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案课后反思
思 歌曲《走路》
教学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常见小动物走路的方式,学唱歌曲。
2、掌握x x |x x x x |的节奏型,培养幼儿对拍打节奏的兴趣。
活动准备:
表现歌曲内容的图片、磁带
活动重点: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掌握x x |x x x x |的节奏型,区分四番音符与八分音符的时值。
活动过程:
一、幼儿学各种小动物走路,引起幼儿兴趣。
二、发音练习:我爱我的小动物。要求幼儿用自然的声音进行演唱。
三、教师演唱歌曲,引导幼儿静听。
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唱的是谁的事?
四、引导幼儿学习演唱歌曲。
1、可让幼儿小声跟唱,待幼儿掌握较好后,再请幼儿进行独立的演唱。
2、教师可用响板为幼儿伴奏,激发幼儿对拍打节奏的兴趣。
3、学习师幼对唱,幼儿表演。
请幼儿带头饰,根据音乐旋律边演唱边表演,充分体验与老师、同伴共同歌唱的快乐。
2013年5月份, 笔者所在学校举行第六届教学百花奖, 笔者有幸参加了此次活动, 上课的内容是《音乐与影视》, 课虽然上完了, 但是内心的感触很多。于是, 公开课结束后笔者写了一篇教学反思, 从教案、学案、课件上, 从课堂氛围, 学生活动, 学生展示乃至知识的建构和生成上, 对于教学优缺点加以点评和回顾, 并且对能够改进的地方提出自己的见解, 收获颇丰。对于教学反思, 刚工作时, 总听别人说要多写反思, 自己却不以为然, 后来有人说:“教学贵在反思, 反思贵在坚持, 如果连续三年写教学反思, 将来就可能成为名师。”我虽然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 但还是坚持写了, 每节课都写一点, 有时候几百字, 有时候只是一两句话, 但是, 坚持几年下来, 还真的有不小的收获, 我十分赞成撰写教学反思。下面谈谈我对坚持写教学反思的一些感悟和收获。
一、教学反思可以丰富和完善自我
作为一线音乐教师, 我们每天都要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学生打交道, 这中间肯定会有一些事、一些现象, 引发我们思考, 如果将这种思考深入下去, 就是一种教学反思, 倘若将这种反思再写出来, 就是一种教学感悟。能够引发我们思考的现象, 可能是教学中失败的地方, 也可能是教学中成功的地方, 可能是一些新发现, 可能是一个兴趣点, 也可能是一些困惑点……这些都应该值得我们深思。例如, 在《音乐与影视》一课中, 我事先准备了两个大鼓, 两面锣, 铙、钹各一个, 在欣赏影视音乐的同时,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情境表演中来, 学生的积极性马上提高了, 课堂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课堂教学过程中, 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 师生之间思维不断发展, 情感不断交流。此时, 师生往往会产生瞬间灵感, 捕捉住这些智慧和思维火花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它们突然而至, 转瞬即逝, 不及时记录下来, 以后的教学也就丧失了好的素材。例如在《音乐与影视》公开课中, 提到影视剧中的打斗场景, 有个学生说到:“现在是春夏之交, 美丽的九寨沟应该是鸟语花香, 我们可不可以用集体吹口哨的方式代替鸟叫, 来营造气氛呢?”我鼓励她, 让她试一试, 结果全班同学都积极地参与其中, 活跃了课堂气氛, 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一节课下来, 静心反思, 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 教法上有哪些创新, 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方法, 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等, 及时记下这些得失, 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整理, 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 写出“再教设计”, 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一定要把这些所思、所感、所悟以文字的形式及时记录下来, 留下第一手资料, 以备他时之用。
二、反思可以锻炼思维的敏捷性, 提高写作能力
教育的现代化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平时除了上交论文以外, 很少写文章, 这就使得教师的写作能力日趋下降, 教学反思正好可以弥补这个缺陷, 有鲜活的教学案例, 不用我们再绞尽脑汁去构思主题。例如:教学反思可以是对一个教学章节、一堂课、一个教学片段, 甚至一句话、一个教学动作等的反思, 教师就可以把这些想法记录下来, 思考一下以后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如何改进, 并写出改进的策略和改进的教案。写教学反思, 贵在及时, 贵在坚持, 一有所得, 及时写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往往会发生一些偶发事件, 教师或处理不当, 或从中突发灵感产生智慧的火花。教师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 这种灵感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
古人语:“吾日三省吾身”。的确, 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 提高教学水平, 历练教学艺术, 形成教学特色。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反思, 是自身专业技能成长路上求真务实、趋利避害的“润滑剂”, 是理性提升、动态刷新的“净化剂”, 是不断追求成为名师的“催化剂”。
三、反思可以提高后续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写教学反思, 既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又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缺少了这一环节, 整个教学过程就显得有始无终, 也不利于教师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认真总结和反思每节课的成功与不足, 能够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从而对知识、技能、技巧等缺漏情况了如指掌, 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持之以恒地写好教学反思, 不仅能总结积累教学经验, 探索教学规律, 还能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建议每一位教师应坚持写教学反思, 从收集事实, 分析事实, 研究事实中得出概括性的结论。创造性的研究使每一位教师从教学中体验到无穷的乐趣, 感受到作为教育者的幸福。每一位教师都应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 重视写教学反思。
撰写反思可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内在机制。撰写反思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而要坚持不懈地进行, 教师唯有如此才可能成为名师。我们应当具有愚公移山精神, 让“撰写反思”成为一种习惯, 将撰写教学反思坚持到底。既为人师, 我们理应在日复一日的教学活动中, 在年复一年的教育实践中, 用“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手, 用“留心处处皆学问”的眼, 用“吾日三省吾身”的心, 用“跳出庐山看庐山”的大胆努力做一个反思性教师, 让反思赋予我们教师正能量, 让我们在反思中不断地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我!
摘要:坚持撰写反思可以记录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的思考、总结、评价和改进, 让零散的经验形成系统的教学思想, 以丰富和完善自我;可以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和写作能力;及时撰写教学反思还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教育案例, 改进教学策略, 积累教育智慧, 对提高后续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意义重大。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反思,专业发展,提升自我
参考文献
[1]丁红梅.中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探究[J].北方音乐, 2010 (3) .
[2]何月珍.探究“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反思有效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1 (1) .
[3]张惠玉.谈如何提高音乐课讲评艺术[J].中小学音乐教育, 2003 (2) .
[4]刘建东.音乐课堂教学过程的审美实施[J].中国音乐教育, 2005 (10) .
所谓精讲,其实就是教师引导学生的一个过程。《音乐巨人贝多芬》是一篇人物传记,在课堂开始的一段时间,我让学生自己解决一些疑难问题以及老 师布置的一些问题,经过稍微补充明确之后,就进入了本文的精讲部分,也 就是关于贝多芬的的人物描写部分。该部分运用了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动 作描写,其中,肖像描写又是最出彩的,故选此为对象作为精讲段落。这一 段,作者的肖像描写按照从远到近,从上到下。作者如何描述头发、脸、鼻 子嘴、下颏,都要一一认真为学生归纳和总结。因为有的学生没有形成一种 全局和整体意识,在这方面就要对他们加以引导。
所谓巧练,就是学生的学以致用。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实际中, 就是本文的教学目标。为了让学生加强和巩固刚学到的知识,我为他们设置 了一个实践环节:
三分钟人物速写(选取同班同学,描写外貌,三五十字即可,不提及姓名, 文成朗读大家一起猜,同时教师点拨写法得失。)效果不错。
课后反思:
本节课,从导入到每个环节,我都经过反复斟酌,导入用快乐的啰嗦这首欢快的乐曲,即能引出彝族音乐《火把节》,又能把学生带入到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去。在演唱主题的过程中为了不呆板的反复练唱,又能达到记住主题的目的,我设计了拍一拍打击乐重拍的环节,这样既使学生能够体会出主题的情绪,又能在反复的拍击演唱中记住主题。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风格上的不同,我让学生从音乐要素:乐器音色、节奏、旋律等方面入手分析,使学生充分的明白音乐要素在塑造音乐形象,表现音乐情绪上的重要作用。最后的创编活动,意在让每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自主参与到活动中去。用肢体语言,表达出乐曲的情绪,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都有待于提高。语言也还不够精炼,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不断学习和改进。
于是, 我就让学生去读这篇文言文, 虽说这是一篇精美的山水小品文, 可要让学生体会其间的味道却有点难, 那就必须要让学生走进文本, 就要教学生会思考问题, 因此, 我就让学生提出疑问。课前收集了学生的疑问, 并进行汇总分类。学生的问题如下:
1.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背景是什么?
2.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哪一句?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景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这是一封应答谢中书的信, 为什么写的全是景物?
我用PPT的形式在上课前进行呈现, 并且指出前三个问题是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 那是老师对学生的提问, 而第四个才是自己看了文章后的疑问, 因此就确定第四个问题为本节课的主问题。并告诉学生今天我们整节课就来解决这个问题。我还偷偷地观察了一下, 发现提出这个问题的学生, 那表情是多么的愉悦, 其他学生是多么的羡慕。此时, 我确信了我的策略是对的。
首先, 我从文言文的角度确定其教学内容。文言, 是以先秦汉语为基础形成的一种古代汉语书面语。而文言与现代汉语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词汇和语法上, 因此, 学习文言文, 前提是学习文言。于是, 我就设计了两个教学步骤来实现这个教学目标。
一.读。要求学生读出节奏, 重点解决“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的朗读节奏。我预测到前部分都是四字句, 两字一停顿, 学生是很容易掌握的, 而后两句在没有理解的基础上很难把握, 在课堂上我就反复要求学生朗读这两句, 在朗读中学生就较快地掌握了这两句的朗读节奏, 同时, 也很快地明白了这两句话的意思。所以, 我认为“生本”语文课堂就必须从学情出发, 这样的课堂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译。先让学生自由翻译, 要求学生注意重点字词的解释及句子的翻译。不懂的举手提问, 老师帮助解决。过了几分钟, 学生的声音渐渐停了下来。我就采用开小火车的方式让学生来翻译句子, 并要求指出重点字词的意思。这个环节很快就结束了。
这样学生对课文已有了一定的理解, 可是表层的。学习文言文, 最终的落点是文化的传承与反思。文化的主要方面是文言文所传达的中国古代仁人贤士的情意与思想, 即所言志, 所载道。那“所言志, 所载道”就在章法考究处、炼字炼词处。所以, 我就决定在写景的文字中深入地挖掘, 把学生带入其间。
我提问:“陶弘景说:‘实是欲界之仙都’, 那是说这里实在是人间天堂, 可听了大家的翻译, 你感觉到这是‘人间天堂’的美景了吗?”
学生默默地摇头。
我就顺势提问:“那陶弘景为什么说这里是‘人间天堂’呢?你能抓住景物来描述一下你从文字中看到的画面吗?”
不一会儿, 学生纷纷举起手来。
学生甲:“我从‘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看到了一种山水映衬之美。高高的山峰高插入云, 那是一种阳刚的美, 而流水清澈见底, 那是一种温柔的美, 山的刚和水的柔, 使陶弘景陶醉其间, 那不是‘人间天堂’吗?”
一个学生的回答点燃了全体学生, 学生的眼睛此时都清澈透亮了。
学生乙:“我看到了色彩搭配之美, 你看那石壁五色交辉, 色彩斑斓, 和着青色的高山、蓝天、白云、变化不断的清流 (那流水随着倒影的不同而变化着) , 那是纯净的色彩, 在这样的环境里, 不得不让人感受到那江南山水的清新脱俗。那不是人间天堂吗?”
学生丙:“我感受到了一种动静生命之美, 你看那‘夕日’静静地躲在山头, 余辉染红了山头, 那浮躁的心此时就会变得宁静安详, 还有那清晨雾气散后, 猿猴、林鸟的此起彼伏的叫声, 那是一种生命的蓬勃。”
……
此时, 学生已经完全进入陶弘景所描述的意境中了, 我顺势告诉学生, 这是深入翻译法, 让学生明白文言文中‘所言志, 所载道’处一定要展开自己的联想, 深入体会文字背后的意境。同时, 也就解决了学生提出的第四个问题了。
我暗暗高兴, 我想我完全可以带学生去体会陶弘景在文中的“所言志, 所载道”了, 我就提问:“你在这里读出了陶弘景的什么了呢?”我多么期待着学生能准确地回答:沉醉于山水之乐。可事与愿违, 一个女生站起来说:“老师, 我读出了谢中书是请陶弘景出山做官的。”这个答非所问,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纷纷附和。这不是我的教学设计呀!再说关于谢中书给陶弘景写信的内容是没有记载的, 这从何考证呢?我就如实告诉学生, 这个问题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也想到过, 就查不到这方面的资料, 那我们怎么办呢?跟学生商量, 我们能不能从书中去找。这时, 所有学生的眼神都集中到书中去了。马上有一个男生举起了手, 说:“找到了, 课文注释里说‘谢中书曾任中书鸿胪 (掌朝廷机密文书) ’, 那就说明谢中书是梁武帝的左膀右臂, 梁武帝很信任他, 而你给我们的资料里讲到梁武帝曾请陶弘景出山为官, 那一定是受梁武帝所托请他出山了。”
那我就追问:“那为什么不直接说呢?”
沉默了几秒后, 有一女生站起来说:“老师, 你不是刚说过了吗, 古人喜欢‘写诗作文’来交流的吗?你看‘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说明谢中书肯定也是用写景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梁武帝请陶弘景出山的时候不是问‘岭上有何物’吗?”
学生的思维全打开了, 陶弘景的形象在学生的脑海里鲜活起来了。
我又追问:“陶弘景是怎样告诉谢中书不愿出山为官的呢?”
学生一:“陶弘景是委婉地告诉谢中书, 我是一个沉醉于山水之乐的人, 我是不愿为官的。”
我顺势把陶弘景沉迷山水的描述在PPT上呈现:
“他游遍了各个名山, 寻求仙药。每当经过山涧溪谷等地方, 他都要在那里或坐或卧, 吟咏诗文, 久久徘徊, 激动的心情难以平静。他特别喜爱松间风涛之声。一听到松涛响, 他便禁不住心中欣欣然而乐。有时他一个人独自去山泉、岩石的地方游览, 远远看到他的人都以为是神仙。”
这样, 把陶弘景对山水痴迷的形象进一步强化, 再读课文体会。
不一会, 学生又说:“老师, 我读出了陶弘景觉得自己能够和谢灵运一样感到得意, 他是不屑于做官的。”
又一学生说:“老师, 我读出了陶弘景对当时人沉迷名利的惋惜, 你看‘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爱莲说》里的‘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以, 陶弘景是不屑于官场的。”
这样, 陶弘景的形象在学生的脑海里存活了, 这节课上我只是在旁边轻轻地引导和点拨, 让学生不断地在文中寻求自己想需要的。
课后我不禁反思:
课堂的改革是必须, 我们曾经的语文课堂教学, 老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 总是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按自己的要求进行, 漠视了学生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遏制了学生的活力与个性, 扼杀了学生的思考、表达、创新的欲望, 也挫伤了学生探索和创造的信心与热情, 学生成了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课堂道具。我想我们的每节语文课, 都应该是没有桎梏和约束的, 应是直率、坦诚地碰撞和争论, 是自我生命自然地绽放和自由精神淋漓地舒展。
如今我们又走向另一个极端, 课前给学生一份所谓的预习案, 让学生在课前完成, 然后在课内展示, 期待达到“自主、合作、探究”。试想, 教师一人编写的预习案, 能代表学生的想法吗?他们在完成你的预习案时, 不是桎梏了他们的思想了吗?这还是自主吗?在这个教辅材料满天飞的年代里, 学生还会有思考的习惯吗?有人说过:“当一个人进行思考时, 他因此而存在。”所以, 不会思考的人是悲哀的。但课前要预习这是必须的, 那教师就应该教会学生预习, 比如通过阅读, 提出自己在课堂上想学习的内容和自己的疑惑, 这样教师根据‘学情’进行二次备课, 根据教材内容正确地确定教学内容和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所以, 教师在备课时务必要思考的三个问题是:
(一) 学生的思考点在哪里?
(二) 我们要从哪里出发?
(三) 我们要去哪里?
拿到这个教案,我先是认真哼唱歌曲,来分析其中的难重点,这首歌曲很简单,相信幼儿能够很好的掌握其中的资料,只是在节奏类型的掌握需要趣味性强一些,相信能到达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设计教案的时候我就将侧重点放在了对于节奏型的掌握上,为幼儿准备了充足的图谱,准备在他们学会哼唱歌曲后使用图谱来进行音乐游戏以期到达好的教学效果。
正如我预料的,对于歌曲的哼唱,幼儿们很快就掌握了。接下来的难点部分就是节奏的掌握了。没有想到的是,节奏类型的掌握并不难,分开进行节奏类型的拍打,孩子们都能掌握,当我出示一个小动物的头饰,他们也能够立刻用正确的节奏类型来表示该小动物的叫唤节奏。可是当团体要开始唱歌的时候问题就来了。
歌曲的哼唱中,要求是所有小动物都一齐叫,这个时候真的是乱成了一锅粥,怎样说都不能到达好的效果,简单的两个节奏型幼儿的声音就响,复杂的节奏幼儿就不能很好地表现。能够说这个时候我也忙得团团转,一会指导这,一会指导那个,效果却还是不好。
课后反思了一下自我的失败原因:
1、高估了幼儿对节奏的掌握水平,操之过急,太早让他们使用节奏哼唱。
2、这个音乐活动应当设计为两个课时进行,否则幼儿不能一下熟练掌握4个节奏类型,所以就会混乱。
改善:
讲该活动设计成两个课时,每种小动物请一名本事强的幼儿作小指挥,相信就会得到很好的效果。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把握歌曲的情绪,理解歌曲的寓意,在课堂中我采取了活泼生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透过听、唱、奏、演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心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更好地演绎歌曲,到达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动画故事导入,初步感受歌曲
在教学开始部分,透过观看动画音乐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情绪,理解歌曲的资料。动画片是每个孩子都喜闻乐见的,结合动画音乐这种形式,一方面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更直观形象地欣赏歌曲,提高欣赏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资料,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为学习歌曲奠定基础。
二、从情感入手,演唱歌曲
在学唱新歌这个环节,我采用了视听教唱法来教唱新歌,每遍聆听后透过提出不同的问题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及用心性,到达有效聆听,为学习歌曲打下基础。在教唱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以唱为本,把“情”贯穿始终,每段学习后,进行情感上的启发和处理,学生透过自身实践和体验逐步把握了各段的情绪。为了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自由发挥,教师适当点拨、讲解范唱,力求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让学生自己领悟,自己歌唱,最后到达情感升华。
三、创编表演,深化歌曲
在音乐表演环节,我让学生课前准备好道具、头饰等,在熟练演唱的基础上,进行情景表演,更好地表现歌曲。根据中、低年级好动、喜欢表演的特点,我设计了故事情节,分配了主角,让学生戴上头饰,拿上道具,参与到歌曲表演中来,学生们边唱边演,争先恐后投入其中,沉浸在主角之中,热情高涨,整个课堂洋溢着愉快、简单的氛围。寓教于乐,透过身体、情感、思维,参与到表演中来,学生很好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
一、自己满意的地方
根据地方实际, 改编了应用题,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例1开斋节到了, 妈妈准备煎“酥馓”, 煎一把“酥馓”要用0.85千克面粉, 家里有7.65千克面粉, 这些面粉可以煎几把“酥馓”?
根据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 设计问题, 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
例2 10月26日中午放学后, 我校学生抢了路边摆摊的妇女的一批价值十元钱的打火机, 每个打火机0.50元, 该妇女告到学校, 说学校的学生是土匪……
讨论一:这批打火机、土匪、三甲集小学师生的名誉之间有什么关系?
各组讨论如下:
(1) 20个打火机等于土匪; (2) 20个打火机损害了三甲集小学1500多名学生的名誉; (3) 就是抢一个打火机也会损害三甲集小学的名誉; (4) 就是用金子做的打火机也不应该抢……
讨论二:我们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1) 遇到这种情况要制止, 并向老师汇报; (2) 该学生要向摆摊人道歉, 把打火机还给她; (3) 从我做起, 不做有损学校名誉的事, 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 (4) 提议该学生向全校师生说一声对不起, 我错了……
1.突出了新课改的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 鼓励学生充分参与, 以生活实际为例, 引发学生思考, 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2.达到了教学的预期效果。学生基本掌握了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掌握了如何把是小数的除数转化成整数的方法, 突破了教学难点。
3.创设的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4.课本中的两道例题都是生活中的数学, 尤其例2, 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师要正确引导, 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进而懂得做人的道理。
二、有待改进的地方
1.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稍有差距, 应在学生完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说出:a怎样把是小数的除数转化为整数?b被除数数位不够怎么办?
2.整体效果不够理想, 10%的学生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
3.教具几乎没有使用。本来设计了让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 因时间安排不合理最终这一环节被取消。
4.教师的基本功还不过硬, 驾驭课堂的能力不高, 需要进一步提高。
5.教师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讲课过程中出现底气不足、知识透支的现象。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重视课前准备工作。
2.经常反思自己教学中的得失, 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4.设计的问题难度适宜, 重视优等生的同时, 要更加关照差生。
5.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法应精心选择。
剪纸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之一,主要是通过剪、粘、抠、刻等技法表现艺术,以其独特的技法和趣味性,深得孩子的喜爱,剪纸对于开发孩子的右脑,锻炼手眼协调,小肌肉的精细动作方面都有相当大的作用,它通过动手动脑,促进了幼儿的智力发展,萌发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所以我将剪纸引入到班级特色活动中,进行了本次的剪纸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掌握剪纸的方法和步骤;提高操作能力;
2、激发幼儿对民族剪纸艺术的热爱,继承并发扬民族艺术;
3、进一步提高对形式美的认识和感知、创造美的能力培养。
2、重难点:
巩固剪纸剪的基本技能技巧,剪出雏菊尖尖的花瓣形状。
活动准备:
方形彩色纸、剪刀若干,范例作品一份。
活动过程:
一、欣赏PPT课件,引导幼儿观察菊花,讲出其颜色及特征。
看看这些菊花的花瓣是什么形状?它像什么?是什么颜色?
二、了解菊花的用途。
可以让人观赏,美化环境;可以做清凉饮料,泡茶喝;菊花的香味能解决头 痛„„。
三、出示菊花范例,引导幼儿学习制作菊花的方法。
1、既然菊花有这么多的好处,我们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制作一朵菊花呢?
2、出示菊花的制作方法,让幼儿说说菊花的制作步骤。(1)先将正方形的彩纸变成三角形再对折成12等份(2)然后将开口的方向简称尖尖的椭圆状。(3)将剪好的菊花展开,一朵美丽的菊花就完成了。
四、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指导。
1、提出操作的常规要求
2、提醒幼儿用折、剪等动作技能使菊花开放。
3、做好了菊花,送到老师的花园里来。
五、讲评活动:展示幼儿的作品,欣赏、评价。
进一步引导幼儿感受菊花的美丽,体验创作活动表现美的乐趣。师:菊花展上的菊花开满了,大家快来看呀!你最喜欢哪一朵呢?为什么?
美术活动---剪纸《小小雏菊在开放》课后反思
重庆第二十三中学校
范炜
教材分析:本单元按照设计、运用的学习领域的要求设置。考虑重庆火锅是学生所熟悉且感兴趣的文化,由火锅文化展开,形象策划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因此本课选择标志设计,这个与形象策划相关的内容开展教学,让学生设计、制作标志,了解标志设计的意义,让学生掌握标志设计的基本方法技巧。标志设计较标志的运用而言更需要理性的思考,标志的运用强化标志的信息传达功能,体会设计的魅力,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活动开展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建议对标志设计的个性和实际性提出要求,同时关注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目的:了解基本的标志设计,明白标志设计的要素、标志设计的分类,明白标志设计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设计方法。
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标志设计的基本方法,并学会设计制作。
2、通过对标志的设计,加强对整体形象设计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标志的设计,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参与创意与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重庆火锅标志的欣赏及学生收集重庆火锅文化的过程,增强学生强烈的自豪感和热爱家乡的品质,及材料的收集、整理能力,同时学习用规范的方法制图,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也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教学重点:标志的分类,标志设计的基本方法、步骤及标志设计中色彩的运用,色彩代表的意义。
教学难点:标志设计中色彩和设计的和谐统一,标志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标志设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标志设计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选择:
1、教法:问题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相结合,探究法融入其中。
2、学法: 互动法、合作分工法。
教学手段: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提供直观形象的画面,展示标志设计的魅力,突破抽象的
标志设计教学难题,体现教学的过程。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重庆火锅的饮食特色,了解重庆火锅的发展历史、饮食文化,从而引出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的会徽。
教师给学生逐一提示一些信息,引导学生猜测是什么特色饮食。
1、起源于古代巴蜀时期;
2、根据重庆特殊的地理气候和自然条件,形成的独特的饮食习惯;
3、纤夫、农夫等体力劳动者就地取材,架起瓦罐,烧沸开水,放入大把的辣椒、花椒,将食物烫熟后食用;
4、随着历史的发展潮流,逐渐演变成今天重庆独有的一种饮食文化。
学生根据教师逐一提示的信息,看谁反映快,最先猜出是重庆的什么特色饮食文化。答案是:重庆火锅。
二、出示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的会徽,引导学生分析会徽的含义,和第一个环节相结合,又承上启下的点出这节课的主题——标志设计。
会徽的含义:会徽以“火锅、火纹图形”展现,“山、文”字代表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的鲜明特征。以“山”字为背景,以高楼大厦为村托。长江水从朝天门流过,展示重庆的火锅由过去的码头文化转变成今天的现代都市的火锅产业。火纹图形逐渐演变成抽象的“文”字,象征重庆火锅源远流长,重庆人火辣辣的热情。
三、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欣赏了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的会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标志。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标志这种非语言传送的发展具有了和语言传送相抗衡的竞争力量,是一种独特的传送方式。
那么,今天老师将带着同学们一起去遨游标志的海洋,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标志设计。(引出课题——标志设计)。
四、同学们,在我们重庆,大街小巷到处都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火锅店,他们各自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出示“重庆德庄火锅”的店面设计及室内装修图片。
提出问题请学生分析:
1、“德庄火锅”的店面设计有什么特色?(仿古式的设计风格,突出中国元素,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
2、那么这家火锅店的室内装修呢?(和店面相呼应,统一协调,富有整体感)从图片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有一种东西是最具有吸引力的,也最能体现出这些火锅店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和企业特色,那就是这家火锅店独特的店铺标志。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重庆德庄火锅”的标志:
1、同学们请注意观察,整个标志像一个什么图案?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刚才观看“德庄火锅”的店面设计及室内装修的特点来展开分析——整个图案采用中国古建筑的瓦当作为设计的元素;
2、标志的主体设计用的是一个什么字?——“德”字的篆字体,非常具有中国特色;
3、标志名称的书写采用了中国书法。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德庄火锅”的店面设计和室内装修及标志都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具有统一性、整体性,随时随地地体现着企业的精神文化、经营理念。
所以我们说,标志:是表明事物特征的记号。它以单纯、显著、易识别的物象、图形或文字符号为直观语言,标志的直观、形象、不受语言文字障碍等特性极其有利于国际间的交流与应用,成为人类共通的一种直观联系工具。
简单的说标志就是一种视觉识别符号,有强烈的标志性,使人过目难忘。
五、具体分类分析。
从标志设计的分类来看,他们可以分为四大类:汉字设计类、图案设计类、字母设计类和数字设计类。
1、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析的“德庄火锅”的标志,他的设计主体是篆字体书写的“德”字,那么他属于汉字设计类的标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汉字设计的标志还有哪些,举例“重庆家福火锅”标志、“重庆骑龙火锅”标志。
教师请几位学生自主分析他们用到哪些设计元素?标志的寓意是什么?学生分析后,教师补充。
同学们,请想一想,我们“中国银行”的标志属于汉字设计的标志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标志是采用的汉字设计的?学生回忆、思考。(此环节,重在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力,培养他们要学会观察生活。)
2、教师再次出示一张图片——“重庆小天鹅火锅”的室内装修图片,请学生分析,刚才我们看到“德庄火锅”的标志设计很具传统韵味,店面设计、室内装修和标志设计都很和谐统一,那么,同学们请看“小天鹅火锅”的室内装修是一种什么风格——学生回答:时尚的、现代的。那么,他的标志设计和“德庄火锅”的标志一样,也是很具传统韵味的,适合吗?为什么?学生回答:那样会显得里外不一,不统一,看起来会很别扭,不自然。
所以,你们看“小天鹅火锅”的标志是这样的——教师出示“小天鹅火锅”的标志,“小天鹅火锅”的标志属于图案设计类的标志设计,标志采用时尚、大方、简约的图案作为设计元素,让人看后一目了然,标志的主体色调和装修色彩合二为一,形成统一效果。这与“重庆小天鹅火锅”提出的现代火锅、时尚火锅的战约思想是完全一致。
除此之外,我们再来看看图案设计类的标志还有哪些,教师出示“重庆刘一手火锅”的标志、“川锅里辣火锅”的标志。学生分析后,教师补充。除此之外,比如说“肯德基”、“耐克”、“百事可乐”等等,他们也是图案设计类标志。
3、字母设计类
教师出示图片,“重庆苏大姐火锅”的标志,请学生分析,图中的标志设计的以字母为设计元素,你能看出这是哪几个字母吗?学生回答:“S”、“D”。教师:对,而“S”和“D”又同时构成了另一个字母“J”,这时教师才说明这家火锅店的名字叫“重庆苏大姐火锅”,而这三个字母,正是“苏大姐”三个汉字的拼音首写字母。
字母设计的标志,国外的比较常用,接下来,老师出示“麦当劳”的标志做一个比较,同为字母作为设计元素的标志,中国的和国外的有着怎样的区别。教师请学生自主分析,不足之处教师作补充:
①、中国标志使用的字母多为名字的汉语拼音,而国外的字母设计的标志为名字英文,虽然写法一样,但拼写规则是不一样的;
②、中国的字母设计的标志,大多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淳朴、朴实,而国外的字母设计的标志,色彩艳丽,构图夸张、幽默,显得时尚、亮丽、新颖。
4、数字设计类
教师出示图片,“重庆奇火锅”的标志,并引导学生分析。①、标志的主体是什么?
②、标志采用了哪些设计元素?
学生分析后,教师作必要的补充,标志以“奇”字的谐音数字“7”为创意出发点,作为设计的主体,又以数字“7”和火形图案为设计元素。因为“7”字发音干脆,响亮,极易识别与记忆。火的造型体现出重庆“热”的特点和重庆火锅“辣”的特色。标志以大红色为标准色,象征奇火锅“让大家生活都过得好一点,家庭事业红红火火”的经营理念。
同学们,你们还能举出你们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到的以数字作为主体设计的标志吗?
教师出示“国庆60周年”的标志、“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的标志补充说明。
同学们可以看到,一件小小的标志,却在方之间赋予了他绝对的美、人类的灵魂,使其寓义无穷。你们能在方寸之间去赋予标志绝对的美,使其具有无穷的喻意吗?想尝试吗?(学生回答:想,可以)
好,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进入课堂大练兵。
六、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作业形式:
1、为今年的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设计一件标志作品;
2、为自己创建的火锅店或公司设计一件标志作品;
注意事项:同学们在设计完标志后,请在规定的地方写出你的标志的设计理念
1、采用的设计方法
2、采用了哪些设计元
3、标志的寓意
学生作业,教师随堂辅导。(背景音乐《重庆火锅》)
七、作业展评,教师总结教学内容。
通过今天的教学,希望同学们不仅能够用智慧来设计标志,更能够用智慧来设计出我们的人生。
本堂课的个性化教学:
讲述的范例标志来自学生的生活和身边,火锅在重庆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们重庆独有的一种饮食文化,可以说是我们重庆独有的一张城市名片,由火锅文化展开,以火锅店标志设计为突破点,引导学生分析、学习标志设计的基本方法及设计理念,这样效果最好。另外,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多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力。短短几十分钟,不可能将标志设计讲得怎么透彻,更不可能培养出一名设计师,但我希望通过这节课,学生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喜欢上设计,并逐渐培养他们的设计意识、设计理念、设计方法,体验设计带给自己的成功和乐趣,因为设计不紧指的是学生的作业,更是设计他们今后的人生。
教学反思、总结:
本课是湘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第8课的一个单元活动,标志是同学们平时见得最多的美术设计之一,都是相当熟悉的,而且我本人也多次对学生进行过调查,观摩过许多教师讲过此课,如何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是我设计本课的出发点。
湘版是由奥运会会徽引入学习标志设计,并为自己的学校运动会设计会徽,且范例的标志主要来自湖南的一些学校、公司等,对我们重庆来说不适用,为此,我试着将本课的设计学习改为符合重庆的地方特色,重庆火锅名扬天下,独树一帜,在重庆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重庆人人人皆知,而且重庆火锅店的装修、标志设计都各具特色,标志设计更是具有重庆的特点,说以我努力探索本课的新的教学方式,将重庆的火锅文化、现代生活体验和设计元素带入到美术课教学中,火锅文化、火锅店标志设计贯穿始终,并通过收集、欣赏不同标志,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始终围绕标志来进行艺术的感受、体验、研究和创造。
(一)、教师给学生逐一提示一些信息,引导学生猜测是什么特色饮食,引入课程。
1、以游戏的形式引入,调动学生积极性。
2、讲述重庆火锅的产生、发展历史,注重传统民族文化。
设计意图:重庆火锅,中国人人人皆知,火锅文化怎样体现了重庆人的性格、火锅文化又与本课又怎样的联系,由这一些把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引入知识的殿堂。
(二)、联系社会生活。
1、出示我们重庆举办的第三届“中国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的会徽,让学生了解标志及其含义。和第一个环节相结合,又承上启下的点出这节课的主题——标志设计。
2、分析“重庆德庄火锅”的店面装修风格和室内装修风格的特点,得出都是传统的、仿古的设计风格,再引出“德庄火锅”的标志,看看他有怎样的特色,得出结论,“德庄火锅”的标志以瓦当、篆字体书写的“德”字作为设计的主要元素,又以篆字体书写的“德”字作为设计的主体,整个标志凸显着浓郁的中国文化,所以,由此可以得出标志:是表明事物特征的记号。简单的说标志就是一种视觉识别符号,有强烈的标志性,使人过目难忘。
设计意图:教师试分析“重庆德庄火锅”的店面装修风格和室内装修风格的特点及他的标志,可以看出标志与企业文化是和谐统一的,从而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标志,初步培养学生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知道什么是设计元素、设计主体,为后面学生的自主分析其他标志提供了分析方法、依据,也为学生作业提供了设计方法及设计过程。
(三)、标志与现代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课堂上让学生了解分析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火锅店标志,学生平时对于这些标志很熟悉,但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属于什么类别并不十分清楚,通过分析学生日常生活中他们即熟悉又陌生的标志,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激发学生的设计创作欲望,调动学生的情绪。学生学习作业之前师生共同赏析重庆火锅店的标志设计,丰富了学生的视觉形象,积累了设计素材。
分析汉字设计类、图案设计类、字母设计类及数字设计类的标志。
1、由“德庄火锅”的标志进入到汉字设计类的标志,教师引导,以学生自主分析为主,分析其他的两件重庆火锅店标志,教师作适当的补充。然后,引导学生去回忆思考,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标志也是用汉字作为主体设计的汉字设计类的标志。
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力,培养他们要学会观察生活。
2、接下来,出示“重庆小天鹅火锅”的店铺设计效果图,问学生如果这家店铺的标志设计也用刚才“德庄火锅”的标志设计方法、理念来设计,可以吗?由于刚才讲“重庆德庄火锅”的时候,给学生直观的展示标志与企业文化、理念的关系,学生肯定会回答道:不可以,因为这样会显得不统一。“重庆小天鹅火锅”的店铺装修是一种现代的、时尚的风格,所以,接下来才出示“重庆小天鹅火锅”的标志,标志采用时尚、大方、简约的图案作为设计元素,让人看后一目了然,标志的主体色调和装修色彩合二为一,形成统一效果。这与“重庆小天鹅火锅”提出的现代火锅、时尚火锅的战约思想是完全一致。从而引入到图案设计类的标志。
3、字母设计类标志讲解的时候,举出了“重庆苏大姐火锅”的标志,然后,再举了“肯德基”的标志。
设计意图:字母设计的标志,在国外很常见,那么他们和我们中国的用字母设计的标志有着怎样的不同呢?通过比较得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我们设计理念、设计风格、审美情趣的差异,但,他们各有千秋,各有特色。从而更好地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特色的字母标志设计的特点,及设计手法。
4、最后讲到了数字设计类的标志,虽然数字设计的标志比较少见,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是有,教师举出“重庆奇火锅”的标志后,又问道: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标志也是用数字来设计的?
设计意图:数字设计的标志少,但,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其实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的能力。有的同学也许在课堂上一时回忆不起来,但,通过其他同学的回答及老师的补充分析,无形中也使得这一些同学下课后、放学后去留
心观察身边的标志,从而也培养和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分析能力。
(四)、学生作业。
作业形式:
1、为今年的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设计一件标志作品;
2、为自己创建的火锅店或公司设计一件标志作品;
注意事项:同学们在设计完标志后,请在规定的地方写出你的标志的设计理念
1、采用的设计方法
2、采用了哪些设计元
3、标志的寓意
学生作业,教师随堂辅导。(背景音乐《重庆火锅》)
设计意图:作业设计紧扣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作业要求中的注意事项重在培养学生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意识,因为关键的不在于学生能画出怎样的高质量的作品,而在于学生在做设计作业时有没有一种设计意识,和规范制图的能力。背景音乐《重庆火锅》响起,更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
(五)、展示学生标志。
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教师引导,由设计者分析标志的艺术特征,及标志的设计意图及文化背景。教师作必要的补充,并给予肯定,以鼓励为主。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分析自己的作品,更加深了学生对标志设计的了解,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作业评价活动,才能对学生的课堂效果及作业质量的调高起到好的作用。当自己设计的作品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和赞赏时,我想每一位学生都是快乐和自豪的。作业的交流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更能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本课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通过学生的聆听和演唱,老师的点拨,语言渲染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民歌音乐的形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通过学生的演唱与表演,让学生感受到民歌的魅力,并对江西民歌的曲调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在音乐活动中,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表演,培养学生的独创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课堂语言组织有序才是创设情境的保证。在本节教学过程中,使我认识到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应该紧扣教学内容。从引情、激情、解情、动情到抒情,到带领学生邀游于音乐的海洋,应环环紧扣,引入人胜。因此,课堂语言的组织有序就显得很重要。试想,一堂没有语言组织、东拉西扯、语无伦次的音乐课,能创设出什么样的情景来呢?更不用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了。
2.运用面部表情,引领学生顺利进入情境。眼神和面部表情密不可少,需要尽自己的表演让学生进入自己所创设的情境之中。面部的表情是最直接的让学生感受情感的一环。高兴的表情怎么能带领学生进入忧伤的情境之中呢?而忧伤的表情又怎能带领学生进入快乐又轻松的情境之中呢?特别在欣赏课中,当学生进入老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后,教师多余的言语解说很可能就会破坏学生的注意力,而这时为了让学生对所欣赏的乐曲有进一步的理解,特别是在一些情境的变化上也能让学生体会到,可又不能立即打断聆听的过程,这时教师如果能发挥丰富的面部表情,就会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XX学校小学体育
XX 2013.11
教案:
一、年级:五年级
二、科目:体育
三、教学内容
1.多人协作跳高比赛
2.竹竿舞
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积极、主动的参加到教学活动中。
2.体验急性跳高的身体感受,学习和体会跳高的正确方法。
3.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步起跳动作。
难点:整体动作的协调与流畅。
六、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校园集体舞《小鸟,小鸟》
▲
————————————
————————————
(二)宣布本课主要内容:多人协作跳高
1.热身活动:直腿摆动左右跨跳橡皮筋带
三步助跑起跳,用摆动腿的脚触同伴手心
2.多人协作跳高游戏
第一次练习:
学生按男女自由组合,四人为一组,各组配置一根跳绳。
游戏开始,以膝高、直手下垂、腰高、胸高四个部位。
第二次练习:
在第一次比赛的基础上,按名次分组,再按原先四个部位高度逐步升级比赛,失败
者轮换拉跳绳,直至决出全部名次。
第三次比赛:
在第二次比赛的基础上,再按名次分组,采用同样方法升级,直至决出男、女甲、乙、丙、丁组的冠军
在比赛过程中注意对学生动作的巡回指导,错误动作的纠正以及正确动作的表扬。游戏
结束后总结以及鼓励表扬,问题提出。强调安全意识!
(三)竹竿舞
1.讲解示范。
2.两人一组,逐步体验竹竿舞抬竹竿动作。
3.按照队形,跟随音乐进行竹竿舞。
4.交换角色,完成动作。
(四)放松练习
(五)小结
教学反思:
本次课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因为这些特殊情况完成教学秩序上的混乱。在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难点教学,而忘记了整体的重要性。在教学设计上,没有很好的估测学生的能力,所以教案设计的内容没有完成。在以后教案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学情分析。
另外一重要问题就是,讲解示范逻辑性不强。没有用学生能接受的语言,仔细的讲解对于整个动作情况,没有细致分析,分解示范,没有起到作用。学生并没有理解老师这个动作是怎么做的,老师想我们做到什么样。在以后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让学生明白,老师的教学目的是什么。
最后就是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提出学生的优点,让其他同学学习。没有发挥到体育骨干的作用。对于错误动作,没有整体讲解。那些大多数学生都存在的问题,应该集体讲解,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还有,学生中的自评互评,在教学中,没有得到很好运用。
【音乐教案课后反思】推荐阅读:
音乐数鸭子教案反思11-23
大班音乐教案《超级音乐会》及教学反思12-05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音乐火车》含反思12-14
幼儿园音乐课课后反思10-11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音乐游戏课后的反思10-29
我的小班音乐教案及反思09-06
小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找朋友》05-24
中班音乐教案《大母鸡》及教学反思05-28
《泥娃娃》中班音乐活动教案附反思06-11
大班优秀音乐教案《青蛙唱歌》含反思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