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说课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推荐14篇)
1、学习仔细观察,抓住特点,准确生动地描写事物的方法。
2、学习谴词造句的精妙。
【教学方法】
情境体验法,通过引导想像(如百草园的美景)、动手实践(如雪地捕鸟)、模拟表演(如私塾先生读书),并通过口头造句、书面写作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变讲堂为学堂。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回忆童年趣事是温馨而甜蜜的,中年时的鲁迅为了追寻这种甜蜜,特意写了一组回忆性散文,结集为《朝花夕拾》。单看书名,就洋溢着浓浓的诗意。今天我们学习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二、赏析课文
1、详学百草园部分:
⑴ 作者回忆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地的童年生活,文章以此分为两部分。大家觉得哪部分最有趣?百草园,那我们就重点学习百草园部分。能否给这一部分加一个标题?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学生答案不求一致:有《我的乐园──百草园》、《童年的乐园》、《童年趣事》等。
⑵ 具体描写百草园最精彩的是哪一段:
第2段。
学生齐读第2段。
教师引导学生想像百草园的美景,并给学生时间,将之扩写得更细腻逼真,富有诗情画意的想像引导和扩写训练,使学生如临其境,更增添了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⑶ 讨论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用了哪些动词、形容词,把百草园的各种景象描写得形象生动、历历在目?
⑷ 为表现百草园的无限趣味,作者采用了一种什么句式?
⑸ 春夏时的百草园是如此美丽迷人,充满趣味,那么冬天的百草园如何呢?
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捕鸟时紧张而又愉悦的心情。并准备竹筛、短棒、长绳等捕鸟用具,让学生按照文中所指示的方法,动手演示捕鸟过程。这样,既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体会一系列动词的准确连贯,又给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增添了课堂情趣。
印发或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的片断,与课文比较阅读,扩大阅读面。
2、略学三味书屋部分:
讨论:
⑴ 私塾先生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表现?
读书的样子。让学生依照书上的描写,模仿先生读书的样子。
⑵ 描写了教书先生的哪些方面才使人物形象如此生动形象?
答案略。
小结:作者并未表现出对私塾先生的厌恶感,尽管先生有些迂腐、古板,但不失为是一位教学认真,心地善良,值得尊敬的老人。在鲁迅看来,三味书屋的生活和百草园一样,是值得留恋和回忆的。
三、拓展延伸
三味书屋的教学方法怎样?鲁迅希望有什么样的儿童教育?
四、布置作业
一、精心设计导语
(一) 故事导入法
中学生思维活跃, 情感丰富, 部分学生可能仍处于小学到中学转型的关键时期, 教师要注意利用他们的身心成长特点, 适时利用故事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基于本文的主旨在于——趣味阅读。笔者认为, 在利用故事导入新课时可以采用类比导入:如马克·吐温在发表完《竞选州长》一文后遭受到霍夫曼的言语挑衅, 他却利用自己的幽默才智成功地把对方说得哑口无言。但也要注意通过故事实现关联导入:如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与他创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关联, 把文章的写作背景通过故事巧妙地穿插到课堂导入, 避免单纯的介绍背景, 引发尴尬的课堂沉闷现象, 从而实现趣味教学。
(二) 悬念导入法
要设置悬念, 先要明确行文思路和作者情感。基于此, 教师可以通过结构“温习鲁迅——重识鲁迅”这样一个小片段, 来更好地实现学生对作者的全面认知:即鲁迅的笔锋从犀利辛辣到含蓄温情的无限转换和延伸。具体的操作可以通过教师追问和学生讨论等方式实现, 如此一来, 既能活跃课堂氛围, 一起温习所学知识, 查漏补缺;又能直接有效过渡到本课时, 激发学生对温情状态下的鲁迅的期待和想象, 从而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
二、倡导多元阅读
(一) 在录音中默读——摸索趣味
这篇文章篇幅短小, 因此语文教师可以适时截取一些优秀的教学示范朗读片段, 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快速准确纠正字音 (如确凿、菜畦、蟋蟀、秕谷、鼎沸、竹筛等) ,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帮助他们从录音中体会作者的情感起伏, 凸显文章的趣味色彩。
(二) 在角色朗读中阅读——体会趣味
分角色朗读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又能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还能帮助他们亲近文本, 体会作者的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启发意义。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实施角色朗读, 应当注意:少而精。此文不像高中篇目《鸿门宴》《雷雨》, 具有纷繁的人物设置, 需要庞大的角色朗读阵容。此文少而精, 角色朗读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切题、细致、准确地体会鲁迅先生儿时的那份纯真、自然、美好的童趣, 让自己的语言和先生的文字交融在一起, 能起到积极地感染人心的作用。
(三) 在对比中阅读——交换多元童趣
此类满载童趣的文章数不胜数, 语文教师可以择取其中的优秀篇目, 启发学生在课前预习或课后练习的对比阅读中拓展视野、丰富情感。学生在同类的阅读中会尝试着发现其中异同, 体会多元童趣。
三、坚持重点赏析
(一) 设计问题, 层层深入作者童趣
就本文而言, 最吸引人的无疑是描写百草园的部分, 因此, 教师要重点围绕这部分以点带面贯穿全文、解读文本;突出问题设计的操作性和覆盖面。要明确思索提问、小组讨论、小结作答这一教学流程。问题设计如:1. 大家探讨一下:第一部分的文眼是什么?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2. 作者在描写百草园时有无顺序?如果有, 请从文中指出并加以分析。3. 当作者在具体描述百草园时, 插入了美女蛇的故事, 这起到了什么作用? 4. 作者在雪地捕鸟一段, 连续用到了哪些动词?表现了他怎样的情感?诸如此类, 不胜枚举。学生在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带着问题不断探索, 也就悄然激发了自己的阅读兴趣。
(二) 组织讨论, 发现延伸自我童趣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 要注意把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及时地切换过渡到学生特有的情感心路历程上来。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实现体验式、生活型、趣味化教学的目标, 从长远上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 教师要在课上给予学生相应的表达空间, 满足他们的倾诉欲望, 让学生在体验过作者的情感后, 能及时分享自己的童年趣事。换言之, 文本阅读 (是基础) 、对比阅读 (是巩固) 、自我发现 (是升华) 三者相互渗透,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换趣味。
四、合理使用课件
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 为语文教学注入了崭新的活力。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 教师可以在授课时截取一小段蟋蟀的叫声、播放蟋蟀图片、百草园的风貌等全方位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 进而唤醒学生的童年记忆, 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
综上所述, 本文的趣味化教学:优质 (或幽默或故事或悬念) 的导语是前提;丰富 (录音默读、角色朗读、对比阅读) 的形式是基础;重点赏析 (体会作者写作顺序、情感起伏) 是关键;善用课件 (通过图片、声音、视频传递生动、形象的童真童趣) 是必然。此外,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趣味教学还可以通过:教师大方分享自身童真童趣和学生加强课堂互动;课后布置“我童年的那些事儿”等小作文巩固学生的情感体验等方式来具体实现。
参考文献
[1]黄丽.浅谈中学语文的兴趣教学[J].当代教育论坛, 2003 (10) .
[2]徐溪.语文“兴趣教学”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S1) .
[3]刘霞.中学多媒体语文教学与兴趣激发[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学科版) , 2008 (5) .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选自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的一篇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下面我就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说我对课堂教学的构思:
一、说教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北京课改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三篇讲读课文,是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是鲁迅先生40多岁时,在厦门大学图书馆楼上用一颗童心去回忆童年生活的恋歌。
教材内容:作者通过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和三味书屋里枯燥无味的生活相比较,告诉我们什么叫童心?童心就是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含蓄的表达了时代在变,童心不变的哲理。
教材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升入初中首次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内容丰富,部分含蓄难懂,同时从初一学生认知心理出发,决定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熟悉生字、新词基础上抓住事物特点,用恰当的顺序写景,理解文章的结构和精彩的语言;2.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质疑、讨论、问题的习惯和方法;3.性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守护大自然,追求新鲜知识的纯美童心。
教材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百草园、三味书屋的景物、人物描写。难点:两相对照的结构特点及其过度。
二、说教法
1.方法:朗读:启发
2.依据:朗读:学生反复朗读课文,逐渐熟悉课文内容:逐渐产生共鸣;逐渐接近教学目标。启发: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问题,教师归纳解决问题;能产生时代在变,童心不变,童心共鸣的教学效果。
3.教具:录音机,配乐朗诵,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1.读:粗读全文,精读重点语段,细读关键词句,在读中体味作者情歌;在读中探究、享受童年成长的乐趣。
2.学会观察生活,提炼生活。
细细品味“百草园”、“三味书屋”作者是如何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用恰当的顺序,精读的词句,挖掘生活情趣,表情达意,以小见大的写作技巧,为自己深层写作做准备。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教时:分三步:
第一步预习:解决字、词、句。
解题:解决文学常识。
第二步读:熟悉课文,产生共鸣。
第三步重点:引导学生品味“百草园”。
(板书三个方面内容)
醉人的自然景观:(新)
从百草园迷人的历史传说:(奇)欢乐乐人的雪地捕鸟:(趣)有趣
第二教时:分三步
第一步1.巩固新知:听写词语。
2.读课文,拾取感性线索。
第二步重点:引导学生品味“三味书屋”
(板书五个方面内容)
陈设单调
先生博学
到三味书屋读书枯燥枯燥无味
园中自由
画画珍惜
第三步迁移:让学生讨论“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思想感情?
对比:“百草园”快乐,“三味书屋”枯燥。
关系衬托:“百草园”有趣,“三味书屋”无味。
和谐:“百草园”热爱,“三味书屋”追求。
“关系”的选择,“情感”表现,教者不必主观归纳。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同的生活体验有不同的选择,对作者的感情也有不同的理解。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百草园”一部分是“三味书屋”,板书浓缩概括的表现了主题思想,即“百草园”快乐生活与“三味书屋”枯燥生活,含蓄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身心发展的束缚。
板书在授课中同时进行,具有形象美。
侯晓旭
2、将下面每组四个字分别填入相应句中.(1)葚 湛 堪 斟
①我们看到了李宁精 的体操表演.②秦始皇陵兵马俑 称世界奇珍.③桑 比覆盆子味美.④请你 酌一下,怎样改这篇文章.(2)荚 夹 颊 狭 ①豆类植物的果实叫.②张飞鸟的两 是白色的.③这是 义的理解.④两条直线相交可以形成 角.3、选词填空.(1)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A.机密 B.机谋 C.机关)
(2)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 ,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A.欣赏 B.鉴别 C.鉴赏)
(3)叫我名字的 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A.陌生 B.生疏 C.生僻)
(4)其中似乎 只有一些野草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A.确实 B.确凿 C.的确)
4、依照文学常识或课文内容填空.(1)《从白菜园到三味书屋》选自《 》.作者鲁迅,本名 ,字 ,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 家、家和 家.他的著作很多,有、、、等,都收在《 》里.(2)不必说 , , , ;也不必说 , ,.单是 ,.5、课内阅读,完成下列各题.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1)这段文字写到了那几个季节?从哪里可以看出来?(2)这段文字描写景物,其中详写什么?略写什么?(3)从这段文字中找出“我”后来被“家里的人”送到“三味书屋”这个“全城中最为严厉的书塾”读书的原 因.(4)请你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作者在百草园泥墙根一带所做的事,写出两件即可.例如:拔何首乌、、、.(5)本段文字用词精妙,请你找出动词或者形容词用得好的一处,并说说它的妙处.(6)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仿照下列句子,用句中加点的词语造句.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参考答案
1、shèn suǐ liǎn jǐ shú ǎi sù záo tuì tìtǎng bǐ bó
2、(1)①湛 ②堪 ③葚 ④斟(2)①荚 ②颊 ③狭 ④夹
3、(1)C(2)C(3)A(4)B
4、(1)朝花夕拾 周树人 豫才 文学 思想 革命 小说 杂文 散文 诗歌 鲁迅全集
(2)碧绿的菜畦 光滑的石井栏 高大的皂荚树 紫红的桑葚 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就有无限趣味
5、(1)春夏秋三个季节.菜花是春天开的,鸣蝉在夏天,而蟋蟀鸣叫在秋天.(2)详写短短的泥墙根一带,略写对百草园的总体印象.(3)拔何首乌毁坏了泥墙.(4)翻断砖、按斑蝥、摘覆盆子
(5)示例:“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一句“肥胖”用得妙,惟妙惟肖地写出了黄蜂的形态.(6)表现了“我”儿童时代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7)略
(甲)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宵里去了.单是周围的 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 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 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乙)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一块雪, 地面,用一枝短棒 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 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1、在甲乙两文中分别选择适当的形容词、动词填在横线上(填序号)【甲文】 A.肥硕 B.肥胖 C.轻捷 D.轻快 E.短短 F.长长 G.莲房 H.肥大 J.拥肿
【乙文】a扫开;b打扫;c暴露;d露出;e支;f架;g拉;h牵;j撒;k投;i系;m捆
2、在甲段文字中,作者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这样一组关联语句,其用意是什么?你能用上面的句式造一个意义完整的句子吗?
3、在甲段文字中,作者用欢快的语言追忆了在百草园的趣事,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把他们概述一下吗?
4、在乙段文字中,开头为什么先强调“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
5、甲乙两段文字都是写百草园,体现百草园的什么特点?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1、B,C,E,G,J
我个人是很喜爱先生的文章的,先生的大多数文章都一一拜读过,先生的文章难懂确实不假,和读现在许多的文化快餐不同,许多的文章你得耐下心来,细细的品味才行,一遍两遍就想读出点子丑寅卯的人是万万不能体会先生文章的妙处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先生回忆童年时期生活的一篇文字,本身充满着浓浓的童真童趣,有着淡淡的失落和怅惘。在初中阶段先生的文章中,我是经常把它和另外一篇《社戏》相提并论的。但不知是什么原因,大概是先生一贯的战斗者的锋利,思想者的深邃,播火者的勇敢让人们忽略了他的细腻,他的温情?或者是那些需要口号,需要狂热的年代使人们把先生和他的作品一起推上了圣坛,而圣坛之上是容不得这些东西的?总之,一代代对这篇文章的诠释让人如梗在喉,先是扣上了一顶“批判腐朽的封建礼教,和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檄文”,后是“回忆童年美好生活,表达自己对三味书屋那种教学方式的厌恶和摒弃”,诸如“批判”,“揭露”,“不满”等此类字眼几乎在每一篇涉及此文的分析中随处可见。在这些分析中,先生成了一个样板戏里苦大仇深的老贫农,在任何一个场合都不忘一把血一把泪的诅咒那万恶的旧社会,那万死的老地主。不知先生泉下有知,看到这些东西,会不会一下子坐起来,再写一篇《论XX》的文章……
诚然,先生对于黑暗的社会,贫弱的国家,愚昧的民众是有着痛心疾首的恨,那是基于一个先觉者的敏锐,一个思想者的责任之上的,但这一切并不妨碍先生作为一个有血性,有情感的男人抒写自己的梦想,回忆,失落与惆怅。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作者用实在的笔调详尽生动的回忆了自己童年时代的生活,那是一个孩子眼里的世界,有百草园里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有神奇惊险的传说,有雪天里捕鸟的乐趣,也有离开百草园的失落和疑惑,三味书屋里新奇的追问,单调的学习和课余时偷乐的兴奋。一切都是那样的天真,那样的美好,而这些才是此文的终极目的,那就是一个年已不惑的男人对自己童年最甜蜜,最温暖的回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曲谱写幼年往事的优美乐章。在这一脍炙人口的散文中, 作者以如诗的笔触舒卷自如地为人们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
这个世界是由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片组成的。先是百草园, 顾名思义, 是个荒凉的地方, 如作品所说,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可是, “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草园”变成“乐园”, 其间就充满了童趣, 课文即以这为中心进行构图。儿童最大的心理特征就是好奇, 自然的形态、自然的情调、自然的声音, 必然萌发起他们的兴趣, 勾起无穷的联想, 那蝉的“长吟”, 油蛉的“低唱”, 蟋蟀的“弹琴”, 都是孩子们对昆虫“语言”的好奇想象。鲁迅在百草园里描绘的就是儿童在自然环境里的极乐世界。在作者笔下, 百草园是一个充满了颜色和声音的生命世界, 连那青青的野草丛里, 也氤氲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这故事极有声色, 但见金光闪闪, 风声飒飒, 鬼影幢幢, 妖气重重, 恐怖极了, 又生动极了。有人认为这像是闲笔, 其实这看似信笔插话, 却是极具匠心。众所周知, 这是一个民间的古老传说, 鲁迅借助它饶有兴趣地从另一侧面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从结构角度看, 这个故事是从园里草丛中相传“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引发出来的, 文气贯通, 毫无游离之感;而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儿童的心理, 挖掘了潜存于他们心灵深处的奥秘。人们可以想象得出, 孩子们对美女蛇的故事是又喜欢又害怕的。从技巧上看, 这一插话是转叙事为描写, 别开生面地为作品拓展了新的天地, 百草园渗入人情, 就更具魅力了, 这实是一记妙着。
三味书屋的况味就完全不同了。由于对它理解不同, 因此对课文的主旨和作者的创作意图也有多种猜测。有人认为鲁迅所勾勒的三味书屋是一个封建的囚牢, 禁锢儿童身心的场所, 因此论定作者意在批判封建教育制度。有的则相反, 以为三味书屋和百草园一样, 都是表现儿童乐趣的。孰是孰非, 只有正视作品实际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 方能得出比较恰当的答案。三味书屋是个私塾, 如课文所说, “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它的样子就很古老, 何谓“三味”?实是经、史、子三类书籍, “三味书屋”这一名称就鲜明地表现了这所私塾的办学宗旨和教育内容。鲁迅十分逼真地描写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味, 学生进学先向孔子牌位行礼, 其次是拜先生, 平时只能专心攻读经书, 旁的学问是不许过问的。日常课程也安排得十分刻板, 每天只能专门攻读经书, “正午习字, 晚上对课”, 书慢慢加多, 对课也逐渐加上字去, “从三言到五言, 终于到七言”。书塾设有打人的戒尺, 也有罚跪的规则。总之, 三味书屋绝不是和百草园一样是儿童的乐园, 它是一所名副其实的“最严厉的书塾”, 儿童在那里要受到规矩的束缚, 自由是没有的;但鲁迅也没有把书塾写成儿童的囚牢, 这不是他创作的本意。读这篇作品, 谁都会真切地感到, 在那枯燥乏味的三味书屋里, 却有一股亲切的气氛流动其间, 这就是儿童的谐趣。有三幅明丽的图景, 值得注意, 一是“园戏图”, 书屋后面有一个小园, 学生有时偷偷地从课堂里溜出来到里面玩耍;再就是“读书图”, 师生都放开喉咙读, 可读到后来, 学生的声音渐渐地低下去, 以至静了下来, 只有老师一个人在那儿摇头晃脑大声地朗读着, 这情景实在有趣极了;最后是“课嬉图”, 在课堂间隙, 当先生独自“读书入神”之时, 孩子们便调皮起来了。这三个充满谐趣的图景, 和“最严厉的书塾”似乎有点不大相称, 反差很大, 但这恰是透露了鲁迅的创作意图, 于“严厉”的环境中, 表现了儿童不可压抑的天性和本能。
教学目标:
①、识记积累有关字、词和文学文体常识。
②、学习准确的形容,准确的表述动作,体会记叙的感情色彩。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准确的形容,准确的表述动作。体会记叙的感情色彩。教学方法 :
根据本课内容的特点、教学的目标、教材重点,选用的教法和预计效果如下:
提问法、讨论法—— 能精讲、善导、内容要点集中,思维方向集中。
比较练习法——优化训练,突出重点,使难点形象化。
读写结合法——以写促读、突出“应用语文”。
谈话法、演示法——激趣、引思,突出“与生活密切联系”,创设良好课堂气氛。
学法指导:
1、根据单元的要求,要求学生自觉使用工具书。
2、根据课文内容特点,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和课后练习,会速读(或跳读)、研读相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布置预习
(1)、查字典:给课文“预习提示”中和阅读过程中的生字注音,连同课文注释中的文字注音一起拼读,并抄录积累。
(2)、阅读理解课文中注释的词义,其他生词查词典解决,抄录积累。
(3)、指出本文的文体,作者及其称号、著作,抄录积累。
(4)、通读全文,熟读课文第②段和第⑦段描写:“捕鸟”过程的文字。
(5)、以《我的乐园》为题写一段话,要求对身边生活作细致观察,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课堂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投影课本插页中鲁迅像,并强调鲁迅作品在中国 文学上的影响和在教材中的地位引入本课学习,板书课题。
2、明确课文的教学目标和本课时学习要点。
(二)预习检查:
作为本课的预习检查,内容很重要:一是通过检查“预习(1)、(2)、(3)”,教师帮助明确后,完成“目标①”。二是检查“预习(5)”时(注意省时)只作抽查,且主要记录一二个同学习作中词语的形容、动作的表述与文段总体意思一致和不一致的句子作课堂训练时的范例,检查不作评述。此外,检查“预习(4)”主要是为学生疏通阅读障碍和强调课文重点文段。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提问: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写了哪几个地方?作者喜欢哪一个地方?
讨论:从题目上看,本文应分几个部分?[两部分]从百草园写到三味书屋,在层次结构上中间怎样处理?[过渡]”学生讨论明确后再让学生找出文中的过渡段。
在这一步的操作中同步完成一个板书(附板书一)
感情[美、喜爱] 感情[丑、讨厌]
3、对原文的词语改写,要求表达讨厌的感情。
油蛉在这里([低啼]); 蟋蟀在这里([抽泣])
有时会遇见([吓人])的蜈蚣;喷出一阵([恶臭])
小结:词语本身是有感情色彩的,要表达自己的感情,可以不直接说出来,借助“准确的形容”即能表情达意,无论是阅读理解或作文表达,应深刻地体会这一点。
4、学习③—⑥段:
略讲。先小结第②段“词语形容 景物美,喜欢 百草园是‘乐园’(补充“板书二”)然后用谈话法让学生结合课文逐层明确“这一层写故事 喜欢听神秘的故事 长妈妈讲的故事很神秘,很喜欢听 百草园是‘乐园’”(补充“板书三”)
5、学习⑦⑧两段
在文中找出“捕鸟”过程的句子并上讲台演示捕鸟过程,再导入“准确表述动作”的学习。由于演示中,动作的“准确表述”很具体,易快速把握。然后教师小结并板书(附 板书三)
语言特点:
准确的形容,准确的表述动作
6、“部分”小结
依据“板书二”从整部分层次结构上作简单小结。
五、课时小结。
六、布置课后练习作业:
1、背诵第二段。
2、“百草园”里,作者学到了不少东西,也是“学校生活”。“三味书屋”直接写了“学校生活”。试预习“三味书屋”部分,分别找出两部分中“学习的环境、教课的先生、学习的内容”,并加以对比,结合完成文后练习一。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习“三味书屋”部分,体会文章对三味书屋环境和先生的描写。
2、讨论文章的主题。教学过程:
一、朗读第九自然段
完成课后练习三
点拨:
1、副词及其表达作用。
2、过渡的知识
二、默读10-24段
1、从文中找出写三味书屋环境的句子,说说三味书屋的环境是怎样的?
点拨:第10段的描写。第17段的描写。
2、文中还写到了作者的老师,从文中找出这些句子,说说这是怎样的一位老师,你喜欢他吗?
点拨:抓住文中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去理解
极方正、质朴、博学,和蔼,A、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
B、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 C、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
D、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3、百草园中有许多趣事,如拔何首乌等,作者在三味书屋有没有?分别是哪些趣事?
点拨:第17段;读书;上课时的画画等。
4、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请提出来?
三、讨论文章的主题
讨论课后练习一
点拨:从文中看来,作者觉得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
充分肯定学生的意见,最后统一为第三种。
四、积累
鲁迅先生刻“早”字的故事。
五、作业
你知道鲁迅先生的经历吗,请同学们查找课外资料,写一篇介绍鲁迅先生的练笔,下节课上课时给大家介绍。
板书设计:
不必说: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植物)
也不必说:鸣蝉、黄蜂、叫天子(动物)整体 百草园 单是:油蛉、蟋蟀、蜈蚣、斑蝥(动物)
何首乌藤、木莲藤、覆盆子(植物)局部
(视觉)(听觉)(触觉)(味觉)
三味书屋 也有一个园
对先生的印象:严厉、方正
教学后记:
鲁迅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2.品味本文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3.体会作者在文中渗透的情感和态度。教学重难点 1.重点:目标2 2.难点:目标3 教学方法朗读品味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说童年宛如一首美妙的歌曲,又恰似一幅美丽的画卷,那里有太多属于我们的美好回忆。鲁迅先生也曾在他四十多岁时,回忆起他的童年往事,今天就让我们随先生一起走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一看鲁迅先生的童年。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解题。从题目我们看出文章按照空间变换顺序展示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处的童年生活,在写这两部分生活时文章有一处明显的过渡,你能找出来吗?
2.找出文章的过渡段并体会该段蕴含的情感。生齐读该段
师:你从中能读出什么信息吗? 预设:对百草园的不舍和依恋
三、品读赏析,感受童年
1.赏析百草园部分
师:作者从百草园生活写起,点出那里曾经是“我的乐园”。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探讨: 为什么作者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的乐呢?(重点赏析第2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
预设:乐园(乐景、乐闻、乐事)(1)
乐景:自然景物
师:鲁迅先生为我们展示百草园中很多的景物,其中有你比较感兴趣的吗?说说理由。
预设:好看、好听、好玩、好吃(字、词语、句式、修辞等方面赏析)(2)乐闻:美女蛇的故事
师:老师觉得这个故事很恐怖,你们觉得呢?
预设:符合孩子好奇,爱惊险的心理,同时增强了百草园的神秘色彩。(3)乐事:雪地捕鸟
师:少年鲁迅在雪地捕鸟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呢?大家找出捕鸟这一过程的句子,体会句子的特点。
生齐读后赏析
预设:乐趣无限,准确生动的动词。
师总结归纳:看到这,我们知道为什么儿时的鲁迅对百草园依依不舍了,在这里有美丽的自然景色,有神秘的美女蛇故事,还可以在雪地捕鸟。
2.赏析三味书屋部分
师:如果说百草园是鲁迅先生儿时的乐园,那么三味书屋又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下面请同学浏览课文三味书屋部分。
探讨:作者回忆了三味书屋生活的哪些方面?流露出作品怎样的感情? 预设:乐屋(人、事)
2(1)
人:寿镜吾先生师:你觉得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从哪里看出来的?(2)
事:后园玩乐、读书、课上游戏等 师总结归纳:
三味书屋是少年鲁迅学习生活的地方,同样也是一个带给他无穷乐趣的地方,因为这里有一位可敬又可爱的老师,有可供游玩的后园,在这里还可以画画,学习很多知识。
四、背景展示,明确主题
师:可以说,鲁迅先生为我们展示了一幕幕温馨的回忆,可是记载着儿时欢乐的百草园已经卖给他人,久不相见了;象征儿时乐趣的绣像也售于同窗,不知所终了。如今先生回忆往事是否还有别的情感呢?
1.研读首尾两段,体会情感。
探讨:第1自然段中的: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
最后一段中的: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预设:淡淡的忧伤
2.展示写作背景,明确主题思想。
背景展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回忆性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三·一八”惨案以后,鲁迅被反动当局列入拟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鲁迅难以公开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鲁迅到厦门大学正值暑期,学生还没有开学,他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写下了这篇散文。最初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19期上,后来鲁迅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他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
预设:温馨的回忆,苦涩的现实
师归纳总结:虽然说现实中的先生遭遇着苦涩的现实,但童年快乐的生活给他留下了永恒的美好回忆,正如冰心所言: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五、作业设计
你的童年一定也有很多趣事,提起笔把它写下来跟同学一起分享吧。六.板书设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百草园:乐园(景、闻、事)三味书屋:乐屋(人、事)
七、教学反思
鲁迅
温馨的回忆 淡淡的忧伤)
在教授这篇课文之前, 笔者是这样来启发学生的:文章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独创,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是他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他在文中描绘了一片童年的自由乐土———百草园, 那里有让他喜爱的昆虫、植物和有趣的游戏, 又写了与百草园截然不同的呆板、枯燥的书塾生活。这是鲁迅自己的独特生活经历和个人思想感情的如实再现。因为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创新的色彩才能使文章显得分外有价值。
在教授这篇课文的时候, 笔者抓住文中的第 (2) 和第 (7) 自然段来引导学生进行重点分析, 启发学生认真思考。
在引导学生分析第 (2) 自然段之前, 笔者要求学生有表情地朗读, 然后思考以下五个问题:
1.怎样解释“轻捷”、“窜”和“攒”这三个词在文中的含义?并注出“攒”字在这段文字中的正确读音。
2.先把这段文字划分为略写和详写两个层次, 接着分析这两个层次的意思, 最后归纳出这段文字描写的主要内容, 并说说第 (2) 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3.这段文字中描写百草园丰富多彩的自然风物时用到了有关声音、颜色、滋味和形状的语句, 请列举。
4.这段文字使用了哪三种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5.说说这段写景的文字有什么特点?
这五道题, 将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在一起。设计这五个思考题, 是为了让学生在表情朗读的基础上, 凭语感去展开想象的翅膀, 培养他们进一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 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经过思考, 在学生各自得出答案的基础上, 笔者因势利导, 充分肯定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所得出的结果。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并进行更正, 最后给出符合课文内容的参考答案, 让学生从中获益。
第 (7) 自然段是一段优美的文字,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描写雪后捕鸟所使用的一系列非常准确、传神的动词, 了解先抑后扬的写法和描写的层次。在指导学生背诵时, 先搞清楚叙述的层次, 再抓住关键性的动词, 边读边想象捕鸟的形象, 学生就会记得快、记得准、记得牢, 教会学生识记的方法, 培养学生识记的能力。按照这个要求, 在引导学生阅读分析之前, 笔者又设计了4个问题:
1.解释“鉴赏”和“人迹罕至”这两个词语。
2.说说这段文字中先抑后扬的写法。
3.找出描写捕鸟时的9个动词, 并说说使用这些动词的妙处。
4.背诵这段文字。
在学生分析、思考、表达之后, 笔者引导学生对前3题找出并归纳参考答案, 在分析讲解的基础上, 再让学生完成第4题, 背诵这段文字, 水到渠成, 顺理成章。
在引导学生分析这篇课文的时候, 笔者自始至终把教读的重点放在描写百草园的生活情趣部分, 在这部分中, 笔者又重点抓住上述第 (2) 和第 (7) 自然段, 启发学生体会语言运用的特色, 使学生从中能得到一种美的艺术享受。
鲁迅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 意在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束缚, 同时也抨击了当时在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统治下出现的封建复古逆流的现实。由此看来, 第 (6) 自然段是全文的难点。这一段是作者有意讽刺当时社会上那些“正人君子”的, 意义深刻、含蓄。这层含义初中生还不易理解, 省略这一点也并不会妨碍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只是粗略地提一下, 并没有作过深的讲解, 其目的是不让学生分散注意力。至此, 这篇课文的难点也就突破了。
文中,充分描绘出百草园这个荒原充满着无限的乐趣,那儿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里无疑不是一座儿童的乐园,无一不充满生气,无一不充满快乐,难怪鲁迅先生喜欢这儿了。
当鲁迅先生到了要上学的时候了,家里将他送进了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
鲁迅先生的老师的家的书房。
进了三味书屋,鲁迅先生开始了乏味的学生生涯,“每天只读书,正午识字,晚上对课”,这便是鲁迅先生的工作。鲁迅先生和同窗们经常到屋后的园里去玩,但人去多了,时间久了,就会被老师叫回来,继续读书,远远不及在百草园里自由、快活。
首先,从文本的特点看,特别是文学作品,必然是作者对丰富的社会生活、独特的体验而诉之于语言文字的结晶。为主体在阅读活动中的体验提供了客观可能,同时也提出了必然要求。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其实就是根据自己已有经验来体验作者体验的过程。
其次,从阅读活动这一特殊行为来看,阅读在本质上是一种阅读主全对文本的动力反应过程,是阅读主体通过与阅读对象(文本)的对话和交流,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以达到构建“新我”的创造性活动。在这过程中,阅读主体全身心地投入,将自身原有的心理结构图式投放进文本的结构图式,在体验和感情文本的思想情感的同时也丰富着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因此,阅读活动中主体丰富、独特体验存在的客观性,也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激活动家、开掘、完善、提升这一动力资源(主体体验)的迫切要求。
再次,从文本教育功能产生意义的角度来观察,作品的教育意义往往是隐蔽的,只有通过学生个人的体验才能被激活而得以彰显。按照建构主义理论,文本客观隐藏的教育功能,在未被阅读主体感受、体验之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正如鲁迅先生的经典之作《阿Q正传》等其客观存在的巨大的教育意义对于小学生而言是无法感受体验的。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只有立足于学生的阅读体验,并激活、开掘、提升这种体验,才能真正地实现对学生高度尊重的生本教育理念,真正地让学生参与知识的生产过程,从而产生对阅读活动的热爱,并且达到:立足自己的体验“借助他人的思想,开发自己的思想”(苏联・鲁巴金语)的良好阅读效果。
在执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本人在这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效果甚好,现简述如下: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活感受、体验
1、音乐情境:
播放歌曲《童年》,极力创设唤起感受、体验的轻松氛围,使学生处于放松状态从而发挥学生所有的敏感和禀赋才能。
2、语言情境(启发谈话):
金色童年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如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这支旋律优美的乐曲唤起了你对童年生活的哪些甜蜜回忆?你能谈谈吗?
3、任务情境(谈话引导):
黑板上挂的这两幅图就是鲁迅少年时期生活过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今天,同学们将随着课文内容以一个游览者的身份走进画面,仔细观察、静静聆听、潜心感受,游览后谈谈你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好吗?
以上所设的“情境”是作为促使学生主动地感受、体验的“教学刺激”和“学习条件”而存在的,它不同于教师“告诉”或“宣喻”某种现成结论,它只是借助于某些可供利用的资源去调动学生的经验储备,去唤起学生的内心活动,并试图模拟一种真实情境,给予“真实任务”,使阅读主体在特定情境中,调动多种感官,见其人,睹其物,闻其声,在身临其境中激活体验。
二、引导诵读涵泳,开掘感受体验
体验激活之后的开掘、积累是关键,惟有如此,主体体验才能进一步深化。诵读,是开掘感受体验的根本方法,一次次的诵读,就是一次次地感受内容、进入情境、体验情感的过程。对语言文字及其思想情感的感受体验积累达到一定的量以后,必然引发学生言语质量和思想认识的飞跃。心入其境的涵泳,学生凭借文本内容,振动想象的翅膀,产生了丰富的内心视像。这种以内心视像为支撑的涵泳极有利于内心体验的丰厚和深化,而且还能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陶冶学生的情操。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第二段作者对百草园一草一木、一虫一鸟的描写无不饱含着诚挚的热爱,尤其是“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只有引导学生在初步感受体验的基础上不断地诵读、涵泳,读出韵味,泳出情味,才能真正地体验作者对百草园挚爱的童心、童真,才能更好地开掘深化自己的体验。再如:冬天雪地捕鸟一段,也只有引导学生不断地诵读,才能深切体会其中用词的精妙、传神和作者兴奋、激动的心情。这些诵读、涵泳也极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同时也为学生的“感悟”作好的坚实的铺垫。
三、组织交流、讨论,完善、提升体验
建构主义者认为个体的知识建构过程,是个体头脑中封闭的事件,只有通过学习者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合作活动,个体的知识建构才能更完善、正确。体验的个性化、主观化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对文本的感受体验不仅存在着深浅之分,宽窄之别,还会有对错之差,这就更要求在强调个性化感受体验的同时,还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思想的碰撞、意见的交换、言辞的交锋,促使主体的个体体验更为完善、深刻并得到提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有许多含义深刻之处,在学生充分感受体验的基础上必须经过碰撞、交锋才能使体验得以提升。例如,在学生充分感受体验全文的基础上,教师可设置这些问题引发学生讨论、交流:
1、对寿镜吾先生你们是如何评价的?
2、写百草园为什么要插叙一段美女蛇的故事?
3、你们对作者在课堂上“画画儿”这一件事有什么看法?
4、你觉得是百草园好呢?还是三味书屋好?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以下简称《从》) 堪属童年回忆的经典之作。在主题把握方面, 课文提供了三种主题表述。从尊重文本和作者情感出发, 我认为, 所谓的“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 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或者“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 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 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的主题理解中, 批判私塾教育和表达对封建教育不满是过于牵强的。虽然鲁迅先生确实充满批判精神。文章纯然是二十年后, “思乡的蛊惑, 旧来的意味存留”, 使先生时时反顾, “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 在回忆中回味曾有过的单纯快乐。
但无论怎样的主题理解, 都必须建立在整体而深入地研读文章的基础上, 在对语言的理解品析中,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产生, 舍此别无他法。那么, 怎样引导学生沉潜课堂, 深耕文本, 从有形的文字中悟出无形的情感, 并使课堂活动紧扣教学主题而流畅推进呢?我们不妨运用“由点切入, 发散成枝, 联缀为文”的策略实行之。
先是“点的切入”, 这是在目标导学下有效阅读教学的基础。切入的语言点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或一段话。切入点的选择是否恰当关乎整个教学活动的质量, 它一定要符合两个标准:能激发起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 牵引出更多的学习内容。
我们可以选择文章第二段来研究。经验主义者会迅速把教学重点定位在前面“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部分, 突出这部分采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有层次描述的写作手法。实话实说, 我从做学生起就被老师这样教, 耳提面命地去记、去背。幼小的脑筋只觉得痛苦, 对这种外科手术式的解剖提不起兴趣。先生的文章是极好的, 可好端端的文章, 被这么一肢解, 变得满地残骸, 没有一丝活气。而且我很是怀疑:难道先生写这段话, 就是先搭好这么一个框架, 再往里面填词的么?况且, 这样教过以后, 接下来怎么办?连不下去了, 只能活生生地再切一段组织下来, 继续解剖。
我不愿继续重复这种教学, 我愿意换个角度去审察文本。
文章第二段中有一句看似平常的话:“有人说, 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 吃了便可以成仙, 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 牵连不断地拔起来, 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 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这句话在教学中往往被忽视, 其实它是颇有嚼头的。我选定教学就由这个语言点切入, 师生对话也围绕这个话题展开:“同学们, 这是一段似乎平淡而往往被我们忽视的文字, 其实它就像菜根 (之前与学生提及三味书屋之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的解读) , 淡而有味。我们不妨来咀嚼一下, 看看我们从这平淡的文字中能嚼出什么味道。”这同样是一个淡而有味的活动主题。学生的这类品读往往需要教师举例开悟。比如“于是”之味何在?“于是”表明“我”听人说后立马实践, 说明“我”对传说毫不起疑, 正表现了儿童的天真。类似的用词呢?在之后的学生品读发言中, 可以引导学生意识到:“常常”说明拔的次数之多, 又足见“我”的好奇之盛和行事执着。可是, 先生紧接着又用了一个词“牵连不断”, 看似与“常常”重复的“牵连不断”又该如何理解呢?稍微放开视野, 就会发现它正照应着前句“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 互相缠络, 自然牵此而动彼了。可见先生用词之准确、叙事之严密。“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也可玩味, 不是在百草废园中, 焉能有如此随心的自由之乐?将“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稍作删减, 与“却从来没有见过有像人样的”比较来看, “一块根”何其鲜明地抒发出“我”当时的失望之情和此刻忆及的自得其乐。
遣词平淡自然, 文意上下勾连。不论全篇, 仅此一处, 在语言的细细品味中, 我们就能看到一个在百草园中自由嬉戏、天真幼稚、充满好奇的快乐儿童。
按照一般性的阅读教学经验, 这段阅读到此可以结束了, 我们是不是要准备搬出另一个板块了呢?
其实, 下面才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接下来是“发散成枝”, 这是保证文章阅读教学整体性和流畅性的关键。在三个环节中, 它的教学容量最大, 投入时间最长, 思维训练最多。由于在“点的切入”中, 其实已经孕育了发散壮大的基因, 潜伏了若干契机。因此, 这个环节的教学应该坚守一个原则:循文章脉息流转和学生思维流向顺势推进。
比如紧承上个环节的追问:“于是”说明“我”对传说毫不起疑, 表现了儿童的天真, 文中还有类似内容吗?“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真的可以不计后果吗?
这两个追问体现出了“发散成枝”环节的问题设计特征, 前者可以蔓延到下文对赤练蛇传说的叙述以及“不敢看墙”“想得到飞蜈蚣”。“我”对成人言说缺乏鉴别力, 对未知世界的隐忧, 对神奇力量的渴望, 流露的正是浓浓的儿童天性。后者可以衍生出新的问题:第九段中不是提到“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 看来, 哪有随心的自由之乐啊, 这不就是“冲动的惩罚”吗?
这个问题就更有教学价值了, 因为它可以辐射到更多、更深的文本解读。首先, 学生要仔细理解该段中三个“也许”的含义, 这个排比句是“我”对大人送我去“城里最严厉的书塾”的原因猜测, 拔何首乌毁了泥墙, 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 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 凡此种种, 全是以儿童心理对大人的揣测, 归结到一点就是自认为原因不外是“我”太过顽皮, 需要约束了。儿时的“我”自然无法理解到了年龄就要去学些经世致用的学问的道理。这段排比句, 用孩子的口吻, 饶有趣味地表现了儿童常有的对成人世界的好奇和敏感。虽然, 他们常常理解错误, 可这不正是儿童之所以为儿童的所在吗?
这种好奇和敏感, “我”把它带到了三味书屋。
所以, 枝叶继续在树干上萌发生长。延续下来的问题就自然浮现了: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百草园, 三味书屋又给“我”带来了哪些新鲜感?
这个问题并不太难, 目的是带动学生对文章后半部分的品读, 但教师还是要注意调控学生思考和发言的思维指向, 务必要集中在引导学生体味叙事中暗含的“我”的感受。我们可以看到, 先生不答“怪哉”之问, “我”认为“他是渊博的宿儒, 决不至于不知道, 所谓不知道者, 乃是不愿意说”。因为“年纪比我大的人, 往往如此, 我遇见过好几回了”。很有些对大人们自以为是的了解和不屑, 此种心理活动, 和上文三个“也许”的猜测一脉相承, 天真聪敏又带点小脾气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同学放开喉咙读书, 内容五花八门, 半懂不懂而人声鼎沸, 令人捧腹。我们声音低去先生却顾自昂声诵读,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 因为读到这里, 他总是微笑起来, 而且将头仰起, 摇着, 向后面拗过去, 拗过去”。这样的语言, 堪称白描的经典, 不加粉饰而尽得风流。不但让我们看到一个书痴先生, 还分明地看到一个睁着两眼研究先生的痴呆学生。而且我们又可以乘间偷玩, 做戏画画。上面读得陶然忘物, 下面玩得不亦乐乎。
就在对童年同窗的回忆和推测中, 文章悠然而止。
而教学, 也可以便下襄阳向洛阳, 转入“联缀为文”的环节。
“联缀为文”, 这是实现教学统摄性和完整性的保证。整个教学活动至此由分析走向归纳, 由发散走向聚合。整个环节, 时间不长但意义重大, 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加明确。教师务必用简洁的语言、巧妙的板书下好这颗收官之子, 使学生回望教学来时路, 深悟学习之目的。
我们看, 百草园是乐园自不必说, 纵然是方正的三味书屋, 貌似严厉实则和蔼的先生、颇有些成绩的绣像、飞速进步的“对课”, 仍流露着一种成年人回顾往事的乐趣, 时时洋溢出新奇天真和童心之乐。又有何“束缚”之可言?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
鲁迅在我的心目中,一直以来都是高不可攀的偶像,加上他是“家喻户晓”的大作家,更是有点恐惧,不敢轻易读他的书。但自从读过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下子,似乎把我和偶像的距离拉近了。朴实的文笔,细腻的情感,使我感到像在一位和蔼慈祥,平易近人的爷爷交谈。细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享受着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烂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我读鲁迅先生的这篇充满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处鲁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突然间,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伴,又采摘野花野果,然后与玩伴一起捕鸟,但由于性急,总是捕不到很多;他又常听保姆长妈妈讲故事,因而非常害怕百草园中的那条赤练蛇。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严厉的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当他读书读得入神时,却没发现他的学生正在干着各式各样的事,有的正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优质戏,而鲁迅正聚精会神地在画画……
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也许是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吧,难怪自己会那么喜爱《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尤其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充满激情。
鲁迅先生在文章中表现了他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那股热情,希望能自由自在地玩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不希望整日被父母、家奴管束着,这正是儿童特有的。
曾几何时,我已经远离了童年,进入了少年,每天都在这忙忙碌碌的学习之中,纷纷挠挠的生活之中。但我自己认为自己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有时还做着甜美的童年之梦。回忆起那些童年琐事,还时常记忆犹新、忍俊不禁。
我家小区的墙外,有一大片田野,小时候,总去那里享受着春日的阳光,秋日的清风,还有那片总被我采得一朵不剩的油菜花,我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小时候,每天一吃完饭嘴都不擦就去邻家串门,和小伙伴一起去吃豆腐花,一起去田野里玩,时不时还跌进泥坑变出个“小泥人”,采了各式各样的花,又生怕主人找来,就把花藏在树洞里,一会儿回去花早就枯萎了,但我仍沉醉在无拘无束的自由空间之中。而如今,田野上少了我们的身影,我也在为自己的前程努力着,因此感受不到了大自然的亲切,也少了许多自由,但我仍沉醉在无拘无束的自由空间之中,仍旧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这也许就是我和幼年鲁迅的相似之处吧,才使我在读过文章后有了这么多感动。童年已渐渐遥远,留下的只是些散琐的记忆,倒不如细读一下《朝花夕拾》,体会一下那个不同年代的童年之梦,和鲁迅一起回到从前,自由天真的美好时代。
不过,与鲁迅的生活相比,我们的经历却又是大不相同。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不用再在下雪天受冻,有暖气;不用再在大热天流汗,有空调。可以吃到很多鲁迅哪个时候有的人一辈子也无法吃到的东西。但想一想,比起《百草园》的生活,我们的生活真是少了份乐趣可言啊!没有端详过麻雀,不知道什么是叫天子,何首乌似乎听说过„„被吓唬到的神话故事总算是听到过几个,但是却再也想不起来。至于雪天中的“拍人印”,更是闻所未闻。即使有纷飞的大雪,也是不敢“妄想”的。
我们现在是难得看到飘雪的。记得小时候,某一年冬天,下过一场大雪,一场有积雪的大雪。能想象得到当时出家门的时候,一定是手上戴着手套,头上顶着帽子,裹得严严实实的。那年,抵抗不了天气的寒冷,生病了,要去医院。却似乎没有沾到半点雪。印象里是出租车窗外绿化带上的一层雪。还有初次见到的雪花,只是不能碰,刚快碰到就被一旁的大人拦下来。这是“不乖”的表现。回想起来,如果现在的我,仍能想起当年的冰凉,哪怕是透过手套得来的湿嗒嗒的冰凉,或许也能像鲁迅先生一样,成为落笔的资本。只是现在,倒宁愿忘记那场雪了呢,因为没有乐趣,却多了那么一点被约束的难受。
人说:要看一个人是不是真的会写文章,最主要还是看他的文章里有没有感情。老师也曾说过:只有情感才能把文章变成有血有肉的。我不得不承认鲁迅确实厉害,他的一切话语虽然平淡朴实,炽热的情感却展露无疑。
我们的童年渐行渐远,留下的是一个美丽的回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领略一下鲁迅的童年,慢慢体会其中的幸福童年味道吧。琐碎的记忆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重现,不一样的年代,向往一样的快乐。童年,惹人怀念啊。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反思过程
本文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标题是“从„„到„„”的格式,表明文章主要是以空间的变换为顺序来记叙的,由此把握全文的结构就较为容易了。作者先写百草园:“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再写三味书屋:“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额“三味书屋”。时间顺序与空间的变换顺序是一致的。在两部分内容之间,作者安排了一个过渡段,即第九自然段。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8)记叙了百草园的生活;第二部分(9~结尾)记叙三味书屋的生活,思路非常清晰。在记叙百草园的有趣生活过程中,插叙了美女蛇的故事,这段插叙的作用在于映衬百草园具有神话般的色彩。
写作特点如下:
本文采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先写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如菜畦、皂荚树,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如何首乌根、覆盆子果实;先写静止的,如石井栏,再写动态的,如叫天子;先写生机勃勃的夏季,再写别有情趣的冬季。
运用对比方法,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用词准确、鲜明、生动,突出了景物的特点。如作者用“扫开、露出、支起、撒些、系、牵、看、走、拉、罩住”等一连串的动词,清晰、准确地写出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儿童好动的性格,对捕鸟的喜好。
课文描写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状物、叙事、写人都真实具体,放得开,收得拢。
百草园部分,作者还抓住景物特点,对百草园作了细致的描写。这段文字着重描绘了百草园在春夏季节的景色,写得精彩生动而富有情趣。在抓景物特点时,作者调动自己的全部感官,使百草园的景物有形有色,有声有味。春末的菜花,盛夏的鸣蝉,秋天的蟋蟀,加上捕鸟的冬季——这一切综合在一起,构成了丰富而美丽的四季风采。作者写景用词准确,语言生动形象。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石井栏的“光滑”,黄蜂因为肥胖而“伏”在菜花上,叫天子因为轻捷而能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些描写体现了鲁迅
先生用词的准确、生动;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这样拟人化的写作手法同时让我们听出了作者对百草园由衷的喜爱之情。
长期以来,人们在分析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之间的关系的时候,主流的看法是认为二者形成了对比的关系。认为百草园的清新、亮丽、神奇与三味书屋的昏暗、枯燥、森严、无味之间形成了对比关系,前后分别包含了作者强烈的褒贬之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自我鉴定
整体来说,我写的还不错,我觉得我自己基本了解了鲁迅先生的意思,所以我认为在读后感的主题上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
语言方面,我觉得自己并不是很擅长,所以我就尽量用最简洁,准确的语言来叙述,基本上可以完整的阐明我的想法。
——鲁迅
一、教学目标:
1、扫清字词障碍,积累好词佳句
2、学习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3、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对环境作具体、真切的描写写法
4、理清文章结构,理解文章主题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对事物的准确描摹、对动作的准确表达及写作思路的条理性。
三、教学难点
1、理解美女蛇的故事的作用,初步了解插叙。
2、揣摩三味书屋这一部分的思想内容,理解其中一些重要的词语。
3、引导学生从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语:
在我国漫长的文化长河中有许多文豪给我们留下了不朽的篇章,鲁迅就是其中伟大中的一位。有哪些同学能将你所了解的有关鲁迅的知识和同学交流一下。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本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最初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19期上,后来鲁迅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他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曲谱写幼年往事的优美乐章。在这一脍炙人口的散文中,作者以如诗的笔触舒卷自如地为人们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鲁迅读书的地方。
(三)、学生朗读课文,并注意下列字词
菜畦 桑葚 攒 斑蝥 秕谷 蝉蜕 倜傥 竹筛 书塾
(四)、赏析文章第一部分 {1—8段}
第一课时
第一部分内容分析:
1、请学生复读第一部分,读完后合上书,思考: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生活片段?———雪地捕鸟,美女蛇的故事
分析:
7、8段,请学生朗读
2、谁能说说如何在雪地捕鸟?
———把关键词划出来: 扫开„„支„„撒„„系„„牵„„看„„拉„„罩,这些动词准确而生动地记叙了捕鸟的全过程。
3、捕鸟的成果如何?
———不好。性子太急:“我却不大能用,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
4、写这些说明了什么?
———说明孩子捕鸟,乐在“捕”不在“鸟”——在于捕之有趣,不在于鸟之多少。
写捕鸟活动就是为了说明百草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无穷乐趣。从结构上说,暗暗地呼应了开头“乐园”
5、写百草园的生活除了“我”“闰土父亲”外,还有谁?
———长妈妈。
她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这是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民间传说,谁能来讲一讲?
写美女蛇故事的作用是什么/
———这个故事符合儿童喜爱惊险故事的心理,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Δ 谁能再讲一个关于蛇的传说。例:白蛇传
6、回忆童年生活,为什么回忆百草园?
———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7、说百草园是乐园除了雪地捕鸟和美女蛇的传说增添趣味外,还体现在哪?
———百草园有吸引人的景物
8、作者怎么写景?
———用了一个特殊句式:不必是„„有不必说„„单是„„
作用:
——更突出了百草园具有无限趣味,既然“单是”所指这一点,已经趣味无
穷,也就使人感到园中的乐趣到处皆是了。
请同学们仿照这个句式造句。
9、课文是从一个孩子的眼光来描写景物的,我们不难看出童年时代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些地方能体现出来)
———从他用手按住斑蝥的脊梁看烟雾从后窍喷出的神态到接连不断地拔起何首乌的动作,可以看到童年的“我”是个贪玩、淘气、逗人喜爱的孩子。
(五)、小结:
第一部分从见到的景物,听到的故事,捕鸟的活动等三个方面具体记叙百草园给“我”的乐趣。
(六)、课后作业
【初中语文说课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推荐阅读:
七上初中语文说课稿05-24
初中音乐老师说课稿《青春舞曲》说课稿06-08
初中生物说课稿06-06
优质初中英语说课稿07-25
初中篮球课说课稿09-24
说课用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06-29
初中化学说课稿范文06-14
初中课文《老王》优秀说课稿07-05
初中生物说课稿大全07-23
初中化学《溶解度》说课稿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