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文化遗产

2025-01-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古建筑文化遗产(通用8篇)

古建筑文化遗产 篇1

申报书

我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涌现出许多建筑大师和建筑杰作,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民宅等。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而且早已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

木雕工作是一项极其精细的木活,一刀一剪、一锤一斧、一刨一钻,来不得半点马虎,都事关木雕的成败。我县流传下来的古建筑多是亭子、庙宇、戏台、门楼等,它继承了甘、青、宁西北地区特有的传统风格,与南方的园林建筑及宫廷的建筑有所不同,我县的木雕主要有浮雕、透雕、悬雕三种。它是由我县艺人周兴国流传下来的,后来有牛祥文、牛志崇父子两人继承,由于父亲牛祥文已年迈,无法亲自雕刻,只能在家进行手工绘图,目前只有牛志崇在延续着这一古老而传统的建筑技艺。我县绝大多数的古建筑都是他和他的父亲一起修建的,如县城公园亭子、顺化乡的学校门楼、水务局门楼等。它是以木结构为主,以砖,瓦,石为辅发展起来的。从建筑外观上看,每个建筑都有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为屋顶,下为基座,中间为柱子,门窗和墙面。在柱子之上屋檐之下还有一种由木快纵横穿插,层层叠叠组合成的构件叫做斗拱。它既可承托屋檐和屋内的梁与天花板,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古代建筑的色彩非常丰富。有的色调鲜明,对比强烈,有的色调和谐,纯朴淡雅。建筑师根据不同需要和风俗习尚而选择施用。使整个古建筑显得分外绚丽。在表现中国古建筑艺术的特征中,琉璃瓦和彩画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古建筑有着丰富的雕塑装饰。雕塑一般分作两类,一类是在建筑物身上的,或雕刻在柱子、梁枋之上,或塑制在屋顶、梁头、柱子之上的。题材有人物、神佛故事、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等等,龙凤题材更被广泛采用。雕塑的材料根据建筑物本身的用材而定,有木有石,有砖有瓦,有金有银,有铜有铁。另一类是在建筑物里面或两旁或前后的雕塑,它们大多是脱离建筑物而存在的,是建筑的保藏物或附属物。重要价值:

1.历史价值

我县的古建筑具有及其深厚的历史价值,如现存的上花园戏台建于清代光绪年间,具有浓厚的河西古建筑特色。反映了古代人们的艺术风格、工艺技术水平、审美的观点,同时还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等的情况。

2.艺术价值

古建筑是纯手工技艺,它的尺度、构图、形式、风格等都是运用了当时可能构成建筑艺术的一切因素和手法综合而成的一个整体形象,从总体环境到单座房屋,从外部序列到内部空间,从色彩装饰到附属艺术,每一个部分都不是可有可无的,抽掉了其中一项,也就损害了整体效果。都是从当代人的审美心理出发,为人所能欣赏和理解。

3.经济价值

凡技艺本身都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木雕技艺风格独特,高雅与通俗并存,艺术与实用同创,现在建造公园、大型酒店装潢等都越来越多的仿照古建筑技艺,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在牛志崇和父亲牛祥文的带领下,目前他们的队伍也逐渐壮大起来,由原来的4-5人发展成现在的19人,并且他们在老家的院子里自办了古建筑加工厂,他们常年在外包工干活,已成为河西走廊上的古建筑木雕技艺的统领军,他们一边修筑一边学习其他地区的建筑风格,曾多次远赴新疆、青海等地修筑,最远至俄罗斯修筑亭子,其作品深受当地人们的赞赏和喜爱。保护计划:

古建筑文化遗产 篇2

地处昌江河畔,坐落于凤凰山麓的凰岗镇位于鄱阳县东部,是鄱阳县东大门。与瓷都景德镇毗邻,和乐平市山水相连,全镇总面积232 km2,辖31个村委会,6.8万人口,是全县陆地面积第一大镇。西山村便位于凰岗镇西北部,坐落在八仙下棋山东麓,青山环绕,绿意盎然。有着600多年历史的西山村是一座古老而又文明的村庄,原名为“槐芸山庄”,徐姓独居,西边是游村乡,北靠滨田水库。村庄是在明朝洪武宣年时期由凰岗镇牌楼下村附近迁居至此,因村子坐西朝东且依山而建,故曰“西山”,是凰岗徐氏宗祠之一。有着古老的人文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西山的村落形态是人与生活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反映。西山村的布局与中国传统村址理想布局形态相似。进门上首配以各具特色的匾额和两侧置对联,多以木雕或石雕的形式存在,村落门楼多为“八”字门结构,吸收了徽派建筑的特点。从外部环境上看,“风水观念中村落的外部空间的生存活动要吻合于自然,要取得与天地自然的和谐相处,风水中用气来解释自然环境,在人与天地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只要按照气的运动变化规律,也就是按照自然的秩序,求得与天地和自然万物的和谐,就会获得平安与快乐,从而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1]从内部环境上看,这些建筑处在自然当中,自然界有其客观的规律,人们遵循这些自然规律,合理的设计民居的布局,徽州建筑就有这样精妙的设计,而西山村的建筑就深受徽派建筑的影响。因为布局的巧妙而冬暖夏凉,令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2 西山村主要的建筑类型

根据《上饶县志》记载“清代、民国时期,山区多为木瓦屋,茅房。信江沿岸地区多为红石瓦房,丘陵地区土木瓦房居多。不论山区、平原较大的村庄都有一至多幢的砖瓦房。地主和其他富户住房,多为两进两厅两厢八室,中农一般住一厅四室的‘三架屋’。”这段记载基本涵盖了这一地区的民居建筑概况,具体到西山村的建筑类型主要有草堂茅棚屋、青砖青(灰)瓦房屋、天井式民居和祠堂屋等,大部分建筑受徽派建筑风格影响较大,但砖雕、木雕、石雕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西山村的建筑所包含的类型大体是其中的四种。最多是草堂茅棚屋,这是一种最为简陋和原始的房屋类型。屋顶的主要用料一般以农田稻草为主,靠近山里的建筑多采用茅草顶,当地称这类建筑为“茅草房”,现在已经成为落后的代名词。房屋的墙体结构是土砖和夹板墙,主要由粘土和卵石构成,以前全村居民都建造这种房屋居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类房屋现在基本上很少了,也不再有人修建。

其次是青砖瓦房屋,这类房屋多为平常百姓的住宅。其内部设计有厅堂(分为前堂和后堂)、房间和阁楼。厅堂位于房屋的中间,前堂俗称客堂,后堂则称为中房;房间占的比例较大,每栋房屋有3间~6间不等;阁楼的作用一般是堆放杂物,位于离地面6尺高的房屋内。房屋的内部框架由原木构成,木材主要使用的是杉木或株木。厅堂屋柱6尺左右以下部分会做一个股壁,主要的功能是隔热和隔音。这类房屋的屋脊高度为4 m~6 m左右,外墙均以青砖砌成共字斗,以红石片或乱石为基础。立柱子用的磉墩和大门两边的门墩、门衣、门照的装饰都是用红石凿成的。

第三为天井式民居,“天井润万家”。当地原有特色的民居是吊楼式,由于历史上地下水的水位比现在高,加之沟壑纵横湖泊相连,房屋内建筑湿度大,所以多呈现为吊楼式,随后逐渐发展出木门土瓦小天井结构。民居内部设计极为巧妙,房屋内的天井位于下堂和中堂之间,左右两边是房间(分为正房、偏房、厢房)。围绕着天井的房间都是依赖于天井直接和间接采光的。良好的天井长宽比例一般为1∶2,其宽度与正常檐宽比也约为1∶2,这样的天井内部空间有利于形成稳定的负压区,有良好的通风效果。这类房屋高度约为10 m,外部墙体都是用青砖砌成的共字斗,墙体均以红石为基础。并且都会在离地面6尺高的房屋内设有阁楼,以便堆放杂物。房屋里厅堂立柱的磉墩都刻有花草或鸟兽的图案作为装饰。

还有就是祠堂屋,均为家族公屋。江西人普遍认为祠堂场地的风水好坏是关系到一个宗族能否兴旺发达的关键,房屋大致的格局是三进间夹以左右厢廊,前后有两口大天井。此类房屋通常占地面积较大,用木材数量也特别多,且五凤楼的门楼,设有大门、前中门和后中门,祠堂屋内还会设有无梁戏台,屋脊高有十多米。宗祠往往是村落中耗资最多营造的建筑,整个建筑的质量和装饰装修都极尽精巧,造型严谨庄重,雕刻工艺别致精美。

3 西山村的三种典型建筑

西山村最具代表性的两种古建筑:西山村的明代民居建筑、西山村的古戏台。

3.1 明代民居建筑

西山村内现有保存较好的两栋明代民居。其中的一栋始建于明朝初期,大约有六百余年,另外一栋是明朝中期所保留下来的。两宅颇具人文景观,建筑反映了当时较高的工艺水准。一栋较大的古屋坐落在西山村村尾,坐南朝北,古宅建筑面积很大,主要是明代建筑的院落大,其进深约是房屋的2倍,所以造成整个占地约为200 m2。房屋的建筑风格是徽派的天井式民居。内部设有正门和中门,天井位于上堂和下堂后面,厢房的中间,前后厢房为过弄。靠近弄道有两根屋柱,弄道上方镶板的浮雕工艺精美,造型典雅。古朴清秀的花窗位于天窗的两边。该村还生长着一棵百年罗汉松,寓意村庄的人们都能长寿,村庄能千年不朽,长久保存发展下去,大树就在古宅旁边,高树10多米,直径约10 m,显现出村庄的悠久历史。古屋里面雕梁画栋,格调高雅。宅院的木雕艺术精妙,有山有水和人物活动的情景,看上去惟妙惟肖、别致精美。无论是门窗、石墩,还是外露的斗拱、梁枋等都尽展中国古代高超的雕刻艺术,见图1,图2。

3.2 古戏台

西山村的古戏台建于明英宗年间,快600年的历史,房屋整体占地为100多平方米,内部基本结构保存相当完好,且建筑宽敞、美观、墙体保存较好,整个戏台坐南朝北,造型优美,呈徽派结构。整个戏台分为前台和后台两部分,后台墙为青石砌成,建筑木材以当地出产松木为主,中央顶部和其他戏台一样设有穹形藻井,做工特别精致,八卦造型配以细致回纹画,从而避免了回声效应,有很好的消音作用,反映出当地工匠特别心灵手巧,建筑技艺高超,戏台为硬山式房屋结构,其中檐枋、抱头梁、随梁枋等建筑部件雕刻各种浮雕图案,特别精致生动,戏台正面和构件上雕刻有戏剧人物,复合空间建筑特点,再配以花草鸟虫和山水图案,展现了当时雕刻工艺技术的精湛。在全国各地村落里普遍存在戏台,西山村戏台的修建,可能是众人集资,也有可能是当地的某个富贾投资做的公益事业,现在不得而知,从功能上看,它相当于现代城市的电影院,是村民们文化娱乐的重要场所。这座戏台也是鄱阳县现存古戏台中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座,尤其建筑上精美的木雕极为少见,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

4 西山建筑的地域文化与未来发展

“江西传统建筑的分布受到流域走向和行政划分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且不同地方的建筑基于地域差异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风格。江西传统建筑受明代中期之后兴起的徽商集团和形成的客家民系影响较大……这种外来的文化对赣江中下游地区很多地方的建筑都有着很深的影响。”[2]有这两个背景,可以判断出赣北建筑的由来,“经过多年的摸索,江西人民的居住模式在明清时候确立起来。从现如今遗留下来的明清古建筑来看,在赣东北山区和整个环鄱阳湖地区,建筑多为徽派风格。”[3]西山村的古建筑显然是受到徽式建筑影响较大的,从建筑的布局,外观都能很好印证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但在砖雕、木雕、石雕一些细节上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大多是明清时期的原物,地域文化背景十分鲜明。多元的文化使地方建筑更具特色,文化便给予了传统建筑最宝贵的灵魂。它们不仅是江西古村落文化的缩影,更是留给后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今天的西山村民在建设家园的过程中要注重建新不拆旧,既要保持古村的古朴风韵,青砖坡顶,又要呈现建设新貌。“要维护和继承历史文化传统,就要了解它们的特性和特点,即深入研究遗留下来的传统建筑。传统建筑本身就反映着传统文化,它的形成与当地文明的起源有着密切的联系。总之,江西传统建筑是一个多元化的体系,这是江西传统建筑文化的一大特色。”[2]西山人的长远目标是要通过新农村建设保护其文化的多元性。尽量保持原有风格,突出古村特色,维护绿色生态,尊重历史文化,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和完善村民的居住环境,进而做成旅游景点,科学合理的发展旅游产业。

现在的西山村经过历史的变迁,留存下来的古村落、古民居及其他传统建筑,像一本厚重的历史画册,内涵丰富却又低调深沉,那些没落和破旧的建筑,是在向后人们倾述空间里转变的一点一滴,平淡而又真实。这种传统的乡间村落和近代城镇民居住宅空间的历史遗存,具有特别珍贵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宋景,龚璐云.江西传统建筑[Z].2008.

[3]郑亚男.江西民居史的分期[J].华中建筑,2009(2):34-36.

[4]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5]陆林.徽州村落[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6]黎民中.江西古村古民居[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7]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古建筑文化遗产 篇3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建筑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剧增,兰州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忽略了对城市历史及文脉的保护,导致相当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兰州位于我国陆域版图几何中心,是甘肃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是黄河上游最大的城市,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有丰富的地方文化和历史文化遗产。

兰州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确定的首批先建的四个重点城市之一,也是新中国成立后重点布点建设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建国60年来,兰州土地面积增长到13085.6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的面积从16平方公里增长到221平方公里,已扩张了将近14倍,市区人口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万增加到现在的210万人。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兰州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历了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和环境改造。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被眼前的利益所左右,忽略了对城市历史及文脉的保护,导致相当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已经造成了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

一、兰州(建筑类)历史文化遗产现状

综合考虑保护兰州(建筑类)历史文化遗产现状,可以从城市环境风貌、城市格局、文物古迹、建筑风格和发掘历史文化内涵五个方面,在全市范围内划出十片历史文化风貌区,九片自然风景及文物古迹比较集中的环境风貌保护区,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有影响近代建筑、园林、名镇、名街等的保护范围。

现在全市范围内,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有四处:①鲁土司衙门②兰州黄河铁桥③明肃王墓④永登红城感恩寺;省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共14处;市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共9处;市级待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共87处。

二、兰州(建筑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对于兰州来说,兰州(建筑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古城的历史格局被破坏,各个文物保护单位(建筑类)未形成有机联系,布局形态呈分散特点

目前,根据对兰州中心城区主要历史文化遗产节点的现状调查和从上表可以看出,兰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系统,孤立和缺乏连贯性的保护使得历史文化遗产节点互不联系,使用效率低下。查询城建资料可以发现:在《兰州市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1954-1978)》、《兰州市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第二版(1978年~2000年)》、《兰州市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2000-2010)》中涉及到兰州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内容较少。

作为省会和特大城市的兰州没有专门的“兰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总体规划”,没有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打好基础。兰州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在城市规划中基本处于无序的状态。这种散乱的分布格局为城市空间的高效率使用带来了很大困难,也为今后的开发和利用造成较大障碍。

(二)由于解放以来未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界定而被挤占,不加甄别地拆迁,使历史街区风貌荡然无存

二十世纪50年代期间,兰州市地面古遗址和古建筑曾经大面积被损毁,主要人为原因和城市用地两个方面,至少有30余处古建筑在这个阶段消失,曾经一次性拆下的古建筑部件建成了今天白塔山的三台阁。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就是发生在1952年10月6日的“万里金汤”事件,该事件在当时轰动全国,兰州古城池代表性建筑“皋兰门”在人为的一场火灾中化为灰烬。“皋兰门”位于现今南关什字,是古兰州城内城正南门,因正对皋兰山而得名,是明清两代内城最大的城门,门口高挂的匾上写着“万里金汤”,寓意兰州城池固若金汤。据史料记载,在当时的城市规划中,本保留“皋兰门”并拟建兰州城观礼台,但却遗憾的从此永远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

(三)不注意对文物古迹周围历史环境的保护,有些文物建筑被高楼围合,失去了存在的环境,影响了环境风貌

兰州市文物遗存经历的另一场灾难就是文革时期,据不完全统计,五泉山卧佛寺、西北4大清真寺之一的西关清真寺、兴隆山整个道教建筑群、兰州古城墙上的所有建筑、金天观部分古建群其中包括著名的壁画“老子七十二画”等都被人为的毁掉,兰州古城墙也仅剩内城南城墙(今庆阳路)、西城墙一段和东城壕一段。

21世纪初期,随着城市道路的扩建,南城墙北侧的一大片传统民居被拆除,著名的明朝兵部尚书彭泽故居就在其中。近年来,庄严寺、文庙、五泉书院等珍贵的文化遗产被迁建保护,其中还包括世界闻名的工业遗产甘肃制造局。城市用地和文物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许多文物遗址和古建筑在无保护措施的拆除下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四)拆毁了一些尚未列入保护等级的遗迹,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一些列入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建筑甚至也遭到损坏或迁移

兰州因为人口密度高而平地少,在人与古建筑争取空间的过程中,许多的文物遗迹逐渐的消失,仅剩的古建筑也都“生存”在天井中,被高楼大厦所包围(如兰州市静宁路附近的白衣庵、白衣寺塔等)。

三、兰州(建筑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建议

(一)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兰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总体规划

第四版城市规划期限拟定为2011-203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应该以此为契机,加紧城市地下空间的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兰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总体状况,并且将兰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总体规划纳入到新版城市总体规划之中,这样才能避免城市建设与兰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矛盾的情况,使得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可以协调发展。

(二)将旅游产业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

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由于西北地区文物分布较为分散而经济相对落后,资金投入上应采取适当倾斜的政策,降低群众出资比例,特别是具有较高保护价值的市级及以上文保单位,应由政府全额投资进行抢救性保护。至于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更是要突出重点,形成自己的特色。

(三)公共政策支持

在21世纪初期,兰州市政府相继出台的一系列保护兰州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政府文件和规划:《兰州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办法》已经2007年9月29日市政府第22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并予以公布。自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2007年11月29日,《兰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通过专家评审;2008年7月,省政府正式批准兰州市为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今后,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历史文化街区恢复性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届时将对区域内核心保护建筑物、构筑物采取分类保护措施,使兰州这座有着独特黄河文化、厚重传统历史文化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以昂扬的姿态向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挺进。

总之,兰州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应遵循客观规律,符合(将要完成的)兰州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更要和与兰州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总体规划相结合,这样的兰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才能更加有效地指导城市建设,现代城市才能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第2版)——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3)

[2]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兰州市志第六卷(城市规划志)[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保护文化遗产 篇4

我们中国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能体现我们中国博大精深文化。有表演艺术、社会风俗、传统的手工工艺技能等等。而今,又有几个人能表现出中国最纯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先说说这表演艺术把,最让人称赞的就是京剧把,可现在又有多少是正真为此去用尽一生去研究呢,现在许许多多的选秀节目。唱的都是京剧么?不是。那唱的多的是什么呢?是英文歌曲。现在只我们的爷爷奶奶那老一辈才对戏曲情有独钟。一个个朝气蓬勃的青少年会去看看么,就算有,那也是百里挑一了。

再来说说这社会风俗把,中秋节是我国为了祭奠屈原而由来的节日。现在过中秋有很多很多家人没能团聚在一起,这个理由那个理由。我们也渐渐不重视起来。可是在韩国中秋节是被韩国人认为最重要的一个日子。中秋节不仅是韩国人一家团聚的节日,也是人们对祖先尽孝的重要节日,因此韩国人无论多忙,也要尽量在中秋节赶回家里。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这传统的手工工艺技能把。剪纸——中国的民间艺术瑰宝,是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看了让人羡慕不已,啧啧称赞。它体现了民间艺人的心灵手巧,它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智慧展示,是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结晶.可现在有有多少人还回去学习它,能领悟到这想工艺的精华。

中国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孕育了多少多少的伟人。留下了多少多少文化遗产。可又只有多人吸取到了精髓。请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领略京剧的独特韵味,让我们一家人一起开开心心的过每个中秋,让我们除了学习之外空余的学习学习剪纸,好好的珍惜那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结晶。

河南文化遗产 篇5

“大运河”和“丝绸之路” 成功申遗

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成员国向本届大会提交或联合提交了40项关于加入自然或文化世界遗产名录的申请报告,包括9项自然遗产申请、2项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申请,29项文化遗产申请。

中国作为成员国向本届大会提交了“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自然遗产申请和“大运河”文化遗产申请,还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提交了“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文化遗产申请报告。

6月22日,在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中,多哈传来了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大运河”和“丝绸之路” 文化遗产成功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河南也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双遗产”同时申遗的省份。

河南已拥有5处世界文化遗产

除了此次申请成功的“大运河”和“丝绸之路”外,我省还有3处世界文化遗产,包括洛阳龙门石窟(2000年入选)、安阳殷墟(2006年入选)、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2010年入选)。

“至目前,我省已经拥有5处世界文化遗产。”河南省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申报的成功,实现了我省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新突破,进一步增强了河南省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将为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文明河南”,助推河南更好地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也曾指出,我国提出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河南的优势在于物流,物流的起点在郑州,郑州应该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当中发挥桥头堡的作用。

“丝绸之路申遗,河南处在起点的位置,有利于河南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河南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表示,今后将联合沿线省份举办丝绸之路文物展,同中亚国家文化部门进行文化交流活动,进行文明对话。

河南7项遗产点入选“大运河”遗产

除了“丝绸之路”外,“中国大运河”跨省系列申遗项目也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据了解,在2009年4月,由国务院牵头,8个省市和13个部委联合组成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省部际会商小组,大运河申遗上升为国家行动。

大运河申遗,包括北京到杭州的京杭大运河,河南到江苏的隋唐大运河,以及杭州以东的浙东运河,总长3200公里,贯穿31座城市。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篇6

午门有五个门洞,可是从正面看,似乎是三个,实际上正面还有左右两个掖门,开在东西城台里侧,一个面向西,一个面向东。这两个门洞分别向东、向西伸进地台之中,再向北拐,从城台北面出去。因此从午门的背面看,就有五个门洞了,所以有“明三暗五”之说。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可以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在清代,文武大臣出入左侧门,宗室王公出入右侧门。左右掖门平时不开,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大典时,文武百官才由两掖门出入。

午门正中门楼左右的两座阙亭,内设钟鼓。何时鸣钟,何时击鼓,都有规定。皇帝祭祀坛庙出午门鸣钟;皇帝祭祀太庙时击鼓;皇帝升殿举行大典时则钟鼓齐鸣。

古建筑文化遗产 篇7

关键词:转型时期,河南省建筑文化遗产,地域文化风貌,分类发展

河南省的城市建设随着中原经济区的确立进入飞速发展期, 其大规模的建设是原著居民适应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 也是原有建筑文化遗产发展的过程。由于城市化进程中, 人口的集中和转移涉及到空间、社会、人口和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 造成河南省建筑遗产的复杂性、杂糅性、长期性、系统性、差异性等特点。

河南省地域性建筑文化遗产存在问题一言以蔽之———理性的膨胀与人文尺度的失落。文化使城市建设更具内涵, 城市的不同形态表达着不同的文化信息, 具有文化特色的城市建设也使其更具地域特色。河南省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 积淀着种种的文化特征, 如殷商文化的大气、质朴、敦厚、重宗族敬礼仪的气质, 中原文化厚重、包容、多元、重乡土生态的魅力等, 找到具有代表中原文化的建筑及景观, 并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成为城市建设的重点。

一、河南省建筑文化遗产的发展宗旨

(一) 统一整体性和真实性原则

在具体的保护过程和实践中, 应对于不同的建筑类型采取相应的措施, 不应采取一刀切的方法, 保护应是多层次的, 应在对保护对象的属性、位置、价值、周边状况等详细调查和分析基础之上采用重点保护、或一般保护、或风貌协调保护、或保留片断等方式。无论是“修旧如初”或“修旧如现”, “对城市风貌的更新要尊重历史的真实性, 可以用现代方法和材料, 但绝不能超过历史建筑所能承受的量度, 主张原作与新修部分材料的可识别性原则”。

针对开封、洛阳、南阳等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 可以主张古城、环境和建筑的统一, 提出保护古城肌理和历史文脉, 甚至可以提升到整个城市建设的层面上, 将本土地域性的建筑文化特色以多种形式拓展成为城市形象, 提升城市文化的识别性和特色性。在对待这种城市中的建筑文化遗产时, 修复要尊重历史建筑的真实性, 可以用现代方法和材料, 但绝不能超过历史建筑所能承受的量度, 即主张原作与新修部分材料的可识别性原则。

(二) 具有针对性的采取保护措施

对城市风貌的保护分为多种途径, 包括修复、改善、改造、利用开发等等。针对城镇化建设中对城市风貌的侧重点的不同, 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以保证结果的有效性。具体如下。

修复:恢复旧时形象, 再现地域景观。历史文化型建筑因年代久远, 有的已是破败不堪, 岌岌可危。修复工作应以修旧如旧为原则, 尽可能地采用相同或相近的材质去替换已破旧、腐朽的材质, 以取得与历史建筑景观整体协调的效果。

改善:弥补传统景观的缺陷, 再现原有景观的形象。将现代城镇的公共设施如电线作以改道或以用下电缆处理。把景观小品当作环境艺术品设计安排, 使其在形、色、质上与名镇传统景观保持一致。

改造:新旧建筑混杂识为该类城镇的发展带来了商机, 也带来了麻烦。但这并不意味着束手无策, 对影响城镇发展没有历史价值的旧建筑可根据发展进行拆除或改建, 使其在风格上符合古镇风貌。

塑造:历史景观代表着城镇的文化传统, 丰富的景观形态都可作为现代景观艺术创作的素材, 可令城镇今后的建设即保持历史文化的特色, 又充满现代的活力。

(三) 注重小城镇缓冲区的建设

小城镇是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一种状态, 是城乡的过渡体, 是城市的缓冲带, 其中散落着大量的具有浓郁乡土文化的原始村落和古建筑宅院, 如巩义的康百万庄园等。小城镇作为这些古聚落的载体, 既是城市体系的最基本单元, 同城市有着很多关联, 同时又是周围乡村地域的中心, 比城市保留着更多的“乡村性”。它介于城乡间, 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和独特的乡土文化、民情风俗。其具备的小城镇独特的二元化复合自然因素和外在形态, 成为旅游度假和文化教育最好的发展对象。

对于河南省而言, 除了注重郑州、洛阳、开封等大中型城镇的建设, 还须注重一些乡镇级别, 如中牟、新郑等, 甚至更小级别区域的建设, 新增城市生活的功能, 保留各自区域村落的乡土文化和景观, 作为城乡文化之间的有效过渡区。正是由于小城镇二元化的特点, 将其视为缓冲区进行规划和建设, 是减缓城镇化建设中外部冲突对传统地域风貌的有效措施之一。

二、河南省建筑文化遗产的发展路径

在具体的保护过程和实践中, 应对于不同的建筑文化遗产类型采取相应的措施, 不应采取一刀切的方法。保护应是多层次的, 应在对保护对象的属性、位置、价值、周边状况等详细调查和分析基础之上采用重点保护、或一般保护、或风貌协调保护、或保留片断等方式。

在保护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中, 主要有以下措施。

整体性保护———应综合考虑城区街道、胡同、地块、院落、建筑等各个层次的保护问题, 综合考虑“实”的建筑形态与“虚”的空间肌理的关系问题, 坚持风貌保护的整体性。

动态化保护——应坚持以动态的眼光看待保护与更新, 克服静态的形而上学的保护与更新观念, 应充分考虑保护建筑和地段的生活延续和功能利用问题。

注重“居民参与”———应通过政府导引、政府投入、住房分配制度改革等措施, 加大宣传力度, 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让传统风貌的保护成为每一居民的自觉行动。

因地制宜保护——应充分考虑现状条件, 采取合理的保护与控制结构。

进行“小地块”划分———应使地块划分“微型化”, 更新改造规模“微型化”, 更新控制“微型化”。

贯彻可持续发展——应坚持降低保护区人口密度, 改善市政条件、提高绿化率, 控制建筑密度, 优化街区环境, 从而增强老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河南省建筑文化遗产的区域分类和定位

在河南省建筑文化遗产的建设中, 涉及到三个区域: (1) 传统建筑及街道、景观的保护区域; (2) 城镇化建设中的扩建区域; (3) 新建区域。同一对象放置在不同的区域类型中, 其定位的针对性限定了各异的功能。因此, 需要将河南省建筑文化遗产进行明确的区域划分, 才能有针对性地确定其所属建筑文化遗产的功能, 进行科学合理的特色发展。

按照产业群地位的不同, 将河南省内城市分为历史文化型、交通枢纽型、旅游型、工商业型等, 其特点和功能各有不同。

历史文化型:如开封、洛阳、安阳市等。此类城市的特点在于它是历史上形成的, 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物质载体, 历史积淀丰厚, 人文景观遍布。

交通枢纽型:如郑州市, 省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国际文化旅游城市, 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 全国重要的现代化物流中心, 区域性金融中心, 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物流发达, 交通便利, 成为南来北往的枢纽, 其商业服务和文化娱乐设施齐全。

旅游度假型:如新乡、焦作市等。此类城镇利用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视觉特征, 形象地展示了地方性及民俗性特征。

工商业型:如许昌、平顶山、漯河市等。这类城市成为能源、材料的基地, 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迅猛, 承载更多的现代化形式。

由于河南省内城镇有历史文化型、交通枢纽型、旅游度假型等多种类型, 特点有所不同。为了更好地对河南省内城镇景观进行地域性设计, 首先要制定出一个分区的框架, 即按名镇景观中的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人文景观这三大组成部分在空间上的反映, 分为点、线、面三部分进行设计。点 (节点) ———古建筑及标志性构筑物如牌坊、桥等, 人们感知和识别城镇的主要参照物;线 (轴线) ———传统街道、河流等, 人们体验城镇的主要通道或是视线主要观赏轴线;面 (区域) ———古建筑群、民居群落具有共同特征的城镇地段或街区。点、线、面三种因素相互间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的古镇的景观的设计体系。

四、河南省建筑文化遗产的发展策略

现在针对建筑文化遗产常使用的方法是修复、改善、改造、塑建、重建、创新等, 科学合理的方法是需要根据对象的不同定位和性质而确定的。因此, 把单一的建筑遗产放置在依托的生存空间———城市中, 能更为准确和客观的考虑其生存发展的方向和策略。

(一) 历史文化型

这类城市中存在的建筑文化遗产主要是以传统景观为主要内容的。其发展的策略, 首先应从文化角度考察本体形象的变迁以及时代发展的特征, 并着重从历史人文层面中发掘它们的更为深厚或者多元化的文化特征, 要求需融合所在城市的特点和文化。这些文化遗产的构成特色对新兴城镇的建设有着潜在和深远的影响。因此, 设计的重点放在修复、改善、改造、利用开发等方面。

修复:恢复旧时形象, 再现地域景观。历史文化型建筑因年代久远, 有的已是破败不堪、岌岌可危。修复工作应以修旧如旧为原则, 尽可能地采用相同或相近的材质去替换已破旧、腐朽的材质, 以取得与历史建筑景观整体协调的效果。

改善:弥补传统景观的缺陷, 再现原有景观的形象。将现代城镇的公共设施如电线作以改道或以用下电缆处理。把景观小品当做环境艺术品设计安排, 使其在形、色、质上与名镇传统景观保持一致。

改造:新旧建筑混杂识为该类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商机, 也带来了麻烦。但这并不意味着束手无策, 对影响名镇发展没有历史价值的旧建筑可根据发展进行拆除或改建, 使其在风格上符合古镇风貌。

塑造:历史景观代表着城市的文化传统, 丰富的景观形态都可作为现代景观艺术创作的素材, 可令城市今后的建设即保持历史文化的特色, 又充满现代的活力。

(二) 交通枢纽型

交通枢纽型城市由于沿铁路、航运呈带状分布为名镇居民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而城市发展快、规划相对滞后, 使得存在的建筑文化遗产保存现状不佳, 改建后的建筑遗产由于追求效率导致一定程度上缺少文化内涵。

对这类建筑文化遗产进行设计, 首先, 要分析城市的发展历史、产业性质和人口规模, 还要了解城市的景观现状基础和空间环境特征、功能定位。通过提炼和抽象, 把传统建筑的创作中的“地方语言”单纯化和符号化, 变成语言符号系统, 并运用到现代建筑及景观环境中。其次, 通过流线的安排, 将整体环境的自然风貌和人工环境景观结合在一起以形成完整的空间序列, 并使之具有起伏变化和节奏韵律感, 从而把建筑遗产的个性化充分地表观出来。此外, 这类建筑遗产在发展中要注重以绿色、生态设计作为设计的主体工程来实施, 完善生态环境意境。

(三) 旅游、度假型

这类城镇把旅游、度假相结合。优美的自然景观环境不仅提高了城镇的旅游价值, 还创造了有利的投资环境, 这就为所存在的建筑遗产的设计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 要装饰建筑遗产的物质形态, 活化空间环境, 提高居民素质, 以优质的景观空间环境气氛, 展现其地方性、民俗性特征。这类建筑遗产的塑造, 除了要体现其他城镇普遍的文化要素外, 还要有它特殊的内容, 如探险、攀岩、跳伞、自然风光、珍奇动植物等景观。因此, 旅游、度假型城镇的建筑遗产设计, 关键在于运用创造性思维, 以与众不同的手法将城市建设为可居、可游的度假胜地。

(四) 工、商业型

工、商业型城市由于有支柱产业支撑, 镇区综合配套设施较完善, 对景点建设, 对旧镇区的保护、改造和利用也能按照规划去实施。这类新兴城市从规划思想上基本上是以现代大城市为模式提出的。其存在的建筑文化遗产也不免有大城市千城一面, 缺乏文化的缺点, 使城镇居民感到乏味。加之环境治理还跟不上大城市, 使改造后的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随着河南省“小城镇, 大战略”的提出, “整治环境, 美化家园”的形象工程己提到日程上来。对工、商业型城镇的建筑遗产设计可以从形象策划入手, 从视觉艺术角度切入城镇规划建设。将本地的建筑文化遗产的形象进行提炼和艺术加工, 概括为符号化的, 以改造和创新的手法, 借助新材料、新技术等手段, 针对城市一些重要的公共场所, 如进入该城市的高速公路出入口、图书馆、火车站、市政广场和公园等进行综合设计, 其建筑小品引用本土建筑语言, 并开辟大片绿地广场, 设置反映时代精神和地方人文景观的雕塑和小品。此外, 还要注意历史景观的挖掘, 可以从地形、地貌出发, 依山就势地进行总体布局, 结合当地的物力、财力、人力和自然地理环境采用地方和天然材料, 运用合理的布局形式, 从质感到色彩都精心设计、精心安排, 突出本土建筑文化遗产形象, 并最终汇集成整个城市风貌。

根据不同类型城市的建筑和景观的特色, 本土的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生活方式都对当地建筑遗产的形象有着深远影响。然而, 无论城市怎样发展, 它的面貌总是由人创造和控制的, 因此, 重视建设过程中的政府管理, 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素质, 树立正确的城市审美观念和道德观念才能改变地域性建筑文化遗产的滞后状态, 使城市可持续发展, 从而使质朴厚重的河南建筑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河南省文物局.河南历史文化名城[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 1992.

[2]郑东军.中原文化与河南地域建筑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2008.

[3]陈飞.湖北省城镇化发展方略的思考与选择[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2011.

[4]吴莉娅.中国城市化前景分析[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 2002.

[5]张永岳.我国城乡一体化面临的问题与发展思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1) .

古建筑文化遗产 篇8

鲁迅文化遗产的分布

鲁迅先生的一生,波澜壮阔,却颠沛流离。

鲁迅先生少小离家去南京求学,而后到日本学医,弃医从文后回杭州和家乡绍兴任教,然后到国民政府教育部任职并随教育部迁往北京,数年后短暂的到厦门、广州任教,接下来来到上海,终老于申城。

鲁迅先生一生经历了7座中国城市,甚至有时候要在一个城市中更换很多次居所。搬家或许是一种不那么愉快的经历,因为这种行为往往和抛弃所属的物品、试图遗忘一段经历相联系。但是我们不能忘记鲁迅先生,他的每一处住所都蕴含着或多或少的华年往事,这也都是鲁迅先生遗下给我们或有形或无形的遗产。

时值今日,鲁迅先生的纪念地往往都是由故居发展而来。发展程度较高,能够在故居之外单辟博物馆、纪念馆的,大概有如下几处:

第一座以纪念鲁迅为宗旨的博物馆是北京鲁迅博物馆,它是在北京阜成门内鲁迅旧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北京阜成门内鲁迅旧居是鲁迅先生自行设计施工的一座四合院,也是鲁迅先生在北京最后的住所。解放后第一年的鲁迅逝世纪念日(1949年10月19日),北京鲁迅旧居向社会开放一天。随后,文化部开始在保持旧居原样的基础上进行测绘和修缮,并筹划在旁边建设一所博物馆。1956年10月19日,北京鲁迅博物馆竣工,正式对外开放。我们现在看到的陈列厅,是1994年9月竣工的新陈列厅;而现在看到的展览《鲁迅生平陈列》则是2006年重新布展、调整过的。

上海鲁迅纪念馆是由上海鲁迅旧居以及鲁迅墓发展而来的。鲁迅来到上海后,最终居住在山阴路大陆新村9号一直到逝世。1951年1月7日,上海鲁迅旧居对社会开放。1956年10月鲁迅墓由万国公墓迁建于鲁迅公园(原虹口公园),并在墓旁修建了上海鲁迅纪念馆,虽然大陆新村的鲁迅旧居距鲁迅公园有一定距离,但在行政隶属上,旧居是纪念馆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现在看到的上海鲁迅纪念馆及其展览是1999年纪念馆改扩建后重新对社会开放的。

绍兴鲁迅纪念馆由绍兴鲁迅故居发展而来。鲁迅的家族——绍兴周家是当地的望族,鲁迅小时候生活的祖屋幸运的在时代变迁中保留了下来。1953年1月,以绍兴鲁迅故居为馆址的绍兴鲁迅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2004年5月,在绍兴鲁迅故居旁,新修建的结合历史气息与现代化功能的绍兴鲁迅纪念馆落成开放,故居则恢复了鲁迅生活时代的原状陈列。

还有一些居所,演化成以居住场所为展厅,举办原状陈列的纪念馆,具体有如下几座:

广州鲁迅纪念馆是由鲁迅先生在中山大学任职期间的宿舍和住所发展来的。1927年,鲁迅从厦门来广州任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兼教务主任,先居住在中山大学“钟楼”,后迁居白云路“白云楼”。1959-年10月,中山大学“钟楼”被建设为广州鲁迅纪念馆,它也是广东省博物馆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广州还建有一个纪念鲁迅先生的主题公园。

厦门大学鲁迅纪念馆是由鲁迅先生在厦门大学任职期间的宿舍发展来的。1926年至1927年,鲁迅在厦门大学任国文系教授与国学研究院教授,居住在集美楼。1952年,集美楼的鲁迅住所被设立为厦门大学鲁迅纪念室。1976年10月,为纪念鲁迅诞生九十五周年、逝世四十周年和到厦门大学任教五十周年,该纪念室进行全面整修和充实,扩展后命名为“厦门大学鲁迅纪念馆”,正式对外展出。我们现在看到的展览是2006年改陈后重新对外开放的。

南京鲁迅纪念馆是由鲁迅青年时代就读过的学校“南京陆师学堂附设矿路学堂”发展而来的。“南京陆师学堂附设矿路学堂”后来演变成南京师大附中的一部分,该校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建有鲁迅的纪念室。2006年,以纪念室为基础的南京鲁迅纪念馆正式开馆。

与以上6座纪念馆不同的是,浙江省临海市民间鲁迅展馆是唯一一家民营的鲁迅纪念馆,于2006年元旦竣工。

此外,还有一些鲁迅先生曾经住过的地方,譬如北京西城区八道湾胡同11号院鲁迅及周氏家族旧居、北京绍兴会馆、北京西城区砖塔胡同61号、上海虹口区景云里23号、广州白云路白云楼26号等等,虽然没有成立专门的纪念馆,但是有些已经成为不同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不过还是有一些甚至已经体无完肤。每当我们有意识地接近先生的故居,无论目睹或好或坏的保存现状,无论体验近似于还原历史环境的原汁原味,还是体尝被时代修改的面目全非的现实,都能隐隐感觉到先生当年的际遇和感情。

另外的好消息是,在鲁迅先生曾经留学过的日本仙台,鲁迅先生的寓所也得到了日本政府的保护并对游人开放。

鲁迅文化遗产保护情况

以浪漫主义的色彩来看待鲁迅先生的旧居,我们会觉得它们是平等的,无非是其中各有自己的故事而已。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历史车轮运转到今天,往往会把残酷的现实碾成血痕展示给我们看。

在北京、上海、绍兴鲁迅遗产发展程度比较高的三个城市的纪念馆中,保护情况比较好,也许最受重视的就是绍兴鲁迅纪念馆了。2003年,绍兴市制定了《鲁迅故里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以鲁迅故居为核心,修建了面积为50余公顷的历史风情街,街区内恢复了鲁迅当年生活过的故居、祖居、三味书屋、百草园等风貌,修复了10余座典型的历史建筑,咸亨酒店、东昌坊口、塔子桥、土谷祠、长庆寺、恒济当铺等在鲁迅先生笔下出现的场景也在这一环境中被塑造出来,形成了一派清末江南水乡的风貌。在绍兴的旅游规划中,这一街区成为了旅游核心,游客们往往是参观完这一街区才接下来游览如兰亭、沈园、大禹陵等其他景点,而游客中心这一任务也往往由鲁迅故里历史街区来承担。由于历史街区风貌对游客的吸引力很强,所以绍兴鲁迅故里的观众量每年都有数百万,带来的旅游收益也颇为可观。

然而红火的旅游市场却并不能掩盖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问题,绍兴鲁迅故里采取的是商业化公司制的开发模式,开发权利掌握在绍兴鲁迅故里有限公司手中。商业化的开发模式带来的必然结果是文化遗产适合商业化、市场化开发的部分得到了大大加强,譬如故居的维修,环境的整治;而不适合商业化、市场化开发的部分——而这部分往往是文化遗产事业具有自身特殊性的部分,比如博物馆业务水准、学术研究水平、对鲁迅精神的发掘和阐释等方面,发展就会相对滞后,自然也就无法和红红火火的旅游市场以及庞大的观众数量相称。但是笔者认为,只有这一部分的发展,才是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不然,文化遗产也就和普通的旅游景点质量和内涵趋同,无从在其特殊优势发挥上做到可持续发展了。

上海鲁迅博物馆和旧居的现状,颇称得上是鲁

迅纪念地发展的典型。从博物馆这一角度看,展览内容集中展示鲁迅在上海的生活和工作,切入角度颇有特色;在形式设计上,色调的搭配、光线的明暗、高科技辅助展示的手段也很新颖、现代,几款文化产品也开发的有模有样;年均观众量数十万,各项业务在全国博物馆中也较为出色。从故居角度看,基本上所有的旧居都保持着当年的原貌和原环境:景云里23号故居位于上海“文化名人街”多伦路上,整体风貌得到了保护;大陆新村故居则开设了鲁迅生活的原状陈列对游人开放,再现了当年鲁迅先生生活的场景。我想,上海鲁迅文化遗产的保护状态,可能更接近于文化遗产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普遍现象。

北京鲁迅的博物馆和旧居,也许是三者中情况比较糟糕的。阜成门内鲁迅旧居在北京鲁迅博物馆院内,只保留了单体建筑,历史环境感并不强;而且由于阜成门内地区历史上是体力劳动者聚居区,一直到现在也未进行彻底整治和改造,周边环境十分恶劣,这直接导致了北京鲁迅博物馆观众吸引力的下降;虽然北京鲁迅博物馆的学术研究相对出色,在鲁研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从展览和观众服务上看,还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二者的共同作用导致北京鲁迅博物馆的观众量较为稀少,目前年观众量大概只有几万人,明显和其全国一级博物馆的地位极不相称。而其他几处故居的状况比阜成门内旧居还要糟糕:八道湾胡同11号院故居位于北京旧城改造拆迁区域,几乎不能幸免于毁坏的命运,而目前这个小小的三进四合院居然居住了36户人家。更为悲惨的是,由于争议性人物、鲁迅先生的二弟周作人先生长期居住于此,所以连鲁迅先生唯一的孩子周海婴先生都不赞同将八道湾作为鲁迅旧居保护起来,这无疑对这一故居的生存起到了不利的影响。而砖塔胡同鲁迅旧居在2003年的旧城改造中几乎被拆掉,绍兴会馆鲁迅旧居也沦为大杂院,当年风采荡然无存。在号称中国文化高地的北京,我们竟能感觉到一代宗师的风骨被无情的忽视乃至忘却。以上三地的鲁迅故居保存和利用状况,不但反映了鲁迅文化遗产的现状,恐怕也能部分代表名人故居类遗产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和处境。

交流与合作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几乎大部分名人故居类的都存在这样尴尬的问题:纵向比较,它承载的不过是名人生命中的一部分,很可能无法全面而完整地阐述出一位名人的内涵和精神;横向比较,它又仅仅是所在城市风骨和气节的一个方面,同样无法全面和完整地阐述一座城市的文化特质。在故居之外建设博物馆也许能够放大一座故居的功能和影响,但是仍无法解决上面的根本矛盾。所以打破种种壁垒和阻碍,走向联合发展,共同进步,才有解决这类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困境的希望。

回到鲁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来,鲁迅文化遗产的发展大概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向:对鲁迅的文化遗产以及鲁迅生活时代的文艺界和文艺理论的研究,鲁迅文化遗产纪念地的研究——由于北京、上海、绍兴三地都建设了独立于故居之外的博物馆,我们大可以把这一方面看作是博物馆学研究,以及鲁迅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和市场培育。而我们恰恰可以发现,北京、上海和绍兴三地的鲁迅纪念地的优势特点,就是上述的三个方面,这构成了三馆合作的完美基础。

但实际上,鲁迅文化遗产各单位的合作和交流的情况是很不乐观的。今年6月17日,全国鲁迅博物馆纪念馆年会在南京鲁迅纪念馆召开,会期2天。通过网络的报道,我们看到会议主要还是以鲁迅研究方向的学术交流为主,并未涉及到馆际合作为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层面上来。

在笔者的构想中,这种基于鲁迅文化遗产的合作,无疑还可以推向更高的层次。最初是以联合办展为主要形势的业务合作,而后是互相派遣人员进行学习和培训的人才交流合作,接下来是联合研究并申报科研课题和研究项目的学术合作,还可以尝试联合开发文化衍生品、文化产品联合销售乃至推出旅游服务的文化创意产业合作。通过合作,探索出一种模式、培养出一批人才,就可以带动力量较弱、发展程度较低的鲁迅文化遗产单位,激活这些在保护利用上还比较薄弱的鲁迅文化遗产。在理想状态下,甚至可以打破行业和单位的划分,在整体上考虑鲁迅文化遗产的管理和开发,力求“单独运营、宏观管理”,实现终极的战略合作。

在城市层面上,北京鲁迅博物馆也开展了自己的探索。北京鲁迅博物馆和同处首都的其他七家名人纪念类博物馆构建了合作关系,每年推出一个联合展览,试图从多角度来说明阐述京城名人对城市文化作出的贡献。可惜由于种种客观条件,合作的层面仅仅停留在联合办展上,未能更进一步。

日前,笔者参加了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试点工作。从工作中发现,名人纪念类博物馆的综合水平仍处在一个较低的发展阶段,较之综合历史类博物馆仍有一定程度的差距。我想,探索名人博物馆联合发展的模式也许将成为名人文化遗产发展的潮流。一方面是突破地域进行相近主题文化遗产的合作,一方面是突破主题进行同一区域文化遗产的合作,也许将成为潮流中的两个主导方向。

上一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意义与实效的论文下一篇:采矿业调查报告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