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评分细则(精选8篇)
一、议论类文体
一类卷(63—70分)
总体标准
能准确理解材料,角度恰当,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有新意,有文采。
补充细则
一类上(68—70):
符合总体标准并具备以下一项者:
1.能从材料中引发深刻的道理并富有说服力,文采优美的。
2.能从材料中引发深刻的道理并富有说服力,语言朴实无华而有一定功力的。
3.在立意、构思、文体应用等某一方面有创新的。
3.思考角度独特且富有说服力的。
一类中(65—67):
基本符合总体标准并具备以下条件者:
1.能从材料中引出有深度的道理,但结构或语言等方面略有不足的。
2.在立意、思考角度、结构、文体某一方面有创新,但结构或语言等方面略有不足的。
一类下(63—64):
符合总体标准并具备以下条件者:
能从题意中引出有意义的道理,角度比较独特,但在结构或语言等方面略有不足的。
二类卷(52—62分)
总体标准
理解材料基本准确,角度较恰当,立意较深刻,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补充细则
二类上(59—62):
基本符合总体标准并具备以下条件者:
有灵气、有新意,但在思想内容、行文结构、语言表达等某一方面有不足的。二类中(55—58):
基本符合总体标准并具备以下一项者:
1.有独特的思考,但在思想内容、行文结构、语言表达等某一方面有缺陷的。
2.新意不够,但平稳充实的。
二类下(52—54):
基本符合总体标准
三类卷(40—51分)
总体标准
尚能理解材料,角度尚恰当,立意一般,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补充细则
三类上(48—51):
符合总体标准。
三类中(44—47):
符合总体标准但故意拔高(升华不自然)之感的。
三类下(40—43):
符合总体标准但罗列现象,泛泛而谈,缺乏思考或认识肤浅的。
四类卷(21—39分)
总体标准
偏离材料,角度或立意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
补充细则
四类上(30—39):
虽基本符合题意,但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空洞,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的。
四类中(25—29):
参照总体标准。
四类下(21—24):
符合总体标准但无中心。
五类卷(0—20分)
总体标准
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卷(1)脱离材料。(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400字。
补充细则
五类上(17—20):
符合下列一项者:
1.脱离题意,内容单薄空洞但完整成文的。
2.全文不足400字的。
五类中(10—16):
文理不通、不知所云,有文章之形,而无文章之实的。
五类下(0—9):
不成文的:9分以下。
经查证为全文抄袭的:0分。
二、记叙抒情类文体
一类卷(63—70分)(总体标准参照议论文,以下省略)
一类上(68—70):
记叙类:紧扣题意,感情真挚,寓意深刻、有回味,结构严谨,情节丰富生动,描写生动形象,语言畅达,有文采。
抒情类:紧扣题意,感情真挚,寓意深刻、有回味,结构严谨,语言畅达,有文采。一类中(65—67):
记叙类:紧扣题意,感情真挚,寓意有深度,结构严谨,情节生动,描写具体,语言畅达。
抒情类:紧扣题意,感情真挚,寓意有深度,结构严谨,语言畅达。
一类下(63—64):
记叙类:紧扣题意,感情真挚,寓意有意义,结构严谨,情节具体,描写较具体,语言流畅。
抒情类:紧扣题意,感情真挚,寓意有意义,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二类卷(52—62分)
二类上(59—62):
记叙类:符合题意,感情真实,寓意集中,结构完整,情节具体,叙述生动,语言通顺。
抒情类:符合题意,感情真实,寓意集中,结构完整,抒情自然,语言通顺。二类中(55—58):
记叙类:符合题意,感情真实,寓意集中,结构完整,情节较具体,叙述清晰,语言通顺。
抒情类:符合题意,感情真实,寓意集中,结构完整,抒情较自然,语言通顺。二类下(52—54):
记叙类:符合题意,感情真实,寓意清楚,结构完整,情节较具体,叙述清晰,语言通顺,偶有语病。
抒情类:符合题意,感情真实,寓意清楚,结构完整,抒情较自然,语言通顺,偶有语病。
三类卷(40—51分)
三类上(48—51):
记叙类:基本符合题意,感情尚真实,有一定寓意,情节结构基本完整,叙述清楚,语言基本通顺。
抒情类:基本符合题意,感情尚真实,有一定寓意,结构基本完整,抒情较自然,语言基本通顺。
三类中(44——47):
记叙类:寓意基本符合题意,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情节较简单,语言基本通顺。
抒情类:寓意基本符合题意,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有抒情色彩,语言基本通顺。
三类下(40—43):
记叙类:基本符合题意,感情尚真实,寓意肤浅,缺乏思考,结构基本完整,情节较单调,语言基本通顺。
抒情类:寓意基本符合题意,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抒情不够自然真实,语言基本通顺。
四类卷(21—39分)
四类上(30—39):
记叙类:寓意虽然基本符合题意,但写人记事却与话题游离,情节不自然,内容单薄空洞,结构不够完整,语病较多。
抒情类:寓意虽然基本符合题意,但抒情不自然,内容单薄空洞,结构不够完整,语病较多。
四类中(25—29):
记叙类:寓意偏离题意,缺乏情节,内容单薄空洞,结构不够完整,语病较多的。抒情类:寓意偏离题意,抒情矫揉造作,内容单薄空洞,结构不够完整,语病较多。四类下(21—24):
记叙类:偏离题意,情节散乱,内容单薄空洞,结构不够完整,语病较多的。
抒情类:寓意偏离题意,感情虚假,内容单薄空洞,结构不够完整,语病较多。
五类卷(0—20分)
五类上(17—20):
符合下列一项者:
1.脱离题意,内容单薄空洞但完整成文的。
2.全文不足500字的。
五类中(10—16):
文理不通、不知所云,有文章之形,而无文章之实的。
五类下(0—9):
不成文的:9分以下。
经查证为全文抄袭的:0分。
三、其余文体:
参照总体标准给分
说明:
1.未写题目扣2分。
2.错别字每错1个扣1分,至多扣3分。
3.标点错误多,酌情扣分。
我曾参加2006年北京市英语高考情景作文的阅卷工作, 在收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同时, 也记录了其中的常见错误, 希望通过对考生书面表达和评分原则等的分析和总结, 为教师今后的教学提供帮助。
一、高考英语作文的评分原则
2006年高考北京卷中的情景作文, 题目要求如下:
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将组织一次有各国学生参加的“和平, 友谊”夏令营活动, 要求报名者提前交个人简历。假设你是王珊, 请根据下列信息写一篇个人简介。
姓名:王珊
性别:女
年龄:16岁
学校:北京阳光中学
其他:爱好音乐、摄影、善于与人交流, 乐于助人, 热爱自然, 热爱和平。
参加夏令营的目的:结交朋友, 了解外国文化。
注意:1.词数不少于60。2.可根据内容要点适当添加细节, 以使行文连贯。
作文阅卷前的培训对全体阅卷老师提出了统一要求和评分原则:语言质量是评分高低的标准。一档 (18~20分) 、二档 (15~17分) 的作文中要有丰富的词汇和连贯多样的句式, 区别在于一档作文语言更地道、行文更准确流畅。
以下是一篇19分的高分作文, 被选为一档作文评分的标准作文。
My name is Wang Shan, an ordinary school girl studying in Beijing Yangguang Middle School.I’m 16, which is often compared to“the season of flowers”.And I actually own some personalities of blooming flowers:vigorous, happy and out-going.I am in favor of music, photography and take a special interest in our nature.Thus, I always go to the countryside, watching the crystal-like sky, listening to the whispers of birds, smelling the fragrance by the flowers.Apart from these, I love to communicate with people and help those who are in trouble.And in my wildest dream, I’m longing for the peace of the whole world so that people can join their hands despite their difference.
The theme of this activity is“Peace and Friendship”and that’s why I want to take part in it.I believe I can make friends and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foreign culture, which will broaden my horizons.
这篇作文的特点是:内容充实, 要点全面;语言丰富, 词语搭配准确、地道, 句式结构应用恰到好处, 体现语言结构的完美;行文流畅自然。
三档 (12~14分) 作文:虽然具有题目要求的内容和要点, 但存在单词拼写错误、短语搭配不当等毛病, 且这些问题不影响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或者语言质量不高, 句式简单。
四档 (6~11分) 作文:内容要点都有, 但每句话里都有错误并影响到了信息的正确传达。如:本应是I’mfrom Beijing Yangguang Middle School, 考生写成I’m from sunsale Middle School.
五档 (1~5分) 作文:存在着内容要点不全、基本词汇拼写错误、句子支零破碎、字数不足等问题。
二、高考英语作文对学生的具体要求
(一) 必须具有正确拼写单词和恰当选择词汇的能力。
如果词汇量小, 考生很难得心应手地表达, 更谈不上语言表述的通顺和流畅;如果单词拼写或用词错误较多, 考生所写文章的句意往往会产生南辕北辙的效果。
(二) 具有使用语法规则和灵活运用句式结构的能力。
作文中句式单调乏味, 基本句法、句型、语法漏洞百出, 会让阅卷老师觉得考生的表达能力有限。
(三) 具有注重语篇连贯, 表现文章主旨的语言交际能力。
有些考生所写的句子没有什么错误, 也努力用到了不同的句式, 但表达时缺少必要的连接和过渡, 使得句段之间衔接不紧凑。
(四) 具备细致入微的分析判断力和活跃的思维能力。
这些能力在开放作文中被视为重要的采分点。由于开放作文中既有文字提示, 又有图片提示, 提示信息含蓄、意义广泛, 无形中增加了写作难度。考生若想把握写作方向, 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并在此基础上发挥想象力来完成一篇构思严紧、逻辑性强、层次清楚的文章。
本次开放作文的采分重点依次是:1.表现出作者本人活跃的思维能力和善于联想的能力。2.文章内容紧扣主题“you are telling Jim howyou understand this piece of art and what makes you think so”。3.文章的内容符合逻辑、连贯自然、层次清楚。4.语言质量过关。5.交际得体, 文章内容符合当时的语境。
三、学生在高考英语作文中典型错误分析
(一) 不认真审题, 文章重点不突出, 丢失必要信息。
主要表现为:
(1) 人称用错。题目要求是假设你是王珊, 应用第一人称。
(2) 丢失信息。动笔之前, 有的考生没能针对提示的文字认真审题、组织内容, 遗漏了一些重要信息, 最集中的是没有写出参加夏令营的目的。
(二) 语言应用错误多。
(1) 词汇不过关。一是动词或短语动词使用错误, 二是名词的词义范围掌握不清, 三是词性不分, 再有是拼写错误。
(2) 用词不准确, 汉语式表达。错误包括:单词拼写错误、关键词用错、不合乎英语习惯和语法的句子等。
(3) 时态、语态用法混乱。本篇的基本时态应为一般现在时, 但考生对各种时态基本形式的混淆导致了错误的发生。如:Mypurpose is tomakingmore friends;I’mstudied in…
(4) 主谓不一致。I has a lot of friends;The camp offer me some chances.这类句子说明考生缺乏起码的语感。
(三) 行文无逻辑, 忽略了文章一致性的原则。
考生没有做到认真分析所给材料, 文章的内容东拼西凑, 段落之间过渡不自然。
(四) 把参考材料当作汉译英, 结果是英语文章, 汉语特色。
当考生用中文的思维方式去写英语文章时, 即使句子没有错误, 读起来更像是一篇汉语作文。
四、反思与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建议
据统计, 2006年北京高考英语情景作文的平均分是10.5分, 开放作文的平均分为6.4分。两项都未达到及格分。统计结果说明目前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比较薄弱。主要原因是学生缺少真实的英语学习语言环境。另外, 教材提供的写作训练内容偏少, 缺少系统性也是原因之一。同时很多学生在写作训练时存在着紧张、焦虑、担心、惧怕和反感的心理状态, 也阻止了学生的表达。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 对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出如下两点建议。
(一) 读、听、写结合, 加强正面输入。
“读”与“听”是输入的重要途径, 而“说”与“写”则是输出的主要渠道, 只有加强正面输入, 才可能有正确输出。因此, 应该让学生多读原汁原味的英语材料, 如《突破英语阅读精华》中美国学生的优秀作文;多背诵一些难度适宜、体裁多样、语言地道的短文;多听、多看一些外语节目, 如《空中英语教室》等。在平常的写作训练中, 要鼓励学生运用在阅读和听力中碰到的好词、好句, 在不断的尝试中感悟语言的内涵、储存知识信息, 逐渐积累写作经验。
(二) 认真开展讲评。
开展作文修改和讲评活动是夯实语言基础、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对共同性错误的讲评, 尤其是语言、文化背景差异的讲评, 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对拼写、搭配等低级错误, 可让学生互动修改。
以下是一次讲评作文的设计, 包括三个步骤:proofreading, vivid sentences and an excellent version from a student.
根据所提问题和要求, 写出一篇连贯完整的短文。字数不超过100。请注意恰当使用连词。
1. What and how have you been enjoying doing since you were a little schoolboy/schoolgirl? (reading, much)
2. Why don’t you watch TV? (spend one’s spare time, much, reading)
3. What are you busy with?Why? (lesson, middle school stu-dent)
4. Do you have enough time to read books during the week-days? (No)
5. When do you read for hours? (Sundays)
6. What happens when you are reading? (interest, forget, meal)
7. What does reading bring you?
讲评内容:
Proofreading
1.I enjoyed reading very much since I were a little schoolboy.
→I have been enjoyingreadingvery much since I was a little school boy.
2.Watching TV will spend my spare time.
→Ispend mysparetimewatching TV.
3.I spend most of my spare time on reading.
→Ispend mostofmysparetimein reading.
4.I spend all of my spare time reading in spite of watching TV.
→Ispend allofmysparetimereadinginstead ofwatch TV.
5.Reading bring me a lot of knowledges.
→Readingbringsmealotofknowledge.
6.After my being a high school student, I’m busy with my lessons.
→Asahigh schoolstudent, I’mbusywith mylessons.
7.Reading lets me learn more knowledge.
→Readingletsmeobtain/gain moreknowledge.
8. I interest in reading to forget my meals.
→I’m interested in reading so that sometimes I forget my meals.
9. Not only knowledge but also the feeling of the peaceful par-adise give me a lot of inspirations.
→Notonlyknowledge butalsothe feelingofthe peaceful paradise gives me a lot of inspirations.
Vivid Sentences:
1.I am occupied with my studies…
2.I often forget meals when I lost myself in reading.
3.I’m interested in reading so much that I always forget the meals.
4.What reading brings me is not only the knowledge but also the happiness.I love reading!
5.I even forget to have meals.Howaddicted I am!
6.Seldom do I have time to read during weekdays.
7.Books never fail to fascinate me.
8.As is known to us all, knowledge is power.As a result, reading brings me a lot.
9.Reading has not only broadened my horizons but also brought me infinite joy and imagination.
1 0. Read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y life.
An excellent version from a student:
Reading has been my love since I was a little schoolgirl.I enjoyed reading story books and easy science books very much.The spare time I spent in reading was much more than that I spent in watching TV.
However, when I become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I have to put my heart into my lessons and usually I even don’t have enough time to read my favorite books during the weekdays.
When Sundays come, I would like to sit down in front of the windowwith my book in my hands and enjoy it with my whole heart.Sometimes the book that interests me makes me forget all about my meal.Reading brings me a lot.Biology books tell me the wonders in nature, and history books teach me how to do things right.I’ve become a reading addict and I will keep it as my love for ever.
五、对学生在写作训练中的指导
教过高三的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高中三年, 只有对学生进行持之以恒的系统训练, 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当时我承担着高一和高二两个班的教学任务, 在教学实践中, 结合学生的特点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 循序渐进, 夯实基础。
高考写作说明要求学生要运用较高级的词汇和较复杂的结构来表达。但在写作训练初期学生往往喜欢使用简单句。因此, 在平时训练中, 要求学生重视基础, 对应知应会词汇的含义、用法不仅要透彻理解, 还要准确应用。通过“词-句-文”的写作训练, 使学生能够正确、规范地使用基本句型。
(二) 复查纠错, 精益求精。
在书面表达中学生常犯的错误有:内容要点不全, 人称、时态、语态、名词的单复数不准确, 单词拼写错误等。因此在平时写作训练中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复查纠错: (1) 查信息, 看题目要求的内容要点是否在作文中都有体现, 表达是否全面, 是否偏题、跑题; (2) 查词汇, 看所使用的成语和短语是否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3) 查动词, 看谓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是否正确、主谓是否一致; (4) 查句子结构, 看句子成分是否齐全、语序是否正确; (5) 查有无单词拼写的错误;也要重点检查动词过去分词的拼写。
除了在书面表达中指导学生复查纠错, 我在每一次作文讲评后, 都要求学生改写或重写原文, 然后再次批改和个别指导, 做到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学生自己的认识和努力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三) 排除母语干扰, 强化英语思维。
英美人的思维方式是直线式的, 他们在遣词造句谋篇上遵循着从一般 (general) 到具体 (specific) , 从概括 (summarize) 到举例 (exemplify) , 从整体 (whole) 到个体 (respective) 的原则。如:
Soccer is a difficult sport. (1) A player must be able to run steadily without rest. (2) Sometimes a player must hit the ball with his or her head. (3) Players must be willing to bang into and be banged into by others. (4) They must put up with aching feet and sore muscles.
上面的这则短文中, 主题句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是第一句, (1) (2) (3) (4) 句是用来说明主题句的。
而在汉语中, 我们习惯先分后总, 先说原因后说结果。如果要表达相同的意思, 我们通常这样说:
足球运动员必须能不停地奔跑, 有时得用头顶球, 撞别人或被别人撞, 必须忍受双脚和肌肉的疼痛, 所以说, 足球运动是一项难度大的运动。
一般来说, 在英语简单句中, 也是先说中心, 即将主要思想、结果放在句首, 放在主句里表达。而汉语正相反, 一般为后说中心, 主要的观点、信息往往放在句末。
一、不懂评分细则而出现的主要问题
在高考阅卷中我们发现同学们因不懂得高考阅卷的评分细则而出现的主要问题有:不能按照试题的设问准确完整地分析与表述图表文字信息;审题不准,导致解题中心不明;概念不清,引起解题思路过窄;原理不透,对材料的分析浅尝辄止;解题缺乏技巧,材料与观点两张皮的现象仍然存在;答案层次混乱,逻辑性不强;文学素养不高等等,成为了制约政治得高分的瓶颈。很多考生因为不懂得高考阅卷的评分细则,自己认真答题了却得不到分。
二、2011年高考全国卷政治评分细则典例
(2011全国Ⅰ38)(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原材料略)
(1)结合材料一,说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据,并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1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中央财政支付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8分)
(3)运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这一原理,结合材料分析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原因。(12分)
得分细则
(1)①根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西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我国国情和西藏的实际,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西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3分),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国家富强和西藏的繁荣,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3分)。
细则 第一个得分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或者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是我国宪法和法律(给1分)。在西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我国的国情(给1分)和西藏的实际(给1分),对于我国的国情和西藏的实际可以作如下解读: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西藏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民族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杂居中形成了政治认同。第二个得分点:民族凝聚力、国家富强、西藏繁荣或民族繁荣、国家统一安全,答到任意3个给3分。
②作用:使西藏自治区充分享有广泛的自治权,保障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2分);能够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内部事务,提高了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效能(2分);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2分)。
细则 第一个得分点,自治权,当家作主各给1分;第二个得分点,自主管理给2分;第三个得分点,答民族关系或民族原则给2分。
(2)加快西藏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细则 加快西藏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建设,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经济结构(以上任意一点給1分,多答不超过1分);促进经济发展(2分),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2分),调整经济发展方式(1分),可持续发展(1分)(以上内容给1~2分,多答不超过2分)。
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2分),促进各项事业发展(1分),为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1分)(以上内容给1~3分,多答不超过3分);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距,改善民生,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社会稳定(以上任意一点给1分,多答不超过2分)。
(3)①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变革反作用于生产活动。西藏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促进了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有机结合,推动了生产发展(4分)。
细则 ①观点和材料分析各给2分;②“生产活动”如答“生产实践”可给分,若答“生产力”则与第三个要点不重覆给分;③“促进了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有机结合”答为“促进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可给1分。
②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变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维护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调动了其积极性(4分)。
细则 ①观点和材料分析各给2分;②答“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个人的和谐发展”可给2分,但仅答“社会发展”不给分;③“维护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若答“维护人权”“维护了西藏人民的特殊权益”可给1分。
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制定和实施的法律法规,促进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推动了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4分)
细则 ①答“法律法规”给2分,答“国家的有关政策、措施”也给2分,“国家的帮助扶持”“财政支持”给1分;②答“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经济基础要适应上层建筑”给2分;笼统答“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或“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给1分,但答“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不给分;③答“社会主义时期调整社会关系的实践主要表现为改革”“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并结合材料说明西藏改革的给4分,只答“改革”给2分; ④仅答“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可给1分。
三、从高考阅卷评分细则中看复习应对策略
1. 重视过程完整,把握推理的严谨性
在评卷过程中,评卷组老师有如下共识:①当合理与公平矛盾时,选择公平,即用评分细则处理试卷,即使不太合理,为了公平,也得遵守。如,某考生的简答题只给出了结果且正确,也要给一分(不管他是如何得到的)。②保持学科特点,注重解题过程的严谨性。
2. 抓好“三基”,侧重通性通法的落实
“三基”(“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思想方法)是一切学科能力的基础,离开基础去谈能力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对“三基”的考查是历年高考的重头戏。多数试题考查的是学科基础知识和通性通法。
3. 抓好思维过程的展示,侧重能力培养
在评卷过程中,阅卷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思维比结果更重要,方法对了就可以得分。例如,如果一开始没有找到原理依据,而接下来解题的思维方法没有错的话,每小问仍可得分。在阅卷中发现有考生知道应该怎样答解,但原理依据出错,做不出结果就把些答案给划掉(自动放弃),失去得分的机会。
4. 书写讲究整洁,表达要有条理
从评卷的强度可看出这一点的重要性。以政治主观题为例,评卷老师每天要评2000份左右的试卷,其中每一问的阅卷平均速度是10秒/份(大多数题目阅卷速度比这速度还要快)。网上阅卷的形式容易使阅卷老师产生视觉上的疲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给出一个正确判断,阅卷的办法主要是找得分点。若书写整洁,表达清楚,一定会得到合理或偏高一点的分数,若不规范就可能会吃点亏。
5. 统筹兼顾全局,合理支配时间
1、说明
(1)作文采用两级评分方法,基础等级40分,发展等级20分。(2)基础等级采用分项分等综合评分法,“内容”和“表达”两项各占20分,内容以“题意”和“中心”为重点,表达以“语言”“文体”为重点。
(3)发展等级(20分)采用一点评分法,即以16个评分点中最突出的一点来评分,这一点该得多少分就得多少分;有一点特别突出即可给20分。
(4)字数不足,每少50字扣1分;标点符号每用错3处扣1分,扣满2分为止;错别字每出现一个扣1分,重复的不计;无标题,扣2分。
(5)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第四等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2、四个等级:一类文60——50;二类文49——42;三类文41——36;四类文35——0。
3、内容
材料由“演员改动剧本台词”引出两种观点,表演艺术家认为“可以根据表演需要改动台词”,剧作家反对的理由是“随意改动”“违背创作的原意”。两者看似不同,实则不矛盾,反映的是“变通”与“坚守”的关系,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交流与沟通等。
一类卷:(1)从分析概括材料入手,围绕坚守与变通(规矩中的“方与圆”)等的关系展开论述。
注意:①应突出“做法”;②应是同一对象。
(2)从解决问题的办法入手,讨论交流与沟通、商量与合作等主题。二类卷:只写坚守或变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涉及角度(各抒己见,因人而异,同一事物不同看法)、创新(由“变通”衍生出的话题)、宽容(包容)、尊重、换位思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变与不变要看“度”,求同存异,可改动、要慎重,实事求是)等主题。
三类文:追求、发展、把握自我(有主见)、适者生存、观点不同人生不同、创作之源(艺术源于生活)等。
四类文:理想与现实、不同的美、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坚强、按部就班、本质之争、我们不一样、全局与局部等。
4、表达(1)文体
记叙文或者议论文,文体明确。缺陷:以叙代议、罗列事例、叙议不分。(2)结构
中心明确,思路清晰,过渡自然,结构严谨。缺陷:无段落意识。(3)语言
表达明确,语言流畅。(4)卷面
字迹工整,无乱涂乱画。
5、补充
(1)要看具体内容,从材料出发,由此及彼,拓展开去,语言表达很重要;(2)材料不可做论据,否则适当扣分;
(3)如果就材料讲材料,但要看观点是什么,根据立意要求定类,降档赋分;(4)通篇不提及材料,往下降一档赋分;照抄前面阅读,除去抄袭文字看剩余文
/ 12
字,该打多少分就打多少分。
(5)残篇处理
600字以上,根据内容和字数,赋分35——26; 599——400,根据内容和字数,赋分25——16; 399字以下,根据内容和字数,赋分15分以下。
考场作文标准卷分析
一类卷:
1、《协调中取得共赢》18+17+17=52分
文章观点提炼准确,思路清晰,事例论证稍有欠缺
前辈们告诉我们:要坚持己见。于是我们在工作中少了聆听,多了固执。可是我们不能忘了前辈们还说过:当确定自己是对的时„„人无完人。表演艺术家可以确定自己的感觉、发挥是对的吗?剧作家可以确定自己的剧本完美无缺吗?所以只有协调才能取得共赢。
学会协调,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才能获得长足发展。前些年,一部电视剧《断奶》在内地火爆上演,剧中帅哥美女如云,剧情跌荡起伏,很受观众的喜爱。于是芒果卫视乘(趁)热推出一档节目,邀请各热播剧的编剧到场讲述题目的创作历程,《断奶》编剧张小姐透露该剧很多剧情被改动且未经本人同意,很多主旨被曲解,表示自己看后很难过。的确,一部剧是她辛辛苦苦创作写出来的,凝固着她的汗水与智慧,制作商未经她同意的改动让她和众多编剧惶恐。若当时制片商可以与张小姐协调改动部分,该剧一定增色不少,也没有了后期的不愉快。
学会协调,将自己“推销”出去,才能获得他人信任。盛大公司董事长陈天桥就如他创作的游戏名《传奇》一样拥有“传奇”的人生。这个80后的小伙子从待遇极好的公司辞职决定创业,带着仅有的二百多万来到韩国,通过协调让韩国游戏公司将一款游戏卖给他,他又回国拿着一纸合同来到电信、惠普的等公司协调,让他们了解并信任他,成功将免费使用电信宽带、惠普仪器三个月的合同拿到手,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如今的陈董仍然喜欢聆听,坚持协调之路,公司仍旧蒸蒸日上。电信、惠普公司应该庆幸当初的决定!
学会协调,避免无畏(谓)的争吵,将损失降低。2012年曾发生一件让很多网名(民)啼笑皆非的事件。360与QQ的争端起因只是件小事,QQ发起号召,以短信形式告知腾迅(讯)用户不可使用360软件,否则QQ的那个腾迅(讯)软件将不能运用。360不甘示弱号召用户禁用QQ。一时网络上风云四起。然后最后只是以两败俱伤告终,众多网民在此其(期)间更是(有)诸多不便。若是当初360、腾迅(讯)能坐下来好好协调,并就无竞争力的两家又会闹到如此地步。
表演艺术家与剧作家都是聪明之辈,若争吵起来怕是没完没了,不如坐下协调,为观众呈现更加精彩的一出戏。
2、《合作·交流》18+18+18=54分
提出“商讨”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强调了合作与交流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文章扣住材料主旨,能由此及彼,拓展开去,结构较为严谨。缺点:开篇对材料的解读文字过多。
/ 12
偶有接触一点演艺圈的信息,发现有一种现象让人感到有些奇怪,演员与编剧一直在上演大战。演员要求改动剧本,而编剧则坚决不允许做任何改动。这时候,商讨便是必要的了。
演员演戏,需要情感投入,有时为了表演需要,便会要求改动台词,而编剧写剧本,他不愿自己辛苦劳动的成果被人任意改动,会生出一种自己的创作受到质疑的情感。并且更不希望违背了创作的原意。其实无论演员还是编剧,两者都是为了一部优秀的作品而努力,只要作品变的优秀,无论哪方退让不都是合乎情理的吗?怕就怕在各有私心。演员会想自己拥有了任意改动剧本的权力,自己就是大牌,光芒万丈。改剧本这件事多么能体现出自己的个性?编剧会认为你改动便是在挑战我的权威。当双方的目标统一——一部优秀作品的诞生时,个人的情感因素便可完全忽略。
两个看似对立的群体便可和睦相处。不仅是演员与编剧之间存在着种种矛盾,其实在许多小团队中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这时,我们便要强调合作与团结的必要性了。
一个合唱团里,每个人都有自己所负责的那一个声区,若有一人不满合唱湮没了自身的才华,独自跳出了自己所负责的那一声区,后果可想而知;个人才华尚未展现,整个表演以失败告终。有时,在团队合作中,适时地收起自己的私心与锋芒,只为更好的共同目标而努力。若有异议,学会同他人商讨,团队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个人利益次之,心中的不甘与烦闷也随之消散。
我们身处社会这个大团体中,难免会同人合作与交流。合作与交流也是一种能力,一种智慧,它会帮助我们更好的融入这个社会,创造出更优秀的作品。
如今的我们生活于学校这个团队中,当然也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我们同老师沟通,寻找适合自己的更好的学习方法,我们与同学沟通,攻克一道又一道难题,打开心灵的大门,同大家进行心与心之间坦诚的沟通。这都会让学校这个大团体更加地充满生机与活力。
若把团体比作池塘,那么团体内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便是水,我们这些鱼儿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我们便如鱼得水奔赴明天。
二类卷:
3、《坚持原则,但更要实事求是》16+16+16+=48 文章有材料引发观点,符合题意,观点明确,思路清晰,语言流畅。但说理偏重结果,未突出“做法”,后文论述脱离材料,偏向大而空。
表演者和剧作家往往会有这样的分歧,表演者常为表演考虑改动台词;剧作家却坚持保留原意,保证创作原意。表演者是执行者,剧作家是规划者。执行者苦于执行不力,规划者怕原意被“和平演变”了,这是实际和理论的问题。在我看来,理论是原则,是应被坚定不移地坚持的。但我们更应该立足实情,实事求是。
坚持原则,就是要求我们方向不能歪,创造原意不能违背,不能阳奉阴违。而实事求是则是一处灵活的处事方法。明知此路不通,我们不能干待在路口,转一个方向,从另一个路口驶向目的地。坚持原则,但更要实事求是,这是一种气度,更是一种境界。
坚持原则,更实事求是,我们不会驶向错误的道路,更不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行越远。当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日本的国门,工业世界的新技术新理念蜂拥而至,岛国几乎被异化。然而日本的精英们坚持了对日本有利的吸引、对日本不利宁愿死也不收的原则,灵活处理,最终成为东方强国。同样是向西方学习,清政府毫无原则,见利忘义、固守旧法,使得国际主权一点点丧失。中国诞生了世界上独有的买办阶层,3 / 12
不正是不坚持原则而产生的恶果吗?所以我们应坚持原则、实事求是。这让我们在变革中求取一颗定心丸,不会在改变中国异化,更不会在尝试中变成不伦不类的附庸。
坚持原则,更实事求是,让我们在困境中重生,让我们在停滞时获得动力。君不见是什么让列宁获得执行新经济政策的动力?是什么促进已取得一定改革成就的中国痛下决心重启国有经济改革?是坚持原则,更是实事求是。
当列宁又一次重温了马列理论,又一次考察了俄国国情,退一步进两步成了他前进的准绳。当中国领导阶层不断调研,不断征讨意见,向国企开刀渐渐变成了大家共同的信念。当阿里巴巴的成功被人们所津津乐道,马云们却在市场不断捕获信息,不断分析事例,一个个改革的想法悄然萌发。他们的每一步,在外人看来却过于惊世过于震俗,但他们的每一步,无不体现着原则:立足于实际。他们成功也就是必然。坚持原则,但更要实事求是。这样你才能在正确的道路上走得快走得稳。
4、《继承诚可贵,创新价更高》14+15+14=43分
文章整体符合题意,立意强调继承与创新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思辨性,层次清晰,引述材料丰富。不足之处是围绕材料的分析不够严密,语言表达欠流畅,缺少文采。
回眸中国历史,细品唐诗宋词的芬芳,明清小说的奇特,蓦然回首——我们要继承;笑看当代风云,细读汪国真之作及钱钟书之围城,那么我们是否觉得创新更重要呢?从材料中,我们会发现继承诚可贵,创新价更高的真谛。
继承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历经沧桑让那个灼灼其华。余秋雨在《文化苦旅》这一书中就曾强调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说到:“携着唐诗宋词的芬芳,携着润物细无声的翩跹,借春雨来说明文化是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既然这样,继承中华文化有何不可,何等可贵。从药家鑫事件到瘦肉精再次死灰复燃;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到国民素质日趋低沉;从雾霾侵蚀中国到保护环境的空头口号,再次喊起„„我是(们)是否更加惘然。道德沦陷、本末倒置以及言行不一是一种道德的缺失呢?因此继承传统文化势在必行,还我民族一干净的灵魂吧!因而继承诚可贵。
但是,难道我们就这样一味地继承,只知汲取先人们的智慧而不去创新。用孔夫子的一句话说:“汝子不可教矣。”是的,创新是民族进步的阶梯,是中华民族的不竭动力与源泉。
笑聆众言时,《功夫熊猫》横扫中国票房;身倚轩窗时,肯德基等众多产品已成中国民众的必须(需)品。诚然,由于我们缺乏创新,被他人用我们的文化打开了我们的市场牟取暴利,而我们只会一味模仿。是的,当我们失去创新品质之际,恐怕也就是民族的灭亡之际。因此,创新价更高的说法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正如表演艺术家所说:“演员是在演戏,不是在读剧本。”因此修改剧本无可厚非,那么文化创新也无可厚非。
创新对我们的人生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创新,我们懂得有意绕过困难之石而走。而非“偏向虎山行”的蛮横;因为创新,我们亦懂得待人处事之道,不一定要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伟壮志。只需要做好简单的自我,做好每一件事即可。创新是人生之舟的船桨,激流勇跃助你功成名就,也助你进入人生更高境界。因此创新对我们人生意义非凡。
继承诚可贵,创新价更高。希望我们以一个继承的态度作出一个创新的姿态,实(现)我们的人生理想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12
5、《交流·理解·包容》15+14+14=43 文章紧扣材料分析,提出的观点切合题意,但后文的论证不够严密,选材不够恰当。
曾有一位表演艺术家和一位剧作家就演员改动剧本台词发表了不同的意见。一位着眼于表演的艺术,另一位着眼于艺术的追求,两人争执不下,谁也不肯让步。
此类事件在演艺圈中并不少见,常常会有报道,某某某演员与某某导演因对剧本内容的意见不同,而激烈争吵,有时甚至大打出手。这虽然已经成为一个热点和观(关)注的焦点,其造成的社会影响已比较恶劣,不管什么事大家都可以坐下来谈,没有必要弄得那么僵。
对于任何一件事,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观点,大家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看待这个问题。意见不同,大家可以协商,想办法将两种不同的观点择利去弊,有选择地融合在一起,自然就可以避免纷争。
如果这两位表演艺术家和剧作家,就改动台词进行交流,两个人互相理解,包容对方的一些不足,自然会是一个圆满的结局。
由此可见,交流,理解,包容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准则。忍让,理解,包容的中华传统美德,我们怎么能忘记?
广场舞是现在非常流行的一种舞蹈,它主要的适用人群为广大的中老年人群,它既可以强身健体,又轻松时尚,在中老年人群中 迅速流行,并深受喜爱。但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引人深思。
广场舞多在小区的空地上进行,早上6:00—8:00,晚上6:00—8:00这个时间段进行,但因为播放的音乐声音大,且经常占用停车位,遭到市民投诉,有的甚至从楼上用粪水泼那些爷爷奶奶,更有甚者,花大价钱购买反噪音装置,以此来进行抵抗。这些行为也同样造成了许多不好的影响。
其实这些问题完全可以通过交流来解决,可以让那些爷爷奶奶将音乐开小些,或者避开人们休息的时间。你们有时间花时间和金钱买那些工具报复,为什么不肯花些时间先交流一下,理解一下他们老年人生活枯燥的痛苦。包容一下他们偶尔的娱乐活动。
就像一个小区,即使停车位很紧张,车主们还是空出一些地方给他们跳舞,爷爷奶奶也自觉的调小声音,大家各让一步,和谐相处,有什么不好呢?
相信我们自己也有老年人,我们也有老的一天,将心比心,多些理解,多些包容,让这个社会充满和谐和温暖。
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美如天堂。
6、《人生需要变通》16+16+16-2=46 文章虽能从“坚守与变通”的角度解读材料,但重点落在了“人生”上,切话题对象不一致,把材料当论据,论证逻辑性不强。
从古至今有多少人赞美坚定如山的品质,而我却执着于变通如水的豁达;有多少人欣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坚定,而我去喜爱“一岁一枯荣”的小草的随遇而安;有多少人相信“成事在天”的说法,而我却始终坚信“适者生存”„„人生一生短暂的犹如一季晨开夕败的花朵,却终要经历光怪陆离的社会与物事(是)人非的变迁,我们社会在一条活泉之中,便不能像沉于四海般无所变通。
/ 12
人生固然需要坚守。“身如不系之舟”的庄周坚守着自己的原则,不论世事多么污浊,不论政界多么复杂,他始终如一的守护心中的那棵月亮树,犹如尘埃之土一棵耀眼洁净的绿草。一心向往隐居于南山之下,“种豆南山下”的陶渊明,他淡泊一切官场名利,毅然感叹“归去来兮”,归去山林之中。坚守如山的确令人赞赏,题目保持自己的原则,在这世上,在这短暂的生命当中活出了自我。然而,你是否知道那白貂的故事?他的确坚守着原则,惜爱自己一身的洁白之毛,却被猎人抓住了这个特点——或者说缺点,最终轻易被捕获。
由此看来,人生更需要的是变通。倘使白貂意识到自己太过注重外表而会惹来杀身之祸,它会不会暂时放弃白毛,求得一命呢?生命的存在才是一切得失的根本之处。人生需要变通,犹如水随山石的流动,径直之处直流不急,弯曲之处随意变通。社会的演变尾长不像一次次潮流的涌现,我们都是存在其中的一条溪,或许是更微不足道的一滴水,但我们仍要活出自我,随世事演变磨炼出真正的自己。就像一个演员,当他演到某一情节时,根据剧情需要,便可以改换一下台词,这样的话,无疑会引人入胜,让剧情更加生动完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与坚守,有人“坚守如山”,亦有人“变通如水”。且不说对与错,我们应该寻找的适合自己的那个位置。坚守一份渴望,能在社会的大潮流随意变通,且不失原则,如此看来,你的人生终将收获一片金黄大地,何乐而不为?
应时而生,变通似水,人生将别有一番风采!
7、《敢于质疑,勇于创新》14+14+14=42 文章从“质疑与创新”的角度行文,符合材料要求,主题从“质疑”到“创新”,逐层递进展开议论。整体思路明晰。不足之处是论证逻辑不够严密,且论证“创新”时,缺少事实依据,只有空泛的议论。
生活中不免会有一些准则和定律。在我看来,生活中需要质疑,需要创新。就像剧本中的台词,它不一定是不可改变的,也许演员的更改会让剧本演绎得更加完美。
演员更改台词也许会让剧本演绎得更好,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吗? 所以我们如果想要生活得更好,首先就应该有一个敢于质疑的勇气。在生活和学习中,哦我们不免会遇到疑惑和纳闷,而你又是怎么做的呢?在学习中,每次我们做完作业对标准答案时,有些同学直接将正确答案订正在作业上,而有些同学不仅将正确答案写在旁边,而且一边思考自己的答案与标准答案有哪些异同,有时对标准答案提出(提出多余)质疑。正是因为学生是否有敢于质疑的学习态度才分出优秀学生和一般学生。历史上也有不少质疑 的例子,如哥伦布始终相信地球是圆的,虽然它(他)遭到了不少旁人的冷讽和嘲笑,他却始终坚定自己的学说是正确的,最终后人也证实他是正确的。生物学家蔡斯在所有人都认为蛋白质遗传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最终他的假说也得到了肯定。如果不是前人的这些质疑,哪来如今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所以说我们要敢于质疑、去挑战所谓的标准。
在生活除了要有敢于质疑的态度以外,还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即使你有再多的质疑,倘若你仅仅停于表面,不努力去找论据去证实你的质疑是正确的话,那么你也不算是个成功 人。这就要求莫我们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那么创新体现在哪里呢?创新它需要你不辞艰险地区探索,去发现,努力去寻找有力地(的)论据去证实你的质疑是正确的。只有这样,才叫真正地(的)创新。创新是不跟随前人的脚步,而是不顾艰险努力去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这条路上虽然困难,挫折很多,但只要你始终带着你的质疑,你的勇气、信心上路,相信成功就会在不远的前方向你招手,那时的 6 / 12
你才算一个真正成功的人。
从现在起,让我们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唯有这样,才能将我们通向幸福与成功的彼岸,去迎接属于我们的灿烂和光辉。
三类卷:
8、《这个世界需要你》12+13+13=38 从题目看,不符合材料立意,但第二段对材料分析提出的“创新”观点属于二类立意;再统观全文,重点都落在“这个世界需要你”上面,所举事例均不符合本次作文范围,缺少逻辑性。
谁都天生有梦想,有时你一生在为它而努力,有时呢,你可能有所松懈。但不管怎样,你该有一个创造性的头脑,去实现你的惊天梦。
材料中表演艺术家是具有创新头脑的一类代表。而剧作家则是固守成规的那一类人的代表。但我们的世界正在发展,正在壮大,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很明显,我们需要的是有创新精神的人。
小时候,我们可能会把黑板上的一个圆当作太阳,当作大饼,当作皮球等等,然而渐渐的长大后,我们看到的仅是一个圆,一个光秃秃的圆,为什么会这样呢?很明显,哦我们缺少了一种敢于去想象的思维与大脑。
这个世界需要你,只有你才会三番五次的带领大部队躲开敌人的围追堵截,只有你才会在脑子中有一种战术创新的理念,长征过程中的无数奇招怪招险招都被你想象出来并成功施行。这个世界需要你,中国人民需要你,毛主席。
这个世界需要你,只有你才敢提出众人反对的观点并坚持下去,只有你敢于将地心说日心说转变,即便最后你的结局是悲剧的,但我们都会记住你,这个世界需要你,哥白尼。
古往今来,无数的能人勇士为世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个世界需要爱因斯坦,需要牛顿,也需要乔布斯。他们从(在)无数个领域为人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用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坚持的毅力为人类展现了更美好的画卷。这个世界需要你。
作为时代的朝阳,我们需要有创新的精神,需要有提出不同观点的精神。也许小时候你想和嫦娥姐姐对话;也许小时候你想去太阳上采集此案阳光;也许小时候你想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在的在天空中飞翔;也许„„但请你不要放弃你要相信自己可以。21世纪的先驱者们,不要惧怕,不要彷徨,勇敢的迈出创新自我的第一步。你要相信,这个新时代应该由我来书写,这个世界需要你。
为自己梦想而努力,为了创造而努力,创新不是口头说说,它需要你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吧,少年!这个世界需要你。
9、《善于改变》14+12+12=38 “改变”与文首的“创新”都符合二类的立意,但文章未从材料出发,通篇不提材料,只举一个例证,叙议不分。
创新蕴含着机智和灵活,死板则是顽固与低俗。一件事物不应克(刻)意的取模仿去遵循,用自己的方式去寻找去追求是另一种诠释的美。用自己的改变获就成功。
古话说的好,“事情是死的,人是活的。”去做一件事情不要抱着不撞南墙不回头,甚至撞了南墙仍不回头,要学会善于变通,勿记一尘(成)不变,应学会善于改变。仍如那种老话,人去做事情不要因遵循前人的方法走一条很长很长的路,何不如按自
/ 12
己的方法,自己的风格去寻一条捷径,简单而又轻松。
喜剧之王——周星驰,便是一位善于改变自己去寻找成功捷径的人,周星驰在成星之前只是一位给剧场送饭的快餐员,在一次偶然也可以说是必然的一次机会创就了如今的他。那天依如平常周星驰给剧场送饭,可这个剧场缺少一位替身演员,导演便问周星驰愿不愿意当这个替身演员,周星驰点头答应并说试试,周星驰凭借演技的高潮得到导演的一次过与认同,并劝周星驰不要在(再)送饭来当演员,这个要求触到了周星驰的心,心想每次送饭也挣不了几个钱,于是便跳槽,把送饭的工作辞去后来到演场,可是首次演出的时间很短有时一天没有一场,可是周星驰并不气馁,在空闲时间便向前辈学习自己研究,总(终)于有一次,导演给他安排了一场戏不过只有5分钟,台词不过两句,可是周星驰已经很知足并且研究怎样把5分钟的时间利用好,并把这5分钟最大话(化),在开拍后周星驰把这5分钟导演给的剧本改了很多,可是效果却出奇的好,最后周星驰凭借这5分钟的戏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最终走向了成功,可想如果周星驰只凭借导演给的剧本,去生搬表演可想结果应该不会这样。正因为周星驰自己在剧本中的改写去表演去修改,才创就如今的他。周星驰曾说过:“生活就是一个剧本,生活的每一刻都是一场又一场的演出,不要刻意的去追求什么,灵活,善于改变自己就好。”
是啊,每一次的改变每一次的变通,何曾不是人生的一种蜕变,人生的另一种姿态,面对事情不要一尘(成)不变的去做,有时候换种方法改变一下,也许会发现那边的风景别样的美。
四类卷:
10、《创作之源》9+9+8—6=20 文章立意偏离材料主旨,字数严重不足,错别字多。
“创作,源于生活”,这句话一点不假。一个好的作品可以表达出作者对艺术的追求,对人生的感悟,可以引起人们的共鸣。好的作品不是一个人闷着头就能创作出来的。一个好的作品诞生前其创作都会在生活中细细感悟,品味人生寻找创作的灵感。一些(此)名家大师经常远离城市来到偏远的小地方去游览,在那里生活,把自己当作其中的一员,感受当地的风情。看似在山野田间的随意游览却是在为后来的质变中作量的积累,这种厚积薄发正是创作者所需要的。
一个好的作品会引起观赏者的共鸣,这正是其源于生活的体现。作者将其在生活中的感悟、经历全部注入自己的作品中。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其中。最终创作出一个佳作。新(欣)赏这样的一个作品时我们会被其带入作者的生活中,就像自己是创作者一样体验不同的生活,感悟不同的人生。
好的作品中可以提现作者的艺术追求,所以作者很重视自己的作品,因为里面有自己的心血,有自己的生活,在受到别人赞扬对自己也会高兴。在创作中作者会感到创作的乐趣,与受到认同时也会发自心里的感到高兴。
创作之源,源于生活;一部好作回馈生活,循环往复,生活无尽,创作不止。
11、《利与弊》11+10+12—2=31 文章官邸偏离材料题意,在提出观点后,又不能一以贯之地加以论述,不少地方表述有游离主题之嫌。
人们常说事物是有两面性的,有时利大于弊时我们将会认同,而当弊大于利的话,8 / 12
多数的人不会赞同,同意这一观点。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当弊大于利时还是有人去做了呢?
他们探索未知的森林,去发现森林深处我们至今没有发现的动物和奇观。这对于他们是弊大于利,而对于我们全人类来说是利大于弊的,所以说事物是具有两面性的。当你站在不同观点和角度上去看问题时,你会有不同的观点。
所以我们不能说这件事情必然是错亦(抑)或对的。
方便袋的发明现在的人都说提倡环保,但是这简单的发明的的确确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地方。这样的发明我们能说是不好的,不利的?事物的本身没有一味的对与错,只有用在适合的环境这样才能充分的体现出一件事物所具有价值。
学生在学习的生涯当中也是如此,有些人拼命的去学习,有些人轻松的学去,还有一些人是不学习的。这些人都对自己人生的观点看法不同。
拼命学习的人想着将来有很好的工作事业,但他们却忽视了学习之外存在的一些事物,这样的人大多都是没有与人交流能力的,也不会有太多的朋友,最终导至(致)他在社会上没有人际交流也不会有什么太好的工作。而那些学得非常轻松的人在将来的社会中会有更好的工作也会有更多的朋友,这样的学生人际关系网会很大,当他有困难的时候他就可以寻求更多朋友的帮助,这样的人生活会很愉快。但那些自以为是的学生总以为学习有什么用,大学生出来不是还没有工作,自己天天幻想着长大坐(过)老总生活不用愁的生活,最终很多人都会成为社会一些的无业游民,甚至是违法犯罪的人。
但我所说的也并不是一定的,例如美国总统奥巴马,小时候是一个小混子,整天混吃混喝,游手好闲,但当生命历程的那一次转折,让他摆脱以往的恶习,让他明白了生命的意义。
所以我们应该正确的取看待问题,不能一味的盲从,我们的生命是大自然孕育的,我们应该正确的面对大自然所给我们带来的一切。
12、《无争》5+10+5=20 文章立意严重偏离材料主旨。
清晨,我看见一朵正在绽放的花儿,那是一朵普通的喇叭花,喜欢在清晨为人们吹响起床的号角,虽然那是无声的可香气仿佛是听到了号令一般满巷子冲锋。
无争的花,芬芳永恒。
无争并非无知,知而不争是克容克己之术,无知并非无欲,欲而不争更难能可贵;无争并非无欲,欲而不争方显大智大慧。曾经老师说过这样一则故事,话说著名哲学家欧根尼一天躺在大街上晒太阳,亚历山大国王走到他面前问他需要什么,他笑笑回答说:“我唯一的需要就是请你走开,别挡了我的阳光。”“别挡了我的阳光”,这几乎发自内心的哲人哲语道出了现代都市人的困惑于愤慨,在这个欲望加速的时代,许多人总是告诫自己“快一些,再快一些”。殊不知有时停下来晒晒阳光也是一直享受,可他们总是将自己忙碌成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整天转个不停,从不停息,从不停转。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总是热衷于有,而很少人热衷于没有,殊不知没有也是一种有,没有车,可以走路锻炼身体,没有名利,可以不必让灵魂缀满叮铛作响的勋章,使自己变得安逸。
功名,权杖,利益„„多少人趋之向往,的确,没有名利,我们可能会默默一生,无所作为,无法名传千古,无法自立为堂金作马,但有了功名我们也将失去更多,健康,亲情,信任以及一颗优雅的心。
/ 12
我们总是羡慕别人,某天转身发现原来我们朴实而简单的生活也一直被别人羡慕着,人总是在不断的迷失,又在不断的找寻,也许我们醉心于别人的权势,很多人前呼后拥,看起来那么荣光。这荣光的背后有多少痛苦,对方不说你不会知道,也许我们曾羡慕他人的宝马香车,锦衣玉食,看起来那么风光,这风光的背后有多少痛苦,别人不说你不会知道。
无争,眼净;无争,耳鸣;无争,身轻。
那高洁独自在寒冷中开放的梅不正是有这样的特点吗?“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凝(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样高洁的梅不知会令多少尘世间的庸枝俗粉汗颜。
13、《表演艺术家与剧作家的矛盾》9+12+9—3=27 文章立意拘泥于材料,就事论事,书写不够规范,错别字较多。
一个表演家有自己的创作意念和思维,而一个剧作家他们只会认同自己所写的剧本是最后的,表演艺术家通过修改使它变得完美,但剧作家并不乐意,到底谁是正确的呢?
一位好表演艺术家,总有他自己的创作意念,可是往往他们的想法得不到剧作家们的支持和肯定,可能是由于剧作家们觉得自己的剧本已经完美无暇(瑕),不需修改修补。也可能是他们太过于自信导致的。作为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行业,都有他们所有的汗水和努力,往往他们会意见不同引起纷争。
在中国电影史上,毫(耗)巨资所产的影片《三国演义》连拍八十多级,上面许多的地方有所变动,虽然他们那些演员,不按照剧本所写来演,而是通过自己对这部戏的认知,从而突发创作,表现出表演艺术家在这里下了不少功夫,然而一开始这部戏的剧本是要先通过剧作家的努力和汗水所造成的。所以他们的分工不同,所带来的收益更不同。
一位好的剧作家,不但具有知识渊博,才气横人,也要机智过人,写出来的剧本让人找不出破绽,剧本是一剧之本,体现了作者对艺术的追求与完美,如果好好的把剧本写出生动活泼,赢得别人称赞,那样自然是挺好的,所以剧本改变人的一生。
表演艺术家说:“演员是在演戏中学习和成长,不是光念剧本,而是要懂得创作,演戏中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改动台词,这是可以的。”如果要想一部戏得到完美,那样需要改动和自主创作就会更多,所以做为一名好表演艺术家,必须具有这样的能力。
表演艺术家和剧本家他们都有自己的成长,不是单方面谁好谁坏,一切好的开始离不开创作。
14、《有规矩,定方圆》10+8+8=26 开篇未扣题,后文混淆了“习惯”和“规矩”的概念,结尾虽提及材料,但有拼凑之嫌。
一个成功的人必须具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题记 佛说:“一花一菩提,一叶一世界。”佛理博大精深,其中所包含的意义之深,而这个话却十分的易懂。这句话写的说,一个花朵中就可能会有一个菩提,一片叶子中就可能会有一个世界。
每个人的追求不同,所得到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但是有一点,是每一个人都要
/ 12
所必需(须)具有的,那就是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可能会影响你的一生,对你最后所取得的结果也会影响得到。(病句较多)
如果一个人要去做事情,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没有规矩,做起事情来乱来了,胡编乱造,那你说,这个人以后会有出息吗?他可能会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的更加长远吗?
答案很明确,显然不可能。
但是如果一个人有了良好的习惯,有了规矩,不一定会取得成就,但你拥有了一个成功道路上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规矩”,这样你的起点就会比别人更高一点。就会最终取得成功。
我国著名武打影视巨星,以至于全球影视巨星——成龙。他从前只是一个无名小卒,但是他何德何能能够会到现在如此的辉煌呢?
就是因为他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有一个规矩。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有了一个规矩,才能获得成功。若给你一个剧本,你会肯定的按照剧本演下去,因为这个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也体现了你如何的取尊重一个作者的艺术。
“无规矩,不成方圆” “无规矩,不能成功” “无规矩,不能胜利” “无规矩,不会如意” 同学们,好好努力吧。为了每一天,请努力吧。为了成功,必须要有规矩。
适当变通的人生更多姿 16+15+15-1=45
麻雀虽小,理应在树林中平庸一生,而它若想搏,为何不能像大鹏一样冲向天空,虽头破血流,也不留遗憾。人们也一样,家庭本已给孩子规划好一条通顺大道,只需孩子走即可,可是这样的人生,就像念剧本,少了生活原有的风采。有时人生变通一下,又何偿(尝)不是一种精彩呢?但是不可超过人生准则。
所以,活出变通的人生更多姿。
适当变通的人生更多姿,著名生物学家孟德尔被称为人类遗传学之父,他由于从小家境贫寒,不得不去了修道院做了修道士,他因为深爱生物便潜心研究山杨菊的遗传特点,然而五年过去了,仍然毫无头绪,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失败之处,及时的改正了研究方向,换成研究豌豆,最终他成功了!他研究出了生物遗传规律的基因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然而与此同时,也有一位研究者也在研究这项工程,他失败了之后,换成了研究动物,这根本不符合研究规律,所以他又一次失败了。所以说,适当变通的人生会更多姿,而如果变通的超过了准则,等待你的便是失败了。
适当变通的人生更多姿,因为中国的医学人才稀缺,国家对退休的老医生进行了返聘,已经98岁的刘慧兰医生便是如此,她在98岁高龄时仍去医院坐诊,实际上已经超过了返聘的最大年龄,也超过了人的工作极限,然而她并没有走安享晚年这条本来儿女为她规划好的路,义无反顾的投身于医学治疗中,又拯救了成千上百人的生命,可以说,她变通的人生是成功的,然而如果从另一方面看,如果她真的已经身体精力跟不上来却扔坚持坐诊,我想这应该就超出了医生的准则了,自然也不会赢得赞扬,所以适当变通的人生会更加多姿。
/ 12
适当变通的人生更多姿,处于这个社会的我们,并不一定要按照父母给我们写好的剧本走完人生,比如像清华大学某学生卖猪肉,他曾遭到众人的反对,然而我们是否该思考,难道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就一定得坐在大厦中工作吗?人生是多变的,他的选择是创业而不是消沉,他的未来由他自己决定而不是剧本决定。
人生并不是剧本,本身就充满着未知,然而适当变通的人生才会更加多姿,但人生也会有准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人生变通要适当,这样才会构造一个美丽的人生。
一·命题理解:
带着感动出发
人·事·物
→
情
→
悟理
→
行动
-------------
-----
↓
↓
客体 主体
↓ ↓
感动 出发
(亲情.友情.爱情或崇高的品德和精神境界)
二·评分要点
1.内容(20分):以题意和中心为主 2.表达(20分):以语言和文体为主 3.发展(20分):有一点突出即可给满分
4.书写与标点:错别字每一个扣一分,重复不计。标点符号每三个扣一分。
三·评分等级
一类卷:60----50 二类卷:49-----43 三类卷:42----36 四类卷:35分以下
四·评分细则
1.扣题紧,几层关系密切,语言流畅,为一类卷。2.⑴“感动”与“出发”联系不够紧密;
⑵只有“感动”无“悟理”内容,最后点一下题目;只写“出发”(想象具体做法)无“感动”具体内容,但两者之间联系较紧密。以上为二类作文。3.只讲“感动”,不提“带着感动出发”;所写不能体现“感动”;点题,但对题目理解不准确。以上为三类卷。
4.没有写出“感动”,甚至不提“感动”,更没有“带着感动出发”的意思,为四类卷。5.残篇看内容,文笔酌情处理。
⑴600字以上40—30分 ⑵401—599字30—20分 ⑶399字以内15分左右 6.套作(内容基本与原文一致,但点到命题)一般不超过45分。7.抄袭前面现代文阅读内容的0分。
8.另拟题目的,与无题目一样处理扣2分,内容按标准给分。
五·专家评阅范文
(一)带着感动出发
那春雨滋润中倾吐的第一滴绿意令我感动,那夏日炙烤下绽放的第一朵鲜花令我感动,那秋日里飘零的第一片黄叶令我感动,那冬夜里飘落的第一片雪花令我感动。
掩卷长思,大自然的无限奇景令我感动。在五彩缤纷的人生道路中,亦有无数的感动。今天,我要带着感动出发,领悟那人生哲理。
我要带着感动出发,领悟那永恒的师魂。
一声巨响,苍茫大地,这是多么震撼人心的一响!生命是多么的脆弱,面对大自然的袭击,再有能力的人也无法阻止灾难。可是,我看到了那楼板压得不成人型,血肉模糊的谭老师。他并没有向自然屈服,在灾难来临之际,毅然用自己的双臂撑起生命的天空。当救援人员赶来时,救起被他掩护得完好无损的四个孩子时,他的双手紧紧地抓着讲台,怎么也掰不开。在场的人纷纷落泪。
这是何等的伟大!他用渺小的身躯换来生命的永恒,这是生与死的抉择。但他大义凛然,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他人,这种大无畏的精神令我感动。今天我带着感动出发,我领悟到了古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而有价值的死却比泰山还重,那是永恒的师魂!
我要带着感动出发,去领悟那英雄之魅。他和我们一样有着青春的梦想,一样有着花样的年华。可命运的阻隔使他的道路日趋艰难,他----王宝强,2008年感动我心的人物。他14岁来京谋生,为他的生活梦想而奋斗。他一呆就是几年,可他并不松懈,他坚信坚韧终能成就平坦大道。功夫不负苦心人,他被导演冯小刚看中,相继演了《士兵突击》等一系列精彩影片。
他------王宝强成就了自己的英雄本色,面对困难他顽强不屈,勇往直前。他的拼搏精神令我感动,他让我领悟: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持之以恒!
带着感动出发,我领悟到人生中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它不断充实着我的生活,让我的人生之路更加饱满,它铸就我人生中的宝典,让我走向辉煌!
(二)带着感动出发
因为感动,人生的光辉与色彩才会被我们领略;因为感动,生命的旋律与力量才会给予我们希望;因为感动万事万物深层的美好才会被我们碰触,被我们欣赏。那么,带着感动出发吧,用感动充实出一个辉煌的人生。
带着感动出发,才能体会那些高尚的情操。在人生的路途上,我们无比渴望受到高洁气质的熏陶。然而,怀抱一颗充满感动的心,那些美妙高尚的人格才会如花般绚烂地开放在你的眼前,永恒于你的心间。如果不是心怀感动,陶渊明“性本爱丘山”的淡然气质如何让你觉得心旷神怡。如果不是心怀感动,司马迁那“史家之绝唱”如何在你心间激起层层浪花。因为感动,因为带着感动出发,我们才会被那些高尚的人格引向新的路途。
带着感动出发,才会感悟到生命的真谛。珍惜生命,感悟生命并非人人都能恪守的真理。如果不是把感动放在心间,你如何触摸到生命中最柔软的底层,你如何理解生命复杂的含义。史铁生虽然双腿残疾,虽然怨恨过、痛苦过,但他最终在苍凉的地坛中悟出生命的内核,这种深刻的领悟来自他内心队生命的感动,来自亲情带来的刻骨铭心的感动。着感动,让他在破碎的生命路途中走了那么远,这感动让他对生命充满敬畏、充满感叹。因为感动,因为带着感动出发,我们才能拥抱生命敞开的灵魂。
带着感动出发,才能做的坚守原则与坚持不懈。感动让我们内心变得柔软,感动让我们将自己的信念把持的更加坚定。苏武牧羊于瀚海之地,大漠飞沙,我们相信是他心中的感动,2 那出自对国家大爱的感动引领他在那条荒芜之路上勇敢迈进。还有王昭军,“一去紫台连朔漠,去留青冢向黄昏”,他的勇敢同样来自她那真真切切的感动、遵循于内心的感动。让我们带着感动出发,感动会将信念与坚强深植于土地,连成一片碧绿的辉煌!艰难与坎坷我们不怕,风沙与雨雪我们依旧昂首向前,这是感动给我们的内心准备了最丰厚的食量。带着感动出发吧,让人生的航向永远地朝向美好的远方。带着感动出发吧,让辛苦而漫长的生活因为感动而充盈着快乐与希望!
(三)带着感动出发
暴雨之中,是谁,为你撑起一把伞?漫漫长夜,是谁,为你点亮一盏灯?怀着一颗感动的心,你会发现,暴雨后总有美丽的彩虹,黑夜里总有星星在闪烁,带着感动出发吧,让你的人生温馨而美好!
感动,珍藏在我们心中,又时时刻刻向外散发着光与热。带着感动出发,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探寻人生路上的风景。我相信无论是广阔的大自然,还是热闹的人类社会,都会使我们收获最宝贵的财富。
带着感动出发,在大自然的奥秘与美丽中行走,我们将收获发人深省的哲思。当川端康成感动于夜半时分盛开的海棠花,他便在这洁白如雪的花瓣中领悟了孤寂与纯美的结合律;当宗璞驻足在紫藤萝瀑布下,体会着紫色波浪带来的感动时,她便领悟了生活与不幸的辩证法;当史铁生在地坛的花花草草中停留,感动于昆虫们的辛劳时,他便看穿了生与死的轮回„„人总是由自然而生,与自然中生灵万物有着共同的感应,而感动便是这样一把钥匙,让我们打开与自然的感应之门,收获朴实而深刻的哲思。
带着感动出发,在人间社会的喧闹与冷暖中行走,我们将收获感染至深的温暖。当奥运圣火在异国他乡遭遇袭击时,我们看见一位瘦小的残疾人弯腰护住火炬,完成了她一生中最出色的防守。那一刻,奥运圣火为她感动,燃烧出耀眼的光芒!当冰雪肆虐我国南方时,我们看到无数绿色的身影忙碌在铁道公路两旁。那一刻,冰雪为之感动,为之消散!当地震突袭四川时,我们看见,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面带忧虑,在废墟间穿行。那一刻,国人为之感动,世界为之惊叹!在风雨之中,在瓦砾之上,我们用感动见证了最顽强的民族、最伟大的爱!带着这样的感动出发,谁不会变得更加成熟,谁不会更了解温暖的含义?
带着感动出发,我们在自然中聪慧,我们在社会中成长,于是,我们要将这感动传递给更多的人们。伸出你的双手,将爱心的感动传递给孩子;坚守你的岗位,将敬业的感动传递给同事;攀登你的高峰,将拼搏的感动传递给同伴。我们相信,这些感动会在人们心中发芽,开出美丽的花朵,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色彩斑斓,而这,正是带着感动出发的意义所在。
提示:文中国标答案指的是教育部颁布的标准答案,省标指的是省教育考试院专家组结合阅卷要求和当年考生答卷情况经过商议后给出的评分细则,一般来说评分细则更接近考生的答题思维特点,但一定会坚持原则(不是无原则的降低要求)相对于国标答案来说更具有可操作性。
2013年高考政治新课标Ⅰ卷主观题评分细则
38题:(12分)(1)【国标】 答案:
通过党的会议和决定,加强党的领导,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地位和奋斗目标,确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对文化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健全领导体制机制,增强领导文化建设本领。
【省标】细则:
(1)①加强党的政治领导(或巩固领导核心地位、或巩固执政地位、或作为执政党)2分,确立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或奋斗目标、或方案、或方向、或任务)2分 ②加强党的思想领导(或者确立文化改革的指导思想)2分
发挥核心价值体系(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或邓小平理论、或三个代表、或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作用 2分
③加强党的科学执政 2分
把握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或健全领导体制和机制、或增强文化建设的本领)2分
其他做答:只写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并且正确结合材料的给6分,不结合材料的给4分;只写科学执政,并且写的很好,最多给6分
(2)【国标】 答案:
改制后,公司经营战略目标明确,市场定位准确;权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合理的组织机构保证了公司高效运转;科学的管理、高质量的演出节目和市场化的营销,形成了公司的竞争优势;合理的分配制度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演出场次增加,多个节目获奖,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2)【省标】细则:
(14分)把握关键词:①经营战略②现代企业制度(或股份制改革、或政企分开、或公司制、或股份有限公司)③分配制度(或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相结合)④组织结构⑤科学管理⑥社会效益(或责任)⑦面向市场(或市场化营销、或价值规律、或适销对路、或市场多元化)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⑨信誉、形象、诚信⑩利用国家政策(每点2分,总分不能超过14分)
以下不得分:①自主创新②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③经营路线、经营政策④内部机制、组织机制⑤市场基础性作用
39题:
(1)【国标】 答案:
观点一:反对收录西文字母词。
理由: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语是中华支明的重要标志,传承中华文明需要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保持汉语的纯洁性。不反对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字母,但《词典》是规范语言文字的范本,不应收录。
观点二:支持收录文字母词
理由:其一,收录母词体现了中华文化化的包容性特点。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字母的使用,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交流和相互理解,是汉语言文字具有活力的表现。
其二,收录的字母词数量很少,不会使汉语成为混杂的语言而损害其民族性。其三:字母词的使用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1)【省标】细则: 反对:1分
①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 2分 ②汉语是中华文明的标志2分
③应该捍卫汉语的纯洁性(或传承中华文明需要保持中华民族特色、或维护文化安全、或抵制文化侵略、文化霸权)3分
④不反对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但是词典是规范语言的范本,不应该收录,至少不应该在正文收录 2分
赞成:1分
①文化发展进步的需要
②文化包容性(或不同民族文化应该交流理解)③文化具有多样性的意思 ④文化传播交流的意思
⑤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意3点可给9分)
(2)【国标】 答案:
不同主体对同一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由此产生争论是正常现象,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难免存在一定局限性甚至错误。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通过讨论,不同看法得以交流和碰撞.有利于人们取长补短,克服认识的片面性,促进认识的发展。
(2)【省标】细则:
①认识有主体差异性(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3分
②认识有对错之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或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或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认识有局限性)3分
③认识是不断发展前进的(或认识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2分
④争论有利于:a、相互交流|学习|碰撞|借鉴;b、克服片面|全面认识|取长补短|明辨是非|分清利弊;C、拓宽视野|开拓思维|改变思维定式;D、获得正确认识|真理性认识|发展、发现真理(4条任意写2点得4分,只写 一点得2分)
以下不给分:文化交流的意义;认识的具体性条件性;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争论检验认识
(3)【国标】 答案:
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理服人而不以势压人;尊重对方发表意见的权利; 避免语言粗暴、行为过激;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3)【省标】细则:
①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或坚持真理的客观性、或坚持真理的条件性、或一切从实际出发、或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或实践第一、或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或唯实)
②以理取人,不以势压人(或据理力争,讲道理)
③权利义务相统一(或尊重对方观点、或考虑别人的观点、或尊重对方发表意见的权利、或人与人是平等的)
④避免语言粗暴,行为过激
⑤坚持真理(或坚持真理的具体性、或取长补短、或克服片面性、或全面的看问题、或一分为
二、或坚持两点论、或辩证的看问题、或不盲目相信权威、或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标准、或修正错误、或求同存异)
不给分:辩证否定观
2014年高考政治新课标Ⅰ卷主观题评分细则
38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12分)【国标】 答案:
化行政体制改革,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激发市场和社会的活力,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创新管理方式,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省标评分细则:第一点是依法行政,或者是科学决策、合法行政、3分,第二点加强政府职能,或者完善等词语关键是政府职能。替代的有转变政府职能,或者政府履行经济职能或者公共服务职能3分。第三点政府、市场、或者企业的活力2分,积极性2分,或者市场的作用,市场的决定性地位等市场的地位的2分,回答其中任意2点的得3分。第四点,除了国标答案,前半句替代的为政府的威信,权威,公信力、形象等2分,或替代为提高行政效率2分。后半句替代为政府的性质或者原则2分,或者突出人民地位的都可
(2)政府放宽市场准入规则会增加市场活力,最终使消费者受益。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放宽市场准入规则是如何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使消费者受益的.(14分)【国标】答案:
放宽市场准入规则可以降低企业进入市场的成本,提高企业进入市场的积极性和速度,使市场上企业的数量增加,从而导致供给增加和竞争加大;供给增加意味着商品种类的丰富的数量的增加,有利于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竞争加大有利于提高商品的质量,降低商品的价格,最终是消费者收益。
【省标】细则:
①放款市场准入规则可以降低企业进入市场的成本(或降低准入门槛,或降低企业投资融资难度);提高企业进入市场的积极性和速度(或增加市场活力);使市场上企业的数量增加(或生产规模扩大)。(答出任意一点得2分,两点4分)
②企业数量增加导致供给增加(或商品数量的增加)(2分),有利于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或使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2分)
③企业数量增加导致竞争加大(2分),有利于提高商品的质量(2分),降低商品价格(2分),最终使消费者受益。
说明:如考生只答:“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机制(或市场调节的两个优点)使”得1~3分
39题: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10分)【国标】答案: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推动实践发展、文化繁荣和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创新促进了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民主意识、创新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省标评分细则: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或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2分;文化创新推动实践发展(社会进步;社会发展)或文化繁荣(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或创新人才培养2分。
②教育创新有利于学校文化或校园文化或文化氛围或管理文化或育人文化等形成和发展2分。
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或民主意识或创新意识或创新精神或思维方式或个性或自由或创新能力或认识能力或实践活动等。2分
④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或立德树人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或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2分
(2)有人从钱学森的经历中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理由。(12分)答案示例一:该观点具有合理性,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不同教学观念指导下的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作用是不同的。用先进的教学观念指导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落后观念的教学,往往使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和实践不强。当然,学生的成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学观念不是唯一的因素。
答案示例二:该观点存在片面性。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的发挥是需要条件的。意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变为现实,教学观念如果不转化为教学实践,就不能发挥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观念如果不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动力等就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学生的成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把教学观念视为影响学生成长的唯一因素。
评分细则:①(社会)意识对世界(物质;人;实践)具有反作用(能动作用;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指导作用)。或者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四性”任具其一即可)。或者意识具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2分
②正确的(社会)意识对世界(人;社会;物质;社会存在;实践)具有促进作用。或者错误的(社会)意识对„„具有阻碍作用。或者意识作用的发挥是需要(主客观)条件的。2分
③教学观念对学生产生影响。(或正确的教学观念会培养出优秀的学生)1分
科学的(正确的;创新的)教学观念可以扩大(培养)学生的知识面(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创新型人才)。3分
不同的教学观念对学生有不同的影响。2分
若材料表述充分,出现关键词给3分,否则1分,带“不同”2分。(良好、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感染每一个人。1分)④错误的教学观念„„对材料理解及给分参考③ ⑤客观条件:只表述“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尊重客观规律”“实践”“客观条件”“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等,没有分析给1分,能详细阐述者给3分。
⑥主观条件:必须见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动力)等学生自主学习的词才能给3分。
⑦学生的成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或者教学观念不是唯一因素(决定因素)等词语。2分
(3)结合材料,就教育创新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4分)(3)答案示例:创新托起中国梦;知识改变人生,创新成就梦想。答案须围绕教育创新的主题,符合题目要求,每条2分,满分4分。)
2015年高考政治新课标Ⅰ卷主观题评分细则 38(1)①严格执行人大审批通过的预算;(2分)②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2分)③按照预算法的要求编制预算和执行预算;(2分)④运用检查、审计等行政手段强化预算监督;(3分)⑤公开预算,增加财政收支的透明度,接受权力机关监督和社会监督。(3分)
关键词:审批、完善制度、依法、系统内、外监督。
细则:①严格执行人大审批通过的预算;或尊重、严格执行人大决定;(2分)②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或深化预算制度改革;(2分)
③按照预算法的要求编制预算和执行预算;或严格依法行政(依法管理);(2分)④运用检查、审计等行政手段强化预算监督;或行政系统内部监督;(2分)⑤公开预算,增加财政收支的透明度;或政务公开或增加财政收支的透明度;(2分)⑥接受权力机关监督和社会监督;或行政系统外部监督或自觉接受监督(2分)
(2)合理性:①财政赤字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体现,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增加财政赤字能够扩大财政支出,刺激社会总需求;(3分)②我国目前财政赤字率虽然在提高,但低于3%的警戒线,是适度的、安全的。(3分)
措施:①优化赤字资金支出结构,引导经济转型升级;(2分)②加强赤字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3分)③遵循财政分配原则,维护赤字资金支出的公平性。(3分)
合理性
关键词:经济困难;赤字作用(需求)
细则:①经济下行压力;增速放缓;经济发展遇到困难;(2分)
②刺激社会总需求;扩大内需;刺激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扩大投资需求;(2分)③低于警戒线;适度的;安全的。(2分)措施
关键词:优化结构;使用效率;公平。
细则:①优化赤字资金支出结构,引导经济转型升级;优化结构,确保合理投向;优化资源配置;(2分)
②加强赤字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3分)③遵循财政分配原则,维护赤字资金支出的公平性;兼顾效率与公平。(3分)
39(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中华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4分)乡愁反映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眷恋之情,体现了当代人对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愿望和期盼;(4分)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载体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养料。(4分)
关键词:与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的关系;乡愁与美德的关系;重要载体、历史文化养料 细则:①核心价值观与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2分); 传统文化是重要源泉(来源、基础)(2分); ②乡愁与传统文化的关系(2分);传统文化的作用;(2分)③提供了重要载体(2分);丰富核心价值观。(2分)
(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受到主体状况、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4分)不同学者在知识背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3分)纪录片涉及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村规民约、民风民俗、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导致不同学者感受的差异性。(3分)
关键词:认识本质;认识受主体制约;受客体状况制约;主、客体具体 细则: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能动性;(2分)②认识受到主体状况制约;(2分)
③认识受到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2分)
④不同学者在知识背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主体状况);
纪录片涉及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村规民约、民风民俗、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客体状况)。
主、客观条件写出三占以上给6分,只答主观或客观最多给4分
(3)在保持原有村落形态的基础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2分)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传承,使其转化为当代中国人的道德观念。(2分)(其他符合基本要求的答案,可酌情给分)
关键词:物质载体的保护;精神方面的传承
2016新课标Ⅰ卷政治科高考省评分细则
38题:
(1)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分析“一带一路”建设为什么能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12分)
【国标】答案:
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积极探索;有利于沿线各国人民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能够促进沿线各国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政治互信;能够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动中国自身发展。
【省标】细则:
必要性角度:顺应了世界多极化(1分)、经济全球化的潮流(1分),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积极探索(1分);此层次若答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也可得1分。
重要性角度:有利于沿线各国人民实现共同发展(2分)、共同繁荣(2分)两个3分;评卷场变通给分的观点有:有利于维护共同利益(2分),实现区域合作(2分)、经济发展(2分)总分不超过3分。
能够促进沿线各国间的相互尊重(1分),相互理解(1分)和政治互信(1分);若答合作(1分)、联系或伙伴关系(1分)、沟通(1分)、交流(1分)总分不超过2分。
从中国自身发展角度:能够提升对外开放水平(1分),推动中国自身发展(2分)。负责任大国(1分)、国际形象(1分)、国际地位(1分)、综合国力提升(1分)、深化改革开放(1分),总分不超过2分。
学生答中国的外交政策、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不得分。抄材料中的头三行可得2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推动“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对沿线国家和中国是双赢的选择。(14分)
【国标】答案:
沿线国家:扩大产品供给;增加税收;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提高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中国:扩大产品市场化;促进优势产能“走出去”;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省标】细则: 沿线国家(8分):扩大产品供给(2分);如果回答中含:商品、服务;四大优势产业供给表述可给2分。
增加税收(2分);如果回答中含:财政收入,年纳税约2亿的表述可给2分。扩大就业(2分),如果回答中含投资、收入,2千岗位,68家入驻企业等给2分。提高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2分),如果回答中含标准、管理、创新;技术标准、合作区等表述可给2分。
中国:扩大产品市场(2分);如果回答中含化解产能,资源优化配置,供给侧改革可给2分
促进优势产能走出去(2分)如果回答中含贸易、投资、发展,四大优势产业、技术标准的表述可给2分;
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2分),如果回答中含提升国家形象、品牌、影响力的表述可给2分。学生若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可给2分。
39题: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对否认英雄的错误言论加以批驳。(12分)【国标】答案:
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评价。受错误价值观驱动,否认英雄的言论歪曲了历史,遮蔽了真相,导致人们思想的混乱。只有尊重历史,坚持真理,树立和弘扬正确价值观,才能抵制否认英雄的谣言,消除其影响。
【省标】细则: 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判断、选择、行动)或价值观对人们具有导向作用(2分),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分),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评价。
受错误价值观驱动或价值观迷失(2分),否认英雄的言论歪曲了历史,遮蔽了真相,导致人们思想的混乱(2分)。
只有尊重历史,坚持真理,树立和弘扬正确价值观(2分),才能抵制否认英雄的谣言,消除其影响。(2分)
(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0分)【国标】答案:
尊重历史事实,增强辨别信息真伪、抵御落后文化和错误言论的能力。利用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英雄事迹,抵制和批驳肆意抹黑英雄、歪曲历史的言行。大力宣传英雄精神,使群众懂得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继承和弘扬英雄精神。
【省标】细则:
尊重历史事实(1分,或还原历史),增强辨别信息真伪(1分)、抵御落后文化和错误言论的能力(1分)提高眼力,拒绝污染。上述三个要点任答两个可得3分。
利用网络(或网络技术手段)等大众传媒传播英雄事迹(2分),抵制和批驳大意抹黑英雄、歪曲历史的言行(2分)。大力宣传英雄精神(1分),使群众懂得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1分),继承和弘扬英雄精神(1分)。
上述三个要点任答两个可得3分。答第三单元综合探究中的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做法,一句话1分,最高不超3分。套上一些时政话加上抄材料第一段最后一句话可得4分。
(3)班级召开“我为英雄点个赞”主题班会,请就如何学习英雄列出发言要点。(两条,每条10-30个字)(4分)
【国标】答案:
树立崇高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勤奋学习,掌握为国家。社会、为人民作贡献的本领;深入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省标】细则:
基本上按以下三个方面给:
理想:人生观、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精神、英雄主义精神,捍卫英雄。(2分)学习:学习本领、提高素质能力(如两个修养)(2分)
实践:行动,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参加志愿者行动,开讲座等。(2分)
2017年高考文综政治全国1卷评分细则
38.(1)存在问题:消费品供需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生产不能有效满足需要(4分),只答出以下任何一点给3分:需求层次(水平、结构)高而供给水平低/有效供给不足/中低端供给过剩/高端供给不足
(2)解决措施:①采用先进工艺和高的质量标准,提高消费品质量(3分)答出其中一点给2分; ②加大高端消费品研发投入,优化消费品供给结构(3分)答出其中一点给3分,只答企业要自主创新、调整产品结构,给2分;
③加强品牌培育和推广,提升自主品牌的价值(2分)答出其中一点给2分;只答诚信经营/提升企业形象给1分;
④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性价比(2分)答出其中一点给2分;以下答案可给2分:实施正确的战略/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市场定位准确。
(采点、采意,不挑错的只挑对的)
39.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1分)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1分)②根据宪法/香港基本法/法律的规定(1分),全国人大常委会有解释基本法的权力(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有立法权 1分)
③捍卫国家主权/安全/根本利益/统一(2分),遏制“港独”(2分),维护宪法/香港基本法/法律的尊严(2分),维护一国两制方针和香港法治秩序(2分)。如果只答“维护一国两制方针”也可得2分;如果只答“香港法治秩序”可得1分④
40.(1)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历史创造者(4分)(写到其中一个均能得4分)②树立人民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主体的意识(2分)
答到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或发挥人民的主体力量(作用)与文化结合,可给2分;
只答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或发挥人民的主体力量(作用)/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1分)③关键词: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根据或者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把人群众的需求/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文化发展结合起来,可给3分; 人民利益/人民立场/人民群众+文化发展 2分;
④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社会实践中实现/加以传承发展,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享受文化成果。
(2)①选择艺术价值高、影响大、代表性强的诗词,集中展示中国诗词的魅力(3分)此给分点主要说明诗词大会节目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所选诗词内容的精品性(代替:该节目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先进健康有益的文化/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给1分;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给1分)。如考生有类似的表述,可酌情给2分。
②重视挖掘诗词的深刻文化内涵,引导人们向美向善(3分)此给分点主要说明诗词大会节目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所选诗词作品的文化内涵(民族精神、道德价值1分)和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分)。如考生有类似的表述,可酌情给2分。
③运用现代传播技术手段,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2分)此给分点主要说明诗词大会节目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其传播方式的新颖性、生动性。如考生有类似的表述,可酌情给1分。如、大众传媒、现代科技等给1分;文化创新不给分。
④激发民众内心的这个诗词文化情结,引导民众广泛参与(以人民为中心、导向、立足、面向人民)。(2分)此给分点主要说明诗词大会节目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能激发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参与热情。如考生有类似的表述,可酌情给1分。文化自觉、自信不给分!
(3)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站、微信公众号。
以下为替代答案:编制教材,列为必修科目,开展专题讲座,开展阅读经典名著教学等。(课程)组织知识竞赛,召开主题班会,举办文化节、诗词大会,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等活动。(活动)运用大众传媒、新媒体技术进行宣传。(传播手段)
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培养意识,未写具体建议可给1分。
敲黑板,划重点,阅卷老师总结:
1.在阅卷过程中,能够得分的答卷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学生答案虽然与参考答案表述不完全一致,但意思大体相同。
(2)学生答卷虽然与参考答案表述完全不一致,但逻辑严谨,论证周密,无知识性错误,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且能够自圆其说,与题意相吻合,符合“加分”条件。
(3)学生答卷除完全与参考答案规定相符,还能在参考答案之外,作进一步深挖拓展且符合题意和社会实际的论述。
(4)学生答卷书写整洁,思路清晰,虽然只有少量的符合逻辑的表述,但可以酌情给分。(5)学生答卷规范,序号清楚,回答重点突出。
不能够得分的试卷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学生答卷有某一点创新,但有明显的知识性错误,论证思路混乱,未按题意作进一步分析。(2)学生答卷有创新意识,也能够自圆其说,但不符合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思想路线,甚至有反动言论,阅卷领导小组规定:坚决不给分。
(3)学生答卷凌乱,亳无整洁可言,虽然有少数正确的说法,但逻辑性差,叙述东拉西扯,学生答卷大多与参考答案南辕北辙、相距万里的,也决不给分。
(4)学生答卷书写模糊,涂改很多,虽然有一些叙述与参考答案略微相同或相似,但有多数难以辨认,也不能给分。
2.对学生而言:好的答卷必须有好的开头和完满的结尾。好的开头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学生的论述直奔主题,不拖泥带水,不顾左右而言他。
(2)学生的论述与参考答案的推理分析思路基本相符,无干扰阅卷老师阅卷情绪的跳跃性、非连续性的推理、归纳和概括。
(3)学生答卷中的关键词与参考答案中的关键词相同或者多数相似,意思相同或相近。
(4)学生答案在论证过程中,理由充分、分析透彻、措辞到位,一看就觉得是“非等闲之辈”。好的结尾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与开头和答题要求相一致,结论中肯,有创新性。
(2)分析顺其自然、水到渠成,不是牵强附会、言不由衷的虚假陈词。
(3)无逻辑错误和知识性错误,对程度性“副词”的使用和表述恰到好处,既不夸大也不缩小,既不重复论证也不随心所欲。
(4)结论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一致,没有离奇的表述,也没有过度的渲染。
1.要注意字迹清晰漂亮,卷面整洁规范,答案分点分段,赢得改卷老师的印象分。阅卷进入三四天,答案早已烂熟于心,所以阅卷老师速度基本达到每份试卷仅需3~4秒。通常在试卷显示的一瞬间,对试卷就有了第一印象,给高分还是给低分,潜意识中已经确定。因此,要想得高分,第一印象很重要,因为老师第一眼看到的不是答案而是文字,学生书写整洁,心情自然舒畅,也就更有耐心去寻找更多的得分点。
2.高考评卷主要采取“踩点给分”,有点把“问答题”变成“填空题”的味道,所以学生只要主干知识能答出来,就会在平均分之上。因此在答题时要去繁从简,突出主要考点,在答案的内容组织方面做到三要:面要宽,点要全,话要精。即答题思路要正确,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不要答非所问;分析问题要从多角度展开,不要重复在一个点上啰嗦个没完;语言要简洁精练不要拖泥带水,不要胡编乱造,尽量用学科语言作答,以提高得分率。
3.答题一定要采用“观点统帅材料”的方式,把关键词放在前面,材料分析放在关键词之后,切忌先分析材料,后得出结论,以免阅卷老师没有耐心,忽略了关键词,给出较低的分数。同时反对照抄材料和照本宣科。前者完全照抄材料,不加提炼,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或关键词用于作答。后者则是生搬硬套,完全不理会题目的具体要求,不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紧扣题意进行回答,只是一味的照搬课本或以前做过的类似题目的答案,结果由于针对性不强,得分率不高。
(1) 缺乏对评审细则制定的规范。因为综合评分法评审细则需要因项目类型和需求目标的不同而具体设置, 而笼统的评审标准容易出现人为操控因素, 评审过程容易流于形式。目前不乏一些项目在评标方法选用和评审细则制定上还不够细致、规范。
(2) 在选择综合评分法作为评标方法时如何制定科学、合理、公平、规范、适用的评审细则是编制招标文件的关键和难点。如果评审细则设置不够细化或者“一刀切”地拿来用, 不但不能反映采购项目的实际需求, 评委评审打分时也将无所适从, “自由裁量权”难以控制, 主观倾向性打分就会比较严重。
(3) 评审细则是评委评审打分的操作性依据, 是影响评审效果的重要因素。强化评审细化工作, 可以控制评委“自由裁量权”, 使得评委评分有依据、便于操作和复核检查, 有助于提高评审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对专家的考核与评价也提供了监督依据。
1 综合评分法评审细则的细化设置
1.1 评审细则细化设置的内容与原则
从完整的评审要素讲, 综合评分法的评审细则应包括评分因素的选择和细化、权重分配、各因素的分值设定或计算、评分条件以及相应的解释。
在细化设置原则上, 评审细则应体现对项目的针对性、适用性, 评分可操作性强, 应保证公平、规范、合理, 同时要避免倾向性设计或按投标产品“量身定做”的嫌疑。
1.2 评分因素的选择与细化
评分因素的选择要因采购项目特点和采购人的特定需求而设, 而不是按特定投标供应商或产品而设, 通过全面分析和收集影响采购项目质量的所有因素, 从中筛选并科学合理地确定最终的评分因素。从总体评价上, 评分因素可分为价格、技术、商务或服务三方面。更具体的评分因素可按项目要求不同进一步细化, 例如:技术评分因素可设置规格配置、技术性能、技术方案、标准认证、品牌质量、节能环保、安装调试、技术响应程度等细项因素;商务因素可设置合同条款、付款方式、报价方式、交货期限与地点等响应程度以及投标人财务、信誉、业绩等履约能力考察有关的细项因素;服务因素可设置质保期限与范围、响应时间、响应方式、服务人员配置与证书、维修站点、备品备件情况、培训计划等服务能力承诺有关的细项因素。评分因素按相对重要性可分为:主要因素 (如价格或技术或服务) 、次要因素 (如一般性技术要求、质量、服务、方案) 、一般因素 (如财务、业绩、信誉等) 、其他相关因素 (如ISO证书、3C认证、检验报告、样品等) 。
1.3 权值分配
在确定了具体的评分因素之后, 要认真评价每个评标因素对评标结果的影响力大小, 并按重要性程度排序, 分别确定出每个因素在综合评分中的权值或分值大小。权重选择方法有专门的理论研究, 例如专家咨询权数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技术、服务与价格的权重分配需寻求技术、商务与价格之间的最佳平衡, 要体现用户需求的侧重点以及同类产品的竞争情况, 以获得综合评价最佳的效果。在项目采购中要有针对性地分配权值, 对起核心和关键作用的主要因素赋以较高的权值比例, 对一般性、影响不大的因素则赋以较小的权值比例, 这样有利于评委把握重要的评审因素以达到预期的采购需求。分值较大的评分因素需要再次细分并给每一细分项因素赋以较小的权值或分值。价格分的权值范围应遵守法规的限定, 即采用综合评分法的, 货物项目的价格分值限定在30%~60%;服务项目的价格分值限定在10%~30%。投标价格属于竞争性要素, 而价格分权重是采购人手中唯一的可控项, 不同项目的价格分权重必须谨慎、区别设置。一般价格权值在30%~40%, 该项目是偏重于技术的分值设置, 价格权值在40%~50%, 项目是价格和技术相对平衡的分值设置, 当价格权值达到50%~60%是偏重于价格的分值设置。如标准统一或通用的货物采购项目, 价格权值应取相对偏大些;强调服务能力或方案设计的项目, 价格权值可相对偏小些;安全可靠性要求高的设备, 则可加大相应技术权值, 降低价格权值;性能复杂、追求技术先进等价格昂贵的科研设备, 都倾向于设置较高的技术权重, 技术分最高可达60%。特别是在以突出质量技术服务指标或较多不同档次价格幅度较大的招标中, 应重视价格悬殊对评审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 在项目采购前, 采购人需要做好市场调研和专家论证, 了解以往用户使用情况及反馈意见。
1.4 评审细则中的分值设定
按量化程度, 评分因素可分为主观评分因素和客观评分因素。需要较多地借助于评委专业知识评价的评分因素, 可作为主观评分因素 (如设计性或实施性方案、性能复杂的技术要求以及偏重于经验知识或主观判断差异性较大等难于量化评价的因素, 包括技术先进性、可靠性、安全稳定性、使用舒适度、易用性、美观性、可维护性等质量指标) , 可设置细分项因素或者采用两步评价法以减少主观随意性;除按公式直接计算评分的价格因素外, 对主观判定要求低, 主要依据投标文件评审数据和资料证明来评审的因素, 可作为客观评分因素 (如可明确量化、易于判定或计算的技术指标、财务数据、业绩数量、资质证书、技术工程师人数等) , 通过集体审核, 以保证客观性评分的一致性。为了适当控制自由裁量权范围, 设置上应当能量化的因素尽量做到量化, 压缩主观性评分值, 扩大客观性评分值。
主观评分因素, 一般难于量化比较, 从评审设计上可以采取两步评价方法优化评分:第一步, 评标委员会成员独立确定投标人该项评价内容的优劣等级, 根据优劣等级对应的分值算术平均后确定该投标人该项评价内容的平均等级;第二步, 评标委员会成员根据投标人的平均等级, 在对应的分值区间内独立打分。
客观评分因素的量化评分设计一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排除法:对只需要判定是否符合招标文件要求或是否具有某项功能的指标, 如判定符合要求或具有功能即得分, 否则不得分。 (2) 区间法:对可以明确量化的指标, 规定各量化区间的对应分值, 并根据投标人的投标响应情况进行对照打分。 (3) 排序法:对可以在投标人之间具体比较的指标, 应规定不同名次的对应分值, 并根据投标人的投标响应情况进行优劣排序后依次打分。 (4) 计算法:对需要根据投标人的投标响应情况进行计算打分的指标, 应当规定相应的计算公式和方法。
货物和服务项目中价格分评审方法应坚持政府采购对综合评分法有关评标基准价和价格分计算公式的规定, 即统一采用低价优先法计算。客观细分项可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细化评分;主观细分项可设置若干评分档次, 即相应的评分区间, 明确每一档次具体的评分条件和得分范围、扣分值。建议每项细项评分因素在百分制评分中以实际得分不超过10分为宜, 具体视评分因素的细化程度而定。
技术性评分因素是除价格之外的主要因素, 特点是难以量化评价、技术标准难以统一、评委主观裁量范围较大, 尤其是偏重技术性能的设备招标中在总分值所占权值可超过50%, 因此在细化设置上更应注意合理性、公正性, 对重要技术指标和非实质性技术指标的响应程度或偏离幅度和项数明确界定评分值或扣分值, 不得为唯一的或特定的品牌、供应商的特殊条件设置加分项, 评分设置要与技术需求的关键指标和一般要求相呼应, 体现出采购人的采购目标。要达到采购预期, 采购人须事先明确自己的实际技术需求、采购预算、可接受范围, 还要了解同类货物的技术差异性和市场行情, 招标文件除了公布最高限价和明确价格评审细则外, 可尝试规定对技术得分过低的中标候选人不予推荐。
商务评分因素属于对招标文件交货期、付款方式、合同条款等商务响应程度和对投标人自身评价的一般性因素, 如财务状况、商业信用、经营业绩等反映投标人履约和保障能力的数据资料, 权值范围一般设置为15%~30%, 相应的评审细则应明确投标人提供资料的准确、完整、规范, 评审时只需核对和比较即可。如业绩评分条件应当细化到销售合同签订时间段, 同类项目销售数量、成交金额, 明确分值折算办法, 但不能设置不合理条件, 如依法必须招标项目不得以特定区域或特定行业的业绩作为加分条件。
2 规范专家评审活动, 严格执行评审细则
进入评审阶段, 评审执行是否公正、严格, 评审程序是否规范、高效, 也是影响综合评分法执行效果的重要因素。细则不细、评审不公、职责不清, 都可能给招标采购活动带来招标风险或评审风险。综合评分法评审打分经常存在的问题:评委未认真阅读评分细则或未按评分细则规定主观随意打分, 所有评分因素打出同一个分数或所有投标人的打分缺乏可比性, 个别评委专业能力或责任心不够, 评审现场监督不到位, 评标时间不够, 评审程序缺少对异常评分的复核判定, 协商评分, 分工评审不公平。
针对上述评审中常见的问题, 应当注意以下操作要领:
(1) 评审程序要公开、规范, 评标方法和标准要严格执行, 明确各方工作职责, 做到评审现场有规章制度保障、技术手段辅助、现场监督监控。实施综合评分法, 要求进入详细评审的所有有效投标人必须通过严格的资格预审或初审, 不能只是走走“过场”, 否则会给投标人的公平竞争和评审结果带来负面影响。
(2) 评审过程应当建立重大事项讨论表决程序、评分汇总复核程序、评审异常情形判定与处理机制、异常性评分书面说明制度, 规范现场不合法、不规范、不公正的评审行为, 建立对评委评分的自动分析预警并作为专家评价制度的客观依据之一。评审设计上, 可以试行客观分项作为暗标评审、两阶段评审、评审后汇总得分网上公开, 以增加评审公正性。在评审监督建设上, 评审现场保证全过程录音录像监控, 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 如专家培训制度、考核与评价机制、责任追究制度、评审专家库的动态管理与统一建设;探讨评审现场引入社会监督机制, 以落实专家的评审决策责任。
(3) 为了有效控制评委成员的自由裁量权, 招标采购单位应采取以下措施:在独立评审权原则下, 应明确评标中主观评分项可以由评审专家在裁量范围内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独立评价打分;对于评标中客观评分项, 除价格分统一计算外, 在评审专家之间应相对统一, 符合则给予相同的分值, 不符合则不给分, 不能由评审专家自由裁量;保留结果复核权, 对于可以自由裁量的评分项, 只要在标准分值范围内即可;对于客观评分项, 主要复核有无给分或者所给分值不一致的情形。如果复核时发现相关问题, 应提醒评审专家;确实有明显错误又拒不更正的, 招标采购单位应及时向监管部门汇报处理。
目前,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库[2012]69号) 》已就评审程序和工作职责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 其中包括: (1) “评审委员会成员对需要共同认定的事项存在争议的, 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结论。持不同意见的评审委员会成员应当在评审报告上签署不同意见并说明理由, 否则视为同意。” (2) 招标采购单位“对评审数据进行校对、核对, 对畸高、畸低的重大差异评分可以提示评审委员会复核或书面说明理由。” (3) “对供应商的价格分等客观评分项的评分应当一致, 对其他需要借助专业知识评判的主观评分项, 应当严格按照评分细则公正评分。” (4) “评审委员会要对评分汇总情况进行复核, 特别是对排名第一的、报价最低的、投标或相应文件被认定为无效的情形进行重点复核。” (5) 当出现“资格性检查认定错误、分值汇总计算错误、分项评分超出评分标准范围、客观分评分不一致、经评审委员会一致认定评分畸高、畸低的情形”, 评审委员会应当现场修改评审结果, 并在评审报告中明确记载。上述通知列举了5种评审纠错情形, 除此之外“评审结果汇总完成后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不得修改评审结果或要求重新评审”。我们应注意到该文件肯定了复核的程序, 但未规定可以重新评审, 对畸高、畸低的重大差异评分的认定标准还须明确。
(4) 评委成员应书面承诺遵守评标纪律, 评标组织者要保证足够的评标时间, 且评审过程不能由采购人代表或任何其他人引导评审结果。为了提高评标效率, 除采购人代表依法介绍采购项目外, 工作人员应向评标委员会解释招标文件, 尤其是评审细则中的权值分配、评审重点、客观分项的评审要求, 以便评委快速熟悉评审细则;另外, 采购机构要规范投标文件响应格式, 列明投标人应当提供的资料和证明文件, 并适当设置投标文件编制质量分;尝试电子评标形式;对所有投标文件按分项评审、分类评审、分组评审等形式评审分工, 以保证公平性。
3 结束语
综合评分法是专家评审制度下的一种量化打分方法, 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但是, 它的不足是难以细致制定评分标准并精确到每一个分值, 难以找出制定技术和价格分值之间的平衡关系, 难以在评审后完全满足招标人的愿望。即便如此, 综合评分法以其简便易行而被广泛使用。只有招标采购单位谨慎选择合适的评标方法, 合理细化评审细则, 同时保证公正评审, 才能真正发挥综合评分法相应的评标效果。建议政府采购部门进一步出台关于综合评分法实施的规范文件, 使之更好地适用于高校物资采购。
摘要:针对政府采购最常用的综合评分法评审细则制定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详细探讨了评审细则的细化设置方法以及评审执行中应当注意的工作程序和操作规范。
关键词:综合评分法,评审细则,细化,专家评审
参考文献
[1]宋军.如何科学合理制定评标标准[J].中国招标, 2009 (47) :12-14.
[2]刘亚昌.综合评分法的分值设定与评审运用[J].中国政府采购, 2012, 137 (10) :51-52.
[3]毕云霞.浅议综合评分法价格分值设定[J].农场经济管理, 2008 (4) :75.
[4]邓江平.从评委会问题看专家评审制度完善路径[N].中国政府采购报, 2013-01-10.
关键词:卷面书写;高考英语;作文评分
一、高考中英语作文评分标准分析
截至2013年六月份,我国已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单独命题,再加上新课标I和II,全国高考共有20套英语试卷。很显然,各个省市的英语评分标准也不完全一样。但是,在英语作文这一方面,各套试卷的评分标准大同小异,本文将以上海高考英语作文评分标准为例进行分析。
1.高考中英语作文评分准则分析。首先,作文总分是25分,并且分为五个档次。按照考生对作文要求的完成度,阅卷教师直接给出一个整体的评分。
其次,评分时,阅卷教师根据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内容表述,初步确定作文得分档次,然后根据其他影响得分的因素,更改或调整档次。从这一点可知,作文题评分方法是总体法,即阅卷教师通过整体印象给出分数,而不是依据语言点的错误数减分。
最后,判断完档次后,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词汇的运用及语法准确性等确定最后给分。从这一点可知,作文是按照内容、语言和组织结构三个方面来进行综合判断。在阅卷过程中,首先,阅卷教师要评价作文内容是否符合题意;其次,要看内容的表达是否完整;再次,表达思想是语言是否合乎逻辑;最后,再关注是否有语法、词汇错误等导致的阅读障碍。
2.高考英语作文评分的注意点。在评卷时有三点要注意:首先,若没有达到规定字数或者超过规定字数限度的,扣2~3分;其次,考生的单词拼写是否准确,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无误,都将影响其最终得到的分数。最后,假如书写较差,令阅卷教师无法正确阅读内容,自然也会影响得分。
二、卷面书写对高考英语作文评分过程造成的影响
影响一篇作文得分的因素不仅仅是其内容、语言、语法等,书写水平也会对阅卷带來不小的影响。具体来说,评分标准中以下几个方面会受到卷面书写的影响:
1.卷面书写影响文章的整体印象。作文卷面的整洁可以使阅卷教师心情舒畅,以一种愉悦的心情来阅读文章,可以增加作文的印象分。阅卷教师拿到试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试卷的整体画面。一个书写认真、字迹优美的试卷肯定会令阅卷教师不那么厌烦,或者可以说令阅卷教师产生继续往下读的兴趣。因此,可以说,卷面书写直接影响阅卷教师的第一印象。
2.卷面书写影响文章的内容表达。文章内容表达是评卷教师初步确定作文属于哪一个档次的主要标准。鉴于高考阅卷的时间有限,阅卷教师往往一天要给上百份试卷进行评分,每一篇作文的评分时间不可能很长,因此,即使内容一样的两篇作文,卷面书写较差的一篇,会给阅卷教师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导致阅卷教师无法在短时间准确读出考生的真实写作意图,会影响作文的得分。
3.卷面书写影响文章的最终档次。在绝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考英语评分标准中,对于卷面较差的作文,阅卷教师有权利在初步确定档次之后再降一个档次。
三、如何利用卷面书写提高高考英语作文整体得分
作文在高考英语中占的分值比例较大,在“一分决定命运”的高考中可谓是一盘“大菜”。而作文卷面书写在作文得分问题也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笔者对高考英语阅卷教师进行采访发现,部分阅卷教师认为,考生卷面书写不工整,一般文章条理也不清晰;也有阅卷教师认为,有的试卷大量涂改,不光给阅卷人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也是一种学识修养不足的表现;还有阅卷教师表示,阅卷时间较紧张的情况下,考生书写过于潦草,会导致阅卷教师难以对作文内容进行正确解读,最终评分较低。因此,结合阅卷教师的经验,一篇高考英语作文如果希望取得较高的评分,除了内容和语言,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字间距的掌握。因为是在答题纸上作答,行间距只要按照给出的空间写不会出现什么问题。重点在于单词与单词之间的距离要把握好,不可出现单词粘连的情况,尽量保持卷面整洁、清晰,让阅卷教师在阅卷过程中可以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2.事先打好草稿。大部分考生并非不在意卷面的整洁,而是作文写好之后,发现确实有需要修改之处,不得不加上大量插入符号、箭头等影响卷面美观的标点。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考生在写作前应当深思熟虑,打好草稿,以免作文写好后再进行大量修改。如果时间紧迫,无法打好完整的草稿,也应当在草稿纸上列出提纲,再根据提纲写作。
3.保持卷面整洁,字迹清晰。作答时保证卷面的干净、整洁,以便给阅卷教师留下一个好印象,同时,还要注意检查作文在语法、单词拼写方面是否有错误,修改时,切忌乱涂乱画,要给阅卷教师一个简单明了的答案。
4.正确进行分段、使用标点符号。阅卷教师发现不少考生的写作习惯是从不分段,也不写标点符号,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作文得分。考生应当在平时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行文习惯,在写作时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并分段。
每位考生都渴望在高考作文中做到尽善尽美,因此需要注意卷面书写,确保自己所学知识能得到较好的展现,保证自己的努力得到公正的评价。
参考文献:
[1]阮云正.高中英语书面表达的错误归因及对策[J].中学生英语,2006,(06).
[2]姜岁兵.高中英语书面表达文采的提高[J].中小学外语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06).
【高考作文评分细则】推荐阅读:
高考英语作文评分细则06-03
湖南高考作文评分标准09-17
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02-05
中考英语作文评分细则02-20
河南高考表演类专业省统考实施细则06-04
高考英语作文 高考作文06-27
高考作文:高考满分作文01-28
高考材料作文:湖南高考满分作文06-05
高考话题作文:江苏高考满分作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