以认为这些评价是中肯的。倪瓒的画与诗,寄托了他“风雨萧条晚作凉”(《写秋亭嘉树图并诗以赠》)的凄苦、忧郁、孤寂的心绪,渗透着他“身世浮云渡流水”的茫然落寞的人生体验,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尘俗既抗争又不得不屈服,虽然屈服却又在心灵上追求超脱的高逸雅洁的情怀。

为画题诗的传统由来已久。清人王士禛说:“六朝以来,题画诗绝罕见。盛唐如李白辈,间一为之。„„杜子美始创为画松、画马、画鹰、画山水诸大篇,搜奇抉奥,笔补造化„„子美始创之功伟矣。”可知尽管六朝时期是诗与画的融通之始,但在唐以前还远未成为常态。

画家把诗直接题在画上,从形式上将诗与画融合在一起,画界一般认为始于北宋赵佶。然而当时多数题画诗与题跋一样,只是写在自作画卷的后尾或前面,直接题在画上的并不普遍。尽管如此,人们还是逐渐发现了在画上题诗的功用,正如宋吴龙翰在《野趣有声画序》中所云“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 吟难吟之诗,以画不足”即指出了画与题画诗两相映发,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关系。

清人方薰云:“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元人既然是本着“一叶胸中块垒”而作画,有助于此的题画诗也就顺理成章成了元代文人画的重要特征之一。胡应麟曾说:“宋以前,诗文书画,人各自名,即有兼长,不过一二。胜国则文士鲜不能诗,诗流靡不工书,且时傍及绘事,亦前代所无也。”在元代特定历史条件下进入绘画领域的文人,把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些审美范式带入了绘画。在以元四家为代表的元代文人画上,题诗题字少则寥寥数语,多则百字十数行,或平衡布局,或弥补空白,与绘画作品浑然一体,成为画面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书法表现到绘画中;书法或奔放,或秀逸或工整,与绘画笔墨风格相融,起到了图文互补、增强艺术效果的作用,也使诗、书、画三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做到相互映现,增强了绘画作品的形式美感,构成了中国画的艺术特色。元以后,明代画家王孟瑞、沈石田、文征明、唐寅、董其昌、陈继儒、徐渭、陈老莲,清代画家石涛、八大山人、王时敏、恽南田、郑板桥、金东心、李复堂、李方膺以至晚清的蒲华、吴昌硕、近现代齐白石、钱松喦等等,无不重视题画诗的创作,将中国诗书画合一的艺术精神发扬光大。

倪瓒是元代题画诗存世最多的画家诗人。而且不仅倪瓒存有大量题画诗,和他往来过从的友人,也多存题画之作,其中不少就是为倪瓒书画所题。如倪瓒好友昆山人易恒,曾在倪瓒画上题诗《题云林筠石》云:“故山有锡知何日,签泽移家放棹时。雨里推篷写绮石,烧香何处独题诗?”诗后有注:“倪先生避地渔村,人有追寻之者,忽闻芦苇中异香,遂为追者所得,诗中古云”。不但补足了画意,更实证了倪瓒爱洁成癖的传说。从这个角度上,我们可以认为,元末及元以后题画诗的兴盛,是与倪瓒的诗画创作实绩分不开的。参考文献:

古代诗文 篇2

一、“落花”即“开花”

《尔雅》中解释“落者:始也。”由此可见, 最初的落花应指开花。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有:“怱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其中“落英”解释为:“落花。一说, 初开的花。”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5页) 按第一种解释, “落英缤纷”意思是“落花繁多”, 笔者认为不正确。这和前一句“芳草鲜美”不协调, 和下一句“渔人甚异之”也不协调。意境也不美, 毫无生气, 给人一种颓败之感。第二种解释“落英缤纷”为“桃花花开繁多”。这和前一句的芳草鲜艳美丽相一致, 也和渔人非常诧异相一致, 只有这样, 才能吸引渔人大胆前行, “欲穷其林”。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有“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许多书上解释为“凋落的花”或“暮春季节”。但仔细推敲, 笔者认为都不妥, 这些解释与原意都不符, 应解释为“开花”。江南最好的风景, 应是草长莺飞, 花开如锦, 百花争艳的开花时节。作者杜甫在潭州遇到了在齐王宅第里、崔九堂上常见的老朋友李龟年, 经过安史之乱, 人事各非, 反衬的效果, 让人震撼。全诗并无直接抒情之语, 但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凉飘零, 却尽寓“开花”其中。如果解释为“凋落的花”或“暮春时节”, 与前文中的“正是江南好风景”相矛盾, 更减弱了诗中的反衬效果。本诗偏重写实, 妙趣横生, 在盛唐绝句中别具一格, 诗中流露出对唐开元盛世的无限眷恋, 就是因为“开花”的巨大反衬作用。这和杜甫的“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有异曲同工之妙。屈原《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这是出现比较早的“落花诗”, 其中“落英”之“落”作“始”字讲。 (《楚辞今译讲录》姜亮夫著第42页) 另外,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翊《寒食》) 、“落花无限数, 飞鸟排花度。” (萧悫《春日曲水》) 笔者认为这里的“飞花”、“落花”都应解释为“开花”。这样才能和诗中的意境相一致, 才能给人以美感, 才能给人以昂扬向上的精神, 让人充满春天的勃勃生机。

二、“落花”即“凋落的花”

《说文解字》中解释“落”为:“凡草曰零木曰落。”由此可见, “落”由最初的“开”已转变为“落下”, 和“零”是同义词, 且固定下来。李白在《少年行》中有:“落花踏尽游何处, 笑入胡姬酒肆中。”少年踏尽落花, 寻觅春天, 并无伤春惜花之情。孟浩然的《春晓》中“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不但有天真灿烂之趣, 更有伤春惜花之情, 这和李白的感情略有不同。王维写了不少的“落花诗”, 意象纷繁。“谿上人家凡几家, 落花半落东流水。” (《寒食城东即事》) “鹊乳先春草, 莺啼过落花。” (《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花落家僮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 (《田园乐》) “落花寂寂啼山鸟, 杨柳青青渡水人。” (《寒食汜上作》)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皇甫岳飞奚杂题》) 这些落花, 极具冲击力, 既是落花的优美展示, 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容。北宋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意韵深广, 在惜春中又昂扬向上, 历来为人们所赞赏, 这是写落花的千古绝唱。王安石《北山》:“细数落花因坐久, 缓寻芳草得归迟。”晏几道的:“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元代白朴:“啼莺燕舞, 小桥流水飞红。”马致远《寿阳曲》“落花水香茅舍晚, 断桥头卖鱼人散”, 这些落花诗广为流传, 充满生机, 明丽欣喜, 具有非凡的艺术感染力。

三、“落花”是暮春景象

《左传》曰:“春, 女悲;秋, 士悲;感其物化也。”暮春是春之将尽, 以落花昭示生命之殒灭。花象征自然美好的事物, 落花象征自然美好的消失, 常用来形容残春景象, 也比喻零落不堪的景象。古人面对落花, 将落花的自然属性与人的感情相契合, 倾注笔力, 叹年华易逝, 唏嘘不已。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梦中梦见落花, 比喻春将过去, 表达了对美好春天的怀念, 略有伤感。南唐李煜对落花感触颇深, “落花狼藉酒阑珊, 笙歌醉梦间” (《阮郞归》) 、“樱花落尽阶前月” (《谢新恩》)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浪淘沙》) , 对比强烈, 亡国之前, 及时行乐, 落花狼藉, 对花落泪。亡国之后, 流水落花, 物是人非, 表达了对故国深沉的悼亡和怀念, 同时也比喻自身面临着的厄运。含蕴深刻, 含义深远, 含蓄动人。其中“落花流水”已演变成固定短语成语。歇后语也有:落花流水———无去无回。

李白《寄王屋山人孟大融》“闲与仙人扫落花。”宋代范成大《金代庵》“春深有燕捎飞蝶, 日暮无人扫落花。”周邦彥《诉衷情》“南陌上, 落花闲。”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棠花落, 又匆匆过了, 清明时节。”《摸鱼儿》“惜春长怕花开早, 何况落红无数。”元代关汉卿《青杏子·离情》“天付两风流, 悉成南北悠悠, 落花流水人何处?”明代汤显祖《赏花时》“翠凤毛翎扎帚叉, 闲踏天门扫落花。”无不是写暮春景象, 无不流露出对美好事物消失的无奈感叹。清代曹雪芹“春梦随水散, 飞花逐水流”、龚自珍“我有箫心吹不得, 落花风里别江南”、丘逢甲“极目春城照上, 落花飞絮木棉风”、纳兰性德“飘零心事, 残月落花知”, 这些都是写暮春季节, 都是表现伤怀春感之情。陆游“桃花落, 闲池阁。” (《钗头凤》) 除写暮春时节外, 还表达了深沉的悲鸣, 景与情完全交融。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一剪梅》) 除写暮春季节外, 还表达了深深的相思之情。曹雪芹“一朝春去红颜老, 花落人亡两不知。” (《葬花吟》) 古人深信“天人合一, 物我相通”, 黛玉由物及人, 见落花自然联想到生命的终结, 如泣如诉, 感人肺腑, 动人心魄, 是落花诗中的名句。

四、用“落花”作比喻

“落花”被古人开拓了一大片新的比喻领域。古人想象飞越千里, 精神遨游万里, 创造的意境极为清新, 形象千姿百态。

1、把“落花”比作堕楼的美女绿珠。

杜牧《金谷园》有“繁华事散逐香尘, 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 落花犹似堕楼人。”诗人把风吹花落的自然现象同美人绿珠联系起来, 既表示对绿珠的不幸命运的同情, 又告诉人们堕楼人是一位花一样的美人, 把落花比作堕楼美人绿珠, 十分贴切, 比喻奇特。充满了对绿珠感伤之情。

2、把“落花”比作人老。

金代元好问《青玉案》有“落红吹满沙头路, 似总为, 春将去。花落花开春几度。”元代郑允端《吴人嫁女辞》有“花落色衰情变更, 离鸾破镜终分张。”都用花落比喻人老, 前者感叹年华易逝, 暮年将至。后者和色衰连在一起, 引人遐想深思。

3、把“落花”比作自己脱离官场。

清代诗人龚自珍在《己亥杂诗》有“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诗中, “落红”比作自己脱离官场, 同时又是对前边离愁内涵的具体补充, 为全诗的升华作铺垫。诗人独具匠心, 将落花的精神发展到了极致。通过巧妙的寓意, 透出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 给落花焕发出新的意义。它是一阕落花的赞歌, 而作者不甘退伏、奋斗不息的倔强品格也借落花显露出来了。

4、把“落花”比作孤寂、柳絮、雨滴、灯灭等。

韦庄《谒金门》“满院落花春寂寂, 断肠芳草碧。”比喻花落人亡的孤寂。王维《戏题盘石》“若道春风不解意, 何因吹送落花来?”诗人这里将“落花”比作飘荡的柳絮。李白《登瓦官阁》“漫漫雨花落, 嘈嘈天乐鸣。”诗人发挥天才的想象, 把“落花”比作雨滴如花纷纷落下。唐代诗人昱戎《桂州腊夜》“晓角分残漏, 孤灯碎落花。”其中“碎落花”指灯芯之余烬焦结落如小花, 这里言灯之将灭。情与景妙趣横生。黄庭坚《同元明过洪福寺戏题》有“春残已是风和雨, 更著游人撼落花。”这里“落花”比喻美好的事物。作者愤怒指责残害春天的人为力量, 横暴势力对美好的事物的摧残。冯延巳《鹊踏枝》有“水阔花飞, 梦断巫山路。”这里“花飞”比喻梦景。元代任昱《上小楼·隐居》有“清风高度, 任年年落花飞絮。”这里“落花”比喻世事变迁。张小山《喜春来》有“落红小雨苍苔径, 飞絮东风细柳营。”这里“落红”比喻乡愁。《红楼梦》第一流66回, 湘莲道:“弟纵系水流花落之情, 然亦断断不舍此剑者。”其中“花落”指“忘恩负义无情。”

古代诗文创作中的“点化”现象 篇3

古代诗文的创作中经常把前人现成的诗句、成语、典故,或稍作改动,或直接借用过来,翻陈出新,“点化”成另一种意思。这种靠“模仿”起家的创作方式,古人称为“点化”,只要运用得当,它往往具有化腐朽为神奇之效。

诗歌创作中“模仿”的情况很多,在常见的名篇中“模仿”之处亦不鲜见。曹操的《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原话,“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四句也是《诗经·小雅·鹿鸣》中的成句,这四句都用得非常好。大概只有曹操这样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文学家才敢这样“大胆抄袭”,一字不改。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就出自汉乐府民歌《鸡鸣》:“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化用了曹植《赠白马王彪》中的“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与《楚辞·远游》中的“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又何其相似!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萧关逢候骑,督护在燕然”与隋唐之际的虞世南《拟饮马长城窟》中的“前逢锦衣使,都护在楼兰”一句的立意、句式完全相同。

在诗歌创作中,有的“模仿”手法明显,有的则很隐蔽,甚至只“模仿”一个或者两个字的用法。汉乐府民歌《行行重行行》有这样的诗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在《韩诗外传》中可以看到类似的句子:“代马依北风,飞鸟栖故巢。”另一诗句“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可在清代张玉谷《古诗赏析》收入《汉杂曲歌辞》的《古歌》中找到孪生兄弟:“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还有一句“浮云蔽白日”直接来自东汉民歌“残邪害工正,浮云蔽白日”。杜甫的《蜀相》有云:“映天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自”和“空”韵味深长,再南朝民歌《西洲曲》中的这一句:“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自”和“空”两字对举的用法真是如出一辙。

以上所举的例子都是诗歌,文赋创作也有“模仿”的情况。战国时期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写道:“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我们再看西汉司马相如的《美人赋》:“臣之东邻,有一女子,玄发丰艳,蛾眉皓齿,登垣而望臣,三年于兹矣,臣弃而不许。”尽管司马相如的文才名满天下,但这篇《美人赋》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模仿甚至抄袭了宋玉。苏轼《赤壁赋》中“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一句历来备受推崇,但如果读一读《楚辞·湘夫人》,我们就会大吃一惊,它的最后一句是“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再来看看词的情况。“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是晏几道《临江仙》中的名句。但它完全抄袭五代时翁宏的《春残》诗,奇怪的是翁诗并不著名,该句在这首词里却显得非常出色。晏殊的名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中下半句完全出自唐代诗人郑谷的《和知己秋日伤怀》:“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亭台。梁尘寂寞燕归去,黄蜀葵花一朵开。”欧阳修《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中“山色有中无”一句完全出自王维《汉江临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中无。”欧阳修的《南歌子》词“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中后一句化用唐代朱庆余的《闺意献张水部》:“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苏轼《水调歌头》(中秋)一词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化自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另一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化自唐代牛僧孺《周秦行记》的“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一句。因“山抹微云”而出名的大词人秦观的代表作《满庭芳》(山抹微云)中“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一句化自隋炀帝的诗句“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大概填词难度太大吧,即使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填起词来也化用古人的语句。著名的《水调歌头·游泳》中有一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名满天下。但它确实难逃“模仿”之嫌——《三国志·吴志·陆凯传》中有一歌谣曰:“宁饮长江水,不食武昌鱼。”

这样一种现在看来有关著作权、知识产权的行为,在古代却是一种有组织的“犯罪”行为。宋代江西诗派的黄庭坚主张“无一字无来历”,并把这种创作方法称之为 “点铁成金”、“夺胎换骨”。黄庭坚的创作中有很多这样的作品,其中有一首《题阳关图》:“断肠声里无形影,画出无声亦断肠。想得阳关更西路,北风低草见牛羊。”整首诗都是“夺胎换骨”而来,后两句紧扣王维《阳关曲》中的“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同时还化用了北朝乐府《敕勒歌》中的“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句,描写阳关之西只见牛羊不见人烟的景象。这是一首“点铁成金”的成功之作,显示了黄庭坚不凡的学识与才气。再举两个例子:其一,南朝徐陵《鸳鸯赋》云:“山鸡映水那相得,孤鸾照镜不成双。天下真成长会合,无胜比翼两鸳鸯。”黄庭坚有一首《题画睡鸭》写道:“山鸡照影空自爱,孤鸾舞镜不作双。天下真成长会合,两凫相倚睡秋江。”黄庭坚完全用徐陵的语句,只不过略加点化,即成佳作;其二,更黄庭坚还善于通过裁剪“点铁成金”。白居易的诗《寄行简》中有这样四句:“相去六千里,地绝天邈然。十书九不达,何以开忧颜。渴人多梦饮,饥人多梦餐。春来梦何处,合眼到东川。”黄庭坚把它裁剪为两首,第一首:“相望六千里,天地隔江山。十书九不到,何用一开颜。”第二首:“病人多梦医,囚人多梦赦。如何春来梦,合眼在乡社。”这种作诗的方法,在文学史是非常独特的。

江西诗派在宋代的影响非常大,以至这种创作方式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蔚然成风,只不过很多人都因缺乏才学而弄巧成拙、点金成铁。黄庭坚的外甥徐俯,也是江西诗派中的诗人,他有一首《浣溪沙》:“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一波才动万波随。黄帽岂如青箬笠,羊裘何似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首词与张志和的《渔歌子》基本雷同。 “一波才动万波随”一句也是从一个叫船子和尚的诗僧那里“借来”的,原诗为:“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无论张志和的《渔歌子》还是船子和尚的这首诗,都透露出一种闲适恬淡之气。徐俯自作聪明地加上了“黄帽”、“羊裘”两个词,不仅没有增加词的美感,反而显得索然无味。就连千古名句“斜风细雨不须归”也因此变得毫不起眼。由此可见,如果才学不够,往往不仅点铁成金不成,还容易点金成铁。这也是江西诗派创作理论受到质疑和批评的原因。

“天若有情天亦老”,伟人毛泽东的这一诗句原封不动地来自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怀疑伟人的才思。点化之术只要运用得当,确实能点铁成金,毕竟这也是曾经广泛存在而且具有一定影响的文学创作方式。

高中语文《古代诗文鉴赏》说课稿 篇4

尊敬的各位专家、同仁:

这次我参加比赛的课题是《古代诗文鉴赏》,下面我就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达标训练、教学反思几个方面说一下我的这堂课,

一/说教材(说学案)

由于是一堂复习课,我的教材便是我的学案。虽然我的学案只是一张纸,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的学案实际上就是校编教材的一个缩影。《古代诗文鉴赏》是我自己按照自己的设想,参照《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和我们老师出的有关诗歌阅读鉴赏的材料整理加工而成的。在整理这个教材的时候,我注重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锻炼。一是让学生了解高考考试纲要和题型的相关变化,二是让学生从题目中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个题目会了,这个类型的题目也要会。所以,我选用的是高考试题和经典的例题。同时注意了这几首诗歌之间的搭配。比如第一首诗歌是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这是一首典型的抒发作者思乡之情的诗歌。而第二首《鸟鸣涧》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一首诗。第三首《墨梅》是一篇写物明志的诗歌,这首诗歌实际上是通过描写梅花来抒发自己的志向。最后一首《泊秦淮》则是一首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感慨的一首诗歌。

四首诗歌,四个不同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诗歌这个形式内部包含的广阔的内容。这些试题都是经过时间和实践的检验的,站的住脚,能够对学生的某个方面进行训练提升其能力的题目。目的是让学生真切地感受高考,让他们在练习和听讲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诗歌鉴赏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同时,我对所选择的题目有所创新。“迁移训练”所选择的诗歌本来后面带有试题,但是我把他们隐藏了起来,让学生自己出题,然后把学生出的题目和原来的题目相对照,以此来引导学生对原来的作品和出题者出题的角度进行思考。锻炼学生揣摩出题者意图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因为大部分学生对诗歌阅读感到困难,所以我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有意识地降低难度,引导学生对整首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然后重点讲解思想内容方法的知识。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方面的方法,然后利用这个方法训练能力,提高学生在试卷上的得分能力。所以,我的教学目标就是:

1、把握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出题者的意图,有针对性地答题。

三、说教学方法

学生对古代诗文鉴赏有一定的畏难心理,而且平时在披阅试卷的时候也发现学生这个题目的得分较低。所以,我首先要让学生破除这种畏难心理。只有不惧怕了,才有可能做好。我便在开始的时候给学生讲解高考有关的知识,同时使用风趣的语言。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高考,消除学生对这个题目的畏惧心理,同时放松学生的心态,活跃课堂气氛。

再次,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己上黑板做题。先不做任何的提示,让学生把自己的错误展示出来,然后有针对性地讲解,以期能突出重点,有的放矢。然后总结方法,方法总结出来以后,再做相关的题目提高能力。体现学案导学,自主探究,自我展示,精讲启发的教学思想。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我利用学生对诗歌熟悉的现状进行导入,同是用一个夸张的句子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身体里流淌着诗歌的天赋,然后来一个转折,指出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做这个题目时的困惑。有困惑,我来帮你解决。以此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2、授课过程

讲解高考考纲关于这个问题的相关规定。注意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的诗歌名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行高考题目的相关讲解。首先讲解题目,题目是一首诗歌的重要部分,在很多情况下是诗眼的所在。在这首诗歌里面,题目就给出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要素。这些要素是学生掌握文章内容的一个重要提示。然后重点讲解“故园”、“折柳”。通过“故园”让学生把握诗歌鉴赏中重要字词的作用。重点讲解“折柳”这个词,一个是有关“折柳”的典故,“柳”和“留”的谐音;另一个是关于《折杨柳》这个曲子,以及曲子的内容。

在讲“柳”和“留”谐音的时候,我没有直接把他们的谐音关系说出来。因为学生利用自己的学习过的知识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如果直接说出来,那么学生就不能够深入思考,没有思考,收获就不会大;也不能够训练他们把已学过的知识和从来没有见过的知识联系起来的能力。所以,我就旁敲侧击,说了“道是无晴却有晴”这个诗句,侧面点拨,让其有顿悟的感觉。如果学生通过这种联想发现这个“秘密”,他就很有成就感!

再次,针对题目讲解,

首先要读题目,在读题目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对出题者的语言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出题者在题目中给你的提示,以及出题者所要考查的方面。然后让学生上黑板板书答案,这个实际上是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学生的错误应该有一定的代表性,那么这样可以了解学情,提高讲题的针对性。讲解出学生在答案正确的部分和不正确的部分。重点讲解学生正确的答案是从哪里来的,学生不正确的答案是怎么来的,怎么才能够得到正确的答案。

在讲解第二个学生的板书时,我首先表扬学生的`板书,一是鼓励这个学生,二是给其他同学的一个信号,这样的书写就是好的,你应该有这样的书写。然后表扬学生在答题方面的条理性:分条列叙。答题的规范性是回答这类题目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持之以恒地进行培养。

根据我选择的诗歌的不同,我针对各个不同的诗歌采取了不同的策略。第一首诗歌是我重点讲解的,所以,我让学生读诗,然后从题目入手,细致分析文章的内容。然后就题目进行分析和把握。在讲题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拓展,以期学生能够对这首诗有一个全面的把握。第二首我就让学生自己分析,稍微做一些指点,以此让学生掌握刚刚总结出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首诗歌我就完全放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生发表自己对这首诗歌的看法。但是,最好的答案我心里是有谱的:只有分析到“梅”与“人”

这个层次,才能说学生把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读通了。第四首诗歌我直接就把它作为了课后作业。这样可以让我把精力集中到重点问题上,又可以让学生有自我发挥的时间和空间。使我的课堂尽可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再一个就是关于课堂上的语言。虽然我平时不是很爱说笑。但是,我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爱这门课的一个前提是使他觉得这门课有意思。我利用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的特点,在课堂语言中尽量让学生体会到语文是一门多么有趣的学科,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风趣的语言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轻松的课堂气氛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而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如果对这门课不太感兴趣,时间长了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同时,我也是用我的这种语言把一些难以表达的东西用一种客观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在课本和习题中看到的高不可攀的东西变成自己生活的东西。让学生明白:语文的外延使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更要从生活中学习。日常的积累和观察,经常的反思和总结是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五、说板书

我的板书没有什么特色。但是,我在设计板书的时候注重体现这堂课前后环节之间的紧密联系。一环扣一环,学生看完以后能够回想起这堂课的开始、重点和结束。

古代诗文鉴赏

高考相关内容

试题讲解

找诗眼

方法指导重炼字

抓名句、含义丰富的重点句

加强练习

六、说达标训练

我的达标训练实际上是分布在课堂的两个训练题目里面进行的。第一个是对所讲方法的训练,是让学生熟悉所学习过的方法。第二个难度稍微大一些,是让学生站在出题者的角度进行一个逆向思维,从而更好地把握出题者的意图,更准确地答题。

七、教学反思

这堂课上我注意环节紧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学生犯错误的机会,然后针对其错误进行重点讲解。大部分学生能够把握古代诗文鉴赏在思想内容方面的方法并在做题的过程中予以运用。学案导学的功能得到发挥,学生听、说、读、写都得到锻炼。在课堂教学中,活跃的课堂气氛,风趣的语言是一个法宝,而我的语言算不上风趣和幽默,确切的说是通俗。我以后应该在这个方面多加努力,让自己的课堂语言风趣起来。下午,我讲课所用班级的语文老师来向我要最后一个题目的答案,说他们班的学生说应该趁热打铁把后面的题目讲完。我没有让这些学生浪费时间,没有让听课的领导老师浪费时间,我感觉就是我的欣慰。

结束这堂课以后我对我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加上其他领导和老师对自己的指点,认识到

我的教学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课堂的时间安排不合理。课堂开始的时候,我讲的过多。到了后来时间就紧张了,学生做题的时间少了,耽误了学生的训练,也使自己的课上的不够完整。课堂的前半部分我应该少讲,学生能够读的让学生读,能够自己看的让学生自己看。

古代诗文 篇5

(建议用时:40分钟)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导学号:32112017】

A.“朔漠”,指北方的沙漠地区。如杜甫《咏怀古迹》之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B.“公车”,汉代官署名。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便以“公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

C.“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起于明代。D.“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如岳麓书院、东林书院等。

C [“起于明代”错,应该是“起于隋朝”。] 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旧时这一天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B.“拱”,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恭敬。如《论语·微子》:“子路拱而立。” C.“晦”,指的是阴历每月的三十日,这是古代特定称谓纪日法中的一类,此类纪日法还有朔、望、既望等。

D.“黥”,古代的一种刑罚,即墨刑,是古代五刑之一。即用刀刻犯人额颊等处,再涂上墨,作为惩罚的标记。

C [“指的是阴历每月的三十日”错,应改为“指的是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导学号:32112018】

A.“华盖”,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今属仙后座。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有了华盖星,运气就好。

B.“襁褓”,本义指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现在以此借指婴儿。C.“六部”,隋唐至清,中央行政机构分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这些部门各司其职,如户部主管土地、户籍、赋税、财政等事务。

D.“中岳”,指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北,我国五岳之一。

A [“运气就好”错,应该是“运气不好”。] 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嫡子”,指正妻所生的儿子。有时也专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即“嫡长子”。B.《白氏长庆集》是白居易的文集,这是以自己住所的名字命名的。C.“伯仲叔季”,是古代兄弟间依长幼排行的顺序。一般来说“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D.“媵”,指古代嫁女时随嫁或陪嫁的人。如“妃嫔媵嫱,王子皇孙”。B [《白氏长庆集》是以年号命名的,因编集于穆宗长庆年间,故名。] 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导学号:32112019】

A.“封禅”,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的典礼,一般都是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上举行的。

B.“士”,商、周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是介于卿大夫和庶民之间的一个阶层。C.“衅钟”,古代的一种礼制,“钟”这种重要器物制成时,人们一般会杀牲取血涂在上面行祭,叫作“衅钟”。

D.“黔首”,是战国时秦国及后来秦王朝对平民的一种尊称。D [“黔首”并不是“尊称”。] 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庶人”,春秋时对农业生产者的称呼,也可泛指平民、百姓。B.春秋战国时期,士死了叫“薨”,而诸侯的死则称为“不禄”。C.“庐冢”,也叫庐墓,指古人在服丧期间,为守护父母或师长坟墓所盖的房舍。

D.“跽”,指长跪,两膝着地,上身挺直。如《鸿门宴》中有“项王按剑而跽”一句。

B [“薨”指的是诸侯死,而“不禄”指的是士死。] 7.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导学号:32112020】

A.“迁客”,指被贬谪在外的官吏,如范仲淹《岳阳楼记》:“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B.“樽”,指酒杯。如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C.“举案齐眉”,汉代梁鸿的妻子为丈夫捧膳食时,总是把端饭的托盘举得和眉毛一样高,以示尊敬,故后世常用本词表示夫妻相敬。其中“案”指书案。

D.“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C [“案”并不指书案,而是指端饭的托盘。] 8.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社日”,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分春秋两次,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

B.“笞刑”,古代的一种刑罚,是一种用小荆条或小竹板抽打臀、腿、背的刑罚,隋代定为五刑之一。

C.古代的纪时法比较特殊,如平旦、晡时、黄昏、人定等。按时间先后来说,“人定”在“黄昏”之前。

D.“中国”,古代指我国中原地区或在中原地区华夏族建立的政权。C [“‘人定’在‘黄昏’之前”错,应该是“‘人定’在‘黄昏’之后”。] 9.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六合”,指天地四方。如《过秦论》中“履至尊而制六合”中的“六合”就是这个意思。

C.“童试”,即童生试,是明清两代参加科考的资格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D.“山东”,指泰山以东的地区。如“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中的“山东”指的就是这个地区。

D [“山东”指的是崤山以东。] 10.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有很多地方都有别称,如南京又称建康、金陵、白下、石头城、京口等。

B.“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后用来比喻极细微的数量。C.“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秦故地。如“自以为关中之固”中的“关中”指的就是这里。

D.“箜篌”,指古代的一种弦乐器,弦数因乐器大小而不同,分卧式、竖式两种。

A [“京口”是镇江的别称。] 1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沛公”,指刘邦,因其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故称“沛公”。

B.“牺牲”,古代祭祀时把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毛色纯一的叫“牺”,体全的叫“牲”。

C.“臣”,最初指男性奴仆,后成为君主时代官吏和百姓的统称。

D.清代,文官、武官各分九品,并分别以服饰上的九种动物图像表明官职的品级,文官服饰绣走兽,武官服饰绣飞禽。

D [清代,文官服饰绣飞禽,武官服饰绣走兽。] 1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B.“败北”,指军队打败仗背向敌人逃跑。

C.“期颐”,一般指八九十岁。如:“余生已过足,不必到期颐。” D.“妪,先大母婢也”中的“先”指已故的,是对死者的敬称。C [“八九十岁”错,“期颐”指一百岁。] 1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史皇”,指仓颉,古代传说中最早发明文字的人。

B.“号”,又叫别号、表号,一般自己取定,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C.“太傅”,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怀王的老师,故被封为“太傅”。

D.“箕踞”,两股着地伸直两腿,形似畚箕,这种姿势是表示尊敬对方的意思。D [这种姿势表示轻慢傲视对方。] 1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字”,是古人幼时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称司马迁为司马子长。

B.“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

C.“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

D.“加冠”,表示年已二十。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表示已经成人。A [“古人幼时取字”错,应该是“古人幼时取名,成年取字”。] 1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望”指农历每月的十五,而每月农历的十六则称为“既望”,如《赤壁赋》中有:“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B.“车裂”指古代的一种酷刑,以车马撕裂人的肢体。

C.“三秦”,指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D.古代以水南、山北为“阳”,以水北、山南为“阴”。D [古代以水北、山南为“阳”,以水南、山北为“阴”。] 1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称呼人时类型比较多,可以直称姓名,也可以称字、号、谥号,还可以称籍贯、官职。如称杜甫为杜工部,这是称字。

B.“爵”,君主国家贵族封号(中国古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如王安石被称为荆国公。

C.“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后人因屈原曾为楚怀王左徒,即用以指屈原。D.“乞骸骨”是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A [称杜甫为杜工部,这是称官职。] 17.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32112021】

A.古人以“稷”为五谷(黍、稷、麦、稻、菽)之长。古代帝王、诸侯祭祀土神(社)和谷神(稷),故合称为“社稷”,并用来代称国家。

B.宫、商、角、徵、羽为古代音乐的五声,又称五音。变徵,声调悲凉。C.古人常用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D.刎颈之交、莫逆之交、布衣之交、忘年之交、车笠之交、竹马之交,都用来形容交情很深。

D [布衣之交、忘年之交、车笠之交、竹马之交,这些词语虽都表明有交情,但不一定很深。] 18.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B.“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泛指部队。

C.“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D.“伯”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A [“总角”指的是未成年时梳的发髻,不分男女。] 19.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32112022】

A.“荫补”,旧指因祖先功勋而补官。“荫”指庇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而得到封赏或免罪。

B.“中国”,古指中原地区,古代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代,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

C.“谏官”,指掌谏诤的官员,即古时专规劝天子改正过失的官。

D.“宿儒”,“宿”指努力工作的人,“儒”指读书人,词语的意思是努力读书的人。

D [“宿儒”是年老博学的读书人,宿指年老的,长期从事某种工作的。] 20.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河”又称河西,泛指黄河以西的地区。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会于西河外渑池”,其中“西河”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B.“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两种科目。孝,指孝子;廉,指廉洁之士。后来被举荐的人也称为“孝廉”。

C.“监生”,是国子监的学生。初由学政考取,或由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可由捐纳取得监生资格。

D.“寒食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夏历冬至后的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后一、二日。

古代诗文 篇6

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

训练一 课内古代诗歌鉴赏训练

(一)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下面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使:出使。

B.单车:自行车。

C.征蓬:泛指远行的人。

D.长河:黄河。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首尾叙事,中间写景,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B.颔联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出汉塞入胡天时激动、自豪的情感。C.这首诗中最值得称颂的是颈联,它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D.这首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

(二)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千寻塔:名叫千寻的塔。B.眼:视线。

C.最高层:最高处。

D.“自缘”的意思是“因为”。

2.下面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以理入诗,表现了作者身居高位、踌躇满志的情怀。

(三)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把酒话桑麻”中的“桑麻”指的是()A.桑树和麻树

B.植物 C.农事

D.吃的和穿的

2.对这首诗中“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两句诗近景与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B.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

C.这两句诗用词造句十分讲究,诗中有画。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的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

D.诗中的“斜”字,形象地描绘出了村外青山倾斜的特点,画面感特强。

http:/// http://【全免费】

(四)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昔人:传说中的仙人。B.悠悠:闲静的样子。

C.晴川:白日照耀下的汉江。D.乡关:乡间关卡。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唐代诗人崔颢。

B.诗的首联借传说落笔,“空余”二字,令人心生遐思。C.颔联中“空悠悠”的“空”字写的是黄鹤楼。

D.这首诗的前四句与后四句相互映衬又联成一体,既烘托了诗人登楼远眺的愁绪,使全诗波澜起伏而又一气贯通。

(五)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客路”指旅途。B.“青山”指北固山。C.“旧年”指年底天。

D.“乡书”指乡村的书信。

(六)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烟”“水”“月”“沙”由两个“笼”字联系起来。B.秦淮,即秦淮河。“江”在这里指长江。

C.商女,即歌女,旧时卖唱为生的女子。D.《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的乐曲,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写景,描绘了一幅清新热闹的水色夜景。B.第二句叙事,点明夜泊地点。

C.后二句由一曲《后庭花》引发无限感慨。

D.这首诗写诗人所见所闻所感,语言精当含蓄,构思精巧缜密。

http:/// http://【全免费】

(七)水调歌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下列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把酒:举起酒杯。

B.何事:为何,为什么。C.恨:怨恨。

D.婵娟:月亮。2.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写作者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按照常识,从下阕“转朱阁,低绮户”可以看出时值刚入夜时分。

C.下阕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

D.全词以“明月”贯穿,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诗中的“杨花”在旧体诗中常常象征()A.离散、漂泊

B.时光飞逝 C.正直、高洁

D.怀旧

2.对这首诗的分析、鉴赏不准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题目中“左迁”是“贬谪”“降职”的意思。B.从诗体上看,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C.本诗通过“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渲染出一种哀伤、惆怅的气氛。D.诗人将“愁心”寄予“明月”,是因为月照中天,朋友见月如见诗人。

(九)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2.下列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孤山:孤伶伶的一座山。B.乱:繁,多。

C.没马蹄:初长的青草似毯,刚能淹没马蹄。D.行不足:游赏得还不够。

(十)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渔家傲是词牌名。

http:/// http://【全免费】

B.范仲淹,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岳阳楼记》就是他的作品。C.“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D.“霜满地”指夜深寒重。

2.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十一)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下列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君问:您(致信)垂问。B.归期:归家之期。

C.何当:何时能够,为想象希望之词。D.共剪西窗烛:在西窗下一起剪窗花。2.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第一句写诗人虽日日思归,却没有准确归期,无可奈何之情跃然纸上。

B.第二句写想象景象,把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幻想中连绵的夜雨、涨满的秋池。C.第三、四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让未来的欢聚反衬出今夜的愁苦。D.全诗“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思“君”的深情。

(十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作者为答谢白居易而作的。

B.“二十三年弃置身”写出了作者遭贬谪时间之长。C.诗的颔联用二则典故写出了人事的变迁。

D.诗的颈联作者以“沉舟”和“病树”自比,以“千帆”和“万木”比喻白居易。2.下面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凄凉地”一词富有感情色彩,表现出作者贬谪生活的痛苦。B.诗的颈联富有哲理,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C.“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出作者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D.全诗慷慨激昂、感情豪放,蕴含哲理,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十三)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在当时所指的应该是()A.宁夏

B.西夏 C.西藏

D.甘肃

2.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是说词人自己有少年人的豪情。B.“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是以孙权自比。

http:/// http://【全免费】

C.“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是指自己本来年纪已大,但借酒壮胆,依然充满了雄心壮志。

D.“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把边事委托给他。

(十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 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判断对诗歌中加点字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涕泪:眼泪。

B.妻子:妻子和儿女。C.放歌:放声高歌。

D.青春:青年时期。

2.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或品味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颔联中,“忽传”“初闻”“却看”“漫卷”表达了作者听到叛乱已平的捷报后感情的变化,从乐极流泪到欢快欲狂。

B.尾联中,从“即从”“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奏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作者已经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了故乡。

C.这首诗一改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而以爽朗明快取胜,被称为杜甫“平生第一快诗”。

D.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中间两联是对仗的,它们实际上也是一副对联。

(十五)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联系创作背景和词中对景物的描写,判断此词表述的时令,正确的一项是()A.早春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下面对这首词的分析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在词中描绘了山水、山海关、风雪、千帐灯、故园这些景物。B.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故名。C.榆关:山海关的别称。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三更。

D.上下片均用“一”字,不但对仗工整,而且使文字呈连续不绝之势,词风更加缠绵。

(十六)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对词中“绿肥红瘦”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叶茂花残。

B.红花绿叶相映衬。

C.红花绿叶很艳丽。

D.绿叶红花茂盛。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浓睡不消残酒”表明作者一夜未眠,但仍然酒意未消。B.“知否?知否?”是“卷帘人”在追问。C.这首词押韵的字是“人”和“旧”。

D.这首词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惜春伤感情绪。

(十七)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http:/// http://【全免费】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干戈:武器装备。

B.惶恐:恐惧不安。C.零丁:指孤苦无依。

D.汗青:史册,史书。2.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通过写过零丁洋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体现诗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B.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感情趋势深沉。

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采用拟人、对偶的修辞,借地名表现内心孤苦无依的苦痛。

D.本诗风格慷慨悲凉。始为悲愤,终为高亢,表现了诗人的铮铮铁骨、耿耿忠心。

训练二 课外古代诗歌鉴赏训练(一)玉楼春·戏赋云山

辛弃疾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1.下面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常时:平时。

B.无觅处:遍寻不见。C.瞥起:骤起。

D.住:居住。

2.下面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前两句使用拟人手法,很容易使人想到词人喃喃自语的情态。B.词的上片透露出了词人遗憾的心情,而下片则反映了词人喜悦之情。C.词的最后两句是以老僧之喜衬托词人之喜。

D.这首词格调雄浑粗犷,清新活泼,反映了词人积极乐观的一面。

(二)江畔独步寻花

杜 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诗中____、____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2.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句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蹊”是指小溪。

B.次句“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

C.诗人用“时时”“恰恰”这些极富韵律的字眼,使得全幅明丽纷繁的画面充满了动感,也使得诗歌有着更明快、更流利的节奏。

D.全诗表达了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

(三)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这首词词情极其哀愁。其中“__________”四个字写出了词人愁苦的缘由。2.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了暮春时节的景象。

B.“日晚倦梳头”用外在的行为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哀愁。

C.“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写出了词人泛舟双溪的欢乐。

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化虚为实,说愁绪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

(四)天净沙·秋 白 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http:/// http://【全免费】

1.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阙 题 刘慎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释】①阙题:“阙”通“缺”,此诗原题在流传过程中遗失。②每:每当。

1.白云深处,清溪岸边,山路蜿蜒,柳条掩映,体现了“读书堂”环境之______。(请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2.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颔联从视觉角度描写了缤纷的落花,清澈的流水;从嗅觉的角度描写流水落花的芳香,表现出环境的清静。

B.诗中写诗人完全被青溪春色吸引住了,不知不觉中流露出“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感伤。

C.“闲门向山路”是说这里是没有多少人来打扰,所以门也成了“闲门”。D.尾联点明这里环境清幽,气候适宜,是专注读书的好地方。

(六)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①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注释】①亡:此处读作“wú”。

1.“最喜小儿亡赖”一句中“亡赖”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的题目。

B.词的上片描写江南山村的景色,下片描写两代人的生活画面。C.这首词紧紧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D.全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

(七)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此诗中,诗人流露出的情思是()A.送别之情

B.思归之心 C.喜悦之意

D.愤怒之思

2.下面与“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意境相近的一项是()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八)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 稹 ②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释】①此诗是元和十年(815年)写的。这年三月元稹被贬为通州司马。②幢幢:摇曳。

http:/// http://【全免费】

1.下列字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授:授职,任命。B.残灯:快要熄灭的灯。

C.谪:古代官吏因罪被降职或流放。D.垂死:病死。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B.诗中“垂死病中惊坐起”一语,是传神之笔,突出了消息的惊人、闻者的震动和心情的悲痛。

C.首句描写了自己处所之阴暗的背景,衬托出被贬谪又处于病中的作者心境的凄凉和痛苦。

D.全诗表达了作者知道好友被贬后极度震惊和心中的悲凉。

(九)塞下曲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释】①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塞下曲:唐代乐府曲名。B.折柳:折下柳条。C.直:径自。

D.李白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2.请选出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首联从“天山雪”开始,点明“塞下”,极写边地苦寒。

B.颔联写战士听笛子吹着折杨柳的曲调,去寻觅杨柳青青的春天愉悦的心情。

C.颈联“宵眠抱玉鞍”一句中,用“抱”字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无心睡眠怀抱马鞍随时应战的景象。

D.尾联“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

http:/// http://【全免费】

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 【演练·巩固提升】

训练一

(一)1.B 2.B(二)1.A 2.D(三)1.C 2.D(四)1.D 2.C(五)1.D 2.D(六)1.B 2.A(七)1.C 2.B(八)1.A 2.B(九)1.D 2.A(十)1.B 2.D(十一)1.D 2.B(十二)1.D 2.D(十三)1.B 2.C(十四)1.D 2.B(十五)1.A 2.C(十六)1.A 2.D(十七)1.A 2.C

训练二

(一)1.D 2.D(二)1.满 压

2.不好,“翻飞”只写出了蝴蝶嬉戏花间的情状,而“留连”不仅写出蝴蝶留恋花间的情景,还流露出诗人对花的喜爱之情,做到情景交融。

3.A(三)1.物是人非 2.C(四)1.B 2.迟暮萧瑟 明朗绚丽(五)1.幽 2.B(六)1.顽皮,可爱 2.B(七)1.B 2.A(八)1.D 2.A(九)1.B 2.B

古代诗文 篇7

语文新课标对7~9年级学生提出了“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的要求。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 教材中的古诗文无不蕴含着灿烂的古代文化, 只是显得有些散乱, 因此, 在古诗文教学中有必要对古代文化常识进行分类梳理, 以利于学生的积累。

一、重要作家所代表的思想文化的了解和积累

对重要作家所代表的思想文化的了解和积累, 可以分两个阶段进行:一是日常教学, 二是中考复习。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是儒家思想、墨家思想、道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等。在日常教学中, 我们除了要重视对课文注释 (1) 的了解积累外, 还要适当补充介绍该作家所代表的思想。如学习《〈论语〉十则》, 就要补充介绍孔子的儒家思想, 如孔子的“仁爱”、“礼义”思想;学习《〈孟子〉两章》, 要补充介绍孟子的“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等儒家思想;学习《公输》, 要补充介绍墨子的“兼爱”、“非攻”、“尚贤”等墨家思想;学习《〈庄子〉故事两则》, 要补充介绍庄子的“天道无为”的道家思想、朴素的辩证思维和唯心哲学;学习《智子疑邻》, 要补充介绍韩非的以法为本, “法”、“术”、“势”三者结合, “好利恶害”的人性论等法家思想。同时要学生注意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比如与当前建立和谐社会的联系等。在课外拓展阅读时可以选择与这些代表人物有关的文言片段进行阅读, 使学生加深对这些思想家的学说的了解。中考复习时, 教师可按作家的思想文化倾向进行归类, 如儒家思想代表人物, 有孔子、孟子等, 并了解这些人物的共同思想及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 了解积累儒家的经典著作如《四书》《五经》等。也可按朝代分类, 了解各个时期的文化思潮, 如“唐宋八大家”, 不但要知晓“唐宋八大家”对散文的共同主张, 尤其要了解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散文的不同风格。“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是古诗文中经常出现的, 从上古到近代, 如孟子的《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杜甫的《石壕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诸葛亮的《出师表》、墨翟的《公输》等, 无不闪耀着爱国主义思想的光芒。但由于所处历史时期不同, 他们的爱国情感也深深地留下了时代的烙印, 教师在让学生积累其核心的爱国主义思想时, 也需要让学生注意其时代的局限性, 如诸葛亮的狭隘的忠君思想。

二、成语典故的了解和积累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典故”是“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成语典故是民族文化的积淀, 成语典故的了解和积累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中学生的文化素养。现行中学教材古诗文中有许多成语和典故。据初步统计,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成语有:

明察秋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怡然称快、夏蚊成雷 (《童趣》) ;不亦乐乎、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 必有我师、择善而从、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论语〉十则》) ;历历在目 (《山市》) ;磨刀霍霍、扑朔迷离 (《木兰诗》) ;刮目相看、吴下阿蒙 (《孙权劝学》) ;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怡然自乐、鸡犬相闻、落英缤纷、与世隔绝、无人问津 (《桃花源记》)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 ;水落石出、历历可数 (《核舟记》) ;天下为公、选贤与 (举) 能、老有所终 (《大道之行》) ;如履平地 (《观潮》) ;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游山西村》) ;不求甚解、环堵萧然 (《五柳先生传》) ;犬牙差互 (《小石潭记》)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浩浩汤汤、气象万千、一碧万顷、心旷神怡、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 ;峰回路转、水落石出、山肴野蔌、醉翁之意不在酒、觥筹交错 (《醉翁亭记》) ;汗流浃背 (《满井游记》) ;鸿鹄之志、披坚执锐 (《陈涉世家》) ;如鱼得水 (《隆中对》) ;三顾茅庐、妄自菲薄 (《出师表》) ;舍生取义 (《鱼我所欲也》) ;一鼓作气、辙乱旗靡 (《曹刿论战》) ;门庭若市 (《邹忌讽齐王纳谏》) 。

有些古代寓言、神话故事或议论短文的题目就是一个成语, 如《智子疑邻》《塞翁失马》《夸父逐日》《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愚公移山》等。对于这些成语, 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使学生理解其意思, 学会运用;中考复习时, 再加以系统整理。

在初中古诗文中还有许多典故可以让学生了解和积累。如: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崔灏《黄鹤楼》;亲射虎, 看孙郎。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西北望, 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骊山四顾, 阿房一炬———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今日又南冠———夏完淳《别云间》;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等等。对于典故, 不但要让学生了解其出处, 还要理解其含义, 领会运用典故的好处, 以使学生在日常的写作中学会运用典故, 体现自己的文化素养。

三、民俗文化、礼仪文化等的了解和积累

1. 古人纪日的方法和纪时的方法。

古人纪日最常用的是“月相纪日法”, 通常用“朔” (初一) 、“望” (月中, 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 、“既望” (望之后的一天) 、“晦” (每月最后一天) 。在《观潮》中就出现过“既望”一词。如“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古代的纪时法有“五更”纪时法:一更 (19-21点) 、二更 (21-23点) 、三更 (23-1点) 、四更 (1-3点) 、五更 (3-5点) 。如张岱《湖心亭看雪》中出现过“更定”一词:“是日更定矣”。另外用“平明 (清晨) ”、“日中“ (正午) 、“日暮 (黄昏) 、“夜阑 (深夜) ”纪时, 如: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 (《陈太丘与友期》)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灏《黄鹤楼》)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2. 传统的节日文化。

如“除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写除夕、春节的, 如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写元宵的, 如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写清明的, 如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写七夕的, 如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写中秋的, 如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写重阳的,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3. 古代的礼仪文化。

古代礼仪文化, 有吉礼, 主要指祭祀神和祖先的礼仪, 如“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曹刿论战》中有:“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 必以信。”有成人礼, 有关个人成长的礼节, 主要是“冠礼”和“笄礼”。所谓冠礼, 是指男子的成年仪礼, 男子20岁行冠礼。笄礼则指女子的成年仪礼, 女子15岁行笄礼。《送东阳马生序》中有:“既加冠, 益慕圣贤之道。”

忌讳文化, 古人对“死”有讳称, 帝王之死曰“崩”。《出师表》有“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人名为皇帝避讳, 如《捕蛇者说》中的“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人”应为“民”, 避李世民讳。教育与科举制度文化, 如博士、教授等, 《孙权劝学》中有:“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满井游记》有:“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 惟此官 (作者时为顺天府教授) 也。”等级制度, 寡人、王、布衣;官职的设置及名称, 侍中、侍郎、将军、大夫等, 课文出现的例子很多, 不再枚举。

古代诗文 篇8

关键词:曹丕 曹植 诗话 文论 文学

曹丕与曹植是曹魏文学的两颗璀璨明珠,更是整个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两个名字。在风骨遒劲的建安时代,这样一对背景相同却才情迥异的兄弟,创造了一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文学奇景。历史上曾有不少争储反目的皇家手足,却没有这样的高妙文采;文学上也有过不少名扬天下的俊才昆仲,却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与风格差别。曹植向来受到历代诗人与评论家的推崇,有着“世目绣虎”“才高八斗”的称誉,但曹丕也有着独特的文学风格,船山尊之为“诗圣”引得刘勰为之不平,可见除政治地位之外,关于他们在文学上的论争也是层出不穷。

在前人关于“丕植”的争论中,有立足二者个人气质的评价,也有以政治成败论英雄的说法;既有立足于后世背景的感慨之谈,也有追溯社会背景发展的公允之说;有对二者各自题材上的概述,也有对两人行文中情感的探索。凡一朝之文学大家,无不受二人影响;历朝的文学批评,也无不重点评述的。这些观点,是我们认识曹丕与曹植以及他们的文学的他山之石。

一、时人评价

(一)建安七子及邺下文人集团对“丕植”的主要评价

关于曹丕与曹植文学上优劣的争议,在他们的同一时代便已经出现了。在建安时代的声音中,推崇曹植的要占到多数。与曹植交好的文学之士杨修在信中称其作品为“仲尼日月,无得逾焉”(《答临淄侯笺》),而“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也称他“体高世之才,秉青萍、干将之器”[1](《答东阿王笺》),其评价不可谓不高。如果说信中的评价可能是彼此间的溢美之词,那么正史的记录应当比较可信,如《三国志·魏略》记载,当时的书法名家邯郸淳在与曹植会面后,回到家中,“叹植之才,谓之‘天人” ;又据《世说新语》记载当时的风评:“曹子建七岁成章,世目如绣虎。”[2]可见在当时的文人眼中,曹植的才气确实是令人惊异的。

而与此同时的曹丕,得到更多的赞扬却不是来自如曹植般与生俱来的先天才气,而是后天养成的“文气”。卞兰在《赞述太子赋》中提到曹丕“精研典籍,留意篇章,览照幽微,才不世出,禀聪睿之绝性,体明达之殊风”,显然是对他善于学习和厚积薄发的特点进行了客观的描述,而非笼统的溢美之言;“建安七子”之一的刘桢在《赠五官中郎将》诗中也道出了他宽广、多思的风格特点:“君侯多壮思,文雅纵横飞。”而吴质在答笺中回应他说:“优游典籍之场,休息篇章之囿,发言抗论,穷理尽微,摛藻下笔鸾龙之文奋矣。虽年齐萧王,才实百之。”[1]也表现了对曹丕文学素养的推崇。

(二)“丕植”相互的评价

曹丕与曹植作为亲生兄弟,在暗中争储的过程中,两人未有在文学评论中针锋相对,正面的互相攻击,因此我们只有在两人的言语中侧面找寻他们对待彼此的态度。曹植在《与杨德祖书》中历数建安诸子,然后评论道:“然此诸子,犹复不能飞轩决计,一举千里。”其中相当自负的语气表现出曹植横绝诸子的信心,与其兄相较的结果自是不言自明。而曹丕在《与吴质书》中则对建安诸子有着比较推崇的评价,表示“诸子但为未及古人,自一时之俊也,今之存者,已不逮矣”[2]。言下之意,指曹植亦“不逮”诸子。自然也是对自己自负的弟弟看不入眼。

但双方彼此轻视的态度并不排除是受到当时政治的影响,只是今天我们再也无法得知两兄弟是否在文学上有着惺惺相惜的一面。曹丕既然成为帝王,也再不可能轻易吐露对臣下的评价,因此也不复见其对曹植的文学评价。而曹植既已俯首,自然也会多有溢美之词,在《魏德论》中他赞美曹丕“复逍遥乎六艺,兼览儒林。抗思乎文藻之场囿,容与乎道术之疆畔”[1]。只是不知此言是否真心。

二、后人评价

(一)两晋南北朝时期刘勰、钟嵘为代表对“丕植”的评价

陈寿在《三国志》中更多的是对二人的生平记叙,对于文学上的评价,也只有简短的“文帝天资文藻”和“陈思文才富艳”[3]寥寥数语而已。之后的谢灵运则有着“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至高评价,使得六朝时期对曹植的推崇与崇拜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至钟嵘的《诗品》时不但将曹植的诗作列为上品,更有评价“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音乐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乃至“思王入室,景阳、潘、陆,自可坐于廊庑之间矣”[4],几乎已列曹植为圣了。

六朝文坛对待曹丕的态度,则更少了曹魏时的奉承之词,越发难见不带偏颇的公允之词。钟嵘《诗品》将其列为中品,有评语道:“则所计百许篇,率皆鄙质如偶语。”[4]比较钟嵘对曹植的评语,可以看出钟嵘认为曹丕偶有妙语,差曹植远矣。所幸六朝时还有刘勰为曹丕鸣不平,《文心雕龙》中关于丕植的评价可谓公允,对于曹植,刘勰在《明诗》《乐府》《颂赞》等多篇中都有举隅与称道,虽无至高的大段好评,却是清晰地分析了曹植为文的长处,是非常有价值的评论。而对于曹丕,刘勰也在《诏策》中说他“辞义多伟”,更在《才略》中对他有着一段客观的论断如下:“魏文之才,洋洋清绮,旧谈抑之,谓去植千里。然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子桓虑详而力缓,故不竞于先鸣,而乐府清越,《典论》辩要,迭用短长,亦无懵焉。但俗情抑扬,雷同一响,遂令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未为笃论也。”[5]此番论断,不但客观地评价了曹丕,提升了曹丕的文学地位,更合理地分析了旁人评价曹丕与曹植时产生了抑丕扬植感情的原因。

(二)唐宋元时期对“丕植”的主要评价

刘勰对于“丕植”的评价在唐宋元时期并没有得到多数人的认可,纵观唐宋时期的诗话与文论,多是抑丕扬植之说。有论及曹丕诗文的说法中,权德兴认为他“属词类事而已”;吕温认为他“以浮华相高”;陈严肖认为他“乏帝王之度”[1]。

而曹植在唐宋时期得到了大多数名家的青睐与好评。初唐四杰对曹植推崇有加,骆宾王称之为“文苑之羽翼,诗人之龟镜”(骆宾王《和道士闺情诗启》);皎然的《诗式》也有云:“邺中七子,陈王最高”;李白称曹植为“建安之雄才”,表示“白之不敏,窃慕高论”(《上李长史书》)。“诗圣”杜甫也曾写过:“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文章曹植波澜阔,服食刘安德业尊”(《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子建文章壮,河间经术存”(《别李义》)[6],显然是曾诗法陈思;张戒的《岁寒堂诗话》中也有“子建诗,微婉之情,洒落之韵,抑扬顿挫之气,固不可以优劣论也。古今诗人推陈王及古诗第一,此乃不易之论”[4]这般的至高评价。

(三)明清时期王夫之为代表对“丕植”的评价

明清涌现出大批关于曹丕与曹植的诗话与文学批评,在这一时期,曹丕的文学地位也有了前所未有的转折,甚至有了曹植不如曹丕的声音出现。“后七子”的首领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说:“子桓小藻,自是乐府本色。子建天才流丽,虽誉冠千古,而实逊父兄。何以故?才太高,辞太华。”[1]王夫之又在这一议论上推波助澜,说曹植在声誉上压倒曹丕靠的是背后的手段:“曹子建铺排整饰,立阶级以赚人升堂,用此致诸趋赴之客,容易成名。伸纸挥毫,雷同一律。子桓精思逸韵,以绝人攀跻,故人不乐从,反为所掩。子建以是压倒阿兄,夺其名誉。实则子桓天才骏发,岂子建所能压倒耶?”他还在《古体诗评选》中将曹丕尊为“诗圣”,讥曹植诗为“蠹桃苦李”。[2]

但同时期的文界也有人对曹植持较高评价,冯班就说:“千古诗人,唯子美可配陈思王。”也几乎是加了“诗圣”的冠冕在曹植头上。两种文学上的对立的看法在这一时期彻底迸发了矛盾,这恐怕是丕植两兄弟都不愿见到的场面。针对王世贞与王夫之的评论,许学夷在《诗源辨体》中反驳王世贞道:“子桓……《杂诗》而外,去弟实远。谓子建实逊父兄,岂为定论!”王闿运《湘绮楼说诗》更是对王夫之不无讥讽地议论道:“看船山《诗话》,甚诋子建,可云有胆。然知其诗境不能高也,不离乎空灵妙寂而已。”[7]

三、近人、今人评价

(一)近、当代以郭沫若为代表对“丕植”的评价及综述

争辩丕植优劣的议论一直持续不断的延续到了现当代时期,民国时期黄节先生在《曹子建诗注》中论道:“陈王本国风之变,发乐府之奇,驱屈宋之辞,析杨马之赋而为诗,六代以前,莫大乎陈王矣。”[8]但建国以后的文学批评界风向突转,郭沫若撰文《论曹植》不但对曹植品行方面进行了抨击,对他诗赋也攻讦说是“抒情化、民俗化的过程在他手里又开始逆流”“由于他的好摹仿,好修饰,便开出了六朝骈俪文字的先河”以及“曹子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一大半是封建意识凑成了他,人们要忠君,故痛恨曹操、曹丕,因而也就集同情于失宠的曹植”;而对曹丕的褒奖则是“曹丕恰恰和他成了一个鲜明的对照”“他的诗辞始终是守着民俗化的路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在论述曹丕时说:“由于曹丕在思想上与大贵族官僚地主们的接近,以及他后来大半生都过着宫廷游宴的生活,因此,他的诗歌反映的生活面就比较狭窄,艺术风格不免流于纤弱。”这种认识,在当时是很有代表性的。但改革开放以后,情形就不同了。章新建《曹丕诗歌的写实精神》、徐定祥《论曹丕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等都打破了旧说,肯定了曹丕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更多的学者,则并不拘泥于甚至是干脆放弃沿用已久的现实主义的标尺来重新观照和衡量曹丕文学创作的特色、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四、总结

史上并不乏将两位大家拿来比较的例子:高悬千古的李杜诗才之争,司马迁与班固的史才之争,司马相如与扬雄的赋才之争,都是我们到今天都没有结论的比较。由此也可见能引起世人关注、比较的无一不是天纵英才之辈。况且“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学不同于交战、考试,实在难分高下。诗人的才华或可以见高低,但运用于诗文中的情、理、事、景等因素与技法,这些观于不同心境不同水平的读者眼中,却又是春兰秋菊,各擅胜场,实难一概而论。前人或有这般那般对于“丕植”的评论,但不排除文人相轻与厚古薄今的因素在其中,有时对曹植的推崇过度,又有时对曹丕的偏袒太不合理,若说比较公允的观点,仍属刘勰:“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子桓虑详而力缓,故不竞于先鸣。而乐府清越,《典论》辩要,迭用短长,亦无懵焉。但俗情抑扬,雷同一响,遂令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未为笃论也。”

注释:

[1]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三曹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一版,第46至225页。

[2]李宗为著:《建安风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一版,第77至81页。

[3][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三版,第66页,第431页。

[4]常振国,降云编:《历代诗话论作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一版,第65至67页。

[5]周振甫著:《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一版,第428页。

[6]徐公持:《关于曹植的评价问题》,文学遗产,1983年,第1期。

[7]逯钦立缉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一版,第389至406页,第421至465页。

[8][清]严可均著:《全三国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参考文献:

[1]曹植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2]余冠英选注.三曹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3]孙明君.三曹与中国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4]王小慧.曹丕曹植比较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08.

上一篇:挽回情感下一篇: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生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