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教学简案

2024-06-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四季教学简案(共12篇)

四季教学简案 篇1

写一种你喜欢的动物

陈凤兰

教学目标

1、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你喜欢的动物外形特点,了解它的生活习性等。

2、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能抓住动物的特点写具体。

3、培养学生的写作和修改习作的能力与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按一定的观察顺序,把动物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等方面写具体,生动。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

2、板书课题:写你喜欢的一种动物。

二、指导观察

1、复习《翠鸟》的写作方法

2、出示课件:小鸭子图片

3、自己观察鸭子的外形特点

4、小组里说一说:小鸭子的外形特点

5、班上汇报

6、了解鸭子的生活习性。

三、指导写作

1、说一说:你怎样写自己喜欢的动物。

2、明确习作要求

3、练习写作

四、初稿展示,评改。

四季教学简案 篇2

巧妙运用范例,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学习有创意的表达。设立奖项, 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倡导学生运用“多读”的方法自改习作, 在互改中学会欣赏, 提高学生对作文的鉴赏力。

教学目标:

1.以感兴趣的动物为主角, 运用大胆的想象, 编写一个新奇有趣的童话故事, 将童话人物的所做、所说、所想写成生动的故事。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体验自主创作的乐趣, 提高作文修改能力和鉴赏力。

课前活动:

学唱《小红帽》主题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激活记忆

1.动物世界多姿多彩, 你们喜欢哪些动物呢?

2.出示:“我喜欢, 因为它。” (引导学生说出小动物主要特点)

3.你们如此喜欢动物, 今天我们乘着想象的翅膀, 穿越时空到动物童话世界进行一次奇妙的旅行。 (贴翅膀造型的课题)

二、赏读童话故事, 学习写作方法

1.我们即将来到动物城堡, 那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动物明星, 大家和它们打打招呼, 喊出它们的名字。 (播放配乐动物视频)

2.动物城堡里还住着温馨的猩猩一家 (出示图片) , 它们家发生了一件事, 你们想知道吗?

3.教师生动讲述《猩猩小宝贝》之《可怕的大风暴》。

4.你们喜欢这个童话故事吗?为什么? (指名说)

5.出示精彩片段, 引导欣赏。

“哦, 我可怜的小宝贝们!”妈妈伤心得眼泪都流了出来。“轰隆隆”……天上开始打雷了, 妈妈借着闪电的光, 做了一件疯狂的事, 她踩在爸爸的肩膀上, 用雨伞去给小猩猩遮雨。妈妈伸长手臂, 越伸越长, 终于够着她的小宝贝了。

(1) 仔细读一读, 想一想这段话为什么很吸引人? (2) 指名说。 (相机板书:大胆想象生动描写)

三、引导发挥想象, 创编童话故事

1.大家很有创意, 今天你们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动物做主角, 编写一个童话故事。你打算选谁?它有什么特点?可能和谁发生什么故事?想一想, 并和同桌交流故事的主要情节。

2.交流, 评议, 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3.明确写作要求:请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动物为主角编写一个新奇、有趣的童话故事, 学会将童话人物的所做、所想写具体, 写生动。写好后, 为自己的故事起一个有吸引力的标题。

4.出示写作奖项, 激发写作热情。

精彩创意奖:语句通顺, 想象大胆、新奇。

精彩文笔奖:想象大胆, 描写生动, 能带来启发。

四、写作文, 评作文

1.学生自主写作文。

2.引导学生修改作文。

(1) 讲小故事:有人曾问大作家叶圣陶如何修改作文, 他说:“再念, 再念, 再念。” (2) 生放声朗读, 修改自己的作文。

3.集体评讲两位学生的作文。

(1) 学生说文题, 由大家选出好作文来评讲。 (2) 评讲作文, 及时引导学生修改并颁发写作奖。

4.同桌互改作文, 准备推荐好习作。

(1) 出示互改要求:在好词下画“○”, 用“﹏”画出好句子, 修改错别字和错用的标点符号。你觉得同桌的作文能获得哪个奖项?在文题旁标出。 (2) 生互改习作。 (3) 评讲学生推荐的好习作, 颁发“慧眼伯乐奖”。

五、总结谈话, 齐唱童话歌曲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简案 篇3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中国当代诗三首”中的一篇诗歌,设计为一课时,本课学习,大致需达成如下目标:

1.根据联系作者的经历及相关背景,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诗歌表达的情感。

2.侧重欣赏诗中独特的意象和情境,指导学生通过意象体验作者在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并能够把握诗歌的情感脉络,从而体会诗歌的特点,并由此了解新诗鉴赏的基本途径。

3.使学生了解人生之美、生活之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健康的心态和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请同学们回答两个问题:

1.在你的想象中,你想过怎样的生活,什么样的生活是你感到最幸福的?

2.如果让你表达对亲友、同学、师长的祝福,你最想说什么?

(教师明确:每个人追求的生活方式不同,幸福的感受也不同。无论什么言辞、祝福都是美好的,我们今天一起来学《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看诗人是怎样描绘他的幸福生活的,怎样表达他的祝福的!)

二、赏析诗歌

1.自读课文

(此环节由学生自我体验,教师不作任何指导,目的是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最初的基本的体验,为以后的鉴赏张本)

2.赏析

(1)首节分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切入方法:从几个动词和动宾词组入手,把握作者想象中的生活,是一种田园牧歌似的、自由、随意的生活。

教师提示:作者抒写心中的理想生活,读来充满向往,语调要轻柔、轻快,体味美感。

(2)第二节分析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教师提示:诗人从个人憧憬走出,要把幸福的感觉传给亲人,传给他人。联系同学们课前讲述个人的幸福生活,大家都没有提到他人。作者却将自己的幸福感向外传布,展示了他博大的爱心和真诚的良知。

(3)第三节分析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教师提示:诗人把三个真挚的祝福留给了陌生的世人。诗人从第一节抒写的个人憧憬,第二节抒写的亲情、友情到本节上升为对陌生人的关怀,情感涉及面次第展开,胸襟逐渐开阔,用淳朴、温馨的语言表达了他对幸福的理解与感受。

三、探究诗人的复杂情感

1.情感主题

第一节的含义明确了。诗言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我们用简单的板书表示:

2.联系作者经历及相关背景,体会“从明天起”的深刻含义

(1)对比阅读

全文有三处写到“从明天起”,教师指导学生隐去这三处后阅读,然后再原文对比阅读。学生很快发现,加上这三句,全诗有一种挥不去的苍凉感。

(2)介绍诗人经历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一个贫困的小山村。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3年毕业后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从1984年开始,海子创造了数量惊人的诗歌作品,其中影响最大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1989年3月26日黄昏卒于河北山海关。

(3)问题讨论

诗中两次出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所表达的情味一样吗?

讨论总结:都表达了美好的情感,而情味不同。

第一次说出,是第一节情调的顺向发展。

第二次说出,是第二、三节的逆向发展。本来应是昂扬的情怀的展露,可却出人意料的一转,犹言尘世幸福是你们的。面朝大海就是背对大陆,背对众人,是他对尘世的告别。“从明天起”恰恰意味着今天的暗淡,他把幸福的祝福给了别人,联系到两个月后诗人的自杀,读者会从中体会到一份悲凉的情调。

总之,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复杂,大致是这样的情感轨迹:向往幸福——祝福尘世——背离尘世。

四、拓展延伸——海子,我想对你说:……

诗人海子成为中国诗坛最美的一束烟花,迸放炫目光焰又迅忽寂灭。如果你和他同时代,又是他身边的人,你想对他说什么?(此环节既能考查学生对作品主题及诗人情感的把握,又能考查学生语句积累的功底和口语表达能力)

另:学生此时已沉浸到诗歌的意境中了。欣赏一首诗,不是为了从理性上把握作品所传达的作者的情感体验。而是为了在想象中体验和经历作者的情感经验,口说我心。通过这一环节的表述,学生能交流感情,体验共鸣,做到主动探究。

五、鉴赏总结

诗歌鉴赏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意象的作用

诗句的构成多是意象的连缀与叠加。因此鉴赏诗歌中的意象,能把握作者的情感和诗作风格。

2.诵读的作用

诵读是欣赏诗歌的“入场券”,情感在诵读中体味生发。例如本课,隐去“从明天起”这三处,用一种轻柔、明快、纯净的语调读,而加上这三处,又要读出压抑、落寞、悲凉的情调。

林冲 教学简案 篇4

一、背景导入:

板书:林冲 洪教头 背景音乐:好汉歌

话说北宋徽宗宣和年间,朝廷昏庸,奸臣当道,横行乡里,老百姓遭受盘剥鱼肉,生灵涂炭。许多民间义士振臂一呼,响者云集,齐聚水浒,做起了梁山好汉。他们劫富济贫,惩治贪官污吏,好不痛快!水浒一百单八将当中有一汴梁人氏,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身长八尺的好汉,他就是——林冲,人称“豹子头”,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

文中主要人物还有一个,谁?——洪教头 林冲和洪教头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比武 能否换成“大战”?(不能)为什么?(“棒打”暗含着林打败了洪,预示了比武的结果。林占了上风。)

板书:棒打

二、朗读体味人物性格

齐读题目,(再读,读出两人关系)

题目透露给我们的信息是,林冲打人,用棒打,打的就是你洪教头。似乎是林主动,占上风。文本里面是不是这样的呢?刚才大家说了,两人关系是比武,让我们看一看比武前林冲是不是占上风。

林冲得罪了高太尉,被发配沧州,押到柴进庄上。柴进设宴款待,这时谁来了?(洪教头)二人见面。

二人见面,谁占上风?

出示PPT1:林冲转身一看,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林冲寻思,庄客称他教头,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父了,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洪教头全不理睬。柴进指着林冲对洪教头说:“这位是林教头。”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

指导朗读:把胸脯读“挺”起来,把帽子读“歪”了,读出人物的狂妄、骄横和来者不善。

板书:谦虚 狂妄

这里是外貌、神态和动作。两人说话没?(说了)怎么说的? 出示PPT2:洪教头向柴进问道:“大官人何故厚待一个犯人?”柴进说:“这位林武师非比他人,乃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洪教头冷笑了两声:“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柴进说:“哦,你可别小瞧了他。”洪教头跳起来说:“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林冲连说“不敢,不敢”。

细读三句话:

出示PPT3:大官人何故厚待一个犯人? 出示PPT4:洪教头冷笑了两声:“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

冷笑,充满了不屑,充满了讥讽。他把林冲看成是怎样一个人物?(犯人,而且是流配的犯人。是个冒牌武师。是来寻依附、骗吃喝的。)

怎样理解“如此轻信?”(表面上是告诉柴进不要轻信,实际上是数落林冲,打击、挖苦林冲,是指桑骂槐。)

把这些理解送进朗读里去。出示PPT4:洪教头跳起来说:“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文中有两处写洪教头跳起来,很好玩。你怎么理解红字部分?(“偏”,就是不信,管你是真的假的。跳和偏看出其骄横。较量,现出比武端倪。“真”字,则照应前面“冒称”“骗吃骗喝”。)

板书:骄横

无礼

找学生读出骄横。

这个时候,林冲怎么说?(林冲连说“不敢,不敢”。)

戴枷连说,不敢不敢。一再忍让。林冲为何一再忍让?大家可以先从两人身份来考虑,(1)林冲是犯人,不宜再惹事端。(2)洪教头是柴大官人师父,照顾其颜面。(3)若真是打他不过,也好有个退路。

板书:忍让

知礼 连起来读

出示PPT5:洪教头跳起来说:“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林冲连说“不敢,不敢”。

男生读前,女生读后。

大家看,二人见面,比武之前,谁占上风?(洪教头)

洪教头看林冲一再退让,以为他真的不会枪棒,越发要跟他交手。是不是咄咄逼人?

那么只好比武了。比武的时候,是不是林冲就变主动了呢?我们来看: 等到月亮升起,厅堂亮如白昼。众人来到堂前空地上。

出示PPT6: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问喝道:“来!来!”

红字部分可以看出洪教头怎么样?(脱,摩拳擦掌,急于比试。掂量和耍,都是在炫耀,也是一种挑逗。喝,可以换成“叫”“喊”“吼”等字吗?有吓唬、恐吓的意味。)

读出来。

林冲怎么说?(请教了。)好像洪教头还是咄咄逼人,气焰极度嚣张。那么让我们来看看两人真正交手的三个回合:

出示PPT7: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来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

恼恨:素不相识,为何恼恨林冲?仅仅因为认为他是冒牌武师?他到底知不知道林冲名号,若知,恼恨,就是嫉妒了。嫉妒中有惧怕,怕抢自己位子,进而生脑。若不知,就属争胜赌气。

作为一个练武之人,为了争胜赌气,为了赚取银子,格调不高。武艺恐怕很难精深。我们来看一看: 出示PPT8:第一回合:(洪教头)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

学生模拟体会“把火烧天”和“拨草寻蛇”的招式。出示PPT9:第二回合: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来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

这一“跳”,跳出气急败坏。练习各种方式读出“来!来!来!”这一劈头,见出洪教头逞凶逗狠,无冤无仇,何至于要取人性命?见出其心肠、素质都不好。好在林冲一退,给躲闪过去了。

出示PPT10:第三回合:(洪)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

一扫,四两拨千斤。扫在哪里?小腿上,不是脑门上。可见林冲功夫了得,而且武品高尚,他点到即止,与洪教头的逞凶逗狠,取人性命形成鲜明映衬。

三、技法指导

到这里我们说,两人比武结束了,我怎么就没看出林冲主动,占上风呢?(反衬,是不是正面洪教头越凶狠越蛮横越反衬出林冲的忍让和高尚来。这在金圣叹那里叫“背面扑粉法”)

出示PPT11:金圣叹:背面铺粉法,又叫“背面托粉”,古人作画时,在画幅的背面铺一层铅粉,作为衬托使正面的墨迹更加明显,有时也用石青来衬托画面的绿色。

金圣叹引用来作为一种塑造人物的技法,侧重于反衬,在相反性格的人物衬托中寓含褒贬。

齐读题目:林冲棒打洪教头

作业:

1、描红、抄写。

教学简案[范文模版] 篇5

——小学四年级读书指导课

挂兰峪小学郭丽娜

一、指导目的:

知识与能力:

1、通过阅读《爱的教育》,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让学生掌握读书笔记的写法,使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过程与方法:交流,探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受到爱的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指导重点:通过阅读《爱的教育》掌握读书方法,学会做读书笔记。

三、教学准备

师:相关资料

生:

1.仔细阅读《爱的教育》

2.写读书笔记、读后感

四、指导过程:

(一)名言导入

师: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都很爱读书,他们在大量阅读之后,写出了一句句精典的读书感言。咱们先来说说你喜欢的读书名言好吗?

[设计意图]交流“你喜欢的读书名言”,目的是让学生尝试领悟名人酷爱阅读的真谛,而产生阅读的兴趣并能活跃课堂学习氛围。

生:答略

1、师:孩子们,刚才大家交流了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从你们的交流中,老师知道你们已经感悟到了读书的快乐。正如培根所说: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这节课,老师就带着大家多感受一份快乐,多感受一份爱,让我们一起走进《爱的教育》。

(二)、走进《爱的教育》

首先咱们一起了解怎样读一本书,师出示《爱的教育》,要读这本书你会怎么读? 师小结:我们可以通过看封面、读作者简介、前言、目录等来初步了解这本书,也可以用这些办法来了解你喜爱的书籍,孩子们你们想了解这本书吗?请你们快速浏览目录,想想你们最想读哪个故事,为什么?

师:学生交流.读书方法指导:

1、了解主要内容,走进人物角色:

师:我读完目录时和你们有同样的感受,每个故事都那么吸引我,让我充满好奇,真想一睹为快。经过彻夜长读,我知道书里有许多故事都能触动我的心弦,咱们今天就去认识一个 叫“叙利奥”的孩子。

[设计意图]以《爱的教育》这本书为例,来引导学生怎样了解一本书以及如何选择喜欢阅读的书籍的方法。我根据学生产生了解这本书的欲望设计了阅读目录的环节,让学生在快速阅读中思考“你最想读哪一个故事?说说理由。”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想法不一,从而充分发挥了学生对文本的想象能力,也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对本书的好奇心。

师:俗话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圈点会让你收获更多请大家拿出手中的资料,静静地阅读一遍,读完了课文,你可以掩卷沉思:这篇文章主要写谁,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生:汇报交流。(叙利奥是一个可爱,聪明,懂事,成绩优秀,有责任感,能为家人分忧,甘愿忍受家人的误解。他的父亲虽然很辛苦,很操劳,对子女要求严格,也很爱自己的孩子。)

2、交流精彩片段,读出自己感受:

边读文章边划出你喜欢的句子来品一品,再从中想想体会到什么可以在旁边写上批注,同桌之间可以说一说。

生:汇报展示。(略)

师:了解了这篇短文,你想对叙利奥说什么?你想对他父亲说什么?

[设计意图]我在学生读文交流汇报后,设计了“你想对叙利奥说什么?你想对他父亲说什么?”这一环节,达到对文章主题升华的目的。

(三)、读书笔记写法指导:孩子们,你们对叙利奥和对他父亲说的这番话可以把它作为体会写在读书笔记里。你们平时读课外书有做读书笔记吧?是怎样做的?学生互相补充交流做读书笔记方法。

师:读课外书做读书笔记,会让我们更有收获。你知道哪些记读书笔记的方法?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教师的读书笔记指导学生如何做读书笔记并引导学生养成 读课外书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也达到与学生所体会到的情感产生共鸣的目的。

生:汇报

师:归纳

1、圈点批注。(做标记批注,然后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2、摘抄。(好词佳句、名言警句)

3、写读后感。(引、议、联、结)

4、再创作。(概述,复述,缩写等)

孩子们,读完《小抄写员》后,你还想知道叙利奥将来的命运如何吗?你还想知道目录中其他人物的故事吗?请大家课后到《爱的教育》这本书中去感受爱的真谛。

[设计意图]这个对话最大程度地调动起学生阅读本书的兴趣,也做到从读一篇文章到读这本书的过渡

(四)、主题延伸,升华情感:

【播放音乐《爱的奉献》】《爱的教育》教给我们用一颗宽容的、真诚的、进取的、善良的心去爱祖国、爱家长、爱老师,爱同学、爱弱小,我们在爱中受到了教育,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五、拓展延伸

师:孩子们《爱的教育》这本书只是书海中的一朵浪花,好的书籍还有很多很多比如《中国孩子情感日记》《影响孩子的101个感恩故事》美*怀特的《夏洛的网》。你读过什么好书吗?把它推荐给大家好吗?

[设计意图]学生交流最近读过的好书,激发学生阅读其它书籍的热情。这个环节为爱读书的孩子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对其它学生也具有很强的促动作用。

附板书设计:

走进《爱的教育》

读书方法:

了解主要内容走近人物角色

交流精彩片段读出自己感受

读书笔记写法:圈点批注

摘抄

写读后感

玩镜子教学简案 篇6

使用教材: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10课 执教人:淄博市桓台县实验学校 董苹

一、教学目标:

1、观察研究平面镜及进行有关镜子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设计实验玩两面镜子,发现不同的成像规律。

2、了解认识到不同种类的镜子,能够对不同种类镜子的成像现象作出合理的描述。

3、通过玩镜子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认识到生活中镜子的用途;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充分的玩镜子游戏发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不同种类的镜子的成像特点。

三、教学具准备:

1、教师演示实验准备材料:多媒体课件(图文资料)、大的平面镜、自制的软镜子。

2、学生分组实验材料:各式各样的镜子(包括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手电筒、激光笔、笔帽、正反字条、实验记录单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给老师当镜子”的师生游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探究实验

1、一玩镜子,通过玩一面镜子发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以及平面镜能反光,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等特点。

2、设计实验用两面镜子观察同一个物体,并改变两面镜子的夹角,发现物体像的个数的不同。

3、玩凹面镜和凸面镜发现它们的成像特点。

(三)科学与生活

1、想一想生活中镜子的应用。

2、奇思妙想未来的镜子是什么样子的。

(四)拓展活动

1、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起始课教学设计 简案 篇7

一 导入新课:

老师自我介绍。

师生互谈暑假感受(关键词,简述理由)。

二 小结交流

回顾自己的语文学习经历,小结学习经验,和同学们分享高效的学习方法。想想自己学语文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你本学期对语文的学习期望是什么?

请把你的困惑、期望写在小纸条上。

三 明确内容、任务

1学生浏览,通读目录,知晓本学期学习内容。

2小组内商讨本学期语文学习任务,老师明确:

A现代文的学习是阅读教学的重点,把课文当做经典的阅读材料,以此培养阅读能力。

B现代文运用的写作方法可借鉴到写作训练中,文本的主题可做作文话题,文本内容可充当写作素材。

C古文学习以积累文言词语为主,平时学习注重一字一句翻译落实,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D古诗文积累应重在理解识记,落实到口头、笔头。

E现代文的课下注解,课后词语积累内容要抄写落实,字音字形要听写过关。

F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不能忽视,要切实开展。

四 学习要求

1学习准备:A每人必备一本新版《现代汉语词典》,一本《古代汉语词典》。

B每人准备两本软面抄,当做家庭作业本和摘抄本。

C每人书包内应备一本文学期刊或书籍。

2学习要求:

A上课听讲要专注,积极思考,勇于发言。

B每天作业要认真完成,字迹工整,书写整洁,家长必须签字。

C每天的预习作业一定要落实,要留有痕迹。

D希望每天有固定的阅读时间,坚持阅读。

五 作业

推荐学生阅读王开岭的《阅读,最美好的生命举止》,做摘抄,写读书笔记。

自学指导法教学简案 篇8

1、知识目标:

(1)让学生掌握从网上下载图片,下载网页,下载文件,保存文字的方法;(2)使学生了解在Internet上搜索信息的意义,了解搜索信息的基本方法,掌握门户网站的使用方法;

(3)掌握在FTP上获取信息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在网上迅速搜集信息、保存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协作学习、与人合作的意识;

3、德育目标:

(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小组协作和主题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对网络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利用Internet查询、收集信息的习惯;用关键词检索信息的方法;将收集到的信息加工处理的方法。课前准备:

硬件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一人一机),全部接入Internet;投影机。软件准备:

1.多媒体教学软件;

2.将教师机设置成FTP服务器,并在服务器内提供相应资源(有关海宁的各类 图片、文字、视频 等等);

3.列有常用搜索引擎相关网址的图表一张;

4.将全班同学进行分组,并设立组长(分配时注意学生水平优差协调); 5.发放学生学习材料。教学过程:

一、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任务 师:我们榆林有哪些值得你们骄傲的呢?如果让你向远道而来的朋友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来介绍我们的榆林(利用计算机,打开FTP服务器,下载并演示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等;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让学生看一些资料同时也要考验他们的观察力,是否会注意这个新知识的操作点)生:(进行讨论)

师:如果现在马上让你们制作出一份电子作品来阐述你们的观点,有问题吗? 生:(回答)有/没有

二、从任务中分析出本节信息技术课的学习目标 教师进行归纳,主要为以下几点:

1.怎样从网站上下载与榆林有关的图片或视频片段等; 2.如何从网站上下载一些自己想要的介绍海宁的文字资料; 3.如何才能既快有准的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料。师: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信息技术教材中的第三章第四节剩下知识,如何下载网络中的信息,同学们当你看到这个课题的时候,你想从这节课中可以学到点什么呢?

生:如何找到有关海宁的信息;如何将相关的信息放到自己的电脑中;

师: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这几个问题来研究,只要搞清楚了这些问题,那我们的作品就能很快呈现了。

(同时演示,本课时的知识点)演示内容:

(1)利用搜索引擎访问网站

(2)保存网页;保存图形;保存文字;下载文件(3)在FTP上获取信息

师:你对哪些知识点有疑问呢? 生:回答(搜索引擎、FTP的使用)搜索引擎:指Internet上的一个网站,它的主要任务是在Internet中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主动找到相关网站并提供同向该网站的超级连接。举例:的使用 FTP:文件传输协议

举例:ftp://172.31.35.172 文件的下载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操作,利用网络下载相关的信息,并用投影仪将写有常用搜索引擎的相关网址投放,如: 等)

三、自主探索、协同学习,共同达到学习目标

以小组为单位,首先确定主题,随后大家一起搜索资料,并将资料汇总到组长的电脑处,组长着手制作课件。

这个过程中,首先以个人为主,利用搜索引擎、FTP的使用找到相关资料,并采用各种操作方法将资料保存到自己的电脑中。一系列的操作中关于

保存网页、保存图形、保存文字、下载文件的新知识点让学生先自己去操作,碰到问题先自己思考,再同学间讨论,后向老师请教。

四、知识点总结

在课堂的最后十分钟,本课时的所有新知识的操作点进行总结。(PPT演示)

保存网页:“文件”——“另存为”

保存图形:鼠标指针移至图片上,单击右键,“图片另存为”

保存文字:先选择所需文件,单击右键,“复制”;后打开文字编辑软件,“粘贴”。

下载文件:方法一:左键,“文件下载”,“将该文件保存到磁盘” 方法二:右键,“另存为”

在FTP上获取信息:选重对象,单击右键,“复制到文件夹”

五、评价交流,突出目标 师:有哪一组愿意将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大家呢?请迅速将你的作品通过网络传输到教师机上,一会儿到大屏幕上展示给大家,共同来分享你们的成果好吗? 生:操作并讲解

六、总结

张桂芬+《赤壁赋》教学简案 篇9

团风中学 张桂芬

一、教学目标

1、诵读品味文本的精美语言。

2、反复诵读,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验作者情感,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二、教学设想

重点:反复诵读,品味语言之美。

难点:感悟作者的情感变化,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教法:诵读和鉴赏 运用多媒体课件。预习安排:

结合导学案,学生自读全文,解决字词障碍,基本疏通文意。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略)。

2、明确学习目标

3、问题探究

诵读品味文本的精美语言;体验作者情感,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思考一:苏轼在泛舟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请找出表达情感的词语。

思考二:文章开头部分的“乐”与结尾部分的“喜”在内涵上有什么不同? 反复诵读,独立思考,同座探讨,全班交流。

4、总结归纳作者的人生感悟。

5、拓展延伸 推荐阅读:

林语堂《苏东坡传》,见于“国学网·苏轼研究”;

《墨池记》简案 教案教学设计 篇10

24、墨 池 记

曾巩

学习重点:1、体会文章的主旨

2、体会记叙与议论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握作者要表达的观点。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笔墨纸砚是我国古代所说的“文房四宝”,用毛笔写字不用时要洗净,因此便有“洗砚池”之说,洗砚池原本是盆、罐之类,后来扩大到湖水、池水。传说“湖水”“池水”因洗砚都变成黑色,说明学习书法得下苦功夫,写得多了“临池”也便成了学书法的代名词。古人有诗云:“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梅花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呵坤。”

“墨池”用毛笔练习写字时,洗砚洗笔的水池。文章记的是临川地方相传为晋代王羲之学书的墨池。文章根据王羲之一件细小的`趣闻轶事,一面记墨池的处所、形状和来历,一面指出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并非天成,而是刻苦勤学的结果,并就此说明任何成就都要依靠刻苦学习,再进而引申到道德修养方面要有成就更要努力。文章就一件趣事着笔,即事生情,题小意宏,宛转矫动有致,绕有余味。请同学们朗读课文。

二、老师对有关艰难句子及生字词进行解释

三、学生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学生齐读课文

二、学生就有关问题讨论

三、学生散读课文

第三课时(说理散文)

教学步骤:

一、课文内容点拨

本文名为“墨池记”,着眼点却不在“池”,而在于阐释道理--成就并非天成。强调学习不能依赖天赋天才,必须下苦功夫,专心致志的道理。

所以本文用了叙议结合,略叙详论,其目的在于说理,不在于记池,全文虽不满300字,却是一篇很有特色的佳作。

第一段:从写王羲之墨池的传说入手,提出王羲之书法之善是专心致志、勤学苦练的结果,进而点明要深造道德更要刻苦学习和磨练。

第二段:记王君盛表彰王羲之墨池和向作者索文的经过,并且究其心理,借以勉励后学者努力深造。

二、简析:

1、概括叙述了墨池的地理位置、环境和状貌。因本文目的在于说理,不在于记叙,所以记叙要言不烦,铺向了通向议论的轨道。

2、由物及人,追叙了王羲之退离官场的一段生活经历,言简意赅,展示王羲之傲岸正直、脱尘超俗的思想性格,这是王羲之学书的思想基础和良好的精神气质不能不提,

3、在记叙的基础上转入议论“羲之书法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非天成也。”也就是说王羲之书法之所以“善”,其原因是专心致志,勤学苦练的结果,不是天生的。这是正面论证,继而从反面论证,指出后人书法之所以不及王羲之的原因,在于缺乏勤学精神,进一步论述了刻苦学习的必要性,最后引申到道德修养更需要努力。

4、第二段更进一步发挥,交代了作记缘由,由推王君之心,深入论说,既能勉励学生们勤修学业,更勉励他们深造道德,不仅要有“一能”,以便像古代的仁人志士一样,有用于当时,影响于后世。

三、写作特色

1、详略得当。记叙简要,为议论服务,墨池的地理位置、环境,王羲之厌恶官场生活,游览名胜,都非常简要。

2、“以记为附,以议为主,记议交错”。像《醉翁亭记》《岳阳楼记》都是先写景状物,尔后抒情议论,本文则是记议交错,浑然一体。

3、大量使用问句。全文共14句,有6个问句,几乎占了一半,其作用不尽相同,有的因为是美好的传说,既不轻信也不否定,像第一问句;有的因为缺乏确凿的证据,所以用商量的口气,推测的语调,持论稳妥,像推测王君之心;有的是论说又是反问,意在引人深思,如第一段最后两句。

附板书:

地理位置v辞官不做

→墨池--→王羲之→专心苦练并非天成→道德修养→不仅有一能

环境状貌u遍游名胜(正反论证)学仁人庄士

作文课教学设计简案 篇11

平时学生的作文总是抓不住事物的特点,每当写到关键的时候,他们总是一个两个词,一句两句话带过了。不是他们不想写好,而是他们不知道哪些是关键,或者知道这是关键,但是不知道怎么表达出来。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通过观察体会,使其产生写作的欲望。创设好的作文情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还能培养其语言逻辑能力。在情境中教师可以把学生的激情充分点燃,使其产生“骨梗在咙,不吐不快”的感觉,这样的作文才会有内容。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学会抓住事物的精彩部分,并把它们说出来,写下来。教具准备:

小黑板、小刀六把、苹果六个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小黑板(一个学生的作文)

“今天晚上,爸爸妈妈不在家。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我很害怕,外面在打雷,刮着风。我害怕极了。我关掉电视,一个人躲进被窝,多可怕的夜晚……”

师:看了这样一段话,大家觉得作者写得怎么样? 生:不好!师:为什么?

生:他总是在说害怕,但我一点也不觉得害怕…… 生:他没有把为什么害怕写出来……

师:按照我们的生活经验,这样的一个夜晚,你会害怕吗? 生:会!师:为什么?

生:“四周围黑洞洞的,就像是在电影恐怖片里。”“打雷的声音和闪电可怕,如果被打到,那可完了。”“风吹的声音可怕,树摇的影子,鬼哭狼嚎似的,真可怕可怕。”“如果停了电,更可怕。”…… 师:很好,这样的经历,老师也有过,确实可怕。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位同学的作文,修改一下,让人看了产生共鸣呢? 师生共同修改,改后作文如下:

“今天,爸爸妈妈不在家。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天渐渐暗下来了,屋外黑洞洞的。一会儿竟刮起大风来,风吹着外面的树木,发鬼哭狼嚎般地声音,我的心呯呯直跳。突然,一道闪电划破长空,把夜晚照得如白天一般,紧接着“轰”地一声,震耳欲聋,我的心差点就跳出来了。我赶紧关掉电视,万一雷打到我头上来,那可就惨了。我躲到床上,用被子蒙住头,一动也不敢动。后来,实在憋不住了,我探出头来,又道闪电划过,我发现窗外有一个黑影在摇动,哇……有鬼呀!我壮着胆仔细一看,原来是树被风得摇摇摆摆的。我赶紧把头又缩进被子里面……唉,多么可怕呀!” 师:比较一下两段文章,大家知道,经过修改后,为什么觉得好多了吗?因为,我们抓住了“可怕”这个词,并且知道,引起大家“可怕”的原因不是我们自己,而是当时的环境,如果我们把当时的环境详细地描述下来,不用我们说“可怕”,读者自然就能够体会当时的“可怕”了

二、活动:

活动一:削苹果六个苹果,六把小刀,每个小组请两个代表参加削苹果大赛。看谁削得快又削得好。

因为平时削苹果的经验不同,所以每个人削苹果的方法,动作,神态各不同,削出来的苹果也不同,女孩子削得慢些,但是削得很圆;男孩子削得快,但剩下的苹果又小又丑,大片的果肉都被连皮削掉。场下的同学也没有闲着,不停地为场上的同学加没,有几个小家伙坐不住了,甚至站到凳子上喊加油了。师:刚才的比赛,大家觉得怎么样? 生:好玩、有趣、精彩…… 师:怎么好玩、有趣、精彩的呢? 生:王波的动作最好看!像砍柴一样……

师:嗯,比喻得非常贴切,还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 生:大刀阔斧,斧砍刀劈……

师:所以大家看,王波同学削的苹果也最有特点!举起王波的苹果,生大笑。

师:谁能用几个词来形容一下这个苹果。

生:丑八怪、瘦骨嶙峋、惨不忍睹、面目全非、棱角分明、可怜…… 师:嗯,不错,很准确。特别是“可怜”这个词,还能够表达大家的心理。

师:还有什么精彩的地方吗? 生:余斯琪削得最好。

生:她削的苹果又大又圆,没有浪费一点。生:她削的苹果皮都连在一起,像一条带子……

师:其实我觉得各组的啦啦队都表现得不错。你看有几个同学都爬到桌子上了,还有二组的啦啦队最卖力了,加油声叫得最响…… 活动二:吃苹果,每组请两个同学(一男一女)上来,把刚才各组削的苹果吃掉。

在我一声令下,同学们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女生比较害羞,小口小口地吃,男生却顾不了那么多,风卷残云般,一下吃光了。比赛结束,还没等我开口,学生就说开了。

“余子鸣吃得最有趣了,嘴里全塞满了,胀得鼓鼓的,动都动不了了,苹果汗都从嘴角流出来了。”

“老师,刚才张晨吃的时候一笑,全喷出来了,连鼻涕都出来了,哈哈哈!”

“龙萍萍一小口一小口地吃,像鸡啄米一样。”

“李军一口下去,连苹果籽都全吃下去了,没有吐出来!”

师:啊,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说得也非常好。一些有趣的画面相信都存在大家的脑子里面了。下节课我们可要把这一堂课的有趣的事情记下来了。第二课时

三、习作前指导

1、指导习作内容(学会想)

师:刚才,老师和大家共同度过了一堂非常有趣的课,我发现咱们班上的同学削苹果 吃苹果的本领真是让人佩服。既然大家这么高兴,就让我们用最普通的做法记录下这美好的一节课吧!那么你觉得这节课中哪些地方最值得你们回忆呢? <学生思考后汇报,师生相互交流>。

2、指导文章的命题

师:一篇成功的作文不仅需要有一个新颖的内容,更还要有漂亮的外衣。那就是它的名字,一个独具匠心的名字使人眼前一亮,总会有想读下去的欲望。大家是不是也会给我们自己手中的文章起名字呢? 〈要求:多给文章起几个新颖的名字,最少3,看谁起得最多而且不重复。> <学生先思考,写在纸上,然后汇报>

四、写作10分钟,不停笔。(学会写)

五、学生互相修改,复习上节课学过的修改作文的方法:抓住中心词,抓住最能体现中心词的人或事来写(学会改)(10分钟)

六、学生汇报,老师相机指导,发现学生语言中的错误。板书: 难忘的一堂课” 有趣的苹果大赛 这节课太有趣了

设计说明和教学后感:

本节课我设计了两个活动削苹果比赛、吃苹果比赛。每一个活动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两个活动紧紧相联,让孩子们处在不断的欢乐之中,在每个活动中我还让孩子们注意看,注意听,注意想,让他们在听、看、想中把事情记在心里,感在心里。后而又让他们说自己最感兴趣的人或事,充分调动他们感观,让其在写作文环节中有内容可说。当学生谈论印象最深的地方时,实际上是告诉学生要写什么,说什么。

问刘十九 教学设计简案 篇1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大体理解故事的意思,在想象中丰富对古诗意境的感受,能背诵古诗。

2.认识中国友情文化中的邀请诗、相聚诗、送别诗,了解白居易的闲适诗和讽喻诗,认识白居易。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培养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3.学习“品诗识人”的学习方法。4.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意识。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白居易的故事和资料,了解白居易。也可以扩大范围,了解唐朝著名诗人的故事和资料,了解古代社会的书生生活。

教师:了解中国古代的诗文化、酒文化、农耕社会的酿酒文化。课件。教学过程:

一、大体理解故事,在美好的想象中朗读背诵古诗。

(一)该环节从读名言了解中国人重朋友之特点进入 出示一些名言——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汉乐府》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付玄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王勃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子夏”

不仅如此,中国古代的读书人们更将这种友情引入诗中进行抒写,比如刚刚学过的唐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就把这种朋友间的深情厚谊写了出来,谁来背一下。

谁还能背诵其他的表达友情的古诗。(大家积累的可真不少)。(随学生背诵及时总结板书:送别诗 相聚诗)

其实,唐诗中表达这种深厚友情的不仅有送别诗,有相聚诗,诗人们更是用诗写请帖邀人相聚,写这类诗的翘楚是唐朝三大诗人之一的白居易,他曾写过一首让所有读书人都羡慕不已、自叹不如的诗,叫做《问刘十九》。(板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诗。

(二)进入本课学习

(一)读正确。(练习读、指名读——正音“无mo”,这个字我们今天是第一次在古诗词中见,以后随我们阅读量越来越大,就会经常在古诗词中见到他,他在表示询问的意思时,在古诗词中一般读作“mo”。)

(二)读节奏。怎样才能读出节奏?那就要初步了解这首诗的意思。以学生汇报课外借助网络和字典等工具初步学习古诗的形式进行,教师的任务是帮学生浅显讲解中国古代的酒文化,包括酿酒文化和饮酒文化。

教师依据学生的交流适时插入该知识:中国是个讲究礼仪的社会,酒与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悠久,据说第一个酿美酒的人是帝女精卫,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朝就开始酿制美酒。酒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人们过大小节令、婚庆喜事要饮酒,朋友相聚要饮酒,读书人吟诗作词要饮酒。人们说,“无酒不成欢,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情,无酒不成庆,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诚”。因此,中国古代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自己酿酒,而白居易家酿的酒更是醇厚浓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在读书人的圈子里非常有名。

(三)读韵味。

当刘十九看见白居易邀请他去饮酒的请帖后会有什么表现呢? 让学生一边读古诗一边在头脑中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觉得这个画面怎样?你看到一个怎样的白居易?

是啊,古人也是这样认为的,《唐人绝句精华》:(出示)读此诗,知白居易之好客,有酒则呼友同饮。

让我们带着对白居易的欣赏朗读这首诗。练习背诵古诗。

和学生一起总结学习该古诗的方法。

小结:这么美的诗就用这么浅白的语言写出来,这就是白居易诗的特点——浅白如话(板书)。引出简介中对白居易诗歌的介绍,这样的语言特点使每一个老百姓都读得懂,因此(出示)后人这样评价这首诗,“《唐诗三百首》:信手拈来,都成妙谛,诗家三昧,如是如是。《唐诗评注读本》:用土语不见俗,乃是点铁成金手段。”

知道古人如此崇拜这首诗,你对白居易这首诗有了什么新认识? 那就让我们再看他少年时代十六岁时写的一首诗吧——

课件逐行出示白居易的另一首诗《赋得古草原送别》,让学生在初见惊讶而后不由自主随读随背的兴奋中,看到他们不熟悉的后四句,让学生利用刚才总结的学习方法理解整首诗,你又看到一个怎样的白居易。

让我们读出白居易在诗中表达的依依惜别之情。

(小结:邀请诗、聚诗、送别诗这种中国古代读书人特有的友情文化,引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小结:古人们是这样重视友情,从少年到老年对朋友热情似火,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更应该将这种热情好客传承下去。就让我们再次诵读这首美丽的《问刘十九》,先将这份热情记忆在我们的头脑中,然后渗透到我们的血液中,让这份美丽的情感刻在我们的印象里。

再齐背《问刘十九》

总结,以上这两首诗是白居易闲适诗的代表作。

(三)拓诗再识白居易。

再回到文中的白居易资料,让学生初步说说他们眼中的白居易。据学生汇报出示,出示最能代表白居易讽喻诗特色的两首诗《轻肥》《卖炭翁》(出示注解),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说一说自己的学习成果,(出示提示:可以背诵自己喜欢的某段诗,可以说一说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可以画一画自己读过此诗后脑海中的画面,可以说说自己认识了一个怎样的白居易)丰富对白居易的了解,你又透过这首诗看到一个怎样的白居易。

(四)深化认识白居易。

出示古今中外人民对白居易的评价,进一步了解白居易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深化对白居易的认识。

引:白居易一生作了大量关注百姓生活,同情百姓遭遇的诗作,可以说他就是古代为老百姓发生的好官,所以,他曾任杭州刺史的西湖上的一道堤岸被称为白堤(出图),人们在他的出生地河南修建了白园,让他在这儿安息。又因为他在创作诗歌时追求每句诗都要浅显易懂,所以后人在诗歌作品评价上也给予他高度评价,称他为“诗魔”和“诗王”,称他是唐朝三大诗人之一,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齐名。让我们看看在他去世后,从皇帝到同行读书人,从国内到国外对他的高度评价。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唐宣宗 并州未是风流域,五百年中一乐天。——元好问 实具经世之才。——乾隆皇帝

伟大的诗人白居易先生,你是日本文化的恩人,你是日本举国敬仰的文学家,你对日本之贡献恩重如山,万古流芳,吾辈永志不忘。——日本

读到这么多人对白居易的评价,你想说些什么?

总结:中国历史就是一部诗歌文化的历史,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问刘十九》这首诗认识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白居易,这种学诗法就叫“品诗识人”。(板书:品诗识人)板书设计:

送别诗

相聚诗 问刘十九 邀请诗 浅白如话

上一篇:毕业论文封面扉页下一篇:大荔县农药市场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