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总结(通用11篇)
本学期,我任教九年级(1)班历史课,该班七八年级都是我任教的,情况非常熟悉。九(1)班尖子生较多,但是两级分化比较严重,在平行班中均分总是落后两三分。针对此种情况,一学期以来,我认真教学,并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不懈的精神对待毕业班的各项工作。下面列举我本学期所做的一些努力。
一、完成新课教学,培养良好学风
本册课本共八个单元,有23课。我每课时完成一节新课,一课一练,及时批改。每两个单元进行一次测试,及时讲评。并对下册历史课本进行了预习。
进入九年级后,学习任务更加艰巨,学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逐渐削弱,如何让学生在诸多的学科中重视它呢?每次月后,我会在课堂上表扬一些学生,让他们介绍成功经验;一种是进步较大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我会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让更多的学生明白:只要端正学习态度,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你就会取得理想的成绩;别人能做到的事,我只要努力,也一定能做到。同学们逐渐有了竞争意识,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
二、培养良好习惯,提高课堂效率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大部分学生的“病根”,尤其是男生课上带着耳朵听,他们挺乐意的,一让他们动笔,就开始偷懒。从九年级开始,我就注重培养学生做课堂笔记的习惯。我采用课堂笔记本和历史作业本合二为一,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由于历史中考采用开卷考试的方式,在教科书上勾划重、难点显得尤为重要。我要求学生用红笔或彩笔勾划,并注明考点的项目:如“明治维新”的内容,使学生一目了然。上课时,我边讲,边巡视,提醒和督促后进生和调皮的学生勾划课本。临近期末,七门文化课都进入复习阶段,各科作业接踵而至,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我只能立足于课堂这块主阵地,紧紧抓住45分钟,尽量让学生多读多写。下课时必须完成课堂训练,交给老师后才能离开教室。课堂上抓紧分分秒秒,关注每位学生,课堂效率明显提高了。课后也没有作业,学生负担减轻了,省下课外时间对别的学科也是一种贡献。
三、夯实基础知识,指导解题方法
世界历史的内容,繁杂且琐碎,让学生将所有的考点背出来,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是不现实的做法,历史学科实行开卷考试。对学生而言,记忆是一件看似简单可实际上最为困难的事。我首先采取“全面进攻”,把中考考点整理好,并在重要的内容下做好标记,印发给学生,再把考点逐题改编为小问答,让学生当堂训练,熟悉中考的每一个知识点。每隔一段时间,我就让学生练习一遍,同样一张小问答,我一般让学生训练三、四遍。一而再,再而三地训练,学生对考点由陌生逐渐熟悉。对于重要的章节,我则采取“重点进攻”,让学生把重要的内容识记下来,课堂上再默写。学生通过小问答题的反复训练,基础知识夯实了。扎实的基本功是应对考试的第一步,仅仅训练小问答是远远不够的。中考的选择题和材料题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更高、更全,包括阅读、理解、分析、比较和综合等能力。第二步就是针对中考题型进行有效训练。题目是千变万化的,关键是掌握解题方法。
四、关爱后进学生,促进学习进步
后进生所占比例的大小程度,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成绩的提高。如何提高后进生的成绩?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棘手课题。后进生需要老师倾注更多的爱心、给予更多的理解,来驱散他们内心的孤独和自卑。转化一个后进生谈何容易,需要老师极大的韧性。转化后进生要多动脑、想办法,必须因势利导、因人而异、把握时机。后进生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他会出现动摇、反复,老师不能轻易放弃,而要坚持不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为了提高后进生成绩,我做了一些努力。经常利用星期二中午大约20分钟时间与后进生谈学习方法,讲解知识点,力争他们不掉队。每次月考后我都会找朱跃跃、柳巧颖等同学分析考试得失,补缺补差。
五、研究复习策略,积极备战中考
我积极参加历史教研活动,主动向同行们学习、请教,对历史复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我们共同探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及时调整复习进度与方法。我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未雨绸缪,我利用2016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考纲所列考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第一轮复习利用学习资料上的《单元综述》,结合典型例题串讲;第二轮复习利用历史《基础训练》习题,有选择的订正讲解。确保期末考试学生能取得好成绩。
以上是我对本学期历史教学的一些探索和尝试。九年级学生所用的复习资料绝大部分都是我们自己整理、编写的,工作量虽然很大,却很实用,而且在教学中基本做到了扎实、细致、到位,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扬长避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在明年中招考试中考出优异成绩!
马渡学校
关键词:历史联系,历史教学,《“蒸汽时代”的到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历史学科出现了许多不同版本的教材。有些教材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简化了许多内容。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深化历史教学。例如,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蒸汽时代”的到来》一课,围绕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及影响,介绍珍妮纺纱机、蒸汽机、汽船、火车等机器的诞生及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等内容,但教材的篇幅并不长,介绍的内容不多。从教学内容看,本课教学除涉及前面的内容之外,还应涉及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等内容。若用传统的观念和方式教学,就是纯粹学习(或讲授)教材,势必单调、苍白,无益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无益于历史学科的学习,更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要求。笔者认为,可以巧用历史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实教学内容,深化历史教学,从而真正实现历史教学的目标,体现历史学科的人文价值。笔者以《“蒸汽时代”的到来》为例,谈谈运用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深化历史教学的一些看法,以抛砖引玉。
一、用历史事件的因果联系深化历史教学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产生的根源。本课从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看,除了英国拥有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和广阔的海外市场等有利条件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这与17世纪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教学时可以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内容入手,然后延伸到工业革命,从而探究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根源, 通过这样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充实新课内容,从中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分析理解问题。
二、用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深化历史教学
许多历史事件,表面上看似乎各自独立,但实际上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就本课而言,教材分为“珍妮机的故事”、“瓦特与蒸汽机”和“火车的诞生”三个小标题的内容进行叙述。粗看好像这几个历史事件似乎没有关联,但仔细分析,会发现他们之间有密切联系。首先,从整体看,他们围绕工业革命这一主题,分别从工业革命的起因及开始、发展及扩展、结果及影响等讲述。第二,从具体联系看,珍妮机的发明导致工业革命的开始,但由于珍妮机等前期发明的机器受各种条件(如动力条件、自然条件等)的制约,促使人们进一步发明并不断改进动力设备和机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了蒸汽机的发明和瓦特改良蒸汽机,工业革命进一步发展。瓦特蒸汽机的出现,推动了人们利用蒸汽机改进和发明交通运输工具, 这样的背景下,火车诞生了,工业革命进一步扩展到其他部门和行业。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历程,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在不同国家陆续完成。工业革命的完成,最终给人类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给人类历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通过这样分析,本课涉及的几个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一目了然,学生对教材涉及的相关历史知识已能初步掌握,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用点面联系深化历史教学
本课教学中,必然会涉及工业革命对世界、对人类历史的影响这一内容。从这一内容出发,教学中可以利用历史事件之间的点面联系,从纵向或横向延伸、拓展教材内容,从而避免简单、粗浅或单纯的复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点面联系获取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在本课中,可运用该方法的地方很多。从工业革命联系到人类历史上的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运用归纳对比等方式,从工业(科技)革命的开始、主要标志(或特征)、主要成果、影响(或意义)等角度分析比较,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取大量相关知识,并学会运用比较归纳分析、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通过上述联系, 一个个单纯的历史事件 (即“点”)被放在广阔的历史画面 (及“面”) 中 , 从而增长知识 , 开阔视野,学习内容不再单调而变得丰富。
四、从历史事件对现在或未来社会的影响深化历史教学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指出 :“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把学生从“历史”的学习引向对“今天”或“未来”的关注,知古鉴今,这不仅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而且学习历史的意义所在,更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从本课学习中,可以让学生知道: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大机器的发明并被运用到工业生产中,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但是,煤炭等一系列不可再生资源被肆意开发、工业生产中大量排放的废气带来的雾霾天气、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交通运输工具的广泛使用给城市带来的交通堵塞,等等,给人类的今天或未来带来怎样的影响? 人类又将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 通过这些问题,将工业革命与环境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从历史的学习中转而关注现实,关注人类,获得启示,从而实现历史教学的目标和价值。
代县胡峪中学
郑建发 本学期,本人任教九年级历史课,一学期来,能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毕业班的教学工作。
一、激发兴趣,发挥潜能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学习就有了动力。历史学科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又通俗易懂。我坚持在每节新授课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大量的图片资料。我还在教学中采用做些简单的小游戏、讲故事、辩论赛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历史课变得生动了、有趣了,学生自然而然就喜欢上这门学科了。
进入初三后,学习任务更加艰巨,学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逐渐削弱,如何让学生在诸多的学科中重视它呢?我只能“激”趣了,每次月后,我会在课堂上表扬一些学生,一种是优等生,让他(她)们介绍成功经验;一种是进步较大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我会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让更多的学生明白:只要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地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你就会取得理想的成绩。别人能做到的事,我只要努力,也一定能做到。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同学们逐渐有了竞争意识,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立足课堂,提高效率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大部分学生的“病根”,尤其是男生课上带着耳朵听,他们挺乐意的,一让他们动笔,就开始偷懒。从初三开始,我就注重培养学生做课堂笔记的习惯。我采用课堂笔记本和历史作业本合二为一,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由于历史学科采用开卷考试的方式,在教科书上勾划重、难点显得尤为重要。我要求学生用红笔或彩笔勾划,并注明考点的项目:如“明治维新”的内容,使学生一目了然。上课时,我边讲,边巡视,提醒和督促后进生和调皮的学生勾划课本。临近期末,七门学科进入都进入大复习阶段,各科作业接踵而至,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我只能立足于课堂这块主阵地,紧紧抓住40分钟,尽量让学生多读、多写。下课时,人人必须完成课堂训练,交给老师后才能离开教室。课堂上抓紧分分秒秒,关注每位学生,课堂效率明显提高了。课后也没有作业,学生负担减轻了。
三、夯实基础,注重解题方法的指导
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基础是根本。没有基础,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初三世界历史的内容,繁杂且琐碎,让学生将所有的考点背出来,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是不太现实的做法,历史学科实行开卷考试。对学生而言,记忆是一件看似简单可实际上最为困难的事。我首先采取“全面进攻”,把中考考点整理好,并在重要的内容下做好标记,印发给学生,再把考点逐题改编为小问答,让学生当堂训练,熟悉中考的每一个知识点。每隔一段时间,我就让学生练习一遍,同样一张小问答,我一般让学生训练三、四遍。一而再,再而三地训练,学生对考点由陌生逐渐熟悉。对于重要的章节,我则采取“重点进攻”,让学生把重要的内容识记下来,课堂上再默写。学生通过小问答题的反复训练,基础知识夯实了。扎实的基本功是应对考试的第一步,仅仅训练小问答是远远不够的。中考的选择题和材料题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更高、更全,包括阅读、理解、分析、比较、综合等能力。第二步就是针对中考题型进行有效训练。题目是千变万化的,关键是掌握解题方法。
四、关注后进生的成长
后进生所占比例的大小程度,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成绩的提高。如何提高后进生的成绩?这是我们面临又一个棘手的课题。后进生需要老师倾注更多的爱心、给予更多的理解,来驱散他们内心的孤独和自卑。转化一个后进生谈何容易,需要老师极大的韧性。转化后进生要多动脑、想办法,因势利导、因人而异、把握时机等。后进生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他会出现动摇、反复,老师不能轻易放弃,而要坚持不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五、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我主动向同行们学习、请教,对历史复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我们共同探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及时调整复习进度与方法。我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本学期面临着历史会考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山大。尽管第一学期期终考试成绩较为理想,但班级与班级的差距过大:AB率,最高班35人71、43%,最低班23人46、94%,ABC率,最高班48人100%,最低班43人87、76%;学生与学生之间差距更大,最高分99分,最低分9分。究其原因,个别班级个别学生思想上不重视,认为等级制无所谓,懒得背;更多的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得当,面对内容繁杂的历史基础知识掌握不熟练,知识迁移能力差,做选择题以蒙为主,做材料题又空白一片。
二、学科目标
(一)质量目标。以我校整体工作计划为指导,全面推进习美课堂建设,着力打造高效课堂,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会考的应试能力。力争会考历史AB率达到70%以上,ABC率在95%以上。
(二)课堂目标。认真复习初一——初三共六册课本内容,加强基础知识的识记,夯实基础;认真组织综合训练和模拟测试,努力提高初三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圆满完成初三历史会考任务。
(三)习美目标。明确每节课堂复习任务,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及时整理的习惯;注重课堂提问和课堂小测,培养学生清晰表达、规范书写的习惯;加强选择题和材料题练习,加强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掌握答题技巧,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习惯;重视反馈课堂,提倡同桌互查、组长抽背,培养学生善于合作、自我评价等良好习惯。
三、方法途径
1、加大备课组活动力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教学成绩的关键。首先在备课环节上要严格执行集体备课的规定,努力钻研新课程、新课标,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目的、难重点、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均要经过集体讨论,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避免盲目“单干”;其次,在备课组内加大听课评课的力度,多听课,多提改进意见。
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本学期将在上学期探索的基础之上,力求打破以前初三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沉闷式课堂”、“填鸭式课堂”、“练习式课堂”等不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将问题、将激情带入课堂,在讲述基本知识点的同时,注意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心理辅导,使其乐于学、而不是疲于学,培养教师富有激情的良好习惯。
3、积级参加市区各级教研活动。引资料、学经验。努力提高教研组整体业务水平,加强教研组集体备课,通过听评课活动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
4、做好会考备考工作。
(1)紧扣其中的“考试范围”来制定复习计划,不能超范围,以免增加学生负担、做无用功;同时习题训练一定要以基础题、中等难度题为主,做到古为今用、联系热点时事进行复习。
(2)紧扣考点,抓住主干知识、按专题进行第二轮复习,将考点细化,督促学生逐条记忆、理解,力求将考点条条过关;同时又要敢于取舍、适当整合、适时给学生减负、减压。
(3)要从各种资料当中挑选出能切中考点、有新意、中等难度之题进行有机组合;其次,要合理安排学生做题时间、做题强度。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增强教师职业素质,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实现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再创龙山辉煌的目标。
二、学情分析
从上学期末的考试的情况来看,初三5-8学生的成绩普遍偏低。近期与科代表、部分学生座谈,发现这些学生对历史的学科兴趣较差,对初
一、初二的历史没有形成整体的清晰的认识,这对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也对教师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较短http:///fanwen/的、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本文来自027ART.COM范文频道兴趣,而且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既掌握好新学的知识、又能将以前所落下的知识弥补上来,这都增加了课堂教学的难度。另外,初三的学生从道德的养成上来讲,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的形成时期,在这一个时期内的教学任务,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层面上来讲,是一个培养爱国主义,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完成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三、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的内容包括西方文明之源,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英法美日俄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及资本主义的发展,两次工业革命,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的内容包括 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及挫折,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与演变,亚非拉美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等。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外历史所讲述的重要历史年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概念,把握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线索,全面掌握所学知识。
过程与方法: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形成丰富的历http:///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培养学生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会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想象的能力。
情感教育目标:通过对中外历史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历史情感教育、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对历史人物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学习他们的报国热情和优良品德;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力求做到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的统一。
3、严格落实教学常规,精心设计教案,教案的设计力求做到符合教材需要和学生实际。上课精讲多练,努力提高课堂质量
4、依据学生个性实施因材施教。注意对优秀生培养,定准目标,定期辅导,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他们更好发展。同时做好绩差生的转化工作。
5、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因材施教,努力做到整体优化。注重拓宽历史教育的情感功能,教书育人并重。
五、教学进度安排
1、新授课内容:《世界历史》上下两册,计划22课时。
2、复习《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计划12课时。
3、综合复习,训练,测试以及讲评,计划2周,4-6课时
一、本学期教学目的要求任务 世界近代史
1、依据时间顺序和类别,较好地把握世界近代史中的基本知识,注重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2、在过程与方法上,要求学生在学习世界近代史时遵循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循序渐进的原则,即从了解世界近代史中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入手,对世界近代史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体验,然后再去认识和分析历史现象、理解历史概念和历史问题;二是探究式学习的原则。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通过世界近代史的学习,要着重培养和树立以下几个方面的意识和观念:一是要树立旗帜鲜明的历史是非观念;二是要树立历史进步意识;三是要培养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四是要不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五是要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二、本学期教学主要内容
九年级上册的内容是世界近代史,共分4个单元,12课,其中包括3节活动课。第四单元是“步入近代”,该单元共有5课,主要包括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拿破仑帝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等主要内容;第六单元是“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该单元共有3课,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第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共2课,包括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战前的国际关系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等主要内容;第八单元是“璀璨的近代文化”,该单元共有2课,主要包括近代的思想理论、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等主要内容。
三、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九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处于变化时期,其思想波动幅度大,对于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不高,缺少一定的积极性和向学性。
九年级两个班级,从上学期的学生学习状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但两个班级的学生在个性、学习风格等方面截然不同:一班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但是不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导致老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与消化程度,可学困生较少;二班学生学困生较多,大多数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发散思维不发达,理解能力不强,成绩不高。两个班级都存在不喜欢动手书写的问题,甚至有些个别学生只会说,不会写,而且语言表述不规范。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课堂上要管住学生
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学的主渠道,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就得关注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不管教师用多么新奇的教学方式,学生的不参与、不主动是最令人头疼的还有课堂纪律,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要随时关注、及时反馈,严格要求,必须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一句话,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必须在课堂要管住学生,当然,前提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
2、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
(1)认真备课,做到心中有数(2)培养学生看、听、说的能力
3、注重培优补差
(1)培优: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先练后讲的方法,放手让学生尝试,使学生在尝试中体会成功。
(2)补差: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全体学生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是不现实的,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跟不上其他同学的。为此,在对待后进生方面,我将采取如下措施:建立后进生成长档案;对后进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分层次教学;利用课余时间对后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经常与后进学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常常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
4、重视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掌握本课中的重点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①感受富于哲理的变化的语言。
②学习托物言志的抒情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落叶的伟大:凋落自己,换来新生。
【教学重点】
品味本文生动富含哲理的语言 【教学难点】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方法】 诵读品味法 【计划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叶落知天下秋”。许多作家往往借落叶抒发寂寞、孤独、悲凉、愁怅之感,这也是我们学生写作文经常涉入的角度。想一想,除了悲凉感伤的气氛,我们就没有其他写作的新意了?当然不是的。著名作家贾平凹另辟蹊径,用优美细腻的笔调给我们描画了一幅秋日落叶图,并从中给我们以生命的启示。那么,我们就来好好学习一下前辈的佳作:
二、资料助读
1、贾平凹(1952~)当代作家,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1975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陕西分会副主席等职。著有小说集《兵娃》、《姐妹本纪》、《山地笔》、《野火集》、《商州散记》、《小月前本》、《腊月·正月》、《天狗》、《晚唱》、《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州河》、《浮躁》、《废都》、《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贾平凹散文自选集》,诗集《空白》以及《平文论集》等。他的《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于1988年获美国飞马文学奖。1997年获法国女评外国文学奖。贾平凹小说描写新时期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简明自然。
2、法桐学名悬铃木,原产东南欧、印度及美洲。由于最初由法国人种植于中国的上海法租界内,故称之为“法国梧桐”。法桐株型高大,蔚为壮观,花期4——5月,果实9——10月成熟。伟岸、雄奇、实用性和观赏性极强。有着“行道树之王”的美称。
3、有关写落叶和梧桐的诗句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虞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贾岛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欧阳修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 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唐子西语录 东篱菊酒秋风过,满目唯留落叶频
秋风清 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 此时此地难为情 月团新碾瀹花瓶,饮罢呼儿课楚词。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
西风扬子江边柳,落叶不如离思多。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雨打芭蕉云落叶 风吹杨柳花飞絮 闾庭多落叶,慨然已知秋 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三、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读课文之前,老师想知道对于散文,第一次朗读的时候你应该带着哪些问题去读呢?
学生交流自己的见解,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提出初读的要求:(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生词(2)这篇散文写的内容是什么? 学生带着问题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交流学习结果(1)注音
风姿绰约chuò 憧憬chōng 婀娜ēnuó 寒伧chen 停滞zhì
(2)词语解释
丰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柔美的样子。丰姿,也作风姿,风度姿态。
憧憬:向往。
妩媚:形容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
婀娜:(姿态)柔软而美好。
寒伧:这里是丑陋、难看的意思。
(3)学生交流本文所写的内容。
明确:课文写了法桐的叶子由繁盛到凋落再到繁盛的过程。作者的思想感情也经历了由喜爱到哀叹到敬仰的过程,并悟出了生命哲理。
2.根据上面同学们的交流,老师继续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内容。问题设置如下:(1)作者是如何描写法桐的呢?
(2)作者所悟出的人生哲理:“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世间万物,正是寻求着这个内容,而各自完成着它的存在。”对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3)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是什么呢?
学生再次读课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利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做好记录。小组交流学习结果,以共享学习成果。
集体交流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适当点拨。使学生明确:
(1)这篇文章前六段分别描绘了春天、夏天、秋天、来年春天四个时间法桐的景色。其中写的最详细的是春天的法桐。作者从法桐的颜色、姿态、神韵三个方面描写了春天法桐的盎然生机。同时还采用了侧面 衬托的方法,通过鸟夫妻的欢乐来衬托绿叶的温柔美好,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其次较详的写了秋天的法桐,写出了它的枯瘦败落,和前面春天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的哀叹、同情溢于言表。然后作者又由来年春天法桐的新叶明白了,法桐旧叶的凋落换来了新生。正如我们收集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样,自然作者就得到了生命的感悟。
(2)由法桐叶子由繁盛——凋落——繁盛,作者明白了:生活中有欢乐也有痛苦,没有痛苦的付出便不会有快乐的收获,只要勇敢乐观的面对生活,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这种借某一具体的事务,通过它们的精神抒发自己的感悟及思想的写法就是托物寓意。它的常见思路是状物——寓意。
三、深入研读 1.品味语言
(1)本文篇幅短小,语言凝炼优美,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找出优美的句子进行赏析。在赏析之前,老师想知道,大家打算如何赏析散文的语言?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老师归纳并点明:可以从用词美、修辞美、哲理美写作手法运用美等角度赏析,也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赏析。
学生读课文赏析,并用圈点批注的方式记录赏析结果。小组共享学习成果。集体交流学习结果。
例如:“没风的时候,显得很丰满,娇嫩而端庄的模样„„做一个妩媚的笑。”这句话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动静结合,从颜色、姿态、神韵三个方面写出了春天桐叶的美好形象。(2)朗读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积累优美的语言。2.质疑问难:
学生仔细的品读课文,找寻自己不懂的问题,向同学和老师质疑。
学生交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其余同学帮助解答,老师视情况给与点拨。常见的问题有:
(1)文章的标题为《落叶》,可是作者却用了较多的文字来描绘“绿叶”,这样的安排是否喧宾夺主了?(2)第四段中“我觉得这很残酷”的原因是什么?“这”指的是什么?
(3)“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的欢乐过,欢乐的也将要寂寂地掉落去。”如何理解这句话?(4)文章最后一段的含义和作用。3.写作特点
《落叶》一文中采用的是托物言志的抒情手法。托物言志是作者在文章中,借助于对某些特定事物的描绘,表达自己的理想,愿望,以揭示作品主题。本文借法桐树叶的凋落与新生,揭示出这样的道理:无论在任何处境中,对生活要始终充满希望。作者用词用句的整饬、比喻拟人的运用、细腻生动的描写等都是值得我们多方面借鉴和学习的。如以下几个难点句子:
喔,叶子,你们认识吗?知道这一片是那一片的代替吗?或许就从一个叶柄眼里长上来,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地欢乐过,欢乐的也将要寂寂地凋落去。
理解作者说,出于对落叶的怜惜,他每年都收集落叶,并且加以对比。由于对比,感慨油然而生。这样的抒情的特点在哪里呢?作者对于落叶的态度,不是我们传统诗歌、散文中的悲秋或者从秋色激起刚劲、清新的情怀,也不像外国诗歌中那种沉醉在收获的欢乐中,而是强调叶子既有过春天欣欣向荣的欢乐,也有秋日枯萎凋零的悲哀。
我忽然醒悟了,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而且十分幼稚呢。
理解他的思想是对那种生命节律抒发感情,不是本文的最高目标。文章的最精彩处不是感情的宣泄,而是在感情基础上的思想的升华。如果要说关键词句的话,这一句可能是全文的最关键之处了。联系到前面几篇文章的立意,这句话的意义就更加显豁了。前面的文章把秋天引起感情看得那么重要,而在这里,作者却认为“大可不必”“十分幼稚”。
四、拓展延伸
1.《落叶》一文给了你怎样的人生启示,读了本文你有何感受? 2.生活中有许多人和落叶具有着同样的精神,你能试举几例,并简述他们的突出事迹以及你对他们评价?
五、课后作业
六、课后反思:
1、教学思路清楚,整堂课体现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明确。
2、课文导入体现了开放性原则,既启发了学生的潜在状态,又为下面的教学作了铺垫。
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较好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思考、探究的时间,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老师只是及时点拨。同样,也不可避免地留下了遗憾:
1、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存在教案意识,免不了牵着学生的思路按预设轨道推进。
宁 阳 九 中
刘
秀
冬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期我任教九年级共6个班历史课。各班学生基础不平衡,有些同学基础差,所以本期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以利他们能够顺利毕业。由于以前部分学生对历史不重视,基础差,学习不太扎实,对于记忆性较强的科目学生有点偷懒,但只要老师有方法、有耐心,将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加以生动化、形象化,同时辅以丰富的教学手段,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定能将历史知识学好。
因为是毕业班,为了使中考总复习能提前进行,赢取更多更宝贵的复习时间,教学进度应大大加快,以便世界历史下册授完后有充裕时间复习。
1、有利因素
①所设班级6个班是平行班级,利于进行“培优转差”
②经过两年的学习方法指导、能力的培养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的能力
③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较为端正,没有大起大落的现象,有强烈的进取心,加上学习习惯的养成,利于今后的教学
④教师对大部分的学生有了基本的了解(生理及心理等),利于今后的“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2、不利因素
①个别学生态度不端正,混日子过的学生较多,势必影响班级的学习气氛
不利于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
②根据本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的波动很大,情绪化现象比较严重,表现为态度时好时坏,应付家长、教师
③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根本谈不上什么基本的能力
④许多同学有厌学情绪,自己感觉升学无望,便表现为上课不认真听讲、做小动作、不做作业等
⑤青春期的管理不到位,有些学生的举动反常,祸及学习气氛
二、教材分析
★基本内容
本册教材共有12课在中考范围内,结合历年中考要求,重点为近代史
以后的内容。每课的内容多,知识点多,且容易混淆,要记忆的图形也多,教师要教会学生理解,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本学期讲授的《世界历史》上册,基本内容分为八个单元,叙述远古时
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共23课,只学习12课的内容。
本学期进行三项:九年级上册历史学习、七年级上下册历史复习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培养的基本能力有:
①通过近代世界历史的资产阶级革命,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②通过梳理教材的基础知识、理解、掌握基本知识;培养理解、分析、总
结、概括、综合等能力 ③通过综合题目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历史学习兴趣,既增长知识又开阔眼界 ★教材的体系结构、各部分教材之间相互联系
本学期重点复习中国古代史及世界古、近代史。通过学习和复习认识当今世界已经形成了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中外史都是从古到今的历史脉络各部分之间联系紧密、线索清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重难点突出 ★教材的重点、难点 中国古代历史:
1、春秋战国的历史史实、秦汉时期历史及文化。
2、隋唐、宋元、明清历史及文化。世界史上册部分:
1、世界古代史“西方文明之源”
2、世界近代史(包括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巩固、发展)
★教材的难点
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方式总结、概括、认识
2、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能够灵活多变的回答问题)
★思想教育的内容
通过对中国古代史的复习,理解中国的古老的文化 并能正确的看待吸收先进的文化;从世界近代历史,认识一种制度的确立不是一帆风顺的。通过世界史的学习、中国史的复习使学生认识世界是个大家庭,从而使学生
为融入世界行列而努力学习的观念
三、总体目标
1、学生基础发展目标
通过本学期历史学科的学习和复习,培养学生了解世界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较中国与其它各国的差异,以此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2、学业成绩目标:
30%达到A 50%达到B 15%达到C 仅有5%达到D 四.教学措施:
1、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历史教学环境。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分析回答问题,倡导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探索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各种课堂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制作历史课件,辅助历史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历史教学活动。
5、认真搞好历史复习,确保学生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6.加强课外辅导和晚自习指导,协调班级发展,以便每个学生顺利毕业、升学。7.教师钻研试题,实行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进度安排:
本期教学共约20周,共40课时,具体安排:
具体措施:
1、为了提高上课的效率,节省上课45分钟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的时间,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并提前预留一二道题目让学生思考,带着问题预习,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2、做好课前5分钟小测,对上节课最基础的知识进行小测,并及时点评。对小测结果不理想的后进后进行个别辅导,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确保及格率的完成。
3、关注课堂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的等,靠,要。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历史期中教学质量检查
(形式:开卷答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A][B][C][D]2.[A][B][C][D]3.[A][B][C][D]4.[A][B][C][D]5.[A][B][C][D]
6.[A][B][C][D]7.[A][B][C][D]8.[A][B][C][D]9.[A][B][C][D] 10.[A][B][C][D]
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C][D] 15.[A][B][C][D]
16.[A][B][C][D] 17.[A][B][C][D] 18.[A][B][C][D] 19.[A][B][C][D] 20.[A][B][C][D]
1、“新中国成立近60年来,中华民族走上了伟大的民族振兴之路。中国人民不仅站起来了,而且富起来了。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剧变。”第二次历史剧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这两件大事相关的年代分别是()
A、1949年、1951年B、1949年、1952年C、1949年、1954年D、1949年、1956年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
A、发展农业方面B、发展重工业方面员C、经济建设方面D、拨乱反正
2、有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正确的是()
A、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上的自主权B、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C、打破了人民会社制度下“大锅饭”D、适应了目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
4、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发展海峡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遵循“一国两制”方针
C、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D、加强交往,推动直接“三通”
5、为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2008年3月5日,泰安市某中学初二·三班的四位同学分别发表了演讲。甲说:“周恩来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乙说:“周恩来参与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丙说:“周恩来在重庆谈判中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丁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其中有一位同学的演讲有知识性错误。他是()
A、甲B、乙C、丙D、丁
6、希望工程是从社会集资,以民间救助的方式,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继续学习,帮助贫困地区的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这一做法的法律依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河南省贫困学生求助办法》
7、一个奴隶反驳不让他吃饱饭、只逼他拼命劳动的奴隶主说:“牛马还要吃草睡觉,你这样对待我,简直不是我的主人!”结果,按该国的法律,这个奴隶的两只耳朵被割掉了。这部法律应是()
A、民法法典B、哈佛拉法典C、汉谟拉比法典D、婆罗门法典
8、对当今中东局势及世界反恐战争影响最深刻的宗教是()
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犹太教
9、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的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这里的“现代世界的曙光”是指()
A、西欧城市的复兴B、新航路的开辟C、文艺复兴D、工业革命
10、“平民──将军──平民──总统──平民” 应该是下面哪个人物的生涯?()
A、华盛顿B、拿破仑C、林肯D、玻利瓦尔
11、他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民法典》将永垂不朽。”“他”指的是()
A、克伦威尔B、林肯C、罗伯斯庇尔D、拿破仑
12、黑人运动员博尔特接二连三地破男子百米世界纪录。他的老祖先应该在()
A、欧洲B、亚洲C、美洲D、非洲
13、“农奴在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列宁的这句话反映了()
1A、英国圈地运动中出现的“羊吃人”的悲剧B、美国内战后解放的黑人奴隶的处境
C、日本明治维新后农民纷纷破产D、俄国废除农奴制后农民一贫如洗
14、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D.工业化政策15、2008年开始的经济危机肆虐了全球,世界各国纷纷提出应对方案。你认为面对经济危机时,最值得借鉴的事例是()
A.新经济政策B.斯大林模式C.罗斯福新政D.赫鲁晓夫
16、地震带给人类灾难,在抗震救灾的同时,我们也没有忘记两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巨大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是:()
A.诺曼底登陆战役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C.阿拉曼战役D.中途岛战役
17、“欧元”、“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根据以上信息,判断该组织是()
A.联合国B.欧洲联盟C.亚太经合组织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8、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尼赫鲁曾说:“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曾经给印度造成“厄运”的殖民国家是()
A.美国B.英国C.法国D.日本
19、小张探究 “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时,取材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美苏“冷战” 始末》B.《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报告》
C.《“一超多强”局面的成因》D.《萨拉热窝事件揭秘》
20、哥伦比亚前总统桑佩尔说: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蛋糕分给了富人,其他的人只得到面包屑”。这句话告诉我们,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是()
A.环境污染严重 B.恐怖主义泛滥 C.毒品走私猖獗 D.贫富差距悬殊
二、改错题。(请在错误的下方划横线标出,并改正。每题2分,共10分)
2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
23、英国的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24、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军事基地珍珠港,导致了苏德战争的爆发。
三、辨析题(5分)
26、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及亚欧非三大洲.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走上了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道路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国家社会制度相同。
四、材料题(第27题13分,第28题12分,共25分)
27、(2011年莆田市中考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
拉萨大昭寺文成公主入藏壁画元朝疆域图人民解放军进入拉萨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文成公主入藏是与当时哪一少数民族的首领通婚?她对该地区的开发做出了哪些贡献?(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元朝设立哪一专门机构管理西藏有关事务。(2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西藏何时获得和平解放?(2分)并指出和平解放的意义。(4分)后来中28、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规定不经议会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这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摘自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l)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确立了哪一种政治体制?(2分)
材料二图8人物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图9人物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图8图9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
8、图9人物的主要贡献分别是什么?(6分)..
材料三大国崛起靠的是科技,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21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后来相继消亡的文明,结论是……他们失去了创新的活力,被历史淘汰出局。
——摘自《大国崛起》
五、综合题(第29题10分,第30题10分,共20分)
29、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以“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一起
完成。
步骤一:走近美国历史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以“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完成。
(1)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它诞生的标志是什么?(1分)19世纪70年代后,美国抓住哪一次历
史机遇,一跃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2分)
步骤二:探究中美关系
(2)根据表格内容,概括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美两国关系变化发展的趋势。(2分)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美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是什么?(2分)
步骤三:展望中美未来
30、近年来,国际间往来越发频繁,从国际金融峰会到联合国气候大会,人们关注的话题越来越多。某校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开展以“加强国际合作,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走近学习生活】
(1)小组成员想搜集有关国际合作的资料,请你给他们提供两个途径。(2分)
【探究世界历史】
(2)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你认为最早可以追溯到哪一历史事件?(1分)
(3)二战中,世界各国人民为了共同抗击法西斯形成了什么联盟?(2分)
(4)他们搜集的资料有: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世贸组织、欧盟。其中我国没有加入的国际组织是哪个?(1分)
【感悟历史真谛】
(5)你认为当今世界的主题是什么?(2分)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历史期中教学质量检查
参 考 答 案
一、加粗部分为正确的选项。
1.[A][B][C][D]2.[A][B][C][D]3.[A][B][C][D]4.[A][B][C][D]5.[A][B][C][D]
6.[A][B][C][D]7.[A][B][C][D]8.[A][B][C][D]9.[A][B][C][D] 10.[A][B][C][D]
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C][D] 15.[A][B][C][D]
16.[A][B][C][D] 17.[A][B][C][D] 18.[A][B][C][D] 19.[A][B][C][D] 20.[A][B][C][D]
二、2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2、各民族共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
23、发明、改进
24、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
25、马歇尔计划、杜鲁门主义
三、26、错误:“中美英苏等国走上了共同抗击法西斯道路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国家社会制
度相同。”
理由:因为这些国家的社会制度并不都相同,他们走上共同抗击法西斯道路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都受到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威胁。
四、27、(1)吐蕃。(2分)带去先进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促进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
步。(2分)
(2)宣政院。(2分)
(3)1951年(2分)有利于实现国家统一;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西藏地区社会稳定。(4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西藏自治区。(1分)
28、(1)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2分)
(2)图8人物: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或牛顿力学;或“牛顿三定律”。(2分)
图9人物:改进蒸汽机。(2分)
(3)主要因素:科技、人才、创新。(4分)
五、29、(1)《独立宣言》的发表。(1分)第二次工业革命(2分)
(2)中美两国关系从对抗(对立)到正常化(2分);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2分)
(3)双方应坚持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妥善处理台湾问题;加大各领域的合作和交流,增进互信;不搞霸权主义,共同促进发展,维护世界和平。(3分)(答二点即可得3分,若只从中国或美国单方面回答得2分。)
30、(1)到图书馆、书店或互联网查找等。(2分,言之有理,答对一点给1分)
(2)新航路开辟。(1分)(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2分)(4)欧盟。(1分)
(5)和平与发展。(2分,答出其中一点给1分)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学生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历史小论文写作水平不高。
三、工作思路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一节课是四十分五钟,再除去两分种准备时间,实际只有四十三分种。我打算将课堂内的四十三分种分成三份:前五分种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导入新课;中间二十五分种教学新课;后十几分种练习巩固。4、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在上一个学期,我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上做得不够好,本学期我要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尤其是让学生掌握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方法。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和世界上古史、中古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五个单元,共二十五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五、教学安排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5课时
预备课1课时
第一课:人猿相揖别
1课时 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
2课时 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1课时 综合课:保护我们身边的古老文明
1课时 第二单元:文明的起源
8课时
第一课: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
2课时
第二课:早期国家的形成 2课时
第三课:告别野蛮
3课时
综合课:感悟沧桑巨变
1课时
第三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上)——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
2课时
第一课: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
2课时
第二课:欧洲中世纪与基督教文明
2课时
第三课: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1课时
综合课:从宗教景观看文化多样性
1课时 第四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下)——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19课时
第一课:从封建邦国一统天下
6课时
第二课:汉唐盛世
6课时
第三课: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世俗的时代
6课时
综合课: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
总课时
从中考的角度而立言,本课一直是中考关注的重点对象,如何既让学生理解掌握工业革命的过程与影响,又让学生能当堂记忆工业革命的相关基础知识,便成了本人执教此课的重点。
一课完后,收获颇多:
1、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对课堂效率的追求是无限的。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能自主学会的少讲、学生不会的和感兴趣的科学地讲,为师者只有“该出手时才出手”,才能达到“四两拨千斤”之高效。本人在执教时对这一点把握得还是不够好,还是不敢放手,今后要多进行些尝试。
2、提问要有针对性,要有内涵,要真正能起到点拨的作用。在书上能够找得到的答案还要不要提?这是本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不提,有些同学不会引起重视,提又有可能浪费了不部分同学的时间,两难啊。
3、历史教材是高度浓缩的精品,它需要我们教师有准确的发挥与拓展,但拓展一定要扣住重点。发挥是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历史事实,但稍不留心便误了时,如何将中考的功利性与知识的传承有机结合,还需进一步努力。
4、习题的训练一定要体现出层次,真正达到少而精的目的。习题的反馈训练不是形式,而应有极强的针对性,因此题目的筛选相当重要,今后要多花时间,精选习题,力争达到少训高效的目的。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2024-2025学年九年级班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12-04
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10-15
2024-2025学年九年级思品教学计划12-14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教学总结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