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父亲的病有感

2024-09-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读父亲的病有感(通用10篇)

读父亲的病有感 篇1

鲁迅在《父亲的病》中写道:“父亲的水肿是逐日利害,将要不能起床,”意思是说:“父亲的水肿病疾越来越严重,快要不能下床走路了。”

鲁迅家里请了医生叫陈莲河,他开的药方奇怪至极,最平常的蟋蟀一对也一定要抓原配,明显只是想多赚点钱,这奸商让鲁迅自己去抓药,这样鲁迅若是找不到药,那就不是医生的过错,而是鲁迅的罪过,若鲁迅找到药却没治好那也不是医生的问题,因为他一定会说这病太严重了,不是人能治好的。因此,不管鲁迅有没有找到药,不管鲁迅父亲的病是否被医好,那都不是他的过错。反倒可以通过这些奇怪的药方来赚钱,多么可恶的人!最可悲的是,鲁迅父亲居然还信了他,吃他的药吃了一百多天才奄奄一息倒在床上,鲁迅跪在床前,被人教使着,大喊“父亲!”直到鲁迅父亲过世之后才停下。纵观这场悲剧,不过是周瑜打一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而已,所以,我们不能迷信。

读《父亲》有感 篇2

最近,我读了一篇孙盛起写的《父亲的爱》。

本文的主人公名李星。文章的开关就是“和前几次一样,李星看都没看父亲的来信,就把它塞进了抽屉。

李星是一个远离家乡到小城工作的农民孩子。在他工作的期间,父亲每个月都要寄信给他,偶尔一个月能接到两封,不过,所有的信,他只看过三封——前三封。

起初,他是怀着焦急的心情等待父亲的来信的。毕竟父亲一个人在乡下料理那一亩三分地,孤苦伶仃又体弱多病,让他放心不下。第一封信他在收发室里就迫不及待地拆来看,父亲不识字,一看信就知是上了三年小学就回家放羊的周二狗写的:

“儿子,你身体好吗?工作好吗?别担心我,我的身体还好,日子还过得去。记住,别睡得太睡……”

这封信对于一个中专生来说真是太短而无味,父亲似乎在没话找话说。立刻给父亲回了一封信,说自己工作很好。

第二次,父亲又寄来了信,他没有先前那么急切,而父亲只是把第一封信中的“晚上起夜要披上衣服”改为“睡觉时不要开着灯”。这次,他过了几天才回信给父亲。看完第二封信,他紧皱眉头,甚至露出讥诮的神情。因为他隐隐约约看见父亲在信上写了画掉的“我知道你手头紧,爸也过得紧紧巴巴”。他不由心生怨言,认为父亲定是向他要求,而自己为了向顾芳献殷情,用了半个月的工资,因此到月底为自己的瘪口袋发愁。为了怕父亲下次向他要钱,之后的信看也没看放进抽屉,而如今已有十几封了。

父亲很久没收到儿子的信,担心他,就写给了同乡,同乡告诉了李昨一。

李星愤怒地狠狠地撕开了信封,当他将信纸抽出抖开时,一张五元的纸币飘落到地上,他心一惊,连忙看信,结尾写着:“我知道你手头紧,爹也过得紧巴巴,别怪爹邮的钱少。”

李星发疯似地打开信封,每封如此。

本文的李星因误认为父亲向他要钱,而不再看信,回信,使父亲担心。但我认为即使父母向你要求必是到了万不得已民,我们不管怎样都要尽力去帮他们,报养他们的养育之恩,而李星却毫无反哺之心使我们痛恨。但也被那个负重苦熬、始终牵挂儿子的无私奉献的父亲感动得流泪。

有人说:父亲是一本书,需要你倘开心情认真感悟;父亲是一杯茶,需要你屏息静神细心品味。而我要说,父爱,就是一封封简单的信,它装着父亲朴实、无私、高尚的心灵,需要你用一生去读,去品味。

最近,我看了一部电视连续剧,大致剧情应是这样:有一个名叫金晨曦的女孩从小失明,被母亲抛弃,一位自愿去非洲服务的医生因一场车祸而失去生命,临终前捐献了自己的眼角膜给了这个女孩,使她获得了光明,而这位医生的父母也收留了她在他们家居住。二十年后她的母亲回来找她,她原谅了母亲,因为别人帮助过晨曦的人,晨曦用这些钱建立了一个晨曦基金会,来帮助别人免费换取器官和眼角膜来感恩社会。

读《父亲》有感 篇3

其实,我是个不善言谈的人,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这一点,我觉得与父亲很像。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个严厉的人,自懂事起我就特别怕他,自然也不爱和他搭话,更谈不上思想上的交流。

记得有一次,我半夜扁桃体发炎,又引起了高烧,妈妈给我吃了退烧药,还不见效。我处于半昏迷状态,值班的父亲知道后,连忙回到家,把我背起,飞奔到医院,当我醒来的时候,看见了满脸焦虑的母亲,父亲在一旁削苹果,不动声色。我感激的说:“谢谢你妈妈。”母亲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我,我半信半疑的看了看父亲――那张直读不懂的脸,父亲只轻轻说了一句:“以后注意锻炼身体。”那一刻起,我变了,当父亲走出病房拿药的那一瞬间,我终于忍不住大哭起来,此时,我才知道父亲的爱不是写在脸上,也不是说在嘴上,而是埋在心里。窗外,太阳从云层里钻出来,暖暖的照在我身上。

读《父亲的谎言》有感 篇4

——读《父亲的谎言》有感

当我读完《父亲的谎言》这篇文章,我的内心就掀起了一阵阵巨浪,久不停息。文中的那位父亲竟为了恪守自己“儿无成,不食肉”的誓言,守了大半辈子没有吃肉了!“儿无成,不食肉”这句话更是深深地拨动了我的心弦„„ 文中的“我”从来都没有看过父亲吃肉,而父亲却总有自己不吃肉的理由。直到“我”长大了,当了老师,培养了许多有出息的人,父亲才吃了肉。原来,父亲不吃肉是个谎言,一切只是为了恪守 “儿无成,不食肉” 的誓言!读到这里,我的心被震撼了,被文中那父亲如山一样深沉的爱所震撼了。六个字,就只有六个字,那位父亲就大半辈子不吃肉,那是怎样的期望,怎样的爱啊!我无法想像那位父亲是怎样度过这么多年的!

从那位父亲身上,我看到了爸爸的影子。以前我做错了事,爸爸总会教育我,可我却不听;学习上,爸爸严格地要求我,可我却不愿;生活上,爸爸让我独立自主,可我却不高兴。今年我13岁了,我不知道这十三年中我有几年是在和爸爸顶嘴,在和爸爸赌气。以前我不知道爸爸为什么那样做,但是现在我知道了,那是爱,像大山一样的爱!他是想让我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能学会自立、自强,学有所成啊!。

我现在对爸爸怀着深深的歉意和感激。就像文中写的那样“父亲了却了他的心愿,终于吃肉了,这使我有一种带着深深愧疚的轻松感,我心中更多的是对父亲的感激,我不知道怎样才能回报这凝结着父亲一生操劳的谎言。”我只想对爸爸说“从现在起我一定把你的话牢记在心,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良好品德,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决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

亲爱的同学们,也许你们的父亲对你们的要求也很高,让你们不高兴,感受不到父亲对你们的爱。不过你们千万不要埋怨你们的父亲,因为:父爱如山!

读《墙角的父亲》有感 篇5

后来,父亲去世了,给大将留下了三十七万元的存款,这是一个父亲对孩子浓浓的爱。

经过了这么多,大将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苦心,但是最后当他真正醒悟过来的时候,已是“子欲养而亲不待”了。

他的父亲是一个伟大、无私的人,为大将无私奉献了许多许多,不求回报,为了大将再苦再累也值得!他自己穿得破破烂烂的,却把他的一生,他的所有都给了自己的儿子。

父爱如山。没错,父亲会尽自己最大努力,供我们上学,供我们吃穿。从小到大,父亲一点一滴地伴我们成长,他们对我们的关爱,比天上的.繁星还要多。

是谁挣钱养家,是谁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鼓励与支持?那个人就是――父亲!他是家里的顶梁柱,忍受着压力却装作轻松;他不辞劳苦,只想让我们过上更好的生活;他每时每刻为我们着想,一切都是为我们好。

一天晚上,我不知是怎么了,全身软弱无力,连站都站不起来,爸爸连夜把我送到了医院。他一直深爱着我,而我却常常不听话地淘气。他是黑暗中的那盏明灯,指引我前进的方向;他是我成长道路上的一块基石,呵护我成长。

读《父亲的为人之道》有感 篇6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父亲的为人之道》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完全文,我的眼睛泛起泪光,似哭非哭。我被文中的父亲所感动了!虽然,父亲很爱布克,作者也很爱布克,作者一家甚至把布克当成了家中一员!虽然布克只是一条狗,但仅因为它是一条狗,所以才更引起我们的注意!

相信不少人都养过宠物。可在养之前,可否有人曾想过,在你面前的是怎样的一价责任,你将会肩负着一份怎样的责任!你是否知道,一但你养了它们,你把它们接回家之后就要好好照顾它,给它养老送终,要知道,在你手中的是一条活生生的生命。你总不能说想不要它就不要它吧!是否有想过,有一天你也“沦落”到要人赡养的地步,别人也要将你“置诸死”的`话,你怎么办?你会开心吗?我想,世界上不会有哪个人会愿意被人遗弃的!当然,文中父亲遇到他的发友克莱格特乞求他把布克卖给他时,他也坚决不同意。但是,当克莱格特说了这么一句话的时候,父亲并没犹豫便毫无条件地把狗送给他了。当时,克莱格特对比尔说“我们爱这只狗。每晚,我妻子在孩子的卧室中给它放了张床。我们会给它养老送终的。我给你多少钱都行,比尔。”为什么之前克莱格特这么乞求父亲,而父亲都不肯把克买给他呢?而却因为一句话而没多想便答应把狗送给他,是因为父亲很爱布克,但是,他知道有人比他更有爱布克!可是,换成是自己的话,我们能如此“伟大”吗?可能很多人不但不会,而且很可能会为此争个你死我活。

读《不敢老的父亲》有感 篇7

父亲,在我心目中总是那么高大、强壮,是家里的顶梁柱,但也因为他是家里最强壮的人,我也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从没有多感激过他,也没有因他而感动过。一天, 我闲着没事时翻开作文书,发现了《不敢老的父亲》一文。“大学时,远离家乡,我和父亲难得见上一面,所有的交流都靠一根细细的电话线维系。他总是在电话里说:“想买啥就买啥,别太寒碜,我还年轻,养得起你。”这段文字写明了父亲为了孩子,尽量让自己保持年轻。多伟大的父爱啊!作者还在文中写道:父亲已经快80岁了,我知道他以不年轻,但是我却一直以为他至少身体健康、没病没灾。直到母亲的电话打过来,我才知道,原来有那么多的秘密,我一直都不知道。父亲病了,是脑出血・・・・・・父亲躺在床上,高大的身躯被岁月打磨得像一片小叶子,眼窝深陷,头发白的如一团蓬松的棉花。而一周前,他还在电话里对我说:“我还年轻・・・・・・”读到这儿,我哭了,我真的哭了。第一次被父爱而感动,第一次为父爱而流泪,第一次因父爱而使心灵颤抖,第一次・・・・・・多么伟大的父爱啊!这使我想起了第30届伦敦奥运会体操赛场上德国37岁的女子体操老将――丘索维金娜。她是体操赛场上年龄最大的人,也是参加奥运会次数最多的人,自1992年起,了每一届奥运会。,仅退役一年的她再次复出,这次复出,她是为了得到奖金给她年仅三岁的儿子治白血病,她曾对她儿子说过:“你未痊愈,我不敢老!”这句话深深烙在了我心里。

丘索维金娜和“不敢老的父亲”一样,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再想想我自己,总是不能理解父亲的做法,总是那么唠叨,以至于我都有些讨厌他,但当我看到“不敢老的父亲”和丘索维金娜的行为后,我才明白,我才明白,原来父亲一切都是为了我,为了我的前途着想,他总是想得那么周到,我要用我剩下的生命,来报答父亲为我所付出的一切・・・・・

读《奇迹的名字叫父亲》有感 篇8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位父亲带着小女儿在横渡大西洋的`船上,当父亲削苹果时,船剧烈的摇动使刀子无意中插到胸口,以后的几天他任然像往常一样照顾小女儿。当女儿见到母亲时,他却倒下了……

当我读到:6岁的小女儿被父亲的瞬间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他,他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小手说:“没事,只是摔了一跤。”然后轻轻地拔出刀子,很慢很慢地爬起来,不引人注意的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此时我感受到了父亲的爱,他不想让他的女儿伤心和难过。这使我慢慢的想起了那年爸爸和我出去玩,天一下子下起了大雨,我和爸爸就向家走,雨下的太大了,爸爸怕我淋感冒就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盖到我头上。我们到家了爸爸的衣服和裤子都湿了,后来爸爸感冒了……我当时只对爸爸说:“爸爸,你真好”,爸爸笑了。

我又读到船到纽约港时,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认出了母亲,大喊着:“妈妈,妈妈”。就在这时周围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看见父亲已经仰面倒下,心口血如井喷,染红了整片天空……父亲的爱像山一样。我不禁想起了那年冬天,爸爸和我在冰上骑车一下子摔倒了,爸爸先问我摔伤了没有?我说:“没有”。又问爸爸身上有伤没?爸爸也说:“没有”。但是一到家我就发现了他身上有很多划伤。我的爸爸在我面前总是很勇敢。

父亲的病散文 篇9

几个晚上,我梦见老家,梦见老家的那条巷道,梦见院落,梦见房屋里的一些物什,梦见一些奇怪的人,梦见一些奇怪的物;梦见我搀扶着父亲走着,父亲的身体很轻,很弱……。梦见我大哭着,惊醒了。

每隔几天,我都会让儿子往老家打电话,问候爷爷、奶奶,是否感冒,身体可好。每次得到的回答都是好着,让我们多注意身体,不要操心。当然,哥哥、弟弟都会不时往老家打电话问候的。这次,我确实觉得连续几晚梦中的情景有些反常,心里忐忑不安,坐卧不宁。当我拨通老家电话的时候,是母亲接的,母亲说她身体好着,没有感冒;说父亲身体也好着。依旧是关切的话语和不断地叮咛。

不停劳作的父亲,不断奔走的父亲,把退休后的时光和生命倾注在土地和庄稼上的父亲,终于病倒了。

几天后,是农历十月初一晚上,我突然接到哥哥声音急促的电话,问我家里有钱吗,父亲病了,他已经租车回老家去接父亲,快返回了,让我等着。我说有点。刚说了几句话,哥哥就挂了。我心里纳闷,身体一直好好的父亲,怎么说病就病了呢。我开始焦急不安地等待着。心想,这么晚了,父亲一定病得不轻。父亲的确病得不轻。当晚八时许,弟弟打电话问候的时候,母亲说了父亲的病,而且发着高烧;弟弟这才告诉了哥哥。

这时候,我坐卧不宁,心里乱糟糟的,嗓子里像在冒烟,着急得不行。于是,我来到街道上等待。无论任何时候,等待的时间总是慢长,而在“十月一”晚上的街头,等待病了的父亲,时间就愈加显得慢长,就像静止了一样。夜深了,天气阴沉着。一阵又一阵冷风吹着,把人们“送寒衣”之后留下的纸屑不时吹得满大街乱飞,也吹的我身上的寒意不断加剧。

街道上几乎没有行人和车辆。“十月一”晚上,整个世界都显得有些异样,给人不同于平常的感受。仿佛笼罩着一种幽微,阴森,莫可名状的气息。这样的时刻,人总会想到许许多多的事情。站在空荡荡的街道上,我感觉不到害怕,只有牵挂,着急。我不停地走来走去,不停地张望着这条街的南面,偶有远远的车灯闪烁,我都会急急地睁大眼睛去看,偶有车辆驶过来,我都会迫不及待地向前走去,但是每一次都落空。等也不见,等也不见,这样我更加焦急不安,心烦意乱。我给哥哥打电话,哥哥说快到县城了。

十多分钟后,哥哥又打来电话,说他们已经到“东关小区”了。时间晚了,估计医院里也没医生,让父亲先住在他那儿,明天早上再带父亲去医院做检查。哥哥简单地说了父亲的病情。我郁郁不安地离开街道,来到家里,整个晚上,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眠。

翌日早晨,我给哥哥打电话,哥哥说父亲已经住院了,是嫂子照顾着。我心急如焚,准备去医院看望父亲,不料忙碌起来,但总是心神不宁,一心想着能快点去医院。这天天下着大雪,天气不是太冷,消融的雪水洇湿了街道,也洇湿了我的心。当我急急忙忙赶到医院时,快中午了,来到父亲的病房,来到父亲的病床前,我看到父亲正在挂着吊针。父亲身体虚弱得连说话的气力都很费劲。我感觉父亲一下子苍老了许多,鬓发斑白,眼窝深陷,瘦弱的让人心疼。父亲艰难的在病床上挪动着身体。由于发着高烧,父亲显得疲惫不堪。我把买来的冒着热气的花卷递给父亲,父亲颤抖着手接住了,费力地吃了几口,在一旁的哥哥又给父亲剥了个桔子。我想起一月前,父亲来县城办事,也住在哥哥那里。有天早晨,父亲离开小区到外面走着看了看,然后又到我家里来看儿子,十二点多了,哥哥打电话问我:父亲到我家了吗?这时我还在忙碌。挂了电话,我急急忙忙往家跑,在我家楼下的街道上,我看见父亲手里提着些水果,站着等待着……。一月未见,身体一直健康的`父竟然被疾病折磨成了这样。看着病恹恹的父亲,热泪在我的眼眶里打转,喉咙里好像有什么东西阻塞着,不知说什么好。

原来父亲感冒咳嗽有一月时间了。父母每次感冒咳嗽吃点药就好了,但这次总是不见好转,就这样坚持着。父亲不让母亲告诉我们,说我们都忙。因此我们打电话问候的时候,母亲总是说他们好着,让我们不要操心,干好自己的事情。这次父亲感冒越来越严重,还发高烧,父亲仍然坚持不要母亲告诉我们。

一次,是妻子搀扶着父亲去做检查。妻子告诉我:父亲走路的时候都走不稳,颤颤巍巍的。她也不能相信,身体一直好着的父亲,在家里不停劳动的父亲,怎么突然病成了这样。她也在我面前埋怨说父亲有病了不早点说,不早点看。我说父亲一直都是这样,不轻言自已有病,他也知道自己的身体,感冒、头疼吃点药就好了;经常担心给我们增添麻烦……

县医院建到了城外。我们天天坐出租车去医院,给父亲送饭。晚上也在病房里陪着父亲。病房里每个床上都有病人,还有病人的家属,所以拥挤、凌乱。

于是,哥哥、嫂子、弟弟、弟媳、我轮流在医院里照看父亲。从早上到下午,父亲天天都在挂着吊针,不时还有各种检查。父亲的身体似乎越来越虚弱。发烧时断时续,一直没有退,特别是到了晚上,就开始发烧,我们便用湿毛巾敷在父亲的额头上,弟弟则用几个小瓶子装满水,换着放在父亲的腋下,以减轻父亲发烧时的不适。

有天晚上,是我陪着父亲。我一直在半睡半醒之间。担心半夜父亲又发烧。每过一会儿,我要问父亲,发烧来吗,问父亲喝水吗。因为这次父亲经常口也干。半夜,我起来方便。病人们都睡了。值班医生、护士也休息了。楼道里没有灯。当我走出病房,走过楼道时,感觉脚下全是水,心里纳闷,这是哪里来的水啊,我想到可能是哪里的水管漏水了。如果不及时处理,水会流到病房里。于是,我用手机照着找到护士值班室,敲了几下门,说楼道里有水,里面没有任何声响;我接着又敲了几下,大声说楼道里有很多水。过了一会儿,我才听到护士的声响……

医生说,父亲的病只能边治疗边观察。

各种化验的、检查的都做了。治疗快一个月了,发烧还不时发作。哥哥多次问过主治医生,父亲的病情究竟怎么样,这持续不断的发烧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医生翻着一沓沓化验单和一个又一个片子,也说不清父亲究竟是什么病,他只是大概判断父亲身体某个部位有病,但是也说不准。医生还说,这持续的发烧肯定有原因,是啥病变引起的,一定要查清楚,如果单纯退烧,也可以,但是,这对查清病因有反作用。医生的话让我们心里很不踏实。父亲也开始对自己的病产生了怀疑。治疗这么些天了,他始终不知道自己究竟得了什么病,为什么医生不说,几个儿子也不说,是不是他们有意隐瞒着自己。可是,父亲说,就是有时发烧让他头晕,头疼,口干,身体不舒服,身体再没有其它疼啊涨啊的感觉啊。医生也看到父亲和我们的焦躁,建议父亲到省城的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便治疗。

为了能早点赶到省城的医院,我们凌晨两点就出发了。我一直担心父亲的身体,那么虚弱,能否坐得住,能否经得起五个多小时的长途颠簸。十二月的天气,的确是寒冷的。凌晨就更加寒冷,冷风直往人脖子里钻,让人瑟瑟发抖。我的心情就像这寒冷的天气,阴沉而伤感。自从父亲住院以来,我心里一直忐忑不安。这次外出又完全是一个未知数,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因此,我心里是焦急的,不安的,沉甸甸的。

坐上租来的车,离开县城,一路北上。坐在父亲身边,我不时问父亲,好着吗。由于是深夜,路上车辆少,只听到外面有“呼-呼-呼”的风声响着。车内更多的是沉默,车外是无尽的黑夜。

大约八点,我们就赶到了省城,省城人多,车多,嘈杂、混乱,人人匆忙。正是上班的高峰,街道上人头攒动。由于拥挤,车在医院附近已经走的很缓慢。让我稍感安慰的是,父亲的身体状况稳定,没有多大变化。下车后,我们提着一些简单的用物向医院走去,医院的一楼大厅,已经是人满为患。排队挂号的人很多。我们一起商议,要让父亲先住下来,再做进一步地检查和诊断。哥哥先拿着县医院的转院证明,去急症室询问。过了一会,哥哥走到我们面前,说急诊室的答复是去别的科室检查诊断。这家医院,几年前,我和哥哥陪母亲来看过病。这次,哥哥竟然在满是众人的大厅找不到挂号的地方。哥哥陪父亲坐着等,我先买了病历,然后排队等候,约半小时后,才挂上内科的号,我们又提着一堆东西,坐电梯来到三楼,这里等候叫号的人更多。于是我们就坐着等,大约半小时后,父亲的号到了,哥哥陪父亲一起去看,但是,不大一会儿,父亲和哥哥又走过来了,哥哥对我说号挂错了,医生说要挂另一个科室的号。就这样,我和父亲坐着等,哥哥再去一楼排队挂号。看着眼前这么多愁眉苦脸的等着看病的人,我的心中是悲凉的。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吧: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疾病竟然成正比例增长,而各种各样药物的功效竟然成反比例下降。有次,儿子扁桃体发炎,吃了几百元钱的药,也没有好,无奈,只好让他去挂吊针。现在在任何一个地方,特别是大城市,平时人最多的地方就是医院了吧?因为大城市的医疗条件比较好,但是,我发现大城市里的医院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这从有些医院里人们半夜起来排队挂号就能说明问题。又是半小时后,哥哥才挂上号。可是我们一看,这个科室等着叫号的病人有几十个,于是,哥哥和一位亲戚去这个科室等着给医生说明父亲的情况,并说希望父亲住院治疗。父亲算是提前看了,医生看了父亲以前的化验单、检查单、片子,询问了病情,做了初步诊断,建议到另一个科室去做进一步检查。这位医生还给了个哥哥一张“名片”……

我们紧绷着的神经依旧没有松弛,生怕医院下班,急急地来到院内另一个科室,这个科室的规模是很大的,和一个小地方的医院一样大。来这个科室就诊的病人不是很多。诊断室就在一楼。哥哥挂上号后,是一位中年女医生给父亲诊断的,医生详细地询问了父亲的病情,虽然没细看父亲以前的化验单、检查单、片子,就做出了病情判断,最后说还要做检查。哥哥对医生说明了我们的情况和父亲的身体状况,还说最好能让父亲住院治疗,这位医生说没有病床,都住满了。需要等几天,具体几天,也说不准。于是,在没有病人时,哥哥和亲戚苦口婆心的给这位医生说话,希望能帮助父亲住院,说了好大一会儿,这位医生才说:看到你们兄弟三人陪着父亲来这么远的地方看病,那我就尽量想办法,我和科室医生沟通一下,你们下午两点再来看情况。我们连连点头说着谢谢谢谢。

我们看到了一点希望。中午吃饭的时候,父亲已经非常疲劳了,坐着都很吃力,看上去非常疲倦。看来父亲确实饿了,在一家饭馆要的一碗烩面片都吃完了。一个多月以来,父亲从来都没有吃上这么多。我心里也得到一点点安慰,只要父亲能吃上,身体会慢慢回复的。

从饭馆出来,亲戚们坐租来的车回家了,我们找了一家小旅馆,先住下休息。两点多,我们再去医院看情况。正好有位病人办理了出院手续,父亲就住到了这个病床上。我们才算松了一口气,在这举目无亲的城市,在这人满为患的医院,总算能让父亲及时住院治疗了。先是几个实习生详细询问了父亲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也拿去了父亲在县医院做的检查、诊断书;接下来是简单的检查:量血压、量体温。一会儿,口服的药、挂吊针的药都开上了。医生还说要做进一步的全面检查,有些项目要等到第二天早晨做。

父亲太累了,我也累了。这天晚上,父亲睡着了,我也睡着了。半夜我才迷迷糊糊地醒来,我赶忙问父亲,发烧来吗?身体是否有什么不适?父亲说就是口干,再没有什么不适。我为父亲倒了点开水,父亲喝了几口,又睡着了。

第二天,父亲做检查的一个细节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中。除了尿等的化验外,医生还拿来了12个拇指粗的玻璃瓶子,用来采集父亲的血夜。轻轻扶着父亲的胳膊,看着血液流满一个个玻璃瓶子,我的心一阵紧似一阵。父亲的身体那么虚弱,这样的采集父亲能承受得住吗?这时,我们是不能随便说一句话的。渐渐地,血液流的很慢了,我们疑惑不解,医生说父亲的血液太粘稠了。在我胆战心惊中,装满父亲血液的12个玻璃瓶子终于被医生拿走了。我们才扶父亲躺下休息。

父亲知道我忙,他说有哥哥照顾着就行了,让我坐车回去。我说等检查出来吧,可是父亲执意说不知道要等几天呢,坐着也没事。哥哥也说让我回去。我想着自从这次父亲看病以来,母亲一个人在老家的小村庄里生活,尽管有时和父亲通过电话,但是我也知道母亲会着急、牵挂的。就想着回去看看母亲。

《父亲的病》读后感 篇10

“孝”,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藏在孝字底下的,却是已经扭曲的价值观,鲁迅先生毫不留情的揭示出了真相,为我们展现当时不堪的旧中国。比如“郭巨埋儿”,为了所谓的孝,不惜牺牲自己的亲生骨肉,这种已经扭曲的孝,竟然成为了当时主导的思想,可见当时社会的黑暗。

而当今世道,却依旧存留这种虚伪,打着正当的名号去干那些下流的事,比如以前的“假疫苗”事件,为了金钱,他们在疫苗里偷工减料,以婴儿的生命去换取手上的“黑钱”,那几百名无辜的婴儿,原本是新生的太阳,有着无穷的潜力,却因为人的自私,而惨遭毒手。而在诸多景区,也存在一些宰游客的现象,我就亲身经历过,刚开始对游客说免费拍照,等到取照片时却又改口说要收费40元,只送你一寸的迷你照片,这简直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嘛!欺负游客人生地不熟,大多游客就只有乖乖待宰的份了。

因此,鲁迅先生的作品,揭露的不仅仅是他那个时代的事,而是贯通古今,许多当时弊端,到现在还是能看出来,这种人,才叫做文学大师。

上一篇:天净沙·秋思赏析下一篇:高中校园生活的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