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优化之探究(精选11篇)
摘 要:合唱教学是小学音乐课程中学生体验和感知多声部的有效方式,也是增强学生合作意识与协调能力的良好途径,但现阶段,合唱教学并未引起一些学校及音乐教师的重视,成为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普通的薄弱环节。阐述了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作用,也探讨了优化合唱教学的诸多有效方法,期待在提升合唱教学效果的同时,也促进本地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教学优化
在人音版的小学音乐教材中,有很多适合合唱的歌曲,如《红河谷》《故乡的小路》《小小少年》《美丽的黄昏》等,可谓是题材广泛,风格各异,深受学生的喜爱。但应该看到,在现实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对这些宝贵教学资源的应用,有些教师只教一个声部,甚至是干脆跳过不教,致使合唱教学形同虚设,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教师缺少对合唱教学的正确认识,缺少行之有效的合唱教学方法,长此下去,会形成恶性循环的局面,影响到整个小学阶段音乐教学的效果。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说:“儿童音乐教育依赖于指导者,因此,这些指导者必须是最好的教育家和音乐家。”从柯达依的言语中,我们不难理解,音乐教师在儿童音乐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合唱教学是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充分认识合唱教学的作用,积极探索,广为借鉴,形成行之有效的合唱教学方法,从而肩负起自身使命,不辜负自己光荣人民教师的称号,引导学生感悟音乐的魅力,徜徉于音乐海洋中。
一、审视合唱教学的有效途径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歌唱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在音乐基础教育中,合唱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手段,也是学生开展音乐实践活动的重要途径,能够彰显新一代青少年的道德品质与精神面貌。以下是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优化例谈。
1.途径之一:提升学生身心素质
中国自古就有孔子闻《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的典故,动听的音乐不但能够带给人美感,也能使人精神愉悦、身心放松,给人心灵慰藉。合唱教学具有提升学生身心素质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1)“善歌者必先调其气也”,歌唱呼吸训练是合唱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科学的歌唱方法讲究“腹式呼吸”,用鼻子慢慢吸气,鼓起肚皮,每口气坚持10至15秒的时间,然后再徐徐呼出,长期进行此类呼吸训练能够增强学生的肺活量,提高学生控制膈膜、腹肌和腰肌的能力。(2)合唱教学重视咬字吐字训练,不同风格的歌曲对演唱者吐字咬字的要求有所不同,演唱缓慢抒情的歌曲要求演唱者咬字吐字柔和圆滑,字头音符占据较长的时值;演唱热情欢快的歌曲要求演唱者咬字轻快敏捷;演唱激昂有力的歌曲要求演唱者演唱韵母时要保持不变,但演唱声母时要喷薄有力。在上述原则的约束下,学生经过长期的演唱练习后,咬字吐字能够变得更为灵活,学生变得口齿更为伶俐。(3)视唱是合唱的基础,练耳是合唱的保障,合唱教学不能缺少视谱即唱与听觉训练,其中,视唱训练能够提高学生按乐谱要求准确唱出曲调的能力,听觉训练能够培养学生辨别音乐节奏、记忆音乐以及感知音乐的能力,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向学生展开积极有效的视唱练耳训练,使学生能够同时运用脑、眼、耳、口这四个器官,达到协调一致,使学生变得思维敏捷,从而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
2.途径之二:提升学生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认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却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世界前进,想象力较知识更为重要。合唱教学活动将歌曲旋律与音乐形象紧密结合起来,能够起到激发学生想象力的作用。如,三年级上册的《美丽的黄昏》,这是一首短小而优美的欧美歌曲,歌曲的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三度模进,所以当二部轮唱时,两个声部非常和谐协调,通过简练的三句歌词,在学生的脑海里描绘了一幅欧美地区黄昏、教堂、钟声的景色。再如,该册书中《让我们荡起双桨》,在饱满的情绪和亲切的和声中,学生能够想象在湖面上划船的情景,蓝天、白云、碧波、少年……这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仿佛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卷。综上所述,在聆听和感悟优美音乐的同时,学生也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音乐的神奇,感悟音乐文化的魅力。
3.途径之三: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现阶段,学校的培育对象多为独生子女,备受家庭成员的娇宠溺爱,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特立独行,缺少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合唱活动能够帮助学生矫正性格上的不良习惯,合唱教学强调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声音,从而使自己与他人的声部融合起来。但也应该看到,有些初学合唱的学生易于受到他人演唱的干扰,往往试图通过提高嗓音来掩盖他人的声部,却往往使整个合唱变得刺耳难听,声部变得极为不协调。其实,合唱中各个声部是相辅相成的,合唱是一门群体合作艺术,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在长时间的排练过程中,学生逐渐形成心灵上的默契,树立起责任意识,扮演起应有的角色,学会尊重他人,增强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4.途径之四: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一首好歌曲,往往具有生动的音乐形象和深刻的作品意境,而合唱艺术是一项带有综合美感的艺术,凝聚着节奏美、旋律美、和声美与复调美,能够带给人们一种其他艺术形式难以传达的美感,在将歌曲的优秀元素展现出来的同时,也陶冶学生的情操,将学生带入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如,四年级下册的《红蜻蜓》,这首歌曲旋律抒情、节奏舒缓、音色柔美,通过“我”在晚霞中看到红蜻蜓而引起的回忆,和声色彩非常浓厚,聆听和合唱这首歌曲,都能激荡起学生内心的情感,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再如,六年级下册的《飞来的花瓣》,歌曲有优美的旋律、细腻的语言和力度的对比,学生用心演唱这首歌曲时,能够体悟到学生对教师的质朴真实情感。面对高难度的音乐作品,很多学生明显存在技术缺陷,但通过欣赏合唱视频和聆听合唱录音,能够令学生更好地感知音乐作品的节奏、和声、曲调、力度等,提升自身音乐审美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起到引导者的作用,适当引导学生感悟合唱作品中节奏、和声、曲调等元素对作品情节及情感变化的推动作用,引导学生感知音乐语言的作用和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5.途径之五:完善学生品格修养
除以上论述的诸多作用外,合唱教学还能净化学生心灵,实现升华,完善学生品格修养。这是因为,我国优秀合唱曲目众多,如三年级下册的《嘹亮歌声》、四年级下册的《东方明珠》和六年级上册的《同一首歌》等,都寄托了一些美好的情感,能够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中国俗语有云:“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美好的合唱也是通过不懈的努力换来的,合唱往往一训练就要几个小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合唱教学易于学生形成刻苦好学、持之以恒的良好品质,也利于学生在训练和演出过程中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在坚定了学习态度之余,也强化了学生挑战困难的决心,提高了学生分辨善恶美丑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品格修养的形成,对于合唱教学的开展具有深刻的意义。
二、优化合唱教学的有益尝试
众所周知,虽然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的途径很多,但合唱教学是颇为重要的一个途径。在领悟到合唱教学诸多作用的基础上,很多音乐教师认真开展合唱教学,但却往往遇到共同的难题,教师带领学生欣赏歌曲,歌曲分外动听,令很多学生陶醉其中,但当教师兴致勃勃地要教学生演唱这首歌曲时,很多学生显出畏难情绪,甚至有些学生发出嘘声,最终合唱教学艰难地进行,教学效果自然难以令人满意。那么,究竟该如何做出有益尝试,来优化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1.在进行合唱教学中进行基础训练
基础训练是合唱教学的基本功,但基础训练却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柯达伊手势教学法,通过这种游戏教学的引入,让学生养成看教师指挥的好习惯,并且通过手势教学还能够让学生训练自己的音准。
2.由易到难,在进步中不断提升自己
在进行歌曲教学的时候,合唱相对齐唱要难一些,如果教师能够及时地用手势加以引导,学生就会比较容易掌握,因此在进行合唱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教材内容的安排,适当地提高教学的难度。比如,在教授四年级上册《荡秋千》这一课的时候,在能完整演唱歌曲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在歌曲的后半段让学生采用轮唱的方式进行演唱,让他们更好地体会和表达荡秋千时的欢乐心情。这种由易到难的教学过程,能够使学生不断提升自己。
3.从细节做起,注意训练学生的节奏感
良好的节奏感是提升合唱教学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节奏练习,诸如平稳的节奏、变化的节奏等,这样还能让学生养成对节奏变化良好的反应能力和感悟能力,为今后的合唱打下良好的基础。
4.均衡发展,训练学生的反应灵敏度
学生在合唱过程中,灵敏度是衡量一个人合唱基本功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识谱的灵敏度,要眼快于口,统一的灵敏度、校音的灵敏度等等,在整个过程中要求学生的音准和节奏以及各声部的音量等都要达到一个均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敏锐的感知能力和灵敏的辨音能力。
5.创设情境,带领学生于情境中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多么有趣的教学内容,只要被引入刻板的课堂教学,学生就会感觉枯燥无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比如我们可以选择优秀的合唱作品,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下进行合唱练习,这些优秀的作品能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另外,在进行合唱教学的时候,教师还可以选择各种合唱视频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感受到合唱的魅力。并且在引导学生观看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如何去欣赏合唱节目。比如,在让学生感受合唱氛围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形成立体的感受,眼观、耳闻、身感同时进行,这种引导中就能养成学生敏锐的感悟能力。比如,在多声部合唱歌曲面前,学生的耳朵就远远优于自己的嘴巴,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辨。另外,在合唱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氛围,比如可以教给学生一种合唱操。
6.认真总结,在教学中不断探寻规律
俗语有云:“万丈高楼平地起。”小学音乐课堂的合唱教学也是如此。学生合唱基本功的养成不是等到学生升至中高年级才开始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学生开始其人生中的第一节音乐课,这种累积已经开始。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自身特点,活泼、好动、有好奇心,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为此,教师在开展合唱教学的过程中,应积极探寻合唱教学规律,使这项教学活动能够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与音乐实践活动实现互补,悄然提升学生深入研究和学习音乐知识、音乐技能的兴趣。具体介绍如下:(1)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凡事贵在坚持,合唱教学同样如此,在正确、科学、合理地开展合唱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学到丰富的音乐知识,而教师也随着教学的深入进行增强训练的趣味性和愉悦性。(2)合唱教学与音乐实践交织互补,既是指在音乐教学领域,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交织进行的,也是指鼓励学生多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学生多种音乐能力均应在音乐实践中得到提升,学生在合唱实践中获得愉悦的体验,自信心更加坚定。(3)注重趣味性,悄然提升音乐魅力,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最好的教学方式是使他们“在动中学,在玩中学,在乐中学”,为此,合唱教学应尽力避免那种成人化、机械化、专业化的枯燥技能训练,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多开展游戏活动,使学生充分体悟到合唱的美,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作用不容忽视,若想将合唱教学深入地开展下去,教师除具备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外,也要掌握和运用良好的教学方法,做出积极努力和尝试。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真正融入我们的教学中来。最后,用柯达伊的话与大家共勉:“用好的方法在学校教授音乐和唱歌,对于孩子而言,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折磨,将渴望得到更好音乐的热诚倾注于孩子的心灵,这种热诚将会延续他们的一生。”有幸,我们成为音乐教师,有幸,我们能成为将渴望更好音乐的热诚倾注于孩子心灵的人,但愿我们能不辱使命。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课堂,合唱教学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 我们越来越重视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因此小学音乐教学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从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之法入手, 从现在合适的教学作品掌握合唱的基本技巧,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三个方面深入研究了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进行合唱教学。
一、选择符合教学要求的作品
小学生未经受过严格的音乐训练, 其音乐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参差不齐, 我们在选择音乐作品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嗓音、性格特点选择符合音乐教学要求, 并且适应大部分学生审美能力和心智特点的歌曲。作品的选择, 要符合学生的欣赏水平, 在排练时选择学生喜爱的作品能让学生真正愉快地投入到训练中, 以积极主动的心情学习声乐配合教师排练, 反之, 如果选择作品不当, 学生在排练时毫无兴趣, 把合唱训练当做任务来完成, 这样的训练, 只能曲高和寡, 训练效果低下。在实际教学中音乐教师经常担任数个班, 甚至数个年级的音乐课程, 曲目的选择就要从实际出发, 兼顾大多数人的学习兴趣, 例如年龄层次和欣赏水平相差不大的班级可以练习同一歌曲, 既兼顾了大家对曲目的选择又减少了工作量, 而高年纪可以选择有一定难度, 或者更加流行的歌曲, 以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对曲目的兴趣需求。曲目题材选择上要积极向上, 规避不良思想内容, 热爱青春热爱祖国的校园题材为佳, 还可以选择有一定历史背景和思想内容, 教育深刻的歌曲来演唱, 教师介绍作品时应该说明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作品表达出的内涵和感情以及作品在和声技巧应用上的成功之处, 让学生逐渐领会到和声的作用和多声部演唱带来的震撼效果, 逐渐爱上合唱这一表达技巧。
二、掌握合唱基本技巧
在合唱这个大团队中也是由一个个小的个体组成的, 要想更好地达到合唱效果就必须把每个个体都训练好, 要能够让学生掌握合唱的基本技巧。首先我们要锻炼学生对于节奏的把握。就是学习的时候让学生全面接触关于音符和节拍, 比如有二分音符, 八分音符等。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模拟唱的方式, 边唱边打节拍, 边唱边读乐谱, 让学生能够正确把握音乐的节奏和节拍。其次要多让学生进行视唱练习, 让学生达到很好的合唱水平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在平时的训练中循序渐进的。在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先将视唱的歌曲抄在黑板上或者通过多媒体来进行展示, 让学生从视觉上能够认识乐谱, 然后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视唱练习。再次我们要锻炼学生的听觉能力, 听说能力在合唱中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不仅要听好自己的声音是否正确, 音准是否到位, 还要能够听出其他学生的发音。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多多进行音乐欣赏活动, 通过多媒体进行播放, 然后让学生欣赏和评价, 让学生的听觉能力和听觉兴趣能够在音乐欣赏中得到提高和锻炼。在训练的过程中, 我们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身体的语言来进行感受, 感受音乐的节奏韵律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我们还需要让学生能够巧妙地掌握对于音乐作品的艺术处理。对文章深入了解才能更好地进行表达, 在进行合唱歌曲教学的时候, 我们先要让学生欣赏每一首歌曲的构思和表达, 不同内容的歌曲在表现和处理上就会大不相同, 在选取合适的合唱作品之后, 就是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去了解作品背后的内容, 比如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的结构形式, 以及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让学生能够认真把握歌曲背后的内涵, 让学生能够把握音乐作品的风格, 无论是抒情悠扬, 还是雄伟壮阔, 学生在合唱的时候都要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表现, 要让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 感觉自己就是作者, 身临其境地将音乐作品进行表达, 从而达到更好的演唱效果。
三、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合唱不同于其他的艺术形式, 在选择符合教学要求的作品和掌握合唱技巧之后我们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要想更好地进行合唱演奏, 不仅需要每一个个体具有很强的能力, 还需要学生能够齐心协力完美合作, 才能将一个作品表现得淋漓尽致, 生动形象。要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集体合作能力, 让学生在合作的情况下感受集体荣誉感, 在愉悦的合作氛围内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和能量, 在合作之中更好地表现音乐作品的魅力, 将音乐作品进行完美展示和演奏。
【关键词】 小学音乐;音乐课堂;合唱教学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我们越来越重视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小学音乐教学也越来越重要,本文从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之法入手,从现在合适的教学作品掌握合唱的基本技巧,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三个方面深入研究了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进行合唱教学。
一、选择符合教学要求的作品
小学生未经受过严格的音乐训练,其音乐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参差不齐,我们在选择音乐作品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嗓音、性格特点选择符合音乐教学要求,并且适应大部分学生审美能力和心智特点的歌曲。作品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欣赏水平,在排练时选择学生喜爱的作品能让学生真正愉快地投入到训练中,以积极主动的心情学习声乐配合教师排练,反之,如果选择作品不当,学生在排练时毫无兴趣,把合唱训练当做任务来完成,这样的训练,只能曲高和寡,训练效果低下。在实际教学中音乐教师经常担任数个班,甚至数个年级的音乐课程,曲目的选择就要从实际出发,兼顾大多数人的学习兴趣,例如年龄层次和欣赏水平相差不大的班级可以练习同一歌曲,既兼顾了大家对曲目的选择又减少了工作量,而高年纪可以选择有一定难度,或者更加流行的歌曲,以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对曲目的兴趣需求。曲目题材选择上要积极向上,规避不良思想内容,热爱青春热爱祖国的校园题材为佳,还可以选择有一定历史背景和思想内容,教育深刻的歌曲来演唱,教师介绍作品时应该说明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作品表达出的内涵和感情以及作品在和声技巧应用上的成功之处,让学生逐渐领会到和声的作用和多声部演唱带来的震撼效果,逐渐爱上合唱这一表达技巧。
二、掌握合唱基本技巧
在合唱这个大团队中也是由一个个小的个体组成的,要想更好地达到合唱效果就必须把每个个体都训练好,要能够让学生掌握合唱的基本技巧。首先我们要锻炼学生对于节奏的把握。就是学习的时候让学生全面接触关于音符和节拍,比如有二分音符,八分音符等。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模拟唱的方式,边唱边打节拍,边唱边读乐谱,让学生能够正确把握音乐的节奏和节拍。其次要多让学生进行视唱练习,让学生达到很好的合唱水平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平时的训练中循序渐进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先将视唱的歌曲抄在黑板上或者通过多媒体来进行展示,让学生从视觉上能够认识乐谱,然后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视唱练习。再次我们要锻炼学生的听觉能力,听说能力在合唱中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不仅要听好自己的声音是否正确,音准是否到位,还要能够听出其他学生的发音。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多多进行音乐欣赏活动,通过多媒体进行播放,然后让学生欣赏和评价,让学生的听觉能力和听觉兴趣能够在音乐欣赏中得到提高和锻炼。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身体的语言来进行感受,感受音乐的节奏韵律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我们还需要让学生能够巧妙地掌握对于音乐作品的艺术处理。对文章深入了解才能更好地进行表达,在进行合唱歌曲教学的时候,我们先要让学生欣赏每一首歌曲的构思和表达,不同内容的歌曲在表现和处理上就会大不相同,在选取合适的合唱作品之后,就是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去了解作品背后的内容,比如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的结构形式,以及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能够认真把握歌曲背后的内涵,让学生能够把握音乐作品的风格,无论是抒情悠扬,还是雄伟壮阔,学生在合唱的时候都要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表现,要让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感觉自己就是作者,身临其境地将音乐作品进行表达,从而达到更好的演唱效果。
三、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合唱不同于其他的艺术形式,在选择符合教学要求的作品和掌握合唱技巧之后我们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要想更好地进行合唱演奏,不仅需要每一个个体具有很强的能力,还需要学生能够齐心协力完美合作,才能将一个作品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形象。要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集体合作能力,让学生在合作的情况下感受集体荣誉感,在愉悦的合作氛围内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和能量,在合作之中更好地表现音乐作品的魅力,将音乐作品进行完美展示和演奏。
摘 要:提高音乐课堂的调控能力,增强每位学生的艺术素养,是素质教育给音乐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本文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依据,结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际,就音乐课堂调控技能进行了几点阐述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调控技能;新课程
所谓课堂调控是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根据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情况,及时调整或纠正教学手段,及时补救课堂失误的教学控制行为。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对于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改进教学方法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下面,我们就一块来探讨一下如何提高教师的音乐课堂调控水平。
一、注重调焦,合理设计课堂结构
作为基础教育学科,音乐教材具有其特有的学科特征,教师要以每一节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为支撑,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结构。所谓课堂结构,也就是教师在教育理念指导下,未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而对于构成教学过程的一系列要素而设计的运作流程,是一套整体性较强的方法体系。鉴于音乐课程并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不同的课型而设计不同的教学结构。例如,我在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时,就比较喜欢结合歌曲的曲式结构,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采取动静结合的模式,使得课堂结构具有乐段式的结构:可以使两段体(动—静或静—动);或者是三段体(静—动或静—动—静);还可以是回旋曲式(动—静—动—静—动)等等。一般来说,对于一到二年级的学生应采用回旋曲式的课堂结构;三到五年级的学生适合采用三段体的课堂结构;六年级的学生适合两段体或者三段体。这种灵活的教学模式,不但能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静静的欣赏音乐,也能将学生从板凳上解放出来,避免了满堂灌的无效作用。
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听几遍歌曲或乐曲,让他们在对音乐的节奏、力量、速度、旋律、歌词都听过数遍之后,能在无意中记住歌曲或乐曲,并在无意中能唱出来;在课堂上组织活动的时候,也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旋律以及音乐的各项元素,使他们在无意中记住歌词和乐曲;还可以让学生在集体舞、健美操或者律动中感受音乐各要素在乐曲中的表现形式,促使学生无意中记住歌曲;让学生亲自打击乐器,让他们在自己的切身体验中了解音乐各元素的奇妙组合,使学生无意中学会了乐曲,记住了歌词。例如在教学三年级《游击队歌》这首乐曲时,我们要首先考虑到这是一首三段体的音乐旋律,整个节奏明朗,受到学生的喜爱和欢迎,然后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合理的课堂结构。教师可以将课堂结构设计成“动—静—动的”三段体结构并把歌曲划分成三个部分,让学生通过体会歌曲中情绪的变化,感受歌曲的美妙意境,并采取不同的肢体语言表达情绪,快乐的完成学习。教师还可以运用音乐的弥漫性特征,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启发学生仔细聆听的意愿,让歌曲的旋律和节奏都渗透到学生的脑海中。又或者采取不同的演唱形式,并伴以身体动作为歌曲添彩,让学生在三段体的课堂教学结构中体验音乐学习的乐趣,提高教学质量。
二、注重调味,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投入对音乐知识的探索与学习中。例如,以前我在教授一年级《大鹿》这首歌时,在课前先讲桌椅摆成“△”、“↑”、“□”等形状,上课时播放小动物嬉闹声的乐曲,然后惊奇的问学生:“同学们,我们这是在什么地方啊?”学生们高兴得回答:“在大森林里”,课堂的气氛瞬间就被点燃了,孩子都热情高涨,我接着问学生:“大森林迷人吗?”“迷人!”“那么大森林为什么这么迷人呢?”孩子们都抢着回答:“大森林里有各种小动物”、“大森林里有漂亮的花草”。此时,我在讲台上播放《大鹿》这首乐曲,然后带有感情色彩的对学生们说:“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大森林里与可爱的小动物们交朋友,谁知道这个小动物的名字啊?”所有孩子都异口同声的说“大鹿”,那么接下来的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三、加强管理,做好课堂调控
1、规范课堂秩序
教师想要提高对于课堂的调控能力,首先要管理好课堂秩序,实际上,学生的很多不良行为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师可以对于具有不良行为的学生进行观察,了解其性格特点,针对其某种不良习惯,让他解答与其行为有关的问题,使他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有可能引发的后果,然后再对这类学生进行语重心长的批评教育,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发自内心的“关爱”与“呵护”,触动学生的灵魂感悟,逐步改善课堂秩序,保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实现课堂调控的有效性打好基础。
2、实施隆重表扬
鉴于音乐课程的实践性较强,经常需要学生回答问题或上台表演,但是有的学生比较内向,不好意思大胆表现自己,于是我就在音乐教室的门口贴上每个班级的名册,在课程即将结束时,由小组成员自己推选出本组内表现最好的学生,我就在这名学生的名字后面加上一个小星号。等到期末时,我就效仿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为星号达到5个以上的学生颁发奖品,并把这一颁奖仪式搞得像模像样,这样一来,得到奖品的学生会非常自豪,没有得到奖品的学生也很羡慕,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了他们主动争取成功的信心。
总之,课堂调控在音乐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体现教师应变能力、再造教师经验的有效手段,只要广大教师不断努力、认真实践,一定会在这方面取得更大进步。
参考文献:
浅谈如何在音乐课堂中渗透合唱教学
摘要: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合唱教学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审美音乐并且有欣赏音乐的基本能力,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审美音乐、享受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小学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审美力、表现力及创造力,使学生在感悟音乐中陶冶性情,才是中小学音乐教学追求的主要目标。
关键词:合唱教学、中小学音乐教育、音乐表现力
合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臵。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都具有重大意义。当然,只有合唱声部清晰、均衡,声音和谐,才能表现歌曲的意境。合唱既是一种集体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一门高雅艺术,更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一种和谐、平衡、完美的音响运动形式”。它讲究和谐,要求声部之间互相协调统一,音色要融合、柔美。班级合唱这种集体活动,不仅带给学生美的享受,还能培养学生在声乐、乐理、节奏、和声、情感等多方面的音乐素质,增强学生协调合作的能力。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 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在音乐课中积极开展班级合唱教学,将使校园处处传来和谐、优美的歌声,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与教育。
合唱歌曲教学是中小学音乐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培养学生乐感,发展学生音乐方面的综合素养。然而,面对我们教材中的一些合唱歌曲,很多教师感觉很无奈。有的老师用一遍遍单调的分声部练习,再合唱的形式进行教学,可结果,学生的音准还是掌握不好,容易跟着旋律声部跑;有的老师用合唱队专业训练的方法进行训练,学生能力参次不齐,因而导致很多学生兴趣不够浓;后来面对这些情况,很多老师干脆采取碰到合唱歌曲就放弃或只教旋律声部的办法。这里我借鉴深圳中学刘梅老师的一些做法。
以真诚和爱心教学生唱歌、做人。“短短几年里就能出成绩,是因为她热爱、执着、好学以及对音乐的灵感。”一些全国知名的音乐界专家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评价刘梅。“她是一位热爱音乐的老师,因为热爱,她在音乐教育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她是一位热爱学生的老师,因为热爱,她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深中校长王铮也这样说。
深圳中学合唱团指挥刘梅凭着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对音乐教育的不懈追求和努力,年轻的刘梅已形成独特的教学方法—“身心歌唱法”。她认为,高水平的歌唱不是靠嗓子完成的,而是要让身体的每个器官、每个细胞一起歌唱。因此,在深中的音乐教室门前的空地上,总是有一群小女孩快乐地跳舞,教室里的木地板上也总有几个学生相互协助做运动。在排练时,刘梅让学生体会歌唱与身体的律动关系,有些很难唱出的音,她帮助学生寻找最佳的身体运动唱出,完成了传 2 统训练方式很难实现的效果。看过深中合唱团演出的人都发现,团员的歌唱与其身体律动是那么的和谐、自然。正是以独特的教学方法从基础训练抓起,刚进合唱团的同学只能模仿唱歌、只能唱两三个声部,但几年后他们拿到新歌谱便能立刻唱、且能唱18个声部的作品。刘梅老师培养出了一支国际一流水平的学生艺术团体。
刘梅老师在教学方法上,1、建立常规训练:时间一周4至6小时训练,前期自己摸索,后期请专家指导。
2、打好基础,强调素质训练:视唱练耳乐理融在训练中,培养声部长,培养得力助手
3、包含激情和创意多多的训练状态。4创设轻松恢谐的教学环境。
5、劳逸结合的训练方法。
6、因材施教,用不同心态对不同性格的学生,要循循善诱。
7、虚心学习,学习新方法,把新方法实施于实践中。再比如:在团队管理上,1、建立良好完善的管理体系。
2、大同学带小同学。
3、在合唱队建立分工明确的班干部管理体系。
4、建立完善的团规团章。
5、建立严格规范的考核制度与奖惩机制。
6、建立有效的通讯网络等等。
我通过多年摸索总结了如下几点方法:
一、加强合唱欣赏,培养合唱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学生对合唱艺术有了兴趣,他们才能自觉、认真地唱好每一个音符,充分领会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从而注意各声部的协和,努力体现合唱作品的艺术魅力。在合唱训练中,应经常给学生欣赏一些短小、优美的中外优秀合唱作品,让他们细心聆听各声部的旋律,训练学生音乐的耳朵,提高合唱的听觉能力。让他们从音乐本身的旋律中体会合唱艺术的美,以此来培养学生合唱的兴趣。
二、加强科学发声训练,激发合唱兴趣
合唱是以高位臵的科学发声方法为基础的。在训练时,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气息浅、吸气抬肩、不会气息保持等错误呼吸方法,要采用学生能够理解并完全可以做到的方法进行练习。比如“象闻花”一样做深呼吸练习;用半打哈欠的方法来启发学生打开喉咙,放松下巴等等。另外,让学生将白声和有气息控制的高位臵的声音进行比较、分析、鉴别,以提高学生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概念。特别是唱高音时,要求学生用假声带真声的方法来歌唱,切忌大喊大叫,因为这样不但会损坏声带,而且会破坏合唱的和谐性。在轻声歌唱时,要求注意音色、节奏、声部的和谐,学会有控制地发自内心的歌唱。
三、加强音准和节奏训练,打好合唱基础
合唱是集体性的声音艺术,统一的节奏、准确的音高是唱好合唱的基础。训练时,首先要求学生唱准上下行的自然音阶,其次进行听辨和模唱练习,先听辨单音,然后到和声音程,最后到听辨和模唱简单的旋律。这样由听到唱,从简到繁,培养学生的调式调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两声部合唱的训练,让学生在和声效果中,得到音准概念,从而掌握音准。在训练中,也可编一些比较简单的两声部练习曲,来帮助学生揭开合唱的神秘面纱。同时要求学生演唱时做到能监听另一声部的音高及和声效果,通过训练使学生的音准能力得到提高。另外,在学唱歌曲时还要注意加强节奏感的培养。只有这样,在音准和节奏上,才能做到高低两声部的和谐统一。
四、加强咬字和吐字训练,增强合唱效果
正确的咬字和吐字是歌唱技巧中的一个重要基本功。熟练的咬 4 字、吐字技巧,不仅是为了把字音准确、清晰地传达给听众,重要的是通过正确的咬字、吐字与歌唱发音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生动形象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使歌声富有感染力。所以在合唱训练过程中,特别要加强咬字、吐字方面的训练,从而使合唱获得最佳的演唱效果。
有人说:“世界上最美的声音是童声,其中最动人的是童声合唱。”合唱不仅是提高少年儿童音乐素质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一个全面、高素质的人才的重要手段。合唱艺术在平衡、和谐的氛围中,使孩子们体会到美和快乐,培养了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同时也使孩子们学会了安静、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分享、学会了尊重、学会了沟通。正因为合唱的诸多功能,所以《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等方面的素质,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中小学音乐课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肩负着素质教育的重任。合唱是中小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它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思想素质等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教学内容】
《剪纸》
【教学目标】
1.了解剪纸艺术悠久的历史,了解12生肖的基本知识及民俗文化。2.初步掌握对物体的概括、装饰表现能力。3.通过学习增进对生活美的感受力及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生肖剪影的概括方法。
【教学难点】
剪纸基本技法运用,图案的连贯性。
一、教学过程
1.教师活动。(1)剪纸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每逢过年过节,家家户户窗上都会贴上很漂亮的窗花,墙壁和天花板上都会贴有大红的团花,还有很多表达喜庆之意的剪纸带给人们吉祥与祝福。(2)欣赏窗花、吉祥图案剪纸。(电脑演示片段)
2.学生活动——欣赏剪纸作品。(1)欣赏窗花、吉祥图案剪纸。让学生了解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它具有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2)学生讨论,谈一谈看过后的感想或自己对《剪纸》知识的了解。
3.教师活动。师:看过这么多精彩的剪纸作品,老师也想表演一下,剪一个给大家看看怎样?(教师剪一只猴子:图1)师:这是什么?你们从哪看出是只猴子呢?(尖嘴猴腮,长长的尾巴,瘦瘦的身体等)这只猴子和真的猴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电脑演示片段)(1)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老师启发。抓住了猴子的基本特征,突出事物的形态,采用从外形进行夸张和概括剪纸方法,显得简练、生动、形象。(2)请同学们选一个自己熟悉喜爱的小动物,尝试自己剪一个小动物(以外形为主)。要求:抓住基本特征、概括外形。
图一 图二
4.学生活动。(1)观察教师示范,参与讨论剪小动物的方法。(2)按要求练习剪自己喜爱的小动物。(3)展示作品,学生互评。
5.教师活动:师:(出示一种动物玩具)我过生日这天,朋友送我的礼物。猜猜朋友为什么会送这个礼物给我?(引出生肖)师:你属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属相?你能说出12生肖吗?(1)欣赏12生肖剪纸作品。重点欣赏:鸡(羽毛剪法)猪(形态夸张)兔(添加团花)(2)教师将“猴子”加工一下,增添装饰花纹,并和原作比较(运用折、剪、刻等技法进行形象表现)。(图2)(3)剪纸的基本步骤:(板书)想外形→剪外形→剪花纹
6.学生活动:(1)在教师引导下,了解学习12生肖的基本知识及民俗文化,初步掌握对物体的概括表现能力。(2)了解剪纸的基本方法(折、剪、刻等技法),重点理解和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
【设计意图】
“十二生肖”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在我国民间世代相传。学生对“十二生肖”动物较熟悉,在这一环节中,以“十二生肖”这一主题为情境,直观形象引导学生从外形特征着手,抓住了动物的简练、生动、形象的基本特征,学习突出事物的形态从外形进行夸张和概括剪纸方法,将剪纸艺术基本意图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传达给学生,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再以增添装饰花纹,将折、剪、刻等技法融入到有趣的活动中,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实现人文主题与知识技能两者的有机结合,改变枯燥的艺术技能学习,使学生的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得到有效提高。
二、学生创作(电脑演示片段:媒体播放剪纸作品及轻音乐)
1.可以为自己剪一个生肖,也可以为家人剪一个送给他们。能不能也试着剪一件?
2.注意:把握外形特征、装饰点缀花纹
3.教师巡回辅导,及时表扬
三、展示与评价
1.学生边展示边自我表达与评价
2.学生互评及教师讲评
四、知识拓展
1.生活中剪纸欣赏:(电脑演示片段五:知识拓展,生活中剪纸欣赏。)
2.一把小小的剪刀,剪出了大千世界。不少民间艺人用剪刀剪出了国际金奖,剪出了中国人的志气!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愿同学们用灵巧的双手,剪出美好生活,剪出美好未来!
【教学反思】
课改以来,美术教学明显地发生了新的变化,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课堂双重主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的教与学的关系。课堂上教师重视美术情景的创设和艺术氛围的渲染;注意突出情感体验、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美术实践;从偏向少数拔尖学生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从单纯追求美术知识技能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审美素质的提高;从美术教学与社会脱节转变为紧密联系社会生活、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过多的统一模式、标准答案转变为追求教学的多样化、个性化;从强化竞争的教育转变为以合作为基础的教育;从教学技术手段单一转变为充分发挥教学多媒体潜在优势,逐渐从过去单一的教书匠努力向理论联系实际,既有教学能力又有科研能力的学者型教师转变。
在本课教学中,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让美术课的教学内容走向综合,融知识、艺术、人文等为一体。这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而且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灵活,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美术课程培养的创造精神,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将会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热爱美术、了解人与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学会自主创造表现美。这样才能体现美术教学在培养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方面的得天独厚性。因此我感到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
1.是教师要做有心人,精心设计“主题情境”。要让学生敢于联想,针对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精心设计出多样的“主题情境”。在本教学案例中,就是设置了“十二生肖”这一主题情境,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引起了学生的共鸣。
2.是由联想构建情境,开拓学生的创新思路。联想在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联想可以使人提出多种设想,不断开拓创新思路。在本教学案例中,教师请同学们选一个自己熟悉喜爱的小动物引入,使学生尽情在可爱的小动物情境中,以及联想造型的变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尽情地享受在创新求变中的快乐。
一、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合唱教学的认识不足
教师对合唱教学的重视程度会直接关系到合唱学习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推广合唱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授合唱是否积极至关重要。合唱教学是一种对学生素质及教师能力都有很高要求的学科,因此很多教师会主动放弃合唱教学。另外,部分学校及教师的教学理念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因此对知识成绩的重视远超过对能力的重视,而作为难以通过卷面分数体现的合唱自然被忽视。
(二)合唱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合唱教学中教师要针对气息控制方法、不同声部配合、如何掌握音准等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才更加有针对性,才能达到预期目的。但是,当前多数小学合唱教学的主要方法是:教师带领学生反复合唱某一首或某几首歌曲,并且按照“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向学生灌输有关音符、节拍等音乐知识。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对合唱教学丧失了兴趣,学习主动性不高,教学自然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三)小学生对合唱学习存在畏难心理
正如前期所说,合唱学习对学生素质的要求较高,一般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唱对每个音节,并且学生之间要数量掌握不同声部配合方法。同时,合唱教学中,学生需要对每一首歌曲都进行反复合唱训练,而训练又往往枯燥无味。可以看出,小学生在合唱教学中面临的困难,承担的任务较重,因此多数学生对合唱教学普遍存在畏难心理,进而影响了其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有效性也就难以保障。
二、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
针对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开展合唱教学时需要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注重技巧引导、充分发挥乐器的作用、对教学难度进行适当调整等方面入手。具体如下:
(一)培养学生对合唱教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兴趣也是个体行动的重要内在动力,因此要想提高小学课堂合唱学习的效果,我们必须要提高小学生对合唱教学的兴趣。第一,教师注重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并培养独特人格魅力。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有限,并且多数小学生并不能正确认识合唱教学的重要性。因此小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往往出自其对某位任课教师的喜欢:小学生喜欢某位老师,自然爱屋及乌喜欢这位老师的课程。所以,提高小学生对合唱教学的兴趣的关键在于使小学生喜欢上音乐教师。对此,教师务必要着重增加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同时教师还要培养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使学生喜欢上自己,进而喜欢上音乐教学。
第二,提高学生对合唱歌曲的欣赏。反复的合唱训练往往是学生失去对歌曲的兴趣,进而影响其对合唱教学的积极性。因此,老师要培养学生对歌曲的欣赏能力,使学生能够体会到歌曲的感染性与表现力,进而逐渐培养提高对合唱教学的兴趣。
(二)注重技巧的引导
合唱十分注重不同声部之间的配合,并且各个声部之间要协调、平衡、统一,只有这样一首歌才能被完美的演绎出来。然而合唱中对气息的控制、不同声部之间的配合、对音准的掌握等都需要一定的技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技巧方法,并对学生的训练进行及时纠正,从而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合唱能力。
(三)充分发挥乐器的作用
教师要利用器乐在表现不同声部音准以及音高方面的独特优势,从而使学生真正把握音准与音高。例如:先知道学生分声部进行演奏,待学生基本掌握不同声部的音准与音高后,再引导其进行合奏练习,便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适当调整教学难度
合唱教学的难度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只有这样学生的成绩才能有较大提高。例如:教师在声部配合教学时,将学生感觉困难的声部改为同度,从而使合唱的难度适当降低,然后逐渐增加难度。这样由易到难的学习会使学生感觉更加轻松,促使合唱学习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教学有效性进一步提高。
三、结语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育;教学效率;演奏练习
合唱教育之于小学生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带给小学生音乐熏陶,让小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体会团结协作的乐趣。学习合唱能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情操,能丰富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能给小学生带来良好的影响。所以,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育有效性的提高十分重要。
一、目前对于小学合唱教育的期望
新课标明确地将美学教育提上教育日程,在小学阶段,合唱教育作为美学教育的重要形式,新课标提出了以下要求:
1.合唱教育要以审美为主要内容
新课标规定,合唱教育要通过课堂合唱教育提高小学生在合唱中的参与度,保证每个小学生都能参与合唱教育,还强调在合唱课堂上运用充分的情感教学让小学生体会音乐的美感,还要让小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合唱,从而达到让学生主动学习合唱以及培养小学生审美水平的目的。
2.展现合唱新的含义
作为小学美学教育的重要形式,小学合唱教学是小学生感受音乐和欣赏音乐的重要途径,也是小学生音乐表现的重要训练方式。通过合唱教育,要让小学生获得美的感受,提升学生的艺术气息,发掘学生的音乐潜能,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从而形成良好的协作精神,促进小学生世界观的形成。
3.合唱要达到音乐教学标准
所谓的音乐教学标准,就是让小学生在合唱教学中了解和学习多声部发声,在合唱中形成与人协作的能力,通过合唱学习能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音乐创造才能,还要让学生形成敢于表现的性格,最终树立良好的“三观”,为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小学合唱教育的有效措施
目前,我国合唱教育并不完善,甚至在许多地区根本没有合唱教育,我国合唱教育还存在体系不完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设施落后、教师资源不足等问题。为了改善现状,要严格实施以下措施:
1.激起学生学习合唱的兴趣
兴趣作为学生学习合唱最原始的动力,在促进合唱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采取措施提高小学生学习合唱的兴趣。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提高兴趣:第一,给学生提供更多听的机会,要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提高兴趣,要经常给学生播放优秀的适合小学生的合唱曲目,也可以播放合唱视频,还可以在学生面前表演合唱,让学生了解合唱,喜欢合唱,如,在课余时间用教室的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合唱歌曲或合唱比赛视频;第二,要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改善师生关系,老师可以在课上多与学生互动,如带领学生一起做准备活动,一起放松声带、练习发音,让老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发挥老师的带头作用;第三,可以运用多样化的练唱方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运用并驾齐驱、先入为主、听唱结合、重唱、轮唱等合唱方法吸引学生兴趣,如在教《小鸟小鸟》时,先让学生熟悉旋律,然后再运用以上方法进行合唱练习。
2.采用多样化的辅助教学
辅助合唱教学的方式有很多种:首先讲的是利用乐器进行辅助教学,运用乐器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掌握较难的音准,解决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如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钢琴伴奏或用竖笛、口琴等乐器辅助;其次,老师在合唱教学过程中辅助学生,也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辅助练习,如老师先唱一声部学生唱二声部,逐步放开让学生独自完成一二声部的合唱;然后,可以在合唱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情境,让学生分角色演唱,就类似于歌剧表演中的分角色表演;最后,要把握好合唱教學歌曲的难易程度,根据学习阶段不断地调整难度。通过以上辅助方法,一定能提高小学合唱教学效率。
3.持之以恒,培养学生良好的唱歌习惯
我们都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要想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还得靠学生长期坚持。老师要在课堂中教给学生科学的发声方法、训练方法,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合唱方法,并用自己饱满的教学热情去感染学生,点燃学生学习合唱的激情,让学生长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合唱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提高合唱教育的有效性。
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作用,还要通过课堂教学和课余练习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效率。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监督学生长期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水平,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娟.小学合唱教学有效性研究[J].吉林画报(教育百家),2013(11).
[2]杨燕.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合唱教学[J].学园,2015(12).
[摘要]: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广受人们喜爱,其中合唱的重要性正被人们认识到,然而在我国的农村却不是这样。农村小学音乐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把合唱教学做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阐述了农村小学的合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音乐教育 ;合唱教学;问题; 策略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合唱又是音乐教育的主要部分,它是声乐的最高形式,同时也是我们新课标明确提出的一个重点内容。通过合唱,可以使学生领会艺术的真、善、美,提高欣赏水平,培养高尚情操和集体合作精神。合唱是一种要求声部清晰、均衡,声音和谐的优雅艺术。它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大家的喜爱,童声合唱以其高雅、清纯、甜美的艺术魅力和广泛的普及性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这几年,我们县、市都举办了很多的童声合唱比赛活动,但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学生的合唱水平都不太高,尤其是农村小学与城区教学之间差距显而易见。为什么呢?因为在农村,合唱教学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农村小学,连专门的音乐教师和乐器都没有,更别说合唱教学了。另外,长期以来农村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教师和家长普遍对音乐教育认识不足,误以为学习音乐是不良行为,学好数、理、化才是正道。所以,对音乐教学的开展,他们往往持否定态度。除此之外,中、高考中没有音乐科目考项,农村小学合唱因此不好发展。音乐教育尤其是合唱教育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它很重要。
一、农村小学的合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合唱是小学校园活动的重要艺术形式。对小学生进行合唱训练利于学生音乐思维的培养,集体意识和音乐情感的形成,还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团结协作能力,全面发展学生音乐素质。据统计表明,合唱歌曲在小学高年级音乐教材中占得比例很大,年级越高,比例越大。显然,教师不能在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提高的过程中轻视合唱教学,它对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合唱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音高感和声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种音乐表现手段,培养合唱必需的、科学的、高位置的发声方法以及各种歌唱技能技巧,又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及群体意识,开拓农村小学生的眼界,锻炼他们的胆识,促进与兄弟学校的交流。
二、农村小学的合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水平不一
合唱歌曲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技能和技巧。在日常音乐教学中,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音乐基础、合唱能力、歌唱水平和习惯相差参差不齐,因此合唱教学不能很好的开展。
(二)对合唱歌曲的认识不足
学生整体合唱观念薄弱,对声部和谐的体会不足,没有成功经验,因而提不起来兴趣。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往往会发现,学生花费了很多精力学会了两声部旋律,而一合唱,音效就很差,常常出现攀比声部,不懂协作的现象。而教师往往又缺乏信心。在教学中,往往会采取拼凑的方法处理合唱歌曲,教法机械,学生感到枯燥,没有创意。
三、农村小学的合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应采取的策略与方法 合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包含着声乐技能、技巧,以及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与表现能力的培养。所谓合唱,就是指多声部歌曲的每一声部各有一组人演唱。合唱歌曲的表现力较齐唱歌曲要丰富得多,合唱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觉和乐感。因此,要想在小学有效地开展合唱教学,就必须从合唱作品的选择、音乐基本训练和合唱练习的过程都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指挥能力
指挥不仅是合唱队的统帅,更重要的是艺术上的组织者,音乐作品的诠释者。在排练以前,指挥要认真做好案头工作,仔细研究分析作品以及它的时代和文化背景、内容形式和风格特点,准确把握词曲作者的审美要求,挖掘出作品的精彩乐段和重点部分,对全曲速度、力度的变化、刚柔互济、动静结合、色彩浓淡、气息控制、语音处理及感情抒发进行总体设计,在尊重原作精神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然后通过多种手段进行排练,把合唱队的潜力挖掘出来,准确地表现各首作品的不同性格特征。比如,作曲家瞿希贤创作的无伴奏合唱《牧歌》,歌曲内涵丰富,旋律优美,作曲家对每一个音符都像雕刻家一样精心去雕琢、去塑造。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作品排练起来很累,要慢慢‘啃’,才能搬上舞台。‛因此在排练《牧歌》的过程中,也要像作曲家一样精心雕刻和塑造每一个音符,以纯熟的指挥技巧、丰富的感情以及各种艺术手法调动合唱队员的演唱情绪,使人获得至美的艺术享受。19世纪法国艺术家罗丹说过:‚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他认为‚真正的艺术‛最重视的不是艺术形式上的各种因素,而是蕴藏在作品中赖以感染观赏者的思想情感。
(二)小学合唱要选择相应的合唱作品
为了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功能,活跃校园文化,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选择好的并且合适的合唱作品便成为教学的前提条件。由于小学生音乐素质、年龄、性别等各方面的限制,在所选择作品时我们应结合学生的生理年龄、嗓音、学生对音乐的热爱程度、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生的参与意识等。总之,选曲一定要扬长避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可以实现合唱教学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培养学生合唱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农村小学中年级的唱歌教学一般以齐唱为主,一成不变的齐唱、独唱使学生逐渐感到单调乏味,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适时让学生欣赏一些合唱歌曲,在欣赏合唱歌曲前作以启发性的引导,让学生比较合唱与齐唱音响效果的不同,使他们认识到前者的表现力较后者更加丰富,声音显得更加饱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合唱歌曲的兴趣。比如:先从齐唱到二声部合唱,用轮唱做过渡,单声部歌曲由两组人演唱,在第一组开始唱几拍或几小拍后,第二组加入唱同一旋律,称为轮唱。在轮唱时,演唱技巧上要注意节拍整齐,突出强拍,两声部的音量要均衡,做到正确演唱自己声部的同时,能倾听另一声部,切忌争相盖过另一声部而大声喊叫、抢拍、超赶速度。轮唱中把握自己的声部,保持各声部的独立和清晰,不受另一声部的干扰,为两声部不同旋律的合唱奠定了良好的演唱基础。这样慢慢的引导学生进入到合唱的世界中,引发他们的兴趣。还可以通过听唱结合、二重唱等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演唱技艺。
(四)充分利用课堂乐器,把握各声部旋律 学生在初步练习歌曲的合唱时,不容易把握各自声部的旋律,就会‚跑调‛。可以用课堂乐器来帮助把握旋律。学生有时唱的不准,但乐器演奏出的旋律是准的。合唱前做一下简单的合奏练习,在奏、听的基础上再唱也可以避免合唱时的‚跑调‛。
(五)加强歌唱基本技巧的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同步的音准和节奏训练是开展合唱教学的基础,对合唱水平的高低起着决定性作用,缺乏这两种训练将会无法进行较为复杂的合唱作品的教学。音准训练在具体教学时应循序渐进,尽量采用无伴奏形式从横向的音程练习开始,逐渐过渡到纵向的音程以及简单的和弦,让学生根据固定音高学会彼此倾听,自己调整音高,以达到协和的状态。为了帮助学生训练内在听觉和掌握音准,在教学内容上应采用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的无伴奏合唱训练曲,指导学生在充分理解作品的内容上,确定合理的音准、音色,然后反复训练以达到作品需要的协和。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课堂
一、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发展
小学音乐课程的实践性和技术性都非常强,不管是音乐基础知识或者基本技能,都必须要循序渐进的练习,而作为童声合唱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音乐教师的重视。从一开始的学堂乐歌发展到今天的合唱教学,校园音乐合唱在我国的合唱艺术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优良传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为了让我国的合唱教育能更好更快的崛起,很多老一辈的指挥家和教育界联手,在小学、中学以及全国高校中广泛的组织合唱活动。而今天,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推进,校园合唱也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各个教育行政部门也陆续出台了关于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规范制度,这些文件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小学音乐课程的开课率,也促进了我国音乐事业的蓬勃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一线音乐教师,我们更应当开展好音乐教育工作,为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作出贡献。
二、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
1.努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为了实现合唱教学的预期效果,应当要求学生能够了解自己在合唱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充分发挥出他们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进而更加牢固的掌握音乐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在合唱教学时,我们可以采取对比教学的手段,让学生可以利用合唱与独唱的方式感受合唱的魅力与美感,利用立体感的渲染作用,让他们感知合唱的意境。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小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让学生可以结合合成训练计划来逐渐的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在教学时必须要 让学生了解一定的合唱技巧,可以通过改编创作某一音乐作品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此外,在合唱训练中应用情景教学法也是一种有效的策略,教师通过创设带有某种情绪色彩的具体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尽可能的将音乐融入到所创设的情景中去,提升教学的趣味性。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赏能力
在合唱表演中对音乐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就更需要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坚持以情带声。而情感的来源则是学生的听辨能力,通过听来理解音乐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可以准确把握自己声部的同时,更要倾听其他声部,进而实现合唱过程中的协调统一。例如说我们在讲《红蜻蜓》这首经典的二声部合唱歌曲的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欣赏音乐感知作品的内涵之后引导学生用深情、和谐的声音来演唱,为他们描述作品中的画面,让他们能够感知作品的内涵。或者可以让小学生自己来规定演唱时的力度、速度以及形式等,自己来理解音乐情景。借助于听辨、模仿以及听记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和记忆力。在合唱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指挥的形式来要求学生用视觉进行感知,并根据手势调节速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分别充当表演者、欣赏者以及创作者,让他们相互之间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合唱经验,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3.积极寻求多样化的唱练方式
小学阶段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合唱,因此二声部接受起来还相对困难,不能够自己感知音乐所带来的美感,如果我们采取重复性的练习手段,学生必然会感觉到无趣,所以我们应当寻求多样化的唱练方式。第一是“先入为主”,小学生对于曲调的感觉通常都会产生先入为主的情况,在进行合唱的过程中,小学生通常难以接受第二声部旋律,这是因为一声部己经给他们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为了避免小学生对二声部产生恐惧感,在进行教学时可以一开始就教第二声部,也可以选择将第二声部拿出来要求学生模仿演唱或者进行发声练习,待他们己经基木掌握之后再教一声部,这也是先难后易的教学原则;第二是“听唱结合”,在进行合唱教学时,分声部练习仅仅适合学生学会各声部旋律之前。当学生在练习某一声部时,剩下的学生演唱另外的声部,如此一来更有助于学生感知合唱效果,从而习得更加全面的合唱技巧。为了增强学生的抗干扰能力,在进行练习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在学生演唱一個声部时,使用乐器伴奏另外的声部,从而培养学生的听、唱能力,在练习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演唱水平。
运用课堂教学以及课外活动等不同形式的合唱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增强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增强学生对音乐美的感知能力。做好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工作,必须要求音乐教室具备丰富的合唱知识,同时要树立较强的责任心,选择科学的教学方式来完成教学,真正的发挥出合唱教学的实际功能。总之,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重视教学实践和相关细节,从基础教学到合唱训练,循序渐进,确保合唱教学效果得以切实提升,最终实现音乐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课堂,合唱教学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每个小学生应该在声乐律动的音乐环境中体会合唱教学的音质美,从而能不断规范小学生在合唱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肢体动作和表情神态。因此,针对新课程改革对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提出的一系列要求,从声乐律动、心随我动的视角有目的性地探究合唱教学的有效手段,从而不断提高小学音乐教学合唱的效率。
一、发挥合唱音乐的律动感,提升学生合唱水平
合唱音乐通常具备较强的律动感,能够激起音乐学习者的灵活性和活跃性。不同的合唱曲目所具有的音色和音调都有所区别,并且不同乐器的使用在不同合唱曲目中发挥的作用也各不相同。所以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要求音乐老师应该善于利用音乐所富有的律动感,同时配合合唱乐器的使用,从而能够最大程度地使学生掌握合唱曲目的音调和音准,便于合唱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按照音乐课程标准,设计符合学生学习的合唱活动
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总目标,具体就是通过多种形式的音乐教学活动来培养小学阶段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致[2],充分体会音乐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全面发挥个人的音乐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音乐欣赏能力,充实内心情感,丰富情趣体验。只有学生在音乐教学合唱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极高的热情,才能够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因而,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也应该根据音乐教学课程的需要做出适当的合唱教学变革。在进行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实践活动的设计过程中,除了音乐课程标准进行课程设置之外,还要切合学生学习实际来开展。学生是合唱教学活动的主要对象,只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合唱的快乐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合唱素养[3]。
三、合理利用网络媒体,培养学生合唱曲目鉴赏能力
当今社会,互联网的使用和普及使得人们在教育、生活、医疗等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同时网络媒体的运用对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也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利用网络媒体,音乐教师可以从电脑上下载一些与学生合唱教学相关的合唱曲目或合唱资料以供学生进行合唱曲目的聆听和欣赏。通过聆听多种风格的音乐,加深学生对合唱曲目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了解合唱曲目中蕴含的音乐表现手法,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真谛,体会音乐的美妙之处。同时,通过网络媒体的渠道开展各式各样的合唱教学实践活动,挖掘学生在合唱方面的潜质,培养学生合唱曲目鉴赏能力。
四、采取自由化的合唱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融入教学环境
在现代化音乐教育体制下,小学音乐课堂合唱的教学模式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革,摒弃传统拘束化的合唱教学模式,优化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方法,采取科学有效的自由化合唱教学模式[4]。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支持和鼓励学生采取适合自身合唱学习的方式,同时提倡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合唱训练,缓解学习压力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合唱的技艺和水平。除此之外,通过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合唱进行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对优雅合唱乐曲的憧憬,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
五、营造浓厚的合唱教学氛围,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致
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为学生建立一个声乐律动的合唱教学环境之外,还要懂得培养学生学习合唱技艺的兴趣。也就是说,进行合唱教学的最重要步骤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而合唱教学氛围的营造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具体可以通过如下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在小学校园中营造一种“声乐律动,心随我动”的音乐合唱学习氛围,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唱心得交流,加强学生对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悟性;第二,更加注重学生对于合唱曲目音色音调的准确性把握,因为合唱本身是一项团体性的艺术演唱活动,要求每一位合唱成员在表演过程中具有一致性和协调性,因而准确地把握音色和音调对于合唱教学的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过程中,小学校园要积极为学生营造“声乐律动,心随我动”的音乐学习环境,并且要求每一位在职音乐教师具备专业的合唱素养和一颗富有责任的心来完成每一项合唱教学计划。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将更加注重对学生合唱水平、合唱学习兴趣和合唱曲目鉴赏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地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蕾.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学周刊,2016,19:214-215.
[2]张蕾.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学周刊,2016,24:106-107.
[3]宋志娟.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4:157.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优化之探究】推荐阅读:
新课改下小学音乐鉴赏课教学模式探究11-05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器乐教学07-18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竖笛教学动态的生成策略06-04
网络技术环境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研究06-13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初探09-22
小学音乐课堂随笔07-25
小学音乐课堂实录10-13
新课程音乐课堂之我见07-12
如何让小学音乐课堂活起来议论文11-09
优化小学科学课堂提问,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