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纳的心理学理论的读书笔记(精选14篇)
已经忘记了在哪里知道布鲁纳的,期刊文献也只有对他的突出观点的探讨,于是百度一下,我就知道了:
一、身份:
布鲁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一位离我们很近且还在世的心理学家。
二、主要成就1.反对视人为知觉、概念的获得、推理等方面的消极感受体。
2.提出许多有关心理-教育的重要观点,认为学校教育是文明社会赖以发展智慧能力的重要工具,其主要目标应是最好地促使学生的智力发展,获得各种优异才能。
3.倡导发现法,要求重视学生学习的信心与主动精神。
三、论认知发展
布鲁纳十分重视认知发展的研究。他受到皮亚杰的影响,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是连续性的阶段性发展,具有从具体到抽象的趋势。但是,他反对皮亚杰派以儿童的生理年龄划分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布鲁纳构想出“再现表象”这一心理术语,并把它作为衡量认知发展的指标。他还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三个时期:表演式、映像式、象征
式。
布鲁纳强调指出,以上三种再现表象期是相互联系的。人的智力发展始终会沿着这三种表象系统的顺序前进。但是,儿童的认知发展并不是受年龄的绝对限制,在很大程度上,教育条件会影响儿童的认知发展。教育过程的核心在于创造条件和提供帮助,使儿童的认知发展从表演式再现表象到映像式再现表象,到象征式再现表象。当然,布鲁纳也指出,这三个再现表象期之间是怎样过渡的,“这仍是一个有争议的尚难解答的问题。”在他看来,没有教学理论的认知心理学是元的放矢,忽视儿童认识发展的教学理论也将是一无所得。
四、论知识结构
布鲁纳提出了“学科基本结构”的思想。所谓的“学科基本结构”,就是指某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例如,化学中的“键”、数学中的交换律、分配律和结合律等。在他看来,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结构”应该是学习知识方面的最低要求。学生如果掌握了“学科基本结构”,就能更好地掌握整个学科。为了组织最佳的知识结构,布鲁纳提出了三条组织原则。一是表现方式的适应性原则。这里指学科知识结构的呈现方式必须与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学习模式相适应。
二是表现方式的经济性原则。这是指任何学科内容都应该按最经济的原则进行排列,在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学习的前提下合理地简约。
三是表现方式有效性原则。这是指经过简约的学科知识结构应该
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迁移。
五、论教学原则
布鲁纳十分重视教学原则对学生最有效地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作用,并认为它也为评价任何一种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提供了一个标准。
一是动机原则。布鲁纳强调,在认知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儿童学习的心理倾向和动机。这是教学活动成败的异常重要因素。
二是结构原则。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知识都是具有结构的,反映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规律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使儿童掌握学科知识的结构。
三是程序原则。布鲁纳认为,教学活动的程序会影响儿童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设计和选择最佳教学程序,这种程序要考虑儿童认识的发展,通过一系列步骤有条不紊地陈述一个问题或大量知识,以提高他们对所学事物的掌握、变换和迁移的能力。
四是强化原则。布鲁纳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通过反馈使儿童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并使他们逐步具有自我矫正、检查和强化的能力,从而强化有效的学习。
六、论发现学习
在教学方法上,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他认为,儿童应该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按自己观察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表现学科知识的结构,借助于教师或教师提供的其他材料去发现事物。
所谓“发现学习”是指学生的学习方法而言的。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来说,那就是“发现教学”。布鲁纳强调说:“‘发现教学’所包含的,与其说是引导学生去发现‘那里发生’的事情的过程,不如说是他们发现他们自己头脑里的想法的过程。”当然,“发现学习”与“发现教学”两者是密切联系的,是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在发现学习中,布鲁纳认为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鼓励儿童积极思考和探索。发现学习是以儿童为主体的,使儿童能认识到他们是能够靠自己的教育运用自己的头脑的。
二是注意新旧知识的相容性。发现学习要求儿童能够认识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并把新知识纳入自己已有的学科知识结构,使知识成为自己的。
三是培养学生运用假设、对照的技能。布鲁纳认为,通过假设的对照,儿童可以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1) 提出了政行二分思想的经典表述, 把政行分开的必要性与民治政府、西方文官制度的历史背景结合在一起考虑。古德诺在《政治与行政》的第一章“国家的主要功能”中就明确地指出了:“作为政治实体的国家的行为, 既存在于对表达其意志所必需的活动中, 也存在于对执行其意志所必需的活动中。”所以我们可以知道, 在所有的政府体制中, 都存在着两种主要的或基本的政府功能, 即国家意志的表达和国家意志的执行, 古德诺把这两种功能分别称之为“政治”与“行政”。这一表述成为他的政行二分思想的核心理论基础。并且, 古德诺认为, 政治与行政的分开是必要的。为了证明这一点, 首先, 他提出了民治政府的概念, 民治政府实际上指的是多党制的政治体制。多党 (在美国主要是两党) 政治作为一种竞争性的政治, 政党依靠竞争性的选举获取掌权机会。把政治与行政分开, 既有利于通过竞争性的方式促进公共利益的表达, 把冲突限制在政治的领域内, 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又便于通过行政集权, 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因此政治与行政的分开是符合民治政府发展的需要的。而且政治与行政分开的程度与政府民治的程度是相关的, “政府的民治程度越低, 国家意志的执行功能和表达功能的区别也就越小”。其次, 政治与行政的分开与文官制度发展相互促进。古德诺成书的时期正好是西方文官制度的发展时期, 行政的发展通过文官制度真正成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技术性领域, 从而使政治与行政二分的原则得以贯彻。文官制度的发展又为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提供了保障, 改善了民主与效率难以兼得的局面
(2) 扬弃了“三分法”, 采取两分的手法使行政机构权利得到扩张。为了进一步阐述政行二分的思想, 古德诺对孟德斯鸠的“三分法”做了分析。他认为,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的将政府权力三分为立法, 行政和司法的观点, 是有其存在的理论依据的。“这种把政府的功能分为三种而非两种的分法, 可能是由于孟德斯鸠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英国的制度进行研究的结果。在他著书立说的时期, 英国大概是当时文明世界中唯一在政府中把执行机构与司法机构严格分开的国家”。但是, 英国的法官是独立的, 并不意味着司法功能可以被单独划分为一种功能。因为在法院里, 实际上只具有制定法律和执行法律这两种功能, 而没有第三种功能。古德诺在理论上以两权分立而不是三权分立对政府机构进行了整合, 确立了新的权力分立、制衡原则。这一划分明显的特色是行政机构权力的扩张:它不但固守了行政权力的阵地, 而且取得了“表达意志”的权力, 行政机关甚至获得了除立宪、修宪以外的所有领域内的立法职能。从某种程度上说, 这甚至是对1787年宪法的一个否定。从而为其后来所提出的一些具有独特性的行政思想奠定了基础。
(3) 批判了“机构分离学说”, 指出政治行政的分离在实践中是相对的。如果说古德诺对孟德斯鸠的政府功能三分法的批评还比较委婉的话, 那么, 他对孟德斯鸠的“政府机构分立说”的批评则是非常直接的。古德诺认为: “这一理论获得的赞同远远超出了它的作者认为适当的范围, 现已证明, 它的极端形式对任何具体的政治组织都是行不通的。美国的经验无可争议地表明了这一点”。因为, 政府在实际的运作中, 让一个特定的机关去行使一项特定的功能是不可能的。“被称为执行机构的机构, 几乎在任何情况下都拥有大量的制定法令权或立法权。另一方面, 以表达国家意志为主要职责的机关, 即立法机关, 通常又有权用某种方式控制以执行国家意志为主要职责的机关对国家意志的执行。也就是说, 尽管人们能够区分开政府的两种主要功能, 但却无法严格地规定这些功能委托给哪些政府机关去行使”。 由此, 古德诺明确指出, 政治与行政的分立, 是功能上的分立, 不能把与这两种功能相对应的政府机关也进行分立。“把每一种功能分派给一个分立的机构去行使是不可能的。这不仅因为政府权力的行使无法明确地分配, 而且还因为随着政府体制的发展, 政府的这两种主要功能趋向于分化成一些次要的和从属的功能”。
(4) 指出政治与行政的分离不是重点, 重点在与政治与行政的协调。可以说, 政治与行政的协调发展理论才是古德诺对政行二分理论所做出的最具有独创性的贡献。古德诺将主要精力放在探讨如何实现政治与行政协调的路径上, 在考察美国行政活动运作基础上, 他分析了行政有效开展所涉及到的外部环境, 建立了一整套该如何实现政治与行政协调发展的理论系统。这里, 笔者着重谈一谈古德诺的协调思想中, 政治对行政进行适当的控制和他的行政适度集权化的思想的历史继承性与创造性。
①政治对行政的适当控制的历史创造性。威尔逊认为“行政管理的任务是由政治加以确立的, 但政治无法自找麻烦地操纵行政管理机构”。他认为政治仅仅是起着指导和确立行政管理任务的作用。并且在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一书中, 主要阐释的是政治与行政的领域上的区别, 对于它们二者之间是否需要控制及如何控制并没有做出清楚的阐释。而古德诺却提出, 保证政治对行政的控制是达到政治与行政的协调的基础, 还提出了政治对行政的控制必须在一定的限度之内进行。他指出“这种控制扩展到国家意志的表达和执行之间产生上述非常需要的协调为止。但是控制扩展的超出了这一限制, 它就会立刻失去了其存在的理由”。“过分扩展这一控制, 还会妨碍有效地行使行政功能。因为在实施这种过分扩展的控制的情况下, 行政功能的行使就不会致力于执行一种已经表达出来的国家意志, 而是为了一个政党或社会阶层的利益, 致力于左右国家意志的表达了”。至于, 政治应该对行政哪些具体功能施加控制呢?他认为要从区分不同机构的行政功能入手, 不同行政功能包括有执行功能、司法功能、准司法功能 (如课税、具体规划、选举等) 、统计功能和半科学功能 (如专利事务管理、地质勘察管理等) 。他认为政治对行政的控制应当限于对狭义的执行性机构进行, 其他诸如司法、准司法、统计和半科学性质的政治机构都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而不受政治影响。对于执行性的官员只需要从属于政治, 保持政治对行政的控制, 他们随政党共进退, 其余的行政官员应该是不受政治影响的常任文官, 以保证行政的效率。
②行政集权思想的历史创造性。古德诺并不是第一个提出行政集权的人, 在他之前, 威尔逊曾经就提出这一思想“如果权力是集中在各部门的首脑和部门所属各机关的首脑身上, 那它就容易受到监督和接受质询。”但是他并没有对这一思想进行过多的阐释。而古德诺行政集权思想的创造性是从行政权发展的历史出发, 论证了“行政适度集权”理论的合理性。他指出:“国家行政体制从其一开始, 就包含着行政集权的萌芽”。而在城市中, “为进行必要的变革而迈出的第一步是使城市的行政集中和集权化”。
古德诺是在分析美国分权体系的弊端的基础上提出行政适度集权思想的。美国是将三权分立理论贯彻得最为彻底的国家, 它不仅将国家权力作了横向的划分, 使立法、行政、司法相互分立、相互牵制, 而且还使中央和地方分权, 从而大大地降低中央集权化程度。但是它却直接和间接地导致了政治与行政的失调, 造成了行政力量统一性的破坏, 从而使国家意志的执行出现了问题。正如古德诺所说:“任何国家意志的表达, 在表达它的机关对它的执行没有控制的情况下都是一句空话。
然而, 行政体制的运转可能使真正的实践与理论恰恰相反。国家意志的表达可能委托给国家中央政府的一个机关。但是, 如果国家意志的实际执行委托给不受任何有效的国家控制的地方政治共同体的话, 这种地方政治共同体会通过运用其执行权力, 或者某种真正的非执行性的或修正的权力, 改变由代表整个国家的机关表达的国家意志, 以便使之适应被认为是地方政治共同体的需要”。古德诺提出, “当国家与地方政治共同体之间存在冲突的问题上, 地方自治政府倾向于牺牲国家利益, 因为它使国家意志的执行即使不是不可能, 也是非常困难”。但是, 地方共同体又不能完全不受国家的控制, “如果国家 (或州) 在地方自治政府行政体制中的唯一控制, 即立法控制被解除, 而又没有提供别的什么控制手段的话, 地方政治共同体就会脱离国家 (或州) 的控制”。于是, 中央便会因此而通过加强立法 (因为行政权在地方手上) 来限制地方权力, 保证统一。而一旦地方自治权受到侵害, 它便会使用消极的不执行权来对抗。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美国在保证区分地方与州的意志上相对来说是失败的”。
针对上述问题, 古德诺提出, 要改变这种状况, 便只有通过行政权的集中这个唯一的途径。“因为只有行政在一定程度上被集权化了, 才能达到政治和行政功能之间必要的协调”。 行政适度集权与旧的行政体制势不两立。古德诺指出:政治与行政的分开“一直到旧的美国行政体制被抛弃, 而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行政集权上时才开始。”而“只有行政在一定程度上被集权化了, 才能达到政治与行政之间必要的协调”。在抛弃旧体制的基础上, 古德诺的民治政府方案就是:“首先, 在全国、州和城市集中行政权力”, 然后, “承认有那么一种政府功能, 就像司法的功能那样, 应该是不受政治影响的”, 当然在推崇行政集权的同时对与政治生活中的政党的要求就是“政党是一种政治性团体, 它必须受到公众的限制和控制”。在这里, 我们可以看出行政适度集权才能使政府与行政理顺, 行政适度集权是政府与行政走协调的第二条道路。不得不说, 古德诺的这一行政集权思想, 在美国当时崇尚权力分立的时代, 是具有其重大的历史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彭和平.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7.
[2]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关键词】中职数学 布鲁纳 发现学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B-0026-02
数学作为现代技术的通用语言,是一切科学和技术的基础。马克思认为:“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了数学时,才算真正达到完善的地步。”随着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大量的初、高中毕业生以及社会人员涌入中职学校,这些学生共同的特点就是基础知识薄弱,特别是数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中以布鲁纳的认知理论作为指导的效果较好。
布鲁纳是西方认知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学习是通过认知获得意义和意象,从而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他的研究内容是人们主动选择知识、记忆知识和改造知识的手段,并认为这就是学习的实质。在研究的后期,他提出了发现是达到目的的最好手段,因此学习的实质在于发现,所以人们又把他的理论称为认知发现说。
目前中职学生的数学学习主要以接受学习为主,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动手实践、自主探讨与合作交流逐渐成为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不同于记忆性知识,为了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和创造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实验、推理、计算、验证、证明等活动过程,体会逻辑演变的进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考虑到学生现有水平,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多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思考数学发展过程,得到必要的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利用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可以有效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实际应用上,笔者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展开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为学生搭建数学平台
就中职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而言,他们对外界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对各种新鲜事物感到好奇,富于幻想,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是也正逐渐转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这阶段的学习往往是“直接兴趣”,即“第一印象”能否吸引“我”。中职学生,特别是数学基础不好的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较为薄弱,很多新生看到学校仍然开设数学课时,第一感觉就是想逃,数学厌学情绪很高。因此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若开始就将抽象的数学化符号、概念和公式等纯数学的学习素材直接介绍给学生,学生十分容易放弃,丧失学习积极性。在“数学化”“信息化”的网络时代,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与网络信息平台,为学生搭建真实有趣的学习环境,搜集形象化信息、展示事物的结构域运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展现数学的抽象和逻辑,从而淡化数学的抽象性,实现动态和静态相结合、实验与交流相结合的良好效果,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与自身专业知识相关的内容是很感兴趣的,因此适当加入一些带有职业色彩的素材,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角的概念的推广”时,可以从护士打针时的注射角度引入,请两位学生上场直接进行演示,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通过学前教育中的医院见习,对于一些简单的工作已有所了解,让她们实际动手操作时,不仅是演示的学生,台下观察的学生也十分投入。然后再让学生自己举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角度。教师在这个时候可以利用教室的时钟里的指针旋转的角度进一步提问,这样学生很自然地可以深入思考,将角度的范围进行了扩展。这样的引入不仅形象,而且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学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进入到思考的状态,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自己发现数学、学习数学,不自觉地将数学应用到了生活中,从而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重视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
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扮演的是一个发现者的角色。教师则是要创建一种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情景,而不是直接将知识呈现到学生面前。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要学生机械地记忆住教师和课本上所教授的内容和知识,而是要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建立中去。要让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和发展,就必须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让自己去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在参与和探索的过程中发展思维,体验乐趣,培养能力。以往的数学评价往往是以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改变和进步,仅仅以能否得到所谓的正确答案作为衡量标准,不仅看不到学生的思维过程,了解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及时给予点拨,也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集合的运算”这一部分,单独学习集合的交、并、补的运算时,学生往往可以很快掌握运算法则,但是把这些运算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运算时,就出现了较多问题。很多学生不清楚运算的优先级,特别是加入了括号以后,因此没有办法顺利解决集合的混合运算。那些不能得到最后正确答案的学生心情当时是十分沮丧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之前的学习成果也进行了否认,觉得自己这一部分根本就没有懂,丧失继续学习的信心。这个时候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在上个阶段的学习,集合的混合运算其实与以前所学习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是类似的,而有括号始终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进行这样一番点拨后,学生求解的正确率有了显著提升。
三、发展直觉思维,积累数学能力
布鲁纳认为,大量事实表明,直觉思维对科学发现活动是十分重要的,就如人们常常说的“灵光乍现”。直觉思维不同于分析思维,它没有细致、规范的具体步骤,而是采取跃进、跳级和都走捷径的方式来思考的。不论是数学家还是小学生都可以实用直觉思维,只是思维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强调学生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从而忽略了对学生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很少让学生去感觉、去猜测。数学知识本身具有的严谨性、抽象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也掩盖了直觉思维的存在和作用。同时,数学教师由于长期受演绎论证的训练,过多的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容易忽视直觉思维的存在和作用,反而影响了思维能力的整体发展。当然,数学的学习不能光靠直觉,数学里的直觉思维其实是在长时间的学习中培养出来的对数的感觉,只有扎扎实实地一步步从基础开始学习,数学的直觉思维准确性和命中率才能稳步提高。
四、延伸课堂,放飞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要学好数学就必须让思维活跃起来,课堂上的学习仅仅是知识传授的一小部分。《中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在课堂外的学习,教师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思路,有效解决问题,让他们在生活中更好地发现数学、放飞思维、学习数学、享受数学,让数学的课堂扩展到学生的身边。作为医学专业中职学生,数学课堂的延伸不仅在生活中,同样出现在专业课堂,不少专业技术学科都涉及和应用到数学知识。如PH值的计算、药剂分析、化学分析等。
五、强调结构和原理的学习,促进有效数学学习迁移
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的基本结构就是指基本的、统一的观点,或者是一般的、基本的原理。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学习基本原理可以更简单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只有当学生掌握了一些基础数学思想和理论时,再去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可以说是将新旧知识进行了链接学习,能够有效、稳定地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
总之,作为中职卫校基础教育的重要一环,为了将来继续深造、为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该对数学学习效果加强重视。利用布鲁纳的学习理论,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体验数学、享受数学。
【参考文献】
[1]孔凡哲,曾峥.数学学习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陈华丽,代钦.布鲁纳数学教育思想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0)
【基金项目】2015年桂林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B类《基于数学信念的中职卫校药剂专业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简介】丁维敏(1984— ),女,广西桂林人,桂林市卫生学校讲师。
弗兰西,一个来自美国布鲁克林的女孩,生于布鲁克林,也成长于布鲁克林,家境贫寒,经常吃不饱饭。在她还小的时候,就时常与弟弟尼雷去街上捡垃圾,包括捡拾那些别人不要了的铁质用品,而麻袋当中的这些垃圾,则会被卖给一个收垃圾的老人,他们会用卖垃圾得来的钱去附近的便宜糖果店买糖果吃。
弗兰西喜欢看书,喜欢坐在爸妈租来的那个小房子沿边上翻看书籍,妈妈凯蒂是一名清洁工,工作辛苦,而爸爸约翰尼则是一名工会当中的临时侍者,没有固定的工作,喜欢喝酒。虽然家里没有什么钱,他们一家人却从未丧失过对生活的希望,凯蒂时常教育弗兰西和尼雷要学会感谢他人,对待坏的事物,则要远离。
弗兰西不喜欢和其他的女孩子一起玩,她总是喜欢独来独往,却也时常羡慕着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于是在一次教会聚会时,当有一个叫玛丽的孩子打算送出那个可爱又好看的洋娃娃时,弗兰西举起了手来,表示她想要,虽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承认自己是穷人。她最终得到了那个洋娃娃,却也被那些周围的孩子们鄙视着,他们看不起弗兰西这种行为,觉得她应该要保持自尊,而不是接受别人的.施舍。但是弗兰西自己却觉得无所谓,因为她是真的很想要这样的一个洋娃娃,仿佛只要拥有了它,自己就能跟其他的女孩子一样。
弗兰西有两个姨妈,一个叫艾薇,一个叫茜茜,她们都是罗姆利家的女人,天生坚强勇敢,不会轻易被生活击倒,而两个姨妈的丈夫却如出一撤的软弱无能,就跟弗兰西的爸爸约翰尼一样,对于唱歌文艺方面很是喜爱,却无法承担现实生活的重担,他们就像是活在幻想当中的人一样,对于贫穷和饥饿,以及那些来自外界的鄙夷无可奈何。
弗兰西和尼雷从小时候开始就读《圣经》和《莎士比亚》,每天晚上读一页,凯蒂的梦想,就是想让两个孩子以后能上大学,去学习更多的知识,也想让其他人看看,她家的孩子,也是很了不起的。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着,凯蒂准备了一个存钱罐,每天都会存点钱进去,为了能多存点,她在买东西的时候时常会耍点小聪明,而这份小聪明给她带来的结果却不容乐观。因为生活总是在最为艰难的时刻,又给了她一记重锤。约翰尼死了。
虽然凯蒂很清楚他是由于平时喝酒的关系而导致的疾病,却还是固执的让医生在死因那一栏填上了肺病,至少这样听上去好听一点。她不希望弗兰西和尼雷被其他人嘲笑是酒鬼的孩子。后来,弗兰西长大了,开始去外面找工作,以此来缓解家里的经济负担,而在此时,凯蒂也惊讶的发现自己又怀孕了。怀孕之后的凯蒂也并没有放弃掉清洁工的工作,只是会相对平时来说更为困难了一些。
弗兰西则开始尝试着去工厂上班,然而这样的地方也并不是长久的,厂里的女工们都是随着工作的需要而到处奔走,弗兰西却希望能有一份稳定下来的工作。于是后来,她去了纽约市区,在那里的一家报社里找到了一份读报纸的工作,这份工作并不累,但是要每天看上好几百份的报纸,然后检查出当中的错别字,弗兰西年纪小,视力也好,所以这份工作她进步的很快,工资也涨了一倍多。
直到后来,她荣升为纽约市的读报员,工资直接涨到了公司里的最高。与此同时,凯蒂的小女儿劳瑞也跟着出生了。日子就这样一天接着一天的过去,发生的也都是平常生活当中都会出现的事情,弗兰西有时候觉得时间过的太快了一些,但是又渴望着自己能早日长大成人,这样就能照顾好家里的其他人。
小说的结尾处,凯蒂和一个名叫麦克舍恩的警察结了婚,他是个很不错的男人,温柔体贴,对待凯蒂的三个孩子都很不错,然而弗兰西却还是无法叫他父亲,因为在她的心里,约翰尼才是她认可的唯一的父亲。麦克舍恩说,要带着他们去往其他地方,所以她们要搬家了。弗兰西最后一次走出公司的大门,然后带着劳瑞去附近的公园玩,又去了一趟自己以前经常去的图书馆。她要离开布鲁克林了,所以她要和这里的一切好好告别。只是弗兰西自己也知道的是,不管她离开这里有多久。她的故乡,永远是布鲁克林。当然,她也同样不会忘记之前紧挨在他们出租屋旁边的那颗臭椿树,人们习惯性的叫它天堂树。
也许你会问,感恩和感动有什么联系?其实,我们的生活很平淡,每天都在重复,但正是感动让我们倍受温暖,你可曾想过,在深夜,你努力学习,父母悄悄躲在门后,温柔地注视着你。这时,你有没有被打动?想过将来要好好学习,报答父母?伤心时,朋友的一句安慰,有没有让你找到前方的希望,紧紧握住朋友的手,感谢他与自己同甘共苦?在献血车上,不断有人奉献赤红的鲜血,而那些获得新生的人也在感恩,也在传递温暖,传递感动…所以一切感恩都建立在感动之上,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之上。因为感动,所以感恩。
人生之路还很长远,所以不要错过那些给过你帮助的人,用同样的爱心去回报他们。因为赠人玫瑰所以手有余香,因为活着所以奋斗着,爱着我们的生活以及一切悲欢,在悲欢中生活,在生活中感恩,在感恩中成长,那么知足和感恩是快乐的源泉。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收获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
“学生想认真学习,教师想尽力帮助学生学习,家长永远想给孩子最好的,校长、主任也绝对希望学校的教学能够蒸蒸日上,推动教改的专家学者们更是希望能建立一个完善的教育制作。问题是,我们如何确定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是对的呢?直觉上,我们都以为我们是对的,但心理学却告诉我们:人们的想法往往埋藏着许多盲点……”这本书介绍的一些学生心理知识,如:习德无助、从众、自我实现、自我中心等,有助于老师了解学生、教育学生。当自己面对课堂情景和学生表现时,才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判断及应对学生的情况,制造好的舆论导向,把学生引导到好的一面,把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实际结合起来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教育中的问题。作者在书中从“学习”、“关系”和“决定”三个方面,用具体真实的事例讲解了原本很深奥难懂的心理学理论。举例后还讲述了故事的背后,真的分析得透彻,深刻。
比如书中举例:面对上课时,有学生在剪指甲,究竟应该怎样?“要不要和学生起冲突?”“有没有能力压制这个学生的态度?”“要在教室处理还是到办公室里处理?”“要自己来还是请学务处帮忙?”
有些学生感觉比我们教师还拽,理直气壮的,和我们叫喧,实在没办法处理他的违规犯记现象。和家长联系,要么找不到,要么说不上两句就挂断了。家长骂也骂了,打也打了,孩子硬是不改,又能怎办?
“完全没有办法可想”和“现在还没有找到办法”两种见解,我们该选择什么呢?我们应该想着,只要我们慢慢的探索,总能找到一个正确的方法,针对学生各种突发状况,很好的解决问题。那我们的日子迟早会变得“好过”。
心理学说:人们总是会把自己的行为想成是典型的行为,认为自己既然这么做了,别人也应该都会这么做才对,这种把自己的行为夸大为所有人的普遍性行为的现象,称为“虚假的一致”。
以之前那位学生来说,如果本身他不喜欢老师,就会以为其他学生也不喜欢,因此想“替天行道”,才想为全班同学出一口气。
这种现象其实常常发生。
书上建议我们教师面对班级时,应该利用一些表决、投票、阐述意见等动作,来让同学们知道他的想法可能不是多数人的想法,而且班上的.民意其实是在老师身上,而不是在某个学生身上。这样可以让那些同学的气焰消减不少,也替老师省掉许多的麻烦。
看来,对于消极的“虚假的一致”,要坚决抵制。多多沟通,就不会犯庄子和惠施的故事了。
关键词: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中职英语教学
一、中职英语的现状
英语教学是中职教育的薄弱环节, 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现在由于高中普遍扩招, 中专生源很少, 而招生压力使中职学校不得不扩大范围招生;学生的知识水平不一, 落差很大;学生学习气氛不浓, 厌学现象普遍存在。另外, 由于许多中职英语教师对当前中职新生英语整体水平下降、参差不齐的现状束手无策, 就会抱怨生源质量差, 逐渐产生厌教情绪;再加上当前中职学校正面临生存危机, 教师人人自危, 无心致力于英语教学改革与探索。
二、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概述
1.“掌握学习”理论简释
“掌握学习”的含义就是使一切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精通教师所教东西, 它以“人人都能学习”这一信念为基础, 并认为掌握学习的核心主要是反馈—矫正, 其中又以形成性评价手段为最重要, 即不重视评价结果, 更重视评价过程。
2.决定教学效果的三个变量及权重
认知前提, 即学生学习新知所需的前期知识准备情况, 占 50%;情感前提, 即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动机、情意、态度、兴趣等, 占 25%;教学质量, 即教学与学习者程度的适切性, 占 25%。布鲁姆认为学习发生之前的认识前提能力和情感前提条件是主要的, 比教学更重要;这两个变量是可以改变的, 即具有可操作性。
三、运用“掌握学习”理论探讨走出困境的对策
1.中职英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
重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什么那么多中专生害怕学英语?学不好英语的根源不在于学生缺乏毅力, 而在于有些教师忽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未能帮助他们获得学业成功的快感。布鲁姆认为毅力是与学习的态度和兴趣联系在一起的。当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 并且发现他的努力是有奖励的话, 他会在学习中花更多的时间, 有更强的毅力。所以中职英语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 在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上下工夫, 把提高教学质量, 降低学习的难度, 帮助学生获得成功, 当作自己的任务, 而不能只一味地要求学生自己克服困难, 必要时应给予学生及时的鼓励和帮助。
2.中职英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差生”观
在布鲁姆看来, 学生学习的差异, 主要体现在学习的速度上, 在学习相同的学习任务, 有的学生学得快一些, 有的学生学得慢一些, 但只要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掌握。所以我们教师不能一味地把学生分为“好生”和“差生”。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予他们足够的学习时间并针对其个别差异给予及时的反馈和矫正。教师的职责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 应多从自己的教学出发找原因, 对他们树立信心和责任心, 并改进教学方法, 以适应每个学生的需要, 因材施教。
3.中职英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面对日益突出的教学矛盾, 完全统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中职英语教学。如何才能全面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笔者认为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可采用如下程序:
(1) 设计单元教学目标。教师先将教材内容分解成一系列较小的学习单元, 每一单元大体包含两周的学习内容, 并按学习顺序组织起来, 同时根据教育目标和相关理论确定教学目标。
(2) 群体教学。在教授新课前, 对学生认知前提予以充分重视。
(3) 形成性评价。教师在讲完一单元的课程后, 进行形成性测试。测试题应依据先前所设计好的单元教学目标, 其目的是为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内容, 以便教师及时调整进度和方法。
(4) 矫正学习方式。即给予未达标的学生以必要的补偿性的矫正学习, 目的在于给那些群体学习中速度较慢的学生以额外的学习时间。
(5) 再次形成性评价。与前次同质异次。
(6) 进入下一单元的学习。
总之,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具有可操作性, 易为教师理解和运用。它为解决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的矛盾, 认识教师期待与学生成绩影响的关系, 将教学评价引入教学过程的必要性研究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但它也存在自身的缺陷和不足, 在实际运用中应加以注意。
参考文献
[1]郭普.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在中专英语教学上的应用[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4) .
一、从众
P6 在心理学的定义里,当个体表现某种行为时,其理由并非自己想做,而只是因为团体里的其他成员都这么做,这样的现象就叫做从众。通常是个体在实质或者想象上,感受到团体的压力,因此放弃了自己的意见或行为,而表现出符合团体价值观的意见或者行为。阿希曾经做过一个有关“长度判断与从众”的实验。他先准备一张卡片,上面画有长、中、短三条线段,并且分别标为A、B/、C,受试者看过后收起来,然后再提供另一张卡片询问受试者卡片上的线段应该是属于A、B、C三种线段中得哪一条?参与实验的一共有5个大学生,但是其中四个是捣蛋分子。刚开始,四个人都不捣蛋,大家(包括唯一的受试者)几乎每一题都能答对。但是几题之后,四个捣蛋分子开始故意大声的说出错误的答案(虽然错误,但是四人的答案是相同的),借此观察受试者是否会因此而更改答案?
实验结果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受试者会配合其他四人说出错误答案,也就是发生从众现象;在五次的试验中,更有高达四分之三的人会至少从众一次。为什么会发生从众现象呢?一般认为原因有两个:第一是为求正确。人们通常比较相信团体所提供的信息是最佳信息,为了追求正确,那就听大家的话吧!第二是遵循团体规范。人们不希望自己被视为特异分子,害怕因此而被疏离,所以不管别人说什么,只要站在多数人的那一半,先对就会安全许多。P8赫伯特在研究从众现象的时候,提出从众历程,认为人们发生从众现象的时候,都会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顺从:个人为了避免因为不从众可能会受到团体的惩罚,只好顺从团体的决定,这个阶段通常是“口服心不服”。
2、内化:在顺从的阶段中,个人的自尊会受到打击,因为不愿意承认自己,居然为了逃避团体惩罚,而放弃自己的想法。于是个体开始相信团体的意见是正确的,开始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向团体的价值观靠拢,此时,个体已经接受团体的意见或行为。这个阶段已经是“口服心服”。
3、认同:个体的价值观已经符合团体的价值观,严格来说,此时已经不能称为从众了,因为此时的个体就等于团体,个体所表现的意见或行为,均能符合团体的想法。
有很多人在看待分班或者校园暴力的问题时,总是习惯把它看成是一个单一事件来讨论。事实上,隐藏在这些现象之中的从众现象才是最应该被注意的议题。
从众是一个心理学得现象,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在上述例子中(分组及校园暴力),看到的好像都是不好的部分,然而若是我们注意到这个现象,又何尝不能把它引导到好的一方面呢?老实说,我们现在的教育似乎都倾向于精英教育,眼中只有前三名,学历测验也只能看到PR值在九十分以上(有希望考上第一志愿)的同学,个人以为,精英教育应该是个别家长需要关注的教育方式,但是国家教育应该以全体学生的最大利益来考虑。
教育要从多数人着手,然后让着多数人自然发挥他的影响力,让少数人不自觉的想要跟随。因为从众的现象,我想呼吁大家看事情的时候,不应该只看到表面,而应该去思考背后的原因。
二、单纯曝光效果
P15扎荣茨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让一群人观看某校的毕业纪念册,并且肯定受试者不认识毕业纪念册里出现的任何一个人,看完毕业纪念册之后,在请他们看一些人的相片,询问在这些相片中喜欢哪一个人?结果发现,在毕业纪念册里出现次数愈高的人,被喜欢的程度也就愈高,他把这个现象称为“单纯曝光效应”。本实验显现只要一个人、事、物不断在自己的面前出现,自己就愈有机会喜欢上这个人(或事、物)。
对于计划管理,书中首先声明了这样一个观点:计划本身属于管理的一部分,是解决管理与资源之间关系是否匹配的问题重要环节。明确了目标是计划管理的基点,资源是其对象,由基点出发对对象进行有效的利用,最后达到目标与对象的相互匹配的结果。而这其中的资源也不仅仅是我们企业进行生产运营那么简单的资源定义,还包括人力资源、市场资源以及一些相关的.行业标准、运作的经验甚至说一些相关的合作伙伴等等。而以上资源的特殊性又决定了计划管理是企业高层的重点,需要企业的高层的严密运作。
对于战略管理,书中强调了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其中又强调了一个“企业潜能”、“顾客至上”和“难以模仿”等词汇。一个企业怎样才能拥有核心竞争力呢?市场和顾客是必须要了解和把握的,因为企业不就是靠市场和顾客去生存吗?把这两方面做到位了,企业的日子也不会难过到哪里去。对于海尔,战略的管理真的可以说是一种楷模。一个企业的战略对于外行都能够在短时间的认同,不能不说他的企业战略文化的成功的确是不一般。海尔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确立了自己的市场两道地位提高了自己的竞争实力,才拥有了核心的竞争力,把自己的独特的管理经验融汇到了自己的企业战略中,才拥有今天的实力。
书中强调的企业文化管理方面已经很完备了,我想一个管理者重要的是怎么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企业的文化,作为一种标准推广开来,最后提升成为一种企业的形象。我们企业管理者在这方面真的是需要好好去动动脑子,总是发愁在荒山上找的柴火,那怎么可以?也就是说管理者不能单纯的从一些企业运营的琐碎的讨论去获得某些所谓的经验,应该给自己的员工、给自己一个愿景,就是奔头吧,那样一个企业的才能健康地积极地生存下去。
周末读书笔记的周期长、内容广、形式多,需有的放失,自成体系。在笔者平时的教学中具体做了如下安排。在初中生开学第一课就强调周末读书笔记的重要性,并明确提出具体要求。读书笔记在学生的整个中学阶段都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对提升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具体而言,每位学生给自己的读书笔记本取一个有诗意的名字,如艺海拾贝、驿路诗语、心灵之声等等。读书笔记内容分为两部分:单周摘抄和双周随笔,摘抄和随笔字数均不少于七百字。每篇摘抄首行必须标明原书名或文章名、页数和日期。摘抄的内容分为四部分:好词(十个)、佳句(三个)、美段(一至三个)和感悟(一百字以上)。随笔则根据作文教学进度,每月给定主题依次为青春成长、情感体验、生活感悟、哲理思辩;文体则依次练习记叙文、散文及议论文。学生长期坚持,必能将获益匪浅。
将读书笔记与课前三分钟相结合是展示读书笔记的好方法。在每节语文课的前三分钟,学生上讲台分享自己的读书笔记,两个学生听后当堂点评。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有两次的分享机会,四次点评的机会。通过这种活动,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台风、勇气、分享精神;另一方面温故知新,互相借鉴,让学生更重视课外阅读。
读书笔记与作文课也是密不可分的。“文学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作文教学在讲经验技巧的同时,更要源自学生切身体验的生活,抒发真情实感。将作文课与学生的随笔点评放在一起不失为一种好的做法。以学生的随笔为例进行赏析,不仅改变了作文课远离学生生活的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能够将周末课外阅读与写作训形成一个体系,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读书笔记还与现代文阅读息息相关。课堂教学涉及到适合学生借鉴,作为周末摘抄的优秀篇章,不妨提醒学生多多留意,比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就是一篇摘抄的佳作。课外现代文阅读教学也是很好的素材,很多文章不仅文笔优美、情感真挚、哲理深刻,而且特别适合学生借鉴学习。周末摘抄与作业评讲也有相通之处,不必割裂,这也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值得注意的地方。
书中的“系列位置效应”告诉我们,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的部分。课堂是教师的主战场,教师是领兵主帅,如何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中都能记住最重要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布阵每一堂课。按照系列位置U型曲线,一堂课的开始,也就是在到达高效期之前,利用复习先前知识或者创设情景等方式引入,为本节课打下基础,而不是将这段时间浪费在点名、整顿纪律上,这不仅符合课堂规律,同时课前对上节课知识的及时复习也符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要求——及时复习,加强记忆,从而避免出现“墙倒再造墙”式的局面。
教师将新的知识和技巧放在高效期,这段时间的信息最容易被记住,然后利用低沉期对新学习的材料进行练习和回顾,最后在高效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记得更牢,并且是促进学生领悟和理解意义的重要时机。
一直想当然地认为,重点知识的讲解应该在课堂45分钟最中间的时间,而忽略了课堂的开始和结尾的高效时间。学生在课堂中间的低沉期紧张地学习本节课最重要的知识,而在高效期却处于放松状态,本末倒置。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英国特雷.伊格尔顿著。伊格尔顿是英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一般被视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英美文学界的最新代表人物。《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出版于1983年,是伊格尔顿向英国普通读者系统介绍和批评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一本专著。本书的目录是:序,导言,1、英国文学的兴起,2、现象学、诠释学、接受理论,3、结构主义与符号学,4、后结构主义,5、精神分析,结论:政治批评,参考书目,中外人名对照表,译后记。
本书确定本世纪文学理论变化发展的开端是在1917年,革命于俄国形式主义。首先,伊格尔顿在导言中分析论证了文学是什么,通过对文学定义的假设分析及对相关价值判断标准的判定,伊格尔顿认为“文学并不存在”。伊格尔顿在书中为我们勾勒了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发展的三条主要脉络。一条是现象学、诠释学到接受理论,一条是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一条是精神分析理论。下面来分而述之:
一、现象学、诠释学、接受理论
海德格尔的方法一般被称为“诠释现象学”,以区别于胡塞尔及其追随者的“先验现象学”,因为它建立在历史解释问题而非意识先验问题的基础上。伽达默尔认为,在历史的天空下,沉思地综观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是一个起统一作用的本质—传统,一切有效的作品都属于这一传统。历史不是一个斗争、割裂和排斥的场所,而是一条连续的链,一条永远流动的河。
伊格尔顿认为,诠释学视历史为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并力图耐心地消除这一无止境的相互交流过程中的种种障碍,但却导致了一个系统性的交流失败,即诠释学无法面对意识形态这一问题:人类历史的这一对话至少有半数时间乃是权势者对无权势者的对白,交流双方,比如男人和女人,很少处于平等地位。
接受理论—现代文学理论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全神关注于作者的阶段(浪漫主义和19世纪);绝对关心作品的阶段(新批评);近年来逐渐转向读者的阶段。接受理论认为,是读者使得作品具体化,作品是一些空隙构成,需要读者填空和对话,阅读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运动。伊赛尔的接受理论基于一种自由人本主义意识形态。即相信,我们在阅读时应当柔顺虚心,随时准备让自己的种种信念成为问题,从而接受改造,一个具有强烈意识形态的读者很可能不是一个合格的读者。
伊格尔顿认为,表面上看接受理论具有很大的开放性,但因为它的统一自我说(各部分必须前后一贯的适应整体)和封闭文本(读者与作品之间相互论证的封闭回路)却使这种开放性失去了意义。伊赛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严格的标准化模式去控制语言的无边无际的潜能,罗兰·巴尔特却赠送给我们一种私人性的、非社会化的、本质上混乱的经验。
二、结构主义、符号学、后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符号学—―结构主义者认为,一切文学作品都根据种种模式、原型、神话和文类等规律结构起来。全部文学从根本上归结为四种叙事范畴:喜剧的、传奇的、悲剧的、反讽的。符号学创立者皮尔士区别了三种基本符号:图形的符号;索引的符号;象征的符号。
伊格尔顿认为,结构主义完全否认了意向的存在,以前的批评理论坚持说者写者的意向对于解释来说是至高无上的,但结构主义却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后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则认为,语言更像是一张无边无际蔓的网,其中各种成分不断交流循环,没有什么成分可以被绝对地定下来,其中任一部分都与其他东西牵扯,意义乃是各个所指之间能够无始无终进行下去的副产品,而不是牢牢拴在一个特定所指尾巴上的概念,能指层和所指层并不存在一个和谐的对应的关系。
在论述了后结构主义的特征之后,伊格尔顿转向了对其历史地位及作用的讨论,他认为后结构主义是从兴奋与幻灭,解放与纵情,狂欢与灾难—1968—的混合中产生出来的,尽管无力打碎国家权力种种结构,但却可以颠覆语言结构。似乎成为逃避政治问题的捷径。但德里达本人却不想仅仅将解构发展为一种新的阅读方法,解构最终是一种政治实践,它试图摧毁特定思想体系及其背后的那一整个由种种政治结构和社会制度形成的系统借以维持自己势力的逻辑。伊格尔顿认为,也不应该将后结构主义当作一种简单的无政府主义或享乐主义,它与性别歧视、女权主义这些政治关切也是存有关系的。作为整体的后结构主义,其未来尚无法预测。
三、精神分析(略)
四、结论:政治批评
艺术最吸引人之处莫过于艺术家独特的个性。有了这个,其他的无数缺点我都乐意原谅。
把艺术仅仅看做是一门匠人才能通晓的手艺是个可笑的误解――艺术乃是情感的流露,而情感所诉诸的语言世人皆知。不过,有一点我是赞同的,即缺失实际的绘画技巧知识的评论家,很难对作品真正的价值发表出什么真知灼见。
一个人每天都应当做两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对灵魂大有好处。
钟摆摇过来又荡过去,时间的循环无止无休。
那些荡气回肠的话语在说的人看来是独领风骚,事实上却早已是陈词滥调,就连口吻都是大同小异的。
我想,曾经的我们总是羞于流露情感,因害怕遭人嘲笑而不敢过分张扬。
偏见:不喜欢他人
偏见指对一个群体及其个体成员的负性的预先判断。偏见是一种负面态度,歧视是一种负面行为。不平等的社会地位滋生了偏见。(偏见能帮助有钱有势的人将其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特权合理化)人们在孕育或者减少偏见的方式下被抚养长大。家庭、宗教团体及更广阔多社会都可能维持或者减少偏见。社会制度部分出于惯性对原因也支持助长偏见。
偏见的动机根源
挫折与攻击:替罪羊理论
当我们遭遇挫折的原因令人胆怯或者莫名其妙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转移我们的敌对方向,“替代性攻击”。例如,美国内战后南方地区对美国黑人滥施私刑。另外,当利益发生冲突时,偏见(对某些人来说)就成为报复的手段。例如,加拿大人对移民的抵触随失业率而上下波动。
社会同一性理论:感觉比他人优越
我们不仅在群体中为我们自己寻求尊重,还在群体中寻求自豪感。我们认为我们的群体比较优秀,有助于让我们感觉更好。
内群里偏见(ingroupbias):偏袒个人自己的群体,或喜欢内群体或讨厌外群体或两者兼而有之。当我们的群体相对于外群体规模较小、社会经济较低时,我们更容易表现出内群体偏见。即使是毫无逻辑依据而组成的群体意识也会产生某种内群体偏见。
社会地位、自我关注和归属的需要
认为自己有地位,我们就需要有人不如我们。获得肯定,人们将对外群体做出更积极的评价,自尊受到威胁,人们就会诋毁外群体,以恢复自尊。蔑视外群体可以强化内群体。知觉到一个共同的敌人会使一个群体变得团结。
偏见的认知根源
刻板印象可以是我们简化复杂世界的心理机制的副产品,它是正常思维过程的副产品。
类别化:将人归入不同群体
如果一个群体内部的人具有一些相似性,那么我们了解一个人的群体成员身份,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而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刻板印象能提供“获得的信息与付出的努力二者间的一个较好获益率”。
(1)自发类别化;(2)知觉到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一般而言,我们越是熟悉一社会群体,我们就会看到其越多的多样性,我们越是不熟悉,我们的刻板印象就越严重。例如,白人能更准确地在认白人面孔而非黑人面孔,黑人更容易辨别黑人面孔;人们能更准确再认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人)。
独特性:感知那些突出的人
独特的人、生动或者极端的事件往往能吸引我们注意力并歪曲我们的判断。我们对与众不同者的极度关注制造成了一种错觉,使得这些人比实际上显得与众不同。即使双方都是善意的,一个强势的人和一个弱势的人之间自我意识到相互作用仍然会令人感到紧张。污名意识就是人们在多大程度上预期他人会对他们产生刻板印象。我们遇险的刻板印象能引导我们“看到”根本不存在的联系。我们对非同寻常的事情的格外关注也会产生一些虚假相关。例如,当一个自称时同性恋的人谋杀,人们往往会提到同性恋,但如果是异性恋,它的性取向却很少会被提及。
归因
我们常常犯基本归因错误,我们总是热衷于将人们的行为归结于他们的内在倾向,以至于不大理会那些重要的情境力量。利群偏差:我们总是对我们自己的群体成员给予善意的理解,而在解释其他群体的成员时,我们更容易从最坏的角度去设想。公平世界现象:当观察者无聊改变受害者命运时,他们就经常会否定和贬低受害者。人们认为这是一个公正的世界,人们得到他们应得的东西。
偏见的后果
自身永存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就趋向于自行永久存在,并拒绝改变。偏见是一种预断。我们的预断能引导我们的注意、解释以及记忆。只要群体成员行为举止符合我们的预期,我们就会重视这一事实,我们先前的看法获得验证。当群体成员的行为举止与我们的预期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就会以特殊情形为由对这类行为闪烁其词。
标签的作用犹如一个拉响的汽笛,它让我们对所有平时能感知到的细微差别充耳不闻。也许你能回忆起在过去某个时候,你无论怎样努力都摆脱不了某人对你的评价,当时你无论做什么,始终被人误解。
再分群法:一旦人们有违我们的刻板印象时,我们会通过分出一个新的子群体来维护以前的刻板印象。再分类法:把偏常的人归入一个不同的类群。子类别时群体的例外,而子群体则是作为整个群体的一部分而获得承认。
歧视的影响:自我实现的预言
刻板印象能通过自我实现对预言创造出它们相应的现实。
态度之所以可能与社会阶层等级相一致,还因为歧视影响到了它的受害者。社会信念能够自行验证。
刻板印象威胁
当你置身于别人都预期你会表现很差的情境中,你的焦虑可能会使你验证这一信念。媒体能激起刻板印象威胁。当然,正面刻板印象似乎能促进成绩。
人们在评价个体时,往往比评价由这些个体构成的群体时更为积极。人们常常相信一些刻板印象,然而一旦接触到生动到轶闻趣事,他们又会无视这些刻板印象。例如,许多人认为“政治家是骗子”,但“我们的参议员琼斯是诚实真正的”。然而,强烈且显然相关的刻板印象确实能影响我们对个体对判断。当刻板印象足够强,而关于某人当信息又模棱两可时,刻板印象能微妙地扭曲我们对个体对判断。
他们的生活就像一曲田园牧歌,美得独一无二。
美是世界上最曼妙最奇异的东西,艺术家必须经历灵魂的折磨才能从纷繁世界中将它采撷出来。
蒙受苦难可以提升人的品格,此话有假;能使人高贵的有时是幸福,大多数的苦难只会使人心胸狭小,报复心强。
那么,华莱士在网球方面到底有何天赋呢?
他在《旋风谷的衍生运动》一文中谈到,自己首先具有身体“优势”——不是强壮或者爆发力,而竟然是“很会出汗”,这使他能在充分补水和营养的前提下持续运动很长时间,体力经久不衰,并且不会出现呕吐、昏厥等疲劳反应,从而也能更持久地观察比赛情况。
他的另一天赋正是他超强的观察、分析能力,这也可称作的脑力“优势”。他能细致地分析对手、场地、风向、阳光……总之,利用一切与比赛相关(甚至看似不相关的)因素来完善对比赛的认识,在大脑中模拟推衍即将出现的情况,进行预判和设计球的运行方式。当看到他把对手的袜子颜色都列为变量,计入脑中关于风力的函数公式时,我想,绝大多数读者同我一样都会瞠目结舌。
【布鲁纳的心理学理论的读书笔记】推荐阅读:
布鲁克林有棵树读后感200字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