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室管理使用制度(精选15篇)
一、微机室由计算机课教师负责管理,管理人员要服务育人,充分发挥微机室在电化教学中的作用,管理好、使用好机器设备,要作好防火、防雷、防盗、防静电等处理,并设专人进行管理,努力为教育教学服务,提高微机室设备的利用率。
二、微机室工作人员要加强管理,严格使用制度,每台电脑应编号,微机室不得随意进出,学生上课要排队进入教室并按编号入座,在室内保持肃静,禁止喧哗、走动、打闹,讨论问题要小声,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下课要有秩序离开教室。
三、进入微机室要穿鞋套,注意室内卫生。不准带食品进入室内,不准乱丢纸屑、杂物,不准在桌椅、墙壁乱画乱刻。
四、爱护室内仪器设备,不准随便改变设备的位置,要按教师要求进行操作,若违反操作规程造成设备损坏,照价赔偿。
五、微机室工作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定期维护、保养机器设备,经常检查线路和调整使用情况,严禁机器设备带病运转,设备出现故障时,要停止使用,并向主管领导说明,视实际情况及时排除故障或送交有关部门维修,维修要有记录,并存档。每月对计算机室的软硬件系统进行维修和保养,每学期对网络及电路系统进行全面检查。
六、管理人员保管好各类设备的说明书。室内要定时定期通风,各种电源线要注意检查、注意防摩擦、防潮和防碰撞,以免造成危险。
七、机器设备的启动和关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非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启动设备,不得随意取用磁盘或开启打印机,更不准把非本室磁盘放入微机室软驱内,以免带进计算机病毒。学生使用时必须遵守开关机的程序规定,更不得随意拔动微机上的任何部件。
八、使用计算机室前,必须先向负责人提出申请,经同意后再由负责人统一安排使用。电脑借出或非本室管理人员启用室内设备,必须取得学校主管领导同意并作好登记后方可借出或开门使用。
九、用机完毕,应按规定程序关闭机器,教师应整理、检查室内设备的位置,关闭计算机,切断电源,关好门窗,做到防尘、防潮、防火、防盗工作。如失职造成损失,则按实际情况追究事故责任。
十、计算机室内严禁吸烟及进食;负责人每周组织一次清洁,寒暑假前要彻底清洁一次,并对计算机设备作好防尘处理(如盖防尘罩)。
十一、管理人员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熟悉计算机的构造、功能及工作原理;研究和改进管理方法,发挥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作用。
十二、微机室是学校的重要教学阵地,严格控制非教学人员进入;教育学生进入微机室要有秩序,保持安静,自觉遵守微机室管理使用制度。
北戈庄初中
关键词:自主管理式;班干部;选拔使用制度
“自主”即自己管理自己,不受他人支配。“自主管理”目的在于自己制订目标,自己选择伙伴,自己发现问题,自己组织决策实施。“小学自主管理式班干部选拔使用制度”即在基础教育改革深入的背景下,通过小学生自主选拔班干部,自主参与班级事务管理,自主评价班干部工作情况,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在自主管理过程中出现“目标、参与、管理、服务、竞争、选择、评价、校正、发展”的自主化,确保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逐渐提升自我综合素质。
一、小学自主管理式干部使用制度特征
1.提升班级管理管理效率
由于现实国情的影响,大多数小学仍然以班级授课制为主。单纯依靠班主任、任课教师的传统管理模式效果不会非常明显。在此,必须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小学自助管理式干部选拔使用制度建立在学生自主管理基础上,班干部选拔和班级事务管理建立在全体学生自主管理的层面上。小学自主管理式干部选拔使用制度的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实现学生的相互管理、相互监督,最终在管理过程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促进学生个性成长发展
学生在自主参与班级办理过程中,可以积累丰富的集体活动经验,掌握良好的道德规范,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促进学生个性化向社会化的发展转变。除此之外,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主管理过程中寻找适合自己的角色,张扬个性,以促进自身个性发展。
3.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小学自主管理式班干部选拔制度能够实现学生自主选拔、自主评价班级管理人员,实现班级管理自主化,能够有效提升班级管理的自觉性,即离开教师管理和监督,班级事务也能够独立开展,确保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提升。
二、小学自主管理式干部选拔使用制度基本原则
1.参与普遍性
基础教育改革要求,教育应该面对所有受教育者,让受教育者能够全面成长。小学自主管理式班干部选拔使用制度同样需要坚持这一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自主管理过程中。坚持学生参与普遍性,就必须相信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让学生在自主管理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不同体验。
2.角色自主性
必须承认,由于先天因素以及后天环境的影响,学生身心发展必然存在差异性。小学自主管理式班干部选拔使用制度就必须意识到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差异,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学生最合适的职位,发挥其重要价值。
3.目标自定性
班级干部管理过程必须制订具体的工作目标。教师要给予学生自主制订目标的权利,让学生自主设置期望目标,实现最佳效果。允许学生自主设置目标,则应该引导学生不断分析班级具体情况,制订班级工作目标。当然,学生最初制订工作目标并不一定是最佳的目标。在学生自主管理过程中,应该允许学生修订目标、完善目标,以实现自我提升、自我评判。
三、小学自主管理式班干部选拔使用制度保障机制
1.教育者角色职责转换方面
首先,班主任转变教育理念。在传统班级办理模式下,班主任拥有绝对权威。自主管理式则首先要求班主任从“权威”角色装向“平等合作伙伴”。班主任自己要转变教育理念,相信小学生能力,做小学生朋友。
其次,课任教师则积极参与。与班主任一样,小学生同样需要建立“平等合作关系”,尊重小学生意愿,为小学生学习、生活提供帮助,以帮助小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最后,其他管理者方面。不论是校长、书记,抑或是其他学校管理人员,身为教育工作者就必须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利用人格力量感化学生,学术力量影响学生,心理力量吸引学生,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
2.重视小学生自主性
首先,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应该不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愿,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以此为据制订相关对策。
其次,强化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班级管理制度应该不断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调动班级管理积极因素,优化学生自我管理制度,强化师生、生生协作意识。
第三,让学生自主创造。在管理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情感能力、自觉性和意志力,确保学生富有创造性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3.重视班级管理评价标准
首先,评价标准制定。根据《小学生守则》等基本文件,评价标准应该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允许学生参与评价标准制定过程中,且以班级管理实际情况为准,即班级管理评价标准制定开放性和自主性。当然,班级与班级、学生与学生的评价标准都可以存在差异。例如,某学生可以以“团结同学”为阶段性标准,另外同学则以“摆脱懒惰”为标准。
其次,评价方式层面。传统评价单纯依靠卷面成绩,事实已经证明此评价模式的不合理性。应该将个人自我评价、群体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相互结合,共同努力,注重学生阶段性评价。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微 机 室 使 用 管 理 制 度
2013年3月再次修订
微机室是学校进行现代化教学的场所之一,属贵重教学设备,微机室工作人员必须忠于职守,认真搞好机房的各项管理工作,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为了保证全校信息课的教学秩序能正常运行,提高微机室的利用率,特制订微机室的管理制度及使用须知如下:
一、微机室以服务教学为宗旨,机房按课程开放,一切为教学服务,但微机室不许外人随意进入。
二、微机室所有设备和资料均须有专人保管,登记造册,账目清楚,存放整齐。
三、未经同意,任何人不准擅自改动设备的连接线,不准擅自移动或拆卸任何设备,不得擅自将任何硬件搬出微机室使用。
四、微机管理技术人员要定期检查电路,测试微机的运行情况、定期升级计算机程序,清杀病毒等维护工作,全力保证所有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五、教学安排以学校的课程表为依据;在教学前,认真检查微机设备的数量和完好程度,如有缺失或故障,应立即通知计算机管理人员前来处理,使用中要规范操作,时刻注意设备运转情况,一旦出现使用故障自己不能解决的,应立即报告计算机教师,并详细说明情况,不要私自拆卸或强制运行。
六、任课教师提前2分种进入微机教室,先要对财产进行清理,然后再进行教学。如发现财产有损坏或丢失问题要立即通知计算机主管教师,学校有关领导进行清理并要求学生赔偿。
七、教师使用微机室上课,要按教学管理规范管理上课学生。学生座位要定人定位,并按一定的顺序进入微机室,在进入教室时要填好“学生座次表”(具体座位坐法由各班计算机老师设计)。学生按位就坐,不得随意换位(责任到人),如有人为的财产损坏(包括在设备上面乱涂乱刻画),则任课教师要立即通知计算机管理人员,学校有关领导进行清理并要求学生赔偿。
八、教学前先打开总电源(严禁学生开、关总电源)。所有微机不得私自安装任何软件,如有特殊要求,由计算机管理人员负责安装。
九、保持教室环境卫生,每周教室打扫一次(周五下午);进入微机室操作的学生和老师要保持安静,严禁大声喧哗、在室内跑动、打闹;严禁吸烟、吐痰、乱写乱划、扔纸屑等。
十、学生进入微机室后直到学生离开微机室前授课教师不得离开微机室。下课后要将凳子摆放整齐,学生要做好使用情况记录。
十一、上课班级下课时要按操作程序关机(不得在程序未关闭时切断电源)、关灯,节约用电,任课教师并填写好《微机使用登记表》。
十二、要做到讲文明、讲礼貌、讲网络道德,学生上课、上网要按照指导教师的要求,严格操作规程,不准随意操作,发现问题及时与老师联系。
十三、未经许可,不得运行与学习内容无关的程序,严禁私自携带各类游戏软件上机运行。
一、微机室是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场所,未经许可,不得擅入。进入
微机教室的人员必须遵守本室规定。
二、进入微机室,必须保持室内清洁卫生,不得大声喧哗,除课堂必须的书具外,其他杂物一律不准带入。
三、穿好鞋套(不得用塑料袋或一次性鞋套)方可进入微机室,鞋套要保
持清洁。
四、学生要按自主学习小组统一编号,对号入座,不得随意调换座位。
五、禁止自带软件进入微机室,更不得私自安装软件;未经允许,不得更
改、删除、拷贝微机内的文件,不得更改微机设置;不得自带光盘、软盘;不得插接优盘、MP3、手机等外置设备,一经发现予以没收。
六、学生上机前要检查设备,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老师,老师要做好记录,并通知本室管理员,若有硬件损坏要及时报告教学资源部,否则由学生本人及当堂课的老师负责。
七、要严格按老师要求操作,凡属违章操作造成设备损坏者,除批评教育
外,还要赔偿损失。
八、注意用电安全,不得移动、插拔电源插座和插头,出现故障立即停止
操作,报告老师,由老师处理。
九、使用结束后,要按程序关机,并认真填写《计算机操作登记薄》;小组
组长要对本组同学的微机进行检查(包括外观是否损坏、设备是否完整等),并签字确认,经任课教师检查无问题后方可离开,教师也要做好记录。
一、微机室管理制度
1、微机房属学校重点保护对象,机房无人时,应关掉所有电源,关闭好窗子,锁上安全防盗门。
2、严格按安全用电制度用电,防止因用电发生火灾事故,破坏微机设备。
3、有关教师及上机操作的学生可进入室内,其它闲杂人员不得入内。
4、软件应是教育部门审核的软件,不得让不健康的软件进入微机室。
5、微机室工作人员或培训微机的教师应在每天上、下半时作记录,发现异常及时上报。
6、微机的保养是一件经常性工作,保管和使用人员要作好维护和保养工作,领导要定期检查和询问设备的保养情况。
7、对微机要经常做好清洁工作,每台微机都应备有防护罩,用以防尘、防晒。
二、教师培训管理制度
1、上机培训人员只限本校教师,杜绝教师携带小孩或校外人员进入微机室。
2、每周周三、周四晚7:00—10:00为教师上机培训时间,其它时间一律不得允许教师上机培训。
3、上机培训前必须在保管员处登记好姓名、时间及上机的微机编号。
4、上机时应爱惜微机,操作谨慎小心,谨遵保管员的安排进行操作。由于自己不慎或不遵守保管员的安排导致微机受损应照价赔偿。
5、上机内容应与教学相关,杜绝玩与教学无关的一切游戏。
6、上机时严禁抽烟,以防火灾。
关键字:改进 管理 提高 利用率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计算机以它新生的模样,高贵的姿态,昂首走进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职业教育增添了一股新鲜的活力。其出生短暂,却来势迅猛,在职业教育中占据着尊贵的地位。报名学习计算机的学子也成了时代的骄子,社会的宠儿。正是从那时起,各院校无不花大力气对微机进行管理,以期悉心呵护和充分利用这一贵族资源。
时代在前进,计算机技术更是日新月异,我们的管理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回顾以往的微机管理,制度不输现在,执行也很严格,技术却不敷使用。唯课程少,管理单一。发展到今天,微机在教学中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它的突出优点是其它教学方式无法企及的:用它可以为学生作操作示范,可以动态演示工作原理,可以虚拟现实环境,还可以自动收卷评分,等等。于是,大家争相使用。需要上机的申请上机,不需上机的申请多媒体。相关专业课程和一些基础课以及部分工具课纷纷提出申请,造成一时拥塞和闲置并存的怪象:一是高峰时,以现有微机根本排不过来,无法予以全部满足;二是申请到机房的班级有的又出现成片的空白区域,闲置明显。改进机房管理,提高微机利用率,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一、完善管理制度
机房管理通常以制度为基础,以制度作保证。制度是执行人员的行为准则和法理依据,不同的需求、不同的服务目的,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办法。针对上述弊端,制订严格的管理制度,灵活加以调整运用,有助于微机的充分利用。作为制度,它应当规定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规定管理员的工作职责。管理员必须严格要求,严格自律,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必须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在上课前,至少提前十分钟进入工作岗位,做好上机准备,包括开启机房门窗、空调、电源等。重要设备的开启和关闭,如UPS、投影机等,要有章可循,按流程操作,切不可错乱,以免引发设备事故。对进入机房的人员须凭学生证或信息卡登记,并分配指定的机位。无关人员,严禁进入机房。上课期间,加强监察巡视,防止个别不良学生的捣蛋行为发生,劝阻少数学生将食物之类带进机房。
其二,规定学生的上机要求。学生必须在管理员的指导下进行登记,按指定的机位上机。学生不得私自换机,不得私自拆机,不允许使用来历不明的外接存储器。出现任何问题立即报告管理员,使问题尽快得到解决。学生私自换机,容易衍生一些不良事件和影响。其理由有三:一是已经分配给学生的微机本来就是正常微机,如果在使用中出现故障,可以立即向管理员报告,由管理员作出处理决定。也便于管理员掌握微机的实际状况,跟踪记录其故障现象,组织力量解决。否则,任其故障延续下去,后续学生亦不能正常使用,必将对教学造成不良影响。二是有少数学生或看视频,或玩游戏,或边看边做,这当然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三是仍有极个别捣蛋分子在搞破坏,或更换键帽,张冠李戴;或私拆鼠标,顺手牵羊;或打开机箱,偷换内存条,诸如此类劣行。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首先要消除管理上的漏洞,不让他有机可乘。同时,加强随堂有针对性地检查,对“重点”微机实行重点监护。要求学生能够一如既往地遵守公民道德规范,服从管理,文明上机,善待微机。
其三,规定任课老师的相关职责。任课老师可以在管理员的协助下使用微机,或串讲,或个别指导,分组、整合,灵活运用。每一次课下来必须据实填写上机日志,记录上机人数,记录上机操作内容,记录微机状况。这将为后续课程的安排与微机维护提供重要参考。
其四,规定维护人员的服务职能。机房维护,尤其是电脑的维护,是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微机在使用中出现各种故障,是一个普遍现象,其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是操作者操作不当引起的故障是很容易恢复的。因为现在的教学微机一般都装有还原卡,只要重启微机,故障现象会立马消失。如果是突发的硬件故障,想要在较短的时间里恢复是不太容易的。硬件故障多为器质性故障,某个元件一旦烧毁,不是一时半刻能够修复的。但如果是导热、散热不畅,或出现虚接而松脱,只要对症处理,是可以很快修复的。这些必须在维护人员的指导下,或由维护人员亲自完成。
二、灵活调整分配方式
以往教学微机的使用,是以班级为单位,按机房分配。这种方式出现拥塞和闲置并存的现象是难免的。因为在一个时期机房的规模是相对不变的,而班级的大小年年有变化。班级大的虽然申请到机房,却由于人数过多,一个机房尚不够分配。同样申请到机房的小规模班级又占着机房用不了,出现不少空置机位。我们不妨打散机房的界限,以微机总的保有量为基础,根据教学班级课任老师的申请情况,灵活予以调整。
以下四种分配方式可有效解决拥塞与闲置的现象,极大地提高机房的利用率。
其一,自然班级+拼班。以自然班级为基础,在一个机房顺序就位,多余的人可以到其它机房与别的班级拼班合用机房,空出的机位也可以由其它班级的学生前来补缺,不使闲置。特点是:以自然班级为主,尽量不拼班,减少学生穿梭来往,方便老师集中演示和串讲,尤其是对关键知识点的演示和串讲。
其二,保障班级+拼班。优先给予保障班级分配机位,余下的按课程申请的先后分配给学生,或按“自然班级+拼班”分配,或按“全部顺序分配”。总之,优先保证“保障班级”。这里“保障班级”是依据课程和课程的性质来定义的。在我们的课程设置中,通常分为三类。一类是基础课,其次是工具课,第三是专业课。一些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如动漫制作、图像处理、工程制图、仿真系统等,离开微机是很难开展教学的,这就需要优先保证用机。对给予保障用机课程的班级我们称之为“保障班级”。按这种方式分配微机既突出了重点课程,又兼顾了微机的利用。
其三,全部顺序分配。所有申请上机课程的班级按申请次序顺序分配。这将会最大限度地利用微机,使闲置率最低。唯学生登记工作量较大,需要管理员更加耐心细致。
其四,错时分配。错开上机高峰,选择正常教学之后的课余时间,或者是晚自习时间,顺序安排这个时间段的学生上机。这就完全没有拥挤之嫌了,而且让习惯于晚上闲来逸去、无所事事的学生不得不回到机房来完成自己的作业。乐意学习的学生自然是一个不错的去处。
三、机房服务保障
机房的保障服务,是对微机正常工作的技术支持。保障是必要的,没有技术保障的微机一旦死机、蓝屏、被病毒侵害,以至故障频发,对教学的影响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2、不得擅自更改或删除计算机中的文件,不人为地设置障碍,不更改机器IP地址、设置密码等。
3、不得随意移动、拆卸显示器、主机、键盘等硬件设施,不许随便插、拔计算机接头插件及电源线。
4、教师使用微机室上课,要按教学管理规范管理上课学生,要填写微机室使用登记表。
5、在上课期间,设备安全由任课教师负责,上课期间教师不能离开微机室。
6、使用完计算机后,要求学生按正常顺序关机,离开前把凳子、键盘等设施复位。
7、每次使用完毕,管理人员要断开空气开关(总电源开关),关掉、锁好门窗。
1.微机房必须安装防盗门窗和报警装置,并根据实际情况配备适用的灭火器具,微机工作人员熟知使用方法。
2、设备要避免阳光直射,要防尘、防湿、防热、机房内绝对禁止吸烟。3.严格控制进出人员,不准任何人将陌生人带入微机房操作微机。
4机器电源应接在稳压电源上,并且整个系统要有地线。机房内的机器设备不准擅自挪动,不准随便带出。
5.严禁火种进入微机房,不准在机房内吸烟。
5、不准在机房内喝水、吃东西,不准存放食品,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6.学生使用微机,必须服从老师的指挥,按程序操作。注意爱护公物,防止人为损坏。
7.现有的报警设施应经常检查,下班、节假日要及时接通报警设施电源,发现失灵,及时报修。
【关键词】 孤儿作品;勤勉检索;版权
【作者单位】卢珺,江西财经大学,海南政法职业学院。
“勤勉检索”(diligent search)是国际社会在版权立法中为合理使用“孤儿作品”(orphan work)设置的前置程序,作品使用者只有履行了该项义务,才能按照法律规定使用这些作品。“勤勉检索”是孤儿作品版权立法必然涉及的难点和焦点问题。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及其配套法规没有涉及孤儿作品的内容。2014年,国家版权局在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草案送审稿第51条提出,采取“尽力查找+使用费提存+申请与审批”模式作为使用孤儿作品的基本制度,“具体实施办法,由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另行规定”。目前,“尽力查找”适用的标准、效力、对象、方式与例外等问题尤其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存在学术分歧与不同的立法主张,而国外的孤儿作品“勤勉检索”制度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一、“勤勉检索”制度的立法渊源
1.“勤勉检索”制度的法律价值
孤儿作品版权问题始于数字时代大量版权资源的“搁置”与日益旺盛的社会需求之间的反差。“勤勉检索”的目的不是限制,而是要促进孤儿作品的使用,所以“勤勉检索”的宏观功能是维系利益平衡。
“取得授权”是“勤勉检索”的微观功能之一。比如,2012年英国政府的版权政策声明指出,对孤儿作品的使用必须以履行“勤勉检索”义务为要旨。美国版权局认为,“勤勉检索”不是剥夺作品的版权,而是允许使用者非排他性地使用作品[1]。“勤勉检索”的另一项微观功能是“免责依据”。孤儿作品版权问题的瓶颈是“授权”,“勤勉检索”不仅让使用者摆脱了授权羁绊,而且不再有涉及侵权的忌惮。比如,美国《孤儿作品法案》规定,非营利目的使用作品并履行了“勤勉检索”义务的公共机构,可免予对权利人的经济补偿。
2.“勤勉检索”制度的普适性特征
2006年,“勤勉检索”制度首创于美国《孤儿作品法案》。2007年,国际出版者协会与国际图书馆學会联合发布了《孤儿作品使用原则》,其第1条就是“应当勤勉地搜索权利所有者”[2]。2009年,欧盟委员会在《关于数字保存、孤儿作品和绝版作品的最终报告》中借用了美国《孤儿作品法案》的“勤勉检索”概念。此后,加拿大、日本、韩国、英国等国家的立法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版权法改革报告都吸纳了“勤勉检索”的成分。目前,国际社会对孤儿作品的立法,无论是美国的责任限制模式、欧盟和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定许可模式,还是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家采用的强制许可模式,都将“勤勉检索”作为合理使用孤儿作品的前置程序进行规定,可见这种制度的普适性。“勤勉检索”是针对使用者合理利用孤儿作品的一种巧妙而富有创造性的制度设计,为权利人、作品使用者、许可审批机关以及司法机构提供了各自遵循的行为准则。
二、影响“勤勉检索”制度立法的因素
1.检索成本
高昂的查找成本(包括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制约着作品使用者履行“勤勉检索”义务的积极性。比如,据英国JISC估算,落实每部作品的版权状态需要0.5天,而完成英国国家图书馆全部孤儿作品的查证,需要1.5万年。英国国家档案馆曾花两年的时间对馆藏1114份遗嘱进行版权清理,得到落实的权利人不足50%,仅版权清算费就高达3.5万英镑[3]。为了降低“勤勉检索”成本,许多国家和地区在立法中采取了简化查找程序、提高检索效力等措施。比如,日本通过事先提存现金担保的方式降低审批成本;欧盟则规定,先前的“勤勉检索”结果对后来的作品使用者具有适用性。最有特色的当属韩国版权法的“表面查找”制度。其一,作品使用者按照法定的媒体、渠道、方式发布公告,在规定期限内未收到回应,即可使用作品。其二,作品使用者向版权集体管理组织或者两位曾被授权使用该作品的个人发出咨询函,在法定期限内未收到回复,即可使用作品。
2.适用主体
不同主体性质的使用者被赋予的“勤勉检索”义务不同。比如,按照欧盟《孤儿作品指令》的规定,“勤勉检索”只适用于图书馆、教育机构、博物馆、档案馆、电影或录音资料馆及公共广播组织等机构,显然是为了执行“公共利益使命”的“特定目的”[4]。这种主体限定,既解决了以公益为目的对孤儿作品的使用问题,又防止了适用主体泛化,以免对权利人利益造成大的负面影响。无独有偶,美国《孤儿作品法案》在“勤勉检索”问题上同样对公共机构给予了特别关照,公共机构在符合法定条件下履行“勤勉检索”义务后,除了可以享受合理补偿免责,还可以享有“禁令救济豁免权”,即只要教育机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公共机构事先在版权局就使用孤儿作品进行登记备案,履行了“勤勉检索”义务,并在对孤儿作品的使用中融入了智力劳动,即通过修改、重组、转化等方式使作品传达出新的表达,就可以不受禁令制约,继续使用作品,且自己创作的作品享有版权。但是,这项规定不适用于机构对孤儿作品的营利性使用与复制行为。
3.技术条件
无论何种原因形成的孤儿作品,其权利人无法确认或者“失联”,都与版权管理信息系统不健全有关。比如,美国在加入《伯尔尼公约》之前,由于施行作品登记备案与呈缴制度,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掌握着较为全面的各类型作品的版权信息。美国加入《伯尔尼公约》后,由于施行版权自动保护制度,权利人不再有将自己作品进行登记备案的义务,导致大量孤儿作品的出现。而欧盟之所以选择法定许可制度解决孤儿作品的版权问题,也与其版权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备性有关。其一,MILE系统。该系统由伦敦布里奇艺术图书馆和13家欧洲艺术图书馆及网络公司联合建立,这些机构的孤儿作品信息通过该系统得到显示[5]。其二,ARROW系统。该系统的核心功能是版权登记,能为用户提供分布式的版权信息查找[6]。使用者通过版权管理信息系统查找孤儿作品,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系统能够客观地记录与反映使用者履行“勤勉检索”的情况。
nlc202309081729
三、关于我国“尽力查找”制度立法的思考
1.法律性质
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草案送审稿第51条提出,将孤儿作品的使用建立在“尽力查找+使用费提存+申请与审批”模式之上,该条款明显借鉴了加拿大、韩国和日本等国家的立法经验,但是,强制许可模式在我国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一方面,我国至今没有版权强制许可制度,缺乏立法与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在强制许可制度下,补偿金需要事先提存,这不仅增加使用者的负担,而且如果出现转移支付障碍,那么权利人就得不到补偿。此外,强制许可制度会大幅度增加行政成本,给公共财政造成压力。比较全球关于孤儿作品的版权立法,“法定许可制度”在我国或许更有立法与实践的价值。一方面,学者在对强制许可、法定许可和授权许可等模式比较后认为,法定许可具有的优势与先进性成为共识[1]。另一方面,我国版权制度和司法实践对法定许可多有涉及。加上欧盟《孤儿作品指令》和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相关法律对孤儿作品使用的法定许可模式有较为成功的案例。
2.查找标准
查找标准是孤儿作品立法的核心内容。2009年,欧盟委员会在《关于数字保存、孤儿作品和绝版作品最终报告》中建议对“勤勉检索”的认定标准做详细描述[7]。欧盟《孤儿作品指令》因此规定了最低检索标准。欧盟《孤儿作品指令》(附件)根据报纸、期刊、图书、艺术作品、建筑作品等分别制定了“勤勉检索”标准,具有合理性,因为成为“孤儿”的原因不同,所以不同类型作品的版权中介组织、数据库系统的运行与健全程度也不同,这些都影响着查找的难度。另外,不同作品类型适用差异化的“勤勉检索”标准,可以提高制度的针对性,减少周折,提高效率。与此不同,美国《孤儿作品法案》考虑到技术的创新性,没有制定最低检索标准,而是适用“最佳行规”。我国使用孤儿作品的查找标准要具有“合理性”,一方面,不能定得过低,以防制度被滥用,使大量的作品“被孤儿”;另一方面,又不能要求过高,使制度无法执行。我们应将欧盟的“最低标准”和美国的“最佳行规”融合,建立动态差异化的查找标准。
3.适用效力
美国《孤儿作品法案》要求使用者独立履行“勤勉检索”义务,不能直接援引在先作品使用者的检索结果,这是对“一次检索多次使用”效力的否定。这种规定有助于通过不同使用者对同一作品的不同方法、路径以及不同时间的检索发现和确认权利人,但是,也增加了检索的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而欧盟《孤儿作品指令》认可“一次检索结果多次使用”的法律效力,即某一成员国被认可的针对某一作品的检索结果,可以被其他成员国的作品使用者直接用来作为自己履行“勤勉检索”义务的证据。我国立法应提高“尽力查找”结果的效力,即先作品使用者已有的查找结果,可以使另外的使用者因未直接履行查找义务而使用同一作品免责。另外,应根据技术创新和版权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情况适时修订最低查找标准,以便使更多孤儿作品的权利人“现身”,及时取消孤儿作品登记。
4.补偿机制
欧盟《孤儿作品指令》、美国《孤儿作品法案》、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版权法等规定,使用孤儿作品适用“先使用,后付费”原则;而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国家的版权法采取“先付费,后使用”原则;后一种模式被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草案送审稿第51条采纳。一方面,应该按照文字作品、音乐作品、美术作品、电影作品、计算机软件等不同作品类型和翻译、改编、摄制、广播、复制等不同使用方式制定不同的付费标准。另一方面,应针对不同的适用主体制定区别化的付费标准,特别是对教育机构、图书馆、档案馆等公共机构适用相对较低的付费标准。还应制定使用费转付期限,在法定期限内(比如匈牙利版权法规定的期限是5年),版权行政管理机关或其授权组织无法确认并联系权利人向其转付使用费,那么应将使用费返还作品使用者,或者纳入公共基金统一管理使用。
5.调整对象
欧盟《孤儿作品指令》以法定许可制度为基础,而法定许可是一种权利限制方式,只适用于已发表的作品,未发表作品只有在通过“勤勉检索”无证据表明权利人持反对意见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由于对孤儿作品的立法同样采取了强制许可限制模式,因此也不适用于未发表作品。按照美国《孤儿作品法案》的规定,使用孤儿作品适用责任限制模式,将已发表作品和未发表作品都作为适用对象。“发表权”是权利人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这种权利的行使决定了权利人对后续利益的享有。将未发表作品当成“尽力查找”的适用对象也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管理的版权条约和邻接权条约相悖,因此,不应将未发表作品囊括进我国法律制度中对孤儿作品“尽力查找”的范围。
[1] 赵力. 数字化孤儿作品法律问题研究[M]. 北京:經济日报出版,2015:36.
[2] 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 国际出版者协会和国际图书馆协会确立孤儿作品使用原则[EB/OL]. http://www.lawtime. cn/info/zscq/gwzscqdt/201103.Html.
[3] 翟建雄,邓茜. 孤儿作品的数字化利用:欧洲的立法与实践[EB/OL].http://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2013/01/id1813216.Shtml.
[4] 管育鹰.欧美孤儿作品问题解决方案的反思与比较[J].河北法学,2013(6):135-142.
[5] Metadata Image Library Exploitation[EB/OL] . http://www.mileproject.eu/home.
[6] 杨佩霞.论版权制度下孤儿作品的保护[J].中国版权,2012(3):44-47.
[7] i2010 Digital Libraries Copyright Subgroup Recommend Key Principles for Rights Clearance Centres and Databases for Orphan works[EB/OL] . http://ec.europa.eu/information-society/activities/digital.
一、微机室、语音室各设管理人员,负责管理使用本室的一切设备,养护室内所有器材,保持室内外卫生清洁。管理员每次使用后需进行检查,并进行登记,发现故障及时维修,以保证正常使用。
二、教师、学生第一次进机房上课,事先必须接受管理员的操作技术培训。
三、出现不能排除的故障或故障频繁,管理员应及时报告学校管理部门。
四、教师使用微机室应按课表上课。其他非电脑课程,或有特殊情况,须经教导室批准,统一安排使用。教师上课时,应按操作规程进行,若因违反规程而造成的设备损坏要追究责任。教师须认真将使用情况进行登记,发现故障应及时向管理员反映。
教师要使用语音教室上课,必须于一周前填写预约单,交语音教室管理员统一安排。
五、学生进入微机室或语音室,必须在室外换好拖鞋,按次序进入后按规定机号入座,不得私自更换。学生进入微机室或语音室,必须在室外换好拖鞋,按次序进入后按规定机号入座,不得私自更换。学生入座后按上机登记卡与指导教师做好交换手续。实施小组组长负责制。
六、学生的操作须按教师的指令进行。严禁私自拆卸、更换设备,若有损坏,加倍赔偿。不准自带磁盘上机,一经发现,即没收磁盘,如造成网络系统故障,则取消其上机资格。严禁私自带走软盘和鼠标等。对于违章者,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赔偿或罚款。
七、微机室、语音室内应绝对保持整洁、卫生,严禁在室内高声喧哗,追逐打闹,不准随地吐痰、乱扔废纸。
八、师生积极开发自己的思维,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勇于实践大胆开发利用现有仪器。
九、使用完毕,应按操作规程,关好电源,填好使用登记册,并将桌面上的物品、桌凳整理好,盖好防尘布,待指导教师检查合格后方准离开。
为加强计算机管理,保障计算机网络正常运行,为全校师生提供一个更为安全、顺畅的学习和办公环境,特制定本规定。
一、保护硬件设备。自觉爱护计算机硬件设备,计算机安装位置应避免阳光直射,工作台应放置平稳,做好防尘、防潮、防压、防碰等措施,保证设备状态完好。不使用计算机时应及时关闭系统,离室前一定要断开电源。
二、妥善保管资料。定期填写完整的资料信息并应保存在资料档案中。上课期间将重要资料及信息存放在C盘外的其他硬盘,重要信息每天实行移动硬盘、计算机双备份制。
三、推行电子办公。保证一人一机,及时完成规定的电子备课任务。教师自行保存相关资料,如有丢失,概不负责。
四、确保系统安全。确保每台计算机安装正版的杀毒软件,计算机使用或管理人员每周至少进行一次软件升级、漏洞扫描处理和病毒查杀工作。需要使用外部存储设备(如U盘、软盘、移动硬盘等)的,必须事先查杀病毒。未经批准,禁止安装其他软件,以免造成操作系统缓慢。
五、加强网络监管。管理人员定期对计算机进行检查,并自觉接受网络监管,任何人不得修改、卸载网管客户端程序或断开网络以逃避监督。工作时间禁止使用计算机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如聊天、玩游戏、炒股票、看电影以及网络电视等。
六、明确维护流程。微机室由学校分管领导主管、管理员负责定期维护检查,保证机器运转正常。计算机出现故障需要维修的,使用人应填写报修单,经负责人批准后,及时联系予以解决。硬件设备出现故障的,由管理员及时通知后勤处联系维修或更换。
关键词:海域;海域有偿使用制度;海域使用金
我国自2002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10多年以来,我国海域有偿使用制度的行使效果十分显著。
1.我国海域有偿使用制度的实践成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海域属国家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海域,必须依法缴纳海域使用金,取得海域使用权”。海域有偿使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征收海域使用金体现海域的国家所有权价值。我国的海域有偿使用制度经过10多年的实施,成效十分显著:2002年全国共确权海域面积222473公顷,2012年全国共确权海域面积271689.85公顷,增长率为22%;2002年全国共征收海域使用金11981.8万元,2012年全国共征收海域使用金968468.5万元,增长率为7983%;2002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为11270.5亿元,2012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50087亿元,增长率为344%。单位确权海域面积的海域使用金从2002年的0.054万元/公顷增长到2012年的3.56万元/公顷,增长66倍;单位确权海域面积的海洋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0.05亿元/公顷增长到2012年的0.18亿元/公顷,增长3.6倍。可见,我国海域有偿使用制度成效卓著。
2.我国海域有偿使用制度的实施特点
2.1 区域范围广
我国沿海地区包括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海南省。自2002年1月1日开始起,我国沿海11省市全部实施了海域有偿使用制度。2012年与2002年相比,辽宁省确权海域面积增长率为366%,海域使用金增长率为3284%;河北省确权海域面积增长率为5.7%,海域使用金增长率为11121%;天津市确权海域面积增长率为1366%,海域使用金增长率为308512%;山东省确权海域面积增长率为28.66%,海域使用金增长率为2479%;江苏确权海域面积减少率为37.45%,海域使用金增长率为16122%;上海市确权海域面积减少率为85%,海域使用金增长率为1611.8倍;浙江省确权海域面积减少率为86.57%,海域使用金增长率为10238%;福建省确权海域面积减少率为72.3%,海域使用金增长率为6786%;广东省确权海域面积减少率为52.1%,海域使用金增长率为16942%;广西壮族自治区确权海域面积减少率为23.28%,海域使用金增长率为7003%;海南省确权海域面积增长率为116.5%,海域使用金增长率为5788%。
2.2 用海类型全
用海类型包括渔业用海、交通运输用海、工矿用海、旅游娱乐用海、海底工程用海、排污倾倒用海、围海造地用海、特殊用海、其他用海。自2002年1月1日起,这9大类用海类型全部实施了海域有偿使用制度。渔业用海确权面积2002年199975公顷,2012年262771.25公顷;交通运输用海确权面积2002年5798公顷,2012年6301.96公顷;工矿用海确权面积2002年9560公顷,2012年9132.87公顷;旅游娱乐用海确权面积2002年2103公顷,2012年1459.87公顷;海底工程用海确权面积2002年2110公顷,2012年3103公顷;排污倾倒用海确权面积2002年25公顷,2012年16.59公顷;围海造地用海确权面积2002年2033公顷,2012年1464.87公顷;特殊用海确权面积2002年588公頃,2012年188.09公顷;其他用海确权面积2002年281公顷,2012年2018.97公顷。
3.我国海域有偿使用制度的实施启示
我国海域有偿使用制度的实践表明,统一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建立海域价格评估体系和做好海域使用金监管工作是海域有偿使用制度顺利实施的基本保证。
3.1 统一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
我国自2007年开始实行海域基准价格制度,在全国海域实行分等定级,统一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对同种类型、同一等级的用海,制定统一的征收标准,规定相对合理的海域使用金范围。海域使用金最低标准由省级政府和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定,并制定海域使用金的统一征收办法。
3.2 建立海域价格评估体系
海域价值评估作为海域有偿使用管理和使用金征收的依据,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海域考察,以海洋功能区划为依据,对其做出评估结论。依据海洋空间、海洋资源、海洋产业等的特点建立海域价格评估的专用评估方法体系。
3.3 做好海域使用金的监管工作
沿海各级政府和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对海域使用金征收的监督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确保海域使用金按照规定比例分别上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保证海域使用金在规定期限内缴纳,逾期不缴纳的,加收滞纳金;合理确定海域使用金的各级财政分成比例,坚持全局和局部的统一,兼顾中央和地方利益,充分考虑海域使用管理的特点,将海域使用金作为实现海洋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的财力支撑。(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魏超.我国海域使用权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硕士论文,2012.
[2]赵学良.海域有偿使用价格评估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3]李冬梅.我国海域使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
[4]赵万忠.我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律制度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河北渔业,2009(1).
1、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安全保密制度,不得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等违法犯罪活动。严格执行《统计法》和《计划生育统计管理办法》。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对外提供信息系统中的信息。
2、密件传送要使用专门的加密设备,严禁使用因特网、公网传送有密级规定的资料。
3、定期进行数据备份,信息变更后,要将数据备份两套,分两处保存,每半年报送一份给县级保存,当年变更信息至少保存5年。
4、使用新的软件和外来数据使用前要进行安全检测。
5、信息化管理人员和计算机操作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做好各项信息管理工作。
6、按时变更、传送统计报表、报告单及数据库信息。按上级要求及时登录,下载上级文件。
7、微机操作人员调动时要进行移交手续,移交各种资料,传授各种操作技术,保证交接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统计例会制度
1、实行统计例会制度,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信息、咨询、监督作用。
2、每月召开一次统计例会,重点是核实出生人口的各项内容:及时变更统计信息,学习统计业务,探讨和解决统计工作中的问题,布置下一阶段的工作。
3、通过例会,检查统计质量,交流统计工作经验,讨论和解决计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清形势,不断提高统计质量,推进工作。
制
度
电
话
微
机
操
作
管
理
制
度
执行单位
电脑室
文件编号
签发日期
总页码
内
容
一、电脑中所有软件为酒店所有,任何人不得擅自复制、转让或出售;
二、任何人不得使用非电脑室指定的软盘拷入拷出数据和软件,不得在其他电脑上使用电脑室指定的备份软盘,防止电脑病毒的侵入;
三、如果电脑或打印机出现非正常现象,请立即通知电脑室;
四、停电后,请立即保存数据,退出系统,关机;
五、注意防止天花板漏水,防火,保持电脑清洁无尘;
六、在输入大量数据后,切记作好数据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七、若两个小时以上不使用电脑,请关机;下班前,切记检查是否已关好电脑与打印机;
八、打印机卡纸时,应先关机,再转出碎纸。
涉及抄报部门
电脑室
签发人
签
名
部经理
现将《电话微机操作管理制度》抄发你部,请严格执行。
总经理:
(签名)
执行负责人
签
名
总经理
兹收到《电话微机操作管理制度》,本人明白制度的详细内容,并将严格贯彻该制度在本部门的执行。
部门经理:
目前,我国法律只允许宅基地使用权在集体组织内部流转,未能充分发挥宅基地的价值。本文通过对实践中出现的宅基地大量闲置、宅基地使用权隐性流转等问题的研究,揭示了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完善建议,以期促进我国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改革。
【关键词】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完善
1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概述
1.1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概念
我国现有法律并没有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进行清晰的界定,王利明教授认为,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就是指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将宅基地使用权以法律允许的方式转让给他人,使其主体发生变化的民事行为。
1.2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特征
首先,我国立法规定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作为两种不同的财产权利,在确认归属、转让时应分别登记,但房屋占用的土地使用权与房屋所有权应“合一流转”,即通说的“地随房走”。其次,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在实务操作中有多种方式,例如在转让房屋时,根据上述“地随房走”的规则,宅基地使用权主体就转移到新的房屋所有人身上。另外,房屋出租、买卖、抵押权实现等也可以导致宅基地使用权发生流转。
2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存在的问题
农村宅基地缺乏合理的规划,房子选址具有相当程度的任意性,这直接导致宅基地分布凌乱。另外,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大批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寻求机会,宅基地闲置现象相当严重,出现大量“空心村”,造成土地资源浪费。我国法律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限制非常严格,但在经济发达地区城村交界处,宅基地市场需求巨大,供需矛盾的存在,必然催生宅基地使用权隐性交易市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宅基地隐形市场的范围也将扩大,例如农民在买卖房屋时,可能为了逃避有关部门的管理,而不去办理过户手续。或者在一村申请取得宅基地后,待修建好房屋并卖出后,又通过结婚等手段把户口迁到别的村集体,再次提出宅基地申请。隐性宅基地使用权市场不仅侵害了集体对宅基地流转的收益权而且这种地下交易行为给政府的监管带来困难。
3 对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的完善建议
3.1扩大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主体范围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主体仅限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即农村居民。但从我国目前的流转市场来看,主要分为:本集体成员之间的流转和包括城市居民在内的集体以外其他成员的流转。对此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逐步放开。
对于同一集体组织,我国目前的法律虽然作了限制性规定,即“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但在实际操作中对内部成员间的流转却持默许态度。对于村民因搬迁、结婚等原因而引起的本集体与外集体村民间跨越地域性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理论上来说,是应当被允许的。
对于城市居民,目前存在的主要争议在于城市居民能否成为宅基地使用权的合法主体。我国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立法之时,将宅基地使用权主体确定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主要是考虑到当时我国社保制度十分落后,农民主要依靠土地生存的现状,但是,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限制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不仅不能再为农民提供制度保障,反而阻碍活跃高效的宅基地流转市场的形成,使宅基地的真正价值难以在市场中充分体现,损害原宅基地使用权人的利益。所以在农村使用权人自愿且不破坏宅基地使用功能的情况下,法律可以限制性的允许宅基地使用权向城市居民流转。
3.2增加宅基地使权流转形式
3.2.1买卖方式
宅基地上建好的房屋的出卖,客观上会导致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由于我国法律规定“地随房走”的基本规则,宅基地上房屋的卖出将同时使房屋出卖人失去了宅基地使用权,现行立法也不允许其再另行申请宅基地,这也就意味着卖地行为可能直接导致出卖人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民,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对宅基地使用权以买卖方式进行流转,可以允许,但应该制定严格的条件加以规制。如果当事人选择采用买卖方式转让宅基地使用权,第一,可以要求出让一方即宅基地使用权人向村集体组织出示其在城市已经购买住房的相关证明或者其它土地使用权证等能够证明其在转让此宅基地上住宅后不影响其正常生活的书面材料,并由集体经济组织、宅基地使用权人和买方签署约定由买方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的三方协议。第二,为了方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须规定买方应当对转让情况办理变更登记,并以此作为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必备条件。同时买方在购得宅基地使用权后饿一定时期内,不得转让此宅基地使用权,以防止有人假借宅基地使用权的买卖来牟利。
3.2.2出租方式
当下宅基地使用权私下流转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宅基地使用权人与承租人签订租赁合同。根据宅基地上是否存在房屋,契约双方可以在保持宅基地居住用地性质的前提下约定由出租方或承租方建造房屋等建筑物,待契约双方的宅基地使用权租赁合同签订好后,应当到村集体进行备案,并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履行相关登记手续。
3.2.3抵押方式
我国现行立法虽然不允许将宅基地使用权进行抵押,但承认宅基地上房屋抵押的效力。如果对宅基地上的房屋设定抵押权,在抵押权实现的条件成就时,宅基地上房屋将以法定方式进行流转,此时必将造成宅基地使用权的一并移转。如果可以将宅基地使用权单独进行抵押,就能拓宽农民的融资渠道,解决农民的资金困难,但应该对抵押的最高限额进行必要的规范。
3.3加强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管理
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为防止有人假借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来谋取非法利益,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进行一定的规制是必要的。一方面,我们不但要在宅基地的用途上进行管制,明确禁止买受人对宅基地使用性质进行擅自变更,而且要切实落实“一户一宅”政策。另一方面,要努力完善宅基地使用权属登记制度,通过统一规范的登记制度,建立明晰的产权关系,使登记内容真实反映宅基地的权利归属,为宅基地使用权的有序流转提供有效保障。
4 结语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是促进物权效益最大化的必然要求。要彻底解决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问题应该多个部门法协调起来。在进行城乡规划的进程中,尽量做到科学规划,使宅基地使用权在流转过程中不减损耕地的数量,可以在比较发达的地区建立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的试点,使宅基地使用权主体能够以最有效的方法行使权利并依靠合理的收益分配方式获得利益,以求使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真正让农民得到福利,这也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王利明、杨立新、王轶、程啸.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2版。
[2]侯水平、黄果天等.物权法争点详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微机室管理使用制度】推荐阅读:
教师办公微机使用管理制度05-25
微机室使用注意事项06-01
学校管理-小学微机室安全管理制度10-15
药剂科微机管理制度07-04
微机应用软件的使用规定10-05
宁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微机室管理办法06-28
小学微机室教学总结07-16
微机实验报告五06-14
微机老师实习总结09-26
微机实验报告一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