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习惯的演讲稿(精选11篇)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演讲稿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讲卫生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和义务。也是我们每天要做的事情,不讲卫生造成的灾害已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深刻的教训。20xx年轰动世界的非典病毒就是通过人们唾液中的飞沫传播的,它使许多人葬送生命。但至今仍有人还在充当着疾病传播者的角色,校园中,当有的同学随地吐痰,乱扔乱抛果皮纸屑,对别人咳嗽、打喷嚏,不注意个人卫生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不讲卫生对自己以及他人有多大的`危害性。
那么,如何避免这些危害的发生呢?对此,我想向同学们提出以下几点倡议:
一、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看到地面上有果皮、纸屑、塑料袋等,应主动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自觉维护校园的清洁卫生。
二、不对别人咳嗽、打喷嚏,如果在面对人或食物的场合下忍不住打喷嚏,应当立刻掏出手巾,掩住口鼻。
三、要勤洗澡,勤换衣,每月换牙刷,早晚要刷牙,饭前要洗手,饭后要漱口。
四、按时吃饭,不在马路上吃东西,不边吃边玩,不买外卖,不贪食,不喝生水。
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的追求好习惯。”的确,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个人的行动。良好的卫生习惯是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慢慢养成的,希望同学们讲卫生,养成好习惯,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演讲稿2
作家说:“环境是心灵的港湾”画家说:“环境是灵感的源泉。”军事家说:“环境是制胜的法宝”教育家说:“环境是塑造人的摇篮。”而我想对同学们说:“环境是必要条件。”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勇气演讲团成员赖晓h,来自高一(12)班,今天,我为大家讲的《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共创美好校园环境》
当我们在绿树成荫的校园中漫步时,一定会感到心旷神怡当我们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读书时,一定会非常舒心iv我们在整洁优雅的环境中学习时,定会倍感舒畅。优美的环境,我们人人向往。
但优美的环境是要靠大家共同来营造的。就在这美丽的校园中,常常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春暖花开,当你赏心悦目地走进校园,秀美的花丛为我们的校园增添了勃勃生机,我们在芬芳的花香中徜徉;但是当你蹲下身子,你会发现同学们喝过的干奶瓶赫然在目;在书声朗朗的课堂上,我们都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低下头,你会发现地止的废纸是那么刺眼……
校园是我们的家,我们是校园的主人,校园环境要靠大家共同维护!
我们不要抱怨没有清新的空气,没有成片的绿荫,没有整洁的教室,没有舒适的校园环境,保护校园是你我共同的任务,要靠你我共同的努力!让我们携起手来,拾起一片垃圾,留下一方洁净!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演讲稿3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校园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所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共创美好校园环境是我们每个同学的责任。
习惯的力量很大。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首先应从我做起,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地乱扔废物………我们要制止其他同学不讲卫生的行为,看到地上有果皮纸屑主动捡起,让我们的校园更加干净整洁。我们每位同学都应该自觉地保护教室及其周围环境卫生,并坚持养成这一良好的习惯。每当走进教室里,你看到桌窗明净,桌凳整齐,地面无垃圾。我想在这样整洁的环境里,你的心情一定会更加舒畅吧。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在这飘扬的红旗下作出我们庄严的承诺:我承诺!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共创美好校园环境。
1. 我园参与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会
十一五“和谐德育”研究课题, 黄草实验区“幼儿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与实验”课题, 子课题“幼儿良好习惯的特点及培养的研究”的课题研究。
2. 子课题提出的背景和原因。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知识经济日益突起的时代, 良好的行为习惯已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最基本、最起码的素质。但现代不少家长对幼儿健康成长的观念有失偏颇, 重智轻德。家长们只重视知识传授、智力开发、特长训练等, 而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往往忽视, 我园这种现象就更为严重, 不少幼儿在回答各类智益问题时, 头头是道, 但一旦让他们去独立完成一件简单任务时, 就显得不知所措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幼儿园工作的需要, 幼儿的许多不良行为习惯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 受其不同家庭环境的影响, 幼儿的行为习惯有较大的差异, 如何指导家庭、家长与幼儿园配合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也是幼儿园不可忽视的工作。
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预期目标。
我园子课题“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特点及培养的研究”研究的目的和预期目标, 通过研究,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他们的行为习惯直接关系着千家万户, 关系到社会风气, 为了建设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 我们必须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让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有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让幼儿长大后能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978年, 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是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回答:“是幼儿园。”“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老人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朋友们, 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 东西要放整齐, 吃饭前要洗手, 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 午饭后要休息, 学习要多思考, 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 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到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 概括起来, 他们认为终生所学的最重要的东西, 就是从家长和老师那里得以培养的良好习惯。
良好行为习惯, 对孩子的成才会起到促进作用。心理学家王极盛先生曾对1560名学生进行过问卷调查, 主要考察不良学习习惯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 仅有27.2%的学生认为不良学习习惯对他们的学习成绩没有影响, 其余72.8%的学生认为不良学习习惯对学习成绩有影响。这部分人中, 认为习惯对学习成绩有轻度影响的占32.7%, 有中等程度影响的占20.1%, 有较重影响的占13.2%, 有严重影响的学生占7.5%。从这项调查中完全可以看出:不良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很大。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论述素质教育时强调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指出:“中小学加强德育首先从文明礼貌做起。文明礼貌的传统不能在新一代人中丢失, 如果一旦丢失了, 小而言之, 会带来社会秩序的混乱, 大而言之, 会给国家、民族带来灾难, 带来耻辱。要保持国家的安定团结, 要使社会经济稳步发展, 必须抓紧人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现在的幼儿十多年后都将走向社会, 他们的行为习惯直接关系千家万户, 关系到我们的社会风气。为了建设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 我们必须抓紧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教育, 使我们的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原则和方法
1. 课题研究的内容。
(1) 幼儿的行为习惯:如不乱涂乱画、不乱扔垃圾、会整理场地和玩具, 摆放有序、在公共场所不高声喧哗、节约用水、爱护花草、树木等。 (2) 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如饭前洗手、按时就餐、有秩序、安静就坐不挑食、不撒饭、不剩饭、不倒饭, 安静吃饭不说话、不东张西望、衣服干净、整洁、朴素、大方等。 (3幼儿的学习习惯:如能听懂别人的话、能认真倾听、愿意表达自己的意图等。
2. 课题研究的原则。
(1) 目的性原则; (2) 针对性原则; (3) 及时性原则; (4) 有效性原则; (5) 一贯性原则。
3. 课题研究的方法。
贯彻行动研究方法的指导思想, 按照提出问题、收集整理信息、拟订计划、行动实施和评价总结的总体步骤, 真正实现行动为研究提供实践依据, 研究为行动提供理论指导的目标。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需要, 采用了观察记录法、个案跟踪法、抽样调查法、调查法、文献法、观察法、个案分析法、行动研究法、总结法等多种方法。
四、课题研究过程
分三个阶段进行
1. 第一阶段:
前期准备及测查前阶段。本阶段主要完成研究前的准备工作, 对行为习惯进行分类, 对内容进行确定、设计测查表、教师培训、进行实验前测查等。 (1内容的确定:在各类习惯中的内容确定方面, 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 将有代表性的、普遍性的习惯筛选出来, 设计成测查表格, 并对研究对象进行测查。 (2) 测查表的设计:根据已确定的研究内容, 设计了测查表的测查内容, 对测查结果采用等级描述进行评价。共设计了4个等级, 能;基本能;很少能;不能。为方便教师记录, 对每个等级规定了符号, 如:表示“能”的符号为:“√”等。 (3) 实验教师培训:根据实验方案, 对实验教师进行了全面培训。 (4) 进行实验前测查, (附实验前测查表) 。
2. 第二阶段:
以教育活动为载体, 总结养成教育的方法与途径阶段。本阶段是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行的, 根据测查前的结果分析, 即幼儿习惯的现状及其发展规律, 各实验班制定出详细的活动计划, 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并从中探索出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途径和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方法。 (1)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2) 方法与途径。
3. 第三阶段:
反思总结, 整理结题阶段。
本阶段是结题阶段, 主要是对抽样幼儿进行实验后测查, 将前后测查结果比较分析, 检测实验结果, 汇总资料, 分析总结, 写出结题报告。 (附实验后测查表)
五、研究成果和结论
1. 本课题研究对提高我园德育工作整体水平和推进幼儿素质教育产生了积极作用, 给我园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使我园的教育教学环境更加生机盎然, 各项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2. 在“和谐德育”课题研究的带动下, 我园全面推进师生的素质教育, 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先后获得了“文明校园”“先进单位”“五好”基层党组织、“七巧科技示范学校”等省、州、市各级各类的表彰;2010年荣获“十一五”课题“和谐德育、优秀实验园”称号。
3. 本课题研究对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和师德师风素养所产生的作用。教师队伍的建设, 是学校建设的根本, 而课程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一个课题, 成就一支队伍。在参与课题研究中, 老师们认真学习幼儿园新《刚要》, 认真钻研幼儿心理学、教育学及德育理论等科研知识, 认真上好《好行为、好习惯》教材和德育主题班会活动课, 认真撰写实验报告, 典型个案、心得体会、专题论文、反思、随笔、总结等, 科研能力和写作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目标不是幻想,不等于梦想,也不同于理想。幻想太虚,可望而不可及;梦想太美,如果不加入现实的成分作调料,其实也无异于漂亮的肥皂泡;理想太大,实现需要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目标则不同,可大可小,可长可短,灵活机动。一般来讲,目标的确定应当符合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目标必须是自己能够达到的,不可过高或过低,应由自己的兴趣与实力来决定。高中三年,我们必须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随时根据学习情况调整对策。
第二,目标应该是极具吸引力的,能促使你克服各种挫折和困难为之奋斗,能对自己起到良好的约束和督促作用。
第三,目标来自于对生活和生命的责任感,因此能促使自己前进。人生要靠自己的拼搏,自己的路自己走,这是比家里给多少钱买东西,提供优越的条件更为宝贵的东西。
第四,制定的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如制定长短期结合的学习目标:我这一节课必须掌握哪些知识,我这一天的复习要包括哪些内容,这一个月的学习要达到什么效果,小到一小时,大到一月、一学期、一年,都要有目标常伴左右,如此才可以不懈怠、不放松,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自己的最终目标前进。
最后,一定要坚持不懈地按目标进行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分配精力,这样可以使生活、学习规律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大提高学习能力。
(陕西西安蒋维)
合理安排好学习环节
良好的学习习惯实际上主要是抓好六个环节(预习、上课、复习、作业、解疑、小结)。
(1)课前预习:预习的时间不一定很长,只要对教材有个初步的了解,知道自己有哪些问题弄不懂,并做上记号,这样带着问题听课,就会听得更加认真,并且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与老师的讲解相比较,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纠正自己的某些片面认识和错误。
(2)专心上课: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除了端坐静听外,更重要的是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对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和对比,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老师、同学开展讨论。
(3)及时复习:现在的教材,学科庞杂,知识点多,要想做到一遍成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及时复习是非常必要的一环,除了跟随老师在课堂复习外,更多的是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及学习中出现的遗忘等现象,做好课外复习工作。
(4)认真作业:作业实际上是课堂学习的继续,通过作业可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检验课堂听讲的效果,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5)解决疑难:对当天学习中出现的疑难,应该当天就把它解决(问题不过夜),因为明天可能还会有明天的问题,也就是说,解决问题一定要及时,不要让问题越积越多,以致到后来堆积如山,无法解决,很多学习掉队的同学就是因为问题解决得不及时而造成的。学习基础差的同学,问题已经成堆,就应该尽快地、系统地把欠缺的知识补起来,这需要有坚强的决心和极大的毅力,应尽可能地求得老师、同学的帮助。
(6)系统小结:平时我们学的知识较零碎,不系统,需要进行系统小结。同学们除了课堂上听从老师小结外,还可以自学一下课本上每章的小节,最终学会自己小结,把已经学过的知识,储存到相关学科的网络中去。
(陕西宝鸡范志刚)
充分利用好时间
平时学习中我们应该尽量利用时间间隙来学习,比如我们可以将一些需反复记忆的公式、单词等记在便于携带的小卡片上随身带着,利用排队或坐车时拿出来学习记忆;刚放学的时间人非常多,又挤又慢,所以你不妨留在教室里,晚走5分钟或10分钟,可以背几个英语单词;回家后可以乘饭前饭后看看报纸或电视,关心一下国家和国际大事,或者读一些文摘杂志,不仅有助于提高作文水平也可以扩大知识面;还可以在家中盥洗室的镜子边贴上学习小卡片,一边洗漱一边学习……像这样充分利用时间间隙的例子有很多,我们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好这些时间边角料,一定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学习中我们还要善于聚时,把小段时间聚集起来化零为整,积少成多,精心使用,珍惜一分一秒的时间,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我们可以把挤出的时间累积到一起进行学习,比如下午放学后,把日常琐事都抓紧时间处理完,于是晚上学习的时间就挤出来了。
如果要开始学习了,好不容易在书桌旁静下来,却一会儿发现一本至关重要的参考书不在手边,得回头去找书,一会儿又发现做作业画图用的尺子、圆规不见了——这样零零碎碎地浪费了不少时间,因此我们要养成平时把学习中要用的工具书、作业本等各种文具合理安排,排放条理的习惯,以节约出更多的时间用以学习。
(陕西成阳陈晓楠)
良好的卫生习惯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对于个人来说,是否讲卫生,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的高低,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所以,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显得至关重要了。然而,做好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养成一种做事的习惯。
生活中在校园中,学校就像是我们的另一个家。同学们每天都在辛苦地清扫校园,并把它打扫得干干净净。可是清洁的校园,为什么又出现了垃圾随处可见的现象了呢?为什么又出现那飘飞的塑料袋和纸屑?是谁在不珍惜同学们的劳动成果呢?又是谁把美好的环境污染了呢?其实,这都是源于不讲卫生从而把美好的环境污染了所造成的后果。
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只不过是自身的原因,是没有下定决心去改正而已,因为,那些所谓的本性只是习惯而已。
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通过每一天,每一步的良好卫生行为积累而实现的。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少吃零食,不吃垃圾食品。病从口入,所以,我们要合理地选择食物。
第二,食物的包装袋要放入垃圾桶中,切勿随手随地地乱扔垃圾,污染环境。
第三,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习惯。若是特殊情况,应该准备好纸巾,吐在纸巾上,然后再把它丢在垃圾桶中。
第四,要努力克服随手乱扔垃圾的习惯。要把废纸、包装袋扔进垃圾桶中,要杜绝从楼上扔东西的不道德行为。
第五,要努力克服乱倒垃圾的坏习惯。在打扫校园或者是卫生保洁时,要及时的清理垃圾。无论走多远的路,都要把垃圾倒在指定的位置,不可以乱倒。
第六,要有随手捡拾地面上废弃物的意识和习惯,共同维护环境的整洁。
大家好!
非常高兴,我们又相聚在这美好的早晨。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培养良好习惯,助你快乐成长。
首先我给大家讲述一个小小的坏习惯酿成杀人犯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个小和尚,想学会理发来帮寺庙的和尚剃发。于是,他就开始用冬瓜练习,只是每次打水洗冬瓜时,他总要顺手把剃刀插到冬瓜上。很快,小和尚就学会了如何剃发,当他第一次帮人剃发,去打水洗头时,“顺手”把剃刀插了上去。结果可想而知,小和尚成了杀人犯。
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就是因为他用冬瓜作练习时养成了把剃刀插向冬瓜的习惯,尽管为自己的师兄剃发时心里想着这是人不是冬瓜,但手却不听使唤,习惯性地把刀插了上去,于是,一个小小的坏习惯把小和尚变成了杀人犯。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一个人从小养成的习惯会和他的天性一样自然,这个时期养成的习惯是坚不可摧的。好习惯是前进的助力,成功的基石。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一个人如果养成了一种良好的习惯,那么,他将一生受用无穷。小时候的鲁迅先生,就养成了不迟到的习惯,他曾在自己的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来提醒自己,要求自己抓紧时间,时刻叮嘱自己凡事都要早做,他这样长时间地坚持下去,就形成了习惯。这位以“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业绩。
但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也清醒地察觉在同学们中间,还存在着一些有失文明素养的坏习惯。例如在预备铃之后,教室里没有完全保持安静,课前的准备工作还没有做好,个别同学还没有养成伏案休息的习惯;又如,我们还有个别同学眼保健操不认真做、忘记佩戴胸卡等;走在校园里,耳边偶尔会飘过一些同学以为“很酷”的粗话脏话;学习马虎,拖欠作业现象依然存在。这种种行为都违反了我们成为一个优秀的,具有文明素养的光华人的行为规范。这些坏习惯,不仅影响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形象,而且还影响了同学们的健康成长。
那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培养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4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供同学们参考:
1、一心向学的习惯:科学家巴斯德说:“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一心向学的头脑便是有准备的头脑。同样是水壶,普通人烧出的是开水,而瓦特却烧出了蒸汽机;同样是手被草叶子拉破了,普通人只会想到埋怨草的无情和自己的粗心,而鲁班却想到了发明锯。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因为瓦特、鲁班平时一心向学,所以,这些自然界的微弱刺激便激起他们灵感的火花。
2、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是我们必须养成的起码的学习习惯。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吧。这个故事都是要告诉我们学习时不可一心二用。一般人不可能同时高质量地做好两项或两项以上的事情。所以,一心二用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学习就应该专心致志。
3、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定时学习,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每天必须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二是到了该学习的时候马上学习。人脑也像机器一样,功率是一定的,不可能在极短时间内把大量的学习内容输入到大脑里去,因此,学习需要长流水不断线,需要安排足够的时间。知识必须日积月累,才能武装出聪明的头脑,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然事倍功半。
4、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尽信书不如无书。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通过思考可以不断解开疑团,激发灵感,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科学家爱因斯坦,在整个科学生涯中,始终信奉“怀疑一切”这句格言。正是凭这种“怀疑一切”的精神,爱因斯坦提出了划时代的“光量子”概念,创立了相对论。
同学们:
你们有没有想过:同样是一个班的同学,为什么有的同学学习效果比较好,成绩优异,而有些同学的学习效果就不尽如人意呢?这难道真的是智商上的差别吗? 当代教育家魏书生老师在总结教育与习惯时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人按习惯做事,因为习惯具有力量。成功是一种习惯,失败也是一种习惯。所以习惯有好坏之分,好的习惯助人成功,坏的习惯使人受挫。所以我们必须养成好习惯,克服坏习惯。
中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所以,我们首先要树立学习第一的思想。在12月举行的“中国学习论坛首届年会”上,专家们谈到,有一个重要的学习理念,可以用公式来表述:L
提高学习成绩必须要培养合理安排的时间、高效率学习的良好习惯。在心理学中,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一条记忆的科学规律,即遗忘的发展进程是“先快后慢”。所以,学习新的知识后,应该及时复习和做作业进行巩固,这样既省时高效,而又不容易遗忘。大家都知道考试是有时间限制的,所以学习任务的完成也要有时间限制,估计能在半小时完成的任务不能以各种借口1小时才完成。有些同学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任何打游戏等不良嗜好,时间都是用在学习上的,但效率低下。如:学习物品杂乱无章,找东西的时间比学习的时间还长。上课注意力容易转移,不能围绕学习内容进行思考、联想和拓展,而是经常想到与学习无关的内容。听课效率低,又直接影响了作业和学习,日积月累,逐渐就和专心学习的同学在学习成绩上拉开了距离。
一.摆正角色体验的重要地位
21世纪初的少年儿童在生理和心理发展方面呈提前的趋势, 但现行的道德教育发展却相对滞后。为解决这一矛盾, 我们积极倡导“加强角色体验教育, 培养队员的自我教育能力”:组织引导少先队员在家庭、学校、社会和大自然中寻找岗位, 扮演角色, 开展与其角色相匹配的实践活动, 从中了解这一角色的基本素质、基本规范和基本能力, 从而明白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 这样有助于解决当代少年儿童自然生理发育提前, 社会心理发育相对落后的矛盾。同时通过加强角色体验, 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内在需要, 重视学生动机情感和个性方面的发展, 强化他们的自我意识。我们放手让孩子们到实践中去锻炼, 美化孩子的道德, 提高孩子的能力, 让孩子在实践中摸爬滚打, 长见识, 学本领, 增才干。
二.丰富角色体验的各种途径
1. 在家庭生活中体验
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 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过分”问题:例如, 过分享乐, 孩子理所当然地享受父母的辛勤劳动;过分放纵, 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不管他人;过分保护, 父母乐于为孩子提供全方位的替代和保护;过分期望, 家长望子成龙心切, 使孩子唯“分数”为上, 对其他漠不关心。这种“关心”、“爱护”实际上会造成一种低级的生命循环, 无法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
根据实际教育中存在的误区, 我们积极鼓励队员以家庭生活服务为岗位, 扮演长辈, 结合家庭生活实际情况做做家务, 沟通邻里关系, 跟着上班, 体验路途的辛苦、工作的紧张, 获得家庭生活的真实感受, 从而体谅长辈的辛劳, 明白孝敬长辈的道理, 养成热爱劳动的品质, 学会自理生活的本领。或鼓励他们到残疾人、孤寡老人、生活贫困家庭开展扶贫帮困和助残活动, 体验他们生活的艰辛, 学习他们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 培养乐于助人的高尚情操。
2. 在学校生活中体验
少年儿童都是在校学生, 以校园生活为主, 学校自然也成为德育的主要阵地。我们引导学生在校园内寻找角色, 体验角色:把为老师同学服务作为“岗位”, 把当一天小干部、辅导员、老师、校长为扮演的角色, 体验组织活动、备课、讲课、组织教学、维护秩序、后勤服务等工作的重要性, 获得为人师表的真实感受, 明白尊敬师长的道理, 从中学会和同学合作共处, 养成热爱学习的品质, 学会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本领。
在寻找、体验校园生活角色的探索中, 我们充分发挥地域特色, 就近就地开展体验教育。我们的学校位于古城临海的西北角, 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回浦精神犹如荒原里的一座灯塔, 曾指引着无数的仁人志士走向人生的顶峰。回浦历史悠久、人才辈出, 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倡导学生角色体验活动中, 我们充分发挥这一优势, 引导学生当一天校长, 了解回浦的历史, 积极组织各种活动, 为校园的美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为学校的发展纷纷献计献策:今天我以回浦为荣, 明天回浦以我为荣。
3. 在社会生活中体验
当前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中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人与组织之间的互动性越来越强, 特别是广播、电视、因特网等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 学生接触面越来越广, 思维空间也越来越大。节假日增多, 少年儿童的校外活动时间越来越长。面对这些现实, 我们认为让少年儿童走向社会、参加实践, 开展角色体验, 尤为重要。我们把为社会服务作为“岗位”, 把当一天清洁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售货员等作为扮演的角色, 获得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实现价值的真实感受, 明白做一个合格公民的道理, 养成文明礼貌、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几年来, 我们充分利用校外德育基地———戚继光纪念馆, 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组织队员参加“我是古城的镇长”这一角色体验, 了解家乡历史, 感受抗倭英雄气概, 提出保护发展古城的建议。这样, 既丰富了德育的内容, 激发了学生体验的兴趣;又培养了队员关注家乡, 参与家乡建设的热情。同时, 我们还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上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 如参加绿色军营的锻炼, 艰苦的考验, 整齐划一的训练, 雷厉风行的作风是医治孩子行为懒散, 培养孩子自理能力、自强精神的灵丹妙药。
4. 在大自然中体验
未来的生活是人与人, 人与动植物, 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我们指导队员结合所学的自然、生物知识, 以少先队员的身份去开展大自然探秘、远足、野营、旅游等活动, 去做“自然小卫士”、“环保宣传员”, 接触自然, 了解自然, 获得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的道理, 养成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的品质, 学会保护动植物、保护生态环境和互救互助, 培养队员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
三.明确角色体验的注意事项
1.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未来社会最需要的是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 不需要书呆子。市场经济将使“学历社会”转到“能力社会”。因此, 为了孩子成才, 我们必须重视孩子能力的培养, 其中包括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国家的人事制度正在向人市制度转变, 人人都要经历人才市场检验, 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转变观念, 然而目前不少家长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现象:重智轻德, 重知识轻能力, 重文凭轻素质。这种现象不利于孩子素质的提高, 也是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障碍, 因此我们教育者必须首先转变观念。
实践锻炼法就得让孩子实践, 要实践就要吃点苦, 劳动会磨破手皮、磨出老茧;参加挫折教育可能吃不上饭、睡觉挨蚊子咬;参加社会实践可能会碰钉子……如果家长舍不得, 就不敢让孩子去实践, 孩子得到不良的反馈, 再去锻炼就没有勇气。孩子的社会实践必须有家长的“狠心”作后盾, 不但要鼓励孩子吃苦, 甚至还得逼孩子吃苦, 要设置苦、创造苦、利用苦, 让孩子得到真正的锻炼。中国有句俗话“不吃苦长不大”, 这是很有道理的。不摔几个跤怎能学会走路, 不喝几口水怎能学会游泳。
2.严格要求, 持之以恒。
孩子参加实践锻炼体验角色是有困难的, 刚开始也有一定难度, 需要意志努力, 需要教育者严格要求, 要适当地给一点压力, 督促孩子去实践。锻炼就要持之以恒, 一次二次实践锻炼起不了多大作用, 要形成吃苦耐劳的好习惯必须持之以恒, 决不能想起来就要求一阵子, 想不起来又放松一阵子。另外, 要允许有反复, 在培养自理能力的过程中反复是正常现象, 当出现反复时, 我们不能丧失信心, 要冷静地分析产生反复的原因, 采取相应的对策, 特别是要改掉孩子在这方面已形成的习惯, 进行重塑更不能急, 欲速则不达。俗话说不怕慢就怕站, 只要持之以恒, 最终孩子一定会有收益的。
3.注意特点, 尊重成果。
对孩子的实际锻炼要量力而行, 交给孩子任务要难易得当, 要注意孩子的性别特征、个性特征, 总之, 要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 循序渐进。要求过高过难, 孩子完不成任务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对于孩子劳动的成果、实践的收获, 哪怕是微不足道的, 我们也要倍加爱护, 使孩子受到尊重, 这是激发孩子继续实践的强大动力。
我们常说:“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怎样让每个人从小开始受到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熏陶, 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扎根于心, 形成自觉的行为准则, 演变成生命中的一部分, 这是关系到一个人成长的大课题。新世纪的角色体验教育活动, 作为一种道德实践活动, 伴随着少年儿童社会化的全过程, 其目的就是组织和引导少年儿童在亲身实践中, 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 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使学生达到“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 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手册》,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2].《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创新》,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3].《班主任之友》, 20008年第7期。
[关键词]培养;学习习惯;质疑习惯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1.主动学习的习惯。别人不督促能主动学习,一学习就要求自己立刻进入状态,力求高效率的利用每一分钟学习时间。要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用于学习,并能坚持始终。
2.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习惯。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把每个规定的学习时间分成若干时间段,根据学习内容,为每个时间段规定具体的学习任务,并要求自己必须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这样做,可以减少乃至避免学习时走神或注意力涣散的情况,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在完成每个具体学习任务后,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使自己愉快地投入到下一时间段的学习中去。
3.各学科全面发展,不偏科的习惯。现代社会迫切需要的是发展全面的复合型人才,所以要求中学生要全面发展,不能偏科。这就要求中学生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更要努力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兴趣。对不喜欢的学科或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科,可以适当降低标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的初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然后要求自己去完成。这是克服偏科现象的有效方法。
4.认真听课的习惯。上课时,老师不仅用语言传递信息,还会用动作、表情传递信息,用眼神与学生交流。因此,中学生上课必须盯着老师听,跟着老师想,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学习。能否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学习,是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性因素。上课要做到情绪饱满,精力集中;抓住重点,弄清关键;主动参与,思考分析;大胆发言,展示思维。
5 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中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上要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可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创新意识的勃发。回答问题要主动,起立迅速,声音宏亮,表述清楚。
6.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学习要严肃认真、多思善问。“多思”就是把知识要点、思路、方法、知识间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认真思考,形成体系。“善问”不仅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还要虚心向老师、同学及他人询问,这样才能提高自己。而且,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有所创造,敢于合理质疑已有的结论、说法,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敢于挑战权威,要做到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要知道“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应该养成向别人请教的习惯。
7.上课记笔记的习惯。在专心听讲的同时,要动笔做简单记录或记号。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关键语句进行“圈、点、勾、画”,把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记下来。有实验表明:上课光听不记,仅能掌握当堂内容的30%,一字不落的记也只能掌握50%,而上课时在书上勾画重要内容,在书上记有关要点的关键的语句,课下再去整理,则能掌握所学内容的80%。
8.课后复习的习惯。课后不要急于做作业,一定要先对每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归纳知识要点,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结构或提要步骤式知识结构。主动询问,补上没有学好的内容。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要注意进行交替复习。
9.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自己选做的作业,认真思考,认真书写,一丝不苟,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寻找解决的办法。作业写完后,要想一下它的主要特征和要点,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作业错了,要及时改过来。
学无止境,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也要善于借鉴他们比较好的学习经验为己所用。聰明的你一定能找出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乘风破浪,早日达到胜利的彼岸!
有一位教育界人士说过,小学阶段,重要的不是知识的学习,而是学习习惯的培养,成绩忽好忽坏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新入学的孩子,更应该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利于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为孩子的发展打好底色。可见,在日常的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多么的重要!
我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和培养学生这些习惯的。
一、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上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预习时应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练。预习是学生在教师讲读课文之前的预先学习,它是学生自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我要求学生先预习后上课。 做好课前准备是上好课的基本条件。学校实行两分钟预备铃制度要求学生听到铃声后,立即停止户外活动加快步子走进教室;迅速到座位上把学习用品轻放桌子上指定的位置;身子坐端正停止讲话眼睛注视前方静待老师进堂上课。每天由值日生负责检查,任课老师要严格要求,加强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一上课就能投入学习。
二、听讲的习惯
课堂教学是学生增长知识的最基本途径,是通过传授与接受实现的。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才能真正实现接受新知识,提高学习成绩。课堂学习时要求学生做到:专心听讲,不讲废话不做小动作;听课时积极思考要一边听一边想并适当做些笔记;不懂多间,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回答问题先举手,得到允许后站起来发言,发言时声音响亮;别人发言时要认真仔细地听,虚心学习,取长补短。
小学生正处于知识积累的黄金阶段,课堂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场所,听课又是他们系统学习知识的基本环节,所以要想学好知识就必须拥有良好的听课习惯。针对小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持久性差,经常做小动作,不会倾听别人说话等不良的听课习惯,我采取以下方式逐渐培养。预习是学生学习的起始环节,课前预习是一种种学的学习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要求学生在每次上新课前自觉地进行预习。对要学的知识作一个初步的了解;把学习的难点、重点和不懂的地方记下来,这样在上课时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带着问题听课。课后及时复习,记忆清楚,内容易懂,应当要求学生当天的课当天复习;先全面复习再重点复习;遇到难题时反复复习,温故而知新,复习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知识能被掌握得更扎实。
三、课外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对于开拓学生视野,丰富知识,提高阅读与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培养阅读兴趣,我是课内外结合,经常向学生推荐好书。校内外结合,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增设阅读指导课,激发阅读兴趣,引导正确阅读的习惯。开展多种读书活动,引导学生节约零用钱订阅多种书报,要指导学生做好阅读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并且适当开展课外阅读竞赛评比活动。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培养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学生》
阳春三月,惠风和畅,美丽的校园中,我们与文明同行。经过文明礼貌月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我们对文明有了更深切的理解:文明是什么?文明是遇到师长时的真诚问好,是与同学相处时的会心微笑,是别人有困难时的热情帮助,是自觉将纸屑捡起的一个动作,是不小心妨碍别人时的一声“对不起”,是宽容待人的一声“没关系”„„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
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做文明人,用文明语,能做文明事。文明是风,它可以吹起每个人心中幸福的涟漪;礼仪如花,它能将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美丽,文明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时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它比一切的学问都重要。校园是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地方,校园是因我们的文明而美丽,校园因我们的礼貌而纯洁。
文明礼貌月并没有结束,我们应该时时刻刻与文明交谈,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继续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争做文明学生,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文明有序、和谐进取的校园。
管住自己,你是习惯的主人,管不住自己,你是习惯的奴隶。做主人还是做奴隶,全在于自己的选择,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中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至关重要。
那么,同学们在学校应该注意培养哪些习惯呢?我在这里列出几条供大家参考:
1、尊重、欣赏你的老师。
常言到“亲其师,信其道”,只有你学会欣赏老师,才会尊重你的老师,才会非常积极、乐意的跟着老师学知识学文化。并且现在适应老师,长大了适应社会,不会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
2、自学预习的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因此学习中的大量问题要靠自己积极主动的解决。
3、专心上课的习惯
学生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听教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听边思考,把教师、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4、独立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然延续,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是为交老师的差,或是应付家长,而有的学生做作业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瑞正,会做的马马虎虎,不会做的不动笔,有的同学好高骛远,简单的是会而不对,复杂的对而不全,更严重的出现抄,代写作业等现象。这些不良习惯严重影响学习效果,所以我们要重视作业,在做题时认真思考,总结概念、原理的运用方法,问题思路。
5、复习归纳的习惯
复习就是消化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达到举一反三;复习就是能通过对知识的提炼、归纳、整理、使零碎的知识、分散的记忆系统化、条理化、重点化,避免前后知识脱离与割裂。复习是有规律的,复习必须及时,否则超过了人的记忆极限点再去复习,将要多花几倍的时间,而且效果不好,因此必须有计划不间断的复习归纳
6、客观评价的习惯
学生应养成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正确对待成功与挫折,正确对待考试分数的好习惯。若自己能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在学习生活中的表现,是一种健康心理的表现,只有客观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才能评出自信、评出不足,从而达到正视自我,完善自我的目的。
行为习惯包括很多方面,有学习习惯、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锻炼身体的习惯等。在培养学生这些习惯的时候,除了落实一些常规外,更重要的是根据他们的年龄及其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特长,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在这诸多习惯中,学习习惯的培养极其重要,抓好它可以促进学生其他习惯的养成。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笔者认为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身作则,注重榜样的示范作用
小学生心理发育一般处在习惯培养初期和习惯培养中期阶段。在这两个阶段,儿童处于心理发育初期,个性还没有形成,可塑性较强。如果在这个时期就对儿童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则会促进小学生个性心理的发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锻炼身体的习惯等,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才有可能促进学生以后学习成绩的提高,才有可能最终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备现代化社会的道德水准,具有一定程度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掌握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基本技能的劳动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学生的表率。榜样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教师本身的示范作用尤为重要。榜样示范是以他人的模范行为为榜样,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感情行为,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方法,它是一种生动而有效的德育方法,对于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均起着促进和导向作用。以榜样引路,弘扬文明行为,抑制不良行为,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榜样示范包括仪表示范、语言示范、性格示范、行为示范、人格示范等,以性格为例来说,教师良好的性格是积极的教育因素,性格是身教的重要方面。教师对现实生活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生活、尊重他人的品格,教师稳定情绪有助于学生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教师坚韧的意志有助于学生形成坚毅的品格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班规是不行的。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于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起着重要作用。我首先组织学生逐条学习,理解行为规范的具体条文,让学生明白应该怎么做。再根据班里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行为规范,并实行定量与定级相结合,鼓励学生按《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去做,并结合实际,提出“管好自己的生活”、“管好自己的口”、“管好自己的学习”、“管好自己的手”等要求。要求学生把好人好事都记录在册,每周操行评比一次,做到公正、公平,让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另外,从“个别教育”入手,抓住一两个典型,教育学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品质熏陶。比如:培养小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宗旨;在遵守交通规则方面,做到时时讲、日日讲、月月讲,以防为主。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树立善于保护自己,保护别人的意识。形成维护集体,维护国家安全为己任,培养高度的主人公意识。同时还应培养小学生在突发事故中的应变能力,以便使突发事故中的各方面的损失减小到最低。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我们的祖辈十分注重学习环境行为习惯的影响,“昔孟母,择邻处”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儿童时期模仿力最强,所以教师应注意班风的建设,如果说学习成绩是一个班级的生命,那么良好的学风将是它的保障。所以,每接一个新班级,我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过去,做到心中有数。在排位置时,做到让先进带动后进,真正发挥榜样的力量,对于极个别“顽固”分子,可以采用四周包围策略,当他感到“孤立无援”的时候,他自然而然地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再则,良好的班风与建立一支关心集体、工作认真负责的班干部队伍也是密不可分的。因为班级的干部,尤其是班长,是班级的主心骨,班主任应肯定他,做他坚强的后盾,给他加油鼓励,让他更大胆地开展班级工作。采用两周一轮换,人人都能当班长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一次班长告诉我课间检查时被扣了0.5分。原来是有两位同学不遵守纪律,还对班长说“谁要你管,你管得着吗?”这样的话,使得班级纪律一度混乱。得知这一情况后,我立刻找到那两名同学,与他们谈心,让他们思考这样做的不良影响,他们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表示以后再也不会这样无理取闹。
三、发挥“三结合”优势,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当然,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并不只是教师一个人的事,社会、学校、家庭也是学生生存、学习、成长的环境。他们都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者之间如果有不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标准、教育目的都会影响学生的思想,从而影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培养良好习惯的演讲稿】推荐阅读: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07-05
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07-13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09-18
培养良好习惯-讲座06-1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教学反思09-29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10-27
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礼仪习惯10-30
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法11-15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习惯10-14
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