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园地一》第一课时教学反思(共15篇)
在《语文园地八》 “读读背背”的教学过程中,听、读的能力都能得到发挥,所以我建议还应该加强说和写的训练,把写作、口语交际融合于其中,例如让学生例举一些平时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形近字,多谈谈自己区分形近字的方法,充分发挥他们自主创新的`精神,也可以通过整合小组成员之间讨论的结果,再表达出来,这样也使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如果有条件,还可以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更加丰富多彩的趣味语文活动,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确定活动的主题,自己分工,自己搜集材料,自己策划和主持活动,他们更具浓厚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能力无形间就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全面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节课的根本教学目的还在于让学生根据语文知识的规律有效地学习、记忆和积累,所以还要把“写”的训练落实到位。所以我在课后要求同学们写一写课后感等,把自己的收获和感受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各种能力,在这节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中,确确实实地得到了综合运用。
师:同学们, 你们喜欢读书吗?
生:喜欢。
师:曾经都在哪里读过书啊?有什么感觉?
生:我在家读, 写完作业妈妈就允许我读书。
生:我在学校里自习课上读书, 老师让我们多读课外书。
生:我有时候去图书馆读, 选好自己喜欢的书, 找个位置坐下就能读。
……
师:哦, 你们想在哪儿读就在哪儿读, 想读多长时间就读多长时间, 那可真是随心所欲啊!可是有这样一位女作家, 她小时候读书就没你们那么幸运了, 她就是林海音。了解林海音吗? (出示林海音的照片) 这就是林海音, 她出生在1918年。在她小时候那个年代, 读书是有钱人的享受, 尽管她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但是经济状况还是无法满足她那颗渴望读书的心。那她是怎样读完一本又一本心爱的书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的一篇文章, 齐读课题———
生:《窃读记》。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遍课文。读准字音, 读顺句子, 想一想林海音童年是怎么读书的。
(生自由读)
师:课文预习了, 又读了一遍, 看看这些字词你是否掌握了。谁愿意来读一读?
(出示。生读。)
师:预习得不错, 字音都掌握了, 那这些词义呢?
(出示)
腋下 踮起脚尖 饥肠辘辘
师:腋下, 在哪里?
(生指部位)
师:“踮起脚尖”是什么意思?
生:用脚尖走路。
师:找找这两个词在课文的哪句话里, 读一读。知道林海音在书店里是怎么找书的吗?谁来说说看?
生:林海音是踮起脚尖, 从大人的胳膊底下钻进去找书的。
师:你看多不容易啊, 为了看书还得从腋下钻进去呢!
师:“饥肠辘辘”是什么意思?
生:非常饿。
师:饿到什么程度?
生:肚子咕咕叫。
师:“辘辘”就是车轱辘滚动的声音, 所以这个“辘”字是车字旁。猜猜看, “湿漉漉”的“漉”是什么旁?
生:三点水。
师:为什么?
生:跟水有关。
师:真聪明!这就是汉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就可以猜测字的读音, 推想词的意思。
师:接下来还有两个字的笔画比较多, 在书写的时候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出示)
檐碗
生:我想提醒大家“檐”字的上半部分里面撇捺不要丢了。
师:看清楚, 这两笔是什么?
生:撇、点。
师:和老师一起书空这个字。
(师生书空)
生:“碗”字我要提醒大家右半部分上面是一个点。
师:看老师写这个字, 最后一笔竖弯钩要写得舒展些。打开书, 把这两个字认认真真地各写一个。
(生写字, 师巡视指导。)
师: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左窄右宽, 结构才比较协调。
师:读了课文, 你知道童年的林海音是怎样读书的吗?
生:她是在书店里读书的, 而且是悄悄地读, 不能被书店老板发现。
师:所以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窃读记》。那么窃读是怎样一番滋味呢?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 找出最直接写作者窃读滋味的一句话。
(生读文, 找句子, 批画。)
师:你找的是哪一句?
生: (读) 我很快乐, 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师:大家都同意吗?
生:同意。
师:把这句话画上。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 师板书:快乐惧怕)
三、精读批画, 品味窃读
师:此时此刻, 我们无法亲身感受到作者既快乐又惧怕的窃读滋味, 但是, 她笔下的文字会告诉我们她当时的心情。请同学们默读1到4自然段, 批画出能表现作者窃读滋味的语句, 在旁边简单写写你的体会。
(生默读批画)
师:建议大家关注描写作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看看能感受到什么。批画好了把相关的句子读读, 再体会体会。
师:谁先来交流?
生:请大家看第3自然段:“我跨进店门, 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 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 把短发弄乱了, 没关系, 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作者窃读时的快乐。
师:哪个词让你感受到了作者的快乐?
生:“暗喜”告诉我们作者当时很快乐。
师:这时候的她因为什么而快乐呢?
生:作者因为自己溜进店门没被发现而高兴, 因为她可以快乐地寻找她想看的书了。
师:接着交流这一段的内容。
生:从“哟, 把短发弄乱了, 没关系”我体会到了作者已经顾不上去理头发了, 一般情况下, 女孩子很注意自己的形象, 而她却不在乎这些了。
师:为了读书都不顾自己的个人形象了, 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生读, 读得速度很快。)
师:除了能读出这种急切, 还能读出什么味道?谁来读?
(生读, 读得很平淡。)
(师范读)
师:什么味道?是不是有点不容易, 有点暗暗庆幸啊?自己再读读。
(生读)
师:味道越来越浓了。老师还想提醒你关注这几句话里出现的一些动词, 把这些动词圈画下来, 出声读一读。从这一系列动词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生:跨、踮、钻、挤、寻找, 我感觉作者特别迫切地想早点读到书。
师:看来你读懂了。我们平时读书的时候就应该抓住重点词细细地品味、咀嚼, 才能读出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感。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生练读。指名读。)
师:接着交流。
生:我从“啊!它在这里, 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感受到了作者的快乐。“啊”字一下子就写出了作者的惊喜!
师:你真是慧眼识珠啊!一个简简单单的感叹词让你读出了背后的惊喜, 太棒了!把这种惊喜读出来。
(生读)
师:第3自然段作者就是通过抓住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把自己跨进店门的暗喜和找到书后的惊喜细致地描写出来的。把第3自然段完整地读一读, 体会一下作者的心理变化。
(指名读)
师:1到4自然段中还有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作者窃读的滋味?
生:请大家看第4自然段:“急忙打开书, 一页, 两页, 我像一匹饿狼, 贪婪地读着。”我从这句话感受到了作者读书的快乐。
生:我从“像一匹饿狼”和“贪婪”感受到作者读书的急切, 她带着快乐的心情读到了这本书。
师:对, 就这样抓关键词来体会作者的情感。不仅是狼, 还是一匹饿狼, 想象一下一匹几天几夜没吃到食物的饿狼, 见到食物会有怎样的表现?
生:会猛扑过去, 一下子咬住猎物。
生:会两眼放光, 张开血盆大口, 冲过去, 撕咬食物。
师:林海音见到书时就是这样的迫不及待, 就是这样的贪婪!我们一起感受一下!齐读!
(生读)
师:这匹“狼”好像对面前的食物不感兴趣, 再来!
(生再读)
四、读中感悟, 再品窃读
师:那么窃读还是一番怎样的滋味呢?请大家自由朗读第缘耀苑自然段, 好好地体会一下。
(生自由读)
师:把你喜欢的段落再读一遍, 边读边想象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边读边想象)
师:真投入, 再读一遍, 入情入境地读。
(生再读)
师:喜欢哪段就读哪段, 其他同学用心听, 看看他的朗读能不能给我们带来一种画面感。
(一生读第7自然段)
师:这画面太生动了, 太清晰了。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林海音面露难色, 好像在埋怨天气不好, 实际上心里高兴得很。
师:你看, 读书的时候, 一边读一边想画面, 把自己当成主人公, 和她一起去经历, 去体验, 去感受, 你就会快乐着她的快乐, 惧怕着她的惧怕。请大家把第7自然段再入情入境地读一读, 体验窃读的快乐。
(生再读第7自然段)
师:还有喜欢其他段落的吗?
(生读第5自然段, 读得有声有色。)
师:窃读的经历让“我”学会了察言观色。
(生读第6自然段, 读得少些情趣。)
师:哪像一个小妹妹、小女儿啊?就像一个不相干的人, 能把这种故作亲密的感觉读出来吗?“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谁来读?
(一生声情并茂地读)
师:你看隐藏得多巧妙, 多自然。为了读书还要有表演的天赋呢!
师:林海音童年读书的经历是坎坷的, 尽管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或者要把自己隐藏起来窃读, 甚至外面瓢泼大雨却故作为难地读, 但只要看到那本自己喜爱的书, 她就会——— (出示:急忙打开书, 一页, 两页, 我像一匹饿狼, 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 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生齐读)
五、联系实际, 感悟内涵
师:同学们, 可以说“窃读记”三个字中充满了作者读书的乐趣, 也饱含着作者童年时代的辛酸。那么是什么在支撑着作者窃读完一本又一本书呢?请同学们浏览全文, 找一找。
生:我觉得是国文老师说过的一句话:“记住, 你们是吃饭长大的, 也是读书长大的!”
师:同意吗?把它画出来。像这样短小精悍富有内涵的语言我们应该积累下来。
(生练背)
师:读懂了吗?谁来说说?
生:吃饭长的是身体, 读书让我们开阔了视野。
生:我们的成长既需要吃饭, 更需要读书, 既有身体的成长, 更有思想的发展。
师:说得多好!你平时喜欢读什么书?读书让你有了哪些成长?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生:我喜欢读校园儿童小说, 因为我觉得它写的都是同龄人的事, 而且特别有趣。它让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生:我喜欢读历史故事。从历史故事中我了解了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 还知道了历史名人。
……
师:的确, 我们身体的成长需要营养, 心灵和思想的成熟则需要读书, 书能丰富我们的视野, 也能丰盈我们的内心世界。所以我们也要不忘国文老师的这句话:“你们是吃饭长大的, 也是读书长大的!” (师生齐读)
师:回去之后继续读课文, 感受作者快乐又惧怕的窃读滋味, 积累文中描写生动的语句, 练习本课的生字词, 下节课我们来检测。
【课后反思】
《窃读记》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作品。课文语言朴实, 感情真挚, 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淤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 体会作者窃读的复杂滋味, 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于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 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盂受到读书的感染, 激发阅读的兴趣。
第一课时, 我主要是完成第一个教学目标。作者将自己窃读的复杂滋味贯穿在整篇文章中, 如果课堂上任由学生满篇地找、画、悟, 文章就会支离破碎, 课堂就会成为学生漫谈的聊天室。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我采用了两种教学方法突破教学重点。
1. 品。
抓重点词句, 品出窃读滋味。我引导学生围绕着“我很快乐, 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一主线, 让学生默读第1耀4自然段, 画出写作者窃读滋味的句子, 并简单批注。文章的第3自然段作者将跨进店门的暗喜到找到书后的惊喜写得淋漓尽致, 既有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 又有生动传神的心理描写, 我把它作为体会作者窃读滋味的重点段落进行详细处理。课堂上, 我引导学生抓住“跨、踮、挤”“暗喜、啊”这样的关键词句读、悟、品、思, 让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到作者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然后通过朗读把自己的理解感悟表达出来, 并在读中领悟作者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
2. 读。
关键词:第一课时;创设;兴趣
如何实现第一课时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唤起学生阅读的欲望。在教学《小松鼠找花生果》时我是这样开始的:在树林里的一棵大松树上,住着一位可爱的朋友,它是谁呢?瞧,它来了——随即出示小松鼠的图片,问学生:你认识它吗?大声地和它打声招呼吧!通过这种方式引出课题《小松鼠找花生果》,就这样和孩子们轻轻松松地进入了课堂,让他们和小松鼠打招呼好像是身临其境了一样,这样运用直观、形象的图片创设愉悦、轻松的课堂教学情境,使他们感到很有趣,很生动。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充分开展创设了鲜活的空间,教师也变换角色参与其中,整个情境立体化,趣味纵横。其次“以读生趣,深入感知”。进入教学后,一句过渡语:那就让我们一起和小松鼠去找花生吧。走,我们出发了!出示图一:一片花生地……请小朋友来分角色朗读,通过实际情景再现,以及想象说话,让学生简单明了地明白意思,并用说话来反馈自己的理解。最后“以展存趣,拓展延伸”。在指导学生理解“绿油油、黄灿灿”两个词语之后,问学生:这类词还有很多,你能说一说在它们家庭中还有哪些吗?启发引导说说ABB形式的词出示:绿油油、黄灿灿、蓝湛湛……
二、充分把握讀书环节,把握文本内涵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足见读书对理解文本的重要。第一课时是感知课文,那么有层次的朗读应该是有效感知文本的最佳途径。“书不读通不开讲”这是许多名师上课的经验之谈,特级教师上课很注重学生对文本的充分理解,所以一篇课文的开始往往从不同层次的朗读开始,第一课时采取不同方式读书应该是初读教学变得扎实有效的法宝。
对于初读指导,要步步踩实。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所以我想,低年级的课堂尤其要有趣,尤其要注意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下功夫。
总之,读的形式要多样,读要有层次性,让学生经历从初读——细读——再读的过程。
三、把握主旨,注重整体,提高第一课时整体感知的有效性
语文教学强调从整体入手,课文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第一课时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对文本有完整的认识。教师应在有效初读后,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初读体会,说出感受,使学生对文本形成粗略的整体印象,达到放下课本还很清楚的地步。
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可以有很多种形式,次序可先可后,要视课文的难易程度而定。方法也有几种,如:师出示提纲挈领式的填空;将课文插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听读或自读课文后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利用巧妙的方法,提高第一课时生字词教学的有效性
1.在语境中识字。生字词教学应渗透在上课的始终,而不是在教生字时才教。在书写课题时,就应该开始生字教学。我在开始进入课题时,让学生边喊一喊“小松鼠”的名字,边伸出小手写一写,这样既知道了它的读音,又熟悉了它的写法,从而加深对“鼠”的认识。脱离语境识字,认读效率不高,生字词教学应该从板块化呈现。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抓住“绿油油、黄灿灿、自言自语、奇怪”这些词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通过不断地朗读课文,既认识理解了词语,又巩固了课文内容,明白花生是在地下结果的这一道理。不仅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锻炼,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争取更好的教学效果。这样,字就不再是冷冰冰的符号,而变得有温度和深度了。
2.识与写结合。教学“旁”和“留”我就采用的是识与写相结合的方式。
3.识字与朗读相结合。我课堂上采用的方式是有时先读文入手,再语境识字,然后再读强化;有时也可以先从字词入手,再带到语境中感知。
4.识字时,充分调动学生用熟字帮助记忆生字。教学中,我在教学“直”的时候,就和学生以前认识的“真”结合起来,“真”去掉下面的部分;“每”就和以前学过的大海的“海”去掉一个三点水旁结合起来,这样就降低了学生识字的难度。
在板块化的识字基础上,我还引导学生采用“串词连句法”,既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可以把识字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
一、写美景引导写作,抒发情感
1、刚才同学们向大家介绍了自己去过的或自己最想去的风景优美的地方,并且把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风景怎么优美介绍地非常精彩,让人听了非常想去。那你们想不想让更多的人也知道这些风景优美的地方?那就拿起你们手中的笔,把你们刚才介绍的或你听别人介绍的风景优美的`地方写下来,咱们寄到报社去,让更多的人看了你介绍的地方,也能去那里旅游,好吗?
2、学生构思动笔习作,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二、品美景评析美景,交流感情
1、小组评析。请同学们把写好后的文章读给小组内同学听听,让同学们评一评。
2、你瞧,这是一位叫小东的同学写的文章的呢?咱们看看他向我们介绍的是哪里的美丽景色。(出示范文)
楠溪江畔的千年古村苍坡村,它位于岩头镇。这里很古老。古寨墙、古路道、古住宅、古亭榭、古祠庙、古水池以及古柏等等,处处显示出浓郁的古意,听说这些古建筑还是宋代时候建的呢!村庄最有特色的就属 文房四宝了,也许你会奇怪笔墨纸砚怎么会跑到村庄里去了呢?想知道缘由吗?那就随我走进村庄看看吧:你瞧,那铺砖石的长街为笔,凿5米长的条石为墨,东西两方的池水为砚,用卵石垒成的方形村墙,像不像一张展开的纸呢?
同学们,听了我的介绍,你们是不是也心动了呢?
你觉得他写的怎么样?这个地方哪最吸引你?
同时,教师根据本班学生写作情况,挑选水平中下的文章全班评析,适时指点。
3、学生再次修改习作(也可同桌互相修改)。
9月26-28日,我有幸参与了在浙江嘉兴举行第四届“四地五校”教育教学(此文来自)交流活动,对于有效课堂创设有了更深理解。回顾自己亲身参与《大自然语言》执教过程,并学习与倾听了同行优秀教师“同课异构”和专家周到点评,我对于如何更好地进行说明文教学有了一定反思。
一、有高度:目标须先行,有舍才有得
《大自然语言》是浙教版八年级上一篇事理说明文,也是一篇传统篇目。作者是我国著名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文章从一年四季物候变化谈起,形象说明什么是“大自然语言”,在此基础上自然引出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并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四个因素,最后则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重要意义。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从具体到抽象地说明了有关物候学事理。
文章中可挖掘“点”很多:如从全文到段落都采用逻辑顺序,思路清晰;第一二节语言优美而富有感染力,历来是教学中语言品味重点;同时,文章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语言准确而通俗,值得学习与借鉴。可以说,这是一篇说明文中典范,并且已有众多名家珠玉在前,我刚拿到课文时候一时有些茫然。
起初,我力图面面俱到,试图在一课时中将文章条理、语言生动性和趣味性兼顾。试教证明,这是一堂让学生学得很累课。对于课文特点,他们也许都在教师导引下有所了解,但远远谈不上理解——一切都如浮光掠影,缺乏深层感悟。
下午上课前我用希沃白板打开了语文园地一的课件,并找到了许多复习巩固的游戏?语文园地一中,识字加油站一板块,让学生通过认识有关天气的词语,积累更多与天气有关的词,而我在教学中,却忽略了这一点,这点要加强。在字词句运用一板块,是让学生认识字母表,能有序地认读,能将大小字母相对应熟记字母表。这个板块我通过学生的各种方式读,通过翻阅字典中的音序索引,让学生初步了解大写字母的用处。接着我让学生观看了一首拼音字母歌的视屏,并让他们边拍手,边唱儿歌。我发现部分同学不是很愿意唱出来。只能又变换方式,激发兴趣,我让男女生赛读,打乱顺序读,效果比较理想。
在读一读,写一写的环节,主要教学目标为让学生区分韵母是an和ang的生字。这一环节,我让学生举手回答,并填空。再用一个识字小游戏,加强学生识记。学生们乐此在其中,全班同学都积极参与到其中,场面一度失控。好在我用自己的威严镇住了这些“泼猴”。我顺势又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字中有an或者ang呢?”同学们通过小游戏中的生字反馈出,还有其他包含an.ang的生字。如:安、关、燕等字中含有韵母an。康、汪、王等字中含有韵母ang。
【教学片段1】
1. 情境创设。
假如用一根比地球赤道长3米的铁丝将地球赤道围起来, 铁丝与赤道间的间隙处处相等, 那么铁丝与赤道之间的间隙最大能放进 () (把地球看成球体, 已知赤道周长为常数l, l=2R, π≈3) 。
A一个篮球B一盒粉笔C一个乒乓球D一粒红豆
2.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问题给出后, 学生有点无从下手。问题出在学生缺乏数量观念及实际经验, 地球有多大?3米对于学生来说很长了, 但相对地球赤道又可忽略不计。学生难以画出平面示意图, 探究活动无从开展。开头就把学生给吓倒了, 最后只能不断代替学生进行探究, 而此情境也渐渐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完成此题后, 笔者又提出了以下的问题:如果把地球变成篮球、乒乓球呢?请说明理由。
在第一题的打击下, 学生的探究热情已大大减弱, 教室里寂静一片。究其原因, 设计由于脱离学生经验, 探究活动变成了老师不断暗示、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反思之后, 在立足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动。
3.再设计。展示问题情境:假如用一根比篮球最大球截面的周长大3米的铁丝将篮球围起来, 铁丝与最大球截面的圆周之间的间隙处处相等, 那么这个间隙能放进一个拳头吗?
问题1:你能画出示意图吗?
问题2:你能说说什么是间隙吗?
问题3:如果设最大球截面的圆周长为l, 你能求出这个间隙吗?试试看。
问题4:你发现了什么?如果篮球换成地球, 结果又是如何呢?
4.教学反思。《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与交流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 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 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若教学设计忽略学生已有的活动 (生活) 经验, 纸上谈兵, 学习内容难度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那么, 学生在学习探究中就会有较大困难, 其教学效果也必将大打折扣。
若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探究, 背景简单, 学生有话可说、有能力可用, 教学目标往往更易实现。以篮球为情境载体, 学生容易入手, 通过对两圆间隙的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 不难发现与原物体的半径无关, 这样再将研究对象换成地球, 也就没那么难了。一个缘于重视学生活动经验的小小修改, 不仅让数学贴近了学生生活, 更增加了学生探究的热情, 这样的探究, 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教学片段2】
1. 探究活动。
任意选取几个不同的x值计算代数式x2-2x+2的值, 猜想代数式的取值范围。
2. 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由于每个学生的取值不同, 探究后的结果五花八门, 如:x2-2x+2的值大于0;x2-2x+2的值大于x;x2-2x+2的值是偶数……学生的探究缺乏方向, 因此耽误了大量的时间。为使学生探究方向更为明确, 探究更深入, 笔者决定在设计中增加一些问题。
3. 再设计。
已知代数式x2-2x+2, 回答下列问题:
(1) 填表。
(2) 换几个数再试试, 你能发现x2-2x+2的取值范围吗?
学生做到第2问时, 课堂出现了两种声音, 一种认为x2-2x+2的取值范围大于0, 还有一种认为x2-2x+2的取值范围大于等于1, 两个“派别”似乎都很有信心, 为便于表述, 暂且分别称呼为“持0派”和“持1派”。
师:既然大家意见不统一, 那么就请两派各派代表进行PK, 直到一方无话可说、无理可论便算赢。
(此刻, 所有学生都在为自己的一方出数据谋方法, 很快“持0派”的代表站了起来)
“持0派”代表:我们通过大量数据代入, 最后发现没有一个数据小于0, 因此, 我们有理由相信x2-2x+2的取值范围大于0。
“持1派”代表:没有数据小于0, 并不代表它的范围就大于0。我派观点倾向于取值范围大于等于1, 请问“持0派”代表, 你们能找到x2-2x+2的值是零点几的吗?
(“持0派”似乎陷入了困境, 他们确实没有找到相关数据能使x2-2x+2的值是零点几的。“持1派”很得意地欢呼着自己的胜利, 而此刻又一位“持0派”代表站了起来)
“持0派”代表:按照“持1派”代表的说法, 没有数据小于1, 并不代表它的范围就大于等于1, 你有证据能说明你的观点吗?
(得意中“持1派”立马被泼了盆冷水, 看来只用数据说话是不够的, 还得有说理过程。于是, 教室里又安静了起来)
“我发现了!”“持0派”的一位同学兴奋地举起了手。
“持0派”代表:我发现, 确实应该是大于等于1的, 我们对x2-2x+2进行了变形, x2-2x+2=x2-2x+1+1= (x-1) 2+1, 由此, 可以判断x2-2x+2的取值范围大于等于1的。
此时, 教室里掌声一片。
4.教学反思。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解决问题, 而有时由于一些问题过大或过于开放, 学生会毫无方向, 思考与探究就显得比较无序。若在设计上先窄一点, 然后再放开, 那么学生在探究时就会更有针对性。对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其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素材。
【教学片段3】
1.感受完“眼见不一定为实”的生活实例后, 笔者给出了下面一个实际应用问题:
为了增加美感, 把长为am, 宽为bm的长方形草坪中间1m宽的笔直小路, 改为宽恒为1m的弯曲小路, 这两条小路的面积相等吗?
2.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笔直小路的面积学生基本上能解决, 弯曲小路的面积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后, 也很快想到通过剪拼或平移的方法来求弯曲小路的面积。随着结果的产生, 学生的困惑也随之而来:小路的长度不一样, 面积为什么却一样呢?由于原设计并没有继续探究, 所以学生的困惑并没有得到解答, 如果这道题能改动一下, 探究再深入一点、开放一点, 利用学生的困惑将他们的探究热情再发挥一下就好了。于是, 进行了下面的尝试。
3.再设计。为了增加美感, 把长为am, 宽为m的长方形草坪中间1m宽的笔直小路, 改为宽恒为1m的弯曲小路, 这两条小路的面积相等吗? (图略)
学生通过剪拼或平移的方法完成此题后, 再提出了以下问题:
问题1:弯曲小路比笔直的小路长, 但面积却相等, 你能再设计一条等宽且面积依然为bm2的小路吗?试试看。
(展示各种正确的设计方案)
问题2:这些设计方案都有哪些共同特征?
问题3:将一个长为a米, 宽为b米, 高为c米的长方体蛋糕, 从中间竖直切下0.1米宽的蛋糕, 若改为沿宽恒为0.1米的两条弯曲线条切下, 被切下的这两块蛋糕体积相等吗?
4. 教学反思。
我们常见的第一课时教学有以下几个步骤:审题——自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词语——了解内容 ——划分段落等。老师们通常都十分重视对课题的导入,如简介人物、介绍背景、讲述故事或是引导质疑,形式可谓是丰富多彩。但是当老师按部就班地完成了以上程序,学生的积极性刚被调动起来的时候,就很少再涉及课文的内容,老师们太过留恋传统教学的结果往往就是抹煞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我们说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枯燥无味的,是无效的课堂体现。
如何关照第一课时的教学呢?我认为,提高第一课时的有效性乃是当务之急。
一、努力做好预习工作
1.加强课前初读指导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都是读书的重要性。的确,在语文教学的第一课时中,读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是为理解课文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老师能多多利用早读课,深入班级了解学生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比如词句的解释,难句的朗读,都能使老师在第一课时中进行针对性的朗读指导,提高度读书的有效性。
2.为学生提供具体的预习要求
我们面对的往往是缺乏自学能力的小学生,要提高课堂的效率,抓好预习这一环节是至关重要的。老师可以提高预习作业的难度和深度,或是指定需要查字典的词语,或是请同学们每人准备好一个最有价值的问题。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前就进行了有目的的思考,带着思考来学习课文,会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从课题着手,激趣导入
文章的标题就像眼睛一样。出色的题目,准确鲜明,引人入胜,提示文章内容,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阅读,首先要学会读题目。文章题目就是学生展开阅读学习的突破口。例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品读好课题,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更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再由课题质疑,“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有什么独特之处?这棵樟树长什么样子?和宋庆龄有什么关系?”带着这些问题去读,学生会比较有兴趣,能自己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学生有成就感,那阅读的兴趣会高一些,接着再相机引导学生读通一些难读的句子,记牢几个难读、难写、难理解的词,把课文读通顺。
三、抓关键词句,读通理顺文本
我们有时会错误地认为第一课时的教学不能理解课文,也就是不能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其实这样的想法大错特错,根据我们自己的阅读习惯,试问,有哪个人阅读一篇文章时一定要把所有的生字与词语都理解清楚了再阅读的?我们要求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而“读通”是第一课时的重点,应放手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朗读课文,让他们更多地接触语言材料,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在试读中教师还要注意指导,引导学生在读中动笔,划出生字新词、难读句段,并在难点处回读、反复读,示范读等,以期达到正确、通顺的朗读。
所以,我认为在第一课时的时候,可以根据情况适当涉及课文的理解,这就需要老师能抓住课文的重点,找到能统领课文的关键问题,为下一课时的教学做好很好的铺垫工作。如《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课文重点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感悟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文中多次描写了儿童,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儿童的语句,重点朗读体会。不需要过多的讲解,让学生可以谈谈各自的体会,这对下阶段的学习很有帮助。
在读通理顺课文后,引导学生抒说感受,形成整体印象。在此基础上,再适时切入重点,抛出话题,引导学生读悟,然后在高潮处、在疑难处、在矛盾处戛然而止,留下悬念。这样既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又达到课虽下、趣还浓的目的。这样的第一课时才不失有味道,有亮点。
四、结尾处留下悬念,为下一课做好铺垫
语文第一课时在结束时,教师设置疑问,抛下话题,启发思考,留下悬念,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还是《二泉映月》一课,在一遍遍朗读描写月亮的语句之后,可以提出这样的疑问:“同学们,课文明明是写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背景的,可为什么课文给了很多关于月亮的描写呢?”老师就可以以此留下一个悬念:“对阿炳来说,他历经沧桑……有太多太多人生磨难,是什么让阿炳有了创作这首世界名曲的灵感?和月亮有关系吗?”
又例如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初读后学生充分感受了黄河的气势非凡,课结束时抛下话题“这么壮观的黄河,谁能成为它的主人呢?它需要哪些条件呢?我们下节课来讨论。”以此来引起学生细读的欲望,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做足铺垫。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很多公开的教学活动中,的确也很少能听到第一课时的教学,这样会给语文老师造成第一课时并不重要,或是第一课时不精彩可言的假想。但是,如果你留意的话,会发现有很多特级教师的公开课,第一课时的教学往往比第二课时更精彩。例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执教的《第一次抱母亲》,看似漫无目的地闲聊,却通过几个关键词的理解与体会,将学生一步步代入课文的意境中去。对“愧疚”、“惭愧”、“仰面摔倒”等词语的感悟,都在课文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以此来感悟“我”和母亲的内心世界。
我们知道教无定法,老师应根据课文的题材与长短来合理安排第一课时的教学,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师本人的特点灵活驾驭课堂教学,不再重复以往单一的第一课时教学。
我们的教学始终是为了服务与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大化地学习知识,第一课时看似简单实则不简单,需要我们第一线的教师不断地探究钻研,让每一节课上出高效来,是我们每一位母语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语文园地二包括口语交际和习作及我的发现等,我将其分成三节课授完,口语交际讲名人的故事,早在几天前我就给学生布置让学生准备,今天我组织学生以一个讲故事会的形式开展了此活动,由于学生的表达不是很流利每个学生讲的很费时间,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有讲的机会,也为了使学习过程不因时间短促而受到影响,我在班里先挑了一个学生为大家作示范讲故事,王祥光讲了个董存瑞的故事,讲完后其他学生有意见的可以提也可以补充。然后分成十二个小组,每组四个人每个讲一个故事,其他同学听并补充,讲完后每个同学都说说自已听故事后的感受。学生们开始讲了,我在每组轮流进行指导,指导其带个表情等,最后要求学生小组公选出讲得最好的一个同学。
在评选时各小组都能客观公正,只有一个小组成员互相对立,选优秀时意见各不相同也不能统一,选出以后当我在全班进行颁奖时有同学又开始反对,这时我以他们为例为学生讲了合作的重要性,为了警示,我将这小组的评奖资格取消。这样在小组里练习了口语。第二节学生说一个身边的人的故事,不少学生都只是看到身边的小事什么借橡皮了等,不能突出故事中的人物,我想如果先让他们说说他们身边的英雄,给他们一个点的概念再放手可能会更好。接着,讲我的发现,发现三个句式的不同等学生掌握得较好。
语文园地的教学除了要延续课文学习的内容知识,更要以生活为主线,让学生充分地感知、体验生活,思索生活,理解生活。而教学的过程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的运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回忆自己的课堂教学应该说值得商榷的地方可能会很多,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简单总结。
1、教学效果(思效)。
就“交流平台”来说,主要是对课文内容的回顾,以及对于相关课文知识的运用和积累。这部分的学习,教师做到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积累运用。学生在读、说、交流中发现写景文章主要的在于想象画面,通过看、听、闻、想,将语言文字具体化,在脑中形成画面感。这部分的学习等于对课文内容有了一个系统的“复习”,通过这个环节的交流,学生对于本组课文的内容进一步理解了。
“书写提示”是新增的练习项目,字体范例内容是《观潮》中的语段,最主要的是旁边的提示,对于书写的格式、标点符号、书写态度都有明确要求,让学生对于写字要求更加明确。
在“日积月累”的处理上,教师做到了放手让学生自由诵读,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乐趣。
2、教学收获(思得)。
(1)通过交流平台,学生对于本组课文的重点有了进一步的把握,起到了“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2)强化了语言文字训练。尤其是在“词句段运用”部分,学生不仅透过这些词语与句段对于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且强化了语言文字训练。用“风”“烟花”“雷雨”“小狗”说几句话,并且按照要求用上“霎时”“顿时”“忽然”,这其实是对于词语的辨析和运用;而“过了一会儿”“一会儿工夫”则是对于语言组织方面的规范。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对于如何丰富语言、如何条理性表达有了更深的认识。
3、不足之处(思失)。
虽然我感觉在这次的语文园地学习中,就是复习、积累和运用,应该是没有什么难度,但是依然有些许遗憾:尤其是“语句段运用”部分,这些词语学生能够理解,但是在运用方面过于狭隘了,很明显学生缺少“生活”。在平时教学中应该以生活为主线,要善于捕捉学生生活的资源,把学生生活中的资源,作为语文园地教学的源泉。
现在来说,学生虽然不缺少“生活”,但是的的确确缺少对于“生活的观察和发现”。
4、改进措施(思改)。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第一课时;重要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明确课前预习目标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语文精读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不仅要处理好课程标准、文体、学生原有认知水平的关系,还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合理地制定教学计划,明确今后课时教学目标的重点。因此,教师在确立教学目标时,要通过课前预习,把学生实践和教材内容结合起来,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课前预习是阅读教学的必要任务,也是实际上的起始学习阶段,虽然是在课前,但已经把第一课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涵盖进去,是整个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基础阶段。预习的深入与否不仅与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关系,更主要与教师的课前预习指导有密切关系。其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第一课时的教学的效率。教师在布置课前预习时不可随意马虎,必须经过缜密思考,在充分了解学生状况和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科学制定课前预习计划,把课前预习作为第一课时教学的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及时关注学生的反馈交流,才能收到应有效果。教师对预习的设置是否合理,必然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程度,如果学生预习时敷衍了事,教学第一课时的进行很难收到预想的效果。教师在指导课前预习时一定要认真,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课前预习这一环节在第一课时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教师应该统筹安排,与课堂教学同样重要,并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课前预习要求。最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不同的学生,设计确定不同的课前预习计划。这样在课堂上,教师提高适时检查,认真分析学生的反馈,进一步合理安排第一课时教学,以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有效培养孩子们的自学能力。
二、强化初次阅读效果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初读训练,熟读课文是第一课时教学的重点。初读充分将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深入理解文本。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应是让学生把课文读通,初次阅读最容易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文章读的通顺,以后的教学进行的必然顺利。抓好初读的第一步,加强必要的引导,教师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把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反复阅读,直到读通读顺为止。语文精读课第一课时非常重要,课堂上必须强化学生初读的效果,教师引导学生把难读的语段要耐心地一遍遍反复朗读,细细品味,努力达到预期效果。教师必须加强读书方法的有效指导,引导学生读一遍有一遍的滋味,阅读要收到应有的效果,初读可分三步走:第一遍要求学生借助生字表读通课文,将预习中不理解的词语带进句子,在文章语境中理解词句,联系上下文进行深入理解。教师对学生阅读过程中的质疑进行归纳讲解,引导学生回味阅读,进一步思考。这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能够收到较好的阅读效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它应贯穿在每一堂课、每一个环节中。但在许多教师的潜意识里,初读只要完成读读课文,写写生字的目标即可,至于培养学生的思维,那是精读课文的事。事实上,初读也应创造一切机会挑战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如高年级学生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应鼓励其联系上下文理解,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而不是不加思考地抄写教材全解或其他工具书。小学语文教材中入选了许多抒情性散文。这些文章情感强烈,层次多,学生很难把握其总体。教师在学生初读的基础上不妨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思路,列出结构提纲,然后串点成线,理出头绪,把握整体。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夯实词语教学基础
对于语文教学无论走到哪个阶段,字词教学始终不离不弃。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其根本是做好词语教学工作,夯实词语教学基础。教师要针对学生不同的年龄段,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低年级学生由于知识范围狭窄,认知能力有限,故字词教学为第一课时重中之重,中高年级学生由于认识水平提升,视野不断拓宽,花在字词教学上的功夫则减少,重点应放在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在读通、读顺文章的基础上进行的“篇章”教学,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小语教材的编写中,识字教学贯穿始终。并不是所有生字词语都要检查、识记。我们可以选择学生朗读、理解有困难的,容易混淆的、多音的等复杂的词语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其他一些生字词则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解决。词语只有在融入课文情境中才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单独列出的词语在进行教学时要结合课文内容,尽可能在反复阅读过程中体会这些词语的深刻意义。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生字生词,可以与前面学过的进行对比记忆,这样可以在新词教学的基础上积累更多词语。另外,语文第一课时在结束时,教师可通过教学情境设置一些关于新学词语的问题,给学生留下进一步探索的悬念,以此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四、结语
虽然教学有方,但毕竟教无定法。做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第一课时的相关工作至关重要,但教师应结合实践,根据具体情况,探索最适合的教学方法,不仅仅停留在固定的传统教学模式上。从总体上认识小学语文阅读第一课时教学的特点,高度重视这一过程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走好进入课外内容的第一步,提高第一课时教学的有效性,为第二、第三课时的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韩莉.我看第一课时——浅谈小学语文阅读第一课时的有效性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 2012(2).
[2]周洁.聚焦第一课时 关注阅读教学[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3(4).
《人类的“老师”》是一篇有关仿生学的科普小短文。本课的设计旨在凸显科普文文体特点以及中年段阅读教学特点, 主要体现以下三点:
一是利用思维导图, 提取信息。科普小短文条理清晰, 逻辑鲜明, 运用思维导图, 能快速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 提取重要信息, 并实现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之间的转换,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语言。
二是凸显段的学习, 领悟写法。本课教学重点聚焦第2自然段的学习, 利用思维导图, 梳理飞机发明的过程, 感受段落表达的顺序, 从而发现段落的写法, 领悟文章语言表达的奥秘, 并尝试用这样的方法进行语言实践。
三是重视自主学习, 让学于生。课中多次开展独立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 真正实现“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来梳理课文内容, 提取重要信息。
2.聚焦段的学习, 利用图文转换方式, 帮助学生理解语言, 并尝试实践运用。
3.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仿生学方面的知识, 激起探索自然的强烈愿望。
【教学过程】
一、利用“思维导图”, 梳理课文脉络
1.出示课题, 了解预学情况
师:同学们都预习过课文了, 课题中为什么要用双引号呢?你还读懂些什么?
2.出示“思维导图”, 梳理全文
师: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很多“老师”, 也介绍了很多发明创造。我们能否把这篇长长的课文浓缩到一张图中?请大家先默读课文, 再根据课文填写。
3.交流, 点评
(1) 学生上台分享填写的内容。 (教师随机指导两方面:一是读好文中出现的新词———“薄壳结构”;二是学生提取信息时, 要注意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和概括性)
(2) 教师小结:我们把一篇课文读成一幅图, 课文内容就一目了然了, 像这样的图我们把它叫作“思维导图”。
二、利用“思维导图”, 解析发明过程
1.再读课文, 质疑追问
师:同学们, 人类的老师有这么多, 它们是怎么教人类的呢?在读课文的过程中, 你们有什么发现?请用“谁是人类的老师, 人类从它身上得到启示, 发明了什么”的句式来说一说。 (学生交流, 随机评价)
2.合作学习, 初悟写法
(1) 师:人类是怎么向这些生物学习的呢?让我们先把目光聚焦到第2自然段, 好好读一读, 想一想, 说一说。
(2) 小组合作, 完成新式飞机创造发明的思维导图。
师:从同学们的交流中, 我们能感受到新式飞机的创造发明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自古以来, 人们就想飞 (课件出示思维导图) , 到了1903年, 人们才从鸟的身上得到启示, 发明了飞机。那么人类在这个发明改良的过程中, 还经历了哪些阶段?请再次默读第2自然段, 找出关键词后, 再由四人小组讨论完成思维导图。
(3) 交流汇报, 小组展示。 (教师重点指导:台阶下方填写时间, 台阶上方填写从什么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什么)
(4) 利用思维导图, 师生合作梳理发明的过程。教师说含有时间的句子, 学生说创造过程。
(5) 教师小结:飞机的发明改良就是经历了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呀, 人类的探究永无止境, 未来, 飞机的发明创造还会继续进行。
3.自主阅读, 深究写法
师:请同学们再次默读第2自然段, 你发现这一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吗?先写什么, 再写什么, 最后又写了什么?
教师小结:飞机的发明改良就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问题的发生、科学家发现秘密并进行发明创造。 (板书:发生寅发现寅发明)
课文的第3、4自然段是否也写到这三方面?请大家读一读第3、4自然段。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发现课文这三段的写法大致相同, 但第4自然段没有写问题的发生, 随机指导学生补上发生的问题)
三、利用“思维导图”, 实践语言转换
1.介绍仿生学
师:像文中介绍的这样, 人类借鉴某些生物的特点改进工程技术的科学, 我们称它为“仿生学”。生活中仿生学的例子还有很多。
2.练习语言转换
课件呈现两个仿生学的例子, 请学生选择其中一例, 学着第2、3、4自然段的方式介绍它的创造发明过程, 同桌间说一说。
3.指名交流, 点评
师 (补充介绍) :鲁班从茅草身上得到启示, 发明了锯, 被誉为“中国第一个仿生学老师”。因为四边形的课桌不够灵便, 宁波的一位老师发明了六边形课桌, 使用起来就更灵便了。
4.追问课题
师:学到这儿, 让我们再次聚焦课题, 此时, 你对“人类的‘老师’”有没有什么新的理解呢?
教师小结:是呀, 人类的“老师”其实就是人类自己啊!因为人类善于观察, 善于发现生物身上的特点, 敢于尝试, 才有了这么多的发明创造。
四、拓展延伸, 推荐阅读
1.链接课外
师:人类利用生物进行发明创造的例子还有很多, 瞧——— (课件出示:松鼠的尾巴是人类发明降落伞灵感的来源、防毒面具是根据猪鼻子发明创造的……)
2.推荐阅读
师:同学们, 相信你们对仿生学一定还想了解得更多吧, 老师推荐大家阅读一本书, 叫《神奇的仿生学》, 由德国作家安提亚·赛安所写。同学们课后可以去读一读, 你今天课堂上的疑惑或许能在书中找到答案呢。
五、课后作业 (自选一或两项完成)
说一说:我要将课堂上了解到的仿生物品创造发明的过程说给他人听。
写一写:意犹未尽, 我想把课堂上的仿生例子像第2、3、4自然段一样写下来。
画一画:利用思维导图来概括课文内容、演示新式飞机创造发明的过程, 真有意思, 我想选一篇课文也自创一幅思维导图。
读一读:《神奇的仿生学》。
【教学反思】
教学课文时, 我们想要的总是太多———弱水三千, 不舍一瓢;想当然的总是太多———认为自己行, 学生就行。如此, 往往一节课中内容多, 任务重, 教师上得累, 学生学得累。怎么样把课上得简单一点呢?笔者依据文体特征和中年级阅读教学的特点, 借用思维导图, 一张图成就了“简单”。
一、“简单”一张图, 思辨在行进
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便要力创情境, 激发学生认知发生冲突, 设疑、解疑, 点燃思维火花。笔者在课中三用思维导图, 梳理文脉、探秘语段写法、进行言语实践, 将阅读与思维过程具体化、直观化, 然后在交流点评中继续碰撞, 充分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 提升学生的思考力。
二、“简单”一张图, 言语在实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人类的“老师”》是一篇科普说明文。科普说明文一旦入选语文教材, 就明确了它的定位———必须成为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有效载体。因此说明文教学理应具有语文课共有的特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提高。本节课, 笔者借填写思维导图之机, 其一之实践指向语言, 引导学生在比较鉴赏中感受语言的准确性和信息提取的概括性, 如科学家根据鲸发明的是“流线体”轮船, 而不是轮船, “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建筑物”可以概括为“薄壳结构”的建筑物。其二之实践指向表达, 引导学生发现第2、3、4自然段特殊的表达方式, 均含有“问题发生、秘密发现、创造发明”三个内容, 随即提供其他仿生学例子的思维导图, 实现在仿写迁移中学习其独特表达的目的。
三、“简单”一张图, 方式在改变
中段学生阅读科普性文章, 往往会停留在关注科学知识的层面。如何引导学生透过文字去探读文章的表达、文字的运用, 本堂课以思维导图为任务驱动, 促发学生自主默读课文, 与文本对话;促发学生之间交流磨合, 与同伴对话;促发小组之间质疑碰撞, 组际对话。如在第二板块交流思维导图时, 提炼“过了好久”这个时间对应的是什么, 一小组提炼的关键词是“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 另一小组提炼的是“蜻蜓翅膀末端有厚斑, 防止颤抖”, 显然, 第二小组的提炼更为精准, 怎样让学生发现?研读思维导图、比较思维导图, 学生畅所欲言, 成了课堂的主人。
《乌塔》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组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的一篇略读课文,写的是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故事,表现了这个少年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对生活的热爱。全文叙述的事情具体清楚,揭示的主题耐人寻味。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指导学生在自读自悟中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就课文的学习提出自己关心的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人游欧洲,这对没出过远门的中国小朋友来说,是一件不敢想的事。教学时要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发表对此事的看法和自己的见解,并愿意与大家交流阅读感受。此外,文中的乌塔无论是在行动上还是理念上都与我们现在的独生子女有着极大的反差,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会使学生开阔视野,了解世界上其他国家儿童的成长经历,而且学生在对比中认识要增强自己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根据文本特点、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2、能对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增强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教学难点是感受人物的特点,并在阅读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
根据以上思考,我觉得在教学呈现过程中体现了以下几点:
1.大胆放手,自读自悟要“足”
略读课文的教学最大的目的也就是让我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因此实施略读教学要大胆放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自读自悟。
因此我组织学生明确课型后,给学生5分钟时间去初读,想办法读通读顺,在这过程中,好的学生可以走几个来回,即使是能力最弱的学生,他们也会有足够的机会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课文给读完。在引导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的片段中,先是读读课文,自己试着说说。在学生出现概括困难时,我用填空题作为扶手帮助学生。在优生示范后,我并不就此而止,而是把学生的个体学习转化为群体学习,再次鼓励同桌互相说说课文内容,学生便能简洁地说出课文内容。
2.反复斟酌,重点聚焦须“精”
略读课文讲究“略中有精”, “精”读的点要更突出、集中,要与文本的主题内涵和教学目标紧密联系。教师需要反复斟酌,寻找准确的着力点,从而使力气真正花在刀刃上,通过有层次的阅读,在内容理解、情感陶冶与语言感悟上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我选择 “精”的着力点在讨论“乌塔是个怎样的女孩子?”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抓住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反馈时,我的处理不是平均使用力气,而是重点点拨句子“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和“乌塔对我这番解释很不满意,马上反驳说:‘……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我不明白。你的话不合逻辑。’”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调动生活经验,理解“反驳”“不合逻辑”“为什么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等语句,然后,“再读读这两处语句,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感受作者的表达准确,以及乌塔的个性鲜明,体会乌塔在行动上的独立,正是基于精神上和思想上的独立。
3.提示引路,语文实践重“法”
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应该注重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法,循法而学。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既将前后的课文连接起来,又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我们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段学习提示,努力挖掘学习提示的引领资源,指导学生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在这个大框架的建构下尝试运用其他方法开展字词句的学习和感悟。我让学生明确略读课文的课型,自主学习提示,画出学习任务“①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②乌塔这样做好不好?把自己的看法与大家交流。”并根据学情给予一个扶手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在关键词语的教学上也是渗透以各种方法,如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重点词语“惬意”、“反驳”等词,抓住学生可感受得到的方式让学生感性地理解。
4.整合资源,课外拓展求“宽”
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略读课文的教学,在进行课外拓展时,必须充分挖掘单元主题资源,促进课堂学习资源与课外学习资源的互为补充。如本课的教学,插入的拓展内容有欧洲的简要介绍,联系生活实际的练笔写话等。
预设总是理想的,生成总是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因素制约着,与预设有差距。
在本校的“听班制”活动中,因为手表出了问题,看错了时间,前半节课花的时间太多,后面的环节来不及呈现。
在泽雅一小的送教活动中,因为泽雅的学生学情的原因,在初读,概括主要内容的教学展开上花了很多时间,所以以学定教,重点点拨的点只保留了一处,即乌塔思想独立,有自己见解的内容。在理解“不合逻辑”时,学生换词理解为“不对”时,表述不是很准确,本来要联系上下文让学生再深入体会,也因为没有时间而作罢。
[再次感悟略读课文教学--人教版四上语文《乌塔》第一课时教学反思(人教实验版四年级上册)]
★ 四年级语文习作教学反思
★ 四年级习作五教学反思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习作范文
★ 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习作八范文
六年级《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北京的春节》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中的一课。这篇课文描绘的是春节的节日习俗,是我国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按照时间的顺序,依次介绍了老北京过春节开始的日子、腊八节、腊月二
十三、除夕、大年初
一、元宵节、正月十九几个特别的日子,文章详略得当,作者选取“腊
八、除夕、大年初
一、正月十五”进行详写,而另外几个时间段的事进行略写,文中列举了北京春节的习俗,使人情趣盎然,又增长见识。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节日,也是学生们最喜欢、最盼望的一个节日,所以在上这节课,学生们的兴趣很高。为了能使学生在课堂中轻松的理解课文。首先、上课的前一天,布置预习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两遍,诵读两遍,读通、读顺课文。2.识记字词,给生字和多音字注音,并在文中圈出新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3.搜集有关作者老舍和有关春节的资料。4.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5.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或收获,请写在书上。
通过课堂实践,我落实了“预习”教学环节,起到较好的效果。
一、有效的预习,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方法。
本节课我在课前引导了学生有目的地进行了预习,由于学生在课前预习的比较到位,能够读准字音,对于容易写错的字,学生交流了自己的记字方法,借助了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通过课前的朗读、默读能够整体把握内容,理清了写作思路。本文时间跨度大、内容多,从腊月初写到正月十九,列举了一系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这是本节课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所以,理清写作思路是学好本课的关键。文章按时间顺序安排内容,学生之前做了预习,填写了表格,就能够整体把握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起到较好的效果。
二、重视课堂上的交流、进一步体现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在引导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然后细读课文,和老师一起填表汇报,并了解详写的几个日子(腊
八、除夕、大年初
一、正月十五),找出是围绕哪些字词展开描写的,画出每个时间人们都在干什么。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初读体会年的味道。再感知,批注这几个节日里自己的感受。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读课文画句子的方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思,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评价,结合我们本地春节的一些习俗,进行对比,感悟除夕的热闹、大年初一安静和正月十五的高潮。最后、我安排了一个拓展延伸的环节,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自己家乡过春节的习俗,学生理解了课文,学会了写作方法,加之课前搜集了关于安康春节的资料进行了交流感悟,自然写起来就得心应手。
沪教版高中数学教材把二项式定理安排在高三年级第16章第5节。它既是安排在排列组合内容后的自成体系的知识块,也是初中学习的多项式乘法的一个自然推广。它与后面学习的概率的二项分布有着内在的联系,利用二项式定理还可以进一步深化对组合数的认识,又是解决整除、近似计算、不等式证明的有力工具,同时也是后面的数学期望等内容的基础知识。因此,二项式定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章教学的一个重点,可划分成3个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难点在于二项式定理的证明。传统教材是用数学归纳法给出证明。但因为很难被学生掌握,书写冗长,证明方法抽象,因而新教材干脆略去不证,只给出了直观解释,从数学的严密逻辑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我执教的班级是区内优秀学生,数学的严密推理对学生形成理性思维有很重要的意义,因而,怎样证明二项式定理,既能让学生感觉是顺理成章,不让学生(特别是学习能力稍差一点的学生)因为思维受到打压而影响情绪,又能得到定理的严格证明,使学生受到理性思维的洗涤,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本设计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问题提出]
二项式定理是初中的完全平方式和完全立方式的自然推广。由于项数多,用初中多项式乘法的方法会感觉无能为力,且要将二项式系数写成组合数的形式,传统的方法显得有些牵强,跨越大,不便于学生理解。我们的设计是利用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以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立即可以得到二项式展开式的规律,使得二项式展开式的规律一目了然。
[教学设计]
我们知道:(a+b)1=a+b,(a+b)2=a2+2ab+b2,(a+b)3=a3+3a2b+3ab2+b,那么对一般的(a+b)n(n∈N*)的展开是否有规律可以遵循呢?
设计意图:沿着发展的逻辑,引起认知冲突,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直接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情景1:一所学校有三个班级,每个班级都有a个男生,6个女生,现在要在每个班级各取一名学生,有多少种取法。
解法1(乘法原理):第一个班级有a+b种取法,第二个班级有a+b种取法,第三个班级有a+b种取法,则所有取法有(a+b)3种取法。
解法2 (加法原理):每个班级都取男生,有a3种取法;在一个班级取女生,剩下的两个班级取男生,有种取法;在两个班级取女生,剩下的一个班级取男生,有种取法;三个班级都取女生,有种取法,于是:。
设计意图:二项式定理难在系数是组合数的解释,即怎样能将二项式系数用组合数表示是难以跨越的沟壑,常常解释起来显得非常牵强。而这样的一个简单的情景设计,使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了。
情景2:某校设有n个班级,每个班都有a个男生,6个女生,现在要在每个班各取1名学生,有多少种取法?(注:n是比较大的数。)重复上面的方法可得:。
设计意图:这样得到的二项式定理的结构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因为上面的a、b是正整数,是不是对任意的实数a、b,上述等式都成立?我们要加以严格的证明。为此,写成(a+b)n=(a+b)(a+b)(a+6)…(a+b)(a+b),从上面的猜测可知,要求的an的系数为。
提问学生:为什么an的系数是?为什么an-1b的系数为?为什么an-2b2的系数是?为什么bn的系数为?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在师生的交流中,突破二项式定理证明的难点。
称为二项式定理,它是初中的平方和、立方和定理的推广。
注:在二项式定理中,令a=1 b=x,则可得一种重要的特殊情形:
联想这个等式的左端:与我们常见到的和:1+2x+3x2+…+nxn-1非常相似,能否用这样的和式常见的求和方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答案是肯定的。
相加得:
而当1+x≠0由等比数列可知Sn=(1+x)n;当l+x=0,这个式子也成立,即在这个式子中,令也可以得到二项式定理的证明。此外,二项式定理还有一些其他证法。
设计意图:此段设计是为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而特意穿插的。加强重要方法的运用,强调知识之间的联系,既对旧知识的巩固有强化作用,又为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添砖加瓦。由于前面的设计没有思维障碍,故设计一种新的证法,增大思维容量。
我们把二项式定理的右边称为二项式展开式,观察展开式有哪些特征?(由学生完成。)
(1)右边共有n+1项。
(2)次数:a是降幂排列,6是升幂排列,字母a与b的指数和是n。
(3)其中的称为二项式系数。
(4)二项式展开式中的第k+1项即为叫做二项展开式的通项,用表示,即,(k=0,1,2,…,n)。
(5)特别的,令a=l,b=x,则
例1:(1)求(a-b)6的二项展开式;(2)求的二项展开式。
设计意图:使学生熟悉二项式定理的内容,培养计算能力。
例2:(1)求(1+a)12的二项展开式中的倒数第5项;(2)求(2x+1)7的二项展开式的第4项的二项式系数和系数。
设计意图:使学生熟悉通项公式的运用,分别求出一共有几项,倒数的第5项是正数的第几项。通项公式中的k+l与中的k是易错的地方,要澄清。另外,系数与二项式系数的区别要注意识别。
[自我反思]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是最好的途径。正所谓“学问之道,问而得,不如求而得之,深固之”。本节课的教法贯穿启发式教学原则,以启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求为主,创设一个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探索的教与学的情境。在本课中,我采用引导发现法,由学生熟悉的递推公式、熟悉的情景入手,进行分析,也利用组合的有关知识加以分析、归纳;通过对二项式规律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经过观察分析、猜想和归纳(证明)来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本节课设计不仅重视知识的结果,而且注重知识的发生、发现和解决的过程,贯彻了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培育了教学内容最佳的“知识生长点”,这对于学生建立完整的认知结构是有积极意义的。
本设计沿着提出问题、设计情景、解决问题、反思应用的脉络,搭建起适合的“脚手架”,有利于突破核心思想,有利于引导学生探究。本设计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其中的第二种证法是为基础较好的学生而设计的,旨在培养学生的论证推理能力,拓宽视野,突出方法,提高境界。
本设计着重引出和推导二项式定理,而简单的应用次之,重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设计中,我注重知识的内部联系,注重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思维方式,也着重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类比、归纳、猜想等推理能力方面作了一定的努力。我启发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关注两个问题:一是数学内部问题,即如何从数学的内部建构相关知识,为解决问题提供足够的有效工具;二是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反思我们的数学教学,是否也应当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我们在学科外看数学,可能也有一番景致。本设计的情景设计就是在数学知识之外寻找适合于数学教学的问题情景。这样的想法将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数学教学的设计理想境界,我们力求做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为了这样的境界,我们在不断地努力着。
[专家点评]
1.教学定位合理到位
二项式定理的证明原理、证明过程的理解和应用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重点。对于学生而言,掌握一个原理的证明过程,明白定理证明过程中运用的原理,比知道这个定理是什么更重要,更具有潜在的教学价值。当然,从高中数学学科基本教学要求角度去分析,明白二项式定理中最主要的精华是什么,是用来算什么的,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
2.呈现学科教育价值所在
王志和老师的课以二项式定理的形成过程为主线,让学生思维由特殊到一般,通过演绎、归纳,得出定理,培养了学生猜想、归纳的能力,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本节课采用引导发现法,由学生熟悉的多项式乘法入手,进行分析,利用组合的有关知识加以分析、归纳,不仅重视知识的结果,而且注重知识的发生、发现和解决的过程。这样做一方面让学生进一步领悟和明白了为什么以前要先学习乘法原理的道理,另一方面也形成了本节课内容最佳的“知识生长点”,这对于学生建立完整的认知结构是有积极意义的。
3.适当进行德育渗透会使本设计更出彩
【一年级《语文园地一》第一课时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10-19
一年级语文《春雨的色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6-18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语文园地一》10-11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12-20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12-20
一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