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烈士陵园”

2024-09-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参观“烈士陵园”(推荐17篇)

参观“烈士陵园” 篇1

参观许继慎纪念馆——实践活动

总 结 书

单位:材料1202班 时间:2014年3月26日

一:活动内容

走进许继慎纪念馆,缅怀先烈,学习其精神。许继慎1901-1931,安徽六安县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长许继慎纪念馆位于裕安区青山乡土门店,许继慎故居处;它建于2010年,纪念馆由许继慎雕像,纪念馆及许继慎故居组成,是六安市裕安区两家红色经典之一。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

通过此次活动让同学们能更好的缅怀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学习爱国主义精神。

三:活动优点

在回顾先辈许继慎的英雄事迹和丰功伟绩的同时,学生们能学习他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继承他的遗志,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的革命主义精神;激励着我们担当起自身的历史使命,在学习中踏踏实实,刻苦向上,不畏艰难,迎难而上,奋力成为国家栋梁之才,为民办实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参加人员

,,,,,,,,,,,,,,,共十七人。五: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由于活动前没有确定好行车路线,造成了走弯路,浪费了一些时间。

改进:在实践活动前找到好的路线,做好万无一失的准备。

六:结束语

总的来说这一次活动办的很成功,在参观的过程中,学生们都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也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励志做个好学生,装备自己,为国家为人民出份力。

参观“烈士陵园” 篇2

6月30日上午,为纪念建党95周年,广西区散办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参观广西革命烈士纪念馆。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了“讲政治、有信念”系列党日活动,引导党员干部以“讲政治、有信念”为标准,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

在广西革命烈士纪念馆,大家学习了革命烈士的先进事迹。纪念馆由辛亥革命时期、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六个部分组成,褒扬烈士,优待烈属。全馆共展出378名烈士的生平事迹,解说员分别对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李明瑞、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执行委员、红七军第二十一师师长韦拔群、红八军军长俞作豫等烈士先进事迹作一一讲解。

通过参观学习,全体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受到了震撼,心灵上得到了洗礼,深深地为先辈们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事迹所感动,对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大家表示,一定时刻以党章党规为准绳,以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崭新的精神面貌、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实践中去,为广西散装水泥事业发展奉献力量,为建设绿色美丽家园而努力奋斗。

宋庆龄陵园吸引海外参观者 篇3

进入宋庆龄陵园,首先看到的是鄧小平亲笔题词的宋庆龄纪念碑,上面写着: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宋庆龄同志永垂不朽。碑的背面是宋庆龄同志一生的简历。再往里走是纪念广场,有展示宋庆龄特有气质和风采的汉白玉雕像。雕塑的后面就是宋氏墓地,安葬有宋庆龄父母。宋庆龄的墓地在父母亲墓地的右侧,宋庆龄的保姆李燕娥的墓地在左侧。李燕娥从16岁开始陪同宋庆龄度过了一生。墓地四周翠绿色的松柏,俯身内扣,似乎是在默默悼念这位伟大的女性。

几年来,宋庆龄陵园不断更新陈列馆的陈设内容和陈设手段,推出新的文物发现和研究成果,增加了参观者对宋庆龄的敬慕;图片、实物、影视、多媒体等展示手段的推出,让参观者全面立体地认识宋庆龄和她从事的伟大事业;在环境保护和美化方面,不断投入,设有专门机构负责,做到一年四季鲜花不断,绿色不断,营造了静谧肃穆的参观游览环境。宋庆龄陵园内有数千平方米的大草坪,有300年以上树龄的罗汉松、150年以上树龄的桂花树、100年以上树龄的玉兰树和数百棵高大的龙柏、雪松、中山柏及胸径25厘米以上的香樟树千余棵等,这些草木一年四季葱茏,芳草如茵。

参观烈士陵园有感 篇4

没有奖章,没有奖励,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他们不屈不挠,勇往直前;他们无所畏惧,冲锋陷阵;他们坚贞不屈,视死如归。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烈士。

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为了一个坚定地信念,他们求实创新,建设着新中国。他们不怕流血,不怕牺牲,为振兴新中国而奋勇拼搏。他们不怕辛苦不怕劳累,为复兴新中国而前赴后继,这就是烈士。今天,我怀着无比兴奋及崇高的敬意来到烈士陵园。一进大门,首先是苏军陵园部分,安葬两千多人。烈士陵园的墓地四周绕以围墙,墙垛上雕有小型花圈图案。

正门是紫色大理石砌成的拱形大门,西边的门柱上雕刻象征苏联16个加盟共和国的红旗,并饰以军舰、大炮等铜雕图案。墓地中央的苏军纪念塔,耸立在蓝天白云之下,显得雄伟庄严。这个墓地的墓饰很别致,墓碑顶端分别镶有铁锚,坦克和飞机图案,标志着烈士生前所在军兵种,而且墓碑上还镶嵌以瓷砖制成的烈士遗像,虽经年久风雨剥蚀,但仍清晰可见。墓前广场宽阔,墓地庄严肃穆,甬道两侧林荫遮盖着陵墓、碎石,墓地中央的苏军纪念塔,耸立在蓝天白云之下,显得雄伟恢弘。

大连苏军烈士陵园的碑文用中俄两国文字写着“为苏中两国人民的自由和幸福而光荣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塔身呈六角形,正面塔基上雕有高五米、手执苏制冲锋枪的苏军战士铜像,塔基用中俄两国文字镌刻着铭文,塔基正面两侧塑有浮雕。

陵园以纪念塔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墓碑形态迥异,有塔式、柱式、立式、卧式等,无不浓缩深厚的俄罗斯建筑风格和精美的雕琢艺术。每座墓碑均刻着死者的姓名和生卒年月,有的还镶嵌着他们的照片和制作精美的瓷像,让人们来到墓前能看到烈士生前的音容笑貌。部分墓碑上镶嵌有模型标志,说明了陵墓主人生前所从事的兵种。整座陵园建筑特色十分独特,有着浓郁的异国风情和格调。这里还有一座鲜为人知的“情人墓”,流下了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虽然我不知道这些烈士们是在哪一场惊天动地的战役中牺牲的,但我知道他们都是在战争中与敌人殊死搏斗的英雄,是他们的热血铺下了我们走向美好生活的红地毯,是他们用生命谱写了祖国和平繁荣的美好篇章,我们的今天是他们用生命作为代价得到的,所以,我们永远都不可能忘记他们。

烈士们为国家的解放和繁荣强盛而奋斗的壮丽生涯,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正是我国几代优秀中华儿女的努力拼搏,无私奉献为中国的崛起,中华民族的复兴发挥了巨大作用。如果说发自肺腑的感受到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是参观烈士陵园的初级阶段,那么如何将这种精神立足于我们就是重要阶级。

参观烈士陵园有感 篇5

4月17日,“二〇一三和平区入党积极分子集中培训班”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学员来到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参观烈士陵园。我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很荣幸能参加这次活动。

站在纪念碑下,凭吊烈士的英魂,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在西方列强的残酷压迫下,是他们,挺起了胸膛,不畏枪林弹雨,冒死冲锋在战争的最前线,心中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中华民族可以被杀戮,而不可以被屈服。在内忧外患之际,是他们,果断出击,置生死于度外,抛头颅,洒热血,心中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中华民族可以被杀戮,而不可以被屈服啊!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坚韧的革命作风,是如此的令人敬畏,让我们钦佩不已。

回顾我们党和国家走过的历程,无论是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年代,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无数先烈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谱写了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我们缅怀他们:就是要学习他们那种为了实现理想信念忠贞不渝、抛头颅、洒热血,不屈不挠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就要学他们那种模范遵守党的纪律,一生交给党安排的高贵品格;我们纪念他们:就是要像他们那样为了人民的利益,持有上下求索坚忍不拔的毅力。

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烈士陵园承载的是一种道德、一种文化,始终以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为目的。时代在变化,我们更是要与时俱进,坚持科学发展观,陵园寄托炎黄子孙崇敬先人、仰慕先贤的情怀,要起到延续中华民族血脉相连、薪火相传精神的作用,要表达对先人的感恩以及对先贤先烈风范的缅怀和景仰。

胡总书记强调指出:“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我们纪念先烈,就是要缅怀英雄的业绩,从烈士的事迹中得到启发,在内心深处受到震撼,把英雄们的接力棒接过来,传下去,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实现他们所追求的理想。

苍松劲柏,在这片圣洁的土地上扎根生长,它们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也告诉我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参观过烈士陵园以后,我感到淡淡的惋惜与深深的自豪。是这些革命先烈为现在美好的生活,抛头颅、撒热血。他们用生命,换来了现在的幸福,换来了新的中华民族!这次活动使我进一步了解了中华民族的革命历史和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让我更加明确了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烈士用他们的生命诠释了什么叫 “伟大”,也激励了我勤奋学习、善于创新、自觉地服务祖国、奉献社会。

战争的年代造就了烈士们的坚强与勇敢,和平美好的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学知识、长才能、成栋梁的机会。先人已逝,精神犹在。让我们追寻革命先烈们的足迹,感受他们执著的信仰和澎湃的爱国热情,学习他们热爱祖国、追求真理、是非分明、立场坚定的优秀品质;学习他们冲锋陷阵、奋勇向前、不畏艰险、敢于牺牲的高尚情操!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我们应该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懂得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走出陵园大门的时候,我已经感觉到了身上的重担,也清晰地看见了未来的路。我下定决心要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辉遗志,发扬光大革命传统,精诚团结,开拓创新,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历史刻在石头上的记录可以随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失,但刻在人们头脑中的记忆却永远清晰。有形的纪念碑可能会垮掉,但人们心里的纪念碑却永远屹立。我们要让先烈的鲜血染红的旗帜永远飘扬在祖国的蓝天!

参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有感

和平区西塔街第一小学

参观烈士陵园有感 篇6

去南京期间,在朋友的热情邀请下,瞻仰了雨花台烈士陵园,实在是很受教育,不虚此行。

南京雨花台原本是江南著名的风景区,明清时代被列入“金陵十八景”。然而从1927年蒋发动“四一二”政变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这里成为蒋政府屠杀共产党人及爱国志士的主刑场。这二十二年中,约有近十万的共产党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革命的志士、爱国人士在此被杀害,壮烈牺牲,这里撒满了烈士们的鲜血。1949年12月12日,南京市第一届第二次人民代表会议作出建设雨花台烈士陵园的决议。雨花台开始全面绿化造林、修建道路的工作。1950年建起了奠基纪念碑,在烈士殉难处建立了纪念性标志。1984年4月破土兴建雨花台烈士纪念馆,1988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现代烈士陵园景观园林化设计研究 篇7

近年来, 随着经济条件的发展和殡葬改革的推进, 墓地不都在荒山野岭, 墓地内涵和外延颠覆传统得以延伸, 园林式公墓、公园式公墓应运而生, 一改公墓阴森形象, 凸显人文情怀。烈士陵园作为公共墓地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 以新的属性:公益性、文化性、纪念性、经济性, 形成现代烈士陵园的新概念。陵园规划设计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园林化、艺术化、人文化是陵园规划设计的发展方向。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课题旨在景观的现代化发展的视角下寻求当代陵园规划的新策略, 从陵园的特殊性出发, 在公益性、文化性、纪念性、经济性原则的指导下, 挖掘当代烈士陵园规划建设的人文纪念功能与游览休闲功能有机结合的可能性。

将人文纪念功能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 既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祭扫先人、瞻仰烈士、弘扬爱国主义文化的一个文明场所, 又达到为青少年和市民游览休闲、接受教育的目的。两大功能的有机结合, 既为社会提供精神文化效应, 又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为社会的和谐进步做出贡献。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内革命烈士陵园概念及相关研究

革命烈士陵园是为了纪念在革命战争中牺牲的为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烈士们而修建的纪念性陵园, 是革命精神的承载地, 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目前对革命烈士陵园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1) 对革命烈士陵园发展现状的思考。主要围绕在革命烈士陵园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及如何发展革命烈士陵园旅游的新思路两方面问题。 (2) 对革命烈士陵园规划设计的研究。对革命烈士陵园规划设计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纪念性景观、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空间布局、旅游景观等方面。

2.2 国外相关概念及研究

国外将埋葬和纪念在战争中牺牲的士兵的纪念园统称为墓园。我国则将埋葬和纪念革命烈士的一类墓园另称为革命烈士陵园。从本质上说, 革命烈士陵园属于墓园的一个类型。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墓园在生死关系表达、空间感受、纪念方式、空间利用方式和设计要素上都有所区别。在西方墓园多表现为平静、安详、开放的氛围。研究国外的墓园的规划方法对我国革命烈士陵园景区化发展的规划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国外关于墓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已有了较长的时间, 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系统的墓园规划设计理论。除了理论研究之外, 国外在墓园的实践研究上, 还做了很多尝试与探索。从1993年英国的第一个殡葬陵园到1998年美国的绿色天然墓园, 如今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墓园已数不胜数。

3 现代烈士陵园景观园林化研究

3.1 现代烈士陵园景观规划主要内容研究

3.1.1 基础研究

对革命烈士陵园的资源特点和旅游需求进行理论研究, 总结我国革命烈士陵园面临的普遍问题, 并对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

3.1.2 规划思想研究

在新时代背景下, 追求革命文化及其精神的传承、追求高质量的游憩品质、追求精神上的体验。对于革命烈士陵园园林化规划思想的内涵进行深入分析。

3.1.3 规划策略与方法研究

更新观念, 创新发展, 突破传统规划理念, 对革命烈士陵园进行规划设计, 采用环境园林化、氛围休闲化、景观人性化的规划设计方法对革命烈士陵园进行规划提升。

3.2 现代烈士陵园景观规划主要原则

3.2.1 历史人文性原则———充分展现革命历史、文化底蕴, 建设赋有历史特性、文化特质、时代特征及生活特色的园林化陵园景观。

3.2.2 生态性原则———充分尊重、合理利用烈士陵园原有的自然条件, 以免或减少未来发展所可能导致的生态破坏。

3.2.3 人本性原则———保证设计空间的公益性、参与性, 同时在设计中保证参观者的舒适和方便。

3.2.4 关联性原则———各功能分区、活动单元能够有机布局, 生态与人造、场所与场所、活动与活动之间存在有机联系。

3.2.5 景观性原则———塑造优美的整体景观。

3.2.6 连续性原则———考虑合理的分期实施方案, 确保近期与远期的衔接和各阶段的景观效果。

3.2.7 操作性原则———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设计的理念与方向符合功能定位。

3.3 现代烈士陵园景观园林化设计要点

3.3.1 尊重历史

革命烈士陵园所承载的革命历史文化以及其空间结构和纪念氛围是漫长历史造化的结果, 避免为了园林化而使革命烈士陵园失去其纪念功能, 因此革命烈士陵园的开发应该重视挖掘文化的内涵, 尊重革命烈士陵园的传统纪念功能、纪念空间和纪念环境, 力求在保持原有纪念功能的基础上进行陵园园林化的完善。

3.3.2 能引导分区布局

合理的空间结构有助于各功能的协调以及空间组织的有机发展。为了保持革命烈士陵园的传统文化氛围, 提升休闲游憩吸引力, 需要根据革命烈士陵园的特点在某些空间限制陵园过度园林化。多一些开放式的空间, 少一些封闭、狭窄的空间, 减弱陵园的神秘感和郁闭度。

3.3.3 观人性化

我国革命烈士陵园的景观通常都是庄严、伟岸、高大的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 从而使人们产生敬佩、瞻仰之情, 主要表现在景观格局的规划宏大、景观小品尺寸的高大上。进行人性化的景观设计拉近人与革命时代人、事、物的距离, 还能让人感受到平等、亲近, 从而更容易走进革命时代, 切身感受当时的革命人物、革命故事和革命事迹

3.4 现代烈士陵园景观园林化方法研究

3.4.1 尊重历史

革命烈士陵园所承载的革命历史文化以及其空间结构和纪念氛围是漫长历史造化的结果, 因此革命烈士陵园的开发应该重视挖掘文化的内涵, 全面、真实的展示文化;尊重革命烈士陵园的传统纪念功能、纪念空间和纪念环境, 力求在保持原有纪念功能的基础上进行陵园园林化的完善。

3.4.2 功能引导分区布局

合理的空间结构有助于各功能的协调以及空间组织的有机发展。为了保持革命烈士陵园的传统文化氛围, 提升休闲游憩吸引力, 根据烈士陵园的特点在某些空间限制陵园过度园林化, 而在另一些空间内引入游憩设施。在景观要素上, 适当引进动态化要素, 如喷泉、流水, 给陵园增添生气削弱气沉沉的感受;在纪念方式和文化展现形式上, 应多采用互动的、体验性的表现手法, 给人放松的心理体验等。

3.4.3 景观人性化

我国革命烈士陵园的景观通常都是庄严、肃穆、高大的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 给人以威慑, 从而使人们产生敬佩、瞻仰之情, 主要表现在景观格局的规划宏大、景观小品尺寸的高大上。进行人性化的景观设计拉近人与革命时代人、事、物的距离, 而且还能让人感受到平等、亲近, 从而更容易走进革命时代, 切身感受当时的革命人物、革命故事和革命事迹。

4 结语

革命烈士陵园是传统纪念文化和革命文化精神的承载场所, 烈士陵园的园林化以轻松的形式展现深厚的文化内涵, 才能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愉悦体验, 从而达到保护与开发,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统一。新型陵园应该突破时空界限, 令人怀念历史, 研究历史, 并延续着融入人类文化情感的历史文脉, 现代陵园在园林化的过程中, 应注重可持续发展、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以人为本, 除了重视人的感受外更要重视人与周边环境的双向互动关系, 人和环境的和谐发展才是持久的, 才能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 达到保护与开发,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统一。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陵园类纪念性景观也在进行着深刻的变革, 也有了多元化的、丰富多彩的新的表现, 人们消费理念的转变和对休闲要求的不断提高, 传统革命烈士陵园的建设、功能、管理已无法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陵园规划设计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园林化、艺术化、人文化成为陵园规划设计的发展方向。陵园规划设计既有其本身的特殊性, 同时也要结合时代特征, 为陵园的长期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海丰县莲花山红军烈士陵园落成 篇8

海丰县莲花山红军烈士陵园是在海丰县莲花山红军墓原址上进行重建扩建的民心工程,总投资2000多万元,占地20199平方米。海丰县把原红军墓800多位红军烈士遗骸与海丰县内部分地方抗日抗战武装、“两纵”等1000多位零散烈士遗骸一同安葬,建设成环境幽美、静肃、雄壮的红军烈士陵园,更好地突出了红色基地的重要功能,让英烈的革命精神激励广大人民向着和平、自由、美好的明天英勇奋斗,勇往直前。

海丰县莲花山红军墓始建于1958年5月,1986年6月重修。红军墓面积只有几百平方米,墓园内有纪念碑一座,墓园安息的是参加南昌起义的红二师、广州起义的红四师和红军49团等在莲花山周边战斗中壮烈捐躯的868位烈士。2012年,海丰县人民政府立项批准建设海丰县莲花山红军烈士陵园,2013年3月筹备动工,2014年6月正式动工。

1921年7月,彭湃同志在海丰传播马列主义,点燃革命火种,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席卷全中国。南昌起义失败后,1927年10月初,周恩来、叶挺、聂荣臻、彭湃、贺龙、林伯渠、刘伯承、恽代英、吴玉章、李立三、谭平山等转战来到海陆丰。叶挺的二十四师1300多人由董朗率领下,也于10月9日来到海丰,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第四团。红二师参加了海陆丰第三次武装起义,于11月1日和5日克复海、陆两县城。接着于11月中旬成立海陆丰苏维埃政府,创建了全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1928年1月5日,由叶镛、袁裕、徐向前率领的红四师到达海丰,为巩固发展海陆丰苏维埃政权作出了贡献。红二师、红四师和第49团、海陆丰农民武装部队同海丰人民一道,坚持了英勇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为巩固红色政权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从1921年7月起,海陆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旗帜,三次起义,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工农民主政权。从1927年至1935年,红军战士与海陆丰人民坚持武装斗争8年,在中国革命史册上谱写了光辉篇章;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海陆丰人民再谱写出一曲曲英雄赞歌。

海丰县莲花山红军烈士陵园既是历史的见证,又是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更好的教材,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更好地让革命先烈的精神激励海丰人民向着和平、自由、美好的道路勇往直前,在改革和发展的大潮中,同心协力推进海丰振兴发展,为海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

参观烈士陵园有感 篇9

走进大门,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纪念碑,这座纪念碑铸成一把刺刀和一把剑的模样,20多米高,就像两个在风中伫立的战士保卫着我们的家园。我凝视着它,行了个注目礼。

进入革命先烈纪念馆,那里面的历史资料多得让我眼花瞭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纪念厅中,祖晨烈士的遗言十分引人注目,熠熠生辉:“同志们!难友们!这没有什么关系,革命的细胞是新陈代谢的,永远死不完的,好好干下去吧!”他的事迹更加感人————他被捕之前积极抗击敌人;入狱之后,不但没有屈服,还能鼓励难友们一起抗敌;在不久后,他从容不迫地走向了刑场,说出了他感人的遗言!在那里还有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萧楚女。1921年他来到宣城,与恽代英创建了宣城中学,后他因发起纪念“五一”劳动节活动遭到告密,不得不离开,被蒋介*拖入监房,不久被处决。面对死亡他从容不迫,和同伴们唱着《国际歌》,宁死不屈。

革命物品展示橱窗里,我看到了更多的革命物品、烈士遗物。有祖晨烈士的家书、向阳烈士沾满血迹的半年总结、敌人杀害向阳烈士的子弹头、中共宣城党委机关用过的桌椅……

没有烈士们的英勇献身,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我想告诉烈士们,谢谢你们!现在和平已经到来,你们的英灵可以安息了。

参观烈士陵园策划书 篇10

活动主题: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情怀

活动时间:12月初,14周至15周间天气晴好的某天

活动形式:参观濮塘烈士陵园

活动背景:74年前的“一二·九”运动是我国抗日救亡运动的一面光辉旗帜,是学生运动史上的光辉一页。正值我国建国六十周年之际,这个特殊的充分体现大学生爱国热情的日子显得极为重要。在此,我们邓研会特组织策划此次烈士陵园的参观活动,借缅怀先烈、重温历史来增强我们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参与人员:校邓研会中心组成员以及十三个院中各个院的邓研会中心组成员

活动方案:

1.全体参与人员在当日早上9点于学校正门集合,一起乘车去濮塘烈士陵园。

2.在烈士陵园门口下车,各院自行整队,依次进入参观。

3.在烈士陵前,各院邓研会会长带领本院学生重温入团宣言。

4.由校邓研会会长带领集体向烈士献花、默哀并三鞠躬。

5.两个小时自由参观活动时间。

6.自由活动结束后,重新集合,进行知识问答互动环节。

7.集体合影留念。

8.乘车返校,活动结束。

活动准备:活动前联系好车辆及烈士陵园工作人员,准备好活动所需物品:团旗、校旗、照相机、鲜花、小礼品等,通知到位、确保参与人员当日准时到达集合地点。各院会长带好自己学院的旗帜,组织好自己院的同学。

活动要求:

1.参与人员要有很高的集体主义,不能随意、散漫,及时到达指定地点,尽量不要单独出走。

2.烈士陵园是个严肃的地方,我们要体现当代大学生的良好素质,保持好秩序。

3.由于是外出活动,参与人员要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

活动预算:

车费:350*4=1400元

鲜花:200元

礼品:50元

参观“烈士陵园” 篇11

塞北革命英雄烈士陵园位于朔州市朔城区, 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山西省塞北地区重要的抗日革命基地之一。新建的烈士陵园和革命英雄纪念馆将成为塞北地区纪念抗战的重要标志和红色旅游的重要组成。

1 项目概况

塞北革命英雄烈士陵园位于朔州市朔城区, 总占地65 700 m2, 南北长约361 m, 东西长约182 m, 南北西三面临路, 场地内部较为平整, 整体呈北高南低;塞北革命英雄纪念馆位于整个烈士陵园的北侧, 纪念馆为两层建筑, 总建筑面积约3 520 m2。

2 烈士陵园总平面布局

2.1 总平面设计原则

烈士陵园的布局应首先考虑其纪念场地的性质和整体参观流线的顺畅。本案的用地为矩形场地, 在设计时按中轴对称布置, 强调“一轴三场”, “一轴”既是场地中轴也是景观主轴, “三场”指入口广场、碑前广场、馆前广场, 主要建筑及广场均设置在中轴线上, 强调其庄重性和纪念感。整个场地的布局按入口广场→主入口→带形走道→碑前广场→纪念碑→馆前广场→纪念馆→烈士碑林 (馆两侧) 的顺序设置, 也符合参观流线, 整个区域排列有序, 层次分明 (见图1) 。

2.2 交通流线设计

本案的交通流线在设计初期就确定了最大化人车分流的主导思想, 参观人员车辆集中停放在南侧入口广场, 车辆不得进入陵园;园区车辆由北侧入口进入, 停靠于纪念馆北侧, 尽量避开参观流线。参观流线由南到北, 围绕主轴线和广场空间序列来组织, 疏密有致, 相辅相成。参观流线是本次规划的重点, 在结合纪念馆专业人员的意见后, 我们设置的整体参观流线如下:由入口广场进入烈士陵园, 在入口处就可以看到大门、纪念碑和纪念馆;进入大门沿带状走道到达纪念碑前, 这里设计带状走道是采取了先抑后扬的手法, 调整参观者的心理。参观完纪念碑后来到纪念馆前广场, 排列有序的石柱有现实和心理的双重引导作用, 进入纪念馆的同时也回到了那个革命烈士流血牺牲的战争年代, 参观完纪念馆可自行进入纪念馆两侧的烈士碑林, 缅怀和追忆革命烈士, 最后可在场地两侧的景观林带中休闲放松一下, 结束整个参观。

2.3 景观绿化设计

陵园的景观设计主要突出纪念场地的特殊性, 强调庄重肃穆, 营造场地氛围。景观绿化主要分为集中绿化和装饰性景观绿化两种, 场地两侧均为集中绿化景观, 以草地和灌木为主, 布置林间小道和休闲凉亭, 主要用于游客休闲;入口的带形走道和广场四周设置装饰性景观绿化, 以高大乔木为主, 主要用于衬托建筑和营造场地氛围, 结合景观局部设置休息座椅。

3 主入口及纪念馆单体方案

3.1 主入口大门设计

主入口为开敞式大门, 以烽火台的形式建造, 全部采用石材, 底部为毛石, 上部为光面石材。整个造型和纪念馆相统一, 代表积极向上坚忍不拔的革命精神。

3.2 纪念馆单体设计

1) 立面造型。作为纪念性建筑, 其造型的象征性是极其重要的, 在造型和立面处理上我们的设计主要体现了两个方面特点:a.沉重的历史感和地域文脉的传承:建筑整体造型由古烽火台和关口抽象而成, 外部材料以当地条石为主, 配以汉白玉和古铜构件, 尽可能少的布置窗洞, 使整个建筑墩实厚重而不失细部处理, 拥有明显的塞北地域特性和历史文脉。b.积极向上的革命精神和红色政权的体现:建筑采用中国古典高台建筑手法, 层层向上的体形和丰富的室内外空间相结合, 既体现了积极向上的革命精神也增加了参观流线的趣味性;建筑中心设置的革命红墙既是入口的引导标志, 也象征着革命烈士流血牺牲所保卫的红色政权 (见图2, 图3) 。

2) 平面布局。平面布局是以参观流线为依据, 以四个主要展厅为主, 配以影音展厅, 多功能中厅和休息厅, 结合辅助设施和办公库房等。其中一层为储藏区, 影音展厅, 办公区, 多功能中厅和二号、三号展厅;二层为平台广场, 入口序言厅和一号、四号展厅。

3) 参观流线。纪念馆作为参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通过设计来引导参观者的参观路线和感受。从馆前广场沿柱廊上到高台之上, 地上是革命题材的雕刻, 面前是鲜红的序言墙, 一切都是为了营造参观革命纪念馆的气氛, 给参观者以心理暗示。设在二层的入口是半开敞的序言厅, 由入口进入二层的一号展厅, 参观后经左侧楼梯来到一层, 参观完一层的各个展厅后再经右侧楼梯来到二层的四号展厅结束馆内参观。这里特别要提到我们设计的屋顶采光带, 它对应的正是两个主要参观楼梯和休息中厅, 既满足了采光的需要, 也通过光影关系丰富了室内空间。先上再下再上的参观流线是我们有意设计的, 在参观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增加了参观的时间和趣味性, 展厅与展厅中的过渡空间既给参观者以休息的时间也给了参观者思考的空间。

4) 无障碍设计。在一层入口设置残疾人坡道, 通过专供残疾人使用的电梯可到达二层, 一层、二层均设有残疾人专用卫生间的设施, 室外设有残疾人专用停车位, 方便残疾人参观。

4 结语

塞北革命英雄烈士陵园及纪念馆现已建成投入使用, 陵园工作人员及参观人员均对设计给予了高度评价, 同时也希望我们的设计能为今后的纪念馆建筑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摘要:对塞北革命英雄烈士陵园及纪念馆单体方案设计进行了分析, 并对整个园区的布置、参观流线及纪念馆单体方案的功能和造型分别进行了介绍, 以期为纪念馆的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参观烈士陵园策划原稿 篇12

一、活动主题:

追忆革命历史丰碑,传承高尚革新精神

二、活动目的:

清明节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具人文历史的节日,人们在清明怀念逝者,祭祀祖先,缅怀烈士。为了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引导大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举办此次清明扫墓活动,希望借扫墓之际回顾历史,重温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以此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三、主办单位、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军事爱好者协会

四、面向对象

协会所有人员,重点11届学生

五、活动时间

2012年4月1日星期日

六、活动地点:

常州市烈士陵园

七、活动流程:

1、同学们请在8:40前解决早餐问题;届时请同学们务必带上协会

胸牌在学校南门口集合。必要时,自带点水。集体出发.。

2、活动过程:08:40至12:00

活动部分:参观烈士陵园,扫墓

到时,大家一起参观,遵守相关纪律,不要私自脱离组织。我们请园内人员给同学们讲解烈士们的先进事迹,请严肃认真听讲,回来写一份参观感悟。参观结束后,我们大家一起合影留念。

3、活动后:

活动后 负责人清点人数,安全返回。

负责人:

参观烈士陵园800心得 篇13

走进陵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很大的碑文,上头隐约写着几个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看到这几个字,不经意间就回想起几个月前我们去参观宜昌的烈士陵园,同样有这几个大字,这八个大字似乎铭记在了我的心里,走过碑文看碑的后面,有这样一句当地民谣:“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说实话,虽然不明白这句民谣是什么意思,但念上一念觉得也蛮有意思,念着念着便来到了第一个纪念馆,这个纪念馆是我们要参观的三个纪念馆中最大的一个,走进这第一个纪念馆,看到的是刻有七个人的雕像,之后往里走,各种资料、文字、图画、名言、和物品映入眼帘,我第一眼看到毛主席说的一句话“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我虽不知这句到底隐含了什么意思,但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看着这些资料,当年那些战斗的画面似乎就在眼前。再往前走看到董必武先生的一句名言:“国家没有法制,就不能成为一个国家”。是呀,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法律,那么这个国家的成立还有什么意义可言看着看着,便来到了第一个纪念馆的最终一个展厅,墙壁上有200多个将军的名字和遗像,中间有一个大的地图,图的上方挂着一个壁式电视,上头演绎着以前的战争景象,导游解说完后便带领我们来到

第二个纪念馆,这个纪念馆是专门为董必武老先生修的纪念馆,里面大多数都是关于他老人家的资料,事迹,名言,图画和物品。走进董必武纪念馆,首先看到的是一尊董必武老先生的遗像,之后便走进了展厅,这个纪念馆是三个纪念馆中第二大的馆所,导游带看我们继续往前走,我又看到了他老人家的一句名言:“建立新的政权,自然要创立法律、法令、规章、制度。”因为资料太多,我也不一一列举了,总之这些资料都是值得人们所明白的,参观完董必武老先生的纪念馆,我们便来到了李先念老人家的纪念馆,在里面我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余旭被批准为革命烈士 篇14

余旭是中国培养的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 是首位驾歼—10飞机飞上蓝天的女飞行员。余旭1986年出生于四川崇州, 2005年9月入伍, 先后飞过4种机型, 两次荣立三等功。

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介绍, 余旭曾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首都阅兵庆典上飞越天安门, 驾歼—10飞机在第十届、第十一届中国航展和空军航空开放活动上多次进行飞行表演。余旭还和战友们驾歼—10飞出国门进行过飞行表演。发言人表示, 余旭从一名四川农村女孩成长为共和国首位歼—10女飞行员, 挚爱飞行, 逐梦空天, 把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强军事业, 把无悔的青春融入了祖国空天。

七一参观烈士陵园有感 篇15

又一个建党节,又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6月30日,为缅怀先烈,弘扬革命传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党校全体党员来到北湖区保和镇太白洞村,参观太白洞烈士陵园,聆听革命烈士后代讲述烈士故事,重温入党誓词,再一次接受洗礼。

太白洞村,面积仅8.3平方公里,却涌现出了一大批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英雄,有名可考的就有30人。新落成的太白洞烈士陵园就坐落在太白洞村后山,一片郁郁葱葱中,一片布满了土壤芳香的土地,革命英雄们就是长眠在了这里。陵园弥漫着鲜花的清香,墓碑旁、纪念碑前,到处可见人们敬献的表示哀悼的菊花和花圈,这里的一切表明,这片土地上的后人们并没有忘记他们,并没有忘记这些为了中国这片土地的安宁与幸福而牺牲的英雄们。

我们的确要熟记义士先驱们的奉献与牺牲。“桃花雨红英雄泪,碧海丹霞志士心。今日神州看奋起,陵园千古慰忠魂。”在太白洞这方热土上,为了彻底埋葬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他们前赴后继,英勇作战,英勇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篇篇悲壮激越、可歌可泣的悲壮史诗。

我们的确要感谢义士先驱们的奉献与牺牲。仰望着那直指苍天的纪念碑,望着碑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烫金大字,我仿佛看到了太白洞村烈士们为了后辈们能过上幸福安定生活而英勇抗战的场景,联想到了无数革命先烈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无畏眼神,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我们的确要缅怀义士先驱们的奉献与牺牲。太白洞烈士陵园的建成,让太白洞烈士终于魂归故里,显现出北湖人民对革命烈士的无限崇敬和深情缅怀。越来越多听闻陵园建成,驱车来到陵园祭拜、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人们,正是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仰之情,感受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从而坚定奋起为中华之崛起。

参观西安烈士陵园策划书 篇16

活动名称:参观西安烈士陵园

活动单位:2009级数学3班

活动时间:2011年4月28日 2009级数学3班参观西安烈士陵园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主题:

扬先烈精神,颂爱国情怀

二、活动意义:

为缅怀革命英烈,继承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深化“感恩”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感,积极响应团支部,组织部关于建党九十周年主题活动的号召,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更好地发挥班级团支部和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不影响同学正常学习的前提下,由班委,班级团支部组织,举行了此次“扬先烈精神,颂爱国情怀”主题团日活动。本次活动在回忆红色先烈事迹的基础之上,谨记历史,引起同学们对历史的深思,增强爱国情怀,在学习到历史文化知识的同时,开拓了视野,丰富了大学生活。

三、活动可行性分析:

本次活动在安全方面,我们会高度警惕,注意安全,出行时遵守交通规则,服从组织管理,活动时保管好自己的财物,防止丢失;在场地方面,活动在烈士陵园中进行,有适合班级集体活动的场地;在经费方面,由于学校距离陵园较近,不需要乘车就可达到,故不需用交通费,活动中为先烈敬献花圈所需的费用在同学的经济承受范围之内;在时间方面,活动的时间安排在课余时间进行,不会占用同学的学习时间。综合以上条件,本次活动是可行的。

四、活动时间:

2011年4月28日

星期四

五、活动人员:

活动主要组织人员:王瑞强

王军

活动参加人员:2009级数学3班全体同学

六、活动流程:

1、参加活动人员于下午4:30在第五教学楼门前集合,在班委的统一安排下步行去烈士陵园。

2、达到烈士陵园后清点人员,联系园区工作人员,在有关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有秩序的参观烈士陵园。

3、参观完园区后,组织同学唱红歌,做演讲,谈谈感受,分享自己参观后的心得体会。

4、组织同学在事先制作好的活动主题横幅上签名,写下自己的感受。

5、活动的最后集体合影,党员协助班委组织同学有秩序的离开烈士陵园,安全的返回学校。

七、注意事项:

1、活动举行之前,相关人员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制作好主题横幅,联系好烈士陵园的相关工作人员。

2、前往烈士陵园的途中党员协助班委组织好同学,有秩序的、安全的行走。

3、参观陵园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爱护公物,爱护坏境,严格按照园区的相关规定进行参观。

4、活动中每位同学要服从统一的安排,同时每位同学要保持手机的畅通。

纪念烈士应成爱国主义教育常态 篇17

不崇尚英雄、不尊重英烈的民族,是没有希望和前途的民族。青少年不崇尚、不尊重英雄,很难造就英雄辈出的局面。我国选择在国庆节前夕开展公祭烈士纪念活动意义重大。它提醒国人伟大的共和国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名烈士用生命换来的。设立公祭烈士纪念日,对于教育系统而言,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载体,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形式,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有利契机,是激发广大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设立纪念日只是万里长征刚刚迈出第一步。如何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自愿地参与纪念活动,并且能真正受到感召、鼓舞和激励,才是更重要的。平时总听到有人抱怨爱国主义教育太虚,落不到实处。这次烈士纪念日的设立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千万不能让它流于形式、甚至连形式都没有。学校肩负着育人的重要使命,要利用设立烈士纪念日这一契机,提升爱国主义教育、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质量。

一是将纪念烈士教育当成一项长期工作来抓。纪念、缅怀、学习烈士不能仅仅限于纪念日这一天,过后就偃旗息鼓了。要积极构建长效机制,力求使教育活动常年坚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不但要认真策划好、组织好每年一度的纪念烈士日教育活动,还要将英烈教育融入学校教育过程之中。纪念活动和教育的内容要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特点,引导各年龄段、各层次的学生理解和认识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烈士事迹和烈士精神,帮助他们找到学习、弘扬烈士精神的切入点。

二是纪念活动要有形式但不拘于形式。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活动要贴近性强、互动性强和针对性强,力求多样化、个性化、便捷化。活动的覆盖面要广泛,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力争让人人参与。比如,幼儿园的孩子们可以戴朵小红花,小学生们可以讲讲烈士的故事,中学生们可以参观烈士的事迹展览,大学生们则可座谈、讨论、研究烈士的精神。纪念日刚刚设立,在这一方面还需要加紧探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三是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向烈士学习上。烈士是民族精神的

生动体现,是学生学习的楷模。要将纪念、祭奠活动和向烈士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校园媒体要加大报道力度,积极营造敬仰烈士、尊重烈士、向烈士学习的舆论氛围。要抓紧搜集、整理烈士事迹,为纪念烈士活动提供基本素材。要让烈士“活起来”“走下来”,让学生有亲近感,让他们能学、好学。

四是重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不能采取生硬的、简单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而要采取激励措施,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从中受到教育。可以面向学生征集反映烈士精神的文学艺术作品、微电影、微视频、微创作,鼓励他们走访烈士后代,采取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和传播烈士事迹。

上一篇:水电节约措施下一篇:一级建造师工作年限证明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