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十大关系的心得体会

2024-10-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十大关系的心得体会(精选8篇)

论十大关系的心得体会 篇1

众所周知,建国初期,因为国内国外、主观客观等一系列因素,我们学习和模仿苏联的经济模式来搞我国建设。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学习与模仿带有一定的必然性,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唯一的选择。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是二、三十年代苏联实行“一五”“二五”计划中逐步形成的,是在国际形势日益恶化,新的世界大战日益逼近,严重威胁社会主义苏联的生存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是斯大林在十月革命后有限的实践经验和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主要来自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有关设想的基础上形成的。

它的主要特点是:

1、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实行了以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存为前提,以重工业包括国防工业优先发展为核心的高速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

2、在经济制度上,消灭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并实行与之相适应的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

3、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实行由国家行政手段调节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并在运行机制上排斥商品生产和市场机制。这一模式在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战中曾显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1940年初步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用10年左右时间,跑完了欧美先进工业国家100年的工业化路程,并在50年代初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工业强国。这更增强了对我国的吸引力。因而我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化三改”过程中引进了苏联的经济模式。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我国的经济体制也基本形成了,它明显带有苏联经济模式的影响。社会主义改造实现的目标与苏联相同即建立高度集中统一的以行政调节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主要体现在:国民经济只剩下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分为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两个层次;取消市场,实行粮棉等重要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以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生活;分配领域中实行低消费,高积累并趋于平均主义。

但是mzd从来就不是个教条主义者,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他始终认为苏联的建设是先例可循,但不能照搬苏联经验,应该从中国实际出发。证实mzd这种态度的最好实例,就是中国走了条和平的而有别于苏联的镇压和剥夺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突破苏联经济模式的思想就愈来愈明显。《论十大关系》就是这一思考的重要成果。mzd曾说过:“建国后,前8年照抄外国经验,从1956年提出十大关系起,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应中国的路线,开始反映中国客观经济规律”。他还说“十大关系的基本观点就是同苏联作比较。

除了苏联办法以外,是否可以找到别的办法比苏联、东欧各国搞得更快更好”。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总结批判充分暴露了苏联模式的弊端。mzd“以苏为鉴”的思想更加明确了,如何避免苏联走过的弯路和如何突破苏联模式的问题便提上了议程。在《论十大关系》中mzd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们还想走?”提醒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要引以为戒。

促使我国必须突破苏联模式更强烈的动因,则是仿效苏联给自己带来的诸多问题。我国采用苏联经济模式在“一五”计划期间对有效地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进行重点项目建设,对发展国民经济实行计划管理,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保证市场稳定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曾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一五”后期,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经济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大,这种模式的弊端就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体现在:

1、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难以适应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多层次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拖了生产力发展的后腿;

2、在经济管理工作中,中央集中过多,国家统的过死,压抑和限制了地方企业的积极性和机动性;

3、在经济运行中忽视商品生产和市场的调节作用,既影响了流通又影响了生产;

4、在分配上存在着重积累轻消费的现象,影响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这些都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说明苏联模式已不能适应包括苏联自身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于是在《论十大关系》中,mzd从中国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有别于苏联的具有自己特点的中国经济模式。主要有:

1、在工业化道路上,不是以重工业挤轻工业和农业,而是农、轻、重协调发展。苏联工业化道路是以重压轻,以重挤轻,用剥夺农民的办法,通过工业品和农副产品的剪刀差实现高积累来发展农业,结果造成重工业的片面发展和农业、轻工业的落后。中国“一五”计划直接受苏联影响,对农业和轻工业重视不足。mzd对这种情况深为忧虑,及时纠正了这种错误认识,指出必须用多发展些农业、轻工业的办法来促进重工业的发展。他从中国是个农业大国的国情出发,强调“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并把这提高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来认识。mzd指出:“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这一点必须肯定。但是同时必须充分发展农业和轻工业。”mzd提出的这种与苏联不同的实现工业化的道路的具体途径,使50年代中期我国在农轻重比例关系上处理得比较好。

2、在分配上,提出必须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在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一条中,mzd指出:“国家和工厂,国家和工人,工人和工厂,国家和合作社,国家和农民,合作社和农民,都必须兼顾,不能只顾一头。”在国家和职工的关系上,他指出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既要不断地保证增加国家的积累,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又要使劳动者的收入每年有所提高。在国家和农民的关系上,他鉴于苏联推行义务交售制把农民挖得很苦,严重挫伤农民积

极性的做法,主张要“兼顾国家和农民的利益”,在工农业产品交换中,要“采取缩小剪刀差,等价交换或近乎等价交换的政策”,“在合作社的收入中,国家拿多少,合作社拿多少,农民拿多少以及怎样拿法,都要规定适当。”这对于纠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重积累轻消费的倾向,改善人民生活特别是农民生活具有重大意义。

3、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反对中央集权过多,主张给地方和企业以适当的权力。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机动权也没有”。mzd对此是不赞成的,他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指出“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这对我们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比较有利。我们的国家这样大,人口这样多,情况这样复杂,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但mzd认为既要反对片面强调高度集中统一的倾向,又要反对那种不服从统一指挥而搞绝对独立的无政府主义倾向。值得一提的是,mzd还认识到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管理方面的有益经验可供借鉴,“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有些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很注意的。它们的制度和我们的制度根本不同,但是它们发展的经验,还是值得我们研究。”这里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注意解决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过程中,mzd已敏锐地察觉到不应该把企业看作国家机关的附属物,应适当扩大企业的权力。掌握一定的自主性。在《论十大关系》讲话后不久,他就提出允许企业成为“公开合法的半独立王国”。这里mzd实际上已经提出了经营权和所有权相分离的重要思想,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此外,在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的论述中,还朦胧地认识到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过于单一,计划经济的统购包销政策的一些负面效应,影响了生产力的充分发挥,而且给人民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开始对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与经济运行机制有了一些反思。不久,mzd就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的情况下,从当时我国生产力水平低,经济比较落后这个客观事实出发,利用个体经济和某些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补充,搞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以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要性,并称之为“新经济政策”。这是他企图突破苏联单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固定模式的一次可贵尝试。在同年召开的党的八大会议上,cy等同志还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即国有经营为主体,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为主体,个体生产为补充;国家市场为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对市场的作用有进一步认识。在《论十大关系》中,mzd还指出要鼓励沿海工业的发展以促进内地工业的发展,加速经济建设以支持国防建设。以上这些思想尽管总体上还未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认识上也有局限性,但它们实际上已经明确或模糊地提出了中国自己的经济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已开始突破苏联经济模式,显露了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一束可贵的思想火花。令人遗憾的是,mzd在实践中没有把这些有益的探索和突破贯彻下去和进一步深入,在“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运动中重新陷入过去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并且日益僵化。

论十大关系的心得体会 篇2

一、理论价值与历史贡献

1. 倡导借鉴苏联, 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

贯穿通篇的指导思想就是“以苏为鉴, 走自己的路, 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激发毛泽东探索自己发展道路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主观上觉得照抄苏联模式做法不妥, 试图做出改变。他曾说过, “解放后, 三年恢复时期, 对搞建设, 我们是懵懵懂懂的。接着搞第一个五年计划, 对建设还是懵懵懂懂的, 只能基本照抄苏联的办法, 但总觉得不满意, 心情不舒畅”。二是客观上苏联模式的种种弊端在中国已频频显露, 苏共二十大的“秘密报告”又为我们敲响警钟。主客观原因促使毛泽东下决心突破苏联模式, 另辟蹊径。走自己的路, 有两层内涵:一是决不能教条地迷信书本, 一切都要从中国实际出发。毛泽东强调, “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 我们要学的是属于普遍真理的东西, 并且学习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三是不照搬外国模式。在当时就是要打破对苏联道路的全盘照搬。

这是《论十大关系》最突出的理论贡献。它既开启了思想认知的大门, 旗帜鲜明地提出要破除对苏联模式的迷信, 这在当时需要极大的理论勇气, 在此基础上又积极寻找与探索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 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思想

鉴于苏联的教训,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的思想, 其核心思路就是, 以农业为基础, 以工业为主导, 在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关系的基础上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过渡。

其一, 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要把发展农业放在基础地位, 教条地照搬外国经验不可取, 毛泽东提出了“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思想。其二, 要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毛泽东强调:“要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下, 适当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 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1957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 毛泽东把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提升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髙度加以论述, 把它概括成“中国工业化道路”。

3. 尝试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我国原有的经济管理体制, 基本上是以苏联模式为蓝本的。中央权力过于集中, 企业和地方几乎没有自主权。针对这些情况,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扩大企业和地方自主权, 更好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促进生产的发展。

针对企业没有自主权问题, 提出要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 主张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来解决三者之间的矛盾, 强调“必须兼顾, 不能只顾一头, 无论只顾哪一头, 都是不利于社会主义, 不利于无产阶级专政的”。他认为, “把什么东西统统都集中在中央或省市, 不给工厂一点权力, 一点机动的余地, 一点利益, 恐怕不妥。中央、省市和工厂的权益究竟应当各有多大才适当, 我们经验不多, 还要研究”。

针对地方没有自主权问题, 提出中央和地方分权的思想1, 强调不能把所有权力和利益都集中在中央或省市, 指出“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 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 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 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因为, 他认为“我们的国家这样大, 人口这样多, 情况这样复杂, 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我们不能像苏联那样, 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 把地方卡得死死的, 一点机动权也没有”。随后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一项改革议案, 其核心就是加强地方政府的权力, 在经济规划、资源分配、财政和税收政策及人事管理等方面给予地方政府更多的自主权。

在当时的那种思想氛围下, 这些举措都是开创性的, 这种思想认识的前瞻性和实践中的政治勇气都值得我们敬佩, 也为后来的改革开放打下了基础。

4. 构建了新型的政党制度

在“党与非党的关系”这一部分毛泽东指出:“我们和苏联不同。我们有意识地留下民主党派, 让他们有发表意见的机会, 对他们采取又团结又斗争的方针”, 并提出“究竟是一个党好, 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 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 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 就是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的内涵, 主要包括三点:一是民主党派要长期存在。应加强同民主党派的团结友好关系。二是实行长期合作、协商办事。在国家大政方针问题上, 党应与民主党派共同协商后作出决定, 要接受各民主党派的监督。三是党的领导是根本, 这是不可动摇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党中央将“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发展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党在后来的政治实践中, 逐步形成一整套更加健全完善的政党制度, 建立起“一党领导、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事实证明, 这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制度。

二、历史局限与不足

我们必须搞清楚《论十大关系》的历史局限和不足, 对其做出科学的评价, 才能更好地理解我国在建设过程中的波折与教训, 且对今天的全面深化改革也大有益处。

1. 对主要矛盾的认识模糊不定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我国国内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阶级斗争已不是社会主要矛盾了, 人民内部矛盾逐渐成为政治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因此, 发展生产力,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则上升为当时的主要任务。

《论十大关系》却没有明确指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究竟是什么, 也没有明确说明工作重心应向经济建设转移。理论上缺少这样的明确性, 源于思想认识上的不到位。八大提出,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 在突破苏联模式方面存在认知上的偏差

《论十大关系》主旨是“以苏为鉴”, 但是在突破苏联模式、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时, 毛泽东认为, 中国在经济发展上, 应该比苏联有更快的速度。

目前流行的这一文本, 是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 委托胡乔木整理的, 要求加快速度的思想倾向已不太明显。但最初的文本则明显表露这一思想的初衷和写作动机, 原文写到:“提出这十个问题, 都是为着一个目的, 为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动员一切可用的力量, 来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三、现实思考与实践启示

1. 坚持和践行实事求是的理念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毛泽东用中国化的语言方式进行准确阐释和概括, 就是“实事求是”。具体来说就是要从中国实际和具体国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 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坚持实事求是, 第一必须以调查研究为基础。在这篇著作写作过程中, 毛泽东为得到确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 亲自调查以及广泛听取中央34个部委及部分地方的工作汇报, 通过多种渠道得到准确数据和了解实际情况, 并认真进行总结和归纳。这些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的结论, 切实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所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

坚持实事求是, 第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十大关系》通篇体现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就是“以苏为鉴, 走自己的路”,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国情相结合, 走自己的道路, 避免教条式地照抄照搬苏联模式。

我国现在正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期”, 社会利益关系复杂多变。坚持和践行实事求是, 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 如实、客观地分析社会发展中错综复杂的关系与矛盾, 深入调查研究, 倾听民意, 掌握全面情况, 制定大政方针和各项政策及法规时一定要立足国情。

2. 坚持和践行发展的理念

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其著作《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提到这样一个观点:“一个国家最可能发生动荡的时刻, 不是经济长期停滞时期, 而是发生在经济持续增长过程中开始出现下滑的那个拐点。”经过多年的发展, 我国取得了很大成就, 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如发展过程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有风险等问题。这些问题若长期得不到解决, 那么必然会引起人民不满, 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如何使这些利益关系协调有序地发展, 正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

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只能通过进一步发展来解决, 因此, 必须坚持和践行发展的理念, 全面深化改革, 提升经济质量。第一,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简政放权, 尊重市场规律, 减少政府对微观主体的干预, 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打造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氛围, 以内部改革促发展。第二, 以一带一路为契机, 更加积极主动地对外开放, 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和质量, 以外部开放促发展, 把对外开放和深化经济改革结合起来, 促进国家的大发展。第三, 着力进行民生建设。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 提出一个基本方针即“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 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这一思想的深层次含义, 就是“以人为本”, 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要想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就必须让人民能共享发展的成果, 因此必须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

3. 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矛盾和冲突无处不在, 只有运用法治的力量, 才能化解矛盾、解决冲突。坚持依法治国, 使国家权力的行使和社会成员的活动都能在法律的约束下有序进行, 社会才能稳定和谐。2014年2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提出, “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 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在全社会中逐渐树立起民主法治观念, 进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心月.毛泽东与《论十大关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7.

[2]李海鹏.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理论贡献与时代价值[D].保定:河北大学, 2012.

企业和谐发展的十大关系 篇3

危机管理与公关专家奥古斯丁说:”每一次危机的本身既包含导致失败的根源,也孕育着成功的种子。发现、培育以便收获这个潜在的成功机会就是危机公关的精髓。企业的媒介攻略可以概括为“四个一”:一个系统。由专门的部门与媒介进行沟通,建立友好关系;一个声音。公司对外统一口径,由指定的新闻发言人对外发言;一个态度。对所有的媒体和记者都坦诚相待;一个形象。对外形象保证一致性。危机的到来应该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日常的工作中, 应该主动与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其次在危机来临的时候,要临危不乱,有条不紊,掌握信息传播的主动权,积极协调好企业与媒体、政府、社区、供应商、经销商、投资者、消费者等之间的关系。同时要学会正确对待曝光的报道或失实的报道。要知道, 一旦消费者投诉发生,第一个24小时非常重要。投诉处理若不及时,消费者就会寻找其他途径宣泄不满。如果企业能处理好因为自身行为不当所导致的企业危机的话,消费者不仅不会远离企业,相反,他们会认为这是一家值得信赖的企业,从而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并极大地刺激消费者的“二次购买”。毕竟,谁都有可能犯错误,关键是犯了错误的态度。

短期投融资与长期投融资的关系

企业离不开融资,企业在追求做大做强的同时,怎样才能规避融资所带来的种种风险、甚至是灭顶之灾呢?

客观地说,由于企业的经营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每一个投资人,都很难长期忍受其所投资的企业没有经济效益。作为企业,在一段有限的时间之内,你可以有泡沫,也可以有缺陷,但是却不能没有赢利能力。这也就是说,没有长远的前景不要紧,决不能没有可见的利润!“利润的压力”(其实质)是单方面的,它针对投资者,而不是对企业。所谓“只要给我投资,没有利润我们也会全力以赴,即使前面是个地雷阵,我也在所不辞”。就是这种心态最真实的、但也最具有讽刺意义的写照。假使资源不存在稀缺性,便没有"回报投资者"的概念。在融资的过程中,企业要注意陷阱,就要在下面四点容易麻痹忽略的问题上做足文章:第一,要选择理想的合作伙伴;第二,最好不要签订排他性协议;第三,最好在融资资金到位后,再对外宣布;第四,谨慎处理管理者持股。

人员频繁流动与人力资源的关系

人力资源危机主要表现为普通员工的频繁跳槽和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非正常离职。一项调查表明,有33.7%的被调查企业发生过人力资源危机。造成危机的原因比较复杂,但主要的是以下三种:第一,是单纯的利益驱动。为了追求高薪,不论是企业的普通职员还是中高层的管理人员,很多人都可以义无返顾地离开原来的企业;第二,行业间的不正当竞争促成了人们盲目流动。尽管这里也隐含有经济的因素,但主要还是众多行业为了节约培训成本,规避社会责任,也只是简单地对自己所需的人才,采取一“挖”了之的态度,无形中促成了人们流动的盲目性;第三,人员流出企业的管理现状确实不尽如人意。这也是导致人们离开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经营者必须明白,人力资本天然属于个人,是“主动资产”,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不足或者不合理时,其资产可以立刻贬值或荡然无存;其次要更好地健全对规范化动作的保障制度,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行;还有,企业应该在平时注重内部不同阶层员工的“梯队式”培育,一旦出现员工意外离职情况,可由“接班人”直接接任其工作,对企业的正常运转不会造成过大影响。或者使用合理的内部竞聘制度,选出新的管理者。

决策失误与经营风险的关系

自1993年起,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共同发起组织的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是每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一次以企业法人代表为调查对象的大型综合调查和相关专题调查,共调查企业近5万家(次),获得有关数据800多万个。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中“决策失误”因素排在第一位,其它依次是:“用人不当”、“经济问题”、“独断专行”等。

因此,要避免决策失误,减少经济损失,一是要建立一套“决策失误追究制”。建立决策失误追究制度,是对旧的产权体制的挑战,是切中时弊、根治旧体制弊端的重大举措。它的适用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实行改制的企业;二是要建立“决策失误赔偿制”。给决策者敲响警钟,明白地告诉他们,决策失误不再是以前的“花钱买教训”,而是要赔偿经济损失,直到赔个倾家荡产;三是要建立“决策失误辞职制”。企业家或领导因个人决策失误或工作过错,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应当引咎辞职。

多元化经营与财务压力的关系

财务危机的风险分为两类,一类是经营风险,如错误的战略,员工能力、员工思维及公司内部治理欠缺,组织缺乏应变力,竞争对手壮大导致的市场份额下降;一类是财务风险,如过度融资,如固定成本过高,成本可控性差,如应收账款收不回,固定资产比重过大,财务管理权限过于分散。

同质化竞争与营销困境的关系

营销对于企业之重要,犹如血液于人体。一项调查表明,目前,69%的企业不知道如何制定企业的总体营销战略;65%的企业不懂得制定销售政策;71%的企业老板在构建企业营销网络时,不知如何着手;61%的企业不知营销管理;1%的企业老板对科学的市场调查认识不深;45%的企业对价格难以管理与控制,窜货现象严重; 5%的企业很难控制媒体投放计划;3%的企业不能处理好企业的长期战略和短期效益之间的关系;40%的企业在整合应用广告、公关、促销策略上有困难。近年来,4P、4C、USP、定位、事件营销、科普营销、整合营销传播、品牌管理等各种完善的或者不完善的、管用的或者不管用的总的来讲属于营销管理范畴的理论层出不穷,特别是不成熟的品牌建设理论的虚热,使不少企业误入歧途,付出了较高的代价。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企业要长胜不败,就必须培育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说在创造顾客价值的某些方面应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而且对手模仿不了。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多元化,市场的顾客偏好和行为正在不断发生变化,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买方市场也正在开始登陆中国。按市场机会与竞争的特点、企业的能力基础、品牌定位的要求,将顾客按重要偏好进行适当细分,选取目标市场,关注目标顾客群的共同特点,努力提高他们的满意度,脚踏实地地开展市场营销,平衡近期与远期的成本收益目标。这才是科学的营销之道。

“中国威胁论”与反倾销诉讼的关系

据统计,近年来中国遭遇的全世界数十个国家的反倾销案迄今已达数百起,中国的企业家们正面临来自国外强劲的反倾销浪潮。

为此,正确地认识所出现的分歧和摩擦,坚持发展、平等和互利的基本原则,通过有效的渠道采取积极的方法妥善处理所遇到的问题,化解中国企业面对的反倾销压力,是我们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面对反倾销,除了勇敢面对,积极应诉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出口企业应该尽快采用新的产品营销策略,将单纯的价格优势转化为性价比优势,应更加注重在产品研发和创新方面的投入,增强品牌的竞争力;第二,出口企业可以采取海外设厂的方式来绕过反倾销壁垒,达到曲线出口的目的避免或减少贸易争端的发生;第三,在应对国外的反倾销过程中,充分运用公共传播,建立有利的舆论导向;第四,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协调各利益集团的关系;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协调一致解决争端;第五,注意竞争性情报研究,及时做出积极反应,改变出口产品增长方式。

信息数据与安全隐患的关系

在遭受黑客攻击最为频繁的国家中,我国已经上升到了第三位;而病毒的泛滥,更让国内众多企业蒙受了巨额经济损失。加强信息安全建设,已成了目前国内企业迫在眉睫的大事。遗憾的是,大部分的企业仅仅把目光投向操作系统安全性或者网络安全,认为只要防病毒和黑客等外部侵袭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但实际上,真正的数据安全威胁来自局域网内部。中国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信息安全问题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由内部人员所为;存有大量敏感机密的数据,对内部毫不设防的计算机终端才是数据泄露的根源。

安全性是伴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开始而产生的,一些重要的数据的泄密,对企业、金融部门、对客户都将会造成不可预料的严重后果。企业信息安全建设应当从“硬件、软件、人员”三个方面着手,方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企业信息安全理应防微杜渐,变“救火”为“防火”再说到人员,防患信息安全风险,企业要建立起全员防护的环境,在意识上建立牢固的防患意识,并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形成企业内部的信息安全的共识与防御信息风险的基本常识。

商业秘密保护与缺失的关系

商业秘密具有三大法律特征:秘密性、价值性、创新性。“秘密性”是指作为商业秘密的信息必须处于秘密状态,且权利人对该信息采取了保密措施。“价值性”是指作为商业秘密的信息能为权利人带来现实的或潜在的经济利益,且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创新性”是指作为商业秘密的信息未被公众了解或没有进入公共领域,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新颖性。近年来,侵犯商业秘密的犯罪行为有日益增加的趋势,企业因此遭受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据统计,80%的商业秘密是在职工跳槽时带走的,到2002年,此类案件已占到知识产权案件的15%,且呈逐年增多趋势。这些跳槽者大多是业务骨干和核心秘密的掌握者,对企业内部情况了如指掌,如果没有基本的证据,一旦发生了商业秘密泄露事件,不仅难以立案,而且取证较难。商界高层管理人员或者技术人员的流动,在近些年已经算不上什么大新闻,但上述案件中的跳槽者却是怀揣着企业的重要财富——商业秘密而去。如果说企业失去了一个人才还可以重新寻找或者培养的话,而商业秘密的泄露则会将企业置于衰退甚至死亡的尴尬境地。跳槽是防不住的,但商业秘密并非不能堵住。有关专家专门为信息保密支了七大绝招:确立防御型发展战略,增强经营者的保密意识,强化员工的归属感,尽量缩小涉密范围,利用劳动合同约定保密责任,采取技术性防范措施,与外部供应商和转包商的交往中搞好商业秘密的保护。

诚信缺失与企业交易成本的关系

多项调查研究成果表明,信用已经成为民营企业融资和贷款困难的主要因素之一。因地方政府、企业或银行失信,致使民营企业投资项目进退维艰,造成巨额损失的案例频频见诸报端,信用和信誉已经成为民营企业特别稀缺的资源。

市场经济并不是“智力游戏”。著名学者党国英认为,信用本质上是一种产权关系。好的信用关系意味着交易的各方当事人对自己的资源有比较可靠、明晰的权利边界,并且,交易当事人能尊重彼此之间的权利。如果一个社会产权不牢靠,权利边界不稳定,甚至会使诈骗也变得合理。

读《论十大关系》有感 篇4

1956年毛泽东就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也就是他在中央政治局听了中央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财政等三十四个部门的工作汇报后,用敏锐的政治眼光,从这些工作汇报中整理出一些有关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十大问题,也叫十大关系。何为十大关系?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明确的指出,十大关系包括: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并且他也说明这十大关系的重要性,必须好好处理这十大关系。他指出:正确处理这些关系,是为了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想不仅是当时的处理好这十大关系,现在也必须处理好这些关系。

从文章中看,十大关系着重从经济工作各个方面来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前三条讲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第四、五条讲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实际上开始涉及到经济体制的改革。十大关系的后五条,讲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都属于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中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的问题。

其实,这既是十大关系,也是十大矛盾。既然是十大矛盾,那就需要用心去解决,用心去关注,毛泽东也做到了这一点。他用矛盾的相关理论来指导实践,尊重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从外在到内在去分析则会十大关系,全面顾及,不偏废其一,也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抓住了这十大关系中的重点,顾全大局,不失小局。

毛泽东在文章中指出,应该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他说明重工业还是为主,还是投资的重点,但是,农业、轻工业投资的比例要加重一点。他还强调加重农业和轻工业可以更好地供给人民生活的需要,也可以更快地增加资金的积累,因而可以更多更好地发展重工业。还有,他建议,要大力

发展沿海老工业,还得加强内地工业的建设,好好地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大力发展经济,以经济的发展来带动国防建设的发展;国家和工厂,国家和工人,工厂和工人,国家和合作社,国家和农民,合作社和农民,都必须兼顾;在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他主张提倡顾全大局,互助互让。其实这五大关系之间也存在着联系,它们都涉及了经济体制的改革,也都强调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另外,在讨论党和非党的关系时,毛泽东提出了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处理党内矛盾方面,重申延安以来实行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不赞成“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在中国和外国的关系上,提出了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这也是他“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主张的最好体现。

我不得不佩服毛泽东这位政治家眼光的敏锐,他将那个时代的问题与解决方法跃然纸上,他将我国与苏联对比,吸取以前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对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且在几十年的发展中,针对这些问题所提出的措施也收效颇大。

读《论十大关系》感想 篇5

其实在我高中第一次听到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时,我就想读一读它了,因为这个书名就很是吸引人。论十大关系,到底是哪十大关系呢?这是第一点吸引人的地方;他们之间又有些什么关系呢?这是第二点吸引人的地方;这些关系又与我们有什么联系呢?这是第三点吸引人的地方……还有诸如此类很多的疑问,带着这些疑问,我在最近一周终于抽空去领略了一下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思想结晶。

首先,我终于搞明白了到底什么是十大关系。十大关系即:(1)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4)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6)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7)党和非党的关系;(8)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9)是非关系;(10)中国和外国的关系。如何处理这十大关系即十大矛盾,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而提出这十大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至于什么是积极因素?毛主席说道:“在国内,工人、农民阶级是基本力量,中坚势力是可以争取的力量。反动力量是消极的因素,但我们仍需要做好工作,尽量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国际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要团结,不中立的可以争取中立,反动的可以分化和利用。总之,我们要调动一切直接的和间接的力量,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在十大关系中,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是重点,需要加重对轻工业和农业的投资,使其能更好的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保障。不能目光短浅,认为要重工业就要加重对它的投资,这是假要,从长远来看是对重工业的发展不利的。在对沿海工业的建设上,毛主席全面透彻的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局势,认为侵华战争和新的世界大战在短时间内是不太可能发生的。所以有必要在沿海大力建设一些工业基地,充分利用好沿海的地理优势,为内地的工业建设做基础。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没有国防的保障是不行的。但是国防开支占国家财政预算的百分之三十只能妨碍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起来,就没有经费去搞科研,就造不出原子弹,反过来,国防势必就会发展不起来。所以,只有精简军队,节省部队开销,投资到经济建设上,才能更好的为提高国防实力做贡献。

另外,处理好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名族的关系,也都是为了能更好更快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而提出的,只有处理好这些关系才能给经济建设提供一个安全、稳定、团结、高效的环境氛围,促进经济发展的速度,提高发展的质量。

至于处理好党和非党、革命和反革命、是和非、中国和外国的关系,一方面能够为改进党在一些问题上的不足提供建议,指出缺点。使得党能够更健康的成长,在为人名服务上更有效更实在。另一方面,又能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调动积极性,取长补短,改进方法加快效率。

读后感-论十大关系 篇6

——对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启示

摘要本文回顾了《论十大关系》一文的产生背景和主要内容,结合中国当今的发展趋势,分析了《论十大关系》对当今中国发展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指出它是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基石,有助于我们系统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并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指出了一些中国社会发展目前存在的矛盾,提出了用论十大关系和科学发展观的思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 科学发展观 论十大关系 读后感

一、引言

1956年,毛泽东在其著名的《论十大关系》讲话中,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结合我国国情和经验,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提出要调动国内外一切直接和间接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这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初探索。

这十大关系分别是: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如何面对这些关系,解决其中蕴含的矛盾,并不只是建国初期的问题,而是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长期存在的问题。《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根据我国自身的特点概括所得,适合于我国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因而我们应该参照其中为我们指明的基本方向,谋求中国更大的发展。

二、论十大关系的时代背景

建国初期,因为国内的生产力的落后,国外列强的排挤和压迫,学习和模仿

苏联的经济模式来进行国家建设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刚刚完成的时候,中国的政治经济模式都受到苏联的很大影响。但是中国不是苏联,马克思主义也并非僵化的教条主义,为了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探索真正适合中国的发展方式,1956年,毛泽东听取中央政府34部门的工作汇报后,从中国实际出发,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探索了当时中国与苏联的不同,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做了题为《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三、当今中国的发展现状

当今中国发展的总体形势十分良好,GDP逐年高速增长,至2010年止,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收入不断攀升,人民生活质量大幅提高;法制建设不断健全,公民权利得到保障;教育投入不断增多,教育水平持续改善;军事实力不断增强,国家安全不断巩固。

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目前的发展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贫富差距日益增大、城乡差距不断拉大、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房价飙升、百姓看病难、大学生就业难、产业结构倾向低端化等等。

四、论十大关系对中国现阶段发展的启示

4.1 论十大关系的两大主要贡献

论十大关系的第一大贡献是,它正确地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方针和必须解决的基本矛盾,即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要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以及中外关系等十大基本矛盾问题。半个世纪的实践证明, 毛泽东提出的这十大关系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必然遇到的关键性问题。

论十大关系的第二大贡献是,正确地确立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别国经验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和其他谈话中客观而中肯地批评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错误做法。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最后指出:这十种关系,都是矛盾。我们的任务,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4.2 论十大关系是科学发展观的基石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继承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一贯思想,立足全局,丰富了对发展的认识,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新理念。这一新理念的根源就体现在论十大关系这篇著作之中。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五个统筹指出了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五大矛盾和这些矛盾的主要方面。统筹城乡发展是要解决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统筹区域发展是要解决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是要解决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环境约束问题;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要立足国内发展,以国内发展促进对外开放,以对外开放带动国内发展,以解决好利用两种资源、两种市场的关系问题。

之所以说论十大关系是科学发展观的基石,是因为科学发展观正是基于论十大关系的思路,系统地考虑了我国社会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并针对矛盾的解决而提出的。

4.3对中国现阶段发展的启示

论十大关系对中国现阶段发展的启示:一是要统筹全国各名族、各地区、各行业的均衡发展,任何一块短板都可能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二是要协调各行业的发展,促进我国产业从生产低端产品向生产高科技、高知识产权的产品转型。三是要协调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这一矛盾一直都存在,且目前有恶化的趋势,如何改善工人、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其社会地位是党必须重视的任务。四是持续建设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良好关系,这是根据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的实际情况提出的,民族平等这一主要政策是我国应该永远遵循的,汉族要发挥其特长,帮助各少数民族,促进他们的发展。

五、结论

《论十大关系》在新中国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指路

明灯。虽然毛泽东做出这一报告是在较早的1956年,但其理论和实践意义并未过时:许多《论十大关系》中提到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当今发展的主要矛盾,而针对矛盾的解决思路也仍然是统筹大局,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经过数十年的社会主义发展和探索,我国社会已经与1956时大不相同,矛盾的表现形式和原因都有了一些转变,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通过把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在实践中探索解决之路。

参考文献

论十大关系的心得体会 篇7

关键词:论十大关系,国防经济思想,协调发展

《论十大关系》中, 毛泽东把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作为与工业和农业, 沿海和内地, 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同等重要的主要问题来论述。他指出要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提出了要推动国防事业的发展, 必须推动经济建设, 国防建设要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国防经济思想。

一、毛泽东国防经济思想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 军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在新中国诞生前夕, 毛泽东指出:“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 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建国初期, 毛泽东审时度势, 提出了一手抓经济, 一手抓国防的方针, 毛泽东把国防建设看作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经济建设相提并论, 足见他对国防建设的高度重视。《论十大关系》中, 毛泽东对国防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作了集中的论述, 他指出:“国防不可不有。如今, 我们有了一定的国防力量。经过抗美援朝和几年的整训, 我们的军队加强了, 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苏联红军要更强些, 装备也有所改进。我们的国防工业正在建立。”他把建设巩固的国防看成是保卫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主要保障, 这为保证中国和平建设的顺利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实际上是更深层次的产业结构问题。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既有矛盾的一面, 也有一致的一面。这是因为, 在一定时期, 国家的物力、财力是一个确定的量, 经济建设创造物质财富, 国防建设消耗物质财富。用于国防建设的部分增多, 用于经济建设的部分相对就会减少。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物质基础, 离开了经济建设, 国防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毛泽东认为, 要推动国防事业的发展, 必须推动经济建设, 国防建设要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论十大关系》中, 毛泽东更加明确指出:“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 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 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毛泽东不仅把降低军政费用看成是通过加强经济建设来加强国防建设的可靠办法, 而且把是否降低军政费用, 多搞经济建设, 提高到战略方针的高度来认识。这为中国国防事业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毛泽东国防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60年代以后, 由于指导思想出现了“左”的错误, 中央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关系的指导思想进行了大的调整。加大国防建设资金投入, 调整工业布局, 进行大规模“三线”建设, 并提出了“山、散、洞”的布局原则。随着国防投入的大幅度增长, 加之这一时期我国先后研制出了“两弹一星”, 国防实力显著提升, 形成了遏制战争的战略态势。但是, 国防建设的投资其实是过大甚至浪费的, 是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受损为代价的, 加之受到之后的“文化大革命”的严重破坏, 到了70年代中期, 国民经济已经大幅下降。经济建设的滞后, 最终制约了国防建设的持续发展, 导致了我军的装备水平和作战能力的下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在以邓小平为首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带领下, 党和国家改变了长期以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状况, 转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阐明全党全国的中心任务是现代化建设的同时, 提出了国防建设要服从经济建设大局、经济建设为国防建设提供基础和保障的思想。在“富国”的基础上, 我们才有实力可以“强军”。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继承和发扬了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的思想。2002年,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 要“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这是在党的代表大会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把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确定为党领导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本方针。

新时期新阶段, 2004年7月, 胡锦涛主持了以“坚持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为主题的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 他指出:“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 经济建设搞不上去, 国防建设就无从谈起;国防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防建设搞不上去, 经济建设的安全环境就难以保障。”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坚持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 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后, 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国防和军队建设, 面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 继承了建国以来的各届领导人的国防经济思想, 审时度势, 提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强军梦。2013年3月习近平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要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努力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厉行勤俭节约, 反对铺张浪费, 把军费管好用好, 使国防投入发挥最大效益。

总之, 强大的国防既是维系国家安全的保证, 也是国家发展经济、进行对外贸易和开展外交的重要支撑。没有强大的国防, 强国富民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即使目标实现了也难以长久维持。因此, 我们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 必须切实加强国防建设, 是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形成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只有不断增强包括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 才能实现中国梦, 中华民族才能真正走向富强。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 (第3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2]毛泽东选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略论群文阅读教学中的十大关系 篇8

新课改以来我国中小学阅读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功利主义思想依然存在,阅读教学远离学生实际,并呈现出严重的技术化倾向,已经被异化为了缺乏主体意愿的阅读。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语文课程的语言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1]在这种形势下,群文阅读在教学实践中悄然萌生,全面阐释群文阅读教学中的基本问题,对阅读教学的改革意义重大。

一、 群文阅读教学与语文学科教学

群文阅读在整个语文学科教学中居于怎样的地位、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是对传统语文学科的彻底颠覆抑或是有效补充等问题关系着群文阅读的整体定位。语文学科教学内容包括听、说、读、写,四个部分相互影响、相辅相成。阅读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视为其他几个部分的基础,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阅读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有重要的影响。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一种实践性读议课型,是阅读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一种更高级的阅读形态,是整个语文学科的有机组成部分。但群文阅读不能包含语文学科的全部内容,也并不是对传统阅读教学的彻底颠覆,而是对传统阅读教学的新发展。群文阅读也可以看做是一种更为丰富、先进的理念,这一理念不仅仅适用于阅读教学,对整个语文学科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二、 议题的选择与教学目标的确定

群文阅读创造性地提出了议题的概念,“所谓议题就是一组选文中所蕴含的可以供师生展开议论的话题”[2]。学界对教学目标的界定颇多,相应也存在诸多争议,如教学目标是认知性的还是体验性的,是预设的还是生成的,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等等。[3]同时也存着一定的共识,如教学目标是课程教学的逻辑起点,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落脚点。正如加涅所说,虽然教学目标的陈述方式不尽相同,但都表达了同样的思想,即学习者应当知道、应当会做或应当体会到的东西。[4]

议题与教学目标的关系是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一对基本关系,议题和教学目标二者各有侧重,但二者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议题是群文阅读的核心要素之一,整个教学环节须以议题为中心。教学目标是群文阅读的逻辑起点和归宿,议题要服务于教学目标,但不能取代教学目标。同时教学目标和议题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既可以在设计教学目标之后组织相应的议题,也可以在现有议题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此外,绝不能将教学目标机械地等同于课程目标,尤其是每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议题的确立同样如此,议题要具体、具有针对性、重点突出,不能过于笼统、面面俱到。

三、 议题的选择与文本内容的组织

在一线教学实践中经常听教师谈起议题的选择与文本内容的组织谁先谁后的问题,很多教师对确定议题抑或是组织文本的先后问题感到困惑。实际上,议题的选择与文本内容的组织不存在严格的时间顺序,若非要区分议题与文本的先后顺序,大概可以分为两类。第一,教师可以首先确定一个议题,然后根据议题组织文本内容,在组织文本的过程中也可以对议题进一步修正,并继续丰富文本内容。第二,教师首先掌握了文本内容,之后对已有文本内容进行分析,提炼出适宜的议题,议题确定之后根据需要进一步补充文本内容。

具体来说,群文阅读的议题具有可议论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很多一线教师没有充分理解议题的特征,选择的议题是封闭的不具有可讨论性,实际上这样的议题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议题。群文阅读的议题大致可以分为文感议题、情感议题、语感议题和知识议题四种。[2]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议题来组织文本内容。文本内容可以选择课内,可以选择课外,也可以是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组合。文本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文本选择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但群文不是杂乱无章的,文本之间要有相关度和结构化,要有一个集中的关键点。

四、 文本解读的开放性与边界

文本、学生与教师是阅读教学的必备要素,三者缺一不可。文本是阅读教学的内容和载体,文本的意义具有开放性;学生是阅读教学的对象和目标,也是阅读活动的主体,学生拥有对文本意义的解读权,但这种解读是有边界的,它是基于文本内容的解读和教师指导下的解读;教师是阅读教学的实施者,是学生阅读的指导者,是链接文本与学生的纽带,同时教师也是文本的读者。[5]

知识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知识的客观性主要指知识具有唯一的正确性,知识的主观性强调知识具有多元性。总体来说客观性知识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最终得出唯一的答案,而主观性知识则是师生共同建构的结果。主观性知识并不讲究知识的唯一性与确定性。举个简单例子说明,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须引导学生认识到尊老爱幼是每个人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这是师生之间必须达成的共识。但学生自己如何去诠释尊老爱幼的思想、怎样在自己的生活中来具体践行则是多样的,无需教师制定标准的答案。

五、 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教学时间的有限性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很多教师会对群文阅读产生一个疑问,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如何能够做到群文阅读?教学时间是否够用?教师产生这种疑问不足为奇,当教师用传统教学方式的标准来衡量群文阅读教学时自然会产生上述疑问。群文阅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只需做到合理的引导,一定要少讲、少问,更不能灌输,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多读、多想、多议,也就是说舍得留白是群文阅读的诉求之一。同时,阅读的材料不一定是整篇文章,可以是几个片段的组合;对一组文章的学习不必集中在一个课时完成,可以是几个连续的课时。此外,要避免挤占学生的课余时间,群文阅读提倡学生课余时间自主学习,但是不主张教师过多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教师应通过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否则不但占用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也违背了群文阅读教学的初衷。

六、 教师的充分让学与合理引导

辩证地看待教与学的关系,认识教与学关系中的规律性特征,才能更加全面准确地把握二者之间最本质的关系。群文阅读是儿童的课堂、探究的课堂和讨论的课堂,[6]教师如何自我定位可以看做是群文阅读成败的关键点,在群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互为主体的对话过程。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强势的形象,充分让学与生,把思考的时间以及空间还给学生。教师不能讲太多话,不能提太多问题,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7]教师要有“蹲”的姿态、“赏”的目光和“放”的胸怀。[8]教师应通“善喻”之理,引导学生学习但不阻碍其发展,用“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的语言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他们营造进一步探索的时间与空间。[9]然而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因为群文阅读是有师引导的阅读,[10]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和点拨,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同时,合理安排教与学的关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要考虑到学习内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知识水平等。

七、 小组合作与学生的独立思考

集体建构是群文阅读研究中的一个核心词汇,也是群文阅读教学实施的关键所在。有学者把阅读教学的过程视为一个集体建构的过程,集体建构即不事先确定议题的答案,而是充分发挥个人智慧以及师生共享智慧,在智慧共享的过程中逐步构建文本的意义,并最终在教师、学生和文本的视野融合之中形成共识。[2]很多教师遵循集体建构这一基本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但也有教师会提出疑问,千篇一律、大张旗鼓的集体建构之效果究竟如何?

人们对集体建构的种种疑惑实际上可以通俗地理解为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之间的关系。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切忌只学集体建构之形而略集体建构之神,因为集体建构需以参与者的不同意见为基础,既体现了西方的个人主义智慧,又融入了东方的和而不同的文化。[2]课堂上何时该进行合作教学,在合作教学中又该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等问题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

八、 教师的教学策略与学生的阅读策略

群文阅读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既包括教师的教也包括学生的学,于是相应就有了教师的教学策略与学生的阅读策略。但在理论研究和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时候人们会较多地关注教师的教学策略而忽视了学生的阅读策略。实际上,学生的阅读策略与教师的教学策略同等重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教师的教学策略是服务于学生的阅读策略的,通过教师的教学引导促进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通过不断的内化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优化阅读策略,最终提升其阅读能力。

因此,要重视对阅读策略的研究与运用,尤其是一线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阅读策略的培养与阅读能力的提升。预测、已有的知识经验、联想、提问、图像化、推理、找出主旨及重点、综合、检视理解、作者的观点已成为当下热议的十大阅读策略。但是目前对于这些内容的认识仍然较为有限,需进一步厘清相关概念并进行大胆的实践探索。

九、 学生能力培养与考试成绩提升

但凡教学领域的改革,均会面向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也会带来人们对考试成绩的忧虑。谈及群文阅读,很多人心中也有此顾虑。围绕本话题可以有很多话要说,在此只简单论述一个最为基本的问题,即群文阅读在培养学生阅读水平的同时是否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实际上理论界对此已经达成了共识,即以阅读水平提升为直接指向的群文阅读,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有显著的影响。首先,语文学科评价标准正在由过去的重基本知识的掌握,向重视综合实践能力过渡。其次,阅读力就是学习力,阅读力是语文学科学习乃至整个基础教育所有学科学习的基础。学生历史题、政治题甚至数学题不会做,有时候问题不是出在对本学科知识的掌握,而是缺乏基本的阅读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读不懂题意。

综上,阅读力本身即语文学科评价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但是,学生的心理以及认知等学习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因此群文阅读效果的显现也需要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而不能从急功近利的视角来评判群文阅读。

十、 群文阅读教学的普适性与特殊性

群文阅读不仅仅是一种阅读教学形态,更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群文阅读的教学目标、教学评价、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均从教育教学规律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诸如,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增加阅读量,提升阅读品位;将阅读视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从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等多维度,对学生进行阅读力的培养;提倡学生创造性阅读,但同时应避免过度分析和过度发挥;教师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尤其是略读和浏览等;可以将阅读教学与识字教学和基本知识的教学相结合,但应避免脱离阅读的语言运用。上述自主、开放、多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等基本理念在各学段是共通的。

然而,由于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其智力水平、认知规律和兴趣特点等都各具差异,依据课标对不同学段的要求,群文阅读课堂操作在不同学段也有所不同。在小学低段,阅读内容以童话、寓言、故事等为主;阅读方法以朗读为主,初步学习默读;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借助图画的作用。在小学中段,阅读内容增加叙事性作品;初步学会默读,并且开始学习略读;能够把握文章大意,并且可以体会关键词句的作用。小学高段,必须具有一定的默读速度;阅读内容以叙述性作品为主,并增加说明性文章和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够进行联想,可以作出独立的判断。

参考文献

[1] 夏家顺,荣维东.语言课程语言类型的新变化[J].课程·教材·教法,2008(11).

[2] 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3(6).

[3] 程春梅.新课程下语文教学目标研究简论[J].中学语文,2007(1).

[4] 加涅.教育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 王朔.从“作者之死”谈“群文阅读”——“群文阅读”中的文本、学生及教师关系解读[J].重庆教育,2013(6).

[6] 王林.群文阅读:理念和实践[J].重庆教育,2013(2).

[7] 蒋军晶.文章能不能一组一组教?[J].小学语文,2011(10).

[8] 何黄海.群文阅读:从表象到实质[J].小学语文,2011(10).

[9] 刘震.《学记》释义[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10] 许双全.管窥“群文阅读”的课型特征及操作肯綮[J].教育科学论坛,2014(8).

上一篇:神秘的面具世界教案下一篇:2018年二级建造师机电实务教材变化对比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