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班主任应与时俱进(精选8篇)
新形势下,班主任应与时俱进
作者:王梅 滕彩霞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07期
摘 要:新形势下,班主任再用老一套的管理方法己远远不适应当前的教育,应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用新的思想去做好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
关键词:新形势 爱心 心理 与时俱进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3(a)-0150-01
从事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有时总觉得自己有很多方法,但是当面对着每一级新同学时,有些经验又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它不是我们学数学、理化等,套用公式就行,每一个生命都有其不同的特性。所以做班主任工作一定要灵活处理每一处矛盾与问题。实际上我这个年龄阶段的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就有一定的“代沟”,如何填平这个代沟?让学生喜欢我?这是我做班主任常想的问题,当学生和我说:“老师,你AUTO了”时,我意识到自己有些地方落伍了。新形势下,班主任也应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学生的工作。新形势下,爱仍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爱学生、爱班级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题,没有爱什么都无从谈起。你对学生付出什么样的爱,学生就会给你什么样的回报。爱班级,给学生一种家的感觉。师爱很神奇,它不仅仅体现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的关爱,有时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微笑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爱是班主任工作的主旋律,也是一个班级成功与否的关键,因为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爱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特别是当学生和你说悄悄话的时候,你的教育真的成功了。没有爱的教育是残酷的,也是冰冷的。但,爱不是放松管理而是一种责任,该让他学会做人时你没教会他,那不是爱,海尔总裁张瑞民说过,员工刚来的时候一身的臭毛病都不是我们管理者的失职,而来了一年后还一身的毛病那就是我们管理者的工作没有到位。做老师更要有这种责任,这种责任就要求我们,既要有慈母般的爱,又要有严师般的爱新形势下,班主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己刻不容缓
电视、网络等媒体报道的一桩桩一幕幕青少年自杀与犯罪的纪实,让我震惊与心痛,我们学校何尝没有这样的学生?做班主任久了,遇到的也多了,像抑郁的、自闭的、暴力的、偷盗的、同性恋的等等,我们看到的表象,显示这个学生素质不高,品质不好,其实他们的真象是心理健康存在问题。我无数次的思考这个问题,现在的孩子,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大,心灵的空间越来越小,外在的压力越来越大,内在的动力越来越小。一个个案例告诉我,当代教育要求我们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比关心班级的成绩更为重要。虽然造成他们心理不健康的原因很复杂,有家庭的、社会的,但无论如何做班主任要尽自己的最大可能帮其解开这个心结。引导学生建立阳光思维,遇事不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要钻牛角尖,学生犯了错误我们做班主任的要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问题。换位思考,会更好的理解学生,多理解学生,学生才会敞开心扉向你倾诉,只有倾诉出来才能清除他们心中的垃圾,慢慢的引导学生走出心理的误区。新形势下,班主任要用新的思维来处理问题
新时代,班主任要用新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与问题,否则你将会被他们拒之门外,要学会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阳光化。今年,我带的计算机10级4班有一个叫宋凯的同学,刚来时,学校的规章制度没有一条遵守的,有一次上李延明老师的课,打上课铃了,他快速跑到讲台前告诉李老师要出去趟,然后容不得李老师思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度跑到楼下,大约过了十几分钟,他口中嚼着,手里拿着满载而归,没有报告径直走进教室,两串糖葫芦得意的向李老师晃了晃,李老师一气之下给他把糖葫芦摔碎了,然后面对全班向学说赔他两块钱。李老师上完课后回去跟我说了这事,我一听也很气愤,但批评对他来说根本不起作用,由于经常和他们谈天说地,我知道他很在意我和几位女同学对他的评价,于是课间操一下还没解散的时候面对全体同学,我问他:“宋凯,听李老师说欠你两块钱,干什么借的?李老师可不是轻易借钱的人。”我的话刚一说完,全班同学哄然大笑,:“李老师没说什么原因?”,我说没有,只说抽时间把钱给我,让我还给宋凯。这时宋凯急了,连忙说:“老师,你千万别要李老师的钱,不是他欠我的,是我欠他的……”他越这样说我就越假装不明白,然后同学们七嘴八舌的告诉我实情。我说宋凯,你丢不丢人,李老师是我们学校德高望众的老师,我们都非常敬仰他,而你,唉!将来哪个女孩子敢嫁你这样一心只为己想,不考虑别人的人。宋凯一听急了,老师,别这样说,我现在也觉得丢人,我以后改,保证改,相信我……就这样,我时刻盯着他,每隔几天就开个玩笑提醒一下他,类似的现象再也没有发生,并且班级工作也变得非常积极。
暑假开学的那天,他没有来报道,两个男同学均告诉我,家长让他退学到潍坊上学,我想如果我马上给他打电话,一旦他说不上了,我也不好回旋,于是我和一个女同学说,超奕,给宋凯先生打个电话就说老师很想他,问为什么没来?不一会儿,超奕和我说:“宋凯让我告诉你„和老师说哥有点事,下午去‟”……我猜想,现在他也许正在和他的家长展开激烈的争斗,下午他如约而至。我就是用这些方法在愉快的氛围中帮学生改正了一些毛病,同时也保证了今年开学零辍学。
一、了解合作,培养群体意识
在班集体中,个体与团体的磨合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与个体之间难免会有不团结的现象发生。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离不开平等、尊重与关怀等因素。一个好的班集体,其师生关系融洽,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在与学生相处的时候,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管理方法,不断反思过去传统的师生关系。渐渐地,会发现教师与学生应该以平等、相互尊重与关怀的方式进行沟通。教师在教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思想偏差,有时也难免会有心理压力,但也会惊喜地发现一个恒久不变的道理:弟子不必不如师。有时候,学生的一些举动会触动教师的心灵,会感动教师。因此,在建设班集体的过程中,教师要力求以人文关怀来建立一个民主、自由、和谐的班集体。
二、确定目标,完善学生人格
在教育实践中,每一个教师都会不断地意识到,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好学向上、文明有序的状态。要建设一个拥有良好学风、班风的先进班集体,首先要在学生心中制订一些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使他们产生动力。为此,教师应在活动中与学生探讨并设立一些小的目标,以此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在师生共同努力的过程中,师生的感情不仅得到了进一步融合,而且共同尝到了收获的喜悦。学生不仅在努力拼搏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滋味,而且领悟到了“目标一致,团结力量大”的道理,他们的群体意识在不断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也在不断升华。
在体育节的拔河比赛中,班级同学全力以赴,获得了拔河比赛的第一名,大家都兴奋不已。在比赛结束后,教师跟学生一起总结成功的经验,同学们在教师的引导下,纷纷发表自己的心得与体会。学生都认为,班级之所以能在本次拔河比赛中取得成功,是因为在比赛前大家能虚心地听从教师指挥,自觉站好位置;在比赛的时候,同学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还有啦啦队同学用响亮、整齐的声音为运动员们加油喊号,鼓舞士气。班级运动员们在同学的呐喊助威声中,力量更加强大。更关键的是到了比赛的最后时刻,同学们没有放弃,无论是成功还是在失败,依然坚持到底。比赛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成功的经验就是“细心倾听———团结协作———坚持到底——获得成功”。当时,这种欣喜的表情不仅在学生的脸上显露无遗,而且也悄然地滋润着教师的心,令教师激动不已,已经看到一个团结、合作、上进的集体在慢慢地建立起来。
三、互助共勉,形成班级凝聚力
班集体除了有共同奋斗的目标与共同维护的利益以外,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也是衡量班集体建设的重要指标。班集体的重要标志是班级成员能团结协作,同学之间能够互相帮助,气氛和谐、友好,彼此关爱,共同努力取得进步。学生在这种良性循环的氛围中成长,才能够体验到班集体的力量,并且在心中树立自尊心与集体荣誉感。这样,一个班集体的凝聚力才能够加强。
为了巩固班集体初步形成的凝聚力,教师可以在班集体活动中做一些新的尝试。二年级阶段的识字量比较多,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压力,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相对一年级会有所下降。看着这些现象,本以为是老师才担心的一个问题,结果发现在“共同利益与共同目标”的驱使下,也引起了学生们的注意。有一位平时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主动写了一张纸条给教师,说希望跟一个学习有困难,并且很调皮的同学坐在一起,因为她想尽力帮助那位有困难的同学提高成绩,她担心那位同学的学习会影响整个班的成绩。看着那张稚气十足,但充满爱心、责任感与勇气的字条,教师不知不觉地被她感动了。小小年纪就能有如此的同情心,还懂得运用自己所长来帮助别人进步,每一个教师都会为自己班上有这样的好学生而骄傲和自豪的。于是,教师答应了这位小女孩的请求,让她好好帮助那位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接下来,在这一纸条的启发下,教师在全班同学中掀起了“小天使献爱心”的活动,根据他们的性格、爱好以及特长重新安排了座位。并告诉学生,他们的同桌就是彼此的“小天使”,让他们在平时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学会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共同合作、争取进步。结果,同学们都很乐意接受这个“游戏”的安排,并努力履行“小天使”的职责。在学期末,教师欣喜地发现,这一对对“小天使”不仅能和睦共处、互相帮助,而且在学习上能取长补短,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四、结束语
经过一段时间的班集体建设,在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形成了良好的群体意识,班级凝聚力不断加强。学生比以前更加和气了,在课间活动时更加注意安全了,互相争执的事情也少了……初步形成了良好的班风,班级氛围更加和谐融洽。在集体生活中,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得到了培养,班集体正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玲,开展星级班级创建活动的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5(09).
现在的学生思想活跃,敢说敢干,但缺乏科学判断;他们认真读书,胸怀大志,勤学好问,但对前途一片迷惘;他们自尊心责任心强,但组织纪律性较差。面对新形势下学生的这些新问题,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适当引导,讲究教育艺术,使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业,踏上亮丽人生。
一、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根据学生心理要求进行思想教育
班主任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寻求一切机会去接近学生,要经常地、全面地观察学生,及时准确地发现学生思想上的问题,给予他们具体的帮助。一场电影、一次谈心、一次活动、一个表情,都是捕捉学生思想脉搏的机会,班主任可以通过观察、判断、分析,找出具体生动的典型事例,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例如:08年秋季期,我针对部分学生谈说读书无用论的现象,组织开展了“读书真的无用吗”主题班会,在会上,有的学生认为现在读书需要太多钱,家里支持不了;有的学生认为读不读一个样,小学毕业初中毕业下广东,不是一样也有工打,也有饭吃,也有钱花吗?更有的学生认为现在很多的大学生毕业了都还在待岗,所以读书无用。针对这个问题,我列举了毛主席为了使中国获得解放而在窑洞里读书和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例子,并问学生:“难道连伟人读书也无用吗?再试想科学家如果没有博览群书,深研科学,难道卫星、载人飞船会飞上浩翰的太空吗?在今天,读书就更显得重要了,试想每一个炎黄子孙如果不读书,中华民族怎能伟大复兴,怎能强国富民?再者,长江后浪推前浪,你不读书,你就会被时代抛弃,我们民间不也有‘穷不读书,穷根难除;富不读书,富不长久的谚语吗。”通过我的一番答辩,不等我说完,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读书是有用的。”自此,我班学生读书风气更浓了。
二、抓住学生思想当中的“热点”问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学生在一定时间或时期内,会对社会上流行新鲜事物产生关注或进行评论,这些关注就成为学生的热点问题。如穿着时髦、染黄头发、戴首饰穿耳环,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关注的热点,也是社会上流行的时尚,班主任必须对学生此方面的问题予以回答,除去他们心中的疑惑。有一次,我上思想品德课,上到心灵美时,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讨论几个问题:“什么叫做美?染头发是不是美?我们应当追求什么样的美?”在讨论课上,每个小组同学都各抒己见,都发表了自己见解,都认为染头发是与我们学生身份不相符,不应把它带进校园。这时我因势利导说:染头发是社会上一些青年提倡生活自由、表现个性与追逐美丽、时尚的生活方式,我们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染头发容易对我们身体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也容易和其他同学产生距离感。通过这次讨论,我班上几个染头发的学生第二天就把头发染黑了。
三、根据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寓教育于各项班级活动中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如果我们能根据每个学生特点,加以启发引导,必然能发挥其所长,使其学有所成。如有一位男生极喜欢画画,什么山水画,人物画,景物画都喜欢画,我因势利导,向他介绍了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的相关故事及其代表作品,并让他主管班级墙报出版工作,同时,鼓励他参加县级书画作品竞赛。通过各项活动,不仅陶冶了他的性情,而且更加激发了他学习画画兴趣。
四、要以情感人,以人格魅力感化学生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还要注重以身为范,以德服人。教师要注意自己形象,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德育的榜样。中小学生的可塑性、模仿性强,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时期,班主任的对学生的一生的影响是很大的。随着社会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接触面达到前所未有的转变,灯红酒绿的世界,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权力金钱的诱惑等社会风气,都会对学生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这些都增加了班主任的工作难度。为此,班主任必须做到: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比如教师要求学生不买六合彩,自己本身也应以身为范,不买六合彩。教师既要对学生要求严格,又要宽容仁爱学生,以自己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在世界日新月异的今天,班主任工作一定要适应新形势的特点,讲究教育艺术,通过各种途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用科学发展的观点去启迪学生的心灵。这样,教育工作者才能在培养和造就时代新人中奠定他们良好的思想基础。
第二阶段工作总结
课题名称:农村离异家庭背景下初中“问题学生”教育的策略研究 课题组成员:丁敏、张强生、刘莉、李冬梅、康红英
第一阶段工作结束后,我们迅速的转入第二阶段的研究工作。现将第二阶段的前期工作总结作一个简单的总结:
一、开展调查,确定方向
二、问题学生教育的一种手段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犯错误,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只有及时的帮助他改正,才是真正尽了教育者的责任,而在纠正错误过程中,批评教育的手段自然不可缺少。《教师法》中也明确规定“教师应当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国外有位教育专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表扬应占教育的70%,批评应占教育的30%,所以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在教育中,批评与表扬一样,是经常采用的方法,批评本来就是教育的一种手段。
二、思想教育是教育艺术
思想教育是保证和维护了班主任教育学生的合法权利,使班主任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不再缩手缩脚,可以采取批评等方式教育和管理学生。但是真正让批评起到教育效果,还需要班主任的思想境界和智慧。批评是一门艺术,只有懂得学生心理,热爱学生,1 选择恰当的方式,注重批评策略,才能达到好的效果。首先批评必须建立在对学生的尊重和热爱上;再批评过程中要讲求艺术,如要有理有据,要注意场合,要就事论事,要因人而宜采取不同的表述方式,要把握好分寸,要注意做好善后工作等等。所以,“采取适当方式”六个字包含很多的教育艺术。
三、爱和责任才是班主任的“尚方宝剑”
独生子女环境下的学生,任性、自私、唯我独尊等坏习气是给教育带来很大挑战,但是我们总结优秀教师的教育行为,发现爱和责任是他们教无不胜的法宝。他们也批评学生,但是因为亲其师、信其道,因为讲求了方式方法,所以学生能心悦诚服的接受,批评收到实效。同样,分析师生矛盾冲突事例,会发现,教师的不理智或者方式方法不当也是引发冲突的关键。《规定》中指出,“班主任是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这句话中包含了新型的师生关系,班主任不是学生的教训者、监督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唤起者。教育需要的是宽容、温馨的环境,班主任只有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用爱心温暖他们,用耐心包容他们,用宽容之心接纳他们,用高尚的人格影响他们,才能实现教育的目标。教育是一项用生命唤醒生命、用生命感动生命、用生命温暖生命、用生命激活生命、用生命滋润生命的工程,只有教师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赏识学生,让学生在集体中有尊严生活,学生才能正视自己生命的价值,创造生命的价值。所以说,爱和责任才是班主任真正的“尚方宝剑”。
最后,适当的批评权是教育好学生的一种手段.但要注意度的把握,那就是适当批评。我想这就是批评的艺术,教育的艺术吧。我们要掌握这门艺术,熟练地恰到好处地应用这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实践,认真总结,这也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成长的必由之路。班主任采取适当形式批评学生,必要时用好批评权。面对当前复杂的教育形式,我想简单地赋予班主任教育权,是远远不够的,在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教育时,我们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掌握教育的艺术,让学生在受批评教育时,也能感受到教师的爱;二是严格规范自己的惩戒行为,防止批评教育变成伤害教育。
综上所述,我们的科研工作已走入了正轨,正在有序的紧张的进行着,我们期待着达到我们的目的。
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样为班主任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要求班主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在管理上“以人为本”,用新的学生观、人才观、评价观拓展思路,开展工作,成为新型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塑造者,实现班主任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上的根本性转变。
第一,由管理为主向指导为主的转变。班级管理是中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在班级管理中,以往的模式是班主任约束多、限制多,管制多于引导,命令多于点拨,学生只能以被动者的身份接受管教。这种班主任的主体模式,侵占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压抑了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结果是管得了“身”,顾不了“心”;管得了两头,顾不了中间。在新课改的整体环境下,面向全体学生、实施主体教育,正是班主任由管理者转向指导者首先应当确立的基本观念。这种观念昭示着,无论自己选择了教育,还是教育选择了自己,作为班主任都应当义无反顾地以积极的情绪、开放的心态、欣赏的眼光去对待每一位班级成员,成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在工作中对他们进行学习上的指导、生活上的指导、交往上的指导、人格上的指导。一方面,班主任通过创设教育情境、营造人际氛围,从而实现师生之间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对话;另一方面,班主任与班级学生一起,确立组织目标、拟定活动计划、创设活动情境、体验活动乐趣,从而达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交融。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班主任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其指导才能真正切合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具体的教育情境,让每一位班级成员可以在班主任的激励和引导之下去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去感受学习、生活的乐趣乃至体验生命的意义。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班主任的路标指引下不断增强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努力探索自主发展的最佳路径,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第二,由思想教育为主向心理教育为主的转变。平时班主任找学生谈话,大多数是以思想教育为主,要求他们有好的思想,好的品德。如果学生犯了错误,总是从思想上找原因,挖根源,甚至写检查,作检讨等等,很少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感受。其结果往往是学生口服心不服,长期下去,使学生在心理产生了怨恨,严重的会导致心理疾病。随着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的提高,学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与之产生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所以,在新课改的推进过程中,班主任要注重学生的心理教育,注意调节好学生的心理。在个别谈话时,既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更要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慰或精神上的鼓舞。对学生的错误,班主任要做的不是简单、粗暴的责备,而是平等对话,相互理解,及时给予心理上的疏导。班主任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安全感的班级氛围,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成为学生最可信赖的心理支持源。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有了这样的心理沟通,才能进一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提高教育的效果,使他们健康成长。第三,由批评为主向赞赏为主的转变。大多数学生之所以畏惧班主任,很大程度上就是怕班主任当众批评,甚至讽刺挖苦,更怕班主任找家长“告状”,致使一些学生产生了与班主任“对着干”的逆反心理。可想而知,这样的班级很难维持下去。今天,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班主任,再也不能把批评视为“法宝”,漠视学生的主体感受,而要以赞赏为主的方式教育班上的每一位学生。当然,赞赏并不是一味地宽容与放纵,不是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置之不理,而是换个角度看待班上的每一位学生,善于发现和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如学生的兴趣、爱好、专长;学生所取得的一点点进步,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学生平时为班级所付出的努力或所表现出来的善意;学生在家里或是在社会上表现出来的良好行为等等。对学生这些行为经常在班上大加赞赏,实际上也起到了间接批评其他学生的作用。这种对学生的“赏识管理”极富有人情味,给了学生充分的信任和肯定,能够促使学生不断发扬优点,纠正不足,朝着我们所期待的方向努力。
第四,由以“分”为主向以人为主的转变。平时,班主任关注学生的分数往往多于关注学生的为人,分数的多少几乎成为班主任判断学生优劣的重要标准,当然也是学校评价班主任工作优劣的重要依据。班主任和学生对分数顶礼膜拜,几乎成了分数的奴隶,这就必然导致以“分”为主,重分不重人,忽视了“人”的发展。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对学生以人为本,呼唤学生的主体意识精神,因此,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点要由过去的以“分”为主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转变。我们知道,学生既不是一个待灌的瓶,也不是一个无血无肉的物,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有自主能力的人。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竞争已经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不再是仅仅为了追求一张文凭,而是为了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教育不再是仅仅为了就业的需要,而要贯穿于学习者的整个一生。关注人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关注班上的每一位学生,进一步关注他们的心理情绪和情感体验,关注他们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形成,关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业余爱好等。
第五,由说教为主向促进为主的转变。在学生的印象里,班主任都比较罗嗦。学生对班主任每天罗嗦的说教很是厌烦,但学生只能是“洗耳恭听”,并努力接受着班主任的这种说教式的管理。其实,这样的说教对学生的教育起不到促进的效应。比如,班上的个别学生偶尔玩了一回电脑游戏,班主任知道了可以在班上说上半课,其他的学生也要同样受到牵连。要是这些学生下次作业没做对或是考试成绩不好,班主任可以把上次玩游戏的老帐一起在班上再进行一番说教„„在新课程下,要求班主任从过去作为“道德说教者”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把工作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
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班主任作为促进者,要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要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要创设一个你追我赶、竞争合作的班级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树立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的观念,与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工作的教师,是学生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然而,当重视并突出班级的组织特性,遵循组织管理的一般原理,按照科层组织的实践模式落实班级教育时,班主任的角色就很容易被窄化为“管理者”,通过健全班级组织机构、建立班级规范体系,充分依靠学生实施班级管理、组织班级活动,以求履行班主任职责也就在情理之中。
班主任作为“管理者”的意义在于,借助学校组织所赋予的权力性特征和师生关系中所秉承的权威性特征,能够对班级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进行外在联结(与家长、与其他教师、与学校等)和内部整合,使班级形成一个对其成员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和控制力的正式群体;由于学校中的活动与交往,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大多数情况下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单位,班主任便可经由自己在师生交往与互动中的主导地位对个体或群体施加直接影响。两相结合,班主任由此成为“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
但是,班主任作为“管理者”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组织管理要从管理目标出发,而班主任又是学校管理者实施和完成学校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因此,班主任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贯彻、落实学校的工作计划达到学校管理目标。尽管从理论上说,学校管理目标的直接依据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但职责的专门化和指标化、数量化的实际运作诸因素,使得事实上的学校管理目标十分易于疏离教育目标的根基、学习者的发展需要和发展水平。这样,管得了“身”,顾不了“心”;管得了两头,顾不了中间,便成为班主任工作情况的真实写照。
其实,班级组织的功能自足性(即以满足学生个体自身的个性形成与社会性发展的需要为直接的、首要的目标)和半自治性(即必须依靠成人的引导和帮助才能发挥组织功能)决定了班级组织一方面需要来自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组织、协调、控制、监督,另一方面更需要来自他们的尊重、理解、沟通、引导。学生作为发展主体的自主性、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正是在这种外在控制与内在诱发相交织的统一过程中,通过自己独特的话语意境和行事方式得以发现、予以发挥并得到发展的。从班级组织的目标和功能特性来说,后者往往比前者显得更为重要,诚如《学会生存》所言:“如果任何教育体系只为持消极态度的人们服务;如果任何改革不能引起学习者积极地亲自参加活动,那么,这种教育只能取得微小的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说,班主任的角色更多的应是引导者,而非管理者。而教育领域里的所谓“引导”,即引导者基于学生个体的身心状态和发展需要,基于班级群体的实际与可能,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给予个体或群体以适当的指点、引导,以求不断达到教育目标的活动方式、方法,包括对学生个体或群体所进行的学习引导、生活引导、交往引导、人格引导、发展性向引导等。正因为如此,班主任时常被人冠以“班级导师”之名。
二、对“引导者”角色班主任的呼唤
就我国教育实践来说,“引导”之职一般多由班主任、学生处和共青团三方力量共同承担。与班主任工作相一致,后两者皆负有团体引导之责,亦负有个别引导之责。只是就个体引导而言,学生处偏重于“问题学生”、“异类学生”的训导和转化,共青团组织偏重于“先进学生”、“特长学生”的发现和发展。随着心理教育得到普遍重视,涉及心理卫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引导工作,则开始由专门的心理咨询教师负责。学校的这种引导工作体系可谓周全之至。可是问题在于,即便学生处、共青团组织、心理咨询室的引导职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大量处于中间状态的学生依然容易受到忽视。在此种状态之下,班主任的引导职能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只能是一句空洞的口号。问题的另外一面还在于,工作对象的广泛性、工作任务的复杂性、引导人员角色的多重性和引导人员自身的局限性诸因素,使得他们即使是面对自己工作的“重点对象”,往往也会显得力不从心,更何况对于学生处、心理咨询室来说,防患于未然应是上策,而此种“防范”若不依靠班主任履行其引导职能,则显然也是无法奏效的。那么,班主任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引导者,全面有效地履行引导职能呢?
1. 确立面向全体学生和实施主体教育的核心观念。
虽然在现实的社会环境和教育条件下,班级规模过大、管理头绪过多、工作任务过重、论分排队的压力不减诸种因素,依然是困扰大多数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难题,是难以对班级教育与管理工作进行实质性调整的客观原因,但这并未阻滞班主任在思想意识和教育观念上的自我提高与自我更新。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整体环境下,面向全体学生、实施主体教育,正是班主任由管理者转向引导者首先应当确立的基本观念。这种观念昭示着,无论自己选择了教育,还是教育选择了自己,作为“班级导师”的师者都应当义无反顾,以积极的情绪、开放的心态、欣赏的眼光对待每一位班级成员,让每一位班级成员都可以在自己的激励和引导下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感受学习、生活的乐趣乃至体验生命的意义。
2. 养成关爱、公正等品质,建立关爱、公正的教育模式。
无论是教育经典的阐释,还是莘莘学子的褒扬,都无不以关爱、公正诸种品质说明教师的良好素质,称道教师的人格魅力。对于班主任来说,关爱、公正更是第一位的品质,因为只有当学生感受到,无论他们是否引人注目,是否取得骄人成绩,乃至是否遵守群体规则,自己都会和其他同学一样,平等地受到班主任的关注,得到班主任的关心,“向师之心”才会让他们与班主任进行“真实的交往”,由此而注意到班主任提出的各种要求或建议,并用以引导自己的实际行动。所以,班主任要想对每位学生的成长确实有所启发、有所引导,就必须做到尊重、关心他们,理解、体谅他们,信任、接纳他们,以关爱之情、公正之心感染、感化他们,逐渐建立起一种体现关爱和公正精神的教育模式。
3. 增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主体互动,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学生的自主发展,有赖于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和发挥;而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和发挥,则有赖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主体互动,即双方通过真实的交往(与角色扮演式的交往相对应)过程而产生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这种真实的交往固然需要双方的默契,在班级组织中,更需要作为组织内外人际沟通桥梁的班主任发挥重大作用。一方面,班主任通过创设教育情境、营造人际氛围,可以实现师生之间在教育交往中的主体对话,另一方面,班主任经由与班级学生一起,确立组织目标、拟订活动计划、创设活动情境、体验活动乐趣,可以达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交融。正是在这种主体对话的情境和主体交融的氛围中,班主任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其引导才能真正切合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具体的教育情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班主任的路标指引下不断增强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努力探索自主发展的具体路径。
4. 把握人际沟通与互动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引导工作的艺术性。
真正的引导必须建立在有效的人际沟通与互动基础之上,班级引导自然也不例外。具体来说,班主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对于实现有效的班级引导尤为关键:(1)悉心观察。在日常的学习和交往中,通过直接或间接地观察学生经意或不经意的外在的言行举止和神态表现,“读”懂他们在一定社会情境下的所欲、所思、所为。(2)耐心倾听。懂得倾听既是一种受人尊重的品质,又是人际沟通与互动的基本要求。在班级引导中,角色的不对等和信息的不对称,更需要班主任做一个倾听者,提供适当的场景,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有时间、有心情去陈述、去解释、去表现。(3)及时反馈。无论是直接的对话,还是间接的联系,班主任对于学生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都要在作出分辨和分析后,根据具体的教育情境予以及时反馈。反馈主要不在于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表扬或批评、赞赏或惩罚,而在于激励和行为引导。(4)设身处地。行之有效的及时反馈,建立在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之上。在班级引导中,班主任要尽可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感受他们的处境,体会他们的心情,由此而理解他们的态度、情感和观念,分析他们如此表现的原因,以及预测他们在某些状态下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方式,从而提供切实、有效的引导。
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做到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其核心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班主任思想素质的灵魂是爱学生,热爱学生是一种责任,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班主任要用一颗挚爱和宽容之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实践证明,爱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方法,也是滋润人心的巨大力量。班主任真挚、纯洁、无私、高尚的爱能产生巨大的感召力、推动力,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促进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健康成长。
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有所不同。它不是来源于血缘关系,也不是来源于班主任的某种单纯的个人需求,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的,普遍、持久而高尚的爱。班主任越是满怀深情地去爱学生,就越能赢得学生对自己的爱,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越能迅速地确立起来并得到健康的发展。这种爱的交流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它可以有力地把学生吸引到教育过程中来,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动力,推动学生朝着培养目标所指引的方向攀登。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和隐私。只有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才能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任何简单、粗暴、片面的做法,都可能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
二、精深的学科知识与宽厚的文化素养
肩负培养新一代重任的教师,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只有建立起自己的最佳知识结构体系,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只有具备合理的现代知识结构,才能理解现实,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的专业知识,即一个称职的班主任不仅要精通自己所授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还应该认真学习和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的有关知识,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总结和运用。
班主任必须结合班级教育及管理工作开展科学研究,通过科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和管理水平,向科研要班级工作的质量和效益。教育活动不仅是具体的实践活动,同时也是一项创造性劳动;不仅需要渗透班主任老师的情感,还要求在各方面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虽然不可能成为全才,但至少应该向这个方向努力,做一块善于吸收、善于学习的“海绵”,只有这样,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才能做到深入浅出、融会贯通,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探求知识的欲望。以自己的博学多才,来赢得学生对你的敬佩,从而使你的教育在学生中产生更佳的暗示效果。
三、良好的教育理性素养
1.正确认識师生关系的功能
(1)师生关系是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发生的前提,教与学总是在师生交往的背景下进行的。
(2)师生关系是制约教学效果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直接影响课堂气氛、影响教与学的积极性。
(3)师生关系对学生的人格发展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4)师生关系是师生进行交往活动从而满足情感需要的前提之一,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很好地满足师生的情感需要。
(5)师生人际关系还是影响学校风气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学校的风气产生或促进或消极的作用。
2.把握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
(1)教育性:进入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者必须首先是为了教育而与学生结成相互交往关系的,并在师生交往中起主导作用。
(2)平等性: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是建立在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的。
(3)伦理性:师生之间的交往必须遵守社会要求的伦理准则,如尊师爱生。教育者要严于律己,保持尊严,又要热爱学生,爱生如己,还要兢兢业业,刻苦工作;受教育者则要认真刻苦地学习,接受班主任的指导。
(4)发展性: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由低级水平向高级水平、由浅层向深层递进式的发展的,表现为“生疏—熟悉—亲近—热爱”等不同阶段。
3.掌握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方法
(1)加强与学生的交往,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
(2)尊重学生的人权和权利,坚持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
(3)关心爱护学生,热心帮助学生。
(4)公正无私,不偏爱。
(5)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四、健康的身心素质
班主任责任重大、任务繁重,所以必须得有强健的体质,还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班主任不仅要善于交往,善于沟通,善于与学生融洽相处,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有的放矢地做好学生工作,还要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班主任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在日常工作中才能更好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帮助成长中的学生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和困惑,促进他们更全面、更健康的发展。班主任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它也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班主任是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人物,是学生认同的楷模,在师生日常接触中,最能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心理健康的班主任,能通过管理影响学生,使学生的心理也健康发展。班主任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以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班主任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作者单位 河北省定兴县固城中学)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新时期党务工作者要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建设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层党组织。要树立不抓基层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就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基层党建工作的职责,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政治要坚定。这是对政工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先决条件,在大是大非面前能自始至终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使自己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都能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
一、基层党支部应确实密切党群关系
党支部,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这个庞大肌体的微小细胞。党支部这一基层组织虽然形体微小,但它在党的组织架构中,发挥着上传下达、联系左右的作用,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新时期,党务工作者要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建设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层党组织。要树立不抓基层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就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基层党建工作的职责,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政治要坚定。这是对政工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先决条件,在大是大非面前能自始至终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使自己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都能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除此外,政工干部还要注意不断丰富、优化、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仅要学习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和现代科技知识,而且要了解世界发展潮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与当前的形势、任务结合起来,用发展的、前进的眼光看问题,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的层面上坚持实事求是,真正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头脑清醒、立场坚定、知识丰富、品格高尚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政工师论文干部要要全面培养自己的能力,在“有为”中取得领导和群众的认可,为自己的发展与“有位”提供一个无可指摘的平台。
二、基层党务工作者是加强党建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当前,社会日新月异,时代千变万化,能否号准时代脉搏,把握发展方向,与时俱进地做好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不仅关系到中国共产党能否健康发展,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实现。做为政工干部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思想政治工作是针对人们的心理活动所进行的一项特殊工作,因此,每个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都必须做到才思敏捷,洞察秋毫,要善于从工作对象的表情、性格、只言片语和人际关系中判断其真实的心理活动,准确把握工作对象的心理变化和思想脉搏。还要立足本职,熟悉情况,钻研业务,增强服务能力。政工干部的工作有很强的专业性,除了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外,同时还要担负着思想政治工作的决策、计划、组织、实施、指导、管理协调等多项职能,而这些工作都需要娴熟的业务才能完成。业务能力强,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就高。业务能力低,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就低。业务能力和素质是政工干部做好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三、新时期党务工作必须保持工作形式多样化,切忌“老酒装新坛”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的思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政工干部与工作对象的思想交锋,情绪冲突,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需要政工干部要有一定的应变谋略,要有冷静的、清醒的头脑,切不可感情用事,激化矛盾,要恰当地运用激励、疏导、引导等工作方式,取得最好的工作效果。要有良好的口才。思想政治工作多数时候是要进行面对面的语言交流,因此,良好的口才是保证工作中正确思想得以准确表达的最好途径,为此,政工干部要学会措辞技巧、语言技巧,以按照工作对象的接受能力,选择适当的谈话内容和技巧。应用现代技术能力要强,要用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努力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政工干部除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娴熟的业务能力外,还需要政工干部具备高尚的人格修养,这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为此,政工干部要做到:
(一)公道正派
这是做人和为官的第一品质,更是政工干部必须具备的起码素质。俗话说得好,“打铁先须自身硬”,政工干部只有使自己的个人品质、作风修养、自身行为成为工作对象的榜样,才能取得人们的信任,使工作的开展有根基、有底蕴、有成就。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政工干部要做到“三正”:为人上要正,不拉帮结派,不搞亲疏;与人相处时要正,文明处事,平等待人;处理问题时要正,忠于法律,坚持正义,坚持原则,不徇私情。
(二)严谨务实、踏实肯干
良好的工作作风是思想政治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的基本保障。政治工作无小事,每一个政工干部必须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在工作中严谨周全,轻重得当,脚踏实地,严谨务实。
(三)清正廉洁,淡泊名利
清正廉洁,淡泊名利不仅是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同时政工干部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面对得失、荣誉、上下、成败能放得下,好事不失态,挫折不沮丧;得意不轻狂,失意亦坦然,淡泊名利,自强不息。同时必须忠于职守、严守纪律,不越权,不越位。不论何时何地,都要严格用组织纪律约束自己,在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不为利所诱惑,不为俗而越轨。
【新形势下,班主任应与时俱进】推荐阅读:
新形势下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应重点关注的内容11-02
新课改背景下班主任如何开展管理工作12-12
新形势新任务12-16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06-04
新形势机遇与挑战06-06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07-04
谈谈课改下班主任工作06-18
新形势下从严治团05-29
新形势下零售客户经营09-14
国家安全形势新变化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