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地理高考试题分析

2024-09-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24年地理高考试题分析(共9篇)

2024年地理高考试题分析 篇1

各地级以上市招生委员会、教育局,各有关高等学校:

为做好我省2024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21〕3号)及相关文件精神,特制定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广东省招生委员会

2023年2月27日

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21〕3号)及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招生专业

(一)专业界定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版)》和教育部2021年、2022年公布的《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中“艺术学”门类下设各专业及《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中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艺术设计类”“表演艺术类”下设各专业和“民族文化艺术类”“广播影视类”等部分专业为艺术类专业。

(二)专业分类

艺术类专业分为“组织专业能力考试的艺术类专业”和“不组织专业能力考试的艺术类专业”。

组织专业能力考试的艺术类专业分为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美术与设计类、书法类、戏曲类7个科类,不分首选科目(物理、历史),依据高考文化成绩、专业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

不组织专业能力考试的艺术类专业含艺术史论、艺术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技术等高校艺术类本科专业(专科专业参照执行),原则上安排在普通类招生,分首选科目(物理、历史),依据高考文化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

本方案考试和招生录取办法仅适用于组织专业能力考试的艺术类专业。

二、报名考试

我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对报考组织专业能力考试的艺术类专业的考生统一派发艺术类考生号,艺术类考生需参加文化课考试和艺术专业能力考试。文化课考试科目和普通类文化课考试科目一致,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均可。艺术专业能力考试分为省统考和高校校考(下称校考)。

(一)省统考

省统考由省教育考试院组织,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卷(或面试评分)。

省统考分为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美术与设计类和书法类6个科类。考生根据本人艺术专业特长,参照《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本科招生专业与省统考科类对应关系一览表》(附件1)以及相关高校要求,从省统考6个科类中选择1个科类报考。报考音乐类的考生可以兼报音乐表演(声乐)方向、音乐表演(器乐)方向和音乐教育方向;报考表(导)演类的考生,可以兼报戏剧表演方向、服装表演方向和戏剧影视导演方向;报考播音与主持类的考生,可以兼报普通话方向和粤语方向。

省统考各科类考试科目及考试要求见《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省统考考试说明》(附件2)。省统考具体实施办法另文通知。

省招生委员会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结合我省考生艺术类专业省统考成绩情况,按一定比例分科类划定省统考本专科合格线。

(二)校考

按教育部规定,对于少数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较高的艺术院校,对考生艺术天赋、专业技能或基本功有较高要求的高水平艺术类专业,经教育部批准后,可在省统考合格生源中组织校考。所有高校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均由相应招生院校分别负责制定和实施。组织校考的高校要结合人才培养定位,加强与省统考的衔接,科学合理确定校考形式。要积极采取线上考试或使用省统考成绩进行初选等方式,严格控制现场校考人数,原则上不超过相关专业招生计划的6—8倍。根据教育部要求,2024年起,校考应在高校所在地组织,不得跨省设置校考点。

参加招生高校非戏曲类的艺术专业校考的考生,须按学校要求选择相应的科类参加省统考,未参加相应科类省统考或相应科类省统考不合格的考生,其校考成绩无效。

三、录取办法

(一)录取批次及类别

录取批次分为提前录取批次、本科录取批次和专科录取批次。提前录取批次仅安排教育部批准的相关艺术类院校专业。

录取类别分为统考和统考合格基础上的校考(简称“统+校”)。统考是指艺术类院校专业录取需使用文化课成绩和省统考成绩,“统+校”是指艺术类院校专业录取需使用文化课成绩、省统考成绩和校考成绩。

(二)划线规则

实行统考录取的艺术类院校专业,由省招生委员会根据艺术类考生文化课成绩、省统考成绩和招生计划情况,按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美术与设计类和书法类分别划定文化课和省统考最低分数线。

提前录取批次实行“统+校”录取的艺术类院校专业,由招生院校自行划定分数线。

(三)志愿填报

实行统考录取的艺术类院校专业均实行平行志愿,设置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设6个专业志愿和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实行“统+校”成绩录取的艺术类院校专业设置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实行顺序志愿。

(四)投档规则

实行统考录取的艺术类院校专业采用平行志愿投档。投档时,根据院校招生计划,以1:1的比例,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在考生文化课总成绩和省统考成绩双上线基础上,依据考生合成总分排序情况,从高到低依次检索考生院校专业组志愿投档给招生院校。

实行“统+校”录取的艺术类院校专业采用梯度志愿投档,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将文化课总成绩上线、省统考成绩合格且校考成绩合格的考生电子档案按考生志愿顺序一次性投档给招生院校,由招生院校择优录取。

(五)平行志愿投档分数合成

采用平行志愿投档的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美术与设计类、书法类专业的投档满分为750分,以普通高考文化课总分(含政策性加分)和省统考分数合成的总分排序情况投档,总分合成计算公式为:考生总分=文化课成绩×50%+省统考成绩×2.5×50%。

采用平行志愿投档的播音与主持类专业的投档满分为750分,以普通高考文化课总分(含政策性加分)和省统考分数合成的总分排序情况进行投档。总分合成计算公式为:考生总分=文化课成绩×60%+省统考成绩×2.5×40%。

四、其他有关专业考试招生办法

戏曲类专业考试招生录取办法由教育部另行规定。

可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的艺术教育、服装设计与工程、风景园林、文化产业管理等4个非艺术类本科专业的考试招生办法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

艺术类专科专业目录与统考科类对应关系参照本科专业的对应关系执行。

健美操、啦啦操等体育类项目纳入体育类专业考试招生,不得通过艺术类专业考试方式进行招生。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校是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的责任主体。省招生委员会是监管省统考和属地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责任主体。各地各校要充分认识到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考试工作的重要性,严格按照我省实施方案相关要求和规定,统筹谋划,规范管理,确保方案顺利实施。

(二)落实主体责任。各有关高校要严格落实艺术类专业招生主体责任,严格按照《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本科招生专业与省统考科类对应关系一览表》和有关要求,科学、规范编制本校相应艺术类考试招生专业目录,研究制定相应的考试招生工作办法,确定招生专业对应的省统考科类。高校艺术类考试招生专业目录、考试招生工作办法等须经学校党委常委会研究审定,并按要求报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审核同意后,提前向社会公布。

(三)积极加强宣传引导解读。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和相关高校要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广泛开展政策宣传,提高政策解读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各地各中学要积极组织相关政策培训,重点做好高中阶段学校教师、艺术类考生和家长的全覆盖培训,广泛深入地做好政策解读,为考生答疑解惑,确保广大学生充分知晓政策,避免因对政策的误读而造成的影响。

本方案在2024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工作中实施,如教育部和省有新的文件规定,按教育部和省的新规定执行。

附件:1.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本科招生专业与省统考科类对应关系一览表

2024年地理高考试题分析 篇2

一、试卷更加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着重考查了考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高考地理以地理主干知识为基础, 基本技能为载体, 着重考查地理思维过程, 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套试卷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径流变化, 气温特征, 气候干旱的原因, 区域空间定位, 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 农业及发展变化的条件, 工业及其发展条件, 工业集聚, 贸易发展的条件, 文化遗产保护较好的自然原因及其保护的措施, 自然灾害的种类及其防范的措施, 分析城市水源变化的原因及其保护的措施, 等等。考查的地理学科基本能力有:地理信息的提取能力,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能力, 地理计算能力, 图表分析能力, 地理逻辑推理能力, 地理迁移能力, 论证地理问题的能力, 等等。

高中地理的两大组成部分是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内容上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 人文地理所占比重明显大于自然地理。首先, 命题专家可能考虑到自然地理的难度较大, 有意降低了难度。其次, 人文地理与社会联系更为密切, 表现出的热点更加突出。最后, 人文地理以自然地理的原理、规律为基础, 虽未直接考查, 但在解题过程中, 需要联系自然地理进行综合分析, 这也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点。2012年新课标试卷考查的知识点更为集中, 突出考查了农业、工业这两部分特别突出的地理知识, 在选择题、综合题中都有分布, 此部分内容在100分的地理总分中直接考查到的占50分。而其他的地球运动、洋流、地表形态、自然带、人口、城市、交通、环境问题等均未直接考查。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 高考地理试题是对地理知识点的抽样考查, 不强调知识的覆盖面, 也不回避历年考查过的重点内容。重点知识重复考查, 考查知识点更加集中。这也体现出近几年的高考淡化记忆、强化能力的特点。

近三年考试侧重点也在逐年发生变化。本套试题回避了学生学习过程中难度最大的“地球运动”, 这一部分知识点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下降。2012年出现的另一大变化是“天气与气候”, 这一知识在前两年的新课标考卷中是突出的重点考查的内容, 而2012年仅安排了一道选择题。近几年对比不难看出自然地理的难度进一步下降。2012年新课标试卷直接考查了空间定位, 这样的试题在近几年中一般考查熟悉的区域, 有的还给出了提示条件或地名, 是淡化的部分, 而在本套试题中却出现了较生僻的地区, 例如黄淮地区, 考生应借助熟悉的区域位置进行相对比较位, 在答题时许多考生根据经纬网直接具体定位, 从而使这道题的难度系数增大。判断空间方位, 确定事物之间的空间联系及结构, 是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能力, 是人的最基本的素质组成之一, 体现出新课程理念, 也表现出地理学科的空间性特点。

上述这些都是地理学科非常突出的知识与技能, 是地理学科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地理素养, 体现了新课程强调的“学习对学生未来生活、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二、试卷提供了丰富的文字、图像资料, 突出考查考生获取、解读、运用信息的能力。

近几年来, 地理试题图表资料较多, 呈现的形态持续创新。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共出现了11幅图, 信息量大, 而且没有一幅直接出自课本, 都是原创或改编图, 承载的内容也多是新颖的, 具有鲜活的时代气息, 也突出了地理学科地图性的特点。

整套试卷设计都是以新材料为背景创设情境, 从图像或文字材料引入。例如8—9题是比较新颖的统计资料, 工资水平高低与剩余劳动力、工业转移的关系, 资料从社会实际出发, 立意比较深远, 是本套试题的亮点。又如综合题的必考题和选考题都设置了某一具体的区域, 有的又配有相关的文字资料, 考生在作答时一方面要调动、运用储备的相关知识, 建立答题的模板, 另一方面特别应注意的是提取并运用地理资料, 进行综合概括。这些突出了高考淡化记忆, 突出思维能力考查的特点。试卷在传递着一种信息, 即那种过分依赖于书本和教师讲授来学习地理的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另外, 高考地理试题呈现的信息直观简洁, 从不繁琐, 而有的联考题、有的省的模拟题还停留在堆砌已知条件上, 从而背离了高考试题的特点。

三、试卷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协调, 能够引领学生新时代地理学科的学习。

地理知识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地理学习有利于增强生活能力, 更大程度地满足生存的需要。地理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比较、选择社会生活环境, 提高应对未来生活的生存力。这也是目前地理学科面临的历史重任。而这些在本套试题中有显著体现。

例如1—3题设置的情境是“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 耕地不断减少, 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以及农业区的变化”, 让考生知道目前粮食生产的状况及变化。又如36题红木家具颇受人们喜爱, 引发考生的兴趣, 进而问“红木原材料出口的原因”、“红木家具加工基地的区位优势”、“家具生产集聚的原因”等, 让考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

近三年试题突出体现了新科技、新产业的发展, 让考生感受到时代的进步。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这一特点也得到了延续, 考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社会生活中的地理, 调动考生的学习兴趣和注重考生的生活体验, 既突出了地理学科特色, 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又突出了“学以致用”的新课程理念。试卷立足地理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提供了考生看社会的视角, 贴近社会、贴近生活, 体现了时代气息, 能够真正起到引领着新时代的学生学习的作用。

四、试题答案具有开放性, 体现出考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地理情感是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维持地理思维活动、影响地理判断能力、支配地理活动的精神支柱, 它表现在学习兴趣、文化情操、审美情趣等方面。例如37题 (3) :“你认为图示沿海地区是否应大力发展芦笋种植, 请说明理由。”正反两方面答题均可, 考生能够发挥出独特的见解, 试题的灵活性更强, 给考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答题空间, 体现出“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新课程理念。

总之, 通过对地理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全面的学习分析, 可以知道2012年试卷在延续前两年命题思路的同时, 在考查内容和考查方式上更加突出了新课程理念, 这种分析得到的结论可以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地理教学及高三阶段的复习备考指明方向。地理教学必须落实新课程理念, 紧紧抓住核心知识技能, 注重文字图表资料的分析运用, 关注新科技、新产业的发展, 把更多的社会实例、生活实例融入到日常的地理教学与学习之中, 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 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使学生能够从容地面对人生。

参考文献

2024年地理高考试题分析 篇3

①山体崩塌 ②泥石流 ③水土流失 ④滑坡 ⑤水库决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解析:地震的次生地质灾害主要指地震引起的继发性崩塌、滑坡、塌陷、地裂缝。由于地震震动造成山体岩土结构松散,特别是伴随降雨极有可能引发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多种次生地质灾害。地震还会引起其他次生灾害,如沙土液化、喷沙冒水、城市大火、河流与水库决堤、水体污染、瘟疫等。

参考答案:B

【例2】(2008年高考文综四川卷第10~11题)下图示意某地区的地貌类型。读图,完成10~11题。

10.适宜发展海水养殖业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若在甲、乙两地新建居民点,则甲地应特别注意防范()

A.地震破坏B.滑坡

C.海潮侵袭D.暴雨

解析:海水养殖应在浅海滩涂。海边居民点的建设要特别注意防范台风、海啸、风暴潮等引起的海潮侵袭。

参考答案:10.D 11.C

【例3】(2008年高考文综重庆卷第36题)图甲是1月某时地面天气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问题。

图甲 图乙

(1)此时控制A地的锋面类型是________。简析A地的天气特征及成因。

(2)此天气系统引起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对图乙阴影区域的农业生产有何危害?

解析:1月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强冷高压控制,它南下与暖空气相遇形成冷锋,往往给我国带来大风、降温、降水等天气。降水常以强降雪形式出现,导致农作物受低温冻害影响,牧区牧场遭冰雪掩埋,城市道路、管道等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

参考答案:(1)冷锋 天气特征:降水、大风、降温等天气。成因:①暖空气沿锋面被迫抬升,成云致雨;②水平气压梯度大,风力大;③受冷空气影响,气温下降。

(2)农作物遭受冻害,破坏牧场和基础设施。

【例4】(2008年高考文综山东卷第31题)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右图是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示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

(2)如何有效预防涝渍灾害?

解析:此题考查我国涝渍灾害的相关知识,解题方法是先从图中寻找有效信息,用较为精准的语言来描述涝渍灾害空间分布的特点,再结合这些地区的共同点来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从地形和气候原因进行生态改造,会减少涝渍灾害发生的频度和强度,如完善排涝系统,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危害。

参考答案:(1)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地势低洼;受季风气候影响,暴雨集中;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

(2)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建立完善的排涝系统。

【例5】(2008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Ⅱ第36题)阅读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D湖泊(图a)的湖面海拔约3 800米,降水资料如图b所示。D湖沿岸地区地形平坦,发现有大量古代农耕遗迹,包括相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图c),以及人工运河和水塘。(图a、b、c见本期第21页。)

(3)指出威胁D湖沿岸地区发展耕作业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发生时间。

(4)说明该农耕系统对防治这些气象灾害的作用。

解析:此题为典型的读图分析题,图中信息丰富,问题涉及面广。第(3)题在准确分析D湖沿岸地区的气候特征后就很容易回答。因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所以旱涝频繁,类似我国东部季风区;因地处高海拔,所以夜间易发生低温、冻害,类似青藏高原。第(4)题,读图c可知,该农耕系统与我国基塘生产类似,但该系统结合了水渠等排水系统,排灌方便。水面与高台(合理)交错分布可减少温差、预防旱涝灾害,是一种有效防治自然灾害的生态农业。

参考答案:(3)低温、冻害,夜间;洪涝灾害,夏季(雨季、1~3月或12月至次年3月);旱灾,其他季节(4~12月或4~11月,答春、秋季亦可得分)。

(4)(沟渠、水塘与高台交织,)排水通畅利于雨季防洪,灌溉方便利于旱季抗旱;水体增温和降温的速度比陆地慢,因此,增大水体面积,并使水面与高台(合理)交错分布,可减小气温变化幅度,尤其可提高夜间温度,有效减少低温、冻害对高台农作物的损害。

【例6】(2008年高考地理海南卷第26题)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淮河流域出现了自1991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为缓解水位上涨压力,政府启用安徽省境内部分蓄洪区实行分洪,安全搬迁群众4.6万人;还启用了怀洪新河分洪等措施(如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形成这次大洪水的主要原因。

(2)说明蓄洪区分洪的作用及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怀洪新河的主要功能。

解析:第(1)题,首先要注意设问中的关键词是“洪水”,而非“洪涝”、“洪灾”,以免答非所问。洪涝灾害可分为洪水、涝害、湿害。其次,要注意从材料和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材料中的信息“6月下旬至7月中旬”和图中的淮河干支流,就可从多雨和水系特征等方面回答形成这次洪水的主要原因。第(2)题,围绕“防洪”,可从“分洪的作用”、“控制工程的功能”、“新河的功能”三个方面回答。

参考答案:(1)(淮河流域受副热带高压北缘影响,导致主要雨带转入江淮流域,或江淮流域汛期,或梅雨季节或出现持续强降雨。淮河干支流水位普遍上涨。)多雨(梅雨)季节,持续强降雨。

2024年地理高考试题分析 篇4

左立辉

2014年高考落下了帷幕,备受关注的高考试题展露真容。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虽然地理试题在不断变化,但一直不变的是知识体系和越来越贴近生活的出题思路。湖北省所采用的新课标Ⅰ卷表现出的这种倾向更加明显,试题难度与常年相比大致持平,更加侧重考查学生对地理生活常识的理解和侧重应用能力的考查,体现了高考能力立意的宗旨。

一、试题分析和评价

试题结构:必答部分有选择题11道(44分),非选择题36题(24分)、37题(22分)共46分,选答题在选修模块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中任选一题作答(10分)。题型、体量、试题结构都没有多大的变化,保持了其一贯的稳定性。

试题评价:2014年地理试题在变化中保持了稳定,更加注重能力考查,起点低,贴近生活,巧妙地设计和隐藏了难度,但没有回避难点,也从侧面考查了热点。这样的命题更加体现了高考命题组的成熟,更符合课改的趋势,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地理。

二、复习备考经验总结

对照今年的文综地理试题,我们甚感欣慰。一方面我们在复习备考中给学生进行了正确有效的指导,起码没有误导学生;另一方面是学生的成绩比较令人满意,不少学生考下来说地理题做得很有感觉,比较顺手,地理学科的文综瓶颈对很多学生而言反而成了得分利器。今年高考黄陂区普通高中里唯一考取一批重点线的我校学生高建民,他的文综取得高分的最大优势就是地理科答题非常理想。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们觉得比较可取的地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精细制订备考计划,有条不紊地完成高考复习内容

一进入高三我们就纵观全局制定全年的复习备考计划。高三地理复习分三个阶段:第一轮3月初完成,第二轮是专题复习到4月底结束,第三轮5月初开始大概用两周到三周时间,最后留一周多时间学生自主复习。由于我们的学生基础比较差,课时安排比较紧,以往有些老师四月份一轮复习还没有结束,二轮只是象征性的讲几个专题就匆匆结束,根本没有时间进行三轮复习。根据我们的经验必要的轮次一定要做全做实,一轮复习重要,二、三轮更是必不可少。对于我们的学生而言,知识的重复和老师的总结都很有必要。备考后期学校安排的各种考试比较多,学生和老师都开始着急,可以按照计划结合实际进度适当调整,但是必须把该做的轮次做好,既不能过于拖拉也不能跳跃式前进。

2、精心组织教学,认真落实备、讲、练、批、辅等教学常规环节

备课方面:在集体备课统一目标和要求的前提下,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每一位教师从自己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对集体教案进行修改和补充,既发挥集体的优势又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彰显教师的独特教学魅力。

讲课方面:高三的课堂追求实效和高效,课堂的每一分钟都弥足珍贵。所以课堂上“精讲”要讲的透彻,“精练”要练的有效,结合学校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我们钻研了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试卷讲评课等每一种不同课型的上法,让课堂真正高效起来。

练习方面:认真编写和筛选课时练、周练、月考试题。在平时练习中,我们

要求学生重视审题和解题技巧的训练,强化对学生的督促和指导。尤其是后期二轮、三轮的训练题是老师们自己精心筛选和重排的,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

辅导方面:我们重点加强了这样几项:①辅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②辅导学生有效做作业;③辅导学生及时总结。

总之,教学工作看似周而复始,却是充满艰辛,没有华丽的语言,不需要豪言壮语,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坚守,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去做好每一个环节。只有做好这些常规工作,只要做好这些常规工作,我们就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3、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准确把握高考内容、要求和方向

今年的高考试题出炉后,我们发现备考中我们对试题难度的把握、对地球运动部分的预测、对区域地理的分析、对试题题型的估计是比较成功的,所考的考点也是我们平时备考过程中反复强调的重点。所有的这一切应该归功于我们平时展开的教学研究工作为我们的复习备考工作正确的导航。

我们教研的主要途径有: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包括考纲考试说明的学习和解读),校际间组织的教学交流活动,自己平时积极主动地收集高考信息和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参加省、市、区等上级单位主办的高考信息发布会等等,利用一切学习的机会积极的学习。

4、胆大心细合理取舍、勇于创新

胆大源自于对考纲的准确解读、对教材的悉心参透,心细源自于高度的责任感和强悍的业务能力。教学不是墨守成规,不是照本宣科更不是人云亦云,高考复习备课更是对教师业务能力、敬业精神极好的锤炼和检验。在教学中我们大胆取舍,深切领悟新课改精髓,对于老旧知识进行舍弃,对非重点知识适当提及,对重点知识精讲细讲。到后期的二轮、三轮复习我们充分发挥老师的经验和智慧,合理地重组知识、整理专题。复习中我们打破常规,依据大纲要求参照高考形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取舍,力求高效。比如区域地理部分内容看似简单但是按传统的教法需要记忆大量的东西,给学生造成沉重的负担。我们深刻领悟高考能力立意的精神,不让学生过多地去死记太多无用的东西,而是侧重区域分析的方法。这样学生学起来既轻松又有效。

三、以后复习备考的思路

1、认真研究地理课程标准,仔细分析近几年高考题,尤其是新课标卷,广泛收集关于高考的信息,以考试动向为依据,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保证复习扎实有效的进行。

2、高三复习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立足基础,构建知识网络,梳理知识,从微观上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和广度。

3、针对试题难度降低的实际平时训练面向低、中档题抓训练,多抓基础,避免偏难怪题。

4、加大区域地理复习力度。

5、地球运动部分侧重基础理论的理解,避免耗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6、开放性试题是近几年的一个亮点,继续开放性试题的训练。

7、人都有惰性哪怕是高三的学生也不例外,布置的各种任务要勤督促抓好落实,只有抓住学生才能出成绩。

2024年地理高考试题分析 篇5

2.优美:是美的最一般的形态。从根本上讲,优美的本质就在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和谐统一。优美的核心是和谐。从美感上看,优美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单纯的、平静的愉悦感。从审美属性上看,优美主要具有绮丽、典雅、含蓄、秀丽、纤柔、婉约等特色。

3.审美心理: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审美心理产生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作用之中。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4.美起源于“游戏”的审美发生学说被称为“游戏说”,其代表人物是席勒和斯宾塞。

5.人的外在美体现在形貌美、服饰美、风度美三个方面。

6.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包括画面运动性、时空自由性、心理真实性.7.在审美文化中,有三种主要行为方式,即审美生产、审美调节、审美消费. 8.美育与其他形式的教育具有明显的区别,其主要特点包括形象性、娱乐性、自由性和普遍性。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10分)9.人类出现以前自然美已经存在。

不对。自然美是人对自然事物的认识、评价,自然美的产生是和人类社会实践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人类产生以期自然的物质属性虽然存在,但自然是自在之物,不能自觉为美。只有在人类开始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并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改造了人类自己时,自然美才产生了。

10.感知、想象、理解等审美心理因素是以情感为中介形成有机统一体的。

对。审美心理的突出特点是带有浓厚的情感因素。审美中的情感活动以感知因素作为基础,审美中的情感活动通过想象因素自由扩展和抒发,审美中的情感最能在感性里表现理性。情感在整个审美心理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四、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1.简述优美的美学特征。

答:(1)优美又称秀美,它是美的最一般的形态。狭义的美,指的就是优美。中国美学史上,将其称为“阴柔之美”,这是一种优雅之美、柔媚之美。从审美属性上看,优美主要具有绮丽、典雅、含蓄、秀丽、纤柔、婉约等特色。

(2)在审美类型中,优美通常是指一种单纯的美、常态的美。从根本上讲,优美的本质就在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和谐统一。优美的核心之所以是和谐,其实质就在于它体现出主体和客体的和谐统一,体现出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也体现出理智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3)优美的本质就在于人的本质力量与客体的和谐统一,并且在对象世界中得到感性的显现。优美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单纯的、平静的愉悦感。

12.简述喜剧艺术“寓庄于谐”的美学特征和基本方法。

答:(1)“庄”是指喜剧的主题思想体现了深刻的社会内容,“谐”是指主题思想的表现形式诙谐可笑。在喜剧中,“庄”与“谐”处于辨证的统一。失去了深刻的主题思想,喜剧就失去了灵魂;

但是,没有诙谐可笑的形式,喜剧就不成其为喜剧。

(2)喜剧性艺术之取得“寓庄于谐”的美学效果的途径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在倒错中显真实”。一切艺术都要真实地反映生活,而喜剧艺术是要在倒错(自相矛盾)的形式中显示真实,以取得喜剧效果。

(3)喜剧性艺术之取得“寓庄于谐”的美学效果的途径之二是“以夸张揭示荒诞”。通过夸张乃至变形,揭示真实,常常能够产生明显的喜剧效果。

五、论述题(共30分)14.请结合实例对比分析优美与崇高的区别。

答:(1)优美,又称秀美,它是美的最一般的形态。从审美属性上看,优美主要具有绮丽、典雅、含蓄、秀丽、纤柔、婉约等特色。优美的本质就在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和谐统一。

崇高,又称为壮美,就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从审美属性上看,崇高主要具有宏伟、雄浑、壮阔、豪放、劲健、奇特的特点。崇高的本质在于人的本质力量与客体之间处于尖锐对立与严峻冲突。

优美与崇高的区别以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比分析:

(2)空间上的小与大。优美的事物一般体积较小、规模较小。而崇高的事物一般体积巨大、气势宏伟。

(3)时间上的慢与疾。优美的事物是舒缓的、平稳的、趋于静态的,崇高的事物则是疾速的、奔腾的、趋于动态的。

(4)形式上的柔与刚。优美的事物一般符合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匀称、节奏与韵律等等形式美法则,多曲线不露棱角,多圆形不显生硬,颜色鲜明而不强烈,声音柔和而不刺耳。优美的艺术作品往往情感细腻、形式精美。崇高的事物却常常有意地突破或违背对称、均衡、节奏、比例等形式美法则,各个部分很不协调,显得突兀、怪诞、凶猛,甚至有意包含一些丑的因素,让人首先压抑、不快、畏惧、痛苦,然后才提升转化为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

2024年地理高考试题分析 篇6

第Ⅰ卷

一、选择题(共6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是正确的。每题答对得2分。多选、少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

1.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形单元有 A.柴达木盆地 B.南岭 C.四川盆地 D.长白山地 2.除南极洲外的六大洲都具有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式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3.长江上游和中游、中游和下游的分界分别是 A.宜宾、湖口 B.宜昌、湖口 C.宜昌、河口 D.宜宾、河口 4.我国以下四个民族中人口数在一百万以上的有 A.回族 B.壮族 C.维吾尔族 D.汉族 5.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

A.广泛分布的黄土主要是冲积而成的 B.千沟万壑的面貌主要是长期风蚀的结果 C.广泛分布的黄土主要是风力搬运来的

D.千沟万壑的面貌主要是地表植被被破坏后流水作用形成的

6.下列四组铁路口岸车站,依次与苏联、蒙古、越南、朝鲜铁路相接的是 A.丹东、满洲里、二连浩特、凭祥 B.绥芬河、二连浩特、凭祥、丹东 C.满洲里、二连浩特、凭祥、丹东 D.满洲里、绥芬河、凭祥、丹东 7.我国的“锡都”是

A.锡铁山 B.锡矿山 C.德兴 D.个旧

8.在比例尺为1:2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相距4.8厘米,它们之间的实地水平距离是

A.0.96公里 B.9.6公里 C.2.4公里 D.24公里 9.直接导致地球极光现象的太阳活动是

A.黑子 B.耀斑 C.太阳风 D.磁暴 10.关于森林的叙述

A.森林是自然界重要的不可更新资源

B.森林可净化空气,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C.亚马孙平原热带森林正日益受到破坏,如不加制止,地球温室效应将会加剧

D.我国森林覆盖率不高,但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1.关于北美洲五大湖的叙述

A.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湖群,湖水大部分注入墨西哥湾 B.密歇根湖全部属于美国

C.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内河航运系统 D.尼亚加拉大瀑布位于休伦湖与伊利湖之间 12.属于地质构造的是 A.升降运动 B.断层 C.岩浆岩 D.火山喷发 13.关于洋流的叙述

A.洋流出现于大洋,海流出现于海域 B.黑潮是暖流

C.寒流也叫寒潮,暖流也叫暖潮 D.洋流就是海流 14.关于降水的叙述 A.山区的降水总是多于平原

B.凡是迎风坡,降水量都随高度的增大而增多 C.大盆地内总是降水稀少,气候干燥 D.热带地区有些地方可能降雪 15.提出“大陆漂移说”的学者是 A.古登堡 B.李四光 C.魏格纳 D.莫霍洛维奇

16.与江西省相邻的省(区)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的是 A.浙江、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安徽 B.安徽、浙江、广东、广西、湖南、湖北 C.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 D.安徽、湖北、湖南、广东、福建、浙江 17.关于资源的叙述

A.矿产是不可更新的自然资源

B.新鲜的空气、充足的阳光、优美的风景属于资源 C.气候资源的地区分布是均衡的 D.土地资源属于可更新资源

18.主要由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有 A.火山爆发 B.酸雨

C.旱灾 D.某些水库与大坝附近的土壤盐碱化 19.关于水资源的叙述

A.在全球淡水资源储量中,地下淡水比例最大

B.反映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通常以它的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主要指标

C.世界各洲径流量的多少只与其降水量的多少有关 D.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20.关于目前世界粮食生产情况的叙述

A.水稻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 B.世界粮食产量最多的国家,粮食出口也最多 C.世界粮食产量最多的大洲,其人均产量也最多

D.世界粮食产量最多的国家,不是人均粮食占有量最多的国家 21.关于锋的叙述 A.锋面是没有厚度的面 B.暖锋是在暖温带形成的锋面 C.冷锋有可能在亚热带出现 D.海洋上比较温暖,不会出现冷锋 22.鲁尔区位于

A.多瑙河流域 B.莱茵河流域 C.波河流域 D.易北河流域 23.关于世界各大洲的叙述

A.南美洲的热带雨林面积在各洲中居第一位 B.北美洲的热带稀树草原面积最广 C.非洲大陆既被称为“热带大陆”,又被称为“高原大陆” D.南极洲是跨纬度最多的洲 24.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沙丘 B.角峰 C.火山锥 D.三角洲 25.分布于温带草原的动物有

A.大猩猩 B.象 C.黄羊 D.驯鹿 26.关于世界人口的叙述

A.亚洲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B.人口增长率较高的地区,其人口数量也较多 C.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D.除南极洲和大洋洲外,其它大洲都有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

27.下列各组商品粮基地中,位于我国“七五”计划提出的中部经济地带的有

A.江汉平原,江淮地区 B.成都平原,洞庭湖平原 C.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D.三江平原,鄱阳湖平原 28.关于东南亚的叙述

A.华侨分布广;居民主要信仰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B.北部同我国桂、粤、滇、藏接壤

C.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咖啡的最大产地 D.是世界重要的稻米产区之一

29.下列四组岛屿的名称,与图排序一致的是

A.冰岛、海南岛、塞浦路斯岛、斯里兰卡岛 B.塞浦路斯岛、斯里兰卡岛、海南岛、冰岛 C.斯里兰卡岛、塞浦路斯岛、冰岛、海南岛 D.海南岛、塞浦路斯岛、冰岛、斯里兰卡岛 30.下列四幅星座图中,仙后座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第Ⅱ卷

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30分)

31.当北京时间为10月4日5时,地处东二区的开罗的区时是10月 日 时。

32.中国的水能理论蕴藏量约,居世界第 位。33.世界大洋平均盐度约,盐度最高的海是。34.太阳系中,与地球相邻的行星是 星和 星。

35.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 四部分组成。36.世界最大内陆国家的首都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是。

37.人口数量在欧洲居第二位的国家是,其居民的语言主要属 语族。

38.黑色人种主要居住在 洲,摩洛哥居民主要属 色人种。39.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是。

40.副热带高压与极地冷高压在成因上的主要区别是:副热带高压主要由 力原因形成,极地冷高压主要由 力原因形成。

41.凡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 或,统称为能源。4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43.我国温带、亚热带的木本油料作物主要有、。44.纳入联合国自然保护区网的我国自然保护区主要有、、鼎湖山、梵净山等。

45.在我国,七月份青藏高原平均气温最低,主要是受 的影响;一月份大兴安岭北段平均气温最低,主要是受 的影响。

三、读图填图题(共22分)

46.在空格内填入图中大气各层的名称:(4分)

①层是 ; ②层是 ; ③层是 ; ④层是。

47.读图,将图中代号所示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在相应的空格内:(A.是 江; B.是 港; C.是 湖;

D.是(矿产地); E.是 钢铁基地; F.是 水电站。

6分)48.将下列名称前的字母填入下页图中相应位置:(5分)A.波斯湾

B.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C.红海 D.幼发拉底河 E.厄尔布尔士山

49.读图并回答:(7分)

(1)两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2)两地年内降水均集中于,从锋面运动角度看,这是由于 造成的;

(3)两地降水总量的不同点是,主要原因是 ;

(4)两地常发生严重春旱,原因在于① ;②。

四、综合题(共38分)

50.读下图并完成下列各题:(5分)

(1)日本工业分布有向国土南北两端扩展的现象,表明工业布局有 的趋势。

(2)日本工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其钢铁工业的布局属于 型。

(3)在九州南部和本州东北部地区出现许多以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工业区,这种工业布局类型被称为 型;这类工业布局主要取决于 等社会经济条件。

日本工业分布示意图

51.完成下列要求:(5分)

(1)完成12月22日太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即画出地轴、赤道和南北回归线,并注出它们的名称。

(2)冬至日南半球低、中纬地区、纬度越高,白昼越 ;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处是在 线上。

(3)就天文四季而言,此时惠灵顿属 季。52.分析下图回答:(5分)

沿我国某地45°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1)图中的山脉A是,B是。(2)按干湿程度,C区域属 地区。

(3)从温度带看,剖面线所经地区属 带;按三个经济地带,它属于 地带。

53.读图,并完成下列要求:(8分)

(1)图中A是 山,B是 河。

(2)C处所属自然带是 带,D处所属自然带是 带。(3)E、F两地,一月份海平面气压较高的是。

(4)F地附近一带为重工业区,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其工业布局类型是 型。

(5)用实线在图上画出经过本地区的西伯利亚大铁路。54.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5分)

(1)图中箭头表示方向。此图表示一月还是七月的季风? 答: 月。

(2)图中箭头A表示 季风,它主要是由于 和 形成的。

(3)此时我国塔里木河水系处于丰水期还是枯水期? 答: 期。

55.完成下列各题:(5分)

(1)把下列两城市的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位置: A.圣保罗

B.布宜诺斯艾利斯

(2)巴西利亚所处的自然带是 带,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气 候类型是。

(3)阿塔卡马沙漠延伸至赤道附近,其重要原因是受 的影响。

56.读图,完成下列要求:(5分)

(1)图中字母A是 河,B是 河。(2)海河在历史上经常泛滥成灾,其主要原因是 ① ; ② ; ③。

1991年(会考后高考)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C 2.B 3.B 4.A、B、C、D 5.C、D 6.B、C 7.D 8.B 9.C 10.B、C 11.B、C 12.B 13.B、D 14.D 15.C 16.A 17.A、B、D 18.B、D 19.B、D 20.D 21.C 22.B 23.A、C 24.C 25.C 26.A、C、D 27.D 28.A、D 29.A 30.C

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30分)31.3(日)23(时)

32.6.8亿千瓦(数字、单位全对得1分),1(位)33.35‰,红海

34.金(星),火(星)35.分解者,非生物物质 36.乌兰巴托,印度尼西亚 37.德国,日耳曼 38.非(洲),白 39.澳大利亚,美国 40.动(力),热(力)41.物质,物质的运动

42.由旧大陆移向新大陆,从已开发国家流向未开发国家;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43.核桃,油茶(或油桐)

44.长白山,卧龙(答武夷山、锡林郭勒、博格达峰亦可)45.地势,纬度

三、读图填图题(每空格1分,共22分)46.本小题4分。①对流层 ②平流层 ③中间层 ④暖层(或答电离层)

47.本小题6分。A:怒(江)B:黄埔(或答广州)(港)C:鄱阳(湖)D:大余 E:攀枝花 F:日月潭 48.本小题5分,每填对一个得1分。

49.本小题7分。(1)温带季风气候

(2)夏季(或答7、8月份);锋面雨带北移至此(3)济南多于太原;太原比济南距海远,受海洋影响小(4)①冬春少雨雪 ②春季增温快,多风,蒸发强

四、综合题(共38分)50.本小题5分,每空格1分。(1)由集中转向分散

(2)自然资源缺乏,市场狭小;临海(型)(3)临空(型);人才和交通 51.本小题5分。

(1)全部画对得2分,否则不得分(见右图)(2)长;南回归(线);夏(季)。每空格1分。

52.本小题5分,每空格1分。(1)A:长白山 B:大兴安岭(2)半湿润

(3)中温(带);中部经济(地带)53.本小题8分。

(1)A:乌拉尔(山)B:鄂毕(河)(2)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3)F(4)有煤、铁、水能等资源;煤铁复合体(型)以上4题每空格1分(5)画对得1分(见右图)

54.本小题5分,每空格1分。(1)七(月)(2)西南(季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3)丰水(期)55.本小题5分。

(1)填对1个得1分,共2分(见右图)

(2)热带草原;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每空格1分,共2分(3)秘鲁寒流。1分

56.本小题5分,每空格1分。(1)大清(河);子牙(河)

2024年地理高考试题分析 篇7

一、高考全国卷地理试题的命题特点

1.试卷构成特点。

全国卷要求考生做11道选择题、2道必考非选择题和1道选考题。 选择题11×4=44分, 试题具有入题容易, 定项不易等特点, 主要是围绕主题纵深考查;2道必考非选择题:36题一共3~4个小问共22分, 37题一共3~4个小问共24分, 试题特点具有入题不难, 深入较难, 主要是案例分析纵向探究;1道选考题, 分布在42、43、44小题, 每题10分都只有1问, 42. (10分) 旅游地理, 43. (10分) 自然灾害与防治, 44. (10分) 环境保护, 问答题给分点———1~3分为主。

2.始终围绕地理主干知识进行抽样考查。 从近三年全国卷看地理主干知识考点主要集中在自然和人文地理部分, 并结合世界和中国区域图, 考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 如左图:

3. 注重图表考查, 等值线图常考不衰。 地图在地理学习和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纵观近几年的地理高考题, 其试题无不具有“有图析图, 无图考图”的一大特点, 就整张文综试卷而言, 地理试题的图幅又数量最多, 地理试题大有“无图不成题”之势。 从近几年全国卷看主要图表有:直角坐标点式统计图、等温线图、区域图、等高线地形示意图、景观示意图、分布图, 等等。

4.围绕主题, 梯度设问的价值趋向更明晰。 从近3年全国Ⅰ卷和Ⅱ卷看, 无论是选择题还是综合题, 都围绕一个中心问题, 设计新情境、提供新材料, 进行梯级设问。 形成以中心问题为核心, 以与其关系密切的其他问题为主干的问题体系, 让考生依据信息、迁移知识、通过判断与推理过程, 获取正确答案。在2015年试题中体现最充分。

例如:[2015年Ⅱ卷]37. (24分)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 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 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 近年来, 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1) 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 并简述理由。 (6分) (2) 指出长期维持河套灌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 并简述原因。 (6分) (3) 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 (6分) (4) 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 (6分)

5.贴近生活, 关注热点, 背景材料真实, 考查与生产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近三年的地理试题关注关系人类生产、生活的诸多问题, 以反映热点和社会现实的“新材料、新情境”为切入点, 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着力体现培养学生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价值, 一贯是高考的命题思想, 给我们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现实和热点区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备考启示。 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是高考命题的重要源泉, 高考命题思想和新课标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关注现实生活, 学习有用的地理, 用地理学科的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永远是地理教学的灵魂和精髓。

例如:[2015年I卷]1-3题, 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 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 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 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 而且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图1示意雨水花园结构。 据此完成1-3题。

6.开放性试题成为主流, 强调探究能力。 近三年的高考试卷中出现了一种开放性的试题。 所谓开放性试题是与封闭性试题相对的、没有固定答案或唯一结论的一种题型。 它能够培养考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思维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封闭性地理试题的不足, 在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也有封闭性试题无法取代的优点。 此类开放性试题解题规律是正方观点论证其优势, 反方观点论证其劣势。 在论证时要特别关注人地协调观、因地制宜发展观。

例如:2015年Ⅰ卷36. (4) 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 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4分)

参考答案:赞成:卤虫资源丰富, 市场需求大, 经济价值高, 技术成熟, 增加就业等。 (4分) 不赞成:让卤虫自然生长, 维护生物链的稳定, 保护湿地, 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二、关于2016年四川高考地理复习应考策略

1.各地高三模拟考试按高考方式组卷。 (1) 选择题:按高考题形式:题组形式———每组题2~3个小题;组数4~5组;共11个小题, 分值44分。 (2) 必做题, 分值46分、分两个大题, 每大题3~4个小问, 每小问给分4~8分, 不能超过8分。 答案点数不宜过多。 选择题和必做题最好选取以问题为中心, 背景材料来自实际生产生活的, 不选虚构材料, 不选理论性太强的试题。 (3) 选做题, 可出自然灾害与防治1个题 (10分) ;环境保护1个题 (10分) ;最好只一个问, 不宜三个问。

2.认真研读地理新课程标准, 熟悉考试命题倡导的理念。

3.重视主干知识, 突出地理复习重点。 (1) 自然地理部分:大气 (大气环流、季风环流、常见的天气系统) ;水 (海陆间循环、河流湖泊的水文水系特点、地下水) ;地质 (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板块构造学说、主要地貌) ;生物 (土壤的形成) 。 其中, 大气和水两部分抽取的频率最高。 (2) 人文地理部分:区位理论 (城市、工业、农业的区位选择) 、推拉理论 (人口迁移理论) 、工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等。 其中, 工业、农业区位条件的评价出现率最高。 (3) 选考地理部分:①同必考题目相似, 选考题目也继承了主干知识抽样考查的传统。 自然灾害:地质灾害如:a.地震、泥石流、滑坡的形成原因、发生过程及对策;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及应对的方法或应急措施。 预测:地质和洪灾 (水患) 近三年频频出现。 b.环境保护: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4.准确理解掌握基本的地理概念。 重点理解下列概念:①地形、地势、地貌、地质、地形区 (地形单元) 、地形类型、地形部位;②气温、热量、光照;③大气环流、季风环流、热力环流;④冷锋、冬季风、寒潮、寒流、冷气团;⑤天气、气候;⑥地壳、岩石圈……

5 . 把握知识体系, 注意知识纵横联系, 构建知识网络。 在地理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 并且要把复习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单一的知识很难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横纵联系, 很难把握各个知识的关系, 在解答问题时不易找到突破点, 也不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 例如复习宇宙中的地球时可以参照下图:

6. 区域地理复习要转变观念。 以前我们在讲区域地理时一般重知识、轻能力、少过程、无探索, 而现在要求学生知道:在哪里、有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五个方面的问题。

7.评讲试题采用多样的方法。 试题的评讲是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是学生再次调整、巩固、提高的过程, 同时是教师检测学生的重要手段。 具体来讲, 教师通过对学生试题的分析, 能够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试题的评讲引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试题评讲效果的质量, 将影响教学效果的强化, 所以要采用多样的方法。

8.以问题为中心, 用发散性思维深入探究。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引导下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 没有问题, 学生就不会有思维活动, 所以, 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问题的存在, 驱动学生内在的求知动力, 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提出解决问题和探究问题的方法, 从而发散学生思维。 例如:我们讲雾的形成过程时, 可以通过右图探究。

9. 洞悉地理高考题, 注意常选取的区域。 熟悉地理高考试题常考的区域, 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的重点, 针对各个考查的区域制定不同的复习策略, 笔者总结了近3年全国卷常选取的区域如图所示。

参考文献

[1]金卫东.2014年全国文综高考地理试题特点的对比与思考[J].地理教育, 2014 (7) .

[2]郭彦锋.高考文综地理试题的特点分析和高三复习建议[J].广东教育, 2014 (3) .

[3]邢正贤.新课程理念下地理试卷编制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1 (Z1) :110-112.

[4]徐之明.高考文科综合选择题的特征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2 (2) .

2024年地理高考试题分析 篇8

摘要:根据2014年9月4号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2016年广东省将使用全国统一命题的试卷,地理高考作为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列入改革的范畴。这一变革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的重视。本文通过对2010-2014年地理高考广东卷与全国卷进行对比分析,从试题的试卷结构分析、知识内容分析和地图、图表题的角度,得出广东卷与全国卷在试卷结构、知识内容以及命题立意上的差异:全国卷与广东卷相比更侧重自然地理知识的考察,考察学生对地理特征的综合分析能力、地理过程的描述能力、简单预测的能力、地理因果关系的分析与推理能力。全国卷对理性知识的考查多于感性知识。

关键词:地理高考,广东卷,全国卷,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55

1 引言

自1952年地理作为必考科目被划入全国统一招生考试以来,地理在高考的舞台几经废兴,经历文革的停滞后,1978年开始恢复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考试科目分为理工农医和文科两大类。地理科被纳人文科类考试科目中。199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科目全部实行“3十2”方案,即在高考科目中,文科取消了地理,理科取消了生物和政治。1999年,广东省开始试行“3+X”高考科目改革方案,地理科作为“X”中的一项由高校自主选择。至此,地理科目重又出现在高考科目的队列中。2005年,广东省实行自主命题,至2014年刚好走过十年的历程。根据教育部门最新发布的消息称,2016年广东省将重新采用全国统一命题的试卷。

关于广东省地理高考试题与全国卷的对比分析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2010-2014年地理高考广东卷和全国1卷为研究对象,从试题的试卷结构分析、知识内容分析、地图、图表题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二者的变化趋势及差异,为一线的地理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2 对比分析

根据全国地理高考考试大纲要求,考试范围和内容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必修1、必修2、必修3,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有关内容。考点内容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五大模块的内容。其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为必修内容,城乡规划与环境保护为选修内容。

2.1 自然地理模块

自然地理模块主要包括地球与地图、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五大部分内容。

从考点分配看,2010-2014年地理高考全国1卷在自然地理地球与地图、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五部分的内容上的分配不均,五年都重点考察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这部分内容,特别是对气候的考察,每年都有涉及。而对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部分内容这考察的相对较少,只在2014年出现了两道选择题,其他年份都没有考察过。

2010-2014年地理高考广东卷对比全国1卷在自然地理考点分配的差异表现在:广东卷较全国1卷在考点上每年的分布较为平均,虽然广东卷也重点考察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这部分内容,但在其他四大部分内容基本每年都会有所涉及。可见广东卷的涉及考点更为广泛。而无论是广东卷还是全国卷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内容基本都是每年自然地理考察的重点。

从分值比重上看,全国卷和广东卷的自然地理分值比重较其他几个模块比重都是最大的,占全卷分值比重的40%~50%。而具体到每一年广东卷的自然地理分值都是比全国1卷要高的。可见广东卷比全国1卷更加注重自然地理知识的考察。

从考察形式上看,全国卷多以选择题的形式为主,而广东卷则以主观题的形式为主。重点考察了气候类型的成因、气候类型及特征描述等内容。如2011年40(2)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的气候类型及成因,2011年41(3)石羊河的气候类型判断,2012年40(1)加拿大的气候类型及特征描述等。都是以主观题或者是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2.2 人文地理模块

人文地理模块主要包括人口和城市、生产活动和地域联系、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三部分内容。

在考点分布上,2010-2014年全国1卷主要集中在生产活动和地域联系这部分内容,对人口和城市和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的内容涉及较少。主要考察了工农业的区位因素,五年的试题都有涉及到这一知识点。2010-2014年广东卷人文地理考点分布主要集中在人口和城市和生产活动和地域联系这两部分内容。两份试卷在近五年内都没有涉及到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一部分的内容考察。

从分值比重上看,全国卷和广东卷的人文地理分值比重差异较大,占全卷分值比重的24%~38%不等。全国1卷比较注重人文地理模块的考察,分值比重每年都在30%以上,最高的是2011年一共出了38分的题目。相对于全国卷来讲,广东卷在人文地理的考察分值较少。总体在25分左右,但在2010年出现了一个高峰值,出了34分的題目。

从考察形式上看,两份试卷在人文地理模块的考察形式上,选择题和主观题的形式都有,而且分配较为平均。差异不大。主观题主要考察了工农业的区位因素为主。这部分内容不仅是人文地理的重点,同时也是整个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学生学习的难点。

2.3 区域地理模块

区域地理模块主要包括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三部分内容。

在考点分布上,2010-2014年全国1卷在区域地理的考察比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模块都要少。考点主要集中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内容,从单年来看,考题叫较少,考点集中。2010-2014年广东卷区域地理考点在三大部分内容都有涉及,但总体集中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上。如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从分值比重上看,总体上全国卷比广东卷的人文地理分值比重较小,全国卷区域地理占全卷比重在10%~20%之间,广东卷占全卷比重在16%~30%之间。可见广东卷更加注重区域可持续发展内容的考察。

从考察形式上看,两份试卷在区域地理模块的考察形式上主要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的。多出现在最后两道大题上。偶尔也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但是总体考察不多。

2.4 分值分布差异

在近五年的分值变化特点,就自然地理而言,全国卷在自然地理模块分值的波动较小,基本稳定在40分上下的水平。而广东卷则波动较大,有近10分的波动值。就人文地理而言,分值比重处在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之间,但是近两年来,由于广东卷增加了区域地理的考察,所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分值都有所下降。说明广东卷越来越关注区域的协调发展。

2.5 图表差异

图表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在地理上有无图不成文直说。地理试卷的图表形式非常多,主要包括景观图、数据分析柱状图、关系示意图、区域示意图、等值线图、数据分析表等。全国卷的图幅数量要比广东卷的多,但是因为全国1卷多了三道选做题,选做题基本都会有图形出现。所以从总体上看,全国卷与广东卷在图表总量上的差异是不大的。全国卷的图表在选择题和综合体的分布都比较平均,有景观图、数据分析柱状图、关系示意图、区域示意图、等值线图、数据分析表等,样式丰富,承载信息准确,清晰,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全国1卷与广东卷在图表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统计图类数量上,全国卷的统计图类数量较少,而广东卷的统计图数量较多。统计图表多出现在选择题上,而且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图表的信息直接得出答案,所以难度较小。

2.6 题型差异

在试卷结构上无论是全国1卷还是广东卷在近五年来的试卷结构都没有改变,但是两个地区的试卷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差异。全国1卷只有两种题型,即选择题和客观题,而广东卷出了这两种题型外,还有填空题,填空题出现在最后两道的综合题中。在题目数量上,全国1卷包括11到选择题,2道综合题和三道选做题。其中必做题一共90分,2道选做题每道10分选做其中1道计入总分,全卷总分100分。广东包括11道选择题和2道综合题,总分100分。

3 结论

以2010-2014年地理高考广东卷与全国卷的的文本为研究主体,从试卷的考点分布、试卷结构、试卷图形图表上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1)在考点分布上,全国卷更加注重人文地理及区域地理的考察,关注区域间的联系及发展。注重基础知识的现实应用价值,其题目的情景设置新颖和题目入题的视觉独特。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发展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区域的发展。

(2)通过地理图表的分析可知,全国卷关注学生分析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命题趋势体现“渗透新课程改革理念并贴近生产与生活”的理念。要求教师在日常地理教学活动中关注社会,关注时事热点,在地理课堂上要善于挖掘社会的地理教育资源,引导学生面向生活学习地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试卷结构上,全国卷最大的特点就是设置了三道选考題,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地理试卷的试卷结构体现出主观题目的难度下降,学习内容凸显选择性。教师在地理教学应关注双基知识,避免钻研偏题难题。

参考文献

[1] 徐海群. 高考地理试题的地理学科能力体现状况研究[D]. 延边大学,2011.

[2] 刘金龙. 我国2012年地理科高考试题的命题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12.

2024年地理高考试题分析 篇9

A.市场需求 B.饭店规模 C.资金能力 D.社会环境 2.由于违反设备制造和装配技术条件、违反操作和维护规程、技术修理不过关等情况引起的故障主要指()。

A.潜在故障 B.功能性故障 C.突发性故障 D.不允许故障 3.康乐服务的接待人数、销售水平往往随宾客的兴趣、爱好、年龄、身体状况的变化而变化,体现了康乐服务特点的()。

A.原则性 B.专业性 C.协作性 D.随机性 4.康乐行业是最新科技、最新观念、最新生活方式得到综合反映的行业之一,体现的康乐项目选择原则是()。

A.讲求特色原则 B.合理配套原则 C.先进性原则 D.适应需求原则 5.饭店最高一级消防管理组织是()。

A.饭店消防委员会 B.饭店消防中心 C.饭店安全管理委员会 D.饭店消防小组 6.1829年,在波士顿落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大饭店,开创了现代饭店业的先河,指的是()A。特莱门饭店 B.恺撒大饭店 C.巴黎大饭店 D。都市饭店 7.根据美国戈兰库纳斯提出管理幅度与所需处理的人际关系的关系公式,以及已有的数据和对饭店的实际测算,部门经理的管理幅度一般是()。

A.3人 B。6人 C.8人 D.12人 8.传统管理阶段虽然没有形成完整的管理理论,但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思想家、工程学者对管理思想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劳动分工理论的提出者是()。

A.斯密 B.巴贝奇 C.欧文 D.斯图亚特 9.以下哪项不属于客房部的一次性消耗品()。

A。茶叶 B。卫生卷纸 C.床上布件 D.洗漱用品 10.企业财务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它体现着企业与()。

A.价值的运动 B.各方面的经济关系 C.劳动的耗费 D.生产经营的过程 二、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11.饭店作为一种服务企业,应具备以下哪几个基本条件()。

A.须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 B.具有旅游服务接待设施 C具有服务的综合服务功能 D.饭店是经济实体,具有法人地位 12.从中国饭店业发展历史看,饭店设施大致可以分为()。

A.西式饭店 B.中式饭店 C.客栈旅店 D.中西结合式饭店 13.影响饭店顾客消费行为的因素有()。

A.旅游环境因素 B.社会因素 C个人因素 D.价格因素 14.饭店促销的手段有()。

A-广告宣传 B.营业推广 C公共关系 D.人员推销 15.员工培训的内容包括()。

A.职业道德 B.操作技能 C员工能力 D.职业知识 16.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是指()。

A.工作分析 B.薪酬管理 C.编制劳动定员 D.劳动定额 17.以下属于问询处的职责有()。

A.回答宾客有关饭店部门服务的一切问题 B.代客对外联络 c.电话总机服务 D.商务服务 18.按照饭店所应承担的责任不同,可以将客房预订分几种类型()。

A.临时性预订 B.短期预订 C确认类预订 D.保证类预订 19.康乐产品应与竞争对手有明显区别,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领先地位()。

A.扩大营业场地,增加经营项目,以最大的规模在市场份额上取得领先地位 B.以最好的服务和技术在产品质量上领先 C在经营方式上领先 D.以价格优势领先 20.设备机械磨损按磨损量的增长速度分为哪几个阶段()。

A.磨合磨损阶段 B.折旧磨损阶段 C.正常磨损阶段 D.激烈磨损阶段 三、判断题(在你认为正确的题前划“√”,不正确的题前划“×”,每小题2分.共20分)21.饭店服务的差异性是指不同饭店所提供的同一服务产品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质量和水平的差异。(×)22.确定管理跨度通常是层次较高管理幅度较大,层次较低管理幅度较小。(×)23.饭店作为旅游业重要服务设施之一,与旅行社、旅游交通一起,被称为旅游业的三大支柱。(√)24.饭店财务管理就是企业筹集资金的管理。(×)25.我们通常所说的饭店新产品的开发就是开发全新的产品。(×)26.按劳动效率定员就是按照与员工总数或某一人员总数的比例,来计算另一类人员数量。(×)27.饭店餐饮是一项集经营与管理、技术与艺术于一体的业务工作,与其它部门的管理相比,具有生产过程短,销售变化大的特点。(√)28.席位安排是餐厅服务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席位的安排是否得当,不仅牵涉礼节,而且也关系到服务质量,在预定酒席时,必须由主人自行处理。(√)29.在服务过程中分析出宾客的现实期望和潜在期望,并在保证宾客现实期望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出其不意地满足宾客一些潜在期望,这就是“超常”服务,是优质服务的秘诀。(√)30.饭店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应确保饭店内所有人员及所有财产的安全。“所有人员”既包括宾客,也包括从业人员以及所有合法在饭店的其他人员。(√)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31.什么是饭店管理?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饭店管理就是选择目标市场,确定服务内容、经营方针、营销策略,(2分)对饭店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形成高效率的服务生产系统,以达到饭店经营目标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2分)饭店管理包括职能管理和业务管理两个方面。(1分)职能管理主要包括计划管理、组织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

(2分)业务管理主要包括前厅管理、客房管理、餐饮管理、娱乐管理、安全卫生、设备管理等基本内容。(1分)32.简述前厅部在饭店中的地位及主要工作任务。

答:(1)前厅部是设在饭店前端,销售饭店服务,组织接待工作,调度业务,为宾客提供订房、登记、分房、退房等各项服务,以及为饭店各部门提供信息的综合性服务部门。它接触面广、业务复杂,在饭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3分)(2)前厅部处于饭店接待工作的最前列,是饭店的门面,是饭店的销售窗口,是信息枢纽,是建立良好宾客关系的重要环节。(2分)(3)前厅的主要工作任务有:销售客房、控制客房状态、提供各项前厅服务、协调对客服务、信息收集与处理、负责客账管理、建立客史档案。(3分)33.饭店餐饮服务管理具有哪些特点?其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餐饮服务管理的特点。饭店餐饮管理是一项集经营与管理、技术与艺术于一体的业务工作,与其它部门的管理相比,其特点有:生产过程短,销售变化大;

业务内容杂,管理难度高;

影响因素多,质量波动大。(4分)(2)为了实现满足宾客餐饮服务需要的目标,饭店的餐饮服务管理必须坚持的原则有:准确理解宾客;

注入服务热情;

立足规范服务;

注重个性化服务;

满足宾客、人人有责。(4分)五、案例分析题(16分)34.核心员工跳槽引发的危机 某知名饭店集团非常重视员工的培训,并成立了员工培训中心,新招来的员工一到饭店就被送到培训中心接受长达一年的业务培训,全部费用由饭店承担。至2004年,该培训中心已先后培训了5届员工。然而。由饭店花大本钱培训的员工,特别是核心员工在近两年先后跳槽a在第一届参加培训的40人中只有10人留在饭店时,并没有引起饭店管理者的关注,他们认为这是偶然现象,以至于第二届、第三届也只留下7人。在问及离职原因时,离职员工大都认为: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缺乏晋升机会、绩效与薪酬不挂钩,工资和福利待遇差,致使员工在工作中常常心不在焉,工作绩效下降,服务态度差等。

面对大量人才流失,该饭店集团现已无心培训员工,害怕培训后的员工翅膀硬了,饭店更加留不住,白白为他人做嫁衣,于是取消了员工培训中心。随后,员工服务水平与技能每况愈下,饭店口碑大不如前,致使人才流失更为严重,饭店的经营陷入危机。

案例思考:本案例揭示了饭店存在什么方面的问题?结合案例分析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

答:(1)本案例揭示了饭店人才流失的危机管理问题,表明该饭店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2)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饭店员工接受培训后,知识与技能都将有不同程度地提高,为饭店创造的价值比以往有了更多地增长,而此时,饭店管理者却没有意识到这些改变,仍然以从前的价值观来衡量这些员工,没有向员工提供较好的福利待遇和发展空间,薪资与绩效也没有挂钩,促使越来越失望的员工纷纷离职。

第二,经过业务培训,一部分能力有了明显提高的管理人员,希望自己能有升迁的机会,但没有得到饭店高层领导的重视或赏识。因此,这些核心人才的流失也就成为必然。

第三,参加第一届培训后的人才大量流失和员工的消极服务态度,并没有引起饭店管理层的关注与思考,表明饭店领导层没有人才流失的危机意识,更谈不上建立人才危机预警机制的认识。

上一篇:镇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政法书记述职述廉报告下一篇:科研资料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