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报事件的申诉书

2024-07-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举报事件的申诉书(精选8篇)

关于举报事件的申诉书 篇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申诉权。

不仅举报人享有,被举报人同时也享有。

对于28日晚的举报事件,对此我做出一下申诉。

28日晚,有人发给宋主任短信,举报三十二班的班主任周**先生没有按照运动会的规定,坐在了十一班的地方,且三十二班的拉拉队喊加油时超过了所在区域,因此要按照规定扣分。

我认为政教处应采取的措施是--严重警告而不是扣分。

对此,我来说一下我觉得这种方式好的原因。

一、公民具有举报权,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但在举报时,不可盲目相信,应该查明事实的情况,不能盲目做出判断。

二、举报人既不留姓名,更加加剧了此事件的真实性。不能排除举报人是以报复的心理进行举报。三十班的班主任同时坐在那里,但却没有被举报,更加体现了这种报复心理的可能性。

三、运动会规定,学生可以携出入证进行出入,而政教处和举报人并未清楚周俊杰先生是否携带了出入证,举报人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可以体现出举报人对运动会的规定并不清楚,所以不能排除无意举报的可能。

四、对于学校的利益来讲,运动会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闹得不愉快,而是希望大家以好的心情去锻炼身体。若听信片面之词,会造成矛盾的产生,激起学生的不服,难以将政教处严明公正的好形象深入人心。

五、啦啦队的超线并不只是我们自身的原因,还因为学校在28日下午没有放置警戒线,所以有些同学并不知道线在哪里,而其他班的地方却放置了,是无意的错误,根据法律规定,是应该得到轻罚,所以超线时不能按原规定扣分。

六、再退一步,运动会的规则成立的原因是为了不影响比赛,但是我们超的距离并没有影响别人比赛,而且同学之间相互提醒不要超线,由第五条得,此分不应扣

七、个人认为学校的安排要公平公正才能服人心。今天我已经仔细观察过了,每个班都有犯规的表现,而政教处却只处理我们班一个,对此,我认为检查员应该本着公平的心去处理问题,而不是基于私人利益八、三十二班的品行想必大家心知肚明,所以更加强调了,学校不能只严格要求三十二班,要让每个班都公平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九、若政教处给予扣分,那必会引起众多不服,十二班的人也会很委屈,可这并不是政教处的作风。

所以我认为政教处理应再观察一天,不仅是观察十二班,更是所有人。

希望政教处能合理地处理此事件。

关于举报事件的申诉书 篇2

心理学家发现, 为了认识和弄清楚一个物体, 人们总是将其分成它空间上的几个部分, 而对于理解事件而言, 在时间上进行分割则显得同样重要。事件切割是指人们将一个连续的活动流析解成若干有意义的事件的过程。知觉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领域最近的研究发现为洞察事件切割在人类认知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在这篇文章里, 主要回顾三个方面。第一, 事件切割是人类知觉的一个持续自动化进行的部分。第二, 知觉过程中的切割为随后的记忆和学习提供了支撑。第三, 特殊的神经机制通过追踪在物理和社会特性上的明显变化来识别事件边界。

2、事件切割 (Event Segmentation)

2.1 切割是自动化的

很多有关事件切割的研究沿用Newtson (1973) 创立的一种实验程序, 在实验的过程中, 被试观看有关某些活动的电影片段, 并根据他们的判断, 在一个有意义的事件结束和另一个事件开始时做出按键反应[1]。这种任务所引起的对事件边界的判断, 无论在被试间或者在被试内不同时间的施测中都获得可靠的验证[2]。这种边界倾向于被命名为“组块”, 是与一个行动者为了达成更大的活动目标而试图去满足的子目标相对应的, 比如, 在“搭起帐篷”这一活动中的边界可能被定位在“把帐篷立桩标出”的时间和“盖上雨布”的时间之间;事件边界是层级的结构, 精细的事件丛聚成更大的粗糙的事件, 比如, 观察者切割一位女士整理床铺的活动, 会倾向于“将个人的枕头套移开”这样的事件确认为细小的事件, 而将所有的枕头套移开则会被倾向于确认为更大的事件[3]。这些结果表明, Newtson的程序接近于自然的持续发生的知觉加工, 但是, 还存在一个问题:任务需要观察者去注意事件的边界并且做出它们在何处发生的决策。这种任务需要可能改变了所包含的知觉加工的自然属性。

关于事件切割是自动化进行的更有力的证据来自于直接的测量, 特别是功能性神经成像的研究。在一项实验中[4], 被试观看一系列日常活动的电影片段, 比如清洗碟子, 为室内植物施肥等, 同时, 大脑活动的变化被用功能磁共振成像记录下来。在第一次被动地观看之后, 被试对同样的影视片段进行第二次的分割, 要求在两种时间跨度上确定事件边界。精细的边界标示着被试发现的自然而有意义的最小的事件, 而粗糙的边界标示着被试所发现的自然而有意义的最大的事件。这些边界然后被用作标记, 来分析被动观看部分所获得的数据。分析发现, 在被动观看的过程中, 枕叶和额叶的区域在活动上表现出明显的激活, 这些活动开始于每个事件边界之前的几秒钟, 并在边界后数秒达到峰值。在粗糙的边界的激活程度要强于在精细边界的激活程度。因为大脑数据是在被试学习切割程序之前已经获得了, 这些变化不能被归因于实验室特殊任务的外显或者内隐的操作, 这意味着与事件切割相关的大脑的加工是连续知觉的一种自然属性。

当前的数据很好的说明了事件切割是自动化的。但是, 切割仍然可能被观察者的注意和目标影响。也确实有证据表明, 观察者能够基于情景需要来调整切割任务的按键操作。比如, 观察者会基于外显的指导语、从一个刺激习得的信息类型以及对所观看的活动了解的程度等, 来调整他们切割事件的时间跨度[5]。进一步研究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 与外显的任务相关的行为中的这些变量是否反映了知觉中的某些变化或者反映了一些对按键任务具有特异性的决策过程的变化。

2.2 切割引导记忆和学习

知觉切割的一个重要的影响是这些切割的结果可以形成记忆和学习的基础。新的数据表明, 当要求记住最近所发生的事情的细节时, 那些能够更好的将活动切割为事件的个体能够在随后更好的回忆起这个活动[6]。在这个研究中, 较年长的成人被试切割那些关于日常事件的电影, 比如搭起一个帐篷, 整理花园等。每个人的切割与其他观察者的切割进行对比, 来确定他或者她所确认的事件边界是否与其他人的类似或者将事件边界置于了特殊的位置。尽管没有必然的标准界定个体是否对电影进行了正确的切割, 但是, 观察者普遍认同事件边界的那些位置。所以, 如果一个观察者的切割偏离了这种常态, 就有可能意味着他的某些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了。所有的被试随后完成了一项测验, 测验要求他们区分从电影中截取的图片以及那些不是来自电影中的图片。那些切割的较好的被试对于这种视觉任务表现出更好的记忆。重要的是, 在上面的实验中所发现的这种紧密的关系并不受被试认知能力差异的影响, 老年性痴呆除外。

适当的切割一个活动不仅仅是大约确定了正确的事件边界, 它也要求追踪精细划分的事件集是如何集合为更大的有意义的单元的。最近的研究表明, 这种会聚对于习得新的活动很重要[7]。在他们的研究中, 被试观看那些包含有简单的组合任务的电影, 并在精细和粗糙的时间跨度上对其进行切割, 然后, 他们被要求展示所看过的组合任务。实验者分析了被试将事件集合为层次单元的程度。分析发现, 大量的实验操作影响层次切割的程度, 并且在所有情况下, 层次切割是与习得任务的更好的表现联系在一起的。这些数据表明, 事件边界形成了长时记忆的锚点, 并且, 那些鼓励人们确认合适事件边界的干扰性提示能够提高对所发生事件的记忆和对所习得新的技能的记忆。

2.3 神经和信息加工机制

事件切割是正常知觉的一个自动化成分, 演绎了人们如何的记忆和学习。而大脑是如何显示这种切割呢?有证据表明, 大脑和思维追踪个体环境的特征, 当一个重要的特征不可预知地改变时, 一个事件边界就会被观察到[8]。这些关键的特征包括感觉特征, 比如颜色, 声音, 运动等;还包括概念特征, 比如因果关系以及行动者的目标。感觉特征主要是以一种自下而上的方式加工的, 其中加工的性质主要是由知觉输入所决定。而概念特征的加工是依赖于自上而下的加工, 这种加工能够将观察者对当前事件的表征与先前所贮存的知识进行整合。比如, 基于行动者的目标的事件切割就需要一直保持关于那些目标的表征, 并依赖于有关行动者的职位和能力的先前认识。

2.3.1 感觉特征:物体和人物的运动

前面提到的一项神经成像的研究也暗示了感觉特征对事件切割具有重要作用。在这项研究者中, 在事件边界处激活最为明显的大脑区域是视觉加工区, 这是一个被认为是用于加工运动信息的区域。这些区域总体上被称为人类的MT联合区 (标示为MT+, 因为它们被认为是和短尾猿的那个被公认为是专司运动感觉区的颞中回很相似的区域) 。随后的另一项研究更进一步证实了由事件边界所激活的区域确实包含这个区域[9], 人们会运用运动线索来确定那些区域。这些结果激发了新近的研究, 探讨运动特征和事件切割之间的量化关系。

在一系列研究中[10], 被试观看一些描述两个物体在屏幕中来回运动的简单的动觉场景, 并通过切割来确认精细或者粗糙的事件边界。这些场景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产生, 一种是让人去玩一个计算机游戏, 其中玩家控制一个物体, 并试图去获得一些目标, 比如追赶另一个物体并获得它, 另一种是通过随机的运算法则, 这些运算法则是用速度和加速度产生动觉场景, 以便来与通过人产生的动觉场景相匹配。因为这些运动场景只是由两个物体的运动组成, 它们可以在运动特征方面进行精细的刻画和量化, 比如在距离, 速度, 以及加速度方面。在所有的实验条件下, 被试倾向于在运动特征改变的位置进行切割, 比如, 当物体快速的加速时或者当它们达到了一个相互之间最接近而发生偏转的位置时。因此, 运动的改变与事件切割关系密切。

如果运动信息在MT+区域的加工有助于将活动切割为事件, 那么, 当观看动觉的场景时, 就可预期在这个区域追踪到运动信息和事件边界的位置。一项最近的神经成像的研究证实了这种假设[11]。在这项研究中, 被试观看简单的动觉场景, 同时, 大脑激活情况被记录下来。单独扫描被用来确认个体观察者的MT+位置。在MT+的激活不但伴随着物体速度的增加而增加, 而且在事件的边界点也有所增加。因此, 运动信息的加工对觉察事件的边界起重要的作用。

2.3.2 概念特征:行动者的目标

尽管运动特征对于人们切割活动的实质部分能够给予很好的解释, 但是, 这并不是全部。运动与切割的联系, 在观察者确认精细的单元或者是在切割随机的动觉场景时表现的更为紧密, 而在确认粗糙的单元以及切割那些描述具有意图活动的动觉场景时表现得并不如前者。这意味着人们还依赖其他的信息资源, 比如关于行动者意图和目标的一些推理, 从而来理解更大的活动结构。一项支持目标在事件切割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直接的证据来自于婴儿知觉的研究。Baldwin, Baird, Saylor, 和Clark (2001) [12]用两个简短的描述一个妇女清理厨房的电影片段中的一个来让婴儿熟悉。每个电影片段描述一个目标导向的行为序列 (比如将掉下来的抹布放回原位, 或者把盛冰淇淋的盘子放在冰箱里) 。熟悉阶段之后, 呈现给婴儿一些从电影中摘录的片段, 片段的放映中间会时而暂停, 暂停时间为1秒钟。休止符被置于当妇女获得一个明显的目标的时候或者被置于获得目标之前的短暂时刻。结果发现, 当休止符被置于目标达成之前的时候, 婴儿注视影视片段的时间更长, 这表明它们发现那些时刻相互之间是更为分离的。

另一项支持目标的重要作用的证据来自一项关于文本中阅读事件的神经成像研究[1,2,3]。在这项研究中, 被试阅读一篇描述一个小男孩活动的记叙文, 阅读的同时, 大脑活动被记录下来。在成像部分之后, 要求被试将文章切割为若干事件。在实验之前, 研究者已经对记叙文中需要确认为概念变化的位置进行了编码, 包括在行动者的空间位置和目标上的变化。结果发现, 与记叙文中的事件边界相联系的脑激活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类似于日常生活电影片段中所发现的脑激活模式。这些区域的许多部分也对记叙文中特征的变化有所反应, 甚至对事件边界的脑激活完全受到记叙文维度特征影响的调控。

3、未来研究的方向

已有的研究对于解释观察者如何将连续的活动分割为事件的机制提供了数据基础。但是, 这些数据对解释只是提供了大致的轮廓。未来的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详细阐释在事件切割中自上而下加工和自下而上加工之间关系的特点。另外, 许多研究得很少的特征, 从纯粹的感觉到纯粹的概念, 对于事件切割非常的重要。感觉方面的特征包括声音, 光线, 以及人物和物体之间的触觉等。概念特征包括目标以及社会传统等。系统的探讨这些切割的基础是第二个重要的研究目标。

4、研究的应用价值

文章回顾了支持有关事件知觉的三个结论的最近的证据。第一, 事件切割是知觉加工的一个自动化成分。第二, 事件切割活动影响随后的记忆。第三, 存在一些专门的神经系统来处理运动和目标等特征, 从而运用这些特征的变化来确认事件的边界。这些发现对于教育和临床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教育, 这些发现表明, 一些帮助人们合适地切割事件的提示将帮助他们更好的记忆和习得那些事件。对于临床实践, 这些发现表明, 一些认知缺陷可能会反映在事件切割能力的削弱上。一些这方面的研究显示, 对于那些前额叶损伤的病人, 还有那些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那些中度老年性痴呆, 事件切割的能力降低了。事件切割与随后的记忆相关的事实, 意味着似乎可能通过改进切割的方式来弥补一些记忆的缺陷。

5、小结

切割是一种强有力的知觉操作手段。通过将连续不断的活动流简化为适当数目的离散的事件, 觉察者就可以达到对知觉和随后记忆的相当经济的表征。切割不仅仅只是具有经济性, 它还允许人们将事件看作离散的部分, 而这些部分又可以以一种新的方式进行组合。这种认知对于那些连续的非切割性的表征是很难进行的。因为这个原因, 人们一般将空间知觉为由空间上连贯的物体组成, 而不是由那些具有连续梯度层级的颜色和质地组成。同样的约束也适合于时间:正如人们日常知觉的世界是有离散的物体组成一样, 时间是由离散的事件组成的。对事件切割的这方面的研究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同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但是, 目前国内对此研究的并不多, 国外的研究很值得国内的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借鉴并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下去。

摘要:理解事物的一种方式是将它分为部分。行为和神经成像的数据表明, 事件切割是自动的, 并且人们自发性的将活动分割成层级组织的部分和子部分;这种分割依赖于感觉驱动的自下而上的加工, 以及依赖于概念驱动的自上而下的加工;人们如何分割活动影响他们随后对活动的记忆以及对活动的习得。

关于刑事申诉的法律问题探究 篇3

关键词:刑事申诉;法律问题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诉法》)第204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①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的;②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③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④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这是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新增加的一个条文,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第204条对申诉引起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条件,亦是当事人申诉的理由,此前的《刑事诉讼法》没有这方面的规定。

一、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

认定事实上有错误,即原判认定的主要事实或者重大情节不清楚或者失实。主要包括:①作为判决、裁定根据的主要事实不清楚,案件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不足以证明主要犯罪事实或者重大情节;②在证据不确实、不充分的情况下,据以认定的事实明显有错误;③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之间存在相互矛盾的情况,认定事实和客观情况不符;④发现了原判没有掌握的事实或证据,足以证明原判决或者裁定认定时的事实错误。

事实是案件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认定事实有错误,据此适用法律的整个案件必然错误。案件事实是建立在证据事实基础上的,是在证据事实基础上构筑起来的。因此,一旦发现有新的证据能够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应当对案件进行再审。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错误,既可以表现为定性事实上的认定错误,也可以表现为量刑事实上的认定错误,还可以表现为两者兼有之。确定生效裁判在认定事实上确有错误的根据是“有新的证据”。所谓新的证据,是指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否,发现了原审判过程中没有掌握的证据,而这些新的证据能够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与实际不符。

二、据此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

这是指案件本身由于采证不当而导致认定事实上发生错误的情形,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原判决、裁定据此定罪量刑的每一证据不正确、不充分。证据不正确是新证据质的方面而言,即指对定罪量刑的每一证据没有做到查证属实;证据不充分是新证据量的方面而言,指案件现有证据不足以达到证明案件事实的要求,例如据此定案的证据没有旁证或佐证,或者存在着尚未查实的证据。第二,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证据确实、充分后,还必须对各种证据综合分析,看得出的结论是否唯一,如果结论是唯一的,则说明证据与证据之间、证据事实与案件事实之间的矛盾都已合理排除,案件事实不存在其他可能性,而只有唯一的结论。

三、原判决、裁定使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这主要是指定罪量刑上有错误和适用刑罚上有错误两种情况。前者包括:错误地认定案件性质,将无罪作为有罪判处或者有罪作为无罪判处,错定罪名混淆了次罪与彼罪或一罪与数罪的界限;后者包括:量刑畸轻畸重,轻罪重判或重罪轻判,刑法超越法定刑幅度。如在没有法定加重情节下判处的刑罚超出法定刑。引用法律条文不当,疏漏法定情节,或者错误地援引不该适用的法律条文,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是实体法得以正确实施的必要保证。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刑事诉讼程序,直接影响到判决和裁定的正确与公正,主要包括:①未经法定程序审判;②严重地剥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③严重不履行审判人员的法定义务,因此,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导致判决、裁定发生错误的情形,也属于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一种具体表现。

四、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这种情况是指参与原判决、裁定的审判人员审判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已经法定程序得到证明的。在司法实践中,适用该条应把握三个要素,只有同時具备三个要素的条件,才能以此项规定为由,对生效裁判的案件进行再审。一是主体要素,即必须是审理该案件的审判人员(在人民法院执行职务并在所组成的合议庭中行使审判权的人民陪审员也属于审判人员)。二是违法犯罪事实要素。上述审判人员具有出于谋取私利的目的,故意利用自己的职权贪污或者收受贿赂,或者为了私情采用欺骗的手段进行违法乱纪的活动,或者为了私利、私情或其他目的、企图,故意曲解法律或公开违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或者裁定的行为。应当注意的是,怀疑或举报审判人员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或枉法裁判,没有证据证实的,不能以此作为提出申请再审的理由。三是时间要素。也就是前述事实必须发生在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的时候,只有在审判人员对该案件行使审判权的过程中,实施了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才有可能枉法裁判,也才能构成再审的依据。如果审判人员不是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发生了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则不能以该审判人员曾经审理过该案件为由,要求对该案进行再审。

对该条文的适用在实践中应当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①对于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经人民法院审查凡符合上述各项条件之一的应当进入再审程序;②因具备上述各项条件之一而进入再审程序的案件,并不因申诉的提出而发生效力,必须由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后,才能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其进行重新审判;③上述各项条件必须有客观事实予以支持或者有确实、充分的证据予以证明的才能成立,否则,仅以此为理由提出申诉,并不能引起再审程序。

参考文献:

[1]胡乩生.检察一体化刑事申诉案件办理机制的构建[J].人民检察,2013(21):51-54.

关于举报事件的申诉书 篇4

随着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作为主管食品安全生产的质监部门责任越来越重大,接受新的挑战也越来越多。在近期的产品举报受理工作中,出现了一类与普通举报人的举报目的、方式、方法迥异的职业申诉举报人,他们以举报为业,通过向质监部门提供举报线索,希望从质监部门获取奖励,或者向企业索取“封口费”。2012年6月份以来,我局直接收到或由市局食品处、12365投诉举报中心转办职业申诉举报共91起,举报属实的案件9起,不属实的有82起。涉及产品标签标识的89起,涉及产品实物质量的仅2起。涉及因职业申诉举报引起的申请政府信息公开5起、提起行政复议8起。

一、职业举报人的特点

目前社会各界对职业举报人褒贬不一。从产品质量主管部门的角度,应当看到职业举报人具有积极作用的一面,其举报有利于规范生产者的不当行为,有利于促进产品质量主管部门规范企业生产行为。然而,职业举报也极具消极影响,其追求利益的目的和吹毛求疵的做法往往臵行政执法部门于行政成本剧增的境地。

(一)谋利性。多数职业举报人常常就产品标识上的失误或瑕疵批量举报,要求质监部门处罚违法生产者后给予其物质奖励,向企业索要十倍赔偿、索要交通费,打印费,误工费,精神损失费等费用12365元。同时,又利用质监部门对其申诉举报受理后,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的这段时间,以“已经向质监部门举报为名”要挟生产者与其私了,得到钱以后就不再过问其它。这种类似敲诈的行为玷污了法律的严肃性,也明显与维护消费者及生产者合法权益的目的背道而驰,更重要的是影响了行政执法的威严。据了解,我区多家生产企业都有过与职业举报人私了的经历。职业举报人的捕风捉影、吹毛求疵,使部分生产者的生产成本增加,正常的生产活动受到一定影响。我区一家生产膨化食品的企业曾在同一时期因同一问题收到职业举报人举报多达11起。

(二)炒作性。有些举报人专以与产品质量主管部门复议、打官司为“噱头”,引起社会关注,以被媒体炒作为荣,扬名后再通过筹办一些投诉网站,或者帮群众打官司、投诉而从中获利。有一个自称是中国消费日报的记者王某某,他直接通过手机方式跟我局联系。王某某第一次跟我局联系时给我局发过来一封电子邮件,这是一个新闻稿,他声称这篇新闻稿已经完稿,里面写有我区企业产品“手撕鱿鱼”中非法添加脱氢乙酸,“而你们监管部门却并未查处……”,并强调这篇新闻稿其主编已审阅通过并将于近日刊登,现在给你局打电话就是想知道你局对此怎么看?其在电话里要求我局跟企业沟通,让企业跟他们私了。若企业不同意私了,其将会刊登这篇新闻稿。这就是赤裸裸的敲诈。我局执法人员很快将此事查明,企业产品完全符合标准要求。后该记者又多次致电我局,催促企业和解。我局均依法回复。

(三)专业性。职业申诉举报人业已成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对相关产品质量法律法规及程序比较熟悉,对没有按时收到处理结果或对处理结果不满意的,往往会申请政府信息公开或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有一职业举报人就曾提出过我区某企业营养成分表中钠的含量标注不符合《GB 28050-2011》中钠的“0界值”及“修约间隔”要求,我局执法人员请教相关专家后才确认该举报属实。

(四)团伙性。职业举报人私底下是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他们往往“信息共享”,“利益均沾”,一人发现问题,则群起而诉。其申诉举报信的格式、内容、语气以及要求回复的收件方式几乎一致。我局处理的一起河北高姓职业申诉举报人的举报事项时,该举报人高某无意中透漏他发现的问题会由其带的“徒弟”们进行举报,可见其组织分工明确。

二、严格执法,积极应对

做好职业举报人的投诉举报处臵工作,创新方式方法必不可少。在近期的产品质量举报受理工作中,我局注重结合实际,创新办案方式,创造出许多好的经验做法。

(一)制定办理流程,提高办理时效性及办理质量

程序规范是公正的保证,我局按照《产品质量申诉处理办法》、《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规定,制定出一套处理职业申诉举报的的办理流程。受理职业申诉举报人申诉举报案件及信息公开申请时既重视处理结果,同时重视程序规范,提高各个环节的办理质量。

一是提高受理环节工作质量。根据《产品质量申诉处理办法》和《信息公开条例》,我局制定《申诉举报登记表》,以规范职业举报或信息公开申请的办理程序,严格履行登记、告知、回复等义务,做到详细登记、准确定性、依法受理、及时反馈,确保适用程序准确。

二是提高办案环节工作质量。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法律法规和政策,办理举报案件。在调查、处理、回复的过程中准确适用法律法规。对不常用、不太熟悉的相关规定我局注意查实,看该规定是否存在、是否继续有效、与上位法有没有抵触、是否归我部门管辖等。我局接到过一起申诉举报我区企业生产用复配稳定防腐剂中含有国家禁止使用的二氧化氯及二氧化氮,因该复配稳定防腐剂生产厂家位于吉林省,我局遂发函至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及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请求协助调查。体现我局办案严谨,事无巨细,务求事实的风格。

三是提高告知、回复环节工作质量。时限上严格执行《产品质量申诉处理办法》和《信息公开条例》,避免超过法定期限;内容上要严格遵照法律法规和政策;文字上要注意少用激化举报人情绪的表述,杜绝文字错误。

四是提高送达环节质量。对举报人的告知和回复使用挂号信寄送,并保存邮件寄送凭证。如若需要电话沟通则必须录音。

五是正确分析职业申诉举报人的申诉诉求 2013年6月4日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杨效勇局长亲自主持召开了“职业申诉举报处臵分析会”。对于不合法、不合理的诉求,我局按照会议精神,以及“对职业打假人,不给钱,也不帮助要钱,尽快确认,尽快办”的要求,坚决不予支持,并明确告知企业不能与举报人私了。

对于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在举报奖励范围之内的,我局会积极配合向相关部门申报举报奖励。2013年8月27日,高某某举报我区某香油加工厂冒用他人生产许可证一案中,我局最终对该处无证加工小作坊予以取缔。高某某举报信中提供的线索与此案的最终定性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该案结案后,我局依据《武清区食品安全违法案件举报奖励办法》按照上限,积极帮助其向我区食安办申请举报奖励300元,并书面告知其依据《武清区食品安全违法案件举报奖励办法》规定的时限及方式领取。

对于举报不属实的,我局也会按法定程序在规定时间内给举报人回复,并详细说明其举报不实的理由。

(二)及时归纳总结,完善工作制度

我局重视职业举报信息的分析研究工作,定期分析职业举报人的举报情况,归纳职业举报特点,把握职业举报规律,研究思路与对策,提高化解难题的能力。

一是完善与《产品质量申诉处理办法》相配套的职业申诉举报工作制度,我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投诉举报工作流程规范》,使处理职业举报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登记、呈批、受理、移送、催办、反馈等环节基本做到程序化;二是针对职业举报人的常见举报类型,制作举报回复与政府信息公开答复模板及答复要点,以应对职业举报人大量的同类举报及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要求。

(三)建立专门案审制度,准确把握办案方向

一是定期举行职业申诉举报分析会,总结、讨论最近一段时期职业投诉举报的新情况;二是涉及案件的各科室主要负责人分别拿出本部门处理意见;三是主要领导及主管领导综合意见并最终形成新的方案。

(四)采纳合理意见,规范企业生产活动

职业举报人固然有谋利色彩,但也为产品质量主管部门的日常监督工作提供了不少有利线索。我局在处理职业举报人案件时褪去“有色眼镜”,对其违法违规举报予以支持。对于职业举报人在投诉中指出确属违法的问题,一律严厉查处,对可能涉及到的普遍性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要求相关行业企业认真自查落实整改,规范企业生产活动。

三、有益经验

(一)领导重视,增强工作信心

产品质量投诉举报工作是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局局党组高度重视产品质量投诉举报工作,大大增强了举报受理人员做好工作的信心。一是谋划工作思路。局主要领导经常了解处理职业举报工作中的疑难问题,研究对策,加强工作指导;二是分管局领导亲自审批。举报投诉案件都由分管局领导批示办理,并亲自协调解决遇到的“新、难、特”问题,回复内容均经分管局领导审核把关;

(二)组织专项培训。为了进一步降低企业产品标识不合格率,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水平,按照6月4日专题会议精神和效勇局长讲话要求我局多次组织全区食品企业产品标签专项培训。特邀的数名质量管理专家分别作了主题为食品标签标识的正确标注和QS认证、食品企业质量管理与控制的讲座。此外,我局还定期组织对食品企业化验人员的培训与考核。这种及时的、针对当前问题的培训,对企业大有裨益。

(三)充分发挥质检机构的作用。我局针对中小型企业专业人才缺乏的情况,组织国家轻工业食品质量监督检测天津站与企业对接,为有需要的企业做营养成分表的测算和产品标签的审核。

(四)苦练内功,提高工作能力

为积极有效的应对职业申诉举报人,我局着力在提高五种能力上下功夫:一是应急处臵能力。举报受理人员必须要有能力妥善应对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二是宣传政策能力。把处理申诉举报工作作为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平台,)在与职业申诉举报人、生产者的沟通中,大力宣传产品质量政策、法律法规;三是调解处理能力。大量的举报案件是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的。这就要求办案人员必须善于把握职业举报人与被投诉者双方的博弈状况,通过向职业举报人当面释法说理,依法化解争议。这是一种柔性执法,不是硬碰硬,更需要执法技巧和艺术。四是破解难题能力。处理举报行政执法中往往会碰到证据不容易收集、定性依据不充分等困难,迫切需要执法人员要有抽丝剥茧、层层深入、举重若轻的执法能力。五是研究分析能力。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准确把握职业举报人心理状态;要有扎实的研究能力,准确分析举报形势,把握产品质量举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

面对职业举报工作新形势,我局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职业申诉举报的经验。截至今日,我局办理的每一起职业申诉举报案件都经得起考验,行政复议胜诉率为100%,有效地遏制了职业举报人以获利为目的的纠缠,迫使他们知难而退,有效保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天津市武清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桑永波

关于举报事件的申诉书 篇5

二OO五年12315申诉举报中心工作总结

2005,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局2005工作会议对消保工作的安排部署,按照“突出重点、强化监管、健全网络、提升维权、执法为民、促进发展”的总体要求,以推进商品质

量监管关口前移,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为重点,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返奈シㄐ形绦晟?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建设,认真受理消费者的申诉举报,勤奋工作,狠抓落实,保证了各项工作的圆满完成。现将2005年12315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功组织进行了**县消费者协会的换届选举工作

2004年12月8日,在市消协、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及有关单位的支持下,组织召开了**县消费者协会第三届代表大会,会议选举产生了县消费者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会长、名誉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组成了**县第三届消费者协会,新任第三届消费者协会会长***同志对本届消协工作作了全面安排和部署。

二、加强12315维权网络建设

今年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12315维权网络建设,力争将维权网络建到村组、学校、超市、社区,今年在原有投诉站(点)106个的基础上,又新建投诉站(点)52个,骋请了50余名热心消保维权的人士作为专职或兼职的两站(投诉举报站、12315联络站)工作人员。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整合我县12315资源,逐步把12315网络构建成综合执法网络。

三、加强了消保维权的宣传工作,营造健康消费环境

1、开展了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活动。今年3.15期间,局领导高度重视,我中心周密安排部署了3.15活动,活动紧紧围绕中消协2005年“健康·维权”年主题,在全县设立了一个主会场,6个分会场,开展了声势浩大、形势多样的宣传咨询活动,集中进行了假冒伪劣商品展示、法规宣传和受理咨询服务活动。在县城主会场、县电信局及利家超市等企业及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并配合了该活动。活动期间,共出动人员200人/次,流动宣传车4台/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处理投诉20余件,提供咨询500人/次,赵局长在县电视台作了开展3.15活动的电视讲话,把活动推到了高潮。

2、开展了广泛的消保维权宣传活动。在日常咨询、受理、调解工作中,注重了消保维权的广泛宣传,并开展了送法下乡、送法进社区、送法进学校、送法进超市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给企业、个体工商户征订《中国消费者杂志》60份,在市红盾信息网上发布典型投诉案例3件,加强了消费维权的宣传力度。

3、进行了“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在10月分,根据上局安排,在全县进行了“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共张贴宣传标语50份,宣传横幅10幅,评选诚信企业2家。

四、做好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整治工作

1、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根据市局部署,今年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重点检查了饮料、酒、奶制品、儿童食品、营养保健品、豆制品、腌熏制品、调味品、罐头、食用油等十大类品种,以“六查六看”为主要监管内容,加强了对食品经营单位的日常巡查,实行了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和进货、销售台帐制度。

2、组织开展了各项专项市场检查。开展了双节市场检查,清查“苏丹红”一号行动、农资市场、饮品市场、月饼市场、盐业市场、医药市场等专项整治。组织查处了县盐业公司滥收费用的不正当竞争案,查扣假冒侵权的“喨嗓”600袋,收缴“VC爽”不合格饮品标识200张、虚假医药广告2000份,收缴一批过期、变质食品,收取罚没款5100元。

五、积极受理消费者投诉

1、热心值守电话,打造民心工程。受理消费者投诉是12315中心的一项日常工作。今年我中心坚持24小时受理制,做好了春节、五一、十一节假日期间的值班维权工作,坚持节假日和24小时不放松,方便消费者投诉。

2、认真处理消费者投诉。今年我中心根据《消法》赋予的职能,认真受理每起投诉,共受理投诉154起,调解成功151起,支持到法院起诉3起,立案查处7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8万元。

3、加强消保维权的调研。对消费者投诉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研究,重视和关注消费者投诉的热点及难点,坚持对投诉按月进行分析,今年共发放消费警示4次,共撰写我县食品安全、服务消费领域监管调查报告两篇,整合12315构建综合执法网络调研论文1篇,上报典型投诉案例3篇。

今年,我中心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在工作中尚有不足,今后应进一步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的监管,加强服务消费领域的监管,更进一步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关于举报窜货的处理 篇6

1、对举报在非专销区域发现的货物,销售服务部应对最终销售方、最终购买方、现库存地、购买方式、购货发票、窜货来源、逐级流向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经查验实物后可初步判定为窜货(经本公司批准的商圈内跨省正常物流除外);如举报人能同时提供正式发票或其他线索,进而判定是否低价窜货。

2、被举报的经销商在接到书面通知后,应在3个工作日内书面作出解释(提供相关的货物发票、真实流向单或其他证据)材料进行申述;超过解释期限,按自动放弃申述权处理。

关于“菜贱伤农”事件的反思 篇7

一、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创新

每次“菜贱伤农”事件之后, 总有一些专家指出造成农产品价格“过山车”的诸多因素, 如某些政府部门失职造成的市场信息不对称、游资的炒作、缺乏农产品深度加工以及农民跟风种植等等。也有专家从根本上反思了小农户博弈大市场背后的一家一户式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强调应该在政府的指导和扶持下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 改变小农生产方式。

资本永远不会改变追逐利润的本性。一次次事件、一次次教训的发生, 说明解决农产品价格、农民增收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打击囤积居奇投机行为的时候, 我们应该想想, 是什么给了游资那么多介入农产品的机会, 以至于它们甚至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当我们无奈于自己餐桌上的成本增加时, 我们也不妨想想, 难道菜农真的有能力决定农产品价格忽上忽下?当我们在网上发起倡议, 帮农民销菜以及与肯德基、麦当劳等马铃薯消耗巨头洽谈希望其收购农民滞销的土豆时, 我们也应该想想, 为什么辛辛苦苦劳作的农民到头来要不断地哀求别人买自己的优质农产品?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经典作家早就深刻地分析了小农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 指出了小农的落后性和灭亡的必然性。当前, 我国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根本上不同于马克思所定义的小农经济的概念, 但是, 在生产方式上又确实遗留着小农经济的残余。

在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下, 由于土地这一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分散掌握在一家一户手中, 造成了农户经济的兴盛。加之农村改革中重“分”轻“统”、有“分”无“统”的工作作风盛行, 集体统一经营层不断弱化和边缘化。于是, 就出现了2亿多个小农户博弈大市场的情景。这样一来, 一个个小农户重新回到了分散的、无组织、无目的的状态, 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市场失灵现象的发生也就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农业生产的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困难重重也就在所难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建立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的以农户为生产经营单位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局限性还会逐渐显现。

没有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 分散的小农们就会一直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 是那个“最受伤的人”和“需要别人同情的人”。不改变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方式, 农业部门也会一直处于不断帮农民的产品寻求买主的被动应付中。在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上,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显得尤为迫切。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探索, “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方式成为一些地方农民摆脱“脱贫不能致富”怪圈的有效途径。特别是, 随着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 农业合作社数量快速增长, 出现了一批经营规模大、运行较规范的示范社, 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

二、国内外的两个成功案例

在国内, 与目前农民“卖菜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集体化程度较高、工副业比较发达的农村, 如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兴十四村一直坚持走集体经济和共同富裕道路。目前, 已经形成了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全村1.68万亩耕地, 由村里2%的农民种植。此外, 兴十四村积极发展畜牧业, 建立大型集体牧场2处, 饲养奶牛1000多头, 实现畜牧业养殖专业化。以当地农畜产品资源为基础, 先后建立起乳品厂、饲料厂、淀粉糖厂、甜蜜素厂等多家村办企业。全村98%的劳动力进入村办第二、三产业, 成为产业工人。兴十四村还通过动员、引导周边3个村的农户采取土地入股等形式促进土地向农民合作社集中, 实现土地规模经营, 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 使分散的农民重新组织起来, 促进“种田农民”向“离土农民”转变。

在日本, 有一种叫做“山岸会”的社会组织形式[文中采用的“山岸会”和“山岸主义”的名称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马研院郑萍女士的翻译。在2006年北京市科委与山岸会共同举办的“山岸会循环农法”展览会上, 这种组织被根据日语音译为“亚玛给希主义社会”和“亚玛给希主义”。根据郑萍女士的解释, “山岸”不仅是巳代藏的姓, 而且“山”代表着“崇高的理想”, “岸”代表着“彼岸”。2010年10月, 笔者访问山岸会丰里实显地时, 介绍了郑萍女士的阐释及其所代表的意境, 他们表示更乐意接受。所谓山岸主义精神, 就是以“实现人人幸福的社会”为目标, 以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协调的“一体”观, 彻底废除私有制, 也就是认为宇宙间存在的一切有形、无形的财和物 (包括人) , 都不属于特定的个人, 也不应被集体或国家占有, 以达到“无所有”、消除一切私心杂念的“无我执”的境界。]也为目前的种种“菜贱伤农”事件提供鲜明参照。山岸会是一种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组织, 追求村民专业化分工又互相协作的有机农业。目前, 在日本有二三十个实显地, 还在日本以外的其他7个国家建立了实显地。笔者于2010年10月参观了位于日本三重县津市郊外的丰里村“山岸会”实显地。山岸会丰里实显地自1969年建成以来, 本着循环农业的原理, 将奶牛、肉牛、猪、鸡等畜产部门与蔬菜、果树种植等有机结合在一起, 并对农产品、畜产品进行深加工, 然后通过遍及全日本的“山岸会”独有的流通渠道即“山岸会实显地农作物供给所”, 进行产品销售。这种方式, 实现了农产品生产、加工、供给一条龙式的综合一体化有机农业经营模式。由于产品品质好、价格合理, 很受消费者欢迎。在这种模式下, 农产品生产、销售不受经济不景气及农产品进口自由化等社会情况所左右, 建立了稳定的农业基础。山岸会人认为, 农村不能单靠农业立村, 还要站在全社会的立场上实行角色分担。在山岸会, 人们追求光明的农业和快乐富裕的农村生活。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物质丰富、生活安定、未来光明”。事实确实如此。这里不仅实现了“老有所养、幼有所教、壮有所用”, 而且仅从物质方面来讲, 村民的生活也并不比其他职业差。在遍布日本的几十个山岸会组织中, 有志于山岸主义实践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山岸会中, 实行财政一体、经营一体、生活一体, 即“全村人一个钱包”。从社会组织形式上看, 有些类似于共产主义社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研院程恩富教授在2007年10月访问山岸会东京办事处负责人后认为, 山岸会的法律形式属于农事组合法人, 而其实质是国外集体所有制经济并实行按需分配的一种新颖独特组织和发展模式, 并非通常意义的合作所有制经济, 值得进行国际上不同集体所有制和合作所有制模式的比较研究。

三、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根本之道

早在20世纪90年代, 就有学者指出, 没有切实地发挥集体统一经营优越性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 只不过是“进行了一半”的改革, 是不完善的改革。进一步深化改革, 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必须加强集体统一经营层次, 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

当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一种政策语言已经很少出现在中央文件中。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之后, “家庭承包经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中央文件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这本身或许也说明了, 过去一些农村“只分不统”、“有分无统”、“重分轻统”的做法已经走到了尽头。即使如此, 目前还是有一种倾向, 提到“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似乎就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 除此而无其他。这在有形无形中, 又缩小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中“统”的内涵和外延, 甚至是忽略了其中最重要且最应该加强的部分, 即集体统一经营层的实力和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 并不是强制性地实行生产资料的“一大二公”和“大呼隆”式的劳动方式, 而是根据各地实际, 在加强集体统一经营层次、发展集体经济组织、增强集体经济实力等多方面、多层次地努力。

目前, 在全国已经存在多个高水平的集体经济农村。这其中, 既有像河南省刘庄村这样的生产资料高度集体化基础上实行集体统一经营和高度福利化的集体经济的经典模式;也有像浙江省湾底村这样的引入了股份制, 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的集体经济的现代模式;也有像天津蓟县毛家峪村这样, 在发展家庭经济基础上逐步充实集体统一经营层,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的集体经济现实模式;还有像广东省中山市崖口村这样的将生产资料的高度集体化、集体统一经营、“工分制”与租赁制、临时的“分田到户”统一于一村之内的集体经济的混合模式;就连在普遍认为适合家庭承包经营的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西藏那曲双湖特区嘎措乡也开出了集体经济的奇葩。这些高水平的集体经济农村遍布在祖国大江南北, 为广大农民指引着共同富裕的前进方向。在随后的农村改革和发展中, 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调动农户生产经营积极性的同时, 确实也应该注重发挥集体统一经营和集体经济的优越性了。

摘要:多次“菜贱伤农”事件的发生, 除了市场信息不对称、农民跟风种植、游资炒作以及缺乏农业产业化支撑等因素之外, 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更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反思。增强集体统一经营层实力,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才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卖菜难”, 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菜贱伤农,小农经济,集体统一经营层,集体经济

参考文献

[1].刘霞辉.专家:“蒜你很”“豆你玩”应该咋整治[N].人民日报 (海外版) , 201007-02.

[2].郑萍.日本农业集体所有制的合作组织:山岸主义社会实显地——国外集体经济的一种实验[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 (4) .

[3].牛若峰.论只完成了一半的农业经营体制改革[J].农业经济问题, 1990 (7) .

关于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工作的思考 篇8

关键词: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泄漏,应急处置

0 引言

随着中国多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 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中国现在已成为世界上环境污染严重的国家之一, 经过多年发展, 环境安全隐患颇多, 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逐步增大, 现在已处于突发环境事件的多发期。针对突发的环境事故, 从政府和企业自身的角度处理、处置也比一般的突发事件操作难度更大、更复杂。对于环境突发事件, 政府、企业和公众都应多加思考, 如何把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危害最小化, 降低人民群众的损失。同时在环保部门的日常监管和企业的生产管理中, 善于发现问题并立即解决问题, 把环境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尽可能减少环境突发事件的发生。

1 突发环境事件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定义: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分析近几年在全国各地突发的环境事件, 发现其对社会和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 应建立和完善突发环境事件的防范机制, 在突发环境事件时, 政府、企业和公众要及时发挥自己的责任应对突发环境件。

2 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工作

2013年10月9日, 临汾市安泽县太岳焦化有限公司脱硫工段脱硫液3#循环泵出口软管破裂, 导致脱硫液泄漏, 部分脱硫液排入蔺河。

9日7时39分, 接到该焦化公司的报告后, 当地环保部门第一时间向上级环保局、本级县人民政府进行了报告, 第一时间责令该焦化企业采取封堵外排口等处置措施, 并对该焦化公司下发限产保炉的通知。该县人民政府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 成立应急指挥部, 开展各项应急处置工作, 加强抢险指挥部领导, 为确保事故得到科学、合理处置, 指挥部快速成立了专家组, 同时安检、环保、水利、公安等部门18人组成调查组。

应急指挥部按照专家组意见, 采取了层层设坝、清污截流等措施, 共在蔺河设置9道水坝, 将上游清水与受污染河水分别设坝截流, 确保事故不对沁河造成影响。

应急指挥部立即采取了以下措施:

a) 通知沿途村户禁止使用蔺河河水;

b) 将受污染的河水全部拦截在事故点下游约7 km的坝内, 随即调用了21台消防车、运水车等将污水运送至该焦化厂污水处理站和县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部分运至周围洗煤厂、煤矿等企业事故池暂存或喷洒至煤堆;

c) 立即组成200余人的专业施工队伍开始施工, 将上游清水截流在坝内, 并通过2 800 m管道引至坝下游, 以减少河水流量, 减缓受污染水体流速。同时要求上游焦化厂停止排水, 在上游设置多道清水坝层层截留清水, 并采用大功率抽水机将清水提至农田, 以减少河水的流量;

d) 抢险过程中, 为了减少河道的污染, 在水体投放活性炭80 t余, 用于吸附水体中的污染物;

e) 当地环保局第一时间责令该焦化公司采取封堵外排口等先期处置措施, 并下发通知, 要求限产保炉。该焦化公司焦炉结焦时间已延长至50 h, 焦炭生产负荷已降至45%;

f) 共布设21个监测点位对污水流经河道 (约7 km) 浅层水进行了监测, 结果表明, 污水流经的河道浅层水未受到污染。未发生人畜伤亡事故。

突发环境事件的监测情况:监测站共布设14个监测断面对蔺河、沁河水质进行了监测, 同时为了了解蔺河过污河道潜层水受污染情况, 在7 km河道内布设21个监测点位对潜层水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 过污河道潜层水未受到污染。从15日22时到17日2时, 蔺河入沁河前200 m断面COD、氨氮、挥发酚浓度稳定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本次事故未对沁河水质造成影响。在本次污染应急事件中环境监测站出动应急监测车7辆, 动用监测仪器、设备20余台 (套) , 每2 h采集1次样品进行分析化验, 共出具监测数据2 000余个, 为指挥部科学处置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

2012年12月31日山西长治市潞安市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生了一起苯胺泄漏造成浊漳河水体污染的环境突发事故。事故原因是, 该公司苯胺罐区一条软管破损, 而雨水排水系统阀门处于开启状态, 如果企业的管理到位, 雨水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泄露的苯胺就会流入事故池, 出不了厂区, 恰恰就是企业的疏忽导致泄漏的苯胺通过下水道排进浊漳河。2012年12月31日早7时40分, 事故发生, 省环保厅1月5日才获知消息, 中间间隔了5 d。2012年1月6日, 长治市政府和天脊煤化工集团才实施了应急预案, 在浊漳河河道对水质污染物进行活性炭吸附清理。泄漏事件导致河北邯郸市区从1月5日下午起突发大面积停水事故和居民抢购瓶装水, 河南安阳境内红旗渠等部分水体有苯胺、挥发酚等因子检出和超标。

根据2012年3月山西通过的《山西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第三十条规定:较大以上和暂时无法判明等级的突发事件发生后, 县 (市、区) 人民政府应当及时报告,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在2 h内报告省人民政府。山西长治出现苯胺泄漏污染水源迟报, 事故在12月31日发生, 直到1月5日才得以披露, 主要是因为该公司和当地的环保部门对苯胺泄漏污染浊漳河水体的事故严重性认识不够, 当地相关主管部门如果把化工企业作为一个重点监管对象, 尤其是在安全、环保方面的要求更加严格, 企业对自身设备、设施管理到位, 完全可以避免外泄的苯胺通过雨水、污水管道流入浊漳河, 造成污染。也不会由一般性安全事故发展成环境污染大事故。

以上两件突发环境事件如出一辙, 但是因为当地政府对污染事故的认识不同、警惕性不同, 造成了处置方式的不同。

长治市政府在第一时间知道事故后, 未按照《山西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上报省级人民政府;在5 d之内, 长治政府和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团只是将污染的河水拦截在市境之内, 结果事态无法控制、污染了的河水已流出市境 (同时是省境) , 当地才急忙上报。作为一个国有企业, 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后没有认真核查苯胺泄漏量, 误报为1 t~1.5 t, 迟报了苯胺泄露导致浊漳河污染事件, 误导和延误了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此次环境污染事件的准确判断和快速处置。造成了应急处置失当, 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存在疏漏等问题。企业在日常巡检维护中, 没有重视对雨水阀的维护, 雨水阀处于开启状态的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置。长治市环保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突发环境事件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和信息报告规定不到位, 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不高, 执行力不强。在得知苯胺泄露的事件后, 面对大量的监测数据未能及时作出正确判断、不能向领导和上级提出正确建议, 在监测数据连续超标的情况下, 仍坚持将污染事件暂定为一般环境污染事件。

而临汾市和安泽县的环保部门在2013年10月9日, 得知脱硫液泄漏, 部分脱硫液排入蔺河的事件后:

a) 提出现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

b) 派出有关专家和人员参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应急指挥工作;

c) 协调各级、各专业应急力量实施应急行动;

d) 协调对周边地区污染源的监控工作;

e) 协调建立现场警戒区, 确定重点防护区域;

f) 根据现场监测结果, 随时调整应急方案;

g) 每天向上级部门报告环境污染事件的进展情况。通过积极努力, 避免了一场大的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未对环境造成破坏。

3 结语

环境污染事故主要是企业, 尤其是从事化工、焦化、印染及有毒有害危险品存储和运输的企业造成的, 所以更要强调这些企业的环境应急责任, 完善企业内部环境管理机构,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安全生产责任制, 确保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能立即采取切实可行的应急措施, 防治环境污染范围的扩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因发生事故或其它突然性事件, 造成或可能造成污染事故的单位, 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 并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接受调查处理。可能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 应当采取措施, 加强防范。因此企业应当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对所造成的环境损害尽量恢复[1]。

环境污染事故是在瞬间或短时间内大量排放污染物质, 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 给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恶性事故。它和一般的环境污染不同, 具有发生突然、危害严重、扩散快、难在短时间内确定污染物等特点。因此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 就要做好污染事件的预防, 尤其是对化工企业的日常监管, 对于每户企业的外排口等敏感区域一定要检查到位, 并且提高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处理处置的应变能力, 逐步建立健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上一篇:超市课长个人工作述职报告下一篇: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周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