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输在家庭教育上(16卷)

2024-07-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16卷)(精选12篇)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16卷) 篇1

--《夫妻间教育意见有分歧可调整》

摘抄

1、谁最固执谁先教,对方教不好你再教也不迟。

2、即使对方不对,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指责对方。

3、即使对方赌气不管孩子,你也不能放弃不管。

4、如果孩子在场,夫妻吵架要照顾到孩子的感受。

5、夫妻俩一起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实现共同成长。

读后感想:父母之间因孩子的教育而产生分歧矛盾是很常见的,本身男女双方就存在差异,关键是怎样调整差异才是重要的。一般来说,女性比较细心和感性,因而会注意顾及孩子的感受;男性是理性和直接的,因此他会直接的把想法告诉孩子。有时候我和霏霏她爸爸常为教育孩子的问题产生分歧,我们的脾气不是很好,一生气就训孩子,孩子在外人眼里是个很听话乖巧的好孩子,可是在家就不听话,做事还很磨矶,写作业也是很慢。

我们的做法都没有重视孩子的感受。只是一味的指责孩子,并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我们在孩子面前争执,孩子面对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她会无所适从,容易引起孩子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她可能会害怕、担心、怀疑自己不好,父母的争执引发他内心的矛盾冲突。如果父母常在孩子面前争吵,孩子的性格和婚恋观念都会受到潜然默化的影响。当我们发生争执时,他爸爸不接受我教育孩子的方式。因为我在孩子的面前否决他,这种挫败感对男性的心理会产生很大的打击,在这样沮丧的感觉中他是没有力量去思考你的方式是对是错的。在他的角度,觉得你不顾及他的感受和面子,在你否决他的时候,为了抵抗挫败感,他也会去否决你。孩子在我们的争吵中也会产生自悲,不自信的思想。

夫妻之间调整差异,重点不是去分辨对错,达成共识才是最重要的。最好找一个适合沟通的时间,用平等和理解的态度去沟通。咨询他与孩子互动方式的想法和目的,把我的做法和想法也说出来,彼此共同来研究那种方式对孩子更好,让孩子更能接受。我们都很爱孩子,为了达成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目的,调整一个大家都认同的教育方式是很重要的。

四年四班

张雨霏的家长

培养兴趣,多读好书,比比我们谁学到的多

---《爱上阅读的四个“趣”招》

摘抄:延“趣”:一次不要向孩子呈现太多的书: 为了不让孩子对书从心理上产生“饱和”感,对于刚从书店买回的新书不要急于全部呈现,一大摞放在桌子上让孩子随便看。因为除了看不完,或者囫囵吞枣外,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形成得之容易、不爱惜图书的坏习惯。激“趣”:先让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书不少父母发现,孩子对自己买回去的书并不感兴趣,经常喜新厌旧。这主要是孩子对父母挑选的书没兴趣。对于两三岁的孩子来说,已有了自主意识,如果父母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放手让孩子自己选择,挑选他自己喜爱的图书,他就会认真阅读。因为在孩子的眼里,自己喜欢的才是最好的。制“趣”:“以趣制趣”带动孩子快乐阅读

除了让孩子挑选自己喜爱的书外,有时候一些孩子并不喜欢的书也是必须看的。如果孩子一开始对某本书并不感兴趣,不妨试试“以趣制趣”法,即用自己的阅读行动来暗示、带动孩子对书发生兴趣,带动阅读,用自己有意制造的兴趣来点燃孩子的阅读激

情。

读后感想:我家霏霏不太爱看书,但是她比较喜欢看一些童话故事书,现在上学了就对书不感兴趣了,回家就写作业,作业多写的也晚没有时间看,我一直以为是因为我天天上班没有时间陪孩子看书,孩子也就不喜欢看书。读了这篇文章,我发现除了要慢慢引导孩子少看电视外,还得慢慢让孩子把读书的兴趣找回来。原本打算假期就带孩子去书店多选择一些孩子喜欢的书,现在看来得注意控制,有计划有步骤的让孩子自己选书、读书。并且自己也得行动起来,抽点时间多看书,还要陪着孩子一起看她感受兴趣的书,带动孩子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让孩子把读书的兴趣找回来,越来越喜欢阅读。

四年级四班

张雨霏的家长

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孩子的教育越来越值得我们做家长的思索。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员,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个父母都希望本人的孩子能片面发展,将全部的希望都寄予在孩子的身上了。很多时侯,我都在想用什么方法对我的孩子进行一些教育,效果会更好,可以使她更好的成长。假期我看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一书让我茅塞顿开,感慨很多。这本书用了很多贴近我们生活的事例,从各个方面讲了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孩子的实例,对我的协助很大,在我对孩子今后的教育方面起了很大的引导作用。这本书对我的感慨最多,非常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会做人。指导孩子做人,比拿到名牌大学的文凭更重要。一撇一捺,复杂的两笔,构成了一个“人”字。教孩子做人就是让孩子具有立身处世的根本道德品质。这是孩子一生成长发展的人品保证,学会做人是孩子成长的根本。

在当今时代,影响孩子操行构成的因素日趋复杂。但在孩子的品德构成过程中,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可低估,家长的品德行为标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议和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原则。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孩子很小的时分,我们就已经末尾向他灌输这种思想。例如:开饭前,要先把爷爷奶奶请到,等大家都到齐了再一起吃。以前我的孩子,喜欢把本人喜欢吃的菜放在本人的前面,这样当然是很不好。有一次我特意买了好多本人喜欢吃的,烧好放在本人的面前,吃的津津有味。儿子看了很冤枉,我说我是向你学的啊,我买菜当然买我喜欢吃的啦。你都不替别人着想,别人怎样会想着你呢?反问他:你觉得好东西是不是应该分享呢?他听了,低下了头。从此,他知道了只要对别人好才会博得别人对本人的好,学会了体恤关怀别人。我的父母年岁大了,常常有些小缺点,老人生病是,我们细心照料,让孩子在一边,力所能及的小事都会让他去做,孩子渐渐学会了照顾别人。去年,孩子的爷爷生病,孩子每逢星期六便会主动为爷爷当护理员,他模拟着我以前的动作,为爷爷洗脚,捶背,还为老人读报纸、讲故事。

“你比别人差吗?”当问到我的孩子时,我的孩子准会豪不犹疑的答复:“我不比别人差,别人能行,我也行!”记的他在幼儿园时,我们第一次带他去长岛。刚走不久,孩子走不动了,一屁股做在地上,恬不知耻地不肯走,还一个劲的哭,非要我们抱着走。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夫妻俩磋商不能将就于她,于是,我们不予理会,只顾往上走。我还故意和他爸爸说,“你也快走不动了,等儿子休息好了,一定比你走的快。”孩子原以为我们会来抱他走,可是看我们谁也不理他,希望破灭了,明白了只要靠本人。再加上听了我们的对话便一骨碌爬起来追上我们要求比赛。从那以后孩子不在任性,养成了自强的性格。正是这种品格,才使他在学习上勤劳努力,刻苦学习。

假期读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一书,让我知道了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家长,就要不断提高本身的素质,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把握迷信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我们深深体会到:父母应该协助孩子,让孩子学习做人做事,让其不断完恶人格操行。人格操行的养成是一个极端漫长的过程。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炽热的热情、耿直的情怀,永远是我们家长的人格力气。我们要求孩子憨厚、真诚、自然、老实、耿直、残忍,本人首先要做到。正仿佛德国教育家福录·贝尔说的:孩子的命运是把握在父母亲手中的。

让我们做家长的共同携起手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托起明天的太阳,铸就孩子的幸福生活,铸就中华民族美妙的未来。

让孩子学音乐要以快乐为先

学习音乐的好处不容置疑。很多科学家,像爱因斯坦、袁隆平、李四光、钱学森都有从小学习乐器的经历,他们都不从事音乐专业,但音乐对他们的一生有很大的影响,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说:“从小学音乐的孩子,一定是一个情感丰富的孩子,一个极富同情心的孩子,一个具有审美格调和审美情趣的孩子。”从小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这是非常好的,但作为家长,对孩子兴趣的培养,不是违背教育原则,更不是以扼杀孩子的美好童年为代价。在家庭教育指导中,让孩子快乐学音乐,让孩子真正喜欢音乐,才是学长们的首要任务。培养孩子的兴趣是家长的责任。

霏霏是二年级开始学习二胡的,刚一开始,她不喜欢,也不想学,我说霏霏你看学习一种乐器不但能让自己在同学们面前有个自己的才艺展示,还能让自己在学习中放松心情,是一件多好的事情呀。她就同意学习了。则开始学习就是拉简单的音符,有点枯燥乏味,她就想打退堂鼓,慢慢学习了一些乐曲,她一听自己拉出来的音符真好听,就喜欢上了拉二胡。平时我们也多鼓励孩子,让她在学校办的节日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她也很乐意在同学们面前表演。学会尊重孩子是家长的智慧。

当孩子对某一事物有兴趣时,即使我们没兴趣,也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能以大人的眼光来否定孩子。

学习家庭教育是家长的根本。

培养和发现孩子兴趣的过程,就是良好家庭教育的过程。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通过学习音乐,让孩子唱着,笑着度过一个美好的童年。

四年级四班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16卷) 篇2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谆谆教诲我们:“教育儿童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我们的儿童是我们国家末来的公民, 也是世界的公民, 他们将创造历史。我们的儿童是末来的父亲、母亲, 他们也将要成为自己儿童的教育者。我们的儿童应当成长为优秀的公民, 成长为贤良的父亲和母亲。但是, 这还没有概括一切, 我们的儿童又是我们晚年的希望。因此, 正确的教育是我们幸福的晚年;不好的教育是我们将来的苦痛、辛酸, 是我们对其他的人们和整个国家的罪过。”可见, 正确的家庭教育是多么重要。

然而在转型期的当代中国, 过去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家庭教育价值观正在遭到破坏, 重智轻德逐渐成为家庭教育的普遍价值趋向, 由此导致家庭也逐渐成为第二课堂, 学校应试教育成了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你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 家里其他什么都别管。”这句话几乎成了很多家庭的通用语, 也集中反映了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上只重视孩子的考试成绩, 而忽略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很多孩子在家里的普遍现象是: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小学阶段的孩子, 每天整理床铺和书包, 削铅笔, 换本子, 诸如此类的事情大都是父母包办。中学的孩子在家里一点家务活都不干。十六七岁的孩子不洗自己的衣服是正常的事;父母不在家, 宁肯吃零食也不做饭的孩子大有人在, 他们视父母为家庭为自己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事。家长对孩子唯一的要求是学习成绩。这种对孩子学习的苛刻和高要求与对孩子生活习惯培养的过分迁就形成了鲜明对比。家庭教育中这种价值观的扭曲, 对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其可怕的后果是:孩子的责任感和劳动意识的丧失。

家庭教育, 我们一定要高度关注孩子责任感的培养。一个孩子, 他可以丑一点, 可以笨一点, 但他不可以没有责任心。教育成功的关键是培养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 一个懂得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负责的孩子。责任心的培养有两个方面, 其一是放手, 孩子该做的事让孩子自己做, 比如穿衣吃饭, 比如学业上的安排, 比如早晨的起床, 比如困难面前的抉择, 让孩子尽他对自己对家人该尽的义务。同时, 还要还孩子权利, 让孩子有权决定看什么书, 有权决定参加不参加复习班, 有权决定买什么衣服, 有权决定和谁出去玩, 有权决定喜欢哪个歌星, 家长只要引导孩子即可, 让孩子享受他作为个体的权利。权利和义务造就一个人的责任感。

家庭教育, 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非常重要。教会孩子劳动, 给孩子提供劳动的机会, 孩子可以体味到劳动的快乐和被人信任的幸福感。让孩子学会自理, 承担一些家务劳动, 目的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及家庭义务和责任感, 并由此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我们不仅要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一些生活劳动技能, 更要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思想、习惯、吃苦耐劳的精神, 培养有责任感、独立自强的精神及坚强的意志, 有了这些良好的思想品质, 就可以“迁移”到孩子的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事业等各方面。所以, 家长要想把孩子培养成健康的好孩子, 就必须尽早让孩子对劳动感兴趣。要让孩子知道:劳动是幸福之本, 懒惰、好逸恶劳是万恶之源。家庭教育中, 我们家长对孩子生活上过多的包办代替, 严重忽略孩子良好劳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价孩子的标准的观念和做法, 实在值得我们警醒!

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首先让孩子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 不要让孩子输在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上。家庭, 不是学校应试教育的第二课堂, 孩子的考试成绩不是家庭教育的全部内容, 家庭教育, 一定要回归到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为价值标准的正确轨道上来。

别让孩子输在家庭教育上 篇3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其教育目标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这对于他们良好性格的形成,事业的成就,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①家庭;②学校;③儿童所在的集体;④儿童本人;⑤书籍;⑥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而如今在我们的教育现实中,很多家长却将学校教育摆在首位,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在学校就可能会过的比较辛苦,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儿童”。

“孟母三迁”是为孩子找寻一个合适的成长环境,煞费苦心。我们今日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环境是否认真考虑过?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个安全舒适,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成长环境不是单纯的指物质环境,更重要的是精神环境。

美国两大家族的故事深深教育着我们。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前康乃狄克州德高望重的著名哲学家嘉纳塞·爱德华。由于他重视子女的教育,并代代相传,在他的八代子孙中共出了1位副总统、1位外交官、13位大学院长、103位大学教授、60位医生、20多个议员……在长达两个世纪中,竞没有一人被关、被捕、被判刑的。另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纽约州的马克斯·菜克,他是个臭名昭著的赌棍加酒鬼,开设赌馆,对子女教育不闻不问。在他们八代子孙中有7个杀人犯、65个盗窃犯、324个乞丐,因狂饮夭亡或成为残废者的多达400多人。两个家族的八代发家史,潜移默化的家庭成长环境,将会直接关系到子女的道德品质、法纪观念、人生观等的形成。

家是孩子永远的港湾,一个温馨和谐的家会让孩子感觉到爱的存在,教育是以爱为前提的!试想有谁会听一个不爱自己的人的唠叨?只有孩子感觉到家人的爱,才会愿意聆听家人的教导。“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责;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讥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家长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等,对孩子的身心发育都有密切的关系。爱孩子是一种本能,带着爱去教育孩子却是一门艺术。不懂得孩子 ,就培养不好孩子!

如今的家庭和过去不一样,身为父母,我们没有第二次教育孩子的机会,不像我们的父辈们在几个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可以积累一点经验,我们没有受过专业的家教训练,很多家长完全在摸索中前进,不要想当然认为凭着满腔爱和热,就可以无师自通地当好父母。生活中把握每次和孩子在一起的机会,学着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问题,试着坐下来和孩子公平的交流,讲道理是必要的,但给13岁前后的孩子讲道理时,要注意自己讲话的姿态,姿态比道理更重要。否则,孩子会厌恶,反抗。孩子会说:你讲的话都是对的,但你讲话的那个样子很令人讨厌。

“曾子杀彘”,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父母是孩子的表率,父母如何对待长辈,如何处理邻里关系,如何待人接物,都将影响到子女。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创新,把我们带入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生活的环境充斥着各种有用的无用的、健康的不健康的信息,如果家长文化水平较低也不要紧,要紧的是自己要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标准,引导孩子明是非,知美丑,识善恶,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好榜样,让孩子把握好是非界限。托尔斯泰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美上。”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 篇4

人的一生要接受很多方面的教育,家庭教育作为人生接受教育的一个起点,是影响时间最长的一种基本方式,在小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平时自己也思考很多关于教育孩子的问题,尤其是当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的时候,自己都很茫然,不知道那一种教育方式是正确的。自己也一直没有静下心来看一些专业的家教书籍充实自己的家教知识。前一阵老师推荐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一书。书中既有教育专家们的真知灼见,也有家庭教育真实的案例及专家针对性的分析指导教育,还有许多优秀父母的成功家教经验,让我在读的过程中看到了自己平时教育孩子的很多误区,学到了许多好的经验和方法。从而有了颇深的感受。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我们都想给孩子最好的照顾,即使孩子愿意自己干一些事情,我们担心这弄坏了,那弄坏了,其实,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应该放手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把他送到学校,我们做父母的似乎省了心。我们鼓励孩子好好学习,认真听课,认真做作业等等,这只是对孩子学习文化知识的一种教条的说教。其实孩子不但需要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素质教育更为关键。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教育孩子爱心,关心他人,学会管理自己,给孩子一个的天空。

读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一书,其中有几个内容对我很有启发。如:你爱孩子的方法对吗?让孩子随身携带“教养名片。让孩子听话的方法就是尊重等等。每一个内容都很贴近我们的生活。使我受益匪非浅。因为在家庭教育这个新课题上我们这些毫无经验的应该是个学生。只有掌握了家庭教育理念,才能教育好的我们的孩子。没有天生的成功的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只有学习和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才能扮演好家长这个角色,孩子的健康成长才有基本保障。

这本书中为我们展现了许多民主的,客观的教育方法,比如家长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应该尊重孩子的意见等等,这给我们这些父母确定不少启发。家庭是育人的场所,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给孩子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父母要给孩子做表率。孩子虽小,也有自己的世界,大人只有“蹲下来”才能更好的理解他们。孩子是在不断犯错的过程中成长的,我们家长应该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虑。要用一颗包容、平和的心去正确引导孩子。其实孩子的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很强,在他们的小脑袋里有也许多奇妙和想法。

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走出妈妈教育的误区。比如我们这些做妈妈的无论什么事情都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做,孩子就成了“提线木偶”,并且还害怕自己的孩子会受到伤害,就限制孩子的和冒险精神,这样不但无法满足孩子的探索欲和冒险精神,同时也使孩子的运动量减少肥胖率上升。

有些妈妈对孩子过度宠爱,百般呵护,这样孩子如同温家里的花苗一样,经不起风雨。我们应该磨练他们的意志力,这样锻炼过的孩子将来步入社会在遇到一些挫折时就不会承受不了。

非常感谢这本《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它给了我一些具体、实用、专业的教育理念,我坚信通过学习我会成为一名会科学教育孩子的妈妈。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读书心得 篇5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读书心得

开学到现在,闲暇之余我翻看了《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我发现这的确是一本难得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恰到好处的著作,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深深震撼……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很多教育孩子的难题,看了这本书后,让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书里面深刻的写着“只有不懂教育的家长,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帮助孩子走向成功,父母是孩子首先学习的对象,提高自身的素质也事关重大,还要学会知识的更新和积累。

首先,我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孩子一个快乐成长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在说教和感情上我更侧重感情,因为在学校里老师已经给孩子足够的教育,回到家里应该给孩子更多的家庭氛围,更多的感情交流,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家长更应该是孩子的玩伴,让孩子在玩乐中体会到感情的交流、生活的快乐、做人的道理、成长的快乐。其次,锻炼孩子坚强的性格,例如孩子摔倒的时候,让孩子自己起来,不去扶她或者安慰她,让孩子从小就学会面对困难,要学会坚强的面对。我觉得现在的父母太关心孩子,让孩子失去了体会失败的乐趣,而多了一份依赖,也让孩子失去了怎样学习面对困难的一种机会。再次,不能娇生惯养,溺爱孩子。我觉得太溺爱孩子就是害了孩子,这样的例子太多我就不再多说了,现在的孩子很幸福,要什么有什么,从来不想他们想要的东西是怎么来的,再加上现在的老人对孩子是百依百顺,我认为这不是一件好事,也许老人觉得他们自己或者他们的孩子没有享受到现在的生活,要在开心这一代上要补偿回来。所以我觉得对待孩子的要求上,要正确对待,不能一味的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而是要有针对性,对孩子有益的要求尽量满足,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也可以让孩子适当的做一些家务,让从小就体会生活、锻炼她适应生活的能力。然后,我觉的对待孩子的教育上,应该本着孩子的兴趣而让她去学习,现在有些大人认为孩子应该学什么,就让孩子去学什么,精细;挑选;

精品文档

却从来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这样孩子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父母布置的任务而已,学习的动力是什么,是兴趣,只要有了兴趣孩子才有长期学下去的动力。当然不是孩子所有的兴趣我们都满足,我想在我们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有选择性的满足孩子的学习兴趣,这才是我们做父母应该作的。最后一点,我觉得应该带孩子多出去走走,多接近大自然,让孩子在接近动植物的时候,学习到一些课本上没有接触过的东西,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嘛,同时也让孩子在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的时候,也让她拥有博大的胸怀和生活的历练。

总之,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个生活场所,是孩子最重要的生活基地,家庭教育是任何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是在家庭教育基础上的延伸、扩展和提高。要真正了解一个孩子,首先要了解其家庭,要做到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首先要做到孩子不输在家庭教育上。感谢《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给我提供的帮助和启迪。最后祝愿天下的父母都成为家庭教育的首任优秀教师,培养出成功的孩子。

丁宁宇 家长: 2015.6.9

精细;挑选;

精品文档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读书心得体会

有人说:现在社会上干什么都要上岗证书,但有一个例外,就是当父母好像不需要什么上岗证书。其实,在所有的职业里面,如果做父母可以算是一种职业的话,则天下最难的职业就是父母了,而做个合格的父母自身决不是有个上岗证书就能解决问题的。当然也没有哪个机构给父母发上岗证书,但作为父母自身则应该有自觉的学习意识,应该不断学习家庭教育的理论和学习别人家教的成功经验,提高自己教育孩子的素质和能力,为培养成功的孩子而奠定基础。我一直比较注重家庭教育,因为工作的缘故,在自己经历过的众多辅导案例中,早已深深感受和体会到早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当学校征求家长要不要购买《部署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时,我毫不犹豫的签字购买。这本书确实是一本不错的书,数的内容比较丰富,书中的许多栏目如“父母课堂”、“家教反思”、“家教误区”、“名人家教”、“家教艺术”都为我们这些刚做没几年的家长提供了教育孩子的很多宝贵信息和经验,让我们从这些丰富的教育经验中汲取了营养,为我们教育好自己孩子提供帮助。

看完书后,我自己对教育孩子进行了反思。做父母的对自己的孩子都有很高的期望,但现在想来,如果仅仅只有在生活上关心孩子而没有在培养孩子身上花费功夫,那只是一种奢望。有一段时间,自己工作忙,经常因为加班而没有时间陪孩子玩。有几次我有空的时候想跟孩子玩,可儿子并不喜欢跟我玩,那时我忽然意识到,我是个不合格的父亲。爱人有时也说我和儿子玩得少,我觉得这样对孩子的成长不好,特别书中谈到的很多跟孩子性格行为问题的文章,让我下定决心要尽可能陪儿子。虽然晚上还有很多没有处理完的杂事,但我下班后,只要不是晚到家,我一定陪儿子一起玩。周末虽然有时想休息,但我也会利用早晚时间和儿子一起玩。现在孩子的性格比以前是开朗了很多,和其他小伙伴在一起玩的也非常开心了,并且能和他的小伙伴们友好相处,这是让我感到欣慰的,我想,只要付出了时间和精力,总会有收获的。

精细;挑选;

精品文档

孩子的成才不仅仅取决于先天的遗传,更取决于后天的成长环境。而孩子从出生到七八岁以前,家长为孩子成长所创设的家庭成长环境,对孩子的将来一生的发展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人曾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其实就是说一个人的性格脾气在三岁的时候初步形成,到七八岁的时候就初步定性了,而孩子的性格脾气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孩子将来的命运。可见,孩子小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多么重要,而父母要教育好孩子,则需要友好的家教理念和行动,这些都离不开学习。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想书中学习好的家教经验,树立科学的、健康的家教观念,提高自己做父母的“职业”素质,让自己成为合格的家长。最后,祝三(1)班所有的孩子家长都能培养出自己孩子的优秀才能。

潘玉恒家长: 2015.6.9

精细;挑选;

精品文档

精细;挑选;

精品文档

凡事发生,必有利我!因为凡事都是我赋予它意义,它才对我有意义。而我的思维模式已经调整成“赋予所有事情对我有利的意义”了。

什么叫做说话的高手?说的人家舒服、感动,同时愿意按你说的做。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你对爱的定义是什么?通过你说话我就知道。

哭泣女:“给他做了20年饭,从来没听他夸我一句。”——她的爱是“肯定、赞许”

委屈男:“不管她做的好吃不好吃,我不全都吃掉了嘛”——他的爱是“行动”

“纪念日、生日,买个包包就完了,从没见他在家过!”——她的爱是“陪伴”,他的爱是“礼物”。

精细;挑选;

精品文档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读后感 篇6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是写给家长的,从中我获到了许多的启发,在此与大家共享。“学习——成长”不仅是学生的必修课,同时也成为家长、教师的发展动力。《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一书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它让我们深深明白了“只有不懂教的家长,没有教不好的孩子”这句话的含义,让我们共同阅读这份每个家长必做的家庭作业。中国有句老古话:“棒棍底下出孝子!”,当今的家庭教育也有这样一句话常常出现:“孩子还小,打他干吗?他又不懂!”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法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然而在教育中,“棍棒”教育一直是一个值得争议的话题;在过去家庭教育模式中,“棍棒底下出孝子”是个不争的道理,但在现代中国,这种传统观念被颠覆了,现代年轻家长由于经济、文化的提升,环境的改变,受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由一种粗暴的教育方式渐渐转化到另一种进步,是文明的体现。但在教育过程中,针对孩子不同的年龄层次,应施以不同的教育方式。在幼儿阶段,是树立孩子正确是非观,性格的关键期,通过讲道理,适当的“惩罚”是有必要的。

到了少儿期,通过讲道理,正确引导是重要手段,不轻易“惩罚”。到了青少年期,则以讲道理沟通为主,不应动用“武力”手段教育,否则孩子会越打越叛逆,适得其反,随着年龄的增长,“棍棒”教育应随之减少。

另一种“孩子还小,打他干吗?„„”的教育方式则是一种过分溺爱的教育方式。多数出现在“爷爷,奶奶”一辈人身上,由于每家庭只有一个孩子,隔代的亲情、宠爱都倾注在一个孩子身上,加上文化、思想观念的差异,以至于丧失了对孩子教育的基本原则,这对孩子的教育是百害而无以利的。因此,以本人观点,孩子教育应结合中西方长处,特点施以“管教”,而且年轻父母应尽自己所能,亲子教育孩子,不应托管给老人。随着孩子一同学习,成长,这才是人生中精彩、重要的一课。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书中有一个栏目“父母课堂”中的几句话值得借鉴——

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

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

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

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

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读后感 篇7

二年四班慈冠翔、慈冠博家长柳婷婷

通过学校组织的家长读书沙龙活动,我有幸阅读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仔细阅读后,我大吃一惊,我发现这是一本难得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恰到好处的著作,虽然在那次读书沙龙中只读了6页,但读后感触颇多,使我不由自主得对自己的教育方法产生了怀疑,现就自己的在这次阅读过程中的一些内容和感想总结一下,希望和大家一起在孩子的教育上相互补充不足,共同进步,为孩子的成长共同创造美好的环境。

这次主要阅读的主题是《接纳孩子是教育的法宝》主要讲了以下三点:

法宝之一:先理解再接纳。对于孩子出现的问题,不要一味的去批评、训斥,而是要先试着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从而接纳孩子,我们才能静下心来和孩子顺畅沟通,然后想办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法宝之二:看见情绪积极共情。首先在孩子哭闹、发脾气时我们不要被孩子的情绪左右,跟着孩子生气,甚至赌气,而是要理解孩子的感受,安抚孩子,能够让他们开口表达内心所想和所需,待孩子心情慢慢好起来以后,跟孩子探讨,并引导他通过正确的途径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孩子进行良性互动,孩子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法宝之三:妈妈请接纳当下的我。孩子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的尽善尽美,比如孩子边写作业边玩,边听课边神游,打扫房间不认真等等,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们的确有很多不满,因为孩子没有把事情做好,或者说,孩子没有表现出把事情做好的态度。但是,这些问题恰恰说明,我们的孩子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也不会以完美的方式做事,更不会把一件事做完美,这时我们应该心平气和地看待孩子的不完美,这样就能抓住孩子小小的进步,小小的努力去放大,真正接纳孩子的当下。如果我们遇到问题总是控制不住情绪,指责孩子,那我们永远看不到孩子做出的成果和付出的努力,长此以往,孩子的自信,将无从谈起,更可怕的是,只要孩子的精神正常,就会一定会拒绝妈妈的评价、建议,甚至拒绝妈妈关于一切问题的看法。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读后感 篇8

重视孩子的教育历来都是中华民族的的优良传统,古有孟母三迁培养出孟子这样一代先哲,演化为现代版的故事便是大量的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抢购学区房等现象。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下一代的培养,作为父母亲总是愿意为了孩子付出一切。

有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把孩子交给学校由老师管理教育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教得好教不好完全是学校的事情。殊不知这种观点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固然学校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好的学校教育体制甚至对于孩子是决定性的。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家庭环境却是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方向性的作用,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作为年轻的父母而言,欲望子成龙,必须首先严于律己,创造孩子成材的良好家庭环境。结合该书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好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一言一行深刻影响这孩子的一生。古语道:其身正,有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长品行不端正,就无法行使教育的权力。家长的师表作用与自身紧密相连。父母的素质――――知识、学问、品德、修养、才能,就像火山底下的岩浆,积累得越厚实、越丰满,孩子成才的爆发力越强烈。通常父母的素质指的是思想道德品质的好坏、知识结构水平的高低等等。

思想道德品质的好坏: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孩子性格特点、人生观、道德观的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这就要求我们做父母的要有高尚的品德、积极的人生观、远大的理想;作风正派,为人正直,是非分明,胸怀坦荡,大公无私,乐于助人等等。孩子具有好奇心强、模仿力强、求知欲望强的特点,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印象,此时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孩子而言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父母必须时刻牢记:努力做好自己,进而影响孩子。孙敬修老前辈曾对家长们说:“孩子们的眼睛是照相机,脑子是录音机,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刻在他们的心上,要做好榜样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家长举止言谈文雅大方,子女也会如此,家长举止言谈粗俗不堪,必然会对子女有不良的影响。比如家长能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卫生,吃完瓜果将果皮放进卫生箱中,孩子也会养成这种维护社会公共卫生的习惯。而有些大人不拘小节,随地吐痰、乱扔脏物,孩子也如此行事。

知识结构水平的高低:现代的社会是一个高度发展的社会,即使是高学历的人也需要不断地学习才能跟的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孩子的求知欲望强,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他们最方便的答疑对象当然是自己的父母。如果父母具备较强的知识结构,能够及时的给孩子以圆满的解答,这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巨大的帮助。有这样一项统计,曾经在一届中科大少年班中,70%的学生来自知识分子家庭,家长受教育程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二、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现在的小孩基本上在家里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与长辈的掌上明珠。我们在对待自己孩子的态度上经常会经意间陷入这样一种误区,即一味的迁就与宠爱,久而久之便助长孩子养成一些坏习惯。我们经常听到的口头禅是”孩子还这么小,长大了就懂事了“,殊不知等到孩子长大了,他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都已经成型了,要克服坏习惯已经晚矣。因此必须从小处做起,充分重视从小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严格要求孩子、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部分的孩子智商其实都差不多,好的学习习惯往往在其成长道路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方仲永之所以泯然于众人,笨鸟之所以先飞于智鸟都说明了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决定了一个人的成长轨迹。

孩童时期能够学到的知识总量终归有限,所以我们不要过于强调分数的重要性,而要将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放到重要的位置。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养成良好的习惯,具体而言就是学习时精力集中,专心致志,不做小动作,不边学边玩;独立完成作业,知难而进,乐于思考;热爱学习,乐于学习,主动学习,不是被逼着被动的甚至委屈的学习;具有自觉学习态度,自律性强,不用家长”陪读“,不过分贪玩等等。

三、培养孩子的自信与毅力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读后感 篇9

今天读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一书,让我领会了我们作为处在叛逆期的中学生家长做的还远远不够。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家长,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

虽然我们在家里对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生活习惯都作出了努力,但是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首先,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其次,对待孩子要保持心平气和的心态,还有,要经常表扬鼓励孩子。这些看似简单的方法,但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做的不到位。读了这本书后,我深深领会到,教育青春期的`孩子要以讲道理、沟通为主,要做到换位思考。

总之,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生活基地,是任何教育无法代替的,要想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那就做到不输在家庭教育上。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读书心得体会 篇10

我们班的文文小朋友,是个娇小,内向的孩子。到了大班妈妈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找了时间和我们做了沟通,共同商量正确的教养方式。我们首先了解了文文在家的情况,发现家里的一些错误教养方法:

错误之一:

唠叨!妈妈总认为孩子小,做什么事情都是千叮咛,万嘱咐的。各种细节交代清楚才罢休;有时会嫌孩子做不好而剥夺她锻炼生活的经验。殊不知家长把所有的安排都做好后,孩子只是一个执行的“机器”而已,对于充满好奇感、探索欲、精力十分充沛的孩子来讲,“烫剩饭”的感觉最不爽!

错误之二:

隔代亲!祖辈的宠爱,外公对文文更是“含到嘴里怕化,订到头上怕晒”的感觉。孩子真的就是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人,在孩子的眼里,好像大人为他做任何事情都是理所应当的,毫无感恩之心,甚至发展到自己犯错都会先责怪大人,而从不自身找原因。

在沟通中我们让文文的妈妈先要端正了自己的态度,同时也和长辈做沟通达成共识,通过一些措施让文文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的偏差和行为责任。比如,让妈妈和孩子一同归纳和整理孩子的玩具箱和学习柜,所有物品摆放整齐,定位收纳,并对孩子提出要求,自己的物品自己归为和收纳,不能让大人手,大人帮忙找不见的物品,如果仍旧出现丢失或找不到的情况,自己必须承担后果。另外,针对文文有做事拖沓的毛病,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作息时间表,要求规定时间完成规定任务,比如早起到上学用时50分钟完成所有事情,学习时间半小时,自由活动时间,看电视时常等等。如果出现延时,第一次提醒,屡次不改的话则缩短活动时间或停止当前的人物,让孩子意识到时间的宝贵以及了解“效率”一词的含义。

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妈妈和我们反馈,在家开始发现文文的点滴进步,特别是收纳整理一项,基本不需要大人的提醒,自己已经能很好的归位和收纳物品,每天的书包也是自己整理的,不需要家长“偷偷”再检查了。至于拖沓的问题,实施时间还不是很长,希望自己的坚持能换回很好的效果。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16卷) 篇11

南宋时期大学问家朱熹所作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大意是说,方方正正的池塘就象一面明亮的镜子,天光云影、湖光山色倒映其中,景物清晰可见,这都是因为有源头清澈的活水。思想源头的活水是什么?就是不断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会获取新知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确实是一本很好的教育书籍。书中有一句话使我感触颇深:只有不懂教的父母,没有教不好的孩子。现就对《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的学习情况谈几点体会: 当今社会的年轻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确实很难去做,因为现在是竞争的社会,作为父母总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给别人家的孩子。我们这一代父母是小皇帝的父母。多少父母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倾注了半生心血。一切以孩子为中心,指望孩子成龙成风。只要孩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当父母的就脸面生辉,无尚光荣。但孩子怎样才能出人头地,怎样才能让孩子成才,也使当父母的非常头痛。读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一书,使我受益匪浅。最吸引我的是书中父母课堂这个栏目,因为在家庭教育这个新课题上我们这些毫无经验的父母应该是学生,只有掌握了家庭教育的理念,才能教育好我们的孩子。书中有几句话很有道理: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确实,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只有学习和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才能扮演好家长这个角色,孩子的健康成长才有基本的保障。在这本书中确实为我们展现了许多民主的、客观的教育方法,比如家长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应该尊重孩子的意见等等,给我们这些做父母的确实不少启发。

不输在家庭教育 篇12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而且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这次通过开家长会把里面的文章仔细的学习了一下,感慨颇深。

《评价是成长的指挥棒》,文章开头一段:判定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能否正确认识自己。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不成熟,往往会出现“按照别人的评价决定自己行为的现象,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所以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因此在评价孩子时不能只看孩子的某一时刻和某一方面的表现,因为孩子出现不足时,非常需要别人的帮助,孩子在出现不足时,家长应该客观冷静的分析,找出孩子出错的主要矛盾,帮助孩子去克服,不能看到事情的一方面,就草率的给孩子下定义,这样对待孩子是不公正的。并且家长在评价孩子时,要起到积极性的作用,正确引导孩子,这样不仅纠正了孩子错误的想法,还能起到给孩子以信心,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出现更多的错误。

《惩罚孩子的新招式》:有时面对孩子淘气和不听话,不来点小惩罚是不可能的,但是惩罚孩子也是一门艺术,不能台偏激。我觉得第一种方法就很好。事先把合理的惩罚后果,告诉孩子使孩子知道如果做错事将得到一定的惩罚,使孩子明白行为和后果的关系,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警告。孩子在学习上不太专心的时候,特别是孩子做作业,由于没有养成检查的习惯,有些题不是不会做,二是读题不仔细,甚至由于粗心大意所造成的。比如算术题,题目上的数字是20.3,但写

到下面时可能变成20.4或者20.5了,这种低级错误都能出来,觉得不可思议,可是在孩子身上不仅出现过甚至一次作业出现好几次,这表明孩子在做作业时不专心,心里不知道想什么去了。而且做完后自己都检查不出来。我们事先就和孩子讲好,因为粗心大意写错的题要抄写20遍。可是太多了,负担太重,心一软只让她抄10遍,这样给孩子的印象也不好,大人说话不算数,因此说好的事情,家长一定按照事先规定的办,这样才能使孩子领会深刻。

《家庭教育中的八个大于号》一是理念大于方法:大多数家长在头脑中一直没有一种稳定的教子思想和方法对孩子的教育缺乏一贯性和长远观点,因此从父母的理念开始,教育孩子能够找到孩子成长一生的哲学。二是兴趣大于知识:求知的途径是:兴趣、爱好、痴迷,父母的任务就是帮助和引导孩子走到这一步,孩子就有了脱颖而出优势;三是状态大于能力:孩子的状态好比什么都重要,一好百好;品德大于分数: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当其冲就是成人。一切从修身开始,这是人生的最低目标。不能只看孩子的作业做没有,孩子的考试分数是多少;五是空间大于爱心:现在的孩子有“三大三小”即生活空间越来越大,生长空间越来越小;住房面积越来越大,心灵容积越来越小;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学习动力越来越小。因此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显得尤为重要;六是感受大于道理:当今父母很难忘却自己高高在上的身份,不在乎孩子的感受,因此注意孩子的感受,体验孩子的感觉,肯定孩子的感受,表达孩子的感受,你就是合格的父母;七是习惯大于神童:教育简单的说只有

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果你真心渴望孩子优秀的话,那就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八是关系大于一切:任何事物都是通过与其他事物发生关系而存在的,一切科学研究也都是对关系的研究。孩子是什么?不是空白的画板,而是特殊材料的空白画板,为人父母就要使这块画板变得五彩缤纷。

通过学习,我深深体会到,教育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要把孩子养大,而且要从各方面教育孩子,让孩子快乐的学习,快乐的成长,这样才能使孩子健健康康的长大成人。

上一篇:别忽视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下一篇:迎新年联欢会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