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版

2024-10-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版(推荐12篇)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版 篇1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可以对其工作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

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相关数据库。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信息应当公开,便于公众查阅。

第十条 境外组织或者个人在本省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向省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载明调查的内容、对象、时间、地点、调查组织或者人员等情况。省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书面决定;获得批准的申请人应当将批准文件送交调查所在地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后,方可开展调查活动。境外组织或者个人应当自调查结束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省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提交调查报告和调查中取得的资料复制件、实物图片。

境外组织在本省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与本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或者保护工作机构合作进行。

第十一条 高等学校、研究机构等吸收境外留学人员和境外访问学者参与在本省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的,应当报省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备案。境外留学人员和境外访问学者参与调查时应当服从所在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和文化主管部门的管理。

第十二条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考察、采访和实物征集等活动时,应当征得被调查对象的同意,尊重民族风俗、信仰和习惯,尊重调查项目的真实性、完整性,不得非法占有、损毁相关资料、实物、建(构)筑物、场所等,不得侵害被调查对象的合法权益。

第十三条 对通过调查或者其他途径发现的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及时记录和收集有关资料、实物,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保护。

第十四条 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对在调查中取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和实物,应当妥善保存,防止损毁、流失;其他有关部门取得的资料复制件、实物图片及电子档案,应当汇总后提交同级文化主管部门保存。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本行政区域内体现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名录予以保护。

第十六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将其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向所在地文化主管部门提出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申请。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向文化主管部门提出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建议。

第十七条 向文化主管部门申请或者推荐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项目介绍,包括项目的名称、历史、现状、价值和传播范围;

(二)传承情况介绍,包括传承谱系、传承方式、传承人的知识或者技艺水平、传承活动的社会影响等;

(三)保护计划,包括应当达到的目标和应当采取的措施、步骤等;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版 篇2

该《条例》共计8章47条内容,包括江苏省无锡市富有江南历史文化特色的历史街区、村镇、建筑物等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享有盛名的锡剧、宜兴紫砂、惠山泥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确认、规划编制、保护利用等工作被涵盖在内。专家指出,《条例》通过立法形式确定历史文化遗产的地位和相关法律责任,将为无锡城市精神的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也为我国其他城市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开辟一条新的路径。

无锡,作为近代史上民族工商业发源地之一以及江南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2500年的建城史。可以想像,无锡市的古街古镇、园林庭院曾经是一派星罗棋布的景象。

但和国内许多城市一样,在近几十年的发展变迁中,由于对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偏差和保护手段的缺乏,无锡小桥流水的江南特色风貌建筑群落在文革期间以及随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城市建设的兴起而逐渐消失。

记者了解到,在无锡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区附近的崇宁路,包括一些明清状元府邸在内的建筑也没有逃脱“被推倒”的命运。

据无锡市政府法制办主任焦克介绍,在《条例》正式纳入无锡市人大常委会2009年立法项目之前,经过普查申报,该市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85处、工业遗产34处、乡土建筑15处、文物藏品3万余件、历史文化街区4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处、历史文化镇(村)10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69项。

在这个背景下,为保护仅存的历史文化遗产,无锡市以“历史文化遗产”为题进行立法,以解决在发展中面临的工业遗产、乡土建筑等特殊类型文物立法滞后,国有土地转让、出让过程中文化遗产尚未形成保护机制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缺少法律保障等突出问题。

近年来,随着无锡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镇(村)、文物保护单位、工业遗产、乡土建筑、名人故居、文物藏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大批历史文化遗产先后被发现、保护和修复,保护的外延和内涵随之全面扩大。

为此,《条例》结合无锡市的实际,将保护范围相应地扩大到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个历史文化遗产范围。

《条例》第3条明确——

■本条例所称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条例》是无锡市一次积极有效的探索,是我国第一部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为题的地方性法规,具有鲜明的无锡特色。《条例》直面无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难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操作办法和加强保护的具体措施。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先于利用

随着众多历史文化遗产先后被发现、保护和修复,越来越多历史文化遗产被开发成文化产业或休闲旅游产业,随之产生的是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矛盾。

对此,《条例》提出了保护性利用概念,即指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利用。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表明,保护性利用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使其更富有生命力。

《条例》第4条规定——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应当坚持政府主导、加强管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根据《条例》内容,规定了“历史建筑可以结合其自身特点,以文化展示、文化创意、文化产业及休闲旅游等形式进行保护性利用”,“各级人民政府对锡剧、宜兴紫砂、惠山泥人等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制定扶持政策,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开发传统文化产品,拓展文化旅游功能”等。

同时,为避免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的情况发生,《条例》也对保护性利用行为进行了具体规范。《条例》第2 3条规定——

■历史建筑的保护性利用应当与其历史价值、原有功能、内部结构相适应,重点保护其风貌特征、历史环境和人文环境,不得改变历史建筑主体结构和外观,不得危害历史建筑及附属设施的安全。

■利用历史建筑从事文化展示、文化创意、文化产业及休闲旅游等活动的,有关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前,应当征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

两个最迟不超过24小时

值得关注的是,《条例》突出了从源头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强调规划编制——《条例》第9条要求,及时编制历史文化街区、镇村保护规划;并根据保护规划,进一步编制具体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实施方案。

明确产权人保护责任——《条例》第19条、第20条分别明确了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的保护管理责任人,设置了《文物保护责任书》制度,规定了保养修缮责任和要求。

除此之外,《条例》中的两个最迟不超过24小时令人印象深刻:

《条例》第21条规定——

■房屋拆迁过程中发现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物及其附属物的,拆迁实施人必须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及时报告当地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

■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到达现场,并在三日内提出处理意见;确有特殊情况的,在七日内提出处理意见。

《条例》第28条则规定——

■在进行建设或者生产活动中,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地下文物,应当立即停止施工或者生产,保护现场,并及时报告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

■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到达现场,最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并在七日内提出处理意见。

个人举办博物馆受法律许可

据了解,随着无锡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民间收藏爱好者等社会力量举办各类文物收藏单位,开展各种展览、展示活动的情形也日益增多,一方面有利于全社会对文物进行保护,另一方面也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依据上位法规定的精神,结合无锡市实际,《条例》第35条明确规定——

■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博物馆、陈列馆等文物收藏单位。

降低社会力量开办博物馆、收藏馆、陈列馆的门槛,是《条例》的创新之一。和国有博物馆、陈列馆等文物收藏单位相比,社会力量开办文物收藏单位不强制要求有必要的经费来源和专业技术人员。有关人士表示,这么做有利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

不过《条例》也对民间收藏、保管和利用文物提出了要求。例如,社会力量举办博物馆、陈列馆等文物收藏单位收藏、保管、利用文物,首先要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还必须要有固定的场所、库房,要有一定数量的藏品,有符合规定的安全、消防设施,并达到风险等级安全防护标准等;同时还要接受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

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有传承代表

《条例》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关注,主要在于《条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纳入到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历史建筑或文物,它可能是一项技艺也可能是一种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是简单地修复,而是要把它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因此,《条例》第39条规定——

■单位和个人可以按照国家、省等有关规定申请或者被推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单位和传承人,申报成功后享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的权利,承担传承义务。

显而易见,《条例》的这一规定意味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了法律保障。

《条例》还规定,“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相关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确认、登记,建立档案及相关数据库,并要求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定保护措施,明确保护责任主体”,从法律上规定了政府部门的保护职能。

另外,对于社会力量对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进行挖掘、整理、研究或者进行交流与合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条例》要求政府给予鼓励和支持。

据焦克介绍,对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锡剧、宜兴紫砂、惠山泥人等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无锡市将视情况后续制定相关配套实施细则,以进一步明确特定的扶持政策。

破坏文物最高可处50万元罚款

焦克认为,《条例》的实施,将标志着无锡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更上一个台阶,其中关于随意拆毁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建筑的行为将受到严厉处罚的规定引人瞩目。

《条例》第43条强调,房屋拆迁过程中发现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物及其附属物的,拆迁实施人必须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及时报告当地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

《条例》同时要求,在进行建设或者生产活动中,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地下文物,应当立即停止施工或者生产,保护现场,并及时报告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以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版 篇3

第一条 为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六)集中反映各民族生产生活的传统民居建筑、服饰、器皿、用具等;

(七)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献、谱牒、碑碣和楹联等;

(八)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属于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

第四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

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关的保护、开发、利用、经营等活动,应当尊重其形式和内涵,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禁止以歪曲、贬损等方式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的领导,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协调机制,并将保护、保存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预算,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加大投入。

第六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应当在项目、资金、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扶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边境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其职责是:

(一)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实施;

(二)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并组织实施;

(三)明确具体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职责的机构;

(四)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认定、记录并建立档案;

(五)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研究;

(六)组织评审、推荐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认定保护责任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

(七)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并监督使用;

(八)定期检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传承和传播等情况;

(九)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进行处罚;

(十)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有关的其他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教育、民族、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卫生、旅游、新闻出版广电、体育、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宗教、档案等相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协助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宣传,提高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应当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

第九条 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社会团体等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工作,培养专门人才,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与合理利用的科学水平。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需要,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掌握本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现状、传承、传播等情况。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可以对其工作领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运用图片、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认定、记录、建档,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并妥善保存相关实物和资料。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在调查结束后及时将实物图片、资料复制件汇交同级文化主管部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信息共享机制,除依法应当保密的信息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信息应当予以公开,便于公众查阅。

第十二条 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依法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并在调查结束后将实物图片、资料复制件,提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

第十三条 境外组织或者个人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活动,应当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批准,并在调查结束后,及时将调查报告以及实物图片、资料复制件提交自治区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

境外组织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与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合作进行。

第十四条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考察、采访和实物征集等活动时,应当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尊重民族风俗、信仰和习惯,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不得非法占有和损毁相关资料、实物、建(构)筑物、场所等,不得侵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本行政区域内体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予以保护。

设区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应当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备案。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应当报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备案。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申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项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

(二)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性、代表性;

(三)具有在一定群体或者地域范围内世代传承、传播的特点;

(四)具有地域或者民族特色,在本行政区域内有较大影响力。

第十七条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以从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推荐列入上一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项目。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可以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提出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建议或者申请。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对收到的建议或者申请应当及时处理,并在二十个工作日内将处理情况回复建议人或者申请人。

第十八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申请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应当向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提交下列材料:

(一)项目介绍,包括项目的名称、历史、现状和价值;

(二)传承情况介绍,包括传承范围、传承谱系、传承人的技艺水平、传承活动的社会影响;

(三)保护要求,包括保护应当达到的目标和应当采取的措施、步骤、管理制度;

(四)有助于说明项目的其他材料。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评审小组和专家评审委员会,对被推荐、建议、申请列入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项目进行评审。

评审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专家评审小组和专家评审委员会的成员不得少于五名,专家评审小组的成员不得同时担任专家评审委员会的成员。初评意见应当经专家评审小组成员过半数通过。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初评意见进行审议,提出审议意见。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将经过专家评审委员会审议通过的拟列入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项目予以公示,征求公众意见。公示时间不得少于二十日。

公示期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以向负责公示的文化主管部门提出书面异议。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对异议进行审核,认为异议不成立的,应当自收到异议之日起三十日内书面告知异议人并说明理由;认为异议成立的,另行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再次审议。

公示期满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专家评审委员会的审议意见和公示结果,拟订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对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可以认定其代表性传承人。代表性传承人包括个人和团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熟练掌握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并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

(三)积极开展传承活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将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向社会公布,并建立代表性传承人档案。

第二十二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享有下列权利:

(一)开展技艺传授、技艺展示、艺术创作、学术研究等活动;

(二)自主选择、培养传承人;

(三)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四)依法获取补助经费;

(五)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其他权利。

第二十三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

(二)妥善保存相关的实物、资料;

(三)配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

(四)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性宣传;

(五)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其他义务。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采取下列措施,鼓励、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

(一)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

(二)提供必要的经费,资助其开展授徒、传艺、交流、展示、表演和整理、出版有关技艺资料等活动;

(三)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表演、传播等社会公益性活动;

(四)支持开展传承、传播活动的其他措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对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和后继人才,予以重点扶持和培养。

第二十五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义务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资格,重新认定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性传承人丧失传承能力,难以履行传承义务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可以重新或者补充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原代表性传承人继续保留有关待遇。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可以按照国家和本自治区有关规定,从愿意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义务,具备开展保护工作所需人员、设施、场地等条件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中,认定该代表性项目的保护单位。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志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单位。

第二十七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单位享有下列权利:

(一)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二)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推荐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三)依法获取补助经费;

(四)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其他权利。

第二十八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制定并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与传承计划,为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交流、展示、表演等活动提供必要条件;

(二)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资料、实物,对有关资料、实物、建(构)筑物和场所等予以保护;

(三)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研究、宣传、展示活动;

(四)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其他义务。

第二十九条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为传承、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给予支持、提供便利。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当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或者课程,建立教学、传承基地,培养专业人才。

中、小学校应当采取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融入相关课程,向学生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

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单位参与学校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

第五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状况和特点,实行分级、分类保护,对濒临消失的或者本地区特有且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予以重点保护。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将濒临消失、活态传承较为困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内容、表现形式、技艺流程等予以记录、整理,实行抢救性保护。

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可以通过认定代表性传承人、培养后继人才、建设传承基地、扶持基地运营等方式,对受众较为广泛、活态传承基础较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实行传承性保护。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鼓励和支持具有生产性技艺和社会需求,能够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实行生产性保护。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实行生产性保护,应当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不得擅自改变其传统生产方式、传统工艺流程和核心技艺。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依法采取措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所需的濒危原材料,禁止或者限制开采、采集、捕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密切相关的珍稀矿产、植物、动物等自然资源;鼓励种植、养殖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所需的天然原材料,或者开发、推广、应用相关天然原材料的替代品。

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具有一定规模和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特定区域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实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设立自治区级、设区的市级、县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条件和程序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应当尊重当地居民的意愿,并保护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避免遭受破坏。

第三十七条 文化生态保护区应当以保护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兼顾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宅和相关文物的保护,设定保护范围和保护标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单位予以公布。

第三十八条 文化生态保护区内应当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或者传习场所。

鼓励有条件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开展符合其特色的旅游活动。

第三十九条 文化生态保护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纳入本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安排资金用于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有经营性收入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应当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第四十条 文化生态保护区因保护不力,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相关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不再符合规定条件的,由批准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人民政府予以撤销。

第四十一条 鼓励和支持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第四十二条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产生的著作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依法予以保护。

第四十三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属于国家秘密或者商业秘密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采取相应保密措施。

第六章 保障措施

第四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引进和招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等各类专门人才。

第四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需要安排专项经费,主要用于: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与研究;

(二)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抢救;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和传播活动;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大项目的保护利用设施建设;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资料和实物的征集;

(六)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书籍、音像制品的整理出版;

(七)文化生态保护区专项保护规划的制定实施;

(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表彰和奖励;

(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其他工作。

第四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承、交流场所和传承基地建设,根据需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传习所)、专题博物馆或者陈列馆,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宣传、展示、传承和保存。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专题博物馆,开设传习馆(传习所),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展示活动。

第四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做出显著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自治区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法律、行政法规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对已列入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项目,未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未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记录、保护,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毁损的;

(二)未对征集、购买和接受捐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资料、实物、建(构)筑物、场所等妥善保护和管理,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时不尊重民族风俗、信仰和习惯,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违反法定条件、程序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其保护单位或者代表性传承人的;

(五)帮助有关单位、个人提供虚假材料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其保护单位或者代表性传承人的;

(六)未依法组织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规划的;

(七)贪污、挪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经费的;

(八)其他违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有关规定的行为。

第五十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其保护单位或者代表性传承人的过程中弄虚作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取消其参评资格;已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其保护单位或者代表性传承人的,予以撤销,并责令其退还项目保护、传承的资助、补助经费。

第五十一条 侵占、破坏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相关资料、实物、建(构)筑物、场所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第八章 附 则

第五十二条 本条例自201月1日起施行。4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同时废止。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 篇4

第三十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下列事项: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与研究;

(二)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抢救;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和传播;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研究、传播、生产性保护基地建设;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资料和实物的征集;

(六)文化生态保护区专项保护规划的制定实施;

(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表彰奖励;

(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其他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的使用,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提出方案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由财政部门会同文化主管部门执行,并定期向社会公布资金使用情况。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对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可以认定保护单位。保护单位认定后应当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二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有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或者具有较为完整的实物、资料;

(三)具有实施该项目保护规划的能力;

(四)具有开展传承、传播活动的场所和条件。

第三十三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收集该项目的实物、资料,并登记、整理和建立档案;

(二)推荐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三)拟定并实施该项目保护措施,定期向本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报告保护措施落实情况,接受文化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

(四)组织开展该项目的研究和传承、传播活动或者为以上活动提供必要条件;

(五)本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相对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相对完整的特定区域,可以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实施区域性整体保护。

在文化生态保护区内从事生产、建设和开发活动,不得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其依存的建筑物、构筑物、场所、遗址和遗迹。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直接关联的遗址、遗迹及其附属物,应当划定保护范围,制定具体保护措施,建立专门档案,并在进行城乡规划和建设时采取措施予以整体保护。

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鼓励、支持有关单位和个人有效保护、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并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

第三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保存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反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三十八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项目持有异议,或者对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单位持有异议的,可以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提出书面意见,由文化主管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保护单位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履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监督管理职责的;

(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中不作为或者弄虚作假的;

(三)不采取有效措施,造成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失传的;

(四)截留、挪用、侵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的;

(五)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四十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规定义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资格,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一条 本条例自2014年6月1日起施行。

★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全文

★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 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策划书

★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主持词

★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报告

★ 游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作文

★ 《湖北省价格条例》全文

★ 古琴艺术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思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版 篇5

一、关于湿地定义与适用范围

有的委员提出,草案第三条第一款关于湿地的定义表述不够清晰,建议斟酌。有的专家提出,定义既要体现湿地的特征,也要涵盖我省主要的湿地类型,表述上要简明扼要。因此,建议将草案第三条第一款修改为“本条例所称湿地是指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地带、水域和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海域,包括湖泊、河流、沼泽、滨海、库塘等湿地。”还有些委员提出,草案第三条第二款规定仅保护列入名录的湿地,不能体现全面保护的原则,湿地不论是否列入名录,都应当得到保护。在具体管理方式上,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实行分级管理,有针对性地予以保护。因此,建议删去草案第二款。

二、关于湿地保护管理体制

1、省人大常委会农委提出,湿地保护涉及部门较多,需要在条例草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主要部门的职责。有的专家、有的地方提出,湿地管理单位负责湿地日常管理,在湿地保护第一线,也应规定相应的职责。因此,根据湿地保护实行综合协调、分部门实施的管理体制,建议对草案第七条作三方面修改:一是在第一款中明确林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二是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明确“水利、海洋与渔业等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具体负责河流、湖泊、水库、海洋的湿地保护工作”;三是增加一款作为第五款,明确湿地管理单位的职责。

2、有的委员提出,湿地保护工作不能仅靠林业部门的综合管理,还需要政府主导推进,建议借鉴浙江、北京等地的做法,建立湿地保护协调机制。因此,建议增加一条作为草案修改稿第八条:“省人民政府成立湿地保护委员会,组织、协调、决定湿地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省湿地保护委员会由省林业、水利、海洋与渔业、发展改革、财政、农业、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旅游等有关部门组成,日常工作由省林业主管部门承担。”“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以根据需要成立湿地保护协调机构,组织、协调、决定湿地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三、关于湿地保护投入、补偿等相关制度

1、湿地保护投入保障机制。有的委员提出,草案第五条中“切实增加湿地保护投入”不够具体。有些委员提出,湿地保护是一项公益性事业,要有相应的财政保障机制。因此,建议在草案第五条中将“切实增加湿地保护投入”明确为“湿地保护管理经费和湿地生态补偿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2、湿地生态红线制度。针对草案第六条,有的委员提出,建立湿地生态红线制度很有必要,但是制度的内容不明确,需要进一步充实。经研究,建议将草案第六条相关内容调整到保护方式一章,作为草案修改稿第二十一条,增加两款作为第二款、第三款:“国家重要湿地、省级重要湿地和市级重要湿地的核心区域应当纳入湿地生态红线范围。”“湿地生态红线管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此外,在草案修改稿第三十二条第一款中还明确规定“纳入湿地生态红线范围的湿地,禁止占用、征收或者改变用途”。

3、湿地生态补偿机制。有的委员、有的地方提出,要使湿地保护可持续,其根本路径在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形成持续的动力。建议尽快建立湿地生态补偿机制,不让地方和个人因为保护湿地而吃亏。因此,结合我省实际,建议在草案修改稿第三十九条中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湿地生态补偿机制。”“按照湿地保护规划恢复或者建设湿地造成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失的,或者因保护湿地导致该区域经济发展受到影响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给予补偿。”“补偿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四、关于湿地规划编制

有的委员、有的地方提出,编制湿地保护规划是保护湿地、规范利用湿地的前提和基础,草案第十一条关于湿地保护规划的内容比较单薄,需要进一步充实。因此,建议增加两款,对湿地保护规划的编制程序、主要内容作出明确规定,作为草案修改稿第十三条第三款、第四款:“编制湿地保护规划,应当通过座谈会、论证会、公布规划草案等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湿地保护规划应当明确湿地保护的目标任务、总体布局、保护重点、保障措施和保护投入等内容。”

五、关于湿地公园设立与管理

有的委员提出,草案第二十一条规定“从严控制湿地公园设立”,含义不清楚,建议明确湿地公园设立的要求。有的专家提出,湿地公园作为湿地保护的重要载体,应当规定具体的保护与管理措施。因此,建议对湿地公园的设立、管理作明确的规定:一是增加一条作为草案修改稿第二十四条,明确设立湿地公园的前提和要求:“生态特征典型、自然景观独特,适宜开展生态展示、科普教育、生态旅游等活动的湿地,可以设立湿地公园。”“设立湿地公园应当编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依法办理相关手续。湿地公园建设应当保持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完整性,与周围景观相协调,不得破坏或者污染湿地。”二是增加一条作为草案修改稿第二十五条,规定“湿地公园实行分区管理,可以根据湿地的主要功能,划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等。”并对各个区域允许开展的活动作了限定。

六、关于湿地利用的限制

一些委员和有的地方提出,湿地的利用要有限制条件,否则湿地的不合理利用就难以控制。有的委员提出,湿地的临时占用也应有限制条件。有些委员、有些专家提出,草案第二十七条利用湿地仅征求林业主管部门的意见,力度还不够,建议考虑更严格的控制措施。因此,建议对草案作下列修改:一是进一步明确湿地利用的前提。在草案修改稿第三十条中规定“在全面保护、面积不减、不损害湿地生态功能的前提下,湿地资源可以进行合理利用”。二是对湿地利用作进一步限制。在草案修改稿第三十二条中规定“因交通、能源、通讯、水利等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确需占用、征收湿地生态红线范围以外的湿地或者改变用途的,用地单位应当依法办理相关手续,并提交湿地保护与恢复方案”;在草案修改稿第三十三条中规定“因依法批准的建设项目施工确需临时占用湿地的,用地单位应当依法办理相关手续,并提交湿地临时占用方案,明确湿地占用范围、期限、用途、相应的保护措施以及使用期满后的恢复方案等。”三是规定应当根据湿地保护级别征求相应的林业主管部门意见。此外,还对林业主管部门出具意见的根据、时限提出要求,并进一步明确林业主管部门出具意见的作用,在草案修改稿第三十二条中规定“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湿地生态红线和湿地保护规划,在七个工作日内出具相关意见;没有出具意见的,视为同意。林业主管部门出具的意见应当作为有关部门办理行政许可的重要依据。”

七、关于法律责任

1、有的委员提出,草案对相关违法行为处罚较轻,罚款数额偏低,在实践中对违法行为起不到约束作用。经研究,由于湿地保护没有直接的上位法规定,草案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行政处罚种类与幅度是条例创设的。因此,建议参考国家资源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外省有关地方性法规的规定,结合实际适当调高罚款的幅度:一是草案第三十八条中,关于破坏或者擅自改变湿地保护界标的处罚从“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修改为“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二是草案第三十九条中擅自占用或者改变用途的处罚标准,由非法占用或者改变用途湿地每平方米“二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修改为“一百元以上二百元以下”。三是草案第四十条中未按照湿地恢复方案及时恢复的处罚标准,由未恢复湿地每平方米“二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修改为“一百元以上二百元以下”。

2、有的委员提出,草案第四十一条涉及的违法行为种类较多,危害程度各不相同,但规定的处罚仅有上限,建议根据危害程度设定不同的处罚。经研究,该条的大多数违法行为在野生动物保护法、渔业法、水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中已有处罚规定,可以适用已有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于法律、法规未规定处罚的,也应当根据不同情形设定相应的处罚。因此,建议将草案中“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并可以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修改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此外,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意见,对部分章节内容进行了重新划分,修改了第二章、第三章的章名,还对草案作了部分文字、技术修改,对有关条款顺序作了相应调整。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版 篇6

一、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文化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 必须加强保护工作。城市和村镇是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地方, 也是文化积淀最丰厚的区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进一步规定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四项重要内容:一是保存的文物特别丰富;二是历史建筑集中沉淀;三是保留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四是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的历史事件, 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这些重要的文化内涵表明,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文化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 加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能够深度完整地保护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是长期生活的积淀, 应当丰富多彩地、鲜活地传承于社会中, 传承于生活间,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既是文化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 又是当今社会生产生活的聚集区, 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文化遗产才能是真实的、生动的, 而不是呆板的, 是完整的而不是支离破碎的。加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能够凸显文化遗产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独特角度和重要力量。长期以来实践表明文化遗产地是区域发展的亮点, 而不是脏乱之处;是升值速度最快的黄金地块, 而不是城市发展的包袱。许多名镇名村和历史街区已经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提升文明程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与文化遗产朝夕相处和谐共济,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居民的文化自尊意识、公民责任意识、法律保护意识、区域平等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等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当地管理部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能力和意识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这些方面的进步是党和政府强调社会文明和民族团结的必要的基础。

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各项规定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最基本的要求, 必须严格执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确实涉及到一些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 涉及到一些理论问题和学术问题, 需要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逐步研究解决,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涉及到的最基本的问题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 并对有关工作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 对于这些最基本的要求我们必须严格执行, 依法行政。政府职责是《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保护工作的首要内容,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安排保护资金, 并列入财政预算,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要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负责本行政区域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申报与批准程序方面, 在保护规划的编制、审批、备案、公布、修改及监督实施等环节, 在法律责任的追究方面, 我们大家的义务和责任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都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实施17个月来,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进展, 毋庸置疑, 对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基本要求, 我们工作的改进空间依然是巨大的, 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还没有编制合乎法律程序要求的保护规划, 许多保护规划的科学性和社会认知度还比较低, 许多地区保护规划实施过程的监管环节还有缺失,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具体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没有得到切实的贯彻和实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在经历漫长的制定过程的同时, 我们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已经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如果《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基本要求仍然长期得不到严格执行, 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

三、各级文物主管部门必须主动履行职责, 积极配合建设主管部门开展工作。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和各级文物主管部门的法定职责, 各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中都包含有大量的文物, 这些文物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严格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对各级文物主管部门保护名城名镇名村的职责也有明确具体的规定, 我们应当逐项对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的内容积极开展工作, 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在法制轨道上有效运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因保护不利使其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的, 批准机关应该将其列入濒危名单给予公布, 并责成所在地人民政府限期采取补救措施, 防止情况继续恶化并完善保护制度, 加强保护工作, 文化历史名城名镇名村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拆除历史建筑以外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它设施的, 应当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对历史建筑进行外部修缮装饰、添加设施以及改变历史建筑的结构或者使用性质的, 应当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具体实施办法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制定。以上内容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有明确的规定, 各地主管部门要责任在身, 当仁不让, 主动积极地配合有关部门履行职责。

四、公众参与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重要方法, 应当充分重视, 积极鼓励和保障。文化遗产的主人是当地民众, 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实施主体应当包括当地民众, 保护项目的成果和收益也应当由当地民众共享。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文化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 其保护工作理应充分重视并积极鼓励和保障公众参与, 近年来公众已经开始积极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 成效显著。许多有价值的街区和建筑由于公众的呼吁而得到了保护, 一些违法事件, 由于公众的检举而得以曝光, 一些地方的管理部门受到公众的批评而改善了工作作风, 提高了工作效率, 尤其重要的是公众积极参与保护工作, 全社会的文化遗产意识有了明显提高, 社会各界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有了明显提高, 公众参与能够进一步提高保护工作抉择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能够进一步实现保护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应当予以高度重视。目前政府鼓励保障公众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的方法措施还不能适应保护工作的需要, 还不能够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 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欢迎当地居民参与保护工作, 要以更加宽厚的胸怀对待保护工作中来自社会的批评意见。我们还要积极开展制度建设工作, 保障公众的参与权。今年10月开始实施的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其目的之一就是推动这方面工作, 各级文物主管部门要严肃对待, 积极回应来自社会的文物认定申请, 依法保护文化遗产, 依法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要求我们必须鼓励和保障公众参与保护工作。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版 篇7

《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由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已公布,将于2016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的出台将对推动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法制化、正规化、制度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里程碑意义。

黑龙江省地理位置独特,民间文化资源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的地域特色、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丰厚的历史特色。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着新的情况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现代生活方式冲击,其生存发展面临严峻考验。一些依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渐渐失传;许多传统民间文艺、礼仪和习俗正在消失;有的传统技艺面临人亡艺绝的危险。个别门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逐渐脱离,受众急剧减少,后继乏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缺乏全面、系统、科学的保护。

黑龙江省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以来,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和原则,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目前,黑龙江省已建立较为完备的四级名录体系和代表性传承人评审认定体系。黑龙江省现有联合国项目2个(2011年“赫哲族伊玛堪说唱”“望奎皮影戏”分别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们加大抢救保护力度,使赫哲族伊玛堪濒临灭绝的语言得以恢复。黑龙江省有国家级名录34项,省级名录303项,市级名录505项,县级名录768项。 国家级传承人15人(其中有4人去世),省级传承人337名(其中17人已去世)。同时尚面临诸多困难:一是经费投入不足;二是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队伍建设与保护工作需求还不相适应;三是“重申报轻保护”、“重利用轻管理”的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四是是可持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还不健全,代表性项目保护和传承人管理缺少有效监管和评估。

《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共设六章四十三条,包括总则、代表性项目调查与名录、传承与传播、保护与利用、法律责任和附则。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版 篇8

(第61号)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决定》已由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2004年6月1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2004年6月18日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

《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决定

(2004年6月17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决定对《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十七条第二款修改为二款:“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并组织实施。

“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无公害农产品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申请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和标志。”

二、将第二十八条修改为:“禁止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堆放固体废弃物;确需占用其他农业用地临时堆放固体废弃物的,必须按有关规定办理土地使用审批手续。对固体废弃物必须采取措施,防止扬散、自燃、渗漏、流失。”

本决定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版 篇9

第二十条 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新建、改建、扩建印染、印花、造纸、制革、电镀、化工、冶炼、酿造、化肥、染料、农药等对水体污染严重的项目;

(二)新建、改建、扩建产生含汞、镉、铬、砷、铅、镍、氰化物、放射性等有毒有害物质的项目和设施;

(三)种植速生桉树;

(四)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或者从事其他严重污染水源的养殖;

(五)其他严重污染水体的行为。

第二十一条 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除禁止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的行为外,还禁止下列行为:

(一)设置污水排放口;

(二)堆放、填埋、倾倒高毒、高残留农药等危险废物,及工业废物、生活垃圾、粪便、建筑垃圾和其它废弃物;

(三)设立油库(加油站)、化学品仓库、装卸有毒有害物品的码头以及停靠加油船;

(四)建设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五)破坏植被;

(六)淘金、采矿、开山采石、围水造田和在五度以上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

(七)建设屠宰场;

(八)设立风景区(点);

(九)利用渗坑、渗井、裂隙、溶洞以及其他不正当方式排放污染物;

(十)建立墓地;

(十一)违反法律、法规对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定的其他行为。

前款规定范围内现有设施,应当限期拆除或者搬迁。

第二十二条 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除禁止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规定的行为外,还禁止下列行为:

(一)建设与供水设施和保护饮用水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二)停靠与饮用水水源保护无关的船舶;

(三)种植农作物、从事捕捞活动、放养禽畜和网箱养殖;

(四)旅游、游泳、垂钓或者从事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

第二十三条 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直接或者间接向饮用水水源排放污染物的,污染物的排放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及符合所排放水域限制排污总量的要求。

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水功能区对水质的要求和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核定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水域的纳污能力,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该水域限制排污总量的建议。

第二十四条 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所在地的县(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组织建设生活污水、垃圾的集中处理设施。

第二十五条 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已建成生活污水、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的区域的生活污水、垃圾,应当按规定集中处理,禁止擅自排放、倾倒。

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和原有的非工业建设项目或者营业场所,其生活污水无法进入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排水管网的,必须配套建设相应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达标排放。

第二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土地、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出租或者转让给他人从事本条例禁止的生产经营项目和活动。

第二十七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保护饮用水水源的实际需要,在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相邻的道路或者航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运输危险化学物品、危险废物、威胁饮用水安全的物料的车辆和船舶发生事故污染饮用水水源。

第二十八条 供水单位应当在取水口周围设置监控设施,进行日常巡查,对取水口附近的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发现污染或者可能污染饮用水水源的行为或者水质出现异常时,应当立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并及时报告当地县(区)人民政府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供水行政主管部门。

县(区)人民政府接到供水单位报告后,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污染或者进行应急处置,并组织、协调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对污染事件进行调查处理。

第二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逐步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影响水源保护的设施实行限期关闭,对单位和个人实行限期搬迁。鼓励和引导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的单位和个人发展无污染生产经营项目,并优先安排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护工程用地。

第四章 饮用水水源配置和安全监管

第三十条 饮用水水源的年度取水计划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下达。

一个供水区域的多个饮用水水源的年度取水计划,应当充分考虑各个水源的水量和水质情况,按照优水先用的原则制定。

饮用水水源取水单位应当按照水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取水计划取水。

第三十一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饮用水水源水量、水质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

水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照各自职责定期向社会公布饮用水水源水量、水质状况。

第三十二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饮用水水源水量、水质的安全监督和监测工作,发现水量不能满足取水要求或者水质未达标的,应当及时查清原因并联合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因重大旱情造成水量不能满足取水要求的,应当优先保证饮用水取水。

饮用水水源水质未达标并已严重影响到居民用水安全的,经市、县(区)人民政府批准,水行政主管部门可责令取水单位临时改取其他水源。

第三十三条 发生突发性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饮用水水源水体污染的,有关责任单位或者个人应当采取应急措施,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及时报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接受调查处理。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水污染事故信息。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 违反第十八条第三款规定,破坏、擅自移动保护区隔离设施、标志牌或者标志桩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对个人处以一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的,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新建、改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及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项目和设施的,由所在地人民政府责令关闭;

(二)种植速生桉树的,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处以每亩三千元罚款,并限期更新为适宜涵养水源的其他树种,逾期不更新的,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作出代履行决定并实施;

(三)从事其他严重污染水源的养殖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 违反第二十一条规定的,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堆放危险废物和废弃物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采取治理措施,消除污染,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二)淘金、采矿、开山采石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处以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当事人在接受处理期间,继续实施上述违法行为的,可扣押其淘金、采矿船只和设备;

(三)围水造田和五度以上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恢复植被,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四)停靠加油船的,由海事管理部门责令其立即驶离,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五)建设屠宰场的,由畜牧水产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以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饮用水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并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限期拆除或者关闭;

(二)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停靠船舶的,由海事管理部门责令其立即驶离,并可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三)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种植农作物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可处以一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四)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捕捞活动、放养禽畜和网箱养殖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五)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组织进行旅游、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个人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游泳、垂钓或者从事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八条 违反第二十六条规定,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土地、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出租或者转让给他人从事本条例禁止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出租人或者转让人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其他规定的,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四十条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未按规定履行饮用水水源的监督管理职责,或者不按规定审批、核准饮用水工程及其他项目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文化遗产保护 篇10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先人创造的沉积与结晶,镌刻着一个民族国家文化生命的密码,蕴涵着民族特有的精神机制、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文化遗产是人类活动的信息资料库,是展示人类文明的卷轴。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影响下.中国的文化遗产也遭到了众多的破坏。自然灾害、人为原因等都造成了文化遗产的不完整和残缺,严重影响了其文化价值和影响意义。而一些地方政府单纯为了经济的发展.大肆开发利用文化遗产,却对其不加以保护和维护,造成了众多文化遗产濒临危险,即将失去其拥有的价值和作用,这一切都应当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而如何采取措施来保护文化遗产也成为政府的一个重要目标,那么对于文化遗产应该采取哪些保护措施呢?

首先.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针对我国当前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法律的范围之内,对于破坏或损毁文化遗产的行为,依法进行严厉的制裁措施。各级地方政府应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纳入文化发展纲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及时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要制定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目标。

其次.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资助。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通过有计划的教育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大力培养专门人才,进一步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最后.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特别是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将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带进校园和课堂,使其在思想上形成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同时要充分利用民间保护组织的作用,推广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工作,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重视和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充分发动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来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保护文化遗产作文 篇11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等十五个省市区,全场8000多公里。它高约8米,大概有3—4层楼那么高。宽5—6米,五、六匹马可以一并而行。长城的上的景点数不胜数,比较著名的景点有山海关、嘉峪关、九门口长城、八达岭长城、镇北台长城等。现在保存最好的长城,主要是位于北京的八达岭长城,它位于北京市延庆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西周的著名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争霸,互相防守,使得长城的的修筑进入第一次高潮。历史上最大规模开始修建长城并将长城连成一线是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此后历代都在不断修建,最后大规模修建长城的朝代是明朝,因此我们现在看见的长城大多数是明朝修建的。长城之东向西,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它的主要作用是作为中原王朝防备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屏障。

长城的地基全是由千余斤重的花岗岩砌成。哨岗全都采用大型城砖用糯米灰浆砌筑,其重量达到了千余斤。很难想象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竟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铸就了这万里长城。走在长城之上,一座座绵延起伏的山峰,一棵棵参天大树,那磅礴恢弘的气势不禁让人对它产生敬畏之情它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和高度智慧的结晶。它坐落在崇山峻岭中,迂回曲折。它历尽沧桑,是中国古代历史的见证人和博物馆,它抵御外族的侵略,见证过中华民族的的战争和和平,祖国的分裂和统一。

中国幅员辽阔,拥有众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世界各国朋友来到中国后,最喜欢去参观游览的地方就是长城。“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名言让长城举世闻名,世界上各个国家的人们都知道它。就连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来到中国后都专程去游览长城,由此可见长城的魅力是多么的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申请报告 篇12

(丁甲村龙灯)

黄州区文化局:

我灯是黄州府、禹王城、成家高山社庙灯,俗称(企龙灯),实则宝龙灯,现名龙灯。此灯在方圆三十余里晓有名气,历史悠久,据考究,此灯初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传说灯高6米,两侧有顶风飘带,灯身画有全幅的菩萨像,两个飘带都用合叉撑着,昂首挺胸,十分雄伟壮观。

我灯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经常活跃在孙家咀、南湖、三台河、杜家林、东南西北方圆三十余里的区域里,过去随行龙灯的有会武术的、戏班子,舞狮子的还有当时人称“十八虎”的护卫队,领队的有刘居炎、凌卧巴、陈三黄等人,如今随行龙灯的队伍更加庞大,同时还有舞蹈队、腰鼓队、罗鼓队配合,热闹之极,所到之处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和欢迎。

在抗战期间曾有安徽籍的女共产党员何秀英和一名姓张的男共产党员借用我灯庙办学教书,并从事党的地下活动,掩护了许多革命同志,为新中国的解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我灯几经仿造翻新,参加了许多大型的庆典活动表演,如新乡政府成立,长孙大堤竣工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种重大的社会庆典活动都邀请我们参加表演,激发了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尤其是在近几年建设文明和谐社会的氛围中,我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每逢传统节日,如正月十五传统戏曲的开演、二月初一的土地会、十月十八的龙灯庆典等活动,都邀请我灯配合“三队”表演,即活跃了乡村文化生活又健身强体,赢得了各级领导和老百姓的高度赞誉,繁荣了农村文化生活。为了更好地传承下去,以免失传,特申请保护这两百多年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龙灯。

请批准。

此致

敬礼

上一篇:跑步的单词英语怎么写下一篇:乡镇教育工作报告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