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主人公开课(精选13篇)
四下教案 黄河的主人(公开课)
黄河的主人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准确找出最能体现课文中心的句子,理解“他凭借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成为黄河的主人”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领会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7课《黄河的主人》(齐读课题),能不能读得更有气势一些。 2、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曾有无数的诗人骚客赞美过她,“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二、学习课文 1、过渡:作者袁鹰眼前的黄河是怎样的?(自读第一小节) 2、读着这样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自己读一读这节――指名读――齐读 3、作者第一次看到黄河,心情怎么样? (板书:胆战心惊)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胆在颤抖着,心在害怕着。作者对黄河那浊浪排空的气势感到害怕。看到这样的情景都让人胆战心惊,又有谁敢做这黄河的主人呢?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 4、“艄公”:“艄”,原指船尾。现在只要是乘船的人都叫“艄公”。 黄河上的`艄公撑着羊皮筏子在激流中前进。 作者第一次看到羊皮筏子是什么感觉呢?读2―5小节,边读边把你有感想的地方划出来,可以写一写你的感受。 (1)点出:“小小”、“整个儿” (板书:吃惊) 让人担心、激动、兴奋、吃惊。 小结:这些是你们读了课文后体会出来的,请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朗读来展示出来,自己读第2小节。 (指导朗读:羊皮筏子那么小、那么轻,应该怎样读。) 指名读,评价。 (2)过渡:羊皮筏子越驶越近,作者看到了什么?谁来读第3小节。 这里的“啊!”用什么语气?(吃惊、惊讶) (3)汹涌的波涛中,你好像看到筏子怎么样?(想象) 5、二十几斤的羊皮筏子,你敢坐吗?而上面的乘客呢?自己读一读。 (谈笑风生、从容) 6、这我就纳闷了,他们怎么敢这样从容? (相信艄公有经验) (1)读6―8小节,哪些地方是描写艄公的句子,你从哪里看出他是有经验的? (2)他们相信艄公的什么? 大胆、勇敢、智慧、镇静、机敏。(说说你们的理解) 智慧:读第六小节,“小心地注视水势”。 浪大的时候就得小心,浪小的时候就得破浪前行。看似“大胆”、“小心”相反,实际上正是体现了艄公的智慧。 “大胆、沉着”是艄公的态度。 技术:“如履平地”是什么意思?(像走在平地上一样) 不粗不细的竹篙。 (3)带着赞美、敬仰的感受读6―8小节。 7、艄公才是黄河的主人,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赞美与敬仰。请同学们以“羊皮筏子的艄公,我敬仰你!”为开头写一段话,可以选用书上的词句,更可以写你此时的感受。 三、总结课文 是黄河养育了我们,是黄河孕育了黄河的主人,这些就是艄公完整而丰富的品格。 齐读最后一小节。 作业: 以“羊皮筏子的艄公,我敬仰你!”为开头写一段话。 板书: 黄河的主人 “我” 胆战心惊、吃惊 艄公 大胆、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乘客 谈笑风生、从容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列词语:“湍急、万马奔腾、浊浪排空、惊涛骇浪、如履平地、胆战心惊、谈笑风生”。认识2个多音字:“漂、系”。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 体会各自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3. 初步感受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 初步感受艄公成为黄河的主人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激发兴趣
同学们, 今天先与大家进行歌曲填词竞猜。歌曲是《大中国》, 歌词是:“我们都有一个家, 名字叫中国 , 兄弟姐妹都很多, 景色也不错, 家里盘着两条龙, 是长江与———”请问是什么? (板书:黄河)
投影出示课文插图。我们已经知道这是哪里, 可这究竟是什么样的地方呢? (板书课题:黄河的主人。)
大家读课题。再响亮地读一次。经过预习, 我们知道课文是由我国著名散文家袁鹰写的。原题是《筏子》。
【设计意图:歌曲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课堂上, 教师安排学生填词, 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情趣和积极性;两次读课题, 锁定了阅读的重点;交流作者姓名等信息, 是对学生阅读常识的拓展。】
二、初读课文, 感知人物
1.播放课文录音。同学们仔细听, 听录音时, 请作记号。
2.说说这是什么样的地方。请按照句式“这里是黄河, 黄河波涛汹涌”说一说。
3. 刚才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或几个词语说出了对黄河的认识和了解。我们共同读一读这些词语:
万马奔腾羊皮筏子浊浪排空提心吊胆
谈笑风生波浪滔滔鼓浪前进专心致志
4.在这些词语中, 哪些词语描写了黄河?这些词语让我们感受到黄河的险恶。生活在这里的人靠什么战胜它呢?再次观察课文插图, 在滚滚黄河激流中漂浮着一只羊皮筏子, 艄公靠什么让它破浪前行?艄公凭什么成为黄河的主人呢?
【设计意图:词句训练很重要, 它可以为语文学习打下基础。这里规范语言表达形式, 强化理解和运用, 都建立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
5.自由朗读课文, 找出相关语句。
出示中心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 镇静和机敏, 战胜了惊涛骇浪, 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 成为黄河的主人。”
6.正是如此, 艄公成为了黄河的主人。课文语言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黄河的壮观以及羊皮筏子破浪前行的壮观!我们来读一读吧。
7.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请先标出序号。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 面向全体, 给足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 落实阅读要求。】
8.刚才几位同学读得不错。课文中的生字在认读方面有什么要注意的呢?
出示:滚、艄、浊、整、磁、凭、履、篙、吞、积、漂、系。
指名读。大家注意听, 再提一提宝贵意见, 纠正读错的地方。
小结:“艄、浊、整”是翘舌音;“整、凭”是后鼻音;“漂、系”是多音字, 请注意它们在课文中的读音。好, 我们再一起读一读这些字音。本课的生字很有特点。
9.指导写字。这些字在字形结构和书写方面有什么要注意的呢?请打开课本第133页, 先描红, 并细心体会。
(教师巡视, 指导描红。)
引导交流:刚才同学们很认真地用钢笔描红。哪些生字结构相同? (指名说) 说得很好, “滚、艄、浊、积、磁”都是左右结构, “整、凭、履、吞”都是上下结构。练习书写时注意字的特点。
三、课堂小结
下面一起回顾一下今天学习的内容。……对黄河、黄河的主人, 我们都有了新的认识和深刻的感受。为了更好地学习理解,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课后作业。
四、作业布置
一、 诵读开头,领略黄河的磅礴气势
高尔基曾经说过:“最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如同音乐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由它给予的”。诵读,要强调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读出情感来。“黄河滚滚。”这四字开头句,可谓气薄云天,韵味悠远,唱响了全篇的主旋律。“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中华民族的摇篮。这样的开篇句,不能像蜻蜓点水那样一掠而过,而是要扎扎实实地下一番吟诵功夫。读前,要有一个铺陈拓展、情感孕育的过程。“黄河”二字应读得情感深厚、凝重;“滚滚”二字的重叠,前轻后重、前短后长,要有起伏感。诵读全句,尚需找准轻重音,标出停顿号,注意音强、音高、语速的变化,要让视听感受融入书声之中。
课文第二句的“那”字,指代明确,承接自然,顺畅地展现出主人公生活、搏击的活动舞台;形象地呈现了“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壮观场景;自如地把学生视线引向“令人胆战心惊”的凶险境地。这一开头,以他人的见景胆寒作反衬,为主人公的处险不惊,镇定自若,“如履平地”的精神风貌埋下伏笔。我引导孩子咂摸体味“那”字的意蕴,把握好“那”字的音调、语气、停顿;用心揣摩“那”字与本句中“令”字的语意转承,情感铺垫;配合开头段的诵读,有机出示黄河奔流的动态课件,调动学生视听,启开想象,在舒缓抑扬,跌宕起伏的吟诵声中,感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宏伟气势,意会文章脉络的延伸贯通。
二、 含英咀华,体悟艄公的精神风范
“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这一感叹句为课文的第4自然段。它独自成段,承载着主人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是全篇的情感枢纽,牵动着全文的情感流向。“这就是”三字,作者因何而发?首先,引导孩子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观察文中插图,找准观察点,循着作者的观察线路,品读“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感受这是作者心底迸出的“惊呼”,那个“就”字凸显了所见惊奇,是对“强磁力”刺激的回应;其次,引导孩子自读、自悟课文第3自然段,体会这“惊呼”还源于“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的一种担心、一种惊诧;接着,出示“羊皮筏子”鼓浪前行的画面,凝思遐想,咀嚼品味,入情入境;继而,个体吟诵展示,男女生组合轮诵:“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让文字、标点符号转化为作者的心声,字字传情,声声达意。
“羊皮筏子”,拨动作者心弦;诵读活动,再现艄公风采。课堂上拓开一片空间,学生自主吟诵课文5~8自然段。他们敞开胸襟,或低声轻吟,或大声朗诵,或批注圈画,或低语交流。字里行间,含英咀华,品味吟咏。有的从作者“提心吊胆”的情态入手,比照揣摩,诵出艄公的“专心致志”“小心注视”“大胆地破浪前行”的凛然风姿;有的从乘客的“谈笑风生”,体察联想,诵出乘客们从容自如、安全舒适的漂流乐趣;有的从“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细节,品味人的潜能,诵出艄公无畏的胆略和高超的技艺;还有的咀嚼“凭”字的深层蕴含,感悟生存之道,诵出艄公战胜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自强、自立的主人翁精神风貌。
三、 熟读背诵,熏陶感染积淀
从开头的“黄河滚滚”到结尾的“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同学们穿梭于字里行间,与作者同行,与艄公同游,与文本进行心灵互通。熟读成诵的过程,是悉心寻找作者的观察点,揣摩作者表达思路,感受作者审美体验的过程;也是对字音字义,遣词造句,段落层次,布局谋篇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扎实训练的过程;更是不断反思,自我评价,练心励志,熏陶感染的过程。
有学生在背诵过程中摸索到一条记忆线路,他高兴地说:“放松情绪,一遍一遍地诵,就能一步一步地走近作者,和作者一起看、一起听、一起议,书也就自然入脑了”。有学生扣住关键句——“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向前推移,记诵“羊皮筏子”出现的过程;向后延伸,记诵“羊皮筏子”上艄公的活动场景,一节一节背,一节一节连,喻之为“串糖葫芦”。也有学生以段与段之间的关键字作纽带,如从第2自然段的“突然”一词,引出“什么东西”;从第3自然段的一个“再”字,引出“水面漂流”;从第4自然的“这就是”,引出“羊皮筏子”……这样,一个引出一个,由点到线,背起来顺畅自然。还有学生在背诵过程自我反思,从“如履薄冰”与“如履平地”的疏忽中辨析、推敲,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良苦用心:这不仅仅是一词之差,而是胆战心惊与安然自若两种精神状态的迥然之别,“如履平地”蕴含着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黄河风浪的险恶和羊皮筏子在黄河上漂流的惊心动魄。
3、自读自悟,培养学生的语感,并领会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以及他那高超的驾筏技术。
4、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使学生明白: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激发学生挑战大自然的豪迈气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感悟黄河的险和羊皮筏子在黄河上漂流的惊心动魄。
2、体会艄公的勇敢与机智。
教学难点:
透过语言文字,使学生领会到: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课文相关录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黄河”,指名说说黄河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板书“羊皮筏子”,讲解“羊皮筏子”是什么样的东西。
3、教师讲解引导过渡:有一位艄公,他竟然用羊皮筏子载着六个人在黄河上行驶着,那是怎样的情景呢?
二、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地自由读课文,如果有些段落或语句读得不够熟练,就多读几遍,直到读流利为止。
2、把自己没读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交流读书情况,结合朗读理解部分词语:
1、指名分读课文(有些重点段落齐读)
2、请同学读自己读得不流利的段落。
3、把自己读得很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四、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同桌互读,一边读一边交流每小节的意思。
2、集体交流:你读明白了什么?
课文以羊皮筏子为线索,具体写了“初看羊皮筏子、细看羊皮筏子、感受羊皮筏子”。
3、理清课文条理:
一(1-4)二(5-6)三(7-8)
五、质疑问难:
如果是词语方面的,当堂解决;如果是课文内容方面或者是拓展延伸的,就引导学生课后读课文或查找资料,试着解决。
六、作业:
1、课作:A、朗读课文
B、写习字册
2、家作:A、抄写词语
B、带着问题读课文或查找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直接揭题,感受黄河的壮美。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黄河的主人》。(齐读课题)
2、首先,请大家来欣赏一段录象。(①播放黄河滚滚东流的录象;②出示“我看到了的黄河”)
3、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句话吗?
师:说得真好!看来,同学们的词汇比较丰富,对上节课的内容掌握得也不错。古人云:“语不惊人誓不休”,要想语惊人,首先要注意积累。而课堂正是积累语言的主要阵地,今后每一节课上我们都要比一比,看谁积累的好词佳句最多。
4、师朗诵:(继续播放黄河的录象)这就是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母亲河,这就是九曲回肠、奔流不息的黄河!此时此刻,我们就伫立在黄河岸边,听着黄河的咆哮,我们心潮起伏,感情激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读写访结合,领略艄公的风采。
1、在黄河滚滚的浪涛中,在黄河的惊涛骇浪之上,突然远处漂来了一张羊皮筏子,你的感受如何?而作者的心情又怎样呢?
请大家仔细地读一读课文的2—5自然段,选择其中你最喜欢的自然段练习多读几遍,把作者的心情读出来,让别人能够充分感受到。
2、学生自由读课文,巡视指导。
3、羊皮筏子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却坐了6个人,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这是多么惊险呀!但艄公又是怎样的表现呢?(出示课文第6自然段)
谁来读读看?
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有没有读出艄公的沉着、大胆,乘客的悠闲?)
应该怎么读呢?自己试着读读看,把该重读的地方做上记号。
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读的?(划出该重读的地方)你能连起来读一读吗?
评:像他刚才这样,齐读。
4、艄公专心致志地撑着篙,乘客扪在羊皮筏子上谈笑风生,这到底是怎样的情景呢?请你展开想象,来写一写。(出示写的练习)
①围绕“专心致志”展开想象,把艄公撑篙的动作写具体。
②围绕“谈笑风生”展开想象,把乘客们坐在羊皮筏子的表现写具体。
5、把你写的来跟大家交流交流。
6、正因为艄公的沉着,专心致志,羊皮筏子在黄河上破浪前行,所以乘客们才能在羊皮筏子上谈笑风生。说到这儿,你一定想亲眼目睹一下艄公的风采吧,今天有一位艄公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同学们有什么疑问可以向他提出来。
(同学们采访艄公)
7、看来,在黄河上坐羊皮筏子还是很惊险的,乘客重要的是小心和大胆,而艄公——(出示文字)
“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你敬佩艄公吗?那你怎样来读这一句话?齐读,把你的敬佩读出来。
三、延伸拓展,升华主旨。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黄河波涛汹涌,浊浪排空的气势,领略了黄河主人勇敢镇定的风采,此时,你想说些什么呢?
出示:黄河,我想对你说……
艄公,我想对你说……
同学,我想对你说……
我想对自己说……
我想对XX说……
请选择其中一句话说一说。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感受到了黄河惊涛拍岸、令人胆战心惊的气势,领略了黄河的主人的智慧,机敏的风采,而且领悟了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我相信,只要努力拼搏,不畏艰险,我们就能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事业的主人!
教学反思
国标本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3课《黄河的主人》
【教材解读】
《黄河的主人》选自袁鹰的散文集《风帆》。全文似豪放派的诗歌,苍郁沉雄、意蕴深刻。文章通过多角度描绘(黄河气势铺垫“主人”、筏子轻小渲染“主人”、乘客神情衬托“主人”、艄公品行铸就“主人”)来赞颂黄河的主人──羊皮筏子上的艄公“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编者选编此课,正是希望通过多角度感受黄河主人的风采来启迪学生领悟:只要沉着勇敢、智慧机敏,就定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做生活的主人!
【设计理念】
1.按照“接触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的学习规律研读文本,积极运用“三点一路,深度对话”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与黄河对话,与羊皮筏子对话,与艄公对话,与自己对话,与鲜活的语言文字对话,沉下心来在文本中多走几个来回。
2.着力从文本语言出发,落实言语实践。运用多种方法强化体验,激活心智,以文动人,以情感人,并激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思考生命,实现文道统一,从而构建语言和精神协调发展的生命课堂。
一、选准切入点──敲击关键词
1.这篇课文里有几个描写作者心理活动的词语,你能找到吗?
2.板书:胆战心惊、提心吊胆、敬仰和赞颂。
3.“胆战心惊”是因为________;“提心吊胆”是因为________;“敬仰和赞颂”又是因为________。
【设计意图:“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抓住了这三组关键词语,也就抓住了全文的脉搏。令教学目标更加简明,教学内容更加简约。】
二、夯实训练点──走进内心处
与黄河对话──感受黄河之险带来的“胆战心惊”
1.黄河,见过吗?让我们一起跟随录像去领略一下黄河的雄姿,不过,有个小小的要求,边看边想相关的词语或句子。(播放黄河波涛汹涌、恢宏惊天的录像)
2.交流。
3.课文中有很多描写黄河的词语、句子,请快读课文,然后画出来。
4.交流后,出示归纳的词、句子。
①汹涌的激流 湍急的黄河
险恶的风浪 滚滚的黄河
波浪滔滔的黄水 惊涛骇浪
②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
5.自由读一读,你能否让听的人感觉到胆战心惊?
6.配上画面,全班齐读,让我们所有的同学能感受到黄河的雄姿,也能体验到那份胆战心惊!
【设计意图:通过“看录像,想词句──读课文,画词句──读词句,悟其神”这样三个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教学环节,引领学生与黄河对话,从而感受黄河之险带来的“胆战心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读着词句,脑中便会将文本语言与录像中的一个个镜头链接起来,这样,文本所包含的信息便通过录像这一中介传递给学生,学生透过语言文字会又能“看”到那让人胆战心惊的黄河。同时,不知不觉中积累了语言。】
与羊皮筏子对话──感受黄河之险、筏小人多带来的“提心吊胆”
1.人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提心吊胆?
2.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第2~5自然段,当读到让你提心吊胆的词语、句子甚至一个标点时,就用小圆圈标出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理解,一两句话就行。
3.交流:
出示:
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引导:有让你的心提到嗓子眼的词语吗?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相信你一定能通过朗读让我们一起感受到你的那份理解。)
出示:
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 )还有人哩!
(引导:括号中可以填一个什么词语,为什么?读出自己的感受。)
出示:
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引导:①标点符号会说话,同学们用心读一读每一个标点符号,你能感受到它们在说些什么话吗?②抓住读六个数字时的语速,引导感受那份紧张、害怕。)
【设计意图:教学生学语文,从某种角度来讲,就是要引领学生走进语言文字之中,拥抱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与语言文字“亲密接触”。通过阅读咀嚼,在语言的海洋中尽情遨游,乘风破浪,获取精神养料。精彩的词语,关键的语句,甚至一个“会说话的标点”,都是指引学生咀嚼、感悟、品味的抓手。如今,仍然有一些语文课堂只图花样迭出,在“热热闹闹”的语文学习中,学生与语言文字擦肩而过,没有思想交锋,没有心灵碰撞,显得浮浅至极。纵观这一环节的教学,知有所获,情有所感,理有所悟,正是在指导学生静心涵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引领学生与“行驶在湍急的黄河之上的又小又轻的羊皮筏子”深入对话,从而在心底激荡起“提心吊胆”之波涛。】
与艄公对话──感受艄公勇敢智慧、镇静机敏引发的“敬仰、赞颂”
1.读一读最后一自然段。
出示:羊皮筏子上的艄公,值得敬仰和赞颂。
(故意将“更”去掉,引起学生注意后,引导思考:这个“更”字,可以去掉吗?)
2.乘客们的这份谈笑风生、这份惬意,是谁给的?这个“更”能去掉吗?
3.划下直接描写艄公的句子,读一读。
出示: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
4.三个普通的句子,三个不寻常的动作,再认真读一读,你一定能读懂艄公这个人。如果能读懂,你想送哪些词语给艄公呢?有什么根据?
5.让我们把目光锁定在一个又一个画面之中:
①(师引读)那是一个初春的早晨,天还有些寒意,羊皮筏子刚行驶不久,突然,一阵狂风卷着巨浪迎面袭来,我不禁提心吊胆──(生接着读)
②(师引读)羊皮筏子行驶到了黄河中央,这里水势复杂,呀,一个好大的漩涡,我不禁提心吊胆──(生接着读)
③(师引读)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能见度越来越低,波峰浪谷再次袭来,我不禁提心吊胆──(生接着读)
6.师:这样一个浑身是胆、充满智慧的艄公,值得敬仰和赞颂吗?这个“更”字能去掉吗?不能!你该怎么读──
生(接着读):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
师:如此一个面对险恶风浪依然镇静而又机敏的艄公,值得敬仰和赞颂吗?这个“更”字能去掉吗?不能!你该怎么读──
生(接着读):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
7.假如艄公就在你的面前,你该怎么读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这一回合,紧紧扣住一个“更”字,引领学生一次又一次地与艄公对话:运用逆向思维,巧妙去掉“更”字,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感受乘客的镇静与勇气,目的是深刻领悟艄公的镇静与勇气;走进艄公内心,也真正走进了文本的深处。或抓重点词语,让学生在感动中“潜心会文”;或以多方面的事实列举,引领学生反复感悟同一个答案。层层递进中,将学生的情感之澜推向高潮;步步加深中,一次又一次地拨动学生的心弦,艄公“镇静、机敏、勇敢、智慧”的形象在学生的脑中越来越清晰,在学生的心中越来越真切。一个“更”字的教学贯穿始终,既玩味了语言文字,体悟了其精妙,又领悟了文本的主旨,巧妙的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三、激活迁移点──说写抒真情
1.创设情境说:
羊皮筏子上的艄公,如果真的来到我们面前,你最想问他一个什
么问题?如果请一位同学来做艄公,你能有把握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吗?
(师融入其中,与生互动。)
2.联系实际写:
( )凭着( ),成为( )的主人。
【设计意图:这项说写训练,以情感为载体,以发展语言、提高学生语言素养为本位,以升华主题、提炼学生人文素养为目标。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学生在感动的状态下,思维和情感积极活跃,所有的积累都会被激活。这样,学生会积极主动地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对文本主旨(做名副其实的“主人”)进行延伸与补充,进行丰盈与升华,产生新的信息,使得原有认识更加“有血有肉”,这是主体向文本的流动,这是主体与文本的交融。】
板书:
黄河的主人
敬仰、赞──艄公(镇静、机敏、智慧、勇敢)
提心吊胆──羊皮筏子(小、轻)
偶尔
一、教材分析
《黄河的主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课文。它我国著名散文家袁鹰的一篇意蕴深刻、震撼人心的叙事散文。作者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黄河磅礴的气势“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 接着描述了羊皮筏子在奔腾的黄河上鼓浪前进的壮观场面,“在这惊涛骇浪中,驾羊皮筏子的艄公却满载着五六位乘客和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破浪前行”在对人物从容不迫的神态的描写中,歌颂了黄河艄公的勇敢、智慧、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精神,赞美敢于与大自然抗衡的中华儿女。
课文所要告诉我们的就是艄公的精神,因而课文重点围绕“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这一中心句来写的。但课文开始没有直接描写艄公,而是浓墨重彩地描绘黄河的那惊人的气势和羊皮筏子在黄河上行进时的惊险态势,为体现人物的精神作铺垫。然后作者把镜头推近,为我们展示了羊皮筏子上的情况,筏子虽小,但承载的东西却一点都不少,抓住人物的不同表现,作者的提心吊胆,乘客的谈笑风生,艄公的沉着冷静,机智勇敢。最后通过描写坐羊皮筏子人的初次感受继而进一步表现艄公,点名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创造了奇迹,是黄河的主人。
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黄河的气势,品味羊皮筏子鼓浪前行的惊险,从而理解文章的中心句,了解为什么说艄公是黄河的主人。
二、基本理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能力的获得是一个学生自主内化的过程,因此我们的教学首先要注重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落实。要让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多接触阅读材料,更多地直面文本,让学生在一次次自主地与文本的对话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其次我们要让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生氛围,适宜的学习情境,激活学生的内在需求,疏导学生“开而弗达,导而弗牵”给学生留有余地,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有的放矢地去接触文本,通过文本去认识和感受世界,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获得更多的提高。
第三是全面发展观,要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三、教学设计
第一是简洁明了的导入
在学生读课题之后,让学生说一句描写黄河的古诗,从已有知识中了解一下黄河,而后让学生跟随作者去走近黄河。
第二是引导学生感受黄河的磅礴气势,为体会主题做准备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来说说通过朗读感受到了什么?
2、是学生交流。抓住重点的词体会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指导学生读好课文。
3、给学生看多媒体图片,直观地感受黄河那万马奔腾,排山倒海的气势,4、最后让学生在有了直观感受后再次朗读课文,把黄河的那种雄壮的气势更好地表现出来。
第三是引导学生感受羊皮筏子在黄河上的惊险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到描写羊皮筏子的句子
2、小组交流学习,学生在小组里读找到的句子,并说说从句子中感受到了什么?
3、集体交流
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筏子的小,联系黄河的波涛汹涌,感受筏子在黄河上的惊险。
在学生交流中让学生看羊皮筏子的图片,教师介绍更直观地了解羊皮筏子。
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的句子。
第四是追溯人物形象
1、过度:想象假如你此刻坐在那羊皮筏子上,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2、引出作者感受“提心吊胆”,让学生找到乘客的表现,从比喻中感受乘客的从容,通过对比自己去发现问题?
3、阅读文章,找到艄公的动作神情,感受乘客从容的原因。阅读句子,感受艄公的勇敢、沉着、谨慎。
4、3、第一模块:整体感知,初步感受黄河。
自由快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后用一个词语(最好是成语)说出黄河给你留下的印象。
第二模块:“多管齐下”,深入感受黄河。
1、多媒体出示课文第一节内容。指名感情朗读,齐读。
2、小组合作学习:除了用朗读来表现黄河的气势之外,你还能用哪些方式来表现呢?
3、多媒体出示“巨石被推入黄河中,推出几十米远”的动画演示。
4、播放黄河万马奔腾、滚滚东流的录像。看后再次感情朗读。
第三模块:读写结合,内化精神。
(一)读
1、激发、体验情感:如果是你在这黄河的羊皮筏子上,你的感受如何?作者的心情又是怎样呢?细读课文2~6节。
2、黄河的主人又是怎样的风采?练读第6节。说说你觉得应该怎样读。
(二)写
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项练写:
1、围绕“专心致志”展开想象,把“艄公驾驶筏子破浪前行”写具体。
2、围绕谈笑风生展开想象,把乘客的表现用“有的„„有的„„有的„„”的排比句写具体。
体会以上两项之间的联系。
第四模块:延伸拓展,升华主旨。
刚才我们充分感受到了黄河波涛汹涌、浊浪排空的气势,领略了黄河主人勇敢镇定的风采,此时,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自主选择:
1、黄河,我想对你说„„
2、艄公,我想对你说„„
3、同学,我想对你说„„
4、我想对自己说„„
对比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A-
0064-01
特级教师黄亢美说:“语文课,让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写什么是重要的,而让学生明白课文是怎么写是主要的。”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能明确说出这堂课学会了什么语文知识或语文学习方法,在听说读写能力方面接受了哪些训练,有哪些新的收获,这样的语文课才是有效的。本文就以《黄河的主人》这一课的教学为例,精选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片段进行对比分析,将“教课文”还是“教语文”这一问题落实到语文教学中。
对比片段一:
(一)多媒体出示词语,师引导学生读。
黄河滚滚 万马奔腾 浊浪排空
波浪滔滔 激流汹涌 水流湍急
风浪险恶 惊涛骇浪
(二)学生听写词语。
滚滚 浊浪排空 整个儿吞没 磁力 竹篙
学生听写结束,教师出示正确的词语,同桌之间相互批阅,教师接着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的听写内容并进行点评,着重看一看学生的书写是否整洁、美观,再引导学生读帖,指导学生读“滚”与“磁”这两个生字。
【简析】从教学片段(一)来看,教师选择的词语都与黄河有关的,展现了黄河的凶险。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词语时,学生读出了黄河的气势,实现课文前两个小节的紧密衔接。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成功实现了“教课文”。片段(二)则从语言文字出发,真正落实“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写字)”的教学目标,教师让课堂更加自由些、粗放些,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与训练的空间,实现真正“教语文”。
对比片段二:
课件出示内容“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一)师1:(多媒体出示问题:作者看到水流湍急的黄河上的羊皮筏子,其内心感受是什么?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1:可能有点提心吊胆。
师1:理由呢?
生2:因为羊皮筏子很小,只有十二只羊那么大,而上面却有6个人。
生3:他们旁边还有两只大麻袋。
生4:对了,黄河的水很急。
(二)师2:同学们,你们看看,这一部分用了几个感叹号?
生1:三个!
师2:这说明了作者当时内心的感受是怎样的呢?
生2:紧张!
生3:害怕!
师2:如果你现在就是作者,站在湍急的黄河边上,你能不能结合当时的情境描述一下自己的心情?
生4:哎呀,小小羊皮筏子上竟然还有6个人,不行,你们快快上来呀!
生5:不得了,羊皮筏子上面还有人呢?胆子真的很大呀!
【简析】在教学片段(一)中,学生的推理符合思维逻辑,但他们的回答比较零散,没有注意到运用语言需保持连贯性,教师仅注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而没有指向学生的语言表达。在教学片段(二)中,教师则注意到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甚至与作者之间的对话,尽可能让阅读指向写作,让学生更有机会训练语言表达。
片段对比三:
体会乘客的谈笑风生。
(一)师1:羊皮筏子很小,黄河水流湍急,但是乘客为何却很从容?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小组讨论)
生1:艄公技术比较高。
生2:他们胆子很大。
生3:因为艄公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二)师2:假如老师现在就是作者,而你们是竹筏上的乘客。现在我大声地喊,你们来回答。
师2:喂,你们快上来,黄河水流太急,太危险!
生1:没事的,你放心好了,我们有艄公呢!有他在,我们不怕!
师2:你们不要太相信艄公呀,毕竟羊皮筏子很小、很轻呀,上面那么多人太危险了!
生2:有艄公在,我们不怕,因为他勇敢、智慧、镇静、机敏,在黄河上如履平地。有这样的黄河主人,我们真的不怕!
【简析】两位教师都注意让学生自行体会乘客的感受,但师1的教学较生硬,教学停留在单一的学生讨论上,师2则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转换,让单纯的教学推理演变成情境教学中的语言体验,真正发挥课文例子的作用,生成课堂的精彩。
我有幸拜读袁鹰的《黄河的主人》,让我心情颇不平静。在一个万马奔腾、逐浪排空的黄河上,有一个艄公操纵着羊皮筏子上,和乘客谈笑风生,在黄河上就如履平地,我不禁对艄公这种机敏,勇敢,肃然起敬。当读到“他站在十只羊大的羊皮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身系着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艄公很沉着,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的注视着水势,大胆的破浪前行”时,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我想,艄公之所以能在黄河上立足,就是因为他们不畏艰险,遇到挫折不灰心不气馁,学习滴水穿石的精神,一次又一次的与黄河顽强地较量,最终成为了黄河的主人。这真是人定胜天阿!你瞧,就算大自然再怎么强大,恐惧,人类一定会战胜它。由《黄河的主人》,我想到了有这样一个小男孩,他在一个偏远的学校读书,每天坚持为同学烧炭取暖,一次意外,他的下半身被火严重灼伤!医生说:“活下来的机率很小,但他凭着顽强的意志活过来了。其实,他活了下来,也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余生。可他呢,努力地锻炼双脚,每天坚持扶着篱笆走路,渐渐的,篱笆边上已经走出来了一条路。
他做到了!他成功了!现在居然和普通孩子没有什么区别了,连医生也不敢相信这是个事实。由此可见,勇于和困难作斗争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而挫折就是钥匙上不可缺少的锯齿呀!我一定要学习黄河上的艄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畏缩、不气馁,持之以恒,勇往直前,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如履平地,成为生活的强者!
在指导学生精读课文时,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利用学生已形成的阅读期待,将学生的阅读、感受、体验、表达、创新等信息反馈于课堂阅读过程之中,最终达到理解、感悟课文内涵之目的。
在精读感悟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注意课文各部分之间与中心的联系。注重从朗读指导入手,扎扎实实地读通课文,让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呈现一幅羊皮筏子在奔腾的黄河上鼓浪前进的生动画面。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受到强烈的感染,对艄公肃然起敬的感情就会油然而生。
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老师适时巧妙地抓住黄河和艄公两者的对比、羊皮筏子体积之小与其载物这之多的对比、旁观者和当事人的对比,这三个对比来引导学生精读感悟。
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黄河和艄公的对比。文章开篇并没有直接描写羊皮筏子及艄公,而是浓墨重彩写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险恶气势,极力渲染黄河气势之大、险情重重,为的就是增加黄河和艄公两者在力量上的悬殊,将自然和人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下文描写黄河的主人的品格作铺垫。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领悟“黄河主人”的机智勇敢及勇于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创设的情境,展开想象,感知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的惊心动魄的景象。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弄清课文各部分和中心句之间的有机联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黄河》歌曲,学生欣赏。
2、同学们,知道这首歌赞美谁吗?你了解黄河吗?(板书:黄河)谈谈对它的了解。老师这里搜集了几幅黄河的图片,请大家看。(出示图片)
3、多少年来,我国历史上无数文人墨客都为黄河写下了壮丽的诗篇。你知道哪些赞美黄河的诗句?抽生交流。老师也摘录了两位诗人的诗句。王之焕这样赞美黄河“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李白这样赞美“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4、黄河的水就像从天上滚滚流到了人间,奔腾不息一直流向大海!这就是诗人眼中的黄河!这节课让我们走进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袁鹰的《黄河的主人》这篇课文,继续感受黄河那磅礴的气势。补充完整课题,齐读课题。你认为怎样的人才称得上是黄河的主人?这节课老师也希望你们勇敢地说出自己的心声,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精读感悟
1、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文中“黄河的主人”指谁?艄公是做什么的?(板书:艄公)这个“艄”是船尾的意思,坐在船尾把舵的人称“艄公”,现在引申开来,把撑船的人,把舵的人,划船的人都叫什么?凭什么说艄公是黄河的主人?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最具概括性的一句话画出来,交流。(出示: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1)你们找的跟他一样吗?同学们真会读书,这句话也是整篇课文的中心句。在这句话中,你理解了哪个词的意思?理解 “惊涛骇浪”,使人惊吓的大风浪被谁战胜了?理解“如履平地”,谁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同踩在平地上一样轻松?
(2)他凭的是什么?(板书)让我们来齐读中心句。过渡:刚才我们是把长课文读成了一句话,现在我们再回归整篇课文,默读课文,联系课文各个自然段的内容,说说哪些地方可以表现出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交流)
2、感受黄河万马奔腾的气势:
(1)黄河在作者眼中是怎样的?(出示第1自然段)理解“浊浪排空”。站在黄河边,作者的感受是什么?理解“胆战心惊”。
(2)自己读读这段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黄河犹如千军万马,如同脱缰的野马奔腾不息,这就是黄河!你能读出黄河的气势吗?抽读,齐读。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想看看吗(?播放视频)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形容你看到的黄河吗?
(3)艄公就是在这万马奔腾、一泻千里的黄河上战胜了惊涛骇浪,他真勇敢,不愧是黄河的主人!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艄公,齐读中心句。
3、感受羊皮筏子之险:
(1)你见过羊皮筏子吗?(简介羊皮筏子,出示画面)文中哪些句子写了羊皮筏子? 交流:“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2)从这个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筏子虽小,但载人载物很重,在黄河上漂流很危险。)能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吗?抽读。
(3)那是怎样的黄河?(奔腾)那是怎样的羊皮筏子?(轻小)险吗?艄公就是站在这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在汹涌的激流里如履平地,怎能不让人赞叹?齐读中心句。
4、感受艄公的沉着和乘客的从容:
(1)“沉着”说明什么?(他很镇静)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什么时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对,当遇到风浪时,艄公小心地注视着水势,什么时候大胆地破浪前行?风浪过后他开始大胆地破浪前行。从这里你能看出这是位怎样的艄公?(既胆大又细心、沉着又机智、勇敢又有智慧)抽读。
(2)羊皮筏子上的乘客是怎样的表现?找到相应的词语。“谈笑风生”什么意思?“从容”什么意思?乘客为什么会从容地谈笑风生呢?(勇敢、相信艄公)乘客们相信艄公的什么?(高超的驾驭小船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
(3)艄公身系乘客安全,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在滚滚的黄河上战胜艰难险阻,把一批又一批的乘客安全地送到目的地,真不愧是黄河的主人!齐读中心句。
5、感受坐羊皮筏子的勇气:
(1)如果让你坐羊皮筏子,你敢坐吗?坐羊皮筏子也需要勇气,坐在吹满了气的羊皮筏子上,紧贴着脚的就是波浪滔滔的黄水,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是连眼也不敢睁一睁的。乘客尚需如此,羊皮筏子上的艄公就更值得敬仰和赞颂了,你敬仰艄公什么?(出示第2句)赞颂艄公什么?(出示第3句)
(2)在惊涛骇浪之中,在滚滚黄河之上,艄公却如履平地,他不仅战胜了黄河,而且与黄河和谐相处,黄河的主人不属于他还会属于谁呢?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赞颂这机智勇敢,勇于与大自然抗衡的黄河主人们!齐读中心句。
6、同学们, 文章写万马奔腾的黄河,写又小又轻的羊皮筏子,写作者的提心吊胆和乘客的谈笑风生,都是为了什么?(侧面衬托艄公的机智勇敢、沉着大胆的品质)
三、拓展延伸
1、滔滔的黄河水从远古流到了现在,更将从现在流向未来,黄河的主人用他特有的魅力征服了黄河,征服了我们所有读者。此时此刻,你肯定有许多话要对艄公说,请大家拿出纸、笔,写出你想说的话。
2、同学们,艄公凭借着勇敢、智慧、镇静、机敏,征服了黄河,成为黄河的主人,这使老师想起了爱迪生的一句名言:坚强者在命运的风暴里奋斗。齐读。
3、拿出你们的笔,也来学着写写我们自己的名言,鼓励自己成为生活的主人。交流名言。
泰兴市东街小学 黄春美
一、导入
1.揭题。读题,黄河的什么?谁的主人?
评价:同学们用朗读表达了你们的答案,好的朗读才能准确地表达你想表达的意思,期待你们精彩的朗读。2.黄河的主人是谁?
评价:好,老师给你们点个赞,自主预习是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坚持。
二、走近艄公
1.从课题看,这是篇写人的文章啰,写人的文章最主要的是要表现什么?(人物特点)
2.作者袁鹰想要表现艄公什么特点?你从文中哪句话读出来的?
学生回答,相机出示: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1)你很会读书,找得相当准确,能找出表现艄公特点的词吗?(相机板书:勇、智、镇、敏)
(2)谁来用自己的朗读读出作者想表达的意思。
(3)评价:听你朗读,就像听音乐,轻重快慢,有变化。值得我们学习,齐读。
3.既然写艄公,再从文中找找写艄公的句子。
出示:他专心致志地。。。
(1)以你们的经验,这句话应该怎样读才叫好?谁示范?(2)评价:哪儿值得我们学习?(3)从这句话读出了什么?
还有写艄公的句子吗?
出示: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1)真不敢相信,他手中只有什么?面对的确是?身系着?再读这几句,看看作者想表达什么?(2)指名回答。
4.好啊,作者把人物的特点表现出来了,你们看,我把原文改了下,出示:艄公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1)你们觉得如何?这样的文章能被选入我们的教材么?
(2)要是你写这么短的作文,估计天空肯定飘来两个字儿“重写”!(3)作者毕竟是作家,他是不会写这么短的文章的,这些句子虽然也能表达出艄公的特点,但总觉得语言苍白,内容干瘪。读读文章,看看作者还写了什么?
三、感受黄河 1.文中怎么写黄河的? 2.出示:黄河滚滚,那。。。
(1)读了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请看:(播放视频)
(3)看着这样的黄河,我不禁想起了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你想到了什么?看着这样的黄河,我不禁想说:“黄河就是一条腾飞飞的巨龙!”你想说什么?(4)站在这样的黄河边,你什么感受?(胆战心惊、毛骨悚然)(5)作者为什么把黄河写得如此凶险呢?(黄河越凶险,越能表现。。。)写得真妙!写黄河,其实是为了写艄公。
四、认识筏子。
1.作者还写了什么?(出示:筏子图片,简单介绍)2.浏览课文,找句子。3.练习朗读,品句子。4.反复诵读,悟写法。5.总结学法
五、体验乘客。
1.作者还写了什么?
2.用刚才的方法同桌一起学习。3.自主学习。4.交流汇报。
六、总结写法。
现在我明白了,老师刚才改写的那文章确实没有袁鹰写得好,我只注意写艄公,只是运用了“正面描写”,作者还通过写黄河的凶险,筏子的轻小,乘客的从容从侧面衬托艄公,这叫“侧面描写”,我打心眼儿里佩服作者精妙的写作方法。
七、拓展阅读。
一、双响炮(多音字组词)
漂 piao()系ji()没mo()piao()xi()mei()
着zhe()应ying()zhuo()ying()zhao()
二、句式美容坊(变换句式)
1、那就是在激流里鼓浪前进的羊皮筏子。(改为反问句)
2、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缩句)
3、艄公轻轻地撑着羊皮筏子。(改为被字句)
三、阅读小天地(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黄河的主人》是我国著名散文家 的一篇叙事性散文,作者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及
,进而赞颂了。
【黄河的主人公开课】推荐阅读: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谁10-19
对《老人与海》中主人公的性格分析07-03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教案06-07
做情绪的主人说课07-11
要做学习的主人作文12-05
壶口的黄河11-16
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07-10
关于学习的主人的作文:自主学习09-15
黄河的诗句名言07-14
黄河的诗句欣赏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