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节能环保政策(通用8篇)
全国性政策趋向 : 1.2004年12月,胡锦涛在中央的经济工作会议上,讲到中国的住宅必须是节能省地住宅,后来又改成节能省地环保住宅。之后温家宝在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把它叫做省地节能环保型住宅。
2.十七大提出坚持节约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3.国务院公布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工业、交通、建筑及生活四大领域“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工作的总体部署,并要求下一 阶段各地区、各部门抓紧落实《方案》具体要求。
4.2010年9月,温家宝总理批示,发展绿色建筑,最大限度地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改善居住舒适性、健康性和安全性,不仅是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和城乡建设模式的重大问题,而且直接关系群众的直接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利益。
5.中国绿色建筑行动计划草案主题报告时就指出,今后要全面推行绿色建筑“以奖代补”的经济激励政策,具体可从专项补贴、物业税减半征收、土地招拍挂前置条件、适当提高容积率、购房贷款利率优惠等方面着手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6.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将“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作为重点领域“城镇化与城市发展”下的优先项目。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总体战略目标是以实现国家“十一五”规划约束性指标为契机,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通过实现绿色建筑的“四节两环保”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
7.根据财政部、建设部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将对区域性大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建设项目给予贷款贴息和财政补助上的资金支持。其中,明确规定对盈利性弱、公益性较强的改、扩建项目,将给予最高2000万元的财政补助资金。
8.中国1986年颁布了北方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开始倡导建设节能建筑。经过近20年的努力,中国已初步建立起以节能50%为目标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体系,截至2002年,全国城镇共建成节能建筑面积3.2亿平方米,节能1094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2326万吨。并且根据有效数据统计,表明在中国有76%的人愿意多花42.3%的钱住在一个绿色住宅里面。9、2012年5月,财政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两部门联合对外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将通过建立财政激励机制、健全标准规范及评价标识体系、推进相关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等多种手段,力争到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过30%,还要力争到2014年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和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的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到2015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0亿平方米以上。通知确定了2012年高星级绿色建筑的财政奖励标准:二星级绿色建筑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可获得财政奖励45元,三星级绿色建筑每平方米奖励80元。此外,中央财政还将支持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引导低星级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对符合条件的绿色生态城区给予资金定额补助,资金补助基准为5000万元,并对建设突出的绿色生态城区相应调增补助额度。
地方性政策趋向 :
1.深圳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印发深圳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纲领等系列工程的通知,即市政府的42号文件。其中关于打造绿色建筑之路的行动方案是9个配套文件之一。市领导把这个文件称作为1980工程。深圳市建设局将2008确定为绿色建筑年,以此为新的起点,推动绿色建筑功能向纵深发展,我们的工作目标是在“十一五”期间,推动建立较为完善的绿色建筑法规制度体系,形成一套权威有效的绿色建筑认证标准体系,建筑能效测评与能耗体系。根据《深圳市绿色建筑评价规范》,深圳地区设立绿色建筑奖励专项资金,对于获得较高等级绿色认证的项目,在招标政策、资金补贴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奖励和优惠。
2.上海针对绿色建筑、节能建筑发展已推出上海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办法(试行)》,应用可再生能源的,房地产企业能拿到50元/平方米的政策鼓励。
3.根据《重庆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取得我市绿色建筑竣工标识的工程项目,可按有关规定向相关部门申请享受国家及我市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按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建设1000万平方米以上的绿色建筑。
4.江苏省政府依据《江苏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设立了“节能减排(建筑节能)专项引导资金(每个区域补贴1500万元)”,要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区”新开工项目中,绿色建筑和低能耗建筑项目比例不低于50%,且其中50%的绿色建筑至少达到二星级。
5.《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民用建筑节能规划》根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精神和“十二五”时期首都节能减排与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今后五年本市建筑节能的发展目标、重点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是全市“十二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二五”时期本市建筑节能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北京市未来的工作重要和任务目标是将绿色建筑和住宅产业化工作实现新突破。在未来科技城、丽泽金融商务区、海淀北部新区等组织绿色建筑园区的试点示范。绿色建筑由单体建筑向绿色园区扩展,重要功能园区和政府投资项目均要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十二五”时期建成绿色建筑3500万平方米,到2015年产业化施工的住宅达到当年建筑量的30%以上。
6.“十一五”期间,河北省绿色建筑建设不断推进,太阳能、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一体化应用达8000万平方米,新竣工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率达36%,高于国家“十一五”35%的目标要求,并有20个项目列入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53个项目确定为省级示范项目。根据河北省的资源与工作实际,建议未来5年河北省绿色建筑建设应 瞄准“5个重点”、抓好“5项示范”、完善“5大支撑”,即绿色建 筑“555”发展思路。并且在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河北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专设一章对“可再生能源利用”做了规定。强化财税支持。采取财政贴息、财政补助、税收优惠等措施,支持发展绿色建筑。在绿色建筑的建设中,对规模化、一体化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可适当给予减免所得税等。邢台、保定等市已有好的做法,如邢台市对2007年1月1日后开工的太阳能建筑一体化项目,给予城市建设配套费减免50%优惠等。
7、青海省《关于加快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意见》:对取得三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项目,城市配套费返还70%;取得二星级的返还50%;取得一星级的返还30%。
8、西安省《关于进一步推进绿色建筑工作的通知》凡区域内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达到30%以上、2年内绿色建筑开工建设规模不少于200万平方米的绿色生态区,除享受中央财政5000万元、省级财政100万元补助奖励外,本市再给予每个绿色生态城区50万元补助奖励,补助奖励资金主要用于补贴绿色建筑建设增量成本及城区绿色生态规划、指标体系制定、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及能效测评等相关支出。
国家及各地的绿色建筑政策
我国现有的绿色建筑的法律法规体系主要由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或地方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四个层次构成。
执行中国的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一是可以享受地方政府的优惠;二是可以享受中央财政补贴;三是将来如果开征物业税,对三星级绿色建筑可以考虑减免。国家正在考虑对绿色建筑进行专项补贴,对新建绿色建筑达到30%以上的小城镇命名为“绿色小城镇”并一次性给予1000万元~2000万元补助。地方政府对绿色建筑的优惠政策日益明确,凡是绿色建筑一星容积率返还1%,二星返还2%,三星返还3%。目前生态城的建设将大大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生态城最重要的标志就是100%的建筑都应该达到绿色建筑的标准,中国近几年要建50个生态城市,远期上百个,它们作为绿色建筑的摇篮和基地将会发挥巨大的地区性示范作用,从质和量上保证绿色建筑整体实现飞跃性发展。
由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共同制订的“绿色节能建筑行动方案”计划正在推进中。方案或将为房地产企业发展绿色建筑提供一揽子的政策支持。2011年4月,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开始组织多方调研,制定“绿色节能建筑行动方案”,并于7月形成初稿下发到各地征求意见。该方案主要目标是:“十二五”期间城镇及农村新建绿色建筑11亿平方米,对5.7亿平方米建筑进行节能改造;2017年起,城镇新建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等。
行动方案提出两大目标。一是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按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4亿平方米以上,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5000平方米,大型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办公建筑节能改造1.2亿平方米。二是计划“十二五”期间在城镇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以上,绿色农房建设1亿平方米。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积极建设低碳示范城镇,构筑绿色低碳产业体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推广节能建筑,全国40个城市每年推广节能改造及新建绿色节能建筑面积达400万平方米,每平方米享受20元的政府补贴。
国务院公布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业、交通、建筑及生活四大领域“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工作的总体部署,提出要合理改造既有建筑,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智能建筑,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北京
从9月起,北京市正式执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这标志着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工作将走向规范化管理。按照规定,凡2012年9月1日后通过施工图设计审查并申请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项目,须按照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评审。申报程序参照《关于组织申报“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通知》执行。
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包括住宅用地、公共建筑用地等人居用地面积设定了限制,最高不超过49平方米。截至8月底,北京市已有27个项目通过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评审,总建筑面积201万平方米,预计年内绿色建筑标识项目面积将突破600万平方米。
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规划委正在征集第二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专家,未来将进一步发挥专家队伍作用,保证项目评价质量,提高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工作规范化水平。
江苏
“今年起,江苏每年将评出3~4个绿色建筑与区域能源规划示范区,每一片区将获得1500万元的政府补贴。”《江苏省关于加强热泵技术在建筑中推广应用的意见》鼓励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这对节能企业是一大利好。
天津
天津滨海新区今后将对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中使用节能材料和节能设备、降低建筑物能耗的按项目投资额的10%给予财政补助。此外,对建筑综合节能改造、采暖热计量改造、获得LEED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认证的项目也将给予最高50万元的财政补助。
深圳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给人大代表的建议回复中表示:“所有保障性住房继续强制实施绿色建筑标准,所有新建政府投资建筑、一定规模的社会公共建筑、绿色生态园区内的所有建筑项目都必须符合绿色建筑标准,大力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强制实行绿色建筑认证。”建议回复还指出,目前正研究将建筑节能专项资金扩展为绿色建筑发展资金,用于项目补贴、技术研发、课题研究,绿色建筑也将有财税激励政策。
国家出台政策助绿色节能建材行业发展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已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是建筑业发展的方向。建筑业的发展对节能建材和绿色建材的发展要求将不断提高,为建材科技创新提供长期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导向。”《规划》表示。
《规划》提出,对于高性能绿色节能建材及其先进制造技术,要侧重于开发工业化、规模化生产的高强自保温烧结墙体砌块、高性能水泥基保温材料和部品、建筑外墙外保温用高性能岩棉保温材料、结构与保温一体化复合墙体部品和构件;开发高性能节能门窗及幕墙材料、改善室内健康环境质量功能材料等;开发屋面防水保温一体化材料构造技术,满足不断提高的绿色节能建筑要求。
《规划》还提出配套支持政策,包括给予风电叶片、太阳能玻璃、高性能纤维、环保材料等享受国家相关政策待遇,以及给予部分产业优惠财税政策等。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
通知提出:到2010年底,所有城市都要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全国实心粘土砖年产量要控制在4000亿块以下,任务相当艰巨。
1发达国家节能环保产业的布局政策
在当前受资源环境制约, 经济发展乏力的形势下, 世界各国纷纷推出以节能环保产业为重点的新兴产业发展战略, 以求解决节能环保问题, 调整经济发展结构, 刺激各国经济发展。主要国家新兴产业发展领域如表1所示。
1.1美国的布局政策
目前还很难看到系统的美国产业布局政策, 这主要是由于美国的政体和经济运行机制有别于其他国家。美国是两党制政体, 又实行三权分立, 每一届政府对于经济发展的主张往往大相径庭, 所以美国在两党轮流执政的不断颠覆中, 很难形成一个系统、完整、内容明确并保持连续性的产业布局政策。美国产业布局政策的实施主要是通过中央财政向发展地区或州政府进行补助或补贴的措施来实现。
1.2德国的布局政策
德国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其节能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政策措施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方面, 从节能、提高能效到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从开发环保汽车到节能建筑, 从生产工艺流程到居民生活细节, 处处都可见节能环保的影子。围绕节能环保, 德国不断建立健全了很多法律法规和条例, 有的法规甚至成为欧盟立法参照足本。
1.3日本的布局政策
作为资源极度短缺的国家, 日本是一个运用产业政策, 促进节能和新能源产业发展时间较长、效果较好的国家。在洁净产品设计和生产、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 日本均走在世界前列。日本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主要通过规划和制定扶持政策。
2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布局的分布特征和存在的问题
从分布空间看,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 已经初步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主要产业聚集区。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北京、天津等省市成为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具有引导和带动作用的发展策源地。地处中西部的四川、湖南、湖北。安徽等地以及河北、山西等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 逐渐对节能环保产业给予特别的关注, 产业发展的增速明显, 在部分核心城市和区域正在逐步形成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第二梯队”。
纵观各地节能环保产业规划以及各地现有的产业发展布局, 以下问题应当引起注意。
2.1产业发展缺乏坚实的市场研究基础
有些地区节能环保产业规划明显偏离实际的市场需求, 缺乏对可实施性的研究和分析。节能环保产业不是独立于国民经济各行业之外, 特别是本地区各行业之外而存在和发展的, 其规划目标一定要建立在对当地和全国市场需求进行充分、客观的研究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之上。一个产业的发展不仅与自身的产业基础有关, 而且受到市场开放、市场流通等状况的影响。为正确确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目标, 必须科学评估地区节能环保市场开放及各地市场之间的流通状况。尤其是一些后发展的地区, 如何达到目标比目标本身更重要, 否则就是做纸上游戏。
2.2产业发展容易出现重复建设和重复生产
如果各地都发展自己的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 那么, 从全国角度看, 将可能出现产能过剩和资源浪费问题。事实上, 我国当前通用和非高技术附加值的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 其产能已呈现相对过剩态势。
2.3地方政府对节能环保产业市场的干预与保护
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是不可能让各个地区都有大规模属于本地的服务支撑型产业聚集的, 地方政府不应把对节能环保产业市场的保护、干预、垄断当成本地区产业发展的保护伞。事实证明, 依靠政府保护的产业难以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
2.4忽视产业质量提高
产业规模和产业质量完全不是一回事。各地都想高速发展自己的节能环保产业, 那么技术转移和技术支撑如何实现, 应当引起注意。
2.5产品结构忽略市场需求
后发展地区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必须避免和产业发达地区形成正面竞争冲突。因此, 应该找一些具有特色或补缺型的产品及服务作为切入点, 走小而美, 特而美发展道路, 比大而全更具可实现性和可操作性。
3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布局的政策策略
3.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都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宏观调控是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总体管理, 是一个国家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 依据市场经济规律, 为促进市场发育、规范市场运行、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对货币、财政、外汇等收支情况和主要物资供求进行调节与控制。市场机制则是通过市场竞争配置资源, 即资源在市场上通过自由竞争与自由交换来实现配置的机制, 它是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的总体功能, 是经济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驱动因素。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应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原则, 在国家宏观调控下, 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实现对产业发展所需资源的最优配置。要认真研究影响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从满足市场需求、引导市场竞争、扩大市场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及与其他产业融合等角度进行策略设计。
3.2根据区位比较优势确定地区产业发展方向
根据比较成本学的理论, 产品交换取决于生产交换产品的比较 (或相对) 成本, 而不是由生产交换产品耗费的绝对成本所决定。这是因为交换主体的劳动生产率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是同等的。因此, 每个国家或每个地区都应把劳动用在最有利于本国或本地的生产上, 生产和出口哪些自己劳动生产率较高、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商品, 进口相对生产成本较高的商品。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是分工, 而指导分工的是优势原理。新中国成立以前, 我国的产业布局极不合理。全国80%以上的工业和交通运输设施集中在占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新中国成立后的30多年里, 国家将一半的基本建设资金投入内地, 加速了内地和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初步改变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产业畸形布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国从强调“平衡布局”转而注重整体发展速度和宏观经济效益, 充分发挥和利用了各地区优势, 尤其是沿海地区的经济技术区位优势, 按东、中、西三大地带序列分阶段、有重点、求效益地实施了“非均衡布局战略”, 在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发展的基础上, 带动了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开发和建设, 使得我国产业布局因此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同样的道理, 在制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布局政策时, 应充分考虑各地区的资源条件、资金、技术等区位比较因素, 根据地区比较优势, 选择或确定本地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方向, 才能使得政策制定更有根据, 政策执行更有效力。
3.3完善市场体系, 发挥市场功能
市场体系是由各种不同形式、规格、对象、地区的市场及其相互关系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体系中, 各类市场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通常具有资源配置、平衡供求、中介服务、利益调整和信息传递反馈等功能。要使市场体系整体功能得以发挥, 必须关注和完善市场体系“四性”。
一是市场体系的统一性。指无论在构成上还是在空间上市场体系应是完整统一的。从构成上看, 它既包括一般商品市场也包括生产要素市场, 既包括现货市场也包括期货市场, 既包括批发市场也包括零售市场, 既包括城市市场也包括农村市场等。从空间上看, 各种类型的市场在国内各区域间是一个整体, 不应存在行政分割与封闭状态, 从而缩小市场规模、阻碍资源流动、降低市场效率。
二是市场体系的开放性。指各类市场不仅要对国内开放, 而且要对国外开放。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实现按国际市场价格信号配置资源、决定资本流动方向, 达到更合理配置和利用国内外资源的目的。
三是市场体系的竞争性。指应创造一个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 鼓励和保护各种经济主体平等竞争, 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提高经济效率。
四是市场体系的有序性。指市场经济作为发达的商品经济, 其市场必须形成健全的网络、合理的结构, 各类市场都必须在国家法令和政策要求下有序、规范地运行。
美国1975年颁布的《马努森·莫斯质保法》,要求所有的商家,包括汽车制造商,在产品质保条款上予以严格限制。该法律特别规定,一旦消费者因质量问题与厂家打官司并胜诉,厂家必须支付消费者的律师费。
美国人将一修再修,修不好的“问题”汽车称为“柠檬车”,由此出台了《柠檬法案》,被称为是美国汽车的三包政策。《柠檬法案》是美国各州保护消费者的法律法规的总称,各州的具体规定不尽相同。
在加州,新车购买之后的180天,或行驶里程达到1000英里之前,汽车出现质量问题,汽车消费者在原厂或销售商处经过四次以上维修,仍然无法解决问题,消费者可以要求汽车企业无条件退款,或更换新品,汽车企业不得拒绝。
在纽约州,新车购买两年或行驶里程达到1.8万英里之前,存在不足以致命的质量问题,消费者向经销商反映问题之后的27天内,厂家必须启动车辆的维修工作,否则消费者可以直接要求退款或者更换新车。此外,如果车辆因为一个或者多个问题,因维修而无法使用的时间累计超过30天,消费者也有权要求退款或者更换。
欧盟
欧盟国家没有汽车三包的相关说法,也没有专门的汽车三包政策法规,但他们有汽车两年质量担保期的规定。产品销售商必须向消费者提供符合消费合同的商品,质量担保期为两年。若产品与销售商的许诺不相符,或销售商没有完全履行合同,销售商需承担修理、更换、低价处理或补偿消费者损失的责任。当然,为享受这一规定权利,消费者必须在发现问题的两个月内,通知产品销售商。
日本
在日本,没有类似汽车“三包”的政策,对汽车销售之后的维修和更换,企业有很好的自律行为,一般都有较为健全的汽车维修和更换规定。日本的汽车质量保证期为3年或6万公里;重要部件为5年或10万公里。
日本各大汽车生产商组成的日本汽车工业协会(JAMA)设立了纠纷处理机构“汽车产品责任咨询中心”。它有效地利用汽车行业拥有的技术,保持中立、公正,迅速、简单地解决纠纷,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1994年,日本颁布了《产品责任法》(简称PL法)。其中规定了由于产品的缺陷而引起的对人身安全损失,要追究责任,并明确规定用户无需举证缺陷的原因。
日本还将汽车的检查、维修制度列为《公路运输车辆法》。该法第47条规定:“使用汽车者必须对汽车进行检查,并进行必要的维修,维持汽车符合安全基准”。这对保证汽车的使用安全,提高用户的法律意识是很重要的,同时也减少了纠纷的数量,提高了调解的成功率。一般情况下,经调解纠纷是能解决的,但也不排除调解失败,最后由法院判决的案例。
韩国
韩国《民法》中的“缺陷物保修责任法”,规定了对产品的缺陷确认后,要给用户赔偿,并规定对产品的重要部件,修理3次仍未修好,应予更换。根据汽车的特点,韩国的厂商将发动机、变速器列为重要部件,3次修不好可以换(含更换总成),但没有退车的规定。质量保证期是2年或4万公里,发动机、变速器是3年或6万公里。这也不是政府规定的,是企业自律形成的。韩国企业的售后服务体系非常健全,意识非常强。
韩国的自动车工业会内设有“汽车产品责任法咨询中心”,负责受理用户的投诉。一般程序是首先通知厂家,厂家对缺陷确认后,属于制造缺陷,根据产品责任法给用户无偿修理。韩国有产品责任法保险,汽车厂商都参加保险,确认的赔偿由保险公司负责理赔,所以至今未发生大的纠纷。
新加坡
在新加坡,由于本国没有汽车工业和汽车品牌,所以汽车代理商和保险公司的作用很大。汽车基本上都是由代理商来销售的,这些代理商往往一家可以代理一个品牌或几个品牌车辆的销售。如果在保修期内,汽车修理、更换由代理商负责,其中包括车辆召回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战略举措,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是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最现实、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的现实需要。为进一步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近日,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决定。决定全文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支柱产业为目标,按照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和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的要求,突出基地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完善体制机制,强化扶持引导,努力实现畜牧业跨越发展,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目标任务 到“十二五”末,把我市建设成为全省现代畜牧业强市和西北地区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全市畜牧业、畜产品加工业和饲料工业产值达到210亿元。其中,畜牧业产值13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40%,年均增长20%;畜产品加工与饲料工业产值达到80亿元以上,占农产品加工业产值6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畜牧业贡献达到1500元以上。
二、进一步加快畜牧产业基地建设
3、优化区域布局 以生猪、奶牛、奶山羊为重点,以畜牧业大县建设为突破口,发挥资源和产业优势,连片布局、规模开发,加快建设生猪、奶牛、奶山羊、秦川牛、家禽五大畜禽生产基地。
重点建设:大荔、澄城、临渭、白水四个百万头生猪大县和蒲城、合阳、潼关、韩城、华县、华阴六个50万头生猪县;合阳10万头奶牛大县和临渭、富平、蒲城三个5万头奶牛县;富平百万只奶山羊大县和蒲城千万只肉鸡大县。
4、发展规模养殖 以适度规模养殖为基础,以重点村、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为抓手,迅速壮大基地规模。各县(市、区)要指导适宜发展畜牧业的乡镇根据畜牧业发展规划做好畜牧业用地预留,加快建设养殖小区或集中养殖区。养殖小区或集中养殖区由乡镇政府负责规划,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由县(市、区)政府负责解决;规模养殖场(小区)用地按农业生产用地管理,用水、用电分别纳入人畜饮水工程和农网改造项目优先解决,并执行农业生产用水电价;规模养殖场(小区)与主要公路连接的道路,列入各级农村公路建设规划。鼓励利用“四荒”地等闲置土地和场所发展规模养殖。环保部门要加强对规模养殖场(小区)环保治理的指导,不得收取养殖场(小区)任何费用。畜牧业养殖环节不得计征任何税收。把畜禽产品运输纳入农产品绿色通道,对运输鲜活畜禽及其产品的车辆,凭动物及其产品检疫证明和相关手续,全市所有公路收费站免收通行费。
5、推行标准化生产 加强对规模养殖场(小区)布局规划、圈舍建设、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方面的培训指导,大力推行畜牧业标准化生产,扶持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小区);加大畜禽养殖环保治理力度,支持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大力推广“畜-沼-果(菜)”等生态养殖模式;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生产,积极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着力打造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的畜产品知名品牌。
三、扶持壮大龙头企业
6、加快龙头企业发展 把畜牧业生产、加工企业的引进作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加快引进一批规模大、带动强的畜牧业企业,重奖招引畜牧企业成效突出人员。对引进重点畜牧业项目采取“一企一策”的政策。加快雨润食品工业园、美可高特生物科技园、中菲集团百万头生猪基地等在建项目建设步伐。
7、加大畜牧龙头企业扶持力度 对畜产品和饲料加工龙头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费用,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予以扣除;对市级以上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减半收取屠宰检疫费,每年新增税收超过10%以上的部分,市县分成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收入,由财政分级返还,一定五年;对获得省级以上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的龙头企业,按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8、积极发展畜牧专业合作组织 认真贯彻落实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支持发展一批运作规范、服务功能强、带动作用大的畜牧专业合作社,通过采取引导农民合作联办、鼓励畜牧技术推广部门领办、支持经纪人和大场大户创办、指导集体经济组织带办等形式,加快发展各类畜牧专业合作组织,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四、加强保障体系建设
9、健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 按照“政府扶持、企业主导、市场推动”原则,通过财政直补、以奖代补等形式,重点支持建设一批种畜禽场,努力提高自主供种能力。市上重点扶持建设父母代种畜禽场,各县(市、区)重点抓好商品代种畜禽场和配种站建设。
10、建设饲草饲料生产体系 加大农作物秸秆开发利用力度,鼓励支持养殖场(户)建设青贮、氨化设施;农机具补贴要优先安排养殖场(户)购置的秸秆和饲草加工利用机械;继续落实饲料加工企业免征增值税,所得税减按15%税率征收政策;将饲料加工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纳入工业结构调整的总体项目规划予以支持;鼓励饲料加工企业与养殖基地实行产销合作,推进饲料工业产业化经营。
11、强化畜牧科技服务体系 加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高装备水平,增强技术服务能力;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按照现代畜牧业发展需要,每年招聘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充实加强各级畜牧部门技术力量;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等聘请有关专家,组成专家团,及时解决畜牧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建设市、县两级畜牧技术培训电教中心,创新技术培训形式,提高技术培训效果;按照农民工培训补贴政策,加大畜牧科技培训力度,把畜牧科技培训纳入“阳光工程”规划,每年列出40%资金用于对畜牧业重点村养殖户和规模养殖场(小区)技术人员的培训;大力实施畜牧业“示范工程”和“科技入户工程”;探索建立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动物诊疗服务体系。
12、完善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 支持各类投资主体建设区域性畜产品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鼓励龙头企业、畜牧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和各类营销组织参与畜产品流通;加快建立市、县、乡三级畜牧业信息网络,做好信息收集、分析和发布工作,加强畜牧业生产预测预警。
13、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建设市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组建县级畜产品质量监测站和乡镇监测点,健全三级畜产品质量监管检测体系;加强畜牧兽医执法队伍建设,健全执法体系,加大对畜牧业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的监管力度,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五、健全完善保障机制
14、完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市财政继续列支2000万元现代畜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县(市、区)要按照畜牧大县不低于500万元、其他县不低于300万元的标准安排现代畜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并随财力增长逐年增加。市、县两级现代畜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主要用于扶持当年新扩建的规模养殖场(小区)、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建设、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和技术培训等。各级财政部门要将动物防疫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足额保障,及时拨付。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大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重点向畜牧业倾斜。工业企业技改资金、中小企业扶持资金等投入要重点支持畜牧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和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
15、创新金融支持保障机制 金融机构要把扶持发展现代畜牧业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在资金安排上给予倾斜,并适当放宽信贷审批条件,执行基准贷款利率;要提高对大、中型养殖场建设的授信额度,加大对适度规模养殖户小额信用贷款支持力度;要创新抵押担保机制,积极探索将农民房屋、承包田、养殖畜禽等转化为金融信用的办法;积极支持畜牧业担保体系建设,按照“企业主导、多方出资、行业监管、市场运作”的原则,以龙头企业投入为主,财政投入为辅,建立畜牧业贷款担保公司,解决畜牧业贷款担保难问题;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要优先对畜牧业生产、加工企业提供贷款担保。
16、健全社会融资保障机制 加大外引内联力度,鼓励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发展现代畜牧业。市外资本到我市投资建设规模养殖场(小区)、畜产品加工和饲料、兽药生产企业、大型畜产品市场的,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实行“一站式”办公和“一条龙”服务;市内资本投资达到一定规模的,享受招商引资的政策;鼓励退居二线干部和畜牧技术人员领办、创办各类畜牧业经济实体,期间工资、职级、待遇保持不变,并享受全民创业的优惠政策。
17、完善产业化联结机制 把带动农户的实效作为扶持龙头企业的基本依据,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订单生产、保护价收购的双赢机制;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建养殖基地+农民承包经营”等发展模式,积极探索“龙头企业+担保公司+银行+养殖场户”四位一体的新型模式,提升畜牧业产业化水平。
18、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的动物防疫工作机制,切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各级政府主要领导为本行政区域内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严格实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失职、渎职工作人员和因工作不到位造成重大动物疫情发生蔓延的责任人,严格追究责任;完善强制免疫反应死亡补偿机制,市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指挥部制定具体办法,对因强制免疫反应死亡的畜禽,及时予以补偿;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功能,支持保险公司在做好能繁母猪、奶牛保险的同时,扩展保险范围,鼓励支持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需要的各种类型的合作保险,增强畜牧业抵御疫病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六、加强组织领导
19、健全组织机构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把发展现代畜牧业作为全市经济发展和“三农”工作的战略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面推进现代畜牧业快速发展。充实加强市畜牧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强化对全市畜牧业发展的组织协调和跟踪推进。各县(市、区)也要健全完善相应机构,协调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及时解决现代畜牧业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按照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和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进一步充实和加强各级畜牧兽医工作体系,理顺管理体制。要坚持选派优秀中青年干部到畜牧业发展重点县(市、区)和乡镇任职,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
20、强化目标考核 逐级、逐年分解畜牧业发展任务,落实责任,坚持把现代畜牧业发展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加大其在目标责任考核中的比重,对在现代畜牧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各县(市、区)、市级各相关部门要根据本《决定》精神,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
中共商洛市委商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产业化建设的若干扶持政策》 【字体:大 中 小】
2011-12-8 10:19:24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者:经贸股 浏览次数:5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产业化建设的决定》,加快我市畜牧产业化建设步伐,特制定以下扶持政策:
1、积极支持畜牧产业发展。市、县(区)计划、财政部门要将畜牧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列入基本建设计划,抓好项目和资金落实;市、县(区)科技部门要积极开展畜牧科技试验、示范、推广,优先安排畜牧业高新科技项目、环境治理项目;农口部门要坚持“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捆绑使用、各计其功”的办法,把相关涉农项目资金捆绑起来,大力扶持畜牧产业发展,特别要支持养殖小区、大场大户和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市、县(区)扶贫部门要把畜牧科技培训列入扶贫培训范围,每年按畜牧项目规模安排相应的畜牧科技培训费;农行和农村信用如每年要安排一定规模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发展畜牧业。
要把农村新增存款和收回贷款的30%以上用于畜牧产业化建设。对于法人清楚,债权明确,并直接服务农户的产供销一体化的各类经济实体给予倾斜支持。对实行联户担保
责任的养殖户可优先发放信用贷款。
2、建立畜牧产业发展基金。每年由市财政筹集资金50万元、县(区)财政筹集20万元作为畜牧产业发展基金,主要用于良种引进、品种改良、抓点示范、服务体系建设等。
3、放宽养殖业用地管理。农户在承包地内或者采取租赁、入股等形式将承包地用于发展畜牧养殖业的,按农业用地对待,只要符合村镇规划;不再报批。龙头企业和养殖大户建设饲养小区的设施用地,视为农业用地,报县国土资源部门备案。骨干畜牧龙头企业和畜牧服务组织使用国有土地,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免缴场地使用费;以出让方式取得新增国有建设用地的,按征地成本的10%缴纳土地出让金;以出让方式取得零星国有建设用地的,按标定地价的20%缴纳土地出让金以其他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有关费用按法定低限标准缴纳。
4、扶持发展专业化规模养殖。
(1)对饲养量达到10头、猪(羊)百头(只)、鸡千只以上的户(场),县(区)颁发养殖业重点户证书;达到牛百头、猪(羊)千头(只)、鸡万只以上的,市政府颁发‘市级规模养殖示范户”匾牌。并作为贷款扶持的重点对象。
(2)对统一规划、集中建设畜牧示范小区的,小区的水、电、路、治污等基础设施建设,由有关部门从项目上给予支持,棚舍用材由林业部门在自用材指标中优先安排。
(3)对列入市、县区畜禽生产专业村,凡符合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和统一要求的圈舍、沼气池和青贮(氨化)池建设,由县(区)有关部门优先安排,按标准给予补助。
(4)猪、羊、牛商品基地乡镇,凡集中按生产收购合同批量出栏,每出栏1头三元商品猪、l只布条羊、l头改良牛,分别按1元、2元和3元的标准奖励配种员,由畜牧部门核准;县(区)每年兑现一次。
(5)对于认定为无公害畜产品基地的生产企业和个人,取得绿色畜产品标志的,除免费宣传外,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
5、动物防疫消毒、免疫补助等防疫工作经费由市、县财政承担,市级每年5万元,县(区)级每年3-5万元。中、省补助的防疫经费,要按时足额到位,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挪用。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因检疫收费而扣减动
物防疫监督机构的事业费;也不得私自确定收费指标。
6、积极扶持发展草业。按照“谁承包、谁种草、谁受益”原则;大力发展草业;每年退耕还林还草作业面积中林草间套面积必须达到总计划指标的如20%以上。退耕还草的草种要视为退耕还林的种苗,一样享受补助政策。
7、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畜牧龙头企业。对发展产销联建和在城市直接开办的经销企业,政府视其经营情况给予扶持。对农村经纪人和企业销售本地畜产品的,按缴纳地方税额总数 10%的比例,由地方政府给予奖励,次年初一次兑现。认真落实国家关于畜产品初加工和饲料企业减免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对适应市场需求,与特色优势畜产品基地密切联接的畜产品加工,包括肉、蛋、奶、皮、毛、内脏及附产品精深加工的各类企业;作为扶持发展的重点对象,在用地、资金、服务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8、加强基层畜牧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公益性畜牧技术推广职能和职责,推广畜牧项目承包责任制。采取技术干部包村包片包项目,包死上交,超收归己。科技人员利用工作之余为各类畜牧企业提供的各种服务,收入归己,单位待遇不变。积极发展多元化的农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组织。
9、优化畜牧产业发展环境。各级必须认真执行《商洛市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鼓励外来客商投资的若干规定》,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凡在商洛境内投资兴办畜牧龙头企业的,不论所有制形式,不分地域界限;一律一视同仁。计委、畜牧、经贸、工商、税务、卫生、质监、国土资源等部门对投资商洛畜牧产业的从业者要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对报批的事项,必须在10个工
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不明朗,产业立项政策和甲醇汽油的国家技术标准至今没有出台,各地根据自己的情况各自为政,目前国内生产的甲醇汽油有的以地方标准为准,有的只是以一个企业的标准为准。由于配比的混乱,造成各地甲醇汽油质量参差不齐。
近年来出台的相关政策一览:
(1)2004年5月国家法改委发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明确规定,国家支持研究开发醇燃料、混合燃料等新型车用燃料,鼓励汽车生产企业开发生产新型燃料汽车。
(2)2004年7月《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实行审批,而实行备案制,为打破行业垄断提供了法律依据。
(3)2004年8月国家法改委历时一年制定的《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发布并全面启动,将“具备以煤为原料建设大型甲醇、二甲醚的技术能力及开发燃料油、煤制醇醚燃料高效添加剂技术”列入其中。
(4)2004年1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一份“关于两大石油集团垄断控制油源导致民企无法生存”的报告上作了重要批示:抓紧时间进行石油体制改革。
(5)2004年11月26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先生在“2004年中国能源投资论坛”上宣布“能源领域企业不戴国企帽子”。徐锭明介绍说,在我国的能
源规划中,已经把一些原来只打上国有企业“标签”的字眼去掉了。这意味着,只要有条件的企业都应许进入能源领域。
(6)2004年12月11日起我国成品油零售市场已对外全面开放,同日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CCPI)在人民大会堂宣告成立。依据国家发改委的指示精神,CCPI正牵头起草一个关于现行石油产业政策以及地方政策中阻碍和限制民营油气企业生存、发展的若干问题的报告,以此来加快推动当前中国能源体制改革。
(7)2004年12月16日,在国务院有关部委以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山西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由十几家企、事业单位联合发起组建的“全国醇醚燃料及醇醚清洁汽车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宣告成立。
(8)但从2004年12月11日起我国成品油零售市场已对外全面开放,国家法改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先生宣布“能源领域企业不戴国企帽子”,只要有条件的企业都允许进入能源领域。
(9)2006年11月,原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主持工作会议时强调,加大对替代能源发展的支持力度,重点发展车用燃料和替代石油产品,搞好煤炭液化、煤制醇醚、烯烃和煤基多联产技术的试验示范和开发应用。
(10)2007年6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叫停粮食制乙醇和煤制油项目之后,替代能源的重点已经转向煤炭深加工、可再生能源、煤制醇醚烯烃等。
(11)2007年7月,甲醛燃料及醇醚清洁汽车专业委员会牵头“甲醇燃料国家标准征求意见座谈会”传出消息:车用甲醇燃料已得到国家相关部门认可。会议还出示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文件,文件称:有关甲醇燃料的标准已经纳入了制定计划。三项国标即将出台。这就是说:甲醇燃料的身份即将合法化。
(12)2007年7月,历时半年的《中国替代能源研究报告》已完成初稿。《报告》指出:中国应加大对替代能源的开发利用,推进煤基醇醚燃料生物质液体燃料、煤制油、天然气等替代能源的发展。专家们对备受争议的甲醇毒性问题做出了“对人体健康不会影响很大”这一结论。此项《报告》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联合科技部、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以及化工、汽车行业专家共同完成。《报告》完善后,将直接送达国务院,作为中央政府决策中国能源产业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
(13)2008年甲醇汽油地方标准在山西实施,此次出台的山西省地方标准分别是2008《M5、M15车用甲醇汽油》(替代2003《M5、M15车用甲醇汽油》),2008《车用甲醇汽油变性醇》、2008《车用甲醇汽油分油》和2008(M85、M1O0甲醇燃料》。山西省醇汽办副主任石磊告诉记者,这四个标准只是本省甲醇燃料系列标准的一部分,其他十余个相关标准的制定和测试也正在进行当中,相关地方标准出台后,意味着全省封闭式推广甲醇汽油就可以实现了。届时,山西省境内的加油站将必须强制销售甲醇汽油。原先加油站销售的9O、93、97 汽油将统一调配成M15型号甲醇汽油,社会车辆可以正常使用,无需对发动机进行改造。据这位负责人士评价,这四个地标的发布,已经为甲醇汽油在省内全封闭运行,跨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
(14)2008年06月27日新能源的尴尬:6年烧钱8000万川商兵困甲醇汽油。中科院院士石元春坦言,以中国丰富的生物质资源估算,可以在15年内建设一个年产1亿吨的绿色油田。“我国在发展生物质能能源这个新兴产业与美欧国家的起步时间差别不大,但在基础工作、国家和企业的推进力度,以及提出的发展指标和速度上差距很大。”他呼吁,国家应尽快从政策上引导和支持发展生物质能。
(15)2008年8月20日为提倡使用环保燃料,山西省把使用高比例甲醇的汽车免收养路费的政策延续到2010年。为推广使用甲醇汽油,2004年山西出台支持车用甲醇汽油产业化的试点政策:凡使用80%-100%高浓度甲醇的汽车,到2006年年底为止,免征养路费和客运附加费。最近经过一系列调查之后,山西省交通厅决定将这一优惠政策延续到2010年,也就是说,今后4年内,使用高比例甲醇的汽车在山西省仍然会享受到免征养路费和客运附加费的优惠。
(16)2008年10月16日甲醇汽油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安全性和环保性,作为车用替代能源是解决石油供需矛盾紧张的有效途径之一,在降低环境污染,节能降耗、改善空气质量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议浙江省政府把推广甲醇汽油作为全省节能减排重要内容之一,并在浙江省内选择2-3个地区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在全省推广。同时,建议浙江省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推动这一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
(17)2009年4月8日我国首部《车用燃料甲醇》国家标准GB/T 23510-2009,已经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于今年4月8日批准并发布公告,将于11月1日起实施。一些甲醇生产企业把《标准》的发布看作是甲醇市场扭
转困局的重大转机,成为陷入低迷的甲醇市场的“救星”,一些企业希望借此东风成为燃料甲醇生产的企业,也有学者誓言动用上亿吨煤来进行甲醇生产的大发展。但是,言论没有一边倒,以清醒头脑提出问题的人士告诉大家,事情并非这样简单。从挖;开始到车轮运转,加入甲醇燃料仅仅是一个环节。在整个链条上,还有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要对这个问题的利弊作一个分析,请各方人士再来研究,后面究竟会发生什么结果。
(18)2009年06月,甲醇汽油多项标准将出台,确定价格机制最关键,降连保说:“经过同等热值和体积的换算后,1.8吨的甲醇可代1吨的汽油,按照现有价格来看甲醇的批发价要比汽油便宜50%以上,甲醇的经济性优势显露无遗。”不过他也表示,政府未来在价格制定上将面临双重考验:第一,要确定一个合理公平的甲醇汽油挂牌零售价,以免批发商获取暴利;另外,政府也应考虑税赋的平衡。由于同等条件下甲醇的消耗量要比汽油多,甲醇消费税自然就高于汽油的消费税,这对经营者也是一个挑战。
(19)2009年12月1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的《车用燃料甲醇》和《车用甲醇汽油(M85)》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表明国家已将甲醇列入能源产品,标志着以甲醇为基础调配大比例甲醇汽油的时机已经成熟。国家标准的实施有利于甲醇作为车用燃料的大范围推广,为燃料甲醇步入市场铺平了道路。
(20)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强调要大力发展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指出:“有序开展煤
制天然气、煤制液体燃料和煤基多联产研发示范,稳步推进产业化发展。”
(一)银行卡业务
1.银行卡发卡 法规依据:
《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银发[1999]17号,1999-01-05)
《关于加强银行卡业务管理的通知》(银发[2014]5号,2014-1-22)《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令2015年第2号,2015-6-5)2.信用卡发卡 法规依据: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1年第2号,2011-01-13)
《关于印发中资商业银行专营机构监管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2]59号,2012-12-27)
《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令2015年第2号,2015-6-5)《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令2015年第3号,2015-6-5)
《外资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令2015年第4号,2015-6-5)《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申请材料目录及格式要求》(2015年版)3.信用卡收单 法规依据: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1年第2号,2011-01-13)
《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3]第9号,2013-7-5)《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令2015年第2号,2015-6-5)《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令2015年第3号,2015-6-5)
《外资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令2015年第4号,2015-6-5)《关于加强银行卡收单业务外包管理的通知》(银发[2015]199号,2015-6-28)《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申请材料目录及格式要求》(2015年版)4.外资银行借记卡业务 法规依据:
《关于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开办借记卡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三发[2008]2号,2008-04-10)
(二)第三方托管、存管、保管及账户业务
5.公募基金托管 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一号,2012-12-28)
《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暂行规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3]15号,2013-3-15)
《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管理办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92号,2013-4-2)
《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104号,2014-07-07)
6.私募基金和资管产品托管 法规依据:
《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银监会令2009年第1号,2009-02-04)
《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83号,2012-9-26)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一号,2012-12-28)
部分结果略,详细目录及600页法规电子版原文,请参见电子版报告,订购联系微信号603366021
7.社保基金境外托管 法规依据: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规定》(财金[2006]24号,2006-03-14)8.社保基金境内托管 法规依据: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12号,2001-12-13)
9.QDII、RQDII境内托管 法规依据:
《关于商业银行开展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办发[2006]164号,2006-06-21)
《人民币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4]331号,2014-11-14)
《外资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令2015年第4号,2015-6-5)10.QDII境外托管 法规依据:
《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证监会令第46号,2007-06-18)11.QFII、RQFII托管 法规依据: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证监会、央行、外管局令第36号,2006-08-24)
《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4]50号,2014-10-23)
《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令2015年第2号,2015-6-5)《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结算参与人管理工作指引》(2015-01-19)12.保险资金境外投资境内托管 法规依据:
《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保监会、央行、外管局令2007年第2号,2007-07-26)
《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保监发[2012]93号,2012-10-12)
《关于规范保险资产托管业务的通知》(保监发[2014]84号,2014-10-24)《关于调整保险资金境外投资有关政策的通知》(保监发[2015]33号,2015-3-27)
13.保险公司股票资产托管 法规依据:
《保险公司股票资产托管指引(试行)》(保监发[2005]16号,2004-11-08)14.券商、基金ABS托管 法规依据:
《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证监会公告[2014]49号,2014-11-19)
《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信息披露指引》(证监会公告[2014]49号,2014-11-19)
《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尽职调查工作指引》(证监会公告[2014]49号,2014-11-19)
15.信贷资产证券化资金保管 法规依据:
《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5年第7号,2005-4-20)
《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监督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5年第3号,2005-11-07)
《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备案登记工作流程的通知》(银监办便函[2014]1092号,2014-11-20)16.期货结算和保证金存管 法规依据:
上期所:《上海期货交易所指定存管银行管理办法》(上海期货交易所公告[2013]16号,2013-09-25)
大商所:《大连商品交易所指定存管银行管理办法》(2013-8-14)中金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指定存管银行管理办法》(2013-8-14,2015-4-3第一次修订)
郑商所:《郑州商品交易所指定存管银行管理办法》(郑商发[2013]210号,2013-8-29)
国际能源所:《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指定存管银行管理细则(征求意见稿)》(2015-6-29)
17.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存管 法规依据:
《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3号,2001-5-16)《关于执行<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管理办法>若干意见的通知》(证监发[2001]121号,2001-1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号,2013-06-29)18.第三方支付的备付金账户 法规依据:
《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3]第6号,2013-06-07)
《关于建立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信息核对校验的通知》(银发[2013]256号,2013-11-07)
19.P2P第三方存管 法规依据:
《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银发[2015]221号,2015-07-18)
20.海外投资基金资金保管行 法规依据:
《关于本市开展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试点工作的实施办法》(沪金融办[2012]101号,2012-4-19)
部分结果略,详细目录及600页法规电子版原文,请参见电子版报告,订购联系微信号603366021
(三)投资及交易类
22.银行衍生品交易 法规依据:
《关于修改<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银监会令2007年第10号,2007-07-03)
《关于修改<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银监会令2011年第1号,2011-01-05)
《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实施中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办发[2011]70号,2011-03-18)
《中国银监会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中国银监会令2015年第2号,2015-06-05)
《中国银监会外资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5年第4号,2015-06-05)
23.外资银行债券投资 法规依据: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外资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和交易企业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办发[2015]31号,2015-02-25)
24.QFII 法规依据: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证监会、人行、外管局令第36号,2006-08-24)
《关于实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规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2]17号,2012-07-27)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外汇管理规定》(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告2012年第2号,2012-12-7)
25.RQFII 法规依据:
《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证监会、人行、外管局令第90号,2013-03-01)
《关于实施<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的规定》(证监会公告[2013]14号,2013-03-01)
《关于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13]9号,2013-3-11)
《关于实施<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3]105号,2013-4-23)
26.上海黄金交易所金融类会员资格 法规依据:
《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管理办法》(2014-9-16)27.银行从事黄金市场业务资格 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主席令第十二号,2003年12月27日)
《关于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黄金市场业务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办发[2012]238号,2012年12月18日)
《黄金及黄金制品进出口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令[2015]1号,2015年3月19日)
28.债券做市商(包括银行、券商)法规依据: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2004-06-29)第214项
《中国人民银行行政许可实施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4]第 3 号,2004-09-13)
《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管理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7]1号,2007-01-09)
《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工作指引》(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0]第2号,2010-04-06)
《中国人民银行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审批服务指南》(2015-09-15)29.银行间外币对做市商 法规依据:
《银行间外汇市场入市及服务指引》(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2015-04-15)30.人民币对外币即期、远期和掉期做市商 法规依据:
《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指引》(汇发[2013]13号,2013-04-12)《银行间外汇市场入市及服务指引》(2015-04-15)31.外汇综合做市商 法规依据:
《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指引》(汇发[2013]13号,2013-04-12)《银行间外汇市场入市及服务指引》(2015-04-15)32.外汇一级交易商 法规依据:
《中国人民银行外汇一级交易商准入指引》(2006-06-02)33.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 法规依据: 《公开市场业务暨一级交易商管理暂行规定》(银发[1997]111号,1997-03-29)
34.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员 法规依据:
《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工作指引》(2014-07-04)35.人民币外汇即期会员 法规依据:
《银行间外汇市场入市及服务指引》(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2015-04-15)36.人民币外汇衍生品会员 法规依据:
《银行间外汇市场入市及服务指引》(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2015-04-15)37.外币对会员 法规依据:
《银行间外汇市场入市及服务指引》(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2015-04-15)38.外币拆借会员 法规依据:
《银行间外汇市场入市及服务指引》(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2015-04-15)
(四)结算及结算代理业务
39.债券结算代理行 法规依据:
《关于开办债券结算代理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0]325号,2000-10-20)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关于非金融机构合格投资人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市场[2014]35号,2014-10-17)
40.基金销售支付结算银行 法规依据:
《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91号,2013-03-15)41.股票期权资金结算银行 法规依据:
《修订<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结算银行证券资金结算业务管理办法>及<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证券交易结算资金管理业务协议(适用于结算银行)>的通知》(2009-9-3)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结算银行期权资金结算业务指引》(2015-01-09)《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关于做好股票期权业务上线相关工作的通知》(2015-01-29)
42.上海国际黄金交易中心指定结算银行资质 法规依据:
《上海国际黄金交易中心资金清算管理办法》(上国金发[2015]002号,2015-07-06)
43.CIPS系统直参行资质 法规依据: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暂行规则》(银办发[2015]210号,2015-09-11)《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操作指引》(CIPS函[2015]7号,2015-10-08)
(五)代客理财、代销业务
44.银行理财产品发售
严格来讲,除下面将要介绍的代客境外理财,其他类型的理财并没有真正的准入流程,但并不意味着没有门槛。从监管准则来看,主要门槛在于中债登的登记流程、地方监管的事前准入、和2014年银监发[2014]35号文对理财事业部的要求。法规依据: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5年第2号)
《关于印发理财、资金信托相关统计制度与标准的通知》(银发[2010]268号)
《银行业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银监会令2011年第1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运行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办发[2013]213号)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非法人产品账户管理规程》(中债字[2014]57号)
《关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开立证券账户有关事项的通知》
《关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市场[2014]1号)
部分结果略,详细目录及600页法规电子版原文,请参见电子版报告,订购联系微信号603366021
45.商业银行客境外理财 法规依据:
《关于规范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通知》(保监发[2006]70号,2006-06-15)《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管理的通知》(银监办发[2009]47号,2009-02-18)
《关于深化银保合作、进一步规范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通知》(粤保监发[2009]126号,2009-06-15)
《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保监发[2011]10号,2011-03-07)《关于加强银保业务销售行为管理的通知》(深保监发[2015]54号,2015-9-21发布,2016-1-1实施)
46.商业银行代销基金 法规名称:
《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91号,2013-03-15)47.商业银行代销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法规依据:
《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93号,2013-06-26)48.银证合作定向业务 法规依据:
《关于规范证券公司与银行合作开展定向资产管理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中证协发[2013]124号,2013年7月19日)
49.代客利率互换 法规依据:
《关于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业务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08]18号,2008-01-18)
50.银行结售汇业务 法规依据:
《银行办理结售汇业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4]第2号,2014-06-22)
《银行办理结售汇业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汇发[2014]53号,2014-12-25)《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调整金融机构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有关管理政策的通知》(汇发[2014]48号,2014-12-05)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外资银行结售汇专用人民币账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15]12号,2015-01-13)
部分结果略,详细目录及600页法规电子版原文,请参见电子版报告,订购联系微信号603366021
(六)外汇业务
51.离岸银行业务 法规依据: 《离岸银行业务管理办法》(银发[1997]438号,1997-10-23)
《中国银监会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令2015年第2号,2015-06-05)
《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申请材料目录及格式要求》(2015年版)52.国内外汇资金主账户、国际外汇资金主账户的业务资质 法规依据:
《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规定》(汇发[2015]36号,2015-08-05)53.金融债发行和上市
1.今年6月5日银监会发布五部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
《中国银监会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中国银监会令2015年第2号,2015-06-05)
《中国银监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5年第3号,2015-06-05)
《中国银监会外资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5年第4号,2015-06-05)
《中国银监会信托公司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5年第5号,2015-06-05)
《中国银监会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5年第6号,2015-06-05)
《中国人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或到境外发行金融债券审批服务指南》(2015-9-15)
《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申请材料目录及格式要求》(2015年版)2.人民银行及银行间市场机构相关规则
《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5]第1号,2005-04-21)
《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操作规程》(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9]第6号,2009-03-25)
(七)债券发行及承销业务资质
54.金融债承销 法规依据:
《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5]第1号,2005-04-27)
55.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商 法规依据: 《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8]第1号,2008-04-09)
《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中介服务规则》(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公告[2012]17号,2012-10-15)
《关于启动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商分层机制试点工作的公告》(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3]20号,2013-11-18)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业务相关会员市场评价规则》(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4]1号,2014-03-04)
56.国债承销团成员 法规依据:
《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12]52号,2012年9月)
《财政部关于废止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财政部令第77号,2015-2-2)
(八)法人机构准入
57.城商行机构准入及股东资格要求 法规依据:
《城市商业银行异地分支机构管理办法》(银监发[2006]12号,2006-02-13)《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意见(试行)》(银监办发[2009]143号,2009-04-17)
《关于加强中小商业银行主要股东资格审核的通知》(银监办发[2010]115号,2010-04-16)
《关于做好2014年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发展规划相关工作的通知》(银行二部[2013]152号)
《关于中小商业银行设立社区支行、小微支行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办发[2013]277号,2013-12-05)
《中国银监会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中国银监会令2015年第2号,2015-06-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四号,2015-08-29)
58.外资法人银行机构准入 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78号,2006-11-11)《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7号,2014-11-27)《外资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令2015年第4号,2015-6-5)59.民营银行机构准入 法规依据:
《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中国银监会令2015年第2号,2015-06-05)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银监会关于促进民营银行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5]49号,2015-06-22)
《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申请材料目录及格式要求》(2015年版)60.农村商业银行机构准入 法规依据:
《中国银监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修订)》(银监会令2015年第3号,2015-06-05)
61.村镇银行机构准入 法规依据:
《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银监发[2009]48号,2009-06-09)
《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银监发[2006]90号,2006-12-20)
《关于加强村镇银行公司治理的指导意见》(银监办发[2014]280号,2014-12-03)
《关于进一步促进村镇银行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4]46号,2014-12-12)
《中国银监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修订)》(银监会令2015年第3号,2015-06-05)
62.资金运营中心准入 法规依据:
《关于印发中资商业银行专营机构监管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2]59号,2012-12-27)
《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令2015年第2号,2015-06-05)
《中国银监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修订)》(银监会令2015年第3号,2015-06-05)
63.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和上市交易资格 法规依据:
《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5年第7号,2005-04-20)《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监督管理办法》(银监会令2005年第3号,2005-11-07)
《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备案登记工作流程的通知》(银监办便函[2014]1092号,2014-11-20)
(九)其他
64.大额存单发行资格 法规依据:
《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5]第13号,2015-06-02)65.同业存单发行资格 法规依据:
《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3]第20号,2013-12-07)《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关于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同业存单境内发行人操作指引>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同业存单境外发行人操作指引>的通知》(银总部发[2015]72号,2015-09-25)
66.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 法规依据:
《中国银监会外资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令2015年第4号,2015-06-05)
二、银监会监管的非银金融机构法人准入
67.信托公司法人机构准入 法规依据:
《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7年第2号,2007-01-23)
《中国银监会信托公司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令2015年第5号,2015-06-05)
68.金融租赁公司法人机构准入 法规依据:
《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4年第3号,2014-03-13)
《关于推进简政放权改进市场准入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办发[2014]176号,2014-06-16)
《金融租赁公司专业子公司管理暂行规定》(银监办发[2014]198号,2014-07-11)
《中国银监会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令2015年第6号,2015-06-05)69.消费金融公司法人机构准入 法规依据:
《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3年第2号,2013-11-14)
《中国银监会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令2015年第6号,2015-06-05)
70.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法人机构准入 法规依据:
《中国银监会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令2015年第6号,2015-06-05)
71.汽车金融公司法人机构准入 法规依据:
《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8年第1号,2008-01-24)
《中国银监会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令2015年第6号,2015-06-05)
72.货币经纪公司法人机构准入 法规依据:
《中国银监会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令2015年第6号,2015-06-05)
73.企业债主承销商资格 法规依据:
《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21号,1993-8-2)
《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企业债券管理工作的通知》(发改财金[2004]1134号,2004-06-21)
《关于下达2007年第一批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及发行核准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财金[2007]602号,2007-03-19)
《关于推进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简化发行核准程序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财金[2008]7号,2008-1-2)
《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8]第1号,2008-4-9)
《企业债券审核工作手册》(发改委,2013-8-15)
《企业债券簿记建档发行业务指引(暂行)》(发改委,2014-4-24)《企业债券招标发行业务指引(暂行)》(发改委,2014-4-24)《关于试行全面加强企业债券风险防范的若干意见的函》(2014-9-26)《企业债券审核新增注意事项》(发改委,2014-10-15)《关于进一步改进和规范企业债券发行工作的几点意见》(2015年2月)74.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商 法规依据:
《关于证券公司类会员参与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业务市场化评价有关事项的公告》(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2]18号,2012-11-05)
75.券商在新三板的主办券商资格 法规依据: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发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相关业务规定和细则的通知》(股转系统公告[2013]3号,2013-02-08)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试行)(2013修改)》(股转系统公告[2013]40号,2013-02-08)
76.保荐机构资质 法规依据:
《证券公司业务范围审批暂行规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8]42号,2008-10-30)
《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63号,2009-05-13)《证监会行政审批事项目录》(2015-7-3)77.公司债承销业务 法规依据:
《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13号,2015-01-15)《关于发布公司债券承销业务自律规则的通知》(中国证券业协会,2015-10-16)
部分结果略,详细目录及600页法规电子版原文,请参见电子版报告,订购联系微信号603366021
80.融资融券业务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55号,2008年6月24日)
《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17号,2015年7月1日)
《证券公司业务范围审批暂行规定》(证监会公告[2008]4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号,2013-06-29)81.股票约定式购回业务资格 法规依据:
《上海证券交易所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业务会员指南》(上证会字[2012]253号,2012-12-10)《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上证会字[2012]252号,2012-12-10)
《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深证会[2012]146号,2012-12-10)
82.场外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资格 法规依据:
《证券公司开展场外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试点办法》(中证协发[2015]158号,2015-07-24)
83.交易所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资格 法规依据:
《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发布<质押式报价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及其有关事项的通知》(上证交字[2013]25号,2013-03-28)
《质押式报价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深证会[2013]35号,2013-03-29)
84.证券公司经纪业务 法规依据: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55号,2008-6-24)《证券公司业务范围审批暂行规定》(证监会公告[2008]42号,2008-10-30)《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号,2013-06-29)85.证券公司股票期权经纪业务 法规依据: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参与股票期权交易试点指引》(证监会公告2015年第1号,2015-01-09)
86.证券公司介绍业务 法规依据:
《证券公司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试行办法》(证监发[2007]56号,2007-04-20)
87.证券投资咨询业务
《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证委发[1997]96号,1997-12-25)《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02]24号,2002-11-1)
《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有关问题的通知》(2002-12-23)
《证券公司业务范围审批暂行规定》(证监会公告[2008]42号,2008-10-30)《关于加强对利用“荐股软件”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监管的暂行规定》(证监会公告[2012]40号,2012-12-5)
88.证券投资顾问资格 法规依据:
《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证监会令第46号,2007-06-18)
《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证监会公告[2010]27号,2010-10-12)89.证券财务顾问资格 法规依据:
《关于授权派出机构审核部分证券机构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证监会公告[2011]6号,2011-02-16)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号,2013-06-29)90.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 法规依据:
《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规范》(中证协发[2012]206号,2012-10-19)《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93号,2013-6-26)《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证监会公告[2013]28号,2013-6-26)
91.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 法规依据:
《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93号,2013年6月26日)
《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证监会公告[2013]28号,2013年6月26日)
92.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业务 法规依据:
《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93号,2013-6-26)《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证监会公告[2012]30号,2012-10-18)
《关于规范证券公司与银行合作开展定向资产管理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中证协发[2013]124号,2013-7-19)
93.证券公司专项资产管理业务 法规依据:
《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93号,2013年6月26日)
94.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 法规依据:
《关于授权派出机构审核部分证券机构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证监会公告[2011]6号,2011-02-16)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号,2013-06-29)《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证监会公告[2014]49号,2014-11-19)
《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信息披露指引》(证监会公告[2014]49号,2014-11-19)
《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尽职调查工作指引》(证监会公告[2014]49号,2014-11-19)
95.证券公司基金管理业务 法规依据:
《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证监会公告[2013]10号,2013-2-18)
96.证券公司、资管机构QFII资格 法规依据: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证监会、人行、外管局令第36号,2006-08-24)
《关于实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规定》(证监会公告[2012]17号,2012-07-27)
97.证券公司证券自营业务
《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第619项(国发[2002]24号,2002-11-1)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有关问题的通知》(2002-12-23)
《证券公司自营业务指引》(证监机构字[2005]126号,2005-11-11)《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22号,2008-04-23)《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55号,2008-6-24)《关于修改<关于证券公司证券自营业务投资范围及有关事项的规定>的决定》(证监会公告[2012]35号,2012-11-16)
98.股指期货、国债期货交易
《证券公司参与股指期货、国债期货交易指引》(证监会公告[2013]34号,2013-08-21)
99.资质名称:证券公司代销基金 法规依据:
《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22号,2008年4月23日)《证券公司代销金融产品管理规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2]34号,2012-11-12)
《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91号,2013年3月15日)100.资质名称:券商公募基金托管 法规依据:
《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暂行规定》(证监会公告[2013]15号,2013-3-15)
101.证券公司、基金公司QDII 法规依据:
《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证监会令第46号,2007-06-18)
102.保险资金投资管理人(券商、基金)
《中国保监会关于印发<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保监发[2012]60号,2012-07-16)
103.证券公司创新业务个案准入 法规依据:
《证券公司创新业务(产品)专业评价工作指引》(中证协发[2013]138号,2013-08-13)
104.证券公司机构准入
《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22号,2008-4-23)《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证监会公告[2010]17号,2010-5-14)《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号,2013-06-29)105.证券公司子公司准入
《证券公司设立子公司试行规定》(证监机构字[2007]345号,2007-12-28)《关于修改<证券公司设立子公司试行规定>的决定》(证监会公告[2012]27号修正,2012-10-11)
106.证券公司分支机构准入
《证券公司分支机构监管规定》(证监会公告[2013]17号,2013-3-15)107.外资参股证券公司准入 法规依据:
《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已修订,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8号,2002-6-1)
《关于实施<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和<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规则>有关问题的通知》(证监发[2002]86号,2002-11-18)
《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52号,2007-12-28)《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证监会令第86号,2012-10-11)《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国发[2015]20号,2015-4-8)108.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参与人 法规依据:
《发布修订后的<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中证协发[2015]132号,2015-06-26)
《关于发布修订后<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参与人管理规则(试行)>》(2015年10月8日)
109.中证登证券公司类结算参与人 法规依据: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结算参与人管理规则(2014年修订版)》(中国结算发字[2014]28号,2014年5月5日起实施)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结算参与人管理工作指引》(2015年1月19日)
110.基金公司特定资产管理业务资质
《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证监会令第83号,2012-09-26,2013年更新)
《关于实施<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有关问题的规定》(证监会令[2012]第23号,2012-11-1)
111.私募基金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法规依据:
《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证监会公告[2013]10号,2013年2月18日)
112.基金公司机构准入 法规依据: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84号,2012-09-20)
《关于管理公开募集基金的基金管理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2013]132号,2013-12-10)
113.基金子公司机构准入 法规依据: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暂行规定》(证监会公告[2012]32号,2012-10-29)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暂行规定》(证监会公告[2015]20号,2015-7-31)
114.商业银行设立的基金管理公司法人准入 法规依据:
《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人行、银监会、证监会公告2005年第4号,2005-02-20)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办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84号,2012-9-20)
《关于实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规定》(证监会公告[2012]26号,2012-9-20)
115.期货公司代销基金 法规依据:
《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91号,2013-3-15)116.期货子公司股票期权做市商 法规依据:
《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27号,2013-07-18)
《股票期权交易试点管理办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112号,2015-01-09)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参与股票期权交易试点指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5年第1号,2015-01-09)
117.期货公司金融期货经纪业务 法规依据:
《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10号,2014-10-29)118.期货公司商品期货经纪业务 法规依据:
《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10号,2014-10-29)119.期货公司境外期货经纪业务 法规依据:
《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10号,2014-10-29)120.期货投资咨询业务 法规依据:
《期货公司期货投资咨询业务试行办法》(证监会令第70号,2011-03-23)121.期货资产管理业务 法规依据:
《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10号,2014-10-29)《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证监会令第81号,2012-07-31)122.期货公司机构准入 法规依据: 《关于规范控股、参股期货公司有关问题的规定》(证监会公告[2008]24号,2008-5-22)
《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27号,2013-07-18)《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110号,2014-10-29)
123.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准入
《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证委发[1997]96号,1997-12-25)《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2002年11月)
《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有关问题的通知》(2002-12-23)
124.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代销基金 法规依据:
《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91号,2013-03-15)125.基金销售支付结算机构准入 法规依据:
《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91号,2013-03-15)
126.基金销售第三方平台辅助服务 法规依据:
《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3]18号,2013-03-15)
《中国证监会决定取消、调整的备案类事项目录》(证监会公告[2015]8号,2015年4月10日)
127.保险公司(人身险/财产险)法人准入 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15修正,2015-4-24修订)
《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保监会令2014年第4号,2014-4-15)《保险公司管理规定》(保监会令2009年第1号,2009-9-25)
128.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法人准入 法规依据: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暂行规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4年第2号,2004-04-21)
《保险许可证管理办法》(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7年第1号,2007-6-22)
《关于<保险许可证管理办法>实施有关事宜的通知》(保监发[2007]70号,2007-8-13)129.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基金管理业务 法规依据:
《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证监会公告[2013]10号,2013年2月18日)
130.投资管理人受托管理保险资金业务 法规依据:
《关于投资管理人受托管理保险资金报告事项的说明》(2012-8-2)131.外资保险公司机构准入 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36号,2001-12-12)132.保险公司及其他机构QFII 法规依据: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令第36号,2006-08-24)
《关于实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规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2]17号,2012-07-27)
133.保险公司代销基金 法规依据:
《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91号,2013-03-15)
134.证券评级业务资格 法规依据:
《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50号,2007-08-24)
135.证券评估业务 法规依据: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2004-6-29)
《关于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务的资产评估机构有关管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08]81号,2008-04-29)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号,2013-6-29)136.会计师事务所证券业务 法规依据: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2004-6-29)《关于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财会[2012]2号,2012-0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号,2013-6-29)137.个人征信机构 法规依据:
《征信业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31号,2013-03-15)《征信机构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3]第1号,2013-11-15)《关于个人征信系统功能完善的通知》(2014年9月)138.企业征信机构 法规依据:
《征信业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31号,2013-03-15)《征信机构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3]第1号,2013-11-15)《公布上海地区完成备案办理的企业征信机构名单的公告》(2014-12-31)《北京地区企业征信机构监管实施细则(试行)》(银管发[2015]163号,2015-5-19)
139.外资征信机构 法规依据:
《征信业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31号,2013-03-15)140.地方资产管理公司 法规依据: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管理办法》(财金[2008]85号,2008-7-9)《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财金[2012]6号,2012-1-18)《关于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开展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收购处置业务资质认可条件等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13]45号,2013-11-28)
141.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 法规依据:
《国务院关于实施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管理的决定》(国发[2015]22号,2015年4月22日)
142.非金融支付机构 法规依据: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0]第2号,2010-6-14)《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0]第17号,2010-12-1)
143.小额贷款公司
1、会计政策的涵义
在新准则实施前我们通常把会计政策定义为:“会计政策是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而在我国2007年1月1日起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对会计政策有了新的定义:“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新定义在会计政策的内涵和外延方面都有了扩展, 即包括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原则、会计记账基础、会计处理方法等。原定义仅包括会计具体处理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
2、会计政策的分类
会计政策涉及内容十分广泛, 包括原则、基础、惯例、方法、规则及程序等。为了进一步研究、认识和运用会计政策, 就需要对会计政策进行分类。按重要程度分类可分为重大会计政策、特殊会计政策和一般会计政策;按反映的内容分类可分为综合性会计政策和具体性会计政策;按揭示的范围分类分为对内会计政策和对外会计政策。
3、会计政策的要素
会计政策的要素主要包括:会计政策的主体、客体、目标、资源、形式。会计政策的主体是指会计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由于各个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不同, 从而会计政策的主体也不同。会计政策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会计政策客体是指会计政策发挥作用时所指向的对象。会计政策是一项经济措施, 是经济管理的方式。宏观会计政策的目标和微观会计政策的目标都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会计政策的资源是会计政策运行中可以获得并加以利用的各种支持和条件。充足可靠的资源是会计政策正常运行的基础。会计政策资源实际上是会计政策的环境。会计政策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 由于不同的会计政策目标不同、客体不同, 所以会计政策常常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我国企业会计政策制定及变更存在的问题
1、会计政策在目标的选择上, 仍主观强调突出国家利益
由于资本市场不够发达, 国家仍是企业主要的投资者和债权人, 这就使企业会计主要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提供服务。但是, 这种要求忽略了一个事实, 即会计历来就是企业立场, 会计政策的选择不可避免地维护企业利益, 这种主观上的愿望与实际上的结果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从某种程度上说, 违背经营者意愿的会计政策选择有可能加重会计政策选择的不公允性。
2、会计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
因此, 会计政策选择的公允性带来了困难。任何政策的选择都应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进行才可以说是公允。但是, 由《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证券法》《税法》及其他财经法律法规所组成的会计规范体系还存在不协调的现象, 致使会计政策的选择无所适从, 选择的主观性也在所难免。
3、在会计政策选择的规范上, 存在着监管不力的现象
由于缺乏对会计政策选择公允性的具体判断标准, 致使会计师事务所在对会计报表质量进行审计时, 无法准确把握会计政策选择的公允性, 这就弱化了其独立的社会监督作用。
4、在会计政策选择的效果上, 大部分企业没能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由于会计选择主体缺乏职业判断能力, 使企业目标与所选择的会计政策缺乏内在的一致性, 这就抵消了会计政策的作用。由于上述问题, 企业在进行会计政策制定选择时就不可避免地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政策可选择性较强, 企业可通过不恰当的计提比例实施盈余管理。
5、企业会计政策变更中的问题
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变, 企业需要对会计政策做出相应的变更。这些会计政策的变更不但会对企业的会计核算产生影响, 同时也会影响到国家的税收;影响到投资者和债权人的财务决策;影响到企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 企业在会计政策变更中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①、牵涉到国家税收的会计政策变更必须征得税务机关的同意。
②、企业会计政策变更的详细情况要在公司财务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
③、会计政策的变更要考虑到企业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
三、我国会计政策制定、选择及变更下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1、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
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 充分发挥会计准则对会计政策的选择, 使会计政策日益体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 并得到相关方面的公认。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①建立有多方利益关系人参加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制定机构。要制定由科学完善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 应建立由多方利益关系方参与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制定。
②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制定应具有适当的超前性。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制定既要符合现实经济状况, 同时又要适应经济的发展趋势, 应尽量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 尤其是要考虑到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些新情况。超前地分析和预测未来会计环境的变化, 做到有的放矢, 使制度和准则在相对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 。
③适当缩小企业会计政策制定选择的空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给企业一定的会计选择空间是必要的。但立足于我国的国情, 在内部、外部监督机制不健全, 审计人员技术水平有限, 会计信息可靠性差, 会计造假现象层出不穷, 尽量减少对同类或相似业务处理方法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 明确各种处理方法的场合和适应原则, 最大限度地降低操纵利润的可能性。
④规范会计政策选择披露、尽快制定会计政策披露规则, 对会计政策披露的内容、方式、时间、格式、范例等予以明确而具体的规定, 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
2、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 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保证会计政策制定选择的公允性。针对我国当前公司治理与会计政策选择的现状, 应解决好以下方面的问题:
1) 强化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的监督作用。
2) 改进公司内部激励机制, 进一步探索与上市公司业绩挂钩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 制定较长期的经理人经营绩效的评价标准。
3) 努力完善经理人市场, 重视经理人市场、资产市场与产品市场对经营者的约束所产生的激励效应。
3、健全法制建设, 加大执法力度, 明确利润操纵行为的相关法律责任。
由于我国《会计法》未对随意变更会计政策做出严格的限定, 导致企业钻法律的空子, 利用会计政策变更操纵利润, 而无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可见, 要想用法律制约企业利用会计政策变更操纵必须完善我国会计相关法律, 明确界定随意变更会计政策的行为, 加大会计违法乱纪的执法力度。
4、明晰产权, 发挥产权制度对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的规范和界定功能
产权的明晰界定, 为会计信息系统目标的实现创造了两个重要条件:一是股东追求资本收益的最大化, 一是各利益相关方与管理当局之间有契约关系。有了这两个条件, 既可允许和鼓励企业根据企业交易费用的高低来选择会计政策, 又可以发挥会计准则的激励约束和资源配置的作用, 使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减少随意性, 尽可能反映各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利益。
5、建立高质量的会计准则
规范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披露的内容, 会计选择变更的披露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如会计政策变更项目的分类不统一, 没有充分披露会计政策变更累计影响数;会计政策变更以及影响数披露不集中, 散落在报告的各部分之中;会计选择变更影响数的表达方式不统一, 有的披露对净利润的影响, 有的是对利润总额的影响;还有一些披露根本就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对此我们建议进一步细化具体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 对各类会计选择变更的披露要求做出进一步的详细规定, 对于在此处含糊其辞的报表, 要求其予以改正。
6、强化注册会计师社会监督作用
注册会计师在现代经济中扮演着“经济警察”的作用, 投资者必须依据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来判断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是否可信, 从而做出自己的投资决策。但是, 无论是我国还是国外, 一个个重大的上市公司违规事件大都与注册会计师的有着紧密的联系, 注册会计师成了上市公司舞弊的帮凶, 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和诚信度在社会公众的心目中大打折扣。要有效地制约不良的会计选择行为, 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监督作用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李豫.浅谈会计政策的选择[J].理财杂志, 2004, (10) .
据了解,我国现行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于1987年制定,并于1995年和2000年进行了修订。然而自2000年以来,我国的大气污染特征开始由典型的煤烟型污染向复合型污染转变。因此目前出现了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呼声,这其中涉及到汽车行业的修改意见有:鼓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地方大气污染防治需要实施比国家机动车、船、建筑机械等非道路移动源排放标准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
相关人士建议,国家排放标准的制定应充分考虑特大城市为保护大气环境提前实施更加严格标准的需要。地方提前实施国家排放标准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制定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地方排放标准,须报经国务院批准。
此外,对《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改意见还包括,加强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油品质量标准制定和实施的管理。环保人士认为,国家应鼓励和支持生产、使用优质燃料油,采取措施减少燃料油中有害物质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质检部门、石化企业、机动车、船、内燃机等行业技术机构研究制定燃油标准,并会同发改、质检、工商等部门加强清洁油品供应和油品质量的监管。
对于汽车企业而言,新《大气污染防治法》最大的改变将在:建立机动车环保性能监督检查和不达标召回机制。
在采访中,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环保部原总工程师杨朝飞表示,机动车产品质量、油品质量、使用维护保养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车辆实际道路排放,因此他建议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质检部门、交通部门、公安部门加强对机动车排放状况的监管,定期开展新车环保一致性和在用车排放符合性检查。因产品质量导致排放不达标的应按照产品质量存在缺陷实施召回;国务院财政部门应安排专项资金保障相关监管工作的开展;鼓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地市级人民政府根据地方保护大气环境需要,加强机动车、船等移动源排放管理机构和人员设置及经费保障。
尽管严格的环保措施对于公众健康、社会可持续发展均大有裨益,但是环保政策对于汽车企业的健康发展影响不小,因此汽车行业相关人士认为,任何政策、法规的出台均需全面考虑,综合判断,要按“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工作。
针对近来日嚣尘上的“汽车排污费”传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就明确表示反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认为,现有的税收里已经有了减少石油消耗、减少排放的部分。董扬表示,“我们不赞成再加重汽车的税赋。根据统计,中国汽车产业交的税和外国汽车产业特别是成熟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相比,已经偏高,而且国务院有过部署要结构性减税,但很多地方不执行中央指示,反而进行的是结构性征税。”
【相关节能环保政策】推荐阅读:
产业园区相关扶持政策09-30
农业相关政策解读10-02
大学生村官考试相关政策06-09
赴美生子相关签证政策问题07-14
失业再就业补贴与相关政策06-18
关于开展军队退役人员相关政策落实10-21
2018加拿大留学打工相关政策11-05
增值税税收政策及相关会计核算06-27
大中专毕业生相关就业优惠政策06-30
营销方案相关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