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保护调查报告

2024-12-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文化遗产保护调查报告(共8篇)

文化遗产保护调查报告 篇1

社会调查时间:2013年7月14日——2013年8月30日

社会调查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调查对象及范围:全市范围内的历史文化遗产古迹

调查主题:针对古城西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文化价值的传承等方面问题

调查人员:你猜等

关于古城西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调查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你猜

摘要

西安是历史文化遗产的富集地区,历史文化保护至关重要。根据目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主要有协调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科学的利益协调机制、资金保障机制、遗产登录机制、教育机制和保护监督机制等,通过调查研究西安历史文化遗产以期做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西安;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一、古城西安

1.概述

西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省会,是一座典型的放射型城市。西安旧称长安、京兆,位于中国内陆腹地。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早确立的世界历史名城之一。西安拥有6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200多年的建都史,历史上曾有周、秦、汉、隋、唐等在内的共13个朝代在此建都,曾经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1200多年,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

2.西安的历史

西安是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位于关中平原的中部,渭水东南岸。西安是人类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悠久的历史使西安成为与开罗、雅典、罗马齐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早在100万年前,蓝田古人类就在这里建造了聚落;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这里已经出现了城垣的雏形;2008年,西安高陵杨官寨出土距今6000余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城市遗迹,被选为当年中国考古发现之首,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迄今最早的城市遗址,也将西安地 2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区城市历史推进到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从西周开始,西安成为中国的都城,当时被称作“宗周”丰镐,丰镐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被记载入史书的城市。秦咸阳城旧址位于今西安市西北部与咸阳市东南部,秦阿房宫遗址位于今西安市西郊。汉都长安城建立在秦咸阳城遗址东南,别称“凤城”,又因城墙走向颇似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被称作“斗城”。唐代的长安城是当时的“天下中心”,作为唐帝国的首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雄伟和最大的城市,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华彩的篇章。唐长安城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奠定了今天西安市区的街道布局。历史上约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先后为周、秦、西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历时超过1200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李自成都在这里建立过政权。在唐代之后,中国的政治中心逐渐东移,但西安作为西部重镇和西北区域中心的地位依然不容忽视。五代时,后梁改京兆府为雍州,设大安府,后唐改大安府为京兆府。宋代置陕西路,后置永兴军路。金代改永兴军路为京兆府路。元代曾设安西府;后改为安西路、奉元路。明代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西安”之名即由此而来。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入西安后,曾改西安为长安,建立大顺政权。

二、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1.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分析

西安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历史悠久并记载了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保存了众多历史遗迹。其中包括众多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半坡遗址、姜寨遗址、可省庄遗址等人类活动遗址;周丰京、镐京遗址、秦咸阳遗址、汉长安城遗址、隋唐长安城遗址等城市遗址;阿房宫遗址、大明宫遗址、华清宫遗址、兴庆宫遗址等建筑类遗址;以及秦始皇陵、汉武帝的茂陵、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乾陵等陵寝类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族的民间文学以及作为载体的语言文字、各种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和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民间艺术[1]。针对西安市历史文化遗产数量众多的现状,政府、民间实际上都在不断努力进行着保护,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合理开发和利用。到目前为止已公布的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69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而西安鼓乐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其保护体系和措施相对来说是比较完善的。西安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史街区、博物馆,并且在大遗址[2]保护中将建设遗址公园和民生进行有机结合,在保护的同时也使得这些遗产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和利用。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虽然政府近几年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设立了完善了保护规划并且建立了保护体系,但由于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研究都相对较晚,其保护体系仍然不够完善,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也并不高,对它的利用和开发更是少之又少,整体保护状况仍然堪忧。

2.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要进步、城市要发展必然要求城市进行不断的改变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而城市的变化将会对城市的原有空间结构、用地功能、社会组成和生活环境带来冲击。这些冲击都将对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产生重大的影响使得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间出现了一些矛盾及问题——只孤立地保护却缺少与城市发展的衔接[3]。

历史文化遗产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资源,但同时也是现代生活的一部分。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要得到长期的保护,必须有完善的城市环境作为其保护和发展的坚实基础。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实体和历史环境的同时,还要对其周边不符合现代城市发展要求的交通环境、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进行相应的改善和更新,以减少人类活动对其造成的再次破坏。如西安市的北院门回民历史街区,作为西安市重要的历史街区,其古建筑、民族文化、历史环境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然而其周边交通状况和居民生活设施状况却没有随着城市发展而得到改善,使得环境容量达到了极限,不利于历史街区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缺乏可持续保护。

由于受到规模、保护的难度、等级性质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协调各方面关系并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否则既无法对遗产进行长期、有效的保护,也会影响到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如位于西安市南门内书院门步行街上的关中书院,其作为明、清两代陕西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四大著名书院之一,位居西北四大书院之首,是为数不 4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多的关中学人的遗址之一。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关中书院虽然已经得到了相关保护,但保护程度和影响力仍然较弱。书院遗址现在还是西安文理学院和书院门小学的办公地点,这对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宣传和光大关中学派、展示陕西文化名人风采都是一件不利的事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逐渐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存在形态的限制,其保护和发展更加需要外界环的支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众多现实的困境。在城市不断更新的背景下,现代化技术和文化的出现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威胁,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农村的生活环境和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对于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造成了大量年轻人的迁出和传承人的缺乏,现代生活方式的侵入造成了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和传统习俗的消失。这些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使其逐渐失去了生存的环境。

3.解决对策

循序渐进的保护过程与灵活多样的更新模式历史文化遗产蕴涵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和科学艺术等信息。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也在一步步地不断加深。而相应的保护理念、技术和措施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之中。1)把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到整个社会发展体系之中,不是为保护而保护,而是把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城市建设等结合起来,既当做一种文化事业,也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利用多种手段、多方资源进行保护。近几年完工的大明宫遗址公园就是一个典范[4]。大明宫的所在地,以前是一片一下雨就涝的棚户区,是一片脏乱差的城中村,建设涉及5个村子的拆迁。在对大明宫进行整体保护和开发利用中,它对遗址区和周边区域的居民拆迁安置,然后建设遗址保护公园、重现历史胜景,提升周边地价,以遗址公园外围的土地开发收益支付拆迁安置和公园建设的成本。作为大遗址保护的先行者,大明宫见证了我国“大遗址”保护融遗址保护与文化旅游景区为一体理念的成功,深刻传达了文脉相承的重要性与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意义。

2)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人们随着科学技术、社会文明和城市发展的不断变化而因地制宜地采取合理的措施,逐步进行保护。如西安秦兵马俑在发掘之初,陶俑由于不适空气等环境而造成“失色”。盲目“发掘保护”的结果只会和保护的初衷背道而驰,只有在条件成熟或者新的理念和技术出现后,5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能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发掘。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必然要受到城市发展的影响,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因城市更新所带来的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应根据保护的需要合理选择城市发展的模式,以灵活多变的发展方式,科学严谨的规划理念,使得遗产的保护与城市的发展达到利益最大化的效果。

三、文化价值的传承

3.概述

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仅是一个博物馆或者只是把文物古迹用声音和影像保存起来。而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活生生的东西。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不是让其凝固而无法变迁,这样做的后果事实上是让文化遗产价值失去应有的生命力。同时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也不是对其进行隔离,跨文化的接触和族际之间的互动也是一个文化自身发展的必须。因此那种认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是将其一切传统都原封不动的保留,甚而采用与外界隔绝的方式,人为地阻绝其文化的变迁的思想是不妥当的。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却早已不复存在。这是需要引发人类思考的。

2.如何传承

对于文化遗产,我们不仅要保护,更应该做到传承。延续古都文脉,对历史建筑做好修复工作,认真研究古韵与新韵的同一,继承和发扬西安作为历史古都时期所展现的优秀传统风貌是传承西安文化的重要途径[5]。

文化传承应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部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经济状况较差,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提高传承人的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壮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将文化传承下去[6]。

文化价值的传承问题不是一件机械性、工具性、程序性的事务,拍脑袋设立个什么智能机制,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就能像营养品那样灌进孩子的脑袋沉淀为他们的文化素养了,这是工具理性的态度。文化传承应该是一个“薰”的过程,什么叫“薰”呢?大白菜在泡菜坛的环境中变成泡菜,这个过程就是“薰”。文化价值不是药丸子,人类也不是机器人,所以我们的文化继承应该是一个“薰”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的过程。也就是说,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宣传,不是简单的观察一下可以传承的,不是“每一分钟,都有民间文化在消亡”可以警醒的,不是“全球问题需要中国传统文化拯救”可以忽悠的,也不是“我们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之类可以煽情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吸取传统文化的营养,需要营造“古都气象”,更需要一代一代的言传身教。只有如此,历史文化遗产才有传承的生命力。

四、结语

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城市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研究城市、人类发展历史,借古明今,有利于促进城市的发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保护凝聚了3000多年历史文化的古城西安,对科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在城市发展的背景下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既保存了人类珍贵的历史记忆又使其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要,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参考文献

[1] 屈盛瑞.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传承与现代融汇[J].古城新韵,2011,4:P74 [2]马耀峰.大遗址旅游规划开发模式探讨[J].旅游规划与设计,2013(6)

[3] 张楠,张红娟.城市更新中的西安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 [4]王西京.大明宫遗址与周边地区的保护改造规划[J].建筑文化,2008(3)

文化遗产保护调查报告 篇2

1、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和现状

温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多彩, 大体可以分为八大类共50多项。分别为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民俗。

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 虽然现在少数遗产的保留情况依然良好, 但绝大多数逐渐销声匿迹, 基本上只能在特殊的节日或者场合才能见到, 有的甚至因为缺少传人已经失传, 只能留在人们的脑海里成为永远的回忆。对于民俗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市场经济的介入下, 以一种更加繁荣的姿态活跃于民间。就拿瞿溪的二月初一会市来讲, 现在的会市规模更加大, 吸引的商家也更加多, 各种类型的小店铺应有尽有。如此就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这个盛大的民间活动, 也有更多的人知道了瞿溪二月初一会市的存在。这样的一个良性循环, 带给我们的是这一民俗活动传承与发展。

而对于一些传统的手工艺, 舞蹈, 音乐等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情况就不容乐观了, 虽然仍有流传, 但是大多因为其自身的局限性, 难以传承。

2、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对温州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一些传统的手工艺, 舞蹈, 音乐等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虽然仍有流传, 但是大多因为其自身的局限性, 难以传承。温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悠久, 具有浓厚的温州文化气息, 是温州文化的沉淀, 它们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估量的。只有了解温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树立传承和保护意识, 才能更好地发展温州文化, 建设文化温州。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不足, 兴趣不高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几年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除一些活动之外, 我们在平时很少接触到。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渠道少, 许多信息无法很好的得到传播。现代人的价值观与过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大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追求便不会很高。

2、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受阻

年轻一代受流行文化的影响不愿意学习继承, 拥有技艺的民间艺人年事已高, 面临失传危险。随着经济快速发展, 传统文化受商业文化的冲击使之无法在现代都市中获取盈利, 就连目前还可以让我们见到的遗产的传人也大多为了生计而将祖传手艺束之高阁, 专职的传统艺人可以说是相当的少。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非物质文化具有天然的破坏性, 我国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之所以能保持原汁原味的文化和风俗与其闭塞的环境, 落后的交通, 较低的生活水平有巨大的关系, 正是因为这些因素阻挡了外来文化和新文化的冲击。而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大程度地被市场经济所左右, 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正在一点点丧失原先的文化。正是因为以上这些因素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在绝迹的边缘。

3、过去政府保护力度不够

对于过去政府的保护措施, 在许多方面是做不到位的。宣传途径少, 宣传面窄, 导致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度低, 无法了解到非遗的重要性, 对小学生的宣传力度应加强, 此措施对培养传承人的十分重要。对于民间艺人的资金补助不足, 常导致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艺人生活困苦, 被迫改行, 导致手艺失传。

三、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出的措施

近年来,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日益被重视, 支持、保障传承活动的开展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1、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财政、机构和人员保障

近些年来, 温州市财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的设立呈逐年递增趋势, 有力地保障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当前, 温州市从市本级到11个县 (市、区) 全部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其中泰顺县、文成县、瑞安市、苍南县、乐清市等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先后独立, 拥有独立的法人、编制和经费。

2、明确政府各部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职责

推行“四级保护机制”, 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行市、县 (市、区) 、乡镇 (街道) 、农村新社区四级保护管理机制。明确规定市政府有关部门的保护职责。例如, 文联、社科联、科协和有关行业协会、学会等组织应当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

3、鼓励全民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遗管理办法》体现了“非遗保护, 人人参与”的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具有重大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 可以向所在地文化主管部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温州有着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希望全民参与, 共同保护精神家园。

4、强调抢救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

文化主管部门对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列出名单, 制定抢救保护方案, 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 及时进行抢救性保护 , 并罗列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抢救性保护依法采取的几项措施。对具有商业价值和市场前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 开展生产性保护。

5、鼓励民间兴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鼓励单位和个人兴办专题博物馆、展示馆, 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营企业和个人出资筹建博物馆、展示馆的, 市、县人民政府可以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目前温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只有一个, 地址在温州文化商品市场。我们认为, 应当再适当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数量, 可以在一些县级市, 如瑞安市、乐清市等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四、结束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 , 甚至是全人类的宝贵的文化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 它其中有一个关键的载体, 那就是“人”。这给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能够不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与时代相结合, 与人们的生活相结合, 只有这样, 它才不会被人们遗忘。文化的保护需要政府的力量, 同时也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力量, 需要全社会对文化保护传承的关注。

摘要:温州人杰地灵, 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们历史悠久, 具有浓厚的温州文化气息, 但是面临保护困难、传承后继乏人等诸多问题的困扰, 使其保护传承工作进展缓慢, 有些甚至已经永远留在了博物馆的橱窗里。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等方法对温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了解当前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进行深入研究, 期望通过考察学习, 对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有更深刻的体会。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传承,保护

参考文献

文化遗产保护调查报告 篇3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国外

中图分类号:J0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7-0317-01

1 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瓶颈

1.1 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悖论:保护有保护的意义,开发有开发的目的

保护是有责任的对文化遗产价值给予完全的、可持续的、可解读的保护;开发是对文化遗产价值作为一种商品或资产进行有目的的利用,如何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之间寻找平衡点是目前国内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困惑。

1.2 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与开发文化遗产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之间的悖论

地方政府为了科学地保护文化遗产,需要在技术、资金、人才方面进行投入,但是文化遗产的开发往往是投入大于产出,遗产保护这一“惠遗产”功能,能够给政府带来多少政绩?

1.3 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参与特别是居民利益之间的悖论

首先在文化遗产的规划方面我国目前往往是由少数专家讨论决定,没有引进社区参与机制,未广泛征求社区居民对遗产地基础设施、环境、政策的意见和建议,其次文化遗产在开发的过程中往往有专业的投资管理公司介入,由于缺少与社区居民的互动,开发的收益大部分流入了遗产的经营者,社区居民还处于贫困的状态。再次,在古村镇文化遗产的保护中,社区居民不仅需要保护他们物化的传统形态,也向往现代的生活方式,社区参与机制影响着社区居民对遗产公平性的感知和保护遗产的积极性。

1.4 文化遗产保护区最少干预原则与开发现代游览设施的悖论

最少干预性保护原则是《威尼斯宪章》中首先提出的,旨在对传统建筑进行修复时,以最少干预的方式进行,但是对文化遗产的修复以及为了使文化遗产对现代人具有可读性,在修葺和利用现代技术和游览设施上存在着对文化遗产不同程度的干预。

2 国外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措施

2.1政府保护世界遗产的多样化措施

(1)设置“世界遗产城市奖”,鼓励地方政府保护遗产

西班牙是仅次于意大利的世界遗产第二大国,为鼓励地方保护世界遗产,西班牙政府设立了“世界遗产城市奖”,评判的标准是文化遗产项目的内容和执行质量,以及是否与外部环境、城市形象十分融合,是否使历史遗迹重新得到社会关注,是否对其他遗迹的保存修复有借鉴作用[1]。奖项名额有两个,奖金共24,040欧元。

(2)多元化投资机制保护遗产

意大利政府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体现在资金方面,采用国家财政拨款、吸收私人投资以及社会公益资金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机制,私人资本的介入包括“资助文化产业优惠法”、“文化遗产和可持续旅游交易所”等,并从1997年起专设文物彩票,每年从彩票收入中按比例增拨1.5亿欧元用于文物保护[2]。

(3)维护遗产旅游的和谐环境

柬埔寨政府在遗产景区的管理中以提供公共服务、咨询服务及稳定和谐的社会旅游环境为己任,在每一个宾馆、餐厅、公共服务点免费向游客提供包括餐厅、宾馆价格、服务质量的对比、体验项目的特点、价格、交通的组织等的解说小册子,而且一般提供3—4中语言服务。

2.2 多种措施与遗产地周边居民互动

国外对社区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的较早,早在1980年Seeking就指出“一个真实合理的旅游规划中必须依靠普通社区居民和私营机构、非盈利组织的多方参与[3]”而我国对社区参与的研究多侧重于旅游扶贫理论的研究,社区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不强,参与性行动更少。

(1)英国哈德良长城与周边居民互动的措施[4]

①利用解说系统促进遗产保护和社区发展,通过解说系统让游客知道去周边乡村哪里购物、就餐、停留。

②促进地方利益最大化,包括向游客推广当地服务业的项目,雇佣当地人才,发展新行业和地方供应链,提高社区经济可持续的能力。

③培养社区居民主权感和认同感,包括加强与当地居民沟通,使其理解管理者的意图,通过促销遗产景观和品牌来增加收入,激励社区居民对遗产的认同。

④鼓励居民成为遗产景观的保护者,实施自愿土地管理计划,把商品补贴变为景观的管理费,鼓励遗产地实现多元化发展。

⑤为地方教育提供各种机会,发展“教育和信息”项目,从小培养遗产保护意识,为地方教育提供了广泛的机会。

(2)柬埔寨对社区利益的重视

柬埔寨主管部门将文化遗产旅游收入的20%作为当地居民文化遗产保护、补贴以及教育的基金,并且鼓励当地人从事第三产业的服务,在吸引投资方面优先考虑当地人的投资和就业需要,外来投资者也必须以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岗位为前提。

2.3 保证文化遗产景观原始、自然、和谐的状态

在对文化遗产的最少干预方面,各国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1)保持原真性

意大利首先提出了对文化遗产原真性的整体保护原则,不仅保护建筑物本身,还要保存它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在对文化遗产的修葺方面,强调新修补处必须与原文物有明顯区别,形传统与现代的经典对话,并且要求尽量使用传统材料特别是文物原来的材料。

(2)保持原始性

柬埔寨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更加注重对原生态的保护和对自然的尊重,对文化遗产的修葺严格按照本来面目,并且认为文化遗产的旅游是一种体验文化遗产的生活方式,需要具备生活的各种要素,绝不干涉遗产地居民的生活方式,更不会为了保护遗产而将居民整体搬迁。

(3)保持生态性

美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更侧重于对景观的保护,针对遗产保护的法律认为国家公园和历史文化遗产地是国民欣赏自然和精神活动的场所,是激发爱国主义激情的神圣之地,严格禁止在遗产地修建索道,除了必要的公路外,严格限制其他机动交通。

以上是国外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举措的分析,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げ慰嘉南:

[1] 肖锡维.西班牙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及其工作启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6,04.

[2] 张国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9,04.

[3] Potts, T., and R. Harrell . Enhancing Communities for Sustainability: A Travel Ecology Approach. Tourism Analysis 3.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调研报告 篇4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的昆曲艺术、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以及与蒙古共和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也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成为世界上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最多的国家之一。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绝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靠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这就注定了其保护的难度更大。我国把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足以展示我国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温家宝总理在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的时候说:“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三句话的理解:第一,它是民族文化的精华;第二,它是民族智慧的象征;第三,它是民族精神的结晶。”博得在场人的掌声,说明了政府与群众一样,都希望能够更好地保护这些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 有时是个人, 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方式、知识、技能, 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 被不同社区和群体在适应周围环境和自然的过程中和与其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地再创造, 为他们提供持续的认同感, 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对一个民族来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该民族智慧的结晶和基本的识别标志, 是维系该民族生存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在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文明的迅速发展,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 导致许多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发生着急剧的改变。世界似乎朝着同一种经济模式、同一种物质需求、同一种价值观念发展, 人们忽略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习俗、不同生存价值观等等区别。因此, 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上世纪50年代起,党和政府就组织民族工作者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和少数民族的历史、语言、风俗习惯等进行普遍调查,举办民族文化展览,为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了许多工作。

但随着当今世界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形式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并受到文化标准化、旅游业、工业化、农业区缩减、移民和环境恶化的影响。这是世界各国的普遍现象,并不是中国独有的。但是古老的中华民族所拥有的非物质遗产让全世界人民都感到艳羡和关注,我们更要正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问题,并高度地重视这些问题。

我们组经过近一个月的关于新疆非物质文化保护的调研,发现了一些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是:

第一,许多靠口传心授方式加以承传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一些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

第二,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经常可见;

第三,法律法规建设的进程不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相适应,保护标准和目标管理工作相对薄弱,保护管理资金和人员不足的困难普遍存在;

第四,政府存在保护意识淡薄,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当今世界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地方经济发展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文化传承;

第二,各种思想充斥的现代社会,青少年对文化传承的意识越来越薄弱; 第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力度不够;

第四,学校教育更多的是读死书,重视升学率,忽视了对学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

第五,宣传不足,社会舆论关注不够,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此的建议:

第一,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组织开展对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

第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组织专家学者对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注重科研成果和现代技术的应

用。组织力量对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认定,鉴别真伪,还要充分发挥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专题博物馆或展示中心。

第三,加大投入,通过各种方式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加大对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对列入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可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代表作传承人(团体)进行传习活动。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

除此之外,还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群众。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应积极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鼓励和支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进行宣传展示,普及保护知识,培养保护意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识,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同时,我们的调研也遇到了很多实际问题,比如:与民间艺人的沟通问题;调研范围仅局限于乌鲁木齐;刚开始准备工作不充分,导致对新疆非物质文化了解不深入问题;随着电眼工作的开展,我们组成员渐渐显露出懈怠的问题。虽然,此次调研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但是,我们依然完成了任务,可能还会存在一些漏洞,但是,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文化遗产保护调查报告 篇5

《城市规划概论》结课作业

北京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调研报

姓名:康一林

班级:规132 学号:201301020223 成绩:————

《城市规划概论》课程结课作业

北京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调研报告

北京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位于华北平原北端,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早在周朝时期,就是燕国和蓟国所在地,北京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

北京拥有的名胜古迹有: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县,是中国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一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史称天下九塞之一,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在明长城中,独具代表性,该长城地势险峻,居高临下,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爱,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故宫东西款750

《城市规划概论》课程结课作业

米,南北长960米,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城墙上开有四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还耸立着四座角楼,角楼有三层屋檐,72个屋脊,玲珑剔透,造型别致,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是四大名园之一,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他利用昆明湖和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皇家行宫御苑。天安门位于中华人民共和或首都北京市区中心,面临长安街,天安门位于北京城的传统的中轴线上,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造型威严庄重,气势宏大,天安门原是明清两朝皇城的正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里举行了开国大典并被设计入国徽,墩台上的城楼大殿东西宽9间,南北深5间,用95之数,是取帝王为“9”,“5”至尊,至高无上的含意。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我国名胜古迹的破损, 它们的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且八达岭长城是中国长城的杰出代表,明代长城的精华地段。虽经受几百年来风霜雨雪的侵蚀,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而今仍显雄风,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多年来,八达岭长城景区的历任管理者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使八达岭长城焕发出其独有的魅力。一:八达岭长城 1.维修长城 保护长城

1952年,时任政务院副总理的郭沫若提议“保护文物,修复长城,向游人开放”,从此,长城的保护和利用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罗哲文等专家多次到八达岭长城实地考证、勘测,提出了科学严谨的修复方案,开始了解放后长城的保护维修工作。1984年在邓小平“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号召下,掀开了长城保护修缮新的一页。特别是198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后,特区投巨资对长城进行抢修和对关城进行复建。按照《威尼斯宪章》的要求,本着“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保持文物的真实性,使之完整地传给后代,从1953年至今,他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八达岭长城进行多次修复。到目前为止八达岭长城对外开放的长度为3741米,游览面积由原来6180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19348平方米。附墙台及空心敌楼21座,垛口1252座。修

复后的八达岭长城及关城再现了历史的原貌,从而也使长城得到了科学的保护。

2.加强宣传 提高认识 在遗产的宣传上,八达岭特区办事处专门设立宣传科和对外联络中心,通过媒体,以大旅行社、大学校、大企业工会为重点对象,以公路和城市公交车辆为重点流动广告载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八

《城市规划概论》课程结课作业

达岭的品牌形象。让更多的人了解八达岭长城。对内在景区职工和从业人员中广泛宣传并组织认真学习《文物保护法》、《北京市长城保护管理办法》、《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威尼斯宪章》等法律、法规和遗产保护方面的知识,举办知识竞赛和保护遗产征文演讲等普及遗产保护知识的活动。从而增强他们的文物保护意识。3.发展旅游 促进保护

自1981年成立延庆县八达岭特区办事处以来,特区办事处在发展旅游事业的同时,一直致力于长城文物保护工作。为加强和做好遗产保护工作,由一名副主任专门负责文物遗产管理工作,设立文物管理科,负责辖区内长城的保护和管理,日常工作也都围绕这一中心进行,科学规划保护范围内的建设,对长城进行定期巡查,及时维修出现险情的墙体、敌楼、更换磨损的马道砖,对破坏文物保护标志和乱刻乱画等行为进行制止。专职管理机构的设立,使遗产保护步入了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健康轨道。

近几年,他们对长城两侧建控区域进行严格控制。拆除了长城附近大型商业设施22个、长城沿线设置的商业摊点60余个、大型构筑物2处、违章建筑6处,为此,八达岭特区每年直接经济损失1300余万元。同时,他们还通过引进人才、开展业务培训等途径来提高管理队伍、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为更好地、科学地保护管理八达岭长城打下基础。

保护是核心,合理的开发利用可以促进遗产的保护。只讲保护,不讲利用,保护就失去了为人类社会造福的意义。因此,只要合理利用,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将会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发挥积极作用。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到八达岭旅游观光的国内外游人与日俱增,旅游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是依托历史文化、自然遗产发展壮大起来的。他们在积极恢复长城原貌的同时不断加强文物建设控制地带的保护和景区环境建设。长期以来,一直控制长城两侧建控区域内不允许有任何建筑。为保护和宣传八达岭长城,挖掘长城文化内涵,满足游客在游览长城的同时了解更多的长城知识。1990年和1994年,特区在景区内远离核心保护区的地方,先后建成开放了展示长城历史和风貌的“中国长城博物馆”、“长城全国影院”、水关长城、夜长城、残长城自然风景区等长城文化旅游景点,更丰富和突出了长城文化和特色。4.制定规划 持续发展

八达岭特区办事处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结合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北京市长城保护管理办法》,在1992年八达岭——十三陵特区总体规划和1998年八达岭特区

《城市规划概论》课程结课作业

规划的基础上,对景区进行规划,制定出八达岭大景区总体规划,突出了文化遗产保护核心区的保护目标和商业区外迁、突出文化氛围、过境路改线、环境整治、绿化美化等多项措施。

在规划中,对商业区、办公区、游览区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并以奥运为契机,将“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全新理念体现于八达岭长城的发展之中。现位于商业区的办公楼已迁至景区以外,腾出核心区的土地,用于遗产保护和环境整治,进而将重点文物核心保护区的商业、服务业设施迁移到建控地带以外,实现文物保护区内的高度净化,突出长城的历史文化氛围。计划用5年的时间在八达岭长城景区,按照植树种草、间缝插绿的原则,实施立体绿化、美化,为游人创造优质、舒适的旅游生态环境。

今天的八达岭长城已经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会的舞台,成为联络中国与世界的友谊之桥,成为中外游人了解长城历史和文化的课堂,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新的时期,长城有了新的内容,握手和平,传承友谊,世界瞩目八达岭。长城、和平、友谊的和谐乐章在八达岭长城上奏响。

二:颐和园

1.颐和园保护管理的基本原则

1998年12月2日,颐和园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优美的自然环境景观,卓越的保护管理工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誉为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

颐和园是对中国风景园林造园艺术的的一种杰出表现,将人造景观与大自然和

《城市规划概论》课程结课作业

谐地融为一体,颐和园是中国的噪音源思想实践的集中体现,而这种思想和实践对整个东方园林艺术文化形式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用世界几大文明的象征代表来描述颐和园的价值,使人们对颐和园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让颐和园的管理者从新审视自身的责任,加强管理与研究提出了颐和园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2.延续历史文脉

颐和园原名清漪圆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是一座以万寿山合昆明湖为主题的大型天然山水园,模仿杭州西湖而建。

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是文化,中国皇家园林有近三千年的历史,涵纳了众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而这些内容皆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景手法在三维立体空间中给予了生动的展现,颐和园的保护活动,就是要注重发挥传承中国传统园林文脉的作用,遵循一切实践活动均有出处的原则。

并且,颐和园是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我们要尊重历史,更要保护历史,这无疑要求我们要保护这些文化古迹。3.与历史环境不可分割

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中国博物馆式的皇家园林,内涵涉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园林,文物,建筑,宗教,民俗,戏曲等诸多方面,堪称中国文化精粹的一个立体锦集,是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颐和园的保护措施及原则,高大伟)。历史地区及其环境应被视为不可替代的世界遗产的组成部分,体现在颐和园方面就是可视性景观环境的保护,北京市政府严格控制了颐和园的周边的建设规划,颐和园在保护,管理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中,也极力避免对环境视觉的破坏。4.文物的保护

颐和园的所有物质实体均可视为文物,其中古建筑3000余间,面积7.59万平方米,为实现古建的可持续利用颐和园建立周期性维修制度,投资额度超过

《城市规划概论》课程结课作业

千万元,为保护古建,削减核心景区70%的商业网点,撤除了园内所有外设商业摊点。改革开放后,颐和园严格按照传统的设计施工程序,传统的建筑材料,加大了古建筑的修缮力度,恢复东宫门广场,北宫门广场,长廊沿线,动地沿线等处的青砖甬道及路面,丰富 和完善了园林古迹景观。

颐和园园藏文物四万余件,品类包括铜,瓷,玉器,家具,杂项等,以晚清工艺为特色,其中也不乏历代文物之精品。20世纪80年代开始,颐和园先后举办了清华轩和文昌院“园藏文物精品展”,澹宁堂“园藏宫庭家居精品展”,开辟了德和园“慈禧生活用品展”,永寿斋“中国太监历史展”,“赅春园遗址展”等展览。

颐和园内碑碣,石刻以及露天陈设的铜器等文物众多,颐和园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加以保护。为减轻酸雨等环境污染对露天陈设,石质文物的损坏,持续开展防腐蚀实验研究,1999年投入80万元全面整修了环湖望柱,修复破损栏杆。5.与社会发展协调

保护的目的是更长久的利用,把当代的成就,过去的珍贵遗产和自然美景结合起来,“适当利用已失去原有用途”的遗产满足“社会和文化的需要”,颐和园是中国传统文化成熟期的园林代表作,以旅游为手段,通过系列文化活动,加强与世界的交流,外围周边则找出保护地带,控制,统一各种工程措施在造型,时代感,材质,色彩上的谐同,甚至园林绿化也尽量使用传统造园的手法以自然群落方式进行配置,增强社会配置,增强社会发展与历史环境的相互融合。6.以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保护

保护遗产及所处环境,不能简单地保持原始和传统,要利用科学技术进步的成果给予有力的促进,颐和园加大科研力量,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分析,研究,考察,检测颐和园保护的各个内容,制定科学有效的保存,维护和管理方法。7.旅游适度开发

《城市规划概论》课程结课作业

颐和园的文化旅游活动是一项文化-经济事业,必须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为主,经济效益为辅。要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高度检验,衡量,确定颐和园的旅游发展规模和速度,以保护好颐和园文化-风景自愿为前提,发展适度的文化旅游。

8.可持续利用

颐和园的管理实践在原真性实体保护的前提下,重视遗产与历史环境,社会发展,园林旅游的关系,坚持规划,推动政府借助科技手段促进园中的山水,建筑,植物,文物以及园外借景环境的保护,构建出完整的文化管理服务体系,是这个人类的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并能传承后代,永续利用。三.文物保护的方法

众所周知,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破坏文物即意味着抛弃历史,抹杀城市的特色,也意味着,城市除了变成一个拔地而起的钢筋水泥丛林外,最终只能

是一片丧失历史文化内涵,没有人文北京的现代都市沙漠。

无论是中国的文物,还是外国的名胜古迹;无论是北京的古建筑园林,还是其他地区的文化瑰宝;无论是雄伟壮丽的八达岭长城,还是闻名中外的颐和园。都是我们现如今应当重视与保护的东西。并且,在保护之中我们有应当合理的利用它,当然,我们现如今也的确是这么做的。

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很丰富、很有价值。遗憾的是在经济开发中遭到了建设性的破坏。从八达岭长城和颐和园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我们现在对名胜古迹基本的保护方式就是静态保护,并且多数古迹都以修复为原貌为基础,实行适度开发旅游的政策。以一个较低的姿态让人们进行参观,但同时又保证其环境效益不

《城市规划概论》课程结课作业

受伤害,保持旅游效益和古迹保护平衡发展。

历史文化遗产毫无疑问是城市的雄厚的发展资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也是旅游资产。因此,在保护丰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经营中,一定要吸取经验教训,有意识地、特别重视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华夏文化,造福子孙后代。

[1]百度文库,八达岭长城的保护与利用 [2]《中外造园史》,张健

文化遗产保护调查报告 篇6

——关于对大学生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调研报告

陈伟忠、沈璐、徐畅、陈新阳、张振宇

河北省保定市华北电力大学

邮箱:chenweizhongsky@163.com

摘要:年轻一代是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其保护和参与意识的增强和提高,对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极为重要。通过在石家庄等地对部分群众的问卷调查,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本文得出真实、可靠的调研结果,形成对民众民族文化教育现状的科学认识,并且发现当前“追寻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事业的缺陷与不足,探索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为推动民族文化教育和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精神,教育

民族文化遗产是民族的精神家园。其蕴涵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中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当前,在文化遗产保护形势总体趋好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面临的严峻形势。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在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旧城改造、新区开发、新农村建设中,一些地方、单位和个人由于保护意识淡薄,未能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破坏文化遗产及其原生环境的仍现象时有发生,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建设的矛盾尖锐。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和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急剧改变,大批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由于传承人的逝去而濒于消亡,大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被任意毁弃或流失境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民族文化需要更多人关心和参与保护。加强年青一代民族文化教育对保护民族文化具有战略意义,但目前其教育现状与实际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许多问题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和探讨,亟待形成一个系统、科学、高效的教育模式。

一、研究方法

在暑期社会实践中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对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其对象为石家庄文化广场,人民广场等地流动人群,主要对象是年青一代。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从统计结果来看,男女比率为42.67%和57.33%,性别比率基本平衡,且通过对比问卷发现性别因素对民族文化遗产问题认识影响不大,在对民族文化关注途径探究上性别因素可以不给予考虑。

图1 参与问卷调研者学历统计

2)、从参与问卷调研的群众学历可见,96.18%参与者学历在高中以上,其中大学生占大部分。从其他问题的回答情况统计,却反映了目前年青一代对民族文化遗产知识没有深刻全面的了解。仍需指出的是,其中当代高校大学生的保护意识相对较强,但仍存在一定比例的无所谓的认识者。这也显示出部分大学生人文素质有滑坡现象, 缺乏一定的对传统文化素养甚至对传统文化抱有一种冷漠的态度。大学生可能存在着人文知识匮乏,知识结构单一,人文精神缺失,精神生活单调等问题。笔者从此次调研认为,加强对大学生这方面的教育,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庆幸的是,在有关民族文化保护途径和措施的意见和建议的调查中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了加强自身学习,倡导社会、政府等各方面采取措施,表达了他们乐于配合,期待能贡献一份力量的愿望。

图2 “文化遗产日”定在哪一天 图3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

3)、关于大学生“文化遗产日在哪一天”的调查结果如图2。可见,82.35%的被调研者不知道文化遗产日日期。而关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了解调查结果如图3。该结果则反映了大概一半的参与者对一些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还是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对于当前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33.33%的人认为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突是主要因素,而各约为20%的参与者认为民众保护意识不强、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图4)。90.2%的参与者同意地方政府应该鼓励民间团队举办文化活动,加大宣传;76.47%的被调研者认为应该实行奖励制度,鼓励民众积极参与保护行动,并给奖励。(图5)

图4 当前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 图5 政府应该给予的政策保护

4)、调研结果反射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问题1:政府资金投入不足

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文物古迹的保护上。许多文物堆在库房里,保管不善,无力提请鉴定。许多文物建筑岌岌可危,亟待拨款修葺,匮乏的资金,让文物的有效保护成为空话。投入不足加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问题2:现代化的冲击

一些地区对民族文化遗产认识不足,片面强调经济发展,许多具有科学和艺术价值的建筑、村落被破坏。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的有形遗产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定空间荡然无存,也就难谈保护。同时,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也应该全球化观念的倾向日益严重,这给民族的传统文化带来新的威胁。问题3:文化传承后继乏人

当代的学校教育对民族文化遗产缺乏重视,使得年轻一代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不熟悉或不感兴趣,越来越远离本民族的文化,丧失了对民族文化的关注与热爱,造成传承脱节。同时部分遗产项目的技术和方法面临大多年轻人不愿意学,而原传承人又年事日高、甚至相继谢世的局面,致使部分民族文化遗产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三、调查结果启示及探索

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果分析,针对问卷所反映出的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教育现状及问题,我们做出如下探索:

(一)大学校园成立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构筑学术性学生社团建设模式。

大学生社团组织在大学生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大学生自发组织的,以共同的爱好和兴趣结合起来的团体。成立以公益性为基本标准,以保护、研究和传承民族文化为宗旨的大学生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可以更有效的在高校宣传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协会会员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课余时间学习不同的文化项目,从而策划、组织了一系列学习和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征文、研讨、调研等活动促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思考。以民族文化保护协会为依托开展的各项民族文化保护活动在校园内掀起了师生关注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热潮。在增强高校师生传统文化审美情趣的修养、形成深厚的文化内涵的同时,使其进一步了民族文化保护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自觉承担起保护、传承民族文化文化的责任。

(二)设置民族文化课堂教育课程,夯实理论学习基础。

目前,大部分学校课堂上鲜民族文化教育类的课程,从事民族文化教育与研究的师资队伍也严重匮乏,民族文化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编写等问题都是需要给以充分考虑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应充分考虑民族文化保护工程的迫切需要和社会对民族文化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促进高校人文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相结合,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交叉学科的转变。

(三)政府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全民对民族文化遗产和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保护意识。

政府要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高度,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充分宣传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和传播形式,制作和持续展播形象生动的公益广告,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大张旗鼓地宣传民族文化遗产,提高全社会对民族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性。要充分发挥民族民间文化对广大青少年具有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民族文化遗产纳入学校课程,在学生中普及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让各级学校的艺术教育承担起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义务。

(四)加大对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

政府应该认真办好各级骨干培训班,建立一支热爱传统文化、专业知识丰富、具有奉献精神的相对稳定的专兼职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立健全省、市、县、乡(镇)四级保护工作网络。在高等学校设立专门学科,进行民族文化遗产及保护工作的研究,大力培养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所需的专业人才。

文化遗产保护调查报告 篇7

一、北京老字号“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 进入“三级”名录的老字号“非遗”项目数量多、价值重、代表性强

北京老字号“非遗”项目主要分布在“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生活习俗”等三大类。进入第一、二批“非遗”名录的区级项目有72项, 占全市586项的12.2%;市级项目有36项, 占全市153项的23.5%;国家级项目有26项, 占全市74项的35.1%。进入第三批市级名录的老字号项目有9项, 占全市59项的15.2%。

进入国家级和市级名录的老字号“非遗”项目的突出特点:一是在国际上名气大、影响广, 如同仁堂的中医药文化、全聚德的挂炉烤鸭技艺等。二是在全国、全行业极具代表性, 如荣宝斋的“木版水印技艺”、肄雅堂的“古籍修复技艺”, 便宜坊的“焖炉烤鸭技艺”、鸿宾楼的“全羊席制作技艺”、天福号的“酱肘子制作技艺”等。三是极具地域特色, 如北京豆汁习俗等。

市领导关注老字号的发展

(二) 市政府主管商务委从政策、资金支持上为老字号“非遗”保护做实事、做形成长效机制的事

1、坚持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期间举办老字号“非遗”展演、展示, 开展老字号“非遗”进高校校园的活动, 并将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财贸职业学院辟为北京老字号“非遗”宣传、展示、传承和发展的研究基地。

2、支持便宜坊、张一元、内联升、天福号、鸿宾楼、盛锡福6家老字号企业建立“传承人工作室”, 使之成为传承人开展技艺传习、工艺研发、技艺展示、产品创新的基地和宣传窗口。

3、在对老字号“非遗”人才培养与保护情况调研的基础上, 启动“中华传统技能大师”评选命名活动。第一批20名“中华传统技能大师”证书颁发仪式已经举行。

4、政策鼓励以老字号“非遗”为核心元素, 同相关部门合作, 开发老字号文化创意产品, 推动文化力转化为经济力, 使老字号“非遗”在“创意”中得到保护和传承。

(三) 建立博物馆, 开辟“非遗”展厅, 保存“非遗”实物, 已经成为老字号“非遗”保护的一个亮点

同仁堂、全聚德、便宜坊、荣宝斋、内联升、牛栏山、天福号、珐琅厂等20家老字号企业已经建立了博物馆或“非遗”展厅, 六必居、红星、鹤年堂、盛锡福等老字号企业的博物馆正在建设中。据了解, 凡有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单位及部分市级项目的单位都已经行动起来。

(四) 加大宣传力度, 拓展老字号“非遗”的社会影响

2009年老字号“非遗”宣传的主要特点:一是形式多样;二是领域广泛;三是突出了老字号“非遗”就在我们身边的主题。

1、利用2009年的“文化遗产日”, 在北京的金街王府井举办了北京老字号“非遗”图片展, 并组织多个“非遗”项目的现场表演。

2、组织老字号“非遗”项目参加文化部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和市文化局举办的“北京民间文化艺术博览园”活动, 参与地坛、龙潭湖“非遗”文化庙会等活动。

3、以北京奥运会举办周年为契机, 组织北京老字号部分国家级和市级“非遗”项目到津、沪、杭巡展, 并进行“非遗”保护工作的经验交流。

4、以“非遗”论坛、著书、拍摄专题片、影视剧等多种方式深入系统地宣传了“非遗”项目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 有效地扩大了老字号“非遗”的社会影响。

(五) 以人为本, 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受到普遍重视

充分认识“非遗”依附人身的文化形式特点, 普遍加强了对传承人的保护。一是摸清传承人的状况, 为保护传承人制定各项政策理清思路, 提供依据。二是建立“传承人工作室”, 有的叫“大师工作室”、“技艺研究室”、“工艺坊”, 给“非遗”传承人创造更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三是恢复拜师传统, 健全和规范“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鉴于“师傅带徒弟”是“非遗”技艺传承的基本形式。继2007年北京牛栏山酒厂举行大型拜师活动后, 同仁堂、内联升、荣宝斋、天福号、王麻子、瑞蚨祥、盛锡福、便宜坊、鸿宾楼、东来顺等多家老字号都加强了拜师制度的建设。天福号于2008年启动了“天福号酱肘子制作技艺”第九代传人培养选拔五年计划;红星集团公司与怀柔职业中学合作, 联合招生、定向培养, 开启了培养传承人从学生抓起的先河;同仁堂在实施“金字塔”型人才工程的过程中, 2009年6月, 举行了“北京同仁堂中医药大师命名暨师带徒拜师会”, 命名嘉奖了20位“同仁堂中医药大师”和20名“同仁堂特技传承师”, 确定了54名徒弟作为传承人, 举行了拜师仪式;荣宝斋建立了师徒传授学习责任机制, 将师徒关系纳入企业劳动制度, 签订责任合同, 从而使企业技艺人才的培养和保护落到了实处。四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传承人聪明才智。同仁堂将传承人按国家、市、区、集团公司“四级”进行管理, 其中国家级和北京市两级传承人享受同仁堂专家待遇, 相当于企业的中层干部。荣宝斋除增加带徒津贴外, 结合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延长了高级女技术人员的退休年龄至55岁;对超过60岁的高级男技术人员实行返聘制, 延长他们的技术生命。便宜坊、张一元等单位都制定了传承人专项津贴管理办法。便宜坊规定国家级、市级、区级传承人每年分别享受3万元、2万元、1.5万元津贴。全聚德、便宜坊、聚德华天等还从政治上关心传承人的成长, 一些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被推荐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的殊荣。

老字号校园行开幕式

二、北京老字号“非遗”保护工作的主要体会

(一) 老字号“申遗”表现出的极大热情是对“非遗”保护意识的一种觉醒

“申遗”使社会广泛认识了北京历史的厚重, 老字号文化的灿烂, 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非遗”作为老字号文化的核心内容, 是老字号品牌文化的精髓, 是老字号传承的文脉;“非遗”是老字号屹立百年的永久优势。老字号企业及其掌门人肩负着保护和传承的责任, 创新和发展的责任, 将文化力转化为生产力、经济力的责任。

(二) 领导重视是做好老字号“非遗”保护工作重要保证

领导重视使“非遗”保护工作纳入企业发展战略, 是得到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的保证, 是落实保护计划的保证。同时, 由于老字号“非遗”是直接为提升广大消费者的文化素养和生活品质服务的, 所以民众对“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刻认识和主动参与至关重要。

(三) 发展是“非遗”保护的物质基础和后劲

同仁堂、全聚德、荣宝斋等一大批老字号“非遗”保护工作的经验启示我们:一方面“申遗”的成功, 必然带来企业知名度的提高, 品牌文化力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显著增加, 从而促进老字号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企业的持续发展为“非遗”的保护和濒危状态的改变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证, 只有发展才是对“非遗”最好的保护, 持续不竭的生产活动才是老字号“非遗”保护的重要方式。而发展的动力是创新, 传承老字号“非遗”并根据现代消费的需求改进和创新传统技艺, 这是“合理利用”的应有之义。只有创新才能融入时代, 创新才是对老字号“非遗”最好的传承。

(四) 传承人是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本

一是传承人是老字号传统技艺的代表, 保护传承人就是保护老字号“非遗”的活态发展。对传承人的重视和保护是老字号“非遗”保护工作的一项根本性任务。二是保护传承人是对传承人队伍的整体保护。一个“非遗”项目的繁衍传承、创新发展是由大师、师傅、徒弟、徒弟的徒弟以及相关人员连绵不断、环环相扣阶梯式的“传承链”支撑的, 对这支队伍的培养和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 必须要统筹规划, 政策支持, 加强管理, 完善机制, 才能奏效。三是老字号企业掌门人是“非遗”保护的领导力量, 是“非遗”保护的“守望者”。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不是“传承人”, 但他们是“非遗”保护事业的领导者, 推动者、弘扬者、有效执行人。因此他们对老字号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五) 部分重要行业是老字号“非遗”中不容忽视的珍贵资源

“非遗”中“传统手工技艺”类所包含的内容是丰富的, 它不仅包括有形的、固化的工艺制品, 还应该包括许多凝聚了人类智慧结晶的、充满文化内涵的以传统技艺制作的工艺过程和成果, 如烹饪技艺。

首先, 中国烹饪技艺历史悠久, 体系完善。根据中国考古学界的研究论断, 烹饪技艺是“北京人”发明的“一种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技能”, 距今已有57万年的历史。经历了若干历史阶段, 经过人们的反复实验、实践、发展、升华、筛选、优选形成了今日完善的技艺体系。其特点可以概括为:广采博取, 食物原料的优选利用;刀工细腻, 组配平衡的巧妙加工;讲究火候, 注重滋感的烹饪技法;善于调和, 追求风味的调味工艺。体系中的“优选利用”、“巧妙加工”、“烹饪技法”、“调味工艺”构成了饮食“非遗”的最重要内容。

其次, 烹饪技艺造就的“经典美食”才是“非遗”的资源。这是由它的历史文化性、传统技艺性、科学艺术性、愉悦审美性、人文社会性决定的。具备“看一眼是艺术, 品一口是享受, 吃一次有故事”的饮食文化特征。

浅析农村文化遗产保护法制 篇8

关键词:农村文化遗产 保护法制 法制建议

一、我国农村文化遗产保护法制现状分析

我国56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我们代代相传的极为宝贵的文化财富。农村文化遗产在整个文化遗产中所占的比例不在少数。农村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农业文化遗产、乡土建筑遗产和乡村民俗遗产。豍目前,有关我国农村文化遗产有关法律主要有以下所列部分。

(一) 全国人大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保护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82年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下列具有历史、 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受国家保护:(一)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这部法律所规定的保护对象主要是有形的文化遗产,但其中一些内容也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一些“实物”、“文化场所”等既具有物质文化的性质,又具有非物质文化的性质。此部法律可以称算是“宪法性”的文化遗产保护法,它是农村文化遗产的保护法制的纲领性文件。

(二) 国家文物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

1992年4月30日国务院批准,1992年5月5日国家文物局令第2号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第十三条规定:“根据保护文物的实际需要,可以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周围划定并公布建设控制地带。”细则进一步规定了各个文物保护的规划,以及文物保护单位,考古发掘等一系列规定,进一步对农村文化遗产的保护法制起到指引性作用。细则》经国务院批准上升到《文化保护法条例》,2003年国务院第8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3年7月1日起施行《文化保护法条例》。

(三) 文化部通过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

2005年3月國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6年10月,文化部通过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并在广大城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选与保护工作。其中,农村传统民俗、民间工艺、节日等精神文化遗产成为关注重心。2010年1月20日,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汪光焘主持召开《自然遗产保护法》立法工作的第七次会议,会议就立法的必要性、补偿机制的建立、规划、技等方面进行了讨论。豎由此,围绕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自然形成了“历史文化村镇”、“农业文化遗产”和“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个重心不同又互有交叉的农村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二、 国外农村文化遗产的先进做法

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始于近代欧洲,伴随着考古学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如今,运用法律手段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已为世界多数国家所采用。

(一)日本

1950年,日本在经济尚未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制定了首部《文化遗产保护法》,为挖掘、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远远超过了日本以往任何一部保护文化遗产的法律。该法律把过去分别对待的古建筑、书画作品、手工艺、自然景观、地下文物等统一称为文化遗产,综合加以保护。该法律还首次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把一些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列入保护范围。此处将农村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乡村民俗遗产进行了强有力的保护。对于古建筑,日本通过立法予以保护。1950年日本制定了以保护文化遗产为目的的综合性法律——《文化遗产保护法》,保护有形、无形文化遗产等。该法制定后就一直与时俱进,不断修订。豏《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定,地方可以指定各自区域内的文化遗产,并为其保存和有效利用采取必要措施。因此,日本各都道府县以及下辖地区都制定了“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且乡土建筑文化遗产又得到了法律的支持。

(二)法国

“1913年法”至今规定了法律的保护范围、申请保护的行政程序、享受的税收优惠等,这部法律内容全面细致,使有关的行政人员、专业保护人员都有章可循。例如,国家分级的历史建筑,不能推毁、不能改建(部分改建也不行),也不能在附近盖新建筑;没有文化部的批准,不能作修复性施工;得到批准的,也必须在国家有关行政部门的监督下进行。再如,列入国家分级的私人博物馆搞维修,除了可得到国家补贴,还可免去门票、出售纪念品等收入的税收。乡土建筑和民俗农村文化遗产得到保护。

三、对我国完善农村文化遗产保护法制的建议

(一)建立专门的《农村文化遗产保护法》

众所周知,无论面对任何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一部专门法律正是一剂良药。因此,一部《农村文化遗产保护法》势在必行。《农村文化遗产保护法》需要结合更有针对性的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法律公约及国外先进法律,考察我国特有的农村文化背景及情况,制定出一部真正适合我国的法律,我们针对农业文化遗产、乡土建筑遗产和乡村民俗遗产需要做出不同的法律规制。对它们进行整体保护、动态保护、原真保护,法律的制定者应当进行不同情况的论证及法律拟定。因此,新的法律工具或政策文件需要直接制定出来以支持农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尤其在乡土建筑和乡村民俗遗产加大力度,确定保护政策以避免现有法律脆弱的解释。

(二) 修改《文物保护法》,增加有关农村文化遗产保护的条款

一部法律的制定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农村文化遗产保护法》会经历多少年的波折,从草案到通过到颁布到施行来到我们大众面前我们无法预知。改革开放30 年来,文化遗产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起来,并且基本覆盖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各个重要方面。但是,这主要是涉及文化遗产整个保护方面的,对农村文化遗产保护鲜有论及,而且,整体而言,可操作性相对较弱,执法难度较大。《文物保护法》中没有专章来规定农村文化遗产,我们是否可以修改法律来确定出农村文化遗产保护的大概模型?从农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机构设置、实施行为、法律责任等等方面的细化,不要归责它的效果如何,起码我国在农村文化遗产保护法制的里程碑上迈出了重要而深刻的一步。

(三) 加快制定出台《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办法》

加强针对性,加快制定出台《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办法》,使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法规依据,以提高各级政府和全民的保护意识,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乡村建设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应与当地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相一致;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凡涉及文化遗产保护事项的基本建设项目,必须依法在项目批准前征求文物行政部门意见,在进行必要的考古勘探、发掘并落实保护措施以后再实施。在对历史街区和建筑的修缮改造中,要在法律的框架内保证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能够保持其传统的文化氛围,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地域特征以及优秀的文化传统。藉此来丰富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内涵,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确保其不致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遭受毁灭性的破坏。

综上所述,围绕具有整体属性的农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体现整体保护、动态保护和原真保护要求,以利于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及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农村文化遗产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非常宽泛的文化遗产类型系统,许多相关理论问题或刚被提及,或在积极探索之中。豐本文在借鉴有关文献的基础上,试图对研究相对分散的农村文化遗产进行归纳整合,按照遗产的文化属性及存在形式,从农业生产到农村生活,从物质形态到非物质形态,对赋存于农村的文化遗产保护法制,以期对我国农村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法制提供理论借鉴。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

注释:

豍佟玉权.农村文化遗产的整体属性及其保护策略[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

豎徐旺生,闵庆文. 农业文化遗产与“三农”[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豏黄玉强.论农村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08(4).

豐佟玉权.农村文化遗产的整体属性及其保护策略[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

参考文献:

[1]王琳. 新农村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创新与发展[J]. 南方论丛, 2007(10).

上一篇:财务中心管理制度汇编下一篇:六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