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德育计划

2024-06-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九年级化学德育计划(共13篇)

九年级化学德育计划 篇1

《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指出:“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把德育大纲的贯彻实施看成是各科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作为高一化学教师,应该多思考如何对高一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

学校以德育为首,这是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所决定的,也是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所处的主导地位所决定的。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各级各类学校不仅 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此话明确表达和肯定了德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德育为首,并不是德育唯一,更不是孤立,架空德育。必须坚持五育并举,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德育为首,并不排斥其他教育,也不能 代替其他各育,德育只有渗透到其他各育中,只有充分发挥德育对各育的导向作用和动力作用才能体现德育的首要地位。

学校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以教学为中心,是学校特殊职能决定的。学校是传授知识,技能,培养人才的场所,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通过教学。德育要 通过教学向学生传授有关自然和社会科学知识,有关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知识,才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智育要通过教学才能使学生掌握知识,发 展智力;进行体育,也要通过传授和学有关人体生理卫生知识,体育运动知识,技能,环境保护,才能促进学生发展体力,健康成长。三,实施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上好绪言课:根据德育目标和高一学生年龄、生理、心理、学科特点,从我校学生实际出发,我重点摆在“迈好高中第一步”;为学生高中阶段学习开一个好头。于是我在新课前安排了一节“绪言”。在绪言课中我充分利用幻灯,挂图向学生大力宣传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 我国古代化学上的发明创造: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灿烂的文化,对人类的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我们的祖先在50万年以前就掌握了火的利用;西 汉前期出现了书写和绘图的纸,几个世纪后传人外国,纸的发明是用化学方法制成较纯的纤维素高分子的一项重要成就,我国劳动人民在1000多年前就制造出火 药,火药的发现,是人们从化学能转变成机械能的先声,是人类科学发展史中的里程碑。3600年前的殷商时,就开始冶炼纯铜。青铜、春秋战国时就会鼓风炼钢 和铸造技术、比西方早1000多年。我国也是最早发现利用煤。天然气、石油的国家。英国人李约瑟在所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列举了26项技术发明,中国 都大大早于西方。通过这些生动史实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对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现代化学科学的伟大成就。

新中国诞生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发奋图强,勇攀科学高峰,取得了巨大成就。1965年我国化学家首先用人工方法合成了蛋白质——结 晶牛胰岛素,1981年我国又首先用人工方法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超导体的研究;碳60分子结构及性质的研究;对新能源氢化钛的研究等都走在世界前列;改革开 放以来,我国煤、水泥,原盐、稀上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钢铁产量进入世界钢铁大国行列;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七位,增长速度居世界首 位。

综上所述,我认为寓德育于化学教学之中的关键是教师。

九年级化学德育计划 篇2

一、选择题 ( 本题包括20 个小题, 每小题2 分, 共40 分)

1. 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

A.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B.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C.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D.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2. 下列物质中, 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3B.Cu (OH) 2C.Ca O D.NH4NO3

3.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 错误的是 ()

A.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小, 空气质量越好

B.空气中的CO2含量过多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C. 按质量计算, 空气中约含氮气78% , 氧气21% , 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1%

D.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 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4. 核电站中可用硼酸 ( H3BO3) 吸收中子, 阻断核辐射。硼酸中硼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 B.+2 C.+3 D.+4

5.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厨房煤气管道漏气, 马上打开抽风机

B.冬天关闭门窗用煤炉取暖

C.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 迅速用湿布盖灭

D.炒菜时油锅着火, 立即浇水灭火

6.“绿色化学”有助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因地制宜, 大力发展风力发电

B.废旧电池集中回收, 并填埋处理

C.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提倡绿色出行

D.使用可降解塑料, 减少“白色污染”

7 . 古代“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 Ag + 2 H2S + O2=2 X + 2 H2O , X的化学式为 ()

A.Ag2O B.Ag S C.Ag2O2D.Ag2S

8.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丙可能是单质

B.在该反应中丁一定没有参加化学反应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 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9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B.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

C. 图书档案起火宜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

D.不慎碰倒酒精灯, 酒精在桌面燃烧, 用水来灭火

10.关于电解水的实验中, 以下说法的是 ()

A. 该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该实验可以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C.实验中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试管1中的气体是氢气

11 . 已知某氮氧化合物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 ∶ 16 , 则该化合物是 ()

A.NO2B.N2O C.NO D.N2O3

12 .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所以发生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B. 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 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 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能燃烧

D. 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 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13.下列有关元素符号“Cu”表示的意义中的是 ()

獉獉A.一个铜原子B.一个铜元素

C.铜D.铜元素

14. 用如下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 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结论

B. 该实验使用了相同的可燃物

C.该实验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不燃烧, 红磷燃烧

D.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5 . 氢氧化钠溶液能和二氧化碳反应, 右图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等, 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A. 气体从b端通入, 收集氧气

B. 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 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C.瓶内装有氢氧化钠溶液, 吸收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D.在a端接量筒, 瓶内装满水, 测量气体的体积

16. 节能减排对发展经济、保护环境有着重要意义。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理念的是 ()

17. 走进化学实验室, 同学们能够学会最基本的操作。以下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读取液体体积B. 倾倒液体

C.过滤D.制取二氧化碳

18.以下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

19.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

A.Mg—镁B.2Na—2个钠元素

C.3Fe2+—3个铁离子D.4N2—4个氮原子

20. 人在剧烈运动后, 血液中会产生较多的乳酸 ( 化学式为C3H6O3) , 使肌肉酸痛。放松一段时间后, 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从而使肌肉的酸痛感消失。下列关于乳酸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乳酸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B.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

C.乳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乳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二、填空题 ( 共20 分)

21. ( 6 分) 江西龙虎山因特有的丹霞地貌被誉为“中国红石公园”, 其红色砂砾岩由石灰岩、氢氧化铁、石膏等成分组成。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下列带点部分:

(1) 石灰岩中含有的______________。

(2) 石膏主要成分硫酸钙中含有的__________。

(3) 岩石呈红色是含氢氧化铁所致, __________。

22. (6分) (1) 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的操作是__________。

(2) 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 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__________。

(3)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水是化合物, 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质

B.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 能维持人体的体液平衡

C.水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D.水中氧元素含量很高, 能提供人体所需的氧气

23. (8分)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 1) 右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示意图。

①实验时, 取下橡皮塞, 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待反应结束装置冷却至室温后, 打开弹簧夹, 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偏低, 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

A.使用的红磷量不足B.装置气密性不好

C.实验中弹簧夹没有夹紧

( 2) 目前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是三大化石燃料, 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①燃烧化石燃料会使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造成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 不仅如此, 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 我们既要节约使用化石燃料, 又要开发利用新能源。

②我国已经开发和推广使用乙醇汽油, 其中含乙醇10% , 使用这种乙醇汽油的好处是___________ ( 写出一点) 。

三、实验题 ( 共26 分)

24 . ( 14 分) 根据下列装置图, 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 1) 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_ (填序号) , 检验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 3) 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并收集较干燥的氧气时, 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 ( 填序号)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停止加热时, 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 然后再___________________。

( 4) 实验室还可以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常温下, 在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不能使木条复燃的是_______________。

A. 5 m L 5 % 的过氧化氢溶液

B. 5 m L 5 % 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二氧化锰

C.5 m 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硫酸铜溶液

D.5 m 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红砖粉末

25 . ( 12 分) 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中CO2的制备、净化、检验, 最后收集一瓶干燥的CO2。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药品选择的探究实验, 记录如下:

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 一般选择第______ ( 填序号) 组药品, 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C装置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则C中所盛放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 反应过程中将弹簧夹关闭, 在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E收集方法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 共14 分)

26 . ( 6 分) 在现代生活中, 人们越来越注重微量元素的摄取。碘元素对人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图是某地市场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食用碘盐”属于________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

(2) 碘酸钾 (KIO3) 中钾元素、碘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

( 3) 碘酸钾 ( KIO3) 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 ( 计算结果精确到0. 1% )

27. ( 8 分) 用100 g KCl O3和Mn O2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反应前测得Mn O2占混合物总质量的25% , 反应一段时间后, 又测得Mn O2占30% 。求: 此时分解的KCl O3的质量是多少? 制得的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

1.C;2.C;3.C;4.C;5.C;6.B;7.D;8.C;9.A;10.C;11.A;12.D;13.B;14.D;15.A;16.D;17.A;18.D;19.A;20.C。

21. (1) Ca; (2) SO2-4; (3) 。

22. (1) 过滤; (2) 煮沸; (3) AB。

23. (1) ①烧杯中的水倒流入集气瓶内, 约到刻度1处②AB

(2) ①温室效应②节省石油资源。

24. (1) 集气瓶

(2) BC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若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集满

(4) A

25. (1) ③Ca CO3+2HCl=Ca Cl2+H2O+CO2↑

(2) 澄清石灰水CO2+Ca (OH) 2=Ca CO3↓+H2O

(3) A中锥形瓶内液面下降, 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4)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26 (1) 混合物; (2) 39∶127; (3) 59.3%。

27解:反应前:

Mn O2的质量为100g×25%=25g;KCl O3的质量为100g-25g=75g。

反应后:

混合物的质量为25g÷30%≈83.3g;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00g-83.3g=16.7g。

设已分解的KCl O3的质量为x。

九年级化学概念教学反思 篇3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基本概念几乎每节都有。初中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好概念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以下是我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关概念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抓住概念中定义标准

为了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首先要抓住概念中的定义标准。教师对概念论述时的关键词要准确把握,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

例如,在讲“单质”这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定义标准是“纯净物”,且“只有一种元素”。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因它们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又如,“溶解度”的定义标准有:(1)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2)指明“溶剂的质量为100g”;(3)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4)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克数”。这四个限制性语句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标准,缺一不可。

二、比较概念内涵间的关系

将概念的内涵俩俩比较,确定它们间的关系,防止混淆。概念的内涵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如化学反应和分解反应,前者包含后者;对立关系或并列关系,如纯净物与混合物;交叉关系,如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有些化合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有些又不是,同样,有些氧化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有些也不是。运用图示可以表示如下:

1.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2.对立关系或并列关系:

3.交叉关系:

三、运用脉络法归纳概念

归纳可以使学生心中有“一览众山小”之愉悦感,容易做到胸有成竹,举一返三,触类旁通。脉络法是常用的归纳方法。如物质分类概念可归纳如下:

在脉络中,结合“打比方”的方法很容抓住概念的定义标准而不易混淆。例如,化合物与混合物是大多数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我在黑板画出了物质的分类脉络,问学生:“张家的孩子姓什么?李家的呢?”学生很快回答:“张家的孩子姓张,李家的孩子姓李”,我又问“从黑板上的脉络中看,化合物是谁家的孩子?”学生非常兴奋,齐声回答“是纯净物家的”,“那它该姓什么呢?”。“当然姓纯了”。这样,枯燥的化合物概念就在欢声笑语中跟混合物区分开来了。

四、正反例证比较,使概念更加清晰

有些概念,有时从正面讲完之后举正面例证,再从反面来讲,举出反面例证,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不致混淆。

例如在讲了“氧化物”的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如果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叫做氧化物”之后,可接着提出一个问题:“氧化物一定是含氧的化合物,那么含氧的化合物是否一定就是氧化物呢?为什么?接着举出正面例证:H2O,CO2,MgO等都是氧化物,反面例证:CaCO3,(NH4)SO4,KMnO4等都不是氧化物”这样,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反复推敲,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概念中关键的词句“由两种元素组成”来分析,由此加深对氧化物概念的理解,避免概念的模糊不清,也对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在习题中形成概念,纠正错误

做题是学习中的一种重要的过程和方法,通过做题可以形成概念,纠正错误,还能训练思维方法。例如为了形成“元素”、“分子”、“原子”“化合物”, “氧化物”等概念我选用了以下习题:

(重庆中考题)今年5月12号汶川发生大地震,为了支援灾区防疫,我市紧急生产过氧乙酸消毒液,过氧乙酸的化学式是C2H4O3,以下叙述错误的是(D)

A.过氧乙酸中含有三种元素

B.过氧乙酸分子由9个原子构成

C.过氧乙酸是化合物

D.过氧乙酸是氧化物

(重庆中考题)香烟烟雾中含有CO、CO2、SO2等气体,这3种气体的共同点是( A )

A.都是氧化物 B.都含有氧分子 C.都能燃烧 D.都有毒

通过适当的练习,学生对所学概念就会由模糊变得“恍然大悟”,利于在大脑中形成清晰德化学概念。

六、在结构关系图中形成概念

物质结构的概念是很难准确形成的。我画了结构关系图,并说明对物质结构的描述要做到“对应逐级”,不能“越级”不“平级”。 “越级” 描述和“平级”描述都是错误的。这里的“对应”是指要分清“物质由分子构成呢,还是原子直接构成”。这里的“逐级”是指关系图中“相邻”的概念,不相邻的概念间就是“越级”, 例如说“水由氢、氧原子构成”就是越级。这里的“平级”是指同一概念中出现同一级别的概念,例如说“水分子(分子)里有氢分子(分子)”就是“平级”,这样学生心中模糊的结构概念就容易变得清晰。

九年级德育安全工作计划 篇4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 9 九年级德育安全工作计划

上学级部的政教工作,以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核心,以主题教育为主线,依靠全体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本学期根据学校工作计划、政教处工作计划、学生的身心特征和九年级阶段特征,在政教处指导下,大力开展政教活动,进一步提高活动的成效,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为此,特制定本计划。

一、大力开展德育活动

本学期根据九年级学生的特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大力开展德育活动,让每一个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立志报效祖国,努力刻苦学习。

1、组织学生参加开学典礼。各班可利用身边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纪律教育,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2.各班组织学生收听收看《开学第一课》。要求各班利用适当时间组织学生畅谈观后感想,级部将对各班上报的优秀观后感进行评比

3、继续贯彻落实“一周一主题”教育活动,做到每周有主题,每班有活动,人人都参加,个个有收获。

4、大力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根据政教处的安排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努力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立志为国读书。

5、在国庆节前后组织开展班级风采暨中考动员报告会,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

二、继续开展安生卫生教育活动

本学期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加强安全卫生教育活动,做到安全卫生工作,人人讲、个个抓,事事讲、时时抓,警钟常鸣,毫不松懈。努力打造安全平安级部,为建设平安校园做贡献。

1、继续贯彻落实“一周一提醒”安全卫生教育活动。各班主任可根据政教处的“一周一提醒”的安排,结合本班的实际,利用主题班会或晨会,对学生进行“一周一提醒”教育活动,并在级部相应的主题帖后跟帖,报告活动的开展情况。

2、组织学生参加安全防空演练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重点加强交通安全、用电安全和食品安全的教育工作。

3、对学生进行卫生教育。拟采用讲座、知识竞赛、办手抄报、征文比赛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卫生教育,预防秋季传染病。

三、文明行为习惯教育活动

级部将把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作为本届政教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努力建设一个无男生留长发、染发,无女生穿金戴银、涂脂抹粉,学生衣着得体,言谈举止文明大方的级部。

1、继续开展文明行为星的检查评比工作。

2、在检查小组对各班级学生进行检查评比的同时,级部将组织级部管理人员、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不定时地进行全面检查。坚决杜绝不文明的行为习惯。

3、开展“什么是美什么是快乐”的讨论。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励志教育

1.本学期拟请有关专家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组织学生开展一次中考励志行活动。

上述计划的落实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级部的政教工作一定能取得成效。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九年级化学复习计划 篇5

本学期新课教学已经结束,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圆满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制定复习计划如下:

教材和考点归纳为主要复习资料,同时做好模拟测试以及试卷的讲评和分析

第八周 复习1-12基础知识

第九周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第十周 元素及化合物

第十一周 化学实验

第十二周 化学计算

第十三周 科学探究

第十四周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十五到十六周 热点题型训练

第十七周—— 模拟测试、讲评模拟试卷;综合练习。查缺补漏,对九年级化学的重点、难点知识进行强化训练;

四、复习措施

1、紧紧抓住上课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率。

2、紧紧围绕重点和基础知识,结合历年中考题讲通、讲透、练会,注意试题的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探究性、时代性和教育性。

3、在引导学生方面,要求关注对所学知识的重视和整合,检查自己对知识结构体系的整体把握能力;适当引用试题的开放性与探究性,以引导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彻底杜绝繁、偏、怪题。

4、在资料的使用上,不能面面俱到,能让学生自己看的,教师不要讲解过多,要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阅读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试卷的应用,一节课有计划的安排边讲边做,训练学生的速度和准确率,切忌提海无边盲目做题。

九年级化学复习计划 篇6

以《化学课程标准》为纲领,以教材为载体,以《中考说明》为模式,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为我们复习的指导思想。重视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培养。确定基本知识点,对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作专题讲授,反复运用,以加深理解。

二、具体措施:

1、循序渐进:化学知识点多,分散,不好记,复习时需要把知识集中起来,从中找出有规律性的东西,按照知识有机结合起来,由低到高,由浅到深,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

2、讲练结合,专题讲解,加强训练。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要内容进行专题强化训练,有一定代表性的内容更需要加强。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严谨性。

3、采取灵活多样的复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4、进行题型分析,掌握解题规律。

5、通过形成性测验,检查复习效果。

6、注重对学困生的学习指导,同时要设计作业,以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采取多鼓励、少批评;多督促、少布置;多辅导、少轻视的情感教育,以便在提高全体学生的成绩上体现出它们的价值。

浅谈九年级化学概念的教与学 篇7

关键词:化学概念,方法

化学概念是根据化学变化的现象、实质和事实高度概括出来的知识, 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 概念的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化学概念的教与学呢?

一、找本质抓关键

化学概念是用简明、精辟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 概念中的每一个字、词都有一定的内涵, 它既揭示了概念的本质, 又使易混概念容易区别。教学时要指导学生认真剖析概念, 弄清含义, 抓住概念中的关键性的字、词, 找出概念的本质, 排除非本质的干扰。如对于“催化剂”这一概念, 一要抓住“改变”两字 (有加快和减慢之意) ;二要以反应前后为条件, 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三要明确“剂”的意思 (指一种物质) 。

二、分层次抓要点

概念教学, 要指导学生全面地认清概念的本质属性和应用范畴, 分清概念中的层次和要点。如讲解质量守恒定律时, 可将概念分为以下层次进行理解: (1) “质量总和”是指反应物, 且指完全反应的那部分物质; (2) 生成物是指反应后生成的所有物质; (3) “质量守恒”的实质是化学反应前后, 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再如, 剖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这个概念时, 可抓住以下几个要点分层理解: (1) 定义的对象是固体物质。 (2) 定义的前提条件是:温度一定;溶剂为100克;溶液是饱和状态 (注:三个前提条件缺一不可) 。 (3) 定义中规定的单位是克。 (4)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是溶质、溶剂的性质及温度。

三、举反例辨是非

一般来说, 课本只从正面阐述概念, 这无疑是重要的。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 教学中应在正面理解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从反面或侧面去逆向剖析, 使学生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理解、掌握每一个概念。

四、抓变式巧变形

有些概念若死记硬背, 是很难理解和应用的, 但若结合概念的内容改写成公式或其他形式来表示, 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 “相对原子质量”概念可表示为:

又如“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可用下列形式表示:

1. 化合反应:A+B=AB

2. 分解反应:AB=A+B

3. 置换反应:A+BC=AC+B

4. 复分解反应:AB+CD=AD+CB

再如, “氧化还原反应”这一概念可表示为:

通过如此的变式或变形, 则比文字叙述更简明、清晰,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找联系抓类比

在化学概念中, 有些概念之间虽有本质的不同, 但也有相互联系的一面。教师在教学中讲解新概念时, 可提出与已学过的有联系的概念作类比, 寻求它们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的差异, 避免概念混淆。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能否生成其他的物质;“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在于是否同分;“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于化学反应中能否再分;“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在于是否是同元。

列表比较也是一种比较好的类比方法。如:

通过类比, 不仅可防止概念的混淆, 而且还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同时亦可“温故而知新”把新旧知识连缀成有机的整体。

九年级化学用语复习的探究 篇8

关键词:化学用语;基础;系统;网络化

化学用语是人教版上册所学的内容,第二学期大部分学生已遗忘,为了在中考中不使这部分知识造成大量失分,我在化学教学实践中特把化学用语复习的方法总结为三步:基础、系统、知识链。查漏补缺,让学生系统掌握化学用语。

一、从基础入手

遗忘是初中学生经常出现的现象,所以复习化学用语一定要让学生认真阅读化学课本。抓住课本,也就抓住了基础知识。我在教学中复习元素符号的方法是首先让学生打开上册62页的表3-4常见元素符号,然后让学生指出元素符号O、Fe的意义,再把1、2、3、+、-和Na、Al、H、Fe、O这些数字和符号用不同的方式组合,通过练习,找出学生遗忘的知识,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从书写到化学用语的运用都做到了查漏补缺,练习注意了基础性。

二、注意知识的系统性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有教师认为“得化学用语者得天下”。不懂化学用语,学习化学就不能入门。化学用语和化学教材的各部分知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化学用语的特点是学生容易理解,但不用又容易遗忘,例如,可以借助化学用语概念图,师生可共同分析各个化学用语之间的异同和联系,有效促进化学用语知识体系的形成,使学生不易遗忘。

三、使学生通过学习形成知识链

借助发散思维的教学方法,检查和发现知识的不足、错误,及时给予纠正,使学生把化学用语形成知识链。如,把物质分类:单质按金属、非金属写出它们对应的化学式;化合物按氧化物、酸、碱、盐写出它们的化学式。这样就能避免学生单一地、孤立地记一些零散的知识。又如,酸、减、盐的关系图,根据金属、非金属的性质从纵的方向和横的方向形成知识网络图;纵向联想,掌握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的转变关系;横向联想,掌握金属与非金属、金属與酸、金属与盐的转化关系,使学生对书写化学方程式形成网络化。

总之,复习好化学用语是中考的关键,以上是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总结,不断提高,使学生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侯希才.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初探[J].教学与管理,2004(6).

[2]石山.初中化学符号教学策略谈[J].中华教育论坛,2007.

九年级化学教学计划 篇9

一、指导思想

作为九年级的化学老师,要以国家倡导的全面素质教育为宗旨,以不仅教育学生基本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面向全体学生,公平的对待学生,我们学校近几年以“倡树教育新形象,我为复兴做贡献”的宗旨,对我们学校进行全面的改革,在跟随学校的改革步伐中,更要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教育学生,为了这个学期能教好教学,特制定以下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三四两班的化学教学任务,其中三班六九人,四班七十人,从八年级其它学科反映,这两个班学生底子一般,所以我想先从学生学习的兴趣入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便将来中考取得好的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 教材体系的第一个特点是难易安排合理、知识点难点分散、结构由易到难。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木炭、水、铁、盐水等引入,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同时有合理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对每个课题部分又有实验探究,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先喜欢上化学,在难的重点的部分设在第五单元,这样学生可以自然的接受,慢慢的养成化学学科思维。

仙台镇中

王俊

三、教学具体目标

1.熟练掌握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常见元素和化合物的基础知识,掌握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了解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2.从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例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3.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近年来的具有代表性的中考题,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适应中考及答题的各种技巧。

4.对于班内一些不爱学习的学生,要经常和他们在思想上加以沟通,从根本上解决不爱学习的习惯。

四、教学方法

九年级化学课程,强调知识的概念性和基础性,从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并且要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社会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所以我认为初中化学教学中,应该如何根据学生实际,通过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获得教学成功的关键。

五、教学措施 1.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节约药品。

2.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3.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对化学课堂教学内容的检测与评价:

在教学目标上,要从以注重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真正体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整合。

在教学内容上,要使化学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需要,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来建构知识,把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九年级化学教学计划 篇10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一班的化学学科教育教学工作,九年级是非常关键的一年,为了将本学期的工作顺利开展,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之下,我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总体情况分析:学生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优等生比例偏小,学习发展生所占比例太大,其中发展生大多数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和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根据以上情况分析:产生严重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初三才接触化学,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为了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应据实际情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行“自主互动”教学法,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验到“我上学,我快乐;我学习,我提高”。首先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分类指导,加大平日课堂的要求及其它的有力措施,平日认真备课、批改作业,做好优生优培和学习困难生转化工作。

二、教材分析

1.重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选择对学生发展有用的知识。

2.将科学探究作为教科书内容的一部分。课程改革将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据此,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也将科学探究的内容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不同的内容来体现科学探究过程,见下图科学探究的不同内容: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中的探究内容以各种形式体现,主要有探究活动和实验、讨论、家庭小实验、制作设计、调查与研究、数据处理、查阅收集资料,小组学习竞赛。3.单元之间的融合。

第一单元到第三单元是生活经验与化学基础知识。第四单元到第五单元是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事实。第六单元到第七单元是化学基础知识与应用。每一单元都不是单独存在的,相互之间都有理论或实践的联系。4.知识内容的呈现和处理。

(1)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精心设计探究活动。(2)创设学习情景,设计不同的编写模式。

(3)对知识本身呈现的处理——理论和概念的淡化。5.化学实验的设计。

(1)根据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选择实验内容。

(2)参考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活动与探究建议”,根据知识安排选择部分实验(3)根据教科书中具体内容的安排,自行设计编写一些实验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四、本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B.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常见地元素和化合物的基础 知识,掌握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2.过程与方法

A.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逐步养成自己动手操作和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B.针对中考改革的新动向,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适应中考及答案的各种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了解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B.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重视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学习。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复习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地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2.备课、上课要抓重点,把握本质。在平日的备课、上课中要把握好本质的东西。

3.跟踪检查。加大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查,搞好今学期化学课的“单元综合课”模式探索和自考工作,并做好及时的讲评和反馈学生情况。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篇11

关键词:化学实验;兴趣;学习方法;重要手段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在教学中怎样从实验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新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体现,自己通过几年对新教材的教学实践谈谈对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的体会:

九年级化学新教材中的实验分为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在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中,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以及探究实验是实验教学的主旋律。

一、对演示实验的教学

演示实验的主体是教师,是以教师的示范操作为主,从而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认识化学知识的一种实验。例如对基本实验操作的教学,是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保证,教师不要只从教材上去教学生,要从生活中做起。教师在课堂上演示的时间不多,只作规范的操作,但学生在课堂练习的时间比较少,那我们就要抓住学生的生活经历让他们去体会。我在化学基本实验操作这堂课的教学前先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会把热水瓶的水倒在杯子是怎样倒的;当洗衣服时洗涤剂如何使用,比较科学等等,让学生自己亲自去体会从而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也使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化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对学生的分组实验

教师不但要组织学生做好学生实验,我还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如在学习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把演示实验改成了学生实验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结果,交流并归纳结论,得出金属的化学性质。学生由于对金属的化学性质没有印象,他们还存在怕失败的心理,这时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鼓励他们自己动手、独立完成实验,使自己拥有亲手做、用脑想、亲自参与,才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还要教会学生克服胆怯、怕失败、危险的心理,用科学家的事迹教育学生,启发他们大胆实验。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化学实验不仅仅在于验证和扩展化学知识,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也是新课程教学探究的核心。

参考文献:

[1]韦会江.九年级化学实验的一点教学体会和改进建议.学教育,2008(8).

[2]周晓.科学探究教学的几点思考.学仪器与实验:中学版,2004(1).

九年级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篇12

有效教学指的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师的教学行为、方法和手段。有效教学的目的是引起学生的一种参与,通过参与,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有效教学的特点:首先,关注学生。它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从书本出发,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它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服务者,而不是一个灌输者。其次,关注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学生大智慧的发展。大智慧以创新思维为核心,是较高层次的思维,其关注的是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发展。再次,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品质的发展,以及教师自身的发展。如果教师停滞不前,就不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最后,关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学习”,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它更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思考方法,这也是师生互动的基础。

二、有效提问

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学习兴趣,且这种注意或学习兴趣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边学边思”,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判断、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有效提问是一个很微妙的教学技巧。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它能够使学生全神贯注地进行思考、进入良好的思维情景中。反之,一个不严谨、不科学的问题,则会使学生茫然、无所适从,打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它能够使学生精力分散、进入无绪的遐想中。因此,教师的提问,必须有严密的科学性、逻辑性,即教师要善于提问。一方面,所提出的问题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有提高的,并且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另一方面,问题提出后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讨论、思考、探究,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也不能打击其积极性。总之,不要使课堂成为教师包办、自问自答式的课堂。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在九年级化学课堂教学中是如何进行有效提问的。

在讲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我首先演示向放有一长一短两支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的实验和向一个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加三分之一水并振荡的实验,学生被反应现象深深吸引,这时我及时提出问题:“为什么短的蜡烛先熄灭,而长的蜡烛后熄灭?这说明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学生立即围绕问题积极思考,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不难得出: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和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我对学生的回答表示赞赏和肯定之后,紧接着提问:“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甁加水振荡后为什么变瘪了呢?”学生的思维更活跃,纷纷举手抢答,我请一位学生回答,并要求其他学生判断其回答是否正确,全体学生的思维集中在此问题上,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对问题的答案进行交流,充分体现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然后我继续提问:“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得知二氧化碳有哪些物理性质?”学生轻松地总结出二氧化碳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物理性质。这样改变了以往教学中“老师讲,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模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自主探究的情况下获取知识。当学生沉浸在自我获取知识的喜悦中时,我继续提问:“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吗?为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一组探究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新的问题情景中来,充分调动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看到四朵紫色石蕊染成的小花,第一朵喷醋酸后变红,第二朵喷水不变色,第三朵放入二氧化碳气体中也不变色,第四朵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气体变红,而把变红的小花取出加热后又变紫,对实验产生极大的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的好奇心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探究意识增强,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通过小组讨论与交流,最终总结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而碳酸不稳定,有常温或受热易分解的化学性质。接着我提问:“如何检验二氧化碳?”学生立即在脑海中搜索已有的知识,得出利用澄清的石灰水,看澄清的石灰水是否变浑浊的方法来检验,从而得出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发生反应的结论。就在这样层次推进、步步深入的提问中,我以问题引导学生有步骤有层次地自主学习,并进行不断思考,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任何一种有效的、成功的教学方法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一切教育影响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才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财富,才能使学生得到成长与发展。教师的教,要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见成效。只有学生通过直接参与、尝试后的亲身体验与感受,知识的获取方可靠有效。化学课堂教学应从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线索去传授机械性、模仿性、重复性的知识,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线索,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思维,进而学会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完善其人格,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与改革的必然。

九年级化学工作计划 篇13

一、指导思想

坚持贯彻以有效教学推进活动作为载体,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深入探索有效教学的策略、方法和途径,努力实现“减负增效”这一基本目标。继续组织教师积极开展新课程标准的实践工作,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挖掘学生主动探究的潜能,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化学科组建设的工作目标

整合科组内资源,包括课件、论文、教学设计和试题。把校本课程和研究型学习和新课程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有效性同时,使其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学科素养的有效工具。群策群力研究中考和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规律,提高复习与学业水平考试的效率,使我校化学成绩在稳步发展中能再上一个台阶。

三、本学期工作要点

(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方面

由于我组中青年教师较多,本学期尽快形成以学校骨干教师为主的科组教学教研核心,在教学教研、中考备考、竞赛辅导及研究性学习等各方面起到带头作用,大家共同研究、共同讨论、共同进步。此外,加强学科组长和备课组长在科组教学管理中的带头作用,积极组织和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方法和原创学案的编写工作,以提高备课组老师的业务素质,并要认真准备和提高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质量,利用备课组活动或随堂课时间在校内组织一些说课、赛课活动,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教学基本功和教材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把握等,并强化集体备课机制,每周备课活动要有不同的中心发言人并要全面的认真准备,要细到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力培养、科学思想品质方法)都要研究的程度,这样不但能发挥每位教师的智慧,而且全面提升备课组的教学能力保证整体的教学质量共同提升。

(二)教学常规方面的主要工作

1、规范常规教学的过程,如:备课、上课、课后辅导、作业批改等,提高课堂效率,提高优秀课比例。具体的措施:统一备课,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以及难点的好的教法和教学策略都要研讨到位;统一上课,包括教学进度、上课的教学语言规范、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的基本环节等都要有严格的要求;统一课后辅导、作业批改,指的是作业的布置和教辅资料上的习题要有选择的使用,只选择适合我们学生并能适合大部分学生的作业布置,绝不使用题海战术,给我们的学生增加学习负担,并做到每做必批,并对个别同学进行面批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障碍,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也要采取不同的辅导策略,因材施教的为学生进行“提优补差”,让我们的学生保持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组织经验交流会和教学方法研讨会,让科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好的想法和好的作法在全科组得以推广,同时就教学环节中的问题在科组中进行讨论,真正做到群策群力。具体作法:每次教师开课,听课的教师积极参加评课议课活动,共同取长补短,模块考核结束后备课组教师都要交流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并将总结的学案和教学素材均下传下一个备课组组长,以便于下一个备课组借鉴少走弯路;各备课组教师外出参加的各种学习活动后,都要在学科组活动或备课组活动时要将好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交流和研讨,让全体教师都能随时接触到最新的教学动态保证教学上的“与时俱进”。

上一篇:篮球教学比赛下一篇:鼓励初中生经典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