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管理员试题

2024-06-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企业安全管理员试题(共8篇)

企业安全管理员试题 篇1

1、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品意外释放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是指第()类危险源。

A、一

B、二

C、三

2、PDCA过程方法中C是指()。

A、实施 B、处置 C、检查

3、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是()。

A、预防措施 B、整改措施 C、纠正措施

4、下列哪种灭火器不能用于电气火灾的扑救()。

A、CO2灭火器 B、水基灭火器 C、1211灭火器

5、最根本的危险源控制措施是()。

A、消除 B、替代 C、个体防护

6、()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

A、设备缺陷 B、事故隐患 C、安全教育不到位

7、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的功能。

A、防护设施 B、操作人员 C、本身

8、设置防爆墙、防火门等设施来预防事故的发生,其应用的安全理论是()。

A、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B、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C、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9、()是在国家行政法规中第一次明确规定生产安全事故分级标准,是目前我国最权威的事故分级标准。

A、《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B、《安全生产法》

C、《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处理规定》

10、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在工伤待遇项目中,暂不统筹并由企业支付的项目的是()。

A、工伤津贴待遇

B、残疾补助器具费

C、工伤护理费

11、低频噪音频率为()。

A、<400Hz

B、400~1000Hz

C、>1000Hz

12、根据法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一般情况下,对新从业人员要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13、可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称为()。

A、危险源

B、事故

C、事故隐患

14、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属于()。

A、机械伤害

B、起重伤害

C、车辆伤害

15、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应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A、严刑厉法

B、四不放过

C、五不放过

16、人本原理中的激励原则,是指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有效的管理。

A、内在潜力

B、创造热情

C、个人兴趣

17、不属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是()。

A、劳动组织不合理

B、照明不良

C、劳动制度不合理

18、对于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安全技术对策着重解决()。

A、人的不安全行为

B、管理的缺陷

C、物的不安全状态

19、危险度可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确定。

A、可能性与本质安全性

B、危险性与危险源

C、可能性与严重性

20、“三同时”是指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A、同时立项、同时审查、同时验收

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C、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21、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于()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A、1小时

B、24小时

C、3小时

22、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需要达到一定的要求。下列项目中不属于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基本要求的是()。

A、必须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

B、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C、符合本单位、部门、班组、岗位的实际情况

23、不属于为防止事故发生而采用的安全技术措施是()

A、隔离与屏蔽

B、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

C、疏散和救援

24、根据《关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考核的意见》,从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1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进行相应的()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A、厂

B、车间

C、班组

25、下列哪些内容不可以计入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

A、事故罚款

B、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

C、医疗费

2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的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A、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

B、生产、经营、使用或者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

C、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小于

27、下列事故应急预案的要素中不属于应急准备的要素是()。

A、教育、训练与演练

B、机构与职责

C、接警与通知

28、按照对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性的影响程度,可将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划分为三类,其中不包括()。

A、整改项

B、改进项

C、总结项

29、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实施阶段的基本任务是()。

A、指定评价人员

B、编写书面评价报告

C、记录参演组织的演练表现

30、根据现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不属于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是()。

A、生产性粉尘

B、致病微生物

C、噪声

31、对接触有害作业的新工人,上岗前应开展的检查是()。

A、劳动能力鉴定

B、定期健康检查

C、就业前健康检查

32、生产经营单位在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时,所任命管理者代表的职责是()。

A、主持管理评审

B、实施内部审核

C、建立、实施与保持OSHMS

33、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持续改进的目的是()。

A、不断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B、不断纠正各类不符合C、不断降低各类事故的风险

34、影响噪声对机体作用的关键因素是()。

A、声压级大小

B、接触时间

C、接触方式

35、生产经营单位实行的安全生产奖惩制度,遵循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中()。

A、系统原理的动态相关原则

B、人本原理的激励原则

C、系统原理的反馈原则

36、在安全检查中,检查组应当对查出的隐患的()进行复查,以实现安全检查工作的闭环。

A、严重程度

B、整改资金

C、整改落实

37、在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中,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

A、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

B、安全生产奖励制度

C、安全生产责任制

38、根据有关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及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由()。

A、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组织制定,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织落实

B、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织落实

C、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组织制定并落实

39、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总体要求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是指()。

A、所有职能部门都有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

B、从主要负责人到岗位工人都有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

C、从主要负责人到各级安全管理人员都有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

40、事故预警的目标是通过对生产活动和安全管理进行(),警示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危害程度。

A、监督

B、检测

C、风险评估

41、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三同时工作应在()进行。

A、建设项目施工开始前

B、建设项目正式投产前

C、建设项目施工开始后

42、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有违法行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A、安全生产法

B、刑法

C、劳动法

43、季节性检查如()安全大检查,以防雷、防静电、防解冻、跑漏为重点。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44、企业所设置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是指()。

A、负责设备管理、环境保护工作的人员

B、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人员

C、负责技术、设计工作的人员

45、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能力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的分析评价是()。

A、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B、定性安全评价方法

C、系统安全评价方法

46、()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科学的一个分支。

A、安全生产管理

B、资源管理

C、人力管理

47、“安全第一”就是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优先考虑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安全,实行“()”的原则。

A、安全第一

B、谁主管谁负责

C、安全优先

48、现代企业安全生产科学管理的哲学观应是()。

A、进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亡羊补牢式的事后型安全对策 B、追求本质安全,进行超前管理和预防型安全对策 C、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49、根据系统科学原理,建立安全生产系统的构成要素是()。

A、人、机、能量、信息 B、职工、设备、工具、车间 C、人、机、安全

50、“安全”就是()。

A、不发生事故

B、所存在的发生事故的危险程度是可以承受的 C、不存在发生事故的危险

51、危险是指可造成()的一种现实的或潜在的条件。危险的程度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危险度是由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决定的。

A、风险

B、安全

C、事故

52、事故和事故隐患的关系是隐患是事故的可能性。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A、可导致事故发生 B、经过评估 C、不容忽视

53、当生产和其他工作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以安全为主,生产和其他工作要服从安全,这就是()原则。

A、预防为主 B、安全第一 C、因果关系

54、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控制危害和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及其他损失。

A、危险

B、违章

C、事故

55、从事故的定义可以知道,意外事件出现后并没有实际发生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这种意外事件()。A、不是事故 B、也是事故

C、是可以忽略的事件

56、劳动保护是站在劳动者的立场上,强调为劳动者提供人身安全与身心健康的保障。劳动保护的对象是()。

A、从事生产的劳动者 B、从事管理的人员 C、职业病人

57、高效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有效综合,这就是()原则。运用整分合原则,要求企业管理者在制定整体目标和宏观决策时,必须将安全生产纳人其中。

A、反馈

B、封闭

C、整分合

58、所有机器的危险部分,应()来确保工作安全。

A、涂上警示颜色

B、标上机器制造商名牌 C、安装合适的安全防护装置

59、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这就是事故损失的偶然性()原则告诉我们,无论事故损失大小,都必须做好预防工作。

A、偶然损失

B、预防

C、强制

60、安全生产五要索包括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和安全投入。

A、安全监管

B、安全措施

C、安全科技

61、安全生产管理是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有关()等活动。

A、计划、组织、控制和反馈 B、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 C、决策、计划、实施和改进

62、当单元中有多种物质时,如果各类物质的量满足式(),就是重大危险源。

A、大于等于1

B、小于等于1

C、大于1 63、()在总结我国安全生产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规定为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

A、《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C、《安全生产法》

64、()作为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长期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一些基本概念。

A、安全

B、安全生产管理 C、生产管理

65、从()可以看出,危险是人们对事物的具体认识,必须指明具体对象。

A、危险的性质 B、危险的概念 C、危险程度

二、多选题

1、我国安全生产方针为()。

A、安全第一

B、预防为主

C、综合治理

D、一岗双责

2、三违是指()。

A、违章指挥

B、违法作业

C、违规作业

D、违反劳动纪律

3、职业危害因素是指()。

A、职业中毒

B、工业粉尘

C、职业事故

D、生产噪声

4、安全科学技术是研究人类生存条件下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保障人类生产与生活安全的科学与技术()。

A、人

B、机

C、环境

D、技术

5、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下列哪些属于对安全管理人员素质的要求:()A、思想政治素质好,坚持原则,热爱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工作

B、掌握职业安全卫生技术专业知识和劳动保护业务知识

C、懂得企业的生产流程,了解生产中的危险因素,熟悉预防措施

D、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6、劳动防护用品是保障从业人员劳动过程中人身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下列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工作,正确的是()。A、及时更换过期的护品

B、及时报废失效的护品

C、按时报废过期的护品 D、护品使用前先行检查

7、在应急过程中,人群疏散是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在进行人群疏散时,应充分考虑的问题有()。A、疏散人群的数量

B、财产损失的大小

C、疏散所需的时间 D、疏散线路的风险

8、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危险、有害因索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时,应满足的要求有()。

A、不仅考虑常规的活动,而且还应考虑非常规的活动

B、考虑自身员工的活动所带来的危害和风险

C、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D、确保所采用的评价方法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

9、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是指根据当事人行为的性质和后果的严重性,追究其行政、民事或刑事责任的一种制度,《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规定了对职工行政责任追究的形式,其中行政处分有()。

A、警告

B、撤职

C、记过

D、留用察看

10、安全组织机构中的安全生产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有:()

A、组织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政策、目标,以及年度安全工作计划,并督促各部门组织实施

B、协调、指导各部门开展监督检查、宣传教育等安全管理工作 C、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

D、评价安全措施的效果,并为获得最佳效果做必要的改进

11、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

A、人的不安全行为 B、物的不安全状态 C、管理上的缺陷 D、自然灾害

12、劳动保护是要消除生产过程中的()。

A、设备故障

B、不安全设备和设施 C、不安全行为 D、不安全设备和设施

13、按安全生产绩效予以考核是应用()原则。

A、能级 B、激励 C、动力 D、反馈

14、下列对“本质安全”理解正确的是()。

A、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 B、包括故障一安全功能及失误一安全功能 C、系统安全性是在事后采取措施来补偿的 D、系统出现故障时,能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15、安全科学技术是研究人类生存条件下()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保障人类生产与生活安全的科学与技术。

A、人 B、机 C、环境 D、技术

16、下列哪些属于现代安全文化建设手段:()

A、系统科学管理 B、责任制 C、无隐患管理 D、“三同时”

17、下列()属于事故预防工程技术对策中需要遵循的技术性原理。

A、消除潜在危险的原理 B、闭锁原理 C、能量屏障原理 D、薄弱环节原理

18、运用控制原理对安全生产进行科学管理,其基本步骤有()。

A、建立安全生产的判断准则和标准

B、衡量安全生产实际管理活动与预定目的的偏差

C、采取相应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和安全工程技术措施纠正偏差或隐患 D、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体系

19、管理学的控制原理认为,管理活动的构成要素有()。

A、控制者 B、控制对象

C、控制工具和手段 D、控制成果

20、下列()属于事故预防工程技术对策中冗余性原理的措施。

A、电路中使用保险丝

B、工业生产中降低额定电压 C、用不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 D、增加钢丝绳强度

21、事故致因理论包括()。

A、偶然损失理论 B、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C、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D、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22、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

A、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 B、减少和控制危害 C、减少和控制事故 D、使生产顺利进行

23、属于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和行政法规的有()。

A、《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24、安全生产管理内容包括()。

A、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安全生产责任制

C、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D、安全生产策划、安全生产档案等

25、安全生产是指为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

A、人身 B、设备事故

C、形成良好劳动环境 D、形成良好工作秩序

26、危险是人们对事物的具体认识,具体对象包括()。

A、危险环境 B、危险条件 C、危险状态 D、危险场所

27、从安全生产角度,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A、事故 B、人员伤害 C、疾病

D、财产损失

28、我国标准()和()对重大危险源分别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A、《重大危险源辨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C、《人身保护法》 D、《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29、按照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工伤事故分别为()等。

A、火灾 B、车辆伤害 C、触电 D、地震

30、发展安全文化的基本要求是要体现:()

A、社会性 B、大众性 C、科学性 D、实践性

31、事故及灾害导致的损失后果因素,根据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可分为:()

A、可用货币直接测算的事物 B、可用价格直接测算的事物 C、不能用货币直接测算的事物 D、不能用货币直接衡量的事物

32、安全投入的作用可划分为:()

A、安全技术与管理作用 B、资金作用

C、安全活劳动作用 D、安全激励作用

33、安全文化素质有:

A、关心职工健康的仁爱之心 B、有高度的责任感

C、有适应安全生产工作的能力 D、自觉遵章守纪的习惯

34、企业中层管理干部应当具备下列的哪些安全知识:()A、多学科的安全技术知识 B、安全系统理论 C、国家安全生产法规

D、推动安全工作前进的方法

35、根据系统安全理论,下列关于系统中危险源控制的观点,正确的是(A、不可能消除一切危险游

B、可以采取措施控制危险源,减少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 C、系统进入运行阶段后,再进行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

D、应降低系统整体的危险性,而不是仅消除选定的危险源及其危险性

36、辨识危险源的方法有哪些:()

A、事故案例法 B、系统科学分析法 C、打分法

D、规范反馈法

37、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包括的文件体系是:()

A、总预案 B、程序文件 C、说明书)。

D、记录表

38、应急救援系统的组织结构除了信息管理机构外,还包括:()

A、应急指挥机构 B、事故现场指挥机构 C、支持保障机构 D、媒体机构

39、应急行动需要的支持与保障资源有:()

A、人力资源 B、物资与设备 C、个人防护装备 D、应急文件

40、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四条的规定,事故调查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A、实事求是的原则 B、尊重科学的原则 C、公平、公正的原则 D、强制执行的原则

4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的有关规定,生产安全事故一般分为以下哪几个等级()

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事故 C、较大事故 D、一般事故

42、应急演练按其目的与作用,可以分为()。

A、功能演练 B、研究性演练 C、示范性演练 D、检验性演练

43、按来源进行职业性有害因素分类,下列属于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的是()。

A、两班倒

B、自动化流水线分捡作业 C、高低温 D、照明不良

44、本质安全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具体包括以下哪两方面的内容()。

A、危险-闭锁功能 B、失误-安全功能 C、失控-停车功能 D、故障-安全功能

45、事故隐患分为()。

A、一般事故隐患 B、特殊事故隐患 C、重大事故隐患 D、较大事故隐患

46、伤亡事故经济损失是指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所引起的一切经济损失,包括()。

A、名义损失 B、直接经济损失 C、无形损失

D、间接经济损失

47、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阶段。

A、预防 B、准备 C、响应 D、恢复

48、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以下的哪几类()。

A、人的因素 B、物的因素 C、管理因素 D、环境因素

49、从作业环境方面识别危险、有害因素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分析()。

A、毒物 B、噪声 C、辐射 D、粉尘

50、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作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A、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标准化 B、作业行为管理标准化 C、安全警示标志标准化 D、相关方管理标准化

三、判断题(请判断下列题目的对错,每题分)

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将企业工伤事故分为20类。下列事故中,淹溺、瓦斯爆炸不属于该20类工伤事故。(X)

2、我国安全生产方针中的“预防为主”,是指按照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千方百计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建设项目“三同时”,最能体现“预防为主”。()

3、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认为,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就可避免事故的发生。根据这一原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应以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为中心。()

4、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做到预防为主。下列对安全生产预防原理应用的说法,安全生产的预防应以事故财产损失为衡量标准,对那些损失小的事故可投入较少资源。(X)

5、特种作业风险较高,为保证作业人员和他人的安全,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的复审每2年进行一次。(X)

6、安全生产检查常采用现场检查的方式进行,通过检查可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现场安全检查方法中,可直接、定量地获取准确信息的方法是查阅记录。(X)

7、在进行重大危险源评价时,如果一种危险物质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且它们的事故后果相差不大,则评价事故后果时应遵循的原则是摄大危险原则。(X)

8、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2年4月18日颁布的《职业病目录》中,列出的职业病种类有10大类110种。(X)

9、我国有关法律法规明确提出了保护女职工的要求,并规定了成年妇女禁忌从事的作业。下列作业,成年妇女可以从事高温工作环境下的作业。()

10、事故应急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响应、恢复4个阶段。4个阶段均涉及到的工作是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事故损失评估、应急设备的维护。()

11、生产经营单位的最高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部分负责。(X)

12、安全文化就是应用安全宣传、安全教育、安全文艺、安全效益学等文化手段开展的安全活动。()

13、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物的原因、人的原因、环境的原因、教育原因。(X)

14、事故应急预案包括:生产经营单位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15、定置管理就是要科学地处理好人与物的结合,科学地实现人、物、场所三者的一体化、最佳化。()

16、安全管理的培训工作要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但没必要是全员培训。(X)

17、危险的防护在于人的意识,与设备使用材料的安全卫生性能无多大关系。(X)

18、人的安全行为受安全意识水平的调节,与思维的影响与道德无关。(X)

19、安全行为包括个体安全行为和群体安全行为两类。(X)

20、人的安全行为是指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表现出保护自身和他人及保护设备、设施等物资的一切动作。()

21、情绪决定了人的安全行为,而气质对安全行为没有影响。(X)

22、安全教育培训是人员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安全管理工作中永恒的主题。()

23、对生产中某些一时无法彻底消除的危害因素,应在开始生产前实施预防措施。()

24、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不属于工伤。(X)

25、职业病因为不是在工作中即时形成,不能定性为工伤。(X)

26、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属于工伤。()

27、工作时间是指法律规定的或单位要求职工工作的时间。()

28、事故操作规程应该挂在领导办公室内。(X)

29、安全就是没有事故的发生。(X)

30、伤亡事故的处理包括事故的善后处理和事故责任者的处理。()

31、企业对离职职工不必进行健康检查。()

32、本质安全化的目的是运用科学技术从根本上消除能导致事故的主要条件。()

33、设备不能操作时尽量用手代替,以维持生产。(X)

34、设备和机器达到使用年限后,如果没有出现严重损坏或腐蚀,就不需要更新。(X)

35、预防原理包含四大原则:偶然损失原则、因果关系原则、3E原则、本质安全化原则。()

36、强制原理包含安全第一原则、监督原则。()

37、安全生产管理具有其独有的特点,因此与其他管理无关。(X)

38、安全生产的目标是防止事故的发生,因此加大管理力度就可以杜绝事故发生。(X)

39、为工作方便,可以拆除机器的安全防护装置。(X)

40、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既可以是直接原因也可以是间接原因。()

41、临时工因为工作不长久,可以不进行安全教育直接投入工作。(X)

42、调查意外事故的主要目的是追究领导责任和损失。(X)

43、企业对人身有害或污染劳动环境的设备无法改造时,交罚款后可以允许继续使用。(X)

44、安全态度教育是安全素质教育的基础。()

45、安全就是降低效益,增加投入。(X)

46、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以人为本。(X)

47、《安全生产法》是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核心。()

48、从事生产实践活动人员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及违背生产规律的各种异常行为属于生产事故信息。(X)

49、安全生产要求全员参与安全管理。()

企业安全管理员试题 篇2

关键词:安全管理学,开放性试题,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可评估学生成绩、检验教师教学效果, 更能激励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1,2,3]。然而, 传统的大学课程考试多采用单一的期末总结性、鉴定性的考核方式, 极容易造成学生学习行为的恶性循环:考前突击课程重点→60分→出考场忘记所学内容[4,5]。这种考核方式必然培养出很多死记硬背的“高分学生”, 即“优秀学生”, 但所学知识又会快速忘记, 所谓的“优秀学生”快速转变为“低能学生”。这种现象普遍地存在于高校中, 严重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6,7,8]。

《安全管理学》课程是安全工程专业必修课, 其教材文字性内容较多, 极易使学生形成“可背诵课程”、考前突击背诵知识点即可的错误认识。鉴于此, 笔者对该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实践, 并在考试后对考生进行了无记名问卷调查及分析。

1. 开放性试题内涵

开放性试题是一种以能力考查为重点, 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创新性思维的试题形式, 这种试题形式一般都没有固定答案或者所谓的“正确”答案[9]。开放性试题形式注重通过实际问题考查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 使学生产生“学以致用”的满足感。开放性试题的表现形式非常灵活, 例如: (1) 考试时间的开放; (2) 考试方式的开放; (3) 考试情境的开放; (4) 考试评价的开放等。

2. 安全管理学考试改革实践

2.1 安全管理学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安全管理学》是安全工程专业必修课程, 是该专业知识体系中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该课程主要研究安全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及应用方法, 涉及管理学、运筹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内容, 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技术性和实用性[10]。笔者调查发现, 国内采用的安全管理学教材的大量篇幅为文字, 很少有公式、例题之类的“理科”表现形式, 因而虽然安全管理学属于理科类课程, 但绝大部分学生将其视为“可背诵”文科课程, 完全忽略了其内在的理科属性。这导致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效率极低, 学生把工夫全部放在考前知识点的背诵上。这种现象违背了课程的设置目的, 更不符合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由此可见, 对安全管理学之类可背诵课程的考试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必须将以往以“考查记忆力”为主的考题形式变为以“考查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为主的开放性试题。

2.2 考核方式改革的初步实践

本次考试的对象为安徽理工大学2009级安全工程专业学生, 采用开放性试题, 考核方式为开卷, 学生可提前准备资料及素材, 在考试过程中可以任意查阅相关文献与资料, 甚至可以通过手机上网查询资料。

考试内容大部分为主观题, 没有固定答案, 可较好地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根据提供的材料, 如果你是采石场厂长, 厂子规模达到310人, 将如何建立该厂的安全管理体系?如果你是建筑企业的老板, 将如何进行企业的安全教育?

考核材料均取材于考试近期发生的国内外相关报道, 保证了考试材料的时效性与先进性, 例如考试前一个月在美国发生的杨磊博士车祸事件、考试前两周发生的咸阳锅炉爆炸事件、江苏徐州的校车事件等, 这些材料均作为分析材料用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3. 考核方式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问卷调查对象为安全工程专业2009级学生, 共135人。发出问卷135份, 回收133份, 回收率为98.5%, 其中有效问卷为133份, 有效率为100%。

3.1 问卷调查设计

调查问卷包含22道题, 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个人基本情况, 包括学生考试前的工作状态、学生家庭环境、学生是否为学生干部等5个问题。第二部分是对本次考试的评价, 包括相比闭卷考试本次考试的难度、答题情况能否真实反映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等10个问题, 这些问题均通过打分的方式表述自己的观点, 满分为5分。第三部分是学生对该类课程的期望及建议, 包括学生对该课程的考核方式的期望、该课程的教学哪种方式更能激发学习兴趣、该课程的课下时间应采取哪些学习方式等7个问题。

3.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 男生108人, 女生25人, 数量对比是与该专业的特性相符合的;在本次考试前, 已经找到工作的同学为84人, 准备考研的同学为39人;考试同学中106人为农村学生, 其他为城市学生;考试同学中有31人为学生干部, 66人曾获得过奖学金;在学习方向上, 98人为安全工程技术类, 35人为安全管理类。

3.2.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 对开放性试题的接受程度

调查的所有学生均表示非常接受这种考试方式, 接受率达到100%。然而, 对于大四期间的课程是否应多采用开放性考核方式, 例如写报告、做调查等, 考研同学给出的平均评分为4.03分, 而非考研同学则给出了4.3分, 可见非考研同学欢迎更开放的考核方式, 而致力于考研的同学则不是很感兴趣, 考研同学还是更欢迎考前背诵的方式, 节省时间准备考研。这种现象给笔者一种启示, 即考研之前的课程考试是否有必要必须安排在本学期完成?

(2) 对开放性试题的难度分析

开放性试题的难度。考生对该类试题普遍反映不难, 相比封闭性考试, 开放式考试更易于考生的发挥, 但也有9位同学表示该类试题太难, 给出了5分, 占到学生比例的7%。但这9位同学均为已找到工作且没拿过一次奖学金的非学生干部, 这与该类同学平时的学习态度是相关的。

(3) 开放性试题对学生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考查作用

开放式试题的材料方面, 大部分同学表示该类试题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启发作用非常大, 更有22%的同学给出了5分的满分;94%的同学表示该类试题极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而且26%的同学给出5分的满分。这就表明, 在考试中应尽可能多地采用新近发生的事件结合课程设计考题, 这些新鲜的材料不仅会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会强化他们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4) 其他方面

男女同学对本次考试的反映出现很有意思的现象。女同学普遍反映该类试题较难, 不太欢迎该类考试, 而男同学则表现出很积极的态度。同时, 女同学普遍认为对该类试题不感兴趣, 不利于启发创新, 而男同学则表现出非常高的积极性。

拿到奖学金次数较多的同学普遍反映很接受该类考试, 却表示该类考试很难, 对自己的锻炼程度不高, 然而, 又很喜欢这种考试方式。这就明显地表明了一种现象, 即拿奖学金的同学更喜欢死读书, 虽然在心理上很期待开放式考试, 却又找不到封闭式考试中的那种优越感, 这是一种很矛盾的心理状态。

3.2.3 学生信息反馈分析

(1) 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在学生对课程教学及考核的反馈信息中发现, 有8%的同学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 认为该门课程对于工程技术类方向是没有必要的, 这些同学的学习方向均为安全工程技术方向。由此可见, 在课程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对课程性质的认识教育。

(2) 对考核方式的建议

调查发现, 62%的同学希望采用开卷的形式, 而11%的同学倾向于实践并撰写报告类的考核方式, 更可喜的是, 有5%的同学倾向于口试等更开放的考核方式, 可见, 学生对考核方式的多样化持非常欢迎的态度。

(3) 对教学方式的建议

在学生的建议中, 发现有47%的同学倾向于案例教学探讨的方式, 他们认为案例教学可以非常明确地告诉他们所学知识有什么用;11%倾向于课下调查研究, 并在课堂宣读;13%跟老师做课题研究, 增强课程的科研效果。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 学生们对新颖的教学方式还是持非常积极的态度的。

(4) 课下学习方面

在课下学习方面, 41%的同学倾向于小组合作进行某个方面的课题研究;26%的同学希望可以针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查研究。这表明学生非常希望通过实践检验所学知识, 应用所学知识。

4. 问卷调查的启发

通过这次问卷调查, 发现了安全管理学教学与考核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不仅包括学生自身方面, 而且包括教学方面。

4.1 学习目的偏差

现行教学方式下, 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出现了较大偏差, 特别是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部分学生对强调理论的课程出现了认知错误, 特别是安全学原理、安全管理学等课程, 学生认为这些课程均为“文科”课程, 不应出现在强调工程技术的学科中。这就说明了学生的认知出现了很大偏差。其实, 该类课程强调的是理论, 是安全学科及安全行为所遵循的基本规律, 更强调的是用这种基本规律或基本理论解决现实问题。因而, 在以后的学习中, 必须加强学生对“可背诵课程”的认识教育, 让学生认识到课程的原理、规律和作用。

4.2 树立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教学研究性大学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 而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绝不是简单地通过对重难点的讲解所能培养的, 更不是学生“举一反三”会做题、多做题能达到的。对于强调理论的课程, 不能通过加强考前背诵知识点、注重“记忆力培养”的方式完成。

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科研学术能力。在课程知识的传授过程中, 应较少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 而应该培养学生获得知识及运用知识的方法。

4.3 强调案例讨论的教学方法的改进

案例讨论教学法既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又能培养学生主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应该注意如下几个问题:注意案例讨论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 必须让学生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必须注重实际问题的时效性, 绝不能拿十年前的数据解释今天的问题。教学中更要使用最新发生的实例探讨问题;注意一定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要强调让学生自己寻找多种解决问题途径, 增强解决问题方法的综合型, 强调解决问题方法的自主性。

4.4 考核方式的改进

高校考核模式必须进行一系列创新, 考试的重点应从书本知识的记忆能力考核转向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核, 考试方法应更多地采取研究性论文、实验报告、社会调查心得、新产品设计等, 使得大学生能够更好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独立思考, 创造性地解决现实问题。

5. 结论

5.1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 对开放新试题考核实践进行了分析, 发现学生们普遍接受开放性试题的考核方式。

5.2 通过对学生反馈信息的分析, 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例如:加强学生对“可背诵课程”的认识教育;多采用案例讨论教学法;将考试的重点转向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核;多采用研究性论文、实验报告、社会调查心得、新产品设计等更开放的考核方式, 使得大学生能够更好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独立思考, 创造性地解决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沈良斌, 祁嘉义, 冒小瞡.深化高校考试改革, 培养创新人才[J].江苏高教, 2006 (3) :91-93.

[2]徐爱萍.大学课程考试改革的趋向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 2009, 28 (1) :67-70.

[3]刘洁, 冯婉玲, 唐德玲.研究型大学课程考试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 2004 (4) :30-33.

[4]殷国强, 何承源.高校考试模式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 2005, 21 (4) :26-30.

[5]丁兰, 吕浩雪.改革高等学校考试形式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 1999 (1) :52-55.

[6]田建荣, 马莹.高校学业考试现状与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的基本途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9, 30 (3) :37-41.

[7]龙文祥.论高校课业考评发展性功能的有效发挥[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27 (12) :76-80.

[8]黄牧怡.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三个系统[J].江苏高教, 2009 (3) :79-81.

[9]辛青, 易智华, 刘莲芳, 等.开放性考试在护理基本技能考试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 2004 (1) :61-62.

企业安全管理 篇3

一、我国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我国现行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是:“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它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强调了“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明确了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职责。“企业负责”说明搞好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二、企业安全管理的任务

企业安全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消除和控制生产系统中的各种有害与危险因素,预防事故和职业病害的发生,创造安全舒适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企业安全管理就是遵照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法规,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从组织管理与技术管理上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在对国内外安全管理经验教训研究的基础上,寻求适合企业实际的安全管理方法。而这些管理措施和方法的作用都在于控制盒消除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的有害因素,从而保障企业不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和职业病,不发生设备事故、火灾事故及险肇事故。

三、企业安全管理的内容体系

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事故是人们在有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出现的违反人的意志的、致使该行动暂时或永远停止的事件。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一方面给受害者本人及其亲友带来痛苦和不幸,也给企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安全与生产密不可分。安全性是企业生产系统的主要特征之一。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要安全。以实现安全生产、避免伤亡事故为目的的安全管理,与企业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各项管理工作密切关联、相互渗透。

管理的基本问题是“管什么”和“怎么管”的问题。前者实际就是管理的对象范畴,后者是管理的体系、制度与方法范畴。据此可构建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内容体系。

(一)面向对象的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内容

预防性管理就是以预防事故为中心所进行的管理活动。由于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因此预防性管理的核心是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对人员的管理重心就是如何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具体如:进行人员安全培训,提高人员的安全素质;进行职务分析,选拔更合适的人员;进行职业适应性测试,提高人与工种的匹配程度。但从管理角度,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是如何使设备与环境系统没有或降低有害因素和危险因素,设备管理具体包括设备的选购、安装、调试过程的安全监督、管理、把关,设备安全防护装置配备情况的检查,设备运行过程中其安全状态的检查,设备运行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设备检修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等;作业环境管理具体包括作业环境有害因素及其危险程度的检测、分析、评定,作业环境改善与防护技术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作业环境的布置、有害因素散发情况,采光情况,安全标志等的检查,改善作业环境的设备、设施运行状况的检查等。过程管理中的“过程”是指项目的活动过程,如工程建设过程,作业过程,动火过程等。

事后性管理就是出了事故以后的管理,包括事故管理和办理工伤保险理赔过程的管理。事故管理主要是事故报告,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事故的统计分析与报表等。工伤保险的管理主要是参加工伤社会化保险的职工出工伤后办理工伤理赔过程的管理工作,包括工伤的认定、劳动能力的鉴定、评残、补偿金的理赔办理等。

(二)企业安全管理的体系、制度、方法

1.企业安全管理体系

“怎么管”的问题实际就是企业应建立什么样的安全管理的体系和制度,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管理。有关安全管理体系,我国已经颁布《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运行标准》,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有:职业安全卫生方针、计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管理评审。职业安全卫生是企业对安全生产的定位问题,即企业安全生产的发展方向与目标,而计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管理评审这四个要素实际上构成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的工作模式。《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是企业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依据。

2.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保障职工人身安全与健康以及财产安全的最基础规定,是保证安全生产各方面的标准和规范,是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延伸。企业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例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安全检查、特种作业管理、危险作业审批、危险设备管理、有毒有害物质监测、职业病、职业中毒管理、女工保护制度等。

3.安全管理中的方法

方法是解决问题所采取的程序、技术、模式、方式等的综合。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研究,人们已经提出了许多有效的管理、危险分析、安全评价等方法。

(1)综合安全管理方面,如安全目标管理法(设定目标、展开目标、实施目标、结果考核);全面安全法,即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管理;5S法(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0123管理法,即0—重大事故为零的管理目标,1—第一把手为第一责任者,2—岗位、班组标准化的双标建设,3—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三全”安全管理;1+2+3=0模式,即1—思想上安全第一,2—实行“专管与群管”相结合,3—求严、求细、求实,0—实现人身伤亡事故为零;重点分类管理法;人流、物流定置管理法等等。

(2)危险分析方面,如危险预先分析法、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法、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安全检查表法、事故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原因—后果分析法等。

(3)安全评价方面,如一般作业危险评价法、道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蒙德法、六阶段评价法等。

企业安全管理员试题 篇4

一.选择题

1.《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试行)》适用于从事道路旅客运输的企业。

A.所有B.国内C.部分D.国有

2.道路旅客运输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应当“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A.执行B.坚持C.按照D.贯彻

3.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交通运输、公安和安全监管等有关部门对其安全主体责任履行情况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

A.落实B.遵守C.配合D.接受

4.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及分支机构应当依法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和管理机构。

A.建立B.设置C.组织D.成立

5.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及分支机构应当与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相适应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A.设立B.落实C.配备D.配置

6.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生产应当包括企业主要负责人,运输经营、安全管理、车辆管理、从业人员管理等部门负责人及分支机构的主要负责人。

A.分支机构B.领导机构C.管理机构D.领导小组

7.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具有在道路客运行业以上从业经历,掌握道路旅客运输安全生产相关政策和法规,经相关部门统一培训且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A.一年B.二年C.三年D.五年

8.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参加相关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且每年参加脱产培训的时间不少于学时。

A.24B.48C.72D.96

9.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和例会应当有会议记录,会议记录应建档保存,保存期不少于年。

A.一年B.二年C.三年D.五年

10.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按照《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按不低于营业收入的的比例提取、设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

A.0.5%B.0.7%C.1.0%D.1.2%

11.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按照《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的规定,为营运车辆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及为旅客投保。

A.意外伤害保险B.承运人责任险C.乘座险D.三者险

12.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负有安全生产的。

A.主要责任B.全部责任C.全面责任D.监督责任

13、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协助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对安全生产工作负组织实施和综合管理及的责任;

A.主要B.全部C.监督D、全面

14、其他负责人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管理责任。

A、直接B、间接C、相应D、监督

15.对三年内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致人死亡且负同等以上责任的;交通违法记分有满分记录的;以及有酒后驾驶、超员20%、超速50%或内有三次以上超速违法记录的驾驶人,道路旅客运输企业不得聘用其驾驶客运车辆。

A.1个月B.3个月C.6个月D.12个月

16.客运驾驶人岗前理论培训不少于学时,实际驾驶操作不少于30学时,并要提前熟悉和了解客运车辆性能和客运线路情况。

A.12学时B.24学时C.48学时D.72学时

17.客运驾驶人应当每月接受不少于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的教育培训。

A.1B.2C.3D.4

18.客运驾驶人教育与培训考核的有关资料应纳入客运驾驶人教育与培训档案,档案保存期限不少于年。

A.1B.2C.3D.4

19.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每月查询一次客运驾驶人的违法和事故信息,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处理。

A.1B.3C.6D.12

20.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建立客运驾驶人从业行为定期考核制度。考核的周期不大于个月。客运驾驶人从业行为定期考核的结果应与企业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挂钩。

A.1B.3C.6D.12

21.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设立负责车辆技术管理的机构,配备专业管理人员。

A.车辆维修B.车辆管理C.车辆技术D.12车辆档案

22.企业车辆技术管理机构应制定计划,保证车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技术规范以及企业的相关规定进行维护。

A.车辆维护B.车辆大修C.车辆小修D.12车辆保养

23.企业应当在车厢内前部、中部、后部明显位置标示客运车辆车牌号码、核定载客人数和投诉举报座机、手机电话,方便旅客。

A.执行监督B.投诉C.举报D.监督举报

24.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在车辆报废期满前,将车辆交售给机动车

回收企业,并及时办理车辆注销登记。车辆报废相关材料应至少保存年。

A.3年B.2年C.5年D.4年

25.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实时监控车辆行驶动态,记录分析处理动态信息,及时提醒、提示违规行为。对违法驾驶信息及处理情况要留存在案,其中监控数据应当至少保存1个月,违法驾驶信息及处理情况应当至少保存年。

A.1年B.3年C.4年D.5年

26.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在安排运输任务时应当严格要求客运驾驶人在小时内累计驾驶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特殊情况下可延长2小时,但每月延长的总时间不超过36小时),连续驾驶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每次停车休息时间不少于20分钟。

A.12小时候B.36小时候C.24小时候D.48小时

27.对于三级以下(含三级)山区公路达不到夜间安全通行要求的路段,道路旅客运输企业不应在夜间安排营运客车在该路段运行。

A.晚23时至早6时B.晚20时至早7时

C.晚21时至早7时D.晚22时至早6时

28.客运包车要凭包车客运标志牌,按照的时间、起始地、目的地和线路,持包车票或包车合同运行,不得承运包车合同约定之外的旅客。驾乘人员要对旅客携带物品进行安全检查。

A.规定B.说定C.约定D.预定

29.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根据关键岗位的特点,制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并监督员工严格执行,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业。

A.分开B.分类C.分别D.分批

30.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配备和完善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的设施和设备,定期更新宣传、教育的内容。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应予以记录并建档保存,保存期限应至少为年。

A、5年B、4年C、3年D、1年

31、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建立安全生产内部评价机制,每年至少进行次安全生产内部评价。评价内容应包括安全生产目标、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投入、安全教育培训、从业人员管理、车辆管理、生产安全监督与检查、应急响应与救援、事故处理与统计报告等各项安全生产制度的适宜性、充分性及有效性。

A、3B、1C、2D、4二、判断题

1.班线客车要严格按照许可的线路、班次、站点运行,在规定的停靠站点上下旅客,不得随意站外上客或揽客,不得超员运输。驾乘人员要对途中上车的旅客进行危险品检查,行李堆放区和乘客区要隔离,不得在行李堆放区内载客。()

2.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可以挂靠经营,不得违法转租、转让客运车辆和线路牌。()

3.客运驾驶人行车操作规程的内容应至少包括:“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的车辆技术状况检查、开车前向旅客的安全告知、高速公路及特殊路段行车注意事项、恶劣天气下的行车注意事项、夜间行车注意事项、应急驾驶操作程序、进出客运站注意事项等。()

4、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

5、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遵守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和运输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管理各项制度,完善安全生客运驾驶人等从业人员管理,保障道路旅客运输安全。()

6、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完善、改造、维护安全运营设施和设备,配备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人员安全防护用品,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安全培训,进行安全检查与隐患治理,开展应急救援演练等各项工作的费用支出。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的使用应建立独立的台账。()

7、企业各职能部门、各岗位人员在职责范围内承担全面的安全生产职。

()

8、拥有10辆以上(含)营运客车的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设置专门的车辆技术管理机构,配备专业车辆技术管理人员;()

9车辆的日常维护由客运驾驶人或专门人员在每日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执行。一级维护和二级维护应由具备资质条件的车辆维修企业执行。()

10、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对达到国家规定的报废标准或者检测不符合国家强制性要求的客运车辆,不得继续从事客运经营()。

11、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对故意遮挡车载卫星定位装置信号、破坏车载卫星定位装置的驾驶人员,以及不严格监控车辆行驶动态的值守人员给予处罚,严重的应调离相应岗位,直至辞退。()

12、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运用动态监控手段做好营运车辆的组织调度,并及时发送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通报、安全提示、预警信息。()

13、对于单程运行里程超过500公里(高速公路直达客运600公里)的客运车辆,企业应当配备两名以上客运驾驶人。()

14、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对途经高速公路的营运客车乘客座椅安装符合标准的安全带。驾乘人员负责做好宣传工作,发车前、行驶中要督促

乘客系好安全带。()

15、道路运输企业应当制定车辆日常安全检查操作规程,车辆日常安全检查操作规程的内容应至少包括:轮胎、制动、转向、灯光等安全部件检查要求和检查程序,安检不合格车辆返修及复检程序等。()

16、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制定车辆动态监控操作规程,车辆动态监控操作规程的内容应至少包括: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监控平台设备的检修和维护要求,监控信息采集、分析、处理规范和流程、违章信息统计、报送及处理要求及程序,监控信息保存要求和程序等。()

17、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建立乘务员安全服务操作规程,乘务员安全服务操作规程的内容应至少包括:乘务员值乘工作规范,值乘途中安全检查要求,车辆行驶中相关信息报送等。()

18、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建立安全生产事故责任倒查制度。按照“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得不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的原则,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19、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

20、路旅客运输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年终考核结果,对安全生产相关部门、岗位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奖惩。对全年无事故、无交通违法记录、无旅客投诉的文明安全驾驶人予以表彰奖励。()

一.选择题 1.A 2.B3.D4.B5.C6.B7.C8.A9.C10.A11.B。12.C13、C14、A15.D16.A17.B18.C19.A20.B21.C22.A23.D24.B25.B26.C27.D28.C29.B 30.C

31、B

二、判断题

1.(√)2.(×)3.(√)

4、(√)

5、(×)

6、(√)

7、(11、(√)

12、(15、(√)

16、(19、(√)20、()

8、(√)9(√)

10、(√)

13、(×)

14、(√ √)

企业安全管理员试题 篇5

企业名称

岗位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4×15,每题4分,共60分)

1.班组是企业民主管理的基地,具有团结和稳定职工的()作用。A.约束 B.凝聚 C.导向 D.激励

2.企业“三级”安全教育中的第三级安全教育就是()安全教育。A.车间级 B.厂级 C.班组级 D.工段级

3.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岗位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基本制度,是企业所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

A.中心 B.重心 C.核心 D.重点

4.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的作业。特种作业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从业人员。A.较大危害 B.重大危害 C.特别重大危害 D.危害

5.根据调查分析,90%以上的事故发生在生产班组,80%以上的事故的直接原因都是在班组 生产中()、违章作业或者各种隐患没有被及时发现和消除所造成的。A.管理缺陷 B.纪律松弛 C.违章指挥 D.设备故障

6.班组长管理要制止“三违”现象,“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A.违反劳动纪律 B.违反客观规律 C.违背领导意愿 D.违反办事原则 7.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及时报告是员工的()。A.权利 B.责任 C.义务 D.ABC都正确 8.下列作业中不属于特种作业的选项是()。

A.电工作业 B.金属切削作业 C.焊接与热切割作业 D.高处作业

9.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后,方可上岗作业。A,培训合格证 B.培训资质证 C.特种作业操作证 D.专业资格证

10.劳动保护用品(又称个体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所必需的一种()装备。

A.积极性 B.被动性 C.防御性 D.保护性

11.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的劳动保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A.企业标准 B.地方标准 C.行业标准 D.安全标准 12.下列情形中属于工伤范围的是()。

A.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B.因醉酒导致伤亡的情形 C.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情形 13.A.中暑 B.心脏病 C.高血压 D.感冒

()。14.危险作业的分级管理原则之一是各级危险作业都要明确落实责任人。其中:A级危险作业责任人由分公司主管安全的领导担任,B级危险作业责任人由工程项目部负责人担任,C级危险的责任人由()担任。

A.班组安全员 B.车间安全员 C.班组带班长 D.岗位班组长

15.危险预知活动是针对施工特点和工艺过程,以危险源为对象,以()为基本单位,一般在班前开展的一项安全教育和训练活动。

A.生产班组 B.生产工段 C.生产车间 D.作业群体

二、多项选择题(5×4,每题5分,共20分)

1班组是一个完善的组织机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因此,班组具有()特点。A.结构小 B.管理全

C.工作细

D.管理难

E.任务实 2.生产过程作业安全标准中的“三遵守”是指()。

A.遵守法律法规 B.遵守劳动纪律 C.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D.遵守自己承诺 E.遵守安全规章制度

3.班组必须完善管理制度,包括:出勤纪律考核制度、()和卫生制度等等。A.设备保修制度 B.质量制度 C.场地使用制度 D.安全生产制度 E.维修操作规范制度

4.开好班前会是搞好班组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作用极大。班前会的内容包含:()、讨论,交换意见和派活。

A.健康和心理状况认证 B.做好服装和劳保用品的检查

C.进行作业指示和危险预测 D.做好共同作业中的配合 E.ABCD都正确

三、判断题(2.5×8,每题2.5分,共20分)

1.ABC干粉灭火器中的中的ABC分别代表可以固体火灾、液体火灾、金属类型火灾。2.如有易燃易爆气体泄漏,应立即打开门窗和电风扇进行通风,降低易燃易爆气体浓度;

3.发生火灾人员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避免吸入烟

气导致人员窒息;

4.为了赶生产产量,可将机械设备的双手启动开关的一边堵塞住,改为单手启动即方便又快捷;5.懂一点电工知识的人都可以装接电线;

6.工业酒精是属于易燃液体;

7.电气设备周围可以堆放衣物等可燃物;

8.在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员工必须佩戴好防尘口罩以防止毒物从呼吸道及消化道进入人体;

企业安全管理员试题 篇6

标准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硝酸铵炸药为粉状,用纸包装加工成圆柱形药卷,外涂一层石蜡防水。硝酸铵炸药的贮存期为__个月。A.2~3 B.6~8 C.4~6 D.5~6

2、大型企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达到其年销售收入的()时,可提出缓提的申请。A.1% B.2% C.5% D.10%

3、事件树各分支代表初始事件一旦发生后其可能的发展途径,其中导致系统事故的途径即为__。A.事故连锁 B.安全连锁 C.连锁效应

D.事故危险程度

4、《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规定,暂扣、吊销有关许可证和暂停、撤销有关执业资格、岗位证书的行政处罚,由发证机关决定。其中,暂扣有关许可证和暂停有关执业资格、岗位证书的期限一般不得超过__个月。A.3 B.5 C.6 D.8

5、事故报告后出现新的情况,事故发生单位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续报、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__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及时补报。A.10 B.15 C.30 D.60

6、脚手架工程不包括__。A.设计计算 B.绘制施工详图

C.编制搭设和拆除方案 D.操作措施方案

7、要求用人单位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__,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A.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 B.离岗后的职业健康检查 C.在职健康检查 D.定期的健康检查

8、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__为工伤。A.可以认定 B.应当视同 C.应当认定 D.可以视同

9、利用职业之便,贪污、索贿、受贿或者是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处__万元以下的罚款;吊销其执业证,__年内不得再申请注册。A.3,5 B.3,3 C.5,5 D.3,1

10、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火灾和高出坠落类似事故的分类依据是__。A.事故危险的严重程度 B.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 C.事故类别

D.职业健康的标准

11、我国在工伤事故统计中,最常用的事故分类方法是__。A.20类

B.按事故原因 C.按事故结果 D.事故等级

12、能够使事故能量按照人们的意图释放,防止能量作用于被保护的人或物的安全技术措施是()。A.设置薄弱环节 B.个体防护 C.隔离

D.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13、压力容器广泛采用的是各种类型的__压力计。A.活塞式 B.液栓式

C.弹性元件式 D.电量式

14、吊篮脚手架属于()。A.工具式脚手架 B.外脚手架 C.内脚手架 D.满堂架

15、__是针对某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A.综合预案 B.现场处置方案 C.基本预案 D.专项预案

16、在石门向煤层至少打__个测压孔,测定煤层瓦斯压力,并在打钻过程中采样,测定煤的坚固性系数和瓦斯放散初速度,按综合指标进行预测。A.2 B.3 C.4 D.5

17、__是矿山企业最基本的基础安全培训。A.择期培训 B.领导培训 C.全员培训 D.年度培训

18、__对煤矿企业实际生产条件和安全条件进行审查是否符合煤炭生产许可证条件。

A.国土资源管理局 B.劳动保障部门

C.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D.煤炭管理部门

19、__是指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A.系统原理 B.系统原则 C.人本原理 D.预防原理

20、依据《消防法》的规定,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必须设置在__。A.交通便利区域 B.城市繁华区域

C.城市边缘或者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 D.水源充足的区域

21、《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__天内审查完毕,经审查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A.25 B.35 C.45 D.60

22、建立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有助于大型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功能__。A.一体化 B.完善化 C.科学化 D.现代化

23、__是变配电站的核心设备。A.电力电容器 B.电力变压器 C.高压开关

D.高压负荷开关

24、可以用单元综合抵消因子值的大小说明该单元安全管理与控制的__。A.绩效 B.程度 C.措施 D.系统

25、矿山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竣工后,__验收。A.由管理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 B.由劳动行政主管部门

C.由专门管理矿山企业的部门 D.由管理矿山企业的协管部门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具有燃烧爆炸性质的危险物质可分为7大类,下面正确的有__。A.化学性物质 B.气体燃烧性物质 C.固体燃烧性物质 D.自燃物质 E.氧化性物质

2、生产经营单位采用__,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A.新工艺 B.新技术 C.新材料 D.新设备 E.新观念

3、某企业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协议中规定:

“如因员工个人原因造成工伤事故,本厂不承担任何责任”。该企业因此而承担的违反《安全生产法》的法律责任是__。

A.协议无效

B.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以罚款 C.责令停业整顿

D.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给予刑事处分 E.责令限期改正

4、根据我国现行的生产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标准,生产性粉尘危害程度的分级指标有__。

A.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B.工人接触时间 C.粉尘浓度

D.工人接触时间肺总通气量 E.粉尘浓度超标倍数

5、机械化、半机械化控制的人机系统,系统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__。A.机械化的程度

B.人机功能分配的合理性 C.机器的本质安全性 D.人员素质 E.人为失误率

6、审核策划和准备主要包括__以及准备审核工作文件等工作内容。A.确定审核范围 B.确定审核条件 C.指定审核组长 D.制定审核计划 E.做出审核报告

7、《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立法目的是__。A.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

B.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 C.维护公共安全

D.保障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E.进行火灾事故的预防与预测,提供消防安全管理依据

8、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需要达到的要求是__。A.建立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的要求,并应适时修订;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要与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体制协调一致

B.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根据本单位、部门、班组、岗位的实际情况,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防止形式主义

C.制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有专门的人员与机构来保障

D.在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同时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监督、检查等制度,特别要注意发挥职工群众的监督作用,以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真正落实 E.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与该单位的经济利益相适应

9、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后,有下列__情形的,由所在单位向注册管理部门办理注销注册。

A.脱离全工作岗位连续满半年 B.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C.受行政处罚

D.严重违反职业道德

E.同时在两个以上法人单位执业

10、漏电保护装置主要用于__。A.防止人身触电事故 B.防止中断供电 C.减少线路损耗 D.防止漏电火灾事故 E.监测一相接地故障

11、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职权包括__。A.对事故隐患的处理权

B.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处理权 C.进入生产经营单位的检查权 D.制定生产经营单位的规章制度 E.对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的任免权

12、安全预评价报告的要求包括__。

A.应全面、概括地反映安全预评价过程的全部工作 B.文字应简洁、准确 C.提出的资料清楚可靠 D.论点鲜明

E.利于阅读和审查

13、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A.职业病的诊断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较大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B.用人单位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的,职业病病人的诊断、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费用由工伤保险机构承担

C.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变

D.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及时办理提前退休手续,并给予相应的待遇

E.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

14、《安全生产法》明确了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行使以下__职权。A.进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的权利

B.发现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依法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权利 C.对安全生产违法人员实施行政拘留的权利

D.重大事故隐患危急情况下的紧急撤出作业人员的权利

E.对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设施、设备、器材予以查封或者扣押的权利

15、异常气候条件引起的职业病列入国家职业病目录的有__。A.中暑 B.风湿病 C.减压病 D.高原病 E.关节炎

16、下列属于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程序的有__。A.简易程序 B.一般程序 C.复议程序 D.听证程序 E.诉讼程序

17、《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前期预防的具体规定有__。

A.关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及对其工作场所职业卫生要求的规定 B.关于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制度的规定 C.关于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制度的规定

D.关于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制度的规定 E.关于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的备案制度的规定

18、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机关作出__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A.责令停产停业

B.吊销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 C.警告

D.较大数额罚款 E.拘留

19、防止振动危害的控制措施__。A.加强通风

B.改革工艺,采用减震和隔振等措施

C.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体防护及健康监护 D.限制作业时间和振动强度 E.控制振动源

20、初始评审目的是依据职业安全健康方针总体目标和承诺的要求,为建立和完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的各项决策提供依据,并为持续改进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提供一个能够测量的基准。其各项决策的重点是__。A.目标 B.初始评审 C.管理方案 D.运行控制 E.应急响应

21、监督检查的目的是预防事故的发生,其实现手段有__。A.通过广泛宣传,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

B.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加大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C.加强日常工作的监察

D.通过检验发现特种设备在设计、制造等过程中的影响产品安全性能的质量问题

E.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用行政执法的手段纠正违法违规行为

22、职业性致癌物分为__。A.标准致癌物 B.一般致癌物 C.确认致癌物 D.可疑致癌物 E.潜在致癌物

23、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对下列__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A.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 B.土方开挖工程 C.浇灌混凝土工程 D.起重吊装工程 E.脚手架工程

24、职业病危害分级及职业危害分级标准包括__。A.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B.生产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 C.高温作业分级

D.发射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 E.有毒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

企业安全管理员试题 篇7

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是有规律可寻的,运用科学的安全管理模式以及先进的技术,通过持续、全过程、全员参与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在生产过程中做到人员操作规范、设备完好有效、环境舒适友好,切断安全事故发生的因果链,最终实现零事故的安全目标。

二、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必要性

通过统计,中国兵器行业1999年7月-2009年6月,共发生的165起重伤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其中死亡事故58起,死亡94人,重伤事故107起,重伤150人,事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分析事故原因主要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良和管理的缺陷造成了事故隐患到事故的转变。总之,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本质安全化程度,刻不容缓。

三、相关术语

1.安全源头,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直接影响生产安全的因素。包括人员、建设项目、物资采购、工艺设计、环境和管理制度等。

2.本质安全型企业,是运用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科学的管理模式以及先进的技术,实现人-机-环系统的最佳匹配,使事故降低到人们期望值和社会可接受水平的风险管理,最终实现零事故的安全目标。

四、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六大基本途径

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可遵循的基本途径是:加强员工的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知识水平和安全防范能力;通过基础条件建设,提高企业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严把物资采购,确保物资符合要求;完善工艺技术设计,源头控制安全风险;持续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体防护,降低职业危害程度;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和制度体系,堵塞管理漏洞。

1.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实现人的本质安全

安全培训是基础。毫无培训就上岗,刚刚上岗就出事,这样的悲剧就像死循环,重复上演。唯有培训到位才能打破这个怪圈。开展安全培训,首先是一个理念的输出。就是将“安全第一”的理念时时处处灌输给每个员工,决策时最先考虑安全问题,提高员工的安全知识水平和安全防范能力。只有每个员工都理解自己的工作,了解他要打交道的设备或者物品有什么危险,才能真正实现人的本质安全。

2.加强基础项目建设,实现企业的本质安全

在项目建设前期,要对引进的工艺技术、设备进行方案的充分论证,尽量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高的工艺设备,对影响安全的环节提出解决措施;施工阶段,要严格执行初步设计等文件要求,落实各项防护设施,且保证设施的质量;验收阶段,确保竣工验收资料齐全,试运行存在的问题全部解决,并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实现安全隐患不遗留。

3.严把物资采购,实现物资符合标准

企业生产经营采购的危险化学品、电气设备、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劳动防护用品等,企业采购部门要对供货商的安全资质和执行标准严格审查,符合工厂使用要求,对进厂的材料、设备做好进厂验收。在日常设备使用中,要对危险性大的特种设备做好日常保养、定期检修,定期排查设备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措施;鼓励和重视员工提出的各项合理化建议,积极对设备进行合理改造,提高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实现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化。

4.加强工艺设计管理,实现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

在科研试验的可行性分析、概念设计、基础设计、工程设计等阶段,都应当将安全管理要求纳入其方案当中,组织专门安全评估或评审,分析论证其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因素,明确安全保障措施。对科研试验相关重大危险源设施、设备制订有针对性地专项应急预案,认真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落实应急救援措施,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在设计工艺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工艺存在的危险因素,评估事故风险,编制可行、合理的工艺规程和技安守则,从源头上消除危险危害因素,避免事故;工艺技术资料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实现工艺的本质安全。

5.改善作业环境,实现环境的本质安全

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所谓“硬环境”是指员工生产工作所处的场所,其对安全的影响主要包括生产现场的通风、温度、湿度、粉尘、噪声、有毒气体浓度等是否超标,工作环境的照明、安全标识等是否齐全。工作环境保持安全、整洁,会使员工在工作时心情舒畅、精力集中,降低工作中发生误操作的可能,同时也避免了由外界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软环境”是指通过强化安全理念灌输,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员工自我防范意识增强,降低职业危害程度。

6.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实现管理的本质安全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预防各类事故发生,建立长效机制,实现本质安全的重要保证。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自上而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现场监督管理,建立三级安全监督检查机制;健全完善考核体系,严管重罚,加大对“三违”行为的处罚力度;切实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从管理上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化水平。

五、前景展望

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是一个长期的、相对的过程,企业要从抓“本质安全”六大要素入手,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为切入点,按照“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理念,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严格监督考核,严肃责任追究,以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思维和方式推行本质安全管理,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

参考文献

[1]王默.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四要素建设.中国三峡总公司网站

企业安全管理员试题 篇8

关键词:危机;企业危机;管理

一、危机与企业危机管理

在日益加速的全球化过程中,企业的经营环境变得更为复杂和不稳定,企业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危机的发生,如雀巢牛奶事件,东芝笔记本事件,南京冠生园事件等。巴顿认为危机(crisis)是“一个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大事件,这种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对组织的人员、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企业的危机主要来自8个方面,即质量、人员、品牌、财务、公害、犯罪、事故和天灾。面对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危机,如何让企业经营的更加安全?对企业面临的危机进行有效地管理是国外的企业在残酷的现实触动下做出的选择,他们通过危机监测,危机预控、危机决策和危机处理达到避免、减少危机产生的危害甚至将危机转化成为机会的目的。我国的企业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很少有企业已经建立了科学规范的危机管理体系,所以亟待补上危机管理这一课。

二、企业危机管理案例

“康泰克”在国家药监局正式宣布禁止PPA后,在众多媒体上被等同于PPA或者与之相提并论,该产品的生产销售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公司总部立即组织危机管理、沟通、市场、生产4个小组,发表危机公关纲领,宣布全面暂停生产和销售、取消合同、停止广告宣传和市场推广,召回各地销售经理,接受专门培训,贯彻应急行动纲领;同时召开了新闻媒介恳谈会并开通消费者热线。公司随后推出“新康泰克”的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与前者的起死回生的结局截然相反的是济南三株集团在经历了“三株常德”危机事件后,从此元气大伤,辉煌不再。一桩“三株”最终胜诉的官司,却让正处在销售顶峰的三株口服液在全国的销售陷入困境,造成数十亿元的损失,工厂被迫停产,10万人下岗。

意外的危机事件,如果处理得当,可以化险为夷,甚至转危为机;反之,将使企业的形象严重受损,危及到企业的生存。在实际危机处理的操作中,企业必须遵循一定危机处理原则,建立危机管理体系。

三、企业危机管理的原则

危机管理立足于应付企业突发的危机事件,抗拒突发的灾难事变,趋利避害,化险为夷,将损失降至最低点,尽最大可能保护企业的声誉。因此企业实施危机管理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1. 时间性原则,又称为快速反映原则。突发性、震撼性的危机事件往往来势凶猛,整个事件的过程变化迅速,后果难以预料。危机一旦发生,往往伴随着政府相关部门和新闻媒体的介入,此时企业必然处在外界的一片指责声中。此时,时间成为极为关键的因素,反映迟钝、优柔寡断贻误了转瞬即逝的适当时机,会让企业遭受不易挽回的有形和无形的损失。

2. 维护顾客利益与企业形象原则。当危机发生后,不论是什么原因,企业都应该遵循顾客利益原则,即把顾客利益放首位,谋求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的实现,而不能一味顾及自身付出的经济价值,但求“留得青山在”。以中美史克为例,公司在新闻媒介恳谈会上表明了不停止投资和“维护广大群众的健康是中美史克公司自始至终坚持的原则”的立场,在危机事件发生后很快掌握了应对的主动权。维护企业形象是危机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

3. 实话实说原则。不要等别人来揭露事实,要把企业所掌握的真相老老实实的公布于众,赢得公众的信任与支持。实话实说一方面可以减少谣言,小道消息的散播造成的破坏性影响,另一方面防止一旦外界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到某些事实真相。当那些出于维护企业形象与利益缘由编造的谎言被攻破时,企业将陷于非常不利的局面。20世纪70年代的雀巢奶粉隐瞒了生产的奶粉存在的严重质量问题,并在遭受质询时矢口否认,结果遭到了受害国长达7年之久的抵制。

4. 科学原则。在危机管理中要注意科学性、技术性,切忌盲目性。面对有些危机事件,要多征求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专家,这样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002年初,一篇题为《莫忽视微波炉的危害》被全国众多媒体转载,文中称“使用微波炉对人体有害并且使食物中的营养流失”。占领微波炉市场半壁江山的格兰氏立即约见新闻媒体,请中国家电研究会所和中华预防医学会专家辟谣,并公布国家技术监督局对微波炉的检测结果,这篇被认定为由竞争对手炮制的文章所引发的危机被格兰氏很快巧妙化解。

5. 协同原则。企业的生产、营销、公关等部门在危机时间发生后,要实现协同运作,明晰各机构的相关职能,发挥整体功效。同时要赢得企业全体员工信任与支持,争取员工和企业和衷共济。避免在此时大规模裁员,这样易造成留下员工内心恐慌而抵制企业应对危机的各种对策的实施。同时正常的企业运作管理不能懈怠,避免内忧外患同时发生。

四、建立企业危机管理体系

危机管理的阶段划分在理论界有诸多不同的观点,较常见的是按照时间序列进行,将企业的危机管理体系分成3个子系统:危机预警体系、处理体系和危机后管理体系。

1. 企业危机预警体系。危机管理的重点就在于预防危机,而不在于处理危机。“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存而不忘亡”是中国历史上“治国安邦”的最重要的经验与教训。

首先,要对企业全员进行危机意识教育,使之树立“防患于未然”的危机意识。美国微软公司就提出过“微软公司距离破产只有10个月”,华为和小天鹅也提出了类似的末日管理理论,目的就是为了强化危机意识,以便发现危机前兆,超前决策,争取主动,尽可能将危机消除在潜伏期。其次,要建立敏锐的信息情报网络,列出危机评估表,将可能诱发危机的因素按重要性依次排列,做好相应对策。这套网络系统不仅会在危机的预测上发挥巨大的作用,还将有助于在危机处理的过程中建立畅通无阻的信息通路,为决策层提供真实、准确的决策依据。再者,要精心策划企业危机处理计划,可以从总的纲领性原则,针对具体危机情境的计划和不同管理层次的部门行动计划等方面制定。另外,要和相关领域的重要媒体维持长期信任关系,并注意争取政府相关部门对企业的支持。在“危机事件”发生时,舆论进行公正客观地报道及行政部门的举措对于企业存亡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公共关系部门日常工作的重要作用在此刻将突显出来。

2. 企业危机处理体系。危机预防管理只能使危机爆发次数减少,提高组织的“免疫力”,但无法阻止所有危机的到来。企业一旦到了关乎生死存亡的时刻,应该如何冷静的对待来自多方面的巨大冲击呢?(1)尽快成立危机管理小组。危机管理小组成员应具备较强的能力和全面素质,具备临危不惧, 反应迅速,决策果断,擅长沟通等才干。小组领导人应由具有较高威望和影响力的高层领导担任,以利于尽早做出权威决断,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处理危机。(2)以最快的速度启动危机应变计划,采取适当应对策略。在计划实施中掌握一切变化,随机应变,不断地观察目标市场的动向,了解消费大众态度的转变和他们真正关心的问题,以如履薄冰的心态进行处理,并随时相机调整。危机发生往往具有“涟漪效应”,一种危机处理的不当往往引发一连串的其他危机,企业应果断采取措施,切断危机对企业其他经营方面的联系,以防蔓延。(3)要建立有效的信息传播系统。企业应该预先确定危机时发言人,专门负责在媒体上说明事实真相,阐述公司的对策。有时为增强公众对企业传递信息的信赖感,可邀请权威机构如政府主管部门、质检部门、专家学者和媒体参与调查和处理危机。

3. 危机后管理体系。危机事件发生后,如何做好恢复工作并做好危机后的管理也至关重要。此时应尽快修补因为危机而破裂的关系,重塑企业的形象。企业还应建立危机评估系统,彻底找出危机发生的症结所在,然后做出矫正行动,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危机后企业管理一般分为3步——调查、评定和变革。首先调查危机发生的原因,是公司内部的原因,还是无法控制的外在环境因素,并且虚心听取媒体的意见,了解他们对企业以及危机处理方式的看法,从旁观者的角度找到企业自身难以发现的隐患所在。危机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评定包括对预警系统的运作、危机应变计划、危机决策和处理等各方面的评价,详尽地列出危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不足,总结经验与教训。 最后,针对调查和评定,利用危机为契机,对企业的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弊端进行彻底的变革,转危为机。

危机后企业仍然要采取一些持续的措施,丝毫不能麻痹。可以举办一些有意义的主题公关活动,弥补企业形象缺损,并利用危机宣传企业正面形象,为企业的品牌声誉注入更新的生命力,持续地与关系群体进行有效沟通,加强彼此间的依赖和信心。中美史克就在PPA风波之后,推出了新的康泰克,在广告语中打出了“不含PPA”,无形中让这次危机为公司做了不花钱的广告,并突出了公司对公众负责任的形象,一举两得。

五、结束语

西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危机管理,美国、加拿大多家独立的危机管理咨询公司,专门进行危机管理咨询工作,危机管理被这些国家许多学校的管理学院列为专业核心课程。相比之下,中国的危机管理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企业实践中,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国有企业受到过去的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养成的对政府的等、靠、要依赖心理至今还没有彻底转变,企业根本就没有危机意识;中国市场经济环境尚未健全,被推向市场参与竞争的企业因缺乏经营管理经验,危机事件发生并导致企业经营轰然而倒的可能性要比国外大得多。只有加强危机管理,让企业生产经营良好时能居安思危,在陷入困境时能从容不迫,中国的企业才能迈向更安全的经营。

参考文献:

1.MBA课题编译小组. 危机管理.九州出版社,2002.

2.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

上一篇:客户关系管理结果下一篇:金立手机促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