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品安全教育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工作,保持学校教学秩序的安全稳定,创造良好、宽松、舒适的育人环境,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对做得好的方面,继续发扬、巩固成果、不断提高;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坚决按上级要求进行全面彻底整治,绝不留后患。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彻底消除学校安全隐患,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强化安全措施;遏制重特大事故。为维护学校平安,保证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一、完善学校安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刘宝国
副组长:刘啸
成员:刘子峰 李健玲刘丕玉
二、层层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
学校每学期开始,校长与各班级班主任签订《安全责任书》;签订《班主任、家长、学生安全责任状》;并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一式四分,县教育局、镇教委、学校、学生家长各留一份,明确责任。真正做到层层签订,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到岗到人,奖惩兑现。
三、健全安全工作规章制度
建立了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集体外出活动报告审批制度、重大责任事故报告制度、中小学生非正常伤亡事故统计分析报告制度、重点要害部位管理制度、安全保卫管理制度等工作制度。切实落实各种安全工作制度。
四、全面开展师生安全教育
对上级下发的有关安全工作的领导讲话、文件精神及时传达到每一位教师、学生。充分利用《中小学安全须知》、《中小学生自我防范安全常识》和《中小学安全教育指导丛书》等现有教材,通过国旗下讲话、教师例会、班会、主题团队会、广播、黑板报、墙报、教育网络等宣传阵地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师生的安全意识普遍提高,防范能力普遍增强,特别是重点要害部位管理人员对相关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
五、加强校舍安全管理
加强学校建筑设施的安全管理,对出现的隐患采取果断措施加以整改。
六、加强交通安全管理
与县交警三中队开展共建“交通安全校”活动。十月份集中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月”活动,活动期间,学校、各班级开辟专题宣传橱窗;各班开好主题班会,出好黑板报,宣传交通法规及安全常识;邀请交警大队领导来校作交通安全知识讲座;举行交通安全图片展出;为确保小学生上学、放学路上的安全,学校规定一至五年级的学生一律不准奇自行车,由学生家长负责接送。印发《交通安全手册》宣传小册,做到人手一册。平时要求学生走路必须遵章守纪,外出不得乘坐无牌无证的交通工具,如果需要外出旅游,必须由家长带领,确保安全。
七、配足消防设施
接消防部门规定要求,配足了各种消防设置,并有专门的管理责任人,加强管理和维护。
八、搞好饮食卫生,做好传染病、常见病的防治
学校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制定了《食
堂管理制度》及《食堂管理规定》,使食堂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食堂环境整洁,炊事管理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持证上岗,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重视做好传染病、常见病的防治工作。
九、做好生产劳动和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
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社会实践前,都认真先组织学习有关安全常识、救护知识。严格遵守“不得组织学生参加有毒、有害和有危险的劳动”的规定。开展体育活动时,加强运动技术指导和安全保护工作。
十、搞好警校共建,整治周边环境
加强与包片民警的联系,及时反馈各方面信息;与交警大队共建“交通安全校”;与社区密切配合,争取多方力量,整治好周边环境,创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 国际教育有必要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就成为学校教育计划的一部分。课程、教学与师资作为中小学国际教育的关键因素, 三者环环相扣。国际教育的课程与教学范畴需要有:在正式课程中融入国际或全球意识与概念, 开设融入国际教育概念的相关科目或双语课程等;在非正式课程、课外或社团活动中, 开展国际交流与国际服务;在正式或非正式课程上, 利用信息技术打造跨国课堂;在校园与教室里, 营造国际教育的学习情境与气氛。师资是实施国际教育的主要力量, 除了有赖于中小学通过教师在职教育提升国际素养与促进国际教育专业成长外, 师资培养机构也应将国际教育列为培养课程内容, 以提供未来师资进行国际教育教学的能量。
一、从课堂管理走向课堂引导
学讲计划倡导教师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解决课堂教学中“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这一核心问题的转变改变了以往“填鸭式”教学,教师一统课堂天下的局面。换而言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课堂管理走向课堂引导,由独裁者转变为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激发者、疏导者和提升者。
“学讲计划”指出:要让学生“学进去”,教师首先要掌握学情,充分掌握学生的现有水平和理解能力,初步确立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情境,在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方面运筹帷幄。其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站在思维高处,做好引领,关注学生思维过程,让学生把思维过程说出来。第三,把教学管理的时间充分腾出,留给学生充分的领悟知识的时间,让学生独立阅读或小组讨论来领悟新知。第四,教学过程要注重学生在学习方法的获得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讲出来”,教师一是要在教学之前就考虑好让学生讲什么和如何讲,要明确“讲出来”的主题。二是要明确学生“讲出来”的内容和要求。三是要尽可能给学生留出充分的“讲出来”的时间,教师要学会恰当的提问、用心的倾听和积极的点拨和回应。四是要教师要鼓励和尊重学生差异,允许学生在“讲出来”的过程中出现种种错误并注意时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五是要可以采用“教别人”的方式让学生“讲出来”。六是要拓宽“讲出来”的含义,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无论是“学进去”抑或是“讲出来”,教师的引领作用不可忽视。国家督学李希贵写道:“事实一再表明,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只有领导改变,一個组织才有可能改变。那种自我感觉良好、故步自封,不再改变自己的管理者,任何希望改变别人改变组织的期待必然落空。”
二、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自己的CEO
在《学校转型》一书中,李希贵指出,要让学校里的每一个教师都成为自己的CEO,大量的问题都在沟通、对话、协商中解决。我们实施的“学讲计划”教学改革何尝不是如此呢?
“学讲计划”倡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被动学转化为主动学,铸成良好的学习品格,解决“我要学、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学生全程自主学习体现在“五学”的学习要求上,即“自学、互学、问学、教学、悟学”。“五学”的提出和实施,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讲计划实施以来,学生起初不适应分组学习,不会学,不会讲,不敢讲。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学讲计划理念不断刷新,课堂教学手段的不断尝试,我们的学讲课堂日益精彩。
学讲课堂就是要打造这样的课堂,激发每位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每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学会合作,学会学习。正如李希贵所说的那样,“管理到底为了什么”也许可以有了一个答案:说得时髦一点就是,让每一个人都成为自己的CEO;说得质朴一点,管理的全部努力都是为了激发每一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让选择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很多老教师都对以前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记忆犹新,教师为主,学生为次,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一份教案,能够驰骋教海多年不变。学什么,怎么学,学生都没有选择,一味跟着老师的思维打转。所以有这么一句话,“死教书,教死书”。李希贵在书中指出,我们过分夸大了教育的力量,把教育当作挥舞在自己手上的感化与惩治的大棒,一厢情愿地把相同的教育强加到不一样的孩子身上,在“都是为了孩子好”的外衣下,我们已经不太在意孩子们的真实感受和千差万别的需求。我们的学校里太缺少选择。想想我们现如今推行的学讲计划课堂教学改革,我们会深刻地发现,实施学讲计划教学改革,我们的学生有了更多选择的空间。而这种选择对学生的成长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地理空间的拓展仅仅是一部分的改变,更为重要的是学习内容空间的选择和改变。学讲计划倡导的学讲课堂五步环节——“自主先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拓展、检测反馈和小结反思”,对学生来说,无论是哪一个环节,学生都有着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和自由,他们会抛弃已知的、浅显的,追求深层次的知识,这是人类固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驱使的,是人的内动力,是任何外在因素所实践的影响都无法比拟的。当然在这种选择的氛围下,给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不管怎样,选择改变了课堂,改变了孩子们,改变了我们的教育。正如李希贵在书中所写的那样,当选择成为校园主题词的时候,思考便成为常态,每一位同学都无法回避对自己、对社会的追问,自我潜能、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像孪生兄弟般一并问世。
学校安全关系到师生生命安全,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一贯的安全生产方针,也是学校正常工作开展的保障。为认真贯彻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加强中小学安全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中小学安全和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安全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强化日常管理,狠抓各项科学预防措施的落实。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工作目标
全面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安全文明校园”、“交通安全学校”和“等级食堂”的创建工作,不断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做到无重大火灾、爆炸、重大交通安全、集体急性中毒、踩踏、坍塌等各类学校安全事故。
二、主要工作
1、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努力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深入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活动。各教学班班主任要利用班会课经常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安全教育。让“安全”二字深深地刻在他们幼小的心里,懂得哪些行为是安全的,哪些行为是不安全的,达到他们行为的规范化。任课教师,不管是什么课(包括室内室外课),都要对学生的安全负责,要坚守岗位,保护学生的人生安全。若需要做实验,教师实验要规范,把安全问题考虑周全。
经常利用集中学习时间,认真组织全体教师、职工,特别是班主任学习有关学校安全的法律法规、常见事故的预防和突发事件的处置及用水、用火、用电等安全等安全知识。要加强对职工遵守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和本岗位操作规程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保护能力。每学期要组织全体学生开展一次紧急疏散、逃生自救演练,增强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不断完善学校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全面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制。学校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安排后勤人员和督促相关人员排除。
牢固确立校长是学校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的意识。把学校安全管理列入学校日常工作的重要议题,定期研究、分析安全工作形势,及时处理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落实整改措施。逐级签订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不断完善安全工作目标管理办法,加强对各部门、教职员工安全管理工作的考核,落实奖惩措施。
制定和完善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严格执行“市教育系统重大问题报告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及时上报并协助查处各类事故,认真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对每一起事故,都要按照“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的要求处理。
经常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活动,认真执行每月一次、开学、放假前以及恶劣天气前后的安全检查制度,及时消除各类不安全因素。全面排查重大危险源,落实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并登记建档,定期进行检测、检验、安全评价,制定并实施应急预案,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3、注重设施设备的投入,确保安全管理的各项活动和措施落实到位在注意教育性投入的同时注意安全设施设备的投入,将安全教育、培训、活动的经费列入学校支出预算。按规定配足学校门卫,完善和规范学校消防、防盗、防暴等各类安全设施设备,为确保学校安全提供物质保障。学校重点单位,如实验室、阅览室、电脑教室、办公室,由相关人员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排除,不能排除的要及时报告有关领导。
(一)组织与制度:
1.建立安全工作领导管理机构,构建学校安全管理网络健全。
2.制订本安全工作计划和安全工作预案。
3.制订安全管理工作各项制度
(二)宣传教育:
1.结合各种活动,开展安全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教育的工作。
2.综合学科教学,渗透安全知识教育,使安全教育内容真正进课堂。(责任人:各教师)
(三)饮食安全:
1.规范学校食品卫生管理,严防学校群体性疾患的发生,卫生保健制度落实。
2.加强学校饮用水的管理,专人负责,定期检测,确保安全。
3.学校不允许过期、变质食品进入校园。
4.高度重视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坚持学生定期体检制度。
(四)交通安全
1.接送学生的车辆必须符合公安、交警部门的安全标准,严格禁止无证、无牌、无安全保障的车辆接送学生,并落实相应制度
2.开展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小学生交通安全小黄帽活动,学校邀请交通部门有关人员来校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讲座。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有效减少交通事故。
(五)校舍安全
1.学校的校舍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及消防、卫生、规划、建设等各种标准。校内在建工程落实严格的安全措施,应逐步治理危房,破旧房。
2.校舍安全的定期勘检检查,经县级以上主管部门鉴定的危房,立即制定修缮计划和方案,尽快修缮、加固或拆建、新建或封闭停用。发现危险校舍、建筑物、构筑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向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限期解决。
3.消防安全工作:学校建筑物必须按照现行有关消防技术规范要求设置疏散通道,做到不锁闭、不封堵、不占用,4.经常检查电器设备和消防设施,发现损坏应及时维修、更换。
(六)活动安全:
1、杜绝学生课间奔跑,打闹现象。
2、总务处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定期对教室以及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对厨房、电脑室进行重点监控,确保学生用电,用水以及其他方面不存在安全隐患。
3、杜绝学生携带刀具,棍棒,爆炸品等物品进入学校。
4、结合安全教育周、119消防日、禁毒宣传教育及放学前“一分钟教育”等活动,对师生进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毒品危害等多方面教育。
5.学校组织师生参加各种集体外出活动,都必须制订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安全预案,确定安全负责人,并报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兴义市仓更镇中学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两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安全发展的观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紧紧围绕创建“构建和谐平安校园”的目标,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学生假期安全、教育教学安全、消防安全等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强化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大力拓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面,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为全体师生创设良好的校园安全环境,努力保障学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坚决杜绝重特事故,力控制一般事故,确保在校学生安全,实现“零死亡”、“零事故”、“零犯罪”目标,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声誉的提高。
三、主要工作
(一)大力加强安全法制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防护意识。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和科任教师的作用,广泛开展安全法制教育,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法制意识,把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化作学生的自觉行动。计划于4月下旬对学生进行一次遵纪守法、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重点主题的安全常识教育。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安全观念,了解安全基本常识,熟悉报警、求助电话的使用,具备对危险的初步判断能力,掌握躲避危险和自救的简易方法。
为防止学生在暑期发生溺水死亡事故,学校坚持集中开展安全常识教育,宣传预防溺水常识。同时发放告家长书以提醒家长监管好自己的子女,防止他们私自下河玩水造成溺水死亡。
(二)大力加强安全工作组织制度建设,努力把校园安全及综治工作纳入正规化轨道。
1、加强工作责任制度。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安全工作职责。建立一支专职的学校安全及综治工作队伍,动员和组织师生积极参与,群防群治,共同做好学校安全和综治工作。
2、落实定期检查制度。要严格按照“及时排查、各负其责、工作在前、预防为主”的十六字方针,把检查作为做好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校每周和重大节假日前必查的基础上,查重点、重点查、查反复、反复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疏不漏,不留死角。
3健全资料档案制度。要将上级的安全工作指示、年度计划总结、日常管理检查、月报通报等工作台帐系统整理,及时归类建档,为领导决策、工作研究、检查指导、工作讲评、年度考评和保障校园合法权益提供第一手资料,使安全工作更具预见性、规范性和针对性。
4、强化安全预案制度。以自然灾害、暴力犯罪、重大伤亡、食物中毒、重大疫情为设想条件,结合单位实际,完善各类事故应急预案,完善保障措施,健全处置机制。
(三)大力加强校园内部安全管理,努力营造安宁详和的校园环境。
1、加强门卫安全管理。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严格落实门卫工作制度,把好校园入口关。一是加强门卫工作人员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培训。二是严格门卫询问登记制度,非本校学生和工作人员必须有完备的登记手续和正当的理由方可进入校园,对不能说明情况的人员应责令其离开学校,对形迹可疑的人员应通报公安部门及时处置。三是严格学生请假出校登记制度。
2、加强交通安全管理。教师摩托车出入校园,应避开学生上下学和人多时段,安排教育干部在学生放学出校时进行值班指挥,防止意外交通事故发生。不组织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不组织学生参加没有安全保障的社会活动,不组织学生参加抢险救灾等有危险的活动。
3、加强校园饮食卫生及防病安全管理。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卫生法》规定,严把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食品采购索证、运输储藏、烹饪配餐、餐具消毒、保鲜留样、人员隔离等各个环节,确保不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和投毒案件。开学前,学校必须对炊事人员进行体检,对不宜从事炊事工作的要坚决调离岗位。学校要根据卫生部门的要求做好疾病防治工作,按国家统一规划方案和指导原则,组织学生群体性预防用药。突出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及冬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食堂严禁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及其产品,要教育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妥善处置。
4、加强校园防盗安全管理。要加强对重点部位的管理,做到制度齐全,措施到位。会计室不超标准存放现金,严防盗窃事件发生。严格落实教职工值班和领导干部带班制度,值班人员应按时到岗,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擅离职守。值班人员要熟知报警装置和报警方法,做好值班记录。学校领导在重大节假日期间要保持通信工具畅通,保证紧急情况下领导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
5、加强校园消防安全管理。加强校园内消防设施建设,加强维护管理,确保消防安全。学校应组织师生定期开展消防演练,保证紧急情况下能遏制和消除火情,有序组织师生撤离火灾现场。
6、加强校园用电安全管理。学校应严格遵守行业规定,加强校园用电设备和线路规范化建设,电气设备工作性能正常,无超负荷或缺相工作现象出现。
7、加强体育安全管理。切实加强体育课、课间活动的组织管理,认真做好技术要领、运动准备、整理活动等方面的指导与安全保护,防止发生意外事故。体育教学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学内容应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符合学生年龄、性别特点。
(四)大力加强与安全职能部门的配合
积极与公安、工商、卫生、消防等部门联系,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学生假期安全、教育教学安全、消防安全等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强化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大力拓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面,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为全体师生创设良好的校园安全环境,努力保障学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烟台市中英文学校
佃庄镇河头学校
河头学校防溺水安全教育计划
在每年发生的学生安全事故中,溺水是造成广大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因素。这些溺水事故的发生,给学生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精神伤害和无法弥补的损失,也给学校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随着气候逐渐转热,学生发生溺水事故又进入了高发期,为切实落实学校教育管理职责,预防和减少学生溺水事故发生,做好学生溺水事故预防教育工作,特制订学校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上级安全文件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重在教育”的原则,加强对学校师生员工的安全教育和法纪教育,使广大师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具备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创建平安、文明、和谐校园。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培养师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三、工作安排
1、学校教导处、总务处、大队部、班主任和学科教师要落实安全职责和任务;
2、班主任要将防溺水教育覆盖到每一位学生,有教育计划,有教育记录,有学生反馈;
3、教导处要将防溺水教育家访工作覆盖到每一位学生家长,落实家长家庭教育和校外监护责任,特别是落实在暑假期间等脱离学校和老师监管的时段,对学生进行教育与监管的责任,切实履行监护人的责任,且做到有家访宣传、联系记录,有家长反馈资料。
4、建立健全信息通报预警机制。班主任要利用网络、手机信息等媒介建立高温天气和预防溺水通报预警制度,及时通报警示。
5、建立健全学生安全信息通报机制。各班要加强管理,严格纪律,要认真落实课堂点名制度和因故缺勤学生的情况查询工作。对于学生缺勤原因不清的,班主任及相关教师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联系家长查明原因;对于缺勤原因特殊的,一定要向学校领导汇报。要加强学生外出管理,严格学生请假制度,明确外出事由、地点和返校时间,实行外出请假和销假制度,做好缺课学生登记和家长联系工作。要加强中午午休时段在校时段的管理,防止学生到危险水域嬉水游泳。
6、建立学校周边协作联动机制。一要加强水域排查。协调有关部门或、村委会等基层政府或组织进一步加强对有安全隐患的水域开展排查,在河边、湖边、水塘边等有安全隐患的水域设立安全警示牌,并建立巡查监督制度;
二要加强安全巡查。加强与镇、村委会的联系,动员有责任心的同志组成巡查队或担任义务安全监督管理员和安全巡视员,在上放学等重点时段和重点地段开展安全巡视工作,严防学生溺水等事故发生;三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爱心监护。组织有爱心、有热情、有能力的学校教职员工与农村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行动,使农村留守儿童在家也能得到有效监管。
7、建立原因调查研判机制。对每一起学生溺水事故,学校都要加强调查研究,分析事故原因,查找薄弱环节,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措施,提高预防效果。
四、安全教育
根据安全教育“每日一重点”和“每月一主题”的工作要求,各班要在防溺水教育全面开展“五个一”宣传教育活动。
1、上一堂预防溺水专题教育课;
2、节假日前集中开展一次安全教育;
3、组织一次预防溺水和游泳安全知识竞赛或展板等宣传活动;
4、印发一份游泳安全和预防溺水宣传册(页);
5、开展一次预防溺水工作家长专访活动;
通过致家长一封信等方式,要求学生家长(法定监护人)履行法律责任,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管,防止发生溺水事故。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身边的案例,教育学生提高预防溺水意识,使其自觉远离危险地区。做到“五不一会”:不在无监护人或老师的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到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在上学与放学途中不到河边、池塘、沟渠等水面戏水玩耍,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学会科学合理的应急、求助、报警方法。尤其要教育学生,在发现同伴溺水时应立即呼喊大人去救,不宜盲目下水营救,避免发生更多伤亡。
同时,各班主任放学前要提醒学生。在每天放学前利用2—3分钟时间进行安全教育警示,提醒学生不私自下水玩水。
五、畅通信息、及时上报
一、坚持了政策的系统性与动力性
从政策之间的外部关联性看, “特岗计划”是中央政府承担义务教育财政责任的具体体现。作为一项专项转移支付的财政手段, 中央财政为破解中西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师资数量不足及结构性缺编的难题, 专门设立了直接针对特岗教师统一工资的补偿性资金, 旨在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性目标。它既与十几年来中央政府教育专项项目所坚持的“针对中西部贫困地区、集中解决义务教育急迫问题”的公共投资方向保持一致, 又是中央对地方教育专项资金不断调整结构、寻求政策效益最大化的一种尝试与努力。在农村教育硬件改造基本完成、中小学生“上学难”问题基本解决之后, 通过“特岗计划”着力解决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与农村教育质量问题, 对于实现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从政策内部构成看, “特岗计划”不仅强调中央政府的财政杠杆撬动, 还强调地方政府的责任体现;既要求地方政府配套实施省级“特岗计划”, 还坚持在“事权不变”的原则下保障地方在义务教育管理中的权利与义务。同时, 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师发展政策, “特岗计划”涉及就职条件、招募计划制订、信息发布、招聘考试、人事管理、培训上岗、待遇津贴以及其他相关政策规定的协调与落实等。由此可见, 该政策的系统性与动力性不仅体现在中央与地方财政投入与权责的协调方面, 而且还体现在该政策与教师资格制度、教师教育制度、人事改革政策、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以及党团青年政策、社会就业政策之间的协调与整合之上。
二、发挥了政策的多重社会经济效益
“特岗计划”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 其核心是由中央财政直接承担中西部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以下简称“国贫县”) 教师岗位的薪酬, 在全国范围内为这些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岗位招聘优秀大学毕业生。该政策旨在使这些地区的学生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 同时又促进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 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深入基层、锻炼成长。事实证明, “特岗计划”的成功实施为农村学校补充了大批合格师资,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地区教师紧缺和素质不达标、结构性缺编的问题, 提升了农村教育质量。特岗教师普遍年轻、学历高、理念新、学习能力强、干劲足、身体健康, 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大大增强了农村学校的生机与活力。
“特岗计划”还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政治效益。其社会政治效益包括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调动了地方政府在补充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等诸方面的积极性。而且, 它的经济效益也是非常巨大的。第一, 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早已表明, 在生产物质条件基本满足的前提下, 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回报率最高。“特岗计划”作为对农村学校人力资源的一次大投资, 必然有利于地方社会经济效益的整体增值。第二, 从教育系统结构看, 义务教育是一项优值品、外溢性物品投资, 它的质量提升将惠及其他阶段教育的开展以及地方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善。义务教育中的师资队伍也同样具有优值特征和外溢性强等特征, 他们对学生健康成长以及农村社会全方位建设的贡献影响深远。调查发现, 特岗教师能较好地满足农村学校对现代教学技术的需求, 提高农村学校硬件的使用率。第三, 在山西、河南等地, 自从一些学校有了特岗教师, 一些本已转学到私立学校的学生开始回流到公办学校。学生的回流, 明显减少了教育移民所产生的支出。
三、保证了政策的兼容性与可持续性
作为问题矫正类型的政策工具, “特岗计划”的设计与实施有其特定的障碍与壁垒, 主要表现在两大难题上, 即教师编制问题与地方吸纳能力问题。教师编制问题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无编可进, 这是由于农村教师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师资问题;一种是有编难进, 这与地方财政的吸纳能力紧密相关。“特岗计划”依照“教育先行”的发展理念, 可以为地方财政改善当地农村师资力量垫资预付, 为缓解在编制框架内改善农村师资质量所形成的地方财政压力提供了三年的缓冲时间。因此, 该政策在确保其动力特征之外, 已经充分考虑到该政策在实施中与地方财政现状、人事政策的兼容与协调, 确保此项政策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 由于“特岗计划”立足从根源上改善农村教育生态, 确保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这就要求该项计划的一系列政策行为都能得到有效控制, 并通过及时反馈调整建立良序的农村师资队伍补充机制。这既反映了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四个强调”:即强调省级政府的统一领导, 强调教育编制的严格核算, 强调人事部门的有力监管, 强调财政部门的分渠道透明发放;有些省份还建立严格的程序, 要求县政府在上报特岗教师招募计划时需要四个部门共同审核的签章, 明确各个相关部门所负有的法律责任。还反映在政策行为的微观细节上的各种人性化设计, 如为提高农村教师特设岗位吸引力, 其报名和考试实行完全免费, 或在特岗教师日常管理中多方跟进各种人性化的安排与关怀, 以事业留人, 以情感留人等。
四、强化了政策的创新性与机制重建
为了适应中西部农村教育发展环境中的特殊性, “特岗计划”政策必须摆脱原来强调严格的层级分工以及编制监控等功能的系统取向, 而要强调教育创新中的关联性策略和机制灵活重建策略。这种从现阶段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出发去理解与处理中西部农村教育问题的新方式, 就体现为该政策的创新性与创造性。
从其特定的功能变化上, “特岗计划”的政策创新与机制重建可以归结为“两个适应”与“一个实验”。“两个适应”既包括对中西部农村教育资源——尤其是教师资源购买能力相对低下的财经状况的适应, 也包括对制约中西部农村师资结构性改善的瓶颈式难题——即对现行编制缺乏问题的适应。前者表现为一种典型的代偿机制。虽然由中央财政直接购买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的教师岗位, 但是设定了明确的三年界限, 三年之后留任的特岗教师就转入正式编制, 纳入到地方财政支出之中, 这样就不会与现行财政体制产生冲突, 不会给各级政府之间事权与财权的划分带来影响。后者表现为一种预先使用三年后编制额度的预编机制, 在不合格的教师出不去、没有空余职位编制的现状下, 通过中央财政专项基金的支持, 创造了一个“先进后出”的新机制, 推算三年后的编制腾出名额, 提前三年引进优秀师资, 实现师资的更新与优化, 为农村教育发展创造条件。
“一个实验”则是指借中央财政为农村教育购买教师岗位的机会, 适时进行教师补充机制的改革与实验。它改变了在教师补充工作中的组织角色、常规、程序以及各种关系。“特岗计划”由省级部门统一组织资格审查与考试、公开招聘教师, 大大提升了教师入口的把关层级, 增强了选人、用人的公正性, 对地方的教师队伍建设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 已经促使地方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招聘工作模式发生了渐进式的变化。某种意义上说, 它是对整个教师补充体系的重新设计, 是一次有指导的变革。
格拉斯 (Grace, G.) 认为, 一项政策的形成依据最终取决于它的“内部矛盾, 以及政策制定对社会与经济关系的形成与限制的影响”。[1]因此, “特岗计划”的进一步实施及其改进, 既与其特有的功能品质相关, 也与当前特定的政策背景相关。基于以上对“特岗计划”基本特征的分析, 再结合该政策在当前社会政治经济背景状况下的分析, 我们就可以对“特岗计划”政策未来几年内的可能走向做出预测。
1. 宏观经济背景分析
当前我国东中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经济文化差距依然巨大。虽然最近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出城乡收入比为2.77:1, 是自2002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比首次回落到“3”以内, 但这只是一个平均指标, 对于多数中西部农村地区, 城乡二元格局依然坚挺, 农村教育的落后状况还亟须进一步的改善。在未来数年之内,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依然会在促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均衡上发挥重大作用。而要真正解决中西部农村地区师资质量的问题, 除了正在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之外, 还亟须探索一些创新的可持续的补充农村教师、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机制。
2. 国家政策背景分析
目前, “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 依然是国家社会事业发展最重要、最核心的政策话语。努力缩小差距,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我国一个较长时段内的战略选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明确提出, “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 完善制度政策, 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2011年8月28日, 温家宝总理在河北省张北县农村教师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 要“健全农村教师正常补充机制, 完善‘特岗计划’”。温总理的指示和相关政策精神为扩大实施“特岗计划”提供了政策依据, 更为进一步改进与实施“特岗计划”指明了方向。
3. 农村教育需求分析
根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2011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简况》提供的数据, 目前全国县镇以下的农村初中学校还有28 707所, 班级348 091个;农村小学210 894所, 教学点65 447个, 班级1 667 992个。虽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过撤并调整, 总量有所缩小, 但有些暂未撤并或无法撤并的学校对高质量师资队伍的需求依然强大。全国初中学校专任教师中, 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教师总量还有47 566人, 小学专任教师中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教师总量还有1 219 716人, 他们绝大多数都在农村中小学, 可见农村师资队伍结构性改善还任重道远。如果参照中西部地区 (不含西藏)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543.5万人的数据, 依照每年总量2%—3%的自然减员比率估算, 每年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所需补充的教师数量为11万—16万人。因此, 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并未得到缓减。
4. 行业工资比较分析
参照《2010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 2009年, 全国地方事业单位平均工资为32 450元, 城镇单位平均工资为32 244元, 教育行业平均工资为34 543元, 一些西部省份如青海、宁夏等都超出或接近于这一平均值, 远高于特岗教师现有的工资数20 540元。因此, 如果要提高特岗教师职位的吸引力, 增强更多优秀大学生应聘特岗教师的就业意愿, 就应该考虑特岗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与所在工作区域的艰苦程度, 适当提高特岗教师工资水平, 甚至应该略超当地教师平均工资数。
5. 政策实施状况分析
“特岗计划”的政策实践需要关注到两个方面:一是该政策得到各级各层面参与实践的主体的普遍认同, 二是政策的实践状况必然会与政策的文本规定保持一定的张力。各地对该政策的理解与执行会必不可少地打上当地、当时以及执行者思维模式的烙印。然而, 毕竟“特岗计划”的政策优势在于提升教师补充工作的监控层级, 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人才聚集与挑选工作, 保证招考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 有力规避基层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在开展教师补充工作中所可能存在的各种人为干扰, 既确保新进教师的整体质量, 也能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
综上所述, 未来“特岗计划”政策将会得到进一步完善与实施, 甚至包括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所以, 适当提高特岗教师工资待遇, 在充分尊重地方政策实施经验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索农村教师补充的长效机制, 并将它与新时期农村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教师政策, 甚至包括总体性的各种教师政策整合起来, 有利于在统整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性制度重建。
参考文献
一、坚持
要把学校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学校要组织开展校园安全大盘点,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建章立制,明确责任和任务,做到人人有责。我觉得:一是坚持行政值周制度,每周由一名校委会成员和两名教师负责学校安全,在学生上放学、课间进行巡逻;二是坚持每周星期一开晨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各班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主题教育;三是坚持实行安全隐患排查制,定期对设施设备、校园内外和校园周边重点人员进行排查掌控;四是坚持实行学生上学、放学、集会、出操等活动组队制;五是坚持将学校安全宣传教育纳入课程计划。
二、完善
做好安全防护盾,让全体师生安全、健康、快乐地学习、工作、生活,学校根据当前教育形势和全国各地出现的安全事故,有针对性地完善部分安全措施。一是完善实行晨检和午检制度,每天学生入学,做到一看、二问、三摸、四查、五登记、六上报,各年级分派一名校委会成员专项负责此工作,班主任认真填写当天班务日志;二是完善教师全员包学生制,关爱学生,给学生创造温馨的学习环境,让弱势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三是完善安全知识告知家长制,每学期通过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和印刷实验小学安全手册,明确告知家长,关心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和安全;四是完善校园安全监控网络管理,对全校的情况实时管理;五是完善校园内安全温馨提示,在校园醒目位置悬挂安全标语、楼道处张贴“上下楼梯靠右行”等温馨提示。
三、创新
安全隐患主要来源于思想的麻痹和大意,要防范于思想,从思想上紧绷安全弦。一是首遇负责制,任何教职工在校园任何地点遇到问题,要第一时间制止和处理;二是楼道课间巡查,做到安全无缝对接;三是特殊情况放学时采取特殊措施,如遇到放学时天气恶劣、校园周边有突发情况、自然灾害等直接威胁学生安全时,要推迟放学,等到安全后组织学生放学;四是灵活机智地开展访万家活动,确保学校和家庭为孩子打通安全绿色通道;五是学生乘车,由班主任专门管理,确保了乘车安全。
学校安全工作要全体教职员工意识到位、责任到位、管理到位、方法到位,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确保学生“来校、在校、离校”的安全,为学生撑起一把强有力的安全保护伞。
1.积极推进学校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丰富学校安全管理内涵,提升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水平。
2.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和“安全主体责任”制度,确保各类安全责任书签订率100%。
3.加强学校安全管理队伍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安全管理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和水平。
4.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消除影响校园和师生安全的隐患和问题。围绕学校安全管理重点工作,大力开展专项检查和突击检查。
5.修订完善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学校安全事故
预警防控能力和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学生突发安全事件应急演练参与率100%,严防教育系统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6.加强学生安全知识教育,落实安全教育课程,确保安全教育课计划、课时、教师、教材、教案、质量评价“六落实”。广泛开展“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月”“防灾减灾日”等宣传教育活动。
7.落实学校安全工作报告制度。严格落实每月5日前“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上报制度,构建安全隐患日巡、周查、月报长效机制。安全月报、隐患月报形成常态化。
8.认真做好疾病防控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加强中小学心理咨询室标准化建设,实现心理咨询室档案建设和管理规范化。重视学生尤其是八类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疏导和生活指导。定期开展学生健康查体和预防接种证查验补种工作。认真做好学校卫生工作,防范传染性疾病在学校传播。
9.建立健全学生意外伤害事故调处机制,落实家校安全管理责任,减少家校纠纷事件。
二、工作措施
(一)积极推进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
推行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是通过建立安全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管理行为,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符合有关校园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的要求,不断加强学校安全管理规范化建设。
(二)深化“平安和谐校园”建设
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工作是我县学校安全工作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载体,要在对前期“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工作认真总结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方式方法,进一步提升“平安校园”建设水平。
1.深化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建立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例会制度,深入分析学校周边治安形势,认真排查学校周边突出治安问题,本着“什么问题突出就突出整治什么问题,什么问题反复就反复整治什么问题”的原则,定期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整治工作。
2.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定期组织安全隐患排查。建立学校安全隐患跟踪督查制度,督促落实整改责任和资金,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将学校安全标准化建设与落实学校安全主体责任和“平安和谐校园”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夯实安全工作基础,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持续推进的学校安全信息化、规范化管理长效机制,实现全县学校安全管理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学校安全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对照创建标准,加强督促指导,对条件较差的部门要实行重点帮扶,对存在重大问题和隐患的及时通报,督促其认真整改。
(三)强化校园安保工作
1.进一步加强学校“三防”建设。加强校园安保队伍的业务培训和考核。继续加大学校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力度,努力提高技防实际应用水平,建立健全防护器械保管和使用规定,严防滥用警械。
2.加强教育和管理。加强与当地政府、综治部门、公安机关、社区警务的联系,建立健全校园安全联防制度,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在师生中广泛开展安全和法制教育,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保卫体系。健全完善校园突发暴力事件应急预案、学校大型活动安保工作应急预案,有计划地组织安全教育宣传、模拟演练等活动,不断增强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程度地预防和降低校园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危害和影响,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
3.积极化解涉校矛盾纠纷。加强与当地政府、综治部门、公安机关、社区警务的联系,建立健全校园安全联防制度。在师生中广泛开展安全法制教育,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保卫体系。
(四)加强安全教育和防范
1.积极开展校园安全警示教育。认真贯彻《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坚持“每天一分钟,每周一集中,每月一主题”安全教育制度,营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注重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切实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扎实推进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深化校园安全工作内涵。
2.突出安全教育重点。把防溺水、食物中毒、传染病防控、交通安全、防踩踏、防坠落、防雷电等安全工作放在重中之重位置,时刻警惕,大力开展警示教育,强化家校联系,落实家长监护职责,实行精细化管理,抓出成效。
3.加强应急预案演练。继续完善《__县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各校要结合实际,制定完善应急预案,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根据季节性特点,开展突发暴力事件、火场逃生、防台抗汛、防震减灾等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应急救援水平,增强师生逃生自救的本领。
(五)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
继续严格落实安全管理“一岗双责”责任制,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完善的责任体系,构建全员参与安全管理、人人都是安全管理员的工作体系,有效防范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六)完善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
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工作督查制度和督查机制,采取定期和随机相结合的督查方式,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继续严格执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度。
2011.9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安全管理的文件和指示精神,结合《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开展创建和谐校园的意见》等重要文件精神,将根据我校实际制订《 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计划》,以便有目的的在全校及社会层面中进行大型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为更好的完善学校安全管理措施、使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指导思想:
为保护好自控能力相对较低、自我保护意识欠佳的学生,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决策部署,按照高度重视、积极应对、依法科学管理的总体要求,坚持及时、准确、适度的原则,充分准备,严防严控,加强各项安全教育工作计划、认真做好安全日常管理、防控工作,确保全校师生平安、校园和谐、社会秩序稳定。为全体师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进一步完善、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刘国友
副组长:雷新平章文生王来元王斌张社教
成员: 班主任 其他教职工
三、工作措施
(一)、宣传教育工作计划
1、营造安全教育的文化氛围加大安全宣传的力度
确定本学期开学月(九月)为中心小学“安全教育月”,学校办一期以安全为主题的黑板报,每个班级办一期以安全为主题的学习园地,并在每月一期的学习园地中设有一个版块是与安全、法制、国防教育有关的内容。在校园醒目位置设立永久性标语,在相关位置设置恰当的标语牌。使全体师生树立“安全事关你我他,平安幸福靠大家”的防患意识。
2、组织师生集中进行秋季入学安全教育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用活生生的实例让师生对安全管理引起高度的重视,并学习一些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避免一些不该发生的安全事故,还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宣讲相关安全知识,扩大安全宣传的层面,有效的利用一切渠道影响家长,以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齐抓共管,让家长充分明白“事故预防无小事,平安和谐保稳定”。
3、加强卫生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师生学习《中心小学卫生健康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疾病防控意识和防控甲流感(H1N1)的能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切断传播途径的有效措施。各班进一步认真落实《中心小学健康教育管理制度》、上好健康卫生教育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切实增强广大师生的防控各种流行性疾病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使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做到“班班有活动、班班有讲座、人人皆知晓”。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明确强化责任意识,达成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人人有责的共识。
4、进行楼道安全行走培训及疏散演练活动
因我校教学楼楼道较窄(一个单通道),学生人数较多(共十七个教学班,师生近九百人),学生上下楼梯特别容易发生拥挤,学校从2003年开始实行凡集体活动时学生排队上下楼梯,但每学期初都必须要进行强化训练。今年秋季学期学校将在“安全教育月”活动中,再次对全体师生进行楼道行进强化训练、紧急疏散演练活动,张贴楼道安全标语、设立楼道安全监督岗,加大教育力度,规范学生行为,对于个别学生该进行强化教育的要进行强化教育,使全体学生形成习惯,以确保学生上下楼梯的安全。
5、进行路队护送培训及演练
由于我校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大门前的公路较窄,停靠车辆、物体堆放占道现象严重,学生上、放学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开学初将对全体师生进行全校性的路队护送培训及路队护送演练,反复教育学生要走人行道,靠右边行走,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乡间小路要走中间,并将“过马路,左右看,守规则,我平安”作为每天按路队集中放学时必呼的口号,路队护送教师坚持每天按一路纵队放行并护送到安全路段,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路队行走的行为习惯。
6、向全校师生及社会发起“打造平安和谐、文明健康校园”的倡议
学校利用集中时间向全社会发起号召,以引起全体师生高度重视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以达成建立和谐校园是我们共同目标的共识。
(二)、步骤实施
1、加强督查,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隐患排查整改防控措施。在开学前,对于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隐患,要事先采取有效的整改、防控措施。要加大对校园内、校园周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排查。并做好认真的记载,做到心中有数,能整改的要及时整改,不能及时整改的要做好防控工作,需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的要及时报告,确保不出差错。
2、教师要与学生家长保持信息畅通。采取联防联控措施,同时与乘车船学生的家长签订安全责任状。要求家长与教师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搞好学生上放学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确实保障学生上放学的道路交通安全。
3、落实学校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制。按照《中心小学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预案》,签订层层安全管理工作责任状。学校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把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学校重要工作来抓,秉承学校工作“教育教学质量为主,以安全管理工作为先”,经常开展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自查活动,查找安全管理的漏洞和薄弱环节,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预防和减少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
4、严格执行学校《外来人员登记制度》,控制校外车辆、闲杂人员随便进入校园,严防死守,尽可能的堵住一切安全隐患途径,进一步加大执行安全工作管理制度的力度,建立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5、认真落实食品卫生安全监督制度。开学前对学校食堂及饮食卫生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排查,落实《食堂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再次明确落实饮食卫生安全责任制,确保师生员工饮食卫生安全。定期对教室、食堂、宿舍、厕所等设施进行彻底消毒。
6、进一步认真落实晨检、午检制度。对学生采取望、闻、问、摸、量等方法,及时排查有流感症状的学生,并认真做好详实的记载,统计各班缺勤学生人数并了解缺勤原因;及时了解、掌握上课学生健康状况及精神状态,防范于未然。
8、对于体质异常的学生各班要做好详实的基本信息记载,并上报学校存档备查。
【学校食品安全教育计划】推荐阅读:
2024年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安全工作计划10-26
2024年春季学校食堂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的工作计划07-01
学校及学校周边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汇报09-21
全市学校食堂食品安全06-20
学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10-01
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09-13
学校食品安全告家长书09-12
学校食品安全演讲稿10-01
学校食品安全管理规范10-11
学校大宗食品配方案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