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20100

2024-08-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20100(精选10篇)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20100 篇1

1 婴儿期 (0~1岁) 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

此期患儿容易对环境和陌生人产生不信任感, 但当其生理需要得到满足时, 患儿的感受是愉快和良好的。护理此期患儿应注意及时满足患儿的各种需要, 密切观察患儿的饮食、大小便及衣着冷暖, 经常拥抱、触摸患儿, 建立与患儿之间的亲密感。患儿住院期间, 其父母往往焦虑、紧张、频繁的喊护士, 护理人员应理解患儿父母的心情, 多做解释安慰工作, 使患儿父母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2 幼儿期 (1~3岁) 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

幼儿期的患儿已能用语言同护理人员和小病友交流, 但其语言中枢发育不完善, 有很多护理人员听不懂的话语, 常常因为被误解而感到苦恼。一些病程长的患儿对护理人员特别敏感并大哭大闹, 甚至用嘴咬、辱骂护理人员。所以护理人员应面带微笑的迎接患儿, 并亲昵地叫患儿的名字, 和他们进行身体的接触, 给患儿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还应根据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教育分别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如耐心的讲解、在治疗以外的时间里增加与患儿的接触次数, 消除其抵触心理, 还应提醒父母不能因病而娇惯孩子, 可降低对孩子的教育性, 但不能放弃, 这样才不会因住院而影响孩子正常的身心发展。

3 学龄前期 (3~6、7岁) 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

此期患儿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 自我意识进一步完善, 患病时间比平时更加任性和依赖父母。有的患儿还会形成“病获益”心理, 平时得不到的食品和玩具在生病期间可以得到, 所以认为生病是好事, 从而夸大身体不适。护理人员对患儿父母应解释这种心理并使其父母正确对待孩子, 既不能过度纵容, 也不能打骂, 而要正确引导。作为护理人员应关心和爱护患儿, 与患儿交谈时要有同情心, 表现出对他们的关心、体贴, 进行静脉穿刺时, 可边找血管边与患儿交谈, 讲他爱听的话, 例如:你真勇敢, 打针不哭等话题, 转移患儿的注意力, 淡化穿刺带来的痛苦。要维护患儿的自尊心, 不能稍有不对就批评指责, 应对患儿多鼓励和表扬, 在病情许可下可带些喜欢的玩具在病房玩耍。

4 学龄期 (6、7~13、14岁) 患儿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

这一期间患儿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 有较强的自尊心和各种各样的自卑感。患儿最担心的不是患病, 而是离开老师和同学, 学习上会受到影响。由于性意识的发展, 患儿还会出现害羞心理。有些患儿怕愈后会傻或残疾, 会出现抑郁和逆反心理。对这些孩子做心理护理时, 要对他们做适当的解释, 帮助患儿了解自己的病情, 多与患儿交谈, 了解其学习和生活情况, 鼓励患儿鼓起勇气战胜疾病, 允许同伴好友来院探望、帮助补习功课, 充分为患儿创造一个就医的人文环境, 提供人性化服务。

5 临终前患儿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

年龄稍长的临终患儿往往有否认、幻想、愤怒、抑郁等一系列心理反应。当治疗无效、肉体痛苦难以承受时, 他会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 觉得命运对自己不公平而感到愤怒, 埋怨医生没有尽最大努力, 埋怨父母没有照顾好自己。当医护技术不能挽救一个孩子的生命时, 护理人员应以最大的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精神, 帮助孩子走完最后一段人生之路。患儿的去世会给其父母带来极大的痛苦, 护理人员还应做好其父母的工作, 当患儿父母要求与死去的患儿多待一些时间时, 应尽量满足其要求。

6 小结

作为儿科护士, 应将母爱服务始终贯穿于儿科护理工作中, 在熟练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 在工作之余学习一些儿科心理学知识和教育学知识。护理人员应尽到护士的职责, 起到教师的作用, 掌握不同的患儿家长的性格、文化背景、心理需要与反应, 正确处理与患儿家长的关系。通过对患儿实施以上心理护理, 明显的提高了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

摘要:目的 分析儿科患者心理特点, 探讨儿科患者心理护理。方法 对本院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收住的患儿, 按年龄段分别评估患儿的心理特点, 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 患儿的治愈率提高, 患儿和家长的满意度提高。结论 通过评估不同年龄段的患儿的心理特点, 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 能使患儿及家长顺利配合治疗, 提高了家长的满意度, 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心理压力与减压心理操 篇2

由于心理压力在人们的心理生活,乃至人们的整个健康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医学家和社会学家等,都对其十分重视。近年来,人们对于心理压力来源的研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展,发现现代人心理压力的来源有以下5个方面:

1、日常生活规律的改变:比如变迁新居,更换工作,转换学校,结婚成家,生儿育女,开始为人父母,等。

2、身体病痛或不舒服:包括自己所感到的生理疼痛,生病,或者是由于气候环境变化所引起的不适感,等。

3、抑郁或焦虑:由于某种事件或情景所引起的情绪低落和焦虑不安,以及由于个人的气质或性格所造成的长时期抑郁和焦虑。

4、遭受挫折:在生活和工作中所遇到的种种挫折与失意,以及动机受阻和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等。

5、矛盾和冲突:生活与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矛盾,会给我们带来内心的冲突,而内心的冲突又会产生心理压力。

对于沉重的心理压力,“减压心理操”可以全面消除紧张的情绪,有助于提高对思维过程的自我监控能力,恢复良好的工作效率。

静思卧养操用一种你认为最舒适的体姿,坐在高度适中的椅子上,让家人缓缓地按摩你的肩、颈部肌肉。其间,均匀的深呼吸,并轻微地转动头部。此时你注意力必须全部集中到放松的感觉上来,时间一般以15分钟左右为宜。可缓解工作时注意力不能很好地集中、思维凌乱等心理障碍。

耳部按摩操选择一种舒服的体姿平躺或静坐,然后闭上双眼,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耳朵。拇指在后,食指在前,自耳朵上部向内下部来回轻轻捏揉,约10分钟左右。可改善记忆力减退的状况。 提腿摸膝操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先平抬左腿,用右手摸左膝:再抬起右腿,换左手摸右膝,如此交叉练习3分钟。然后改做平行练习,即抬左腿,以左手摸左膝;再抬右腿,以右手摸右膝,持续练习3分钟。动作要舒缓,有韵律,眼睛保持平视,全身自然放松,类似于做广播体操的“整理运动”。由于大脑两半球对躯体功能实施对侧控制,即右半球控制躯体左侧,左半球监管躯体右侧,该练习可以促进两半球协调工作,缓解单侧用脑过度所引发的身心疲劳症状。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20100 篇3

我们应知道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是包括家长在内的其他人无法比拟的。正因为如此, 教师的教育态度与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明显而深远的。但是, 由于少数教师自身素质不高, 在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上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 这就会对学生的健康发展造成直接的不良影响。所以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教师首先要心理健康。

“教育者应先受教育”, 这是我们做好心育工作永恒不变的理念。因此, 要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大面积地科学地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 必须建设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掌握心理辅导技巧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对此, 我校采取了如下措施:

(1)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教师定期参加省、市、县相关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

(2) 建立集体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学习策略;掌握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

(3) 开展自我评价活动, 教师定期不定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自测, 并不断反思;

(4) 组织全员教师参加市、县举办的心理健康培训活动, 使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和能力不断得到强化。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与心理调适 篇4

一、认识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人进入老年阶段后,随着年龄的增加、生理的变化,心理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无论是老年人自身还是家人和社会,都需要对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有所了解。

1.老年人的认知变化。人到老年,感知觉能力会逐渐下降,听觉、视觉、味觉、嗅觉等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表现为感觉迟缓,对微弱的刺激物以及刺激物細微变化的感知能力有所减退,对事物的认识渐感模糊,注意力也难以长时间集中。同时,老年人记忆力的衰退会逐渐明显,多年以前的事情可能记忆犹新,而对眼前刚刚发生过的事情容易忘却,有时甚至会出现错构和虚构的现象。这些认知能力上的变化不仅会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同时也会给老年人带来一定的心理困扰,易产生挫败感,甚至会导致抑郁、焦虑等负面心理的产生。

2.老年人的智力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智力水平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减退,但这并不是全面性的。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是指人不依赖于文化和知识背景而对新事物学习的能力,如注意力、知识整合力、思维的敏捷性等;晶体智力则是指人后天习得的能力,与文化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关,如知识的广度、判断力等。人的流体智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而晶体智力优势仍存。老年人丰富的人生阅历、社会经验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有时甚至远胜于中青年人。而且有研究表明,老年人的智力仍然具有可塑性。所以,坚持用脑有利于老年人智力水平的促进和提高。

3.老年人的情绪情感变化。人到老年,由于生理、心理的退行性变化以及退休后角色、地位、社会交往的改变,比较容易产生失落感、疑虑感、孤独感、忧郁感、老朽感以及对死亡的忧虑等消极情绪。各种“丧失”是情绪体验的最重要的激发事件,随着生理功能的逐渐老化,一些疾病的出现,社会交往的减少以及丧偶、子女离家、好友病故等负面性生活事件的冲击,易导致老年人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和反应。

4.老年人的人格变化。有研究表明,人进入老年阶段后,个性可能发生变化。例如,因健康和生活状况产生的不安感;生活上的不完全适应产生的焦虑感:子女成家另住后产生的孤独寂寞感。有的老人猜疑心、嫉妒心加重,变得爱发牢骚,好管闲事,固执、刻板等。人到老年,个性虽然会发生某些变化,但基本的人格特征还是相对稳定的,即老年期的个体性格特点总体是中青年时期个性特点的继续,而且中青年时期不同的性格特点会对老年期的适应产生影响,如年轻时乐观开朗的人,年老时对事、对人也多持乐观的态度。

5.老年人的需要变化。心理学家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具有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以及自我实现5个层次的需要。老年人在这些层次方面的需要因其年龄阶段的特点具有特殊性。老年人步入人生的最后阶段,面对死亡的逐渐接近,远离病痛,健康长寿往往会成为普遍及首要的心理需求。离开熟悉的工作岗位及朝夕相处的同事朋友,孤独寂寞感会油然而生。他们渴望融入到群体中,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以得到归属感;家庭成为老年人的生活重心,追求天伦之乐,渴望家人团聚、儿女常回家看看,是爱的需要。但现阶段在一些独生子女家庭中,4个老人、两个成年子女、一个孙辈的倒三角式家庭结构以及成年子女与父母分居或在外地工作,导致空巢老人数量增加,一些老人希望有家人陪伴的愿望往往难以实现。老年人对于受尊重的需要也并未减少。有的人离退休之后失去了原有的权力、地位、荣誉等,加之身体状况的蜕变以及劳动能力的降低,不免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更加需要他人与社会的尊重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有的老年人越到老年期,实现自我价值、发挥余热的想法越强烈,其自我实现的需要仍然旺盛。

二、做好老年人的心理调适

临床心理学认为,一个人是否进入老年期,生理年龄只具有相对参考价值,而以是否出现老年心理问题和障碍,如记忆力减退、性格改变及更年期精神症状等作为认证标准。对老年人心理往往有两种观点:一是丧失期观,即进入老年期则进入了一生获得的丧失期,如社会地位、身体等;另一种观点则是毕生发展观,老年人有老年人的追求,有老年人的作为,有老年人的快乐。因此,老年人的心理调适,无论从心理学的角度或是从生活实践的角度看,提倡五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天伦之乐、与人同乐、助人为乐)都是很重要的。

1.知足常乐。人的一生,从青年到壮年再到老年,历经艰辛和磨砺,有拼搏、有辉煌、有挫折、有跌宕,无数印记留心头。人步入老年,离职退休了,昔日风光不再有,有某些失落感、惋惜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再过于纠结、苦闷那就大可不必。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调整自己的心态,用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崭新的人生阶段。其实完全可以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过去的拼搏赢得了社会的认可,获得了社会的回报,晚年生活有自尊、有自信,而且轻松自在,这就足够了。这样老年人才能享受生活,安度晚年。

2.自得其乐。所谓自得其乐,就是老年人要寻找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拥有了兴趣爱好,便可以从中找到无尽的快乐。也许你会说之前那么多年都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兴趣爱好,现在哪能这么容易找到?其实不然,老年人可以寻找和培养的兴趣爱好多种多样,比如去公园悠闲散步、观鱼赏花、打拳跳舞、吟诗作画、弹琴唱歌,或者打打麻将、下下象棋,还可以参加合唱团、舞蹈队、表演班等,这些都是很适合老年人培养的兴趣爱好。

3.天伦之乐。中青年时期在外拼搏了大半辈子,大量的精力放到了事业上,人到老年,正是回归家庭、享受亲情的时候。闲来无事做做家务,和老伴一起买菜做饭,帮助子女照顾和教育孙辈,从这些平凡的小事中完全可以体会到不平凡的快乐和幸福。假如子女因为工作、事业等原因漂泊在外,老年人也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经常与他们联系,同样可以获得近在咫尺的快乐。多和家人沟通和交流,从中享受天伦之乐,是老年人获得情感支持的主要方式。

4.与人同乐。老年人退出工作岗位回归家庭,并不等于要疏远社会,更不能脱离社会。老年人离退休了,放下了工作或生产重担,与其待在家里烦闷,不如走出家门多交些朋友,构建人生的“第二社会圈”,与志趣相投的人成为朋友,结成新的活动团队,进行一些有益身心的文化体育活动。老年人要学得随和一些、开朗一点,热情主动与人交往。与人接触多了,交往久了,生人成熟人,熟人成朋友,老年阶段的生活自然会愉快很多。

5.助人为乐。人到老年,尽管没有了固定工作岗位,但仍然大有可为,例如,关心青少年成长、参与一些公益活动等。其实许多老年人都怀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许多老同志积极地为社会奉献余热,服务大众,帮助他人,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助人必能增加自己的快乐。

老年期是人生的必经阶段,同样也是历经沧桑和风雨后迎来的美好夕阳红。用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用积极的理念体验人生,培养“五乐”精神,晚年同样可以体验到幸福和快乐。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20100 篇5

一、对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的解读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的专门课程。它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更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它还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使学生能自我防范、心理障碍诊断、进而自助和求助心理老师及他人。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开宗明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1996年,联合国专家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与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能正确调节自身器官、并能处理好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心理咨询与心理保健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咨询是指咨询师就来访者自身发展或适应方面的困难,在为其提供能够自如进行心理交流的气氛中,运用专门的心理学方法,通过疑义解惑、忠告建议等方式以帮助、指导、启发来访者发现并利用其潜在的积极因素,处理和解决自己的问题或困难,使心理机能得以调整和提高的活动过程。

心理咨询重视挖掘咨客自身资源,强调发展自助能力。但许多人对此有误解,认为去咨询的人都有心理疾病。所以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解除顾虑,让学生明白心理咨询同患感冒类似,要及时清除心理垃圾。

二、高校心理健康及心理咨询现状

大部分高校主要通过心理健康选修课全面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各类专题讲座,同时辅以个体的心理测评、辅导和咨询。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选修课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都接受心理健康知识的系统的普及,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却十分突出,如学习问题(包括厌学)、考试焦虑、人际交往、神经衰弱(包括失眠、焦虑症、交往恐怖症等)、适应问题、个性发展问题、情感问题、网瘾问题、毕业与就业压力问题等等。

第二,在师资配置培训上欠佳。存在专业人员不足,专业素质、能力不足的问题,工作中专业能力不够,针对性不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第三,心理咨询室工作的开展需要各种形式的活动为学生服务。但工作人员都是兼职,不完全具备相应的资格能力,不能专心而热情的搞心理咨询研究工作,使心理咨询保健工作流于形式。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疏通和化解。

第四,有些高校尽管对学生进行了心理测评,但没有及时分析,向学生辅导员反馈信息,达不到预期测评效果。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通过对数千名大学生和数十名著名历史人物的具体研究,归纳出心理健康者或自我实现者的15个特征:对现实世界有敏锐的洞察力;能接受自己、他人和现实;言行坦率、自然和纯真;不过分关注自己,而以问题为中心;具有超然于世的品格和独处的需要;独立自主;时常有新鲜感;常常能体会到狂喜、惊异和崇高等所谓“高峰体验”;对人类充满深厚的爱;其亲密朋友不多,但感情深厚;具有民主的态度;具有很强的道德感;有幽默感;创造性;不盲从。诚然,这些心理特征具有一定的理想性,世界上多数人并不完全具备这些特征。但是,我们可以把这些特征作为心理教育的最高目标。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措施

1.加大师资建设工作力度,保证经费,配备专业人员

学院领导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咨询老师的资格,让有能力、有专业、有爱心的老师牵头做这项工作,同时要保证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有关经费的投入。

心理咨询员的继续培训、个人分析、系统训练乃至督导是作为一名合格咨询员所必备的,心理咨询员的业务能力、个人经历和对于自己的认识对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不仅要创造条件进行系统的现有心理咨询员的职业培训,还要取得相应的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

2.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应向全校一年级学生开设,应成为学生的公共必修课。通过课堂传授,使全校大学生系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强化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增强自我诊断或防范心理问题的能力。

3.适时举办专题讲座和活动,定期征集“心理辅导老师的话”

为了提高学生对身体、心理认识,珍惜生命,健康成长,学院应支持相关部门举办各类讲座,如“生命和安全”、“平安和谐大家谈”、“挫折与人生”、“女性与情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新生综合症及其调适”等等国旗下讲话、知识竞赛、主题班会或讲座。要有的放矢地向师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指导与服务。

每个学期初,心理机构应设计好“心理辅导老师的话”安排表,写好周次、时间、辅导教师、辅导内容。要求教师根据主题安排选取材料,写到记录本上,并于每周一课间操前将版面内容更新。使其成为学生真正的心灵鸡汤。

4.拓展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延伸服务,及时反馈学生心理测评信息

咨询中心利用各种形式面向学生拓展课外指导的空间。咨询中心在校园网上应开辟心理咨询网页,延伸心理健康教育的时空范围。同时开设心理健康知识库、免费心理测试、网上心理咨询等项目,并与一些国内外著名心理网站链接,广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及时为大学生排忧解难,比较容易为同学所接受。利用校报等媒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咨询中心在校报上开辟“心灵绿洲”专栏,定期为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

5.积极开展对学生工作队伍从业人员的培训,指导成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

利用业余时间,开设专题讲座,对学生工作队伍从业人员(包括总支副书记、辅导员)及班级心理委员讲解心理知识,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水平和知识技能,以壮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

学生心理协会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搭建了一个平台和载体,是大学生自我预防心理疾病的学生社团。其宗旨是“学习研究心理健康理论,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6.构建三级心理健康教育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系统

第一级:班级设立心理健康委员,开展朋辈心理互助。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团员的作用,广泛联系同学,加强思想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态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班主任、辅导员、总支书记报告或向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求助。

第二级:院党政干部、教师,关爱学生,密切关注重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院总支有针对性地与学生谈话,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对重要情况,立即向学校领导、有关部门报告,及时为学生提供帮助,进行危机干预。

第三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学生工作处、心理健康教研室及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及时组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筛查出需要主动跟踪的对象,指导相关部门人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进行及时处理、疏导和危机干预。

7.开通“心语”广播节目,订阅相关报刊杂志

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如校园广播站,应开辟“心语”专栏,定期在每周二、四的“心语”节目中,播送励志美文、心理健康知识等,并在节目中解答学生中有代表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心理认知水平。还可开展学生思想状况问卷调查、组织班主任召开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学习与做人”思想教育,效果良好。可在校刊《荟萃》上开辟“心理辅导老师的话”和“悄悄话信箱”专栏。每期都登载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话语,既宣传了学校,扩大了影响,也使学生从中受益,使其成为学校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为了丰富学生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心育技能,应订购相关报刊杂志,以扩大心理认识视野,增强育人能力。

8.搭建学生家长沟通平台,丰富沟通渠道

一是可通过开设“家长心理课堂”、开通家长咨询电话,取得家长的信任、理解和配合,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二是利用各种纪念日设立了“成长感恩节”,使同学们学会感激所有帮助自己成长的人;学校还可向家长发放“心灵绿卡”,公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电话,鼓励家长就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主动与学校沟通和咨询,促进了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

三是建立心理咨询家庭访问制,提高家长的情绪管理能力。

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任重而道远,作为专职老师,要不断学习,掌握过硬的理论方法和实用技巧,在实践中注重总结提高,耐心细致,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激励学生不断努力,或舒解他们的烦闷,启迪他们的心灵,就一定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20100 篇6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带来了观念的更新、思想的转变、家庭结构的变化, 目前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容乐观。教育部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明确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积极组织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坚持以育人为本, 根据中职校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发展的特殊性, 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与各种环境的相互作用中, 在内外条件许可范围内, 能不断调整自身心理结构, 自觉保持心理上的正常或良好适应性的一种持续而积极的心理功能状态。

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1.智力正常;2.保持良好的情绪;3.人际关系和谐;4.有良好的意志品质;5.行为反映协调。

二、当前中职生的主要心理问题

1. 学习困难引起的心理障碍。

中职生大多是因为初中成绩不好, 考不上普通高中而进入中职校的。进来以后, 发现职校不是原来想象的那样只会动手就可以, 实际上, 有些科目没有一定的基础很难学进去, 于是造成了学习困难, 形成心理障碍。

2. 人际关系障碍引起的焦虑。

学生的人际关系有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学关系、异性交往关系等, 人际关系处理不好会引起冲突, 令双方关系紧张, 因而引起心理上的焦虑。

3. 自我意识偏颇。

中职生自我意识明显增强, 不甘寂寞, 有强烈的参与意识, 但又心理闭锁。部分学生活泼、热情, 但容易急躁、激动, 感情用事, 不善于用意志控制自己的感情。还有的对自己认识不正确、自卑、自负、以自我为中心、孤独、易妒忌等等。

4. 行为障碍。

行为障碍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如:1.不良动作习惯;2.退缩性行为;3.攻击性行为。还有过度迷恋网络游戏、爱慕虚荣、扮酷等。

三、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 学生自身身心问题。

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 他们既要经历青春期的生理巨变, 也要经历心理发展的种种困惑。其次, 学生个体所拥有的知识、经验及其对社会的认识也对其心理健康有重大影响。

2. 家庭教育环境与行为。

家庭是学生个体心理健康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环境。家庭成员的观念、态度, 家庭情感氛围、教养方式、亲子关系以及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乃至其婚姻状况等, 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形成与发展都有深刻的影响。

3. 学校环境。

学校教育中的方方面面, 如教育理念、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及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等,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都有极大的影响。

4. 社会风气。

社会转型时期的发展变化所引起的文化矛盾和价值冲撞, 造成了学生的心理冲突或心理问题。社会上人们的言行表现、人际关系也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

四、中职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 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让学生扩大信息视野。社会科学类课程不仅涉及丰富的观察、想象、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推理等能力, 而且需要较强的社会认知能力。自然科学类课程特别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培养。通过教师有意识的渗透和引导, 可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一丝不苟的学风, 并形成认真、细致、耐心、踏实等良好的性格特征。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 信息交流日益频繁, 学生见多识广, 视野开阔, 他们对新鲜事物热心好奇, 并积极探究。但由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完全形成, 对事物的辨别力、鉴别力还不强, 加之客观现实的错综复杂, 因而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不够全面, 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出现认识的混乱。教师应借助各学科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同时对社会上的各种现象作全面的分析, 引导学生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 提高正确筛选、吸收信息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2) 在德育工作、学生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会学生克制激情。中职学生的情感极容易受外界的影响, 容易发生冲动、波动, 他们的情绪、情感总在两极摆动, 不能冷静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或者难以及时地用理智加以控制。解决这一问题, 就要经常给学生做思想工作, 帮助他们分析此时的心理状态, 用案例和事实说服教育他们, 使他们学会用理智控制情感, 遇事不急躁, 冷静处理。

(3) 在宿舍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中职学校有多半学生是住宿的, 宿舍是培养、形成和维护学生良好心理的重要场所。职业学校要以宿舍为载体, 大力倡导宿舍文化, 把宿舍管理制度巧妙融入宿舍文化中, 使学生耳濡目染, 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让学生没有抵触情绪, 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性。

(4) 在校园环境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和谐的外部环境对学生心理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在心理教育中要善于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 有意识地通过改善物质文化设施来净化学生的心理环境, 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独特的魅力。

此外, 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营造宽松育人的氛围, 塑造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

2. 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并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

(1)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

(2) 开展个别心理咨询与辅导, 通过教师和学生一对一的沟通方式, 让那些寻求帮助的学生找到心灵的慰藉, 得到同情安慰。教师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 排除其心理困扰, 并对有关的心理问题进行诊断、矫治。当学生遇到心理困惑的时候, 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来获得心灵疏导。

3. 建立家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首先, 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强化全体教师对自身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提高教师的职业修养和心理健康水平, 提倡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善于应用心理学原理, 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认真备好课;上课时调节自身的心态, 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环境, 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和愉悦的情境中学到有用的知识。其次, 要发动、指导家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和联系, 帮助家长及其他家庭成员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20100 篇7

失落感:因老年人社会角色出现改变,心理上会有严重落差以及失落感,主要表现为莫名的急躁、易怒、抑郁等,甚至部分老年人因为一点误会就动怒、发脾气,对周围所有的事情均看不惯或者表现为情绪低落、沉默寡言、表情冷漠等,对任何事情都无动于衷或者提不起兴趣。

孤独感:因大部分老年人均属于离退休、独居等状态,甚至部分因丧偶、儿女结婚等,人际交往活动显著减少,并且因家庭地位、社会地位出现转变,患者身体、心理等原因导致行动不便、交往不便,闲暇时间增多,使得其在心理上出现寂寞、空虚,甚至部分老年人出现隔绝感或者孤独感,表现严重的老年人群甚至会出现烦躁心理。

抑郁:有相关研究指出,老年人最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就是抑郁,随着老年人机体衰老,情绪也逐渐出现一定变化,甚至部分老年人因疾病、家庭等因素产生轻生念头[1];部分老年人长期生活单调、面对疾病困扰、生活方式变化、内心空虚等,导致老年人出现悲观、失望以及心理抑郁。

依赖感:因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身体机能会逐渐下降,在心理上以及体力上均会对他人形成依赖,如患病后会迫切想要得到别人同情并且寻找心理寄托和安慰,希望子女均能陪伴在身边照料自己,安慰自己,把自己当作患者角色,所以会对身边人产生强烈依赖感。

恐惧感:因老年人群生理机能和心理承受能力逐渐下降,看着自己以往的同事、亲朋好友患病或者去世等因素,担心自己患病,久而久之出现严重的心理负担,出现恐惧感及忧虑感,表现为急躁、冷漠现象,部分老年人群经济条件较差并且不愿意增加儿女负担,所以即使患病也不愿接受治疗,从而导致疾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加重了心理恐惧感。

原因分析

人口普查显示,当前我国老年人群的人口总数量已经接近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5%,这预示着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2]。所以老年人心理状态、生理状态、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当前需要迫切研究的问题。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焦虑及抑郁,分析后我们认为出现该现象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首先,老年人面临着生活质量下降、丧偶等,没有信心独自面对生活;其次,老年人通常年龄较大,免疫系统功能和身体器官功能均在逐渐下降,所以容易出现体弱多病的现象;最后,老年人因活动不便等原因,人际交往活动逐步减少,如果存在邻里矛盾、家庭矛盾,更容易导致老年人出现焦虑及抑郁状态。

心理护理干预对策

在社区内建立老年人心理咨询室:要改善老年人群现有的心理状态,就要完善基层卫生部门建设,社会、政府、社区等部门,要及时关注基层心理咨询室的建设、老年人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从财力及政策上对基层卫生部门进行有效支持。同时要对基层社区内的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定期开展相关讲座,在社区内对心理卫生健康的有关知识加强宣传,并且要在社区内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保证心理咨询师可顺利帮助老年人群解决心理上存在的各种问题,使其度过人生中的每一个阶段,辅导老年人积极面对生活中有可能突然出现的状态,将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逐渐提高。

心理护理干预:因老年人属于特殊群体,所以要对老年人进行合理的心理护理,首先要正确认识到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因老年人的幸福感、生活等受到心理、生理及社会的影响,所以对患者心理干预前首先要保证患者有健康生活方式、定期锻炼及足够营养,并且要按照衰老程度对患者实施健康老龄化的方式应对衰老。通常情况下对老年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包括:首先,与老年人建立完善、紧密、互相信赖的关系;其次,为老年人创建良好的休养及生活环境;再次,完善对老年人的心理支持系统;最后,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治疗性的心理护理包括心理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及时纠正错误的认知状态,疏导不良情绪,有效改善并且纠正其不良的生活习惯。

通常情况下对老年人进行心理护理的目标是促进有疾病的老年人及时康复,但是这个目标在目前比较难实现。有学者指出,心理护理干预是促进老年人的心理上的发展与健康,但是从护理人员的角度来讲,已经超越了实际操作存在的可能性[3]。目前临床上对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均是以“改善生存质量”为目标,帮助老年人在自身条件下有最放松的心态,将其心理状态有效改善以及调整,保证老年人即使在患有严重疾病并且无法治愈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保有乐观、积极的心态[4]。

随着老年人逐渐从工作岗位上告退,产生多种不适应、焦虑,均会使老年人存在无用感、无力感、无望感及无助感。所以在心理护理干预以前就要按照老年人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等综合因素判断其到底存在何种心理问题,如仅表现为一般的心理问题,仅采取一般心理护理即可,如心理健康指导、心理支持、构建良好关系等形式,增加老年人的幸福感与安全感。如老年人有长时间持续性的严重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对正常社会功能造成破坏,则考虑对该类人群实施治疗性心理干预,使用心理治疗方法帮助老年人群,帮助其认知功能不断改善并且辅助老年人群及时纠正不良生活行为。如老年人有严重心理障碍,要及时邀请专业心理专家进行联合治疗,从而帮助老年人及时恢复健康状态。

总之,对老年人群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和心理咨询,需要临床人员对老年人出现的具体心理健康情况进行分析,帮助老年人在自身条件下获取最放松的身心状态,使用健康心理理论选择合理护理方案,从而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庞久玲.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领悟社会支持影响的临床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2):1129-1131.

[2]吴少芳.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肺气肿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44-45.

[3]杨正侠.老年消化系肿瘤患者抑郁心理的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0):69-70.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20100 篇8

关键字 高职学生 心理发展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1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意义

1.1 重视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内容

在现代意义上,人的健康是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之和,心理健康是现代人的必备条件和基本要求。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方式,也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1.2 重视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和智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能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朝气蓬勃的精神和愉悦的心理,激发大学生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并实现角色转换,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自身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1.3 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大学生自身修养的需要,又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共同推进,为共同目标发挥着各自的教育特点。

2 高职院校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2.1 高职学生的自卑心理

2.1.1 盲目看待高职院校的层次定位,理想与现实失衡

自从2000年高校扩招以来,高职院校的招生分数不是很高,许多高中阶段学习成绩很好但因考试失误或成绩中等的学生因填报志愿不当等最后走进了高职院校,有的是混文凭来上大学的,还有的是对录取专业不感兴趣来勉强上学的。理想与现实的失衡,使某些大学生陷入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之中,产生自卑心理。

2.1.2 人际交往出现障碍

人际关系不协调甚至紧张是学生最常见的心理困扰,也是高职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面对的最苦恼的问题之一。

2.1.3 开学适应和毕业择业的心理落差

这种心理落差主要表现为冲动敌对、自卑胆怯、消极悲观、敏感多疑和狭隘嫉妒等。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前, 都有一种潜在的危机感, 社会激烈的就业竞争, 使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在毕业前夕,这种压力表现尤为明显。

2.1.4 不能正视自身外在形象,文体水平、家家庭状况等差异

存在自卑心理的高职大学生表现为怯懦、焦虑和抑郁。有些同学因为自卑心理产生的困扰无法宣泄而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不能自拔。

2.2 高职学生的惰性心理

这些有惰性心理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对什么都抱无所谓心态,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来,得过且过。从表面上看,有惰性心理的人很轻松,其实,他们内心焦虑,存在内疚、自责、后悔等心理,但往往无力自拔,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只能面对问题时袖手旁观。

2.3 高职学生的焦虑心理

高职学生刚入校时,很多都心怀憧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早日成才,考取专升本或在社会上谋求到一个理想职位。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部分高职学生逐渐感到,由于以前基础差,学习比较吃力,无法达到自己预定的目标。

2.4 高职学生的困惑心理

2.4.1 自我价值实现的矛盾

三年高职的学生正值独立意识向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和增强的时候,他们喜欢表现自己,渴望得到尊重,得到认可。但可能由于期望和现实相矛盾,或没有足以能展现才能的机会与途径,常常使一些学生自尊受挫感到莫名其妙、难以言状的不快。

2.4.2 陷入交友困境

情感话题是高职学生学习之余不可或缺的内容。由于心理的不完全成熟,部分高职学生开始与异性交往,有的为了排除孤独寂寞,有的为了得到呵护与关爱,有的则是顺从大潮流。

2.5 高职学生的消沉心理

很多高职学生由于学校档次低,学习成绩不理想,心理上面临着许多困惑和冲突,而网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一些心理需要。

3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3.1 高职院校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水平

3.1.1 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整体规划中

高职院校应采用开设必修课、选修课与讲座报告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还应加强大学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开发和训练,培养他们积极进取的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

3.1.2 建立有自己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一是建立以学校为主的一级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二是建立以各系为主的二级网络系统;三是建立以班级为主的三级网络系统;四是建立以学校宿舍为主的四级网络系统,由宿舍长负责本宿舍人员心理状况的收集和掌握。

3.1.3 建设一支高素质、专兼结合的心理教师队伍,建立全员参与机制

高职院校要建立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建设一支以专业心理教师为主体,以其他教师为辅的专兼结合教师队伍,并根据各专业学生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3.2 高职院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2.1 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重新确立人生目标

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和全体教师要从社会角色、生活、心理等方面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一是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与作用。二是要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三是引导学生重新确立人生目标。

3.2.2 大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继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支持网络建设。对学生的问题要真正做到早发现、早干预,需要校咨询中心、学院领导和辅导员、班级学生干部和寝室长等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力量必须加强联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关注和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2.3 建立心理咨询机构,为高职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成立一个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机构,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人员负责管理,并在各系设置心理咨询室,安排心理咨询人员轮流值班,为高职生提供一对一的服务,帮助他们摆脱精神枷锁,走出心理困境。

3.2.4 要积极开展促进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活动

高职院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协会开展“人际交往训练营”活动,让参与大学生感到自己在快乐的气氛中寻找自我、锻炼自我、提高自我,提升交流与沟通的能力。

3.2.5 加强择业指导,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开发乐观教育课程

高职院校要加强择业、就业市场开拓与大学生择业、就业指导,传授成功心理规律,注重创业成才方面才能的培训,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同时,要开发乐观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心理保健的意识,让大学生能有一颗宽宏大量的胸怀,以积极、昂扬的心态去迎接未来。

3.3 注重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确立合理的评价参照系,进行有效的归因训练。训练学生适当约束自己,愉悦自己,自我采用回避法、幽默法与升华法等调控偶发情绪,走出孤独,走出自卑,走出阴影,增强生活的信心,改善自我,提高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 周艳荣.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0(12):84-85.

[2] 姚爱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7).

[3] 张立常,丁海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教书育人,2011(24).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20100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是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院前急救出车抢救的危重患者中,筛选出120例意识清醒的危重患者,男58例,女62例,年龄18~60岁,其中急性药物中毒50例,急性心肌梗死22例,严重创伤者36例;严重烧伤8例;癌症晚期4例。所有病例均符合危重病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

(1)直接观察法:通过对患者的行为表现,如动作姿态、神态、面容、语音、语调等,在安静、自然状态下对患者进行直接观察后再做心理评估。(2)交谈法:通过自由交谈,让患者自然而然的说出心里话。交谈的内容和方法都是围绕治疗的目标而组织的。(3)调查法:调查对象主要是当事人、亲友和同事,主要是患者家属;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身份、既往史、社会地位、人际关系、人格特征、家庭情况、有无心理异常表现等。通过调查将患者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在进行心理评估。

2 结论

2.1 危重患者的心理状况特点分析

(1)恐惧和紧张心理:这种患者病情重,病情凶险,患者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进而感到心情极度紧张和恐惧,本组病例80%患者出现这种心理。(2)焦虑:这类患者往往因发病突然,症状严重,如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创伤、烧伤等,患者对疾病没有客观的认识,对病因转归不明确,主观上感觉危及生命,心理自然而然产生焦虑。(3)情绪休克:意外创伤给人们造成的打击,通常比疾病更为严重。在受伤早期,遭遇者对这种毫无先兆,突如其来的意外伤害完全没有心理准备,表现为异常的平静与冷漠,表情木然,少言寡语,任由医护人员救治,对各种医疗处置的反应平淡,无动于衷等,部分患者持续数天处于“情绪休克期”[1]。这类患者多见于车祸、意外灾害等。(4)愤怒与敌对:药物中毒的危重患者多产生这种心理。危重患者患病后对自己的预后抱有期望,希望很快康复,但医护人员那紧张忙碌的身影,严肃的表情和各种监护仪器的使用,使患者的心理极不平衡,认为自己受伤或患病是不公平的加上看到自己的前途及事业受到影响,使患者自制力下降,产生愤怒,并通过心理防卫机制的转移作用,将怒气向家人、医务人员发泄,患者多带怒容,双眉紧锁,由于愤怒可表现尖叫,服毒自杀未遂者常更暴躁、易怒、可喊叫不止。(5)绝望:癌症患者多有这种心理。有些患者得知身患绝症后,不堪忍受疾患的折磨,特别是当患者身体极度衰竭和呼吸困难时表现得十分伤感,产生了绝望的心理。

2.2 危重患者临床心理干预措施

根据院前急救的工作特点,针对不同时期的患者心理,要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措施,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达到临床预期效果。(1)稳定情绪,减轻患者恐惧心理:要稳定患者的情绪,医护人员必须操作技术熟练,配合默契、有条不紊,用娴熟的医术尽快解除患者的痛苦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还要求医护人员具有同情心和责任心,言谈举止上要给予必要的心理指导和适当的安慰,这样让患者对治疗产生信心,从而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同时还要做好患者家属的安抚工作,稳定患者家属的心理情绪,让家属能配合医护人员给患者提供更好地治疗环境。(2)注意医患沟通,建立科学合理的、良好的医患关系:面对危重患者焦急的心理状态,医护人员不但要对患者态度和蔼可亲,而且要让患者对自己充分信任,这时不管是语言和非语言交流都非常重要。通过对患者表情、肢体活动、手势及口形等观察来判断患者的表达意图,充分理解患者的焦虑心理,进行科学合理的医患沟通,建立良好医患关系。(3)心理干预与医疗急救同步进行:对危重患者在进行医疗急救的同时,还要进行心理干预。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和病情,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本组病例中全部实行心理干预和医疗急救同步,收到了良好效果。

3 讨论

3.1 在危重症抢救方面,心理干预是一种无形的资产

我们对患者能够给予的应该是体贴和关心及高度的责任心,而不是仅有的同情心。你的微笑,你的落落大方,都能消除患者紧张的情绪,在你可以的范围内帮助他,减少他的痛苦,解除紧张抑郁的情绪,建立他对你的信任,适时地鼓励他,建立他对生命的信心,这样才能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3.2 正确评估危重症患者的心理问题,才能对其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

我们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危重症患者的心理问题,要进行认真仔细的研究,通过与患者沟通,运用各种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使他们达到自身的最佳身心状态,才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4 结束语

总之,危重患者的心理特点是千变万化和错综复杂的,但它又遵循一定的心理学规律,我们医护人员要正确评估危重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科学合理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就能有利于患者病情得到有效的治疗。

参考文献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20100 篇10

一问题的提出

应对方式是人们为对付内外环境要求以及有关的情绪困扰而采用的方法、手段或策略。教师压力应对策略是指教师面对由工作引起的诸多压力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它包括认知的和行为的改变以及情绪的调整等一系列应对努力,诸如直接采取行动、寻求支持、表达无助和怨恨等等。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景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进行自我探索、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调整并改善人际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能力的过程。国内对教师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干预较少,且多从组织角度出发。教师群体层次较高,适宜从个体角度入手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本文拟采用团体心理辅导模式,从教师心理素质入手,使他们更多地使用积极应对策略,以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间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教育行政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者和教师自我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在辽宁省新民市选取普通小学和中学各1所,中学教师63人,小学教师75人。随机把教师分为干预组和控制组,中学干预组33人,控制组30人;小学干预组(40人),小学对照组(35人)。干预组教师接受团体心理辅导,控制组接受与团体心理辅导无关的业务培训。

2研究方法

(1)评价工具。采用肖计划等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评估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评估采用症状自陈量表。(2)团体心理辅导设计。与教师继续教育组织单位共同商讨团体心理辅导内容,选择具体干预措施,制定辅导方案。团体心理训练内容包括自我成长训练、人际交往训练、压力管理训练。采用的咨询方式为集体讲座、情景模拟、小组访谈、心理拓展活动等,时间为每周1次每次2小时,共进行12周。在实施干预前用应付方式问卷和症状自陈量表对被试者进行施测,然后进行为期八周的干预训练,干预结束一周后进行第二次施测,同样每位被试者分别完成以上两个量表。由主试进行团体施测,按统一的指导语进行。无关变量的控制:随机分组;控制影响干预效果的其他因素。(3)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

三结果

1干预前干预组和控制组差异显著性检验

干预前对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随机分组,一组为干预组,另一组为控制组,为了检验两组被试对象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对被试的前测分数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教师在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孕>0.05),可以认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这些方面基本上是同质的。

2团体心理辅导对中小学教师应付方式的影响

为了考察中小学教师在接受团体心理辅导之后应对方式的改善情况,将干预前后两组的应对方式问卷各因子分别进行自身比较,结果显示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干预组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因子分有显著性提高(P<0.05),而自责、幻想、退避因子分有显著性降低(P<0.05),控制组中只有自责因子分有显著性降低(P<0.05),其余各因子均有变化,但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干预组教师的应对方式有了显著改善,见表1。

3团体心理辅导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

为了考察中小学教师在接受了团体心理辅导之后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将干预前后两组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进行自身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组干预后除躯体化和精神病性因子外的各因子分较干预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除焦虑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均无显著性变化,说明干预组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改善,见表2。

四讨论

本研究的干预训练结果表明,运用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增加中小学教师积极应对策略、减少消极应对策略,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一致。Griffith等对伦敦780名小学和中学教师的调查问卷表明,社会支持和有效处理行为的使用都会影响教师对压力的感觉。他们的调查结果突出了两条重要的认识:一是一个教师对于作用于他身上的要求的感受本身受所经历的压力程度的影响,二是社会支持和成功的压力处理能创造一种效应,这种效应使得一个教师对同样的“客观”环境造成的压力感觉相对降低。一般来说缓解教师压力的关键是改善使教师产生紧张和不良反应的客观环境因素,但这是整个社会大环境造成的,不是某一位教师或学校所能改变的,所以我们从个体角度出发将直接行动法与缓和法融合到一起对教师进行干预训练。虽然在某些方面,我们的干预不能消除压力源,但至少能够降低个体的压力感受。

国内外许多研究已提出,采用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的评价方式衡量个体应对压力的能力不是十分恰当,目前采用指向问题和指向情绪的应对评价越来越被研究者采纳。同时,研究还发现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有助于心身健康,情绪应对在处理压力事件中也有积极的作用。

五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可以降低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本研究存在着的不足,一是由于受被试数量的限制,本研究没有对训练方法进行细化;二是没有对教师的人格特点进行有区别的干预,这些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高飞,陈龙,裴华,等.企业员工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2):353-355.

[2]沈祖德,龚钧煜.压力管理训练对小学教师SCL—90评分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5):316-317.

上一篇:中国梦祖国颂观后感下一篇:商业品牌宣传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