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现代农业学习体会(共6篇)
——赴杨凌参加专题培训的体会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通过几天的集中培训,使我对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有了一定的认识。所谓现代农业,实质上是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较高水平的农业生产能力,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它是不断的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和先进经营管理方式,用现代科技、现代工业产品、现代组织制度和管理方法来给经营的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农业,是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现代农业园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标志,是现代农业发展最高水平和亮点的典型代表,代表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趋势和产业形态,它以技术密集型为主要特点,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借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4625名中、高级技术人才的资源优势,按照“多元投资、企业为主、科学支撑、农民参与”的运行模式,规划总面积83000亩,其中耕地面积61656亩,道路村镇占地20000余亩,园区布局为“一轴、一心、八园”,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推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发挥示范作用。
杨凌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势:
一是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得天独厚人才资源优势(技术
指导和培训,科研等)并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农民一直以发展农业为主,特别是近年来搞了一些设施农业和高效农业,有了一定的基础。
三是总土地面积大,农业人口少,且土地条件好,交通条件好(杨凌总面积100平方公里,辖三个乡镇,一个街道办)。
四是行政推动力度大,示范区管委会党政主要领导和杨凌区主要领导亲自抓,而且制定出了一个好的规划,和一些列优惠政策助推发展。
他们通过科学、合理流转土地、创新运行机制、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建立产业基地,开发“名、特、优、新”产品,推动农业市场化等办法,建立农产品交易市场12个,形成了完善的市场网络。2010年,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7218元,截止2011年2月共组建专业合作社140家,建标准温室4646座,中棚5175座,涉及农户2111户,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我区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几点建议和体会:
一、广泛宣传动员群众参与。针对我区地理特征和农民经营土地的实际,要通过会议、专题讲座、外出考察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动员群众,让他们对全国、全省、全市及全区今后农业发展走向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自觉、自愿地参与和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二、科学合理流转土地。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土地流转是前提。我们要学习、借鉴杨凌示范区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区实际,按照自愿、有偿、优质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制定土地流转政策,建立专业合作组织我土地银行,引导和鼓励农民以托管、呼唤、租赁、入股等形式,把土地向种植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流转,推动农业产业由分散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转变。
三、广开渠道筹措资金。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资金保障是前提。一是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计其功”原则,整合捆绑各类项目资金。二是政府根据财政状况出台相应补贴政策。三是广开渠道吸引民营企业建设龙头企业和示范园区。
四、提高科技引领水平。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必须有科技作支撑。一是要加强农业科技人员队伍建设,提升农业科技人员队伍整体素质;二是聘请高等院校专家、教授长年指导;三是培训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拓宽增收渠道;四是建设农业示范园和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效应;五是不断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加快产品更新换代不发。
1997年7月国务院批准成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示范区设立后,从1997年到2010年,示范区生产总值从3.9亿元增加到4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69元增加到7128元,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47%,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过2000亿元。杨凌示范区已成为陕西经济最具发展潜力的增长点和西部大开发的亮点,已被国家批准成为向亚太经合组织开放的十大工业园区之一,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五大高新区之一和全国六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之一。
1 杨凌土地银行的产生背景
2010年1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支持继续办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若干政策的批复》,要求示范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示范,以科技创新、科技创业推广服务、产业化示范、国际合作为重点,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力争通过5到10年的努力,使杨凌示范区发展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中心、农村科技创业推广服务的重要载体、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的重要基地、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贯彻落实《批复》,杨凌示范区按照“现代农业看杨凌”的定位,突出标准化、专业化、整装化、板块化等现代农业特征,利用全区现有耕地,规划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需要,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杨凌示范区创立了“土地银行”。
2 土地银行的组建与管理
组建“土地银行”的总体思路是: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区域内有土地而且愿意发展现代农业的农户,通过合并改向等形式对其土地进行流转;没有土地但愿意发展设施农业的农户和规划区域内有土地但不愿意发展现代农业的农户,可以通过自愿互换等形式对其土地进行流转;实在不愿发展现代农业,也不愿意调整土地的农户,通过租赁或入股合作等形式对其土地进行流转。
土地银行的运作方式是:农民以每亩700元的价格将土地存入土地银行,企业、本村村民或外地农民再以每亩700元的价格从土地银行租用土地,用以发展现代农业规模化经营。
土地银行的组织管理机构是通过拥有原土地使用权的农民公开选举产生董事长、监事长、理事长、按企业方式管理,“银行”的土地流入流出及财务管理,都是公开透明的,并受村民监督、政府监管。
为了规范土地银行的运行,杨陵区政府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土地流转仲裁委员会。设立土地风险基金。由政府按每亩200元,建立土地流转风险基金,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造成损失不能支付地租的农户、专业合作社或企业,从风险基金中支付租金保障群众利益。政府还为每个土地银行每年补助经费1万元,充分调动了土地银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 土地银行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作用
3.1 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
在杨凌若是进行传统农业生产的农户,每年“两种两收(小麦和玉米)”每亩土地年纯收入不足600元。目前,凡将土地存入土地银行的农户不用自己劳作,每亩每年就可以拿到700元的土地租金,这从根本上保障了农民的利益,也是农民收入有了最低保障线。
3.2 聚集现代农业企业,农业产业规模扩大
杨凌土地银行,使大片土地的使用权得以集中,也使得现代农业企业发展所需土地时不再面对分散的农户,为企业的引进和发展铺平了道路,大量现代企业纷纷聚集杨凌,现代农业产业规模快速扩大。近两年来,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共引进国内外30多家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形成了从新技术研发、新品种引进,到销售、加工、储存、物流的全产业链条,使得杨凌的农作物单位亩产值从2008年的1908元增加到2010年4306元,增长了125.7%。2010年,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按照“扩展规模,提升水平,创新机制,健全体系”的思路,实施园区二期工程,面积扩展到100平方公里,实现标准化、专业化、整装化、板块化、信息化、全覆盖和生态循环。
3.3 促进了农民职业的细分,形成大批现代农业产业工人
将土地存入土地银行的农民,彻底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入现代农业企业成为企业的产业工人,过着“朝九晚五”的日子。如五泉镇帅家村王梅侠家的1亩多地存入土地银行后,她可以在苗木花卉公司打工,一天能挣50多元钱。这些进入企业的农民,尽管同样从事蔬菜生产,但有的从事西红柿子生产,有的从事茄子生产;同样从事花卉生产,但有的从事蝴蝶兰生产,有的从事菊花生产,农民职业进一步分化,使农民的专业技能得到快速提高,形成了大批具有专业技能的现代农业产业工人,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3.4 为农业产业结构的根本性调整奠定了坚实基础
土地银行使农村土地得以快速有序流转,粗放耕作的土地、闲置或半闲置的土地向企业和专业大户集中,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也得到推广应用,提升了土地的利用价值,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
3.5 促使了政府职能转变,服务意识加强
杨凌成立土地银行,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时和全国其他地方农民自发土地流转不同的是,杨凌土地流转是在政府行政推动下,先规划后流转,先从各个乡镇展开,进而带动整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土地流转,减少了盲目性、无序性。为了规范土地银行的运行,杨陵区政府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土地流转仲裁委员会。土地流转中心职责是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和合同文本;仲裁委员会职责是对土地银行无法调解的土地流转纠纷进行仲裁处理。
摘要:本文描述了杨凌土地银行的产生背景及组建思路、运作方式和管理机构,分析了土地银行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对保障农民利益、提高农民收入,吸引现代农业企业、扩大农业产业规模,促进农民职业的分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土地银行,现代农业,实践作用
参考文献
[1]郎佩娟.农村土地流转中的深层问题与政府行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01):30-34.
[2]马亮.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J].科技信息,2010,(01):70-74.
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晓山,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局长赵阳,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张红宇,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副司长李福荣,陕西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杨培英等30多位中央及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发展现代农业”主题,认真总结了杨凌在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扩大示范效应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并就新形势下促进现代农业科学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十二五”农业政策安排、农业生产组织方式转变、农业产业化等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系列有益的对策建议。
作为研讨会主办方之一的
目
录
一、现状基础„„„„„„„„„„„„„„„„„„„„„5
(一)国际农机产业现状„„„„„„„„„„„„„„„„.5
(二)国内农机产业现状„„„„„„„„„„„„„„„„.6
(三)杨凌农机产业现状„„„„„„„„„.„„„„„„„6
二、环境形势„„„„„„„„„„„„„„„„„„„„„7
(一)面临机遇„„„„„„„„„„„„„„„„„„„„.8
(二)面临挑战„„„„„„„„„„„„„„„„„„„„.8
三、思路目标„„„„„„„„„„„„„„„„„„„„„9
(一)发展思路„„„„„„„„„„„„„„„„„„„„.9
(二)基本原则„„„„„„„„„„„„„„„„„„„„.9
(三)目标体系„„„„„„„„„„„„„„„„„„„„10
(四)功能分区„„„„„„„„„„„„„„„„„„„„11
四、重点产业„„„„„„„„„„„„„„„„„„„„..12
(一)积极发展壮大五大主导产业„„„„„„„„„„„„12
(二)大力培育发展相关配套业„„„„„„„„„„„„„15
五、重点任务„„„„„„„„„„„„„„„„„„„„„15
(一)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发展合力„„„„„„„„„„„15
(二)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进名优企业 „.„„„„„„„.16
(三)加速产业集聚,构建专业化园区„„„„„„„„„„17
(四)建立和完善创新体系,提升农机产业竞争力„„„„„.1
(五)有序推进农机市场建设,切实增强农机产业公共服务能.18
(六)大力推进农机产业国际合作„„„„„„„„„„„„18
六、实施步骤„„„„„„„„„„„„„„„„„„„„.18
(一)启动发展期(2011年——2012年)„„„„„„„„„.19
(二)加速发展期(2013年至2015年)„„„„„„„„„19
(三)规模形成期(2016年——2020年)„„„„„„„„20
七、政策保障„„„„„„„„„„„„„„„„„„„„„20
(一)财税政策„„„„„„„„„„„„„„„„„„„„20
(二)金融政策„„„„„„„„„„„„„„„„„„„„21
(三)其它政策„„„„„„„„„„„„„„„„„„„„21
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加快推进农机产业发展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拉动农村消费需求的现实需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农科资源丰
富,抢抓国家支农惠农政策机遇,发展壮大农机产业,是建设陕西涉农工业发展战略高地,提
升农机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依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
展的意见》、《农机工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
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制订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规划主体范围
为杨凌工业园孟阳路以北区域,园区规划总面积11.42平方公里,一期建设2.46平方公里。
一、现状基础
(一)国际农机产业现状
目前,世界农机市场一直处于稳步发展态势。在国际市场上,美国迪尔、凯斯纽荷兰、美国爱
科公司三家全球最大的农机公司占据着世界农机市场份额的1/3。迪尔公司,扎根深美国市场,占据北美农机市场份额的50%左右,在我国黑龙江、天津、北京、河南、宁波等地建立基地,主
要生产25-135马力的拖拉机、76-203马力的联合收割机。凯斯纽荷兰公司是当今世界最大的
农业机械制造公司之一,其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打捆机的销量名列世界前茅。凯斯纽荷兰公
司总部设在美国,年销售额在160亿美元以上。凯斯纽荷兰公司目前在我国推广的农业机械品牌
主要为凯斯(CASE IH)和纽荷兰(NEW HOLLAND)两个品牌。凯斯纽荷兰公司在我国已经投资建立
了哈尔滨纽荷兰拖拉机有限公司、凯斯纽荷兰机械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纽荷兰农业机
械有限公司等。爱科公司是世界最大的农机生产、设计、分销厂家之一,总部位于美国乔治亚
洲顿卢斯市。爱科集团农机产品销售世界140多个国家。目前,爱科集团在我国新疆乌鲁木齐、奎屯、伊犁、喀什、黑龙江哈尔滨、齐齐哈尔、北安及广西都设有农机备件库及维修人员和车
辆。爱科集团以海斯顿品牌、弗格森品牌、凯斯品牌服务于广大农村、农场,赢得了用户的广
泛赞誉。
另外,国外其他主要农机企业还有德国雷肯、克拉斯、日本洋马农机、久保田、井关农机、3 韩
国东洋农机、大同、以色列耐特菲姆、拉合喜等等。国外农机产品主要集中在拖拉机、联合收
割机、农机具等大型农业机械方面,目前国外大部分农机企业都已经进入了我国市场。
(二)国内农机产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农机产业发展速度加快,农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主要总量指标已经迈入世界前
列。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农机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2838亿元,是2006年的两倍多,一大批龙
头骨干企业茁长成长,其中,中国一拖是拖拉机行业代表;福田雷沃是收割机行业代表;东风
农机是旋耕机行业代表;农哈哈是播种机行业代表;富来威是插秧机行业代表等。目前,我国
主要农机产品呈现区域专业化分布特征(表1)。
表1:
我国主要农机产品区域分布
区
域 主要农机产品
东北地区 水稻机插、玉米机收、深松整地机械
华北地区 玉米花生收获机械、设施农业机械和农业航空机械;
长江中下游 水稻育插秧机械、油菜直播机械和联合收割机、园艺机械等
南方低矮丘陵区 甘蔗、茶业、林果收获机械及畜牧养殖机械;
西南丘陵山区 粮油作物特色农产品加工机械、中小型耕种收割机植保机械
黄土高原及西北地区 玉米马铃薯棉花等作物及草业生产机械、抗旱节水机械
(三)杨凌农机产业现状
我省农机产业整体发展滞后,综合竞争力相对较弱,2010年,全省农机产值实现产值6.9亿元,仅占全国的0.24%。为了加快推进全省农业机械化和农机产业发展,2011年,省政府第五次常务
会议决定在杨凌建设“杨凌农业机械产业园”。示范区农机产业资源现状如下: ——农机企业。示范区农机企业主要有杨凌秦川节水灌溉设备有限公司、杨凌金叶烘干设备有
限公司、杨凌雨露节水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杨凌秦川未来新材料有限公司、杨凌三田机械有限
公司等。其中,杨凌秦川节水灌溉设备有限公司是国内生产节水灌溉设备品种最齐全、规模较
大的厂家之一。2010年秦川节水公司实现产值3500万元。杨凌金叶烘干设备有限公司,主要生
产烤烟房及相关设备,2010年金叶公司实现产值7319万元。杨凌雨露节水绿化工程有限公司长
期从事节水灌溉工程和设施农业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相关产品研发,2010年公司销售收入
超过1000万元。杨凌秦川未来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新型环保建材、室内外建筑型材、汽车
内饰件的研究、生产和销售及相关技术的咨询服务。近年来秦川集团研究院和秦川未来公司塑
机研究所联合研发了木塑复合新材料(WPC),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取得突破进展。杨凌三田
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机械改造、销售、维修、保养等服务于一体的服务公司。
——农机市场。杨凌农机市场是一所设计先进、功能齐全、国内一流的农机超市。目前,农机
市场占地42亩,建设有农机展示区、农机交易区、农机体验区、农机具配件及维修交易中心、商务办公五大功能分区,截止2010年底,杨凌农机市场已经入住企业100余户,农机市场年均交
易额超过1亿元。
——农科资源。示范区农科教资源相对丰富,驻地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实力较强。西北农林科
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是一所专业从事农业机械化学院。学院设有农业工程博士后流动 5 站,农业工、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
程、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等博士硕士点,是国内农业机械研究综合实
力较强的高等院校之一。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是专业从事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电气
自动化技术、工程机械控制技术和汽车检测与维修的院校,技术实力在国内同类院系中处于领
先地位。
总体上,示范区农机产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工业制造资源较少,农机产业园建设发展面临的
困难较大;另一方面,杨凌示范区农科资源丰富,体制机制优势突出,农机产业后发优势突出。
二、环境形势
杨凌示范区农机产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同时面临许多风险挑战,需要科学分析,抢抓机遇,积极应对,才能促进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面临机遇
1、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机产业升级换代步伐加快,市场对适用性、智能化、精准化、多功能、高效率的保护性耕作、复式作业、精细农业机械产品需求空间将更为广阔。
2、国务院、省政府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购置和更新农机具补贴政策以及农机减免税政策,大
大提升了农机市场购买力,增强了农机企业发展后劲,为农机产业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氛围。
3、杨凌示范区丰富的农科资源优势,以及省部共建体制机制优势,农机产业“赶超发展”的环
境条件较为优越。
(二)面临挑战
1、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农机企业巨头大量进入国内市场,国内山东、河南、广东、四川等省
份农机产业规模实力进一步增强,使得农机产业发展项目、人才、市场等要素争夺更为激烈。
2、农机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对农机产品功能、性能、质量和关键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提出了
更高要求;同时随着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所需的技术和资金门槛越来越高,投资风
险在不断增大。
3、示范区农机产业基础薄弱,资金缺口较大,农机产业园建设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艰巨。
三、思路目标
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示范区农机产业发展重要的黄金期,围绕全省工业规划及示范区十二
五发展总体规划,加快推进农机产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国际化、产业化、集团化为目标,大力
引进技术先进、竞争实力较强的农机企业,推进农机产业重点领域、重点产品、关键技术突破
发展。积极发展壮大节能环保、园林园艺、清洁植保、农产品加工、设施农业等装备制造产业,大力培育发展相关加工配套业、金融、物流及中介服务业,努力打造农机产品制造基地、农
机展销交易中心、技术研发与成果推广中心、实用人才培养中心、农机售后服务与区域维修中
心、国际合作中心,加快构建农机大市场、大服务、大品牌,到2015年,初步建成面向西部干
旱半干旱地区规模较大的农业机械产业园,辐射带动陕西农机产业跨越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化推进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引导产
业快速发展。加强组织领导、规划引导、政策导向和协调服务,扶持龙头企业、主导产品、关
键技术突破发展,迅速壮大主导产业规模。
——坚持承接产业与创新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政策、体制、技术优势,积极承接优势农机企
业和产品,实现技术和生产本地化。统筹科教资源,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积极发展适用先进新型的农机具,开发研制“精、深、细”加工
成套设备,促进产业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发展。
——坚持发展主导产业与配套产业相结合。立足国内外市场,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节能环
保、园林园艺、植保清洁、农产品深加工、设施农业机械,满足全省及周边区域农业以及农艺
需求。积极发展技术支持、管理咨询、信息服务、维修保养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农机产业与
农业、现代服务业的有机融合、互动发展。
——坚持重点突破与全面提升相结合。注重突破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引导产业向园集中,大 力支持专业园区内龙头骨干企业发展。加大企业转型升级步伐,构建主导产业引领,配套产业
支撑的现代农机产业体系。
(三)目标体系
——规模实力。到2015年,规划投入30亿元,确保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加快现代农机产业园支
撑平台和农机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农机产业销售收入超过80亿元,其中农机制造业销售收
入达到50亿元,物流、信息及其中介服务业实现收入30亿元。
——企业规模。广泛采用现代制造技术,推动农机产业升级。初步形成集科研开发、主机制造、关键件制造、成套装备供应、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培育形成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
企业集团3户,聚集一批专业化农机具及零部件配套企业,培育形成节能环保、园艺植保、设施
农业机械等优势产业集群。
——创新能力。建成协调有效的农机产业自主创新平台,推进新新产品开发及技术成果转化。
创建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企业技术中心3个。形成若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
术,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四)功能分区
按照“功能完善、集约发展、分区布局”的原则,重点打造“一个基地、五个中心”功能分区
。即:一个基地:农机产品制造基地。五个中心:农机展销交易中心、技术研发与成果推广中
心、实用人才培养中心、农机售后服务与区域维修中心、国际合作中心。
农机产品制造基地。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农机制造企业,培育壮大节能环保、园林园艺、植 9 保
清洁、农产品加工、设施农业等装备制造业,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快速发展。
农机展销交易中心。依托杨凌农高会品牌展会优势,以“展示成果、扩大交流、推动合作、促
进发展”为目的,建立和完善农机产品展销中心,交流展示各类农业机械、运输机械、动力机
械、农用工程机械及农田水利施工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畜牧机械、园林机械、食品加工
和包装机械等。
技术研发与成果推广中心。加大实施农业机械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筹集并管理农机科技开发基
金,资助和组织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研究开发和推广。开拓农机科技市场,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技术转让,发展技术贸易。建立农机信息网络系统,加强合作交流。
实用人才培养中心。整合培训资源,加大新型农机具、农艺种植、经营管理技能知识培训。加
强农业机械化培训机构规范化建设,提高培训能力和办学水平。
农机售后服务与区域维修中心。坚持技术推广和维修服务并举,切实抓好新机具、新产品、新
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同时,注重农机售后维修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以农机专业合作
社为主体,农机大户为骨干,农机作业服务公司、农机协会、农机中介组织为补充,多种组织
形式并存、高效便捷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农机产、供、销、售后服务网络体系。
国际合作中心。建设农机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积极争取国际农机巨头企业来杨凌设立办事处、研发中心等,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地争取国际项目合作。大胆借鉴国外成功管理、服务
经验,跟踪国外先进技术,组织引导竞争优势的技术和机具出口创汇。
四、重点产业
结合全省及示范区农机产业发展基础和国内外新型农机产业发展趋势,示范区农机产业园重点
产业定位如下:
(一)积极发展壮大五大主导产业
农业节能环保机械。围绕“节能、节水、节肥和降低农业成本、保护环境、增加产量”要求,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型农用动力机械、保护性耕作机械装备、种肥药精准施用装备、农作物秸秆
储运机械、新型节水机械,加强耕地、水、肥、药、种等资源和农业生产资料的合理利用和防
治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由资源消耗型向节约型与可持续发展型转变。
专栏1:农业节能环保机械
主导产品。节能型降温和升温设备;温室大棚内安全高效低毒低污染植保机械化设备;微灌、微喷灌设备;节能与能源多元化利用设备;秸秆粉碎还田装备;行走式节水灌溉复式作业机具
;移动式卷管喷灌技术与装备;膜下滴灌技术与装备;复合材料农业大棚;雨量记录仪、便携
式农业环境监测仪、小型打捆机、废旧塑料造粒机、智能一体化水资源控制器、节水型灌溉塑
料储运桶、吸污车等。
国内外主要企业。浙江托普仪器有限公司、北京东维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新阳机械科技有 限公司、山东省曲阜市圣鑫机械厂、江苏省灌溉防尘工程公司、河南省东方机械公司、缙云山
石机械厂、神农企业集团、科斯特(厦门)节水设备公司、张家港市金水机械公司、山东顺发吸
污车制造有限公司、天津晶瑞丰灌溉科技有限公司等。
园林园艺机械。围绕都市园林、园艺建设,重点引进和生产现代化、智能化、精细化园艺机械
设施,创建名牌产品,实施产业化经营,发挥规模效益。
专栏2:园林园艺机械
主导产品。园林剪刀、花卉工具、园林机具(草坪修剪机、割灌割草机、绿篱修剪机、油锯、水泵、打孔机、起草皮机、打药机及各款园林工具)、草坪养护机械、温室环境自动监测控制
设备。
国内外主要企业:美国迪尔公司、瑞典富士华全能、美国美特达、美国草蜢、日本爱丽斯、美
国老熊、瑞典百固、意大利好玛克、日本丸山;绿友集团、浙江利欧股份、林海股份、杭州园
林机械厂、江苏沃得集团、山东华盛中天集团、武义中基园林、深圳绿华环保、石家庄绿欣园
林机械等。
清洁植保机械。满足现代农业、园林园艺不同种类、不同生态以及不同自然条件下清洁、植保、安全生产需求,重点发展高效植保通用机具、清洗设备。
专栏3:清洁植保机械
主导产品。人力(手动)植保机械、畜力植保机械、小动力植保机械、拖拉机配套植保机械、自走式植保机械、航空植保机械、精量低污染施药机械、超低量或防滴式低量雾化装置、清洗
机械、吸尘设备等。
国内外主要企业。北京丰茂植保机械有限公司、山东临沂四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山东卫士植
保机械有限公司、浙江今飞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西北林业机械、泉州中侨汽配公司、河南大农
机械公司、华辉动力机械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农业机械总公司等。
农产品加工机械。重点围绕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发展新型农机具、农产品在线检测控制
设备及现代物流成套设备。
专栏4:农产品加工机械
主导产品。粮食加工机械、谷物干燥设备、油料加工机械、棉花加工机械、饲料加工机械、种
子清选机械、种子处理设备、制淀粉和粉丝的成套设备、瓜果类洗涤分级机械、豆制品加工机
械、果品加工机械、烟草调制设备、发酵和酿造设备以及乳制品加工机械、种子活性卫生安全
检测仪器等。
国内外主要企业。大连瑞威有机农产品有限公司、科农环宇(北京)机械技术研究院、上海一
喜食品机械有限公司、博斯特(上海)有限公司、济南宏大科创机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鲁曹 13 高
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湖北京山轻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东方纸箱机械实业有限公司、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星火包装机械公司等。
设施农业机械。根据区域气候特点及土壤环境,在汲取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注重与设施农
业的特殊农艺紧密结合,有重点、有步骤地研制开发性能先进、功能实用、价格适中、坚固耐
用和适合干旱半干旱地区设施农业需要的系列化成套作业机械。
专栏5:设施农业机械
主导产品。温室卷帘机械、温室开窗通风机械、温室耕整地机械、蔬菜播种机械、氧化碳气肥
增施器、温室病害防治机械、控温机械设施、灌溉机械设施。
国内外主要企业:山东绿园温室工程有限公司、河北第二机械有限公司、山东寿光市中通农业
机械设施有限公司、成都温室大棚设施工程公司等。
(二)大力培育发展相关配套业
围绕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发展相关配套产业。
1、培育发展现代农机具驱动桥、变速箱、底盘、焊架结构、钣金覆盖件、箱体铸件、冲压件、液压件、齿轮、轴承、轮胎等部件加工业。
2、加快发展金融、物流及其他中介服务业,推进农机作业、维修、中介、租赁服务等市场建设,扶持引导农机大户及各类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先进适用的农机。
五、重点任务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采取有力措施,推进示范区农机产业超长发展。
(一)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发展合力
建立杨凌示范区农机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召集人由省工信厅主要领导担任,省农
业厅(农机局)、省水利厅、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及相关省级部门业务主管领导参加。联席会议
通过定期召开例会,研究制定园区建设发展战略、规划和产业促进政策,加强相关部门在项目
审批、招商引资、产业布局、园区建设、资金支持、进口设备、农机补贴等方面的协调配合。
工信部门认真履行行业管理职能,制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农机管理部门认真履行规划指导、监督管理、协调服务职能,做好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安全监理等工作;农业部门加强农
艺与农机相互融合的研究,将机械作业的适应性作为农作物种植模式推广的重要依据;水利部
门做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普及工作;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机械设备,积
极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发展改革部门落实扶持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基本建设投资;财
政部门落实扶持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资金,加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农业机械化项目实
施的监管;科技部门加大对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科研开发支持力度;质监部门加强农机产品
质量监管;工商部门加强农机市场管理;商务部门加强对农机对外合作交流和商务贸易的指导
;银行业和保险业监管部门督促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积极开展农机信贷、保险业务;加强同中
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联系沟通,充分分享农 15 机
产业协会渠道资源,促进示范区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
(二)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进名优企业
充分发挥杨凌农高会知名品牌,综合运用政府采购、购置补贴和投资补助等方式,通过兴办合
作园区,设立农机4S店,培训农机专业人才的形式,引进国内外名优农机企业集团,积极推进
区内农机企业与名优企业合作,加大农业机械企业传统工艺和设备改造,开发高技术含量、高
附加值且适销对路的产品。
(三)推进产业集聚,构建专业化园区
全面启动示范区农机产业园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制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招商
引资规划,明确园区建设发展定位、产业重点及招商引资策略。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引导农机
项目和企业向园区集中,构建农机专业化园区。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生成、重大项目引入科学化运作机制,成立园区经营发展公司,大力拓展市场化融资渠道,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及各种公用配套设施建设。
(四)建立和完善创新体系,提升农机产业竞争力
坚持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
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农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围绕发动机、传动、电控、液压等核心部件研发,增强农机产业自主创新和核心竞争力;围绕科研手段和条件改善,提升农机新技术和新产品
开发、试验试制能力;围绕科研机制创新,支持重点企业技术进步,带动相关行业发展。依 16 托
优势农机企业和科研院所,抓紧建设重点农机产品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加快动力机械、配套机具研发制造人才的引进,增加技术储备,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和团队,凝聚优
秀人才,集中力量攻克困扰产业发展的工艺材料、基础部件、关键作业装置等技术瓶颈,形成
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果。积极开展农机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农机零部
件的检测和可靠性分析,规范新产品和新技术鉴定验收工作;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机研
究学科建设,强化农机工程基础教育。完善农机培训体系,利用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农机制造
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
(五)有序推进农机市场建设,切实增强农机产业公共服务能力
有效整合农机市场资源,建设一流农机产品展示交易平台和农机交易大市场。合理布局,建设
依托杨凌农机销售服务中心,通过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态,辐射周边
市县的农机销售服务网络体系。科学制定农机销售企业市场准入规范,引导农机销售企业有序
竞争。强化农业机械安全使用监管,建立以源头管理、执法监控、安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农机
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强监理装备和基层队伍建设,提升安全使用监管能力,进一步规范农机
作业、维修服务,加强农机试验、推广鉴定和质量认证工作,完善推广目录管理办法,组织开
展在用农业机械质量调查,强化对财政补贴农机的质量监督和跟踪调查。加强农机市场监管,完善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网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机产品。建立健全联结服务组织和农 17 机
大户,功能齐全、服务优良、高效共享的农业机械化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
(六)大力推进农机产业国际合作交流
鼓励具有实力的农机企业与国外合作开发和建立技术研究中心,提升核心技术、关键部件的研
究开发能力;通过与国外企业合资、合作生产等方式,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通过引进、消
化、吸收、再创新,提升园林、植保、设施农业机械及现代农机具智能化、现代化水平;积极
开拓国际市场,鼓励企业参与对外援助和国际合作项目,扩大优势农机产品出口;加大领军人
才的引进,增加技术储备,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和团队,提高农机产品开发、制造和
管理水平。
六、实施步骤
为了确保示范区农机产业园总体目标任务的实现,分步推进实施各项重点工作任务。
(一)启动发展期(2011年—2012年)
全面启动示范区农机产业园规划制定工作,做好园区范围划定、征地等前期准备工作,加快完
善园区基础设施及各种公用设施,策划包装一批重大项目。密切跟踪研究美国约翰·迪尔公司、爱科集团、日本久保田公司、瑞典富士华全能、美国美特达、美国草蜢、日本爱丽斯、美国
老熊、江苏常发实业集团、江苏沃得集团、山东福田公司等农机企业近期对外投资动向,力争
大项目、大企业入驻园区。建设一批标准厂房,引进中小农机企业入驻。初步实现园区建设有 投入、有形象、有企业、有增量。策划启动陕西省农机装备制造企业、科研单位、销售服务中
心整合工作,依托示范区现农机产业园,探索推进陕西农机装备企业集团组建工作。
(二)加速发展期(2013年至2015年)
加快推进示范区农机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一基地五中心”功能区初步建成,大力推进
农机产业园定点、定向招商,到2015年力争入区企业30户以上,园区实现销售收入超过80亿元
。企业优化整合工作基本完成,具备条件的农机企业完善上市前期准备;完成杨凌及周边市县
农机销售服务中心、农机维修服务网络站点建设。推进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技术中
心建设,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三)规模形成期(2016年—2020年)
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取得突破进展,一批重大项目投产达效,关键产品形成生产能力,研
发水平显著提升,产业组织结构明显优化,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园
区可持续发展动力和潜力明显增强。到2020年,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50亿元,节能环保、园
林园艺、清洁植保、设施农业领域优势产品市场占有率和配套率显著提高,优势农机产业集群
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建成全国重要的农机研发、生产、销售及培训为一体的现代农机产业园。
七、政策保障
围绕示范区农机产业园发展总体目标任务,加强配套政策体系建设,营造农机产业发展良好环
境。
(一)财税政策
制定《杨凌农机产业园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指南》(2011-2015年)。依据指南,在全省工业发
展各类专项资金中,给予重点支持;对从省外、国外引进并建成投产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亿元
以上的农机制造项目,按照引进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给予一次性奖励;在省应用技
术研究与开发资金中,将农机产业重大共性、关键性技术的研发攻关项目予以优先支持;进一
步加大农机补贴额度,在杨凌农机市场已有的补贴基础上,每年增加相应补贴额度,吸引更多 的农机企业入驻园区;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农机产业技术创新、市场推广、公共平台建设
。全面落实国家增值税转型、技术转让所得税减免、技术转让所得税减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优惠政策,减轻农机企业税费负担。
(二)投融资政策
积极引导和鼓励县域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企业贷款力度,在符合条件的县区设立各类法人金融机
构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按照上年末涉农贷款平均余额增量给予奖励。将为园区中小企
业提供贷款服务的金融机构纳入全省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增量奖励试点范围;组织搞好各类
银企对接活动,完善政府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银企对接合作平台建设;研究组建
主要开展农机融资服务的金融租赁公司。
(三)其它政策
对园区内新建农机产业项目的立项审批、规划调整、土地调剂使用、环评等开通绿色通道;园
区新建、扩建项目除国务院、省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外,不再征收其它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出资扶持的农机采购项目、已办和新办农机合作社,在
政策的批复》的意见
(2010年6月5日)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继续办好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明确要求。今年1月12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支持继续办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若干政策的批复》(国函【2010】2号,以下简称《批复》),明确了新时期杨凌示范区发展的目标定位和总体思路,提出了一系列支持办好杨凌示范区的政策措施。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国家赋予我省的重大使命。全省上下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国务院《批复》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的安排部署,以建设科技杨凌、人才杨凌、园林杨凌、富裕杨凌为目标,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和产业化示范,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力争通过5到10年努力,把杨凌示范区建设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中心、农村科技创业推广服务的重要载体、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的重要基地、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成为陕西涉农工业发展的战略高地,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农业科技创新型城市,为引领和支撑我省以及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到2020年,杨凌示范区在良种繁育、生物技术、农业节水、生态修复等领域取得一批在国内外领先的重大科技成果和技术,集聚创新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0%以上,年示范推广效益230亿元以上。与此同时,工业化、城市化同步推进,自身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一体化。
一、构建信息化社会化科技创业推广服务体系
(一)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以杨凌示范区为依托,建立农村科技特派员科技创业推广服务中心。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科技特派员培训和创业项目。建立“金融绿色通道”,解决科技特派员创业资金问题。在杨凌示范区建立现代农业创业实训基地和农业科技培训体系,为大学生、失地农民、返乡民工、下岗职工等搭建学习、实践和创业平台,培养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带头人。
(二)创新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和模式。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依托,以省农林科学院实质性运行为抓手,能够充分利用省内外农业科技资源,覆盖全省、辐射全国、运转顺畅、推动有力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以杨凌示范区为核心,在粮油、果菜、畜禽良种等领域实施产业链推广项目,带动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逐步形成“核心示范-周边带动-广泛辐射”的格局。支持杨凌示范区和省农林科学院与干旱半干旱地区省级农科院、涉农高校建立科技服务战略联盟。继续完善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依托的农技推广模式,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体制改革试点,引导社会资金和龙头企业等多种主体参与农林技术推广。省级现代农业发展资金优先支持龙头企业带动下的科技成果转化、适用技术应用、新优品种推广等产业项目,探索政府公益性扶持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新机制。
(三)建设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充分利用全省涉农信息网络资源,坚持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的方向,建设中国杨凌农业科技服务网,形成横向与国内外农业科教单位连接,纵向与各地农业信息网络和龙头企业产业化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业大户连接的科技信息服务网络。
(四)加强推广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改善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的场馆和配套服务设施,扩大规模,提升水平,把农高会办成面向全国、服务三农的最重要品牌展会和以现代农业为主题的国际化展示交易平台。按照编播分离的原则,创新农林卫视频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造最具影响力的农业科技推广电视频道。办好《农业科技报》,使之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类涉农大报。
二、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
(五)加快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省内农业试验示范项目优先在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安排,用好省财政已安排的近三年每年5000万元专项资金,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创新园、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农产品加工园等专业园区,集聚和转化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良种良法、创新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小麦良种、设施蔬菜、林果苗木、良种猪、肉牛、花卉、食用菌等产业,五年内使示范园区面积扩展到100平方公里,推动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信息化全方位示范,为现代农业创经验、出模式,为农民群众树标杆、立榜样,使他们看得懂、学得会、带得走、用得上,实现“现代农业看杨凌”的目标。
(六)支持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将杨凌示范区纳入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试点范围,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支持杨凌示范区在土地流转、多元化投融资、产业链延伸、农民与龙头企业建立利益连接机制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实施沼气、水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型现代农业。
(七)支持杨凌示范区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标准化研究、农业技术标准制订和验证工作。争取在杨凌示范区建立国家现代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设立国家级现代农业标准化研究示范中心,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服务体系和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为我省乃至全国农业标准化建设探索经验、创造模式、提供服务。
(八)支持杨凌示范区探索建立涉农资金捆绑使用机制,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杨凌示范区申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专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国际科技合作基金等项目,由省上统一汇总、优先上报,并按一定比例安排配套和贴息资金。
三、努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九)加快推进杨凌统筹农业科技资源改革,建立科研开发共享平台。支持杨凌示范区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国内外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充分发挥杨凌现代农业国际研究院和国家农业综合试验工程中心的作用,设立循环经济、动植物转基因、旱作技术等一批分中心。省级有关部门在智力引进、科学研究、技术集成、成果转化等方面优先给予支持。全省各类公共实验室向杨凌示范区开放。
(十)支持杨凌示范区引进国内外科技成果和种质资源,推动国内外涉农科研机构和农
业科技成果向杨凌集聚。在杨凌示范区建设一批省级农林作物、畜牧良种选育基地,设立杨凌农业良种选育基金,加强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繁育工作。
(十一)继续实施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才引进的财政资助政策,建设杨凌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国内外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到杨凌创业,不断增强杨凌示范区的人才技术优势。
(十二)发挥科技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鼓励杨凌示范区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农业科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建设研发平台,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杨凌示范区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股权和分红权激励试点,出台相关政策提高个人股权和分红比例,鼓励科技人员创办、领办和参办科技企业。支持新型产业组织和科技推广服务组织参与国家和我省科技项目或课题研究。
(十三)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985工程”、“211工程”三期建设给予必要的资金配套,支持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育种、旱作、节水和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示范基地,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中的共性技术问题和重大技术难题,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集成。支持杨凌建立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打造服务三农的职业技术教育品牌,建设杨凌农业科技和现代农业经营与管理人才培训基地。
四、着力加强农业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
(十四)加快建设以国际科技合作园为核心的杨凌国际农业科技合作基地,对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和动植物新品种,在杨凌示范区试验示范后向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
(十五)继续办好杨凌国际合作周、国际农业科技论坛、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支持杨凌示范区举办各种国家层面的农业国际交流活动,推动农业科技对外交流与合作。(十六)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举办面向发展中国家的援外农业培训项目,把杨凌打造成我国重要的援外农业人才培训基地。对杨凌示范区符合条件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给予支持,鼓励示范区企业参与农业领域对外援助。鼓励示范区有比较优势的单位,建立研发机构或示范园区,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参与国际竞争,带动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出口,发展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
(十七)加快杨凌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建设,推动杨凌示范区设立出口加工区。对杨凌农业产业化企业的进出口业务,在检验检疫、通关等方面给予优惠和便利。
五、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与服务创新
(十八)支持杨凌开展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建立现代农业发展融资平台,探索农村金融发展新模式。省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对杨凌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给予必要支持。
(十九)推动杨凌示范区各商业银行升级为省行直属分行,当年新增存款主要用于支持当地产业发展。鼓励省属地方金融机构、省再担保公司在杨凌开展业务。支持杨凌示范区农村信用社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在示范基地设立分支机构。在杨凌示范区组建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鼓励支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
(二十)在杨凌示范区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户房屋产权和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抵(质)押担保贷款试点,探索扩大贷款担保物范畴。开展保险业创新试点,积极推广“银
保富”等产品及业务。
(二十一)设立杨凌现代农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杨凌示范区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支持杨凌示范区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在杨凌示范区设立商品期货交割仓库,开展股份报价转让试点,积极推动农畜产品期货品种的上市工作。
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
(二十二)以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为依托,加快杨凌示范区工业化步伐。支持杨凌示范区创建省级和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重点发展生物技术、农机制造、农资生产、农产品深加工等涉农工业。支持发展物流、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立足本省、带动周边、辐射全国的具有现代农业特色的物流网络体系。
(二十三)在杨凌布局一批与农业相关的新兴产业和重点工业项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鼓励省属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杨凌投资,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向杨凌集聚。支持杨凌现代农业低碳产业园、台商产业园、西安-杨凌生物产业基地和杨凌粮油食品物流园建设,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杨凌示范区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改善投资环境,积极承接东部地区相关产业转移。
(二十四)继续实施扶持杨凌示范区产业发展政策和财税优惠政策,省级财政集中的杨凌示范区增值税、营业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收入超基数部分全额返还。出口退税超基数负担部分,由省级财政给以适当补贴。
七、大力推进杨凌次核心城市建设
(二十五)按照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启动杨凌设市工作,推动行政区划调整,促进人口和产业集聚。编制并实施杨凌次核心城市建设规划,大力推动城市化进程,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人口达到30万人,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以上,成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六)在省级基本建设资金中设立专项,支持杨凌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城市载体服务功能。加快渭河两岸杨凌段的合作开发,搞好城乡绿化、美化,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森林城市,建设西部最宜居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二十七)简化杨凌示范区项目用地审批程序。对杨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按城市批次审批,由杨凌示范区管委会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按项目供地。支持杨凌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指导杨凌开展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有关用地政策的研究。
(二十八)理顺杨凌示范区司法体制,筹建杨凌示范区中级人民法院、陕西省人民检察院杨凌示范区分院。
八、加快推进杨凌城乡一体化
(二十九)认真实施城乡统筹省级示范区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居民收入、劳动就业、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大力推进城乡一体
化进程,把杨凌率先建设成为“城乡政策一致、规划建设一体、公共服务均等、收入水平相当”的城乡统筹示范区。
(三十)加快杨凌示范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城中村、城郊村改造,建设一批新型居民社区。
(三十一)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中小学标准化以及文化设施建设。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建设以示范区医院为核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九、切实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三十二)加强组织领导。省委常委会议和省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听取杨凌示范区工作汇报,专题研究杨凌示范区工作。省政府主要领导每年主持召开1至2次现场办公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杨凌示范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三十三)完善共建体制。杨凌示范区陕西省建设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定期召开共建工作会议,协调落实省委、省政府重要决策和重点项目。各成员单位要切实承担起共建责任,坚持优先和倾斜的原则,安排扶持项目,制定支持措施,并主动加强与共建部委的联系,抓好国务院《批复》政策的落实工作,形成支持杨凌示范区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三十四)发挥主体作用。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和本《意见》精神,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面履行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努力开创杨凌示范区建设和发展新局面。
30岁的王博,没有高级技师的沉稳内敛,也不像老学究般博学刻板,但他有精湛的驾驶技术、商人的远见还有先觉的行业责任感。当年他是普通挖掘机操作手,机缘巧合走上了开办培训学校的道路。这位陕西杨凌现代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副校长,年仅30岁却有着独树一帜的办学理念,在商业气息日渐浓郁的培训机构间,缔造了学校链接社会的一片净土。
摸石头过河
与大多数操作手类似,陕西人王博并没有太高文凭,1999年初中毕业便“被”家人选择了工程机械行业。那时操作手入行都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他从陕西跑去青岛,投奔了一位经营斗山挖掘机的同乡,并跟其学习挖掘机操作。不过尚不满20岁的王博并不想就此做一辈子挖掘机操作手,他想为世界改变些什么。那时的挖掘机学校仍处在萌芽阶段,一次与朋友的聚会中,他们探讨了培训学校的前景:随着挖掘机行业的兴起,规范系统的学校教学可能会是未来培养新操作手的模式。
不久以后,通过朋友介绍他结识了后来的老板,并随其回到杨凌,着手创建挖掘机培训学校。再后来,王博通过夜校、自学获取了大学文凭,并攻读了专业的管理学书籍,补充了自己的理论不足。如今,回想办学初期的坎坷经历他十分感慨,“从开始到现在,我们都是一边探路一边教学,因为培训学校并没有成型的模式模仿,所以我一直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经营学校就是经营感情
如今的杨凌现代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3个月、7个月的短期工程机械培训为主,每年会有2000多名学员毕业,日常保持有1000余名在校生。学校除100多名教学员工外,还从西安交大等名校聘请专业教授讲解理论课程。相比创办初期仅挖掘机操作外,如今还拓展了装载机、叉车、起重机等机种的培训课程。
谈到办学理念,王博十分坚定:“经营学校就是经营感情,我们不仅教会学员专业技能,更注重培养学员的素质。培训学校的学员不仅来自本地,还有的来自新疆、东北甚至海南,年龄组成从15、16岁到50岁均有,文化程度也参差不齐,许多学员的价值观与世界观需要引导,我们有义务向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所以这也是我们的责任。只有品行端正的学员才是我们的合格毕业生,或许他们操作技能不能像‘师傅带徒弟’那样细腻,但其接受的教育更系统、思想作风也一定令用人单位满意。”
走进学员的生活,是王博进行“思想引导”的诀窍。他每天都会在学院里转,或是到宿舍与学员交流,他建有专门的QQ群,虽然不能记下每位学员的姓名,但当学员生日时他总会送张贺卡或是发个表情以示鼓励。即使学员毕业了,师生间仍然保持密切的联系。偶尔他会向学生引荐工程与商机,甚至将品行端正、技艺精湛的学生收纳到自己的教学团队中。而学员则会将自己的同乡、同行、朋友引荐到学校来接受系统培训。他希望这会像个联盟,把自己的学校变成学员踏向社会前的最后一片净土,也希望成为学员踏入社会后最坚强的后盾。
做学生的后盾,并不是一纸空谈。2013年的煤炭行业危机,影响了鄂尔多斯地区的大部分煤矿,恰逢王博有6名学员在此处的某煤矿施工,临近年关遇到煤矿停运,用人单位拖欠学员工资。当王博得知此事,在腊月23冒雪赶到鄂尔多斯与用人单位协调,并最终追回了拖欠学员的12万欠款。
解不开的斗山情
提到培训学校的设备,就不得不提斗山。王博学徒时期开的是大宇挖掘机,那辆皮实耐用的设备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大宇变成了斗山,他们联系却更为紧密。在开办学校初期,教学用车在他的建议下几乎清一色选择了斗山设备,甚至在采购最多的2007年,他一次性购置了7台斗山挖掘机。对于手中的设备,王博如数家珍,“在学校的34台挖掘机中,斗山设备有13台、小松挖掘机6台、神钢3台、现代5台、其他还有三一、龙工等,我们在2014年还有3台(挖掘机)采购计划,初步拟定还是斗山。”他将待报废的车辆拆解,用于维修及售后课程的讲解道具,并在每年购置新机形成循环。
当地代理商陕西斗山也对王博的培训学校给予了很大支持,“斗山在社会责任方面与他们的办学理念很相似。”考虑到学校的资金问题,代理商不仅放宽了商务政策,而且向学校提供了诸如泵、阀、马达等专业的教学道具模型。其实这是个双赢的模式,学员毕业后也会像王博一样,在踏入社会后会潜意识里对自己最早接触的品牌更亲近,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老板的购机选择,或当他们购机时更倾向某品牌。
与社会接轨
在陕西地区,由培训学校毕业的挖掘机操作手占操作手总数的40%~50%,已占到半壁江山。对机主或用人单位而言,培训学校的毕业生会获得政府劳动部门颁发的操作证书,而这也是其一大优势,因为当发生事故时往往保险公司不会给无证机主理赔。
【杨凌现代农业学习体会】推荐阅读:
杨凌考察报告10-13
杨凌示范区产业现状07-06
农业现代化专题培训学习心得06-15
现代学徒制学习心得09-16
《现代教育技术》学习要求09-11
现代企业管理学习心得10-24
现代医学课程心得体会11-22
学习现代礼仪的作用11-28
现代管理专题心得体会09-15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教育学习计划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