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整治和建设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调查报告(精选8篇)
为给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群众营造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境,和公开透明的政务环境,白城市洮北区决定对市区执法监督部门、经济和社会管理部门、公共服务行业,开展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群众评议软环境和政行风建设活动。
我镇纪检委在2011年10月26日至2011年11月4日期间走访镇内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通过问卷调查、电话和电子邮件等形式进行评议。
我们共走访25家企业,193家个体工商户,发放白城市区2011年整治和建设经济发展软环境评议表185份,收回评议表185份。调查结果显示我镇企业、个体工商户对经商政策制定和落实情况满意度178份占总数96.2%,基本满意7份占总数
3.8%。对涉软部门和办事效率状况满意175份占总数94.6%,基本满意10份占总数5.4%。对涉软部门和单位服务态度状况满意175份占总数的94.6%,基本满意10份占总数5.4%。对司法机关公平公正执法情况满意176份占总数的95.1%,基本满意9份占总数的4.9%。对镇区社会治安状况满意172份占总数92.9%,基本满意12份占总数的6.4%,不满意1份占总数的0.5%。对企业负担状况满意164份占总数的88.6%,基本满意13份占总数的7.0%,不满意1份占总数的0.5%,不了解7份占总数的3.8%。对政府诚信状况满意178份占总数的96.2%,基本满意6份占总数的3.2%,不满意1份占总数的0.5%。对行政执法状况满意178份占总数的96.2%,基本满意6份占总数的3.2%,不满意1份占总数的0.5%。对政务公开状况满意177份占总数95.6%,基本满意6份占总数的3.2%,不满意1份占总数的0.5%,不了解1份占总数的0.5%。对涉软不猛和单位服务措施状况满意180份占总数的97.2,基本满意5份占总数的2.8%。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全镇的经济发展软环境有了新的改善,我镇企业、个体工商户对经济发展软环境满意度较高,投
近三十年来,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不断向外围扩展, 城市规划区外并紧邻城市的那部分地区面临着众多的问题。虽然这部分用地已具备初步的城市土地的使用特征, 但是由于我国城市地域长期以来以城区、郊区来做二元划分, 对城区和郊区的概念并不十分明确, 致使这部分用地的行政管理和规划建设始终处于城市管理的范围外, 在其后续发展中逐渐成为了城市的最薄弱地带——城市边缘区。
基于城市郊区土地所具备的城市边缘区特性, 是城市中经济潜力巨大、发展迅速的区域, 同时也是用地矛盾最为集中、生态环境问题最突出的区域。有些城市边缘地区的发展是有序的, 有些则是无序蔓延的。这部分无序蔓延的城市边缘区在不加控制的城市建设中出现了大量自发建设的居民点、不规则的小块土地以及在易发滑坡的陡坡和受洪水影响的洪泛区内建设等不规范建设现象。这种土地的无序蔓延、城中村的散乱建设、生态环境的恶化、土地的低效利用是目前大部分不加控制和管理的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存在的普遍问题。如果不加以控制, 任其无序发展, 那么这种趋势必会影响到城市未来发展的整体性和城市品质的提升。因此, 如何正确控制、约束和引导城市边缘区的发展, 探索此类土地的合理发展模式, 齐力将城市边缘区的改造发展列入城市整体发展的应有计划中, 对城市未来发展和提高整体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蒿枝坝片区面临的核心问题
蒿枝坝片区位于重庆市涪陵区荔枝街道北部, 紧邻江南老城区, 东至乌江, 西至大梁山, 北至鹅颈关立交, 南至大水井村, 用地面积约为22平方公里 (见图1) 。规划区主要以山体、缓丘、谷地等地形为主, 高差起伏较大, 最高点高程681.6米, 最低点高程272.1米, 高差约409米。整体地形具有典型的重庆山体特点。
随着涪陵城区不断外延, 跨江发展成为了必然趋势。而蒿枝坝片区紧邻涪陵江南老城片区, 虽然在规划区外, 但是是典型的城市边缘区, 同时面临着控制管理不足、土地发展无序以及环境脏乱差的严重问题。
(一) 控制管理不足
由于地形复杂的限制以及蒿枝坝片区对自身产业发展缺乏合理的定位引导和控制, 使得产业空间缺乏整体规划且分布散乱, 产业发展不成体系, 现有的企业均具有规模普遍偏小且布局散乱的特点, 这对城市、村镇建设用地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二) 生态环境恶化
因其自身的资源特质, 蒿枝坝片区产业以工业和采矿业为主, 现有的水泥厂、采石厂、建材厂的工业生产活动和采矿作业等不加管理的操作方式已使片区受到严重的粉尘污染, 同时片区内与这些产业相关的重型运输汽车尾气超标排放、垃圾随意堆砌更加剧了环境条件的恶化。
(三) 土地低效利用
片区现有的产业均以挖掘和采集型的消耗自身能源的方式为主, 缺乏一定的技术含量和发展潜质, 且难以形成规模和持续性, 无法带动片区经济的整体发展, 土地的利用率低, 对整个蒿枝坝片区的发展不利。
三、蒿枝坝片区的发展策略及发展模式研究
(一) 发展策略
1. 控制
在涪陵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引下, 依据蒿枝坝片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发展潜力, 确定最终的功能与规模定位。以尊重该片区重庆山地特色的自然环境为前提, 从保护和营造良好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 在充分利用蒿枝坝片区现有生态景观资源的基础上, 对片区未来整体的环境发展给予一定的控制, 避免城市发展对环境的破坏。
2. 约束
通过规划初期对蒿枝坝片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进行预测, 力求在后续发展中处理好片区内山体、开挖矿场与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 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片区土地进行合理布局, 配置相应的设施与空间, 并根据城市建设发展的实际作必要的深化和调整, 让片区的发展在合理的发展尺度内得到约束。
3. 引导
在前期的总体控制和发展约束分析指导下, 要依据蒿枝坝片区的自身情况对其自身的各项问题进行分项引导, 主要体现在对环境整治和品质提升这两个方面。要从各方面注重与周边片区的协调统一发展, 包括用地功能布局、道路交通联系以及景观风貌等细部构成, 只有对片区进行了正确的引导才能提升其整体的品质, 使其最终成为涪陵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 发展模式研究
1. 以环境整治为导向的控制、约束解决思路
由于片区现有的环境恶劣, 已经不能满足未来城市发展的要求。从环境整治出发, 进行先导性控制, 是蒿枝坝镇未来发展的基础。
同时, 蒿枝坝片区内有着丰富的景观生态资源 (见图2) , 如何处理挖掘片区的生态开发和保护效益之间的关系是约束片区合理发展的关键。
(1) 控制——山体绿化通廊的打造
蒿枝坝片区东侧为乌江水景, 呈现南北走向, 江水碧绿, 两岸青山相对, 是规划区的重要景观要素;北侧为望州森林公园, 紧靠江南老城区的南部, 是规划区与老城区的景观联系带, 现阶段虽然以防护绿地为主, 但是它是规划区与老城区的景观通道, 待规划区开发更加完善时, 森林公园的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将会大大提升;西部的大梁山风景区海拔较高, 是南北向的大山脉, 环境优美, 可以俯瞰规划区与乌江全景, 是规划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要素。在大梁山景区附近的农家乐集中区也与规划区景观互相呼应, 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提升规划区和农家乐集中区的商业价值, 使规划区内部功能应与之相呼应 (见图3) 。
考虑到蒿枝坝片区的喀斯特地貌及其特有的地形环境, 因此, 在规划之初就要注重对山体环境的保护, 打造山体绿化通廊。只有整体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 在大的环境发展上得到了有力的控制, 才能健康的发展产业, 提供适宜人居住的生活环境, 达到发展与保护相协调。
(2) 约束——居住、产业空间与景观环境的协调
要注重对蒿枝坝镇整体环境的控制, 但也不能一味的只求保护或者任意发展, 而要在通过构建绿色通廊改善现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进一步实现片区居住、产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最终营造宜居、宜业的城市景观风貌 (见图4) 。
居住集中并与环境协调发展:由于现有地形和村镇居民的居住特点, 需要将新农村居住环境和整体的地形、生态等要素结合起来, 集中成不同大小的居住片区, 并且和产业、工业形成一定的隔离带, 以免相互干扰;同时, 对新农村的建筑形态加以控制, 保证蒿枝坝片区的整体协调性。
产业发展与环境相融合:工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势必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要避免这一现象, 就需要在产业选址之初考虑到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 尽量将对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小。在片区中要结合地形集中布局产业, 增强集聚效应, 避开主要交通干道, 以山体自然绿化吸收减少、弱化工业生产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和污染。最终要实现产业布局的大分散、小集中, 以此实现产业的集中整治, 让产业布局更合理, 与环境实现协调统一, 为打造成为涪陵的后花园打下良好的环境基础。
道路绿化景观的打造:改变原来规划区道路尘土飞扬的局面, 重新修缮道路, 其中主干道要兼顾景观观赏的需求, 使环境更好的与自然相融合, 在主干道两旁保留20m的绿化, 以便给予环境更好的保护。要注重道路两旁以及中间绿化带的设置, 这能够有效的隔绝双向车道之间的干扰, 同时也能够改善环境, 提升主干道的城市形象, 提高道路的品质。
2. 以品质提升为导向的正确引导解决思路
蒿枝坝片区内石灰石、砂岩等矿产资源丰富, 开发利用价值较高, 是涪陵城乡建设的重要建筑原料。同时, 片区内劳动力资源充足、科教资源丰富, 现有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经贸学校、信息技术学校等中高等职教院校5所, 在校学生近万人, 每年可为区内外经济发展输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片区内的驾驶学校也能为涪陵城区的居民提供教学支持。这些都是实现片区经济发展的基础, 但原有的产业多处于比较低端的位置, 要想提升片区品质, 就要寻求多方位的经济发展方式, 引导片区走向正确的经济发展之路。
(1) 品质提升理念与创新
经营城市与可持续发展:与江南老城区建设步骤相结合, 建立在土地储备制度下有计划招标、成片出让、综合开发的经营城市新模式, 完善蒿枝坝镇区城市基础设施, 提供现代化的城市经营管理机制, 有计划、有目的地控制土地市场供给, 使城市开发有序地滚动进行, 为后继的发展留有一定的空间和动能。
特色与创新:结合地域资源优势和地理条件, 因地制宜, 以主城配套产业为依托, 推进此区域的城镇化进程。通过对优势环境的利用打造、营造高尚生活社区, 打造山水园林城市, 提高片区品质。
(2) 整体的统一与局部的控制
整体风貌的统一和协调:将规划区南部组团打造成“田园风格”的高尚新住区, 并以渝东的民居特色为参照, 团状发展。对新农村的建筑形态加以控制, 商业兼具现代和渝东的建筑风格, 保证蒿枝坝片区的整体协调性, 优化生活环境, 创造宜居生活空间。
沿路建筑形象的统一整治:对沿街的立面进行统一的改造和处理, 能够更大程度上提升城市的层次, 视觉上也能带来愉悦的感受, 让建筑更好的融入环境, 与整体环境相协调。沿路布置的产业也要依据企业形象, 对企业的建筑进行优化, 统一控制, 合理整治, 避免彼此间的不协调。
居住环境舒适度的统一建设:结合地形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组团式集中布置居住区;为了保护现有的良好自然生活条件, 建议本片区的建设开发强度介于城市的高密度与乡村的零散布局之间, 创造具有“田园风格”的新住区的居住模式;结合居民的生活方式, 布置满足组团内居民公共生活需求的服务设施, 提高生活便利度;建设适宜居住组团内部既联系又独立的道路系统, 减少外部交通对居住区内部的干扰, 提高居住安全度。
整体产业发展品质的统一提升:对片区内的产业, 能入园的要入园, 不能入园的采用关、停、并、转的形式进行调整, 对与主城区配套的产业要按照与主城区的结合形式进行调整, 通过提高产业的自身形象进一步提升产业价值, 并发挥其最大化效益 (见图5) 。
文化教育与创意产业区的统一建立:依托蒿枝坝镇的职教优势, 充分挖掘教育资源潜力, 以职业教育为重点, 以就业和企业需求为导向, 依托现有的5所中高等职教院校, 通过多种途径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服务支撑体系、产业化技术支撑平台、职校学生实习和实践基地的建设, 加快培养和输送技能型人才, 发展文化创意特色产业, 打造成集科技研发与垃圾回收为主体的创意产业园 (见图6、图7) 。充分挖掘经济潜力, 积极拓展科技研发、数字出版、电子商务、废品回收展览与展示等新兴文化业态, 推广文化创意产品流通和服务市场, 推动产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 提高文化品质。
四、结语
随着后续城市化的不断推进, 城市的扩容不可避免, 如何综合平衡城市边缘区社会、经济、生态这三大效益, 是保证其自身发展和成功转型的重要前提。文章通过分析城市边缘区区位、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 研究边缘区所面临的核心问题, 挖掘发展潜力, 按照切合其自身发展的“控制—约束—引导”的规划策略, 通过研究针对各项问题的发展模式, 以达到改善环境和提升品质的目的, 以此来促发展、求和谐, 使城市边缘区摆脱被动变异的局面, 做到主动调适、主动参与, 融入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进程中去。
参考文献
[1]刘滨谊, 钟元满, 欧阳梓.以风景园林为引领的城市化——山地城市边缘区发展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园林, 2011 (6) :1-6.
[2]钱俭.城市边缘区发展困境及摆脱途径——以杭州市转塘地区为例[J].城市问题, 2010 (6) :56-59.
[3]翟国强.天津市中心城区边缘区的规划与建设[J].城市规划, 2007 (10) :23-29.
[4]孙炜玮, 曹震宇, 徐雷.旧城边缘区整治方法与策略——以天台赭溪治理建设为例[J].华中建筑, 2003, 21 (4) :57-59, 71.
暨经济发展软环境集中治理活动情况的自查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2013年7月4日纪律作风整顿暨经济发展软环境动员大会会议精神,根据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纪律作风整顿暨经济发展软环境集中整治活动的实施方案》(X委发〔XXXX〕XX号),场党委制定了《关于开展纪律作风整顿暨经济发展软环境集中整治活动的实施方案》,并于2013年7月5日组织召开了全场纪律作风整顿暨经济发展软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动员大会。
会议首先宣读、下发了我场机关纪律作风整顿暨经济发展软环境集中治理活动实施方案,重点学习了全县纪律作风整顿暨经济发展软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对照检查的10个方面85个问题,结合本单位实际,针对10个方面85个问题认真进行自查,制定整改措施。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
通过组织学习、加强管理结合制度约束多管齐下,机关各部门工作作风和办事效率有明显的改善,但仍存在个别工作人员,对办事者态度虽好,但工作不积极主动,故意刁难服务对象;工作责任心不强,主动服务意识欠缺;官僚主义严重,衙门作风十足。
2.推诿扯皮,效能低下
工作中“见利益就上,见困难就让,见问题就推”,对本站办所 1
职责不清,推托领导交办的事项;业务不精、政策不熟、工作效率低,能及时办理事项也要拖,工作消极,不能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以及本职工作任务。
3.政令不畅,执行力不强
工作责任心不强,对个人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推、拖;贯彻落实文件精神不彻底,对企业承诺优惠政策不执行等问题。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对为民服务宗旨观念理解不深、不透。
做好本职工作,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是实现宗旨观的最基本形式。总的说,这方面做的是不错的,但在思想的认识上、行动的自觉性上有差距,觉得在实际工作中,在具体行动上难以准确把握,没有完全做好与工作实践的紧密结合。而新形势下企业对环保工作的服务手段和功能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有待进一步提高。
2.职责不清,业务不精
将职责范围界定最小化,对待工作不够主动、积极,只满足于完成机关和领导交办的任务,在工作中遇到难题,常常等待领导的指示,说一步走一步,未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不注重业务知识的全面性,等到问题的出现再想办法解决。有时由于工作的重复性,图个省事,照搬照抄,只要按时完成工作就算了事了。在工作中遇到繁琐、复杂的事情,有时会采取逃避的方法,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不是自己力求寻找对策,而是等待办法自己出现,缺乏一种刻苦钻研的精神。
3.作风飘浮、庸、懒、散
工作责任心不强,对个人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推、拖;贯彻落实文件精神不彻底;岗位意识不强,不主动思考如何做好本职工作,好耍贪玩,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得过且过,敷衍塞责;对工作拈轻怕重、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怕负责任、怕担风险、纪律散漫、上班干与工作无关的事等问题。
三、整改措施
场党委充分认识到了加强纪律作风整顿暨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针对查找出的问题和不足,切实加强行政效能暨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不断营造良好的投资发展软环境。
1.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服务意识
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用新知识新文化充实自己的头脑,努力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真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站在讲政治、讲正气的高度要求自己,敢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增强服务意识,对待群众要始终保持热情服务的态度,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自己工作的标准,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时,要多考虑集体利益,少考虑个人得失。
2.主动工作,钻研业务
通过完善目标责任制、激励制度规章,实现“人、岗、责”规
范统一,形成一个高效、务实、创新、廉洁型班子,打造阳光政务、党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完善工作流程,增强工作透明度,提高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强化服务措施,提升服务水平,消除应付态度,做到脚踏实地,勇于实践,充分发挥。
加强业务学习,只有狠下决心,提高对学习业务知识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夯实基础,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特别是要加强水库管理知识的学习,不能用老经验去解决问题。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加强交流,广泛听取机关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坚决纠正纪律涣散、管理不严的问题,增强纪律观念,增强法纪意识,多开展有益的文娱活动,多帮困难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多鼓励后进同志,营造团结向上,勤政务实,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岗敬业的事业心,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扎实工作,在工作中多动脑子想办法,法坚持原则。发扬勇于开拓创新、敢于胜利的优良传统作风,多和同事交朋友,努力开拓工作新局面。
四、努力方向
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十七届中纪委七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若干问题的决定》(赣发[2011]17号以下简称《决定》),根据《全市创建作风建设模范区暨集中整治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实施方案》、《xx开展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实施方案》和《xx关于开展创建作风建设模范区暨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结合xx实际,现就2012年在xx组织开展创建作风建设模范区暨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大力弘扬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苏区精神,争当为民造福的模范,争当改革创新的模范,争当务实拼搏的模范,争当清正廉洁的模范。通过开展集中整治活动,切实解决当前工作作风中的“庸、懒、散”,领导作风中的“假、浮、蛮”,为政不廉的“私、奢、贪”和当前供电服务中违反“三个十条”、影响客户xx形象的突出问题,促使xx干部员工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干部员工作风明显改进,服务质量和服务效
能明显提升,在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中,进一步创造更加优质高效的xx服务环境、宽松透明的企业经营环境、充满活力的服务创业环境,为xx加快发展、转型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二、组织领导
(一)成立xx“创建作风建设模范区暨干部员工作风突出问题整治”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二)领导小组下设创建作风建设模范区暨干部员工作风突出问题整治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xx 副主任:xx 成员:xx。
三、整治对象和重点集中整治的对象
xx全体员工,重点是xx党员干部、机关本部人员、供电服务人员以及为客户xx工程服务的人员。
集中整治的重点问题: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定》、切实解决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做好涉及重大项目建设和民生工程xx保障,切实解决当前xx、影响客户xx形象的突出问题。
四、活动内容
(一)创建作风建设模范区
1、开展苏区精神教育。在xx全体员工中开展“弘扬苏区精神、树立模范作风、推动苏区振兴”学习教育活动。xx各党支部要加强对xx的理想信念教育,组织专题学习苏区历史和苏区精神,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保持思想纯洁。按照xx年党员发展计划的要求,把好党员入口关,确保党员质量。加强苏区历史和苏区精神的宣传教育,推动苏区历史和苏区精神进xx、进家庭。开展机关党员干部进基层活动,践行苏区精神,传承苏区干部作风。
加强对xx特别是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在xx营造廉荣贪耻的氛围。深入推进廉洁文化“四进”活动,积极传播“干事干净”廉洁文化理念。组织开展学习《廉政准则》和《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主题教育。开展案例警示教育,注重以案促教,以惩促防,切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依托“反腐倡廉网”,深化廉洁文化建设,建立反腐倡廉网上教育阵地。(xx
2、推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xxxxxxxxxxxx
3、深化“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落实联系群众的措施,推进“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全覆盖、常态化;大力推行公开承诺、坚持“四必须”制度、及时做好《民情日记》,及时填好联系服务卡,解决乡镇“电压低”的难题。促进“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坚持“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与经
济社会发展、扶贫开发相结合,提高为民造福水平。xx
4、深化“治庸、治懒、治散”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的指示精神,通过集中整治公司干部员工队伍中存在的“庸、懒、散”、“假、浮、蛮”、“私、奢、贪”等突出作风问题,进一步培育和弘扬信念坚定、勤奋学习、团结协作、务实有为、敢于负责、严于律己的优良作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员工队伍,深化“两个转变”,创建“两个一流”,不断优化发展环境。xx
5、深入开展“治脏、治乱、治堵”活动。完善“抓领导、领导抓”的工作机制,督促xx自觉遵守城市管理和交通管理规定;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各单位、各部门提高执行力,坚决落实整治部署,切实打好环境卫生攻坚战、公共秩序整治攻坚战、交通秩序整治攻坚战。xxx
7、纠风治乱维护群众利益。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xx
(二)整治干部作风突出问题
1.工作作风上的“庸、懒、散、推”问题
(1)能力平庸,事业心、责任心不强。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工作能力不强,业务不熟悉,政策执行不得力,工作落实不到位;工作标准不高,精神萎靡不振,消极懈怠,得过且过,熬资历、等提拔;眼高手低,对琐碎的工作无耐心,对繁杂的工作无恒心。
(2)精神懈怠,创新进取意识不强。理想信念滑坡,宗旨观念动摇,原则意识淡薄,是非观念不强,不愿或不敢承担责任,遇到问题绕道走;因循守旧,凭经验办事,满足现状;不能以发展的眼光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缺乏突破常规、敢闯敢冒精神,不能创造性开展工作,甘居中游,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3)自由散漫,组织纪律性不强。落实公司党委决策部署的态度不坚决,执行不到位;无故迟到、早退、脱岗、串岗、擅离职守,工作或开会时开小差、打瞌睡、上网聊天、购物、玩游戏、炒股票等;纪律松弛,办事拖拉、敷衍塞责;玩心太重,沉迷于打麻将、玩扑克甚至参与赌博和以钱作赌注的娱乐活动。
(4)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推诿扯皮。接待群众、客户和基层同志办事语气生硬、漫不经心、态度傲慢,甚至百般刁难,工作效率低下;怕担责任,见困难就退、见问题就推、见矛盾就回避,甚至上交矛盾。
2.领导作风上的“假、浮、蛮”问题
(1)欺上瞒下,弄虚作假。向上报喜不报忧,虚报、瞒报业务指标数据,搞假数字、出假业绩;对碰到实际问题,常说些官话、套话,抓不住问题要害,提不出有力措施。
(2)作风漂浮,脱离实际。不从实际出发,不按规律办事,工作前瞻性、计划性、预见性不强,心浮气躁、急功近利,重眼前利益,轻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工作部署安排多、检查落实少,满足于听汇报、看材料,上情不吃透、下情不掌握,以会议传达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忽视过程跟踪和督促指导,工作停留在表面;调查研究“走马观花”,分析问题不深入,提出对策缺少针对性。
(3)专断官僚,作风蛮横。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执行集体决策制度不到位,甚至集体“闯红灯”,在重大问题上个人说了算,家长作风严重,搞“一言堂”、个人独断专行;领导作风粗暴,方法简单,漠视基层反映的问题,不把员工利益放在首位,不注意倾听基层声音,对基层意见、群众信访不重视,对xx建议和投诉不认真落实、答复。
3.为政不廉的“私、奢、贪”问题
(1)以权谋私,损公肥私。利用职权和职务便利,违规插手工程建设、资金资源分配等领域,为亲属、朋友经商办企业、承揽工程、承包项目谋取非法利益;热衷于谋求小团体利益,选择性执行上级部署,对部门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不执行,甚至设法阻挠;不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私设小金库、搞账外账,挤占、挪用资金。
(2)奢侈浪费,贪图享受。讲排场、比阔气、比待遇,公务消费大手大脚、铺张浪费、公车私用,热衷于迎来送往、沉迷于吃喝玩乐。
(3)故意刁难,权力“寻租”。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巧立名目吃、拿、卡、要、占;搞联络感情送红包,利用职权收受礼金红包、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借婚丧喜庆之机敛财。
x(2)工作期间精神不饱满,注意力不集中。接待(接听)外来办事人员(或电话)态度冷漠、语言生硬;对客户的咨询、投诉推诿、拒绝、搪塞,不能及时、耐心、热情地给予解决。
(3)业务知识掌握不全面,业务流程不熟悉,不能及时受理x的各项业务;应对突发事件束手无策或方法简单,不能妥善处理和化解矛盾。
(4)x。
五、工作目标
通过对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员工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进一步加强x作风建设,促进xx干部员工在思想政治素质、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工作业绩和廉洁从业等五个方面得到明显提升。
做到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坚定,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坚决执行上级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积极主动,行动迅速,措施有力。做到善于学习、勤奋敬业、勤于钻研,超前谋划,勇于创新。做到求真务实、团结协作、联系群众、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做到认真履职、依法办事、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追求实效。做到廉洁自律,接受监督,落实“一岗双责”,“干事、干净”不出事。
六、工作安排
创建作风建设模范区暨集中整治活动从1月开始,12月
底结束,共分3个阶段进行:
(一)学习动员阶段(1月4日—2月29日)1.动员部署。xx召开干部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活动动员大会,成立整治活动领导和办事机构,制定活动方案,进行全面部署。xx要围绕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xx工作部署和活动方案要求,结合实际进行贯彻落实。
2.专题学习。以“弘扬苏区精神、树立模范作风、推动苏区振兴”为主题,运用多种形式组织全体员工了解掌握开展集中整治活动的部署要求,统一思想认识;学习党的十七大以来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会议和文件精神,学习苏区历史和苏区精神,增强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利益观、政绩观;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工作纪律等,增强廉洁从业意识;学习省委省政府《决定》、《关于创建最优发展环境的决定》、市委市政府《意见》、xx深刻领会和把握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及具体要求,并组织专题讨论;运用正反两方面典型进行针对性教育,增强服务发展、促进发展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开展廉政文化月活动。为加强苏区精神教育纯洁干部作风,坚持上廉政党课、记廉政笔记,强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促进作风建设。
各单位、各部门于3月日前将第一阶段工作情况报干部员工作风突出问题整治办公室。
(二)自查自纠和查摆整改阶段(3月1日—11月31日)
1.自查自纠阶段(3月1日—5月31日)
(1)严肃自查。(3月1日—4月1日)在学习、交流的基础上,各单位各部门干部员工都要自觉对照《决定》、《意见》和本方案指出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落实“五查五看”:一是查工作纪律,看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是否积极向上;二是查工作责任和服务态度,看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是否热情饱满;三是查办事效率,看工作人员办事效率是否高效;四是查违纪违法,看工作人员是否清正廉洁;五是查“八小时”外干部行为,看工作人员“八小时”外的生活情趣是否健康高尚。要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群众、问卷调查、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广泛征求和虚心听取群众、企业和基层特别是工作对象、服务对象对本单位、部门及个人作风的意见和建议。要通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支部会议,剖析典型案例等形式,组织干部员工互相评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入查摆问题,深刻剖析原因,明确整改方向。要通过对照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的突出问题,撰写单位、部门和个人自查材料。
自查材料与3月31日前交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整治办公室。
(2)严格整改。(4月日—5月日)坚持求真务实,标本兼治,注重实效,着眼长效,突出抓好四个方面重点工作的落实。一是制定整改方案。针对自查阶段发现的问题,结合实际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和时间。二是开展民主测评。各单位、各部门要积极组织干部员工开展对单位和个人两种形式的问题整改民主测评,对整改问题是否到位,整改措施是否具体,整改效果是否明显等方面进行监督。测评结果作为认定整改落实是否到位的重要依据。三是实施公开承诺。各级干部员工要就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就整改问题、优化服务作出明确承诺,并通过适当方式向工作对象、服务对象作出公开承诺,接受监督。各单位、各部门整改措施、服务承诺及落实情况,通过内部网站进行公开,接受基层群众监督。
各单位、各部门于5月日前将第二阶段工作情况报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整治办公室。
2.督查整改阶段(3月1日—11月31日)
(1)加强指导。(3月1日—11月31日)在自查自纠基础上,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定期对各单位、各部门整治情况进行全面指导,不定期对整改情况进行抽查。
(2)接受监督。(3月1日—11月31日)积极拓宽和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加大监督力度。向社会公布干部员工
作风问题投诉、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在网站设置投诉、举报专栏,受理群众投诉,广泛收集干部作风问题的线索和信息。
(3)开展察访。(3月1日—11月31日)组建若干督查组,对各单位、各部门的到岗到位、服务效能等作风情况进行暗访。对整治活动开展情况、”履行情况、“五项制度”落实情况、发现的问题和群众举报的问题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4)销号整改。(3月1日—11月31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和查实的问题,建立台帐,编号管理,采取谈话告诫、公开通报、下发整改督办函等措施,责令限期整改到位,方可销号。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使各级干部员工深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真正从中汲取教训。
(5)严肃问责。(3月1日—11月31日)对在被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根据问题严重程度和有关规定严肃问责,严格做到“三不放过” 暨发现问题不整改不放过、问题整改不到位不放过、责任追究不到位不放过。对于在整治活动期间,或媒体曝光,给造成恶劣负面影响的,一律先免职再作处理。
各单位、各部门的督查整改阶段总结材料于11月20日报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整治办公室。
(三)总结提高阶段(12月1日—12月31日)
1.全面认真总结。各单位、各部门要对集中整治活动进行全面深入总结,从主要现象、表现形式、重点领域、主要环节上认真梳理影响发展环境的作风问题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从内外环境、干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上深入分析问题出现的深层次原因,从整治措施和实际成效上总结和把握创建作风建设模范区、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发展环境优化的内在规律和有效途径。
各单位、各部门于12月20日前提交书面总结报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整治办公室。2.完善长效机制。作风建设要坚持治标与治本、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集中整治与完善长效机制相结合,重点是巩固机关效能建设成果,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严格依法治企,规范企业管理;加强重点岗位风险防控,着力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重点加以防范;完善预决算管理,规范“三公”经费支出;健全督查问责机制,完善绩效考评体系等等。要注重将集中整治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提炼、固化为制度,把集中整治的成果转化为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发展环境持续优化的长效机制。
3.科学考核评价。建立转变作风考核评价制度,实行领导考、群众评、纪检监察负责监督的三位一体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奖优罚劣、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以此来检验各单位各部门开展集中整治活动成效。
七、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部门各单位要把创建作风建
设模范区暨集中整治活动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和组织机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副职具体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领导力量到位、落实措施到位、工作责任到位。主动接受当地政府开展活动的指导和监督。
2.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根据省委、省政府《决定》、《意见》方案要求,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有效合力。要做好集中整治活动的组织协调,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加强干部管理、教育、考核和监督;要加强舆论宣传,强化舆论监督,宣传先进典型,曝光重点问题,营造浓厚氛围,形成强大声势。要健全工作机制、严明工作纪律、把握工作进展。
3.动真碰硬,严肃纪律。对严重损害作风建设和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根据情节和有关规定,采取谈话告诫、通报批评、取消考核评先资格、、调整岗位、降职使用等形式,严肃追究责任。在追究责任人责任的同时,对督促整改不力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分管副职一并追究责任。对在活动中纵容姑息、压案不查、抗拒检查、拒不纠正、弄虚作假、销毁证据、打击报复投诉举报人的,按照有关规定从重处理。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4.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各部门要结合落实省委省政府《决定》、《意见》精神和全市集中整治的要求,又要结合实际,突出工作重点,创造经验特色。既要把握节奏,稳步推
关于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和经济发展软环境
建设工作自查自纠活动的汇报
按照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全市三级干部会议要求,以及市纪委《关于进一步严肃纪律促进干部作风建设的通知》等有关纪律规定,我办以服务大局和中心工作为主线,以服务对象满意为检验标准,着力树良好形象、创优质服务、筑监督体系。通过自查自纠活动的开展,使办干部职工在履行职责和改革创新上有了新的突破,在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上有了新的改进,在群众对机关工作的满意度上有了新的提高,机关效能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
我办把此次活动的开展作为推动机构编制工作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及时研究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形成了“党组统一领导,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干部职工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及时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召开干部职工大会进行学习动员,并在办公区显著位置公开监督检查电话,畅通了群众诉求渠道。
二、查摆问题,规范行为承诺
按照会议精神,我办对已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进一步整理,认真查找了在服务保障、为民办事中存在的问题,推出了一系列便民利民的服务措施,实行了公开办事服务承诺制、岗位
目标责任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一系列制度。
三、活动开展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是以学习培训为突破,进一步提高干部思想水平和服务本领。我们坚持以学习培训为突破口,深入持久地开展对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学习教育,努力提高干部贯彻执行政策的水平,更好地为领导、机关、基层服务。
二是以寻找差距为关键,努力解决干部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转变干部作风,加强行政效能建设,从发现问题、寻找差距抓起,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认真查摆本单位近年来在干部作风、机关效能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原因,集中进行整改,着力解决基层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一、调查目的与内容
本项调查旨在了解河北农村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 针对发现的问题, 试图找出解决对策, 为建设河北生态文明和着力改善河北生态法治环境提供依据。
调查以现场问卷和网络问卷为主, 以面对面访谈和文献调查为辅。课题组设计了六大方面的39个问题:一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主题要了解农村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建设的做法和措施等;二是农民的环境保护法律意识, 主要了解农民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态度;三是农村环境保护立法情况, 通过文献调查, 主要了解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现状;四是环境保护执法情况, 通过走访, 主要了解农村环境执法机构设置情况和环境执法情况;五是环境保护司法现状, 主要了解农村环境司法机构设置情况和环境司法情况;六是农村生态环境法治宣传现状, 主要了解农村对生态环境政策、法规等的宣传情况。课题组对河北定州、清苑、辛集、黄骅四个县市的300位农民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 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有效问卷300份, 回收率百分之百。本次调查的对象范围宽泛, 涉及到农村的儿童、青年、中年和老年, 确保了问卷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调查结果及数据分析
通过调查, 我们发现农民环保法律意识不断提高, 但农村生态环境法律保护措施仍存在诸多问题。现将具体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1、农民具有一定环境保护法律意识
调查显示, 广大农民具有了一定的环境保护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了解了一定环境保护常识。83.34%的人认为环境保护工作是每一个人的事, 96.67%的人认为废电池对环境和身体健康有很大危害 (见图一) , 90%的人知道白色污染是聚乙烯的白色塑料垃圾, 56.67%的人认为燃烧秸秆有危害, 100%的人担心大气污染影响日常生活、危害身体健康, 73.33%的人认为土壤污染对庄稼有害, 100%的人认为应该植树造林, 当周边环境遭到破坏时76.67%的人有举报意识, 96.67%的人希望了解环境保护法律知识 (见图二) 。
2、农业环境立法体系有待完善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 我们发现目前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正逐渐进入法治轨道, 出台了许多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但农村尚未制定单独的农业环境保护法律, 关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规章制度仍很匮乏, 农业环境立法体系仍有待完善。
目前, 我国农业环境立法体系已初步形成, 涉及农业环境保护内容的法律条文主要包括:宪法第26条的规定;环境保护法第20条的规定;水土保持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等的规定;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秸杆禁烧办法等的规定;全国农业环境监测工作条例 (试行) 、农药安全使用规定等部门规章的规定;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等的规定;刑法、民法等相关法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定。河北省颁布实施了《河北省减少污染物排放条例》和《河北省环境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办法》, 出台了《河北省区域禁 (限) 批建设项目实施意见 (试行) 》和有利于减排的价格政策, 建立了环境信用分级管理制度和环境监督员制度。
但以上农业环境法律制度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一是在立法上缺乏统一的农业生态环境法律体系, 未能制定一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性法律或行政法规, 农村噪声污染等方面的立法仍为空白。二是在环境保护制度方面, 没有制定专门用于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的制度, 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当前, 我国建立了排污收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限期治理污染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等生态环境制度。然而这些制度主要用于治理城市环境污染, 相对于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来说, 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
3、农民缺乏环境保护具体行动
调查显示, 农民环境保护法律意识有了一定提高, 但在环境保护具体行动上有待增强执行力。当问及收割后的秸秆如何处理时, 仍有36.66%的人选择在田里焚烧或使用秸秆烧饭, 对于秸秆还田和发酵秸秆产生沼气, 许多人虽然知道这样做有利于环境保护, 但从费用方面考虑, 他们仍然不愿意行动。当问及生活垃圾是怎么处理时, 30%的人选择“扔到路边或沟道里或者家门外空地”, 16.67%的人选择“卖烧回田等分别处理”, 6.67%的人选择扔到地里, 仅有46.67%的人表示“扔倒垃圾池并有专人收集清理”。当问及生活污水怎么处理时, 43.33%的人表示通过排水沟排到街上, 20%的人泼到院子里, 6.67%的人竟然会浇到地里, 仅有30%的人通过村内下水道收集后统一处理。当问及农用薄膜怎么处理时, 33.33%的人选择直接丢在田里, 36.67%的人会混同生活垃圾放进垃圾箱, 26.67%的人卖废品, 仅有3.33%的人会交给薄膜收集站统一处理。当问及是否担心后代人的生活环境并做力所能及的事时, 66.7%的表示“担心, 但没有办法”, 仅有30%的人表示想为环保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见图三) 。当问及“当周边企业将村内空气和水土污染, 您是否要到法院起诉?”时, 仍有33.33%的人表示不会到法院起诉。
4、农村环境保护执法措施欠缺
调查显示, 河北农村环境保护执法措施非常欠缺, 政策法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环境法律保护机构尚需构建。农村环境建设规划较差, 基础设施薄弱, 没有设置公共厕所, 人畜居住混杂, 固体垃圾随意堆放。90%的人表示本村没有公共厕所, 70%的人表示本村没有废电池回收箱, 83.33%的人表示本村没有沼气池 (见图四) 。60%的人表示本村偶尔开展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宣传, 33.33%的人表示本村从来没有进行过政策法规宣传;90%的人表示本村没有环境执法专门机构, 96.67%的人表示本村没有环境保护群众性自治组织。
5、农村环境司法救济有待加强
一是农村基层司法资源稀缺, 派出法庭和乡镇司法所数量较少。由于距离较远, 交通不便, 受到环境侵害时, 农民群众一般不愿到法院起诉。调查显示, 65.6%人不选择诉讼途径解决纠纷是因为太浪费时间。
二是基层法官素质相对较低, 影响了群众对法律的信任和期待。基层法官知法犯法、贪污受贿等现象普遍存在, 严重影响了农民对法律的信仰。当问及是否信赖法官时, 58%的人选择法官不可靠。他们普遍认为法官就是“吃了原告吃被告的主”。
三是司法监督机制不健全。有些基层法院构建的奖惩机制不科学, 影响了法官公正判案的积极性。有些法院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缺乏有效规制, 对违法审判责任追究不到位, 使少数法官存在贪污受贿、违法断案的侥幸心理。这些司法救济的不足降低了法律的权威, 挫伤了农民学法、守法、用法的积极性。
三、对策及建议
1、完善农业环境立法体系
一是加强立法工作, 制定统一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定农村生态环境单行法, 重点对保护耕地、防治水土流失、防治企业对农村环境污染等进行规定, 并对农业环境综合整治、基本农田的规划和管理进行明确规定;修订已有涉及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办法》等专项法规, 逐步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法治化管理体系中, 做到有法可依, 责权清晰, 有效防止农村养殖业、种植业、工业、生活以及外来污水和废弃物的污染, 防止农村生态环境继续遭到破坏。
二是建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对城市环境保护和农村环境保护要同等对待, 尽快建立农村环境保护制度体系。继续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限制治理污染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等制度, 同时应建立以下农村环境保护制度:农村环境建设规划制度、农村清洁生产促进实施制度、农村环保责任制度、农村环境考核制度、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农村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农村环境监测制度、农村环境补偿制度、农村环境破坏事故防范与预警制度、农村境建设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农村环境纠纷法律援助和公益诉讼制度等。
2、加强农村环境普法宣传工作
意识支配行动。为促使农民群众在环境保护中积极行动起来, 切实提高农民的执行力, 应大力开展有关环境保护法律知识和环境科技知识的普法宣传, 进一步增强农民的环境保护法律意识。
一要组织环境普法专家队伍和农业科技服务专家队伍, 在农村中大力宣传普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农业科技知识, 提高农村干部群众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进一步增强农村干部群众的环境保护法律意识。
二要通过农村广播、宣传橱窗、传单、播放环保电影等多种途径, 定期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农业科技知识的宣传教育, 营造浓厚的环保氛围, 使环保宣传常态化, 使环境保护法律意识深入农民心中, 并内化农民的自觉行动。
三要对农村青少年和儿童开展环境保护普法宣传。环境保护关系到子孙后代, 功在当代, 力在千秋。因此环境普法要从娃娃抓起。将环境保护法律知识纳入农村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教学规划, 通过学校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号召广大青少年学生, 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积极行动起来, 从自身做起, 从点滴做起, 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 勇做生态文明建设者。
3、加强农村环境执法工作
一要成立村内环境执法机构。目前农村尚未建立村内环境执法队伍。村内人员更加了解本村环境保护建设实际情况, 执法方便快捷, 因此要尽快成立农村环境保护执法机构和群众性自治组织, 提高执法效率, 增强执法效果。
二要提高环境执法人员的素质。开展法律下乡服务活动, 组织环境法律专家对农村环境执法人员进行环境保护法律知识培训;举办环境保护法律培训班、开办环境保护法律专业课程, 增强执法人员的法律专业素质;通过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等途径, 吸收和引进一批专业素质强、业务水平高的法律专业人才, 充实农村环境执法队伍。
三要加大农村环境执法资金投入。把环境执法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中, 建立农村环境执法专项资金, 设立专门的农村环境保护资金账户, 制定资金使用监督制度, 专款专用、按时发放, 积极解决环境监测、执法设施等方面的经费问题, 增强环境执法能力。
4、加强农村环境司法工作
为解决农村环境司法工作存在的不足, 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司法救助制度, 方便农民群众诉讼。建立巡回审判制度, 制定巡回办案计划, 成立流动环境法庭, 把环境法庭搬到村委会或农民群众家中, 解决农民群众起诉“交通不便”的问题;在司法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 对广大农民给与救济和便利, 在缴纳诉讼费上, 对困难户、“五保户”等特困农民, 依法予以减、缓、免等不同程度的照顾, 确保农民群众能够打得起环境官司。二要健全司法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以制度确保司法公正, 强化案件质量管理, 落实责任追究, 并构建案件质量考核奖励机制, 逐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司法监督机制。三要不断提升基层法官的职业道德素养。要严把入口关, 按照法律规定严格法官任职资格, 杜绝利用职权或私人关系上岗现象的发生;要建立法官定期培训制度, 培训内容除包括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外, 应重点围绕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反腐倡廉等方面展开, 不断提高农村基层法官的法律素质、业务水平、职业道德和政治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明新, 陈刚.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现状及其完善[EB/OL].http://court.gmw.cn/html/article/201302/27/120802.shtml 2013.2.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5年工作要点安排,我们农工委与环资城建工委成立了水环境整治专题调研组,部署市相关职能部门、12个镇人大主席团和园区、街道人大工委联动开展水环境整治工作调研。11月下旬以来,在市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的带领下,调研组对全市水环境整治工作进行调研,重点听取了市水务局、农工办、农委、海渔局、住建局、城管局、环保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的工作汇报,赴汇龙、寅阳、东海等镇开展座谈调研,实地走访了汇龙镇五四村、士清村、寅阳镇东清河村、寅北村、东海镇锦绣村等地的水环境状况,并专程察看了东海镇粪污集中处理中心、锦绣村沼气发酵及集中供气处理站,多方面了解水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情况,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基本情况
自4月3日市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专题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水环境整治工作方案的报告以来,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调研审议意见,围绕水环境标本兼治的目标,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多措并举加快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城乡水环境面貌不断改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高度重视,组织推进力度不断加大。
在4月3日市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结束不到一周,市政府就于4月8日专题组织召开现场推进会,对水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有力地推进了水环境整治议案的落实办理。同时,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大督查推进力度,对整治工作全过程实行“每周一通报、每月一推进、每季一考核”,建立健全了“河长制”办公室组织日常综合巡查执法组对镇乡园区进行月度暗访、季度明察,镇乡园区对保洁公司进行日常督查的制度,明确要求对巡查发现需整改的河道进行拍照,制作成整改通知单分发至各责任单位,督促及时落实整改措施。自落实办理议案以来,市政府先后召开了10多次专题会议,总结点评、督促推进各阶段水环境整治工作。“河长制”办公室对全市镇村所有河道开展每半月一次的地毯式联合巡查,出动巡查1760多人次,巡查沟河53100多条,下发整改通知单近8000份;镇乡园区相关职能部门督查保洁公司下发自查整改单1万多份,通过上下联动全力组织推进水环境整治工作。市相关职能部门主动联系提议案的人大代表,专题通报水环境整治议案的办理情况,征求代表们新的建议意见,不断改进整治方案,提高议案办理成效。同时,市相关职能部门还通过电视台《社会关注》《法治广场》节目、微信平台发布及《启东日报》开设专栏等多种形式,编发了5期打击毒龙虾、电捕鱼的报道,并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六五普法”、集中销毁非法捕鱼工具等4次大型活动,持续加大水环境整治工作宣传力度,群众关心支持、积极参与的热情也逐步提高。(二)工作重点突出,综合整治步伐不断加快。
市政府坚持围绕水环境综合整治七大工作重点,全面落实工作职责,制订综合治理方案,不断加快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在沟河贯通工程实施上,市水务部门结合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分区域推进窄沟拓浚、宅垅(废沟)填埋、沟河水系畅通等高标准泯沟整治工程的同时,加快横河疏浚整治、拆坝建涵(桥)工作,去冬今春以来共疏浚整治横河161条、泯沟4880条,完成土方461.7万方;完成宅垅整治约4000个,拆坝建涵(桥)10235座。在养殖(捕捞)设施清除上,市海渔部门全力组织推进河道网簖、网箱等非法养殖(捕捞)设施清除工作,累计清障52000多只,完成清理任务的99%。在畜禽养殖粪污治理上,市农委认真总结前两年治理经验,不断优化治理模式,推行建造20立方米以上化粪池,引导养殖户使用雨污、干湿“两分离”及“化粪池+干湿分离机”处理模式,目前已治理养殖场281个,治理粪污沟515条。东海镇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在建的配电房竣工后即可正式投入运行,新引进建成了锦绣村沼气发酵及集中供气处理站,为破解畜禽粪污治理难题提供了新途径。与此同时,畜禽非规模养殖粪污违规直排也首次列为环保执法监管范畴,今年9月份以来已立案查处7起。在工业废水排放监管上,市环保部门全面深化环保执法“亮剑行动”,今年共计立案调查74起,罚款764万元,办案数、罚款额均远超去年同期。在城区水环境治理上,市住建局积极组织实施城区水质提升工程,牡丹江路河道完成了整治及截污工程,实施了生态修复工程;紫薇河、灵秀河完成了疏浚整治工程;庙港河中央河闸改造及惠阳河北闸等8座泵站涵闸初步建成,市区内河换水排水系统进一步完善;汇东小区与汇东新村雨污水管道改造完工,滨江花苑雨污水管道改造已落实进行施工图纸设计。市城管部门对接管的城区河道实行内部招标承包,落实责任主体,确保了接管河道的保洁到位。在非法捕捞行为打击上,各相关职能部门和镇乡、园区进一步加大打击非法捕捞行为,积极为发展沟河养殖提供保障,今年以来先后查处违法电捕鱼393起、毒龙虾案件5起。在“生态治河”工程建设上,市政府办公室于5月7日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切实落实沟河生态保洁长效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因地制宜发展沟河淡水养殖及强化管理、推进沟河生态保洁等工作进行了细化部署。目前近海、王鲍、南阳等镇已对条件成熟的沟河实行宜养尽养,鼓励整河发包生态养殖,实行以河养河。(三)积极探索创新,长效管护机制不断完善。
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城乡河道长效管护机制,进一步落实管护责任,促进水环境保洁管护长效常态化。目前在城乡河道管护责任落实上,全市19条一、二级河道已全面实行市场化运作,由中标保洁服务公司进行全覆盖的机械化保洁;三级河、横河及泯沟均已根据属地管理原则,由各镇、园区进行公开招标,全部实行市场化保洁运作模式;新城区已进行护岸整治和疏浚的河道已明确保洁管护责任,从今年8月1日起由城管环卫部门接管进行日常养护保洁。市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办公室积极引导各镇实行农村生活垃圾收集与沟河保洁一体化市场运作的新模式,实现沟河水面与岸坡道路保洁管护的有效对接。目前东海、寅阳、南阳、启隆、吕四港等镇已推进实施。“河长制”办公室积极探索河道水况现状和整治保洁监管新机制,于今年9月初在全市应用推广河道信息管护监测系统,创新实现了河道管理的数字化和信息化,为我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提供了科学高效的监管平台。二、存在问题
客观审视今年以来的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市政府坚持把议案办理工作作为履行政府职能、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部署周密,组织有力,城乡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我市沟河数量多、分布散,实现水环境综合整治全覆盖和长效常态化还任重道远,仍有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亟待解决。
一是全民参与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有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宣传力度越来越大,广大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普遍有所增强,对水环境整治工作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但群众的参与度明显不如关注度高,群众的环保意识与行为统一性不高,行为滞后于意识,主动参与水环境整治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一些部门和镇村干部还没有真正认识到“没有群众参与支持、没有全社会同心戮力的事业难以长久”的题中之义,仍按习惯套路忙于突击整治应付检查,习惯于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等传统低效的宣传方式,对如何把群众对水环境生态化的朴素愿望和热切期盼引导到关心支持、积极参与上的问题,思考的少,谋划的不多,导致一些地方依然存在“少数人整治、多数人污染”的现象,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氛围还没有形成,水环境整治工作还没有真正提高到全民发动、全民参与的高度。二是整治重难点还有待进一步破题。
城区河道水质、畜禽养殖粪污、宅垅泯沟整治、恶性水生植物清理等基层普遍感到困扰的整治重难点问题由来已久,难以在短期内实现根治。城区河道水质受制于雨污分流不彻底、截污管网规划建设滞后,单纯依靠生物治理方式,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区河道的水质问题。畜禽粪污治理虽有进展但成效还不明显,粪污集中处理中心还没有投入运行,化粪池和干粪堆积场因建设投本大、粪污处理不配套,实际治污效果不理想,难以全面铺开;粪污违规直排问题虽突破了执法瓶颈,但环保执法监管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大。有的镇村因为粪污集中处理尚未落实,担心粪污沟整治后出现回潮,导致粪污沟治理推进缓慢,目前全市还有近40%的粪污沟没有治理。宅垅泯沟整治大多采取人工疏浚和填埋平整方式,但因担心岸坡坍塌及生活污水排放、灌溉用水不方便、雨水积涝等原因,周边群众阻挠施工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地方已成为水环境整治的死角。水花生、浮萍等恶性水生植物难以根除,每年的反复打捞清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基层畏难厌战的情绪有所抬头。此外,农村集镇的污水管网建设滞后,乡镇污水处理厂大多还没有纳入规范运行。三是“建管用”衔接还有待进一步落实。
目前水环境整治成效初显,但建、管、用衔接不到位的问题仍有存在,一些地方还没有做到一建就管。目前全市还有近30%的沟河在上一轮水利疏浚周期中没有进行疏浚整治,有的镇村因水利建设欠账较多而难以摆脱“未建难管”的窘境。城郊结合部部分河道出现建管脱节现象,至今还没有落实疏浚整治的责任主体,城管环卫部门难以接管进行常态化保洁。河道清障与养殖开发利用出现脱节,部分镇村在河道清障后没有及时跟进落实养殖发包。特别是有的网簖虽拆除了网具但桩头还没有拔除,如果养殖发包不全面铺开,极易引起网簖回潮。还有一些河道在实际养殖开发利用时难以做到整河发包,如何划分养殖发包河段尚未出台相应办法。同时,数量众多的泯沟虽已纳入市场化保洁管护范畴,但按市财政奖补标准测算,平均到每条泯沟还不足60元,泯沟管护还没有做到全覆盖。四是联动常态化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尽管市相关部门已经探索形成了一些上下联动巡查推进整治工作、“河长制”办公室牵头多部门联合执法监管等行动,但常态化的联动监管机制尚未真正形成。有的镇村干部在阶段性整治工作过后,热情有所减退,消极应付、观望等待的心态较为突出,往往是整改通知单督办哪里,整治工作做到哪里,没有坚持做到整体联动持续开展整治工作。有的镇统一组织推进沟河保洁市场化外包工作,没有同步落实村级组织参与监督管理的职责,镇村联动监管机制出现缺失。同时,打击非法捕捞行为虽取得了明显成效,遏止了一度非常猖獗的电捕鱼、毒龙虾等行为,但夜间偷捕现象并未绝迹。面对更加隐蔽的非法捕捞行为,许多镇村干部单纯寄希望于执法打击,群防群控组织不力,没有发动群众参与联动监管。三、建议意见
水环境整治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建议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围绕水环境整治从成效初显到全面改观、实现质变的工作定位,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各项关键措施的落实,坚持不懈持续开展全市范围内的水环境整治工作,全面巩固提高整治成效,真正实现水环境“水面清洁、河坡整洁、水系畅通、水体洁净”的质变。
(一)进一步强化宣传发动,在提高群众参与度上下功夫。
一要宣传提高基层群众的环保意识。广泛宣传水环境生态意义,并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播放科普宣传片、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重点普及宣传水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性,提高基层群众对水环境污染危害的认识度,不断增强防治水环境污染的紧迫性,调动参与水环境生态建设的自觉性。二要宣传提高环境生态的法治认识。面向基层群众宣传解释好有关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各项政策,重点宣传打击电捕鱼等非法捕捞行为、查处畜禽养殖场所粪污排放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通过以案说法等形式剖析典型案例,教育提高广大群众依法参与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法制意识,调动参与水环境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三要宣传提高正反典型的对比效应。进一步加强组织策划,重点围绕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采取“正面宣传亮成效”和“负面曝光晒陋习”相结合的办法,突出整治前后的对比,突出人居环境的改善,让事实说话,让受益群众说话,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宣传引导作用。深入开展建设“美丽乡村”、“美好家园”活动,组织群众实地察看、亲身感受人居环境改善后的新面貌,调动参与水环境生态建设的主动性。(二)进一步坚持问题导向,在推动整治全覆盖上下功夫。
一要加强规划推进。结合水环境整治全覆盖目标和标本兼治的要求,科学编制城乡河道疏浚整治、畜禽养殖及配套粪污处理、沟河生态养殖等规划。重点要加强新建畜禽养殖场选址、环评等环节的审批管理,并根据原有养殖场分布,合理规划建设各个片区的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引进实施沼气发酵及集中供气处理项目,扩大养殖粪污配套处理的辐射范围,真正从源头上破解粪污治理难题。要根据规划部署,全面排查污染水环境的点源,抓紧实施城区河道整治及截污工程、内河换水系统建设、雨污水管道改造,加快推进市、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的规划建设,尽快实现城乡污水处理厂规范运转,确保所有集镇(农民集中居住区)及工厂、学校、医院、酒店等单位的生活污水纳入污水管网。二要加强示范引导。认真总结各镇、园区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的经验教训,大力推广一批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经验,努力提高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成效。重点要结合生态文明建设清水工程行动计划、“六位一体”管理的推进,适时组织开展示范村建设,每个镇、园区至少要建成3-5个精品示范村,树立一批标杆,充分发挥精品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由点及面,不断提升水环境综合整治水平。三要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指导各镇、园区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对水利建设滞后的,要督促在新一轮水利疏浚周期中迎头赶上,尽快走出“未建难管”的困境;对宅垅泯沟整治进展缓慢的,要按照宜填则填、宜拓则拓、宜护坡则护坡的原则,落实镇村干部逐户上门做工作,在消除群众后顾之忧的基础上实施治理;对沟河水面养殖发包落后的,要摸清情况,宜整河发包的实行整河发包,宜分段发包的实行分段发包,科学指导开展养殖开发利用。在养殖开发利用上,要积极探索不同食草鱼类品种、不同放养密度对水花生、浮萍等恶性水生植物和河边草的遏止作用,分类指导好生态治河工作。(三)进一步加强协作配合,在联动监管常态化上下功夫。
一要充分发挥监管平台作用。在扩大监测河道数量的基础上,加快收集各镇、园区河道疏浚、宅垅整治、护坡保坍、水系畅通、沟河养殖、长效管护等基础信息,进一步拓展河道信息管护监测系统的功能,打造覆盖全市所有沟河的网络化动态监管平台。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数字化管理,配套建立水环境状况定期通报督办制度,为各部门整合资源、联动开展督查指导提供最新最有效的动态信息。二要建立健全监管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定期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水环境整治中发现的问题,明确各相关部门的工作任务、完成时限,建立任务完成情况的信息反馈、督查核实制度,实现整治过程中“巡查发现问题—落实部门职责—限期解决问题—跟踪督查问效”的有效对接。要认真研究建立水环境整治联合执法办公室的可行性,统筹公安、环保、渔政、水政等执法资源,公布举报电话,重点加大对偷盗电捕鱼、畜禽粪污和工业废水直排等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让综合执法巡查成为新常态,充分发挥联合执法的威慑力,有效提高执法监管的联动效率。三要大力组织开展群防群控。深入开展群防群治是实行水环境综合整治上下联动监管的重要一环。要进一步明确执法监管部门和镇村联动监管的职责,落实镇村组织开展群防群控的主体责任,减少和杜绝基层干群中存在的坐等执法监管等消极现象。特别是对偷盗电捕鱼等违法行为,要从源头上加强预防预控,明确各村负责排查本村重点对象,落实村组干部上门做好“一帮一”的法制宣传教育。对外地在启流窜作案的偷盗电捕鱼嫌疑对象,要发动群众深入开展群防群控,积极举报违法行为,由执法部门依法予以打击。县教育局:
期末,我校根据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你局通知的指示精神,组织全体师生开展大搞清洁卫生活动,取得较好成效。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期末是学校全体师生特别忙碌的日子,为妥善地处理好环境整治活动与教学考核等其他工作关系,掀起一个良好的大搞清洁卫生活动的高潮,1月9日学校分别召开我校“城乡清洁工程”领导小组会议及全体师生大会,对搞好本次环境卫生整治大行动作了研究、动员和布置,为做好本次环境卫生整治活动营造了一个良好氛围。
二、妥善安排,精心组织,统一行动,成效显著 根据本次环境卫生整治大行动的任务及要求,学校从实际情况出发,为在时间、人力、物力等方面提供得力保障,学校作出了1月10日下午为整治校内环境卫生、1月11日下午为整治校外本校卫生责任区环境卫生的时间安排;在组织管理上,从校长到学生,明确各自职责,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挂钩班子和班主任依时到场靠前指挥、检查、督导。由于计划周密,组织精心,措施得力,故此,本次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得较好成效:在校内环境整治活动中,全校出动师生1656人次,一共洗抹六幢楼房门窗地板,全面修剪校园花木草地,不留死角地彻底打扫校园硬底区、草坪、花圃清洁,清理所有校园排水沟淤泥,维护了排水沟排泄功能,拖走垃圾60多桶等;在校外,出动师生1123人次,彻底打扫了本校负责的清洁路段的路面,清理垃圾80多桶,较好地清理公路两边的水沟淤泥,拖走淤泥30多斗车,促进了公路两边水沟排水更加顺畅等。
寒假将至,我校将以此为起点,安排必要的人力、物力,切实维护本次环境卫生整治大行动所取得的成果,继续把优化环境卫生工作推向前进。
【关于整治和建设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关于春季环境卫生整治情况的汇报05-28
2024年关于开展城乡环境整治的实施方案10-27
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活动自查报告11-20
关于清理整治“小金库”情况自查报告05-28
关于河道整治情况的工作汇报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