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人员道德教育(共8篇)
教学目标:
人生观和道德理想,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在社会或个体意识中的综合反映,它指导着并支配着人们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规定着道德行为的基本倾向和道德评价的根本态度,制约着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和道德修养的最终同标。掌握人生观和道德理想的含义和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教学重点:
1.人生观对道德理想的导向作用
2.人生观和道德理想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 3.服刑人员如何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理想 教学难点:
1.人生观及道德理想和社会现实的矛盾 2.个人道德理想和社会道德理想的矛盾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人生观
一、人生观的涵义
一个生活于社会之中并在社会性上比较成熟的人,在对待和处理人与人关系的过程中,往往会对人应当为什么而活着,人生的价值是什么,人应当具有什么样的品格,人生的道路是什么这些生命攸关的重大问题,形成一些比较稳定的根本性看法、信念和态度,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这就在实际上形成了一定的人生观。但应指出,人生观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在一定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并且是同一个人,一个阶级的世界观,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世界观给予人生观以一般观点和方法的指导,而人生观则是一定的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应用和表现。相应地,人们的世界观包含着人生观,并受人生观的影响。
所谓人生观,就是生活于一定社会条件和环境中的人们,依据一定的世界观和生活实践经验,对于人生的目的、价值和道路等重大问题所形成的根本看法、信念和态度。
二、人生观的社会本质
第一,从根本上说来,各种人生观都是人们所处的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是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人们对于人生的目的、人生的价值,人生的道路等问题,无论有什么样的看法、态度和选择,即使看起来是非常离奇古怪的看法、态度和选择,都可以从现实的社会关系中找到它的原型,都可以探测到它深刻的社会根源。不论就社会、阶级或个人而言,在人生观的动机和出发点中,通过传统和教育,承受着前辈的情感、观点、信念、信条和原则。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归根到底,是在当时的物质生活条件及其相应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在阶级社会里,人生观就是一定阶级所处的社会关系的反映。
第二,人生观是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对自己实际生活过程的认识。人们对于人生的目的、价值和道路的了解和态度,不可能来自于人的意识本身,也不可能来自于人的实际生活以外的事物,而只能来自于人们对实际社会生活过程所提出的任务、职责和使命的认识。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不同时代、不同阶级和不同社会处境的人的人生观往往是各个特殊的,而同一时代的同一阶级或同一社会处境的人们的人生观,往往不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而且有着相同的历史命运。
第三,人生观表达的是人们的最高社会需要。人在自己的生活和活动中,总是同时包含着各种需要,并为着某种需要而活动着。人的广泛而复杂的各种需要,从总的方面来看,一类属于衣、食、住、行等等自然的生理需要,一类属于大量的社会需要。在人的社会需要中,又有的属于日常的社会关系、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中的需要,有的属于高出并支配日常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的最高社会需要。这种最高的社会需要,就是人们随着生理上的成熟。特别是社会性上的成熟,而不再满足于日常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而形成的。它追求着一个较为广阔和深刻的最终目的。人们按照这个最终目的,独立自主地谋划"组织和调节自己的生命活动,使人生具有某种自己理解的意义。
第二节
道德理想的涵义
道德理想一是指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某种完善的社会道德关系或社会道德风尚。其二是指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完美人格在品德上的完美程度和标准。其三是指人们应当并力图仿效的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英雄模范人物。道德理想的这三种涵义,都是可以使用的,而且是相互联系的。
所谓道德理想。就是人们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所追求、向往的完善社会道德关系、完美人格的高尚品德和具有高尚品德的典范人物。
从狭义上说,所谓道德理想,就是指人们依据并综合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要求,激励人们向往、追求并力求实现的完美人格的高尚品德。
第三节
人生观和道德理想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
一、人生观和道德理想是形成道德责任感的重要条件
人生观和道德理想能激励人们以某种道德责任感履行社会义务。能不能以高度的道德责任感自觉履行对社会和他人的义务,是一个人是否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这种道德责任感形成和增强,对行为者本人来说,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他能否正确了解人生的目的和意义,能否热切追求某种完善的社会道德关系和完美的理想人格。历史上一些进步思想家和劳动人民的人生观和道德理想最终都不能使人们以强烈而持久的道德责任感,去实现当时应有的社会义务。但是,人生观和道德理想总是形成和增强人们践行社会义务的道德责任感的重要条件,则是毋庸置疑的。
二、人生观和道德理想是确定和提高道德境界的重要条件
人们应当从现实的客观必然性出发来确立和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人们生活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在道德境界上总是要受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制约。离开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来谈论人们的道德境界,就不是唯物主义。但是,历史和现实的许多事例表明,生活于同样历史条件和社会地位的人们,在道德境界上却往往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区别。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并不要求人们在确定道德境界时脱离现实,而只是教导人们要摆脱社会消极现象的迷惑,要超出世俗偏见和平庸观念的眼界,力求从现实的历史必然性出发,来确立并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
进步的人生观和道德理想可以帮助和鼓舞人们确定符合历史必然性的道德境界。首先,进步的人生观和道德理想,程度不同地正确地反映和表达了现实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因而可以直接帮助人们确立、超出当时社会消极现象和世俗偏见的道德境界。其次,进步的人生观和道德理想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因而可以在不同程度上,鼓舞人们拨开繁杂迷网的现象,摆脱世俗偏见和平庸观念的束缚,去探索现实社会的历史必然性。因而可以直接帮助人们确立、超出当时社会消极现象和世俗偏见的道德境界。
三、人生观和道德理想是人们选择德行的重要条件
只有把握客观必然性,才能自由地选择道德行为。在道德生活领域内所说的“必然性”,大体有三种含义,其一是指决定行为主体进行行为选择的必然性,包括行为主体的阶级地位、社会处境等;其二是指道德行为所及的社会关系所具有的客观必然性。在第一种意义上的必然性,又往往会有两种性质不同的情形,一是已经或正在丧失的必然性,如所属阶级的衰落和消灭,社会处境的改变等;二是正在或即将成为现实的必然性,如新的社会地位和处境的形成等。可以看出,在决定行为主体进行行为选择的必然性中,第一种情形是同道德行为的客观必然性相矛盾的,第二种情形则是同道德行为的客观必然性相一致的。人们要能够比较正确、比较自由地选择道德行为,从根本上说,就在于能够深刻地了解行为选择上的必然性的种种意义和情形,使决定自己选择行为的必然性和行为客体所具有的必然性达到一致或基本一致。
进步的人生观和道德理想,可以帮助人们选择符合现实社会关系发展趋势的行为。一个人如果真正树立了进步的人生观和道德理想,从而正确认识了人生的目的、价值和道路,掌握了完美人格的道德标准,就可以自觉地果断地克服或完全撇开那些正在或已经丧失的必然性的束缚,而选择符合现实社会关系的客观必然性的行为。如果还能够更进一步使这种进步的人生观成为自己内心坚定不移的信念,那么,就会在自己的行为选择中,获得相对的自由。
课堂小结:
一、什么是社区服刑人员的自我教育
“子曰:吾, 十有五, 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西方近几十年的热门话题“自我实现”, 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成为了孔子及其弟子们学习的主要内容。自我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就是自我教育。孔子提倡的“学而时习之”和“见不贤而内自省”等其实就是自我教育的精髓所在。
自我教育是指帮助受教育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使之能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 肯定并坚持正确的思想言行, 从而不断完善的过程。但自我教育并不是指自己强迫自己学习, 它必须是一种自发的需要, 学习只是一个过程, 学习也不是目的。社区服刑人员的自我教育也是如此。社区服刑人员的自我教育是服刑人员通过不同的途径和形式, 自觉地树立新的观念,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而顺利进行再社会化, 实现新的人生发展目标的过程。这样, 可以使服刑人员能尽快地融入社会, 积极地生活, 避免重新犯罪, 提升综合素质。
二、社区服刑人员自我教育的价值
1. 改变传统的被动教育模式。
传统的教育理念是封闭保守的, 它重在强调系统学习, 而缺乏主动创造性, 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一直以来, 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模式也是传统的, 大多数的教育是服刑人员非自觉自愿地接受各项知识, 以集中教育为主, 再辅以一些其他类型, 这样的被动教育效果甚微, 因为服刑人员永远是被教主体。而自我教育则不然, 服刑人员既是教育主体, 也是被教育主体, 两者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是一个统一体。可以根据服刑人员的兴趣与需要, 自行选择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和形式, 扬长避短, 将知识与技能、技能与素质进行良好匹配, 切实提高教育实效, 由此也可以避免因强制被动教育而带来的抵触情绪。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著名的自我理论, 他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两个自我, 一个是实际自我, 另一个是理想自我, 如果两者之间差距很大, 那么他的心理就容易出现问题, 因为每个人都有一种固有的、先天的维护自我的动机。因此, 通过自我教育, 能使服刑人员“反客为主”, 缩短实际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距离, 凸显他们强烈的自我意识, 激化他们积极的改造需求, 走向自我实现。
2. 顺应态度转变的基本规律。
心理学研究表明, 态度的发展与变化有着一定的规律。凯尔曼于1961年提出了态度转变通常包括服从、同化、内化等三个过程。首先是服从阶段。这是一个仅限于表面上转变观点和态度的时期, 从行为上表现为顺从与被动, 一般地, 社区服刑人员刚入矫时会慑于法律和制度的威严, 为了避免处罚或获得奖励而采取一时性的表面服从行为。接着是同化阶段。随着不断地矫正教育, 服刑人员的态度和行为会越来越接近社会团体, 接受新的观点, 表现出一种自愿认同, 而非前一阶段的受外界压力而为。最后是内化阶段。这是服刑人员的一个自觉矫正过程, 通过经常性的学习、实践, 服刑人员的内心发生深刻的变化, 能将新的观点和思想纳入与社会共融的态度体系, 此时转变后的态度是深层独立、稳定而持久的。自我教育的特点则更加顺应了这个态度转变的规律。与此同时,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也要充分认识到这个规律, 积极地将主动施教与自我教育紧密结合, 善于抓住一切机会, 捕捉各种信息, 帮助服刑人员进行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和社会知识的内化, 早日实现真正的回归社会。
3. 实现个体终身发展的目标。
20世纪60年代, 受系统科学方法论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人文大家开始注重研究人的毕生发展, 即关注个体从妊娠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的成长及变化。他们认为, 人的一生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的, 各个阶段有其不同的任务和特性, 且由各种不同因素所决定。前已述及孔子《论语》中的那一段话, 还有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 都表明了人是终身发展的。由于服刑人员进行了不完全的社会化或错误的社会化, 导致违法犯罪, 因此, 服刑人员尤其必须有志于终身发展, 找到新的人生坐标, 找到与社会的共存感, 找到对人的认同感, 才能避免重蹈覆辙。可是社区矫正是有期限的, 为了实现终身发展的目标, 自我教育成为了必然要求。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 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 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 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可见, 服刑人员只有把社会作为自己终身发展的学校, 通过自我教育, 不断调整自我认知, 学会做人、做事和生活, 树立坚定的人生信念, 提升自我实现的能力, 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三、实现社区服刑人员自我教育的途径
1. 改变认知, 自觉领悟。
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 人的情绪困扰和不良行为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直接引发的, 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人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所直接引起。错误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所以, 在自我教育过程中首要的是让服刑人员认识到自身的思维方式和信念有不合理的地方, 必须学会改变不合理认知, 通过不同形式慢慢领悟, 进行认知重建。服刑人员可以通过阅读书籍、记日记和编写故事等形式, 澄清不合理观念, 消除不良的自我暗示;可以利用辩论技术, 自己说出不合理观点, 与自己或他人进行辩论、讨论, 直至自愿放弃错误信念和思维方式;可以通过换位思考打破惯性思维, 惯性思维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思维方式、程序和模式, 它会深入到潜意识中反过来支配人的行为, 当服刑人员遇到问题时, 要学会转换角度, 变换位置, 理清思路, 找出自己的错误, 来个“反其道而行之”, 这样可能会使心灵得以放飞, 实现超越自我。
2. 矫正行为, 自觉慎行。
杨伟康在《悟破习》一书中提出, 通过“悟”、“破”、“习”可以通向成功。“悟”, 通过领悟, 从无意识的无能走到有意识的无能;“破”, 采取突破性的行动之后, 从有意识的无能走入有意识的有能;“习”, 再通过不间断的勤练, 从有意识的有能进入无意识的有能。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虽然积习难改, 但作为服刑人员要有正风破习的勇气和信心。 (1) 榜样示范法。学习历史伟人、民族英雄及周围优秀人员, 使服刑人员领会榜样良好的行为规范, 深受感染, 能从他律转为自律, 不再为积习所蔽。 (2) 阳性强化技术。当服刑人员做出某些良好的反应或拒绝某些不良行为时, 及时地给予自己一定的奖励 (对自己的认可、物质奖励等) , 获得奖励后, 又会反过来促动服刑人员重复这些行为, 达到建立新行为、消退旧习的目的。 (3) 自信心训练法。许多服刑人员被判刑后, 孤寂焦虑, 自感前途渺茫, 对生活缺乏信心, 行为上自我封闭, 服刑人员可以通过良性暗示、幽默、音乐欣赏、情感宣泄或拓展人际空间等多种方法, 摆脱自卑的束缚, 建立理性的自信系统, 悦纳自我。
3. 投入情境, 自觉参与。
在自我教育中, 必须将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结合起来, 矫正工作者应积极组织一些有益活动, 提供、创设一些具体的情境, 引导服刑人员主动投入其中, 使服刑人员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获得体验, 受到感悟。 (1) 公益爱心活动。服刑人员可以主动踏入社会, 多多参与公益活动等, 在帮助他人的同时, 也帮助了自己, 改变了自己。这也是最常见的一项活动, 但不能流于形式, 服刑人员可以自行加入公益团体, 成为固定的志愿者, 也可以单独进行, 形成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成为一名默默无闻的爱心人, 因为自我教育的道德意义恰恰在于感到并认识到自己是一个“负有义务的人”, 人必须要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2) 团体心理辅导。在团体的情境下, 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 促使服刑人员在活动中观察学习、体验领悟, 实现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改善自我, 产生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 形成一种彼此关心、相互尊重的关系, 达到促进服刑人员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目的。 (3) 角色扮演。通过游戏活动、剧本表演等形式, 服刑人员扮演一定的角色, 模仿角色行为, 体验角色的思想, 表达出无法用言语描述的情感, 唤起创造力和想像力, 进入深层的自我认识。它富有趣味性、互动性, 但必须有专业人员的辅导和帮助, 正如有位名家所说:“我十分坚信, 能激发出自我教育的教育, 才是真正的教育。”因为服刑人员是因触犯法律而接受社区矫正的特殊群体, 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异于他人, 需要有人正确地导向, 帮助他们进行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少年, 只有当他学会了不仅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 而且仔细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他不仅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 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而作为正在接受再社会化的社区服刑人员来说, 也更应是如此。自我教育是“自我”和“教育”两个概念的结合, 教育带有一般性, 而自我则具有特殊性, 因为它需要社区服刑人员发挥自我能动性和自我控制力, 更需要持久性和终身性。
摘要:提高社区服刑人员的自我教育能力, 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充满信心, 早日顺利回归社会, 做一个自尊、自立、自强的守法公民, 是当前确保社区矫正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针对目前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教育形势, 分析社区服刑人员自我教育的价值所在, 提供实现社区服刑人员自我教育的多种途径与方法, 对于提高服刑人员的综合素质, 确保社区矫正的工作质量, 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社区服刑人员,自我教育,价值,途径
参考文献
[1]房鹏, 裴俊杰.加强和规范服刑人员自我教育的思考[J].人权, 2013, (6) .
[2]杨立红.浅谈心理学知识在社区矫正教育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 2012, (1) .
[3]张荣艳.社区矫正教育方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30) .
[4]崔竹.论自我教育的当代价值及特点[J].教育探索, 2012, (12) .
一、服刑人员出监前期常见的心理问题
服刑人员刑满释放前的一季度至半年时间,是心理不安期,面临即将走向社会,很多服刑人员表现出出监前期综合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感复杂,兴奋又伴有忧虑
经过几年十几年服刑之后,刑期即满,释放在即,与家人团聚,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渴望自由,但在兴奋之余,又不得不冷静思考即将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何适应陌生的社会环境等一系列问题萦绕在心头。
(二)对新生既有激动又有焦虑
一想到即将出监,即将获得自由,服刑人员往往会万分激动,有的服刑人员甚至会出现出监前每天都睡不好觉,一天一天地盼望着出监日期的到来。在这种心理状况下,服刑人员极易产生焦虑情绪,而这种焦虑情绪可一直延续到出监以后,直至适应社会。通过对部分即将出监的服刑人员进行《社会适应状况测验》表明,大部分服刑人员在出监前期焦虑、烦躁、抑郁等神经质心理和身体症状表现较为强烈,这种心理症状如果带到社会,對服刑人员回归社会之后,对服刑人员适应社会是不利的。
(三)对择业、生存和社会适应的困惑
大部分服刑人员尤其是年龄偏大或缺少一技之长,家里经济基础又不好的人存在这种困惑。对一些即将出监服刑人员的“社会适应状况测验”结果也说明了这一问题的存在。相当一部分人对出狱后,家人与他人是否谅解自己,生活方面是否又能力,适应社会当前发展等这些问题虽有些心理准备和自信心,但却并不十分充分。
二、服刑人员出监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及调适
服刑人员在出监前期心理焦虑或其他各种心理状况都是可以理解的。但过度的心理不良情绪及问题却是不应该的,它不仅容易导致躯体疾病,同时也容易引起心理问题,从而影响服刑人员的改造成绩和对未来的人生规划。因此,作为监狱改造工作的最后一关,更应该加强对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素质教育。
(一)加强出监前期心理教育,增强心理承受力和适应力
出监前期焦虑是普遍的心理问题,存在各种焦虑心理状态也是正常的,但过度的焦虑和情绪紧张就是有问题了。如果情绪自由泛滥不加控制,就会很容易出现一些恶性事故。因此,在刑满释放前期这段时间内,通过对服刑人员开展出监教育,利用多种方式设法分散服刑人员的注意力,并要求服刑人员尽量去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二)引导服刑人员对新生做好充分心理准备
刑满释放回归社会是要考虑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尤其是如何面对亲人、朋友、周围的人以及择业问题等等。面对这一系列问题,服刑人员会有各种各样的答案。但如果自己又去否定这些答案,然后又重新设计,直至出监也不会有一个完美的答案,这样就进入了出监前期的自寻烦恼的恶性循环,最终变得心情焦虑、情绪不稳、脾气暴躁。因此,监狱民警在对刑释前期的服刑人员进行出监教育时,着重组织服刑人员通过课堂讨论或文字表达等各种方式,来设计符合自身实际的新生蓝图。
(三)准确对自己定位,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部分服刑人员在出监前期会出现一些有关择业方面的担忧和焦虑问题。如有些担心“在监狱里没有学到一技之长,出去后社会又是竞争这么激烈,肯定会让社会淘汰”,“出去再找工作,自己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还不如在监狱里渡过”等各种消极思想。这些消极错误思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服刑人员对社会发展了解不够导致。在教育过程中,民警应通过心理方式给即将出监的服刑人员增加勇气和信心,让其对新生充满应有的自信和认识。
(四)学会理性控制情绪,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心 得 体 会
2009年6月8日上午,我参加了“运城市银行业案件防控警示教育大会”,全市金融系统1200余人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两名服刑人员现身说法、痛苦流涕,在对犯罪经历的深深悔悟和对自由生活的强烈向往中,使大家经受了一次灵魂的大洗礼。服刑说法的2名犯罪人员,一个曾经是国家机关干部,一个曾经是企业法人代表,他们都曾有好的工作环境、较高的收入、幸福的家庭,曾经为国家做出过突出的工作成绩、深受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而被委以重任,却在金钱利益的诱惑下迈出了罪恶的一步,断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锒铛入狱。他们辜负了领导和同事的信任,也让自己陷入了心灵的泥淖。他们因为贪污和挪用公款,造成了国家财产的损失而要面对漫长的刑期。高墙隔开的是自由,是一片美丽的蓝天;电网拦住的是一颗颗已经失去自由的心,是被禁锢的身体,使自己真切体会到了监狱高墙与现实的反差,一幕幕、一出出,触目惊心;一声声、一句句,发人深思,受益非浅,感慨良多,极大的震撼了我的心灵。
案件的讲述人张某,原本是财政局的一名公务员,一家三口生活幸福,快乐无忧。因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经受不住金钱的诱惑,将国有资金用于赌球或据为己有,贪婪和侥幸心理使他一步步走向深渊,最后美梦破裂,为逃避法律的制裁背井离乡,致使自己整日处于惶恐、惊吓之中,快乐从此远离。过去的幸福生活、妻子和快乐女儿的身影总是浮现在眼前,每每想起他就会悔不当初,终因不堪重负,去了公安机关自首。案件的讲述人 某,原是临猗某企业的法人代表,在县里也是个知名人物,但是在不惑之年没能管得住自己,将10万元的票据装进私囊,从名人变成了犯人。
一个是刚近三十前途辉煌的年轻人,一个是事业有成左右逢源的中年人。他们原有的幸福生活,被他们的一纸金梦所打破,墙内墙外一把悔恨泪,一家辛酸泪;犯罪的苦果自己尝,可是犯罪的耻辱却成了家人的沉重负担,老人、妻子、儿女,无法面对社会,一种责任和谴责使家人难以回避;精神上的痛苦和折磨如一根钢针深深刺痛着犯罪者的心灵,与世隔绝失去自由的生活使他们有了深深的忏悔。悔不当初啊!
他们这段痛苦悔恨的经历,告戒我们“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作为一名天天与钱打交道的金融工作人员来说,更要安分守纪,遵守法规,对自己、对身边的人、对自己的家庭、对社会要负责任,不能被金钱所诱惑,要洁身自好,珍惜幸福的生活。
作为一名农村信用社的高级管理人员,我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不断反省自己,慎独、慎微、慎权、慎欲,做到自警、自省、自重、自律,居安思危,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工作,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在今后工作中我要做到:
一是要加强学习,拒腐防变能力。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不学习思想就无法进步,能力就无法提高,领导方法就无法改进。活生生的事实还告诉我们,不学习,思想就得不到改造,欲望就容易膨胀,就拒绝不了诱惑,一遇到诱惑就容易乱了方寸,就容易被诱惑的绳索绊倒。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和警醒意识,准确贯彻执行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不断增强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从思想深处筑起党纪国法和道德意识防线。
二是坚定信念。只有自觉地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坚定自己的信念,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提高自我警省能力,坚决抵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欲横流的诱惑,过好权利关、金钱关、人情关,才能经受住各种考验,抵御住各种诱惑,立于不败之地。
三是要以案为鉴。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面对市场经济大潮不能保持警惕、保持冷静、保持操守,规章制度不能学而不用,那里面的一条一款均是由鲜血及沉痛教训而得,容不得我们小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有少许别有用心的人时刻窥视着每一个可乘之机,故而切不可过于大意,我们如果大意,失去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更甚的是会失去自由,乃至生命。通过警示教育报告会上几位现身说法的 罪犯,用他们声俱泪下的忏悔,用他们痛悔莫及的警醒,用他们对自由和生活的渴望,给我们实实在在地敲响了警钟。通过学习对照,既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水平,又从反面教材中汲取了教训,从点点滴滴处严格要求自己。
四是要以身作则,作好表率。在清正廉洁、勤政为民方面,要求大家做到的,自己先要带头,做到心不贪、手不长、嘴不馋。要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堤防,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面前一尘不染,一身正气。对以违规违纪现象决不姑息迁就,敢于动真碰硬。同时,还要从源头防范各种风险,重视抓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不断强化内外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监督的作用,努力使每个员工都成为清正廉洁的模范。
一、社区服刑人员档案目录
1、刑事判决书;
2、执行通知书;
3、结案登记表;
4、假释裁定书;
5、最后一次减刑刑事裁定书;
6、近三年年度评审鉴定表;
7、出监鉴定表;
8、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或审批表;
9、暂予监外执行通知书;
10、病残鉴定书;
11、具保书;
12、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
13、社区矫正宣告书;
14、社区服刑人员登记表;
15、社区服刑人员身份证复印件;
16、社区服刑人员本人或户主户口本相关页复印件;
17、社区矫正监护协议书;
18、社区矫正志愿者帮扶协议书;
19、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协议书;
20、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方案;
21、社区服刑人员管理类别审批表;
22、社区服刑人员外出就业审批表;
23、社区服刑人员外出就业提交的申请材料;
24、社区服刑人员迁居审批表;
25、社区服刑人员免除公益劳动审批表;
26、社区服刑人员考核计分审批表;
27、社区服刑人员考察表;
28、社区服刑人员行政奖惩审批表;
29、社区服刑人员奖励通知书;
30、社区服刑人员惩处通知书;
31、社区服刑人员司法奖惩审批表;
32、提请减刑意见书;
33、撤销缓刑建议书;
34、撤销假释建议书;
35、撤销暂予监外执行建议书;
36、社区服刑人员评审鉴定表;
37、社区矫正期满鉴定表;
38、社区服刑人员期满通知书;
49、社区服刑人员终止矫正证明;
40、其他应该归档的重要材料。
二、社区服刑人员监管卷宗目录
1、社区矫正工作者走访登记簿;
2、走访笔录;
3、监护人情况反馈登记簿;
4、社区矫正志愿者帮教情况记录簿;
5、社区服刑人员汇报记录簿;
6、社区服刑人员月书面汇报;
7、社区服刑人员教育记录簿;
8、社区服刑人员学习心得体会;
9、社区服刑人员公益劳动记录薄;
10、社区服刑人员计分考核月小结表;
11、社区服刑人员季考核评议表;
12、加扣分通知单;
13、社区服刑人员请假申请审批表;
14、社区矫正情况记载簿(年度)。
三、司法所统一登记管理的表、薄、册
1、社区服刑人员花名册;
2、解除矫正社区服刑人员花名册;
3、未接收社区服刑人员花名册;
4、社区服刑人员脱逃下落不明登记薄;
5、集中教育记载薄(每次教育要签到);
6、社区服刑人员违规登记薄;
7、社区服刑人员请销假登记薄;
8、社区服刑人员迁居登记薄;
9、社区服刑人员就业登记薄;
10、社区服刑人员免除公益劳动登记薄;
11、社区服刑人员累计计分公示表
12、社区服刑人员奖惩登记薄;
13、其它需要登记的表薄册。
四、其它要求
1、所有记录材料必须使用A4纸,如果没有使用A4纸的材料,可以用A4纸粘贴后保存。
2、以上需要填写的内容,须使用蓝色或黑水笔进行填写,不得使用圆珠笔或方法填写。
(存根)()字第号派出所:
社区服刑人员,(男、女),出生年月,族。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考验期限为年月日至年月日,按照社区矫正管理规定,其已三个月未到我所报告思想状况,去向不明。
因该社区服刑人员严重违反社区矫正管理规定,现我所将其列为脱管人员,望贵所协助查找。
年月日
——————————————————
关于请求协助查找社区服刑人员的函
派出所:
兹有社区服刑人员,性别(男、女),身份证号
码,家住,因犯,被判处,在社区,接受社区矫正。考验期限为年月日 至年月日。按照社区矫正管理规定,其已三个月未到我所报告思想状况,去向不明。
因该社区服刑人员严重违反社区矫正管理规定,现我所将其列为脱管人员,望贵所协助查找为谢!
司法所(签章)
关键词:服刑人员,人身权利,保障
自浙江省舟山市的郑雪梨提出通过人工授精为判决为死刑(并未生效)的丈夫实现生育权(宪法权利)以来,国内先后发生了多起有关服刑人员人身权利的争议,参与者遍及社会各个领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那么服刑人员的人身权利有什么特点呢?其权利范围有多大及其怎样行使?我们应如何保障服刑人员的人身权利呢?这是在理论和实践中都需要探讨的问题。
1 监狱服刑人员的人身权利的特点
现在刑罚理论的折中主义(改造与惩罚相结合,传统的报应刑或教育刑理论在世界各国已经遭摒弃)已经得到各国的普遍接受,但是目前西方各国的刑事司法体制仍然是以促使罪犯早日复归社会为基础建立的,因此对于罪犯的人身权利仍然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放纵现象,如一些北欧国家的监狱就规定罪犯在服刑期间可以定期请妓女来监狱居住,其理由是刑罚并未剥夺罪犯性生活的权利。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由于对罪犯的处遇过分“人道化”,赋予其过分的人身权利,造成北欧国家重新犯罪率普遍高达70%~90%。虽然不能说人道和教育刑理论必然导致罪犯自由过分宽泛,但是由于它逐渐背离刑罚的最初目的,因而必然由于过分从所谓的人道和教育出发关注罪犯个体,所以造成了对罪犯人身权利问题的处理出现了矫枉过正的趋势。只有正确了解了服刑人员人身权利的特点,才会尽量避免出现上述问题。众所周知,罪犯的人身权利是具有普遍性的,因为他们依然是公民,理应享有除被刑罚依法剥夺的自由以外的,一般公民所具有的人身权利,从国外立法来看,如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曾指出:“宪法与美国的监狱之间并无铁壁隔耳。”从我国立法来看,《宪法》第33条、《民法通则》第10条、《监狱法》第7条等都有相应的规定。但是,服刑人员毕竟不是普通公民,他们由于实施了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而受到刑罚处罚,而刑罚本身就意味着罪犯权利的剥夺和限制,因此这就决定了罪犯的人身权利在具有一般公民的人身权利的普遍性的同时,还具有它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罪犯享有的人身权利的范围与一般公民相比具有特殊性,二是罪犯在行使其应有的人身权利时,其行使内容和方式受到制约,与一般公民相比也具有特殊性。
1.1 服刑人员人身权利范围的特殊性
服刑人员到底应享有哪些人身权利?哪些人身权利应该是被剥夺或者限制的?或者说他们享有人身权利的界限到底是什么?这其实就是服刑人员人身权利不同于一般公民的特殊性。一般公民享有完整的人身权利,而服刑人员由于其犯罪行为,被刑罚剥夺了人身自由,事实上,就是回答刑罚到底应剥夺或者限制服刑人员的哪些人身权利。从我国情况看,已经普遍接受刑罚对于犯罪人同时具有惩罚和改造功能,并认为改造功能是我国刑罚对犯罪人的主要功能。那么在此前提下我们讨论服刑人员的人身权利的范围,就应该同时考虑到刑罚的惩罚属性和教育改造属性。但是,在这里我们应该特别强调刑罚对罪犯应当具有的惩罚性。这是长久以来被我们忽视的一个方面。只要有犯罪就有惩罚,犯罪不止,惩罚就不会消亡,报应性惩罚是维护社会秩序必不可少的。从这一意义上讲,以使人痛苦为特征的惩罚什么时候也不会消失。无论怎样人道或如何尊重其人格,无论如何强调自由和权利,都不能改变其基本属性。刑罚的惩罚性决定了罪犯不可能也不应该像一般公民那样享有完全的人身权利,他们享有的人身权利的范围应该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应该是什么?
实践中以及理论界都有人认为就罪犯人身权利这一问题来说,法律如果没有明文规定剥夺的,罪犯就可以享有。我们必须承认,刑罚的确不应增加其固有的惩罚,这是保障罪犯基本人权的需要。根据《联合国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第57条规定:“监禁和使犯人同外界隔离的其他措施因剥夺囚犯的自由而导致囚犯不能享有自决权利,所以使囚犯感受折磨。因此,除非为合理隔离和维持纪律等缘故,不应加重此项事实本身所固有的痛苦。”也就是说应禁止在执行刑罚的过程中给罪犯造成判决以外的额外痛苦,剥夺其本人不应剥夺的权利。具体到本处就是,这种固有的惩罚是不是只包括法律明文规定剥夺限制的人身权利,除此以外,凡是法律没有规定的,罪犯都可以自由行使?
不可否认,现代法治社会的一项最基本的法律原则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禁止”。凡是法律没有明文禁止的行为都应当属于公民的个人自由范畴。罪犯被判处刑罚投入到监狱服刑,刑罚剥夺了其人身自由,而对于其他方面的人身权利,例如我们前面提到过的罪犯在服刑期间是否有性生活的权利,法律的确没有规定属于刑罚剥夺的自由范围,那么我们是否就可以认为,罪犯应当享有这些权利呢?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因为这个的前提是错误的。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剥夺并不意味着法律就没有禁止。我们可以说,监狱本身就代表着“禁止”。在这里,监狱并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它还代表着一个符号、一个范围。刑罚剥夺限制罪犯的人身权利本身就内在地包含在监狱范围内所剥夺和限制的一切活动。惩罚是最基本的,那么由惩罚所必然导致的痛苦也是最基本的。剥夺限制罪犯的自由是一个手段而非最终目的,他要通过一些中间环节使罪犯感受到痛苦,这些中间环节就包括着罪犯失去理所当然包含于刑罚剥夺限制罪犯的自由的范围之内,对于罪犯这些人身权利的剥夺限制本身就属于刑罚的固有惩罚范围之内,或者说,这就是罪犯享有人身权利范围的限度。
1.2 服刑人员行使人身权利方式的特殊性
服刑人员因其犯罪行为而被判处刑罚,因此其部分人身权利被剥夺限制,而对于被剥夺限制的部分人身权利,监狱为了维持正常的监管秩序以及惩罚改造罪犯,在罪犯行使其合法人身权利时,对于其行使权利的方式也要进行一定的限制,“毫无疑问犯人的权利要求受到双重限制,一方面他们对别人干下坏事,这个事实限制了他们;另一方面监狱的行政管理要求严格约束行动,这个事实也限制了他们。”(见《美国矫正政策与实践》)。这种限制是必要的,是基于正确执行刑罚,惩罚和改造罪犯,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发生,建立良好的监管秩序而规定的,这种限制是一种法定的、理性的保护。按照我国《民法通则》规定,16~18岁或者18岁以上公民都可以在符合条件时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对于监狱内的服刑人员除了受到民法上类似的限制(年龄)外,其行使人身权利还要受一些特殊因素的限制。
1.2.1 行为自由的限制
对于在监狱内的服刑人员来说,他们的行动被限制在监狱内,即使他们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也不可能亲自行使法律赋予他们的一切人身权利。一般来说,罪犯亲自行使人身权利只能在监狱范围内进行,如果超出监狱活动的范围就应由其委托代理人代为行使。具体来说,罪犯的人身权、财产权等人身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行使权利。如生命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婚姻自主权、发明权、专利权等人格权和知识产权在监狱内罪犯本人可以自己行使。而对于其留置于监狱外社会上的财产所有权等物权、债权、继承权等,法律虽然同样赋予保护,但是罪犯一般只能委托代理人代为行使。人身权利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人身权利既可以由民事主体亲自实现,也可以委托他人代为实现。罪犯在监狱内其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必然要通过委托代理人代为行使部分人身权利。代理制度产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可以扩张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的范围,这正好可以弥补罪犯充分行使其人身权利时的不足。罪犯人身自由被限制的状态并不否定其应享有的人身权利,只是决定了相当一部分权利的行使要通过代理的形式进行。这也是刑罚对罪犯行使人身权利的方式的限制。
1.2.2 有关法律、法规的限制
虽然服刑人员的合法权利应当受到保护,但是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是罪犯行使其人身权利的前提,以财产权为例,按照法律规定,罪犯除了被附加判处罚金或没收财产以外,其合法的财产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非法占有其合法财产或妨碍其自由处置其财产。另外,为了维护正常的监管秩序,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对罪犯行使其财产权利的限制,《监狱法》第十八条规定:“罪犯收监,应当严格检查其人身和所携带的物品。非生活必需品,由监狱代为保管或者征得罪犯同意退回家属,违禁品予以没收。”第四十九条规定:“罪犯收受物品或钱款,应当经批准、检查。”
总之,现行的法律法规对罪犯行使其人身权利的范围以及方式都做了一定的限制,这种限制有利于对罪犯的惩罚改造,也有利于保证监狱的正常秩序和安全,是必要的。
2 我国立法中关于服刑人员人身权利的范围
2004年《宪法修正案》把尊重和保护人权庄严地写进了宪法,而司法部在2004年颁布了《监狱服刑人员行为规范》,将“罪犯”改称“服刑人员”,说明在我国进入人权时代时监狱并未脱节,保障罪犯人权已经成为重要的监狱工作。人身权利则是人权应有之意。服刑人员,即是共同意义上的在监狱服刑的服刑人员,其身份仍然是公民,这一认识就意味着,服刑人员必须存在一定的人身权利和与民事有关的一些利益,这些人身权利和利益,是服刑人员生存的保证和根据。但是,服刑人员由于负有履行一定的刑事强制义务,对于民法为一般公民设定的权利和相关的利益,需要经过刑事强制义务修正后,才能适用于服刑人员。那么,公民的人身权利及其相关利益的范围是什么呢?民法学者根据自身的认识有不同的见解,按照传统的成文法观点,主要有人身权、物权(德国民法典看法,我国采用的此概念)、债权、知识产权、婚姻家庭权以及继承权、会员权等,这些权利是权利集合,其又由很多下位权利组成。比如:人身权又可细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前者又可分为姓名权、肖像权、隐私权、名誉权等。由于我国政府历来非常注重对罪犯的人身权利的保护,在《中国改造罪犯的现状》白皮书中指出:“罪犯享有财产、继承等方面的人身权利。罪犯入狱前的合法财产,依然受到保护,罪犯有行使收益、处分的权利。罪犯依法享有继承权。罪犯在服刑期间的发明权、著作权,均受到法律保护。罪犯有提出离婚的起诉权和不同意离婚的答辩权。”从我国目前的立法情况来看,罪犯享有的人身权利,只有少数几种被法律明文规定加以撤销或剥夺。主要包括我国《民法通则》第十八条第三款的规定:“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侵害被监护人合法利益的,应当承担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的申请,撤销监护人的资格。”比如,因构成遗弃罪或虐待罪而被判处刑罚的罪犯,人民法院可以撤销其对被遗弃者或受虐待者的监护权。还有我国《继承法》第七条规定:“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如果罪犯因上述原因而犯罪的,不仅受到刑罚处罚还丧失其继承权;另外,目前我国的监狱部门仍在适用公安部1982年2月18日下发的《监狱、劳改队管教工作细则》对于在押罪犯服刑期间的部分人身权利,如结婚权、著作权等,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我国目前现有的法律法规,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文剥夺或限制罪犯的人身权利的内容并不多见,可以说,至少在国家立法的层次上,我国的罪犯享有的人身权利具有广泛性。
3 我国服刑人员人身权利的缺损和救济
如前所述,服刑人员在立法上享有的人身权利是比较广泛的,由于篇幅的关系,我们不可能一一列举加以详谈,在这里,本人就从最基本的几个方面入手,谈谈在司法实践中,最热点的几个具体的权利及其救济。对监管管理人员和对罪犯的调查结果显示,现实生活中罪犯人身权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缺损。罪犯人身权缺损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罪犯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丧失了社会的同情,社会上普遍认为,罪犯应该承受比其他人更多的肉体痛苦。二是从罪犯本身来说,在其经受了犯罪追诉与刑事审判以后,自信心往往受到极大挫伤,权利意识明显下降。三是罪犯权利的内容有一部分是处于不定状态的,有些权利的享有是附条件的,有时取决于对特殊义务的履行。比如,在狱内违纪违规会受到相应的禁闭处罚,或造成管束升级,使其进入严管状态,其人身强制程度明显加重。
3.1 服刑人员健康权的问题
3.1.1 存在超时、超体力劳动的现象
《联合国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第7条规定:“监狱劳动不得具有折磨性质,服刑囚犯都必须工作,但以医官断定其身心俱宜为限。”第75条规定:“囚犯每日及每周最高工作时数由法律或行政规则规定,但应考虑到当地有关雇用自由工人的规则或习惯。”我国《监狱法》第71条规定:“监狱对罪犯的劳动时间,参照国家有关劳动工时的规定执行;在季节性生产等特殊情况下,可以调整劳动时间。罪犯有在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休息的权利。”司法部1995年制定了《关于罪犯劳动工时的规定》,对罪犯劳动时间作出了具体规定。罪犯劳动时间应为6天,每天劳动8小时;监狱除了保证罪犯每周休息一天外,在元旦、春节等按照相关规定安排休假;监狱生产部门要延长劳动时间,必须提前拟订加班计划,经监狱狱政等管理部门审核,得到监狱长批准方可实施,事后安排罪犯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根据延长罪犯劳动时间的长短,支付一定数量的加班费。总体说来,我国监狱中,罪犯劳动时间多数不超过8小时,但也有例外。因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导致了国家拨给监狱的经费不太充足。监狱想要解决经费不足的困境,必须自力更生,在一定程度上实行“以监养监”的政策,使得某些监狱的工作重心产生了偏离,对罪犯的劳动时间没有按照规定来执行,对罪犯的劳动定额规定偏高,以各种名义延长罪犯的劳动时间。
3.1.2 重病罪犯、精神病人罪犯不能完全得到有效医疗
《联合国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第12条规定:“每一监所最少应有一位合格医官,他应有若干精神病学知识。医务室应与社区或国家一般行政部门建立密切联系。其中应有精神病部门,以便诊断精神失常状况,适当时并予以治疗;需要专科治疗的囚犯,应当转往专门院所或平民医院,如监所有医院的设备,其设备、陈设、药品供应都应符合患病囚犯的医药照顾和治疗的需要,并应当有曾受适当训练的工作人员。”很多国家通过设置医疗监狱来关押患有精神病和其他严重疾病的罪犯。设置医疗监狱对于患有严重疾病罪犯的有效、及时治疗;对于解决监狱中的医疗设施不足、医疗技术匮乏和医务人员缺乏的困难;对于对患病罪犯的有效监管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我国目前没有设置医疗监狱,使患病罪犯的治疗、监管得不到有效的保证。保外就医是监禁刑社会化的一种行刑方式。在我国保外就医主要是根据罪犯的受刑能力所采取的刑罚变通做法。保外就医的适用对象适用于患有严重疾病的有期徒刑罪犯和拘役罪犯。但在实践中,保外就医程序设计不合理,不便操作。《刑事诉讼法》第214条规定,罪犯患有严重疾病可以保外就医。1990年司法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颁发《罪犯保外就医执行办法》将保外就医的法定条件确定为:身患严重疾病短期内有死亡危险的;患严重疾病短期内有死亡危险的中慢性疾病长期医治无效;身体残疾生活难以自理的。对以上保外就医的规定没有与之相配套的执行程序。监狱和监察部门基于对社会安全的考虑,对保外就医的适用非常谨慎,因此程序运作有时在半年以上,以致患病罪犯贻误救治。我国监狱法律制度中应增加对服刑人员就寝床位的规定,明确规定服刑人员监舍卫生设施标准,系统地规定监狱医生的职责,建立监狱的精神病医生制度。
3.2 服刑人员结婚权的问题
在以前,公安部门是不允许服刑犯人结婚的。1982年,公安部颁布的《监狱劳改队管教工作细则》规定:“犯人在关押或保外就医、监外执行期间,不准结婚。”这也是我国历来的法律法规中对未婚服刑人员结婚作出的禁止性规定。但是,我国现行的《婚姻法》以及2003年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都没有禁止服刑人员结婚的规定。2003年2月19日,公安部向甘肃省公安厅下发了公监管[2003]28号文件,该文件的主要内容是:结婚是公民的一项人身权利,监所服刑人员服刑期间如申请结婚,应当允许其办理结婚手续,但应保证监管安全。具体事宜由当地民政部门办理。这一文件的出台,修正了公安部1982年的规定,由反对服刑人员结婚变为同意部分服刑人员结婚。民政部2004年3月29日颁布的《关于贯彻执行<婚姻登记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民函[2004]76号),规定了“服刑人员婚姻登记应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并出具有效的身份证件”。上述两份法律文件都明确规定了服刑人员有结婚的权利,但是服刑人员结婚有其特殊性:首先,服刑人员结婚权的不完整性。服刑人员在履行完法定的结婚登记手续后,仍然要回到监狱,不能和普通公民那样举行结婚仪式、与其配偶同居和生育等。有的监狱现行的“特优会见”不是服刑人员结婚后必然可以享受的待遇。当然目前服刑人员提出结婚申请的主要有为未婚生子女入学考虑、监所外的女方强烈要求结婚两种情况。其次,服刑人员结婚的非自主性。服刑人员结婚要事先向监狱申请,只有通过监狱的审查并由监狱作出专门安排后,服刑人员才能参加结婚登记。最后,服刑人员结婚的有条件性。服刑人员结婚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部门办理婚姻登记手续,而服刑人员出监是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的。只有在确定服刑人员没有社会危险性或者社会危害性很小的前提下,才可能允许服刑人员出监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实践中有这样的问题,作为服刑人员,人身自由依法被剥夺,他们履行登记结婚以及履行婚姻义务或实现婚姻权利,在客观上已无法通过自己的行为去实现,要实现这一权利,民政部门的婚姻登记机关就要为服刑人员结婚登记提供便利,到犯人监管场所现场办公。但从行政程序上讲,这种特殊照顾并不是民政部门的义务范围。同样,此前已有的监管人员陪同服刑人员去登记结婚,但监管方也并无这一义务。为方便服刑人员实现结婚权,可以考虑出台更加“人性化”的措施,比如日本的服刑人员提出结婚申请后可以委托登记,不必亲自到婚姻登记部门,我们认为,解决服刑人员结婚难题的对策之一就是改革婚姻登记办法,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委托登记结婚。但是我国《婚姻法》规定当事人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部门办理婚姻登记手续,如果允许服刑人员委托登记结婚的话,必须修改《婚姻法》,而对于修改《婚姻法》这样的基本法律,不论在法律修改程序上还是在具体内容上无疑是一件难事。因此,巫昌祯教授建议,服刑人员结婚的程序如结婚登记等事项的具体操作,应当由监狱管理机关与民政部门协调后,制定出具体的实施办法。让服刑人员可以更快地回归社会。如果在对待服刑人员结婚问题上,有关部门能尽快拿出切实可行的意见,保障那些想结婚的服刑人员实现自己的权利,对于更好地改造罪犯,使他们将来很快地融入社会,无疑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3.3 服刑人员同居权的问题
前几年,我国不少监狱推出了“特优会见”、“亲情会见”、“夫妻房”等“特殊政策”或“优惠待遇”来满足服刑人员及其配偶的同居需要,以稳定和巩固服刑人员的婚姻和家庭。可是当具体操作时出现一些违法犯罪、破坏监管秩序的行为以及“钱权交易”的腐败现象,在社会上引起广泛争议和媒体的炒作时,有些监狱就停止了“特优会见”。反对的人认为,同居权是否可看做是犯人的权利。如果是犯人的权利,同居权就应该平等地赋予给每一位服刑的犯人。但前提必须是平等的,同居权不能专属于某些犯人,不能成为极少数人的“特权”。然而,这样的“权利”对于在押犯来说,却有违刑罚的目的。徒刑类刑罚是以通过限制犯人的人身自由来实现的。虽然法律没有规定在押犯一定不能享有“同居会见权”,但作为在押犯,他已经失去了行使“与配偶同居权”的可能。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人身自由都没有了,还谈何同居权?另外,监狱为服刑人员提供与配偶“同居”方便的权利没有法律依据;监狱如何挑选允许与配偶同居的服刑人员;根据法律,怀孕的女性服刑人员不能在监狱中服刑,女犯跟配偶同居,如果怀孕了怎么办。赞成的人认为,对已婚犯人要求感情和生理交流的权利,法律没有权利剥夺。按照现代司法理念,一个人因自己违法被关进监狱,他只是法律意义上的“罪人”,因而,除了法律规定必须强制剥夺的那一部分权利之外,作为人的基本权利,其中包括情感交流,生理需要,是不能被剥夺的,相反,由于服刑人员所处的特殊环境,他们的基本权利在某些方面更应该得到理解、同情和尊重。我们认为,服刑人员服刑期间与其配偶的同居权虽然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但事实上法律并未剥夺服刑人员的同居权。司法部应尽快制定明确具体的行政规章等规范性文件,各省监狱管理局及各个监狱都要制定相应的操作性规定或制度,把“特优会见”措施规范化、制度化,明确服刑人员能够与配偶同居的条件、要求、纪律和费用,把握好“遴选”机制,并且作为“狱务公开”的一项内容,接受全体服刑人员和社会的监督。为了避免女犯因同居导致怀孕进而逃避法律制裁,监狱可以要求获得同居会见的女犯签订有关协议,保证其在同居会见期间避免怀孕。在思想上统一、理论上成熟以及实践中不断完善后,有必要在《监狱法》中确认“特优会见”措施,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从而有利于保障服刑人员的“同居权”。
3.4 服刑人员隐私权的问题
所谓隐私,一般是指仅与特定人的利益或人身发生联系且权利人不愿为他人所知晓的私人生活和私人信息。服刑人员作为一名“特殊公民”,一方面,其隐私权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换言之,罪犯在服刑期间,基本上不享有或享有很少的隐私权;另一方面,随着监狱行刑的现代化、文明化和法制化,服刑人员有限的隐私权也应受到保护。服刑人员隐私权的限制主要是为了保障监狱行刑权的有效行使,保证监狱安全稳定和有效教育改造服刑人员。在此前提下,从尊重服刑人员人格、维护服刑人员权利出发,服刑人员也享有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的隐私权,对此,有关国际准则和有关国家立法、法院判决都有明确的阐述或者从阐述中可以推定出保护服刑人员隐私权的精神。《联合国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第45条规定:“囚犯被送入或移出监所时,应尽量避免公众耳目,并采取保安措施,使他们不受任何形式的侮辱、好奇的注视或宣传。”随着我国监狱行刑的法制化、文明化和现代化,服刑人员的合法、合理的隐私权要求也越来越得到尊重和保护。《监狱法》第18条规定,女犯由女性人民警察检查;第40条规定,女犯由女性人民警察直接管理;第47条规定,罪犯写给监狱的上级机关和司法机关的信件,不受检查。在行刑实践中,很多监狱都严格遵守上述法律法规,并根据实际情况推出了一些“人性化”措施。如北京女子监狱对卫生间、浴室等特殊场所均采用磨砂玻璃门窗,使服刑人员在这些特殊场所活动时监控中均呈现出动画式、剪影式影像,既保证了监管安全,又保护了服刑人员的隐私权。在实践中,服刑人员的隐私权遭受侵害主要表现在:首先是侵扰,即未经服刑人员本身许可和法律特许,侵入或干扰服刑人员工作、生活场所,一方面造成妨碍服刑人员正常生活工作等有形损害,另一方面还造成他们精神上的无形损害。其次是披露,指未经服刑人员许可或不符合法律规定,而公开罪犯私人秘密的行为。对于用强制或者秘密方法获取的涉及罪犯隐私的材料,如与案件无关则不得公开或传播,如与案件有关则应在适当的范围内加以利用。最后是报道。有的新闻媒体不问服刑人员是否同意,强行对他们进行采访。在对服刑人员犯罪事实的新闻报道中,有的将服刑人员的家庭地址、家庭状况、家属情况特别是未成年子女的状况等,一并用图片或文字进行公开,这也构成了对服刑人员隐私权的侵害。《监狱法》对服刑人员的权利规定不够具体,服刑人员有很多应有的权利没有在《监狱法》中得到明确的体现。《监狱法》应明确规定服刑人员的生命权、身体健康权不受侵犯;人格不受侮辱;服刑人员依法享有名誉权、隐私权、荣誉权、婚姻家庭权、肖像权、姓名权。还应当增加保证监狱人民警察履行义务的法律条款,对不能正确履行义务的监狱人民警察应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一方面,服刑人员仍然有权享有未被刑罚剥夺的人身权利,任何机关个人都无权对其进行不合理的剥夺限制,否则就是对服刑人员合法权利的侵犯;另一方面,刑罚的严厉性惩罚性以及服刑人员毕竟是实施了犯罪行为的公民,就决定了他们的部分人身权利,主要是那些既不影响服刑人员基本生存权同时又与刑罚的惩罚性矛盾的人身权利内容,应该被法律加以剥夺,否则就会降低刑罚应有的惩罚力和威慑力,不利于预防犯罪的发生。或者说,服刑人员的基本人身权利应当加以保护,而奢侈性权利却必须加以剥夺限制。只有理论上明确这一点,在注重对罪犯的教育改造的同时,不忽略刑罚应具有的严厉惩罚性,我们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对服刑人员的人身权利问题做到既不侵犯合法权利,也不放纵不合法权利,从而更好地实现我国的刑事政策。
参考文献
[1]冯建仓.中国监狱服刑人员基本权利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48-52.
[2]冯建仓,陈文彬.国际人权公约与中国监狱罪犯人权保障[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90,138-140,142-145.
[3]柳忠卫.监禁刑执行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157-178.
[4]金川.罪犯权利缺损与救济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50-256.
一、将恢复性矫正机制引入社区矫正
在社区矫正中建立恢复性矫正机制,也是把恢复性司法运用于社区矫正实践中。“恢复性司法方案”是指采用恢复性程序并寻求实现恢复性结果的任何方案;“恢复性程序”是指通常在调解人的帮助下,受害人和罪犯酌情包括受犯罪影响的任何其他个人或社区成员共同积极参与解决由罪犯造成的问题的程序。恢复性结果可能包括满足当事方的个别和通常需要和履行其责任并实现受害人和罪犯重新融入社会的补偿、归还、社区服务等对策和方案。
由此可见,恢复性司法与社区矫正具有天然的亲缘性性。二者都希望通过开放的方式促进犯罪人重新回归社会,而非一味的使用监禁的、惩罚的手段把罪犯隔离于公众视野之外。因此,恢复性司法可以在社区矫正的所有环节中予以应用。在我国社区矫正制度体系中引入恢复性司法,对于促进社区矫正人员的改造,挺高社区矫正的效果,特别是对于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增强其他部门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社区矫正对服刑人员矫正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被害人的参与,社区及其他受到犯罪行为影响人员的参与,更需要其他机构和社会成员的积极配合。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工作也不仅是司法行政机关一个部门的工作,更是需要国家各个职能机构的配合和帮助。社区矫正工作与监禁矫正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一个开放式的刑罚执行方式,社区矫正人员的活动也不仅限制在局限性的空间中,所以社区矫正这项刑罚执行工作是一个开放性的,需要多元主体参与配合的工作。
三、完善心理矫正在社区矫正中的应用
目前来看,我国绝大多数社区矫正机构还没有对社区矫正服刑人员进行心理矫正活动,即便是在个别有心理咨询师的社区矫正机构,心理矫正的措施也是很不完善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统一科学的心理评估方法;
2、没有专职心理咨询或矫正人员,矫正活动很少开展;
3、没有常规的心理咨询或心理矫治方案,大多是临时的,帮扶的心理咨询活动。
这些问题的存在对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正工作带来了很多问题,基本上心理矫正活动处于社区矫正工作的停滞状态,非常不利于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的教育和矫治工作。要做到对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正,就需要有完善的心理矫正的措施,完整、可续、统一的心理矫正方案,稳定专业的心理矫正团队,这些是亟待完善的。
作者简介
王姝丽.女.硕士研究生.讲师.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监狱警察系教师.
【服刑人员道德教育】推荐阅读:
社区服刑人员管理手册11-24
给服刑人员的一封信06-07
监狱服刑改造人员现身说法10-01
护理人员岗前教育制度09-18
人员进场安全教育记录10-01
特殊作业人员安全教育11-17
三类人员继续教育答案07-28
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培训09-08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10-05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