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用房的分配(共9篇)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我校办公用房的分配、使用和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和《广东商学院公用房管理规定(试行)》等有关规定,并结合我校公用房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办公用房指教学、教辅、科研、机关、直属单位的办公室用房以及会议室、资料室等辅助用房。
第三条 资产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负责对办公用房进行统一规划、调配,使用单位负责日常管理。
第二章 分配原则及依据
第四条 分配原则
(一)坚持统一规划、标准配置的原则。
(二)坚持资源共享、高效利用的原则。
(三)坚持相对集中、便于管理的原则。
(四)坚持总量控制、自行调节的原则。
(五)坚持留有余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第五条 分配依据
(一)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和《广东商学院公用房管理规定(试行)》等相关文件精神。
(二)根据我校办学的实际需要。
(三)根据可供调整分配的实际房源。
(四)参照国内同类学校房产规划布局的做法。
第三章 分配标准
第六条 机关单位的办公用房分配标准
(一)办公室用房
1、校领导办公室用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置;
2、处级干部办公室用房:正处级干部每人24㎡,副处级干部每人12㎡;
3、科级及以下干部办公室用房:每人8㎡,原则上每个科室1间办公室(合署办公的除外)。
(二)辅助用房
1、会议室共享,不列入单位用房总额;
2、资料室根据工作性质及实际需要评估确定;
3、保密室按上级规定的标准配置。
4、其它专项业务用房(如财务处报账大厅等)按实际需求另行分配。
第七条 教学单位办公用房分配标准
教学单位办公用房定额面积(S)=行政办公室用房(S1)+教师工作用房(S2)+辅助用房(S3)+发展用房(S4),即S=(S1+S2+S3+S4)。
(一)行政办公室用房(S1)教学单位行政办公室用房定额面积参照机关单位的办公室用房分配标准核定。
(二)教师工作用房(S2)
教师工作用房定额面积=教授人数×12㎡+副教授人数×8㎡+其余教师人数×6㎡。
(三)辅助用房(会议室、资料室等)(S3)
1、会议室、资料室按照在编教职工每人2.5㎡计算;
2、硕士点每个12㎡(专业硕士点每个48㎡); 辅助用房定额面积=在编教职工人数×2.5㎡+硕士点个数×12㎡。
(四)发展用房(S4)
发展用房定额面积S4=(S1+ S2+ S3)×5%。
第八条 教铺单位办公用房分配标准
定额面积参照机关单位和教学单位的办公用房标准核定。
第九条 独立建制的科研机构办公用房分配标准 定额面积参照教学单位的办公用房标准核定,省级(含省级)以上重点研究基地,根据相关文件要求予以配备。
第十条 在核定教学单位的办公用房定额面积时,教学单位的院长、书记和学校规定的处级以上双肩挑人员担任教学工作的按双重身份计算,其教师工作室的面积计入所属院部。
第十一条 计算各单位办公用房定额面积的相关基础数据以学校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
第四章 使用管理
第十二条 各单位根据学校分配的办公用房总面积,结合本单位实际,明确使用方案,并报资产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备案;在使用过程中如有调整,应及时将调整情况报资产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备案。
第十三条 教学单位原则上要为每位教授配备相对独立的工作室。
第十四条 各单位须合理使用和充分利用办公用房资源,杜绝浪费现象。凡闲置时间长达半年以上(含半年)的,学校将予以收回。
第十五条 各单位因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因素发生变化,相应增加或减少的办公用房面积在发展用房面积范围内(5%),学校原则上不予调整其办公用房面积;超过5%的,学校视具体情况给予调整。
第十六条 未经学校同意,各单位不得以任何方式将办公用房出租、出借、转让给校内外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一经发现,予以收回,没收出租、转让的全部所得,并给予经济与行政的处罚。
第十七条 各单位对所使用的办公用房应承担维护保养和安全管理责任。任何单位与个人不得破坏房屋结构及其设备设施,如需改建、装修办公用房须报资产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审批。
第五章 附 则
一、高校公共用房的概念
所谓公共用房是指产权属于学校所有除教职工宿舍以外的各种用房, 包括教学、科研、生产、经营、行政办公、学生宿舍以及各类生活福利、商业服务的用房。根据使用性质的不同, 学校公共用房分为六类。
1. 校党政机关用房。经学校正式确认的校级各类党政机构所使用的房屋, 包括办公室、资料室、会议室、接待室等。
2. 学院用房。学校设立的学院用于办公、教学、实验和学习的办公室、会议室、教研室、研究生室、专用教室以及各类实验室。
3. 公共服务用房。面向全校服务的教室、图书馆、档案馆、网络中心、会堂、学生与教工活动中心、体育活动场所等用房。
4. 后勤与保障用房。后勤服务部门和条件保障部门所使用的房屋, 包括学生公寓、食堂、浴室、活动室、车队、医院、幼儿园等后勤服务用房和变电所、泵站、物资仓库、门卫室、收发室等条件保障用房。
5. 产业、商业用房。产业用房是指经学校批准, 由学校全部或部分投资兴办的, 具有独立法人实体, 并在当地工商机构注册的企业在学校所使用的房屋。商业用房是指社会公共服务部门因历史原因在校园内开办公共服务设施 (如银行、邮局、电话站、商店、粮店等) 而使用产权属于学校或占用学校土地自行建设的房屋;或根据地方规定由学校提供的产权属于学校的教职工住宅区内配套的公共服务 (如服务网点、物业管理、基础设施) 用房;或为方便学生生活, 由学校招商的服务企业使用学校产权的用房。
6. 附属单位及其他用房。包括附属高中、附属学校、继续教育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等用房。
二、高校公共用房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 缺乏必要和健全的管理体制。我校公共用房至今尚未归口于一位校领导统一管理, 是由全体学校领导集体管理。学校领导一般都分管着不同的部门, 不同的条线, 校领导所管的部门有用房需求, 用房管理部门凭其在部门请示报告上的指示都得设法满足要求, 直至没有任何空余房可调配。公有用房分配日积月累的遗留矛盾得不到解决, 新的问题还在不断出现, 用房管理部门对此只能束手无策。
2. 缺少科学的分房政策。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 此规划指标是普通高等学校总体设计任务书、校园总体规划和建设用地计划的重要依据, 同时也量化了相应学校各类公共用房的建筑面积。但许多学校与我校一样, 至今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公有用房分配制度。这就使得分房无量化标准, 造成调控困难。
3. 二级管理部门缺乏自我约束机制。学校公共用房管理实行的是无偿使用, 为此各二级管理部门热衷于向学校争资源、争用房, 却不太注意房屋的使用效率。有的学院设置多功能厅、健身房、超大办公室;有的学院许多用房都堆放满了废旧物资无人问津, 退休多年的老教师也占着实验室不让, 形成公共用房实际上的“终身制”、“占有者所有制”。
4. 公共用房从设计到使用缺乏总体规划。学校近几年新建了新实验二楼、动力楼、西楼区实验楼。每幢楼分配到使用部门后都进行了面广量大的改造工程。新建实验二楼实际建筑面积为13600平米, 改造面积达到6620平米。原设计作实验室的改作办公室, 作为实验室的用房高度及大面积, 在改造成办公室过程中要隔断、要吊顶, 原来为实验室条件所铺设的水电管线全用不上, 造成极大的浪费。
三、对高校公共用房有效管理的探讨
1. 统一认识, 转变观念。高校领导要亲自组织学习上级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有关规定和财经法规, 并将公共用房作为国有资产管理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工作目标, 树立资产效益的意识, 强化管理, 建立国有资产即自己的资产, 真正健全与落实每间公共用房有人管理, 有人负责, 确实是有效使用。应当把占据资产最大份额的房产保值增值纳入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使资产有效地保值、增值。
2. 建立机构、明确责职。公共用房的管理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 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 以确保公共用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提高学校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学校成立公共用房领导小组, 代行所有权人职责。成员由分管资产的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和专家组成。公共用房领导小组负责公共用房规划评审、根据用途对建房方案审议、组织实施各项改革, 协调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 处理公共用房管理和使用过程中的重大违规事件等。
确定公共用房的主管部门, 我校以国有资产处为学校公共用房管理的职能部门一级管理单位, 代表学校具体制定、补充、修改、完善各类公共用房的实施细则并编制公用房配置方案, 报公用房领导小组审定, 对使用人的使用行为进行监督, 负责公用房的综合管理。
各学院、机关处、所、直属单位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 负责本单位公共用房管理的具体事宜。具体贯彻执行学校公共用房的各项规定, 对本单位的房屋进行内部配置, 按规定对房屋进行管理和维护。
3. 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公共用房管理部门要发挥宏观管理作用, 健全和完善公共用房管理制度, 实现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程序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建设部、国家计划委员会、原国家教委联合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校舍建筑规划面积指标》 (建标[1992]245号) 文件的有关规定, 研究制定一套完整的适合本校情况的公共用房管理制度和具体实施的细则, 做到有规可依, 违规必究。
确定公共用房的配置的原则“按需配置、定额使用、超额收费、缺额补贴”改革现行的公用房无偿使用制度, 试行定额核算和使用单位超额面积向学校缴纳房产资源调节费, 缺额面积学校调剂解决或给予补贴的政策, 以建立公共用房管理使用中的自我约束机制, 借助经济杠杆克服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调节用房的种种弊端, 提高房产资源的利用率和完好率。
科学测算、量化标准。建立一个公共用房计算机管理系统工程, 将房屋的结构、楼层、房间、使用人、面积、建造时间、造价等内容用计算机管理起来。根据使用人的性质、功能、发展需要和资源状况制定配置标准, 确定各使用人公用房配置类别、地点、楼层和面积, 在深入调查摸底、科学测算的基础上, 确定定额内用房面积及定额外用房面积, 依此确定定额外用房收费额度或缺额面积补贴额度。
明确使用管理范畴, 签订使用管理协议。公共用房使用协议是明确学校作为所有权人与公共用房使用人之间的权责关系的协议。针对不同类型的用房, 制定相应的配套实施细则, 实行不同的使用和管理方式。国有资产依据配套实施细则的规定, 提供使用人超额、缺额清单、使用条件、管理要求, 与使用人签署公共用房使用协议。
督促检查、循序渐进, 国有资产处跟踪检查全校公共用房使用情况, 督促各单位合理安排和充分使用本单位的房屋, 努力提高公房的使用效率。详细收集公共用房使用、维护、安全等各方面的数据资料, 做好公共用房信息管理工作, 对公共用房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定期检查违规情况, 及时处理各种违规事件。
4. 科学发展、规划先行。根据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 结合《普通高等学校校舍建筑规划面积指标》 (建标[1992]245号) 文件的有关规定,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用房管理部门对学校整体用房进行规划, 报送公共用房领导小组审定。
合理布局, 协调发展。由过去单一幢楼项目的规划, 变为一个学校整体群楼全局性的规划。有时单幢楼的计划很好, 但由于没有一个总体的规划, 结果整体来看很乱、很不协调。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认真分析全校用房需求、功能方面实际情况, 针对各种问题, 提出方案与对策, 切实使每一项规划都符合实际情况, 新建的每间房屋的功能都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使用部门的要求, 少拆少改, 节约经费。为公共用房领导小组决策是否需建房、建何种功能房、建在何处提供依据。
四、结束语
公共用房的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管理过程, 从房屋的建造、分配、使用以及维护等方面的工作都带有定性和定量的问题, 各个环节紧密相连, 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 为保证此项改革的顺利进行, 各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 总结经验, 对公共用房管理办法不断进行完善和补充。以提高公共用房的使用效率, 逐步改善原来宽紧不均的用房使用状况, 消除原来用房的“终身制”现象。同时, 要有效地盘活闲置的房产资源, 使现有的公共用房资源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而实现占据高校国有资产最大份额的房产资源的保值增值、节约教育经费的目标。
摘要:文章对高校公共房产管理中存在管理体制、分配制度、总体规划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以实现占据高校国有资产最大份额的房产资源的保值增值, 节约教育经费的目标。
关键词:高校,公共用房管理,问题,科学配置,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建功, 龙文滨, 高丽.高等院校公共用房管理初探[J].经济师, 2004 (4)
[2].徐芳, 朱敏骏, 林敏莉等.实验用房管理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3 (3)
关键词:办公用房;维修管理;探索
一、办公用房维修管理的现状
首先,办公用房维修管理环节增加,导致维修管理成本提高。一般办公用房的租金和管理等经费都是由财政部门拨款,办公用房的各单位对经费进行管理和使用,并按照“收支两条线”的规定,最后经费再次以租金的形式流转回到财政部门。这样的财政资金管理环节,使办公用房的管理环节增加,造成办公用房的维修流程更加繁琐,以及用于办公用房维修的经费减少,导致办公用房单位行政资源的康菲,维修管理的成本提高。
其次,办公用房忽视单位属性,影响单位形象。办公用房的使用者为省直机关的各种行政单位,因此办公用房也属于政府的一种行政资产。对办公用房的管理和维修要以单位的属性和形象为基础,采取不同于一般商业性质的经营性建筑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模式。而目前有些单位忽视了单位的行政属性,擅自对办公用房进行维修,严重影响了单位的正常办公,对单位的形象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而且容易滋生违规乱纪以及腐败等现象。
再次,办公用房维修成本增加,保障效果不佳。传统的办公用房的经费标准多年来一直沿用几十年前确立的制度和标准,但是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单位事务的改革,办公用房维修管理中的矛盾已经日益突显,这种经费管理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如今办公用房的管理和维修需要。一方面,办公用房维修管理的经费需求日益增长。维修原材料的价格以及施工单位的施工费用都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上涨,而且部分办公用房的建成时间已经很长,房屋需要维修的部分越来越多,造成办公用房维修的成本和难度都增加。另一方面,传统的办公用房经费标准难以满足现在的办公用房经费支出。办公用房的经济标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多年来仍未改变,经费的使用保障能力减弱,导致真正能够用于办公用房维修管理的经费减少,从而出现办公用房管理和维修不力、工作重点不突出、维修管理保障效果不佳等现象。
最后,办公用房经费落实不力,维修管理难度增加。由于这些年来办公用房的经费一直持续沿用传统较低的制度标准,而且维修管理费用缺乏必要的财政预算,导致办公用房的维修管理缺乏有效的费用制约,甚至有些单位办公用房不经过相关房产部门以及办公用房产权人的审批,直接向财政部门申请相应资金或者自行筹集资金对办公用房进行维修,这种擅自管理和维修的行为导致了单位办公用房管理和维修的脱节。这种情况不但会造成办公用房经费使用不均,有些亟待维修的办公用房问题得不到改善,而有些办公用房则超出标准进行装修和维护的等不公平现象,而且会破坏办公用房管理与维修的正常审批、许可、论证等相关制度,导致单位办公用房管理部门不能从根本上实现统一管理、统一维修等有效管理,办公用房维修的资金管理以及维修施工质量也得不到保障。
二、办公用房维修管理的创新建议
首先,健全办公用房集中统一管理体制,严格落实办公用房统一权属登记、统一使用调配、统一维修管理等制度。为降低办公用房维修成本,切实节约财政资金,避免出现新的超标准、超范围、超预算维修,要逐步把办公用房维修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建立完善集中统一管理体制,依法依规管理办公用房维修。
第二,改变“以租养房”的维修管理模式,将维修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一是停止对财政拨款的省直单位收取房租,二是清理非财政拨款的省直企事业单位占有、使片j的省级机关办公用房,要求其限期腾退,暂时难以腾退的,按照相关文件的标准收取租金并全额上缴财政。
第三,按照管修一体原则,采取集中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方式。省直各单位在年初向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申报维修项目,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对各单位申报的维修项目进行评审,统一制定年度维修计划,报省政府同意后统一组织实施。机关各单位办公用房维修改造项目所需投资,统一列入财政预算,未经审批的项目不得安排预算,维修改造资金要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挪作他用,财政、审计等部门按照职责对项目进行年度审计。
第四,按国家和我省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有关规定,严格落实维修标准。根据《机关事务管理条例》等法规对政府资产管理使用提出的新要求,严格落实审批许可、评估论证、计划编制、造价审核、批前公示等制度,严格执行各类维修标准,确保维修改造项目以消除安全隐患、恢复和完善使用功能、降低能源资源消耗为重点,避免出现豪华装修,造成新的浪费,损害政府形象。
三、结束语
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单位工作职能的深入,传统的办公用房维修管理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办公用房维修需求,需要相关部门结合现状深入研究和分析,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办公用房维修管理模式,提高單位办公用房维修管理水平,为单位的正常办公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参考文献:
[1] 何忠学.集中统一管理是提高办公用房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J]. 中国机关后勤. 2003(08)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___年)
___年___月___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第七十三条
建筑区划内的道路,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城镇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绿地,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城镇公共绿地或者明示属于个人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共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房屋登记办法》(___年)
《房屋登记办法》已于___年___月___日经建设部第___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___年___月___日予发布,自___年___月___日起施行。建设部部长:汪光焘
第三十一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申请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时,应当对建筑区划内依法属于全体业主共有的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等房屋一并申请登记,由房屋登记机构在房屋登记簿上予以记载,不颁发房屋权属证书。
第六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未经业主大会同意,物业服务企业擅自改变物业管理用房的用途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___万元以上___万元以下的罚款;有收益的,所得收益用于物业管理区域内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剩余部分按照业主大会的决定使用。
《物业管理条例》(___)
___年___月___日中华人民共和国___第___号公布 根据___年___月___日《国务___关于修改〈物业管理条例〉的决定》修订
第三十条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在物业管理区域内配置必要的物业管理用房。
第三十八条 物业管理用房的所有权依法属于业主。未经业主大会同意,物业服务企业不得改变物业管理用房的用途。
第三十九条
物业服务合同终止时,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将物业管理用房和本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资料交还给业主委员会。
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建设单位在物业管理区域内不按照规定配置必要的物业管理用房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___万元以上___万元以下的罚款。
《陕西省物业管理条例》(___年)
已于___年___月___日经陕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___年___月___日予公布,自___年___月___日起施行。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五十四条
新建物业管理区域内,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配置物业管理用房:
(一)物业建筑面积三十万平方米以下的,按物业建筑面积的___‰提供,但最低不得少于一百平方米;
(二)物业建筑面积超过三十万平方米的,除按照三十万平方米的___‰提供外,超过部分按___‰的标准提供;
(三)具备水、电等基本使用功能,且位于地面以上的建筑面积不低于物业管理用房建筑面积的___%。
业主委员会的办公用房从物业管理用房中调剂,建筑面积不少于三十平方米。
物业管理用房属于全体业主共有,并依法办理产权登记,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不得改变其用途。业主委员会不得将物业服务用房转让或者改作他用。
第五十五条
建设单位在申请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和办理所有权初始登记时,应当提供物业服务用房面积和位置,并在商品房预售或者销售时予以公示。
设区的市、县(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房地产登记簿中注明物业服务用房面积和位置,业主有权查询。
第五十六条
建设单位应当对物业服务用房配置独立的水、电等计量器具。
《西安市物业管理条例》(___.06)
《西安市物业管理条例》,已经___年___月___日西安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___年___月___日陕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___年___月___日起施行。
西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___年___月___日
第十七条 新建物业管理区域内,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配置物业管理用房:
(一)物业建筑面积___万平方米以下的,按物业建筑面积的___%。
提供,但最低不得少于___平方米;(二)物业建筑面积超过___万平方米的,除按照___万平方米的___%。
提供外,超过部分按___%。的标准提供;(三)具备水、电等基本使用功能,且位于地面以上的建筑面积不低于物业管理用房建筑面积的___%。
业主委员会的办公用房从物业管理用房中调剂,建筑面积不少于___平方米。
物业管理用房属于全体业主共有,并依法办理产权登记,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不得改变其用途。业主委员会不得将物业管理用房转让或者改作他用。
第八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不移交有关资料的,由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相关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予以通报,并处___万元以上___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九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物业服务合同解除后,物业服务企业未在规定期限内退出的,由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退出;逾期未退出的,处___万元以上___万元以下的罚款。
《西安市物业管理条例》(___年)
【颁布部门】陕西省西安市人大会
【颁布日期】___-07-30
第二十七条 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终止或者解除后___日内,物业管理企业应当向业主委员会移交物业管理用房及下列相关资料:
(一)竣工总平面图,单体建筑、结构、设备竣工图,配套设施、地下管网工程竣工图等竣工验收资料;
(二)设施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护保养等技术资料;
(三)物业质量保修文件和物业使用说明文件;
(四)物业管理所必需的其他资料。
第三十六条 建设单位应当在物业管理区域内配套建设房屋总建筑面积___‰的物业管理用房(包括业主委员会办公用房)。
物业管理用房的所有权依法属于业主。未经业主大会同意,物业管理企业不得改变物业管理用房的用途。
第六十一条 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终止后,不向业主委员会移交物业管理用房的,由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___元以上___万元以下的罚款。
《西安市城市居住区物业管理条例》(___年)
于___年___月___日由西安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陕西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批准,___年___月___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实。
第三十二条
开发建设单位或者公有住宅出售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提供必需的管理用房和经营用房,其费用列入开发建设成本,产权属全体业主共有。业主委员会应当将管理用房提供给物业管理企业有偿使用,其收入和经营用房的收入用于居住区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日常维修养护和其他物业管理。
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企业不得将管理用房和经营用房出售或者改作他用。
《最高人民法___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___年___月___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___次会议通过)法释[___]___号
第三条
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共有部分外,建筑区划内的以下部分,也应当认定为物权法第六章所称的共有部分:
(一)建筑物的基础、承重结构、外墙、屋顶等基本结构部分,通道、楼梯、大堂等公共通行部分,消防、公共照明等附属设施、设备,避难层、设备层或者设备间等结构部分;
(二)其他不属于业主专有部分,也不属于市政公用部分或者其他权利人所有的场所及设施等。
建筑区划内的土地,依法由业主共同享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但属于业主专有的整栋建筑物的规划占地或者城镇公共道路、绿地占地除外。
《最高人民法___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法释[___]___号,___年___月___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___次会议通过
第十条 物业服务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业主委员会请求物业服务企业退出物业服务区域、移交物业服务用房和相关设施,以及物业服务所必需的相关资料和由其代管的专项维修资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日前公布的物权法草案,内容涉及物业管理的许多方面。其中第七十六条规定“建筑区划内的绿地、道路以及物业管理用房,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市政建设的除外”。我认为 “物业管理用房,属于业主共有”这个提法在目前的现实中很难得到尊重和维护,为合理保护各方权益,并在实践中避免和解决各种纠纷,还需要进一步加以斟酌明晰。
在物业管理区域内为物业管理人提供必要的物业管理用房,是其实施物业管理活动最基本的保证,也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虽然我国法律已经明确规定物业管理用房归业主共有,但现实生活中,由于相关法律规定不够完善,购房者在购买房屋之后,经常会因建筑区划内物业管理用房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问题而与房地产开发商发生各种纠纷。有些时候,物业管理单位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涉入这些纠纷,与业主和房地产开发商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矛盾。
实践中物业管理用房纠纷的表现形式很多,最常见的如发展商不按规定提供足量的物业管理用房,或将其转作它用,致使物业管理用房短缺。由于信息不对称,作为所有者的业主大多数并不明白归自己共有的物业管理用房究竟位于何处,面积有多大。这就使发展商或物业管理单位随意改变管理用房的用途成为可能,而且一旦出现也难以及时得到制止。如2003年,苏州高新区馨泰花苑的业主委员会与新港物业公司展开了一次物业管理用房之争。原因就是物业管理公司将面积仅有140多平方米管理用房出租给他人,准备开一家美容美发店,且未事先征得业主同意。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掌握着产权证明,有时开发商甚至会将物业管理用房违法出卖给他人。如2004年9月,长春市二道区万胜花园小区的开发商将该小区的物业管理用房(居民自己掌管的业主管理办公室)出卖给他人,买主随后即拿到新的产权证号,而开发商则突然之间不见了踪影。又如北京市内某小区,在规划时原来有两层共1261.7平方米是作为物业管理用房的。但2005年物业管理公司却把其中三分之二以上面积以商场的房屋用途,以私有的房屋所有权性质卖给了他人,从而引发了发生物业管理用房之争。现实中也不乏因违法抵押物业管理用房而引发的纠纷。大庆市开发龙凤精品大厦的瑞兴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将面积为150平方米物业管理用房提供给物业管理单位龙凤第二物业管理处(产权归属甲方)使用,继而又将该房抵押给物业管理单位。2004年9月,龙凤业主、物业分家,龙凤精品大厦、隆府楼招聘到新的物业公司之后,业主委员会成员找到第二物业要求收回物业管理用房。“老管家”却拿出开发商已将物业管理用房产权抵押给自己的《协议书》,声称物业管理用房的产权已经归自己所有,从而使业主聘来的“新管家”面临无家可归的尴尬,引发了建设单位、物业管理单位和小区业主对物业管理用房所有权的复杂纠纷。
上述案例说明,“物业管理用房属于业主共有”这个提法确实与当前的实际情况不太相符。上述矛盾与纠纷的产生决不是偶然的,其根源在于对物业管理用房权属关系缺乏明晰规定,从而导致产权关系不十分明朗。基于法律规定和事实上的占有,业主和开发建设单位均认为物业管理用房应当属于自己所有,理应由自己进行处分,势必会引发各种纠纷。目前我国的大多数住宅小区,业主对房屋的所有权都是通过购买关系获得的。开发商正是据此坚持,如果业主要对物业管理用房真正享有事实上的共有权利的话,他们必须为此而支付金钱。相反,如果业主没有付这部分钱,他们对管理用房就没有事实上的权利!客观事实是,从物业管理进入我国以来,物业管理用房一直算入买房公摊面积。但2000年,国家有关部门下发了有关减少公摊面积的文件,其中就包括物业管理用房不算在买房公摊面积之内。根据国家标准GB/T17986-2000《房产测量规范》,单幢的值班警卫室以及为整幢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可以计入分摊面积,为多幢服务的警卫室和管理用房则不计入共有建筑面积。基于此,各地大多都对此做了类似规定。正是基于此种规定,购房人鉴署的购买合同或约定大多没有标明业主对物业管理用房具有共有权。在这种背景下,即便法律规定物业管理用房归业主共有,业主亦可依法通过不同途径主张这种权利,并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但他却不可能真正取得物业管理用房的权属证明。即便诉至法院,他们若提出移交物业管理用房权属证明的要求也不会得到支持。福建XX山庄业主委员会诉厦门XX企业发展有限公司物业管理用房纠纷案的审判结果,可以证实笔者的上述推断。厦门百士德楼宇管理有限公司(下称百士德公司)于2001年接受被告委托对XX山庄进行前期物业管理。原告登记成立后继续委托百士德公司对该山庄进行物业管理。同年,原告向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被告移交物业管理用房及其权属证明。被告辩称本公司已经提供物业管理用房给原告使用,但因该房费用并未分摊计费到户,故其产权仍属自己所有。一审法院认为原告请求被告移交物业管理用房的诉讼请求符合法律规定,应予支持。其请求被告移交物业管理用房的 权属证明没有法律依据,不予支持。12月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令被告向原告业委会移交面积为140平方米的房屋作为物业管理用房,并驳回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宣判后,原被告均不服一审判决,向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二审法院于2004年终审判决,判令驳回双方上诉,维持原判。
那么,在什么条件下业主才能真正享有对物业管理用房事实上的所有权,并获得其权属证明呢?笔者以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途径就是规定由开发建设单位将物业管理用房按建设成本价转让给业主,并依法完成其所有权及权属证明的转移。广东茂名首期安居房物业管理用房纠纷顺利解决可以证明这一点。根据当地法规,物业管理用房由每户各分摊1平方米构成,开发商应在小区业委会成立后,移交管理用房给业委会,再由业主委员会提供给所聘的物业管理公司使用。2003年3月,由开发商指定的物业管理公司因种种原因自动撤出,业主委员会随后正式成立,并依法要求开发商移交物业管理用房产权,却遭遇诸多阻碍。后来,在各方压力下开发商终于将管理用房621平方米移交给业委会,并办理了移交手续。很明显,这一纠纷之所以能够得到有效化解,根源在于此前业主已经为621平方米的物业管理用房买了单,或者说他们已经事实上拥有这部分房屋的所有权!在实践中,如果业主确实没有付成本价款给开发商,人民法院在依法判决物业管理用房产权归业主共有的同时,还可设法促使其产权归属进一步明晰化,从根本上消除纠纷发生的根源。浙江省温州市黎明南侨村管理服务用房使用权纠纷案可以视为这方面的一个范例。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受理黎明南侨村管理服务用房使用权纠纷案,小区住户要求开发商将物业管理用房转交自己使用。审理结果是:物业管理服务用房应转交小区住户使用;鉴于出售给该小区住户的商品房售价中不包括讼争的房屋建造成本,故房屋建造成本由该小区住户返还开发公司。随后法院委托有关部门对建房成本进行了核算、鉴定,最后开发公司和黎明南侨村住户达成调解协议,物业管理用房归住户所有,住户返还建房成本18万元。
一、当前项目工程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
(1)项目工程管理环境变化大,工程技术日益复杂。而房地产企业管理环境变化大,使得项目工程管理的预见性和可见性差,各类项目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房地产企业开发不断地运用科技手段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人员管理上的相对粗放,需要多方合作。项目工程管理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管理人员流动频繁,培训困难,作业水平参差不起。并且,一个工程项目还涉及到总包方、分包方、材料供应商等多个单位,而分包专业分工又较细,项目工程管理要多方配合、紧密合作,才能较好地完成整个施工项目。
(3)设计和施工脱节的问题。保障性用房的开发建设周期根据要求,从完成土地动迁,到项目建成交付的建设周期是确定的。由于各类审批和办证需要较长的时间,房地产开发企业往往压缩施工图出图时间,造成设计人员出图深度不够,各专业设计配合不全等问题,由此引起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和返工,从而影响施工质量、进度和成本。
(4)委托监理存在的问题。权责不明,责任不清。房地产开发企业采取委托监理与业主方项目管理并行的管理模式,仅将施工阶段范围内的部分工作委托监理。而房地产开发企业配备有齐全的管理队伍,各专业管理人员配备较为齐全,各司其责,且掌握了投资控制权,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常直接向施工单位发布指令,或干涉监理工作,造成多头指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监理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其次,由于多方面因素,监理单位在项目管理上配备的监理人员往往年龄层次偏大,知识结构偏低,受自身综合素质影响,对部分专业性较强施工的监督管理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5)对工程验收及备案管理不到位。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而言,工程竣工验收意味着可以“交楼”,工程验收也是能越快办完越好。然而,开发企业往往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相关验收环节管理不到位,到竣工时验收资料不齐、结算依据不足,不能办理验收,造成备案滞后和拖延交付使用的后果。
二、房地产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探讨
质量、进度、安全和成本贯穿于工程管理的全过程。抓好这四大关键任务,运作一个成功的建设项目就显得顺理成章、得心应手。
1. 质量问题
施工质量控制是工程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保障性用房的工程质量涉及中低收入家庭或动迁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受众面广,影响大,所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工程管理人员,要善于把握全局,引导、协调、督促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共同完成好施工质量的控制任务。
2. 进度问题
项目开发的进度控制贯穿于项目的实施阶段,渗透到项目管理的全过程,进度太慢,施工时间会延长,也会导致工程项目的综合成本会增加。为此,要督促施工企业单位结合工程实际,编制出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和进度计划,以确保工程按进度计划顺利竣工交付使用。
3. 安全问题
没有安全生产,就没有生产力,也就没有效益。安全管理是房地产项目工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以人为本,尊重人的生命的现代管理理念中尤其突出,也是提高房项目综合效益必需的。
4. 成本问题
保障性用房项目的开发和管理既属于房地产开发建设范畴,但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其特殊性,但归根到底也是商业行为,是通过一系列行动把投入的资金升值的过程,因此,成本控制无疑成为建设工程管理的重要目标。
三、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的措施
对于房地产项目的建设工程管理均应遵循和采用国家和政府规定的工程管理制度和措施。文章结合保障性用房的工程管理中的一些实际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提高保障性用房工程管理水平。
(1)严抓设计质量,强化施工审图。工程质量和成本控制的好坏,绝大程度上取决设计这个源头,由于设计阶段时间较紧,保障性用房房型较为统一,重复性较高,造成设计单位往往对图纸的设计深度不够,特别是针对一些节点处理习惯性地套用标准图集,而没有充分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和施工难度;各专业在配合缺乏充分的沟通,造成各专业图纸不统一,建筑、结构和水电之间经常发生矛盾。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尽可能给予设计较多的时间进行施工图设计,减少设计的出错率,在与设计单位的合同中约定对于设计错误的相应的处罚条款。同时由房地产开发企业牵头组织对施工图的会审不能流于形式,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管理人员应认真阅读施工图纸,要求施工单位主要技术负责人应牵头土建和安装专业施工技术人员联合审图,特别要求结构和安装人员同时也应阅读建筑图纸,及时发现设计中的错误,避免施工中进行修改,造成不必要的返工和浪费。
(2)熟悉施工合同中的承包范围、工期、合同价及其调整的条件和方式、材料供应情况、工程款拨付、结算方式和违约处理等,熟悉合同内容后,加强合同履约检查,加大对各参建单位的人员设备落实情况的检查,严格执行合同条款,对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进行严厉处罚。严格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施工方案,针对所有的施工节点和关键工序,应做到方案先行,优秀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不仅技术先进、工艺合理,而且组织精干、费用节约,该工作质量的优劣,将影响着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好坏。特别是主要针对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及抗渗漏应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和防治措施,组织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针对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浇筑、安装工程、防水工程及砌体工程制定切实可行的专项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3)严把设备、材料质量关和价格关,根据项目性质,在选用材料时以实用耐久、价格适中为原则。根据建设进度,编制材料供应计划,现场材料进场时,把好品种、规格、数量、质量验收关。对必须送样检验的或验收有疑问的材料及时送样试验,推行建筑材料按比例平行检测制度。建立合格供应商库,引入竞争机制,创造竞争条件,开展设备、材料的招投标工作;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及时掌握其变动情况,建立设备、材料价格信息网。
(4)推动工程建设管理标准化,抓好工程首件认可工作。对主要分项工程实行首件认可,样板先行。根据建筑设计要求,对主要分项工程按设计标准、施工验收规范实施样板工程,并落实评价标准和责任范围,制定奖罚制度,消除质量隐患,预防质量通病。
(5)在施工管理阶段,赋予监理单位在施工至质保阶段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监管权以及合格工程数量审核鉴证权。对承包商的工程行为进行监管、检查、控制和协调。监理过程中监理单位的合理化建议被采用因而产生的效益,根据第三方审计单位的审核结果,可酌情给予监理人有关人员以适当的奖励。为充分发挥监理单位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根据考核结果,落实奖惩措施。
(6)创建“平安工地”。以“规范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安全长效机制”为目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书要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整改手段,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落实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坚持专业人员持证上岗,检查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和分包单位是否根据工程规模配备了足额数量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并到岗。以检查内页资料为手段,规范建设和管理程序,编制“平安工地”实施方案,开展专项施工方案审查制,劳动用工登记制和岗前安全培训教育制度。确保“平安工地”活动能够取得实效。
四、结束语
总之,房地产项目是一项施工周期长,技术含量高的综合性工程,在房地产项目特别是保障性用房的开发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工程管理。房地产工程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工程中涉及到的各项专业内容从了解认识到熟悉掌握,系统合理地控制施工中各项工作的实施,保证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和合同管理的根本落实,从根本上保证整体工程项目的具体落实。
摘要: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宏观政策导向保障性用房的开发和建设,企业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如何搞好工程管理,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文章结合当前保障性用房工程管理,分析项目工程管理的问题,提出了提高项目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保障性用房工程管理,问题探索,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王刚.理论与实例结合分析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与工程管理[J].企业研究,2011(8).
[2]王谱苏.工程管理环节在房地产开发中的重要性[J].科技传播,2010(3).
[3]王晓鹍.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管理问题浅析[J].山西建筑,2010(29).
根据中支精神和党政办公用房建设中贯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制止奢侈浪费的精神,按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为切实提高办公楼的使用管理效率,确保正常运转,特制定本办法。
一、管理使用
办公楼一楼为营业室,二楼为机房和档案室,三楼为办公室、纪检监察室、会议室,四楼为行长室、副行长室。
本着谁使用谁管理、谁受益谁维护的原则,各股室负责各自办公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全体职工要爱护公共设施,自觉维护楼内设施,保持公共卫生,节约用水用电。办公用房及办公设施设备因人为损坏的,应负责维修或赔偿。
闲置办公用房的调配和使用由使用股室向办公室申请,办公室经审核报请支行党组同意后方可实施,任何股室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报告用房的用途,不得对外出租和出借。
二、安全管理
为加强办公楼的防火、防盗、防灾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加强工作责任,切实履行职责,值班期间对外来人员进行询问登记,做好来访记录,预防治安事件。各办公室在下班后关闭源、门窗,管理好重要文件和财物,因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责任自负。节假日加班时要告知值班人员。
三、公共卫生
中府办〔2009〕89号
火炬区管委会,各镇政府、区办事处,市属有关单位:
根据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和新修订的《广东省物业管理条例》第三十八条中对物业服务用房的规定,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我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用房的配置通知如下:
一、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不少于物业管理区域总建筑面积千分之二的比例配置物业服务用房,最低不少于50平方米、最高不超过300平方米;其中,业主委员会办公用房最低不少于10平方米、最高不超过60平方米。分期开发建设的物业,应当在先期开发的区域按照不少于先期开发房屋建筑面积千分之二的比例配置物业服务用房。物业服务用房应当为地面以上的独立成套装修房屋,具备水、电使用功能;没有配置电梯的物业,物业服务用房所在楼层不得高于四层。
物业服务用房所有权依法属于业主,专用于物业服务管理工作,不得改作他用。
二、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建设项目规划建筑设计条件时,明确项目物业管理服务用房的规划要求;在审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在图纸中明确物业服务用房位置,并在许可证附件“其他面积”一栏中明确面积,并办理规划验收。
三、建设单位应当在商品房预售时将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的物业服务用房位置和面积予以公布,并在招投标选聘物业服务企业时提交承诺书,承诺移交的物业服务用房面积。
四、市房管部门在办理所有权初始登记时,在房屋登记簿中注明物业服务用房面积和房号(物业服务用房只作登记无需办证也不作公摊)。
五、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办理竣工验收时,严格按照规划建设项目规划建筑设计条件要求验收物业服务用房。
六、本通知发布前没有配置物业服务用房的住宅小区,支持、鼓励建设单位参照以上条款予以配置。正在使用的物业服务用房,由建设单位或物业管理公司代理业主到市房管部门办理所有权初始登记。
七、建设单位未按照本通知要求提供物业服务用房的,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广东省物业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八、本通知从发布之日起执行。
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创建于1915年, 是一所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
医院建设并已投入使用的新门诊楼用地面积7812m2, 建筑面积为40266m2。新建PET/CT用房位于新门诊楼地下一层的东端, 建筑面积约为185m2, 医院第二住院部核医学科搬迁1台PET/CT装置及其配套的9枚V类密封校验源。
二、PET/CT用房设计
(一) PET/CT工作原理及作用
PET/CT是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 (PET) -X-射线计算机体层 (CT) 一体化组合而成的功能分子影像成像系统。PET通过正电子核素或其标记的示踪剂, 示踪人体内特定生物物质的生物活动, 采用多层、环形排列于发射体周围的探头, 由体外探测示踪剂所产生的光子, 然后将获得的信息通过计算机处理, 结合CT技术进行精确定位, 以解剖影像的形式及其相应的生理参数, 显示人体靶器官或病变组织的状况, 藉此诊断疾病。PET/CT在肿瘤、心脏和脑部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估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常用于多数肿瘤的诊断、分期和治疗评估并进行精确定位, 特别适合确定肿瘤有无转移和复发。PET/CT技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之间架起了一座高速而通畅的桥梁, 见图1。
(二) PET/CT辐射防护设计
PET/CT建设用房东侧为地下土层, 南侧为信息中心, 西侧和北侧为医学影像科, 楼下为发电机房、变配电所、卫生间及过道, 楼上为信息中心。用房设置有源库、分装间、注射室、给药前患者休息室、给药患者候诊室、专用卫生间、PET/CT机房及其控制室等。该用房属于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平面布局, 见图2。
为了保障周围医护患者及家属的安全, PET/CT需进行放射防护设计。依据专业环评, 最终方案确定为机房辐射防护设计, 四周墙壁均为36cm厚的粘土砖结构, 楼上和楼下均为15cm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根据辐射防护需要, 在放射性用房设计了含铅防护门、铅玻璃、专用通风设施以及放射性废水收集铅罐。此外, 还将配备铅衣、铅帽、铅围脖、铅手套、铅眼镜等工作人员防护用品。放射性用房辐射屏蔽设计见表1。
三、工程项目管理
(一) 施工质量控制
工程质量的保证就是生命的保证, 除去基础的工程质量, 该项目同时增加了放射防护工程的施工质量, 对施工质量的监控尤为重要。施工过程中, 采取每天现场巡查制度, 不定时, 至少两次随时检查, 通过实测实量和整理观感相结合的检查手段, 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纠正。要求施工单位提供所有材料的检测合格报告备查, 同时聘请专业的监理公司对施工进程进行监督, 对工程质量把关。
(二) 施工费用控制
施工单位进场后, 实行每周一次工程例会制度, 会议要求核医学科、设备处、设备厂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均要参加, 会议上沟通协调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办法, 形成会议纪要。建立严格的洽商制度, 对有可能产生洽商的问题提前提出, 严格讨论并现场核实把关, 确定后由施工单位按照规范格式, 报齐资料后提出洽商申请, 得到设计、监理、使用方签字认可后报院各级领导把关, 批准后方可施工, 竣工验收后, 连同竣工资料一同报院审计部门审核, 确保经费的合理运用, 保证每一分经费都用到实处。
(三) 施工流程控制
由于核医学科的特殊性, 除正常的设计施工程序外, 还涉及到相关政府部门, 分别为北京市环保局、北京市疾控中心以及北京市公安局, 针对新建PET/CT工作场所, 需完成环境评估报告并得到环保局批复后办理开工手续。完成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得到疾控中心批复后办理开工手续, 两者均办完开工手续后方可施工, 同时安防系统需先取得北京市检测中心的检测报告, 然后取得北京市劳保所的评估报告, 最后到公安局备案后方可进行移机。
综上, 流程的复杂化及不可控因素的产生会使工程延后,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 最大限度缩短时间, 需在项目开始时, 使设计、环境评估报告以及职业病预评价报告三者同时进行, 施工二次结构完成后, 专业的安防单位立即进场配合施工。
(四) 资料归档整理
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中, 每一步都加强资料的收集整理意识, 验收合格后对所有资料进行规整, 报相关部门存档, 以备后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包含各环节的有效控制与多方的高度配合, 又因放射防护工程的特殊性, 增加了工作内容及合作对象, 只有加倍细致, 做到对整体有规划, 对细节有掌控, 才能高效优质的完成项目。
摘要:文章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新建PET/CT用房为例, 阐述了PET/CT用房设计的原理、作用及屏蔽设计, 并结合项目管理经验, 总结了放射防护工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PET/CT用房,放射防护工程,辐射屏蔽设计
参考文献
[1]党升强, 曹小军, 谢龙, 韩良辅.医用直线加速器放射安全与职业防护管理[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13.9
【物业管理用房的分配】推荐阅读:
物业管理用房使用计划11-16
办公用房管理办法4-211-06
企业财务成果分配管理09-26
9、惠州学院学生会办公用房使用管理制度09-13
劳务费分配管理制度10-22
物业管理的细节06-08
商场的物业管理10-19
物业管理包含的内容05-29
物业管理涉及的方面07-07
物业管理的基本环节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