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特级教师讲学体会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教师从主宰课堂的地位上退了下来,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作为教师只有善于关注、倾听学生,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才有可能扮演好自身的角色。使我认认识到,善于倾听是教师的品质,意味着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与尊重;善于倾听,善于捕捉信息,抓住一个个教育的切入点,是新型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角色只能是指导者、研究者、参与者。一句话:过去是学生听老师说,现在是老师听学生说,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教学行为。
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的资源。
倾听是一种对话,好的对话者总善于倾听。这需要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等待”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关键的策略是,要让学生感觉教师在等待和倾听。
第一,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提问”和对提问的“回应”。有些教师在“公开课”上为了更“安全”、更好按预定计划进行,往往把问题答案限制在自己所熟悉的范围之内,对于超出自己认为是恰当的范围之外的答案,就会拒绝。久之,多数学生将对所谓的“发言”感到乏味而拒绝。教师总是在等待更确切的回答,要么一个一个地叫下去,浪费了课堂时间;要么直接叫那些能够准确回答的好学生,这几乎使课堂变成几个学生的舞台和多数学生的看台。
第二,让学生感到教师在倾听。教师的反馈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鼓励或者妨碍学生的参与。教师在提问过程中显示出对学生的关注、对学生的欣赏,能够极大地激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教师提问学生的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相信自己、展现自己、欣赏自己的过程,这种提问方式带来的成就感和成功体验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动力。
面对那些回答问题有困难的学生,面对错误答案时,教师不要打断学生的回答,即使是错误的回答。有时候,学生开始回答了,却被中途打断,只能听教师对回答的提示;或者,学生开始了一个错误的回答,马上被教师打断,叫另外一位学生回答或教师代为说出正确的答案。很明显,“这两种后果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他要么没有机会说出完整的答案,要么就会意识到他的答案是如此的错误,以至于根本不值得听完。也许这两种做法都不是有意的,但学生就是这么看的。”这样,学生会感到沮丧而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
教师需要“容忍”不同,给予知识上和情感上的鼓励。至少不能把“提问”当作惩罚的手段。使用“提问”来惩罚学生,这也许是“提问”中最严重的误解之一。比如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问他一个更难的问题;对于干扰课堂秩序的学生,问他一个不可能知道的问题。等等。有的教师可能出于好意,但不管出发点如何,这类问题确实是惩罚。因为这可能让学生自我感觉很差,自信不足,更紧张,不愿意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这些只会对学习过程产生阻碍。
必要时,教师需要“追问”、“补充”和“赏识”学生的回答。这会让学生感觉教师一直在关注问题的回答进展。教师的“追问”、“补充”和“赏识”是必要的。遗憾的是有些教师喜欢经常使用一些几乎“无效”的“补充”或所谓的“赏识”:“好极了”或者“哇喔”。真正有效的补充和“赏识”至少应该是真实而真诚的:“不要使用这种程序化的、毫无意义的反应,你应该尽力澄清、综合处理、扩展、修改、提升或评价学生的回答。”
有效“倾听”是自然而然地将学生的回应转化为教学的资源。在这种倾听的环境中,学生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而不是简单的接受者。学生的回答应该成为教师进一步追问、引导的起点和阶梯。真正有效教学总意味着教师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开发并转化学生的观点,引发更复杂的回答。这样会自然而然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要让学生掌握知识,首先教师自身就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社会知识。教育界有句老话,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教师自己肚皮里没有“东西”,再好的设备、再漂亮的图片、再好听的音乐,也只能让学生产生一时的兴趣,听厌了、看厌了,可能学生就要睡觉了。
要保障学生有效地听讲,授课教师就必须要有很好的教学控制能力。众所周知,学生顽皮是天性,放任其自由打闹就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一味打压学生又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恐惧感,学生不说闹了,但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了,学习的积极性没有了,当然就更谈不上什么有效性了。
有效教学的理念最早源于20世纪前期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这一概念在受到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 被频繁地引入英语教育研究中, 并在世界各国教育研究领域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在我国, 钟启泉等人是较早开始研究“有效教学”理念的学者, 他认为, “所谓有效, 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 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 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1]从钟启泉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 有效教学中的“效”主要指效益, 尤指教学效益。有效教学是寻求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 实施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提高教学效益。
二、高中语文阅读课有效教学的重要性
1. 高中学生学习经验继续发展的要求
高中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 已经具备基本的语文素养, 但是随着身心的日益成熟和学习经验的不断增加, 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对知识的需求也不断扩大。进而, 学生在高中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发展倾向, 对语文知识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师面临的艰巨任务是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 使他们的学习经验不断增长, 帮助他们获得更为全面的语文素养, 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因此, 实施有效教学对高中语文教学来说甚为重要。
2.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要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2]从课程标准可以看出,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更多地关注学生继续学习和走上工作岗位所需要具备的语文素养, 对学生要获得的语文素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语文教师重视有效教学, 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 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
3. 高考语文训练效率的要求
高考是高中学习不能绕开的一道门槛。在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发展学生个性的同时让学生顺利通过高考是我们最好的选择。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及评价考试, 一直被认为头绪繁杂、涉及面广、方向不清, 教师和学生投入多、任务量大, 但结果往往是学生的语文素养没有得到提高, 考试成绩提高也不明显。究其原因, 我们发现这样的语文教学中, 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过分强调“题海战术”, 忽略语文教学的人文熏陶;对语文知识的分析归纳不到位, 没有重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求;教学措施选择不恰当, 课堂枯燥乏味, 能力训练缺少针对性。有效教学从关注教学效益出发, 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教学要在合理的时间内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效益。因此, 要想使学生获得高中语文学习的最大效益, 在高考时能踢好临门一脚, 教师就要重视高中三年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发挥有效教学的巨大力量, 将投入及时有效地转化成效益。
三、高中语文阅读课有效教学实施策略
通过观摩特级教师郑晓龙老师的语文阅读课以及参阅郑老师的教学研究资料, 我们认为, 实现语文阅读课的有效教学就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 有效备课, 用内心体验挖掘文本价值
教师有效备课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郑桂华老师曾指出, “有效备课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确定与阐述教学目标、处理与准备教学材料、选择主要教学行为、形成教学方案”。[3]郑晓龙老师备课时充分将这几个方面落实到实处。他强调, 教师备课要投入真情实感, 使备课过程扎实有效。确定教学目标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 精心研究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及要求, 深入分析教材文本预设的教学目标, 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
处理教学材料的重点是解读教材文本。首先, 教师应在不参阅其他与文本有关的资料的前提下, 立足于文本, 从多个角度对文本进行精细阅读, 以善感的心灵与文本对话, 避免因循守旧, 力求从真实的阅读中获得有效教学内容的启悟。其次, 教师在对文本有了自己的解读后, 应查阅与文本及文本作者有关的资料信息, 研究、整合、选择对教学有帮助的内容。教师对文本有了一定的把握之后, 就要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并选择实施有效教学的教学行为, 确立最有利于教学开展、能够获得最大效果的教学方法, 形成完整的教学方案。郑晓龙老师虽然已经是一位享誉全国、经验丰富、资历深厚的优秀特级教师, 但他的语文阅读课不论已经教过多少遍都坚持重新备课, 认真研读教材, 多元解读文本, 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 并在已有的解读基础上挖掘新的教学生长点和闪光点, 仔细打磨教学设计, 一丝不苟地务实备课。我想, 正因如此, 郑晓龙老师的语文阅读课才能越讲越有深度, 越听越精彩。
2. 有效提问, 正确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
对教师来说, 有效提问是一种提高教学效果的基本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及时为教学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对学生来说, 被有效提问是一种查缺补漏的方式, 学生通过回答教师的提问梳理和整理思路, 提高思考水平, 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有效提问还是一种重要的师生交流途径, 它能够调动积极的课堂气氛, 提高师生交流的质量, 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郑晓龙老师极其善于在课堂中进行有效提问。他指出, “教师设计课堂问题之前要熟练地把握教材, 熟悉学生的阅读心理和思维流程, 这样设计的问题更有针对性、更典型、更有价值, 能更好地启发学生的‘内驱力’, 诱导学生的探索意向, 尽快把学生引入求知的境界, 帮助学生越过思维障碍, 达到激发学生创造精神的目的”。[4]
要想做到有效提问, 教师在设计提问时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首先, 预设的问题要小而实, 少而精。教师应从中学生具有的阅读感受的角度出发, 针对课文内容的某一具体点设计问题, 问题的取向要明确, 思考角度要具体, 避免设计内容概括、思维宏观的问题, 以免学生思考时难以把握, 不知如何回答。此外, 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要太过繁琐, 从头问到尾, 容易将学生带入迷宫, 效果不好。这里举郑晓龙老师设计的问题加以说明:考查学生对“老头身子一纵, 扑向梳妆匣”和“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的理解。郑老师提出, “为什么其他地方称葛朗台‘箍桶匠’, 这个地方却称‘老头’?”“七十六岁老头为什么好似老虎能纵能扑?”这样的问题就做到了小而实, 少而精。
其次, 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启发性的提问能够使学生在通过思考完成回答后, 进一步加深理解。若要做到提问有启发性, 教师就要注意提问的语言形式、语气等, 提问时要措辞严谨、生动, 富有鼓动性和号召力, 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比如郑晓龙老师设计的问题:“有人说王熙凤‘明是一把火, 暗是一把刀’‘恨凤姐, 骂凤姐, 不见凤姐想凤姐’。贾母称她‘凤辣子’, 只三个字便形神毕肖, 入木三分。你们能体会出王熙凤好在什么地方吗?”
再次, 及时评价和引导学生的回答。学生回答问题时, 教师要迅速进行判断, 对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应的知识, 及掌握的程度如何等进行公开评价。评价时要注意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不要正面直接否定学生, 这样才能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学生认识不全面等问题, 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郑晓龙老师指出, “学生毕竟是求知者, 他们的思考与理解难免片面、表面, 或与问题的核心擦边而过, 或者接近但还欠缺, 这时候正需要老师的相机诱导, 引向正确、全面、深入”。[5]在郑老师讲授《孔雀东南飞》一课时, 他让学生谈谈对焦仲卿“徘徊于树下”的看法。有学生回答这说明焦仲卿不想自杀, 因为他对刘兰芝的爱还不够深厚, 刘兰芝为了坚守爱情毅然殉情, 焦仲卿却犹豫不决。针对这样的回答, 郑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然后作点拨:焦仲卿作为焦家的独子, 上有年迈的母亲下有幼小的妹妹, 思考的事比较多, 经过一番思考后最终选择为爱情而死, 捍卫爱情, 这足以表现出焦仲卿实践誓言、捍卫爱情的至诚本性。经过郑老师的引导,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必然更加准确而深刻。
最后, 对重要的问题要做好亲身示范。教师在学生的答案正确却不够全面或逻辑不够连贯清楚时, 要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梳理, 并在学生已有回答的基础上, 将该问题概括得更为正确、完整、清晰, 然后呈现给学生。当学生理解了问题的意思却一时不知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述时, 教师要及时用准确、生动、流畅的语言作出陈述。教师做典型示范, 能够使学生的认识理解更加深刻明了, 也使学生通过模仿, 学习和掌握了分析问题的重要方法。总之, 教师的有效示范, 是实现教学效益的重要手段。
3. 重视文本阅读, 指导学生有效阅读
阅读是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可以使学生个性化的思想得到展现。学生阅读文本, 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 否则, 学生的阅读就可能仅仅停留在熟悉文本主要内容的浅层次上, 不能发现文本的思想灵魂, 感受文本的语言之美。郑晓龙老师特别重视加强学生对文本的阅读, 他多次强调“读, 是语文学习的主线, 是素养的储备积累和能力形成的主渠道。语文学习过程中不读书, 就没有了感受、联想、想象、思考、领悟、积淀、提升的过程, 也就背离了语文教学的轨道, 语文教学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鉴于此, 删繁就简, 把学生引导到读书上来, 把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用来‘导读’, 还语文教学以本色, 成了我们的教学目标。一节课保证不少于二十五分钟阅读时间, 以读为线, 内容在熟读中吸收理解, 结构思路在阅读中梳理, 技巧语言等在阅读中鉴赏”。[6]郑晓龙老师对学生阅读进行指导时主要突出几点:首先, 阅读文学文本时要做到读通、读顺、读出感情, 能全面、准确地概述或复述课文。其次, 指导学生背诵, 教师先给学生做背诵示范, 教给学生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 寻找记忆的线索标志, 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背诵。再次, 对于经典段落篇章的阅读, 要求学生进行“美读”, 注意识别重音、节奏、韵律, 读出文字蕴含的感情, 领悟文字意境。教师通过指导学生阅读, 帮助学生实现真实的阅读, 研究的阅读, 个性的阅读, 在阅读中消化吸收教学内容, 从而促进有效教学的实现。
4. 练习写作, 鼓励学生针对课文进行写作练习
郑晓龙老师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鼓励并指导学生就课文进行写作。学生通过写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这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教学内容;写作也是学生学习课文相关知识以后,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一种真实体现;此外, 写作对学生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写作水平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 针对课文内容进行写作是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内容。郑晓龙老师认为“语文学习不可须臾不写, 学生通过写, 可以学会模仿借鉴、梳理整合以及提高思维创新能力, 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是语文学习的原则”。[7]
这里将郑晓龙老师指导学生仿写课文的一些具体做法介绍给大家。 (1) 指导学生写读书札记。学习一篇课文后, 郑晓龙老师会安排学生就已学习的内容写读书札记, 促使学生积累间接经验和认识, 把思维引向更深入和广阔的地方。 (2) 指导学生以课文作为素材, 进行改写、扩写、补写、续写、评论等。郑晓龙老师指导学生把教材中的诗歌改写成散文, 散文改写成诗歌, 小说改写成传记、剧本, 把道理变成形象, 把形象改成议论, 把白描改成铺排, 把一般叙述改成运用修辞手法的描写, 续写文章的结尾, 评点课文, 写鉴赏评论, 写读后感想等等, 形式可谓多种多样, 以此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吸收和借鉴, 把文本蕴含的情感态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实现情感价值观的教育目标。这些对高中学生来说都不算是高难度的艰巨任务, 以此代替常规的字词抄写、做练习题等, 学生往往表现出更高的学习积极性, 也更能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 (3) 引导学生写课文的内容梗概, 抄写、仿写优美的语句段落。模仿写作,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奏, 这在积累语言素材的同时, 训练了写作能力。从郑晓龙老师的课堂上, 学生的反馈可以看出, 学生写的效果非常好, 有些学生仿写的文字甚至超过课文。郑晓龙老师在进行写的训练时, 注重教给学生写作规范和思考的角度, 并提出写作要求, 给学生做示范,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让学生不惧写作, 有处下手, 从而把写的能力落实到实处, 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
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应更加注重教学效益, 有效教学无疑是一种重要形式。郑晓龙老师的语文阅读教学, 每一个环节都力行扎实有效, 在朴素中尽展成效, 堪称是有效教学的典范, 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崔允漷, 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8)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4) .
[3]郑桂华.语文有效教学观念?策略?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4][5]郑晓龙.问的问题[J].中学语文教学, 2005 (8) .
体会及反思
恩施市屯堡乡罗针田小学 李宗兵
11月8日我有幸到恩施市实验小学听了三节语文课,三节课属同课异构,均为《父母的爱》习作指导课。第一节是实小李正刚老师执教,第二节是华师附属小学杜朝晖老师执教,第三节由武汉小学熊春萍老师执教。三节课均显大家风范,各有特色,现结合名师所上的三节课谈谈自己的感受并反思自己的教学。
作文要求学生具有必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写作能力等,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写作能力的培养却常常让老师和学生都叫苦不迭,总抱怨学生下笔无物,没有真情实感,作文内容空洞无物,无话可说。听了高师们的三节作文指导课,可谓精彩纷呈,各具特色,都不乏一个共同特点:注重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和主动意识,进而使学生产生表达的兴趣和愿望,为我们展现了一种全新的作文教学模式,课堂上学生争相表达,下笔时滔滔不绝,真正体现了课程标准中“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一理念。通过这几节课,我觉得作文教学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习作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要想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一定要做足热身工作,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入手,或者是一幅幅鲜活的画面,或者是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杜老师上课时对学生问了多遍:作文难吗?其实学生对作文是感到相当难的。三位教师都从父母的爱这个主题入手,通过从学生回忆与父母之间的一些锁事中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入手,先回忆再说说后写写,使学生感到作文不难,有话可说。
二、贴近生活,写出真情实感。
习作教学要让学生说真实、实话、心理话,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将真实的生活情境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自然纷纷想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让学生说说时课堂就变得热闹起来,有的学生甚至是哭着说,其情境感染着每个学生以及听课的老师,为学生呈现了一个个美丽的画面,说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亲切之情油然而生,学生们便迫不急待的想一吐为快,让学生充分自由的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出了真情实感。
三、从片断入手,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
当学生将真实的生活还原到课堂中时,只是一个个零散的片断,怎样让这些片断化成生动的文字呢?需要老师的引导了,给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轻快的音乐中,老师用语言引领,让学生们轻闭双眼、静静回想,然后定格一个让自己感动的画面,放大、放大、再放大、定格,在回忆的过程中,很多学生
发出了会心的微笑,接下来的语言表达可以说得心应手,学生的语言在有效引导之下变得丰富、生动、大胆,一幅幅父母疼爱自己的画面被生动呈现,此时再动笔去写,就早已成竹在胸了,老师们的有效引导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习作能力。
结合名师所上之课,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觉得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备课未达精细巧妙。
对于备课,我感觉到了它的重要性,三位老师之所以课堂上运用自如,就在于他们充分挖掘了教材的宗旨和理念,掌握了教学内容的要旨,而我平时备课还达不到这种严谨的态度,这是我学习的一个方面。
2、课堂教学缺少角色换位。
平日的数学课堂上,我很少做到真正的和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很少把自己的角色当做学生去体验自己的教学过程,而从三位名师身上,我看到了这种教学态度的必要性。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到位,如杜老师运用“你最聪明”、“你会更加努力的”、“孩子们”、“你的眼睛已经告诉我答案了”等等,这些朴实、自然的语言,对我感触很深。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试着让我的学生感受这些美丽的评价语言。
总之,有了好的引导,让学生露出真情实感,大胆的想象,学生不会再无话可说。但写作还需日常生活的不断积累,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要有意的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好习惯,鼓励学生少读书,读好书,在读书中积累好词佳句,并在习作中尝试运用这些语言材料来记录自己的真情实感,真正做到文采飞扬,同时,要想给学生有效的引导,我们自身的语文素养也要不断加强,才能保证为学生提供新鲜的生活源泉。三节课让学生收益到了很多,既学到了作文方法,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课堂上很少涉及这么多方面,唯恐时间和精力上不允许,造成了课堂教学的低效,今后我应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从多方面引导学生作文,做到课堂教学向扎实高效迈进。
专 题 简 报
(第126期)
江达县小学校办编
2018年10月18日
2018年西藏“区培计划”特级教师巡回讲学活动莅临江达县小学开展藏文听评课和专题讲座活动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夯实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基本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0月18日,2018年西藏“区培计划”特级教师巡回讲学组莅临江达县小学开展藏文听评课和专题讲座活动,全体藏文教师参加此次活动。
18日上午,高级教师桑德龙珠在江达县小学开展了藏语文教学专题讲座活动。桑德龙珠老师从小学藏语文怎样备课、授课、听课、评课、说课经验交流,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与教师们相互学习探讨。讲座过程
中,老师们仔细聆听、认真记录;结束后与特级教师交流、讨论、学习,可谓是人人思考,人人研究,人人进步。
下午,江达县小学藏文教研组次仁老师进行了藏文公开课,桑德龙珠老师深入课堂听取课程。随后,进行了评课以及教学指导:首先对我校任课教师兢兢业业的教学工作表示敬佩,对教学上的突出的亮点和取得的成绩表示了肯定,也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特级教师巡回讲学组在评课过程中循循善诱,耐心指导,从备课、教案的设计、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控、重难点的讲解、教学方法的设计、课堂和课后师生交流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指导。
通过此次活动,我校教师收获颇丰、受益匪浅: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践行先进的教学理念,打造充满吸引力的优质课堂,形成自己独特魅力的教学风格,从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撰稿人:苏琪
审稿人:贡秋旺姆)
王合建
12月8日至10日,我荣幸的前往随州参加了“国培计划”湖北省特级教师巡回讲学活动。并幸运的成为其中的一名讲学人员,为活动提供观摩课一节。两天多的行程,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也给我带来了颇多感触。
一、活动内容实用,时间紧凑
本次活动事实上只有一天的时间。内容为:xx的两节《科学》观摩课,随州一节《科学》展示课,xx市教研室科学教研员李国权老师作专题讲座。目的是对随州市随县的科学教师进行培训。这是“国培计划”的一个分支项目。活动的地点选在随县唐镇小学,参训的老师全是随县的科学教师,共计60余人。上午是观摩三节课,唐镇小学的左老师讲《把固体放进水中》,然后由我主讲《玩小车》,第三节课是xx四十中的徐虎老师讲《水是怎样变热的》。下午,李国权老师对三节课进行点评,接着作了名为《科学课“五导”》的精彩讲座。由于会议时间紧,原定的教师互动被取消。此次活动,得到了湖北省继教中心、随州市继教中心、随县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各位主任全程主持并陪同活动。活动也深受与会老师的欢迎与好评。无论是听课还是讲座,教师们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或聚精会神,或发出会心的笑,或发出啧啧赞叹。
二、活动规格较高,享受了良好的接待
此次活动在随县开展。随县是一个新成立的县级城市,地域面积广阔,万事待兴,是一个很有发展潜质的山区县。目前还没有确立县政府,因此活动放在唐镇小学。唐镇小学据说是全县最好的小学,有学生2000多人,各种教学设施比较完备。由于是国家级培训活动,有省级领导参与,因此具有较高的规格。虽然在一个山区小县活动,我们却享受到了良好的接待。一是会议费用全免,还付给讲课教师一定的劳务费;二是居住和用餐环境适宜。我们先后居住在曾都宾馆、玉龙温泉,驱车100多里吃到了正宗的农家宴,喝了当地名酒,尝了随州蜜枣。陪同的主任们都十分热情健谈,几天下来,我们已成为无话不讲的朋友。
三、深感自身素质仍需提高,人外有人
虽然名为特级教师前去授课,那里的领导和老师们也都尊称“教授”、“专家”,但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自己不是特级教师,离特级教师的教学实力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课讲完后,对自己课堂的调控能力,对学生的感染力,对教学的组织能力,有了更清醒的认识。课的自我满意度也只能打80分吧。倒是唐镇小学的左老师令我佩服,她的普通话、对教学的组织能力、对科学教学的领悟能力都在我之上,要知道她才代了2年多的科学课,她的课让人耳目一新,清新自然。而我的课呢,用李国权老师的话就是:“有些地方听得很揪心,捏了一把汗,怕你驾驭不了。”哎,这真的让我感觉到人外有人啊,自己还需要修炼!
四、感受到地域差距,教育发展不均衡
在两天的培训当中不仅聆听了多位教育专家生动、形象、精辟的讲座,也欣赏了他们的展示课。专家的讲座使我产生了不少共鸣,升华了我的教育观念、教学理念,也充实了我的教育理论,提升了我的专业水平,拓展了我的知识面。他们的精彩课堂让我看到自己的不足,增强了教学基础理论,更新了教育理念。我深深的体会到要继续不断学习和钻研,立足于自身的教学工作,加强学习,不断学习新的教育观念,真正的走近好课堂。本次培训主要有两大特点:
一、讲座丰富而精彩
本次培训邀请了全国优师吴正宪上了示范课《简易方程》用字母表示数并作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专题讲座;特级教师周卫东上了示范课《间隔排列》并作了《素养导向的数学教学》专题讲座;特级教师牛献礼老师上了示范课《路程、时间与速度》并作了《以课程视野重建课堂》的专题讲座;特级教师仲广群上了示范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作了《让教学充满生长的力量》专题讲座。每个讲座都能针对老师平常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进行剖析。
二、课堂探讨主题明确
除了开设多个专题讲座以外,在培训过程中,还进行了小学数学概念课,复习课等教学专题研究。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与点评互动。这样的培训关注了学科课堂教学实际情况,使我们在实践探讨中产生思维的碰撞,进一步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认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能力。
经过这几天的学习,我收获颇丰,受益匪浅。参加此次培训,这两天来在课堂上我们认真聆听了数学专家和名师的讲座和讲课,特别是听了特级教师牛献礼老师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牛献礼老师给我们作了《路程、时间与速度》的专题讲座,提出了《国家课程标准》小学段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即总模式: “创设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 ”,从而提出了课堂教学中的五个模式范例:“引导——发现”模式;“活动——参与”模式;“讲解——传授”模式;“自学——辅导”模式;“讨论——交流”模式。牛老师再通过具体的几个课堂案例分析,形象生动,激情四射,讲解非常透彻到位,领略到了特级教师的风采,使我认识到应该如何把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怎样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怎样才能将一根根主线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之中。这次的学习,不仅提升了我的教学理念,开阔了视野。听牛老师上课,觉得这个老师特别有激情。他所讲的内容与我们的教学非常贴近。牛老师在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以题带知”——即通过一个题目来复习相关知识点,然后进行快速地知识归纳。发现老师很多课件都是用这样的方法,也是牛老师极力提倡的。这种方法我也认为非常有效,教学中也是这么做的。从这点上,我发现,我们之前对于教学的一些思考与想法,其实还是存在研究价值的,只是我们缺少了继续研究和探索的精神。所以,只要我们坚持学习研究“把教学中的一些亮点与优点放大”,相信对我们的教学能力会有很大的促进和提高。
/ 2
两点感悟:
一、课堂中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
要让学生学会数学思想,发展思维,让学生有解决问题的经验,让学会学会表达,学会表达的方法,如:我是这样想的,所以首先应知道,我是这样做的,教会他们基本的表达套路,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
二、如何有效的备课、上课
1、首先需要设计好练习,设计好题的标准:起点低,人人可以参与,开放度大,不同人不同要求,做全对有挑战,问题应使学生可发展。
2、正确把握学生的起点,学习开始的地方不一定在课堂。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评价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与学后的起点。正确认识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建构知识有自己的方法,外部强加的方法暂时无法建构,它需要一个过程。
3、用足教材、用好教材、用活教材。
最后,我想说的是,感谢这次培训,让我在教学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回顾短暂的培训历程,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收获。同时,也希望以后经常有机会参加这样的培训学习,更希望能有机会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让自己能检验学习效果,以鞭策自己不断进步。
翻转课堂,先学后教
——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观摩课有感
作为名师工作室的培养对象之一,我曾参加过在乌市开展的“精品课堂”观摩课,参赛教师们注重的是自身的教学方法,展示的是教师教法的指导。作为名师工作室的培养对象之一,我也曾去过上海参加过全国中小学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讨会,接触到最新的教学理念,研究学情,以学定教。3月28日,我有幸在乌市现场聆听了来自江苏省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的观摩课,对如何进行先学后教的教育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精彩讲座,更是为教学增添羽翼。在交流学习收获之前,我想先和大家分享几段教学录音。这是在听课过程中录制的。接下来,我与大家分享的话题是《翻转课堂,先学后教——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观摩课有感》。
认真聆听盛新凤、宋非、李伟忠、丁雪飞、许习白这五位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观摩课及讲座后,我了解到什么是翻转课堂,如何指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自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从而实现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
感受一:翻转课堂,转变学习方式,先练后导,边练边导,导后再练。
反思我们的教学,注重听说读写的指导,可是当学生们走进社会,用的最多的是说的能力。我们往往忽视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指导训练。因此,我们要强化练。口语交际课,往往是教师们忽略,甚至不愿选择作为公开课的教学内容。盛新凤老师,结合《乌塔》口语交际一课,训练指导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扎实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并指出我们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口语交际教学设为三个梯度分别为“讲得简洁,对得自然,驳得有理”,层层递进,教学内容及难度逐渐增加。如何落实“讲得简洁”,盛老师在学生自由表达的基础上总结概括方法:抓大放小,指导学生要说简洁,说精确,学会概括。如概括介绍:乌塔都去了哪些地方?乌塔有哪些旅游经验?学会省略具体的地方,学会加序号有序的表达。接着落实“对得自然”,指导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画出乌塔说的话,师生进行对话训练,指导朗读中,盛老师强调,读人物所说的话,要自然,和平常说话聊天一样,通过具体的词语把握人物的心情,创设情境,练习人物对话。最后落实到“驳得有理”,指导学生说说乌塔的话有什么道理,对哪一句话进行反驳,假设自己是一个想和乌塔一样独自旅行的孩子,如何和父母进行有效的反驳,师生扮演角色,练习反驳,说出自己的理由,话要有理,有力量,有份量。一节课,盛老师通过三个梯度,以说导学,训练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提升口语交际的教学效率。我们在教学上最大的问题在于“讲得过多”。这就是学生学习之所以被动的主要原因。教师总是让学生跟着自己转,把学生有意无意地放在被动位置,这样的课堂学生不会产生思想的交流,不占据主体地位。很多教师也并不清楚究竟自己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甚至学生希望教师讲的,教师没讲;不希望教师讲的,教师津津乐道。教师教得多,讲得多,导得多,动得多,演得多,学生则学得少,特别是独立的学,思考的学,探究的学,质疑的学少了。因此,盛老师认为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真正的好课,不是老师出彩,而是学生出彩,出彩要出在学生的学上,而不是老师的教上。
感受二:设计前置性学习单(理解为学生预习导学单),变“讲”为“不讲”,“教”服务于“学”,让学生成为主角。这五节观摩课,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教师课前都精心设置预习导学单,指导学生自学,结合学生的自学情况,开展教学活动。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丁雪飞老师执教的《黄果树瀑布》一课,记得这是人教版语文书后自选课文中的一篇,丁老师却进行了教学的亮点创新,训练了学习的语文学习能力。教学环节一,就是学生预习单的检查反馈:①学生提醒字音,如前后鼻音,平翘舌音,整体认读音节等,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替代老师的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明显高于教师的主讲,加深记忆。②同音字的区分:“泄”“泻”。学生先查字典解释字义,然后结合字义理解进行选择填空的练习。扎实字的理解与运用能力。③在文中勾画作者观察地点的句子,训练学生概括能力,抓住关键词。④写字指导,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并用红笔标注易错笔画,加深记忆,提高书写正确率。⑤搜集资料:搜集黄果树瀑布的资料,并用两、三句话记录要点。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及概括能力。5个预习点,教师通过学生预习单的反馈,训练指导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段落较多的课文,教师要选择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段落进行详细教学以及学法示范和指导,让学生学透一点,并掌握方法。丁老师的课堂,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有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谈感受,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如“飘”“拂”形容轻柔,“盖”“涌”“人喧马嘶”所表达的不同效果。开展练习:下面括号里可以填什么词?看谁填得最准确生动。出示四组练习:A壶口瀑布从高处()下来,声如雷鸣,动人心魄。B泉水咕嘟咕嘟往外()。C一辆汽车疾驰而过,()了我一身泥水。D丝丝春雨()落在草地上。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境,准确填写词语。体会不同词语的表达效果。这启发我们学生自己学得懂的,或者部分学生自己学得懂的,教师不讲。这一教学特征体现了两个理念:“先学后讲”,或“先学后教”。“先学后讲”,或“先学后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其中却是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当然,这个先学可以在课前,也可以在课上。这个先学,可以是学生先“读”,也可以是学生先“练”,也可以是学生先“做”,甚至是学生先“议”。同时,也体现了“讲是为了不讲”,“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
——全国小学数学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听课体会 2014年3月22日—3月23日,全国小学数学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在泰安举行,我有幸聆听了以下5位老师的优质数学课和他们的讲座,分别是:钱守旺老师、牛献礼老师、仲广群老师、蔡宏圣老师、刘德武老师。5位老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执教水平、个人的专业知识,数学思想,应变能力以及个人风格都让我收获很多。短短两天的精神盛宴,在结束之后仍余音绕梁,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现将自己听课中比较深刻的感受汇报如下:
一、稳中求活,活中求实,实中求新,和谐自然。钱守旺,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被老师们亲切地称为“有水平,有才华,没架子的特级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稳中求活,活中求实,实中求新,和谐自然”的教学风格,这次教学观摩活动,钱守旺老师执教了《成正比例的量》一节课,充分体现了他的教学风格。
《成正比例的量》是青岛版六年级下册内容。正比例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对小学生来说,正比例的意义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理念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只有“创造性地教”,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在实际教学中常用的做法是:替换教材中的例子,拓展教材的主题,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整合不同学科的内容等。有效地挖掘和用好教材资源:这节课中,钱老师是这样做的:
1、通过初步观察、实验、计算感知概念。将例1调整两步,先初步感知两种相关联的量,再实验计算,进一步感受“一个量增加,另一个量也随着增加”以及比值不变,为后面学生发现水的体积和高度的变化规律提供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从学生表现来看,也证明了这一点,学生发现、归纳规律的时间短了,语言组织也比较到位。因为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喜欢有挑战性的问题,稍微改变一下学习方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效果明显。
2、强化认识,正确建模
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学习实际,自主开发一些新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课本学习形成补充和拓展。经过研讨,把做一做“路程和时间”这道题也作为例1的延伸,进一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根据班级的特点,在学生理解意义的基础上,拓展延伸了正比例图像。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教师在创造性使用教材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充分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进行;必须把握好教学的起点,准确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必须以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有效教学为出发点;必须是“实”与“活”的高度统一,不能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必须量力而行,符合本人和本地实际。
二、深刻、新颖、灵动,让数学的教与学更美好。蔡宏圣,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善于出 新,勤于探索,乐于总结,“深刻、新颖、灵动”的课堂教学风格鲜明。这次教学观摩活动,蔡宏圣老师执教了《比的意义》一课,《比的意义》是六年级上册的内容。教材在安排此内容时,分为三个阶段:比的意义、比的各部分名称、比与分数及除法的关系。
《比的意义》这节课凝聚了蔡宏圣老师的心血和智慧,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这节课在教学设计方面体现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形象直观、人文关怀的教学特色,体现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植入了新课程“问题与情景”的新理念,创建了教学互动,情景体验平台,《走进新课程》告诉我们:传统的例题教学方法束缚了教师的思想,阻塞了学生的思路。其危害是教者乏力,学生乏味,使教学无法适应新时期教学发展需求,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去。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比的意义”、比各部分名称,求比值的方法、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这些都是些概念性知识,蔡宏圣老师打破这一老框框,在开课时,出示两幅图书馆图片,师:你认为那个图书馆拥挤?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提出了许多数量关系的比较,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为了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课中结合比的意义,导入 “黄金分割”这一有趣的数学知识,使学生明白数学知识的神奇奥妙,并将比在实际生活应用中的作用讲得很透彻,诱导学生在实际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将枯燥无味的“比”的知识教学演变成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使教与学融为一体,挖掘了学生的潜能,达到了数学情景教学艺术效果。
以上是我对这两节课的感悟,因为我教六年级数学,所以对这两节课特别用心聆听。其他老师的课也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如:牛献礼老师的《认识面积》(三年级)、仲广群老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五年级)、刘德武老师的《埃舍尔和他神奇的骑士图》(四年级),这几节课充分体现了名师过人的深厚底蕴:
1、准确把握和挖掘教学资源,有效落实多元化教学目标。
2、关注学生知识起点,提升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3、营造和谐氛围,把握课堂脉搏,生成有效课堂。“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正是有了这种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流,我们的理念才得以凸显,水平得以锻炼。
三、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
这次教学观摩活动,除了听课,还认真聆听了五位名师的讲座。如:钱守旺老师的《国内外构建高效课堂的24个策略》,牛献礼老师的《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仲广群老师的《我们的助学课堂》,蔡宏圣老师的《过程的若干思辨》,刘德武老师的《交则通 通则透》,诸位名师,句句珠玑,使我对教育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真正决定数学课程的不是写在书上的各种观念与规定,而是天天和学生接触的教师。尽管,专家们花了大量的精力,认真准备了课程标准和教材,但是一到学校,数学教师一个人便决定了一切。数学教师是学生能直接观察到的数学形象。一堂有后劲的数学课与执教者丰富的数学素养和扎实的教学功底是分不开的。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一个充满情和爱,给孩子智慧给孩子力量,为孩子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型教师。具有教育智慧,是未来教师专业素养达到成熟水平的状态。练武之人,最高的境界不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而是深厚的内力,是“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的气魄。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解决自己面对的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的。教学实际上是教师的一种选择,这种选择背后隐藏着每个人对教学、教育等的理解和看法。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工作中随时进行反思和研究,在实践中学习和创造,努力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和对教育的理解,“修练内功”也许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
——第十批后备特级教师高级研修培训心得体会
李均亚
2015年9月13日至19日作为陕西省第十批后备特级教师,我参加了陕西省教育厅在上海市举办的后备特级教师高级研修培训班的学习。虽然只有七天的学习时间,但我却受益匪浅,这次学习使我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找到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师者德为先,教育爱当头
开班仪式上首先聆听堪称我国第一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用精神的成长创造使命的精彩”的报告。她说:“教师思想要有高度,脊梁骨要有硬度;要身心投入,用生命歌唱;要具有真本领,教会学生真本领。”她还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她觉得教师身上有千钧重担,一肩挑着学生的今天,另一肩挑着祖国的未来,强烈的使命感使她从不放松前进的脚步。于漪老师这种高度的事业心、执著的责任感和谦虚的品质深深地激励着我,认真寻找差距,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努力地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无愧于教师这一光荣称号。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育人的根本。缺少了师爱,也就失去了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何谈教育效果。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宽容的心态给他们的心灵提供成长的空间。有了这种超越亲情的神圣的师爱,才能使学生沐浴着爱的春风雨露积极学习、快乐生活,同时也激发教师对自己的工作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
二、积极探索教改之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特级教师张人利、方培君、吴金瑜、杨振峰、杨敏毅等老师的报告使我们知道了作为一名特级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作为一名特级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思考、对课程改革的引领、对有效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和示范、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作用、对学校教育科研的引领和辐射。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课堂是生命成长的空间,没有哪一种教学模式是全能的,要追求教学效益,做到低负高质,有效教学是关键。教育的有效性来自教育的针对性,要将有针对性贯穿教学的始终。备好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要成为课程资源的重新组合者、开发者,通过研习课标,建立起对课程宏观的立体概念,对于学生已知道什么,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需要多少时间,用什么方式学,学生应如何组合,如何进行教学评价做到心中有数;对完成教学过程所需的教学方式的呈现这条明线和教学策略的选择这条暗线要在多维开放的基础上进行预设。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应指导有方,主导有度,提高课程教学执行力,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成为风景,老师成为背景;在教学互动的过程中,以学生为自变量,教师为因变量,使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中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于今年3月15、16日在“五岳独尊”的泰山脚下泰安举行,我非常荣幸的和我市五位语文骨干教师嵇艳玲、李建云、于忠刚、房少丽、宫淑娴在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张玉锦主任的带领下参加了这次高级别高质量的语文盛会,现场观摩学习了四位名家的教学风采和教育理念。
三月的泰安,春风习习,乍暖还寒。研讨会会场设在泰安六中,两天时间共安排了四位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现场讲课和讲座。3月15日上午安排的是韩军老师的两节示范课《我的叔叔于勒》、《背影》和讲座“新语文、新课标与高效课堂”,下午是赵谦翔老师的示范课《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和讲座“绿色诗歌鉴赏”;3月16日上午安排了黄厚江老师的示范课《黔之驴》和讲座“语文教学的本色追求”,下午是袁志勇老师的示范课《怎样写段落》和讲座“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做什么”。整个研讨会井然有序,内容丰富,既有各位特级教师精彩纷呈的示范课,又有体现各自独特教学理念的讲座;示范课既有文言文、现代文和诗歌,又有写作训练。四位特级教师在台上大显身手,他们或妙语连珠,令人忍俊不禁;或精彩点拨,使人回味无穷;或示范朗读,让人惊叹不已。他们言谈举止,从容自信,细节点滴,尽显名家风范。他们的讲座特色鲜明,体现了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育教学理念,展示了各自取得的突出成就,在座的老师无不感到震撼。
这次中学语文研讨会含金量十足,四位全国特级教师不但展示了精彩的课堂技巧,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目前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用亲身实践为语文教学开出药方,令前来学习的所有语文同行获益匪浅,深有感触,概括一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本解读有创意,课堂设计很巧妙。
通过观摩韩军老师的两节课,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他的课堂的特征:对文本的解读与众不同。韩军老师点评自己的《背影》这节课时说,全国没有第二个人是这样讲的,这充分说明他理解文本角度的独特和深度。我们对《背影》主题的理解一般是父子之间的亲情,而韩老师则是从生命的角度去挖掘,观后让人耳目一新又觉得确有此理。而且他的课堂设非常计巧妙,如《背影》的设计,巧妙的从人物关系入手,抓住四次流泪,以父亲的“背”做文章,最后巧妙点出文章主题是“生与死”而非“父与子”。
韩老师提倡的“文本不厌千回读,千读都有千回新”,就是要我们从独特的角度来解读文本,不要人云亦云,照搬教参。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也要求我们的老师知识要渊博,视野要开阔。
二、真正致力于学生能力的提升。
这几位名师的课堂都非常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无论韩军老师在《我的叔叔于勒》中让学生给文中不同人物写信写日记,还是黄厚江老师在《黔之驴》中让学生从虎和驴的角度分角色讲故事,以及赵谦翔老师在《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中让学生运用诗句写一段话,袁志勇老师的《怎样写段落》就更不用说了,他们都在课堂上致力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以提升学生能力为己任,课堂千方百计围绕学生设计,哪怕是小小的提高也会让学生学有所获,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要讲求实效,降低目标,着眼于学生听、说、读、写等各种基本能力的训练和提高,积少成多,持之以恒,必有所成。
三、追求本色课堂,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
这次研讨会有一个教学理念深入人心,那就是黄厚江老师的“追求本色课堂,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黄老师针对语文教学出现的严重“异化”现象,提出这种主张,令人振聋发聩。所谓的本色课堂,就是“朴实”的课堂。“朴”体现在教学内容要简明,教学过程要简洁,教学方法要简易。尤其是教学环节不要过多,突出重点,整合次点。而“实”则是要让学生有实在的积累,有实在的教学活动,有实在的训练。而我们的课堂胡里花哨,环节繁多;滥用多媒体,华而不实。这一切掩盖了语文课堂的本来面目,如果我们能真正做到“朴”而“实”,让语文课堂回归本色,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能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何乐而不为?
【观摩特级教师讲学体会】推荐阅读: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观摩活动10-21
特级教师巡回讲学学习体会09-27
后备特级教师高级研修培训心得体会10-16
特级教师评审条件06-22
特级教师选拔考试试卷07-19
听特级教师讲课心得09-10
特级教师工作总结09-17
教师外出观摩心得体会07-23
听特级教师作文教学有感06-10
特级教师王崧舟教案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