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病缺课监测工作总结

2024-08-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因病缺课监测工作总结(通用5篇)

因病缺课监测工作总结 篇1

为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及时有效地了解掌握学生疾病发生的动态变化,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中小学校学生因病缺课监测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积极开展学校学生因病缺课监测工作,现将2015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

为贯彻执行学生因病缺课监测工作,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实行校长负责制,成立因病缺课监测工作小组,校医专职负责,各班主任为小组成员,制定制度,明确职责。

二、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1、基本信息采集:新学年开学第一周由班主任提供本班学生基本情况,以电子表格的形式报送校医。校医及时汇总学生基本情况并导入“江苏省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系统”。

2、因病缺课病因追查:学生不能来校上课时,及时向班主任请假,告知病情。班主任发现学生未来校时,能够及时与家长联系或家访,做好学生患病及就医情况记录。

3、因病缺课登记:各班主任每天上午9点30前填写学生缺课报告单送至医务室,没有缺课的情况也要报告,以校信通形式实行零报告,各班主任都能够积极配合。无因漏报或迟报造成严重后果事件的发生。

4、网络直报:校医每天汇总全校学生因病缺课情况,并与上午10点前录入“江苏省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系统”。

5、疫情上报:如班级内同一班级出现相似症状三人或以上时,或者连续三天内有多个学生(5人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时,班主任应当立即上报分管校长和学校医务室。校医要当天通过网络直报系统或电话通知上报疾控中心。今年11月,我校三(1)班8名学生2天内同时患上水痘,校医接到班主任的报告后,立即进行了学生因病缺课网络直报,并电话上报校领导和区疾控中心。及时对三(1)班进行停课处理,并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进行了防控,因上报及时处理得当,有效阻止了疫情在班级、学校扩散蔓延。

三、质量控制

每学期开学初对各班主任进行因病缺课网络直报的内容、流程培训。不定时抽查核实各班上报的缺勤人数和名单,如发现有缺报漏报情况直接和班主任的绩效考核挂钩,确保学生因病缺课上报的质量。今后,我校还将一如既往将因病缺课监测放在卫生工作首位,逐步完善学生因病缺课监测工作,确保学生生身体健康,营造安全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

2015年12月

学生因病缺课监测工作总结

为及时掌握学生因病缺课情况,有效遏制传染病在校内流行,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按照《江苏省中小学校学生因病缺课监测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组织开展学校学生因病缺课监测工作,现将本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

为贯彻执行学生因病缺课监测工作,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实行校长负责制,成立因病缺课监测工作小组,校医专职负责,各班主任为小组成员,制定制度,明确职责。

二、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1、基本信息采集:新学年开学第一周由班主任提供本班学生基本情况,以电子表格的形式报送校医。校医及时汇总学生基本情况并导入“江苏省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系统”。

2、因病缺课病因追查:学生不能来校上课时,及时向班主任请假,告知病情。班主任发现学生未来校时,能够及时与家长联系或家访,做好学生患病及就医情况记录。

3、因病缺课登记:各班主任每天上午9点30前填写学生缺课报告单送至医务室,没有缺课的情况也要报告,以校信通形式实行零报

告,各班主任都能够积极配合。无因漏报或迟报造成严重后果事件的发生。

4、网络直报:校医每天汇总全校学生因病缺课情况,并与上午10点前录入“江苏省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系统”。

5、疫情上报:如班级内同一班级出现相似症状三人或以上时,或者连续三天内有多个学生(5人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时,班主任应当立即上报分管校长和学校医务室。校医要当天通过网络直报系统或电话通知上报疾控中心。

三、质量控制

每学期开学初对各班主任进行因病缺课网络直报的内容、流程培训。不定时抽查核实各班上报的缺勤人数和名单,如发现有缺报漏报情况直接和班主任的绩效考核挂钩,确保学生因病缺课上报的质量。

学生因病缺课监测工作可以全面掌握我校学生疾病发生情况,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防止传染病在校内大面积流行。今后,我校还将进一步完善学生因病缺课监测工作,给全校师生提供一个健康卫生的学习生活环境。

因病缺课监测工作总结 篇2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辖区已开展学生因病缺课监测工作的69所中小学,其中小学44所,初中13所,高中6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2所,职业高中2所,完全中学2所;共监测学生79 891人,其中小学生41 099人,中学生38 792人;男生39 435人,女生40 456人。

1.2方法按照“江苏卫生信息系统”直报要求,学生每天因病缺课4学时以上计为1 d,不足4学时的计为0.5 d;监测疾病包括一般感冒、气管炎或肺炎、水痘等共20种疾病及其他等(见表1),监测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头痛、咽痛、呕吐、腹痛、腹泻、皮疹、红眼、受伤、鼻子干痒、呼吸困难(气急)、流涕、耳朵痛、有抽风、嗓子哑(异物感)、有喘鸣、打喷嚏、嗜睡或不易叫醒、其他等。监测以班级为单位,每天收集学生缺课信息,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校医或保健老师负责核实信息,登记汇总并网络直报;缺课信息实行日报制和零报制,疾病预防控制(疾控)中心每天负责网络审核。数据用excel和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因病缺课基本情况2013—2014学年,秦淮区中小学授课共计192 d,学生因病缺课共计10 528.5人/日 ,男生因病 缺课率(73.77/万)显著高于 女生 (63.64/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71,P<0.01)。学生缺课病因顺位前6位及其因病缺课率依次为:一般感冒(32.40/万)、其他(8.37/万)、水痘(6.05/万)、意外伤害(5.38/万)、手足口病(4.36/万)和胃肠道 疾病 (4.20/万),见表1。因病缺课症状主要有发热(42.46 %)、 皮疹(9.63 %)、咳嗽(7.97 %)、头痛(7.43 %)、受伤 (6.68 %)和腹痛(5.08 %)。

2.2各病因的男女生缺课情况男生因病缺课率显著高于女生的疾病有一般感冒、风疹、腮腺炎、眼病、耳鼻喉疾病、意外伤害,女生因病缺课率显著高于男生的疾病有麻疹、牙病、结核、猩红热;学生因其余疾病缺课情况未见明显性别差异。见表1。

2.3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因病缺课情况不同类型学校因病缺课率的顺位依次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小学、职业高中、完全中学、初中和高中,见表2。不同类型学校的 因病缺课 率差异具 有统计学 意义 (χ2=1 679.653,P<0.01)。将各个类型学校的因病缺课率进行两两比较,采用 χ2分割法,调整检验水平 α'=0.003 13,结果显示,只有小学与职业高中学生因病缺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学校两两比较,因病缺课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均>8.73,均P<0.01)。

2.4中小学生因病缺课时间分布2013—2014学年, 学生因病缺课上学期在2013年12月(239.16/万)出现1个高峰,下学期出现2个高峰分别在2014年3月 (132.47/万)和2014年5月(141.09/万),学生因病缺课率时间分布与前6位病因叠加的时间分布曲线走向基本一致。见图1。

3讨论

监测结果显示,2013—2014学年,学生因病缺课的前6位病因中,除“其他”未特指病因外,其余病因的缺课人日数之和占73.06%,其中一般感冒占47.21%,是中小学生因病缺课最重要的原因,与省内历年相关研究结论基本一致[3,4,5,6];学生因病缺课的高峰期与感冒的高发时段(12和3月)高度一致,特别是12月有1个明显的高峰,提示有发生流感的可能性,因此在冬春季节应特别注意学校学生流感的预防,加强教室通风,增加学生户外锻炼以增强抵抗力,必要时可进行群体流感疫苗接种。与秦淮区往年相比(秦淮区中小学生因手足口病缺课率2011—2012学年为2.18/万,2012—2013学年为1.68/万),2013—2014学年学生因手足口病缺课的人日数明显增加,因病缺课率为4.36/万,病例的发生主要集中在2014年的5和6月,也是造成全区学生因病缺课 率在5月份有明 显上升的 主要原因 之一 (图1)。这提示在今后辖区中小学的学校卫生工作中, 应该加强手足口病的预防管理。建议中小学在手足口高发的冬春季,参照托幼机构等重点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7]。

与李玥等[8]研究结果相反,本次调查显示男生因病缺课率显著高于女生,部分监测疾病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如一般感冒、意外伤害、麻疹、结核等,具体原因尚不清楚,在学校今后的卫生工作中可针对疾病的性别特点做进一步研究,以期查明原因,做好预防工作。 另外,不同类型的学校,其因病缺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中学生因病缺课率较其他类型学校低,与刘小晖等[9]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是因为高中学生课业负担比其他类型学校更繁重,因此,一方面他们的活动范围较小,发生传染病的可能性降低;另一方面是升学的压力致使学生带病上课的人日数有所增加。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学生因病缺课率显著高于其他学校,是因为秦淮区的该类学校均为盲校和聋哑学校,学生又大多住校, 发生传染病和意外伤害的概率较高。建议该类学校借鉴“安全校园”理念[10],并加强学生的健康宣传教育。

调查结果中,2013—2014年度学生缺课病因中“其他”病因居第2位,占8.37/万,原因是校医未按要求将学生缺课病因正确归类,或者报病时发现有无法归类的疾病,原因尚待进一步调查,以确定是否应该修改报病系统的“疾病分类”项。

综上所述,今后的学校卫生工作中,我们应针对不同学校类型、学生性别以及针对疾病的季节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学生疾病预防,采取综合措施保障学生的健康和安全。

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制度 篇3

为了保障学生身体健康,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发生,根据河北省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关于中小学校学生因病缺课监测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学习河北省中小学校学生因病缺课监测工作的重要性。特制定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管理工作制度。

1、各班班主任把好晨检关,每天上课前开展晨检活动。

2、如发现学生有疑似传染病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应当及时告知医务室,医务室要进行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

3、一旦发现学生因病缺课或不来校,班主任要及时与家长联系同时向校医务室汇报。按要求做好记录工作

4、班主任每天按时(下午2节课后)向校卫生室汇报,实行零报告,如果不及时汇报耽误上报时间或造成后果将由该班班主任负责。

因病缺课监测工作总结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2009年患病学生。

1.2 方法

学生因病缺课登记表进行统计回顾性统计分析。(在学校发病的由校医首诊后转诊或开病假,在家患病的学生,上缴病例或者病假单统一由校医登记其中对神经衰弱的患病学生情况特殊登记。)

2 结果分析

2.1 学生平均缺课率25.6%。

人均缺课天数1.08天(见表1)。

2.2 学生三年患病数和患病率分别见(表2、表3)

2.3 学生因病缺课见,2007年与2008年学生的患病无显著差异。

2009年流感流行。呼吸系统患病率达到76.77%。三年比较见图1。

2.4 呼吸系统单病种发病情况见图2

流感>感冒>肺内感染

消化系统疾病病种为胃炎、胃溃疡、细菌性肠炎为主。痛经也是影响学生缺课的原因之一。要做好经期的生理卫生,减少痛经的发病。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减少缺课率。传染病;水痘风疹腮腺炎痢疾疥疮散发。对传染病预防能够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五官科疾病龋齿是影响缺课的主要原因。

2.5 学生缺课的时间性:

流感多发11~12月份,扁桃腺炎多发在9月新生入学时间。因为学生初次离家心理生理不适应。消化系统疾病肠炎以夏秋发病率高。痛经的发病率随着年级正加而减少符合生理特点。

3 小结

预防和控制呼吸系统疾病是降低因病缺课率的重要措施,同时做好青春期生理卫生,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降低因痛经缺课。保健医在处理学生因病请假问题时,要注意是否有失眠的情况。做好心理咨询。降低神经衰弱的发病率。

摘要:目的 掌握女性学生因病缺课情况,探讨降低学生因病缺课率的相关措施。方法 对2007~2009学生患病登记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学生因病缺课发生率为25.26%,平均因病缺课天数1.08d。学生缺课原因前4位是上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疾病、痛经、神经衰弱。(以往的学生因病缺课分析都没有涉及到痛经、神经衰弱。)春秋两季是学生患病的高发期。结论 预防和控制呼吸系统疾病是降低因病缺课率的重要措施,同时做好青春期生理卫生,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降低因痛经缺课。建议班主任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早期发现学生心里异常反映,做好心里咨询。降低神经衰弱的发病率。(附有神经衰弱的案例)

关键词:学生,因病缺课,预防

参考文献

[1]韦丽峰,陈立明,梁华辉,刘桂珍.2004~2005锦州市检测点校学生因病缺课调查[J].广西预防医学,2006(.2).

[2]张玉兰,胡喜梅,董冠生.洛阳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病因的监测[J].现代预防医学,2007.23.

[3]王秀萍,张凯,梁红英,吴舒影,蒋立新.1997~2000年福田中小学学生因病缺课情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2.5.

因病缺课监测工作总结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辖区内2所条件相仿的幼儿园,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儿童319名, 2岁51名, 3岁98名, 4岁92名, 5岁78名;对照组儿童315名, 2岁49名, 3岁100名, 4岁94名, 5岁72名。幼儿园入选标准: (1) 均为公办幼儿园, 实用面积、办公条件相仿; (2) 教师人数相同; (3) 家长文化、职业无较大差异。2所幼儿园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由幼儿园保健教师进行常规的保健指导。

1.2.2 观察组:

在常规保健指导基础上, 由社区护理人员到现场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 (1) 健康教育的方式:按照护理程序的方法对幼儿园情况做出评估, 制订计划。 (2) 教育内容:家长尽量避免儿童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儿童发热出疹时应及时就医[1];注意患病儿童的营养[2];患病儿童在热退、疹退1周后, 确定无传染性方可上学。 (3) 教育时机:在新学期开始的1周内、1个月后、学期一半时, 发现手足口病儿童随时进行。

1.3 评价指标

(1) 手足口病患病率=手足口病的患病人数/授课人天数×100%; (2) 因病缺课率=因病缺课人数/授课人天数×100%; (3) 授课人天数=幼儿人数×授课天数; (4) 所有数值按1个学期计算; (5) 1人数为1人1天。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健康教育前手足口病患病率及因病缺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儿童健康教育后手足口病患病率及因病缺课率分别为0.05%、1.47%, 低于对照组儿童的0.23%、2.9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注:N为授课人天数, n为因病缺课人天数, 其他疾病为耳鼻喉、眼部及过敏等疾病;与对照组比较, *P<0.01

3讨论

3.1 针对性健康教育对幼儿园手足口病患病率的影响

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为3~7d, 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 如果幼儿园未做好相关消毒工作, 极易造成手足口病的流行。由表1可知, 通过对幼儿园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后, 2组儿童手足口病患病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说明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能减少幼儿园手足口病的患病率。

3.2 针对性健康教育对幼儿园因病缺课率的影响

儿童因病缺课对其接受系统完整的幼儿教育、良好行为习惯形成和早期智力开发都具有一定影响[3]。在调查中发现, 幼儿因病缺课的各种原因中, 呼吸系统疾病是首位病因[4], 其次是手足口病。由表1可知, 针对性健康教育有效地预防了手足口病在幼儿园的流行, 同时也降低了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 从而降低了幼儿园因病缺课率。因此, 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明显降低了幼儿园因病缺课率。

综上所述, 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能减少幼儿园手足口病的患病率, 同时也减少了幼儿园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常见疾病的患病率, 明显降低了幼儿园的因病缺课率, 是社区护理中值得推广的方式。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幼儿园手足口病患病率及因病缺课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辖区内2所条件相仿的幼儿园,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儿童由幼儿园保健教师进行常规的保健指导。观察组儿童在常规指导基础上, 由社区护理人员到现场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比较2组健康教育前、后手足口病患病率及因病缺课率。结果 观察组儿童健康教育后手足口病患病率及因病缺课率分别为0.05%、1.47%, 低于对照组儿童的0.23%、2.9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能减少幼儿园手足口病的患病率, 明显降低了幼儿园的因病缺课率, 是社区护理中值得推广的方式。

关键词:健康教育,幼儿园,手足口病,患病率, 因病缺课率

参考文献

[1]杭惠, 陈立凌.苏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 2011, 22 (1) :19-20.

[2]杨旭.重症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2) :53-54.

[3]曾乔颖, 沈丽琴, 解颖桐, 等.幼儿园因病缺课的现状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12, 39 (1) :27-29.

上一篇:党政办制度廉洁性评估报告下一篇:春天与春雨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