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泄漏事故对核电发展的影响(精选7篇)
[摘要] 随着世界对能源的需求飞速增长,由于核电不排放温室气体,核能成为世界能源开发利用的一个不可逆转的必然发展趋势。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不但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的危机,而且也对世界核电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字] 核泄漏核电发展影响
伴随着世界对能源的需求飞速增长,为避免气候变暖可能给人类文明和地球上的生命带来灾难性影响,核能是最现实的大规模替代能源。各国从本国国情出发,积极发展核电站建设,已成为世界能源开发利用的一个不可逆转的必然发展趋势。然而25年前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对人类的伤痛还没有完全治愈,今年的日本核泄漏事故再次把核能的利用推向了风口浪尖。
1.核电站的发电原理
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反应时释放巨大能量,再通过发动机转变为电能。核电站发电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它是以核反应堆来代替火电站的锅炉,以核燃料在核反应堆中发生特殊形式的“燃烧”产生热量,使核能转变成热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其奥妙主要在于核反应堆。核反应堆的合理结构应该是:核燃料+慢化剂+热载体+控制设施+防护装置。
核电厂的反应器内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如果释放到外界环境,会对生态及民众造成伤害。因此核电站都设有安全系统和危急冷却系统等。
2.日本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及其反思
目前日本正在运营的核电站数量在亚洲名列第一,严格说,日本位于全球最集中的地震、火山带上,对于核电站的建设应非常谨慎,但由于日本是一个能源紧缺国家,并且核电不排放温室气体,对环境有利,发电成本优于其他能源等,因此发展核能成为日本的基本国策。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强烈九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严重受损发生核泄漏事故并逐步升级,4月12日日本原子能安全委员会测算泄漏出的放射性物质活度达到62万万亿贝克勒尔,过去一个月间,放射性物质泄漏最严重时一度达到每小时1万万亿贝克勒尔,且持续数小时,总量已经超过核泄漏事故7级对应的“数万万亿贝克勒尔”。
日本首相菅直人称福岛核泄漏事故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的危机。核泄漏使日本政府处于两难境地,如果把核电站用“石棺”封堆,则日本将变为象切尔诺贝利一样的死城无人区,日本从地理上被拦腰截断,经济随之瘫痪,将面临沦为“二流国家”的危险;若不封堆,一旦放泄物大量外泄,则首度东京及附近经济圈(占日本经济80%)不保,经济面临崩溃,并且会遭到世界各国谴责。曾经让日本引以为豪的核电现在却成了“烫手山芋”。
25年前的苏联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后,全球的绝大多数核电站都改建成了能动式的,一旦发生事故,就会有冷却水自动灌注下来,而东京电力公司却没有把福岛核电站改建,给这次事故留下了隐患,并且部分机组已经出现了老化现象,这座核电站本应在2010年2月报废,却被延长使用,并且没有改建,上世纪该公司就存在“隐瞒事实及提交虚假报告”问题。
核电站从理论上和设计上,都应当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但9.0级的大地震是设计者预料未及的,但比9.0级大地震更可怕的是管理者的责任意识不到位,这次事故中的福岛核电站2号机组,就是人为疏忽造成的,据报道,3月14日,2号机组冷却装置注水泵停止注水,导致水位下降,核燃料棒露出,造成如此重大事故的原因是东电公司的工作人员在作业时走神,忘记了确认注水泵的燃料量,燃料用完,注水泵才停止工作的。这个疏忽,可能只是暴漏东电管理混乱的冰山一角。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前,多数核电运营商没有就长时间断电做好准备。还有更让人担忧的是由于监管不到位,会导致核技术、核材料的丢失,一旦落入恐怖分子之手,将会给人类造成另一种核灾难。
3.我国的核电现状
中国核电装机量仅占全球平均值的十分之一,发展潜力很大,不应因一次事故否定核电的重要性。
我国核电从1985年开始起步,目前我国运行的核反应堆有11座,总功率约为900万千瓦,自这些反应堆建成发电以来,总的平均负荷因子高达86.8%,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它们主要位于广东、浙江和江苏。目前国内正在建造的有26座核电反应堆,总功率约2800万千瓦,国家能源局和工程院正在研究的目标是:2020年核电发展到7000万千瓦,2030年达到2亿千瓦,2050年达到4亿~ 5亿千瓦,核电将逐步发展为我国主要能源之一。我国的核电技术包括成熟的二代改进型及先进的三代技术,处于世界先进行列,并且核应急工作实施国家、省市自治区和核电厂三级管理体制。国家核安全法规要求核电厂在装料运行前必须制定全面的应急响应计划和进行应急演习,在核电厂运行之后,还要以一定的时间频度进行应急培训和应急演习,以发现应急响应准备工作中可能存在的缺陷。
总体来说,中国现有和在建核电站还是足够安全的,在各种事故条件下,能够保证将核物质封闭在耐压容器里、混凝土安全壳里。我国目前在运行的核电机组,都是上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第二代改进型或革新性核电站,“门槛”比世界平均水平要高,核电站的选址更加保守、安全。如我国最早1985年3月20日开工的秦山核电站,机组分别为压水堆和重水堆,比日本核事故中的沸水堆技术安全性更高,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密闭的反应堆安全壳也能把绝大部分的放射性物质都控制起来,对周围环境和人员也基本没有任何影响。此外,我国目前在建的浙江三门核电站和山东海阳核电站将使用最先进的新一代核电站AP1000并实现国产化,属于第三代反应堆设计―AP1000技术。AP1000技术为美国西屋公司设计,采用了“非能动”安全系统,紧急情况下,无需电源,只利用地球引力、物质重力便可驱动安全降温。例如在停堆散热的问题上,在反应堆顶部就建有一个数千吨的硼酸水箱,一旦发生像福岛这样备用电源全部丧失的极端事故,仍可让可终止核反应的硼酸水直接倾斜而下,浸没核燃料棒,实现停止核反应的降温目的。
我国正在试验并逐步推广应用的快中子堆(简称快堆)技术,是当今唯一现实的易裂变燃料增殖堆,目前投入使用的核电站都是非增殖堆型,对铀资源的利用率也只有1%―2%,但在快堆中,铀-238原则上都能转换成钚-239而得以使用,快堆可将铀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到60%―70%。它既能消除核燃料匮乏之虞,又能避免高放射性废物的后顾之忧,是我国核能大规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堆型。
4.日本核泄漏事故对世界的影响。
人类有史以来一直受着天然电离辐射源的照射。从穿越星系而来的宇宙射线,到自然中无所不在的微量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辐射,还有火力发电厂燃烧煤炭以及全球核试验带来的放射性沉降灰,人体对辐射是有一定适应性和恢复能力的。目前福岛核电站泄漏常见产物碘131的半衰期只有8天,大部分将会一个月内消失应对措施也较简单,服用碘片;铯137的半衰期为30年,不过在体内不会久存,大部分会在一年之内排出;放射性钚在高温下生成,且非常重,不会轻易飞散。对于并非核电站抢修人员的广大公众,高能核辐射的风险是几乎不存在的。目前,日本福岛核电站积水处理困难重重,冷却与防漏工作陷两难,这不免让人更为担心。福岛核电站将含低浓度放射性物质的受污染水排入海中,这些污水的放射性物质浓度是法定限度的约100倍,专家推测,30年后排入海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整个太平洋,但浓度已被稀释的非常低,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但有可能经食物链在鱼类和贝类体内积聚。
许多国际组织和国家专家认为,福岛第一核电站目前的状态属于“低烧不退”。不过,出现大爆炸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瞬间喷出的可能性不大,可随风或海水远程传播的放射性元素也有限,并非所有放射性物质都能远程传播,只有碘和铯等极少数放射性元素会借风势和海水传播,大气或海水对稀释放射性物质作用很明显。鉴于这些原因判断,核泄漏对周边国家不会有重大影响。因此,对于日本核泄漏事故既不能谈核色变,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也要关注着事故的发展,必要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后,2011年3月17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对现有的核电站进行安全检查,并暂停对核电站建设项目的审批。这说明我国核电站的建设脚步可能暂时放缓,并更加注重安全。
参考文献:
关键词:核泄漏事故,空气吸收剂量率,广东省,辐射环境
2011年3月11日,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反应堆所在建筑物爆炸后, 日本政府13日承认, 在大地震中受损的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可能正在发生“事故”, 2号机组的高温核燃料正在发生“泄漏事故”。该核电站的3号机组反应堆面临遭遇外部氢气爆炸风险。2011年3月13日, 共有21万人正紧急疏散到安全地带。
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发生以来, 海外专家普遍认为, 福岛核电站事故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已经超过了同为5级的美国三里岛核事故, “最后上调至6级以上已确定无疑”。
美国和法国等国家的科研机构都认为福岛核电站的情况比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泄漏事件严重, 美国专家甚至认为事故可能会上升至与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相同的“7级”。
1 辐射的含义及对人体的影响
辐射存在于整个宇宙空间, 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类。人类一直受着天然电离辐射源的照射, 包括宇宙射线、地球放射性核素产生的辐射等。辐射无处不在, 食物、房屋、天空大地、山水草木、乃至人们体内都存在着辐射照射。
电离辐射对生物体的效应是通过电离辐射的能量作用于生物大分子和水, 使得后者发生分子不稳定、分子重排、产生自由基并造成损伤。辐射与人体相互作用会导致某些特有生物效应。效应的性质和程度主要决定于人体组织吸收的辐射能量。用于度量某一对象所接受的辐射程度的量称剂量, 单位为焦耳每千克 (J/kg) , 称为戈[瑞] (Gy) ;人体各器官所受剂量总和称有效剂量, 单位为J/kg, 称为希沃特或称为西弗 (Sv) 。
相同辐射剂量作用下, 不同细胞出现的损伤程度不同。一般来说, 淋巴组织、骨髓、小肠上皮和性腺对辐射最为敏感;其次是角膜、晶状体、内皮细胞等;肌肉、骨骼、软骨和结缔组织对辐射最不敏感。
由于希沃特单位比较大, 采用希[沃特]的千分之一或百万分之一作常用单位, 1Sv (希沃特) =1000m Sv (毫希沃特) =1000000μSv (微希沃特) 。
我国国民所受辐射照射的年平均有效剂量总计约为2.48m Sv/a (毫希沃特/每年) , 其中天然本底造成的平均每人每年所受剂量为2.3 m Sv, 人为活动引起天然辐射照射的升高造成的平均每人每年所受剂量为0.07 m Sv, 医学诊断等引起的平均每人每年所受剂量为0.1 m Sv (每个X光胸透引起的剂量约0.02m Sv) 。也就是说, 即使我们什么都不做, 每年累积所受的剂量都会有2m Sv左右。
根据国际原子能组织的数据, 一次性致死的剂量约为6000-10000m Sv, 一次性半死剂量约为4000m Sv, 具体要视个体的特质而言。
2 公众和职业照射人员剂量限值
根据GB18871-2000标准, 除医疗照射和天然照射外的剂量限制:
2.1 公众照射
实践使公众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年有效剂量, 1m Sv;特殊情况下, 如果5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m Sv, 则某一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可提高到5m Sv。
2.2 职业照射
年有效剂量, 20m Sv;特殊情况下, 如果5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20m Sv, 则某一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可提高到50m Sv。
除从事放射性工作人员 (如核电厂工作人员、医院放射科医生等) 外, 其他人员均为公众。
3 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对广东省辐射水平的影响
由于大地震引发日本福岛核电站反应堆安全壳破损, 核电站放射物质泄漏, 污染环境。据分析, 福岛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核素主要为131I (碘-131) 与137Cs (铯-137) , 泄漏方式是进入大气, 随大气扩散, 最后沉降到地面, 引起被污染地面辐射水平升高。
放射性物质进入大气后, 随大气扩散, 由于碘与铯均比大气密度大, 会快速沉降, 在其下风向一定范围内出现一个最大值 (气象上称为最大落地浓度) 后, 接下来的区域的落地浓度会快速降低;其落地浓度与距离大致呈指数衰减关系。
日本文部科学省2011年3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 当天上午, 关东地区以北风为主, 位于福岛核电站以南的栃木县、埼玉县、神奈川县、千叶县和东京都各地检测结果显示, 辐射值是正常时期的10倍至100倍。下午, 风向转变, 刮起东风, 核电站以西的福岛县郡山市检测出的辐射值超过上午的130倍。受影响区域为福岛核电站的下风向。
据有关资料, 东京自然本底的辐射大概是0.035μSv/h。假定东京辐射值是正常时期的100倍, 受影响时间为1天 (24小时) , 则剂量为0.035*100*24=84u SV=0.084m Sv, 若影响2天剂量为0.168m Sv。随着风速改变, 其影响会减少或消失。对比公众年有效剂量1m Sv, 短时间内超过正常值100倍, 不会对公众健康造成影响。
东京到福岛核电站的距离约300km, 而中国东部沿海离福岛核电站最近也有1700km, 距广州约3200km, 在该范围内放射性物质的落地浓度与距离成指数衰减关系, 也就是说, 距离越远, 辐射越低。日本2011年“311大地震”发生季节为春季, 当时日本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福岛核电站核泄漏物质通过大气主要往太平洋方向扩散;就算吹五级东风 (风速约10m/s) , 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在我国的落地浓度也将仅为日本东京落地浓度的1‰左右, 即东京辐射值是正常水平的100倍时产生剂量为0.168 m Sv, 则我国沿海可能受辐射剂量为0.000168 m Sv, 其影响可忽略不计。
根据国家环保部网站上的数据, “311大地震”发生后的第十天, 即2011年3月21日09:00-21日12:00, 广州市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空气吸收剂量率测量值为105.6-106.6 n Gy/h, 平均值为106.2 n Gy/h。根据折算, 广州市空气吸收剂量率约为0.1μSv/h (微希沃特) , 在正常的本底范围内。
而广东省原野γ辐射剂量率为17.7-193.1n Gy/h, 按点平均为85.3±27.4 n Gy/h;室内辐射剂量率为35.3-338.3n Gy/h, 按点平均为133.9±38.0 n Gy/h, 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为0.77±0.21m Sv。
因此, 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对广东省的辐射水平基本无影响。
4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理
辐射防护的方法主要有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三种。
4.1 时间防护:
是指采用尽量缩短接触射线时间, 以减少危害的方法。如使用射线在满足诊断的前提下, 曝光时间越短, 放射工作人员和受检者的受照量就越小, 二者成正比关系。
4.2 距离防护:
是指利用延长受照人员与放射源或辐射体的距离来减少其受照剂量。若距离增加一倍, 则照射量减少到原来的1/4。散射线随距离延长而减弱的规律与直射线基本相同, 就是说散射线强度和该点与散射体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4.3 屏蔽防护:
是指在放射源和人员之间放置一种能有效吸收射线的屏蔽材料, 从而减弱或消除射线对人体的危害。目前常见的屏蔽防护材料有铅、铅玻璃、铅橡皮、铜、铁、铝、砖、混凝土等。
参考文献
[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 18871-2002) [S].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潘自强.我国天然辐射水平和控制中一些问题的讨论.天然辐射剂量照射与控制研讨会论文汇编.
[3]《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与监测技术及放射事故案例选评手册.
[4]谈根洪, 李翠琴, 李明, 钟秉照.广东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J].辐射防护, 1991 (01) .
[5]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总结报告编写小组.全国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 (1983—1990年) [J].辐射防护.1992 (02) .
[关键词]航运;核泄漏;货物;船员;船舶
“3·11”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目前福岛核泄漏事故引发的核危机问题处理情况并不理想。在核泄漏事故的长期和间接影响中,海运市场首当其冲,船舶、船员和货物运输的安全问题尤其引人关注。
1核泄漏事故的产生及危害
核泄漏事故是指核反应堆中的放射性物质外泄,造成环境污染并使公众受到辐射危害。一般情况下,核泄漏对人员的影响表现在核辐射。核辐射可通过呼吸道、皮肤及消化道进人人体内,引起内辐射;而外辐射可穿透一定距离被机体吸收,使人体受到伤害。核辐射能破坏人体组织中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可能对人体重要的生化结构和功能产生严重影响。核泄漏事故不仅伤害人体健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引起社会不安定,更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无法逆转的破坏。
2对我国海运业的影响
2.1对海运货物的影响
日本东北地区和关东地区是日本工业集中地带,集中大量钢铁、石化、制造、核电和汽车制造等日本重点产业和支柱行业。福岛核泄漏事故后,这些地区的许多工厂和港口因此而关闭。
2.1.1日本货物出口受阻
以农产品为例,日本多种农产品受到不同程度的核辐射污染。2011年3月24日,我国质检总局发布公告,禁止进口日本福岛县、枥木县、群马县、茨城县和千叶县的乳品、蔬菜及其制品、水果、水生动物和水产品;要求各地检验检疫机构进一步加强对输华食品、农产品中放射性物质浓度的检测和风险分析,防止受放射性污染食品、农产品进口。
2.1.2我国出口日本货物受阻
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之一,其主要原材料都依靠进口,而我国作为其重要进口方,不可避免地成为其震后原材料的主要供应国。东京和横滨两个海港是日本最繁忙的港口,但是,由于担心受核辐射影响,我国一些船公司取消前往东京湾港口的航次或更换目的港,造成出口至日本的货物受阻。
2.2对船舶的影响
2.2.1受核辐射污染
核泄漏不仅威胁到船员的健康,也污染船舶和货物。2011年4月22日,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对隶属日本商船三井公司的“MOL PRESENCE”号入境船舶登船实施检验检疫时,发现其放射性异常。其后,该船返回日本神户进行除辐射程序及再次检测辐射。
2.2.2延误船期
受福岛核泄漏事故影响,我国各大港口加强对来自日本的货物和船舶的辐射监测,以确认其是否受核辐射污染,防止受核污染的货物和船舶影响卸货港的人员健康及环境安全。船舶由于航行需要在可能被核污染海域打进的压载水在进入我国时须经过检查才能排放。种种检查可能导致船期被迫延误。另外,当船舶及其所载的货物因为受到核辐射而暂时被隔离时,也会造成船期延误。
2.3对船员的影响
由于担心受核辐射,船员心理压力大,身心健康受影响。当船舶到达日本可能受核辐射污染的港口时,其淡水、食物、日用品的供应都受到影响,船员也不敢随意在港口走动。
2.4对海运市场的影响
福岛核泄漏事故给我国海运市场造成一定影响。由于担忧核泄漏,许多船舶所有人取消在日本港口的挂靠。2011年4月12日,波罗的海巴拿马型船运价指数(BPI)报收于1629点,较3月底下跌逾400点,且太平洋市场跌幅大于大西洋市场。但是,日本是一个资源缺乏的国家,灾后重建的众多原材料严重依赖进口,我国是其首选的进口国,因为从我国进口的物流及其他成本相对较低。从中长期看,这些都会给国内航运企业带来众多机会,长期以来的中日贸易逆差格局在2011年也可能发生变化。
3福岛核泄漏影响的应对措施
3.1为船舶配备检测设备
建议国内航运企业对旗下的日本航线船舶配备人员防辐射设备及便携式核辐射检测设备等,防止船舶受核辐射影响。同时,在日本港装运货物时要求发货方提供核辐射检测证明,以防止受核污染的货物被装运上船。
3.2对船员的防护
船舶进港时,必须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检测船舶是否存在放射性异常,若存在异常,则应禁止其进港。检验检疫部门应检测船员是否受到核辐射污染,如果是轻度污染,要求其脱去外层衣服或采取沐浴冲洗等去污措施,并重复检测,直到检测结果正常后才允许其离开;如果是重度污染,则应留院治疗。同时,船公司应尽快普及放射性物品安全运输相关知识,了解其性质和特点,加强人员防护工作。
3.3对货物的检查
受到核污染的货物可视为放射性物质,属于《国际海运危险品规则》第7类放射性物质中的表面污染物体。应加强对过境或转船来自核污染区域货物的检测,防止这些可能受核污染的货物通过过境或转船的装运方式进入我国。
3.4重视核泄漏预警
各船要密切关注辐射预警信息,在核污染区域作业时要争取尽快完货驶离,在航经核辐射周边海域时要加强瞭望,防止碰撞水下不明物;驶离核辐射周边海域时要尽快更换船舶压载水。
3.5加强对来自污染区域船舶的检查
海事管理部门须对辖区内的日本航线船舶进行备案,建立核污染嫌疑船舶数据库,对来自核辐射区港口的船舶,在办理进出口岸手续时,要求其提交无放射性污染声明或者已经采取有效去污处理措施的声明。同时,也要加强对船舶压载水的管理,对取自核辐射区港口的压载水或者取自核辐射区周边海域的压载水,须事先经检验检疫部门检测并出具放射性含量符合标准的证明,才能在我国管辖水域内排放。
3.6建立海运核污染事故专项预案
海海产品市场的影响
浅谈日本核泄漏对我国沿海海产品市场的影响
【摘要】:源于日本地震海啸引发的核泄露事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本次事故对我国沿海海产品市场的影响尤为突出。这种影响就像一把双刃剑,对我国海产品市场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介绍了日本核泄漏事故情况,对我国沿海地区海产品的影响,以及我国海产品生产的应对策略,来阐述对此次事故的理解。
【关键词】:日本核泄漏 中国沿海 海产品市场 应对策略
一、日本核泄露事故概述
2011年3月11日,日本于当地时间 14时46分发生里氏9.0级地震,地震引发巨大海啸,岩手、宫城、福岛三县遭受重创。随后,日本福岛县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15时6分爆炸后释放大量核辐射造成重大二次灾害,放射性物质的持续扩散,核电站事故达到了非常严重的状态。
日本发生特大地震并引发巨大海啸,由此导致的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的污染损害也正在不断显现出来,日本周围的海洋环境和渔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长期以来,中日水产品贸易往来一直很频繁,作为邻国,此次日本地震、海啸、核泄漏事故对我国海洋渔业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方面,未来日本对中国的海产品进口需求有所增加;但另一方面,中国的部分水产加工企业也可能面临无订单、无原料加工的困境。因此,这种影响是一把双刃剑,既有不理因素,更有有力引导。
二、日本核泄露事故对中国沿海地区海产品市场的影响
1、海产品成本增加,捕捞作业难度加大
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等次生灾害,使日本东部沿海地区遭受了严重损失。日本30%的水产品以及35%以上的养殖业出自仙台港及宫城县气仙沼等日本重要的渔港和渔业基地,而这一地带又是此次地震重灾区。另外,这些地方也是日本重要的远洋渔业基地,由于大量渔船被海啸摧毁,日本捕鱼业所受的影响将难以在短期内消除。
我国养殖生产主要集中在近岸海域,近海捕捞产品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集中在我国的渤海、黄海和东海海域,主要洄游性经济鱼类的洄游路线均远离日本东海岸核泄漏区。据资料显示,日核泄漏事故发生海域的渔业资源和我国近海没有交流洄游。据此可以认为,日本地震、海啸及核泄漏事故不会对我国近岸渔业生产产生不良的影响[1]。
但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海洋环境发生变化,深海生物或面临生长困境,由于海啸造成的洋流紊乱可能会干扰鱼群分布。日本海啸发生当天,太平洋等其他海域出现异常水流,导致墨西哥海域出现巨型鱼群的奇观。这些都有可能加大未来远洋捕捞作业的难度,影响太平洋上的远洋捕捞作业。山东社科院海洋经济研究所蒋铁民教授认为,由于日本核辐射影响不断扩大,对后期环太平洋周边海域的捕鱼是否会造成影响,仍需进一步评估。而随之导致的就是海产品成本的增加。
2、生产企业压力加大,海产品订单增加
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进口贸易伙伴,农副产品中鸡肉制品、蔬菜等产品近半数都来自于中国,海产品也有很大比例来自于中国。日本地震初期,受交通及供电不畅等方面的影响中国农产品对日出口曾严重受阻,但近日这一市场状况已悄然改变。
其中,位于山东省胶州市的青岛恒孚食品有限公司从事海产品加工,产品100%出口,出口日本的比例占60%左右。公司总经理王吉杰告诉记者:“我们公司与日本的订单都是一年一签,但是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不久,有一半客户要求提前完成订单,还有许多之前没有谈成的客户最近也与我们签了合同,新加订单大概能有去年的30%,合同额150万美元左右。”为满足暴增的订单需求,一些公司已开始扩大规模、加大生产。青岛恒孚食品有限公司这家公司近日紧急雇
[2]佣了50余名工人,公司人数增加至150余人。
3、我国海产品出口 “利好”,日本进口海产品企业遭遇困境
由于担忧日本核辐射对水产品造成的污染,目前日本、韩国、美国及欧洲一些国家均加大了对中国海产品的进口,中国企业接到的出口订单量大幅增加。日本去年从中国进口的海产品大约50万吨,进口额约26亿美元,占中国海产品出口110亿美元总额中的四分之一左右。日本主要从中国进口虾、贝类等水产品,这对山东、辽宁、福建及广东潮汕一带等地海产品出口量的增加会产生一定的拉动作用。
“日本的虾夷扇贝是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而此次受灾,从客观上说,使得中国的虾夷扇贝在国际市场上少了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慕永通教授说:“日本人也非常喜欢吃虾夷扇贝,虽然目前日本因为地震受到重创,但他们的饮食习惯不会轻易改变。我认为两年之内日本将会从我国大量进口虾夷扇贝。我国辽宁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以及山东一些地区一直都大量养殖虾夷扇贝,因此对我国海产品出口企业来说肯定是利好的[3]。”
此外,日本大地震对我国一些从日本进口海产品的水产品加工企业带来影响较大,不少水产品加工企业将面临无订单、无原料加工的困境。
4、日本进口海鲜干货身价大涨,各地自产海鲜鲜品价格稳定 日本核泄漏事故对我国海鲜干货市场带来了一定影响。由于供给制约和货量不足等原因,广州海鲜干货价格普涨约15%,日本进口元贝则在地震后由每斤300元涨到每斤500元。厦门市场的日本产大瑶柱的价格也由年前每斤300元涨到每斤400元。有干货商表示,虽然日本海产干货价格上涨,但是消费者的购买欲却不高,因此后期可能面临有价无市的状态。
虽然日本进口的海鲜干货价格有所上涨,但我国近海的海鲜市场价格却相对稳定。像在山东日照市场上的海鱼大都来自当地近海,有些则来自山东青岛、烟台、威海等周边城市。人们日常食用的海鲜大都以人工养殖为主。养殖户在滩涂、陆基挖深塘,把海水引入池塘养虾、鱼等,养殖环境相对独立,养殖过程以及销售过程受日本核辐射的影响较小,消费群体相对稳定,受进口减少影响的可能性很小[4]。
三、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我国水产品生产出口格局应对策略
近日,山东、浙江、福建等多个沿海省份已组织有关专家,就日本核泄漏对海产品质量的影响进行评估分析,认为我国近海养殖和捕捞的海产品从饲料及洄游路线等方面分析,受日本东海岸核泄漏影响微乎其微,不会影响到水产品质量安全和生产情况
从国际水产品供应格局来看,我国是水产品养殖大国,从贝壳、藻类、虾类、鱼类均有大量养殖,日本及欧美国家消费较多的三文鱼、金枪鱼等水产品,中国的产量正不断上升,因此从产品结构来看,中国可以较好地替代日本的海产品缺口。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洪滨说,日本发生核泄漏后,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现从日本进口的水产品被核辐射污染,核污染对日本海产品产生的不利影响在半年至一年内难以消除。相对来说,我国的海产品安全系数较高,这对我国部分替代性强的海产品来说,无疑是个开拓市场的大好机会[5]。
此次日本核泄漏事故对我国海产品市场影响深远。日本有近三分之一的海水渔业资源被污染,我国海产品有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替代日本向欧美国家出口。如果我国水产品市场能够趁机抓住市场、保证质量,全球水产品贸易格局或将因此而改变。中国海产品要想长远扩大市场,质量和产业结构提升是最关键的因素,不能因短期利益损害长远发展。此外,中国养殖业应不断从滩涂养殖向海洋牧场方向发展,这样不仅能更好地利用海洋资源,而且能使海产品更生态、健康。
【参考文献】:
在发生300年一遇的地震之后,日本在混乱中保持冷静,组织大规模的救援行动,总体上赢得了世界的尊重。真希望美国的反应也能如此。在美国,日本核反应堆遇到的麻烦引发了对现代生活和技术潜在风险的过度反应。问题的部分症结在于媒体对灾难本身的报道力度不够。此次地震和海啸已经造成了近千人甚至可能上万人死亡,损失达数百亿美元。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大约3.36亿吨TNT炸药的威力,比去年智利大地震还多出1亿多吨,强度堪比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几千倍。惨烈程度史无前例。
日本核反应堆在地震中遇到的麻烦引发了过度反应,人们应该从日本核危机中吸取教训,而不是使之造成核能问题上的政治恐慌。
然而美国媒体的绝大部分报道却集中在到目前为止破坏仍控制在核电站所在地的一起核事故上。仅就人类而言,地球和海洋受到的自然破坏远远超过人为的错误。
鉴于新闻报道不全面,我们不可能断定这次核事故的后果会糟糕到什么程度。与前苏联对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处理不同,日本采取了合理的预防措施,比如撤离核电站附近民众和发放并不一定用得上的碘药片。这些预防措施加剧了公众的不安,但即使事后证明多此一举也还是应当采取的。
我们会有充足的时间剖析这次核反应堆事件和今后应吸取的安全教训。核问题专家威廉·塔克介绍了一些有用的相关背景,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反应堆的安全壳壁似乎未毁坏。这些安全壳壁是为承受地震与爆炸冲击而设计的,如果它们真的承受住了,那是好事。危机似乎起因于在反应堆停止运转后为冷却系统供电的柴油发电机出现故障。塔克解释说,这一缺陷在新的核电站设计中已经得到纠正。
我们没有特殊理由认为核能优于其他能源。每一种能源都有其风险和经济外部性,有的会产生噪音和危害鸟类(风能),有的会占用大量土地(太阳能),有的会发生油井爆炸和油轮泄漏(石油),还有的会带来矿井事故(煤炭)。
但核电站比其他能源形式更多地因人为的政治阻碍和拖延而增加成本。美国自1979年三哩岛核灾难后就没有再建造新的核电站,尽管过去建造的核电站仍供应着全国20%的用电量。经过多年的努力,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再过一两年将在沃茨巴建成一个核电站。
其实更重要的并不在于核能,而在于我们作为一个社会如何应对无法避免的灾难,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我们并没有因为一架飞机失事就停止飞行,并没有因为墨西哥湾的油井爆炸就停止(至少不应该停止)钻探石油,也并没有因为“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就停止航天飞行。我们应该从日本核危机中吸取教训,而不是使之造成核能问题上的政治恐慌。
物质和技术进步的悖论是,它们越让我们安全,我们似乎就越害怕风险。我们的生活越舒适,就越不想冒险,但风险是通往未来进步的唯一道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日本之所以能在这次灾难性事件中幸存,就是因为其拥有显著的物质发展成果和社会财富。
现代文明每一天都在评估和减少风险,但文明的进步要求我们继续冒险。如果美国人从日本的悲剧中领悟到的是我们应该追求消除一切风险这一虚幻而适得其反的目标,则将是更大的悲剧。
How to protect yourself from radiation? Since the earthquake happened in Japan and the nuclear plant(核电站)was destroyed on March 11th, 2011, more and more people became worried about the problem of radiation.But how can we protect ourselves from radiation? Here are some suggestions for you.()1.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ne is right? A.Often open the windows.B.Often open the doors.C.Often wash clothes with clean water.D.Often open the windows and doors.()2.What’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in paragraph one? A.地震 B.海啸 C.核辐射 D.震级()3._____ can help us breathe harmless air.A.Masks B.Umbrellas C.turnips D.beans()4.Which fruit can help us protect ourselves from radiation? A.Tomatoes.B.Cabbages.C.Oranges.D.Turnips.()5.Which one can’t help you prevent the radiation?
A.Beer.B.Jujube C.Watermelon.D.Salt.参考答案:1-5 CCACD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采集南通市4个水厂所供应辖区的生活饮用水,于枯水期、丰水期各采样1次,水样盛于聚乙烯塑料瓶中,按每升水样(20±1)ml硝酸(ρ20=1.42 g/ml)取样3 L,待测。7年共测定4个水厂的107份水样,总数据214个。
1.2 检测项目
按照按GB/T 5750.13-2006[2]中的比较测量法检测水中总α放射性和总β放射性指标。
1.3 检测仪器
BH 1216Ⅲ型二路低本底α、β测量仪(中核北京核仪器厂);控温电热板(北京莱伯泰科仪器有限公司);高温炉[能在(350±10)℃下控温加热];分析天平(感量0.1mg);红外线干燥灯(250W);不锈钢测量盘(厚度大于250 mg/cm2,带有边沿,载样面积16 cm2)。
1.4标准源
241Amα标准源粉末(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比活度为11.1Bq/g);40 Kβ标准源粉末(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比活度以KCl计为14.4 Bq/g);硝酸(优级纯);硫酸(优级纯);碳酸钙(基准试剂);有机溶剂(无水乙醇和丙酮按1∶1体积混合,分析纯);实验用纯水为去离子水。
1.5 质量控制
BH 1216Ⅲ型二路低本底α、β测量仪经上海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检定合格,定期以工作源检查仪器性能,测量每批样品的同时测量标准粉末源计数率,制源样时至少制备2个平行源样,多次测量后取其平均值,以保证标准源效率刻度的准确。每年参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比对考核,结果均合格。
1.6 结果计算方法
水样品中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及标准偏差按下式计算。
总α:
总β:
式中:AVα,AVβ—水样品中总α和总β放射性活度,Bq/L;SAV—由统计计数误差引起的放射性活度测量结果的标准偏差,Bq/L;nx—样品源α、β计数率,计数/s;n0—测量系统α、β本底计数率,计数/s;V—水样体积,L;W—从V升水样蒸干,灼烧后所得的总残渣量,mg;m—装入样品盘中被测样质量,mg;A—修正系数,在默认情况下,A=1;tx,t0—分别为样品和本底测量的总时间,s;1.02—每1 L水样加入20 ml硝酸的体积修正系数;εs(α),εs(β)—α、β标准源效率,%
1.7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数据用excel绘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008—2014年生活饮用水总α放射性水平无明显变化,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经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1,P>0.05),2008—2014年生活饮用水总β放射性水平无明显变化,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经方差分析,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F=1.91,P>0.05)。见表1。
3 讨论
我国目前建成的和已建的共有6座核电站,其中江苏的田湾核电站与南通距离较近,加之日本共有18座核电站,55个反应堆,一旦发生核泄漏等危机事件,将对南通造成威胁,日本2011年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为7级特大事故[3],大量含放射性物质的水排入大海,而南通处于江海交汇处,濒江邻海,又与日本隔海相望,南通市区饮用水源都为长江水,人们对生活饮用水是否受到影响感到担心。虽长江南通段因潮汐影响,偶有海水倒灌现象发生,但对水厂取水口影响不明显(从氯化物的监测数据可以看出),加之南通近海海水总放射性监测数据显示南通近海海水总α和总β放射性仍处于本底水平,暂未受到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等影响。
由表1可以得出南通生活饮用水水样的总α和总β放射性水平在较低范围内波动,均低于国家标准[4](总α放射性≤0.5 Bq/L、总β放射性≤1 Bq/L),水中总α放射性与文献[5-6]报道一致,水中总β放射性高于文献[5,7-9]所示的值,低于苏州大学内自来水的中总β放射性值[10]。7年来生活饮用水总α和总β放射性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对饮用者而言处于安全水平,说明2011年的日本核污染事故目前尚未影响南通市生活饮用水总α和总β放射性水平,对饮用者健康未构成威胁。
作者声明
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FDA.Import Alert 99-33.[EB/OL].[2015-05-20].http://www.accessdata.fda.gov/cms_ia/importalert_621.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放射性指标:GB/T 5750.13-200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1-14.
[3]WAKEFORD R.And now,Fukushima[J].Radial Prot,2011,31(2):167-176.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1-11.
[5]吴自香.广东省自来水放射性水平年度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9):1108-1109.
[6]王妍,赖晶,张晓光.佳木斯市1991—2000年生活饮用水中总α放射性和总β放射性含量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2,18(8):68-69.
[7]龚怀宇,赵强,魏心斌,等.成都市自来水放射卫生调查[J].卫生防疫,1988(1):162-166.
[8]张瑞菊,涂彧,俞荣生.对雨水中α、β总放射性水平的一次调查研究[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6,3(5):294-295.
[9]李忠平,刘祖森,李胜浓,等.1993—2005年深圳市自来水中的放射性水平[J].中国辐射卫生,2007,16(1):95.
【日本核泄漏事故对核电发展的影响】推荐阅读:
日本核泄漏带来的问题03-30
液氨泄漏事故案例11-04
硫酸运输泄漏事故总结07-28
液氨泄漏事故应急救援综合演习总结07-12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处置预案11-30
日本音乐的发展论文12-01
对日本侵华有感06-22
日本留学出勤率影响签证—蔚蓝留学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