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途径

2024-07-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途径(精选9篇)

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途径 篇1

第一节选题及其意义

第二节理论背景及研究方法

一、理论背景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内容结构体系及创新

第二章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现状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界定

二、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的基本估计

第二节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

一、居高不下的农村劳动力供给量

二、扩大农村劳动力需求量的限制因素

三、产业结构升级对农村劳动力需求量的影响

第三章当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的绩效评价

第一节异地转移模式绩效评价

一、异地转移基本状况

二、异地转移的局限性

第二节乡镇企业发展的绩效评价

一、我国乡镇企业发展模式

二、乡镇企业自身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局限性

三、产业的脱农化对农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负面影响

第四章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途径探讨

第一节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全方位转移——构筑次级中心城市圈域空间结构

第二节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次级中心城市集中

一、次级中心城市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集聚作用

二、合理发展次级中心城市,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三、企业集群与农村富余劳动力集聚

第三节小城镇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一、小城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

二、卫星城式的小城镇发展

第四节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富余劳动力吸纳

一、农业产业化对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意义

二、稳定“公司+农户”的基本模式

三、提高劳动力素质,扩大劳动力就业渠道

结束语

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途径 篇2

近年来,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 通过各地区、各部门的不懈努力,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 不可否认, 在这一转移过程中, 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一些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对农民抱有一些偏见;有些组织和管理工作不到位, 转移中存在着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农村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偏低而使转移的领域受限制;社会保障尚不健全等。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 就会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因此, 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 顺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为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积极创造条件。笔者认为, 应主要作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提高认识, 更新观念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 作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途径, 加强宣传教育, 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方面的方针政策, 宣传农民工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突出贡献和先进典型, 提高人们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的认识, 切实改变对农民的一些偏见, 在全社会形成一个人人都来关心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氛围, 群策群力, 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积极创造条件。

二、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 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

我国可耕地资源相对不足, 但向农业生产的深度、广度开发是大有潜力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把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有机联系起来, 延长农业产业链, 并带动农产品的包装、储藏、保鲜、交通运输、商业、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提高耕地质量, 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 加大土地复垦、整理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村交通运输、农村电网改造等基础性建设;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 加强湿地保护, 促进生态自我修复等等, 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 都可以增加大量的劳动就业机会。

三、把发展乡镇企业和建设小城镇结合起来, 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迅猛发展, 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载体。通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在未来很长一个时期内仍然是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一条不可忽视的重要渠道。因此, 必须坚持异地转移与就地转移相结合, 在鼓励农民跨地区流动的同时,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不断壮大县域经济, 努力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容量。为提高乡镇企业的聚集效应, 更大规模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 就必须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 为此, 必须搞好小城镇建设, 要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完善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 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 采取优惠政策, 鼓励、吸引外出务工农民回到小城镇创业和居住。

四、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增强就业竞争力

目前, 我国农村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偏低, 这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程中的最大障碍。要扫除这一障碍, 就需要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统筹安排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进一步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对务工农民,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 依法开展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 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支持用人单位建立稳定的劳务培训基地, 发展订单式培训。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和培训, 搞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 使农村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 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不断增强。

五、积极稳妥地作好社会保障工作, 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 已成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紧迫和突出的问题。为此, 需要加快制定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 扩大工伤、医疗保险覆盖范围;要按照《失业保险条例》的要求, 将农民工纳入失业保险范围, 并要积极探索农民工生育保险办法;要适应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性大的特点, 使他们的保险关系和待遇能够转移接续, 以确保农民工在流动就业中的社会保障权益不受损害;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建立农民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要积极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 做好农村留守、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医疗保健等各项工作, 使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健康成长。

六、开展城乡统筹就业, 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创造条件

要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 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就业的改革方向。首先,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 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 实行城乡就业一体化管理。为此, 需要培育和规范劳务中介组织, 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做好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在内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工作, 正确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流向;劳动力输出地和输入地政府应当互相配合, 加强协作, 开展有组织的就业、创业培训和劳务输出, 改善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的环境和条件;同时, 对外出务工农民进行跟踪服务和管理, 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其次, 做好对农民工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 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劳动法规和配套的政策、措施, 使劳动力的管理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最后, 深化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改革开放以来, 户籍管理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 逐步放宽了农民进城的限制。但是, 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目前还不可能在全国所有的城市一步到位。因此, 必须深化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 这就需要从实际出发, 既要大胆探索, 又要积极稳妥, 循序渐进, 推动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稳步前进, 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更为顺畅。

七、不断扩大国际劳务输出,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途径 篇3

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是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尽早安置、有序转移这支庞大的农村就业队伍,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转移主体的素质约束,文化约束,择业空间约束及信息约束等,阻碍了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转移规模。本文尝试提出了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约束

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化的实施、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队伍日趋庞大,第一产业已经不能容纳和消化这些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资源会在全社会各行业进行重新配置。如何尽早安置、有序转移这支庞大的农村就业队伍,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表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长期性、阶段性的转化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会持续不断地向非农产业转移。 

一、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点

所谓农村富余劳动力,其实就是农村失业者,他们与城市失业者的区别,在于其失业的隐性化。根据拉格纳·纳克斯的解释,农村富余劳动力(又称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那些可以从农业部门抽走,而不至于影响农业总产量的农业劳动人口。这部分劳动力从表面上看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但对农业部门的总产量并无贡献,实际上处于一种隐蔽失业状态。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造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和城市间的人口流动存在巨大的堡垒,农村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一直居高不下,农业部门的隐蔽失业现象突出,存在着大量富余劳动力。据国家统计局调查,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有4.82亿人,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比重约为70%。在4.82亿农村劳动力中,农村富余劳动力约为1.5亿人,在十五期间,农村富余劳动力每年仍以1000万人的速度在向城镇转移。但是,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有很大的盲目性,自发的民工潮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一些压力,但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少、层次底、盲动性大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第一,富余劳动力持续增加,转移任务日趋严重。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70%以上,据有关资料的保守估计,我国农村劳动力尚有5亿多人,而根据我国现有耕作土地面积来看,大概只需要2亿左右的劳动力,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应用,耕作方式的更新,集约经营的推广,使大量劳动力脱离土地,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还会进一步减少,剩余劳动力将进一步增加。

第二,农业劳动力转移,正在从“兼业型”向“分离型”转变。改革开放初期,绝大部分转入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并没有完全脱离农业,他们或者利用闲暇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或者利用家庭辅助劳动力来经营农业;还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季节性转移,农忙务农,农闲务工或经商。随着开放程度和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出现了一大批失地农民,这些失地农业劳动力在向其他行业转移的过程中,逐步由“兼业型”向“分离型”转变,从城市就业大军中的“游击队”逐步成为“正规军”。

第三,外出务工是近年来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增长因素。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看,改革之初以至整个80年代,农村劳动力以在农村内部就地转移为主,转移的主渠道是乡镇企业。90年代在乡镇企业继续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同时,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数量增加、流动的范围扩大。沿海开放地区,外向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第四,第二、三产业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从转移人员就业情况上看,从事加工建筑、批发零售、贸易餐饮等二、三产业的人员较多。

二、制约我国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1、劳动力转移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转移主体的素质约束

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有待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整体来看,农村劳动力总体文化素质偏低。在待输出的劳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大多数,有一技之长更少。一方面低素质的劳动力大量过剩,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技术型、智力型的劳动力却难以及时大量提供,劳动力转移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不少地方的劳动力输出停留在靠体力、干重活的低层次阶段。一方面,大量的低素质劳动力存在过剩的状况,另一方面,技术型、智力型劳动力的供给严重短缺,因此,其进城务工只能局限于劳动强度大的、就业面窄的简单劳动,对于大量要求文化技术的复杂劳动则 “望工兴叹”,眼睁睁地失掉一些就业机会。

2、缺乏对劳动技能的培训——文化约束

目前,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教育资源发展极不平衡。重基础教育,轻职业教育;重城镇人口就业技术教育,轻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社会办学,技能考核等方面缺乏与农村劳务输出相适应的系统规划和管理;缺乏对劳动技能培训的总体规划,特别是缺乏与输出地用工需求相适应的劳动技能培训计划。这一切,都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竞争力较弱。另外,随着目前城市就业竞争的异常激烈,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文化素质较低的农业劳动者要与占有多方优势的城市劳动力竞争,肯定处于不利地位。

3、择业空间的狭小

一方面,城市就业空间在缩小。城镇下岗职工的增加,留给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减少。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以及企业制度的改革,下岗职工增加,过去在城市中无人愿干的“粗、重、脏、累、差”工作及第三产业,下岗职工已开始问鼎。新建企业的招工和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主要来自各种岗位自然更替的人员和社会上的下岗职工,从而缩小了农村劳动力的进入空间。同时,同城市劳动力相比,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偏低,而城市工业的技术密集程度一般较高,因此,城市留给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就相对缩小。

4、信息约束

在我国,待转移劳动力常常会面临信息的制约。其信息的获取目前几乎全部靠亲戚、朋友和同乡等社会网络的帮助,因此,在劳动力转移的流向和地区分布来看,多为就近转移,跨地区寻找就业机会风险较大。在信息缺失的情况下,难免也会造成劳动力的盲目转移。在缺乏正确、合理的指导下,易形成盲目的、自发的、无序的民工潮。加之平时与外界接触少,信息闭塞,对劳动供求信息了解不多,且对自身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等缺乏充分考虑,使不少希望自谋出路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得偿所愿,而无组织、无秩序的转移,也常常会造成劳动力待工时间长、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等问题。

5、制度制约

但现行政策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仍受许多制度的制约,农民工受歧视现象仍很普遍。医疗保障、养老保险、住房等制度和子女教育、人身安全、工资待遇等问题与城镇人员所享受的福利待遇相差甚远,这些均严重影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性。

三、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对策

1、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

要大力挖掘农业内部劳动力就业潜力,通过对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低水平的农业生产结构和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的全面改革创新、全方位开发等来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要以市场为导向,依据资源特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劳力、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的投入,使农业生产从耕地密集型产品为主向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转变,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产生更大的劳动力需求。可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组织把市场和农户连接起来,运用市场机制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一体化经营。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把农产品的产、供、销联结起来,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形成农村劳动力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部门就业的新局面。总之,要努力培育农村市场体系,培育一个包括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健全、开发的农村市场体系,就地转移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空间。

2、 强化职业培训,保障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由于文化程度低下,农村劳动者只能从事重体力的第一产业劳动和一些传统的、低水平的交通运输和商业饮食服务业上,一些急需的第三产业,如科技服务、技术信息咨询等行业严重不足,这就要求培养一支掌握科学技术的高素质农村劳动力队伍,以扩大就业面。长期实际情况表明,劳动力素质高的地区,转移劳动力的速度要高于素质低的地区。由于劳动力的自身素质决定转移的速度与成效,所以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可以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解决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亦工亦农的不稳定状态,引导农村劳动力稳定的职业化转移。

3、搭建服务平台,保障劳动力转移有序

劳力盲目转移是资源的一种浪费。为保障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提高资源利用率,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构建如下相关平台。如:建立管理服务平台,创建劳动力资源库,为正确指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供依据;搭建信息服务平台,设立农民外出务工信息服务网点,开展招生与宣传,定期发布各种信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资源与用工需求信息对接;建立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开发和启动城乡劳动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微机化动态跟踪管理,为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提供服务基础。

4、加快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有效的载体

实践证明,发展小城镇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潜力巨大,而且是现有条件下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小城镇建设不仅可以拉动建材、建筑、电力、交通、供水等行业的发展,而且对开拓农村市场,增加农村商品消费需求,发展第三产业,拓宽农民就业门路和增加农民收入来源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建设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型城镇,增强其集聚功能和辐射力,为农民进镇创业创造条件,使农民逐步向城镇集中。

参考文献:

[1]张宏,任海军.关于新农村建设与西部城镇化中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兰州商学院学报,2007,⑴.

[2]周冰,马宁.中国平滑式转型启动的经济学原理.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⑵.

[3]廖乐焕.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⑴.

[4]仇保兴.对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再认识.城市发展研究,2005,⑹.

[5]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调研组. 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空间. 经济日报,2006-2-6.

[6]任保平,洪银兴. 发展经济学的工业化理论述评.学术月刊,2004,(4)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篇4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摘要:中国人多地少,庞大的农村人口和有限的耕地资源是中国过去和未来发展最严重的制约条件之一。如何转移农村庞大的富余劳动力,是解决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最终出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能部分的缓解人口增长和耕地不足的紧张状况,而且对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不仅加快了农业内部的结构的调整,也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使农村经济结构得以优化,增强了农村综合实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加快转移为农村的发展积累了人力资本。建设新农村最大的制约是人才的制约。农民外出就业不仅挣了钱,还受到现代工业和城市文明的熏陶与洗礼,开阔了视野,经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激发了创新的活力和创业的欲望,他们中的不少人回归故里或投资农业或创办企业,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

关键词:富余劳动力;结构失衡;转移。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逐步调整,一定时期出现的局部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的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近年来,部分地区下岗失业情况严重,而部分地区又出现的“用工难”的现象更加使社会各界对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失去了客观的判断。劳动力市场与一般商品市场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区域性市场为主。劳动力市场和其他商品市场一样,也应是全国统一的市场。但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在各地区发展水平不平衡,原始手工业、传统的大机器和现代技术产业并存,劳动力的素质相差悬殊,职业偏见的存在,再加上地区分割等,阻碍了劳动力在全国范围流动,大多数只能在区域内运转,只有少数高科技人才可在全国范围内流通,从而形成的主要是区域性市场。二是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的范围是广泛的,一切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人都可以进入劳动力市场。我国由于劳动力资源丰富,随着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农村出现富余劳动力,加上国有企业和国家机关的富裕人员,因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形成买方市场。三是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主要是通过市场流动和交换实现的,市场供求关系调节着社会劳动力在各地区、各部门和各企业之间的流动;劳动报酬受劳动力市场供求和竞争的影响,劳动力在供求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实现就业。劳动力的市场配置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劳动者由于原有的劳动技能不能适应新的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产生的结构性失业现象。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如何转移农村庞大的富余劳动力,是解决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最终出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能部分的缓解人口增长和耕地不足的紧张状况,而且对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农村富余劳动力一旦找不到工作,连最基本的生活费都很难保证,生活的困难可想而知。因此,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不但是我国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所面临的一个极富现实性的问题,也直接关系到整个农村稳定、农村国民经济发展和农民能否奔小康的中重要问题。解决就业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问题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根本之道。

我国近年来城镇化水平一直呈上升趋势,农民赖以生存和生产的土地资源的大量减少,农村人口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也逐年减少,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农村中富余劳动力越来越多,从农村向中小城镇转移的人口越来越多,虽然在改革开放的指引下一部分青、中年人外出务工,但在一些中小乡镇中根本不难看到“闲置”劳动力的存在。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阻碍。

1、制度障碍。

首先,我国所建立的劳务输出机制还不完整。据了解,国家制定的就业政策主要是为城市居民服务,特别是把解决国有企业职工再就业的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农民的就业往往被忽视。其次,农民工务工缺失正规的劳动合同,其劳动权益难以得到保护。农民工在城市举目无亲的情况下,劳动合同的缺失会让他们在就业中难免处于被动的局势。

2、农村劳动力自身产生的障碍。

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由于自身心理素质较差,文化层次低,基本技能缺乏,严重制约了他们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的机会。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低下,使其在转移过程中面临重重障碍,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只能在低层次产业中形成过渡性就业竞争,即只能干脏、苦、累、出力型的、劳动强度大的工作,既造成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出现结构失衡的矛盾,又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增大、效率低下,同时,可以选择的转移和安置的空间相对狭小。

3、其他障碍。

例如:一些社会因素。一方面表现为城市的容纳能力也是有限的,很多城市人口的流入速度以及规模都远远的超过了自身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另一方面,是城市居民特有的优越感。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形态之间的反差,不少城市人对农民工怀有偏见,使其在城镇寻求自我发展的热情和信心受到挫伤。还有一些障碍,比如政策政策制定上的缺陷等等。

三、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思路。

1、城乡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的统筹。

首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劳动力资源方面的基础作用。规范和完善劳动力供求信息收集与发布。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劳动就业法律法规体系和就业制度等,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积极探索城乡统筹就业的新路子。第二,健全农民工就业的组织管理机构,统筹规划和协调城乡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工业化加速期的城乡劳动力统筹命题,重要的是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结构演变之间的协调问题。第三,一方面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因为城乡劳动力统筹问题同经济增长命题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另一方面,工业化越深入,技术及资本对劳动力的排斥相对越强劲,产业的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度相对越高,而劳动密集度相对会下降,因而同样的经济增长率创造的就业机会会相对减少。所以除了以一定的增长速度支撑城乡就业的统筹外,必须注重发展性措施,尤其是城市化的发展对城乡劳动力统筹的意义。

2、抓好农村内部劳动力的转移消化工作。

通过农业的广度、深度开发加速农业内部各产业的发展,在农村内部直接或间接地扩大就业安置空间,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的有效转移。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加大农业科技含量,使农业向着纵深发展。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联户甚至联社联村进行集约经营,连片建造日光暖棚,延长耕作时间,联户开展种植、养殖、加工为一体的规模经营,从而增加农业内部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合理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在大农业内部增加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要在粮食供求平衡的同时,把着眼点放到扩大畜牧业、林果业、蔬菜业、药材业的发展上,形成新型的经济结构,并使其最终成为容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场所,彻底解决农业劳动力结构性过剩的问题。

3、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

蒋垛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篇5

“家政服务员(高级技能)”培训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4年3月,蒋垛镇成人教育中心举办了三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家政服务员”培训班。来自蒋垛镇各行政村的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130多名家庭妇女参加了该培训班。

培训班聘请了获得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颁发的“家政服务员”和“创新能力”资质讲师资格证书的教师授课,保证了培训质量。通过培训并经过考核,参训学员全部获得结业证书,为日后就业和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奠定了基础。获得结业证书的学员被择优推荐到蒋垛镇所辖社区工作。

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途径 篇6

一、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特点

我县农村劳动力共有25.3万人,占农村人口的58.8%。目前,全县农村年劳务输出总数约10万人(次)左右,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30%。外出务工人员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山东、山西、新疆、江苏、浙江等地,主要从事选铁、建筑、肉食加工和餐饮业,或在当地的纺织、机械制造、服装企业打工,其中,从务工行业来看,从事选铁行业的人数占31%;从事建筑业的人数占12%。从务工时间来看,常年在外务工的占73.8%,季节工占26.2%。从性别、年龄结构来看,男性占60%,女性占40%;16—45岁者占86.4%,46岁以上者占13.6%。我县外出务工农民人均年收入5000元,全年总收入约为4.25亿元。

从调查情况看,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发展劳务经济已成为县、乡政府和农民群众的自觉行为。近年来,县、乡政府把劳务输出工作当做帮民致富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政府引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完善服务”的工作机制,形成了重视发展劳务经济的浓厚氛围。特别是在选铁行业上,我县已形成了一支有3万多人的劳务队伍,遍布全国各地,具有了相当大的规模。农民群众也把劳务输出作为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自发或有组织地外出务工,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XX年我县外出务工人员5万人次,XX年达到8万人次,XX年达到10万人次。

(二)劳务输出逐步增量提质。随着全国劳务大市场的逐步形成和农民思想认识的提高,我县劳务输出得到有序健康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以青壮年为主,外出务工人员的平均年龄为28.6岁,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6%,接受过各种技能培训或有一定专业特长的占24%。可以看出,外出务工农民平均年龄比较年轻,也是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教育的群体,他们也不断由体力型逐步向技能型、智力型转变。同时,劳务输出也由本省内的近距离输出,不断向北京、广东、江浙等地延伸。

(三)就地转移空间增大。近年来,随着我县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引来了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实现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据统计,仅濮城工业园区的玻璃制品、塑编等企业就吸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过千人。

(四)回乡创业人员不断涌现。我县农民外出务工获得的收入,除用于必需的生活费支出外,大部分资金带回了家乡,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还有一批“打工能人”通过外出务工,逐渐成长为懂技术、有资产、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他们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后,选择了回乡创业。截止到XX年6月底,全县务工人员回乡创办“回归型”企业13个,引进各类技术40多项、资金1亿元左右,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二、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方面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调查中我们也深刻地感到,与农民外出务工的要求相比,与市场对用工的需要相比,与我县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相比,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输出机制不够顺畅,组织化程度较低。劳动保障、共青团、妇联、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等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机制,信息和资源不能共享,难以形成多方互动的有机结合。在这种情况下,我县农民工绝大多数采取投亲靠友和熟人帮带的方式外出务工,而通过有关组织输出的很少。据了解,全县在外务工人员经过正当中介机构有组织输出的仅占1.5%。

(二)信息渠道不畅通,职业介绍机构服务不规范。绝大多数外出务工的农民没有获取劳务信息的正常渠道,无法了解外地用人单位的具体情况。有些村民盲目到外地去闯,很难找到活干。有的外出打工,不仅没有挣到钱,反而花了一些冤枉钱。少部分职业介绍机构既没经劳动保障部门许可,也没到工商部门办理登记,他们利用中介服务提供虚假信息,骗取钱财。而劳动保障部门办的职业介绍机构,尽管免费提供服务,介绍的企业应该说也比较可靠,但是务工的农民很少问津,其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用人单位的招工条件比较高,自认为不符合条件。此外,还有少数用人单位不负责任地随意发布聘用广告,私招滥雇,欺骗外出务工者,致使一些想出去务工的人心存疑虑,影响了劳务输出工作的开展。

(三)农民文化程度低,技术技能差,成为劳务输出的瓶颈。据县劳动保障部门提供的材料,在我县农村劳务输出的10万人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仅占11.2%,而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者却占86.8%,文盲半文盲占2%。由于文化低,缺乏职业技术技能,农民工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差,找工作的难度较大。即使找到工作,也只能从事工资收入低、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另外,我县劳务培训工作相对滞后,教育培训资源整合不够,农民工接受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致使我县农民工整体素质偏低。

(四)劳务输出整体质量不高,没有形成自己的劳务品牌。林县在全国打响了建筑业的品牌,长垣县以防腐、烹饪为品牌誉满全国,而我县选铁行业虽然已形成了一定规模,但还缺乏竞争力,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劳务品牌。

(五)务工人员权益保障机制不健全,管理服务不到位。我县外出务工农民多数从事建筑业、制造业,每年都有一批农民与当地用工单位发生工资、安全、工伤等方面的纠纷。农民是弱势群体,缺乏维权意识,多数务工人员不知道与用工单位签订合同,个人利益时常受到损害,带来了务工的风险,影响了收入。同时,我县举家外出和已婚育龄妇女外出占务工人员总数的30%以上,计划生育管理、卫生保健服务成为空白。另外,“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也成为县乡政府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领导,实行目标工作责任制。一是调整充实领导组织,成立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以乡镇政府主要领导及县直有关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劳务输出领导小组,成立劳动输出公司,统一指导全县劳务输出工作。二是实行目标管理。将劳务输出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将任务分解到乡镇及有关职能部门,层层签订责任书,进行专项考核,严格兑现奖惩。

(二)鼓励劳务人员回乡创业。把发展“回归经济”作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在加大劳务输出力度的同时,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积极为回乡人员提供创业平台,真正做到“只要回来,就有创业舞台”。鼓励引导那些已掌握了一定的技术、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并给予他们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奖励,增强他们的政治荣誉感和建设家乡的使命感。

(三)培育完善劳动力市场,加快信息网络建设。由劳动局牵头,建设一个网络,建成一个劳动力市场。一个网络就是以劳动局为平台,人事局、农业局、扶贫办、工会、妇联及各职业培训机构共同参加的范县劳动力就业信息网,信息网络联通我县劳动力输出重点地区的劳务市场,直达各乡(镇)政府。建立范县劳动力市场,及时发布用工信息,受理劳动就业事宜。充分发挥外出务工人员接触面广、信息渠道宽的优势,扩大信息来源。工商机关要加强对劳务输出中介机构的管理,严厉打击招工中的不法行为,维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四)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努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一是对初高中毕业生未能继续入学的,教育部门统一组织安排其到我县职业学校参加职业培训,使其先培训后就业,人人都掌握一门专业技术,成为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新一代农民。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继续扩大两所职业高中和范县乐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提高办学质量,更多更好地向职业院校和大中型企业输送毕业生,争取打造特色的劳务品牌,实现外出农民由民工向“名工”的转变。三是实行“订单式”培训。按照“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实行“市场+订单+培训+就业”四位一体的运行模式,以建筑、家政、保安、机械加工、电焊工等市场需求量较大的职业技能为重点,以法律、法规、安全生产和职业道德规范等引导性培训为基础,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使培训后的农民工及时得到转移。

(五)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劳动力就地转移。一是要通过大力发展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吸纳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二是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城镇建设规模,活跃商贸物流、餐饮服务、交通运输业,构建农副产品购销、生产资料供应、农业科技服务三大农村系列化服务体系,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途径 篇7

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安置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热切关注。但是, 对于农村生产活动而言, 农业劳动力季节性短缺问题并没有引起人们的特别重视。本文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基于在云南山区长期田野调查的一种现实思考。特殊的地理区位特点和气候条件, 造就了云南山区农村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特有模式:集养殖业、种植业、家庭加工业和采集业于一体。加之生产作业上的手工化操作和劳动力密集型的特点, 更为这一地区农户在生产经营和社区自然资源管理过程中季节性劳动力严重短缺创造了条件。而对于农户间的互助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的思考, 则来自于实地的观察以及和当地农户间沟通的结果。

二、农户间互助的主要形式——来自云南一个苗族村寨的案例分析

1.调查点苗族村寨的基本情况

干海子村辖属于云南省禄劝县屏山镇六块村委会, 海拔1800~2200米, 距离禄劝县城15公里。全村50户农户, 148人, 其中男性70人, 女性78人, 户均劳动力数量不到2人。全村法定的耕地面积86亩, 新开耕地面积50亩左右, 没有属于自己村寨的法定林地资源。农户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首位的是烤烟, 其次是玉米, 最后就是养殖业 (猪、牛、羊和鸡) 。另外, 大麦、小麦、采蘑菇和打零工也有一部分收入, 但很少。年人均收入在1200元左右, 在禄劝所有的苗族村寨中是条件较好的。特殊的地理区位特征、自然气候条件和多样化的生计活动, 决定了这里的农民一年四季没有休闲, 一直处于辛苦劳作的状态, 而大面积的梯田作业决定了农业生产以手工劳动为主, 属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但是, 每年的7、8月份, 正是烤烟田间管理、采摘和加工的峰值季节, 玉米的田间管理作业、蘑菇采集和牲畜放养还要同时进行, 几乎大部分农户都面临着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2.农户间互助行为发生的方式和动机分析

互助通常被理解为发生在人与人之间, 以互惠互利为基本原则, 以人情和关系为文化基础的一种社会交换活动, 是实现社会互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我们这里农户间的互助是指在农村, 发生在农户与农户之间, 为解决彼此在农业生产经营和自然资源管理过程中所遇到困难, 在不损害彼此利益的前提下, 所进行的一种帮扶行为。经过2个多月的实地观察以及与农户间的访谈了解到, 在这个苗族村寨里农户为了解决各自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长期以来自然而然地形成农户间的互助方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合作、帮工和换工。

合作是一种建立在双方互惠互利基础上的互助行为。在该村寨, 这种行为的发生在牲畜管理上比较普遍。那就是两个或者是更多个农户之间为了节省农忙季节的劳动力消费, 在每天都要进行的牲畜放养活动安排上进行合作 (见案例1) , 各户之间轮流提供劳力, 每天有一个人负责看管和放养这几户的牲畜, 而其它的人可以按照自家的计划进行正常的生产和管理活动。合作小组的农户数量根据一个人可以看管的牲畜数量和各个农户拥有的牲畜数量来决定。在这个户均劳动力不足2人的村寨里, 这种合作方式对于参与的农户来讲是一种最上策的选择, 尤其是对于那些牲畜数量较少的农户而言, 合作小组内可以有更多农户的参与, 劳动力的节约程度更大一些。

案例1:农民甲, 女性, 49岁, 小学文化, 家里2个劳力。我们这一胡同院里共住了四家, 分别是自家、儿子家和孩子他爸的两个兄弟。在每年的6月份到8月份这一段时间是我们活计最多的时候。一方面, 我们每天早晨很早要上山采蘑菇, 直到九点钟才回家吃早饭, 然后家里二十几头牲畜要赶到很远的山上去放, 还要有人去整理玉米田 (这里指拔草和施化肥) 和烤烟田 (主要是喷药) 。7月下旬烤烟开始, 更是忙得不得了。所以, 这一段时间我们的劳动力缺得很, 几乎大部分家庭都是这样。为了节省劳力, 我们几家就合伙进行放养牲畜, 每天有一个人去放养四家的牲畜 (包括牛和羊) , 这一个人由这四个家庭轮流提供, 每天轮一个。这样我们既不用付工钱给放牲畜的人, 还能够在不耽误放牲口的同时省出劳力来忙家中其他的活计。这样对我们大家都好, 村子里很多家庭都是这么做的。

帮工是一种建立在单方受益, 而对另一方无损害的基础上的一种互助行为。这种互助行为产生的动机就是接受帮助的农户可以解决眼前面临的家庭劳力短缺的困难, 从而避免因误工而可能面临的农业风险;而施助方农户对受助方农户将来的行为有一个预期, 那就是在自己需要同样的帮助时可以从对方那里得到回报。如果说合作是农户之间对稀缺资源的一种共享或者是同种资源 (这里指劳动力) 间的时序性交换, 那么帮工则是农户间劳动力资本和社会资本 (施助方对受助方的信任) 之间的交换。在该村寨, 这种帮工行为主要发生在烤烟的田间管理和采摘上, 由于这种行为的发生使得很多劳力不足的家庭减少了因烤烟采摘误工而遭受自然灾害 (主要是降雨) 的机会, 从而避免了烤烟品质的下降和减产给家庭造成的经济损失 (见案例2) 。

案例2:农民乙, 男性, 30岁, 初中文化, 家里2个劳动力。在我们这个村子里帮工的事情很普遍, 最多的是盖房搭屋等这些生活的事和这一季马上就要开始的摘烟和烤烟。摘烟和烤烟上的帮工对我们这里的农民是很重要的。因为现在正好雨季, 如果烟叶到了该摘的时候因为家里没有劳力摘不了而淋了大雨的话, 烟就烤不好, 烤烟品质下降, 上缴烟草公司时评的品级就低, 价钱差出很多, 有时候折扣一半都打不住, 所以, 请那些不忙于摘烟的农户帮忙可以减少我们的损失。

换工和帮工一样是建立在一种单方受益, 而对另一方无损害的基础上的一种互助行为。但是, 换工与帮工又有明显的差别。换工通常发生在两种性质不同的工作之间, 尤其是劳动强度不同的两种工作之间, 而且换工的双方同时介入了对方家庭的劳动;而帮工只是表现为一方对另一方的施助行为, 行为发生的当时只是施助方对受助方家庭生产活动的一种介入。在该村寨, 这种行为主要发生在不同性别劳动力之间、不同体质劳动力之间以及不同技能劳动力之间的互换, 用于解决家庭建房和农用品运输等对高强度劳动力的需求, 以及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对一些新技术和掌握较高技术或专业技术的劳动力的需求。

案例3:农民丙, 男, 38岁, 小学文化, 家里2个劳动力。村子里换工的现象常有, 但是表面上看来要少于帮工, 除非互相换工的两个家庭里的活计都不能耽搁, 而其中一方的事情又对劳动力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 才会互相换工。一般的如一家的男劳力去帮另外一家盖房子或拉东西, 这家的妇女就去帮他们做些地里的活计或是放牲口等。我和别人换过工, 实际上更多的是帮助另一方, 就像上面的情况, 是迫不得已的, 因为这样可以同时解决两家的问题, 两不耽误。不过, 如果不是家里实在需要人手, 我宁愿去帮助人家, 这样感觉更好一些。这种情况在村里不是我一户, 还有些懂得多的、经验丰富的人 (像烤烟技术等) 被别人邀请去帮忙, 家里脱不开身的也这么做, 不过这是刚开始用这种方式烤烟的时候的事情。

三、以解决劳动力短缺为目标的农户间互助行为的理论阐释

1.理性选择理论对农户间互助行为的解释

理性选择理论是以经济学的四个基本假设为前提的, 其核心观点就是个人是自身最大利益的追随者;行为者在特定情境中有不同的行为策略可供选择;在理智上相信不同的选择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主观上对不同的选择结果有不同的偏好排序。[1]通常情况下, 对于一个资金资本相对富裕的经济行为主体——企业或农户而言, 当他们面对生产经营上的劳动力资源短缺困境时, 雇工往往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首选策略。这种情况下, 雇方作为行为主体在自己可以承载的条件下, 通过资金资本的付出换得了急需的物化劳动资源, 而这种劳动资源的资本化过程会给雇方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而受雇方通过这种雇佣活动使自己的物化劳动通过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 体现了个人的劳动价值。而在干海子村寨, 农户的生计来源是以当地自然资源为依托的, 耕地资源的相对短缺和生产力的低下决定了他们半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没有多余的资金来雇佣劳动力。然而, 为了避免农业生产经营中因误工可能会面临的一些自然风险, 作为独立的经济行为主体, 主观上他们认为通过彼此间的互助可以暂时性地缓解一时间家庭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对劳动力的迫切需求, 而且在现有的家庭经济条件下是唯一付得起的、付出成本最低的一种解决办法。所以说, 为解决家庭劳动力短缺, 农户间采取的互助行为是一种农户在现有社会经济条件下所做出的一种理性选择, 是以回避潜在的农业生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为最终目标的。而不同互助方式的选择则是农户基于家庭的现实需求, 在衡量了自己和他人可接受和认知程度的基础上所作的理性选择。

2.交换理论对农户互助行为的解释

前文已经提到, 互助是一种以互惠为基础的社会交换活动。[2]根据列维——斯特劳斯的交换论观点, 所有交换关系在互惠原则的制约下, 要求那些得到有用资源的人给与那些提供资源的人其他有价值的东西。[1]一些情况下, “互惠”是相互的;而在另一些情况下, “互惠”也可能是单向的。作为一种理论工具, 交换理论对于本文中农户互助行为的研究同样有深刻的启发性意义。就农户间“合作”这一互助行为而言, 很显然它是一种相互的互惠行为, 是不同农户之间在不同时间进行的一种劳动力的供给行为, 或者说是不同农户之间依据时间的序列进行的一种劳动力的交换行为。而“帮工”和“换工”是一种单项的互惠行为, 是以劳动力资源的供给方在付出劳动力的同时对接受劳动力的农户回报的计算和期待为基础的, 是施助方的劳动力资本和受助方的社会资本之间的交换行为。当然, 这种交换不同于市场上的“物——物交换”和“等价交换”, 可以交换的标准更多地依赖于个人的主观判断和双方之间的信任程度。所以说, 由“互助”行为所产生的这种交换关系所导致的其中一方现实利益的实现具有一定的“时滞性”特点, 从而使得发生在农户间的互助关系更多地冠以“关系”的名份, 使本质上存在的农户通过利他来实现利己, 或为追求自身利益而进行交换的目的被掩盖。然而, 事实上正是在这种“隐性”交换模式下, 获取稀缺劳动力资源的成本被掩盖, 不能以实物或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 从而使得农户间通过互助来获取劳动力资源的“显性”成本大打折扣, 所以, 干海子村寨季节性劳动力短缺问题才能在农户能够承受的最低成本付出条件下得到解决。

3.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对农户间互助行为作用范畴的解释

费孝通先生把西方社会比成一个界限清楚、单位分明的“团体格局”的社会关系网络, 而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关系像是“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它社会影响多推出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4]他形象地把中国传统社会关系描绘成“差序格局”分布。这虽然适用于解释社会关系的模式, 但是在这里用于解释农户间互助行为的作用方式和范畴却很贴切。在干海子村的调查中发现, 为了解决家庭劳动力短缺问题所进行的农户间的互助, 无论是合作小组农户成员的选择, 还是帮工和换工人员的选择, 基本上遵循这样一个原则:首先考虑父子之间, 然后考虑兄弟之间, 再次为叔侄之间, 以后才分别是亲戚、朋友之间和邻里之间等。当然, 如果一个农户中的劳动力同时被两个以上需要帮扶的农户选中的话, 被选的农户也是按照上述的血亲顺序选择自己的帮扶对象, 其他的人对此基本表示认同, 而不会发生什么矛盾。以上分析说明, 当今农村社会, 发生在农户间为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而进行的互助, 互助双方的相互选择仍然是以传统的伦理和血亲关系为基础的, 尤其是在少数民族的村寨里表现更为突出。这种呈现“差序格局”分布的农村社区关系网络是农户彼此之间衡量诚信度的基础, 也是农户之间进行社会资本交换的基础。所以, “差序格局”社会关系网络的形成, 为当地农户“互助”这一交换行为的实现提供了一定的社会基础。

四、结论和讨论

以上的案例和理论分析可以看出, 农户间的互助是解决农村, 尤其是贫困山区农村季节性劳动力短缺的一条有效途径。而农户间互助行为的形成是农户在权衡了自身经济状况、长短期利益和不同途径获取劳动力可付成本的情况下做出的理性选择。

这种互助方式的有效性得到了实证和理论的证明, 然而至于互助所产生的效应程度还有赖于求助方对于目标农户的选择上。而农户间互助的不同形式, 是由农户的当前需求所决定的, 也是农户对互助行为成功的概率和行为报酬的一种综合预期。所以, 理论上讲, 为解决劳动力短缺而进行的合作形式的互助往往发生在两个或多个劳动力短缺的家庭, 这样成功的几率会更大, 行为报酬或双方受益程度更大;如果发生在劳动力都很富裕的农户间, 成功的几率最小, 行为报酬最低;如果发生在劳动力富足农户和劳动力短缺的农户之间, 会由于劳动力富足的农户预期行为报酬太低, 而使行为成功的几率下降。从这种意义上而言, 发生在劳动力短缺的农户之间的合作互助行为是最优的。帮工发生在劳动力富足的农户和劳动力短缺的家庭之间是最优的, 因为这样行为成功的几率和受助方的行为报酬最高, 而施助方又可以形成对受助方未来回报行为的预期。同样, 换工发生在劳动力性质需求不同的两个农户之间是最优的, 行为成功的几率和行为报酬最高。这种情况下, 要求换工的一方单方得利, 而另一方可以在不损害个人利益的基础上帮助他人, 同时形成对对方未来回报的预期, 是一种个人社会资本的积累。可以说, 在调研点苗族村寨内, 农户之间互助关系的形成是在“差序格局”社会关系网络基础上, 以行为成功的几率和行为报酬之间的综合效果最高为标准的、具有实效性的理性行为选择。

所以说, 农户间的互助是内生于农村社区内部, 基于社区现实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当地农户生计水平的基础上, 实现农村社区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的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3]周长城.经济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李全生.农村中社会互助现象初探[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2) .

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途径 篇8

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格局被打破,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格局也随之变化,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数呈不断上升趋势。近几年,丰台区各乡(镇)、村虽然采取了多种措施,千方百计为农村劳动力开辟新的就业岗位,但就业安置难问题仍是十分突出。

一、基本情况

到2003年6月底,丰台区6个乡(镇)71个行政村,农村人口157529人,劳动力79308人。其中,男性劳动力42771人、女性劳动力36537人;就业者63336人,占劳动力总数的79.9%;没有就业者(待业或失业)15972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0.1%。

没有就业的15972名农村劳动力中,男性8837人,占55.3%,女性7135人,占44.7%;持有一般职业资格证书者3132人,占19.6%,持有转岗转业训练结业证书者2420人,占15.2%,没有任何职业证书者10420人,占65.2%;35岁以下者6025人,占37.7%,36~45岁之间者5380人,占33.7%,46岁以上者4567人,占28.6%;初中以下学历者11467人,占71.8%,高中学历者4324人,占27.1%,大专以上学历者181人,占1.1%。从中可以看出,农村富余劳动力“三低”现象十分突出,一是专业技能偏低,二是知识结构偏低,三是年龄偏低。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面临的困难和原因

1.随着城市发展和绿化隔离地区建设,农民失去原有的生产资料,失地农民失业现象明显。近几

年,丰台区现代化新城区建设和绿化隔离地区建设快速推进,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非常明显。但是,随着大量土地回收和企业搬迁,农民就业和增收面临着很大压力,那些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的农民,在没有新的劳动岗位前,都处于失业状态。在四环路和绿化隔离地区建设中,卢沟桥乡、花乡人均土地由0.10公顷减少到人均0.06公顷,人均减少0.05公顷,富余劳动力从1994年的6108人,上升到2003年的10368人,增加了4260人,增长比例达69.7%。随着城市建设的提速,必将有更多的农民面临再就业的问题。

2.乡镇企业发展陷入低谷,安置劳动力功能弱化。多年来,丰台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岗位基本上都是由

乡镇企业来提供。现在,那些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乡办村办企业,大多设备陈旧,产品落后,经营机制僵化,管理落后,人才短缺,经营处于困窘,并关停并转了一大批。而且,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乡镇企业资金密集度增加,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吸纳劳动力的难度越来越大。兴办新的企业一是资金问题,二是企业用地问题。近几年,关于绿化隔离地区内3%~5%的产业用地问题,已经成为群众反响强烈的普遍问题,主要反映在企业用地少和绿色产业项目的界定问题上。

3.劳动力市场竞争加剧,农村劳动力回流增加。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外地劳动力大量涌入北京,与本地劳动力相比,外地工肯吃苦、工资成本低,这无疑给本地农民就业增加了很大的压力。本区许多外出经商、务工的本地农民由于经受不住市场竞争的考验,纷纷返回原籍,成为失业大军中的一员。同时,由于乡镇企业不景气以及外来人口的竞争,许多原来在乡办企业就业的农民也在近几年回到了本村。区内河东三个乡近年就有

近万名自谋职业的村民要求回集体就业,无疑给劳动力安置本来就十分困难的村集体又增加了负担。

4.农民陈旧的就业观念、过高的期望值和偏低的素质技能减少了他们的就业机会。由于历史原因,京郊农民就业一直依靠集体经济组织,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农民都愿意到集体企业工作,“背靠大树好乘凉”,而不愿意到个体私营企业工作,更不愿意做脏活、苦活、累活、管理严、待遇差的活。多数服装加工、餐饮、保安、保洁等岗位都被外地工占据,本地农民不屑于干这种脏、苦、累的活,不肯付出太多的辛苦,对工作报酬的期望值高于自身的价值,从而丧失了许多就业机会。同时,多年来,农村劳动力一直和土地紧密联系在一起,技能单一,文化水平偏低,且绝大多数在就业前没有机会接受职业培训,缺乏职业技能,难以适应市场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没有能力满足用人单位技术性、专业性人才的需要。

5.城乡统筹的就业机制尚未形成,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由于种种原因,在乡镇政府职能及管理机构中,过去没有统一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在机构改革前,劳动力就业工作有的乡是由农工商联合总公司人保劳资科代管,有的乡是由劳动保护监察科代管,还有的是由组织部代管。目前,各乡镇社保所尚处于筹备阶段,各项工作都还没有开展。在就业机会上,与城市劳动力相比,农村劳动力受到更多的限制,且就业也相对不稳定,一遇到企业减员增效,首先裁减掉的是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保护,农民工的待遇不仅大大低于城市职工,而且没有保障。在就业指导和服务上,缺乏类似城镇失业登记的农民失业登记,也没有统一的就业服务机构,农村就业服务工作的专项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三、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再就业所做的主要工作

近来年,全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再就业问题,采取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农民就业技能等措施,有效解决了部分富余劳动力的再就业问题。

1.以经济结构调整为契机,发展新型产业,着力解决从传统产业退出的农民的就业问题。一是发挥区位优势,发展了一大批以餐饮、休闲、娱乐为主的服务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二是大力发展了管理规范、档次较高的建材、家具和花卉市场,较好地解决了一批农民的就业问题。三是发挥资源优势,发展旅游农业。近年建成的南宫世界地热博览园、南宫高效农业园、青龙湖公园和温泉水世界,安置了当地600多名劳动力。四是积极发展特色农业。近年河西两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了苹果、葡萄、大桃、大枣的采摘项目,带动了部分村农民就业。

2.以绿化隔离地区建设为契机,发展绿色产业,帮助农民顺利转岗。在绿化隔离地区建设中,各乡、村在实施绿化的同时,积极发展绿色产业,建设了一批绿色产业项目。比如大井的体育公园、万泉寺的经济林和石门水上公园等绿色项目,不但获得了绿化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而且妥善安置了500多名劳动力。

3.以城市建设为契机,发展物业管理等服务业,提供适合于本地农民的就业岗位。目前旧村改造进度加快,已有26个村开工建设。在旧村改造中,各村积极抢占物业管理市场,把物业管理作为安置农民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把安置劳动力作为和开发商谈判的主要内容。在建成的几个社区里,有的小区成立了物业管理服务队,有的小区成立了卫生保洁队、安全联防队等,解决了大量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卢沟桥乡东管头村承揽了丰益花园的物业管理工作,并对劳动力进行了上岗培训,已有240人在小区物业就业。随着开发的进展,将还能解决几百名农民的就业问题。

4.以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和农业产业化为契机,发展优势产业,增加农民就业机会。第二产业继续推进以“三项工程”即乡镇工业小区、资产重组和二、三产业专业村为主要内容的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活动的开展。目前,“三项工程”已成为区乡镇企业职工就业和增收致富的重要载体。近几年,重点加强了白盆窑工业小区、王佐中心镇工业小区、长辛店长兴工业园的建设。到2003年6月底,白盆窑工业小区入驻企业16家,累计完成总投资1.51亿元,吸纳当地300人就业。

5.加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和管理力度,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农民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各乡镇积极响应区政府号召,想方设法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区政府从支农资金里面专门拨出50万元作为专项经费,用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补助。各乡镇积极举办形式多样的培训班,到三季度,已取得劳动部门承认的资格证书的学员累计达3107人,其中当年取得证书的学员有1420人,还有600多人正在参加培训。王佐镇庄户村是其中的典范,三年来共举办各种培训班53期6000人次,投资160万元建设了三个公交车站,目前已有600名村民在公交就业,在苗木、园田大棚安排400多名村民就业,组织有规模的劳务输出,鼓励自谋职业,共安置富余劳动力2144人,解决了村民最关心的就业问题。

四、加快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再就业问题的一些设想

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是事关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村稳定及农村城市化的一个战略问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这个问题。

1.提高认识,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再就业工作的领导。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形势依然严峻,农村劳动力再就业工作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必须充分认识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将其作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抓紧抓实抓好。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城乡统筹就业的方向,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农民增收为主线,把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与发展区域经济、加快农村城镇化紧密结合起来。

2.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农村富余劳动力再就业的关键要靠经济增长来拉动,要不断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大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力度。要把发展农村经济与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有利条件,合理引导企业招用农村富余劳动力。要按照“一五五”发展战略的要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都市农业、观光农业,快速启动现有的产业用地,提高被保留的乡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招商引资,盘活资产,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多做贡献。要充分利用劳动资源和地域优势,重点发展几个劳动密集型的二产、三产企业,切实解决部分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要加快乡镇企业体制和机制创新,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着力开发有优势的产业和产品,提高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要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卫星城建设,调整生产布局,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使农业产业化经营、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共同发展,相得益彰。要改革农村融资和投资体系,加大投资力度,充分调动各个层次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大力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各级政府要努力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认真做好协调、服务工作。贯彻落实个

体私营企业,尤其是民营科技企业到丰台落户的政策。建立和完善个体私营企业贷款担保体系,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3.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指导,提高农民的市场竞争能力。针对农村劳动力择业观念陈旧、文化水平低、专业技术缺乏的实际和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区、乡、村要共同努力,采取多种形式和切实举措,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实用技术培训,对有求职要求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免费培训,共同抓好农村劳动力的技术培训工作。政府要设立专项经费,增加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的财政投入。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职业指导,加强供求信息的采集、整理、发布工作,定期举办专场招聘洽谈会。积极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跨地区有序流动就业以及向城区二、三产业合理转移。

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途径 篇9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1、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状况。调查显示:截止去年底,本县农村总人口180570人,劳动力103591人。实现转移的劳动力达61460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59.3%,其中外出务工的42968人。当年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6585人,占10.7%。说明农村劳动力还在不断向外、向非农产业转移。

2、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行业分布。据初步统计,全县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主要分布在以经营##小吃为主的餐饮业占62.8%;工建运业占11.9%;纯打工业人占25.3%。全县农村劳动力从事一二三产的比重从1995年的71∶13.8∶15.2调整为现在的45.5∶14.8∶39.7。说明农村劳动力已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

3、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和流向。在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中,受亲朋好友影响、介绍和政府发动外出务工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从流向分布看,在省外的21598人,占35.1%;在本省市外的15845人,占25.8%;在本市内的23926人,占38.9%;在境外的91人占0.2%。从区域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和福州、闽南以及##市各县(市、区)。

4、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情况。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159元,增长10%,其中人均非农收入和工资性收入2885元,占人均纯收入的69.4%。农民以外出经营##小吃为主的务工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渠道和支撑点。同时,他们的务工收入资金大多数都回流本乡本土注入城镇新村建设和投资、入股办厂。

二、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经验

1、提高劳动者素质是搞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基础。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水平,直接关系到外出就业、就职的好坏。2004年,全县共培训2828人,其中小吃培训30期1230人,提高外出务工者的基本素质。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在文化、法律、安全、卫生和劳动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适应市场对劳动力的发展需求,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2、加强宣传发动是搞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手段。2004年,通过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的大力宣传发动,依托46个指导服务站和18个职业介绍窗口,以身边人身边事示范带动了6585人走出山门。因此,必须大力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宣传就业或创业的典型,并把政策印成小册子发放到广大农民兄弟手中,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强化政府统筹是搞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关键。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是时间跨度长的长期任务,而且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工作。去年,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完善了相关政策和服务措施,并成功举办了全市第二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专场招聘会,共有来自福州、泉州等地118家企业参加,推出就业岗位11291人,当场达成就业意向单位53家、5608人,有72家企业与1418名求职者签订用工协议,取得明显成效。因此,必须搞好政府统筹,多方协调配合,才能打破城乡分割,保证政策、资金、组织、措施“四落实”,确保

农村富余劳动力健康有序地转移。

4、深化配套制度改革是搞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保证。完善相关政策配套制度,营造更加宽松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环境,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保证。近年来,县里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工作意见》、《##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政策,为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奠定了政策基础。因此,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建立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制度,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加快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才能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实现农村劳动力进一步向二、三产业转移。

三、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外出务工者素质偏低。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县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9.8%,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5.4%,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4.8%,而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还更低。在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人群中,绝大多数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由于整体素质偏低,直接关系到外出务工人员接受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导致他们基本上只能从事小吃业、建筑业的小工以及低次层的服务业,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新兴产业,大大制约了农民务工收入的增长。

2、劳务市场不够完善。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广大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愿望还是非常强烈的,但苦于没有技能,而相关部门对农民工技术培训的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就业前培训工作相对滞后,大多数农民没有经过培训或只是短期简单的培训后就匆匆上路,经营生存能力较弱。目前外出务工者中,由政府(中介机构)组织的比重很小,经亲朋好友介绍外出仍然是劳务输出的主要渠道。特别是##小吃业经营者,外出时比较盲目,道听途说某个地区效益好就涌向该地区,造成市场区域性饱和,互相挤压,影响了经营效益;有的缺乏对市场正确的判断,盲目投资,亏本无功而返。

3、管理和监督难度较大。一是行业监管难到位。由于农民外出务工缺乏组织性,属于自由式、松散型的外出务工,给流出地和流入地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带来较大困难。比如,##小吃业,有的未按规定和程序进行培训、办理有关证照或随意受让和转让##小吃注册商标牌,同时行业监管鞭长莫及,难以对原料、质量、卫生等进行有效监督。二是维权工作难度大。外出务工者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不同程度的侵权、骚扰事件时有发生,难以查处。比如,在外小吃业主之间的无序竞争与“面霸”的强买强卖、欺行霸市,侵害合法者经营权益的现象经常发生,且呈上升的趋势。2004年,县小吃办接到各地业主投诉40多起,今年一季度这类投诉已达20多起。三是相关政策难落实。外出务工人员具有流动性大的特点,便于躲避计划生育,给两地计划生育部门的跟踪管理造成很大困难。受户籍管理的限制,绝大多数城市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无法解决,只好将子女放在原户籍所在地就读,出现“留守孩”等新问题,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学习成绩下降,有的甚至缀学,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农村劳动力长期处于弱势群体,就业存在着身份歧视、生活存在着户籍歧视,给农村劳动力转移造成负面影响。

4、转移载体承受能力不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遵循比较利益原则,即它的流动取决于工资收入高低导向,而工资收入的高低又取决于吸纳劳动力载体的发展情况。一般来说,转移有三大去向:企业、小城镇、大中城市。提高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是减缓农村劳动力对大中城市就业压力,实现农民就地转移的有效载体。就##而言,近年来经济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经济总量仍然偏小与全省总体水平,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20

03年,全县第二产业增加值17.3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1.7亿元,分别占gdp的45.1%、30.4%,工业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关联度不强;除了城区和夏茂、青州、青州镇发展相对较好外,其他集镇建设滞后,城镇功能不配套,尤其是第三产业欠发达,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十分薄弱,严重制约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四、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思考

1、必须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人是生产力中最根本的因素。农民素质的高低,不仅决定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决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所以,我们必须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农业人口非农化的根本大计,强化教育措施,提高劳动力素质。(1)转变宣传方式。大多数农民的价值观念比较陈旧,接受新鲜事物的动力不足,单靠传统的宣传理念是很难转变的,强制转变更不是办法,唯一的途径是通过正确的引导、典型示范,让农民看到实惠。(2)夯实农村教育基础。农村大部分学生今后的出路不是进入高等学校继续深造,而是务工务农,要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搞好布局调整,完善基础设施,努力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延长农村中学适龄青年的在读时间,推迟他们的就业年龄,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3)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技能培训是一个重要、速效的手段。应当积极发展面向农村的实用技术教育和培训,就##而言,当务之急是,抓好对##小吃从事人员系统性、综合性的技能培训,宣传守法经营、诚信经营,培养一批又一批有文化,有技术的合格劳动者。

2、必须推进农业产业化,拓宽农业内部就业领域。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分工分业,促使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到加工业和流通业等非农产业的一条捷径。在传统农业生产中,农业并非完全意义上的产业,而仅仅是一个生产部门,农业再生产各个环节--产前、产中、产后的内在联系被截断,农业的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相脱节,这种农业发展模式不仅造成农业比较效益低下,而且也使得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渠道仅限于生产部门,大大降低了农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所以,我们必须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从##实际出发,应当立足竹业、畜牧业、茶果业等特色主导产业,通过做大做强如三和食品、青竹集团等一批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把广大农户与大市场连接起来,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成农村劳动力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与服务部门等多渠道以劳务为主的就业新局面;必须进一步发挥##小吃业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导作用,坚持市场化运作,以同业公会为龙头,加强培训和规范管理,推进产业化经营,继续巩固其在转移农村劳动力主渠道地位。

3、必须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发展城镇建设和二、三产业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对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增强转移载体的承受能力,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而言,应当把握当前这良好的发展机遇,以培育林业、金属、生化三大产业集群为目标,加快金沙园、金古工业园和高砂、青州等工业小区开发建设,促进大亚木业、明光公司等企业尽快建成、达产,再引进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吸聚大批劳动力就业。应当立足独特的区位,紧紧围绕建设中等规模绿色工贸城市这一目标,做好与##市区城市联盟文章,主动对接南平、福州,以京福高速公路和205国道为轴线,做大城区,加快夏茂、青州、高砂等重点集镇发展,增强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应当发挥好“铁公机”交通枢纽的优势,加快发展旅游、物流、餐饮等服务业,繁荣商贸经济,提高

第三产业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容纳。

4、必须搞好服务保障,解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离不开外力的推动和支撑,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相对不发达的山区更是如此。所以,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作为迎解“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制定和落实相关配套政策,建立组织服务体系,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当前,应当适当调整农村土地政策,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允许农民转包、出租、继承和有偿转让土地的使用权,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前提条件。应当高度重视农民外出务工带来的“留守孩”问题,探索建立联系制度和发放联系卡,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关心、关爱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应当规范劳务市场,彻底取消限制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歧视性政策,使农民工与城镇职工享受同等待遇;积极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主动保持与流入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联系,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帮助协调处理各类矛盾纠纷,同时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参与行业协会组织,守法经营、诚信务工,加强自我保护和自我约束,保障外出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应当搞好劳务信息服务,大力发展劳务中介组织,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快捷、准确地提供劳务信息,帮助他们实现有效转移。

上一篇:广告公司销售部职责下一篇:意见回复的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