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火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2024-09-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动火安全作业管理制度(推荐8篇)

动火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篇1

制度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生产区域动火作业分级、动火作业安全防火要求、动火分析及合格标准、《动火安全作业证》的管理。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区域易燃易爆场所的动火作业。

本制度不适用于公司生产区域的固定动火作业和固定用火作业。

制度引用文件

AQ3022-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动作业安全规范

定义

本制度采用下列定义:

3.1

动火作业

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工艺设置以外的非常规作业,如使用电焊、气焊(割)、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非常规作业。

3.2

易燃易爆场所

生产和储存物品的场所符合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火灾危险分类为甲、乙类的区域。

动火作业分级

动火作业分为特殊危险动火作业,一级动火作业和二级动火作业。

4.1

特殊动火作业

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物品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等部位上及其他特殊危险场所的动火作业。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按特殊动火作业管理。

4.2

一级动火作业

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除特殊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厂区管廊上的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

4.3

二级动火作业

4.3.1

除特殊危险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以外的禁火区动火作业。

4.3.2

凡生产装置、分厂(车间)或系统全部停车,装置经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并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后,可根据其火灾、爆炸危险性大小,经公司安全部门批准,动火证作业可按二级动火作业管理。

4.4

遇节假日或其他特殊情况时,动火作业要升级管理。

动火作业安全防火要求

5.1

动火作业安全防火基本要求

5.1.1

动火作业应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以下简称《作业证》),进入受限空间、高处等进行动火作业时,还须执行《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和《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

5.1.2

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它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

5.1.3

凡在盛有或盛过危险化学品的容器、设备、管道等生产、储存装置及处于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甲、乙类区域的生产设备上动火作业,应将其与生产系统彻底隔离,并进行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因条件限制无法进行清洗、置换而确需动火作业时按5.2规定执行。

5.1.4

凡处于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甲、乙类区域的动火作业,地面如有可燃物、空洞、窨井、地沟、水封等,应检查分析,距用火点15

m以内的,应采取清理或封盖等措施;对于用火点周围有可能泄漏易燃、可燃物料的设备,应采取有效的空间隔离措施。

5.1.5

拆除管线的动火作业,应先查明其内部介质及其走向,并制订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

5.1.6

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氧含量不得超过21%。

5.1.7

五级风以上(含五级风)天气,原则上禁止露天动火作业。因生产需要确需动火作业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5.1.8

在厂区道路两旁进行动火作业时,遇装有危险化学品的车辆通过或停留时,应立即停止作业。

5.1.9

凡在有可燃物构件的凉水塔、脱气塔、水洗塔等内部进行动火作业时,应采取防火隔绝措施。

5.1.10

动火期间距动火点30

m内不得排放各类可燃气体;距动火点15

m内不得排放各类可燃液体;不得在动火点10

m范围内及用火点下方同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或喷漆等作业。

5.1.11

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焊、气焊、手持电动工具等动火工器具本质安全程度,保证安全可靠。

5.1.12

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应直立放置;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小于5

m,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不小于10

m,并不得在烈日下曝晒。

5.1.13

动火作业完毕,动火人和监火人以及参与动火作业的人员应清理现场,监火人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5.2

特殊动火作业的安全防火要求

特殊动火作业在符合5.1规定的同时,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5.2.1

在生产不稳定或设备、管道等腐蚀严重的情况下不得进行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

5.2.2

应事先制定安全施工方案,落实安全防火措施。动火作业时,各级审批人、动火部位所属分厂(车间)安全员、动火作业单位安全员必须到场,必要时可请专职消防队到现场监护。

5.2.3

动火作业前,分厂(车间)应书面通知生产调度部门及有关部门,使之在异常情况下能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5.2.4

动火作业过程中,应使系统保持正压,严禁负压动火作业。

5.2.5

动火作业现场的通排风应良好,以便使泄漏的气体能顺畅排走。

动火分析及合格标准

6.1

动火作业前应进行安全分析,动火分析的取样点由动火部位所在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提出。动火分析取样点要有代表性。

6.2

在较大的设备内动火作业,应采取上、中、下取样;在较长的物料管线上动火,应在彻底隔绝区域内分段取样;在设备外部动火作业,应进行环境分析,且分析范围不小于动火点10

m。

6.3

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

min,如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

min,应重新取样分析。特殊动火作业期间还应随时进行监测。

6.4

使用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或其它类似手段进行分析时,检测设备应经标准气体样品标定合格。

6.5

动火分析合格判定当被测气体或蒸汽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5%(体积百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汽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2%(体积百分数)。

6.6

动火分析样品应保留到动火作业结束。

职责要求

7.1

动火项目负责人

7.1.1负责办理《作业证》并对动火作业负全面责任。

7.1.2

应在动火作业前详细了解作业内容和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组织动火安全措施的制定、落实,向作业人员交代作业任务和防火安全注意事项。

7.1.3

作业完成后,组织检查现场,确认无遗留火种后方可离开现场。

7.1.4动火项目负责人可以是申请动火单位指定的专员。

7.2

动火人

7.2.1

应参与风险危害因素辨识和安全措施的制定。

7.2.2

应逐项确认相关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7.2.3

应确认动火地点和时间。

7.2.4

若发现不具备安全条件时不得进行动火作业。

7.2.5

应随身携带《作业证》。

7.3

监火人

7.3.1

负责动火现场的监护与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动火人停止动火作业,及时联系有关人员采取措施。

7.3.2

应坚守岗位,不准脱岗;在动火期间,不准兼做其它工作。

7.3.3

当发现动火人违章作业时应立即制止。

7.3.4

在动火作业完成后,应会同有关人员清理现场,清除残火,确认无遗留火种后方可离开现场。

7.4

动火部位负责人

7.4.1

对所属生产系统在动火过程中的安全负责。参与制定、负责落实动火安全措施,负责生产与动火作业的衔接。

7.4.2

检查、确认《作业证》审批手续,对手续不完备的《作业证》应及时制止动火作业。

7.4.3

在动火作业中,生产系统如有紧急或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停止动火作业。

7.4.4

动火部位负责人可以是被动火单位班组长(值班长、工段长)

7.5

动火分析人

动火分析人对动火分析方法和分析结果负责。应根据动火点所在车间的要求,到现场取样分析,在《作业证》上填写取样时间和分析数据并签字。不得用合格等字样代替分析数据。

7.6

动火作业的审批人

动火作业的审批人是动火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的最终确认人,对自己的批准签字负责。

7.6.1

审查《作业证》的办理是否符合要求。

7.6.2

到现场了解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检查、完善防火安全措施。

8《动火安全作业证》的管理

8.1

《动火安全作业证》的区分

特殊动火、一级动火、二级动火的《作业证》分别以红色印章加以区分。样表见附件二

8.2

《动火安全作业证》的办理和使用要求

8.2.1

动火项目负责人负责办理《作业证》,须按《作业证》的项目逐项填写,不得空项;根据动火等级,按8.3条规定的审批权限进行办理。样表附后

8.2.2

办理好的《作业证》后,动火项目负责人应到现场检查动火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确认安全措施可靠并向动火人和监火人交代安全注意事项后,方可批准开始作业。

8.2.3

《作业证》实行一个动火点、一张动火证的动火作业管理。

8.2.4

《作业证》不得随意涂改和转让,不得异地使用或扩大使用范围。

8.2.5

《作业证》一式三联,二级动火由审批人、动火人和动火点所在车间操作岗位各持一份存查;一级和特殊动火《作业证》由动火点所在车间负责人、动火人和主管安全(防火)部门各持一份存查;《作业证》保存期限至少为2年。

8.3

《作业证》的审批

8.3.1

特殊动火作业的《作业证》经生产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安全管理部门会签后,由公司分管安全领导(或总工程师)审批。

8.3.2

一级动火作业的《作业证》由安全管理部门审批。

8.3.3

二级动火作业的《作业证》由动火点所在分厂(车间)负责人审批。

8.4

《作业证》的有效期限

8.4.1

特殊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的《作业证》有效期不超过8

h。

8.4.2

二级动火作业的《作业证》有效期不超过72h,每日动火前应进行动火分析。

8.4.3

动火作业超过有效期限,应重新办理《作业证》。

公司动火安全作业证

分厂(车间):

动火级别:

编号:

动火地点

动火人及资格证编号:

动火方式

动火时间

****年**月**日

****年**月**日

动火项目负责人

动火部位负责人

动火分析时间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采样地点

分析数据

动火分析人

签字:

签字:

签字:

危害辨识

主要安全措施

安全措施落实人

□ 动火作业人持证上岗,配戴劳动保护品,监护人到现场。

动火项目负责人

(确认签名):

□ 动火设备完好,无缺陷。

□ 乙炔气瓶(禁止卧放)、氧气瓶之间距离不小于5米,与火源离距不小于10米。

□ 电焊回路线应接在焊件上,不得随意搭接在其他设备上。

□ 现场配备消防器材。

□ 高处作业应采取预防火花飞溅措施。

□ 清理动火现场及周边易燃易爆物品,或采取隔离措施,保证现场安全动火。

动火部位负责人

(确认签名):

□ 保持动火作业点空气流通。

□ 在设备或管道上动火应进行隔离、置换合格、达到动火条件。

补充安全措施:

动火安全措施编制人

(签字)

动火部位负责人

(签字)

监火人(签字)

动火审批人(二级)

批准意见:

(审批人签字):

动火审批人(一级)

批准意见:

(审批人签字):

特殊动火会签

(特级)

(生产技术部门、设备部门、总工程师、分管领导)

动火审批人

(特级)

批准意见:

(审批人签字):

动火前,岗位当班班长验票:

****年**月**日

注:1、本票一式三联:审批人、动火人和动火点所在岗位各持一联。

动火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篇2

一、做好动火的前期准备工作

随着东北管网改造动火施工的不断进行, 发现充分的准备工作是动火工程能否顺利实施和成功的关键。如预制、焊接、作业坑、开孔等, 都要在动火前按照规范做好准备, 为动火作业提供有利条件。

第一, 增加油气隔离囊。提高动火施工安全性动火过程中, 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动火点与油气实行有效隔离。为避免动火期间油气泄漏事故, 依据囊式封堵原理, 在黄油墙后面开一个合适的封堵孔, 安装油气隔离囊, 提高动火安全系数。实践证明:油气隔离囊隔离油气的作用非常可靠, 施工队伍也不因增加了油气隔离囊而降低砌筑黄油墙的标准, 囊、墙筑起了双保险, 提高了工程质量, 确保了施工安全, 加快了工程速度。

第二, 缩短动火时间, 降低动火施工风险。采取隔离排油的措施, 通过增设内侧低压封堵的方式, 隔离动火区域与中间废弃区域的油气空间, 以减少动火区域的排油量, 从而有效地缩短了动火区域的排油时间, 实现快速排油, 尽量把这一工序时间限定在10min左右。也使得中间废弃区域抽油与切管两不误, 达到快速具备切管、焊接动火条件。通过采取上述措施, 大大缩短了动火投产工程完成的时间, 从而降低了动火施工的风险。

二、安全管理工作要点

第一, 施工作业过程的HSE要求。作业坑要按标准开挖, 四周留出1.5m宽的安全通道, 不准摆放任何机具和设施, 两侧留有坡度约30°安全踏步作逃生通道。作业坑四周要根据需要加装安全护器, 防止塌方。作业坑要设置500mm×500mm的积水坑。各个动火点之间要始终保持联系, 安排好各点的施工顺序。

第二, 施工过程。在施工过程中, 作业管段切割后清理管口应用铜质工具, 管内的原油和积蜡应清理干净, 黄油墙应保证足够的强度和厚度, 黄油墙厚度上部最薄处不小于管道直径。黄油墙砌筑后, 经可燃气体报警器检测合格, 方可进行动火作业。作业中应随时对黄油墙进行检查, 对现场油气浓度进行监测。黄油囊在撤出时, 应在囊头处采取相关措施消除聚集的静电荷, 防止产生静电火花引燃管内油气。在夏季进行动火施工时, 应采取有效措施对黄油墙进行降温处理, 防止高温导致黄油墙融化坍塌。废弃管线应按上述要求清理管口, 砌筑黄油墙经油气检测合格后用盲板封闭焊接。切管过程中液压切管机的液压站应与切管口保持安全距离, 切管作业时应保证充足冷却水的连续浇注冷却, 防止切管时刀片和管壁温度过高产生火花, 造成油气爆燃。发电设备应安装接地装置, 控制盘应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设专人检查所有施工机具、照明设施, 确保用电安全。施工作业区的所有机具的电缆、液压管、充气管应采取临时埋地保护措施。开孔完毕后, 应对作业现场采取防护措施, 加强安全保卫管理。

第三, 现场施工机具设备的安全管理。对现场的吊装设备、施工机具、工具及进入现场车辆要进行全面检查, 并对设备和设施的安全性进行确认;对有难点的吊装作业要进行事前试吊装;对电气或液压机具等压力设备要进行空载试验;动火前所有施工机具、设备要规整合理, 摆放就位;现场使用机具、设备、车辆须尽量摆放在动火点的上风向位置;吊车作业时必须设专人指挥, 提前鸣笛告示, 起重臂下严禁站人, 加牵引绳导向;作业区所有车辆及发电机排气管必须佩带防火帽;消防车、油槽车要提前按指定区域就位, 油槽车必须安装静电接地装置;在正式实施动火前, 施工方必须对投入工程的设备如封堵器、切管机、抽油泵、吊车、发电机、液压站进行试运, 并填写试运转记录, 建设方进行监督。

第四, 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动火施工时, 施工方应准备足够的接油油槽、油桶和带衬里的编织袋, 及时回收原油, 防止落地污染土壤;在河道处进行集中排油、动火作业时, 现场周围应设立围堰, 防止落地原油污染河道;在动火焊接结束后, 充油排气时应对大气敞口排放油气, 见油后立即关闭阀门, 避免油气损失, 对环境造成污染;动火现场应保持清洁, 及时清理落地原油, 回收施工废物和生活垃圾, 保护现场周围的农田和植被, 做好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工作。

三、总结

文章对长距离输油管道动火现场工作的考察, 对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评价, 并在总结以往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 按照新的动火管理规定, 对动火现场安全工作进行全面剖析和总结。可能还存在着不足, 希望通过实践过程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l、刘晓春.大庆油田发展战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3.

[2]、王权.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数字油田模式与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 2003.

动火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篇3

钢铁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的特点,决定了各二级单位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相互交叉的作业区域较多,这种情况下,单位之间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情况也比较容易发生,且其互相之间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往往不清楚,也不够协调,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可能性较大。近几年,在三钢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检修技改项目的不断增多,生产节奏紧张快速的情形下,交叉作业之间暴露出来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确保交叉作业的安全,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是公司领导和安全部门面临的研究课题。

2001年10月,总经理提出“结合部安全管理”概念,并成立了结合部安全管理项目组。项目组把结合部定义为:公司结合部是各二级单位(处)生产经营活动相互交叉的作业点。

2结合部安全管理的实施

2.1结合部的识别与确定

这是实施结合部安全管理的基础。项目组从“结合部”概念出发,把安全管理范畴与公司二级分厂(处)之间生产活动相互交叉作业区域(点)的具体内容结合起来,对相互交叉的作业区域(点)危险程度和可能出现的伤害进行预测预知。通过对结合部生产、检修、技改的调查和分析,筛选并确定了27个相互交叉的作业区域(点)作为公司结合部安全管理的覆盖范围(A级结合部9个,B级结合部18个)。结合部安全管理覆盖面大,项目内容多,分为生产结合部、运输结合部、检修技改结合部三大类。2001年12月完成了“福建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管理结合部监控图”绘制工作。公司把这27个结合部作为安全管理监控重点。

2.2结合部安全管理规定的制定

如何对结合部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理顺各单位之间的工作协调,明确各单位的安全职责,确保交叉作业安全,这是结合部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

项目组首先是明确了每个结合部安全管理责任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并对结合部安全现状进行调查。在收集已往各类事故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现场的调查分析,组织现场操作人员、相关单位负责人召开专题调查分析会,找出结合部安全工作中带有关键性的薄弱环节,并采取相应针对性措施解决存在问题,并以规章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起到强制执行的作用。即对每个结合部制定出相对应的符合实际便于操作的结合部安全管理规定,明确结合部相关方面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以制度的完善保证安全工作的有序交接。

管理规定有别与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应重点突出工作时如何避免对方的伤害与自己不对他方人员造成伤害,确保交叉作业的安全。如运输车辆一般是遵守《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厂内运输安全规程》,对具体在某个生产区域或某个路段需要停车。减速、响铃等未在安全操作规程中作出具体规定,而在炼钢渣场区域结合部就存在运输车与路上行人。炼钢渣场地面人员之间的矛盾,这时,针对渣场区域结合部,管理规定就根据作业场所的工作特点,规定了上下班时间段车辆停止清渣和运输工作;空车的停靠位置和重车的运出通道等相关的16条管理规定,明确了炼钢地面人员与汽运公司运输车辆的职责与工作要求,有效地避免由于相互的不配合或互不照应而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

结合部安全管理规定的制定是一项细致和系统的工作,项目组成员在各自的责任区内对进行了大量而认真的调查,听取各方的意见,于2002年1月~4月完成了“福建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结合部安全管理规定”的协调、起草和汇编工作,做到图、文、责三位一体,即有监控图、有管理规定要求、有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2.3结合部安全管理规定的实施和监督检查

管理规定制走后,必须严格实施,才能起到安全保障作用。结合部安全管理规定出台后,首先是对相关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让每位作业者明确在这个作业点的工作职责与工作要求,并在工作中严格遵守与执行。而安全管理干部同样需熟悉掌握规定和要求,以便在安全检查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如何在实施中不出现偏差,如何及时纠正不安全的行为,如何在实施中改进呢?这就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监督检查。在管理规定中,每个结合部都明确了责任相关单位,责任人,责任人包括责任单位的指定负责人和公司安全部门安全管理人员。这就增强了管理人员对该结合部安全管理的责任,并把结合部的安全管理列入他们的工作职责。责任单位在日常的安全检查中把结合部作为重要内容,责任人也经常地深入结合部进行监督检查,及时进行有效的协调,促使安全管理规定得以严格执行。同时加大对结合部安全管理的考核力度,对违反规定者给予重罚,以起到警示教育作用。

3结合部安全管理的深化

结合部安全管理的效果是明显的,通过规章制度的完善,通过现场的监督检查,使结合部相关单位各施其责,有序工作,各类险肇事故大大降低。为了巩固和深化结合部安全管理,2002年、2003年公司把结合部安全管理整治列入公司的五项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各二级单位对公司确定的27个结合部作为安全管理监控重点,并应按制订的结合部安全管理规定,加强对现场监控管理。同时要求各二级单位进一步深化结合部安全管理,从实际出发,辨识、明确车间与车间的安全管理结合部,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规定并认真实施。对结合部位的安全管理,要求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

通过近两年的实施,各二级单位也对本单位内部结合部的安全管理进行完善。如冶建公司的结合部安全管理制度中细化了跨车间作业的工作联系单制度、制定了管理人员进入生产作业区的管理规定;炼钢厂制定和完善操作牌与检修牌制度、25种危险作业的安全操作票制度等。

结合部安全管理是一个不断补充和完善的动态管理过程。随着生产的变化,结合部的安全管理规定要及时进行修改和完善;随着技改项目的上马,新的结合部又随之产生,需及时制定新的结合部安全管理规定,做到有结合部就有安全管理规定,不留死角。

4结合部安全管理的外延

结合部安全管理是针对企业内部各单位间的交叉作业管理,而企业与外单位之间的交叉作业管理即外委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更是安全管理的重点。《安全生产法》有明确的规定: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对此公司早在1999年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在《关于加强外委施工队安全管理的通知》中制定了《外委项目签订安全协议规定》、《三钢外委施工队安全考核细则》,并实行外委施工队安全保证金抵押管理办法,有效地规范了外委队伍的安全生产行为,同时也保障了三钢生产单位与外委队伍的交叉作业安全。

5结束语

11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篇4

MCSH/CG2014-10

1、目的和范围

1.1为了加强对各类临时性作业火源的监督管理,防止因动火作业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制定本规定。

1.2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工艺设臵以外的非常规作业,如使用电焊、气焊(割)、电钻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非常规作业。

2、动火作业管理

公司危险区域生产区和装卸车区内内的各类动火作业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动火所在单位、动火人员、监护人员共同监管;非危险区域的动火作业由作业区域单位自行管理。

外来施工单位的动火作业按照本规定执行。

3、动火作业审批与把关

公司危险区域的动火作业实行两级审批,由动火区域所在单位填写“动火证”,部门、车间领导审查,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批准。非危险区域动火,由动火单位负责管理。动火作业严格执行一点一证管理。

4、动火作业安全要求

设备设施和部件出现了影响安全运行的故障以后,应立即停车、倒空和清洗。并尽可能将需要动火的设备和部件拆卸后转送固定动火点进行焊接切割,尽量避免危险场所现场动火作业。

对确实难以拆卸转移的需动火物件,现场动火按照以下程序办理。4.1停车放料与清洗清理

4.1.1停车放料按照正常的操作程序进行,承压设备和真空设备应泄压。4.1.2对需动火设备及其附属设备、部件和管线,根据其接触物料的具体特性,采取相应的办法清洗干净。

4.1.3需进行电焊焊接的,工房内所有无法与被焊接部位进行电气隔离的各种有爆炸危险的设备、管道、储罐均应清洗干净,或者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对该栋建筑物内其它车间的有爆炸危险的生产设备、储罐、管线,若无法与动火部位进行有效电气隔离时,也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4.1.4将动火部位(包括垂直向下方向)周围10米范围内的各类易燃物、可燃物、工房地面和沟道的可燃物清理干净。

4.1.5动火点附近如有阴井、地沟、水封等应进行检查、分析,并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

4.2隔离与保护

4.2.1对焊接点周围可能会接触焊枪火焰或者焊渣,因高温而发生损坏的各类设备、储罐、管道等,应转移或进行隔热保护。

4.2.2断开被焊接设备与其他设备的各类物料管道连接。易燃液体、可燃气体物料除关闭连接阀门外,另应采取加盲板或者拆除一节管段等安全隔绝措施。

4.2.3需动电焊时,对工房内无法清理、转移、隔离,或者正在生产的其它有爆炸危险的易燃液体设备和储罐,若内部物质的爆炸上限不超过15%,可采取抽真空后用氮气放空、进行微正压保护的安全措施。抽真空至少2-3次,真空度应在-0.8㎏/㎝2以下。(注:对装臵内有氢气、乙炔等爆炸上限较高的危险性物质,采用抽真空后氮气保护的措施无效)

4.3通风与臵换

打开被焊接设备的人孔盖和底阀,进行充分的通风换气,自然通风效果不明显时应进行强制通风。

特别是进入设备、储罐(槽)、地下槽等受限空间内进行动火作业,必须严格通风换气。

4.4检查与测试

以上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焊接所在车间应对现场各方面情况进行检查,对不能确定是否合格的部位(如:易燃易爆装臵、管道、储罐、阴井等内部及其它认为应进行分析的部位动火),应通知安全管理部门使用简易气体检测仪进行测试。被测的气体或蒸汽浓度应小于或等于爆炸下限的20%,测试部位应包括上、中、下和各角落。

在可能有可燃气体或者易燃液体蒸汽泄漏的设备设施进行动火作业,应每30分钟测试一次。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分钟,必须重新测试。

4.5动火证办理

4.5.1车间内部检查合格后,方可申请办理“动火证”,“动火证”应逐项填写,不得空项。详细写明申请部门、动火部位和作业内容、动焊类型(电焊、气割、塑焊或其他动火)、有效时间、申请人、监护人、防火防爆措施等内容,根据动火等级,按规定的管理权限审批。

4.5.2对应各级动火作业的安全员必须亲到现场,了解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确定是否需作动火分析,审查并明确动火等级,检查、完善防火安全措施。在确认无误后,方可批准动火作业。

4.5.3办证人持办理好的“动火证”到现场后,应和动火人和监火人一同检查动火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三方确认安全措施可靠后,将“动火证”交动火人。

4.5.4“动火证”一式两份,有效期限为24小时,超过有效期限,应重新办理“动火证”。动火应严格做到“一点一证”。

4.5.5进入受限空间、高处等进行动火作业,还须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证、登高作业证。

4.6现场监火

4.6.1监火人由动火点所在车间或班组指定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熟悉现场、掌握消防知识的人员担任。

4.6.2应看清“动火证”的全部内容,应备足适用的消防器材。

4.6.3监火人所在位臵应便于观察动火和火花溅落,必要时可增设监火人。

4.6.4监火人负责动火现场的监护与检查,时刻关注动火飞溅的火花,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通知动火人停止动火作业,并及时联络相关人员采取措施。

4.6.5监火人必须坚守岗位,不准脱岗,动火期间不准兼作其它工作。当发现动火人违章作业时应立即制止。

4.6.6在动火作业完成后,要会同有关人员清理现场,清除残火,确认无遗留火种后方可离开现场。

4.7现场动火

严格执行“三不动火”原则,即没有经批准有效动火作业许可证的不动火、防火安全措施不落实的不动火、没有动火监护人或动火监护人不在场的不动火。

4.7.1动火人接到“动火证”后,要核对证上各项内容是否落实,审批手续是否完备,严格执行“三不动火”原则。若发现不具备条件时,有权拒绝动火,并向安全管理部门报告。

4.7.2独立操作的动火人,必须持有特殊工种作业证,并在“动火证”上签字。若带徒作业时,动火人必须在场监护。

4.7.3动火作业前,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检查电、气焊工具,保证安全可靠,不准带病使用。

4.7.4五级风以上(含五级风)天气,禁止露天动火作业。因生产需要确需动火作业时,动火作业升级管理。4.7.5严禁在带压(包括负压)、带电、有易燃易爆物品以及不清楚内部物料具体情况的管道和容器上进行动火作业,动火点附近不允许排放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

4.7.6动火作业现场的通排风要良好,以保证泄漏的气体能顺畅排走。4.7.7高空动火作业

(1)必须系好安全带或设臵工作架,并采取措施防止火花飞溅引燃周围可燃物。

(2)其下部地面如有可燃物、空洞、阴井、地沟、水封等,应检查分析,并采取安全措施,以防火花溅落引起火灾爆炸。

4.7.8受限空间内动火作业

(1)受限空间内动火作业每次作业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并有专人监护;

(2)照明必须使用电压不超过12伏的低压灯。(3)采取通风措施,及时排除有害气体和烟尘。(4)受限空间内不得同时进行电焊和气焊作业。

(5)受限空间内动火作业,所在单位应每隔1小时对内部安全状况检查一次,发现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

(6)受限空间内动火作业,内部的各类可燃物必须清理干净,要特别细致检查乙炔管和氧气管绑扎是否牢固,严防漏气引发危险。

4.7.9电焊焊接切割安全要求

(1)电焊机在使用前,应检查该机是否完好,如电焊机电源线、引出线及接地线等应绝缘良好。

(2)电焊机接线或拆线以及接地等工作,均应由电工进行,电焊机接地线不能接搭在生产管线上,更不能让焊接工作电流经过易燃易爆性设备、管道。对接地线的完好情况,焊工作业期间应随时检查。

(3)雷雨时,应停止露天作业,在潮湿工作地带作业时,必须穿绝缘胶鞋。

(4)不准将带电的绝缘线搭在身上或踏在脚下。

(5)移动电焊机位臵时,必须先停机切断电源,焊接中突然停电时,应立即关好电焊机。

(6)换焊条时,应戴好手套,敲焊渣时,应注意防止溅入眼内。(7)当焊接工作结束时,应及时切断电源并检查焊接场地,确认没有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4.7.10气焊焊接切割安全要求(1)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小于5米,二者与明火(或动火点)均不应小于10米,气瓶不准在烈日下曝晒。

(2)氧气瓶、乙炔气瓶在搬运时,不准用肩扛;不得打击和冲撞;放倒时应轻轻着地。放臵应平稳,气瓶应有防倾倒措施。

(3)气瓶与减压阀的连接必须可靠,气源胶管接头应用铁丝或钢箍扎紧。

(4)不允许把氧气胶管和乙炔胶管互相代用,在工作中应防止接触油脂或高温物体,也不得和电线缠在一起。

(5)胶管横跨道路时,应从空中架设;在地面跨过时须加安全护罩,以防胶管被压破而发生事故。

(6)动火作业前应注意胶管与焊枪的联接处是否漏气或堵塞。

(7)点火时,焊枪口不准对人,正在燃烧的焊枪不得放在工件或地面上。

(8)容器内焊、割如果尚未完工,则严禁将焊、割炬放在里面,以防接头漏气而引起事故。

(9)工作完毕,应将氧气瓶、乙炔瓶的瓶阀关好,拧上安全帽,检查操作现场,确认无着火危险后,方可离开。5 发布日期

本制度于2013年10月16日发布 6实施日期

本制度于2014年3月10日正式实施

动火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篇5

安监部于5月16日举办了“地面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及上级文件学习培训班。通过学习达到了培训目的,完成了培训任务。总结如下:

一、出勤情况

各部室车间共计40人参加了培训学习。

二、培训效果评价

安监部主任工程师訾士宪结合现场工作实际,从动火作业区域的划分,作业的分类,作业的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学习,强调了动火作业是化工行业现场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工作,特别是对特殊作业的划分、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采取的有效安全防护措施、作业证的有效期限和管理等内容作了重点讲解。

学习了《****有限公司关于鄂尔多斯化工公司“3.26”火灾事故的处理意见》(****发[2014]217号文)等一系列集团公司文件及重要领导的讲话,2013年山东省化工行业和危险化学品领域事故警示教育专题讲座。针对各类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作了详细的讲解和分析,只要坚持不违法、不违规、不违章,健全落实各类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格安全管理,救援工作到位,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就能减少直至杜绝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和公司的财产不受损失。

通过培训学习,强化了公司的基础安全管理工作,提高了专兼职安全员等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为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安全监察部

动火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篇6

贯彻落实国家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方针,动火必须申请,且必须有防火设备、防火措施及相应监护人。适用范围

本项目动火作业主要是二级及三级动火,其中又以三级动火居多;动火器材主要是电焊、气割等(电焊机、乙炔瓶、氧气瓶)。

动火作业定义

在施工项目过程中使用气焊、电焊等焊割工具,进行焊接、割除的施工作业。动火作业分类 一、一级动火作业应由项目经理填写动火申请表和由项目部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方案,经公司主管领导和安全技术部门审批,并报公安消防部门备案或批准后,方可动火,动火期限为3天,凡属下列情况之一为一级动火:

(一)禁火区域内;

(二)油罐、油箱、油槽车和储存过可燃气体、易燃气体的容器以及连接在一起的辅助设备;

(三)各种受压设备;

(四)危险性较大的登高焊、割作业;

(五)比较密封的室内、容器内、地下室等场所;

(六)堆有大量可燃和易燃物质的场所。二、二级动火作业应由施工管理人员在4天前提出申请并附上安全技术措施方案,报工地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动火。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为二级动火:

(一)在具有一定危险因素的非禁火区域内进行临时焊、割等作业;

(二)小型油箱等容器;

(三)在外墙、电梯井、洞孔等部位,垂直到底及登高焊、割作业。

三、除上列以外,其余场所均为三级动火作业,应由所在班组长在动火前7天提出申请,报项目防火管理人员批准后,方可动火。动火前准备工作:

(一)动火作业负责人持办理好的《 动火作业许可证》到现场,检查动火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确认安全措施可靠并向动火人和监火人交代安全注意事项后,将《 动火作业许可证》交给动火人。

(二)动火作业人员动火前,必须配备动火作业许可证上注明的消防器材及相应防护设备设施并检查相应的器材器具是否完备有效。

动火过程控制

(一)必须持证上岗,无相应操作证人员不得进行动火作业,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动火过程中监火人必须全程监督,不得随意离开岗位。

(二)登高焊接、气割或下方无防护,容易造成火灾事故时,应设接火、挡火措施,若在外脚手架上作业时,更应采取隔板,防止火花飞溅或掉到下面引起火灾,同时安全网应淋水处理,脚手板上的杂物全部清理干净。

(三)严格遵守“十不烧”规定,禁止野蛮施工,并且应保持警惕,细心留意是否有因动火而造成燃烧等现象。

(四)合理使用相应动火器材,特别是使用乙炔及氧气情况下,气瓶与气瓶之间、气瓶与动火点之间必须保持安全距离,且相关安全装置等必须齐全(如防震帽、防震圈、乙炔防回火器、压力表等),按器材、设备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五)动火作业应按动火许可证上注明的区域、用途、及动火级别等进行动火,有变动的应重新申请动火许可证,另外动火期限也应与动火证上相符,逾期必须重新申请。

动火完毕后处理措施

(一)动火完毕后,应采取降温措施,防止死灰复燃,且必须确保无火灾隐患方可离开动火点,以防万一。

(二)使用的电焊机、乙炔瓶、氧气瓶等,动火完毕应关闭电源、阀门,电缆、气管盘卷好后连带焊机、气瓶一起运回指定放置点,不得留在施工现场,防止非相关人员使用。

(三)该动火许可证使用完毕后应交回项目部存档,并注明动火完毕后相应的处理措施。

茂名市茂南建安集团有限公司

三羊大厦、三羊公馆项目部

浅谈动火作业安全质量控制 篇7

动火连头主要包括切换流程、泄压收油、管线封堵、油气检测、气焊切割、修口打磨、组对焊接、焊口检测、恢复流程、防腐保温等作业环节。动火作业的风险很大, 特别是油气库区站内的动火, 其风险原因包括:1) 地下油气管网、消防管道、蒸汽管道、电缆光缆纵横交错, 开挖动火作业坑的空间狭小, 增加了动火作业难度;2) 有的埋地电缆和电缆沟与动火点交叉, 因此既要采取保护措施, 又要保证沟下作业安全;3) 有的动火管道与原有管道平行, 距离很近, 管道连头焊接极其困难;4) 有的阀墩和管墩距离动火点近, 甚至需要进行有效支撑并用风镐铲除原管墩才能作业;5) 有的地区地下水位高, 需要不断排水;6) 动火作业大多时都有时间限制, 要求在停输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且必须保证焊口无损检测合格, 作业环境同时还要受严寒酷暑雨雪等恶劣天气条件限制。

为有效控制工程安全和质量, 防止动火作业过程生产事故的发生, 最大限度减少和降低生产事故对人、财、物造成的损失和对环境的破坏, 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国家、行业相关标准规范, 按照动火作业安全质量规范要求, 认真履行安全质量监督管理职责, 严格实施现场监督检查, 以确保动火作业的顺利实施。

1) 依据《输油气管道动火方案编制导则》 (Q/SYGD0188-2008) 要求编制动火连头安全技术方案,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和动火等级上报审批, 作业前应签署办理动火作业许可票证;

2) 成立动火现场指挥领导小组并明确职责和权限, 小组成员、各专业组成员、安全质量监督、监护、抢险等人员应在动火前全部到位并各司其责;

3) 动火作业坑要做好边坡支护或处理, 上下两条通道要牢固可靠, 稳妥实在, 周边不得有无易燃物, 对临近动火点的运行管线和电缆应采取保护, 保证氧气、乙炔瓶安全距离, 避免在作业过程或情况紧急时发生坍塌、跌落或其他次生事故;

4) 动火前应对流程切换的准确性进行确认, 泄压收油、切管或带压开孔、管道封堵、组对焊接等应按严格执行已批准的作业方案和时间节点完成, 发生意外情况时应按照预定方案执行;

5) 现场可燃气体检测人员要保证到位, 两台以上检测仪器必须经过标定并有效, 严格定时检测并有检测记录;

6) 进场管材管件按程序报验, 提前预制的管材管件应经过无损检测符合标准, 焊接材质符合焊接规程, 焊材及备品备件等应准备充足齐全并到位;

7) 现场临时用电、电气设备及照明等应符合防爆安全要求, 焊机应保证可靠接地并进行接地电阻测试达标;

8) 参加动火作业的焊工、电工、起重工、无损检测等特殊工种应保证资质齐全、操作熟练且技术过硬并经过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配合组对焊接的吊装作业应按照吊装作业安全规定办理作业许可票证;

9) 无损检测人员应积极配合, 随时做好检测准备。在完成动火作业和无损检测合格, 作业单位应及时进行管道除锈、防腐、电火花检录等隐蔽工程施工作业并随时做好施工资料记录;

10) 作业区周边设置安全警示警戒标志, 按照动火等级要求配备消防设施设备和医疗救护人员设备。应急储备物资提前到位, 随时做好防止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

2010年7月, 在西部管道兰州原油末站调节阀区和计量区有7处高难度工艺系统改造动火作业, 为确保站内动火安全质量和时效, 由西部管道公司部门领导和甘肃分公司领导、管道局EPC项目部、北京兴油PMC现场组成立了动火指挥领导小组, 下设7个专业组。动火作业由中国石油管道西部应急抢险中心承担施工任务。

在西部管道甘肃分公司的密切配合下, 管道局EPC项目部和应急抢险中心多次到现场实地勘测, 针对7个不同动火点的作业环境以及作业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反复研究、精心策划, 编制了切实可行的动火作业实施方案并按程序上报西部管道审批, 在审查批准后按程序办理了入场、动火票等相关手续。

为确保动火作业顺利实施, 西部应急抢险中心提前进入现场积极准备, 在作业点周边设置警戒线、警示牌、标示牌和彩旗, 对临近动火点的运行管线、光缆电缆采取阻热阻燃保护, 加固支撑作业坑周边的管墩、阀墩和上下通道以及基坑排水, 现场排油防渗、设备工具、劳保用品、医疗救护、防火防爆防塌方等应急救援物资一应俱全, 整齐有序。24日动火作业开始后, 西部应急抢险中心选派了技术精湛、操作熟练、资质齐全的专业人员参加动火作业, 按照动火方案和HSE管理要求, 每天坚持技术交底和班前安全讲话, 作业过程严格工序报验、工序检查和工序交接, 安全监测、监护人员24小时不离现场。在管道开孔、排油、割管、下囊封堵、黄油墙封堵、单面或双面斜口下料、打磨组对焊接等作业中, 忙而不乱, 有条不紊, 特别是氩弧焊根焊、上向焊填充盖面技术, 均达到了相当高的焊接水平。由于作业坑空间狭小, 在割管刀具的选择、靠近管件 (弯头、三通等) 段微椭圆管的切割、气囊的选择与稳压控制、管段与管件连接的精确下料、焊接质量控制、工序连续和交叉作业的有效组织等, 都表现出西部应急抢险中心较高的技术水准和严谨的组织能力。

在西部管道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 所属工程处、生产运行处、安全处、一工程项目管理部、甘肃分公司与管道局EPC项目部、北京兴油PMC项目部密切配合, 经过19天的艰苦奋战, 终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圆满完成了7处高难度的动火作业, 经无损检测单位检测评定:兰州末站7处动火连头焊口焊接全部100%合格。

实践证明:严格标准规范、组织领导有力、风险识别全面、安全措施到位、质量责任落实, 就能有效控制动火作业安全质量, 确保动火作业一次成功。

参考文献

[1]管线打开安全管理规范Q/SY1243-2009.

[2]油气管道动火管理规范Q/SY64-2007.

[3]输油气管道动火方案编制导则Q/SYGD0188-2008.

动火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篇8

故的重要原因,根据大量的现场调查资料发现:爆破作业中,多口警戒是经常出现的情况;爆破作业多口警戒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警戒不到位,人员误入爆破警戒区导致爆破伤人事故。

关键词:爆破 警戒 多口

1 煤矿爆破作业现状

在煤矿爆破作业中,多口警戒是经常出现的情况;爆破作业多口警戒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警戒不到位,人员误入爆破警戒区导致爆破伤人事故。在煤矿爆破作业中,多口警戒是经常出现的情况;爆破作业多口警戒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警戒不到位,人员误入爆破警戒区导致爆破伤人事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煤矿企业均实行多口警戒去二回一的方法来预防警戒不到位人员误入爆破警戒区导致爆破伤人事故;可是在此方法中同样存在着漏洞,并且因警戒人员撤人未到位未警戒好而发生爆破伤人事故;其漏洞是:二人同去的路上,如果有一人偷懒或为了赶点时间多干点活,走到半路回去复信的人返回复信,就会出现警戒不到位的现象,一次两次可能不会发生事故,天长日久就会发生事故;另一种情况是复信的人返回走后,没人监督另外一个人了,很可能负责警戒的人员偷懒不在警戒位置警戒,再一种是回复信的人提前返回后,由于负责警戒的人员还未到位警戒好,很可能会出现警戒范围内有人工作只差个尾巴了,赶着干完再撤离;这几种情况均可能发生爆破伤人事故。有例为证,焦煤某矿就是因为第二种情况发生了爆破伤人事故,两人负责到另外一个口警戒,可是未走到位置复信人员便返回复信了,就在这时正好撤人通路上有人在修理巷道,再有两根支柱就完工了,便推迟了撤离时间(如果不支好这两根支柱很可能该棚支架就会垮塌前功尽弃,便推迟了撤离时间),就这么赶巧,炮眼起爆造成一人死亡。

另外,多口警戒在扩修地点执行去二回一时,有可能出现现场工作人员满足不了警戒口的需要;如:会出现四个人在扩修,警戒口就有四个,那么去二回一至少要有六个人再能满足另外三个口的去二回一的警戒,现场施工人员无论如何满足不了需要。鉴于这种情况,方庄一矿在爆破作业中摸索出了一套全新的多口警戒管理制度,《爆破作业多口警戒到位安全确认制度》,该制度不仅能够在人员较少的情况下也能达到每一个警戒口全部警戒到位,而且还可以避免类似前边叙述的一个人返回走后,另外一个人没人监督了,很可能偷懒不在警戒位置警戒和回去复信的人提前返回后,由于负责警戒的人员还到位未警戒好,现警戒范围内有人工作只差个尾巴了,赶着干完再撤离,这几种情况的爆破伤人事故。该制度的优越性在于一不采用去二回一,在打好眼准备进行装药时,班组长便指派人员专职负责各通道的警戒,提前警戒减少了对生产的影响;装好药准备联线爆破时,由施工区队现场班长再派一人到各个警戒点验证警戒情况,减少了警戒使用人员。由于警戒人员提前派出,之后再派人落实,形成了监督机制;还有为了防止落实人员作假,采用警戒人员到爆破工处领取警戒到位确认牌,落实人员到达警戒位置之后必须向警戒人员要回警戒到位确认牌,返回交于爆破工才算圆满闭环,再次进行监督落实,整个警戒过程全部有监督机制,避免了不负责任而导致的事故;另外由于提前警戒,也给警戒撤人范围内干活的人员留足了时间,如果没能及时撤出,在落实人员到位落实时可以再次督促撤离,同时人员不撤不到下一个地点落实确认,避免了人员不撤离便返回复信的漏洞,从而提高了安全效果。另外从制度落实上,该矿还对多口警戒机制的启动解除进行了规定,同时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还要求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抽查,为《爆破作业多口警戒到位安全确认制度》落到实处提供了保证。

2 爆破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要素

在爆破过程中,为了确保爆破的安全性,为此,爆破公司需要根据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建立健全爆破施工安全管理体系。通常情况下,爆破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主要包括:

2.1 企业一把手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整个企业的安全生产 对于企业来说,安全工作做的好与坏领导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的领导层通常情况下需要制定并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遵守“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协调安全与进度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安全与进度之间出现矛盾时,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以安全为重点。在日常工作中,对于安全生产工作,企业领导需要真抓实干,将安全生产工作当作日常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并且要常抓不懈,不能流于形式。在安全工作方面,需要加大领导力度,进一步强化认识。同时,企业行政领导需要在安全生产方面,对工作人员加大安全教育培训的力度,不断巩固强化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安全教育活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等进行宣传教育,同时对历年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总结,积累相应的经验和教训。

2.2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 对于爆破公司来说,通常情况下,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特别是在企业进行改制改组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组织机构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安全生产管理队伍人心不散,工作不断。要做到这些,企业需要成立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以及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由企业行政一把手和项目经理担任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主任和安全领导小组主任,同时指定一名行政副职领导分管安全生产。

2.3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 为了确保爆破任务的安全顺利进行,爆破公司需要根据国家的政策法规,同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而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法律依据。通常情况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主要涉及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制度等。根据国家的有关法规和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在工程施工前,各爆破施工企业需要针对工程中存在或可能产生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等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同时根据施工实际情况,编制施工技术操作规程,同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在施工过程中,要全面贯彻、认真落实。

2.4 设计严密可靠的安全爆破作业方案 在设计爆破作业方案的过程中,需要对选用的爆破方法、爆破器材进行综合考虑,同时合理设计起爆网络。在接受爆破任务后,施工企业需要开展细致的调查,对爆破地点的周围环境等实际情况进行熟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制定的爆破作业方案具备一定的严密性、可靠性,为爆破的安全进行奠定基础。因此,在设计爆破作业方案的过程中,通过查阅原始地形、地质资料,对结构特点、爆破范围、爆破方量以及作业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考虑,一方面确保爆破作业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确保爆破对周边环境及人员构成威胁。同时,在爆破过程中,为了确保爆破的安全性,需要对爆破工序进行严格把关,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在实施岩石爆破作业之前,需要组织有关爆破人员全面审查方案,确保爆破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

2.5 严格对爆破作业人员进行管理 为了确保爆破的安全性,对爆破作业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这是首要条件。在爆破过程中,由于爆破具有特殊危险性,因此,深入现场、参加施工、指导施工的人员,都要有丰富的爆破作业知识和相应的技术,同时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对爆破设计进行及时的调整。对参与爆破辅助作业的人员,进行爆破技术训练,帮助其熟悉常用炸药、火具等爆破器材的性能,进而全面贯彻落实安全规程、规

范。

3 结语

在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安全直接关系到全体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近年来,在基础建设方面,随着我国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安全事故在爆破施工过程中频繁发生,本文通过对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探讨相应的对策,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为建立和完善爆破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认为,只有建立完善的爆破施工安全管理保障体系,才能确保施工的安全性,进而顺利完成爆破作业。

参考文献:

[1]杨军.煤矿安全风险评价与预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04).

[2]刘会来,王士卿.玉石洼铁矿井下大爆破的安全与管理[J].冶金矿山设计与建设,1998(11).

上一篇:仓储管理处安全工作计划下一篇:给未来留下一片绿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