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反思

2024-10-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反思(精选12篇)

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反思 篇1

刘吉顺

2007年5月22日——5月25日,我有幸在远安县实验小学参加了第二轮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这一个星期的集中培训,感到苦中有乐、苦中有进、苦中有得,深深感悟教科所积极营造的良好学习氛围和人文阳光的和煦以及朗读指导的精彩,让我收益匪浅。通过学习,并和自己教学进行对照,深深地感受到了许多的差距:

在一个星期的培训中,教研员刘老师的精彩报告《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我们明白了对学生朗读指导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余红秀老师的作文课《铁锤锤蛋锤不碎》,林主任的《圆明园的毁灭》富有深情的语言,对学生朗读指导的巧妙和细心,使我们从中受益匪浅。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要钻研的路很难,要学习的路还很长,每一次的观摩学习,对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艺术都有一次新的革新和飞跃,使我对教学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经过这一个星期的学习,反思,我们发现自己的教学实践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例如:课堂上老师讲的很多,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时间少,特别是在学生朗读方法指导上存在很大的差距,平时我们也在指导朗读,但仅仅停留在重音等一些皮毛功夫上,如何有感情则远远不够。另外老师们娴熟的电化教学手段,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后进生的耐心培养等等让我们自愧不如。但不管怎么说,通过这些天的学习,也看到了语文教学的春天。

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反思 篇2

1“四位一体”骨干教师培训模式的实施

1.1 量体裁衣, 准确定位

目前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培训脱离实际, 缺乏针对性。培训组织方在培训中普遍把理论学习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 这几乎是施训的出发点。[1]由于忽视了培训教师的内在需求, 培训内容针对性差, 教师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 培训对教师教学的提升效果不大。为了避免此类情况, 我们采取培训前调研, 事前了解培训学员的内在需求和想要解决的问题, 进行培训需求分析, 根据参加培训教师的现状, 明确培训定位, 制定富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在培训内容上, 既让学员从宏观上了解当前新课改工作的要求及进展, 提高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又要解决参加培训教师在新课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激发培训学员的内在动力, 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1.2 模块教学, 问题研讨

在培训实施过程中, 我们注重培训方式方法和培训内容的创新, 实施模块培训, 开展问题探讨式教学,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培训模块的设置上, 我们制定了“专家授课—案例研讨—实践指导—反思提升”四个培训模块。

专家授课方面, 我们改变传统的专家定主题形式, 而是采取事前调研, 专家主题备选, 学员集中选择的方式确定讲座主题, 课程内容分为若干专题, 这样设置培训课程, 针对性强, 学员兴趣高, 效果明显。专家的讲座培训主要是转变学员的观念, 开阔专业视野, 而案例研讨主要是针对具体问题深入分析, 通过实践中的具体事例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 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指导模块则由参训学员亲身示范, 面向全体学员上探讨课, 由指导老师进行现场诊断, 并集中解答学员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引发参训学员的内省意识。反省提升模块, 参训学员在反省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提升, 形成课题研究成果。

我们坚持以典型教学案例和教学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开展探讨式教学, 采取专家引导——小组合作探究——全班集中交流——研究成果展示等四个步骤, 引导学员改变思考问题的视角, 形成思维观念的碰撞, 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培养骨干教师的团队研讨意识, 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 推进新课程改革。

1.3 实践研修, 现场感悟

课堂教学主要着力于拓展骨干教师的学科知识, 转变传统观念, 提高综合素养, 实践观摩学习主要利用现场研修的方式, 通过直观的现场感悟, 引发思考促进学员的内省。

我们有选择地在渝西地区设立培训基地, 作为受训学员研修的实践场所。在理论通识课学习完毕后, 班级人员分成若干组, 分别由指导老师带队到研修基地进行3-7天的实践研修, 研修内容可以是上课体验, 听课观摩, 教研小组研讨, 案例分析, 实录整理等。通过现场观摩, 直接体验, 指导老师现场诊断, 为参训学员开展实践反思提供了现实场景, 激发了参训学员的研讨热情, 提升了认识水平, 进一步把握新课改理念。

除了就近选择研修基地进行实践培训, 我们还积极组织参训学员走出重庆, 到教育水平较高、新课改成效突出的东部沿海学校, 乃至港澳地区的知名中学, 考察其他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与被考察学校的一线名师和学生进行交流, 获取可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学员通过看、听、问、说等方式, 把握了新课改的理念, 促进了知识内化, 提高了自身水平。学员积极性很高, 反馈效果明显。

1.4 搭建平台, 跟踪指导

优秀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长期过程, 需要骨干教师不断地学习、反复地实践、深入地反思, 是长期积累和自我反思的结果, 是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不断提升和升华的结果。骨干教师的培训往往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如此短的集中培训很难造就出富有引领性的优秀教师。集中培训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培训任务的完成……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 解决一线教师遇到的困惑、疑难, 这就要求我们培训院校、培训部门搞好对学员的跟踪指导。[2]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唯“证书”是图, 避免培训走过场。

为避免此类状况, 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我们积极搭建交流平台, 畅通专家学者、培训方和培训学员的沟通交流。一是积极开发远程教育, 根据不同的需求, 制定不同标准的学习模块和网络课程, 供学员进行网上自主学习, 同时定期邀请知名专家进行网上答疑指导;二是在学员结业时, 印制学员和任课教师的通讯录, 培训者和学员可以通过电话、短信、邮箱的方式加强交流探讨, 共同解决实践难题, 促进其长久交流;三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 搭建网络交流平台。通过建立QQ群、网络论坛、博客等平台, 促进专家学者、培训方、参训学员的平等交流, 研讨和解决教学难题, 实现了培训者与骨干教师、骨干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 延伸了培训的功能;四是实行培训回访制度, 每年我们都会深入参训学员所在学校进行一次回访, 指导参训学员做课, 了解教师培训的现状, 并对骨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进行指导。

2 成效与思考

通过“四位一体”培训模式的实施, 参训学员回到所在学校后, 大部分成为了教研室的带头人。他们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实用的教育方法用在课堂教学中, 带动和影响了一大批教师, 从而促进了各个学校教学队伍的整体提高。我们采取的培训模式有如下特点:

2.1 定位明确, 针对性强。

在传统的骨干教师培训中, 培训内容单一, 学员兴致不高, 效果自然不高。我们的培训模式是从学员的实际出发, 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的, 贴合参训学员实际, 培训实效性非常强。

2.2 实行模块教学, 培训形式多样。

我们改变单一的讲授培训模式, 精心设置四个培训模块, 采取问题探讨式教学, 在学习中把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 引导学员在研讨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进而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反思。这样, 不但提升了骨干教师的有效经验, 而且培养了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效提高了骨干教师的综合素养。

2.3 搭建平台, 实施小组研讨。

在培训的过程中, 我们积极搭建网络交流平台, 引导学员参与我们的网络论坛、QQ群, 同时鼓励学员建立网络微博, 分享培训经验, 研讨培训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我们还根据参加培训学员的实际分为若干小组, 充分利用小组成员的工作背景、教学经验等差异, 有效开拓思路, 促进问题的解决。通过小组的集体研讨和课程开发等实践活动, 培养广大骨干教师的团结合作意识, 锻炼他们的合作能力。

2.4 建立培训基地, 开展实践研修。

我们在渝西地区先后选择十余所学校建立了研修基地, 作为学员说课、评课、教研、观摩的实践场所。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 灵活安排学员到研修基地进行实践, 通过实践研修, 骨干教师的学科能力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发展。

2.5 加强跟踪指导, 确保培训长效。

骨干教师培训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培训任务的完成, 骨干教师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可持续过程。基于此, 我们采取学员实地回访、开发网络课程、搭建网络交流平台等方式, 加强跟踪指导, 确保培训的效果和长效性。

骨干教师培训是一项责任重大的新课题, 没有现成的培训模式可以借鉴。我们经过五年多的反复实践和探索, 初步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培训模式, 为渝西地区培养了大批骨干教师, 有效促进了当地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摘要:构建适应时代特色和实际需要的培训模式是当前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的重要课题。重庆文理培训学院在开展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 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培训模式。本文就重庆文理培训学院的“四位一体”骨干教师培训模式进行了总结和思考, 以期对当前全国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骨干教师,培训模式,实效,反思

参考文献

[1]潘冠海.骨干教师培训质量检视与策略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 2008 (2) , p80.

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反思 篇3

一、培训对象: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新秀,从事小学语文教师素养研究、培训的各级科研人员、学校领导等。重点面向近两年准备参加省、市、县(市、区)素养大赛的种子选手。参加培训的教师年龄不超过40周岁。

二、培训时间:第1期2011年12月底;第2期2012年2月下旬,每期六天。

三、培训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突出教育教学应用的项目。具体内容为软硬笔书法,朗读,语言文字规范,文学常识和鉴赏,写作常识及应用,教育、教学常识、案例分析,课堂教学设计和操作,绘画、音乐、表演综合才艺等。

四、培训形式:以专家(各培训项目研究的著名专家)授课为主,适当安排研讨、演练和现场考察等。

五、报名办法:参加培训的教师原则上以单位(地级市、县、区教研室或学校)统一组织报名,个人也可以直接向培训班筹委会报名。请按要求填写“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培训报名表”(见凤凰语文网,可下载、复制),于2011年12月5日前邮寄或传真到潘晔妮老师收。(联系电话:13776615936,025-66660359,传真025-66660323;通讯地址:南京市山西路67号世贸中心大厦A1座12楼,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邮编:210009;E-mail:sy66660323@163.com。也可以在凤凰语文网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培训报名热线”上报名,联系人,王海霞老师。)

培训班筹委会收集报名信息后,通过E-mail于培训开班15日前,向报名单位或学员教师发出正式邀请,通报具体培训活动信息。

未尽事宜,请与培训部联系,联系人孙景华老师。

(联系电话:13584013978,025-66660300)

骨干教师培训总结和反思 篇4

时间过得很快,暑假美好的时光已结束,迈入新一学期的工作。现将假期参加骨干教师培训做一个总结和反思,以此来促进自己更快成长。

一、思想政治方面

我积极要求上进,既能认真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尽职尽责,又有奉献精神。我知道“学海无涯,教无止境”,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我认真参加市、县、乡、校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及各类学习讲座,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让自己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认识 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本学期我还认真制定了自我发展的规划,给自己定下了前进的方向。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来不断充实自己、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为自己更好的教学实践作好了准备。

二、努力提升业务水平,积极参与教科研实践

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觉得提高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我今后不断努力的方向。我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上做到课课清。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2、认真参加各级教研活动与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学校同事与名师的教学方法,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尝试,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步提高,寻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争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3、我还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新思想,掌握新方式,运用新理论,提高教学效果。利用课余时间向电脑能手学习,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

三、打造全优课堂,在实践中提升自身价值

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我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我将自己的爱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我积极推广“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并力求让我的语文教学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备好课。我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在领导的指导下进行听课,听讲座,领会课改精神实质。然后根据要求,撰写课后反思。回到学校,我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在教学上。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课改,虚心向名师及同事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为了上好一节课,我查资料、做教具,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全面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学生能更快掌握教材内容。

(2)上课。我听了名师的课,发觉他们上课有激情,有很深的教学艺术,也深深懂得上好一节课不容易。上好一节课是每个教师最起码的要求,我在课堂教学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我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后进生回答。做练习巡视时,我注意对后进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争取让他们更快地进步。

(3)做好课后辅导,对后进生做到从友善开始,理解和尊重他们。从学习上生活上真正关心他们。能及时倾听学生意见,想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虚心向名师学习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博采众长,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4)每天我给自己一个反省的机会和时间,坚持独立地思考,即时做好教学后记,反思自己这堂课上得怎样,学生掌握了吗?哪些能力得到了提高,或是哪个问题没有讲透,怎样讲会更好。

四、反思工作,不断进取

我常常静下心来想: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是否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我是否无愧于骨干教师的称号?在看到一些成绩的同时,我也在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

足之处,同时提醒自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来更好地适应现在的语文教学,在教科研方面的研究还要做得更加细和实。

作为骨干教师,我不但在教学上有了长足提高,在理论上也得到了充实提高。然而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作为骨干教师,我必须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才能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旧店中心校:史玉娟

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反思 篇5

2014年10月22日,我很荣幸参加了山东省省直“第一书记”驻点村幼师与小学语文、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的内容丰富多彩,真是受益匪浅。在学习过程中我慢慢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贫乏与稚嫩,学习又逐渐地使我变得充实与干练。是的,在培训学习的每一天都能让人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撞击与迸发,整个培训的过程就好像是一次“洗脑”的过程,给了我太多的感悟和启迪!在这里,我此次培训有以下体会。

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

潍坊的孙颖校长在讲《教学常规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中给我印象的一句是,教育要具有“人性化”,“爱”是教育的支撑点。在这方面我做的不够好,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向着这方面努力。

二、在课堂教学实践这一环节中,潍坊的郑旭与泰安的刘万元老师分别给我们上了一节成功的示范课,在名家的身上我找到了自己的差距。

三、在读书中反思。本次课程学习,王生老师在《读书反思促成长》的讲座中让我充分领略他的那份独特的魅力――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专家与名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读书,他们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课堂正是得益于他们读书。读书,可以让自己从不同层面得到丰厚;读书,可以加深自身文化底蕴,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几乎每个专家在讲座结束之前都向我们推荐了几本好书,让我觉得自身知识的贫乏的可怜。知之而改之,今后我努力的方向就是每 天要读书,只要坚持,哪怕读一点点都是好的。在读书的过程中,还必须要学会思考,在思考中进步。

四、在教学中反思。教师,尤其是一线教师,重要的工作阵地就是课堂。教师不能只是课堂技术的机械执行者,而必须是课堂实践的自觉反思者。

何仲秋老师给我们做了“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的讲座,向我们介绍了他有关的多年的教学实践与反思,结合案例生动的讲解了课堂观察与教师专业发展间的有关内容,生动,实际。他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与小学数学教育”的讲座,引导我们思考“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具体运用”。并通过具体案例和大家共同探讨了一些具体的数学思想方法„„当然,让我深深感受到教师就必须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尤其是在教学方面,应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改变课堂,创造多彩课堂.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会上课单一.而是要有多种多样的课堂方式.只有形式多样的课堂,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从而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即在科学的理念指导下,改变教学方法。不能只是单纯的像以前那种教学的方法,我教你学。也不管学生会不会。现在要多学习。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这一理念。采用教材中的教学情境,将课本数学变为生活数学,尽量创设生活化的的课堂情境,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开放的“生活化“教学。“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就是要求我们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化为具体的、摸得着的、看得见的、可操作的数学。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引领学生不断经历艰辛的自主探索学习过程,让学生亲历数学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不仅仅学会了知识,更主要让学生感受如何学习,实现了数学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和谐发展的特点。

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反思 篇6

——暨“2014骨干教师示范课”听课感想

克七中卫万涛

不知不觉在讲台上也摸爬滚打了八年了,觉得组织课堂教学也得心应手了,于是乎,也有点年轻人的飘飘然了··· ···新学期伊始,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开展示范课活动,放下教师的身段,重拾学生的心态,我一节不落的听了理科组的各位骨干教师的示范课,感悟良多!总结起来一句老话:活到老,学到老!

讲得多了,也需要演示一下!王淑兰老师在讲解《大气压强》一节课时,贯穿这个课堂的就是演示实验,学生互动,很吸引学生兴趣,连我这个外行都被吸引的脖子拉的老长老长!课后反思,其实在我们讲解生物课的时候,也有许多课堂元素可以被演示、角色被扮演,课堂就像厨房,老师就像厨师,学生这些嘴刁的食客喜不喜欢,全在厨师做菜的技艺!

讲练结合抓效率!卢峰老师在讲解《机械能及其转化》的时候所用的这招给我大大的启发!平时我一直想方设法的把易错难懂的知识点强调给学生,但是效果始终不理想,一下看到卢老师在课堂上边讲边练的方式后,眼前一亮!将知识难点解决在模糊学习的萌芽状态,不带出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熟悉你的学生,关注他!由于学科的原因,带的班很多,学生名字记不住,渐渐地一些学生觉得自己被老师边缘化了,我也在课堂上记不起他们了··· ···听了牟蜀红和何丽老师的课后,我觉得很汗颜!他们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注程度就像对自己孩子一样的熟悉,适

时适宜的提问该被提问的学生,使课堂上没有听课死角,都在全神贯注的跟着老师,记得一个名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不需要盲目的追求热烈课堂,紧跟老师的课堂节奏其实已是一种课堂参与!”

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反思 篇7

一、调研培训需求,确定培训目标

在现有的教师培训中,忽视教师培训需求的现象随处可见,在教师培训中呈现给教师的培训内容主要是基于讲授者的能力和研究旨趣,忽视了教师的实际需求。培训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在培训之前,对被培训者进行培训的需求调查,使培训具有针对性。培训针对性的产生源自于对参培对象的了解,了解学员参加培训的需求、现状,分析他们的所想、所求,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师参加培训一般是以提高自己的工作绩效为指向,希望通过培训能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但我们所说的培训需求并不是指个别教师的需求,而是在开展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找出能代表参培教师共同愿望的需求。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在参培教师的个性需求中归纳概括出他们相对共同的需求,这些共同需求中蕴含的一些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应该成为我们确定培训目标的重要依据。

为了更好地承办“国培计划”———湖南省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了解参培教师以及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保障培训质量和效果,我们专门编制了培训需求的调查问卷,对参培的语文教师进行培训需求调研。在调查问卷中,我们精心设计了“您对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内容标准、具体实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影响新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您认为自己在哪方面需加强培训、学习?”“您认为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最让人头痛的是什么?”“就您本身来说,对改善教学效果最大的障碍是什么?”等16个问题。调研后经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参训的语文骨干教师对“新课标背景下作文教学及阅读教学的教学设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前沿理论与知识”等方面存在较为普遍性的培训需求。因此,培训相关方面的知识、提升相关方面的能力就成为了我们培训的具体的目标。

二、围绕目标设计培训内容,针对需求安排培训课程

针对需求,安排针对性强的培训内容是实现有效性目标的关键环节。2011年1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也指出“要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加强教师培训需求调研,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并针对不同类别、层次、岗位教师的需求,以问题为中心,案例为载体,科学设计培训课程,丰富和优化培训内容,不断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培训课程是实现培训目标的载体,是培训的核心要素,直接影响着培训的质量。培训机构在课程的设置时要以参训教师的现实需求为起点,一定要改以往“我有什么就给什么”为“教师需要什么就给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的课程开发理念,做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每位参培者的学习要求。不仅如此,教师培训一定要有适切的培训内容。“适切的培训内容至少应有以下要点:一是培训内容要反映当前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工作和热点问题;二是培训内容要紧贴教学,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中心,与教师的实际需求相吻合;三是培训内容要以教师专业标准为重要依据,致力于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2]

三、精心遴选培训师资,优化培训专家团队

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专家团队对实现有效培训的关键作用毋庸置疑。我们认为,培训专家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理论基础,更要熟悉中小学一线教育教学工作,并在相关学科教学和教学研究中有所建树,在全国和地区教育教学中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要根据培训目标与培训专题内容遴选主讲专家,担任专题讲座的专家必须对此专题有丰富卓越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研究,他们应成为参训教师学习、借鉴和模仿的对象。培训专家团队除需要具备专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外,还应具有较强的培训技能,既能积极倾听、启发追问、给予建议,又能组织分享、给予点评、激发挑战,能够把参训教师的培训学习引导深入,切实提升参训教师的专业能力。

四、创新培训模式,尽量发挥参培教师在培训中的主体作用。

成人学习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成人学习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导向式的学习”———成人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特点,进行自主的和自我反思的学习。作为成人,他与未成年人的最大的区别在于成人获得了独立自主的自我概念,它的产生,意味着人在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开始从依赖的、他律的未成年阶段向独立的、自律的成年期转换,成人以进入职业为契机,开始从社会一员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每一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的任务,希望以自己独立的人格,运用自己的力量来开拓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成人学习的动机来自于职业与生活的需要以及自我发展的需要。成人学习结果最终表现是工作、生活技能的改进。成人学习者能诊断自己的学习需要,确定自己的学习内容,并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成人教育的核心是帮助成人更有效地学习,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这意味着知识形成中个体主动参与、积极建构的重要性,意味着学习中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表达和创造性的解放的意义。缺乏学习者个人对知识的主动体验创造的知识对学习者来说难以产生实用价值。[3]因此,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取决于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否主动自觉的投入,取决于是否尊重并发挥教师的主体性,是否为教师的自主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教师培训应该尽量发挥参培教师在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尽量采用参与式的培训形式。参与式培训就是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实现教师在培训中的有效参与,使参培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由被动接受型转变成主动参与型的学习者,让培训成为受培训者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使参训者主动从培训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是参与式培训取得成功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培训者在培训课程的设置上就应该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课程体系。例如:在开设的“小学阅读教学设计的要点”课程培训中,我们建构了“五步骤”的培训课程内容体系:(1)邀请教育部“囯培计划”项目专家、湖南师范大学的张良田教授以讲授的方式对小学阅读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讲解。(2)邀请语文教学名师盛新风老师给学员上《跨越百年的美丽》的阅读教学示范课(如果邀请全国名师有困难,也可请当地名师上示范课或者组织学员观看《名师课例》的视频录像)。(3)带领学员到一线学校去实际观摩一到两堂阅读教学的课程并录制教师上课的全过程。(4)组织学员针对录像资料开展评课、议课,总结提炼如何有效进行阅读教学设计的要点。(5)选取几位参训教师上阅读教学的研究课或者进行阅读教学设计大赛。“五步骤”培训课程的建构既有专家的理论引领,又有名师的课例示范,同时又能极大地调动参训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参训教师普遍反映这种“五步骤”的培训课程模式很有成效。

五、加强培训工作管理,构建训后跟踪管理的长效机制

培训管理工作既是影响培训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开展培训工作中建立和完善培训管理的有效机制,是培训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的保障。培训管理重在实施“过程管理”,要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与调控,使培训的开展过程自始至终沿着既定的方向推进,实现预期的目标。“囯培计划”项目的实施,必须创新培训管理,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规范化、专业化、人性化的管理,营造一个积极向上、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参培教师在愉悦的心情下参加培训学习,为培训收到较好的成效提供条件和保障。

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优秀教师的成长需要在长期的工作实践过程中坚持不懈地学习、工作。忽视对培训的后续管理,将会导致教师培训学习的知识不能被内化,培训成效不能得到巩固,影响培训的有效性。因此,对参培教师的管理需要延伸到培训结束之后的工作实践过程之中。我们认为,对培训的后续跟踪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建立参培教师信息档案库,实施动态管理;二是创建交流学习平台,共享学习实践成果;三是及时了解参培教师学习工作情况,加强交流沟通;四是关注参培教师的成长,促进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EB/OL].2011-01-06.http://www.gov.cn/gzdt/2011-01/06/content_1779454.htm.

[2]朱郁华.怎样才是有效的教师培训[N].中国教育报,2013-06-05(09).

谈语文反思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 篇8

反思性教学既是一个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师专业素质持续发展的过程。它在教师的教育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以及职业道德感等方面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可能。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在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提升自身教学素质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课程改革正在深化,新的课程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同时新的课程改革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师应以反思性教学为基础,来进行提高教师专业化的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有效实现教学相长。

一、反思教学是“新课程”“语文新课标”对语文教师的必然需求

贯彻实施“新课程”“语文新课标”,要求每一位教师打破传统课程观的束缚,都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在语文反思教学中,反思是课程建设的一部分,教师能够立足于真实的教育情境,随时反思自己教学中的每一环节是否遵循“新课程”和“语文新课标”的教育理念;能够不仅要思考“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还要思考“为什么教”的问题;能够在反思思考的基础之上建构起自己指导教学实践的理念和教育哲学,从而真正贯彻执行“新课程”“语文新课标”。只有这样,语文教师才能开发课程资源,实行开放的内容体系,主动建构语文课程与社会、世界及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综合包容、选择有助于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养成以及适应当地社会环境和需要的语文课程,并以此为根基调整课程结构和课程进程,进而决定对语文教科书做出适当的剪裁,灵活设计教学活动,由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变为“自己课程”的创造者。只有这样,语文教师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结合,建构起适合实际教学情境的课程,使课程进展充满创造性的生机和活力,也才能真正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构者,使自己的语文教学能与时俱进,适应“新课程”和“语文新课标”,最终确立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地位。

二、语文课程特性对语文教师的必然要求

语文不仅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还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熔民族性、工具性、知识性、技能性、人文性于一炉;语文学科也绝非是一门纯粹的认知学科,而是一门极具复杂性、综合性的学科。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往往事先无法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做出全面、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并设计出完整的解决方案。

在这种情势下,反思就显得极为重要。教师只有对自己的思维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进行批判性的分析,才能发现思维过程中的错误,进而充分考虑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对思维活动作出调整和纠正,或者设计出新的解决方案,从而促使自己的行为更具规范性、明晰性、合理性和稳定性。这表现在语文反思教学中就是教师根据对教育环境、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学生和教学情境的最新认知对教学的内容、意义和目的进行完全、客观的分析和判断;对所作的决定进行回顾;对决定性因素的影响进行思索,使教学和反思有机结合。通过这种反思,语文教师提高了警觉度,从而具备敏锐感受、准确判断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势和新问题的能力;促使语文教师关注教学整个领域的问题,在思想上真正顾及到学生多方面的成长;使教师的教学实践有具体、准确、可靠的依据,并把这种实践建立在对语文教育教学理论及行为依据客观分析的基础上,使自己的教学具有全面合理性。如,语文教师在反思教学过程中,随时对学生及其所处的文化背景、课程、教学策略、课堂的组织与原则以及这些元素之间的互动进行反思,并不断探究,根据对象实际和面临的情境以及语文学科特性,把握教育时机,及时做出决策和选择,转化教育矛盾,调节教育行为,进而解决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使教学实践趋于合理。这样语文教师才能使自己的教学符合语文学科的逻辑结构,最终改善语文教学现状。

三、反思教学是语文教师自我提升的必然途径

在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中,人们普遍认为,只要教师获得了一定的教学知识和教学策略,就会带来教学行为的改变。这种错误认识导致了长期以来语文教师的学习与自我提高仅仅是学习掌握一些教育学、心理学及本学科等的一些理论性知识;语文教学实践也更多注重纯技术性地照套、机械模仿或移植别人的甚至别的学科的教学模式、方法,或者强调机械的课堂控制程序,以实现教学内容的具体化、教学目标的现实化。

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篇9

——三门峡市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2017年7月19日——24日,我们三门峡的名师及骨干教师一行近四百人聚集在美丽的陕西师范大学的校园里,满怀着欣喜与兴奋来参加培训班的学习。几天来,虽然每天我一去一回要在路上行走两个小时,极其辛苦,但一想到聆听了各位知名专家、教授不同风格的精彩报告,回想几天来我的巨大收获,每一天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我的那一点辛苦与疲惫又算得了什么呢? 我学习到了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以及如何评课、反思。所有这些都针对目前教育教学中教师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教师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新课程新理念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理论性的指导,使我深受启发。下面我围绕这几天专家教授们谈到最多的“核心素养”来谈谈我这几天来学习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一、对核心素养的认识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体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是对教育方针中所确定的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细化,与我们以前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是对素质教育在新时期的深化。我们以前一直提倡素质教育,强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特长”。素质教育改变了“以分数论英雄”的教育方式,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培养各种社会需要的人才起到了促进的作用。而素质的培养是在学生“有天分”的基础上。“素养”概念的提出,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在后天中、长期实践中养成的能力,每个学生,都可以经过努力养成好的习惯、能力等。这与我们学校的《新教育》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都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积极的学习态度、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造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文化基础表现为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自主发展表现为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社会参与表现为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从文化基础可以看出,它更加关注学生知识积累的宽度和厚度,使学生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从而形成正确、科学、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这也是一个人幸福生活的前提条件。自主发展方面更多的强调学生的学习发展意识,能够自主学习,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追求健康、快乐、精彩的人生。社会参与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能力,一个有担当的人,才能爱国、爱集体、爱家,才能勇于为社会做贡献,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二、作为教师的我们,以后在工作中怎么做呢?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漪老师也曾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出来,教学就成功了大半,学生学习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由此可见,教学活动中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其自然而愉快的接受知识,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才能得以提升。

2、注重朗读为主的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经典诗文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只是代表着学生愿意去学,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广泛阅读、积累,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3、读名家名著,写读书笔记、教学反思。一个人的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文化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腹有诗书气自华”,当知识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

4、借助互联网资源等在内的多种手段调动学生习作热情,培养学生的素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一名教育者,这次培训为我今后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一项长期的过程,而且还有待于我们去实践和研究。我将不断学习新理念,并付诸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学习。

语文骨干教师的培训总结 篇10

我进入学校教学已有x年,早已是学校里的骨干教师,也有自己的一番成就。在这次的培训上,我从这些培训的老师那学到更深层的语文教学知识。在xx老师那,我知道在给学生上课时,一定不能自己把课都讲完,一定要引导学生自己去讲解课文,这样才能让学生自己从书中找到答案。我虽然是个骨干教师,但是在教学上还是趋于传统教学,就是老师在上面一个人讲,学生就在讲台下听,学生参与的不多。从这位老师那,我知道自己的缺漏在哪了,难怪我变动那么多的方式去教学,却还是达不到我要的效果,现在我明白了,如果要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更加好,就一定要让学生有参与,并且一堂课学生参与的时间一定是居多的,如此学生才会从这堂课中深刻的学到知识,也更加明白课文所要讲的内容以及意义是什么。

再有,从另外一个老师那,知道语文也不是死的,而是活的,也是可以去创新的,所以在自己今后的一个教学上,就一定要适当的加入新元素,不断的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的形式,这样才能找到更适合自己所教的班级的学生的语文教学。我回想自己以前也有个去换一种模式教,但是却没有效果,我想可能是我还不够了解这些低年级的学生,因此我必须要进行适当的改变,不能让自己骨干教师的称号被质疑。这次我在培训中,真的有认识自己以前的缺点,现在我能去相应的改正,也是为自己更好的把学生们的语文教好,让他们的语文成绩也更好。

对新课程语文教师活动的反思 篇11

第一,多研究学生

语文教学从宏观角度看包括三个要素,即教师、学生和教材。传统教学注重对教材的分析和教师的讲授,却忽略了学生这一学习活动中的主题。新课程还学生以学习的主体地位,更加强调学习的过程,而非知识的掌握。这样,教室仅仅满足于钻研教材是不够的,还应该在研究学生方面下一番功夫。

第二、设计灵活多变、不拘一格的学習形式

传统的语文教学搞得是分析教学模式,过分强调知识性、思想性和科学性,使师生仿佛戴着枷锁跳舞,束手束脚,使语文课堂程式化、模式化,压抑了师生个性,限制了师生情感的发展。新课程下,强调学生感悟自得,课堂策略被划为发现、探究、提升、拓展等几大模块,且各模块可以灵活机动地运用,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在教授《梅岭三章》一课时,把课堂策略设计为拓展、发现、探究、提升。先由学生收集有关爱国的革命诗歌,在学习过程中与《梅岭三章》作对比阅读,使学生及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开阔了学生视野。

第三、以自己的人生体验带动学生情感

我在教授《紫藤萝瀑布》一课时,文中有一句富有哲理,饱含感情的话:“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为了调动学生感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我播放了贝多芬“第五交响曲”,让学生感受到生命和命运的搏斗,我自己也禁不住讲述了老父病重期间感情的波澜和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引起了学生的共鸣。

那节课,我充分体悟到了师生情感在课文这一载体上的共鸣的魅力,那种和谐融洽再也忘不掉。可见,教师的真情投入是发展学生健康情感的良好切入点,我们应该肯与付出。

第四、让学生自己读书,多读;教师自己也要读书,多读

学生的语感从哪里来?学生的感悟自得从哪里来?读书,多读。新教材中所选的现代文、古诗文等各种文题在学生读书的前提下学习理解起来可谓水到渠成。叶圣陶先生说:“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诵读的功夫,无论对语体、对文言都很重要,仅仅讨究,只是知识方面的事情,诵读却可以养成习惯,使语言不期而然近于完美。”叶圣陶先生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中又说:“阅读总得‘读’,出声念诵固然是读,不出声默读也是读,乃至口舌绝不运动,只用眼睛在纸上巡行,如古人所谓‘自治’,也是读”。所以要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读书,采用领读、齐读、听读、略读、精读等多种方法,让学生读充分,读熟。我以前那种怕浪费时间,不舍得让学生把书读好,读透,就急于要求学生质疑理解的做法是多么不明智啊。

另外,我还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学生读书的时候,教师干什么?过去备课只满足于课前默读一遍半遍,满足于理解了课文的方方面面,觉得自己没有多读书的必要。在教学中我逐渐感觉到等待旁观是不适当的。我开始在授课时读,范读、自读、跟读,读得出神入化。在读中,我不断审视作品 www.zhlzw.com 的魅力;在读中,自己与学生的感情同步;在读中,点拨学生读书,感悟作品,感悟人生。

做一个会反思的语文教师 篇12

什么是教学反思?北师大肖川教授说:“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指教师对各种教育观念、言论、教育方法、教育活动、教育事实和教育现象进行的自主判断和认真审视, 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检视和反省。”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市级示范学校, 学校领导抓教学很内行。因为新课标非常强调教师的课后反思, 所以, 学校就出台了硬性的规定, 要求教师每堂课后都要有教学反思, 而且每两周有年级组长监督检查, 检查结果上报学校, 与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但据我所知, 很多老师为了应付检查, 要么从教案参考书上直接抄反思, 要么三言两语, 笼统空泛, 缺乏具体的反思内容。比如:今天的课上的效果不错, 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 所有的教学目标都按预订的计划完成了。这样的反思等于没反思。让人看不出这堂课到底是怎么上的, 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有哪些不足之处, 效果不错体现在哪里, 教学目标是怎么完成的。这些值得反思的地方都没有进行反思, 暴露了一部分教师敷衍的思想和较低的反思能力。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和后现代课程观的影响下, 教师仅作为经验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了, 社会呼唤反思型教师。反思型教师不仅要关注课堂内的问题, 还要关注制度与文化等课堂外的因素对教学的影响, 不仅执行规定的教学内容, 同时还参与课程的开发、促进学校的发展, 不仅关心学生的成长, 还应积极完善自己的专业发展。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他说,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 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李镇西根据自身的成长实践, 他给出了“反思型教师”的定义:“通俗的讲, 就是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天的平凡工作, 就是通过思考、解剖自己日常教育实践, 不断超越和提升自己教育境界的教师。”

教学反思既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支点, 那么“教学反思”思什么?

一.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上的成功之处

如:教学中引起师生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上一些精彩的师生对答、争论;教学方法和策略运用的体会;教学环节的设计;学情的分析与把握等等。下面是我在上公开课《旅鼠之谜》后写的一篇反思:

公开课后的感悟与思考

《统筹方法》以前在人教版的语文课文里有, 现在删掉了。上海的教材仍然有这篇课文。前天我们到同济二附中听了嵇老师的一节课, 她在讲这篇课文时主要抓住列图表的说明方法以及统筹方法的运用。最后给学生留个作业:学这篇课文的意义是什么?我以前上这篇课文时也是这样上的。这是篇说明文。说明文就是给我们知识, 让我们懂得以前不懂得的东西。但我看了《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后, 才知道我们不应该这样教。

王荣生教授在《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这本书里, 把语文教材里的课文分为四种类型:即“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它们在语文教材中的地位、性质和功能发挥方式等都有本质的分别。“定篇”、“例文”、“样本”都是学生在语文学科里的“学件”———在“定篇”, 学习经典的丰厚蕴涵, 在“例文”, 学习其生动显现的关于诗文和诗文读写的知识, 在“样本”, 学习其阅读过程中形成的读写方法, 就文来说, 学生不是去学文, 而是用这篇文里的东西。

按照王教授的说法, 这篇课文应该教说明的方法和写作的知识, 而不是向学生传授什么是统筹方法。也就是说不能把“样本”当“用件”来教。反思我的语文课堂, 也经常教课文所传递的“天文地理, 五花八门”的东西。甚至有的文学作品也是被这样处置, 于是语文课堂不像语文了, 语文老师当了杂家, 而语文教材成了“杂货铺”。

王教授的一番话对我触动很大。带着这样的思考和感悟, 我在卢湾区中山学校上了一堂公开课--《旅鼠之谜》。这篇课文是一篇文艺性的说明文,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科学小品文。我手上没有任何的资料可以参考, 虽然我们的教材里也有, 但我真的没好好上过这篇课文。我等于是裸眼看文本。拿到文本, 我认真读了几遍, 然后确定这篇课文哪些是学生读课文能读得懂的。文本关于旅鼠的三大谜学生能读得懂, 这点不需要讲。那么这篇课文应该讲什么?经过反复斟酌, 我把课文的重点确定为:

1.了解科学小品文的特点。

2.学习作者呈现科学知识的方法。

3.学习常用的几种说明方法。

也就是, 说一篇课文要教给学生的不是学生能看懂的知识, 而是学生反复读课文也不能理解的知识。找到教学的重点难点, 还要选择好切入点。这篇课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 都能上得精彩。最后我决定从课文里的“鼠目寸光”切入。先引导学生简单说出三大谜是什么, 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在写这三个奥秘时的不同的写作方法, 自然引出科学小品文的特点及作者呈现知识的方法。一节课三个环节, 环环相扣, 思路清晰, 学生不仅学到了写作的知识也感受到科学小品文的趣味性。

像这样去认真的解读文本, 来上海之前是没有过的。即使上公开课, 我也没有这样去认真分析学情。以前上这样的课文, 我最多让学生读读课文, 然后结合课后的练习简单的讲讲。经过这几个月的培训, 我才明白, 以前的教学是多么肤浅, 对文本的理解多么粗糙。我这个井底之蛙终于有机会跳到地面上看看, 才知道天有多高, 地有多大。

像这样的反思, 如果我们能经常写一写, 一定会在教学上不断创新, 自身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文字陈述能力和交往能力将得到不断的培养和训练, 教师的进取心、责任心也会得到增强。

二.反思课堂教学上的失误之处

有人说:课堂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它永远只能逼近却不能完全达到尽善尽美。

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学生, 每个人的生理和心理情绪、状况都有差异, 且在教学过程中又始终是变化的, 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同一个教案, 同一个老师, 在不同的班级上课会上出截然不同的效果来;同一个问题, 同一名学生, 不同的时机会产生不同的答案;同一篇课文, 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构思, 况且, “教”然后知不足, 有些“预设”的环节只有在实施时, 你才会发现它的缺陷。因此, 上完课, 静下来认真的想一想, 这堂课所呈现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问题情境的设计有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学生的活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有没有效果, 是否所有学生都有收获;课堂上三维目标是否圆满达成;我今天在课堂上的行为哪些是正确的, 哪些不该做;这节课学生学得是否愉快等等。把这些问题想清楚, 进行回顾、梳理, 并写出反思、探究, 使之成为今后教学时的借鉴。

三.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独到的见解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 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教学过程中, 学生常常在不经意间产生“奇思妙想”, 学生的独到见解、精彩的回答, 学生的创新思维等都是源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见解, 对世界的独特感受, 是十分丰富的、可贵的课程资源, 教师在课堂上及时将这些信息捕捉, 课后加以重组整合, 记录下来, 既为教研积累了第一手素材, 又拓宽了教师的教学思路。

四.反思观摩课后的感受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作为一名教师,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多听听其他老师的课, 并及时与他们沟通交流。在听课时, 要分析, 这位教师是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的, 他为何这样组织课堂教学;用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是如何确定的;我上这篇课文时是如何设置教学环节的;这样的教学环节收到什么样的效果;和这位老师比我的教学设计有什么缺点、有哪些不足;从他的教学中我受到什么启发, 我今后如何处理……通过这样的反思分析, 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上一篇:老板给员工的过年拜年短信下一篇:西游记人物分析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