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小说

2024-08-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英国小说(精选8篇)

英国小说 篇1

这里描述一酷好航海的医生格列佛周游四国的奇特经历。在大人国他是一个矮小的侏儒,在小人国他是一个高大的巨人。一不小心掉进了飞岛国,看到了奇形怪状的房子;见识了荒唐的科研。可到了慧马国才觉得这些事情并不算怪,因为这里的主人是只马,奇怪的事情又要上演了……

格列佛的勇敢的冒险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格列佛的机智值得我们敬佩;格列佛的……

有一次,我打算和伙伴们去“冒险”我们准备好武器,不过是水枪罢了。“出发啦!”我们的小队长叫到。我们大踏步的向前走去,我们钻到了密密麻麻的树丛中。“啊!”一声惊叫,把我们大家的目光吸引了。我连忙走了过去,说:“小霞受伤了!”我们惊慌失措,因为我们没有带绷带这些东西。我拿出了我的矿泉水帮小霞洗掉血,问道:“你们有谁带了止血贴?”小米拿了给我。我把小霞的伤口贴住,让她站起来,可是她站不了。我决定把她背回家,“唉哦。”我屁股似乎粘住了泥地站不起来了。于是我叫其他的队员试试,但都不成功。是啊,我们不是玩过搭轿子吗?我们可以搭轿子送小霞回家呀!我和小恩自告奋勇小霞勉强地坐到我的轿子上。我们喊1、2、3……“不行了!”小米说。队长说:“好了,换人吧!”就这样回到了家。

我多么渴望有一次像格列佛游记这样的冒险。老师、长辈从小就教育我们立足于社会时要提高警惕,不要上当受骗,却忘了告诉并期望我们去创造一个不需要提高警惕,不会上当受骗的社会。这与我们所提倡的帮助他人、爱护他人是很难统一的。于是,当我们遇到有困难的人,要伸出援助之手时,我们迟疑;当有人替我们解围时,我们不敢接受。这些都让我们的内心感到痛苦、矛盾,无所适从。既妨碍了我们去“爱”别人,同时也错过了别人的“爱”,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当然,美好总是与丑陋并存。作者通过《格列佛游记》也讽刺地道出了当时英国的特点:“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他挖苦地描述了颠倒的怪诞现象:马成了理性的载体,而人则化作脏臭、贪婪刁难的下等动物耶胡。他大谈人的天性,就是心甘情愿被金钱所奴役,不是奢侈浪费就是贪得无厌。看完《格列佛游记》之后,我们不能不审视自己,我们身上有没有这些可耻的影子。

没有想到在那些朴实得如同流水账的大白话游记中竟蕴含着这么深邃的内涵。

英国小说 篇2

长期以来小说被看做一种时间艺术, 传统的小说叙事学理论也大多只重视对时间的研究, 强调叙事结构在时间序列中的建构。一部小说史, 很大程度上就是小说家们安排处理、使用时间的探索史。然而随着20世纪人类思想的深入发展, 对个人的内心世界和潜意识的表现成为文学的主要内容。在内心世界和潜意识那里, 客观的时间不存在了, 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验成为观察和表现世界的基点。因此以乔伊斯、伍尔夫、康拉德为代表的英国现代小说家都尝试以自己的方式切割时间, 正是在对时间的抗拒和扭曲中诞生了文学的空间形式。空间形式是指小说叙述结构的一种模式, 文本通过并置、片段、蒙太奇和多重情节来模糊甚至对时间因素去中心化, 叙事舍弃传统的线形顺序, 转而采用共时性的空间叙述方式, 使文本呈现出碎片化、拼贴化的美学效果。

1945年, 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约瑟夫·弗兰克在《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中, 针对现代小说表现出的追求空间化效果的新趋势, 首次提出了“空间形式”这个概念, 初步建立起了一个新的小说理论范型。弗兰克认为, 空间形式是“与造型艺术里所出现的发展相对应的……文学补充物。……二者都试图克服包含在其中的时间因素”。弗兰克从叙事的三个侧面, 即语言的空间形式、故事的物理空间和读者的心理空间分析了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这篇原创性的论文在批评界引发了长期的争议, 也引起了人们对文学作品中空间形式问题的关注。在弗兰克的启发下, 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积极参与文学空间形式的研究, 对空间形式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米切尔森在《叙述中的空间结构类型》一文中详尽阐述了构成小说空间形式的各种因素。戈特弗里德·本在《表象型小说》中用了一个比喻来描绘空间形式小说的结构特征, 指出小说“是像一个橘子一样来建构的。一个橘子由数目众多的瓣、水果的单个的断片、薄片诸如此类的东西组成, 它们都相互紧挨着 (毗邻———莱辛的术语) , 具有同等的价值……但是它们并不向外趋向于空间, 而是趋向于中间, 趋向于白色坚韧的茎……这个坚韧的茎是表型, 是存在———除此之外, 别无他物;各部分之间是没有任何别的关系的。”米切尔森将此解释为:“空间形式的小说不是萝卜, 日积月累, 长得绿意流泻;确切地说, 它们是由许多相似的瓣组织的橘子, 它们并不四处发散, 而是集中在唯一的主题 (核) 上。”上述文学空间形式研究对文学的空间认识在逐渐深化, 从仅限于对文本形式层面所取得共时性的空间美学效果探讨到对文本空间整体模式的构建, 文学空间内涵不断丰富, 意义功能也更为复杂。

英国现代小说作家在创作中改变传统直线型静态叙述模式, 采用“扭曲时间”的原则来改变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的一种叙述方式。从创作主体的角度看, 英国现代作家表现出了对时间和顺序的摒弃、对空间和结构的偏爱;从接受主体角度看, 为了理解现代文类、读者必须把一部空间形式的小说当做一个整体认识, 与整体的联系中理解每一个单位;或者说在一个时间片刻里从空间观念上理解作品, 而不是把作品视为一个时间序列。本文将空间并置、意识流空间化手法和多重叙述视角三个方面对英国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问题展开具体分析和批判性考察。

二、空间并置

“并置”是小说空间形式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弗兰克在《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译序中提出, “并置指在文本中并列地置放那些游离于叙述过程之外的各种意象和暗示、象征和联系, 使它们在文本中取得连续的参照与前后参照, 从而结成一个整体。”换言之, “并置”针对传统小说的时间艺术而言, 强调打破叙述的时间流, 在空间上把事件与事件、场景与场景、意象与意象、过去与现在并列起来, 使文本的统一性不是存在于时间关系中, 而是存在于空间关系中。

康拉德小说中不乏“并置”的使用。如《诺斯托罗莫》全书共分为三部分, 共计29章。小说讲述了发生在一个虚构的柯斯塔瓜纳共和国沿海省份萨拉科的故事。主人公诺斯托罗莫原来是一位意大利水手, 英俊、忠诚、精力旺盛, 后来成为赫赫有名的码头工人。他为人正直, 因此被称为“诺斯托罗莫”, 意思是“我们的人 (our man) ”, 小说最后这个被大家公认的“我们的人”成为了“物质利益”的奴隶。整个故事从1800年高尔德家族开发桑·托梅银矿开始, 到1900年诺斯托罗莫被杀死, 时间跨度有整整100年之久。如果按照故事的时间顺序一一道来, 那就不是在创作小说而是在写一部编年史。康拉德显然没有这样做, 而是有意打破小说情节发展的自然时间流程, 在小说的章与章之间, 甚至在同一章之间大幅度来回跳跃, 进行时间错位。就这样通过并置, 《诺斯托罗莫》中的主要事件被放置于一张巨大的网络之中, 各种事件相互关联, 互为映衬。并置是一个个静态化空间镜头的剪辑和叠加, 它降低了时间的关联性, 营造了一种回环的空间效果。

在《尤利西斯》中, 詹姆斯·乔伊斯主要运用场景并置的方式, 打破了传统小说的线性叙事结构, 建立了有机的空间结构布局。以第十章 (游岩) 为例, 这一章由发生在都柏林各处的互不相关的十九个场景或十九段幕间插曲组成, 追溯了都柏林街头五十个人物的活动。在这一章里我们可以领略到乔伊斯采用的穿插叙述和场景并置的手法, 它是取得同时性的效果的有效手段, 也是他构筑空间形式的必备手段。由于作者在不同场合对人物行动的穿插描述, 读者就可以了解这个人物的全貌, 或者得到某件事的一幅宏观的图景。通过这样的描绘, 就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广阔的空间图景, 读者可以充分发挥想象, 在脑海中来建构这一图景。

三、意识流空间化手法的运用

与传统的小说相比, 现代主义小说最突出、最根本的特点, 就在于它的表现对象由外部客观的物质世界转向内心主观的精神世界。英国现代小说家把眼光投向了人物丰富和隐秘的内心世界, 力图通过自我的意识屏幕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现实, 而意识流就是为此目的而采用的新颖的现代主义表现手法。意识流的重要特征就是通过自由联想把不同时空内发生的事件进行并置组合。人物在某一特定的时间空间保持不动, 而他的意识活动却使不同时间和空间中的场景、事件及思想活动相互叠加, 使得两种以上在时间和空间上相距很远的事物、景象并置排列, 在瞬间内消除了时空的差距从而获得一种空间形象。如伍尔夫在《达洛威夫人》中对时间和空间的处理技巧。伍尔夫以一天为时间背景, 采用物理时间上的一天表现人物心理时间上的一生, 既注重人物横向心理活动的描绘, 又注重整体结构中的时空交错, 以创作手法上的复杂性来表现人物内心真实的复杂性。伍尔夫的巅峰之作《到灯塔去》以灯塔为贯穿全书的中心线索描写了拉姆齐一家人和几位客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生活片断和经历。伍尔夫突出描述了小说中女性人物———拉姆齐夫人和画家莉莉的意识流动和心理空间的延展, 他们成为贯穿整个故事情节的主线, 貌似简单的故事中蕴涵着人物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

乔伊斯的小说《尤利西斯》代表了意识流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 无论从形式或内容上都与传统小说背道而驰。从头到尾毫无戏剧性情节可言, 时间流逝了一天, 却什么事情也未发生, 既没有奇遇也没有高潮。如果企图找出一条清晰的线索的话, 那就是描绘都柏林1904年6月16日这天早上8点到晚上2点约18个多小时内形形色色都柏林人的生活, 主要围绕三个核心人物展开:雷奥波尔·布鲁姆、斯蒂芬·德达路斯和布鲁姆的妻子莫莉。小说以斯蒂芬杂乱无章的意识活动开始, 继而是布鲁姆一天的行踪和思绪, 最后以莫莉长达四十页的意识流结束。然而正是在这看似混乱的表面下作者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现代西方文明的画卷, 以全新的创作视角探索人类的内心世界, 并采用悖逆于传统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艺术表现形式, 来展现常人视线难以进入的精神领域。

四、多重叙事角度

传统小说大多采用全知的叙述方式, 叙述者无处不在, 无所不知, 洞察一切, 宛如上帝, 叙述者对故事里任何人物细微的心理活动都了如指掌。而英国现代主义作家则借鉴了绘画中的空间感, 采用多视角叙事, 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观照同一对象。其目的不是为了像传统小说那样把故事讲清楚,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是为了展示不同视角下对同一人物的不同叙述, 实现塑造复杂丰满的立体人物这一艺术追求。《达洛威夫人》中, 作者在塑造克拉丽莎形象时, 除了使用克拉丽莎本人坦诚自省的视角以外, 还使用了其他人物的视角。彼得年少时爱慕克拉丽莎, 认为她美丽、多愁善感, 而现在, 认为她灵魂空虚、趋炎附势;达洛威先生认为她是需要保护的娇妻;伊丽莎自认为她的母亲“喜欢老太太们, 因为她们是公爵夫人”;而女佣认为女主人是“最美丽可爱的一一银器的、麻布的、瓷器的女主人”;基尔曼认为她“缺乏文化修养”, 是个“既不懂悲伤又不懂快乐的女人”, 是个“随随便便浪费自己生命的人”等等。在这里, 观察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形成的对于克拉丽莎的各种片面认识好似许多碎片汇集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使其形象得以全面体现, 使人物性格的多侧面性和不确定性尽情地表现出来, 而这正是现代人的普遍特征。

《吉姆爷》也是通过精巧复杂的多重叙述角度向读者展示故事。小说的起始部分第一章到第四章是由一个全知全能的叙述者来叙述的, 他是小说《吉姆爷》的第一个叙述者。作者以对事件无所不知的叙述者身份, 全面展示了吉姆的处境、思想、情感、性格等诸方面的真实状态。第五章到第三十五章是吉姆的朋友———马洛的第一人称叙述。这是小说中的第二种叙述方式。马洛既是小说中的人物, 吉姆的朋友, 同时也是小说的叙述者。他使全知全能的叙述者退出读者的视线, 营造一种充满友谊、同情、平等而又轻松的氛围, 通过朋友平等的视角重新审视主人公吉姆道德堕落的事件。除此之外, 小说中还混杂着许多微弱的叙述者的声音, 他们主要表达了来自两个世界 (白人世界与土人世界) 对吉姆背弃行为的不同评判。如第九章到第二十三章主要运用了布莱尔利船长、海军上尉、彻斯特、斯坦等白人来叙述;第四十章到第四十五章主要是土人叙述者包括布朗和珠儿等。他们在小说中的声音都是评价和认知吉姆的不可相互取代的观点, 是整个小说的源泉, 更为主人公道德堕落这一主题提供了更为丰富、更为全面的评判。正是采用这种多角度的叙事模式, 康拉德成功地从不同层面、多个视角展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深层次地揭示了人的天性及道德本质。

五、结论

通过从不同角度对英国现代小说空间形式的剖析, 我们不难发现, 英国现代小说文本结构具有极大的开放性特点, 而这种结构的开放性倾向是文学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反应, 是小说超越文本局限、求得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其相对于传统小说来说, 蕴涵着更为丰富的美学意义。一方面, 空间艺术的引入扩大了小说容量, 使小说结构由封闭走向开放。另一方面, 英国现代小说通过并置、意识流技巧和多重叙事角度等手法丰富了小说这一传统文学体裁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大大增强了作品内容的含蓄性和多义性。一种新的文学形式的诞生必然带来一种新的文学感受, 一种新的阅读方式。鉴于空间形式小说是由许多分散的而又相互关联的象征、意象和参照等意义单位所构成的一个艺术整体, 读者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透析英国现代小说开放式的空间结构, 对作品的细节保持审美距离, 在重复阅读中通过反思, 记住各个意象和暗示, 并在连成一体的参照系的整体领悟中同时理解每个参照物的意义。只有通过创造性阅读给文本开辟一个广阔的涵义空间, 才能对英国现代小说作全方位、深层次的立体解读。

参考文献

[1]Andrew Thacker.Moving through Modernity:Space andGeography in Modernism.Manchester:Manchester UP, 2003.

[2]Gaston Bachelard.The Poetics of Space.New York:TheOrion Press, 1964.

[3]Joseph Frank.The Idea of Spatial Form.London: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91.

[4]Jeffrey R.Smitten and Ann Daghistany, eds.SpatialForm in Narrative.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1.

[5]W.J.T.Mitchell.Spatial Form in Literature:Toward aGeneral Theory.Critical Inquiry, 6 (Spring, 1980) .

[6]程锡麟等.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J].江西社科, 2007.11.

[7]邓颖玲.《诺斯托罗莫》的空间解读[J].当代外国文学, 2005 (1) .

[8]约瑟夫.弗兰克著.秦林芳译.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9]刘燕.《尤利西斯》:空间形式的解读[J].外国文学研究, 1996, (1) .

19世纪英国历史小说简论 篇3

[摘要]历史小说是英国文学的一个重要门类,它萌芽于伊丽莎白女王一世时期,在19世纪迎来了它的辉煌时代。以人物与历史的关系为主线,19世纪英国历史小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在司各特的历史小说世界中,历史总是制约着人物的命运;雏多利亚早期历史小说中的人物试图摆脱历史羁绊,独立演绎自身命运;维多刺亚中晚期的历史小说中,“历史”开始被人物支配,它渗入人物内心的探索历程,成为个人精神结构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19世纪英国历史小说;司各特;维多利亚时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1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63(2009)01-0076-05

英国哲学家柯林伍德(R.G collingwood,1889~1943)在谈到历史小说的定义时曾说道:“小说家们在虚拟的世界中以历史为素材建构起一座真实的大厦,当小说中的生活被置于历史背景下时,当小说中的人物与历史人物的处境不谋而合时,这就是一部历史小说。”概言之,历史小说是以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小说,它往往忠实于史实和细节,艺术地再现历史风俗、社会概况和人物的生存状态。

早在16世纪后期的伊丽莎白女王时代,盛极一时的流浪汉小说里已经开始出现历史的痕迹。而流行于18世纪末l9世纪初的哥特式小说,“可以被认为是历史新态度在文学形式中的第一次体现”,“它是历史传奇的一种独特形式,一种关于过去历史与异域文化的幻想形式。”也就是说,哥特小说并不局限于表现恐怖的主题,还着力于“描绘出一幅封建时代家庭生活和风俗的图画”,由此唤起一种“令人快乐的惊恐”。这些令人惊恐与愉悦的图景孕育在历史的废墟中,暗示着小说中历史因素的萌发。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英国区域编年史热潮的兴起,历史小说的“史前史”阶段宣告终结。这一时期的一些小说受这股风潮的影响,以地方古志和历史记录为题材来展现一个逝去的时代,着力描绘了散发着乡土气息的历史、方言与生活习俗。此类“区域小说”的直接后果,是催化了历史小说的伟大天才司各特的诞生。

“19世纪是一个剧烈动荡的历史时期,这个世纪执著于对过去经验的研究,它渴望搜集历史的遗存和艺术,正如卡雷所说的,它醉心于被时代、过去、当下、未来所涵盖的思想。”当19世纪大多数欧洲小说家对自己的时代风尚质疑时,他们不愿在现实中寻找答案,而是将目光投向历史。于是有了司各特,有了司各特之后英国历史小说的异彩纷呈,高潮迭起,从而造就了历史小说发展的黄金时代。

一司各特小说王国:历史幕景下的人生百态

司各特不仅仅改变了小说,而且改变了书写历史的方式。他不断向拥有史诗创作经验的前辈学习,更为显著的是,他从莎士比亚的剧作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司各特的名字是一个跨时代的文化符号。他“以历史为媒介,完成了艺术与生活的完美结合”,“他的历史在对待某一特定时期内某一特定国家的风俗、习惯、情调和精神的关系上,比任何历史都更加翔实可靠”。司各特的小说超越了哥特小说中的奇思异想,超越了环境现实主义小说的最初形式,他通过艺术手段展现了真实的历史事件和时代精神,使欧洲小说超出了风俗小说的狭窄范围,进入了展现社会和历史的广阔领域,从而创造了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小说。

历史,这个独特的角色,在哥特小说家霍勒斯·沃尔波(Horace Walpole,1717~1794)、拉德克利夫夫人(Ann Radcliffe,1764~1823)那里,不过是故事情节的点缀和陪衬,而从司各特1814年的成名作《威弗利》开始,到后来的《中洛辛郡的心脏》、《修墓老人》、《红酋罗伯》等等,它已经赢得了独有的“话语权”。司各特的小说犹如一幅幅巨大的历史画卷,把中世纪到资产阶段革命时期英格兰和苏格兰的社会生活包罗无遗。在司各特笔下,历史不再是铺设故事的道具,而以其不可替代的特质成为故事里一道最独特的“风景”。

与此同时,“个人”开始以独立的角色粉墨登场。“司各特小说不仅栩栩如生地描绘了过去时代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同时也形象而真实地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这些人物都是时代的人、阶段的人、社会的人。”在司各特的小说中,个人的命运开始与巨大的历史事件结合在一起。正如巴尔扎克称赞司各特时指出的那样:“(他)作品里的人物是从时代的五脏六腑里孕育出来的。”

在历史小说中,司各特细致地确立了一幅幅人物在历史环境中自然活动的图景,使历史与个人形成了默契的联结。这些人物不再身着哥特式小说中的奇装异服,他们与当时的物件、摆设和看法和谐共存。同时,司各特从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中汲取养分,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之上大胆地运用了虚构与想象,勾勒出一个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并运用极富个性的私人生活场景和鲜活的小人物画廊,生动具体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习俗。这些平凡的人物在历史的制约之下“戴着脚铐跳舞”,演绎着命运的故事,这不能不说是历史小说的一大突破。以《中洛辛郡的心脏》为例,这部作品完整地诠释了司各特对于历史小说中“个人”角色的独到见解。小说以苏格兰农民大卫·迪恩斯的两个女儿珍妮和爱菲为主要人物,并将这两个角色与苏格兰农民反对外来压迫的历史运动汇合起来。正如司各特曾对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提到的那样:“一个民族的性格,不是从它衣冠楚楚的绅士群那里可以了解到的。”于是,作家在《中洛辛郡的心脏》里便排斥了“衣冠楚楚的绅士群”,而让一群胼手胝足的劳动者占据了前台,让珍妮·迪恩斯在爱菲的悲剧里崭露头角,在历史的舞台上演绎着人生百态。珍妮和一般小说里浪漫动人的女主人公不同,她在独特历史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了朴素的人生信条和道德原则。她在当时清教徒家庭的严格教育下,在法庭上坚定地说了真话,致使妹妹爱菲被判死刑,这体现了历史环境对个人行为强大的塑造作用;但在出庭作证后,坚信妹妹无罪的珍妮决定去伦敦面见国王,替妹妹申诉冤情,这体现了个人由于意识到了自己在历史语境中的地位,开始对强权进行反叛,人物与历史在一个广阔的背景中相联结。显然,司各特认为,人民能够很好地传达历史的雄浑回音,小说中历史的决定作用在底层人物的生命轨迹中得到彰显。

此外,历史中真实的帝王角色也是司各特笔下鲜明的历史人物,司各特丝毫不粉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展现的真实性情。《城堡风云》的故事情节设置15世纪的欧洲,中心人物法国国王路易十一在打击诸侯割据势力和加强中央集权的行动中将自私、迷信、残忍、狡诈的性格展示得淋漓尽致。在另两部小说《肯尼威斯城堡》和《奈杰尔的家产》中,英国历史人物伊丽莎白与詹姆士一世的形象在历史的日常语境中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这些帝王英雄在历史幕景的制约下形成了真实而独立的个性,他们的思想与行为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

由此而知,司各特不愧为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

人,他把人物设置在充分发展的历史关系中,把人物放置到具体的历史舞台上。但弗吉尼亚·伍尔夫谈到司各特时说:“他笔下的人物只有在谈话的时候才活着,他们不会思考。司各特既不探究他们的心理,也不尝试从他们的行为中推论出什么。”正如前文所说,司各特小说最大的特色还在于还原历史的真实面目。他的历史小说侧重于对生活外部环境的描述,只把人物作为传达历史信息的“工具”。例如在司各特第一部长篇小说《威弗利》中,主人公爱德华·威弗利无非是一个透明的中介,是一个对詹姆斯二世党人的活动一无所知的英国青年。他只身来到苏格兰高地,睁着好奇的眼睛,持一种不偏不倚的态度,把一切新奇的事物尽收眼底,同时把他的所见所闻通过历史感悟呈现出来,从而展现逼真的历史图景。同样,在《中洛辛郡的心脏》中,司各特虽然着力描述了个人遭际,但更多地是为了从个人的命运中折射出一个时代重大的历史矛盾。司各特并没有细腻地描写珍妮遭遇困难时的内心波澜,而是将她放置在一连串戏剧性矛盾中,让珍妮用具体的行动对困难处境做出回答,将人物的行动融入时代的背景。此外,司各特小说中的人物常常是平庸而无为的,他们仅仅生活在一个特定的时代,所知有限。不同时期的文化是通过一个全知叙述者来介绍的,这个全知者站在比小说人物更高的位置上比较过去与现在,归纳人物与历史的联结,这也进一步削弱了小说人物的地位。

虽然司各特小说中的人物“平庸、被动或摇摆不定”,但他笔下关于人物的描写却是历史小说史上个人“成长”历程的一道分水岭。从那时开始,个人开始不断在历史舞台上寻求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历史的支配下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演绎自己的人生悲喜剧。

二维多利亚时代早期:历史浪潮中的个体生存

作为“纷繁复杂”代名词,维多利亚时代孕育了文学史上罕见的辉煌,历史小说也在继承与创新的矛盾徘徊中迎来了丰收的黄金时期。维多利亚时期的历史小说家试图维系着与司各特历史世界的某种联系,但是他们开始体悟历史发展的整个进程,在当下和永恒之中抒写历史的瞬间。同时,莎士比亚在《亨利四世》中所描写的“大众生活”影响着维多利亚时代历史小说家们的创作。“仿佛约定俗成一般,这些小说不再沉溺于浪漫的历史片断,而是努力将社会与个人融入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历史小说赢得了这一时期小说中的桂冠。”

维多利亚早期的历史小说是从司各特时代缓慢过渡而来的,这是一个人物独立演绎命运的“历史”时代。早期的历史小说中充斥着各色各样的人物,有孤独的追寻者、哥特式的恶棍、寻求精神世界的英雄……他们在历史的框架之下开始了独立的追求。这一时期涌现了许多影响深远的历史小说家,如威廉·安斯沃思(William Harrison Ainsworth,1805-1882)、吉姆(George Payne Rainsford James,1801-1860)、布尔维·利顿(Edward George Bulwer-Lyt-ton 1803~1873)等,还有许多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的作家,如查理·狄更斯、威廉·萨克雷等,也积极地投身于历史小说的写作。

狄更斯一生写过两部历史小说,一部是《巴纳比·拉奇》,另一部是《双城记》。《巴纳比·拉奇》是以1780年“伦敦起义”为背景的,这是一次由清教徒领导的群众性暴动。中国读者熟知的《双城记》则描写了一个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在展现法国大革命宏大叙事的基础上刻画了英法两国的社会状况。对于小说中的英法社会,狄更斯并不是进行逐个的、细致的描绘,而是创造了一个连结的背景,将两个国家作为一个历史文化的集合体,从而展现波澜壮阔的历史。同时,狄更斯通过气氛紧张的社会背景,“成功地戏剧化了个人的困境与冲突,分裂和承诺”。他开始将个人纳入了历史的叙述之中,利用人物与环境的联系,细致敏锐地观察人物的外部特征。这部小说突出地刻画了查尔斯和卡顿两个人道主义的理想人物,狄更斯把他们放置在一个暴乱而残杀的年代,使他们在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语境中诠释舍己为人的自我牺牲精神,从而折射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查尔斯是侯爵的儿子,他自动放弃贵族特权,到英国居住,和梅尼特医生的女儿结了婚。为了营救管家,他冒着生命危险回到法国,被革命者逮捕,并判处死刑。卡顿为了营救“情敌”查尔斯,混入监狱,顶替和他长得十分相似的查尔斯上了断头台。可以说,这是两个人物独立演绎的“英雄悲剧”。他们拥有自己的思想,并深刻地主宰自己的内心活动和外部行为。此外,在《双城记》中,狄更斯没有采用古典的历史阐释,将历史视为奔腾不息的河流,而是选择了“圣经”模式,将历史的进程演绎为一段“重获新生”和“自我救赎”的历程。卡顿代替查尔斯死去,查尔斯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卡顿,并带他回到法国,向他讲述过去所发生的一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象征着人物的重生。然而,狄更斯并不仅仅赋予人物在煎熬、混乱、牺牲后的“复活”,他通过个人的“新生”展示了历史“死而复生”的发展模式——英法两国在死亡般的浩劫后一切恢复平静,预示着重获新生的潜力。这种将个人的经历融入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暗示作用,是继司各特之后维多利亚时代历史小说的新颖构思。

在众多维多利亚时代的历史小说家中,萨克雷是一颗独特而耀眼的星。他对历史创作拥有独到的见解,认为“小说比历史史书更接近现实,同时认为,与常规的历史描写相比,小说家和画家所强调的艺术,能够为生活提供一个更真实的图景”。在1851至1852年间,他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部历史小说《亨利·艾斯芒德》,在其中,萨克雷带着或喜欢、或怨恨、或支持、或诋毁的态度审视小说中的个体,力图呈现一种真实的、浑然天成的历史图景。他把个人经历作为历史事件的重要部分来描述,使个人在历史的漫长叙事中拥有一席之地,作家的历史观点也在个人经历与人类经历的广阔联结中得到体现。与此同时,萨克雷认为小说人物比史传中的英雄更真实,他笔下的人物都是有缺陷的,比起司各特,他更加突出地展现了历史处境下的人性。《亨利·艾斯芒德》在真实的历史背景下表现了英国17世纪末巨大的历史事件和参与其中的一些人物的生活和命运。小说里写到了帝王、贵族和率领千军万马的将领,但萨克雷却不用虚假的光彩去装点这些大人物。他曾说:“历史女神为什么要无尽期地跪着呢?我赞成请她站起来,恢复自然的姿态。”在主人公的从军经历以及7年战争的若干描写中,将领之间勾心斗角的行为和自私自利的性格暴露无疑。这种平等主义的表现手法使历史人物的自主性得到提升,人物已经具备了独立展现自己性格中善与恶、美与丑的“能力”,同时,萨克雷通过人物的真实性与平等性将历史引向了熟悉的路途,从而呈现了历史“质朴”而“可爱”的一面。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历史小说虽然仍然着力于展现“历史”的变迁,但个人已经完全地沉浸在历

史进程中,独立演绎自身的命运。个人的经历融入历史的浪潮中,成为展现历史的一扇独特的“窗口”。同时,个人以平易的个性真实地贴近生活,贴近历史,从而展现历史的常态。然而,由于这一时期历史小说的重心仍然在于展现风云诡谲的历史时代,因此不论是《双城记》、《亨利·艾斯芒德》,或是其他维多利亚早期的历史小说,都是“以社会群体作为主要行为承担者的历史小说”,它们对人物的刻画重心往往偏向外部行为,人物的性格有时难免归于大众化,拘泥于某一个性的模式化范畴。

三维多利亚时代中后期的“转身”:漫漫旅程中的心灵跋涉

从司各特一路徜徉而来的历史小说,在维多利亚时代中后期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虽然小说仍然对公众事件与个人命运投以极大的关注,但此时的“个人”已经享有极大的自由意志,历史则渐渐成为人物行为苍白的框架或布景,它决定人物命运的“权力”在一点一点地被剥夺。

在维多利亚中晚期的历史小说中,主人公不再像“威弗利”式的英雄将自己的生活暴露在极端的历史行为中,也不像狄更斯或萨克雷笔下的人物以自己的方式逃避与历史之间的联结,这些“新时期”的人物一开始就不完全沉浸在历史语境中,历史只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渗入他们内心的探索历程,成为个人精神结构的组成部分。这一时期涌现了许多重要的历史小说,如理德(Charles Reade,1814-1884)的《寺院与家庭》、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1819—1880)的《罗慕拉》、瓦尔特·佩特(WalterPater,1839~1894)的《享乐主义者马里厄斯》等等,这些小说里的人物在历史的过往中沿着生命的轨迹,探寻宗教难题,追求精神乐园,在历史中寻觅独立的灵魂世界、崇高的宗教信仰和命中注定的社会使命,开启了个人精神轨迹的成长之路。

不少评论家认为,维多利亚中期历史小说的转变与创新始于理德的《寺院与家庭》。虽然这部被誉为“19世纪最成功与最具新精神的历史小说”里充斥着零散的画面、幼稚的冒险情节以及极端的暴力场面,但却囊括了许多时代的符号,如意大利的探寻之旅、宗教冥想,关于责任与义务、历史与现实的诠释等等。值得关注的是,里德将笔墨着力用在未被历史称颂过的平凡人物的平凡生活和内心世界,在冷色调中缓缓地揭开中世纪的神秘面纱,从而展示了中世纪末文艺复兴早期“残酷”的日常生活。这部小说代表了历史小说转变期间的特质,即在世俗的存在状态中开拓人物精神世界,并在人物琐碎而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心灵的价值。同时,理德开始有意无意地展现平凡人物与历史之间的“疏离”。他将两者分置在不同的层面,使两者对立,甚至将历史背景设置为人物的强大“敌人”。小说中主人公的探求之路、使命与背叛并不仅仅在于表现中世纪向文艺复兴过渡时期所呈现的社会现象,此外,我们仿佛听到了一个自由人发出的“呐喊”。

而将个人的探求之路演绎得登峰造极的则是被视为“演绎人类心灵哲学历程”的《罗慕拉》,这部历史小说被不少人认为是作家乔治·艾略特一生的完美转折。艾略特曾经说过:“我不愿在严肃的历史中寻找阐释历史的抽象方式,我希望能从过去丰富而具体的历史事件中汲取素材,创作出简明朴素而流露真情的作品。”这部小说以15世纪意大利宗教改革为背景,展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由文化与基督教思想的冲突。它以黎明为开端,表现了一个妇女意识痛苦的觉醒历程,展示了女主人公通向精神启蒙的道路。小说中描写了人物的私人生活,大量地触及人物独立的思考、行为、希望,并推而广之,从而在个体的基础之上认知人类广阔的、永恒的整体,通过人物的精神特质,展现了佛罗伦萨在过往的历史图景中所呈现的多样性。从文章的标题,我们不难看出个人在这部小说里“至高无上”的地位。罗慕拉是一位女权主义者,她是一位代表人类精神与道德发展希望的女主人公,“她虽然不是一个完美的典型,她所获得的智慧也算不上出类拔萃或高深莫测,但她执著的探寻之路却真实地反映了人类心灵的发展历程。”庞大的历史语境在这部小说里被渐渐地分解为文化符号,人物沉浸在这些符号中,探寻与自己灵魂相关的精神命题,在历史中获得了心灵的超脱。艾略特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曾提到,自己之所以将小说设置在历史环境中,是为了“获得能自由呼吸而真实可信的个体生命”,同时使整部小说建立在人类情感经历的基础上。可见,艾略特已经进一步意识到历史小说的主体意识,并不遗余力地开拓了人物的心灵空间。此外,《罗慕拉》与《寺院与家庭》相似,也从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个人与历史之间的“疏离”。小说的最后,女主人公从婚姻、国家、宗教等一切历史关系的象征符号中解放出来,她的觉醒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决裂,不仅是与政治的复杂性与佛罗伦萨的黑暗面相背离,也是与外在秩序的一种疏离,是一种新的“洗礼”。与司各特、萨克雷笔下的主人公不同,罗慕拉高贵的人格与崇高的追求都建立在纯粹的精神世界之上,不被政治环境所玷污。可以说,《罗慕拉》是英国历史小说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标志着历史小说迎来了一个巨变的时代。

维多利亚后期的小说沿着理德、艾略特所开辟的道路继续跋涉。《约翰·伊格利森》(《John Ingle-sant》,Joseph Henry Shorthouse,1834~1903)与《罗慕拉》的主题十分相似,都关注人物内心的成长历程,将外部世界作为人物情感的“催化剂”。这部小说在17世纪政治及宗教风波的背景下展现了人物心灵发展的曲折历程,是人物精神特质的完美提炼。它彻底地摆脱了“威弗利”小说的模式,人物不再是被动反映历史的一面“镜子”,而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纠结中保持着精神的探求,并从家庭、环境、教育等因素中获得了永恒的自由。这是一部演绎主人公灵魂的“戏剧”,它的最大特色是在淡化的历史背景下将人物设置为一个有思想的存在,他们以缄默的态度面对朦胧的世界。

个人的“成长史”在帕特《享乐主义者马里厄斯》的历史世界里演绎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小说主人公马里厄斯是一个宗教信徒,“他的成长就是一段历史的真实写照”,展现了西方文明的发展历程。马里厄斯从罗马王国一路走来,到达巴黎、伦敦,他在不同的时代命题中探求个人心智发展历程中的哲学难题。他像一个长途跋涉的追寻者,在古典时期与维多利亚时代理性文明的语境中寻找精神上的“丰收”。此时,“历史”已经演化为一连串零散的符号,被分置在个人获取精神新生的漫长旅途中。

四结语

英国小说 篇4

一不小心,看完了《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早就听说,而且也放在我的图片架上,但一直没看。原因是近来的时间的碎片化,和越来越懒惰的生活作息,不想去触及长篇。另外从多个角度看来,觉得这是一本好书,不能象看武侠一样草率,随手翻翻,看完所有文字,就认为自己看过了,所以一直没翻页,甚至连尝鲜就没有,怕不小心看了几页,如同没准备好约会样,没有准备得妥帖,就与思慕已久的恋人相会,失去了天时地利人乐的情调与滋味。

看完最后一章的前夕,我停顿了好久(一二天),对比之前看书的节奏而言,我慢了许多。因为有之前的经验,我没有象之前,用尽一切闲余,如饥似渴地看完它,反而是信手在一周之内的缓缓地看完这个中篇小说。看完后,没想到它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长,也没想到它的内容会比我想象中的更精彩。我再一次手不释卷地看书了,如同我之前看《红楼梦》或者《二月河的三部曲,雍正,康熙,乾隆》一样,而且在心中赞不绝口,并时常沉思掩卷,自以为感触良多。

英国工业革命改变英国妇女地位 篇5

学院:人文学院 专业:历 史 系

年级:081

姓名:孔 祥 涛

学号:080501110109

英国工业革命影响英国妇女地位

摘要: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工业革命不仅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而且引起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巨大变动。工业工业革命是一场全方位的变革,它的影响涉及方方面面。工业革命在带来强大生产力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家庭伦理道德、思想观念等各个方面的变化,这些都对英国妇女产生了重大影响。与工业革命前夕相比,英国妇女的家庭地位、婚姻状况、社会地位和权利以及社会角色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业革命初期,大多数妇女还被禁锢在家庭内,基本处于无权地位,对于外部世界的一切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但伴随着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发展,许多妇女走向社会,走进劳动力市场,成为独立的雇佣劳动者,从而扩大了眼界,增强了独立意识她们在不断争取与男子对等的各项权利的过程中,自身社会地位也逐步提高。本文将主要论述英国劳动妇女逐渐实现济独立以及工业革命改变了她们的婚姻家庭状况和家庭地位。我们将看到工业革命时期普通劳动妇女对家庭的经济有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

工业革命

英国劳动妇女

婚姻家庭状况

家庭地位

经济作用

正文:

英国工业革命是近现代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引起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巨大变动,摧毁了前工业化时代那种以人身依附和超经济强制为基础的等级差别制度。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获得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并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的机会,尤其是妇女她们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景象。工业革命为她们提供了改善婚姻家庭状况、家庭地位以及家庭经济地位的机会。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妇女尤其是劳动妇女不断获得经济上的独立,对家庭生活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家庭地位状况:地理大发现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英国也借了大发现的东风,早期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较快的发展,为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但英国发生的工业革命也使英国社会各阶层的收入差距加大,导致严重的贫富分化。工业革命前期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进一步发展,排挤了乡村中的家庭手工业,导致了大批的破产农民。15世纪末英国开始的延续了几个世纪的圈地运动,又使大批小农丧失土地,沦为无产者,农民失去了赖以维持生活的经济资源。因此为了维持生活,农村中形成了新的家庭手工业形式:“在家庭内部,男人、女人和小孩一起工作,构成一个独立的生产单位,他们从批发商那里购买原料,每周到布匹市场出售布匹。”⑴这样家庭就转型为集生产、消费和人口再生产于一体的家庭。这一现象使家庭生计取决于家庭所有成员的贡献,每个人都要帮助维持整个家庭生存。在大多数家庭里,仅仅家长的收入不能满足家庭最基本的需求。阿瑟.杨在估计农村劳动力的家庭正常预算时,理所当然的认为,“一家之主如果老婆孩子不挣钱就不能维持家庭最低生活,对于绝大部分家庭来说,妇女以及有劳动能力儿童的劳动所得必不可少”。大多数妇女和儿童的收入不属于自己个人,因此,“离家结婚年龄在花边女工中常常很高,因为她们的收入对整个家庭至关重要。”⑵因此这一时期,随着家庭经济结构的转变,妇女的工作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收入就对整个家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妇女在经济上和家庭中的作用开始显现,也开始引起社会尤其是男性注意,因为妇女的收入对维持家庭生计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工业革命为她们开创了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的机会,外出工作使她们有了一份独立的收入,从而第一次给了她们独立于丈夫和父亲的机会。但在早期,这种家务劳动广泛存在,使直接参加生产的妇女并不能因为参加工作获得经济权利而得到解放,相反,却加重她们的负担,因为以前由她们承担的家务劳动依然得由她们在工作之余来完成。这样家务劳动的范围被大大扩大了。不过总体而言,这只是妇女解放过程中的一个必经的过渡时期。在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随着工厂制度的建立,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割裂开来,下层妇女因生活所迫不得不离开家庭,进入工厂工作。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曾经论述过妇女解放的条件是:“妇女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⑶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女工是最早走出家庭,进入劳动市场和工厂的妇女,尽管她们承受了沉重的负担,却由于她们有了一份独立的经济收入,而使她们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都有所提高;或者至少认为由于经济的独立,她们的家庭地位有增无减。

尽管从上面看,妇女的家庭地位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这一时期的这样一种现象:17世纪的英格兰,家庭内部的关系仍然体现出一种等级制,这就是性别的等级差异和年龄的等级差异。性别的等级差异指妻子对丈夫的服从低位,年龄的等级差异是指在两代人中,下一代对上一代人而言所处于被动地位。一句话,在17世纪的上半叶出现了父权制再度加强的时期。在家庭和婚姻中,感情因素的上升和亲戚关系的疏远构成了17世纪初扩大的核心家庭内父权制再度加强的原因之一。结果,直到17世纪中叶,父权制在家庭生活中仍然具有很大的影响。密尔顿在他所提出的六种义务中写道:“男人为上帝而生存,女人为男人的上帝而存在”。⑷在城乡社会里最贫困的家庭中,为全家人的吃、穿、住和抚养孩子而竭尽全力,已是丈夫和妻子婚姻生活的全部内容。在穷人的婚姻生活中,“打妻子”已成为家庭内部斗争的一个特点,在这个阶层中丈夫赤裸裸的行使着17世纪婚姻生活中的夫权制。卖妻是夫权在家庭生活中的另一个重要体现。买妻实质上是一种离婚形式。在英国19世纪中正式确立离婚制度之前,卖妻成为丈夫与妻子脱离关系的一种手段,由此完成经双方同意的配偶分配,以此“规避”当时婚姻契约从法律上讲不能任意更改的规定。这反映了英国这一时期婚姻关系的不平等性。卖妻仪式是性质复杂,这似乎是一种纯动产买卖。妻子被看作动产或者动物。卖妻这种形式显示男性在婚姻生活中的支配地位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仪式本身是女性服从的证据,除了特殊情况外,妻子不能出卖她们的丈夫。

综合上述两方面,我们要明白英国工业革命前后妇女家庭地位的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在促使进步的过程中,也表现了落后的成分,妇女家庭地位的改善遭受了重重的困难。但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制度毕竟开创了妇女走出家庭,走上社会的先例,虽然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女工并不是因为具有了女性意识,主动离开家庭,走上社会;她们进入工厂是因生活所迫,一旦生活好转,她们还是要回到家庭的。但是它毕竟开了这样的先例,这就为19世纪后半期,中产阶级妇女形成女性意识,走出家庭,走上社会作了铺垫。

婚姻家庭状况: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打破了原有社会关系的平衡,加剧了贫富分化。随着土地资源变得日益稀缺,英国流民数量不断增加。似乎工业革命并没有给贫困人口带来财富,反而造成赤贫。人们就必须依靠推迟结婚组建家庭来适应这种变化,或者另谋生路,这一时期英国普遍流行晚婚的重要原因。“普通农业工人和小业主中,17世纪初到18世纪初,女性初婚年龄从25岁上升到27岁,男性从27岁上升到28岁。对有的人来说,婚姻是永远无法获得的一种机会。”⑸“18世纪,社会下层终生不嫁的姑娘占10%至15%。”⑹“在极其贫困的穷人中,择偶、结婚和组织家庭,都要得到教区权威人士的正式同意。因为这些人组织家庭、生儿育女会涉及社区济贫税收的问题,人们往往不乐意教区贫困人口比例增大,因而总是设法阻止穷人、流氓和乞丐的婚姻。”⑺(《17世纪的英国社会》许洁明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往往由于经济的原因,对于穷人,特别是穷苦女性,婚姻机会并不总能得到保障,非婚生子也是困扰她们的大问题。人口学家统计的非婚生子率,在17世纪初曾达到一个高峰,占出生婴儿的4%。那时,绝大多数私生子是那字儿正在准备结婚的仆役所生。有时“为了可靠起见,人们不惜通过拒付嫁妆或通过系统的‘愚笨化’使女儿丧失结婚机会。这样人们便可以节省一笔置办嫁妆的费用,同时把女儿留在家中作父母的劳动力。”⑻所以,一般来说,无财产的人在择偶时更注重个人的因素,他们主要考虑的是成家以自立门户的愿望、寻找伴侣的理想、身体条件,以及是否具有养家糊口的能力等等。社会下层建立家庭最根本的力量取决于婚侣的劳动能力。妇女婚前实际工作能力对她作为婚侣的价值远远胜于其家庭背景,如父亲的职业、财产或社会地位。“女工纺织水平越高,她越容易找到丈夫。”⑴它反映了这样一个道理:“乡村中从事家庭手工业的家庭结构主要靠的是双方最佳的潜在工作能力。”⑼(同1)因此,很多人只有在生理成熟之后十几年才能结婚,晚婚模式逐渐流行。也就是说,社会下层家庭的生活来源必须由新婚夫妻自己去创造,这需要一段较长的积累实践。按照英格兰人的文化习俗,年轻人要等到有一定的资财足以自立门户时才能结婚。社会上层的女子比较容易以继承产业和获得嫁妆的方式,从父母那里得到资助,农业工人、仆役等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基本上谈不上对父辈财产的继承,他们要靠自己劳动的所得积攒钱财。“到1700年,人口形势的基本特征是晚婚,私生率和高独身率” ⑽结婚需要个人艰苦创业和经过长时间煎熬。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工业革命一定程度导致了更多的贫困和流民,成为这一时期女性年龄推迟以及非婚生子女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但随着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财富的增加以及法律制度的完善。经济条件又让位于其它影响结婚的因素。所以工业革命成为这一时期影响英国社会婚龄和家庭结合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⑴⑺《17世纪的英国社会》许洁明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⑵⑻⑼(《分化与整合:1688~1783英国社会结构分析》舒小昀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⑶⑸⑹《英国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陈曦文 王乃耀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⑷《妇女的屈从地位》约翰.斯图尔特.穆勒著

王溪译

⑽《英国社会史》阿萨.勃里格斯著 陈叔平、刘城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英国小说 篇6

2015年2月26日,英国移民局发布关于2014全年全球范围内英国签证申请的官方数据,同时也出台了本第一次政策变动通知。新的政策变动涉及投资移民、企业家移民、学生签证等各大签证类别,并将于2015年2月27日起至4月6日陆续实施。

投资移民政策重大修正

Tier 1(投资者)签证类型专为有意在英国做大笔投资的高净值人群设计。移民咨询委员会(MAC)在2014年2月28日就该签证类型发表了一份报告,就该报告的结论,英国移民局对移民条例做了以下几项调整:

1、增加了在提交签证申请之前必须开设受英国监管的投资账户的要求。此变化将确保英国银行在申请者申请签证或申请居留前做背景调查。这一变动将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申请者需要在登录英国之前即找到一所合适的投资银行并在申请时提供银行账单;若无法提供银行账单,一份符合条例的银行信也可被接受,只是需要在信中明确申请人的投资账户号码。在此笔者提醒大家,寻找正规专业的机构进行咨询,比如受到英国金融监管局(FCA)监管的圣玛丽私人财富管理公司(St Mary’s Private Wealth)。

2、该类签证申请者年龄限制从年满16周岁修改至年满18周岁。此改动是因为16岁及17岁的申请人通常无法全权管控他们的资金及投资。

3、对该类签证申请者的投资最低额度要求做出了修改。当投资有亏损时,申请人不再需要额外填补投资亏损的部分,但移民局仍要求申请人将所有签证要求的资产本金维持在投资账户中,不得挪取。在不得挪取的前提下,投资资产是允许被正常买卖的。这变化使得申请人不再偏向于投资低风险资产,例如国债。

4、对于投资地产类、地产开发及物业管理类公司的限制做了略微修改:所有涉及房产投资、房产管理或房产开发的项目都不被认可,包括购买房产以收取房租等。

5、对于具体的申请材料,有一些细小的技术上变化。

企业家移民政策重大修正

Tier1 企业家移民主要针对意向在英国创业的移民,由于几年来此类签证经常被滥用,2015年4月6日开始,Tier 1 企业家移民政策重大修正摘要如下: 1、2013年1月出台的真实企业家测试(GenuineEntrepreneur Test),原本仅适用于初次申请者,从2015年4月6日起,同时适用于申请企业家移民续签以及第五年转永居。这项新规定使得申请人在持有企业家签证的5年期间都将一直受到移民局对于其商业活动真实性的考察。对于那些持有资金却没有创业经验的年轻创业者来说,加入合适的项目成为“英国合伙人”就变成了最高效的选择。建议大家搜寻英国政府指定的创业园区以寻找优秀的初创企业。2、20万投资额必须存满90天,如果未存满90天,必须提供详细的资金来源解释。

3、20万英镑存款证明的开具日期,由原来的“申请前3个月内”变成“申请前31天之内”。

4、自2015年4月6日起,所有企业家移民申请人都必须提交商业计划书,以往商业计划书仅仅作为非必要材料对申请进行辅助。

5、Tier1 General签证持有人若要转成Tier1企业家移民签证,必须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在2015年4月6日前没有在英国建立一家或多家企业;或者

2)获得政府部门或种子竞赛所提供的投资资金

该政策与2014年7月出台的,针对PSW转企业家移民所实施的限制相似,主要防止申请人滥用企业家移民签证。然而,Tier1 General签证转成其他签证(例如Tier 2工作签证)的条件依然不变,而且一直到2018年都可以沿用原本的政策申请永居。

6、原本政策即规定资金不可用于房产开发与管理,而新政策针对这部份有更具体详实的规定:所有涉及房产投资、房产管理或房产开发的项目都不被认可,包括购买房产以收取房租等。这项规定进一步确定了,商业收入必须由提供产品或服务而来,而非通过房产的增值。

7、关于第三方资金(例如来自政府部门或种子竞赛的资金)的规定更具体化。如果申请人是透过公共机构获得第三方资金,则该公共机构必须出具文件证明该资金是来自政府部门或种子竞赛,而且能够用于投资英国企业。

英国小说 篇7

我国中小学英语教育远离文学阅读,文学教育几乎是一个空白地带,对文学阅读真正感兴趣的学生凤毛麟角,阅读量更是少得惊人。[1]阅读和欣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学作品能对此国家或民族获得比较丰富的知识和比较深刻的了解。综观现行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涉及文学作品的篇目寥寥无几。而英语文学作品是英语学习中最重要、最核心, 同时也是最具审美价值与人文内涵的读物。文学阅读是所有阅读的核心,具有发展语言和思维的特殊功能。[2]因此,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在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戴军熔老师带领下积极推进省级课题《高中英语文学欣赏选修课的教材开发与教学实践研究》,该课题有配套的课程群,英国短篇小说赏析是课程群的其中一门课程,属于高中英语课程体系中的知识拓展类课程。这门选修课程既能填补现行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文学作品的缺失,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在文学阅读的过程中领略英语之美,诱发诗意的心灵,引发对生命、价值观及伦理问题的思考与讨论,激发创新思维,从而提升人文素养。

二、课程开发的基本过程

(一)课程标准的要求分析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英语课程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人文素养。[3]文学作品使用的是文学语言。文学语言是语言的精品,其特点是既达意,又传神;既有思想的凝练,又有感情的汹涌;既有哲学,又有幽默;既有形象的凸出,又有情节的吸引;既有悬念的联想,又有意境的感受;既有对比的渲染,又有节奏的魅力;既有悲欢离合的交替,又有喜怒哀乐的震撼;既有作者的呐喊,又有角色的呻吟。[4]诚然,阅读此类作品,学生能通过问题体验批判性思维能力,如:总结归纳主旨、联想推断、比较观点以及做出评价和质疑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和语言能力,最终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二)课程的需求分析

笔者曾做过一项关于“高一、高二学生对英美文学了解现状及原因分析”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学生喜爱英美文学,他们渴望了解英美作家的生平与经历以及相关的英美文学作品,以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并拓展自身的国际视野;77.22% 的学生是通过影视作品了解英美文学作品的,通过阅读原著只占了2.36%,有5.13%的学生到目前为止一部文学作品都没拜读;87.29%的学生认为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对提高高考英语成绩有帮助。由此说明开发英国短篇小说赏析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以引领学生对英语文学作品的品读与鉴赏,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89.65%的学生认为生词量大及难句过多是在阅读英语文学作品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因此,帮助学生解决文学作品中的词汇障碍是课程开发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三)课程的目标研制

1.编制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

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 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文化意识则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

高中英语课程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 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课程的基本目标(见表1)

(四)课程的组织实施

1.课程的内容要点

根据小说作者的生平年代,整个课程分为9个单元(见表2),涵盖了英国文学史上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作家的短篇小说。通过对人物性格、写作手法、时代背景、语言特点的分析,引导读者领略各具特色的语言魅力、思想精髓。

2.课程定位和课时安排

英国短篇小说赏析选修课程属于高中英语课程体系中的知识拓展类课程,是高中英语必修课程的必要补充与延伸,以英国短篇小说为载体,深度解读文本,主要从鉴赏视角探究英国文学。

授课对象是已掌握2000个词汇的高中学生, 本课程内容分9个单元,每个单元安排2个课时。

3.课程的教材编制

英国短篇小说赏析兼顾人文性,体现文本阅读的鉴赏性。文学欣赏具有模糊性,作品中存在着大量的空白和不确定领域需要读者去填补、 去创造。[5]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文本意义空白进行反思和再创造,提出深层次理解问题,传达影响作品理解和欣赏的重要内容。[6]学生在多思、善问的过程中,对作品感受与重建、体验与共鸣、理解与领悟,从而进入审美状态。为此,我们在编写教材过程中遵循了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1)作品的典型性

英国短篇小说的历史源远流长,作品众多,作为选修教材只能收录有代表性的作品。如狄更斯的 《信号员》,彰显了19世纪英国短篇小说的特点,注重情节和冲突。又如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 《园会》,通过阅读体验让学生体会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写作基调、写作技巧(如象征手法,对比式、负结尾或零结尾的写作方式,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写作风格与特点)和语言特点(如环境描写、内心独白、 情绪变化)。她专注于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而并非华丽的情节,她精心挑选微妙的细节来创造外界环境,并使之与人物心境巧妙结合。

(2)难度的适切性

在尽可能保持语言原汁原味的基础上,所选教材都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语言上体现文字的可理解性、语言的简洁性,避免选择社会背景复杂、 承载过量文化意识(如象征意义多、哲学或宗教味过浓)的作品。在词汇的处理方面,注重与高考词汇有机结合,在预习案中设计了Dealing with the new vocabulary and expressions环节,以此来扫除词汇障碍,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

(3)语言的鉴赏性

英国短篇小说赏析课程注重对语言的鉴赏,因此在编排教材时在“读后”环节主要安排“鉴赏评价”,包括“语言鉴赏”“探索技巧”等板块,引导学生欣赏文本的用词之精确、句式之多变、修辞手段之灵秀、文本意境之深邃、写作技巧之巧妙,从而促使学生在鉴赏中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如在Unit 1 Pride and Prejudice中,引领学生深入分析“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及“you are as handsome as any of them, Mr. Bingley might like you the best of the party”等句子,体验作品的写作基调(如反讽)、写作技巧(如“对比式”写作方式)和语言特点(如幽默诙谐、讥讽性幽默),进而把握作者简·奥斯汀的写作风格。

4.课程的课堂实施

本课程按照小说鉴赏的基本步骤,提炼了“5I” 设计理念,即Inform readers of the writer and settings—Involve language and style—Identify writer’s techniques and rhetorics—Inquire the plot and characters—Interpret the tone and purposes。借鉴黄远振、兰春寿、黄睿[7]等提出的英语文学体验阅读READ模式,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与改进,以READ模式 (分读前、读中及读后)作为基本的教学流程(见表3)。

每个单元的第一课时聚焦读中的READ。上课前先展示学案成果,包括:作者生平、主要作品及作品特征;预习案中“Dealing with the new vocabulary and expressions”部分新词、短语的预习情况;文本初次整体阅读中的难点与困惑。读中的READ主要分Exploring & Evaluating、Appreciating & Assessing两大步骤来探究文本结构与情节、主题思想及象征意义,评价人物特征,鉴赏作品语言。随后围绕Deepening the theme、Developing thinking, reading &writing进行,引导学生应用所学语言来复述和重构故事情节,同时关注对作品主题的评价与思考。在此基础上,推测故事的后续发展,培养学生的续写能力。第二课时聚焦读后的READ,基于拓展性阅读引发学生基于现实背景思考同一话题,从而进一步加深、拓宽对主题的思考。而基于阅读的拓展性写作不仅是对读后的创意表达,更融入了对作品主题、人物、结构、语言等多个相关要素的批判性思考、赏析和体验。而最后部分的展演则是综合了作品学习的全部内容,通过表情、语音、语言展现学习者对作品主题和内容、人物性格和情感的理解与诠释。

5.课程的评价管理

课程的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评价方式有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及教师评价。评价内容主要为出勤情况、课堂表现、课内或课外练习完成情况、拓展写作情况。

三、结语

英国小说 篇8

关键词:戴维·洛奇 校园三部曲 人物 语言风格

引言

戴维·洛奇是英国当代作家、大学教授,善于在小说中以学术圈里的内容为话题,他的“校园三部曲”利用反讽的手法表达了学术圈中的教授们光鲜外表之下的丑陋生活状态和丑陋人格,这三部曲分别是《换位》《小世界》和《美好的工作》,本文将以这三部曲为例,从戴维·洛奇的人物描写和叙事语言风格两个方面来阐述他的小说特点。

一、戴维·洛奇的创作轨迹

戴维·洛奇是著名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出生于英国伦敦,最初是大学教师,后来提前退休专门从事写作,一直担任英国皇家写作协会会员。作品数量颇丰,不仅有长篇小说,还有很多批评著作,如《小说的语言》《现代批评理论》等,都在文学评论史上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戴维·洛奇在小说的语言风格上具有后现代气质,但是他的小说多数还是以学术圈内的群像为描写对象的现实主义小说,所以他的文学理论、审美风格一直在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徘徊,在他的小说中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对传统写作的重塑,是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充分结合,具有独特的风格。

《换位》《小世界》和《美好的工作》这三部作品被称为”校园三部曲”。讲述了在神圣而庄严的学术权威界内,看似风度不凡、亮丽光鲜的主人公们其实并不是真正所表现的那样。现实生活里,他们的生活状态是丑陋的,是令人咂舌的,他们的品格也并不是那么的高尚,反而是低劣的、不堪的。

戴维·洛奇的《换位》主要讲述的是两位年龄相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相似的主人公,他们对换生活,从事对方的事业,进入对方的家庭,享受对方的一切。作者把指引他们的世界称为他们的脐带,脐带纠结在一起,每当一方有任何风吹草动,对方立刻知晓并且效仿。对于美国来说,英国人沃娄是外来者,他感慨于社会的经济繁荣、思想的先进、政策的开放;而对于英国来说,美国人扎普是外来者,他感到英国文化保守、古板、毫无生气,远没有美国热情奔放,生活富有激情。这样一来,美国人与英国人互换了文化,这表明主人公不满足于生活的平淡,不停地追求新鲜刺激,甚至想让生活彻底天翻地覆。这些现象反映了上层社会中存在的道貌岸然的外表之下隐藏着丑陋的灵魂,他们的生活本来已经足够优越,却为了自己的私欲上演了一出出闹剧,这反映了人性的丑恶。

《美好的工作》中,描述了两个主人公维克和罗宾分别处于两个不同的世界,维克是一个没有念过多少书的,对学术世界有成见的农场主,他身材矮小,有一点大男子主义。而罗宾则是个子高挑、性感魅力,满口都是女性自由主义的人物,是一个大学的临时讲师,她对维克的粗俗不堪不屑一顾,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瞧不起别人。两个人被“影子计划”紧紧地绑在一起,两个人也从最开始的相互厌恶变成后来的相互有好感,甚至爱上了对方。这里重点描写的是女主人公罗宾,作者为了显示她性格的强势,甚至给她起了一个男性化的名字,作者就是要通过她参加“影子计划”以来自身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来表达所谓的精英人群的生活的腐败。整个小说对罗宾生活的描写表现了所谓的精英人群生活的混乱,他们的成功人士形象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二、戴维·洛奇的叙述模式特点

(一)二元对立叙事模式

二元对立是指在同一个系统中,各要素之间既相互依赖又相互作用,这种作用的对应关系构成了叙事的二元对立。戴维·洛奇描写的人物,大多采用的是二元对立的手法。如在《换位》中,两个两种国籍、两个大学、两种人生的大学教授,同时出现在一个叙事场景内,作者一边对比他们的生活、猎奇心理,一边揭示他们的不同点。他们的生活中突发事件也惊人地相似,他们的妻子也同时收到了揭发两位教授出轨丑闻的匿名信。这种二元叙事模式为后来的换位做了铺垫,表现了英美两种不同文化底蕴的碰撞,更加体现了作者的反讽基调。

而在《美好的工作》中,戴维·洛奇也采取了二元对立的叙事手法,男女主人公的生活处于两个世界,如果不是“影子计划”,他们绝不会有任何交集。一个是粗线条的社会上的大男子主义的形象,一个是细线条的满口学术理论的柔弱女子形象,他们的碰撞才有了喜剧色彩,他们的生活冲突正是二元对立文化的冲突。作者不但采用了直接描写的手法对人物的外貌特点、语言特征进行了描述,还采用了比喻和反讽的模式对人物的名字进行了设计。男主人公的名字就是有一些粗鲁的意味,女主人公的名字也正如前文所说,包含了一些男性化思想的意味,暗示了这两个人在接下来的情节中会有矛盾冲突出现。同时,在这个小说的时间安排上,也有二元对立的特点,在小说的开头就有两条主线并列叙述了两位主人公的不同的生活,称为共时性。对维克的叙述是平铺直叙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发生的,但是对罗宾的描写则是从她做瑜伽开始回忆的。从她出生到现在,家庭、感情、受教育情况,完全都使用了倒叙的手法,这样的叙述一直持续到两条线索再度重合到一起,这种类似的拍电影的手法,提高了文章的可读性并增强了艺术效果。

(二)多维叙事角度

在文学评论界有“聚焦”的说法,主要分为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如在《换位》中,开头就描述了两个主人公在做长途飞行的时候,完全不同的两种表现。一个不习惯飞机旅行,另一个无精打采,完全厌倦了这种方式,这些都是站在叙述者的角度描写的,这叫做“零焦距”。而在第二章“落户”时,两个主人公在彼此的国度里落脚,这时候的视角完全是主人公彼此的,这叫做“内焦距”。到了“通信”一章时,文章将四个人的信件同时呈现在读者眼前,这时候就像是直接读到了信件一样,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这种内聚焦的方式每个人只阐述自己所知道的事情,但是读者却根据每个人呈现的不同觀点了解了其他人的想法,也达到了情节了解的完整性。

代表作《美好的工作》中作者也采取了聚焦的手法,在描述整个社会背景时采取的是外聚焦,读者可以用一个全面的视角来看待整个社会状态。但是,作者又以罗宾的视角描述了个人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表现了当时社会所谓的精英层面的形态,这又是一种内聚焦的手法。

三、戴维·洛奇小说的语言特征分析

戴维·洛奇把议论分析、对话、描写、叙述等写作手法融入到了他所创作的小说中,使得整部小说在语言结构中将原本复杂的关系变得统一而有逻辑性,进而使小说中的结构框架得以完善。

(一)词汇范畴分析

在作者的小说创作中以词汇为主要成分,打造文学文体的结构,突出事情发展进程,明确加深主题的实际意义,为了有效衬托出主人公的现实生活、真实情感以及审美观的特点,所以会用具有不同词性的词汇进行合理的编辑与组合。戴维·洛奇非常注重小说在语言方面的文本性,戴维·洛奇在使用与把握运用词汇方面也是非常灵活,他并不是把小说中所用的词语固定搭配在一起,而是用一种特殊的方法将词汇本身所表达出来的字面意思或深层含义转化成一种暗示的意义。以《小世界》为例,小说中“解构主义”、“文本性”、“罗曼司”等专业术语频频出现,通过这些词汇体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同时也展现出小说中各位学者对科学探索的渴求。作者以莫里斯·扎普这个人物作为一个案例,通過他所有的话来对文艺理论进行阐述,也表达了作者对学术界焦点问题的关注。在对文学评论和文学作品的看法方面,作者依然是借助扎普的言论道出这二者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承的关系,在语言的不确定性方面也是通过他指出的,他对文本的结构主义的态度是批判和反讽的,不仅如此,戴维·洛奇还将词汇进行重新组合,使其变得一语双关,幽默和讽刺的意味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二)修辞范畴分析

文学语言最本质的特征就是运用修辞,然而一部好的作品想要引人入胜和带给我们无限联想,修辞手法一定是不可或缺的。为了小说中话语模式的创建,戴维·洛奇大量运用了隐喻、转喻、反讽等修辞手法。隐喻和转喻看似相同却又不同,二者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这种矛盾性让它们成为了语言上的“南北”,并且在不断的拆分与重做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语言格调。

戴维·洛奇的创作元素中隐喻的修辞手法也是被大量运用,依然以《小世界》这部小说为例,这本书的书名就采用了隐喻的修辞手法,让我们大家去深思,小世界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小世界和大世界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同时小说的主题含义也得到了升华,在这部小说中让我们看到的画面是一群学者为了个人的需求,不停地在努力,为了想要得到的而拼死奋斗着,有一天,他们终于进入到了另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完成了毕生梦想,可是当他们回首这一路走过的辛酸与艰苦却发现是那样地荒唐可笑。在小说中名字的运用也让我们看到了隐喻的影子,“珀斯”正是小说中主人公的名字,首先说一说这个名字的由来,亚瑟王传奇中有一位品格淳朴的柏西骑士,他的名字就叫做“珀斯”。洛奇希望小说中男主人公就像柏西骑士一样,所以借助珀斯这个名字作为暗示,希望他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能勇往直前,忠诚护主,像一名勇士一样书写自己的不凡人生,走出一条真正的星光大道。

结语

总之,戴维·洛奇非常具有后现代主义思想,他的幽默和讽刺深深根植于他的小说当中,作为非常熟悉大学教授生活的他,作品的题材多是揭露象牙塔中的真相,这给他的作品带来了极大的市场。而在戴维·洛奇的机智幽默当中,又有很多对人性、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的批判,他的敏感与聪慧,对世界的清醒批判,正是他取得现代成就的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2]高奋.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源与流[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0.

上一篇:设施农业发展经验下一篇:垫资项目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