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方案实施总结(推荐10篇)
上 半 年 总 结
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卫生局党委的重要工作布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强化管理,建人民满意医院,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以质量立院、医德兴院为根本。完善机制、规范行为、真抓实干,很好的完成了我院2011年上半年公立医院改革的各项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主要成绩表现为:
2010年总收入为1.2亿元,门诊接诊量21万人次,出院患者2.79万人次。2011年上半年业务总收入0.7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门诊接诊量为1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0%;出院患者1.57万人次,比去年增长12%。
一、加强医院管理,提高服务能力。
1、从一月份开始试运行成本核算管理(二级核算管理)。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极大的调动了全院职工的积极性。
2、今年初正式运行“行政科室的精细化管理”,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每月按标准对行政科室检查两次,各行政科室分别制定了工作标准,装订成册,按照指定条文逐一打分,与绩效工资挂钩。行政科室的工作有了明显的进步。
3、强化医院安全教育,统筹了医疗风险互助基金,医疗
1事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4、提高辅助科室能力,从2011年1月份到现在共购入大、中型设备13台套,医技检查和诊断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购进的设备有:进口彩色多普勒超声仪一台,十二导联多功能心电机一台,电子胃镜一套(进口),进口尿分析仪一台,细菌培养检定仪一套,电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进口),自动血流变检测仪一台,进口快速病理仪一台,胃镜、肠镜洗消系统一套,多功能监护仪24台,口腔科综合治疗椅4台,血透机(进口)14台,水处理系统一套、自动配药系统一台,进口除颤机一台,总投资超过900万元人民币。
5、改善医院条件和环境,为便民提供良好的服务,从今年1月份开始我们共进行医院二次电源的安装(100万);血透室房屋的改造(20万);腔境科、口腔科的改造(15万);一楼大厅便民药店配套设施(5万),挂号、收款、农合报销结算、辅检科室、叫号系统(20万)等5项建设,总投资达到160万元。
6、开展新的项目,提高技术能力:扩大恢复了血透室的功能,达标已通省市的验收。开展了疼痛门诊和无痛胃肠镜及无痛人流技术。与上级医院吉大一院、吉大二院、吉大三院科室之间建立联合,提升医院的技术能力。一年多来共请吉大一院教授来我院手术600余台次。便于医生工作需要,每人发放《中国国家处方集》一套、《工作手册》一本、《防灾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手册》一本、《抗生素应用原则手册》一本。
二、为公立医院改革打好基础
1、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我院现选择15个病种(除口腔科以外,每科一种)。
2、优质服务流程,合理安排患者就诊流程减少就诊等待时间,我院已实行辅检科室叫号系统,逐步建立门诊医生工作站。
3、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我院选择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医保和妇科4个疗区启动优质护理示范工程。
4、实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避免重复检查减轻患者负担。
5、坚持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合理治疗,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将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纳入医院医疗质量考核指标。
6、继续实行“无假日医院”。实行无假日门诊、无假日检查、无假日手术。
7、为实现医药分开,降低药价,方便群众,我院成立便民、惠民药房,口服药进行托管,达到了“同城同价,与零售药店持平,低于基药价格,确保药品质量”的四项承诺。
8、组织专业化医师,深入农村开展地方病、常见病、多
发病为主的健康关爱,健康宣教活动。
9、加大对口支援力度,我院对巴吉垒卫生院、榛柴卫生院、柴岗卫生院、三盛玉卫生院进行免收进修费,无偿支援三盛玉卫生院一台上海500毫安X光机。
三、医院的服务能力有所提升,科学化管理程度大大加强
1、临床技术
可开展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钻孔引流术、心脏修补、食道癌根治、支气管镜、前列腺电切术、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椎弓根内固定术、外科微创手术治疗、妇产科微创手术治疗等。心血管内科开设CCU病房、血液透析室,呼吸内科血浆置换治疗有机磷中毒,神经内科脑血栓综合治疗法等技术获长春科技进步奖。我院是吉大学、长春医高专科学校教学医院;1998年被确定为吉林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基地,承担着少内医学院校及全县卫生技术人员的实习、进修的培训任务;2011年我院被确定为全科医生教学培训基地,现已经接受全科医生进生培训。
2、农村合作医疗及扶贫救助
我院农村合作医疗可承担医保病人出院报销、低保、五保、优抚人员就医的即时结算救助及优惠,农村孕产妇的救助,采取了网络直报,接受了国家卫生部的信息监测。上半年我们完成新农合报销10494人,报销金额1826万元,救
助无主患者、特困职工和残疾人54人次,救助金额2.7万元。救助低保户、五保户,优抚对象326人,救助金额2.4万元。救助农村孕产妇841人,救助金额25.2万元。
3、信息化建设日趋完善
基础信息控制系统His的建立和应用已经成熟,去年又新建立了检验科控制系统(lis),进行了医生工作站系统的硬件建设。今年9月份前将建立影像科PACS系统的建设和工作站系统的软件建设,使我院信息化管理的四大主要系统全部建立,科学化管理程度将明显提高。
广州市番禺区南村医院是一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2014年9月评审通过) , 属公立医院, 人员身份有编内与编外两种身份, 现有职工327人, 其中编内职工115人, 编外职工212人;副高以上职称30人, 主治以上职称36人。有较完善门诊科室设置, 住院部有内、外、妇、产、新生儿科、重症医学科, 病床位编制200张。业务用房18000平方米, 2014年业务收入8200万元。
绩效改革前人均产值连续两年下降, 尤其是住院收入大幅度下滑;医护人员劳动纪律松散, 人员流动性较大, 工作积极性低下, 责任心不强, 服务不到位, 绩效分配基本上是吃“大锅饭”, 平均主义思想严重, 劳动价值得不到体现, 这种状况严重影响医院的发展, 为改变这种局面, 院领导委托财务科, 对现行的绩效分配制度进行改革, 我院对乡镇医院绩效分配方案改革中进行的一些探索。
二、绩效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 坚持以人为本, 公益性质, 公平与效率, 以收支结余为基础, 坚持预算考核。
(二) 坚持按劳分配, 多劳多得, 绩效优先的原则, 坚持绩效不与科室收入直接挂钩, 坚持绩效收入不与药品收入挂钩。
(三) 做到统筹兼顾, 合理平衡。公立医院绩效分配, 涉及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 因为公立医院有两种身份人员并存, 工龄长短不一, 职称高低不同, 值夜班与不值夜班岗位差异, 临床一线与医技科室的差异, 因此, 需综合考量, 设置不同的标准与系数, 使绩效方案实施具有可操作性。
三、绩效方案设计
(一) 编制科室预算, 以此为科室总绩效发放的考核依据。对临床科室, 门诊按门诊人次、药品比例、处方值、医疗投诉次数、医疗质量作为考核指标;住院按出院人数、药品材料比例, 医疗投诉次数、医疗质量、医疗欠费、人均费用为考核指标;医技科室以材料成本收入率, 总成本收入率为考核指标。制定预算考核指标奖励和扣罚系数, 用以调节科室总绩效的发放数。
(二) 确定收入、成本的归集与分摊原则。收入以科室为单位进行归集, 对转科病人的业务收入, 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收入划分。科室直接成本按科室进行归集, 公共成本按“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进行分配, 并选择好分配参数, 对门诊注射室成本按门诊各科室产值进行分摊、供应室成本按卫生材料各科室材料收入分配、其他成本按器械消毒次数、手术包数量分别分摊, 麻醉科、手术室成本在手术科室按手术人数分摊, 洗衣房成本按洗涤物品标准成本乘数量进行分摊, 水电成本按科室水表、电表直接计入, 保安保洁成本科室面积进行分摊。对内部相互提供劳务, 按已制定内部服务转移价格标准结算, 纳入各科室成本。
(三) 测算临床各科室绩效计提率。以各科室三年收入、成本、结余、科室总绩效数据进行测算。
1.确定各科室标准配置人数, 以标准人数作为科室总绩效计算的依据。标准人数的配置须院领导、人事科、医务科、护理部等科室共同讨论确定, 以保证人员配备的科学、合理。
2.按收入、成本归集原则, 计算三年各临床科室平均收支结余。
3.按近三年临床医生、护士按职称分类统计三年不同职称年平均绩效。依据同职称医生、护士绩效平均数, 确定副医生/副主任护士、主治/主管、医师/护师、医士/护士的绩效比率。
4.以各科室配备人数与各类各自的职称, 与医生、护士三年绩效平均数相乘后求和, 计算各科标准总绩效。
5.以各科标准总绩效除以各科室三年平均结余, 计算出各科室绩效计提比例。该比例作为参考基数, 院领导班子应根据各科实际业务开展情况, 人员布局, 医院业务导向等各因素综合平衡后作为初步科室绩效计提比例, 下发到各科讨论。
四、确定医生、护士个人绩效系数
主要考虑因素职称、工龄, 既要体现对人才的尊重, 体现知识的价值, 以要考虑职工对医院的贡献, 以及人才队伍的稳定, 又要提高人员积极性, 打破职工二元身份局限, 让职工有一种主人翁的归宿感。基于上述因素考虑, 我院设置的职工绩效系数分为基本绩效系数、职称系数、工龄系数, 三个系数之和即为个人绩效系数。基本绩效系数为1;职称系数按副高、主治或主管、医师或护士、医士或护士, 分别为0.3、0.2、0.1;工龄系数按1-5年, 每年为0.02累计, 6-10年每年按0.01累计, 超过10年按0.15为工龄系数的上限。
五、科室绩效二次分配
(一) 医院层面按照绩效二次分配原则, 制定科室绩效分配总原则和导向, 基本上是向临床一线倾斜, 以工作量分配为基础, 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医院根据绩效率与当季收支计算出科室总绩效, 二次分配由科室进行分配, 科室发放总绩效与科室预算指标挂钩, 对不能完成预算指标进行相应扣减, 对超额完成预算指标科室给予奖励, 医院层面要求严格执行预算, 促进医院的发展。
(二) 科室按照医生、护士标准配置人数, 以及医生、护士对应不同职称相应医护比例, 计算科室医生总绩效和护士总绩效。门诊科室医生按门诊人次、收病人数、出车次数、医疗投诉次数作为绩效考核的基本量化指标, 科室以此计算医生工作量的标准分值;住院科室医生按管病人人数、手术例数、分娩例数、病历质控等量化指标, 科室以此计算住院医生工作量的标准分值。
(三) 医生按标准分值和个人绩效系数, 计算个人绩效分值, 汇总计算科室医生总分值, 按科室医生总绩效/医生总分值, 计算得出分值价值, 乘医生个人绩效分值, 则可计算每个医生绩效。
(四) 护士绩效按科室护士按绩效系数汇总, 按护士总绩效/护士总系数, 乘护士个人系数得出护士个人绩效。
(五) 医技科室、药剂科绩效分配按科室工作量乘个人系数计算标准工作量, 汇总计算科室总工作量, 以科室总绩效/科室总工作量乘个人工作量计算出个人绩效。个人工作量统计以科室特点, 确定工作量统计项目, 报医院审批备案。
(六) 行政、后勤、病案、收费绩效以全院职工平均数为基数, 按三年科室平均数与全院职工平均数测算, 得出科室系数分别为0.8、0.5、0.8、0.6, 按全院职工平均数乘科室系数乘个人系数, 得出个人绩效。
(七) 科主任、护士长绩效分别按科室医生、护士平均绩效的1.5倍, 科主任绩效与其科室管理、预算指标完成程度相关, 由医院进行考核。给予科主任、护士长较高的绩效, 目的就是为了让科主任愿意管理, 使其承担责任与其报酬相匹配。
总之, 绩效分配改革过程, 是一个利益博弈过程, 也是一个观念转变的过程, 同时, 也需要适当妥协, 换取整个方案的推进。而我院刚二甲评审通过, 而束缚医院向前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就是绩效分配, 院领导以二甲为契机, 以制度创新要效益, 促进医院绩效分配改革, 我院的绩效改革也是一个摸索的过程, 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 既要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 又要及时发现绩效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努力改进和不断完善绩效方案, 把大部分职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摘要:根据我院体制、人员构成、地理位置等现状, 结合近二年医院经营状况, 针对职工普遍存在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思想, 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 劳动价值不能体现等矛盾, 我院为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调动医护人员积极性, 稳定医疗人才的队伍, 提高医院综合服务效率, 进行公立乡镇医院绩效分配改革方案探索。
关键词:乡镇医院,绩效分配,改革
参考文献
[1]何蓓, 张宗光, 李翠, 左群等.河北省乡镇卫生院现状及实行绩效管理的指导思想和方法.中国卫生经济, 2013 (04) .
关键词:公立医院 改革 传染病医院 发展方向
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医药卫生体制,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使全国人民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是我国新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目标。公立医院改革作为新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个核心内容,也是新医改政策推进落实的难点和热点。公立医院改革的指导思想体现二性,即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推动体制创新,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公立医院运行效率。作为传染病医院如何借助公立医院改革这个契机,充分体现传染病医院的公益性,全力完成好政府和社会赋予的承担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任务。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自觉投身于医疗改革之中,是我们目前需要高度关注、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并尽快解决的问题。现根据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结合我院近年来的发展建设情况谈几点体会。
1 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加大政府投入,使患者在诊疗过程中能够真正受益——传染病医院作为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公益性更具意义
公立医院改革主要任务之一是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探索实现医药分开的具体途径,改变医疗机构过度依赖药品销售收入维持运转的局面,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完善基本医疗保障支付方式,落实财政补助政策。为能够最大限度的得到政府的有力支持,我院在3年前通过敏锐的政治“嗅觉”,结合新传染病医院的建设规划,向大连市卫生局、大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供了科学、详实、有效的数据,经过他们的反复调研、论证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分别下发了《关于对传染病病人进行归口管理和集中收治的通知》和《关于传染病参保患者住院医疗费结算有关问题的通知》两个文件,文件的下发进一步明确了传染病归口管理和集中收治工作,并从医保的费用支付标准上使这项工作得到了具体的落实,使大连地区的传染病收治更加规范,有效地利用了现有的医疗资源。医院结合新院址的特点制定了“北拓西进”的发展战略,与七个县市区医保中心签订了《大连县市区医疗保险定点传染病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协议书》,建立了医保“直通”政策,使得县市区的参保病人患传染病后不需办理转诊手续即可直接到我院治疗,并享受当地医保政策。同时,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以上文件精神,大连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在慢性肝炎定点检诊的基础上,于2008年7月1日起减免了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住院门槛费,且我院也被作为大连市肝炎后肝硬化慢性病患者选择的唯一一所定点医疗机构。医院在充分利用医保政策的同时,不断加大医保费用使用的监管力度,并提出了在不增加住院费用的前提下,降低住院病人的自费比例,经过一年的努力,住院病人人均自费比例由2008年的26%下降至2009年的22%,使医保政策真正受惠于民。2009年7月1日大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再次将医保支付比例进行上调,继续加大医保资金的投入,针对新农合工作的开展,特别是筹资相对不足,报销比例不高的特点,我院对新农合病人实行的减免挂号费、诊查费、取暖费(空调费),检验费、超声、CT检查费降低10%等优惠政策等,使群众真正享受到了安全、有效、便捷的医疗服务,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又向前迈
进了坚实的一步,同时也扩大了医院的服务半径,争取了更多的病
源。
抓住机遇,充分、合理利用现有政策资源,积极向政府反映我院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寻求政府的扶持,解决医院生存及发展的问题,持续推进医院发展,真正担负起大连市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任。2008年末我院由原来的繁华市区搬迁至远离市中心的城乡结合部,搬迁后医院的生存与发展成为当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经过认真思考、仔细分析后医院及时向政府反映了搬迁后的运营情况和实际困难,通过对医院的深入调研,新医院的运营现状引起了市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财政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医院年财政拨款由2007年的469万元增加至2011年的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工资全额拨款。同时,2009年圆满地完成“甲流”医疗救治工作又是对公立医院公益性质的最好的诠释,5月份当“甲流”疫情出现时,我院正处在医院搬迁后的磨合期,面对庞大的运营经费和病人可能大量流失的情况,医院不计较得失,毅然承担并圆满完成了历时五个月的“甲流”病人医疗救治任务。
有了政府的强有力支撑使职工队伍得到进一步稳定,病人也得到了更加科学、规范的治疗,为医院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实现了医院搬迁三年工作量及服务性收费平均增长14%,使全院职工树立了信心。
2 改革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完善医院内部管理,提高公立医院运行效率——统一思想,科学谋划,建立符合医院发展的成本核算、绩效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公立医院改革指导意见》中指出“深化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合理确定医务人员待遇水平,完善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体现医务人员的工作特点,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要想充分发挥公立医院的公益性,首先要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医务人员自觉地投身到医疗体制改革之中。医院在如何不断提高医务人员待遇,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方面同样经过几年的摸索和总结,依据现代管理理念,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我院自身特点,于2009年4月正式推出了我院以定岗定编为前提,加强并实现医疗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为核心,全成本核算为基础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在近三年的运行过程中,医院根据考核结果和每月实际情况随时调整了不完善的考核指标,充分体现了“多劳多得,按劳取酬,效益优先,兼顾公平,兼顾风险”的原则,真正做到了向临床一线倾斜、向艰苦岗位倾斜,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成本核算,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极大的调动了全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大家明确了医院的发展方向和工作任务,就是全力完成好政府和社会赋予的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任务,努力创建一所具有鲜明肝病特色的三级综合性医院,这也是公立医院公益性的体现。
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落实各项医院管理制度,制定疾病诊疗规程并推广实施,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保障医疗质量,提高服务效率,控制医疗费用,方便群众就医。以上改革任务的落实就是要通过提高医疗质量、服务能力和水平,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需求,为病人提供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努力让群众看好病,看得起病,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医院在2008年搬迁前就确立了以“借好外力、苦练内功,科学谋划、站稳脚跟、寻求发展”的医院发展建设指导思想,搬迁后通过科学谋划,进一步完善了学科建设及布局,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平稳、安全的渡过了磨合期,医院收治病人数不但未减少,反而较搬迁前有所增加,医疗收入也同比例增长。在不断拓宽肝病治疗范围,延长肝病治疗产业链的同时,注重严抓医疗质量管理。2010年初医院又提出了以“三个质量提高”(即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提高管理质量、提高服务质量)为核心,全面提高職工综合素质和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工作目标。通过开展岗位练兵、临床路径管理及实施电子病历等多种形式推动“三个质量提高”工作的不断深入。严格落实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不断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反复加强专业及相关知识的培训,严格规范多项诊疗程序,拓展临床教学及科研管理,这些措施的落实使医院的内涵建设不断加强,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医院内部运行机制的进一步改革,内部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使得医院在迈入稳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过程中步伐更加坚实、有力。
3 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抓住机遇,充分、合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构建公益目标明确、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层次分明、富有效率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总体目标。作为体现政府公益性事业的传染病医院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带动基层传染病医院的发展。2008年为促进传染病防治网络协会成员间的技术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成立了以我院为中心,以中华医学会大连分会及传染病质量控制中心为依托的“大连市传染病防治网络协会”,多次开展了网络协会宣传及成员间会诊、查房等工作,通过技术支持、人员培训及管理指导等形式,加强了全市传染病人才队伍建设,逐步提高了基层医院的从事传染病工作人员素质和能力水平,更好地发挥了全市传染病防治队伍的作用,使大连市传染病防治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公立医院改革就是要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公立医院运行效率,努力让群众看好病。传染病医院应充分利用公立医院改革这一契机,在全力完成好政府和社会赋予的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任务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确定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选择符合自己的战略措施, 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鲁卫医发〔2011〕1号
各市卫生局,大企业卫生处,省(部)属医疗机构: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国办发[2011]10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1年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鲁政办发[2011]14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我厅组织制定了《2011年山东省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工作指导纲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三月三十日
2011年山东省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工作指导纲要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工作部署,加快全省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步伐,更好地保障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让群众尽快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实惠,在总结试点城市和各地成熟做法、经验的基础上,现制定我省2011年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指导纲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的部署要求,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需求的实际出发,按照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则,坚持点面结合、远近兼顾、突出重点、边试边推,在全省实施一批看得准、见效快的公立医院改革重点政策措施,争取在让人民群众得实惠得方便、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和让医务人员受鼓舞三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积极推进各项改革措施,逐步建立比较科学规范、充满生机活力的内部运行机制,继续鼓励指导试点城市在重大体制机制改革上先行探索,形成经验,逐步推广。
二、主要内容
㈠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面推进十项改革措施
1、预约诊疗服务。二级以上医院制定预约诊疗工作制度、管理规范,拓宽预约诊疗服务途径,规范医务人员出诊和号源分配管理,做好服务流程衔接,实现错峰诊疗、分时段诊疗和无节假日服务。年内,三级医院的社区转诊预约占门诊就诊量比例达到20%,本地病人复诊预约率达到50%,其中口腔科、产前检查、术后病人复查等复诊预约率达到60%。
2、医院志愿者服务。二级以上医院全面贯彻落实《山东省医院志愿者服务活动方案》,完善组织构架和工作机制,制定规章制度和培训体系,开展以医院为平台的志愿者服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二级以上医院积极宣传,逐步发展壮大志愿者服务队伍。
3、优质护理服务。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年内50%的三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覆盖60%以上病房,全省二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覆盖20%以上的病房。潍坊、东营、济南、青岛市要全面推进。认真贯彻落实《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发展专科护理服务。加大临床一线护士配置,逐步做到医院普通病房的床护比达到1:0.6。加强绩效考核和后勤支持系统建设,落实合同制护士同工同酬。完善并落实专业护理人员编制、医疗服务价格和内部收入分配等支持政策。
4、出院病人随访。二级以上医院制定管理制度,开展出院患者或其家属随访工作,收集出院患者医疗技术、服务态度、治疗效果、康复指导、医德医风等方面的评价意见和改进建议。出院患者或其家属随访率不得低于70%。建立患者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受理、认真解决患者投诉,提高群众满意度。
5、远程医疗会诊。依托省远程会诊中心建设与县级综合医院的影像远程医学会诊平台及医学图像传输系统,完成34个县级医院与城市三级医院的远程会诊系统建设。
6、院务公开。二级以上医院落实《卫生部关于全面推行医院院务公开的指导意见》和《医疗机构院务公开监督考核办法(试行)》,建立院务公开工作的领导体制、协调机制和办事机构,制定落实院务公开工作目标、计划和措施,积极开展院务公开工作,不断创新向社会、服务对象、内部职工公开的内容和方式。
7、新农合病人优惠治疗。二级以上医院结合各自医疗资源和技术优势情况,制定优惠措施,对新农合病人在大型检查如超声、CT、磁共振方面给予一定幅度减免。
8、临床路径管理。二级以上医院普遍开展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到2011年底二、三级医院开展病种数分别不少于5个和10个。组织开展全省临床路径试点情况调研评估。在二级以上医院探索开展8个单病种质量控制工作,组织应用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和DRGS方法加强单病种质量管理。
9、规范医疗服务。
二、三级医院分别按照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大型医院巡查活动和基层医疗机构规范服务行动的要求,制定规范服务行动方案,针对影响安全和质量的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进行自查整改,符合医院等级评价标准要求。
10、绩效考核。二级以上医院普遍开展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要按照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自主灵活的工资分配激励机制。要从根本上切断科室收入与奖金分配的关系,更加关注综合目标,关注医疗服务质量、技术难度、成本控制、群众满意度,避免单纯的经济取向,提高临床一线护士和医师工资待遇水平。启动院前急救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工作。
㈡实施控制费用措施
11、实施惠民医疗行动。省及各市公布2011年惠民医疗行动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惠民医疗行动项目。在全省检验质控合格的506家医疗机构实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
12、加快推行新农合病人支付方式改革。新农合病人门诊统筹支付方式,全省统一推行总额预付制,住院统筹支付方式由试点地区确定。年内以市为单位开展住院统筹支付方式改革的县(市、区)达到50%以上。年内所有省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现即时结报,覆盖统筹地区数达到70个,17个市全部实现参合农民市内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即时结报。
13、推进双降、双控、双规范“三双行动”。二级以上医院实施“三双行动”,监管控制医药费用。选择神经外科、骨科、心内科等科室,以神经介入、心血管介入、关节植入等费用高昂的植(介)入手术和肿瘤性疾病为重点,开展高额医疗费用专项治理行动。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实施成本核算与控制。
㈢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监管
14、扎实推进抗菌药物管理联合整治工作。开展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工程。重点做好器官移植、心血管介入、血液透析、妇科内镜等特殊、敏感技术的日常管理。落实手术分级、麻醉分级管理。规范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开展医疗安全质量控制评价,保障医疗安全质量。
㈣推进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建设发展
15、优化公立医院结构布局。根据国家关于公立医院布局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省和各市制定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标准和贷款行为。指导国家和省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开展公立医院布局与结构调整工作,及时总结试点经验。推进公立中医(含民族医药)医院改革发展。
16、优先建设发展县级医院。大力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确保年底前人口数超过30万的县(市)基本建成1所二级甲等以上的公立医院。每个市选择1所县级医院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加强顶层设计,形成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的高效运行机制,潍坊市、东营市要突出抓好。深化城市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工作,至少安排110名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到三级医院进修学习。加快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
17、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和完善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政策,出台实施细则和配套文件,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
㈤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18、营造良好的医疗执业环境。深入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年底前以市为单位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大力发展医疗责任保险和医疗意外保险,加强医患沟通。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医学科学、尊重医务人员的社会氛围。
19、促进医务人员合理流动。开展执业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工作,制订规范性文件,鼓励公立医院执业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执业活动。20、完善医师考核和职称评定。以专业技术能力、工作业绩和医德医风为主要评价标准,开展执业医师定期考核。完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制度,完善县级卫生人才职称评价标准,突出临床技能考核,淡化论文和外语要求。重视医务人员人文素质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三、工作要求
㈠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是落实医改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践行公立医院公益性质的必然要求,也是改善医院服务质量、增进医患和谐、惠及广大患者的有力措施。各市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的重要性、复杂性和紧迫性,增强政治责任感,把这项改革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制定工作计划,分解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加强督促检查。要整合内部力量,研究设立专门的临时性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机构。我厅公立医院改革推进领导小组承担该项任务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
㈡深入调查研究,强化支持保障。各市各单位要根据《纲要》要求,充分调研、多方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制订本市本单位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应在坚持省里确定的方向和原则基础上,努力细化、实化、具体化,突出重点方面和关键环节,强调体制机制创新,深入探索,大胆尝试,力求有所突破,取得实效。特别要在围绕人民群众得实惠和医务人员受鼓舞方面,比如落实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政策、妥善解决城市医院派驻人员涉及的人员编制和补助、合理核定公立医院人员编制、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探索公立医院体制机制综合改革、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医院信息化建设,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有关配套政策的调研论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省(部)属医院在试点过程中遇到的重要情况和重大问题,取得的重大进展和重要经验,请及时向我厅报告。各市和省(部)属医院制定的具体实施方案于2011年4月30日前报我厅医政与医疗服务监管处。
㈢加强指导评估,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各市各单位要加强对公立医院改革运行机制改革试点的调研督导,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强信息交流和指导培训,定期开展评估工作。要不断总结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的经验,推出一批管理规范、富有效率、群众满意的先进典型,采取多种方式推广交流,为公立医院改革营造良好氛围。要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加强对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的宣传,调动广大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争取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卫生部门与宣传部门要紧密配合,加强对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的舆情监测与研判,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坚定改革信心,合理引导社会预期。
我厅将每季度调度一次全省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对成绩显著、服务优良的先进典型和集体适时组织表彰。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公立医院 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管理方案的通知
辽宁省鞍山市、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上海市、江苏省镇江市、安徽省芜湖市及马鞍山市、福建省厦门市、山东省潍坊市、河南省洛阳市、湖北省鄂州市、湖南省株洲市、广东省深圳市、贵州省遵义市、云南省昆明市、陕西省宝鸡市、青海省西宁市卫生局:
根据《财政部、卫生部关于下达2010年医改补助资金的通知》(财社„2010‟269号)精神,我部制定了《2010年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管理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日
(信息公开形式:依申请公开)
2010年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管理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精神,建立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连接、以电子病历和医院管理为重点的医院信息化网络,支持试点城市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工作,促进公立医院改革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目标
(一)通过国家政策指导、技术支持和资金引导,在16个国家联系试点城市中建立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连接、以电子病历和医院管理为重点的医院信息化网络,实现如下功能:
1.支持公立医院和医务人员进行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2.实现“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信息公开、预约挂号、叫号、报告单打印、满意度评价、投诉等便民惠民服务。
3.与医疗保障信息系统连接,提供即时结算、异地结算服务,解决群众垫支、排队问题。
4.实现区域内公立医院之间、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连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方便医疗机构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支持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上下联 动的分工协作机制。
5.与公共卫生信息系统连接,实现传染病直报、卫生统计信息上报。
6.与医疗服务监测监管系统连接,支持建立灵敏、高效的医疗服务监管制度,为完善公立医院的规划、调控医疗资源配置提供数据支持。
(二)加大对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支持力度,切实保障改革工作的高效、有序推进。
二、项目范围
项目覆盖16个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的卫生行政部门、其他相关部门及辖区内公立医院。
三、项目内容
(一)整合医院信息系统,实现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和服务。
1.建设公立医院数据中心。整合医院内部现有子系统,实现不同子系统的互连互通、数据共享,并逐步普及应用集成平台技术。建设支持医疗集团和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功能的系统注册和索引管理系统。结合电子病历和临床信息系统建设,建立电子病历库、数据仓库、决策支持知识库等。加强数据中心管理,建设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电子认证系统。建设适宜的医院机房软硬件设备环境,实现集中、统一管理。加强人员能力建设和平台运行管理制度、工作机制建设。2.进一步完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速门急诊系统、住院系统药品、医疗器械、血液、供应、财务平台软硬件升级改造,提供决策支持。
3.推行临床信息系统,建设医护人员信息服务系统和知识管理服务门户系统。建立和完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包括医生工作站、电子病历、临床路径、手术麻醉监护管理系统、移动医生护士工作站、处方评价与合理用药干预系统、医疗质量监管系统、安全事件报告与分析系统等及其硬件升级改造。在子系统升级改造中加强决策支持功能建设,通过信息系统加强环节监管,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控制医疗费用。
4.推进检验系统与影像系统建设。实验室、数据影像等医技管理信息系统软硬件升级改造,与其他子系统整合,为建设完整的电子病历库和区域信息共享构建支撑环境。
5.完善医院经济运营系统。推动医院全成本核算、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考评、效益核算等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快医德医风、人事管理、财务与资产管理、后勤服务管理等方面建设。建立完善的电子监察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和财务、成本、价格等方面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基于临床路径和疾病分类的医疗成本核算体系,提高医院的管理能力。
(二)建设便民惠民信息平台。建立包括服务于患者的 信息服务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服务系统。升级医院门急诊、住院信息系统,优化就医流程,方便医护人员使用。构建信息公开、叫号分诊、报告单打印、满意度评价、投诉管理和标准化预约诊疗系统,方便患者就诊。
(三)接口改造、医院门户系统建设。
1.优化医院收费结算系统,并实现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系统对接,实现即时结算。
2.实现区域内公立医院间信息共享,建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双向转诊的病历资料、医疗资源情况互通渠道,开展远程会诊。
3.实现传染病直报、卫生统计信息上报。
(四)建立医疗服务监测监管信息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衔接,建立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监测监管信息系统,实现医院人员、床位、医疗器械、药品等基础信息,医疗服务信息,医院运行成本(费用)、效率等信息,医疗差错、不良反应事件等医疗安全信息的实时上报或采集。
(五)支持试点工作。对各试点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提供经费支持。主要支持以下工作:开展相关政策研究;组织经验交流和人员培训活动;开展试点基线调查、监测和评估工作;有关部门和专家调研督导工作。
四、项目组织实施
(一)组织形式。1.卫生部、财政部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卫生部负责制订技术方案。
2.各试点城市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管理方案和技术方案制订项目实施方案,并报卫生部。
(二)资金安排。坚持中央、地方和医院共同筹资的原则。中央财政给予引导资金,地方政府安排配套资金,医院按照收入的一定比例安排信息化建设资金。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试点城市医院信息化建设支持资金和试点工作经费3.22亿元。其中,信息化建设支持资金2.9亿元;每个试点城市试点工作经费200万元,合计3200万元。
(三)招标采购。各试点城市卫生、财政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购买品目、规格和数量计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采购法》等有关规定组织招标采购工作,并将采购结果报卫生部、财政部备案。
五、项目执行进度
项目于2011年12月底前完成。
六、项目监督与评估
(一)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不得更改用途,不得挤占、挪用。
(二)卫生部将按照管理方案和技术方案进行督导检查和评估。
(三)项目完成后,各试点城市卫生行政部门于2012 年1月底前将项目总结和考核结果报卫生部、财政部。
抄送:财政部办公厅,辽宁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福建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青海省卫生厅局、财政厅局,各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财政局。
卫生部办公厅
2010年12月10日印发
[日期:2012-09-07]
来源: 作者:广医字【2012】23号
[字体:大 中 小] 根据《广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及市卫生局《广水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取消药品加成,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完善医院管理机制,以推行全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收入分配激励制度,充分调动全院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推动医院数字化建设,进一步扩大临床路径病种管理和单病种收费模式等试点工作,提高服务能力,规范诊疗行为。减少病人负担。积极推进便民惠民措施,全面实行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积极稳妥推进各项改革。
二、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
1、调查摸底。8月31日前组织专班配合市财政、医保、合管办、编办等部门做好基线调查工作,包括人员、床位、经济运行、人事分配、人才培训等内容。
2、制定方案。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医院发展情况及现状,制定实施方案。9月5日前报省卫生厅和省医改办备案。
3、宣传发动。9月9日前召开全院动员大会,做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有关工作的宣传动员和安排部署。
(二)实施阶段
2012年9月10日零点起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
(三)总结评估阶段 1、2013年3月中旬以前开展改革试点工作自评总结,2013年3月31日前将试点工作总结和评估报告报省卫生厅和省医改办。2、2013年4月底前,做好迎接省卫生厅联合省相关部门对医改工作进行的总结评估检查。
三、主要任务
(一)改革补偿机制
1、取消药品加成政策。2012年9月10日起,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中药饮片的加成在国家未出台有关政策前,仍按目前的政策执行。
2、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分两步走:第一步,2012年9月10日起,医院提高诊查费。即在原收费标准的基础上,门诊诊查费提高11元、住院诊查费提高33元。价格上调的部分全部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进行支付。第二步,在国家统一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和标准时,合理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动价值的诊疗、手术、护理等项目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
3、改革支付方式。2012年8月31日以前,医院配合相关部门完成基本医疗保险服务情况基线调查,掌握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补偿费用等基础数据,为制定支付制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9月5日前,与医保经管机构签订协议,确定服务范围、支付方式、支付标准和服务质量要求,9月10日起协助医保机构正式启动支付方式改革。
开展按病种付费试点,试点病种初选60个,于9月30日前完成病种筛选录入、公示等工作,并上报省卫生厅备案。逐步实行卫生部规定的临床路径病种,积极摸索各种付费方式,力争住院患者例均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幅控制在7%以内。
4、规范药品采购、配送和使用。按照药品(含高值医用耗材)量价挂钩、招采合一的原则,落实省政府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医院药物采购品种从《湖北省基本药物中标目录》和《湖北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中标药品目录》中产生,通过“湖北省医疗机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平台”进行集中采购,由卫生局或自主确定集中配送企业。同时,积极探索其他能够保障药品供应及时、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采购供应办法,降低药品价格。要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其药物品种数不得低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药品和省增补药品(484种)的40%。
严格执行《湖北省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抗菌药物采购品种数量不超过35种。强化对药品采购、供应及使用环节的全程监管,及时处理异常预警,明确安全责任,确保群众用药安全。
(二)改革人事分配制度
1、核定编制,实行岗位管理。根据省厅核准的编制床位(700张)和医院实际运行情况,科学合理确定人员编制及岗位。推行岗位聘用制度,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全员实行统一管理制度。
2、改革用人制度。根据医院发展需要,科学合理设置人员岗位,建立科学的岗位管理制度,岗位设置于10月20日前完成。根据设置的岗位实行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建立健全以岗位为基础、以聘用合同为依据的考核奖惩制度,建立和完善聘期考核机制。推进医务人员养老等社会保障服务。
3、实行绩效工资制度。要将医务人员工资收入与医疗服务技术水平、质量、数量、成本控制、病人满意度等考核结果挂钩,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工同酬,收入分配向临床一线倾斜。制定完善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办法,考核标准要以服务质量、数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体现医务人员技术服务价值(自2012年9月20日实施)。医院内部绩效考核的情况于2013年1月10日前报省卫生厅备案。科学制定医务人员收入分配方案,提高医务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例,力争到2015年达到40%以上。
(三)加强医院内部管理
1、建立医疗和行政相互分工协作的运行机制;
2、建立以成本和质量控制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3、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实施内部和外部审计,严格执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探索实行总会计师制。
(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1、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制定医院重点专科发展规划,重点加强重症监护、血液透析、新生儿、病理、传染、急救、职业病防治,以及院外转诊率排前的病种所在临床专业科室建设。做好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妇女宫颈癌、乳腺癌、重性精神病、耐多药肺结核、终末期肾病、艾滋病机会感染、血友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唇腭裂、肺癌、食道癌、胃癌、I期糖尿病、甲亢、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结肠癌、直肠癌等20种重大疾病的医疗救治和筛查转诊工作。要加大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力度,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数量不少于60个,并不断完善以达到卫生部要求。9月10日前,将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组织机构人员名单和实施的专业、病种报省卫生厅医政处。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医院人才招聘、培养机制,根据医院发展情况每年按计划招聘一定数量的医学本科毕业生、住院医生,充实医疗队伍,营造合理的人才梯队。每年选派不少于3名医师到上级医院进行一年期的进修学习,同时,每年至少要选派1名院级领导外出培训,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增强护理人员力量,医护比控制在1:2。在编制总额范围内,医院设立特殊岗位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
3、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要进一步加大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2012年底,医院全部实现电子病历管理。迅速启动远程会诊系统建设,2012年底前与三级医院建立并启用远程会诊系统。加快推进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建设,逐步将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建设与医院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和医院自有信息系统等相衔接,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4、推行便民惠民措施。组织落实《湖北省县级医院便民惠民20条》。在此基础上,积极拓展新项目、新模式,2012年底前,医院实现114预约挂号,开通120院前急救指挥平台,同时,结合农村居民就诊特点,延长门诊时间,开展产妇免费接送、错峰服务和分时段诊疗。改善服务态度和质量,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到2012年底,医院所有的临床科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探索“先诊疗、后付费”的就诊模式;实行基本医疗保障费用即时结算;广泛使用适宜技术;实行同级医疗机构检验结果和影像资料互认;继续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畅通患者投诉渠道,主动依托第三方调解机制,加强医患沟通。
(四)建立上下联动机制的主要工作
积极主动与三级医院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建立长期稳定的分工协作机制。积极推行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采取“院办院管”和组建实质性医疗集团等模式,形成具有利益纽带的联合体。通过开展纵向技术合作、人才流动、管理支持等多种形式,形成优质医疗资源合理流动的长效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充分认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主体。要成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各相关科室要明确任务和分工,加强协作与沟通,切实履行职责。
(二)大胆探索,强化保障。要按照中央和省、地、市确定的改革目标,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不断完善政策,积累改革经验,稳步推进改革。
1 主动推进运行机制改革, 激发生机活力
1.1 着力推进干部选任制度改革
引入竞争机制[2], 建立“岗上有危机, 岗下有希望”的推进式用人机制, 推行中层干部聘用制, 将中层干部由上级组织委任改为单位聘任, 使党委在干部管理和使用上有更大的灵活性, 按实绩考核干部, 能者上, 庸者下, 平者让, 既给在位者以压力, 又给他人以希望和动力。建立干部队伍动态管理机制, 用实绩考核干部, 用民意衡量干部, 用教育约束干部;对考核实绩不佳、测评群众不满意、教育无改进者给予解聘, 促进干部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业务建设和科室管理上。
1.2 着力推进人事用工制度改革
全面推行聘用制度, 坚持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灵活用人机制;新进人员实行分开招考, 择优聘用, 一年一考核, 一年一聘用。完善专业职称评定制度, 突出临床技能考核。
1.3 着力推进分配制度改革[3]
着力改革岗位效益工资分配机制, 加强人员绩效考核, 健全以服务质量、数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内部分配机制, 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工同酬, 体现医务人员技术服务价值, 并向临床一线、关健岗位、业务骨干、作出突出贡献等人员倾斜, 适当拉开差距, 激发了广大医务人员主动服务、热情服务的自觉性。
2 主动推进院务公开[4], 促进和谐健康持续发展
2.1 坚持阳光采购
各类大型采购严格按照“招投标制、竞价谈判制、集体决策制、合同责任制、廉洁自律承诺制”的“五制”规定执行, 试剂、卫材、医用高额耗材实行竞价招标, 药品统一实行网上招标, 阳光采购。
2.2 坚持阳光收费
坚持按照“清单制、查询制、一卡通制和收费执行省市物价标准制”的“四制”要求, 实行阳光操作, 收费更加规范, 医疗收费不满意投诉为零。今年, 县人民医院启用了大处方防火墙及反统方软件, 既防范了医生开大处方, 滥用高价药, 遏制医药费用不合理上涨, 又较好杜绝了医药购销环节索要回扣、收受红包、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现象。
2.3 坚持阳光院务
深入推进“每周工作例会、每月中层干部会议、每半年职工大会、每年职代会和离退休老同志座谈会”等“五会”制度, 及时公开年度财务预、决算和“三重一大”情况, 对人事安排、职称晋升、职工福利、毕业生招聘等敏感问题, 采取事前通知、事后公示的办法, 主动接受职工的监督。
3 主动适应补偿机制改革, 降低医疗费用
3.1 加大基本药物推广使用力度[5]
按照基本药物制度要求, 配齐基本药物品种和保证基本药物数量, 在诊治中优先选择和使用基本药物, 新增加药品尽可能选择基本药物, 调整医院药物使用目录时, 对基本药物进行区分标识和划价提示, 有倾向性地引导医生优先使用基本药物;硬性规定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病人基本药物使用比例, 约束和督促医生必须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将基本药物使用纳入医生绩效考核, 明确规定医生基本药物使用基础比例, 超比例者给予奖励, 达不到比例要求者给予扣款处罚, 用经济手段激励医生自觉优先使用基本药物, 使基本药物使用范围明显扩大, 有效减轻了患者就诊负担。
3.2 加大临床路径管理力度[6]
按卫生部要求, 对部分条件成熟、技术适宜的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 明确各病种诊疗护理操作规程, 规范了诊疗行为,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控制和降低了医疗费用。
3.3 加大费用支付方式改革的力度
启动实施了医保和新农合住院病人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和总额预付方式改革试点, 在推行临床路径管理的前提下, 实行按病种限价付费, 降低医疗费用。
4 主动推进便民惠民服务, 改善病人就医体验
广泛开展以“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为主要内容的“三好一满意”活动, 提升服务水平, 改进医疗质量, 弘扬高尚医德, 积极争创人民满意医院。
4.1 从根本上改善就医环境
投资新建现代化住院大楼即将竣工, 全力为病人创造一流的服务设施和环境。
4.2 强化便民惠民服务举措[7]
简化、优化门急诊就诊流程, 强化岗位职责, 落实便民措施;增加高龄资医师上普通门诊, 充实门诊技术力量;坚持开放专家门诊, 并增加专家名额, 更好地满足了患者的就医需求;保持急救绿色通道畅通无阻, 确保急、危、重症病人救治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成立支助服务中心, 为病人提供多种便民服务。
4.3 创新护理服务模式
推行“三个一”优质服务, 即每位入院病人发放一张医患联系卡、进行一次满意度调查、出院后进行一行电话跟踪回访, 为病人提供全面、全程优质服务。
5 主动推进能力建设, 增强核心竞争力
5.1 推进信息化建设
按照统一标准, 建设以电子病历和医院管理为重点的县级医院信息系统[8], 功能涵盖电子病历、临床路径、诊疗规范、绩效考核及综合业务管理等, 实现了医疗信息全程共享, 提高了工作效率, 优化了服务流程。
5.2 推进重点专科建设, 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积极创建临床重点专科, 在创建中提高专科诊疗水平和急危、疑难重症救治能力, 带动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
6 主动开展上通下联, 发挥医院龙头作用
实行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 是优化配置医疗资源、控制医药费用、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战略性举措。
6.1 主动上通下联
抓住“万名医师下基层对口支援”机遇, 与上级大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 实现大医院优质资源共享。与各乡镇卫生院建立紧密协作关系, 免费接受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进修, 并定期派出专业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开展技术指导和专业讲课, 建立双向转诊协议, 有效发挥了医院优质资源作用。
6.2 积极开展送医送药下乡
每年组织各专业专家到扶贫村、共建村、共建社区和福利院开展义诊, 送医送药送关爱;还协助上级多家大医院开展多形式的义诊, 使更多的患者不出家门就得到了上级大医院专家的诊治和咨询, 受到社会好评。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大力推进, 推动了各项工作扎实开展, 与2008年相比, 门诊诊疗病人、收治住院病人、做住院手术分别增长28%、34%和16%, 固定资产总值、职工收入分别增长70%、42%, 药占比、病人外诊率分别下降8%、5%, 初步取得了“三增长、三降低、四提高”的改革成效, 即“政府投入、医疗资源总量、医疗业务量”三增长;“医药费用增长速度、药品费用、病人外诊率”三降低;“服务能力、管理水平、医务人员待遇、群众满意度”四提高, 切实让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 医务人员受到了鼓舞, 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桑国卫,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农工党中央副主席刘晓峰, 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 国务院医改办副主任刘振秋, 带领农工党中央调研组于2012年6月6日到我院调研, 对我院主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举措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 (国发 (2012) 11号) [Z].2012-03-14.
[2]秦遵武.县级医院人才建设初探[J].现代医院管理, 2012, 3 (10) :53-55.
[3]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 (2012) 33号) [Z].2012-06-07.
[4]秦遵武.推行公开透明, 促进医院发展[N].黄冈日报, 2012-1-17 (5) .
[5]张清华, 刘国祥.基本药物对基层医疗机构住院服务影响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 2012, 32 (5) :68-69.
[6]张国力, 潘习龙.基于临床路径的医疗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 2011, 31 (9) :20-21.
[7]秦遵武.抓服务优质量强医德努力争创群众满意医院[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2, 26 (4) :10-12.
“政事不分”的公立医院
公立医院在世界各国都大量存在。在世界范围内,公立医院与政府的关系至少有三种模式:(1)公立医院是政府的预算单位,其运营完全受政府控制;(2)公立医院隶属于政府行政部门,但却拥有日常运营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的自主权;(3)公立医院是独立的法人组织,完全独立于政府运作,而政府只是通过参与其理事会的战略管理来施加影响。目前,在全球性公共管理改革的大潮中,第一种模式已经淡出,只在某些特殊地区(例如人口稀少的地区)或特殊的医疗服务领域(例如精神病防治等)依然适用。
而在中国,公立医院是所谓“事业单位”,即组织和制度架构具有高度行政化的特征。所有事业单位均按照行政等级体系的制度架构组织起来。有关任务以政府文件的形式通过行政部门逐级下达。行政化单位体制的最大特色就是政府机构与服务提供者不分,即“政事不分”。
同企业单位类似,很多事业单位在改革开放以后开始拥有了某种自主性,尤其拥有了一定的财务自主权以及与之相关的物品采购权和处置权。然而,财务自主性的扩大,并不意味着行政协调机制的主导性有所降低。这一“改革”,与其说是政府行政放权的结果,不如说是政府推卸财务责任的后果。政府在不增加公共服务筹资责任的前提下,允许包括公立医院在内的事业单位通过提供服务来向服务受益者收费,由此很多事业单位走上了某种“市场化”的道路。
“伪市场化”定价体制的困局
在医疗领域,政府允许公立医院通过提供医疗服务和出售药品来收费,看起来公立医院走上了“市场化”的道路。然而,这种“市场化”是一种“行政型市场化”的状态,因为公立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收费;但其运营的方方面面都受到行政协调机制的左右。
在官方统计上,所有医疗机构的收费被称为“业务收入”。长期以来,业务收入占公立医院总收入的九成以上;与此对照,政府拨款显得无足轻重。
然而,中国公立医院的“市场化”,是受到行政化体制严重制约的“市场化”。关键在于,作为事业单位,公立医院隶属于一个个庞大的行政等级体系,其运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行政力量的左右。
诸多政府部门经常参与到公立医院的管理决策之中。具体而言,在组织上,绝大多数公立医院是卫生行政部门的下属机构。在财务上,资本投入都必须由所在行政体系中的卫生、财政和发改委等多部门审批。在价格上,上万种医疗服务项目、药品以及上千种医疗耗材和器械的价格,都由物价部门决定。很显然,这是计划经济体制的遗产。
由于定价体制的行政化特性,定价行为往往很难充分体现特定服务或物品的市场价值。行政部门希望众多关涉民生的服务或物品保持低价,以便维持公共服务的“公益性”。在这种行政力量的影响下,众多久已存在的医疗服务项目,尤其是劳动密集型项目(如护理服务收费),价格水平偏低。而新出现的服务或物品(例如药品或耗材),则有望获得较高的定价。
随着医疗服务中人力成本的提高,公立医院中一般性医疗服务(包括护理服务、药事服务)普遍收不抵支。因此,公立医院只能通过药品出售、或使用高价耗材获得盈余以弥补医疗服务的亏空,造成“以药养医”的格局。其结果就是药费高昂,使患者和医疗保障体系都不堪重负,对病人健康也造成负面影响。
政府转型举棋不定
既然公立医院的现状是行政型市场化,那么其变革之路有两条:其一是再行政化,即推进非市场化,并将涉及到资源配置的各项权力从各个政府部门集中到卫生行政部门手中,使之对公立医院的筹资、支付、运行、评估和奖惩实行全方位、全环节、全天候的管理;其二是去行政化,即推进政府转型,让公立医院成为真正的独立法人,并在全民医疗保险所造就的新型市场环境下,让公立医院自主选择适宜自身情况的竞争策略。
总体来说,国家新医改方案认可了后一种改革思路。这一思路在2010年由五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也有一定体现。但行政化的管理理念,却依然残留。
公立医院改革的走向是关涉到整个医疗服务体系改革能否推进的大问题,也是涉及所谓“政府转型”方向的大问题。这两种改革思路具体体现在五个重要的制度选择上:
首先,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能该如何定位?具体而言,卫生行政部门究竟应该是医疗服务全行业的监管者还是某些公立医疗机构的行政主管?
第二,公立医院的“理事会+监事会”制度是否应该建立以及如何建立?
第三,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财政补贴是否应该成为公立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相应地,政府补贴是否应该增加以及如何增加?
第四,公立医院的人事制度,是通过走向全员劳动合同制来落实医院的用人自主权,还是强化政府对医院职工的编制管理?
第五,究竟是推进医保机构与医疗机构的契约化谈判机制,从而推进医保支付医疗服务,还是维持甚至强化政府对公立医院的价格管制?
在实践中,很多地方政府推出的公立医院改革方案都在上述选择之间摇摆。在上述的五个方面,很多地方往往是在某一两个方面推出少许去行政化的举措,但在另外一些方面又强化了原有的行政化格局。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各界出现了一种新的声音,即中国新医改需要重构“顶层设计”。
无论是就新医改的整体方向和路径,还是公立医院改革,核心问题在于政府转型。首先,卫生行政部门与各类医院脱离上下级行政关系,从而成为医疗服务领域全行业的监管者;其次,政府应从财政拨款者到服务购买者,即政府通过全民医疗保险购买医疗服务,通过公共财政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第三,政府应从市场参与者到资源配置者,即政府在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的地区(例如山区、海岛、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等)和领域(例如传染病、罕见病、精神病、职业病防治等),仍将扮演弥补市场不足、矫正市场失灵的角色。
市场可以干好的就应该让市场发挥作用,社会可以干好的就应该让社会发挥作用,这已经成为政府转型的共识性原则。唯有将这一共识不折不扣地在新医改中落实,公立医院的改革才能走上坦途。
戴美友 2010-10-16 00:00:00 http:// 来源:光明网鲁南频道
光明网鲁南频道10月16日讯 为了推进全区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更好地保障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方便群众就医,日前,兰山区卫生局发布了《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标志着兰山区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启动。
《方案》以优化卫生人才资源配置、提高卫生服务质量为核心,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质,坚持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推进公立医院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公立医院运行效率,形成比较科学规范、充满生机活力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到2011年底,结合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推进,建立起政事职责分开、政府依法监管、公立医院规范运营、医疗质量与服务持续改进、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内部运行机制。
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坚持公开招聘、择优聘用的原则,建立健全聘用制度;打破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实行因事设岗,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合同管理,进一步完善岗位管理制度;实行以专业技术能力、工作业绩和医德医风为主要评价标准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制度。
在分配制度改革方面,按照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自主灵活的工资分配激励机制,合理确定医务人员待遇水平,完善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自2010年我院列入国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以来,我院积极探索、不断进取,医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果,持续深化我院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3号)、《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同步推进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国中医药医政发[2015]33号)《贵州省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黔府办函[2015]165号)、《遵义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遵委[2015]66号)及《余庆县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余府办发[2016]2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落实省委、市委、县委发展思路,坚持以维护县级公立医院公益性为主导,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改革要求,创新体制机制,探索非营利性运行途径以及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优质、高效的县域公立中医药事业发展龙头、医疗教学科研培训基地,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完善服务体系,健全保障机制,促进医院健康、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按照“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持续性”的原则,通过综
合改革,使我院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服务能力全面提高,医疗质量更有保障,医疗费用得到有效控制,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充分调动。
1、医院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巩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创建成果,大力提升医院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中医药诊疗能力,发挥中医药在急慢分治中的作用。提高中医优势病种诊疗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为大病不出县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
2、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成效。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全面建立以岗位、绩效考核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分配制度,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3、充分发挥医院城乡纽带作用。使医院上与城市大医院对接,下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辐射,提高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效率。
4、医院医疗管理有较大改善。医疗服务行为进一步规范,医疗质量稳步提升。中医临床路径管理、优质护理服务、中医特色护理服务、中医药治疗参与率、中药饮片处方占比、医院信息化建设、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化应用和落实、“三好一满意”活动量化指标等均走在全市医院前列。
5、医疗费用增长得到有效控制。门诊和出院均次费用保持在较低水平,增幅低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不断满足全县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三、主要任务
(一)深化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创新医院内部管理机制。
1、健全以全员聘用和岗位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人事管理制度,医院
依据服务职能、服务范围、现有工作人员等情况,完善岗位设置方案和聘用制度,实行因需设岗、全员聘用、竞聘上岗、合同管理。(牵头部门:行政后勤分管副院长 金宣菊;责任部门:院办公室 陆永江)
2、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建立健全以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原则,以工作岗位性质、技术含量和风险程度、服务数量与质量等工作业绩为依据,以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体系,以绩效考核为核算基础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同时建立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牵头部门:行政后勤分管副院长 金宣菊;责任部门:财务科 张劲)
3、严格经费预算和收支管理,进行全成本核算与控制,建立健全医院经济运行、成本绩效定期分析考核制度。(牵头部门:行政后勤分管副院长 金宣菊;责任部门:财务科 张劲)
4、积极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牵头部门:行政后勤分管副院长 金宣菊;责任部门:总务后勤科 席大明)
5、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推进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的医院信息化系统建设,逐步实现医院基本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医院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大力推进电子病历共享、居民健康卡应用、预约挂号建设,标准化建立远程医疗服务体系。(牵头部门:业务分管副院长 殷文银;责任部门:信息科 田星,社会服务部 田景芬)
(二)加强医院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根据合理布局、统一规划、适度规模的原则,优化配置医院资源,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建设以我院为中心的县域中医药服务体系。
1、进一步加强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加强重点学科、优势学科、薄弱学科建设。按期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中医特色专科建设项目、省级重点中医专科建设项目的评估验收。加强急诊科急诊急救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外科、骨伤科、肛肠科学科建设。建立健全医院各类学科。(牵头部门:业务分管副院长 殷文银;责任部门:医务科 冯永红、各相关临床科室 科主任)
2、加大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中医临床路径管理实施力度,积极推进单病种诊疗管理,积极探索多种有效方式鼓励中医药技术服务的提供和使用,不断提高中医医疗质量。规范临床检查、诊断、治疗行为,治理过度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牵头部门:业务分管副院长 殷文银;责任部门:医务科 冯永红、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各临床科室 科主任)
3、全面推行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加强中医特色护理服务。创新护理管理模式,强化护理质量意识,建立医院整体的护理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增加临床护士数量,以点带面在全院实行优质护理工作,为患者创造了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牵头部门:业务分管副院长 殷文银;责任部门:护理部 吕玉琼、各临床科室 护士长)
4、进一步强化药品供应保障机制。(1)进一步降低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费用,严格执行省市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加强医务人员处方行为的监控,建立健全系统化、标准化和持续改进的处方点评制度,促
进合理用药。(2)进一步强化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省级增补药品目录,严格控制抗生素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有效降低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3)鼓励和规范中药饮片使用,积极探索多种有效方式鼓励中药饮片的提供和使用,提高中医处方及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使用率,建立院内协定处方、院内制剂工作机制。规范中药饮片采购,确保中药饮片质量和采购公开透明。加强中药饮片、中成药合理应用监管,采取加强中药饮片处方质量管理、建立专项点评制度等措施严格控制中药饮片的不合理使用,防止中医药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和中药材资源浪费。(牵头部门:分管副院长 金宣菊;责任部门:药剂科 安国付、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
5、加快理顺中医药服务价格,落实医保对中医药服务的鼓励政策。全面实施《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2年版)》。与相关部门积极协调,合理提高中医医疗服务价格,充分体现中医药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积极探索按病种、按服务单元定价,引导医务人员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协调医保部门,逐步扩大中医药报销范围,适当提高新农合中医药报销比例。探索鼓励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医保支付政策,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通知》(卫计委发[2013]21号),积极协调医保部门合理确定医保付费总额控制指标和中医医院医疗服务支付标准。在确定单病种付费标准时,探索按区域内中、西医各病种综合平均成本测算,实现“同区域、同级别(医院)、同病种、同费用”。积极探索和建立健全符合中医药和中医医院特点的实际情况的医保支付
政策和措施。(牵头部门:业务分管副院长 殷文银;责任部门:医保办 冯永红、各临床科室 科主任 护士长)
6、完善上下联动、对口支援、增强能力、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以及中医药基层指导等机制,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制度,形成分级诊疗就医新模式。(牵头部门:业务分管副院长 殷文银;责任部门:医务科 基层指导科 冯永红、社会服务部 田景芬)
7、进一步完善便民惠民政策、措施。通过改善就医环境、优化诊疗流程、预约挂号、提供便民服务、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平安医院建设等具体工作,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监管和医疗安全质量评价工作,推行医疗服务公示制度,健全医疗服务投诉机制,发挥社会和舆论监督对我院服务行为的约束作用,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提高群众满意度。(牵头部门:分管副院长 金宣菊;责任部门:院办 医德医风办 院永江)
8、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逐步充实医院技术队伍,加快后继人才培养步伐,按照医院床位规模和医护比例,全院人员需达到250人左右,以满足医疗业务要求。
四、实施步骤
(一)方案制定阶段(2016年4月-2016年7月):认真研读省市县政策文件及方案,全面梳理、认真总结我院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经验和成效,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充分协商、科学论证,制定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方案。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6年8月-2020年12月):细化年度目
标,分解改革实施工作细则,落实到科室,落实到人。提出整体推进、重点突出的改革配套措施和目标,稳步推进我院公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改革过程中的困验和问题。
(三)总结评估阶段(2020年8月-2020年12月):对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完善相关制度及措施,形在评估报告,按受评审验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医院调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具体组成如下:
组 长:陈普庆(院长)
副组长:殷文银(副院长)金宣菊(副院长)
成 员:王云坤(医改办主任)陆永江(院办公室主任)冯永红(医务科科长)吕玉琼(护理部主任)安国付(药剂科主任)张劲(财科科长)田景芬(社会服务部主任)席大明(总务科科长)各科室主任、护士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王云坤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日常具体工作。
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加强沟通,密切协作,形成改革合力,共同推进我院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各项工作。
(二)加强科室责任。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各科室要在医院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从改革大局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明确工作任务,认真履行职责。
(三)加强协调配合。医院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充分发挥牵头作用,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细化任务分解及推进时限。各有关科室、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要切实负起责任。
(四)加强督导考核。建立督导检查、考核问责机制,将深化医改推进情况纳入绩效考核,确保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医务、护理、药剂等行政职能部门要加强督促和指导,切实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重大情况和问题及时报告。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统筹协调,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定期开展考核,及时通报。
【医院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方案实施总结】推荐阅读:
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方案06-16
洪湖市人民医院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06-19
新宁县人民医院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总结11-11
即墨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实施方案11-13
公立医院改革09-26
公立医院改革成果汇报06-20
公立医院改革最新消息09-24
县级公立医院收入分配改革探讨10-06
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通知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