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特性说课稿(精选9篇)
一、教学背景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物理,从自然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验和活动,从被动到主动,在锻炼能力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了解科技发展,从而融入到现代社会中。所以本课(声现象)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注重全员参与、让学生主动探究等方面作者作了一些努力。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声现象是学生刚接触物理并逐步参与系统学习和研究的第一步,因此保护好学生这一宝贵的好奇心和严谨认真的求学态度尤为重要。而这又主要来源于对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激发。《声音的特性》是第二节,在了解了声音的产生、传播道理之后,对身边出奇的声音现象感到惊异的同时,适时提出声音的特性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至关重要。这是声现象中的重点小节,也是难点一节。这对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声音,认识噪声、听不见的声音从而把握声现象,培养起观察、比较、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也有重要意义,并可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产生物理学习的持久动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方面:
知道响度、音调、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征;了解响度与振幅(距离声源远近)有关,音调与频率有关,音色与发声体发声情况不同有关。
2、过程和方法层面:
通过演示、观察、探究、活动、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亲历亲为和比较、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并能从中体验转换法与控制变量法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各种活动中激发和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参与和体验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感受科学探究方法的伟大,并能激发起为科学进步而努力奉献的决心和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
响度、音调、音色是理解日常声现象中的重点,更是难点。比较三个特性,我们觉得,声音的响度与音色特点稍许容易接受一点(可能与生活原有的经验知识基础有关),可对于音调及其影响因素有一定的困难,可视作一个难点。另外,学生对于声音的响度(大小)与声音的音调(高低)概念也易混淆,这也算作一个难点吧,应重点突破的。同时,难点的还有一点就是概念较多:强弱、大小、响度、振幅、高低、音调、快慢、频率、赫兹等,需要逐步深入。对响度、振幅、音调、频率应重点强调。
五、教学法选择及其依据: 本节课准备采用演示实验、实验探究、归纳总结、交流讨论等方法,指导学生从活动中总结与声音有关的现象与本质。因为毕竟声现象与生活结合的还是比较紧密而易于建立模型的。学生的理解难度也不是很大,鼓励学生多动手,动脑,动感官,对于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是有帮助的。
从学生层面来理解,刚接触到的物理现象,都是从学生的生活现象开始的。因此,感性、直接、易于把握便成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代言,然而唯一缺失的就是从生活中总结归纳现象的能力,因此,如何更为科学地描述现象,总结规律或是在引导下科学有序地建构模型,从而掌握新兴知识还是必要的。本课的设计就是注重了这一点的训练。
六、教学辅助手段
实物器材:羊皮鼓、二胡、纸屑、钢尺、梳子、扑克牌、A4纸、橡皮筋等。多媒体器材:视频、各种课前录制的声音文件、展台等。
七、教学过程及思路设计:
(一)、课前活动
为了能够突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活动的目的性和操作熟练程度,为解决重难点服务,设计了三个实验,其中一个为自选实验,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选择探究的主导思想。
实验1:选择钢尺或橡皮筋做这样一个实验 伸出长度
拨动方式
振动幅度
声音强弱(大小)等长
用力拨动 轻轻拨动
活动2:撕一张纸,比较快撕、慢撕发出声音高低的不同(注:只要判断出尖细与低沉即可)
撕的方式
快速撕动
缓慢撕动
声音高低(尖、沉)
活动3:用硬纸片划动梳出,比较有何不同(类同活动2)划的方式
快划
慢划
声音高低
(二)、课堂实施过程:
1、温故知新:
用孔子的话“温故而知新”,引出对前面知识的巩固,此环节中涉及到声音的产生、传播及固、液体传声的不同。既是对前面的总结,也是为今天的学习做一个知识性的情景渗透,让学生的思维集中到声现象中来。
2、激趣导入:
世界真的精彩。声现象便是一例,然后用多媒体播放课前采集的各类声音:动物叫声、音乐铃声、烟花绽放、车水马龙等等。让学生辨听并体验不同,接着让学生交流感受,也给学生一个消化吸收的时间,最后请学生代表课堂公开交流心境。为引出探究这些声音的特性打下内部需要的心理基础,这样课题的揭示便显得水到渠成而不费力气。
3、教学新知:
(1)理解响度特征并探究其影响因素:
以教师演示敲鼓行为引导学生思考“响鼓重槌敲”的道理,进而自然引出“响度”概念。深入一步:“响度与振动振幅有关吗?”同时向学生揭示“振幅”概念。在学生充分讨论并得出初步猜想的前提下提问学生“怎样检查振幅大小?”引导学生探究的方法,不失时宜地加以方法的指导——“转换法”,同时用学生的演示实验来结束讨论验证猜想。接下安排了学生的一个活动过程,同时体现课堂的开放性和自主性:“用所提供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检验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钢尺、橡皮筋等皆可成为实验的器材。在此活动中仍然遵循“先说方法,再实验,后交流”的思路,体现对方法指导和对实验有效性的调控,在此过程中,也渗透给学生另一种科学方法,即“控制变量法”,如“钢尺伸出长度一定、橡皮筋伸长长度一定等”。这些物理方法的渗透和指导,对于把握实验环节,培养科学思维是有帮助的。
在探究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这个问题时,这里还补充了与“距离声源远近”的关系,同样是采用学生身边可信服的理由——“对前排学生说句悄悄话,请后排同学猜”,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接受了声音响度的特性。
(2)理解音调特征,并探究其影响因素:
音调的特性是本节的难点,因此在这个环节上,教学设计加大了时间分配的额度。首先以汇报划梳齿实验引出声音高低的概念,并指出这就是音调,与刚才的强弱有所不同。
接着引导学生从声音产生的角度看,“音调与振动快慢有关吗?”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这个环节预设了一个视频演示和活动模拟的情节——撕布、撕纸,以帮助学生朝着定向性目标进发,得出音调与振动快慢有关,进而指出频率的概念。在教学这个概念时,为避免学生脑海中概念混淆,这里并未花费更多时间,而是一笔带过,听懂就行,以免强调过多适得其反(因为在以往的实际教学案例中就有过这样的教训)。接着以两个视频软件来介绍和表现音调与频率的关系——不同声音频率音调的高低,让学生辨听并找出规律。然后又通过演示实验的方法探究如何改变弦乐器的音调——二胡演奏的应用,既轻松了课堂氛围,并渗透以民族自豪感教育,让学生感同身受,更加亲切,得出“长短、粗细、松紧”时影响弦乐器音调高低的道理。这里同样也渗透了“控制变量法”的思想。然后用介绍人体发声频率的不一样指出男女生声音的不同。这对于学生一般性知识的拓展也是一个途径。为了巩固难点突破的成果,让学生及时对生活中的两个现象进行了判断,即男低音唱,女高音伴,女生小丽和爷爷学唱戏的不同,加强了对音调特性的理解。
(3)理解音色特征,探究其影响音因素:
首先让学生欣赏用不同乐器演奏的同一段音乐的方式,表面上是让学生放松一下,其实是在轻松之余渗透了知识,体现了愉快教学的审美理念。(当然素材是课前老师录制的)引出了音色的概念,并指出(或由学生讨论)由于发声体结构或材料不同造成,同时从“声音是一种波”上理解波形与对应音色的关系,播放一段音乐,示波器显示不同波形,加强对音色特性的感性理解。最后介绍了音色在生活中的应用——音色密码。这一块处理较为简洁,因为学生有“未见其声便知其人”的生活基础做铺垫。
4、全课小结阶段:
此环节分两步走,一是引导学生回忆声音的三要素(声音的特性),二是涉及对具体概念,影响因素的讨论。为了全盘把握,用媒体先后展示,形成知识结构模型及框架,便于意义记忆。
5、课堂巩固:
以“学以致用”的观点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男女声音的差别,声音洪亮,音高八度的理解,听诊器如何增大响度等。
为了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吃的更好,本课堂最后设计了一个“延伸学习”环节。即让学生判断生活中的声现象主要由声音的哪个特性所决定的。(烧开水,向水瓶灌水,自制塑料管笛等)从而真正实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6、板书设计:
二、声音的特征
1、响度——振幅(转换法、控制变量法)距离声源的远近
2、音调——频率(粗细、长短、松紧)
《伟大的悲剧》是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是一篇节选的传记。课文写的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竭却又满怀希望地奔向南极点, 却悲哀地发现挪威人已经捷足先登, 只好无奈但又十分坚毅地踏上归途, 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的过程。作者茨威格饱含深情地用文学的笔法, 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 读来令人感动, 特别是在面对失败和死亡时斯科特探险队员表现的那种勇敢、坦然、镇定的精神面貌, 尤为震撼人心。本单元选这篇文章正是要让学生感受人类这种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品质和强烈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中重点提出, 要让学生“关注自然, 关注人类”,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根据以上两方面的要求, 结合本课的内容和特点, 我这样确立这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能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 抓住主要信息, 概括故事梗概。
2.过程方法:品味文中的细节, 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开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对话。
3.情感态度: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 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三.重点难点
文章重点是对斯科特探险队崇高精神品质的颂扬和赞美, 为了揭示这一特定事件的深刻内涵, 作者在把握事实的基础上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突现悲剧不同凡响的意义, 使读者心灵受到震撼。教学过程中我想以这些震撼人心的细节为重点,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在饱含情感的文字中感受和体会斯科特队员的伟大高贵的品质, 并在阅读中逐渐实现情感态度的培养和提升。
文章对斯科特五人在失败和死亡面前所表现出的坦然和勇敢进行了着力的描写, 而在这方面学生的情感体验较少, 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融入课文, 品味关键词句, 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 从而突破这一难点, 达到深刻阅读体验的目的。
四.教法学法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努力实践新课程理念, 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整堂课以“情感体验”为教学主线, 通过整体感知、细节品味等途径, 运用朗读、讨论等方法, 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感受人物心理, 与高贵伟大的灵魂对话;与自己对话、与同学老师对话, 在这种感受、体验、交流的课堂学习过程中逐渐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法方面, 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自主进入文本, 读出感受, 发现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解决问题。
五.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设计意图:以介绍南极, 介绍斯科特探险情况导入本课, 使学生更快的进入文本, 激发学生对课文、人物的兴趣, 调动学生思维。)
师: (展示南极地图及南极风光图片) 南极被叫做“难达之极”, 她一面以她的冰清玉洁、神秘莫测展示着她诱人的魅力, 一面又以她的酷寒凶险、漫天风雪拒绝着人们好奇的目光, 但是, 这并不能阻挡人类勇士探索的步伐, 挪威人阿蒙森、英国人斯科特先后踏上了南极这片未知的土地, 准备为人类揭开她神秘的面纱。请大家看一段当时留下的真实的录像资料。 (放映阿蒙森、斯科特探险故事的视频文件)
师:但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并没有为成功者阿蒙森作传, 却为失败者斯科特写下了激动人心的篇章, 这是为什么呢?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一幕《伟大的悲剧》吧!
(二) 字词检测
(设计意图:读准字音, 理解词义, 扫除阅读障碍, 积累运用。)
师:1.请大家默读课文, 找出描摹南极风雪的、南极雪原的、探险人的词语以及不认识或不理解的词语。
2.师生互动扫除阅读障碍。
3.学生用上找出的词语中的3至5个设置情境说一段话。
(三) 概括情节
(设计意图:课文很长, 人物较多, 情节复杂, 学习概括课文, 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理清故事脉络, 为下一步的品味研读打下基础, 又训练了学生筛选信息思维的能力。)
师:下面请大家速读课文, 概括故事梗概。有同学会说, 这么长的课文我可怎么概括呀?老师教大家一个概括的方法, 就是抓住重点信息进行筛选, 对于记叙性的文章来说, 重点信息就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四) 布置作业:
(设计意图:强化巩固, 学以致用, 进一步熟悉课文。)
1.积累字词。
2.用本课积累的词语描述斯科特等人的探险概况。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酝酿情感
(设计意图:旨在酝酿情感, 创设沉思、凝重的气氛, 唤醒学生的阅读体验, 调动学生思维。)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伟大的悲剧》这篇课文, 首先请同学们用以下的句式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是一个的故事。
(二) 直奔中心, 把握基调
(设计意图:遵循文本特点的变异导读法, 能有效避免串讲的枯燥, 有助于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 既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阅读体验, 又教给其阅读技巧, 有利于提高阅读效率, 并为下一个环节的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
师:大凡传记文章, 往往包含着作者对传主的情感与评价, 茨威格在文中寄予了怎样的感情?
(三) 品读细节, 激情碰撞
(设计意图:在整体把握和感受文章之后, 引导学生从文章局部进行自主阅读, 进一步深入文本, 引导学生挖掘细节中蕴藏着的丰富的人文素养, 通过品读、朗读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在小组讨论班级交流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逐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探究的学习精神。)
师:斯科特一行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 但他们倒下的是肉体, 树起的是精神!他们的故事在任何时代都能让人感动、使人震撼、催人奋进。让我们一起来品味故事中动人的细节, 相信大家一定有所发现、有所感受、有所启发。请大家按照以下的要求品读文中令人震撼的细节:
1.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这个细节拟一个恰当的小标题。
2.揣摩细节“悲”在何处?“伟大”又体现在哪里?
(四) 质疑讨论, 明确认识
(设计意图:我们常说“读书是为了明理”, 学习一篇课文, 要让学生在态度、情感、价值观上有所增益, 能够更好地确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既是语文教学中的德育, 也是语文素质能力形成的内涵。由书本向现实生活的思维拓展, 是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理解的途径, 也是书本学习的目的。)
师:所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就在我们被感动、被震撼的同时也有另外的一种声音, 他们认为, 斯科特一行既没能实现“第一”的目标, 也没能成功地返回祖国, 他们的探险行为是无谓的牺牲, 没有任何意义, 你是怎样看的?
(五) 拓展延伸, 延续精彩
(设计意图: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英雄的伟大品质, 既巩固了情感, 又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能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
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D.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
解析 题中所描述的实验是改变了伸出桌面的钢尺的长度,保持振幅大致相同,发声体长度越长,发声频率越低,音调越低,这是研究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因此选项C正确.本题考查了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的实验.本题实验装置既可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也可探究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关键是看改变的是长度(频率),还是用力的大小(振幅).应选C.
例2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表中所列出的不同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又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
、 、 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 、
、 的琴弦进行实验.
(2)表中有的材料规格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3,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解析 本题探究的问题是“琴弦发出声音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使用的物理思想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当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高低与上述某个量有关系时,必须使其他几个量相同,而这个量要不同;因此第(1)题答案是1、2、3和1、4、6;第(2)题答案是80、1.02.第(3)题答案是选取一根琴弦,用一定大小的力拉紧琴弦,拨动琴弦测出此时振动的频率;改用不同的力拉紧琴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琴弦,测出琴弦此时的振动频率.
例3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 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 不同.
解析 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声音的特性有音色、音调和响度,人们根据音色来分辨不同的声音.因此答案是“响度、音色”.
例4 如图2所示,四个相同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1(Do)”“2(Re)”“3(Mi)”“4(Fa)”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物体的振动频率(音调)与振动物体(空气柱)的长度的关系.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振动的空气柱越长,振动频率越低,即音调越低.因此答案是丙、乙、甲、丁.
例5 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B.“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
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解析 本题有些同学选A、B或C,错误原因是将音调和响度混为一谈.日常用语里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解答此类问题时容易混淆,故解题时应注意科学用语和日常用语的区别,“女声”比“男声”轻则说明“男声”响度大,“女声”响度小.物理课本中声音的“高”“低”只用来描述音调,声音的“大”“小”则用来描述响度.“男低音”“女高音”说明“男声”音调低,“女声”音调高.应选D.
例6 如图3所示,将甲、乙两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上,得到甲、乙两种波形,从波形上可以得出( ).
A.甲、乙两种声音的音调相同
B.甲、乙两种声音的响度相同
C.乙声音的音调高于甲声音的音调
D.甲声音的响度高于乙声音的响度
今天这节课,我选的教学内容是《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是人教版小学自然教科书第十册的第16课,与《声音的传播》、《耳朵的科学》组成一个教学单元。本课指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声音的产生;在能力培养方面,属于“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的系列。
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学习过《声音》一课,并从中认识了声音有高低、强弱,有悦耳与嘈杂等,对声音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本课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以利于进一步学习声音的传播。
从知识内容上看,本课的知识点相对简单,重点要求学生明确声音的产生过程——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教材针对振动发声设计了多个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中反复体会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是在为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打下感性基础,帮助学生建立思考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实验能力是指会做物体振动的实验,归纳概括能力是指运用求同法归纳物体振动发声的规律。)
3、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到各种自然现象都是有规律的;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我为学生准备了大量的实验用具,让他们通过自行探究来揭示自然奥秘。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四、教学思路:
本课我拟订了这样的教学思路:“实验—归纳—假设—验证—应用。”目的在于教给学生科学探究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科学态度。
五、教学准备:
橡皮筋、纸盒、小鼓、槌、豆子、塑料瓶、泡沫小球、细线、音叉、玻璃缸、水、尺、纸屑、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四部分:一、看图听音,激趣质疑;二、操作实验,讨论猜想;三、验证假设,得出规律;四、实际运用,巩固认知。
第一部分:看图听音,激趣质疑
1、激发兴趣: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看画面,听各种声音:泉水流动、发动机发动、音乐会、昆虫振动翅膀、弹吉他。
2、提出问题: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声音的产生。
(板书课题)
第一部分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画面和生动的音响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良好的学习欲望,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为参与后面的学习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部分:操作实验,讨论猜想
1、指导学生做一些小实验,认识“振动”这个词。
(1)指导学生用手抖动书页发声;(2)用手拨动塑料尺发声;(3)将橡皮筋绷紧,用手拨动皮筋发声;(4)在鼓面放几粒豆子,用鼓槌敲鼓发声。
小组分工合作,每人任选其中一样进行实验,并观察物体在发出声音时有什么变化。
(2)学生实验。
(3)讨论:
①在以上实验中,发声的物体相同吗?发出的声音相同吗?
②这些物体在发声时,有什么相同的现象?引导学生用“振动”一词来描述物体发声时的相同现象。
2、指导学生猜测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根据讨论的结果进行猜测,学生自由提出自己的猜想,引导学生运用“求同法”来归纳,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第二部分设计意图:《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与有效的指导。在这个环节中,我为学生提供四个实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人任选其一进行实验,并在组中交流自己在实验中的发现,目的在于使每个学生都亲自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给每个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第三部分:验证假设,得出规律
1、音叉发声时振动的验证实验,教师为学生提供音叉,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验证音叉发声时也在振动。
2、利用身边的一切实验物品和其它物体,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推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学生分组活动,设计实验验证并汇报实验方法和结果。
3、通过以上的实验讨论,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4、小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5、学生填课文中的空。
6、解决实际问题:怎样使鼓声立即消失?通过实验发现当鼓的振动停止时声音也随即消失。
说明:物体振动总能产生声音,但不是每一种声音人类都能听到,例如:超声波和低次波就是人类听不到的声音。
第三部分设计意图:《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现代科学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简单地靠教师的讲授就可以实现的,而是必须通过亲历某些科学探究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体验、感悟,最终内化而形成。因此,在验证假设这个环节,我让学生设计实验验证音叉在发声时在振动。教材上是在音叉发声时用它接触水面,观察发生的现象,从而证明音叉发声时也在振动的。这只是一种证明方法,还可以用手摸正在发声的音叉,或用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一些物体,如纸、鼓面、绷紧的皮筋等,也同样可以证明音叉在发声时也在振动。所以我让学生自行设计这个验证过程,这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完全能够胜任的。在这个环节中,我还提供给学生大量的实验物品,要求用身边的一切实验物品和物体自己设计实验验证猜想。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验能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体现了自然科学的开放性。
第四部分:实际应用,巩固认知
1、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物体振动发声?
2、解释刚上课时听到的各种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唱音阶:“1—3—5—1—,1—5—3—1—”,边唱边摸颈部喉头部分,说说人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4、怎样让皮筋或尺发出的声音高低不同?让学生动手做一做,认识到物体振动得越频繁,声音越高,否则声音低。
5、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我们是怎样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个规律的?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的说课题目是:《用多大的声音》。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等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这是部编教材语文园地六中的口语交际。本课以问题的形式引发学生思考,到底什么时候该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该小声说话。通过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场景图,引导学生具体感知所处的场合不同,说话的音量要不同。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比较缺乏的是根据不同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人交流,这需要引导示范,根据不同场合和谈话对象,控制自己的音量与他人交流。选用不同的音量说话,这是对初步的场合意识的具体化引导与培养。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踏入校园,缺乏与同学、老师之间的沟通。部分孩子受知识面的影响,在口语交际中,语言表达的内容也比较单一,会出现表达的意思不完整、不连贯,声音不响亮等问题,但在之前已经有了两次的口语交际训练,学生容易被教创设的情境所感染,投入口语交际中来。
一年级盲生口语表达的特点:
三、说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道不同的场合,该用不同的音量说话。学习根据具体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他人交流。
2、懂得根据不同的场合,采用恰当的音量说话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四、说教学过程及教法、学法
(一)观察图画,感悟图画。
1、观察第一幅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并思考。这样的环境该用多大的声音呢?从交流中得出在阅览室里,声音要轻轻的,只要对方能听到就行了,避免打扰其他人。
2、请一位同学和老师合作开展活动,直观感受声音大小,全班就交际进行评价。
3、同桌之间说一说第二幅图片内容,还原图画场景,想一想在老师的办公室该用多大的声音,以免打扰到其他老师办公。小组代表表演,全班评价。
4、第三幅图全班一起观察,请同学给大家讲故事,感知面对大家讲故事要让同学们都听见,该用多大声音,跟在阅览室,和老师交流有什么不一样。总结得出:有时候要大声说话,有时候要小声说话,不同的场合要用合适的音量。
(二)感知“大声说”与“小声说
1、出示图片,让学生看图选择音量的大小,用一分和五分来表示,简单说明理由。
2、模拟情境,如果是你,你用什么声音说话,简单说明理由。从中明白用多大的声音说话,要根据场合和对象来决定,面向大众该大声说话,让大家都听得见;该小声说话时却大声说话是不合适的,会影响别人,是不文明的表现。
(三)真实情境练习
1、创设买票入场观看电影的情境,先小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买票时用多大声音,进场时用多大声音,征集意见,全班一起表演练习。
(四)生活实践
1、想一想。观察周围人说话,想一想,他们的声音大小合适吗?为什么?
《圆的认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圆》这一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圆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模块中最后教学的一个平面图形, 也是唯一的一个曲线图形。在此之前, 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平面图形, 对圆有了初步感性认识。教材呈现方式是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引子, 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激活已有认知结构中相关经验, 引导学生逐步归纳内化, 上升到教学层面认识圆, 体会掌握圆的本质特征。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 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熟悉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综合、概括能力, 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 感受数学的乐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教学难点: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三、教法与学法
采用尝试法、操作法、讨论法、引导质疑法等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把静态变为动态, 把抽象的数学方法变为具体可操作的规律性知识, 指导学生自由合作、展开讨论、积极探索, 探寻特征, 巧妙地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玩中学, 动中思, 做中悟。
新课改倡导课堂是师生共同交流的场所,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节课我将引导学生动手、观察、思考、分析、交流、总结来培养学生相互合作、自主学习、乐于探究的学习精神, 养成会学、善学、乐学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过程
(一) 游戏导入, 设疑激趣
游戏导入, 让学生在有趣情境中感受, 体会数学学习的快乐, 初步孕伏“一中同长”的思想。设计了一个寻宝游戏———宝物就在老师的右脚5米处, “宝物”可能在哪里?做法是:用大吸铁石放在黑板上, 代表老师的右脚, 用一支笔的长代表5米的距离, 用一些小的吸铁石代表“宝物”。启发学生从不同方位摆“宝物”, 引导思考如果用一点代表宝物, 这样的点会有无数个, 轨迹会形成一个圆的平面图形。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引发学生想象。游戏中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 对圆的平面轨迹形成建立感性认识。
(二) 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1) 说圆, 初步感知。让学生展开想象, 自由说说生活中有哪些圆的例子, 教师给予相应的评价, 用多媒体展示向日葵、天坛、大炮、水滴、车轮、双人溜冰等等系列图片展, 从自然现象、圆形物体、圆形建筑、运动现象等各个方面带领学生走进圆的世界, 欣赏圆的美。
【设计意图】贯彻新课改提出的让数学知识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新理念, 引导学生在对圆形成初步表象的同时, 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
(2) 画圆, 探索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画圆, 自己动手画一画。将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 肯定学生的不同方法画圆的想法, 鼓励创新。
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用圆规画圆。共安排了三次画圆:第一次学生自主画圆, 引导学生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总结自我画圆方法。第二次, 让学生自由汇报, 点名让学生板演画圆, 集体分析与评价。第三次学生画圆前设置疑问:如果方法正确, 会不会画出一会儿凹一会儿凸的图形?会不会出现椭圆呢?为什么?在画圆的过程中, 让学生意会这些问题便可, 边画边感悟圆的特征。学生汇报画圆方法, 教师总结归纳:画圆的关键是针尖不动 (一中) 和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 (同长) 。教师在黑板演示用圆规画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逐步自我建构圆规画圆的认知,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归纳概括的能力。
(3) 识圆, 探寻特征。认识圆主要是对圆心、半径、直径的认识。由画圆引出了“不变的距离”, 让学生在圆上找出“不变的距离”, 教师顺势揭示了半径的概念。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半径的特性, 探究在画圆的过程中, 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就相当于半径, 引导学生发现半径长度相等。
让学生剪下圆, 拿圆片折一折, 反复折几次, 会出现几条折痕。教师讲解:这些折痕就是这个圆的直径。设问:一个圆有多少条直径?组织学生讨论。教师讲解:一个圆有无数条直径, 直径交点是圆心。画圆时候, 针尖不动地方, 便是圆心。设问:圆的直径的有什么特征?半径与直径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交流后集体汇报。教师总结:对一个圆直径和半径都有无数条, 直径是半径的二倍, 圆是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有无数条。
【设计意图】由导入游戏的笔摆的定长到画圆活动的不变距离, 始终贯彻半径定长的概念, 探寻出圆的特征, 并在操作中获得直观体验。
(4) 议圆, 对比理解。提出问题:圆之所以成圆, 这是与什么有关?如果它的半径或直径是不一样长, 会是什么图形?自己试一试, 画一画, 说一说。教师总结归纳:圆之所以成圆, 跟半径的长度有关。示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等多边形, 具备同样特征, 分析得出:圆是正无数边形。
【设计意图】提升“一中同长”的思想, 同时架起了圆与直线平面图形的联系。
五、拓展练习, 引发思维
(一) 必做题:
出示练一练第一题、练习第三题, 指明让学生板演, 其他同学独立完成, 教师巡堂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
(二) 选做题:
出示3道比较每组中两个圆的大小练习题学生选做, 巩固圆的特征。
(三) 拓展题:
说说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 车轴应装在哪里。
拓展题必做题与选做题设计旨在针对不同学情分层练习。拓展题设计意在培养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六、总结全课, 拓展延伸
师生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 以对话评价方式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与收获。布置课外练习:用同样长的绳子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或圆, 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找跟绳子围一围、量一量、算一算。
我的说课从以下七个方面展开: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式分析、设计理念、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程序设计、教学反思和自我评价。
(一)、教材分析
《倾听声音》选自河北人民出版社《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本单元有四课,本课为第一课,是初步了解声音的产生情况的一课,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孩子们对声音产生兴趣,从而激起他们探究声音的愿望,为以后几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本课的任务是完成两个实验。实验一,启发孩子们提出探究的问题,用周围的材料制造声音。并帮助孩子们发现倾听声音。实验二,对发声的物体与不发声的物体进行观察、比较,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建立起“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的初步感性认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我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把这节课分为4个部分:
1、创设情景、制造声音
2、收集事实、提出假设
3、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4、欣赏乐曲、思考延伸。每个环节层层推进,有扶到放。
最后从正反取证,验证假设。满足了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要求,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让学生经历了整个探索求知的过程。
(二)、学情分析
在进行本课学习前,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有些学生还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了一些声音的知识,尤其是一些学声乐或乐器的学生,他们对声音的了解更加专业。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探究声音更多的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我们可以在“熟悉”两个字上做文章,上课前可以由老师收集声音的录音材料,以便在引课时让学生做“听声音,猜物体”的游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生活在充满声音的环境中,激发学生想知道声音更多知识的兴趣。
(三)、教学方式的分析
“倾听声音”属于探索性实验,我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设计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习活动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而我们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设计理念
基于以上三方面的考虑,我对本堂课的设计理念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展开一系列实验活动,探究声音产生的缘由,知道整个的探究过程。“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经过抽象和概括出来的话,学生并不这么认为,有人认为是敲打、碰撞、拍打……等原因产生了声音,这是他们已有的经验,他们关注的是动作的本身,而不是发声物体的变化,所以很难进行科学的概括和抽象。为此设计了几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主要分为实验探究、观察讨论、教学评价三个部分。
(五)、具体的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科学探究:
1.通过探究声音产生缘由的整个过程,知道探究的步骤、所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
教学重点:
通过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六)、教学程序设计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恰当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教学创造最佳的学习氛围,我从小学生喜欢“做游戏,猜谜语”的心理特点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前准备好一些物体发声的录音材料,收集一些有关声音的资料。上课伊时,做“听声音,猜物体”的游戏,引起学生对声音的关注,通过让学生说说听到的声音,进一步“唤醒”学生对声音的直接认识。让学生初步感觉到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环境中,激发学生想知道声音更多奥秘的兴趣。此时,老师进一步引导:“其实,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声音,大自然的风声、雨声、雷声,乡间的蛙叫蝉鸣,城里车水马龙的声音。所以声音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再也熟悉不过的东西,它看不见,摸不着。现在你们身边有许多物体,你能不能自己来制造声音呢?在制造声音的过程中,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呢?”。这些物体事先准备好,起到一个导向作用。学生肯定会提出许多问题:比如,声音是怎样来的?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来的?我们怎样才能控制声音等问题。――揭示了课题《倾听声音》。
(2)、分组操作,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使物体发声。
首先组织学生观看桌子上许多能够发声的物体,主要起到一个导向作用,同时适当的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接着对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有目的的实验。
(a)、这些物体你不动它,它会发出声音吗?你能使它们发声吗?
(b)、你能用不同方法使某一物体发声吗?
每个学生明确要思考的内容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与小组活动。但是让学生发出声音太简单了!学生会不以为然地乱敲乱打,所以这里教师应该提出:“老师不是看哪个学生制造的声音响,而是谁想到的办法多。”这样既可以管理课堂,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活动后教师做适当的总结:物体静止时都不能发声,对它们进行敲、打、吹、拨就能发出声音。那么,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步步深入。
2、活动:观察发声的物体并做记录,提出假设。
(a)、在教师引导下观察鼓、尺子、橡皮筋发声与不发声现象的活动。
(b)、学生自主活动:观察其他物体在发声前后的变化,作好观察记录。
(c)、归纳得出这些发声物体的共同点。
在活动中教师巡视,关注每一组的研究情况,并适当插入到个别组的研究中。记录各组的研究情况,并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评价。研究物体为什么会发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难说清楚,这个活动有扶到放,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记录、学会思考。通过相同现象的观察分析,自然而然想到发声物体与振动有关。但是为了科学的严谨性,我们需要用实验的方法进一步验证我们的想法,所以就很自然地提出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的假设。
3、活动:再次利用实验从正反两方面收集事实,验证假设。
(a)使三角铁、音叉、声带等物体发出声音,引导他们通过看、听、摸,甚至用一些间接的方法验证物体发声时确实是在振动。
(b)而后让学生充分利用有结构的材料自行设计实验验证。
(c)使原来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从反面验证假设。
这是一个加深理解的活动,这里围绕“发声的物体一定是振动了吗?”从正反两个方面验证,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而且通过实验的方法把这个过程观察得更仔细,当然学生理解起来就更通彻。让学生感受积极参与合作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3)、思考延伸
让学生欣赏一首吉他或者口琴等其他乐器弹奏的乐曲,再次体会一下动听的声音。并引导学生乐曲动听是由于声音有高低,让学生思考声音为什么有高低?把课内的研究引向课外使学生的探究活动继续下去,逐步形成自觉的探究习惯。
(七)教学反思和自我评价
课程标准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科学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在这节课中,按新课标的要求主要体现在:
1.以发现和提出问题作为科学探究的起点,这节课我鼓励孩子们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以此作为教学的资源。教学中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让孩子们意识到他们能提问,可以提问,有权提问。另外,我还注意了对孩子们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并让孩子们通过比较,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并最终确立本节课的“研究焦点”。
2.注重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这一节课是通过孩子们动手“做科学”的方式来进行的。通过了“提出问题――上网查询――初步实验――提出质疑――深入实验――验证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次实实在在的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培养了科学探究能力。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十课的第一课时。就全册书来讲,第十课是结束课,在综合提升学生的规则意识、法制观念方面有突出作用。单就第十课来说,第一课时着重解决正义这一话题知的问题,即什么是正义、为什么要维护正义,为第二课时进一步解决怎样维护正义、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等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对这一课内容的学习是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前提和基础,是告竣思想品德课程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违法社会规则,这是非正义的行为,任其发展会产生严重后果。应努力培养学生的正义感,使其鄙视以不正义的手段多得利益的行为。
二、学情分析(说学情)
初二学生对正义没有明确认识的实际情况。由于正义问题比较抽象,学生虽然对正义有所耳闻,但对正义、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正义制度等没有明确的认识。对上述问题有初步的认识,有利于学生成为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谈论法、归纳法、比较法
三、教学目标(说目标)
依照《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大纲》和本单元教学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根据本课的具体内容,及本课的现实针对性,三个维度设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理解正义与非正义的涵义,正义对社会发展的关系,,明确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维护正义,了解有正义感的人应当做到的具体要求。
2.过程和方法
运用分析、比较、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分辨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能自发维护社会规则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做有正义感的.人;
能积极主动维护正义,见义勇为,匡扶正义。
四、教学重点难点(说重点难点)
【重点】明辨正义与非正义、社会需要正义,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难点】未成年人维护正义既要见义勇为,又要见义巧为
五、教法与学法(说教法、说学法)
确立依据: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则是学校的主人,学习即生活,德育即生活,课程内容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告竣生生互助、师生互助,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能力和交流与合作能力。
【教法】
具体做法如下:
(1)情景教学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模拟的真实情景中得到最真实的感悟
(2)案例分析法――以真实的案例,逐步引导,逐步深入研究生活中的问题
(3)自主探究法――通过学生讨论,学生实践,巩固提高
(4)启发式教学法――带着问题,积极参与,总结规律
六、教学过程设计(说过程、说亮点)
(一)激趣导入
都说一个好的导入,是一个课堂成功的关键。我选择了《今日报道》的新闻来引入正义的话题。下面,请老师们一起来看一下这段视频。
(看视频后)
信赖老师们看完这段视频,一定会有很大的感受,学生也是一样的。我之所以会选这个视频,是因为这个视频,包含了我们这一节课的统统知识。我的教学设计就是围绕着这个视频开展活动的。
(二)维护正义是统统善良人的声音
活动分五个步骤进行
活动一:让学生谈谈看了视频的感受,评价每个人的行为。
设计企图:在这个视频里,三个男人暴力抢劫一个女的,实在可恨;见此情形,路人果然无动于衷,实在可悲。我希望,用这样的反面实例来震撼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非正义行为的残忍与冷酷,引导他们去追求正义!
活动二:让学生换位研究如果你是那个被抢劫的女的,你会怎么想?
设计企图:其实就是引导学生讨论我们所渴望的正义究竟是怎样的,在这个视频里,起码正义就是当被欺负了,有法律来制裁这些坏人;当有困难了,有人伸出援助之手。让学生认识正义的可贵!
活动三:续写故事三个歹徒得逞后,他们以后会怎么做?
设计企图:其实就是引导学生认识不正义行为的危害性。如果没有了正义,邪恶就会嚣张,整个社会就会非常混乱,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维护正义的重要性。
活动四:让学生讨论,假设在群众的帮助下,抓到了那三个可恶的歹徒,怎么去处置他们?
设计企图:根据以前的知识,学生很便当就可以说出用法律来惩罚这些不法分子。
为什么要跟学生强调要学会用合法的途径来解决问题呢?
主要是针对一部分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学生来讲的。
有一些初中生,当自己受到不正义的对待时,会选择自己解决的办法,比如被同学欺负了,就找朋友帮忙,教训欺负自己的人,这就导致了一些校园暴力事务的出现。
所以,一定要引导学生辨别是非,别人不正义,不代表我们也不正义,当受到不正义的对待时,首先要懂得运用合法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力,而不能采用以牙还牙的报复方式。这个思想对于消除校园暴力事务有很大的作用。
【难点解答】
(最后一个活动,是解决从思想到作为的难点问题)
活动五:让学生讨论假设你在视频里的抢劫现场,你会怎么做?
学生肯定议论纷纷,比如报警。叫人帮忙逃跑等,
当然也有思想矛盾的学生会说:见到这些行为,我也想见义勇为,,但是万一被歹徒捅了几刀,小命都不保了怎么办?
设计企图:通过学生的讨论,教材强调要引导学生,在见义勇为的工夫,更要做到见义巧为,要尽量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
对此,我想让学生看一看四川地震中的一些感人图片,有那么一些未成年的学生,在最危难的工夫,为了救同学,不幸受伤甚至殉国的感人事迹设计企图:这似乎跟教材的思想有违背的地方。那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觉得如果在未成年人阶段接受的教育都是先保护自己,才去保护他人;时间长了,有些学生就会形成一种先己后人的惯性思维;长大了,可能会变得自私。见到不正义的事情,也许会像在视频中看到的路人一样,为了保护自己,有的逃跑,有的无动于衷!
中职机械专业使用的《公差配合及技术测量基础》课本选用的是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 高职课本选用的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在学习《公差配合及技术测量基础》的过程中, 游标卡尺的使用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作为测量手段, 它能够测量内外径尺寸、孔距、壁厚、沟槽及深度, 而且他的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游标卡尺的使用是本章的重要单元, 游标卡尺的刻数原理和万能角度尺的刻数原理很相似, 如果能理解游标卡尺的刻数原理对以后学习万能角度尺的刻数原理将会创造有利条件。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 参照学生的知识水平, 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掌握游标卡尺的结构、刻数原理、读数方法、使用游标卡尺的注意事项、游标卡尺的维护保养, 了解其他类型的游标量具。
(2) 能力目标
通过讲练结合, 培养学生正确的测量方法, 减少测量误差, 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3) 思想目标
培养认真的工作作风和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使他们成为一名有知识有能力的现代化技术工人。
2、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
(1) 重点:游标卡尺的刻数原理、读数方法、使用游标卡尺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游标卡尺的维护保养。
(2) 难点:游标卡尺的刻数原理。
三、学情分析
当学生基础一般, 理解能力稍欠缺时, 教学中一定要讲细、讲透, 多练, 并利用直观教学。当学生理解能力较强时, 讲透刻数原理后, 多加练习读数即可。
四、教材处理
本节的内容按照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的顺序逐渐过渡。首先应讲清游标卡尺的刻数原理, 该原理较难理解, 是个难点问题。很多同学不理解:为什么主尺上每格为1毫米, 可是测量的精确度却可以达到0.02毫米、0.05毫米、0.1毫米呢?那么在讲述刻线原理时, 以精度为0.02毫米的游标卡尺为例 (见图1) , 应该首先告诉学生主尺上49毫米 (49格) 对应游标上50格 (也就是主尺上的每格与游标上的每格相差0.02毫米, 游标上的每格为0.98毫米) , 当不测量时, 主尺和游标上的零线会对齐, 此时游标上的第一格和主尺上的第一格是错开0.02毫米的, 游标上的第二格和主尺上的第二格是错开0.02*2毫米的, 游标上的第三格和主尺上的第三格是错开0.02*3毫米的……游标上的第49格和主尺上的第49格是错开0.02*49毫米的, 游标上的第50格则与主尺上的第49格是对齐的。假若测量尺寸为0.02毫米的零件, 则游标上的第一格和主尺上的第一格将会对齐, 假若测量尺寸为0.04毫米的零件, 则游标上的第二格和主尺上的第二格将会对齐……, 以此类推。那么, 反过来, 我们可以根据游标上第几格与主尺上的某格对齐来进行读数, 就可以读出精确到0.02毫米的小数部分。只要理解透彻刻线原理, 就能使读数方法问题迎刃而解了。然后, 依次讲解0.05的游标卡尺刻线原理。最后再讲述使用游标卡尺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游标卡尺的维护保养等问题。
五、教学方法
本节教学采用讲授、练习法, 讲练结合, 把启发式教学思想贯穿于教学之中。为使教学效果更好, 本节课可以使用课件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 可使教学过程更加形象直观, 容易理解。另外还需要分组 (每组4人, 一个工件、2把0.02的游标卡尺、2把0.05的游标卡尺) 测量工件尺寸, 反复用游标卡尺进行读数训练, 提高读数的正确性和精确度。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
(1) 游标卡尺的结构、用途
(2) 游标卡尺的刻线原理
(3) 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
(4) 使用游标卡尺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5) 游标卡尺的维护保养
3. 巩固练习
在讲透游标卡尺的刻线原理、读数方法的基础上:
(1) 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读数 (如图2) 。
(2) 分组测量零件。
4. 课堂总结
本节课重点学习了游标卡尺的结构、刻线原理、读数方法、使用游标卡尺的注意事项。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 通过一定数量的讲解与练习, 掌握了一定的测量方法、读数方法。课后还要进行测量实际零件来巩固所学知识, 减少测量误差, 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5. 作业布置
根据本节课重难点, 分组测量零件, 使学生及时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进一步熟练掌握测量方法, 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七、学法指导
【声音的特性说课稿】推荐阅读:
声音的特性课件11-16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范文11-22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说课稿11-05
《听听秋的声音》获奖说课稿12-05
小学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说课稿09-08
教科版听听声音说课稿09-12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课件09-07
地理学科的特性07-04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竞赛)10-21
制度特性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