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钟声》教案(共9篇)
教学目标:
1、能从以钟声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中感受和体验中外不同风格的美妙的“钟声”音乐,唤起学生心底的遐想,使之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增强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2、能用准确的节奏、正确的换气和和谐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远方钟声》,表现美妙的“钟声”音乐。
3、在聆听乐曲的过程中能对音乐的主题曲调留有印象,并能根据个人的认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出相应的反应。
教学重点:
感受和表现“钟声”音乐点。
教学难点:
和谐准确的演唱三声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入课题
师:老师现在要让你们猜一猜,你们听到的是什么声音呢?(钟声)
1、课件播放钟声(当)
师:今天老师带了各种各样的钟声,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课件出示钟声图片及播放各种钟声。师:谁能来唱唱你听到的钟声呢?
3、请学生模仿钟声(提示学生模仿大钟、小钟等声音)
二、基础训练
导语:同学们唱的都很不错,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特别适合大钟演唱的旋律,请看(出示课件),你们能唱一唱吗?
1、师弹琴,生唱旋律
2、学生用身体模仿钟声
师:真不错,刚才我看到同学们唱的时候身体不由自主的动起来了,那我们能不能用身体来做一做听到的声音呢?
3、用碰铃模仿小钟的声音
师:你们模仿的真可爱,老师这里又有一个小钟,它唱的声音跟你们唱的都不一样,你们来听听。
(1)师用碰铃打节奏(带领学生唱出叮叮)
(2)请学生尝试,指名生上台敲碰铃,师带领其他学生拍节奏。
4、大钟、小钟合奏。(1)分组练习
师:同学们敲小钟敲得怎么样,大钟说我也想来试一试,我想和小钟一起唱,那我们来做一做大钟和小钟一起唱好不好啊,请1、2两组的同学当小钟,小钟用什么声好?(叮、叮、叮)就用这个,我们来试试看,老师当敲钟的人。(师用手摆拍)
师:请3、4组同学当大钟,大钟用什么声音好?(当、当、当)那我们也来试试。(师用三拍子指挥)(2)俩钟合奏。
师:真不错,准备好了,敲钟的人敲到哪里,哪边就做出歌声好吗?我来测测你们的反应能力。(师指挥)
师:同学们都很厉害,那老师又要变化了,准备(师指挥)
三、课堂小结
教学目标:
1.钟声能唤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本课围绕这一主题选编了不同风格的歌曲,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灵隐钟声》,感受音乐不同的风格情趣。教学重、难点: 1.创编活动。
2.有感情地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2.音乐钟的主题(见课本)。
3.复听歌曲并感受音乐的情绪,聆听主题曲调出现了几次?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钟声叮叮当》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交流)2.发声练习: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3.反复多次听范唱,跟录音哼唱曲调。用“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4.跟教师的伴奏学唱歌曲。
5.小声跟范唱完整地演唱歌曲,注意流畅而有起伏,在“V”处要换气。6.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交流、处理、试唱)
四、跟着琴唱一唱: do ri mi fa sol la si do
2、学会从把握重点语句入手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会理解和关爱他人,感悟母爱,赞美母爱,从而打开自己真实的情感世界。
教学重点:
本文故事情节简单,语言清丽,理解母亲的感情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梦的远方”是什么?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情节,清楚大胆地陈述自己的理解,才是教学中的难点,更是重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喊,就是“妈妈”。这是一个简单而意味深长的字眼,充满了希望、爱和抚慰。在人生中,母亲乃是一切。悲伤时,她是慰藉;沮丧时,她是希望;软弱时,她是力量……那么,台湾作家林清玄用自己的故事,诠释了一个怎样的母亲?传达了一份怎样的母爱呢?在本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散文《在梦的远方》。
二、 出示学习目标
三、 检查学案 了解掌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到:文章以什么为顺序?(时间)以什么为线索?(回忆)回忆了母亲对“我”关爱的几件事,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激与怀念。
那么,文章回忆了“我”与母亲之间的哪些故事?
(请大家翻开课本,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①误喝香仔油,母亲救我一命。
②撞缝纫机脚险送命,母亲为我流泪。
③体弱大补得疝气,为我奔走两年。
④照顾无微不至,奇迹般健康起来。
⑤成绩好性格古怪,为我烦恼伤心。
⑥算命求得心安。
⑦离家在外求学远,担忧牵挂、惦念。
⑧讲述求梦故事,从中受益匪浅。
四、 提出问题 合作探究
1、你认为文中所写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母亲?(生活中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精神上的支持)
怎样理解“这一世我没有白来,因为会见了母亲”?(回到课本,在哪一段出现,联系上下文,揣摩理解)
感谢和怀念。
2.既然写母亲,为什么还要详尽地转述母亲将的“我”的日本童话呢?
阿土和阿呆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迪?(接着感悟)
明确:梦想、坚持。
3.母亲说“有很多梦是谣不可及的,但只要坚持,就可以实现”那么文题“梦的远方”到底指什么呢?(引导学生研读课文,理解文题含义)
明确:理想亦或母爱都可。
追问:谈谈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想怎样实现它。
小结:本文中林清玄正是通过对自己成长经历的回忆,表达了自己对母爱的感悟,对人生的理解。
五、总结点拨 反思拓展:
1.你还知道哪些令你感动的母爱故事?
既然母亲如此伟大,那么你如何报答自己的母亲呢?
2.下面请倾听一位风烛残年的老母亲的心里话:
配乐诗朗诵:《当我老了》
谈听读感受,进行母爱教育。
六、:课外 小练笔: 当你老了 --写给我的母亲
七:教师总结点评
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像一股涓涓的溪啊流,时时刻刻地滋润着我们,请珍爱这份情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满怀信心地去描绘人生绚丽的图画。
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幸福万年长!
惜缘
嘀嗒……嘀嗒……午风轻轻吹拂树上的叶儿,我坐在房间里,阳光从窗子上透过,我注视着落地窗外的夏景,希望他们出现在我家楼下。
嘀嗒……嘀嗒……3点整快了,只有1个小时了。
滴……嗒……滴……嗒……3:40,我几乎度日如年,十分急迫,楼下传来说话的声音,我十分激动,爬上桌子看向落地窗,结果只是几个背着鱼竿的老大爷……我百无聊赖从书架上抽出书来看。
一片寂静,大人们都出去了,家里只有我一个人了,我十分寂寞,午后的阳光照在我身上,反照在落地窗的玻璃上,映出一片彩霞,十分刺眼,十分炫目,但此时的我十分寂寞,要是朋友们在就好了。
过了一会儿,又一片寂静,外面传来鸟叫声,声音十分婉转,欢快,就像是和朋友在一起嬉戏一样,真羡慕那飞鸟啊。
滴……滴……嗒……嗒……4:50了,外面的天色变了,我看着天边的湛蓝,变成了鲜艳的血红,心中犹如秋风卷落叶,无比落寞,单元楼的下小道十分寂静,看来今天没人会来了……
风无声,我无法抓住,但你永远不知道你等不等得到它?看那远处鲜艳的花儿,那活泼的鸟儿,这世上还有很多事,总比等风来更重要,我们的时光像风,你永远等不到它。活在当下。
该来的总会来。
终于这一天等到了——农历十二月三十,2009年的最后一天。全家人都各自忙各自的:爸爸妈妈和我都去洗澡,是因为繁忙了一年,让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开开心心、事事顺利、一帆风顺。随后我和爸爸去买鞭炮、彩灯、对联、福字……回家后把这些带着好运的年货布置在家里的每一个角落!使家里充满了温馨、幸福。到了下午4点钟左右时,爸爸妈妈开始包饺子喽!
在包饺子的过程中在三个饺子里分别放了两枚一角的和一枚五角的硬币,如果谁吃到了硬币在这一年里一定会有好运气的。到了晚上北京时间8点时,全家人都坐在一起收看着2010年的春节晚会,时刻都洋溢在快乐之中。到了10点钟时全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饭,有许多好吃的.,有凉菜、虾仁、鱼,当然少不了饺子啦!“哎呦!我吃到硬币啦!”
爸爸笑着说。结果只是空担忧一场喽!因为这样我可以吃到硬币的几率就很小啦!眼看饺子快吃没了,我还没吃到硬币,都快急死我啦!“呀!硬币!”我惊讶的说。吐出来一看是一个五角的,心想:今年是我的本命年,老天居然让我吃到了硬币,别提我心里有多兴奋啦!吃完饭后我和爸爸到楼下去放鞭炮。
每到岁年终的时候,我就会想起人山人海的跨年晚会,因为我最喜欢“热闹”了,看到电视上的人们准备进入新的一年,再倒数计时,感觉非常有趣。有时我会去问爸爸可不可以去倒数、看花灯?但是每次的答案都是:“没有那种美国时间啦……”
等我18岁以后,一定要去倒数。对了,在今年,我的语文能力变强了,但同时,数学却退步了,在,我一定要让我的数学能力变强。我觉得我今年看的书不够多,爸爸说:“看书可以增广见闻,也可以让语文能力更强。”在今年,我生平第一次去电影院看电影,那一家电影院好大喔!在今年,我也做了很多的趣事、傻事,但最重要的还是“我长大了”,下一年一定会更长进、更成熟。
在今年,很庆幸没有台风登陆,都是从旁边经过而已,但是灾难逃不了,和之前南亚大海啸同一天的十二月二十六日,发生了强烈的地震,许多房子倒塌,死伤惨重……。但是,过了就过了,还是为20xx的到来高兴吧!
首先,拿起吸尘器,在地上跟几粒灰尘较劲,因为使用了吸尘器,所以就以迅雷不及掩耳响叮当的速度搞定了,于是进行下一个任务——擦花,这是项费时费力费脑筋的任务,这需要一片叶子一片叶子的擦,也许你在说我们家没有花已经是万幸了是不,那你错了,大错特错,因为我们家没有花,全是树:龙血树、金钱树、假山、竹、还有几盆吊兰,实在是擦不过来,于是便“偷工减料”不擦假山,我一根一根的擦龙血树的长叶子,AUV,这……擦十片叶子,投一次布子……实在太麻烦,于是便合十为一,十片一块擦,以此类推,便节省出了大量时间。
一小时过去了。
不是第一次从这里经过,就像生命里一次一次经过苦难,挣扎,彷徨,回归平静。回到这里,草木深寂,幽明禅香。老僧人依旧穿着藏青色的僧衣,他盘坐在一尊佛前,神姿轻盈,像另一尊佛,只有信仰,没有仰望。
一声沉钟,油灯闪烁,吹烟香火,他手里的念珠轻轻的拨动,无论哪一颗是前世,哪一颗是来生,他都像一个前世或是来生的人。他不计较他身上的时光和尘土。
寺深深的院子里有一棵古树,它像一座山,挡在你想问的路口;它又是一棵树不提及出身姓名,不动摇,没有声色。
我喜欢老僧人树下的故事。
一个老者,80岁。那天大雨倾盆,他步履艰难地往山涧里行去。
那里有一棵松树,站立在悬崖断壁之上。
老者风雨无阻去给这棵松树诵经,或许这样的尘世都觉得这荒唐,只有老者知道,30年前,一样的大雨倾盆,一样的悬崖断壁之上,一样的老松树救了他的命。
在这个风雨交加的世间,我不止一次为这种生命与生命之间敬畏,灵魂与灵魂的感恩而感动而震撼。
这是一棵多么幸运的树,这是一个多么深情的人,他们的故事最后多么令人喜欢,这就是生命的大欢喜。
我站在寺前,转眼冬天就来了,我亲眼看着最后一片叶子从秋天里落进冬天,没有哀伤和叹息,轻盈地飘是它的风骨,轻盈地落是它的宿命。
风华从来悄悄,没有留下丝毫痕迹。我俯身拾起它,拂去太阳的光,拂去人间的嚣尘,又轻轻放在泥土之上,还于它本心的干净与安宁。
于我来说,我依然忘不掉那个夏夜的黑暗和那朵在黑暗中越来越远,越闪越微弱的萤火,那些生命中重要的人无法挽留,那些生命中重要的梦无法安放,始终又让人动荡不安。
那年奶奶走了,她走得那么安详,根本没有看出她的痛苦。而原本她的苦难一直像一座山压得她卑微到尘土里。
她是一个民国出生人,出身不低,从小受到很好的教育,是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她读过很多的书。
那样的年代里,她委曲求全嫁给了地主唯一的儿子,也就是我的爷爷。因为都不是心甘情愿,虽然他们结婚生子,但是各自身上的毛病,两个人不同性格和出身背景,促使着他们之间许多的矛盾和相互抗争。
爷爷的少爷脾气,从来没改过,她生性软柔,最后所有的苦只有她来受,她却从来不逃避。包括后来经历历史中那些诸多的变故和苦难,她都默默忍受着。
后来奶奶把自己的苦难像一个故事一样全说给了我。
从我开始懂事的时候起,奶奶就给我讲着许多的故事,大多数是她从前读过的书里的,那些故事伴随我的整个童年,她教我要善良,她教我要勇敢,她教我要有爱。她也给我讲她的故事,讲她读过的书,教她读书的老师,讲童年的趣事,自然也讲到她所受过的苦难。
那样的日子里也只有我才听她讲这样的故事,其他的人都忙着温饱,时常还会给她气受,因为从来没有人懂得她的软柔都是因为还爱着。
当我懂得的时候奶奶已经病得很重,她躺在床上。我从远处的学校赶回来的时候,她哭了,她说她想我。她说她一生唯一看到希望的时刻是在从我愿意静静听她说故事开始的。
后来奶奶走了,她把她读过的所有故事都留给了我。
那年,由于本身就穷困潦倒的生活在国家的各种税收各种改革的情况下支离破碎。
那年学校也是各种折腾,一会儿搞全面发展,一会儿搞尖子班。而我在学校的成绩一直都没有受到这些乱七八糟的改革的影响,始终很优秀。在搞所谓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时候,因为家里没钱买兴趣组的用品,我就参加田径小组,因为田径小组都是跑跑跳跳,不用买这买那。学校选拔尖子生的考试里,我怕没钱交补课的费用没钱交其他的伙食费,我就作弊把会的题目故意做错,这样就不会被录取。
我在学校省吃俭用,只想为了把书读下去这么简单。可是即便如此,我依然会失望。在一次次因为没钱交学杂费而被学校赶回家的情况下,我依然在别人问我想读什么大学的时候,默默地在自己的课本上用大字笔写下:我要上北大。显然我知道这个梦很遥远,甚至遥不可及,但是我内心深处的向往无法掩盖。
最后是父亲来到学校领着我走出了我的梦想,因为我们没钱交学费。
我倔强地要等到那年夏天过完才离开家去了远方。我即使失去了梦想,也不能失去那年的夏天,也不能失去那个夏天的星光和萤火。即使它带着我的梦想和我最爱的人越走越远,我依然不能让它在我的生命里走得没有任何感受。
许多年后的`春天我从远方回来,一身的疲惫和不堪。那个揭了伤疤忘记痛的年纪,因为年轻,因为善良,因为执着,我在外面四处碰壁,奶奶教会我的一切美好的东西,在某些时刻让我怀疑,可是我每次受完伤爬起来的时候,却依然想念奶奶。她教会我的一切,时光给予我的另一段旅程,最终让我长成如今模样。
那年春天,仿佛很简洁明快,桃花开的时候,我在奶奶的坟前坐了一下午,直到夕阳漫天,我才回家;桃花谢的时候,我又在奶奶的坟前坐了一下午,直到春寒夜渐凉,我回家的。
我再次要去远方的时候,母亲要带着我去一个古寺还愿。其实我的愿望从来都没有实现,我去还什么呢?我问着自己。但是我知道是母亲的一片诚意和爱,我就顺着她上山了。
古寺里一片静寂,四周都是常青草木,幽静深邃。显然这里也是很少人来的,香火并不旺盛,石阶和古寺的栏外长满绿绿的苔藓。
寺里只有一个老僧人,他很清瘦,面色蜡黄,他盘坐在一尊佛前,深情庄严,嘴里默默念叨着,手里的念珠轻轻转动。
母亲拜完佛,还了愿,就下山了。
老僧人让我等到整点的时候,他为我敲响古钟,送我平安。
我还是忍不住问起我刚刚想问母亲的问题,老僧人没有抬头看我,只是微微一笑,然后轻轻地说:这世上的爱是说不出来,这世上的得失也是说不出来的。
他起身向古寺的后山走去,我目送着,他缓缓而又轻盈的步子,像一片叶子飘到古钟前,他神情淡定地敲打着古钟。钟声沉重,有一股力量在古寺里,在山谷里回荡,却不会伤及;有一股情感在心里撞击,慢慢又归于了平静,一切爱和不爱、曾经和过去、得到的与失去的都没有了声音。
小时候我生活在奶奶家,天天与清新空气、野花黄蜂打交道,常常和小伙伴们玩得忘了时间。穿越在金黄的田野中,我们手牵手,小心翼翼走过每一道田陇,像追逐自由的金丝雀一样。淘气的我们张开稚嫩的羽翼,想尽可能地离家远点,远离大人的唠叨。但那一口钟,是神奇的,傍晚日落,它准时地摇晃轻盈的身子,清脆的钟声一下、两下,无论我们离它多远,它总能呼唤到我们,似乎带着饭菜的香气,这时的我们,又一窝蜂地奔回了家。聆听那钟声,再想想家中做好的饭菜,奶奶慈祥的笑颜,想要逃离的心散到九霄云外,这是回家的钟声!
乡村的夜晚并不平静,常常会有一些热闹的活动,如唱戏。吃完饭,六时的钟声响起,依旧清脆悦耳。这时,奶奶爷爷就会手忙脚乱地收拾东西,一手抓一把薄扇,一手提一把椅子,我常常夹在中间跟着他们团团转。快点快点,戏快要开始了!奶奶催促,推着我前进。悠扬的钟声传遍全村,借着淡淡的胧月,我看见洋溢在爷爷奶奶脸上的笑容。啊!幸福的钟声,团聚的钟声!记得那场戏,还没开始我就在奶奶怀中睡着了,但我知道,这幸福的钟声将把我们永远连结在一起。啊!亲爱的钟声!
清晨,朦胧的阳光照在稻田上,钟儿轻轻地晃,送去劳动的号角。只见爷爷戴上斗笠,穿好靴子,扛起锄头,颇有成就地走进自家的田。我装模作样地扛着锄头,却什么也搬不动,只好迈动小腿,跟着爷爷走。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已是正午,烈日当空,炙烤着大地,爷爷与其他人都已汗流浃背,还是不停止地抡起锄头,直腰弯腰钟声响起,我静静地聆听。这是劳动的钟声!
【《远方钟声》教案】推荐阅读:
幼儿园大班《新年的钟声》教案01-26
新年钟声动漫05-28
新年的钟声01-08
钟声不止观后感06-20
钟声依旧作文900字10-25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12-05
有关新年的作文-新年的钟声03-08
电影爱的钟声观后感07-15
汪曾祺《岁月钟声》练习及答案03-26
初中作文远方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