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精选11篇)
为了迎接全球范围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 世界各国都把信息技术作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目标。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目前,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需进行改革, 使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主动与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接轨,提高自身层次, 否则便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迅猛发展的形势。为此,大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应在“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础上,更加突出网络技术及其应用;应在高中“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收集、外理、应用、管理和传播信息的能力。所以,目前所有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中都开设了制作网页的内容,充实加强了因特网的应用。而如何使大学生能够掌握这些计算机基础知识,并能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得以灵活地运用,是我们现在所需要研究的。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需要我们不断克服困难,顺应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掌握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不断普及
中小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 给学生打下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 但是却加大了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所以,在高校阶段,需对学生能力和水平进行合理分析,因材施教,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突出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教学手段不断提高
目前的教学手段并非以前的粉笔和黑板的时代,是多媒体信息时代,集音频、图形、图像和视频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教学手段时代,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些现代化的辅助教学手段,不断学习和创新。
二、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目前学生掌握知识的现状
随着目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普及, 大部分学生在步入大学课堂时, 已经具备了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初步认识,但是并不是很扎实。据我对刚入学新生的了解,简单的打字、发邮件、浏览网页等这些操作都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但是对于日常的文字排版、段落格式、表格应用等操作, 尤其是计算机基础知识中的EXCEL 表格应用的掌握是最差的。前者对于那些动手能力强的男生来说可能并不是太大的阻碍,后者,则会难倒一大片学生。
三、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学硬件设施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 离不开现代化的教学环境, 更离不开现代化的教学硬件设施。教师如果想讲授一堂计算机基础课程,要准备充分的课件演示、案例展示等,所以务必保障教师备课设备的齐全及演示条件的具备。而我们教授的主体对象是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所以也必须保障学生的实践课程能够顺利施行。对于那些教学硬件设施不足以先进、办公环境欠佳的状况应及时更新设备和条件, 紧跟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步伐, 否则无法改善教师的授课条件及学生的学习环境, 也将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成绩。
四、提高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几项措施
(一)根据学生实际特点,制定对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
根据目前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计算机的基础教学目标不能只单单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力, 我们应该将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大纲相一致。在大学一年级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期间必须完成计算机一级考试的考试内容,可以以通过计算机一级考试的成绩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目前各个大学基本都是按照这个目标进行教学的, 这样的教学目标才有针对性, 才能培养出有计算机操作能力和水平的学生来。
(二)教学内容需细分优化,教学过程多样化,把握生动活跃的课堂气氛,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
根据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细分,而且一定要与社会接轨,讲究内容的实用性,挖掘课堂学习的趣味性。作为教师, 必须了解社会与社会接轨,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将各种单位企业的数据、文档拿来举例或分配给学生来完成, 这样的实例教学要比枯燥无味的让学生坐在课堂上进行填鸭式教学要主动地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一项工作, 在工作完成之后由实例单位来考核此项工作完成的质量, 作为学生该课程的学习成绩。再者,利用节假日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制作相关主题的电子版报、贺卡、相册等,规定相关的版式、制作要求, 让学生自己来完成, 这种用设计作品的形式也可以达到考核学生学习水平的目的。
(三) 制定严格的课程考核制度和测试要求
教学评价是一个考核学生学习水平的有效方法。教学考核分为课堂平时表现考核和期中、期末考试。考核方式又可以分为随堂考试和试卷考试两种, 根据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 我们应该将这两种考核方式相结合来评价学生此门课程的学习情况。计算机等级考试要求学生的理论知识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 所以这一考试作为考试命题来考试也就是试卷考试部分。而平时学生课堂上完成的作品、定单之类的作业,教师需根据企业单位对学生的作品给出的评价来衡量学生的平时表现, 这样的综合评价才能把学生学习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给出恰当合理的评估,才能真正培养出有计算机操作能力的人才。
(四)增强教学的师资队伍的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法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最终目标, 以主动参与、经历过程、乐于合作、发展个性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方法。为此教师应努力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 让学生处在一个合作的集体中, 互相学习, 互相沟通, 互相帮助, 团结协作, 共同探究, 在合作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一、在探究中发现
探究从问题开始, 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从问题开始经历认识过程;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大胆假设;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观察实验结果, 讨论假设等。通过体验探究, 让学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例如, 我设计了“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这个探究活动, 通过实验, 学生知道一杯水里能溶解的食盐是有限的, 初步形成饱和溶液的概念。这样学生既联系了生活实际, 进行了课外探究, 经历了探索过程, 体验了成功情感, 又培养了乐于探究、注重科学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又如在上《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时, 我先让学生观察一大一小的马铃薯在一杯清水中的沉浮现象, 再让学生观察一大一小的马铃薯在另一杯液体中的沉浮现象, 这样通过观察对比, 学生会在头脑中产生问题, 激起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欲望, 自然会主动学习、探究了。
二、在合作中提升
小组合作学习, 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 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从小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合作活动,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例如, 科学课实验小组应由座位前后的四人组成, 我们注意了合作学习小组结构的合理性, 遵循“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 优势互补”的原则, 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爱好特长进行分组。这样做不但有利学生间优势互补, 相互促进, 而且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另外, 还要注意组内分工的合理性。小组合作学习往往需要分工, 只有合作小组内分工明确, 才会使课堂“活而有序”。并且组内的角色需要互换, 一学期下来, 让每位学生都在尝试着不同的角色, 从而锻炼他们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出现不知道怎样合作, 或不善于合作, 有的甚至不参与合作, 只等坐享成果。所以, 我们在教学活动中, 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 要指导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倾听别人就是尊重别人, 而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总是想发表自己的观点, 不喜欢听别人的意见。在教学中, 我们要指导学生在交流中学会“你讲的话我愿意听”“出现意见分歧时, 讲清自己观点的理由, 保留自己的观点”, 学会如何有礼貌地向同学提出问题, 如何耐心等候发言, 等等。
最后, 在合作学习中还要让学生学会相互信任, 团结互助。在合作活动中相互信任是合作成功的基础, 让每一位学生知道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而且要为其所在合作小组的同伴学习负责, 使他们坚信他们是“荣辱与共”的,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如教学《食盐在水里溶解了》一课时, 要求每个学生都会正确运用过滤的方法过滤混合物。这就需要学生在过滤操作中互相合作才不会出错。在这个实验操作中, 我们看到由于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与动手能力弱的学生配合默契, 实验做得相当成功。
当然自主、合作和探究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的, 很难完全独立。自主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形成的基础, 是内在动机, 合作学习是形成探究学习的重要条件, 研究性学习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在教学中, 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增强能力, 这是高效课堂的根本。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一次次的成功, 兴高采烈, 而这反过来又更激发了他们探究的兴趣, “要我学”的被动状态得到了根本的改变。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中, 团队成员相互了解, 彼此信任, 互相交流、支持和帮助, 构建和谐友爱的伙伴关系。很多学生在与他人交往活动中, 学会了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 吸收同伴的智慧。团结、合作、互相尊重的优良风气的逐步形成, 又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品质的形成和提高。
摘要:《科学课程标准》指出,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为此在这一宗旨下的实际教学过程, 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合作、探究等体验活动得出结论, 达到认识周围自然现象的目的。
一、小组合理分配的重要性
教学的过程中,小组的分配通常是自愿的结合成一组或者是就前后桌4、5个人组成一组。这样的分组使得小组之间的学习没有促进性,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再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一般每个小组的最佳人数是4-6人,按照优劣互补的原则将他们进行分组,而且小组之间的成员要定期的进行互换,提高学生们的新鲜感和学习兴趣。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优越性
1、有利于学生的交流和发展。学习小组的形成,使得不同层次,不同特质的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内在潜质。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相互促进,为学生以后的学业生涯打下基础。小组之间也可以以每次活动的主题互换成员,相互切磋,交流学习心得,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平台。
在以小组为单位学习的时候,不仅加强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也增加了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改善了以往教师和学生交流少的尴尬局面。使学生充分发挥对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加学生在教师那里汲取知识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实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改变了教师占主体地位的现象,使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更高。
2、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小组为单位学习的时候,需要搜集大量的相关资料,培养了学生如何正确的运用学习工具,通过什么途径才能搜集到有用资料的能力。与此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倾听,如何在恰当的时候表达自己的建议。因此,小组合作学习使学习目的明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这一点,对于小学科学教学来说至关重要。
3、懂得如何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平时的学习中,尤其对小学生而言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使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学习。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再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性。
4、学会了如何讨论问题。只有经过认真的思考,才能够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那么怎样讨论问题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呢?而且在讨论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在讨论蚂蚁搬食物的问题时,同学们展开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来探索这个问题。如果蚂蚁在遇到一只快要死掉的蝗虫,怎么发出信号把它运到巢穴中呢?有的小朋友说“我觉得蚂蚁通过散发一种特殊的气味来告诉同伴。”,还有的说“蚂蚁是通过和同伴做动作、交流告诉同伴信息的。”同学们众说纷纭,谈论着自己的见解。最后通过老师向大家碣石正确的原因,并告诉同学们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同学们要学会合作,团结力量。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应用
以三年级科学教学为例,在学到《动物的食物》这一课时,老师为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动物园中,新来了一批小动物,有小兔子、长颈鹿、黄鹂鸟……等,倒是饲养员却发愁了,这些小动物吃什么呢?同学们,你们能帮助饲养员解决这个问题吗?同学们在思考过之后,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同学们互相讨论。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是同学们很自然的切入的本文的主题,总结出了动物的食物链关系。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课堂内容创设好的小组合作探讨情景,让同学们自由发挥,自己总结课堂内容,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
再比如,有节课讲的是食物是如何被人体消化掉的。教师可以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同学们自由发挥,分组讨论。首先食物经过咀嚼以后,在经过食道最后到达胃里。在这个过程中,食物是怎么被消化的呢?同学们便纷纷举手,畅所欲言。“食物在嘴巴里咀嚼的时候,其实已经被分解了。”、“还有,当食物到达胃里以后,经过胃液和食物的化学反应,就被消化了。”……同学们积极发言,最后每个组总结出一份详细的答案交给老师。
四、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要注意的问题
就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而言,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小组内的互动形式单一,没有新鲜感,不能长久维持学生的新鲜感。(2)由于小组间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差异性,难免造成心理上的障碍。比如:某一组有学习特别拔尖的学生,在讨论某些问题的时候也许就是走个形式,大家都是听取学习拔尖的同学的意见。导致同学们在交流的时候,会对彼此产生意见。(3)学生再进行小组讨论时,由于没有明确的意识和明确的分工,造成学生发言七嘴八舌,没有重点,这就是小学生合作学习的一大弊端。交流太过于表面化,不能深入探讨问题本质。为此,在今后的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
代写论文提供 写手上传
摘要:目前我国义务阶段的教学方式,还是以传统的被动接受为主。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就要实现由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探究性学习”已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进行创新与实践,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将“探究性学习”运用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已成为现代教学的趋势,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关键字:探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学
应用
探究性学习是在新的教育理念支配下的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及日常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既可以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也可以是一种学科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小学信息技术的探究性学习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自主探索的方式去主动学习信息技术,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探索的激情,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聪明才智就能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具体的学习生活实际,教材的安排等设疑激趣,将学习任务展示在学生面前,把学生引入到相关的问题情境中,驱使学生进入思维状态,让学生通过任务明确探究目标,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注意为学生设计难易程度不同层次的任务,让学习水平高低不等的学生都有自己可以选择的内容来进行探究学习,也可以激励学生像上楼梯一样逐步完成学习任务。如教学《插入图片》一课时,我设计了三个学习任务让学生进行选择或依次完成:(1)、插入四张你喜欢的图片;(2)、有目的地插入一组能表达自己思想的人物图、风景图等;(3)、精心地设计和挑选,插入的一组或多组图片有一定的主题,美观、艺术。
2、激趣诱导法。“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法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常设计的一些引人入胜的实用课件创设情景、设置疑问,或通过玩游戏、找方法、找规律、做比较等,让学生开展比赛或上台表演,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热情。如练习打字时,让学生通过打字游戏提高打字速度;学习复制,让学生探求多种复制方法进行比赛;在《金山画王》中试着找规律;简单的、与前面知识有联系的学习内容,激励学生自己探究,尝试操作,并演示给大家看。
3、“空白”发现法。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重在实践操作,掌握一些基本技能。计算机的功能又十分强大,一种操作往往有多种方法,各种软件还自带帮助。根据教材要求和教学实际,给学生留一些知识“空白”,让学生自由探究未知领域,完成课堂的扩展内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钻研奥秘,获得意外收获,享受一种探索的乐趣,培养探索的精神。如学习“microsoft word”时让学生自己根据帮助或鼠标提示自由学习老师介绍之外的其他的更多的工具按钮,自学“自选图形”部分的内容。
4、解决实际问题法。信息技术课,要求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搜索、整理信息,以及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让学生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解决一些与学习生活相关联的问题,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激发其浓厚的探究兴趣。如教三年级学生在电脑上写日记;四年级用电脑创作艺术画,学习《图形的缩放》一课,给妈妈设计一条围巾或一张桌布;五六年级学习网上搜索,让他们搜索一些写作文、解应用题的技巧和方法,借助网络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给自己录制歌曲,查找学习资料,查看天气预报,看新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等等。
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就是学生利用原有知识经验去解决教材中包含的未知因素,通过“学、思、疑、问、探 ”等多种方式,去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既获得新知,又增长能力。教师则进行引导和帮助学生认真思考,多方联系,大胆询问,勇敢尝试,最终自己解决问题,实现探究目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点:
1、兴趣、自学探究。学生有了浓厚的探究兴趣,指导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质疑,课中探讨解疑,课后延伸复习。学会查阅资料, 寻找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多思考,多实践,对未知、未见、未懂的知识进行自学探究。
2、小组分工探究。一个比较大的探究内容,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一组完成一部分,或者小组内几个人,一个人探究一个问题,最后进行组合、集中、共商、确定。这比如组织同学办电子板报,制作校园网页等。
3、解疑合作探究。就是把大家的力量聚集起来,“三个臭皮匠抵一个诸葛亮”,合伙攻克难关,集思广益,思维互补,各抒己见,分析透彻,达成共识。课堂上,鼓励邻座同学多商量、多讨论、互帮互学;课外,让学生自由组织互助组,促使彼此间的交往、沟通和合作,大家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商讨,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4、交流、集体探究。即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设想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互相学习或指出不足;选出全班最优秀的在教师机上给大家演示、交流、欣赏、展评,进行集体探究学习,激发全班同学积极上进、互相帮助、努力探究的热潮。
5、激励引申探究。在学生取得一点成绩,得到某些经验或收获时,及时给一些鼓励,恰切地进行评价,让学生多总结,多思索,琢磨反馈,举一返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促进学生再接再厉,拓宽知识面,挖掘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再深入的探究学习,追求知识的更高境界,获得更多、更大的收获。
学生的探究还可以对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进行探究;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探究;在质疑问难处探究;还可以在事物的求新、求异、求变上让学生自主探究,多方探究,养成习惯,提高能力。老师可以引导如下:
1、养成习惯,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同学们有了一定的探究方法,就时刻培养他们自觉探究、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学习一个知识,遇到一个问题,便立即开动脑筋:思索——质疑——探询——研究。指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自由创造、积极创新,学会、会学,最终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研究性学习”的人。
2、扩展思维,多方探究,力求创新。引导学生探究要开阔视野,扩展思维,放开手脚,给学生自由空间、充足时间,让学生“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例如,在学习“绘制标准图形”时,我只教给学生绘制的一点方法,让学生欣赏一些网上的作品,便放手让学生自由创作,可以创作实际生活中和自己所能想象到的一切物品,力求独特、新颖、别致。
3、联系实际,进行整合,提高能力。就是尽量的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把信息技术与各科学习整合,把各科相关知识贯穿到信息技术学习之中。如讲录音机和插入声音时,让学生把音乐课中的好歌曲录下来;在讲《绘画》时,让学生画最喜欢的动、植物、花卉,用美术的思维完成这节课;四年级文字输入时,让学生写作文、输古诗等。
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用性强,发展迅速的课程,也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终生学习的习惯是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第一目标。我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竭力倡导探究性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和“运用者”。[参考文献]
1、探究式学习:18条原则《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2期。
2、《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何可抗
3、《研究性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陆宏
4、《对现代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思考》武健
5、《在信息技术课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策略》现代化》总第72期
一、国内外研究趋势
1、合作学习国内外研究趋势
合作,顾名思义,是需要两个人或者多个人一起完成一项任务。合作学习,在教学上来讲,既是一种学习的策略,也是一种教学的方法。合作学习的核心思想就在于用合作小组的方式来进行各种学习活动,并且最终要以合作小组得出的总成绩为最后成绩。宗旨在于利用每个人的不同之处,来共同促成一件事情,促进自己,也促进他人的学习,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式。
2、探究学习国内外研究趋势
探究学习,是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来获取知识以及经验,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自主探究的能力以及对未知学科的好奇,属于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方式。
3、合作探究学习国内外研究趋势
合作探究学习,是一种两者相结合的产物,在合作中不断的探究所要掌握的知识,同时在探究未知知识的同时,要保持合作的态度,来进行学习。此种方法在国外的研究当中,并没有很好的被提倡,国外的`学者认为需要但须分开来教学,两者相结合则不利于学生很好的学习;而在国内,仅仅是提出了理论部分,在实践运用方面,还没有很好的深入,没有被广泛运用到教学过程当中。
二、合作探究实验教学的核心理念
合作探究实验教学,可以称之为一种教学策略,基本组织形式就是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的,并且每个小组制定出不同的任务,小组之间的成员来共同探究,很好的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培养了学生合作的思维,也会不断加强学生自身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互相之间的取长补短。在提高学生总体成绩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为社会培养多功能的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三、合作探究实验的生物教学策略
1、合作研究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充分的发挥其主导地位,学生则是整个过程的主体,在探究中,教育工作者要摈弃传统的授课方式,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究答案,并且通过各个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得出最终的结论。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很好的融入到生物科学的情境当中去,从而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这一学科的激情。不仅如此,还要保持学生的高度热情。在整个生物实验进行当中,使探究合作实验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当中。
2、合作探究实验教学的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此种教学方法,学生要充分掌握生物科学中的基础知识,包括概念、原理、模型等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知识扎实,才能进行后续的学习。同时,也要了解并掌握生物科学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比如在农业、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的广泛应用,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
(2)过程与方法;可以正确的使用一些生物实验器材,来进行生物实验的测量以及操作;并且要学会进行分析,利用所采集来的各种生物数据,来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充分发挥其对生物学科的探究能力。
(3)情感观与世界观;通过此种方法,培养合作无间的情感,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并且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使之在探究生物学科的道路上孜孜不倦的学习,还要将所学习到的生物科学运用到社会中去,为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四、合作探究实验教学的教学内容
1、从生物教材中的实验项目进行改进创新;主要以课本中的生物实验为基础,进行改进和创新,比如“如何对绿叶中的绿色素进行提取”这个生物实验,在进行实验之前,要写好具体的实验方案、实验准备工作、实验中所产生的现象等等,在实验结束之后,再进行对比,对比原先自己所设计的方案,有无出入,对在实验中突发的特殊情况等进行系统的分析,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这便是自己探究实验的结果。
一、关键理论的澄清
(一) 何为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针对自然现象进行的探究。科学探究的本义是指科学家们在探究自然界的科学规律时所进行的研究活动”[1]。关于科学探究的含义, 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
我国《科学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 “科学探究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对客观事物和现象进行探索、质疑和研究。现代教育科学中使用的‘科学探究’一词往往具有两个层面上的含义:一是科学探究活动, 二是科学探究技能 (也称作科学过程技能) 。科学探究活动是由一些探究环节构成的过程, 而科学探究技能则是一些最基本的思维方法与操作技能”[2]。
《美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 “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科学探究也指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3]。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科学探究:第一, 科学探究过程, 即作为认知活动的科学探究要经历一定的活动或阶段;第二, 探究过程技能, 包括观察、分类、交流、测量、推论、预测、假设等科学方法和概括、分析、类比、归纳、推理等思维方法。而本文中的科学探究特指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二) 建构和开放学习环境下的“STAR财富”学习循环圈
从“为学习设计教学”到“为意义建构学习设计教学”的过渡, 是教学设计与技术发展的一个大趋势。“STAR财富”学习循环圈正是在这种建构和开放学习环境理念的影响下产生的。
1. 建构学习环境
国际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和教学设计论家乔纳森教授对学习的客观主义和学习的主观主义观点进行了综合, 认为“两者对学习过程提供了不同的见解, 可以互为补充, 运用于不同的情境”[4]。乔纳森提出的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模式 (CLEs) , 旨在鼓励学习者领悟意义 (知识建构) , 从而达成鼓励学习者参与个人或协作知识建构与问题解决的学习结果。为了判断学生是否积极地参与到意义建构学习之中, 他用了八个指标来反映意义建构学习的特点:主动的、构建的、协作的、有意的、复杂的、情境的、对话的、反思的。依据以上八个指标, 乔纳森进一步提出了CLEs的框架。“其中, 框架将问题或项目作为环境的焦点;学习者的目标是解决问题或完成项目;相关的案例和信息资源用来支持理解问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认知工具帮助学习者解释与操控问题的各个方面;会话或协作工具使得学生学习团队协商和协同建构意义;社会或情境系统支持用户实施CLEs”[5]。在这样的意义建构学习环境下, 学生的学习活动包含为探究、表现与反思;教师的相应活动表现为示范、辅导和支持。
2. 开放学习环境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各种各样的教学构架使得原先不可能、不便利和难以想象的方式方法变成了可能, 开放学习环境 (OLEs)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的提出者是美国乔治亚大学教学技术学教授、教学设计理论家汉纳芬。“开放学习环境 (OLEs) 鼓励学习者的主体性、个人探究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多种视野, 在元认知能力的支持下自我指导学习, 亲身体验、动手动脑解决实际的、有针对性的问题, 提供各种工具和资源帮助学习者学习”[6]。开放学习环境 (OLEs) 包含四种基本成分:提供具体情境;调用相关资源;选择各种工具;发挥支架的作用。
3.“STAR财富”学习循环圈
“STAR财富”学习循环圈体现了以上建构、开放学习环境中的学与教的理念, 它被施瓦茨 (Daniel L.Schwartz) 看成是灵活弹性的教学设计。“STAR财富”软件是由认知与技术团队 (CTGV) 开发的 (STAR是“行动与反思软件技术”的首字母缩写) 。最初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九个州实验“锚桩教学”的数学改革方案“Jasper探险系列”发展而来的。这一改革旨在让学生在完全真实的任务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CTGV探讨的这种学习循环圈着重体现有效教学的主要成分, 这些重要循环成分包括:前瞻筹划、初始挑战、形成想法、观点分析、研习探究、检查理解、公开交流、反思提高。STAR就是着眼于围绕这些循序渐进的挑战来组织教学, 鼓励学生“攀登不止”。STAR的重要功能就是留下“财富”, “财富”是教师、培训者、学生、课程设计人员与研究人员共同合作的结果, 其目标是帮助师生了解自己在一个复杂的学习序列中所处的位置。
“STAR财富”学习循环圈教学设计模式体现了前述的建构、开放学习环境与小学科学探究思想的巧妙融合, 在小学科学探究教学设计中将其灵活地运用将极大地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
二、为学生的有效科学探究设计教学:“STAR财富”学习循环圈的运用
建构主义“STAR财富”学习循环圈作为一种系统设计教学的模型, 可以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教学对象和情境调整步伐, 创造性地运用该模式, 为提高小学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服务。
(一) 前瞻筹划:明确教学目标, 确定学习起点
科学探究前的前瞻筹划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学习情境与学习目标, 并确定教学的起点, 对整个学习循环圈的良性运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些低效、无效的科学探究往往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课前教师没有分析学生的科学学习状况;没有确定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学习目标并清晰地告知学生, 或者目标含糊不清、缺乏操作性。所以, 教师在这一环节至少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 教师首先必须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及所用教材选择好适合学生年龄、兴趣和能力的课题。由于时间有限, 教师应从那些学生必须充分理解的、基本的、而易引起“误解”的科学概念入手。第二, 做好诊断性评估。其主要目的就是在学习活动开展之前, 检查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使新知识建立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上, 使学习更有效”[7]。以下几个问题可以帮助教师充分地做好准备:学生要学的科学概念是什么, 正确的定义是什么;学生可能会有哪些“误解”, 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为了使学生理解科学概念、消除“误解”, 哪一步是关键;学生应该注意观察哪些现象, 应该如何操作、记录;教师应该怎样启发学生;材料的准备是否齐全和充足;有没有潜在的安全问题;如何组织、协调合作学习小组的交流。例如:在设计《水往高处走》这堂课时, 教师首先要对本课的目标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三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水从高处向低处流, 部分学生虽然发现过毛细现象, 但没有深入探究。毛细现象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会导致学生认知结构的不平衡, 如何帮助学生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认识毛细现象是关键。
(二) 初始挑战:创设探究情境, 迎接学习任务
完成了前瞻筹划之后, 学生就要迎接新知识的挑战, 开始攀登第一座大山。初步的挑战提供了知识“种子”生长的环境, 有效设计挑战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学习, 为后续迁移服务。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科学学习最直接和持久的内部动力, 对科学探究的持续进行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 科学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和呈现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创设合理的科学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使学生乐于探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科学课题和内容采用不同的导入方式, 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知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后续的探究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例如:《水往高处走》这一课的导入, 教师可以设计问题情景, 采用魔术方式来呈现:同学们, 生活中你们观察过水流吗?在哪观察的?水流的上方和下方相比哪个地势高?这说明了什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魔术, 请大家认真观察, 看看会有什么发现。从而引出这节课的主题:研究水为什么往高处走。又如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教学设计中, 为了说明空气是声音传播的一种媒介, 可以找两个空盐水瓶 (其中一个真空) , 分别在盐水瓶的胶塞下系一个小铃铛, 再塞到瓶口上, 摇动两个瓶中的小铃铛, 有空气的瓶子能发出悦耳的声音, 而真空的瓶子听不到声音。再如在研究浮力时, 可以先导入成语“刻舟求剑”的故事, 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舟那么大, 那么重还可以浮在水面上呢?这样就使学生投入科学情景之中, 产生探究其科学原理的心理动力。当然, 仅仅用生动形象的内容唤起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好奇心还不够, 还要让学生真正明确探究的目的, 充满信心地朝着目标前进, 要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能积极地思考科学探究过程的奥秘。
(三) 探究过程:科学设计探究, 教师相机引导
探究过程这一环节的设计需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活动, 包括相互合作、查询资源、即时讲解、技能完善、开展模拟活动以及动手实验等。有条件的话可以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计算机网络支持, 在探究的同时, 学生之间可以通过计算机互传实验结果, 利用互联网迅捷地搜索资源。教师在科学探究的开始前只是简单地提出问题, 指明方向而不给出具体详细的活动步骤, 更不提供正确答案。在活动中, 教师也只是回答一些学生提出的问题, 并做一些引导、暗示或提一些启发性的问题。
当然, 探究过程提倡以学生为中心, 并不意味着教师要尽量放弃对探究活动的组织和引导。事实上, 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活动对教师的教学设计以及探究过程中的巧妙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熟悉探究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找出学生探究中的重点与难点, 全方位多角度地预设探究的整个过程。有效科学探究的要素一般包括:“提出科学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收集数据;分析与解析数据;结论与评价;表达与交流”[8]。当然, 这八个步骤并不是按部就班地进行的, 探究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循环的路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科学探究是各个环节相互交错的智力活动。因此, 如何根据不同的探究内容设计满足学生兴趣, 发展学生能力的科学探究活动是需要教师统筹规划的。教师要注重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的过程, 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探究过程, 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提高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如在《碘酒与淀粉》这一课中, 教师让学生观察米饭与碘酒相遇之后的变化, 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三个引导性问题: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是不是你的手没有洗干净呢;如何证明一定是碘酒让米饭变成紫色。教师需要巧妙地设计提问不断地启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得出结论。
(四) 合作交流:开放学习环境, 促进有效建构
学习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社会交往的、对话的过程, 学生在基于某个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 自然而然地需要听取别人的意见。合作交流有以下一些好处:同伴之间的合作会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同伴之间的鼓励可以增加探究的动力;同伴之间想法的碰撞可以使得思维可视化, 帮助学生学会自评和互评;同伴之间的沟通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可见, 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合作是学生的基本需要, 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STAR财富”学习循环圈倡导的正是这样一种积极合作的学习方式, 以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思想为指导的科学课堂中, 学生的探究永远是协作的、对话的、开放的过程。然而, 科学探究中的合作交流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会流于形式, 合作交流要发挥出它的应有的功能, 就需要教师把握合作的实质, 系统地设计和组织。教师必须全面把握走向合作的关键性因素:积极互赖、同时互动、人人尽责、人际和小组技能、小组自治, 并把这些关键性因素扎实地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去。首先, 要根据探究内容对学生进行分组, 小组合作一般以2~4人为宜。尽可能将不同学习能力、性格、家庭背景的人分在同一组, 使得学生能互帮互助, 学会与不同的人交往。同时, 为了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还需要进行小组分工, 例如在小组合作探究《水的蒸发》的活动中, 可以对小组成员的职称、职责范围作如下规定:组长负责全面协调全组的活动, 制定活动计划, 鼓励每个组员积极参与, 组织全组讨论, 保证目标的达成。操作员需要熟悉操作过程的每一步, 负责领取实验器材, 在组长和组员的合作下认真完成每一步的操作, 实验完毕后清洗器材并归还老师。记录员的主要职责就是认真记录好数据及结果, 并注意记录的条理性和准确性。监督员的主要工作就是配合组长在探究前检查实验装置的安装是否正确, 材料是否齐全, 监督每一个步骤是否合理。其次, 在活动前, 需要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要求、方向, 注明安全注意事项。第三, 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 教师需要以合作者的身份巡视各小组的进展情况, 可以提一些启发性的问题, 鼓励学生的合作、交流, 并维持好课堂纪律。第四, 教师还需要明了合作交流所需的技能, 帮助学生顺利有效地实现合作。例如: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 学生需要具备这样一些人际和小组技能:善于倾听, 委婉地表达不同观点;赞扬别人, 鼓励他人参与;请求原谅, 与别人说话要用尊称等。
在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理念下, 科学探究活动的目标不在于熟练掌握学习的内容, 而更加重视学会使用信息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能力。因此, 学习的环境设计也不容忽视, 应该更加注重学习环境的真实性和互动性。乔纳森认为, 促进意义构建的学习环境具有以下特征:“提供对现实的多元表征;避免过分简化的教学, 应表现真实世界的本质复杂性;重视知识的建构, 而不是知识的复制;呈现真实性的任务, 亦即提倡情境化的教学而不是抽象化的教学;提供真实世界的、基于案例的学习情境, 而不是预先决定的教学顺序;重视培养学习者的反思性实践能力;重视情境和内容特定的知识建构活动;强调通过社会协商的方式支持协作性的知识构建, 而不是竞争的方式”[9]。例如:在设计《感知温度》这一探究活动时, 可以让学生量一量教室周围的温度, 比较电视机、电脑、课桌附近的温度有什么不同, 并思考原因。这就使得学生对温度的了解不再只停留在数字上, 而是充分体验了温度与生活的关系。除了设计科学探究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之外,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校内外丰富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报纸、参考书、录影带、计算机软件、网络、博物馆、科技馆等, 这就大大扩展了学生科学探究的空间, 为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 自主地建构知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五) 及时评价:反馈探究结果, 调整探究方向
教学评价是获得信息、判断赋值和改进决策的过程。科学探究中的评价主要是形成性评价, 它渗透于探究中的每一个环节, 也是诊断教学过程的一种评估。及时评价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探究状况, 为学生的学习迅速提供反馈, 能使他们及时纠正错误, 使探究活动更加有效。评价的主要方面有学生的行为技能、思维水平、情感态度。具体可以评价学生参与科学学习活动是否主动积极, 是否坚持不懈, 是否实事求是;观察是否全面, 提问是否恰当, 测量是否准确, 设计是否合理, 表达是否清晰, 交流是否双向或多向;搜集、整理信息, 进行合理解释的能力, 动手能力, 同伴之间交往合作的能力。教师要通过评价鼓励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使他们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 而不要仅强调科学探究的结果或水平。“教师应设计出使学生不感到任何压力、乐意去进行, 又能客观地、确切地反映出每个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 也可以是学生间的互评和自评, 评价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探究过程”[10]。
(六) 反思总结:省察探究过程, 总结学习经验
有效的科学探究既要关注探究过程, 又要注重探究结果。反思总结这一环节就是让学生复审自己的探究活动, 是对探究过程的提炼。反思让学生了解自己学到了什么, 同时思考如何进一步改进探究方案, 善于反思有助于自我鉴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反思总结的方式可以是口述式, 也可以用纸笔等方式记录下来。例如:在《熟的食物和生的食物》这一课中, 让学生尝试自己做爆米花, 观察玉米由生到熟的变化过程。最后可以让学生总结玉米变成爆米花的过程中颜色、形状、大小、味道等方面的变化, 并反思整个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当然, 反思总结并不是简单地留下一些探究结果、探究方案, 同时也要留下资源、建议, 为自己和他人今后的探究服务。
科学探究是一个不断循环、永无止境的过程。第一轮学习圈结束后, 教师可以根据学情调整教学设计方案, 继续为下一轮的探究活动设计教学, 逐渐加深难度, 加深理解, 让学生在不断地挑战中锻炼思维,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庆华.初中物理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 2007.
[2]郝京华.科学 (3~6年级) 课程标准 (实验稿) 解读[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90) .
[3]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 戢守志等译.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S].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9, (30) .
[4]盛群力, 李娥兰.设计建构与开放学习环境[J].远程教育杂志, 2005, (2) .
[5]盛群力等.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184) .
[6]盛群力等.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184) .
[7]郝京华, 陈华彬, 梁玲.小学科学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54) .
[8]魏冰.科学素养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理科课程发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89) .
[9]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促进学习者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28) .
一、运用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原因
1.传统教学的弊端
历史学科的教学长期是单纯地复述性的,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学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较少,更重要的缺乏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这一状况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更不利于学生个性良好的成长。
2.新课标要求与新教材为实施合作探究式学习提供了可能性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新教材在学习方式上强调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和动手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扣人心弦的导语、饶有趣味的历史纵横、活动课的设置,这些都为探究式学习提供了必要条件和展示平台。
二、运用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方式
合作探究式学习,就是引导学生在分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通过积极主动参与合作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交流、分析、思考,最终解决问题。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依据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性、现实性和开放性特征,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实质性探索。在讲高中历史新课程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时,具体操作如下:
1.整合校本资源,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课前,我认真挖掘教材、教学用书、网上资源然后整合成适合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内容,如:用有趣的课件内容“大国崛起”导入本单元主题内容“四国政体的形成”,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利用展示平台,让学生展示组内讨论结果,留有交流的空间;利用教材,让学生通过演讲、辩论等形式掌握四国政体的形成,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同时活跃课堂气氛。
2.充分开展活动,合作探究交流
合理利用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一:让学生围绕以下四国政体形成的背景、内容、特点和影响等问题在组内合作讨论完成对本单元的理解。活动二:学习四国政体的异同,也是让学生组内合作以表格方式完成这一内容。活动三:四国政体异同比较。为了使学生更加充分认识,让学生课前分组选取一国,进行演讲,并谈该国政体的理解和感受。学生之间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既可以降低问题的难度,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3.利用多种形式练习,鼓励合作参与探究
教材在课文中间专设的一系列探究性栏目,如“学思之窗”等,旨在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探究历史问题,初步体会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探究、讨论等课堂活动这不仅使学生参与了教学过程,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而且还提高了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认识到国家选择一定的政体是由国情和历史所决定的。再通过本课测评、学习延伸等活动让学生不但掌握已学知识,还升华了本节内容。最后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总之,合作探究式学习不仅有助于教师专业能力和水平的全面提高,而且有助于学生主动和生动活泼地学习。开展好分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将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进而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文素养的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文章以<剑桥国际商务英语>实际课堂教学设计为例,探讨了如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渗透小组合作学习理念,以达到强化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目的.
作 者:朱黎明 作者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黄冈,438002刊 名:素质教育论坛英文刊名:SUZHI JIAOYU LUNTAN年,卷(期):“”(1)分类号:H319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商务英语教学
“合作学习”模式在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张清泉
(福建省浦城县富岭中学)
摘 要: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英语师资不足,班级学生多,在45分钟内教师无法让学生都得到语言实践的机会,导致只有少数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而大面积学生成了旁听者的局面,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知识轻能力的单一教学组织形式既无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又不能照顾学生之间的差异,结果造成两极分化严重,不少学生丧失了英语学习的信心。近年来实施合作学习模式教学之后,学生英语两极分化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关键词:合作学习;英语教学;角色;分工
一、“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和意义
所谓“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教学模式,就是任课教师把班级根据需要划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进行英语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打破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可以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与创新学习的机会,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给农村中学外语教学增添不少活力,只需作一点研究,不难发现“合作学习”不仅有其理论依据,也有其现实意义。
本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认为“学习是在环境、学习者、认知行为三要素的互动下进行的”,“合作学习”可以给学生提供自然的互动环境,使他们的认知行为得以顺利进行和发展,认知发展理论告诉我们,认知发展过程涉及吸收、同化、调整、平衡。知识和经验是在与他人相互作用中习得的,“合作学习”为学生之间相互作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能提高认知层次,促进认知发展。构建理论也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还要求学习者在一定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获得。“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小组成员能在不断表现吸收、反思、自我调整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机会。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采用“合作学习”的模式组织英语教学,对于外语教学条件不完善、生源素质不很高、班级人数又多的农村中学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有利于外语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合作学习”模式教学可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局面,彻底摒弃以往那种教师讲学生听,单一刻板的外语教学方式。其次,它有利于克服班级人数多、学生差异大给教学造成的困难,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项互动,多元的信息交流方式,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逐渐缩小两极分化,使外语教学的整体质量得到稳步的提高。再次,它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合作学习”将个人的竞争转化为小组竞争,学生在合作参与竞争的教学活动中,不仅能提高外语能力、交际能力,也能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这些都是传统外语教学无法达到的。
二、“合作学习”的具体组织和实施
1.学习小组的组成。一般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小组内各成员间形成性别、年龄、成绩、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学习方法、智力等方面的差异。由于每个小组内部“异质”,全班各小组间就产生了“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学提供了可能,“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进行公平竞争奠定了基础。
笔者认为,分组时小组人数要适当,人数过多,座位不好安排,()成员的个体作用也难以发挥;人数过少又会使小组数量增多,给活动的组织、统计、调控增加难度,以笔者所带的初二(1)班为例,全班54名学生组合成9组,以每组6人为宜。
2.组内角色的分工。小组成员之间要有明确分工,如主持人(组长)、记录员、计时员、报告员等。根据情况需要确定一人负责一项,或是两项共同负责一项。要确保每个成员都能担任一定角色,负起各个应承担的责任,以培养责任感。还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组内成员之间轮换担任不同的角色。组内角色分工恰当与否,会直接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教师在宣布分工前,应做周密的考虑。
3.合作学习的运作。“合作学习”的最大优越性,就是有利于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量,可以让学生积极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英语中来。笔者充分利用这个优越性,引导学生把“合作学习”落实到外语教学的几个环节。
(1)课前预习。根据课文的特点和教学目的的要求,布置小组进行预习。如,让学生在课文教学前熟悉教材的内容,生词查字典、找出重点难点等。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预习任务一般在上一节课结束前布置,下一节开始时检查。预习任务要有针对性和趣味性,如果过多过难容易挫伤积极性。
(2)课堂报告。课堂英语报告是笔者利用每节课的前5分钟安排学生进行“说”训练的一项活动。每次一个话题,如天气、新闻、班级纪律、好人好事、名人趣事等等。要求学习小组在个人准备的基础上,集体加工,轮流代表小组向全班报告。有时也可以将学习内容分解,让学习小组的成员相互帮助,分头准备。例如,介绍my family时,家庭中6个成员(grandpa,grandma,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 and I)分别由组内的6名学生来担任。各小组担任相同角色的学生之间公平竞争,看谁准备得充分,说得正确流利。这样,既营造了课前学习气氛,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3)课内参与。在英语教学中,学生课堂教学活动参与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为了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创造性的英语交际活动,教师备课中要围绕教材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在教学每单元对话时,指导各个小组运用新旧知识,通过联想创设情景,编成对话在课堂进行角色表演;在教学课文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或是对课文的标题、插图组织讨论,或是就课文中的难句长句或某些词语展开讨论,以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在课堂的复习巩固环节,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会话比赛、问题抢答竞赛等等,增强小组的荣誉感和凝聚力。
(4)课后复习。及时有效的课后巩固复习,是农村中学初中英语教学遏制两极分化加剧,提高全班教学成绩的一剂良方。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有助于教师摆脱班级人数太多,应付不过来的尴尬局面,而且学生之间的帮助及时、针对性强,效果非常明显。比如,每次听写总有一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允许这部分学生课后通过充分复习再由组内成绩好的同学帮助他们听写。又如,每次试卷讲评之后,还有少数的学生对一些题目没有弄懂,可以通过组内相互帮助及时订正错误,达到弥补知识缺漏的目的。
三、“合作学习”的教师角色和要求
“合作学习”模式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效率的高低,与教师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有着直接的关系。成功的经验证明,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该成为小组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促进者、示范者、监控者和调控者。
【关键词】合作学习;主题探究;运用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特别倡导的一种主要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合作学习,既能解决彼此的矛盾和冲突,又能弥补因个性差异带来的知识上的缺陷、思维的局限,将个体的竞争变为团队之间的竞争和个体间的交流与沟通,促进学生自我反省和完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单元主题探究课教学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大亮点,这一部分内容的设计有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从而进一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笔者自07年以来一直担任初三毕业班的教学工作,下面,介绍一下我在九年级思想品德的主题探究授课过程中利用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具体做法以及反思。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合理的分组是合作学习提高主题探究活动有效性的前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准备是教学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课前准备,有利于促进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创新性和独立性学习的习惯,对学生个性的发展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有利于教师进一步备课,对教材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方法了然于胸,使教育教学具有针对性。
在有效的合作学习中,合理分组是课前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就要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对学生分组进行认真研究设计。首先,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6人左右为宜,设立组长,组长应该具有较好的知识和组织能力,并乐于帮助他人。每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组内成员在性别、个性特征、才能倾向、学习水平、家庭背景等方面存在合理的差异,其目的是为了让不同性格,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开展小组成员间与小组间的合作与竞争。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以保证各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其次,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分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某一学习内容,这一单元的主题探究是这样分组的,下一单元的主题探究就另一内容分组情况是可以作相应调整的。这样,让学生在不同的组合中扮演不同的角色,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实现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最后,小组成员需要明确分工,每个学生都需明确个人责任,这种分工可以由组长指定,也可以由组内成员通过商量确定。
二、教师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全过程,作出恰如其分的点拨、引导,同时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空间,这是合作学习提高主题探究活动有效性的关键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教师布置探究任务后,就放手不管了。最后导致学生的小组合作活动出现放任自流,组内成员不友好,个别学生“一言堂”,多数学生一言不发等现象。而且,学生的个体成功也往往被泛化为小组的成功,出现了合作学习并不合作的局面,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预设的教学目标难以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也就成为虚有的形式。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其教学的主导地位不可缺少。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应积极参与,悉心地引导小组学习活动,亲身介入并认真观察学生的小组学习活动,随时掌握他们在活动中所取得的进展,对各个小组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还应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对个别性问题在小组内及时点拨,对共性问题,要抓住重点,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探究任务。例如:对合作中偏离主题或任务的小组提供及时的点拨:九年级第一单元探究主题“学会承担责任做负责任的公民”,根据教材的内容,在布置任务时,我要求学生反思进入初中二年多来,根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在任务实际进行中发现,个别学生对探究任务不够明确:写了自己小学时甚至是幼儿园时承担责任的状况。这时候,教师就要进行及时的点拨:反思的是自己进入初中二年多来承担责任的状况。此外,教师还要对探究活动开展得很顺利的小组给予及时的表扬;对不清楚探究任务的小组说明操作程序……教师在肯定优生表现的同时,还应提醒他们注意合作,帮助其他同学。总之,教师的“管理者、引导者、促进者、激励者”等各种角色应该在探究活动的整个过程都体现出来,这也是合作学习中师生互动的充分体现。
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应是培养有独立行为和独立思考的人”。而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为共同特征的一种学习模式。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教学内容,为小组成员创设最佳的合作学习机会,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教师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经过了自己酝酿和思考,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积极主动地去尝试、探索和抉择,更好地发挥个体的创造潜能,这样讨论时才会深入,才能有思维的碰撞,最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成为课堂学习和社会成长的主人。例如九年级第四单元的主题探究“关注校园周边文化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教师让学生分组后,引导学生拟出调查提纲:可以调查身边文化设施的数量、种类;学生文化消费现状或者是文化营业场所是否有违规行为。至于学生调查的方法、调查方案的设计、调查报告的撰写技术等,教师这时候应该充分相信:九年级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和媒介素养,能够很好解决这些问题,这时候就应该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开展各项社会活动,最后统一调查数据,归纳出身边文化生活的现状。
三、课堂教学的及时评价,是合作学习提高主题探究活动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教学评价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个环节,合理的评价机制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在教学活动中起着诊断教师教学效果、强化学生学习的作用。进行教学评价要根据本学科的独特性,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围绕合作学习实现的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同时教师要整体把握整个教学过程,注重评价的多元性。应重视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体性评价、小组成员的参与性评价、小组成员的发展性评价。
新的课程评价理念同时要求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要充分利用评价的诊断功能改进教学,还要注意发挥好评价的激励功能。所以,学生取得合作学习的成功,教师应及时表扬,学生探究效果不理想,应给以鼓舞和安慰,充分肯定每个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使之不断总结学习经验,提高合作能力。总之,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要避免程式化和俗套化,评价时要因人而异、因事而生,发之内心,动之以情,要有鼓励性、指导性和全面性。
在实际教学评价活动中,到底选择哪一种评价方式,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境的特征来决定。一般来讲,教师除了需要考虑所要评价的内容的特质以外,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发展水平和时间、空间与设备条件的限制。评价不仅评价学生“知道什么”,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能做什么”;不仅评价学生行为表现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行为表现的“过程”;不仅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更重要的是评价其在模拟真实或完全真实的情境下的表现。在评价学生过程中,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外,还可以教师评价和组内成员自评相结合。同时更应该注重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因为学生成为自我评价的主体,更有利于学生的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全面发展。
总之,在主题探究活动中,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能给每一个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全班交流等合作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顺利完成主题探究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新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 合理的分组是合作学习提高主题探究活动有效性的前提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课前准备是教学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课前准备, 有利于促进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创新性和独立性学习的习惯, 对学生个性的发展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有利于教师进一步备课, 对教材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方法了然于胸, 使教育教学具有针对性。
在有效的合作学习中, 合理分组是课前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就要根据班级学生实际, 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对学生分组进行认真研究设计。首先, 小组人数要合理, 一般6人左右为宜, 设立组长, 组长应该具有较好的知识和组织能力, 并乐于帮助他人。每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 组内成员在性别、个性特征、才能倾向、学习水平、家庭背景等方面存在合理的差异, 其目的是为了让不同性格, 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 开展小组成员间与小组间的合作与竞争。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 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 以保证各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其次, 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 分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就某一学习内容, 这一单元的主题探究是这样分组的, 下一单元的主题探究就另一内容分组情况是可以作相应调整的。这样, 让学生在不同的组合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 实现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最后, 小组成员需要明确分工, 每个学生都需明确个人责任, 这种分工可以由组长指定, 也可以由组内成员通过商量确定。
二、教师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全过程, 作出恰如其分的
点拨、引导, 同时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空间, 这是合作学习提高主题探究活动有效性的关键
在实际的教学中, 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教师布置探究任务后, 就放手不管了。最后导致学生的小组合作活动出现放任自流, 组内成员不友好, 个别学生“一言堂”, 多数学生一言不发等现象。而且, 学生的个体成功也往往被泛化为小组的成功, 出现了合作学习并不合作的局面, 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预设的教学目标难以完成, 小组合作学习也就成为虚有的形式。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其教学的主导地位不可缺少。因此, 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 教师应积极参与, 悉心地引导小组学习活动, 亲身介入并认真观察学生的小组学习活动, 随时掌握他们在活动中所取得的进展, 对各个小组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 教师还应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 对个别性问题在小组内及时点拨, 对共性问题, 要抓住重点, 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 顺利完成探究任务。例如:对合作中偏离主题或任务的小组提供及时的点拨:九年级第一单元探究主题“学会承担责任做负责任的公民”, 根据教材的内容, 在布置任务时, 我要求学生反思进入初中二年多来, 根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状况, 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在任务实际进行中发现, 个别学生对探究任务不够明确:写了自己小学时甚至是幼儿园时承担责任的状况。这时候, 教师就要进行及时的点拨:反思的是自己进入初中二年多来承担责任的状况。此外, 教师还要对探究活动开展得很顺利的小组给予及时的表扬;对不清楚探究任务的小组说明操作程序……教师在肯定优生表现的同时, 还应提醒他们注意合作, 帮助其他同学。总之, 教师的“管理者、引导者、促进者、激励者”等各种角色应该在探究活动的整个过程都体现出来, 这也是合作学习中师生互动的充分体现。
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应是培养有独立行为和独立思考的人”。而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为共同特征的一种学习模式。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心理, 结合教学内容, 为小组成员创设最佳的合作学习机会, 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 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行动起来, 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教师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 让学生经过了自己酝酿和思考, 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积极主动地去尝试、探索和抉择, 更好地发挥个体的创造潜能, 这样讨论时才会深入, 才能有思维的碰撞, 最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成为课堂学习和社会成长的主人。例如九年级第四单元的主题探究“关注校园周边文化参与精神文明建设”, 教师让学生分组后, 引导学生拟出调查提纲:可以调查身边文化设施的数量、种类;学生文化消费现状或者是文化营业场所是否有违规行为。至于学生调查的方法、调查方案的设计、调查报告的撰写技术等, 教师这时候应该充分相信:九年级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和媒介素养, 能够很好解决这些问题, 这时候就应该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开展各项社会活动, 最后统一调查数据, 归纳出身边文化生活的现状。
三、课堂教学的及时评价, 是合作学习提高主题探究活动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教学评价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个环节, 合理的评价机制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活动中起着诊断教师教学效果、强化学生学习的作用。进行教学评价要根据本学科的独特性, 学生的认知能力, 学生的个性差异, 以及围绕合作学习实现的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同时教师要整体把握整个教学过程, 注重评价的多元性。应重视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体性评价、小组成员的参与性评价、小组成员的发展性评价。
新的课程评价理念同时要求我们, 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 要充分利用评价的诊断功能改进教学, 还要注意发挥好评价的激励功能。所以, 学生取得合作学习的成功, 教师应及时表扬, 学生探究效果不理想, 应给以鼓舞和安慰, 充分肯定每个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 使之不断总结学习经验, 提高合作能力。总之, 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要避免程式化和俗套化, 评价时要因人而异、因事而生, 发之内心, 动之以情, 要有鼓励性、指导性和全面性。
在实际教学评价活动中, 到底选择哪一种评价方式, 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境的特征来决定。一般来讲, 教师除了需要考虑所要评价的内容的特质以外, 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发展水平和时间、空间与设备条件的限制。评价不仅评价学生“知道什么”, 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能做什么”;不仅评价学生行为表现的“结果”, 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行为表现的“过程”;不仅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 更重要的是评价其在模拟真实或完全真实的情境下的表现。在评价学生过程中, 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外, 还可以教师评价和组内成员自评相结合。同时更应该注重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因为学生成为自我评价的主体, 更有利于学生的认识自我, 完善自我, 全面发展。
总之, 在主题探究活动中,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能够实现优势互补, 促进知识的建构, 能给每一个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全班交流等合作方式, 能够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 顺利完成主题探究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新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合作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推荐阅读:
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07-14
自主探究活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开展论文07-10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09-13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10-05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07-07
诱思探究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06-23
探究式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11-09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方法探究09-19
对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体系的探究10-14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策略的运用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