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概论

2024-11-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物流概论

物流概论 篇1

课程论文

专业班级:电科080

1学号:

学生姓名:

题目:浅谈中国物流的发展状况及其发展方向

摘要:物流,简单来说,是物质实体从供给者向需求者的物理性移动。物流代表着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目前已初步具备了发展物流和配送技术的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各类物流企业迅速成长,物流经营管理和服务创新出现新的局面。但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对此国家也对此采取了一系列政策:统筹规划,增加投入,抓好物流基础设施的整合与建设;认真落实九部门文件;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加强物流基础性工作等。

关键词:物流物流产业类型 物流企业 发展水平政策走向

自物流概念诞生以来,物流产业逐步形成并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现在已经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其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物流,简单来说,是物质实体从供给者向需求者的物理性移动。因此,物流既存在于流通领域,也存在于生产领域,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目前,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正处在“十五”末期,即将步入“十一五”,我国经济结构面临新的变化,那么,在这种变化之下,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撑力量的我国物流业究竟发展到了什么程度,未来又将朝什么方向发展呢?

一.中国物流产业的形态结构

由于中国的物流产业还未上升到充分的市场竞争阶段,在这样的产业格局中,资本驱动就成为物流领域中经营制胜的不二法门。中国物流产业层级,大致由以下三种形态构成:资本驱动型、市场主导型、市场选择型。

资本驱动型:处于产业层级的顶端,几乎涵盖物流领域所有的高附加值业务品种,如航空货运、海运、航空快递、汽车物流等。在这个产业层级中,由资本筑起的行业进入门槛,既有效地规避了市场恶性竞争,也稳定地获得了行业话语权和市场定价权。高额而稳定的市场回报,使这个领域的诸多企业最终成长为行业的领袖级企业。

市场主导型:随着传统制造业产能规模的不断集聚和放大,一些大流量的物流业务品种不断流出制造企业,这就衍生出了第三方物流。因其市场需求巨大,这个层级的物流业务品种就成为众多企业竟相争夺的焦点。由于受资本及资源的双重制约,目前在这个层级中做大的中国物流企业并不多。但从长远看,在工业物流领域迟早会诞生出一大批实力强大的、能为不同产业

提供全流程服务的配送企业,并最终主导市场,也由此获得相应的市场话语权。

市场选择型:在物流产业的底层,集中了80%以上的中小物流企业。由于受资本投入的制约,这些企业服务功能单一,服务半径偏小,因此只能获取一些市场回报不高的物流业务品种。被选择,从另一个侧面说,就意味着可能被淘汰。在这个层级的物流企业,如果不能对自身的服务方式进行精确定位,并以此而做专做精,将时时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危险。

二.中国物流企业的构成1、原有的国有物流企业通过重组改制和业务转型,向现代物流发展,已成为我国物流市场的骨干力量,如中远物流、中海物流、中外运物流、中邮物流、中铁快运和招商局物流等几大国有骨干物流企业等。

2、出现了营业收入超亿元甚至10亿的私营物流企业,如广州宝供、浙江传化、天津大田、广东南方、北京宅急送等。

3、大批外资物流企业,特别是世界知名的跨国物流企业,纷纷进入我国物流市场,如丹麦马士基、美国总统轮船、英国英运、荷兰天地、美国联邦快递、联合包裹等。此外,港台许多物流企业进入内地,如香港和记黄埔、嘉里物流、利丰集团,台湾大荣、长荣等。

三.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总体水平

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国际上一般以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来判断物流业的发展水平,比率越低,则物流业发展水平越高。我国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是21.3%,而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这项指标仅为10%左右。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物流管理的粗放与落后。

我国物流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物流服务的组织化水平和经营的集约化程度不高。二是物流基础设施薄弱,不仅总量不足,而且配套性、兼容性较差,不能满足物流增长的需要。三是物流的组织和布局不尽合理,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极大影响了物流资源的整合和一体化运作。四是物流发展缺乏统一、协调的产业政策体系支持,很多政策措施需要有关部门落到实处。

四.我国物流业的宏观政策走向

1.统筹规划,增加投入,抓好物流基础设施的整合与建设

各地在规划建设时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要符合国家规划的总体要求,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要优化整合利用、改造提升现有物流资源,充分发挥现有设施的综合效能;三是对基础性、公益性设施,政府要增

加投入,经营性设施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扩大融资渠道,实行企业化经营;四是要注重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加快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五是要采取积极措施,提高重点物流区域、物流节点城市的物流组织化水平;六是要注重区域物流的协调发展。积极建设区域物流系统,扩大地区之间的物流合作。

2.认真落实九部门文件,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一要鼓励生产与流通企业改造企业流程,分离外包非核心业务。要引导企业逐步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运作模式,运用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理念、模式与技术,实现物资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以及再生物品回收的一体化运作,以订单为中心改造现有业务流程。要鼓励流通企业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和服务质量。要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物流方式,促进流通的现代化。要加强配送中心建设,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配送服务。

二要加快发展与培育专业物流服务企业。要放宽市场准入,逐步取消对物流企业经营范围的限制,促进现有运输、仓储、货代、批发、零售企业的服务延伸和功能整合,加快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变;鼓励运输、仓储、配送、货运代理、多式联运企业通过参股、兼并、联合、合资等多种形式进行等资产重组,逐步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跨国、跨所有制的大型专业物流企业。

三是用信息化推进物流现代化。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推动企业内部流程改造,积极探索物流一体化管理,大力推进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电子商务认证体系、网上支付系统和配送管理系统,促进信息资源共享。要大力发展智能交通,提高交通运输的组织水平和作业效率。

四是积极发展满足物流运作需要的运输服务方式。要加快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发展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散货运输、航空快递运输等方式,推广应用厢式货车、集装箱、散粮车辆,开发使用各种专用车辆,加快集装箱中转站及散装码头建设,加强各种交通设施建设的紧密衔接配合,提高运输速度和效率,降低成本和减少浪费。

五是简化通关程序,提高通关效率。海关、质检、外贸、税务、外汇等部门要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简化审批手续,优化口岸通关作业流程,实行申办手续电子化和一站式服务,对进出口货物实施“提前报检、提前报关、实货放行”的新模式。要发挥口岸联络协调机制的作用,加快“口岸电子执法系统”的推广应用,全面推进地方电子口岸建设,建立大通关信息平台,积

极推进口岸执法管理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地方物流商务信息的资源整合,努力实现一种认证、一个门户和“一站式”服务。

3.进一步加强物流基础性工作

一是物流标准化工作。物流标准化工作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直接影响物流的规范化和高效化。因此要在对各种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梳理现行标准,并与国际标准接轨。二是物流统计核算工作。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去年建立了全国社会物流统计核算制度,有条件的地方要参照这一做法,建立起本地区的物流统计核算制度。

三是物流教育和培训工作。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物流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快发展学历教育,鼓励高等院校开展物流专业本科、硕士、博士等多层次的专业学历教育。加强对物流企业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在职培训等,通过不同方式和各种渠道,培育市场急需的物流管理人才。

四是物流科技和理论研究工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要联合和团结有关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组织开展课题研究、技术攻关、理论创新、成果评选推广等工作。有关政府部门要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那样支持物流科技和理论研究工作。

五是行业自律,重点抓好物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要形成物流的服务标准,促进开展信用交易,完善信用交易的相关政策。

参考文献:

(1)汤浅和夫《图解现代物流-物流管理》文汇出版社,2002-07-01

(2)《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04-2005)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5-1

(3)《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04-2005)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5-14

物流概论 篇2

当前, 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 物流业的迅速崛起, 企业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 高职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核心, 面向市场、面向技术、面向应用, 培养综合素质优良的高级技能人才, 是当前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 也是确立高职物流课程理念的依据。因此, 探讨如何构建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是教学改革的核心, 也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对于提高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水平、提高就业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现代物流概论》的教学现状

现代物流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科学系统的业务领域, 是一个综合应用多技术、多学科的综合性领域。物流管理也成为一门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管理学科, 几乎所有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都开设了《现代物流概论》这门课程。《现代物流概论》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它是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基础, 主要介绍现代物流管理的一般理论, 物流系统的基本内容以及物流作业过程中的基本活动等, 在完成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中起着核心作用。其目的是使学生对物流管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提升学生物流理论素养, 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通过对我校《现代物流概论》课程的情况分析, 结合对学生调研的实际情况, 发现目前在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①我校《现代物流概论》开设在大一的第一学期, 课时约60个学时, 课程的教学内容繁多复杂, 涉及面广, 要完成教学任务具有较大的难度。②课程授课对象是新生, 他们对专业缺乏有效的认知, 入学后对专业学习迷茫。特别是对现代物流管理的理论、物流系统的基本内容以及物流作业过程中的基本活动等知识, 仅通过课堂教学难以理解和把握。③在对教学内容深度与广度的把握上, 怎样既全面而深入地介绍物流管理的各个方面, 又与后续专业课程《采购管理》、 《运输管理》、 《仓储配送管理》、 《供应链管理》等合理衔接, 授课教师也存在困惑。④绝大多数学生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 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学习能力, 不善于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在强调素质教育的当今, 如何来引导和培养学生, 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现代物流概论》课程改革思路

针对《现代物流概论》的教学现状和困惑, 结合高职教育改革的就业导向, 我们认为可以将职业导向作为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的切入点。

3.1 高职就业指导现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对学生职业规划指导的责任和义务, 职业教育的课程必须重视全程化职业指导, 引导学生做好职业准备和职业规划, 尤其有效指导学生自主职业生涯的发展, 促进人的职业化。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学生入学后对专业学习迷茫、不适应的现象, 调查显示, 超过半数的高职高专新生遇到了学习问题。学习问题中, 比重最大的是 “缺乏学习动力”, 其次为“对所学课程内容没有兴趣”。如何引导新生确立正确的目标, 激发新生的学习热情, 产生学习动力, 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学校积极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如配备学生辅导员、建立“导师制”、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等, 但效果不佳。究其原因, 目前开展的职业规划指导大多对于学生来说显得较为宏观, 缺乏对学生所学专业内容的支撑, 相关教师是从旁观者的视角切入, 无法顾及对学生个体特征的把握, 因而也就无法从个体特征与专业、爱好兴趣与职业、性格与职业等关系来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专业选择与自我定位。另外, 对专业课程价值及专业课程与职业的关系、专业课程学习与职业资格的关系、专业知识与职业知识准备、专业知识拓展与职业群结构、专业知识拓展与未来职业转换、专业人才社会定位与现状等各方面都没有涉及。这样一来, 学生无法形成对专业的感知与把握, 仍不清楚自己所学专业的社会定位, 也就无从了解自己未来的职业角色和职业走向, 未来职业胜任力更无从了解。一个目标不明确的学习, 其效率高低可想而知, 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学习与就业脱节, 学生就业竞争力低下。

3.2 基于职业导向的《现代物流概论》教学构想

从我们的调研情况来看, 学生对开设在第一学期的《现代物流概论》还是非常地关注, 带着对专业的好奇和对未来职业的期许, 希望借此了解所学的专业与今后职业的关系。专业基础课程对于职业活动导向的课程而言,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联系职业教育和学科教育的桥梁, 我们考虑将职业教育有机地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 通过专业课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目标的定位、专业能力的自我提升和可持续性发展。

(1) 利用专业基础课程《现代物流概论》在进行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 帮助新生尽快了解自己所学专业、找到专业学习兴趣、设计好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

(2) 引导新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给自己准确定位、确立近期目标, 进而接受客观环境, 主动适应环境, 缩短大学适应期, 从而为整个大学时期的顺利学习和生活乃至以后的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引导学生的自我提升和可持续性发展, 使学生具有继续学习物流管理知识及从事物流管理职业的兴趣。当职业方向确定了之后, 也清楚了职业的基本要求, 对照这一个基本要求, 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的求学, 有针对性地不断提高自己的各项能力, 来适应理想的职业目标的要求。

职业教育的课程是以职业活动过程、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职业资格获得为主要系统化方式组织起来的专业课程, 并且具有指导学生自主职业生涯发展的特殊功能, 我们把这种课程模式称为“职业导向”课程模式。

3.3 基于职业导向的《现代物流概论》的具体实施

(1) 课程性质定位为“专业概论 (物流管理) ”

专门为大一新生开设, 了解专业特色、专业培养目标, 为大学生涯规划提供帮助, 为就业规划提供帮助, 为职业规划提供帮助。

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主要面向物流、生产制造、商品流通、内外贸易和工程建筑企业, 培养具备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不同功能类型的物流企业和其他企业物流管理的业务流程, 掌握相关基本操作技能, 在物流管理、服务第一线, 能从事物流管理工作,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以就业为导向并非不考虑学生需求, 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应当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要把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作为教育的基本目的。职业生涯发展不可能脱离具体的工作岗位, 因此它是学生实现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结合点。要充分尊重学生基本学习权益, 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方向, 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与工作岗位需要相一致的职业能力, 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2) 主要内容

物流管理专业就业方向与职业特色, 物流管理能力素质培养与物流专业特色, 物流学科特色与学习方法, 物流管理专业学习内容。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观, 突出培养学生从事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体现专业定向性, 教学内容为学生将来进入职场提供某一工作岗位或岗位群所要求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情感结构等, 即不仅要有高职教育共性目标要求, 而且要有清晰的职业基本能力要求以及具体职业岗位的工作标准。

在《现代物流概论》课程改革中, 首先根据专业整体的知识体系来构建课程的知识体系, 分为物流管理基本理论、物流作业 (职能) 管理与物流综合管理三大模块。然后, 再根据需要, 结合按生产物流、采购物流、仓储物流、配送物流、运输物流、包装与装卸搬运、国际物流, 物流企业运营等物流业的主要岗位群和工作范围来划分学习模块。

这样《现代物流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既能够保证整体知识体系的完整, 又能与物流企业的实际运作与岗位联系在一起, 还要充分考虑后续专业课程的知识衔接需要。不同类型岗位群的介绍, 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方向, 使学生找到专业学习兴趣、设计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 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3) 根据需要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

首先要创新教学模式, 从单一学校教学主体转向学校与行业、企业相结合, 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参与课程教学改革, 发挥校外行业和企业专家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有效实施“双师资” (学校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 、“双环境” (学校环境与企业环境) 的交互进行。请企业一线管理人员来校座谈或讲座, 增加学生对不同岗位的了解和认知;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介绍企业人才需求与要求等;请往届优秀毕业生回校交流;在理论教学的同时, 组织学生进行物流认知实习, 安排学生到不同类型企业参观, 了解物流作业环节、业务流程等, 增加学生对物流的感性认识;其他如现场调研、专家访问等方式, 让学生了解物流管理专业和物流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 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组织学生分组开展探究式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其他如视频观看、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

4 结论

物流概论 篇3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物流学概论 应用

物流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注重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这样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研究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从物流学概论课程目前的学习状况来看,学生要在较短时间内理解并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教师采取单纯的讲解也会使课程变得非常枯燥,因而案例教学法在该门课程中的应用就被提上了日程。

1 案例教学法应用的必要性

1.1 案例教学可以扩展视野并开发学生潜能

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物流学概论理论知识点学习的兴趣,加深对物流相关理论的理解,从而启蒙并引领学生对物流管理的入门与认识。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交流与获取,学会通过倾听其他人的意见、观点与评论,进一步地思考自己的想法和态度,并进行主动的自我学习与研究。例如我在讲授物流管理的意义这个知识点时,我就加入了关于北京现代汽车物流管理的案例,使得学生不仅理解了物流管理的意义而且也扩展了对于汽车企业物流运作的认识,不仅扩展了学生的视时视野而且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

1.2 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物流理论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使得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听而是积极地参与思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与他人沟通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具体案例的阅读分析,把抽象的原理、概念进行具体化。比如我在讲授物流流通加工这个知识点时,我就展示了关于阿迪达斯公司物流流通加工的案例,使学生比较形象直观地理解物流流通加工的运作,使得流通加工这个物流的专业运作变得异常的生动,易于理解,好与过多的语言描述,学生的反响非常好。

2 案例教学法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经典案例太少

由于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相关的教学资料比较少,其中适合做课堂教学的物流案例不多,尤其是经典的案例更是少之又少。物流学概论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案例大多是通过关键词在互联网上进行搜索而得到的,案例的数量有限且经典案例太少。例如,我在讲授装卸搬运运作这个知识点时,可以查得到的案例就非常的有限,没有非常有针对性的企业案例,若查得到的案例也是运作不专业,没有体现物流学概论中的相关理念,并且多数装卸搬运的案例介绍得很简单,这就造成了案例教学法在该知识点中不能很好地应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案例就有了很大的难度。有的案例离学生生活很遥远,专业术语太多,过于生硬,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导致学生参与案例分析的热情不高,影响了学生的参与热情,造成了“曲高和寡”的局面。

2.2 案例的时效性差

目前物流学概论教学中在互联网上可以搜索到时效性比较强的案例,其可靠性比较差,数据不是很准确。并且企业实践的发展非常快,尤其是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课堂讨论的陈旧案例已经过时,课堂上讨论的案例已经不能反映物流管理与运作发展的实践,对学生走出学校进入企业的指导性就显得不足了,不具有指导性与前瞻性,这些都不利于学生未来发展。比如我讲到一个有关于沃尔玛配送的案例,案例中所述沃尔玛在中国大陆地区只有两家大型的配送中心,其实目前来看已远远不止两家,所以在时效性上不能真实地反映实际的运作,对学生们造成一定的误导,不利于学生全面而真实地理解沃尔玛的物流运作,明显具有滞后性。

2.3 案例介绍残缺不全

由于案例介绍不完整,教师不能很好地了解案例的详细内容,断章取义,进而在指导学生运用理论进行案例分析上存在难度。比如我在讲授物流配送这个知识点,引用了一个在互联网上查到的有关于“送鲜花一样送啤酒”的案例,因为相关的企业背景残缺不全,且没有深入过这些企业,就不能灵活运用这个案例来分析抽象的物流配送理论,从而使得这个案例在课堂教学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在教师不能深入理解案例的情况下,案例分析课就变成了案例讲解课,一个字一个字的去解读案例是没有效果的,从而也使得案例教学法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3 应用中的解决对策

3.1 深入物流企业搜集最新素材

物流专业教师应该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多深入到物流结点企业中去,有针对性地在企业实践中搜集课堂教学所需要的最新案例,专业教师到企业运作实践中去,搜集物流企业中最新的案例资料。同时学校需要加大力度搭建企业实践平台,加大投资,建立相应的物流企业见习与实践基地,使得教师有机会、有时间深入到企业中去,更好地充实教学,做到教学相辅。比如我们学校就建立了大量的物流实践基地,不仅专业教师有机会去深入到物流企业,而且学生也可以通过课上的见习,五·一、十·一的社会实践深入到物流企业中去,在做中学,达到一个教学相辅的效果。

3.2 定期邀请企业物流管理人才到学校做报告

学校邀请物流结点企业的专业物流管理人才走进课堂,将其多年的物流管理实践经验向学生做以介绍,让学生直接和物流企业物流管理人才面对面地交流。物流管理人才的企业管理实践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专家们在管理过程中的亲身体会,会促使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物流管理理论对物流企业的物流现状进行分析,针对性强。例如我校在每个学期都会邀请知名的物流企业经理与中高层管理者到学校来做报告,学生可以通过听讲座更多地了解到物流管理实践,在与专家一问一答中更深入地体会到课堂上案例分析的相关内容,效果很好。

3.3 科学且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

物流学概论课程案例选择的基本要求如下:

①在物流学概论教学案例选择上,要与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关系密切,尽量避免泛泛而谈或过于冗长的内容, 以防止案例讨论中出现达不到应有效果的局面。在案例资料上应注重丰富和详尽,要有相当份量的材料,案例中的数据资料应当基本符合逻辑和规律,防止因材料不足或不当理解将分析与讨论引错方向。

②在案例资料的表现形式上要做到简洁醒目。可采用统计图表、流程图等方式,尽可能地调动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分析方法,深入且细致地分析案例资料。

③在案例结构上,可以按案例资料的原有状态做简单陈述,但不要对学生做太多的限制,可以做适当的引导,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于案例的探索与理解。教师最好按相关的顺序对资料做结构编排,使资料本身具有规律性。同时要注意案例的长度适当,否则学生的兴趣会大为减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3.4 培养学生强烈的主动参与意识

物流学概论课程案例教学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学生积极地参与。

首先在课前教师要尽量将案例提前下发给学生,学生在课前要仔细阅读教师提供的案例材料,进行认真分析与思考,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其次学生在课堂上要积极发言,进行辩论与分析。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在参与中可以从中得到训练,加深理解。

总之,“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最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案例教学法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促进物流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和加强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钟波兰.案例教学法在物流管理教学中的运用的运用[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

[2]刘双.案例教学若干问题的辩析[J].教学与管理.2003,(6):31—32.

[3]郑文昭.试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6,(11).

[4]崔介何.物流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学习物流概论心得体会 篇4

这几天通过各方面的资料搜集,让我对德邦物流公司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走进德邦,无论是德邦的荣耀,德邦的文化,还是德邦的发展,都让我十分的感兴趣,不自主的想要去了解它.尤其是德邦的发展史,更能让我们了解德邦物流.一九九六年9月公司创始人、总经理崔维星涉足货运业务.直至今日,德邦物流已有560家营业网点覆盖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1000余台车辆穿梭于500多个城市和地区,10000多名员工对您的货物全程呵护,保证货物快速、安全到达目的地.这也使德邦物流在同行业中奠定的稳固的基础.德邦拥有众多专业的管理人员,系统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管理经验丰富,再加上其拥有1000余台的车辆,使得正常运输顺畅,更快捷,更便利,赢得了大家的好评,从而获得了很多荣耀.这也是因为德邦物流有着优秀的文化理念和规章制度.管理理念:以人为本,人企双赢, 适度竞争,宽严相济.企业精神:

发动机精神(四个那样)

物流概论 篇5

第一章 物流信息技术概论

名词解释

1、物流信息:物流信息是物流活动中各个环节生成的信息,随着从生产到消费的物流活动而产生,与物流过程中的运输、装卸、储存、包装等各种职能有机结合在一起,是整个物流活动顺利进行所不可缺少的。物流信息通过物流信息技术不仅对物流活动具有支持保障的功能,而且还起到整合整个供应链的作用。

2、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技术指运用于物流各环节中的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分类编码技术、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在这些技术手段支撑下的数据库技术、面向行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等软件技术。

填空题:

1、一般信息系统都具有输入、(输出)、存储、加工和(传输)等功能。

2、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是(信息源)、信息接收者、(信息处理器)、信息传输通道和信息管理者。

论述题:

一、说明信息与决策的关系。

信息与决策的关系表现为信息经过分析、处理形成决策,决策执行的结果又成为新的信息,如此往复循环。

每一种决策都与对决策方案的影响因素的掌握程度有关,对有关因素的信息掌握越充分,对实施的结果越有把握,因而越容易做出决策。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但本身不能决定决策。决策最终依靠于决策者的判断。同样的信息在不同的决策者面前会产生不同的判断,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信息与决策的关系还表现在不同的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也不同。

二、说明物流信息的特点、作用和分类。

物流信息除了具有信息的一般特点外还表现出以下特点:

1、信息量大、种类多、分布广,信息的产生加工传播和应用在时间、空间上也不一至,方式也不相同。

2、物流信息动态性强,实施性高,信息价值衰减速度快,时效性强。

3、物流信息趋于标准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要求物流信息标准化。作用:

1、物流信息在物流管理活动过程中起着协调各环节,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使企业内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

2、物流信息对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计划、协调与控制,达到系统整体优化的目标。

3、物流信息有助于提高物流企业科学管理和决策水平。

分类:

1、按物流信息载体,分为单据、台账、报表、计划、文件等多种类型。

2、按信息来源的不同,可分为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

3、按信息稳定程度,分为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

4、按管理层次,分为操作管理信息、知识管理信息、战术管理信息、战略管理信息。

三、说明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现状及趋势。

我国企业物流信息化的现状:

1、大部分企业信息化意识普遍提高,信息化进程加快,但仍处于初级阶段。

2、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以基本内容为主,供应链管理系统极为罕见。

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的趋势:

当前我国物流信息市场化处在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将呈现一个二元化结构。以跨国公司和国内少数先进企业为主要客户的高端市场,以国内中小企业客户为主的普通市场。

1、国内企业基础信息化仍然是当前需求的主要内容。

2、信息化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

3、信息化基础较好的大型物流企业将继续深化信息系统的应用,尤其是全套供应链系统的建设与完善。

专业概论(物流管理类)课程总结 篇6

在2009—2010年第2学期里,通过对《物流概论(物流管理类)》这门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我最大的收获是掌握了物流方面的基本知识,虽然在考试中我仅取得了合格的成绩,但这并不妨碍我对物流相关知识的了解和学习,也不妨碍我从专业知识理论开始去开启物流世界这扇大门。以下我将对《专业概论(物流管理类)》这门课程的一些认识以小论文形式作出总结,以展示我对物流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浅谈我国物流业的发现状和趋势

一个国家的物流业发展水平,反映了这个国家综合国力和企业的竞争能力。随着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物流的发展。因此,认清我国物流业的现状与不足,明确发展的目标和趋势,引导物流业健康、高效发展,打造强大的物流产业,进而有力推动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一、物流概念的产生及发展

从二十世纪初到现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内,物流的概念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物流概念的孕育阶段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这一个阶段是物流概念的孕育和提出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一个是局部范围,主要是在美国;第二个是少数人,是几个人提出来的;第三是意见不统一。主要有二种意见、二个提法:一是美国市场营销学者阿奇。萧1915年提出的叫做Physical Distribution的物流概念。他是从市场分销的角度提出;二是美国少校琼西。贝克于1905年,从军事后勤的角度提出的Logistics的物流概念。

第二个阶段:分销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开始到80年代中期的分销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阶段。这一个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分销物流学(Physical Distribution)的概念进一步发展而占据了统治地位,并且从美国走向了全世界,成为世界各国一致公认的一个比较统一的物流概念。这一时期促进了物流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进而形成了物流学派、物流产业和物流领域。

第三个阶段:现代物流(Logistics)阶段这一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到现在的现代物流(Logistics)阶段。通过第二阶段分销物流的发展,使全世界都意识到,物流已经不仅限于分销领域,而且已经涉及到包括企业物资供应、企业生产、企业分销以及企业废弃物再生等全范围和全领域。原来的分销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概念,已经不适应这种形势,应该扩大概念的内涵,因此决定放弃使用Physical Distribution,而采用Logistics作为物流的概念。

二、物流的定义

在我国,通常认为“物流”即是相关的物资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移动,涉及运输、仓储等各层次的活动。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是(1985年),“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对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及相关信息从起始地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及存储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1992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修订了物流定义,将1985年定义中的“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修改为“产品、服务”。这实际上大大拓展了物流的内涵与外延:既包括生产物流,也包括服务物流。

2001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进行了修订:“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及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

在我国,物流是一个外来词,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从日本引进的。1979年6月,中国物资经济学会派代表团参加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把物流的概念介绍到了国内。此后,有关部门及专家学者展开了对物流的研究,代表性的物流定义有:

1995年,王之泰教授在《现代物流学》一书中,将物流定义为:“按用户(商品的购买者、需求方、下一道工序、货主等)要求,将物的实体(商品、货物、原材料、零配件、半成品等等)从供给地向需要地转移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运输、储存、保管、搬运、装卸、货物处置、货物拣选、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许多相关活动。”

1996年,吴清一教授在《物流学》一书中,将物流定义为:“指实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这种转移既要通过运输或搬运来解决空间位置的变化,又要通过储存保管来调节双方在时间节奏方面的差别。”2001年4月17日,由中国物资流通协会组织,中国物资流通技术开发协会、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方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原国内贸易局物流技术研究所等单位专家学者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以下简称《物流术语》标准)正式颁布。在充分吸收国内外物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物流术语》标准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在这里,笔者认为2001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于物流的定义最为恰当,在这一定义中不仅把物流纳入了企业间互动协作关系的管理范畴,而且要求企业在更广阔的背景上来考虑自身的物流运作;不仅要考虑到客户的客户,而且要考虑到供应商的供应商;不仅要致力于降低某项具体物流作业的成本,而且要考虑使供应链运作的总成本最低。该定义充分考虑到了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出现,强调“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并从“反向物流”——逆向物流的角度进一步拓展了物流的内涵与外延。

三、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一)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现代物流业是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在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资计划分配和运输体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近几年我国现代物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1.1.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展。经过建国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建设,我国基本建成了由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运输组成的物流运输基础设施体系。2003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7.3万公里,比1978年增加41%;公路里程达179.6万公里,比1978年增加 102%,其中高速公路3万公里;内河航道里程12.2万公里。我国还建成了一批铁路、公路站场和货运枢纽、海运和内河港口、机场。2003年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深水泊位达到近600个。运输线路和作业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以发展现代物流为核心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大批涌现。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在共用通信网的规模、技术层次、服务水平方面都发生了质的飞跃。2003年,电话用户总数达5.32亿户,其中固定电话2.63亿户,移动电话 2.69亿户。电话普及率达到42部 百人。互联网上网人数达7950万人,上网计算机达到3089万台,网站总数达到59.6万个,互联网的应用逐步普及。

1.2.现代物流技术逐步得到应用。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一些大型工业企业开始重视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以订单为中心改造现有业务流程,在生产组织、原材料采购及产品销售、配送和运输等方面实行一体化运作,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商业企业则加快改制重组,发展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和电子商务的步伐。

1.3.专业化物流企业迅速发展。近几年来,通过改造传统国有运输、仓储企业,发展民营物流企业,积极引进外资物流企业,以及实现生产流通企业物流社会化等途径,专业化物流企业发展迅速并逐步形成了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经营模式和不同经营规模的专业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物流的服务功能增强, 服务水平提高。

1.4.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逐步降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测算,2003年中国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1.4%,比1991年下降2.6个百分点,比1997年下降0.9个百分点。一批采用现代物流技术的工商企业物流成本降幅更大。

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一)市场需求基础限制。我国相当多企业仍然保留着传统的经营组织方式,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活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延迟了高效率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的产生和发展。在企业优化内部物流管理、提高物流效率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企业内部物流活动逐步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社会化物流的潜在需求。但由于市场发育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不完善,企业无法将其内部低效率的物流设施和组织实施有效的剥离。这就使得企业不得不继续沿用以往的物流方式。

(二)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缺陷。尽管我国已出现了一些专业化物流企业,但物流服务水平和效率还比较低。目前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增值服务方面,尤其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另外,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规程,经营管理粗放,很难提供规范化的物流服务。

(三)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与经济以及物流产业的发展要求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仍然很小,物流集散和储运设施较少,发展水平较低;各种物流设施及装备的技术水平和设施结构不尽合理,设施和装备的标准化程度较低,不能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设施的效率。

(四)管理体制和机制障碍。在物流业,我国实行的是按照不同运输方式划分的分部门管理体制,从中央到地方也有相应的管理部门和层次。这种条块分割式的管理体制使得全社会的物流过程分割开来,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物流产业的发展。不同程度的政企不分现象,也影响着政府公正地行使政府职能和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在多头管理、分段管理的体制下,政策法规相互之间有矛盾且难以协调一致,也直接影响了各种物流服务的发展。

(五)物流专业人才短缺。我国在物流研究和教育方面还非常落后,物流知识远未得到普及。物流企业对人才也未予以足够重视,从事物流的人员相应地缺乏业务知识、业务技能,从而不擅管理。物流教育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缺乏规范的物流人才培育途径。与物流相关的大学本科教育尚未得到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企业的短期培训仍然是目前物流培训的主要式。

五、我国物流业发展趋势

(一)物流企业向集约化与协同化发展

随着物流市场的全面启动,物流产业将由起步期逐渐过渡到发展期乃至成熟期,物流服务产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全面市场化发展必将对参差不一的物流企业进行淘汰。物流行业服务标准的形成和物流市场竞争格局的逐步确立,将使物流产业的规模效应迅速显现出来,物流产业的空间范围将进一步扩大,物流企业将向集约化与协同化发展。首先表现在物流企业的兼并与合作。进入21世纪,世界范围内各行业企业间的联合与并购,将会继续推动国际物流业加速向全球化方向发展,而物流全球化的发展走势,又必然推动和促进各国物流企业的联合和并购活动。其次是物流企业间战略联盟的形成。由于商业运作的复杂性,某一单一的物流服务提供方往往难以实现低成本、高质量的服务,也无法给客户带来较高的满意度。通过结盟解决资金短缺和应付市场波动压力,并进而增加服务品种和扩大企业的地理覆盖面,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从联合营销和销售活动中收购正成为许多具有一定实力的物流企业的发展战略。

(二)制造业、商贸业成为国内物流发展的主角。中国的物流专业化程度低,80%以上的物流是企业内部自行完成的,因此企业物流的发展状况成为决定我国物流水平的关键因素。2002年,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和参与国际竞争要求的影响下,制造业加快了信息化带动现代化的进程,商贸业则加快了连锁配送和电子商务的步伐,工商企业的物流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

(三)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稳步发展。一方面是传统的国有交通运输与仓储大型企业实行资产重组与流程再造,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如中远集团、中外运、中储集团、中海物流、中集集团等等。这些国有大企业走了三条路,一是整体改造、提升为物流企业;二是整合内部物流资源,组建物流公司;三是与外方或国内法人实体组建中外合资或国内股份制物流公司。

另一方面是民营的物流公司不断扩展,呈稳步发展态势。例如著名的宝供物流企业集团投资兴建的苏州宝供物流基地于年底之前落成运行。该基地座落于苏州市吴中区郭巷镇,规划用地总面积约400亩,首期建设用地为115亩。宝供集团计划在广东再建一个大型配送基地。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另一家民营物流企业——安得物流公司则成立了一家第四方物流公司,专门提供物流方案设计和供应链管理服务。像这样的民营物流公司还有南方物流、大田物流等一大批,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务实、稳健,生气勃勃。

(四)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

当前物流信息化应用的水平参差不齐。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调查,80%的物流信息系统是以现有流程为基础的信息采集、共享和反馈等基础功能的整合;15%的物流信息系统涉及流程改造、优化或者是能够在运行中提供优化操作方案;只有5%以下的物流信息系统具有企业之间业务协同的供应链管理功能。这种应用结构状况反映了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仍处于起步阶段,需求还是初等级的,基础性的信息化建设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正如著名品牌推广人、网络分析师冯志亮先生所讲:我们提倡物流信息化要务实,要切切实实地解决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标准化建设是发展现代物流的另一件基础性工作。目前已经引起政府、企业和专家们的高度重视,并已经组织机构和队伍,开展了基础研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例如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2年正式颁布的两项国家标准《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和《数码仓库应用系统规范》就是具体的进展。该两项国标于2002年9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实施。年末,交通部又发布了关于港口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字典等八项行业标准。此外,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正在筹备建立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标准化的建设。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很重视标准化建设的工作,例如广东省政府转发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加快我省现代流通业标准化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完善流通业标准体系建设;加强流通业信息标准化工作;加快商品条码的广泛应用;加大对物流标准化工作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

(五)物流教育走向规范,理论研究稳步深入。

人才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基础,因此物流的发展也必然伴随着物流人才教育和培训事业的发展。2002年在物流学历教育、在职培训等各方面均取得长足进展。

文化管理范式概论 篇7

关键词:企业文化,管理范式,软科学

一、范式及管理范式

所谓范式, 是由科学哲学家库恩提出的, 原本用来指自然科学发展过程中, 科学共同体所共同遵守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这个概念同样可以适用于管理科学领域, 用来概括管理行为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的总体特征。

当前管理学界对范式概念的沿用可谓五花八门, 诸如“公共管理范式”、“知识管理范式”, 等等。但至今尚无人对管理范式这一概念的内涵做出明确界定。西方管理学者Drucker在《巨变时代的管理》一书中提出, 假设之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性甚于其对于自然科学的重要性, 并据此提出了新管理范式框架所需要的七个基本假设。但是我们认为, 适用于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的假设并不能适用于社会人文科学的研究, 社会历史条件根本不具备自然物质运动的可假设性。而采用社会条件来界定管理范式, 较为合理。

我们认为, 管理范式至少包括以下条件要素及其结构:

1. 管理关系的本质

管理关系最终由宏观社会关系所制约, 要体现社会关系的变化, 因此, 社会关系是决定管理关系本质的因素, 也是决定管理范式变革的最终动因。

2. 管理系统的技术

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科学技术手段, 是除了社会关系之外对管理范式变革起着决定影响的一大物质要素。管理系统的技术手段, 决定着管理过程的科学性, 比如历史上产生的科学管理范式, 至今还受到管理者的重视和吹捧。科学技术的应用在管理效率中的地位固然不可低估, 但是管理实践中过分依赖物质手段, 却会造成对人性的严重桎梏, 从而最终导致管理效能的低下。

3. 管理过程的人性

管理过程的人性观, 决定着管理过程的艺术性。因为管理关系本质上属于一种社会关系, 没有人的参与和掌控, 再先进的技术都是死的。如果说科学技术手段是硬科学, 那么以心理学为代表的人学, 则是必须在管理过程中予以充分重视的软科学。如何看待和处理与物对象不一样的人对象, 将直接关系着组织运行的效果。管理过程中是否重视被管理者的心理特征, 是否按心理规律对待人, 已经成为衡量管理范式优越性的一个重要标准。

上述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 共同构成完整的管理范式系统。管理范式中科学技术发展及应用的水平, 制约着人性和管理关系, 而人性和管理关系反过来影响物质因素应用与发挥水平。管理范式的变革, 取决于管理关系的变化, 受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而各要素的发展促成管理范式的革新, 一旦社会关系出现较大变革, 科学技术手段产生飞跃, 人性观发生变化, 新的管理范式必然从旧的范式中脱胎而生。人类历史上的管理范式, 经历了自然管理、野蛮管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几个阶段, 现在向文化管理范式迈进。

二、文化管理范式的条件与结构

1. 文化管理范式形成的社会文化条件

首先是如火如荼的全球化背景。管理活动必须具备全球化视野, 必须正视和解决跨文化管理的新课题。其次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变。世界教育事业的普及与发展, 使大量具有较高知识文化素质的人力资源得以产生, 由此所决定的管理关系出现新的特点, 即管理关系的相对平等性和管理过程的双向互动性。组织成员的自主性特征和发展性需要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突出。再次是科学知识对人类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为基础, 加上新近提出的突变论、协同论和耗散结构论, 推动着号称为第四次科技革命的进程。一系列新技术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存在和交往方式, 打破了人们惯有的思维定势, 也在改变着管理关系。

2. 文化管理范式的结构

在传统的管理系统中, 人力、资本和技术是生产要素, 现在, 知识和在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 远远超过了传统要素的作用, 在管理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其中, 知识代表了人类可以利用的所有精神形态的文明成果, 是核心要素, 最终体现为组织成员的素质, 为实现整合物态要素和人本要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对于处于激烈竞争环境中的组织非常重要, 决定着组织与环境之间是否能够进行及时充分的交流。这种交流是维持组织活力的基础要素, 系统正是通过获取、传递、加工与处理信息而实现其有目的的运动的。其余的人力、资本和技术则为传统的条件要素。

围绕着上述要素, 组织管理结成了物质的流动系统, 信息的沟通系统和知识的学习系统。流通系统涉及组织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沟通系统涉及组织与外界的信息交换, 学习系统涉及组织自身的知识更新。就企业管理而言, 管理者必须精心构建生产销售系统、传播沟通系统和学习开发系统三大系统。

3. 文化管理的特征

文化管理是一种战略性管理。在文化管理过程中, 要求实现各要素和各子系统的有机协调, 管理过程的有序高效, 管理决策的严密科学。组织行为目标是长期的战略性目标而非短期的投机行为目标。战略性行为, 是成功的文化管理的基础。

文化管理是一种伦理性管理。以人为本, 激发人的创造力, 是文化管理的核心理念。人的创造性需要, 必须在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基础上, 从价值与精神追求的目标中得到满足。动不动以解雇或者“有的是人”相威胁, 除了充分暴露资本及其管理者天生的傲慢与无知之外, 不会产生任何效益。此外, 当今世界的企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依赖关系比过去任何时代都要紧密, 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也成为了组织发展的重要条件。所有这些内外管理中的伦理性要求, 是成功的文化管理的精髓。

文化管理是一种学习性管理。知识和信息在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硬科学在激烈竞争的条件下, 对企业而言已经不是制胜之策。而诸如公共关系学、组织形象学、应用心理学、传播学等软科学, 却能使组织焕发活力。这些科学知识只能通过广泛深入的学习才能获得生命力, 才能转化为组织的生产力。因此, 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 以适应组织环境的快速变化, 是成功的文化管理的核心。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企业文化.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年5月第四版:3~4

西汉官印鉴定概论 篇8

摘 要:对西汉官印的形制、质地、钮式、印文和印型装饰等诸要素发展演变的特征的系统分析,就西汉官印的鉴定由表及里进行论述,提出了以汉代官制、印制等文物和考古研究为基础的、以认识伪印的制造方法和特点为实践的、同时将汉印制度理论研究与文物鉴定实践相结合的一套完备的汉印综合鉴定体系。

关键词:西汉;官印;特征;鉴定

中图分类号:K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150-03

任何文物均是一个特定时代的综合产物,并具有某一时期的典型特征,剖析并掌握这些构成要素及其在各时期的发展演变特征,是鉴定西汉官印首先必备的一个基本条件。同时,还要了解伪印的类型和制作,这是文物鉴定的另一必不可缺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掌握真印诸要素特征和伪印类型制作,是鉴定西汉官印的两个主要组成要素。现对鉴定西汉官印的这两大要素作以分析论述。

一、西汉官印诸鉴定要素及其演变特征

西汉官印在我国古代玺印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其独特的时代特征。而这些特征是由构成印章的形制、质地、钮式、印文、篆刻艺术风格等诸要素所表现出来的。

(一)汉印形制

1.汉印大小。西汉官印的尺寸一般均较小,其大小只有2个多厘米。其原因为汉制“通官印方寸大”(《汉旧仪》),故印面在2.2~2.4厘米见方,约相当于汉制的一寸左右。汉帝后玺印略大,为汉制方一寸二,印面方边长约2.8厘米。官秩二百石以下汉官印则为长一寸宽半寸的长方形半通印。这是汉印形体的最基本时代特征。

2.印台形式。汉官印均由印台和台面上的印钮两部分构成。根据官员品级高低,西汉官印的印台分为方形和长方形两种,其中官秩在二百石以上的为通官印,印面呈正方形,方寸大,约2.2~2.4厘米;官秩二百石以下为长方形半通印。西汉各个时期官印的印台在形制和高度上有所不同,汉初有秦风貌,印台薄而扁平,厚度在0.4厘米以下,还有上小下大呈斜坡状的;文景以后印台一般厚约0.5厘米左右;西汉晚期印体由轻薄逐渐变的厚重,印台增厚至0.8厘米以上。

3.汉印钮式。钮式是构成古代官印诸形制中的最核心要素。西汉官印对其钮式都有严格的制度,且同一钮式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具有不同的形状,因此掌握印章钮式不同时期的发展演变特征,即成为鉴定各个时期西汉官印的一个重要手段。西汉官印的主要钮式为龟钮和鼻钮两大类,此外还有螭钮、龙钮、鱼钮、蛇钮等及其他兽钮等。

一是龟钮。为汉官秩比二千石以上高级官印的通用钮式。汉印之龟钮有“龟者,阴物,抱甲负文,随时蛰藏,以示臣道,功成而退也。”的特殊含义(《汉旧仪》)龟钮在西汉官印不同的发展时期,又具有其显著的时代演变特征。西汉龟钮大致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龟首短平,龟身俯卧,四足短而铸刻不清晰,流行于文景帝时期;晚期龟首微抬伸,龟身抬生,龟腿向上呈半立状,四足铸刻清晰,龟背或圆或后部隆起,甲形及纹饰精致,流行于武帝至汉末新莽时期。

二是鼻钮。亦称瓦钮,是古代印章中最常见的一种钮式。其基本形制均为印台背上有一半圆形的环状系,用以穿绶佩带。鼻钮早见于战国,秦时官印大多为此钮式,西汉是由于龟钮的出现,鼻钮遂改为千石以下的中下级官吏印章固定钮式。西汉早期的鼻钮有战国和秦之遗风,为窄面环状;稍后钮面逐渐加宽,景帝以后开始流行薄边覆瓦状的鼻钮;汉末钮边渐厚。

(二)汉印质地

1.玉印。与先秦时期不同,秦汉时期对玉印,特别是官印以玉为质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定。“秦以前以金、玉、银为方寸玺,秦以来,天子独称玺,又以玉,群下莫得用。”(《后汉书·徐■传》)西汉时皇帝六玺和后之玺皆为白玉。另汉时王侯诸卿大夫亦有玉印,其状为覆斗形,往往为私玺或殉葬印。

2.金印。西汉官印中的金印仅次于帝后玉玺,为王侯贵胄、诸公、将军等朝中上卿重臣之用。按文献资料记载,西汉时期使用金印的仅限于皇室至爵中的太子、王、列侯;朝堂上的丞相、太尉、大司马、太傅、太师等公卿;位列上卿的诸将军等高级官吏,以及汉朝赏赐于少数民族首领的玺印。

3.银印。银印为西汉比二千石以上高级官员之印章。其范围包括朝中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各司长官,如九卿、内史等;军中诸副将和各营都校尉,如“骑都尉印”、“戊己校尉”等;地方郡以上的军政长官,如“沛郡太守”、“彭城太守章”等皆银质官印[1]。

4.铜印。西汉官秩在千石以下的中下级官印皆为铜质,包括通官印和半通印。西汉铜质官印的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上自宫廷朝中诸司属官,下至地方郡县太守、郡尉以下的所有官吏,以及军营中的各级属官皆以铜为印。

(三)汉印的文字、篆刻及印面风格

1.印文文字形式。西汉官印的印文皆为反字阴刻,即篆刻艺术上所谓的“白文印”。汉印印文的这一特征,是由当时在封泥上钤印的用法所决定的。西汉时期纸张尚未发明和普遍应用,故不可能出现超越时代的蘸印泥钤在纸上的阳文印。因此,当我们遇到一言为西汉印章的阳文印时,即应引起注意,断其十之八九可能是伪印。

2.印文篆刻风格。就西汉官印文字的总体风格而言,其印章使用文字应归属于小篆体系,进一步说它是由小篆发展而来的一种较为独特的印篆专用字体,称为“摹印篆”。而且这种摹印篆在不同的时期还有着显著的发展演变特征,其印文的具体发展演变特征,已在本文第二章“西汉官印的分期和时代特征”中作了详细论述,此不臃述。

3.文字笔划形态。古代印章中一些常用字在各个发展时期,都有着自己不同的具体形态。西汉官印中典型的字如:“印”字的末笔常作下垂状。“丞”字中部下横的两端向上翘,而至东汉时即开始变为一直横。“尉”字在西汉印中其左下为对称状,东汉则为一“火”字。如此等等,通过文字笔划的变化,也是鉴定西汉官印的一项重要要素。

4.印面构图特征。古代印章的印面构图在各个发展时期都具有其一定的外部特征,西汉官印的印面构图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一是界格,汉初官印承袭秦印,印面均有界格,但汉初期官印界格方正、平直,比较规范整齐,尺寸上也略大于秦官印,至孝惠文景帝时期界格已基本消失。二是印文排列形式和字数,汉初官印印文排列并不固定,文、景帝时期趋于正规;西汉中期以前大多为四字印,武帝时期出现五字印,但这时的五字官印仅局限于二千石以上的高级官吏,曰某某章,至晚期五字官印在汉官印中普遍流行。

(四)汉官印的印文内容及其知识

1.印名。所谓印名是指印章印文的自名。古代玺印一般均有自名,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古代玺印自名常见的有“玺、印、章、宝、记、符、节、信、关防”等等,例如先秦时期的印信一般均称为“玺”,但至西汉则为帝、后专用印名;又西汉官印通常只用“印”和“章”,而不用其他印名,且印与章还有各自特殊的用法。

2.官名。官名是官印的具体文字内容,每一方官印都必然有其官名。西汉时期由于从秦入汉,有旋经发展定制,故其官名从早至晚一直在不断的更变之中,特别是西汉中期,官名变动尤甚,而一些官名至新莽和东汉即不再使用,如“别火”于西汉武帝年置至东汉光武年省。又后世中行用之官,在西汉时就不一定出现。因此,掌握西汉时期的官名,特别是同一官名的各个时期的不同变化及起省年,对汉印的断代和鉴定具有很大帮助。

3.地名。地名同官名一样,在历史发展上一直都在不断的更迭变化,一些在西汉时称用的地名到其后即不再使用,而且同一地名在西汉的各个时期还有变化和起废,如前文中提到的“新城”,又如沛郡为景帝三年平七国之乱后始置郡,而渭城则是武帝元鼎三年由咸阳更名的,如此种种不再赘述。而了解这些古代地名,对我们今天鉴定西汉官印是大有益处的。

4.称谓。称谓具有时代特性,西汉官印尤是如此,这是鉴定其真伪的一个重要特征。不但前文提及的一些印名,如玺、印、章的用法和时代演变特征;而且其官名入印也有显著的特征,如汉时县一般有左、右尉,故其官印的通常用法有两种:一是县名为两字的常作某某县名加上左尉或右尉,二是县名为一字的常作某县名加之字再加上左尉或右尉,如“海邑左尉”和“卞之右尉”[2]等,但绝对不加“县”或某尉之印,这是汉时印章称谓的基本常识。

二、伪官印的类型与鉴别

西汉官印伪作较多,归结起来大致有三类:一是全部伪造,二是摹真仿造;三是真印伪刻。现将西汉伪官印的鉴别分类介绍如下。

(一)全部伪造之印

所谓全部伪造之印,是指无中生有,向壁虚构而成的古玺印。这类伪官印从官名、地名、印名,到文字、篆法,乃至印章形制,都是出于伪者的凭空杜撰,属于一种较低档次的伪作。由于伪造者不知真印其貌,往往伪造漏洞百出,不是印章形制不对,就是官名、地名、印名、文字、篆法等存在明显问题,如“梁王后玺”玉玺和“建威校尉”被伪造为鼻钮;稍高明者可能会将以上诸要素的一二点乃至三四点,制作的较逼真,但是绝不可能把西汉官印的所有要素伪作的天衣无缝,我们只要通过对所掌握的西汉官印诸要素进行逐一的对照分析,就不难发现伪印存在的破绽。即使有很高水平的此类伪印,也会在其细微处有漏洞可辨,不要说新仿印的锈色和制作等问题,就是年代久远的古代伪印,亦可通过西汉官印诸要素的时代特征去加以鉴别。如一“杜陵右尉”印,即是一方传世的清代伪作汉印,初观该印锈色古朴貌如真印,细在其形制风格、印文特征和制作工艺以至等方面,均可以假乱真,但细辨其印问题有二:一是印章形制与其官名不符,该印为龟钮,但汉制皇帝陵邑同县,陵尉官秩不过六百石,其印形当为鼻钮而不能为龟钮。二是该印文中的“尉”字与汉印文字篆法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为该尉字的左下部刻成“示”,而西汉时则作“火”;另此印右旁末笔作一大竖点,而汉印常作一横笔;又西汉印中尉字左旁常较大,约占全字的2/3,但该伪印之尉字左右两旁却大小相当。通过以上种种分析,即可以明确地判别出该印为古时伪仿之汉印。

(二)摹真仿造之印

所谓摹真仿造之印,是指原有真印,而作伪者依照该汉印面貌另行伪制。这类伪印就其制作而言又有如下两种情况。

1.不知印形,依谱而作。此类印往往是伪作者只见印文,而不知其印之形状,多依照所得印拓或古谱所录之印文摹刻而成,高仿者其仿刻印文能与真印几无差异,但由于伪作者不知原印形状,故在制作伪印时往往在其形制上与真印不符,这是鉴别这类伪印的关键所在。例如收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著名“石洛侯印”金印,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个案例,该印原于清朝嘉庆年间出土山东省日照县。然而,经过一百余年后,流传于世的却有两方,两印均为金印,印文完全一致,难辨真伪,一时成为印界关注之公案。但两印的龟钮却大相径庭,一印龟首短而微抬,龟身隆起,体形狭长,龟腿微曲立状,四足铸刻清晰;而另一龟钮则龟首长而平伸,龟身平板,龟体扁平,龟腿弯曲,龟足无刻痕。很显然前者印钮为西汉中晚期之龟钮形制,与其印文的时代是相吻合的,乃真印无疑,而后者印钮与其时代显然不符,是为伪印。究其原因,“石洛侯印”金印刚出土不久即为诸城鉴藏家李仁煜所得,并被奉为至宝,秘不视人,仅以印拓赠予挚友数人,因当时西汉金印尚不为人所知,故世人只有其印文而不知其印形,所以即出现以上一方印文不差毫厘,但印形相去甚远的仿刻金印,随着现在考古发掘的不断发现,现今一看其形制即知后者为后人伪造之印。

2.完全依据真印进行仿作。即伪作者既知印文亦明印形,完全按照真印来仿制。按伪作工艺的不同,此类伪印又可分为两种:一是对照真印进行摹刻,二是以真印为母范翻砂铸造与摹刻。因为是依照真印而进行的仿作,所以这类伪印的外观形制和印文结字均较为逼真,但也不是不可鉴别的。摹刻伪印一般做伪者并无真印,而多对照有图片和印文进行摹仿制作,由于文物图片不可能面面俱到,故伪印往往不能全面把握真印的外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比例上的失调,又摹刻印文之文字亦不如真印气韵流畅贯通,且文字整体之间常不相协调,同时因这类伪印制作较难,故多仿制一些价值较高的名印,而传世或考古发现之著名汉印又多有明确的收藏地,这也成为鉴别其真伪的一大要点,比如当在世面上见到一方“文帝行玺”[3]印章时,就要马上知道该印收藏在国有博物馆中,而不可能流传于世上,除非通报该印被盗,否则肯定是伪印。而翻砂之伪印,首先是其印形必然小于原印,其次铸造工艺上存在砂眼问题,再者翻砂品印文笔道往往较为粗糙或出现变形情况。此外,不论摹刻还是翻砂铸造之伪印,其伪印的质地和作旧手段都不够完善,这也是鉴定其真伪的一个重要突破点。伪玉玺可从玉质和其工艺上加以鉴别,西汉玉玺为帝后之印,质和阗白玉,其工极精,仿者常一看即破。而伪铜印的新做锈色与两千年的自然铜锈是不难辨别的,而有些低劣的仿汉铜印,竟然使用普通的黄铜仿造,可见仿造者连黄铜何时出现这一基本的文物常识都不知到,真让人有些好笑,而这些低劣的黄铜伪汉印却能在市面上屡屡见到。

(三)用真印伪刻之印

真印伪刻亦称半真半假或以旧翻新。即利用真汉印之印体,进行翻新伪刻的一种伪汉印。此类伪印通常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原汉印本无字或其印文在流传中已漫灭,作伪者得印后在其印面上补刻以伪印文;二是原真印型文本皆具在,作伪者将其原有印文磨去,又重新刻以伪印文字。以真印进行伪刻属伪汉印中的高仿品,因其本为真印,故外印体型诸特征及锈层包浆均古朴可人,所以在销售时往往能够经得起审视,也极易使人被其外观所迷惑。与前两类伪印相比,此类伪印的鉴别具有较大难度,常令收藏者先上当而后悟。因此,遇到这类伪印是要特别加以注意。由于这类伪印的作伪特点均为在真印上伪刻以新的印文,故其印章形制与新伪刻的印文之间必然存在矛盾,因此全面了解并掌握古代玺印,特别是汉印各个发展时期印形与同期印名、官名、地名、文字、篆法等诸要素间的关系,是鉴别此类伪印的基本切入点。同时,此类伪印尤其是后者,其在伪作时常常具有一个极其鲜明的特征,即重新伪刻之印名一般多是高于原印形制的官名或印中之罕稀珍品,了解这一点亦对鉴别此类伪印大有益处。“右将军印”该印形龟钮,锈色青碧,龟钮为典型东汉印钮风格,当为一东汉之龟钮铜印。然而,审视其印文,乃为西汉中期以前的典型四字官印形貌,因汉武帝以后之将军印即改为五字,且印名用“章”而不再用“印”;又据史书载:“前后左右将军,皆周末官,秦因之,位上卿,金印紫绶。汉不常置,或有前后,或有左右,皆掌兵及四夷。”(《汉书·百官司公卿表》)可知汉之右将军乃金印,故该伪印之印质显然与史不符;对比其后刻之印文,文字笔划软弱无力,且显呆板缺乏神气,“将”字篆法也与西汉该字法度不同,显为后刻之伪印文。从而鉴定此印当为一东汉龟钮铜印仿刻之西汉右将军印。

总之,文物鉴定是一个综合分析的鉴别过程,汉印鉴别亦不出其右,所以必须对构成汉印的诸要素进行逐一对比分析,全面考证鉴别;同时还要“师夷长技以制夷”,密切关注伪印之发展动态。此外,汉印鉴定是一种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社会学科,只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鉴定的结果才能更可靠、更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罗福颐.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孙慰祖.古封泥集成[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

[2]狮子山楚王陵考古队.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发掘简报[J];王恺.狮子山楚王陵出土印章和封泥对研究西汉楚国建制及封域的意义[J].文物,1998,(8).

上一篇:icp备案下一篇:学习宪法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