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写景作文写作方法

2024-11-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写景作文写作方法(推荐11篇)

小学写景作文写作方法 篇1

1.按方位的顺序写(如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上往下,从前到后等)。

2.按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写(先写全景再描述局部再写全景)。

3.按时间顺序写(可以是春、夏、秋、冬的不同变化,也可以按照景物形成的过程)。

除了上面的三种叙述顺序以外,还有一种是“没有顺序的顺序”,常见于抒情性散文,描写的景物往往随着作者的思路不停地变化,往往不拘泥于对景物本身的表现,而在于对作者内心情感的表达,较为适宜有一定写作功底,能自在驾驭语言文字的人使用。

二、如何让写景作文“言之有物”

在了解了写景作文需要“言之有序”之外,写景作文还需要“言之有物”,这就需要在平时多观察,多积累,然后再将素材通过一定的方法表达出来。

1.先写整体,再写局部,由远及近

范文《奇妙的冬天》中有这样的描述:

我高兴地走出门。整个小区变成了一个银装素裹、奇妙的世界。天空飘满了雪花,就像千万片鹅毛在漫天飞舞;地上落满了雪,像铺着厚厚的白天鹅绒地毯。树上也积满了雪,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高高的雪松,枝条都被雪压弯了,好像浑身长满龙爪的大怪物。凤尾兰的叶子坚硬似剑,此刻落满了白雪,好像套上了白色的剑鞘;就连平时光秃秃的,一点都不起眼的树枝,这时也像白珊瑚一样美丽动人。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好的写景作文,往往不取决于你在文章中罗列了多少个景物,也不在于你选择的景物是否每个都能引起读者的兴趣,而在于无论你写到多少处景物,有一处必定是文章的重点,可以用描绘性的语言对它进行具体描写,也可以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景物的特点,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例如范文《那抹微笑,让我铭记》里写道:

太阳已经从西边悄然滑落,只留下几抹黄晕在秃秃的树枝间萦绕。半小时前喧闹的操场现在静了下来。只有几声篮球触碰地面的声音回荡在校园内,打破了寂静。四个失魂落魄的女生走在校园里,其中包括了我……

文章写事,利用开头一点景物交代背景,渲染气氛,但由于不是重点,因此略写。

写景作文最容易犯的三个错误:

① 将它写成“流水账”,看起来写了很多景点,每个景点却都是一笔带过,没有很好地选出其中一处进行具体描写;

② 写到的景物虽然也有背景介绍或细节描写,但如同蜻蜓点水,碰了一下又绕开了;

③ 文章详略安排不合理,开头起因部分介绍得过细、过长,而文章中间部分却没有很好地展开。

3.突出景物的具体特点活特征

写出景物的特点与特征也就是要写出该事物与其他景物的不同之处来,只有这样才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在描写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准确、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有助于把景物写得更生动形象,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范文《难忘的西双版纳之旅》中有这样的描写:

我仔细观察了跳舞草,她没有含羞草的那份腼腆,没有了牡丹的张扬,她是那么大方得体,那么有灵性。每当你对跳舞草唱歌时她会以优美的舞姿来回答你,仿佛在说:“你唱的歌真好听!”。还有箭毒木张着伞,用它巨大的树冠笼罩着一切,可他英俊的外表内,却隐藏着一个见血封喉的杀手。

这里比喻和拟人的修辞用得比较好。

4.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在写景的同时,一定要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让读者在文章中不但能“看”到美好的景物,还能感受到作者想表达的情感和作者的思想。如果单一的为写景而写景的作文,即使再美也无法感染读者,难以让读者产生情感共鸣。

范文《难忘的黄山之旅》中有这样的描写:

缓缓拾阶而上,踩着水雾与青苔,耳畔响着时有时无的泉水声。缆车已经把我们送到了半山腰上。是省力了吗?当然是的。不过也省去了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 情。贪婪地呼吸着这山的空气,水的空气,树的空气。随山势的抬高,城市中的喧闹和繁华逐渐隐去。有一种莫名的神圣感在心中升起。像一个洗尽铅华的朝圣者, 虔诚地独自来到这里,来聆听自然的圣谕。

这里的景物与心理感受结合在一起,突出登山带给作者的非凡感受,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5.适当加入人与动物的活动

我们在描写景物时,可以适当地选择人和动物的活动作为衬托。如果说写景作文中景物是“静”的话,那么一篇优秀的写景作文,也离不开“动”。这里的“动”包括 与景物相对应的人物的游玩、嬉戏、奔跑,动物的觅食、跳跃等,当一篇写景作文将人和动物的活动与景物的描写相结合起来的时候,才会给人一种动静结合 的美感。

范文《难忘的巴厘岛之旅》中有这样的描写:

涨潮了,大海涌出无数洁白的浪花,泛着细细的泡沫,这浪花好像有意和我捉 迷藏一样,一会儿悄悄地跑上来挠挠我的脚丫,一会儿又嬉笑着退下去。我也索性跳下海去,在水里好一阵扑腾。不知怎么的,我忽然呛了一口水,狼狈地爬上岸, “呸、呸”地吐着,海水的滋味可不怎么好,看上去很清,其实又咸又涩,还有一股子腥味。

小学写景作文写作方法 篇2

一、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特点

第一要抓时序的特点。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或晨、午、黄昏,景色自然不一样。如《高大的皂荚树》中,“春天,下小雨啦。皂荚树为我们遮挡着,雨滴就不会很快掉下来。我们就能够像平常一样,在操场上,做体操,做游戏。夏天,暴烈的太阳当头照。有了皂荚树的遮挡,烈日就只能投下星星点点的光斑。我们活动在操场上,觉得格外凉爽。秋天,皂荚树上许许多多的皂荚儿成熟了,那样子,就像常见的大扁豆。高年级同学爬上树去,用带钩子的小竹竿把皂荚儿钩下来。小同学呢,把它们捡进筐里,交给老师。冬天,皂荚树落叶了。枯黄的小叶子,打着旋儿,不断地飘落,在地上铺了一层又一层。这时候,我们就把树叶扫到一起,堆放在墙脚下。”这些片段作者抓住了皂荚树在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反映了作者对校园皂荚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二要抓场所的特点。

写景的文章有的指明了场所,如《街头一景》《校园春色》,这时就要把“街头”“校园”等场所的特点写出来。

第三要抓景色的特点。

不同的风景,其特点是不同的,如有的以山景为主,有的以奇石闻名,有的借江湖增光,就应当抓住这些风景不同的特点,写出景物的个性。如《火烧云》中,“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这个片段作者抓住了火烧云色彩绚丽的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了火烧云的美。

二、动静结合,写好景物特点

在写景作文中,景物有静态与动态的区别。自然景色总是沉静的,但又都在不断地运动与变化之中。写景时既要注意静态的景,又要善于看出景中的动态,做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描写时或先写静态后写动态,或先写动态后写静态,使景物处于静态与动态时的特征和谐完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中的景色特点“活”起来。如《第一场雪》中,“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三、以情观景,借景抒情

写景物的作文,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它最终的目的是要表达人的一种情感。关键在于处理好“景”与“情”的关系。景与情贵在融合,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才能达到水乳交融、不可分离的境界。在方法上,可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景物带有人的特点,让写实与想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一篇优美的文章只有渗透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才能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准确地抒发作者的情怀,使读者也能从课文美的文字中真切体会到景美物美,以及作者对景物的喜爱。如《夕照》中,“太阳被裹上了橘黄色,没有了刺眼的光芒,稳稳地站在那排杨树上,没有丝毫衰老的样子。柔柔的光泻下来,给砖瓦房镀上一层华丽的金黄;房顶顿时化作一汪晶莹的湖水,每一片瓦都跳跃着的‘波纹’是夕阳得意的杰作。那平静的“湖面”难道不是被它踩碎的吗?啊,它和我一样调皮!”作者运用一连串的比喻和巧妙的拟人手法,写出了夕阳的柔美及落山时调皮的模样,使夕阳有了情感,有了生命活力,充分地抒发了作者对夕阳的赞美,对夕阳的喜爱之情。

小学作文写作教学方法探讨 篇3

【关键词】小学生 ; 作文写作 ; 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174-01

一、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缺乏对生活的观察与总结导致写作中出现诸多问题,大概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点:

1.小学生作文与实际生活脱节

学生写作文是要从实际生活中汲取大量素材的,然后用文字表达出来。然而许多小学生缺少必要的生活积累,如槐树、榆树不分,水稻小麦不分。离开了生活积累,小学生的作文便如同空中楼阁一样缺少真实感,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学生都在教室中苦思冥想,闭门造车。小学生作文课堂教学要把课堂与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从“教室小课堂”里走进“生活大课堂”。

2.小學生作文重形式轻内容

有些教师只注重字、词、句、篇的训练,对文章中人文因素考虑较少,小学生作文中空话、假话泛滥,枯燥无味、言之无物。作文教学中很少具体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小学生作文无话可写,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时间长了小学生就缺少了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应从一年级抓起。要让学生知道写作就是把自己说的话写成文字,但是,要注意我们壮族的语言和汉族在语言顺序方面是有很大的差别。如我们壮族言序把汉族的“猪肉”说成“肉猪”,意思方面就不同了。从一年级起就要求学生多用普通话说话,这时老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说出来,多说话就能写出话来。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用拼音或图画代替。把每天最想说的话写出来,把说话当做一种有趣的游戏来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写话的浓厚兴趣。当学生有了习作的兴趣后,就会从习作中得到乐趣,就会爱上写作。这样无形中就形成写作习惯,并且把学生写出的话,念给全班的同学听,让大家分享学习成果。从此小作者就有一种成就感,就有一种再写的欲望。这样,小学生感到写作不过如此,就没有什么高不可攀了。长此以往,小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信心和能力就在不知不觉地培养起来了。

三、作文教学应重视积累,从细处入手

1.仔细观察,从生活中学习作文

丰富多彩的生活本身就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小学生从家庭到学校,所见所闻是有限的。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教师在平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去认识事物,注意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花鸟虫鱼、风雨雷电,注意抓住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味道、习性,人物的衣着、神情以及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等方面的特点细致观察,学会写观察日记,鼓励学生把他们在各种学习活动中所见、所闻、所感写在日记里。这样,既丰富了作文素材,解决了“无米之炊”的难题,又有效地进行了练笔,提高了学生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

2.加强学生谴词造句能力的培养

谴词造句是习作的奠基石,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在平时就应加强以下两点训练。(1)句子结构要完整:结构完整是写好句子的前提。一个完整的句子不仅要能回答“谁在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更要能够回答“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怎么干?”或“什么时候,什么,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怎么干?”(2)内容要生动:文章是由句子构成,为了使文章生动,句子的表达首先就要生动具体,必须加上适当的修饰语。如教学“抚摸”一词造句时,有学生说:“阳光抚摸着大地”,就可以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在怎样的季节里,阳关如何抚摸着什么样的大地?”经过引导学生造出“春”天,柔和的阳光轻轻地抚摸着一望无际的大地。”显然第二句要比第一句表达得更准确、鲜明、生动。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生谴词造句能力的培养,为习作打下牢固的奠基石。

3.培养学生搜集、组织、整理材料的能力

写作材料必须源于生活,因而,必须对原始的材料进行“剪辑”,选择与自己表达中心有关的材料留下,而那些暂时不用的“材料”,可不能全抛弃,可让学生准备一个小本子对搜集到的材料进行摘抄,收藏起来,随时翻阅,随时记忆,如此日积月累,就不愁作文无话可写、无处下笔了。在作文指导时,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先考虑写什么,再考虑怎么写。

4.提高小学生说话能力

小语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而且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每堂语文课的教学都应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说话内容不限,说话的句数不限,只要上下句连贯,合情合理。在学生练习说话时,老师指导练习说话,教师要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表达欲望,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来逐步提高说话能力。

四、加强阅读指导

《新课程标准》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是新课标要求,它明确规定学生必须要大量阅读,在读中静心,在静心中享受,在享受中培养丰富的情感。读是写作的借鉴,大量的阅读可以间接地帮助学生认识生活,学会生活。在阅读过程中所了解的生活,所产生的情感,这些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五、加强作文指导,做好批改、讲评

加强作文指导,做好批改、讲评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起决定性的作用。每次进行作文练习,我注重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具体步骤是:一是指导审题,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明白写什么,怎么写。二是指导立意,让学生明确文章的中心,明白为什么写,是说明一个问题,表达一种感情,还是赞美一种精神等。三是指导选材,让学生明白选择什么材料才能更好地为中心服务。审题、立意、选材是作文指导的方向,用上各种写作手法、技巧,谋篇布局等。教师指导方法得当,学生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

六、总结

总之,作文教学,一定要从兴趣入手。并交给他们观察的方法,并及时进行训练。让学生在观察中积累写作素材,积累语言,积累写作方法,积累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教师任重而道远,狠抓基础,努力创新,为作文教学创造辉煌。

参考文献

[1]史玉君.共生,让生命协同生长:作文教学有效策略摭谈[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2(03).

[2]李胜军.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J].群文天地,2011(21)

小学生写景作文的写作技巧 篇4

1、写景要按方位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2、可以按景物的类别来写,如山、水、花、鸟;瀑、石、峰、洞;亭、台、楼阁等。要写出景物的光、色、味;既要写它的静态,也要写它的动态,还可以写出它的环境气氛。

3、要仔细观察,抓住在不同季节里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不要硬编乱造,凭自己的想象来写。

4、写景中也可以具体地写些人和事,若让人、景、事三者交融一体来写,可以使作文更为感人。

5、写景物时不要忘掉自己与景物之间的关系,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去,这样使人读了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写景作文的写作指导 篇5

对于小学生而言,写景的文章接触得比较多,写四季的景物,写美丽的校园,写一处名胜古迹等等。那么怎样才能写好写景作文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每一处景物都有自己的特点,也就是这处景物明显突出的地方。大自然的景物千差万别,各有自己的特点。同一景物在不同季节,不同地点,也会有不同的特征。我们要通过细致的观察把这些特点写出来。比如《桂林山水》一课,作者就抓住了漓江水、桂林山来写,重点突出。写漓江水时通过与大海、西湖进行对比,来突出漓江静、清、绿的特点;写桂林山时,作者将它与泰山、香山进行比较,写出了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这样桂林山水的特点就全面细致的描摹了出来。

第二,描写景物可以按时间顺序,如:过去、现在、将来;春、夏、秋、冬;早上、中午、晚上。也可以按空间顺序,如:由远到近,从上到下,由内到外等。也可以多角度观察景物。如《颐和园》一文中:登上了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一望,颐和园的景色一大半全在眼底了。在葱郁的树丛中,有金碧辉煌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色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上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痕迹。举目远眺,隐隐约约地望见北京古老的城楼和白塔。这段话描写景物由近及远,很有条理。

第三,要有丰富的联想。小学生不但要会观察景物,还要展开丰 1

富的联想和想象。画面是静止的,但通过我们的联想和想象,可以让它活起来、动起来。比如,我们看到丰收的稻田,可以想象农民丰收时的热闹场面和他们的愉快心情。如《第一场雪》这篇文章,作者看到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联想到“瑞雪兆丰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把大雪与小麦的丰收联系到了一起,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第四,语言要生动。写景作文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凝练准确,并会恰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松坊溪的冬天》一课,在描写雪中美景的句中,作者运用了三个比喻句:“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空中飞舞。”作者用了几个比喻句把雪景写得惟妙惟肖。

浅谈写景作文的入门方法 篇6

关键词:作文教学,写景作文,写作规律

作文, 可以看作语文学科中的“重头戏”, 尤其在小学中年级这个作文教学的初级阶段, 作文更是难上加难。写什么内容, 如何写出这些内容, 如何把这些内容写得具体详细甚至精彩, 都是困扰学生的问题。其中, 写景作文更是学生的难点。

在指导学生完成此类作文时, 我在课堂上一般采取“立足课本, 延伸实景, 把握结构”的方法, 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逐步了解写景作文的内在规律, 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充分立足于课本是写好习作的前提

作为小学作文启蒙阶段的语文教师都知道, 学生动笔困难最大的原因就是语言的匮乏。考虑到学生在这个阶段的身心发展, 阅读规律以及阅读习惯,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普遍还是不能达到课程要求。这时, 我们教师就要做好“引路人”, 为学生逐步登上作文宝殿搭好“台阶”。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阅读积累的习惯, 更不能忘记挖掘身边存在的“宝藏”——课本。

其实课本中不乏精彩的写景范文:北至《北大荒的秋天》, 南到《美丽的南沙群岛》, 巍峨秀美的《长城和运河》, 天下闻名的济南《泉城》, 千变万化的《庐山的云雾》……即便它们描绘的景色有时离我们实际生活稍远, 但“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 与其为了教学生如何写“活”景色而搜肠刮肚去寻找陌生的句子, 不如“舍远求近”, 好好开发课本里的现有资源。如《北大荒的秋天》里, “小河清澈见底, 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 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恰当的比喻, 动静结合, 在实际写作指导时再加入一定的想象, 让学生接着写鱼儿在小河里各式各样的活动, 帮助他们轻松掌握其中的写作诀窍。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接触得最多的就是我们的课文, 其中不乏要背诵的优秀文章、段落。它们是学生最熟悉也最拿手的资源, 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更要注意到:背是为了学生深层次的内化, 学是为了学生更自如地应用。

二、延伸实景是写好习作的必备条件

作文的第一堂课, 就是教学生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就是生活。”一切写作的素材和灵感都来自生活。小学中年级的学生, 其思维方式还在具象阶段, 脱离了实际环境不行;景色的信息太多太复杂也不行。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 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多观察周围, 结合学校的课外活动给予点拨。

写景习作的题目要清楚, 范围小, 贴近生活。对于三年级开始学习写作的孩子, 《学校的花坛》《草地的角落》《公园的一角》等这种有明显环境规定的题目会更容易上手。教学《学校的花坛》, 我会分组带着学生参观学校其中一个花坛, 教他们亲自观察花坛中的景物, 和矮小的龙爪槐比比身高, 自己去摸一下月季花的花瓣和尖刺, 闻一闻含笑花的香味, 让学生对自己要描写的景物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一边观察一边让他们交流自己的想法, 当堂就写下自己想说的话, 然后整理成段落文章。

同时, 写景习作的练习要贴近生活, 每次的春游秋游活动, 都是我训练学生练习的好机会。地处江南水乡, 我们去的国家公园里处处有景色, 该如何选择写作的题材?我以水为媒介, 引导学生来写湿地公园中各式各样的桥:最普遍的圆拱桥在学生的笔下变成了横跨在清澈水面上的彩虹, 与它的倒影形成一个完美的圆;石头桥上建造小亭子, 在学生的眼里是建筑师们满满的心意和关怀;由铁索拉成的木板桥在滔滔湖水上摇晃, 那吱吱呀呀的声音记录了他们一行的惊险与喜悦……有景可写, 有物能写, 写作离不开生活, 生活又必须浓缩凝练到学生的心中, 学生的笔下。

三、把握结构, 掌握规律是写好习作的法宝

面对刚刚接触写作文的小学生, 教师在指导时更应该把重点放在对段落练习的指导和对文章架构的把握上。写作文时基本顺序, 段落、句子间应该有的结构, 都是我们要指导的地方。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些, 才能了解写景作文的一般规律。

(一) 心中有画

三年级的写景作文, 一般都是从描写图上的景色开始。图画直接明了, 是非常好的入门辅助。我在教学时经常鼓励学生仔细看、闭眼想, 有意识地锻炼学生重组画面信息的能力。教师在作文教学时,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的, 写景作文不能只是满足于让学生写自己眼前看到的一幅画, 而是要“胸有成竹”——能够在自己的脑海中用思维创造出一幅画。这幅画, 既是对真实的外在世界的反映, 又充满了自己的特色;包括对所描写景色的记忆、处理、加工等等, 有着形态、颜色、大小、特质各方面的反映。动笔之前, 我经常要学生想一想, 自己到底要写的景色里有哪些景物, 它们的位置如何, 它们又是什么样子的, 哪个景物准备重点写, 哪个又准备略写。

(二) 结构清晰

写景作文和叙事作文一样, 同样要做到结构清晰。在学生练习中, 我习惯指导他们按照总分或者总分总的结构来练习段落写作。围绕中心句来写, 是三四年级学生练习写作中一个基础内容, 也是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

(三) 按顺序有条理地写作

小学快乐写作教学方法 篇7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快乐写作;作文

写作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生面对写作任务表现出来的是恐惧和畏难,一提笔似有千斤重,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成为他们写作的常态。进入小学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写话兴趣与表达基础。如何让学生“乐于表达,增强写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写作的快乐”,使写作不再困扰师生成为语文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积累写作素材是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写作材料的真实与丰富是写好作文的基础,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基于生活来积累“原生态”的写作素材。

(一)在观察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观察是学生认识的源头,是写作的起点。《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中年级学生提出了如下要求:“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观察周围世界,需要教师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观察方法,需要调动眼、耳、鼻、舌、身等各种感官进行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动觉等诸方面的观察。观察中还要有顺序、有比较、有取舍、有重点,更要抓住特点进行多角度的细致观察。还可以在观察中展开丰富的想象,这样写成的文章才能生动活泼、多姿多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他们比较感兴趣的小动物开始来学习观察。有时候还可以特意进行专项观察训练,如听各种声音辨别事物、闻气味说感受等。而对人的观察,则更需要深入,要从人物的言行举止中看出人物性格,再抓住最能体现其中一种性格特点的具体事件进行细致观察,积累第一手材料,这样下笔就有话可写,而且容易写得具体生动。

(二)体验生活丰富写作素材

生活即课堂,离开生活实际,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写作教学必须向学生的生活回归,向学生的体验回归。因此,抓住生活这个“素材库”,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是当前写作教学的一大突破口。

小学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观察力与感悟力,是可以从生活中获得不少体验的。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一是上好每一堂课,让课堂生活这一重要的师生生命历程熠熠生辉。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让校园生活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三是安排好课余生活,包括每天的课外活动和每周的双休日活动以及长假生活,可以有尽情阅读、勤做家务、亲子游戏、亲友交流、游山玩水、公益活动等等。有了多姿多彩的生活,学生就有切身体验,若有一定的观察能力,那么,他们就拥有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再也不用担心“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了。学生拥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同时用心去感受,做生活的有心人,那么写文章时就能让情境再现,自然得心应手,情真意切。

二、学习写作方法是重点

写作是有一定的方法的,只有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小学生才能写出生动有趣的作文来。但是,目前一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时总是“生拉硬套”,过于注重写作技巧的灌输。在对中年级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时,要基于文本,引导学生根据文本的语言特点和写作特点进行随文练笔。这样,学生就能够自然而然地在文本阅读中习得写作方法。

(一)在文本阅读中积累写作语言

正如唐朝诗人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写作基于阅读,阅读是写作的重要基石。《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个学段都提出了丰富语言积累的要求,第二学段,即小学中年级要求能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有些学生,因为缺乏必要的语言积累,就算生活中发生了不少有趣的事情,但在他们的笔下却只有干巴巴的几句话,让人一读兴味索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语言表达,首先要将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品味语言的精妙,习得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为他们推荐美文,着重体味文章遣词造句的美妙,加强积累。同时,在中年级,还要特别重视构段方式的积累,如总分段式、并列段式、因果段式等等。注重积累,能为学生的素材库中注入鲜活生动的语言材料,能增强学生的语感,能为达成作文教学的目标作有力的铺垫。

(二)在文本模仿中迁移写作方法

一切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对优秀作品的仿写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手段,对于写作起步阶段的小学中年级学生来说,模仿更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训练方法。教师在学生积累一定语言、阅读相当数量的优秀作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循序渐进的仿写训练,将有助于学生接受规范语言的熏陶和组段方式的训练,为创造性写作奠定基础。

仿写时,应精心选择具有明显特征且有价值的精彩片段,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仿写可分为仿片段和仿整篇,其中以仿片段为主要形式。如进行各种句式段式仿写、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人物外貌及对话等的片段仿写等。这样的练习,能使理解与运用相得益彰,使语言的形式和内容紧密联系,也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三)在文本想象中创新写作方法

孩子是富有想象力的,而且充满童真。要培养和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使他们在写作中也能恰当地加以运用,为他们的写作开辟出崭新的天地,教师要从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出发,引导学生读童话,并带领他们以一双童话的眼睛去看周围的世界。当然,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明确,想象要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如同风筝,飞得再高,线仍在放飞者手中,不要空想、瞎想。

三、树立写作自信是保障

如果说“兴趣”是成功的前提,那么“自信”便是成功的保障。写作,是学生全面展现自我的机会,最能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所以,教师要谨慎地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不能扼杀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对学生作文的评价重在赏识,就是再差的作文,也要“沙里淘金”,挖掘闪光点,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学生写作的自信心。一是引导学生自我欣赏。通过画出自己写作中的好词、好句、好段,给自己满意之处写评语等方式,来调动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组织学生集体评议。先在四人小组中,相互借阅写作,标出他人写作中值得借鉴学习之处,在全班交流时进行推荐,可以是整篇推荐,也可以只推荐一个片段或是一句话,给同学由衷的赞赏,增强每个学生写作的信心与动力。三是教师评议,赏识激励。能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鼓励是每个孩子感到最快乐的事了,教师的赏识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再创造欲望。教师要毫不吝啬地给学生以鼓励和褒奖,善待学生的每一次写作,针对一个词、一句话、一个片段或是一整篇写作,进行激励与肯定。四是推荐写作大众赏识。写作既是记录自己生活的需要,也是一种交流。学生有机会上讲台朗读自己的写作,或是把写作在班级专栏中张贴出来,定然会兴奋不已,这是一种小范围的交流。在班级QQ群、博客、各教育网站甚至各级报刊中发表优秀写作,扩大阅读群,让更多的人欣赏他们的写作,更是非常有效的激励方式,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为高年级的写作训练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加强写作方法指导并且及时更新写作修改方法,从而让小学生爱上观察、爱上写作,让写作成为他们表达生活体验不可或缺的方式,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

小升初作文写景写作技巧 篇8

1、抓住那吸引住你眼球的景色细细写。看到美丽的溶洞景色,漂亮无比的“钟乳石”会吸引住你。来到大海边翻滚的海浪会吸引住你。走到池塘边,美丽的荷花会吸引住你。游览玄武湖清凉的湖风会将你的心引向碧波荡漾的湖面。你来到一处景物之中,必然有一样景色会首先吸引住你的眼球。就请你抓住这个景色细细描写,写出它的美、写出它的与众不同、写出它吸引你的地方。

2、将景色写动起来。例如:湖水清澈见底,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将远处连绵不断的山峰的倒影映照得更加苍翠。这时,一阵微风吹来,刚才水平如镜的湖面,立刻泛起了鱼鳞般的波纹,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点点银光,湖上像撒满了碎银子一样,微风一过,湖面又恢复了平静。

这样描写就抓住了景物的变化,我们所观察到的景物有时是静止不动的,有时是活动变化的,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动衬静,以静写动,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因此在写景时做到动静结合能使文章增色不少。

小学语文学习及作文写作方法 篇9

课本知识:

一、单元概况:

1. 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

2. 本单元有哪些课文?

3. 哪些课文是精读,哪些课文是略读?

二、课文:

1. 精读课文复习要点:

(1)主要内容、主旨、写法(修辞方法)。

(2)理解重点段落、句子。

(3)课后题。

(4)背诵、默写相应的内容。

(5)会写生字、词语,掌握重点词语的解释。

2.略读课文复习要点:上述的(1)、(2)、(5)

三、语文园地

1.必须掌握“词语盘点”。

2.能背诵、默写“日积月累”。

3.能掌握“交流平台”、“趣味语文”相关内容。

作文写作

写作文的步骤

1、审题。用“审题三步法”一审:审习作内容:人事景物。二审:“题眼”三审限制

2、立意。“立”就是确立;“意”则指文章的立题(也叫中心思想);“立意”,就是提炼和确立文章的主题

3、选材。

4、组材。筛选材料,确定材料详略。

5、写作。

6、修改。

构思,指的是怎么样按照题目的要求写成一篇文章的思维过程。它包括审题、立意、选材和布局等几个内容,这是作文动笔前,大脑即时搜索信息的思考过程,是一项十分艰苦的思维任务。如何进行更好地构思呢?

1、审题:

审题是作文中的关键环节,这里面的“题”不仅指命题作文中的文题,也指半命题作文、有提示要求和给材料作文中的“题目或说明”,即写作要求。只有弄清题意,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按要求确定中心,选料,组织结构,写出合乎要求的文章。否则,可能导致写作失败。

(1)审清题材

我们接触的大多是记叙文。主要包括写人、记事、写景和状物四类。审题要先找出题目的中心词、重点词,进而确定要写的重点对象或侧重点。比如《伙伴》要求写人,《一件***的往事》要求记事,《晨雾》要求写景,《我的储蓄罐》要求状物。还有如《感动》、《难忘的***》这类题目,既可写人,也以记事,要根据自己确定的主题和掌握的材料来灵活掌握。

(2)审清范围

一些作文题目或者要求通常从写作对象、时间、处所来确定文章的内容范围。比如:要明确文章的人称要求,如《我的爱好》,要用第一人称;《他没有错》要用第三人称;《**献给您》应该用第二人称写。有的题目规定了文章内容的时间范围,比如《童年*事》,要求写过去的事,《我的理想》要写将来的事情。另外,有的题目或要求对文章中的人和事都作了空间限制,有的题目对数量也有限制,如:《家乡新变化》、《竞选班长二三事》等。

(3)审清重点

习作中,抓住了写作重点“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要突出的中心。审题中要善于抓住题目或要求中的重点词语,进行体会。通常来讲,一个完整句子的题目,作文的重点内容往往是在谓语上,如:《妈妈笑了》,这个题目的重点内容,就是在“笑了”这个词语上;不完整句子的题目,应该抓住那些限制性、修饰性的词语上,如:《醉人的秋色》,这个题目的重点内容,就是在“醉人”上;一个词语的题目,往往是象征性的,把事物的象征意义写出来就对了,如:《温暖》、《青松》、等。

(4)审清要求

习作中,有的题目会附带说明与要求,还有的规定了写作范围和条件,或要求自拟文题。比如“写一封书信。”“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根据题意作文”等。在审题的时候,都不能忽视。

2、立意:

立意就是确定中心思想。所谓中心思想是指写这一篇文章的主要目的;也可以理解为文章要突出表达且紧紧围绕的意思。换句话说,就是这一篇文章的重点所在。中心思想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确定中心思想对写好作文关系极大。如何确定中心思想呢?

要明确要求:确定的中心思想要健康,有意义、明确,不含糊、集中,不能无中心,也不能多中心。

确定中心思想的方法可归结为“一看”,“二定”。就是看题目或要求本身有无中心的要求。如果有,作文就要围绕题目规定的中心写。如:有的命题作文本身就给我们规定了中心思想。比如《记一个刻苦学习的同学》,“刻苦学习”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如果作文题没有中心,就得自己确定中心。比如同一个作文题目,由于大家掌握的材料不同,就要根据自己要写的内容,确定中心。

中心思想要在动笔前就确定好,然后围绕中心写,正如古人说“意(即,确定中心)在笔先”是很有道理的。

3、选材:

在题目规定的范围内,可写的材料可能会很多的,这就需要进行选择。选材通常可分三步来进行:首先要是广开思路,想想在题目允许的范围,有哪些可写的材料。然后把想到的材料进行比较,看哪个材料更合适,对表达中心思想最有利。最后就是在比较的基础上,选定材料。通常的方法有:

⑴比较法。从众多的材料中筛选能表现中心的材料。

⑵对比法。选择具有鲜明特点的材料,突出文章的中心。

⑶画龙点睛法。选择生动材料,使已包含在文章主体部分的内容更加鲜明,中心突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⑷升华法。选择几个相关的典型材料,使文章中心逐步上升。

⑸广开思路。审题打开思路,多角度,多层次去想。

⑹选择角度要小,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

4、组织材料:

组织材料就是围绕中心按一定的条理对选择的材料进行安排。条理清楚,结构紧凑,是组材的主要要求。通常的方法有:

(1)以事情发展的顺序组织安排材料。如:《我的战友邱少云》

(2)以空间的变换来组织安排材料。如:《参观人民大会堂》

(3)按材料的性质归类安排。如:《再见了,亲人》

在作前构思的阶段里一般还会在审题、立意、选材、组织材料的基础上,列写写作提纲,安排文章的详略等,为写作活动做好准备。

例题解析:

例一:读下面的文题,用“()”标出“题眼”。

我的爸爸我和同桌我最喜爱的玩具游泰山

我长大以后迷人的夜晚可爱的小花猫妈妈笑了

[分析]这道题是对我们审题能力中审清题目重点的考查。“题眼”即文题中的重点词语,这个词语所表达的意思也正是习作应该着力突出的内容。抓住题眼对于确定文章的中心起着关键作用。完成此类题目要认真阅读题目,结合方法,抓住规律,正确进行判断。可以用“换词比较法”在题目的判断中进行尝试思考,有助于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例二:如果以《爸爸是个体育迷》为题,有下列写作材料,在符合题意的材料后面打“√”。

1、爸爸经常因工作而忘记吃饭。()

2、爸爸节省烟钱买球票。()

3、爸爸每天都要看当天的新闻联播。()

4、爸爸为灾区捐款。()

5、爸爸为了看好世界杯足球赛,答应妈妈的要求,承担了全部的家务。()

[分析]这首题目主要是考查我们围绕中心选材的能力。在这里应该用“比较法”来解决问题,结合着文题的要求,很显然“体育迷”是文章中心要突出的内容。通过以上五个材料的比较,找出正确的答案,实际上就是在进行扣题选材。解决类似选材的问题,要努力遵循着“想——比——定”的方法。

[解]

2、5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东路小学四年一班于闯

我们的学校四季景色都有很诱人,下面由我带大家去看看吧!

春天,小树发芽了,小草也偷偷地钻了出来,太阳笑的格外灿烂。我抬头仰望,碧空如洗,蓝得使人心醉,春天给大地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夏天,高大的杨树在我们的校园起的作用可大啦!他并没白吸必春雨姐姐的礼物,给我们全校同学遮阳光。

秋天,这个季节农民伯伯应该是满心欢喜的。因为,熟透的果实在向他们招手。那么我也懂得了一个道理,有辛勤的汗水,就会有丰收的喜悦。

冬天,大地披上白袍。雪,冰清玉洁,清爽感觉浮现在我的眼前,银铃般的笑声在耳边回荡。

啊!校园四季的景色多么美。

1、给文章拟个恰当的题目,填写在上面的括号内。

2、通过阅读,你认为文章在组织材料上有什么特点?

[分析]练习分为两个题目。第1题是对于学生审题能力的一种变相考查,文题往往是文章中心的凝聚,所以完成这个题目要按逆推的方法,结合着全文的阅读进行概括。第2题是考查我们组织材料,布局谋篇的能力。课标中提出要“从读学写”,通过阅读我们不难发现。文章的材料是按照一年四季的时间顺序安排的,全文各段间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重点突出,层次清楚,首尾两段实现了前后照应。完成此类题目要从认真阅读入手,弄清题目的要求,结合自己掌握的写作常识,进行深入地理解分析。

[解]

1、校园的四季

2、按时间顺序安排材料,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首尾呼应,重点突出,结构清晰。

写作中常用写作结构:1总分,2总分总,3分总 常用的写作顺序: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3事物发展顺序,4逻辑顺序

常用的12种修辞方法。知道它们的修辞作用,在语文实践中能正确辨识与运用。

1.修辞作用。比喻、借代、拟人、对比等能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对偶、排比、反复、引用、设问、反问等能增强语言气势;反语能增强语言的幽默感或讽刺意味。

2.辨识。①借喻与借代。借喻是比喻的一种,它的本体在句中不出现,直接用喻体。借代是借相关的来代替本来的。

②对比与对偶。对比强调的是内容的不一致。对偶强调的是句子形式。如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同、词义相对或相反。读音平仄要相反。

③排比与反复。排比强调几个短语或句子,结构相同、相近,内容紧密相关;反复是同一内容的词语,连续出现或间隔出现。

④设问与反问。设问,不仅有问而且有答;反问,把回答蕴含在问句中,肯定的反问表否定,否定的反问表肯定。

总之,平时的字·词·句一定记熟、掌握好,作文多看书,背些名人名人名言、诗词,好的写作句子,多写,多摘抄,积累写作材料。

简析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方法 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兴趣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72(2014)06-094-01

一、引言

写作一直以来都是最令学生头痛的。小学生刚开始接触写作,由于其语言表达、组织能力尚未形成,因此没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在小学语文中听、说、读、写是基础,其中写作能力是听说读的延伸,这四大语文能力是小学生语文素质的整体体现,因此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好坏也关系到小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好坏;培养小学生写作的兴趣与能力,培养小学生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能为小学生今后学好语文奠定扎实的基础,有利于提高小学生语文水平能力。因此,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写作思维与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我国语文新课标的总目标,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依旧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目前,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听。传统教学模式只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而在如今素质教育的时代已不需要了,故小学语文教师应摒弃这种不适合新时代教育的教学模式。此外,在写作教学方法的传授上,小学语文教师传授方法不恰当,增加小学生学习写作的难度,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过于强调高分作文的意识潜移默化到小学生的意识里,导致小学生一味追求高分作文而忽视了写作的趣味所在。(2)在写作课堂教学上,往往因过分注重训练小学生的写作技巧而忽略了培养小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导致许多小学生因无法在写作课堂上得到乐趣而慢慢对写作失去兴趣与热爱。(3)在写作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小学生运用多种典型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导致小学生失去创新性写作思维。

(二)小学生表达能力欠缺及写作素材不足。许多小学生由于刚接触写作这门新课程,没有经过一定的训练,因此在表达能力上有缺陷。虽然有些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很丰富多彩,但由于没有一定表达能力基础导致无法将其转化为一篇作文的形式。多数小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往往因为素材不足而被迫停笔,由此可见,写作离不开充足的素材准备,那写作素材从哪里来呢?最大的来源莫过于生活经验了。小学生由于没有充足的生活经验,也没有博览群书,因此缺少素材的积累,故写作灵感的来源匮乏。

三、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方法

(一)改变传统写作教学方式。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写作。小学语文教师还应具备与时俱进、创新开拓精神,深入理解与探究教材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一习作课时时,首先让学生明白“传统文化”的含义,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包括诗、词、国画、书法、对联、灯谜等,还有一些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并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联的图片与相关的介绍,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含义的掌握与积累写作素材,以便于写作时能紧紧围绕中心展开。

(二)提高小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兴趣是学习一切事物的动力源泉,小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才能将写作学好,而小学语文写作的本质就是要运用优美、恰当的语言将某一事物描述出来。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小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就首先让小学生喜欢上写作,激发小学生对写作的好奇与探究。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条件允许下,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某一角,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景物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并引导学生从“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有什么意义”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述。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小学生对写作的探究兴趣,提高小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水平。

(三)改进写作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探究与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改善写作课堂教学质量,通过运用各种生趣教学方法结合传统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小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例如,在《看图作文:秋景》习作课堂时,小学语文教师可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与认识课本所给出的图片,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由图所得到的信息,深化学生对秋季景色特点的认识,然后让学生选择一幅图或者可以小组合作绘画一副秋景图进行写作,并运用引导式让学生的思路明确清晰。

(四)有效地将写作教学与生活结合。小学语文教师应将现实生活融入到写作教学当中,为小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生活是写作的灵感源泉,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引导小学生学会细心观察生活,让小学生对生活产生热爱之情。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布置周记给小学生写,让小学生通过对自己的日常生活的细微观察,将一些自己的发现、想法或有趣的事情,以周记的形式描述,由此可以锻炼小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思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新课标的目标指导下,提高自身职业素质,明确教学目的,运用有效的、灵活的写作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对写作的好奇心与兴趣,调动小学生探究写作的积极性,提高小学生的写作素质与综合写作能力,以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 参考文献 ]

[1] 黄先政.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分段训练模式初探[J].教育与教学

研究,2012,26(11):104-107.

[2] 曹军韬.简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教

学通讯,2013,754(10):36-37.

[3] 孙丽梅.关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水平的整体分析[J].学周刊,

2013,(08):195.

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方法之研究 篇11

一、开展活动, 有效引导

只有体验过、体会过、思考过的作文读起来才有真实感。真实是作文的生命。我们应适当开展一些活动, 在学生兴奋或失望时抓住时机让他们练笔, 写活动的过程或心理感受。这样, 学生有话可说, 有事可写。

前不久, 我领着学生, 在体育老师的帮助下举行了夹乒乓球比赛。

比赛前, 我提问, 此时你们的心情怎样? 同学们回答:“很紧张、很兴奋、很高兴……”“那比赛时和比赛后你们的心情怎样呢?等比赛后你们都把它写下来好不好?”大家都说好。第二天, 作文收上来了, 我喜笑颜开, 因为大部分同学都写得很好。

有同学写:终于轮到我了, 我的心怦怦直跳, 我和季振豪拿着筷子, 整装待发。“嘟——”哨声一响, 我便和季振豪夹球跑了出去, 对于这第一个球, 我可一点也不敢马虎, 手心都出了汗, 终于, 第一个球安全到达目的地, 我松了一口气。接下来第二、第三个球都很顺利, 我觉得夹乒乓球也不是很难, 便大意起来, 就因为这样, 第四个球“逃脱”了, 唉, 真是大意失荆州呀。

有同学写:比赛时, 我拿起筷子, 夹了一个乒乓球, 我双眼紧紧盯着它, 一只手托在下面, 球顺利到达瓶子里, 又赶紧以飞快的速度跑到原来的地方夹球, 乒乓球小弟没有逃跑, 我又夹了一个球, 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回到了原地方, 我一共夹了五个球, 我十分开心。

有同学写:激动人心的比赛开始了, 李锡彬VS陆匡琳。李锡彬先用筷子夹起了一个球, 可惜, 乒乓球太调皮了, 从李锡彬的筷子中逃之夭夭。李锡彬无奈, 只好回去重新夹一个, 可是, 乒乓球又逃走了。眼看陆匡琳进了一球, 李锡彬这回夹了一个, 他夹得牢牢地, 乒乓球没能逃走, 李锡彬总算得了1分。

有同学写:夹到第二个球时, 乒乓球就变得不安分起来, 一个劲儿地往地上跑, 似乎不想让我送到终点, 我连续掉了三个球。这可怎么办, 不, 我不能放弃, 我在心中默默地为自己加油。当听到有人说:“送球时不要跑太快, 回来时要冲回来。”我立马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 在最后的几秒钟时, 我终于有进了一球……

有同学写:比赛结束了, 女生赢了, 我们男生很不服气, 但是这也怪我们太毛躁、太急躁了, 不能像女生那样细心、稳重,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要动动脑子, 想想怎么做好, 要心平气和地面对一切的事情……

由于是刚刚参与的活动, 学生写起来通畅自如, 好词好句层出不穷, 真实情感流露于字里行间。对活动的过程及心理感受, 他们描写得淋漓尽致。

其实老师平时只要稍加留意, 就会发现学生的各种心理无处不在, 只要引导得当, 就能找到很好的写作题材。学生在写作中能自我调节心理, 真是一举两得。

二、指导写法, 夯实基础

学生写作最普遍的问题是内容写得不具体, 如果学生能把内容写具体, 作文就不会差。比如说写人的作文, 学生知道写人要通过一件事情反映人物的某种品质。如果学生能把这件事情写具体, 人物的品质就体现出来了, 这篇作文就会是一篇成功之作。把内容写具体, 很多老师说了多遍, 但一些学生还是不知道如何下手。学语文, 主要任务是学语言, 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要把课本作为学生学习语言的范例。比如《穷人》这篇文章, 一是表现了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但除了题目外, 全文没有一个“穷”字, 但穷人“穷”到什么地步, 我们却能从文中感受得十分真切。课文是怎样具体写穷人的“穷”呢? 课文开头这样写:又黑又冷的深夜, 波涛轰鸣, 狂风怒吼, 海上正起着风暴, 桑娜的丈夫为了一家人的生活, 竟然冒着危险出海打鱼, 清早出去, 深夜未归;而桑娜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 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 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 菜只有鱼。从这些描写中, 可见桑娜一家的生活是多么艰难。学生在写作时就可学习这种写法。再看西蒙一家, 丈夫已死了, 在这个寒冷的晚, 她也悲惨地死在稻草铺的床上。家里没有生炉子, 又潮湿又阴冷, 两个无依无靠的孩子熟睡在死去的母亲旁边。作者展示了一幅西蒙死去的悲惨画面。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穷人的悲惨命运。二是赞颂了穷人富于同情, 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德。课文里没有一句赞美的话, 而是通过描写他们收养西蒙的孩子体现。收养孤儿, 本来就是一件感人的事, 而桑娜自己已有五个孩子, 生活十分艰难, 这就更感人至深。桑娜抱回两个孤儿以后, 作者细致描写了她紧张、担忧, 甚至后悔的复杂心理活动。桑娜一家的生活十分艰难, 而收养两个孤儿, 无异于在极为沉重的生活上, 再增加一个包袱。然而最后桑娜夫妇还是做出了收养孤儿的决定。桑娜夫妇没有说一句豪言壮语, 然而那种善良、淳朴的美好心灵, 却深深地感染读者。如果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 感悟体会作者如何把所要表达的内容写具体, 相信对他们今后的作文就一定会有帮助。

三、深入生活, 积累素材

学生作文提笔难, 内容空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养成留心生活、细心观察的习惯。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就是要让学生走出学校, 置身社会, 在社会生活中学习、提高。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我首先要求学生做生活中的细心人, 从一点一滴做起,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指导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找素材。如到野外游玩;欣赏公园美景;参加义务劳动;参观商店、工厂;在日常生活中, 随时观察一个人的表情, 两个人的对话等。抓住这些有利时机, 及时启发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 增强学生发现、捕捉生活的能力, 把学生锻炼成一个个小观察家, 并且及时地用日记形式记下来, 写作的材料就能源源不断。写作能力是练出来的, 手越写越活, 不写则生, 所谓“拳不离手, 曲不离口”。

除了写日记外, 教师还可鼓励学生课外写周记、做读书笔记、写心得体会, 等等。课外练笔, 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有力措施。如果将作文局限于课堂作文, 则显然是不够的。课堂作文多是命题作文, 学生不管有无作文的动机、需要、材料, 都必须完成, 这就容易使学生失去作文兴趣, 甚至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课外练笔则相对不受限制, 学生可以自由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 抒发自己的愿望、爱憎、好恶, 陈述自己的观点。由于课外练笔不受命题作文和写作方式的限制, 因此比较灵活, 学生只要有了需要、有了材料、有了写作动机, 就可以提起笔自由写作。课外练笔有如此重要的作用, 它是课内作文的补充、扩展、延伸。课外练笔实践已证明, 有限制的课内作文和相对无限制的课外练笔相结合, 是有效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必由之路。

四、指导投稿, 体验成功

每次班上有学生作文发表了, 我在班上告诉同学们时, 看着高兴的发表人及其他同学羡慕和跃跃欲试的神情, 我都暗暗下定决心, 一定要指导学生投稿, 让更多的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作文教学费时低效, 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明确的写作动机。如果告诉学生这次作文将给xx报投稿, 如果发表了, 爸爸、妈妈、亲戚朋友, 甚至全国的小朋友都能看到你的作文、你的名字, 他们就定会激动不已, 认真兴奋地写好作文, 因为这时, 他们心中已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我要争取发表作文。有了目标, 学生作文就有了主动性、目的性, 他们大量阅读、仿写、创作, 作文一定会飞快进步。从此, 作文不再是一件苦差事。

让学生以“发表”为目标, 在不断写稿、投稿中提高作文水平, 确实可行。我班学生在各级作文比赛中都获得好成绩, 现有几十篇作文发表于市级以上刊物或获奖。学生的写作兴趣更浓了, 并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我所带班级曾被评为张家港市写作特色中队, 全国“童趣杯”特色中队。体验成功是学生前进的动力, 指导学生投稿好处多多。

上一篇:康复治疗技术题库下一篇:初中说明文作文我的教室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