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中的人物

2024-10-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精选8篇)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 篇1

看过鲁迅文章的人都知道,鲁迅的文笔十分犀利,从不畏惧恶势力,直接把血淋淋的事实撕开给人看。在鲁迅的小说中,这种精神也一样得到体现。通过对小说中人物和事件的描写,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弊端和中国人民病态的心理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小说《示众》中,对于人物只有男女老少、高矮胖瘦的描写,没有对他们的性格刻画,没有情感偏向,只是直接描写他们的行为和神态。在这近似白描的手法中,暗含了讽刺和批判。小说提前描写了这是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天气,这一群人为了巡警手中一个被绑着的男人,不惧烈日出来围观。甚至还有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一窝蜂地前来围观,唯恐失去了看的机会。虽然鲁迅的笔触并没有深入描写人物的内心想法,但已经把中国人性格中麻木的灵魂体现了出来。

而在《祝福》中,祥林嫂,她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她的一生是充满血泪的一生。来自于鲁四老爷的嫌恶和婆家的夫权,让她成为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她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对生活没有过多的奢求却仍然得不到做人的尊严。甚至她自己都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她对于改嫁的反抗实则是对于封建礼教的维护,因为这违背了她心里的人伦道德。而在她失去阿毛之后,没有人能真正了解她内心的悲伤和凄凉,那些听祥林嫂故事的人不过是特意寻来听这悲惨故事,叹息几声,然后满足地走了。正是这些旁观者的冷漠和她自己对自己的道德约束把她送上了绝路,祥林嫂和这些人物的迂腐和麻木造成了那个时代的悲剧。

看完《呐喊》之后,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药》,华老栓十分担心儿子的病,但他选择的不是去看病,而是选择相信人血馒头可以治病。他不关心革命、不关心造反,一心想治好儿子。但他迷信麻木,毫无反抗意识,他就是千千万万中国国民的代表。在夏瑜被处死时,那群围观的群众“颈项都伸的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似的,向上提着”,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对革命的热情和理解,有的只是好奇心和围观的看客心理而已。思想启蒙者被处死,麻木的公民只是充当旁观者,看着鲜血流淌,甚至怂恿懦弱者吃人血馒头,他们永远不明白启蒙者付出的鲜血意义何在,这是何等的悲哀。

在鲁迅的小说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自然有孔乙己,他是一个深受封建思想毒害,哀其不幸但又怒其不争的人。他接受过教育,但直至沦为乞丐也不愿脱下象征读书人的长衫,穷困潦倒却孤芳自赏。文中的“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孩子,但就是这么一个小孩子都看不起他,等级观念渗透得如此之深,足可见社会有多冷漠。还有丁举人和掌柜,丁举人考取功名后仗着特权随意拷打丁举人,同为读书人却没有丝毫的怜悯之心,在掌柜的眼中,孔乙己更是一文不值,当孔乙己最后爬来的时候,掌柜记住的只是他还欠了十九个钱,甚至在那个时候,还要拿“偷”来嘲笑他,抹杀了孔乙己最后的.自尊。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 篇2

鲁迅的《祝福》是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录的著名短篇白话小说之一。其中的主人公——祥林嫂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但我们对其中的次要人物如鲁四老爷, 柳妈等人是否熟悉呢?他们对祥林嫂的处境和命运发展, 性格变化起到什么作用呢?教师和同学又该怎样正确看待他们的地位和作用呢?我在此, 就以《祝福》的次要人物鲁四老爷为例, 作简要的分析, 以供各位同仁的参考, 找到一条语文学科教与学相结合的康庄大道。

一、次要人物的概念及鲁四老爷的形象分析

次要人物就是烘托主要人物, 作衬托 (正衬或反衬) , 是文章情节更曲折, 更耐人寻味。他们与主要人物相比, 显然处于次要地位, 但作家早塑造时, 并没有将其单一化、片面化, 而是让其在简练的话语和传神的行为描写当中, 成为一个独立的、必要的、活生生的艺术生命形象。正如杜一白所言, “次要人物尽管只是在作品中期穿针引线的作用, 或完成某些临时性的任务, 但它决不能只是一个傀儡, 一个影子;相反, 既然是作为一个‘人’而出现, 他就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言语和动作, 使读者感到他也是活生生的‘这一个’”[2]。那么,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到对鲁四老爷的形象分析中, 看他的“这一个”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他的言行又是如何对祥林嫂产生影响的。

1、守旧派的“老监生”

小说一开始就交代了他的身份——是“一个讲学理的老监生”, 这说明他接受了系统的传统的封建思想教育, 头脑中很熟悉那套完整的封建礼教体制;并且还“大骂其新党”, 进一步说明他的保守性;从他书房里放的读物也能感受到他无处不在的传统思想:《康熙字典》、《近思录集》、和一部《四书衬》。这样一个守旧的老监生在祥林嫂的命运遭际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2、建纲常的拥护者

当祥林嫂第一次出现在他家时, 文中这样写道, “四叔皱了皱眉, 四婶知道他的意思, 是在讨厌她是个寡妇。”可见无论外面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本没有影响他, 新思想的风一点也未吹到鲁镇里来, 丝毫改变不了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对寡妇的定位:不祥。有了这样的首印象, 他在以后的情节发展中会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祥林嫂呢?

3、封建等级制度的奉行者

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四老爷家来时, 他讨厌她是个寡妇, 但四婶在试工期内表现得很出色, 抵得过一个男子, 就把她留下了。作为一家之主的他没有发表意见, 其实是给了四婶做女主人权利:有权决定佣人的去留。他的主人心理还表现在:当祥林嫂的婆婆登门来寻祥林嫂回去时, 他的言语行为上。他说, “既是她的婆婆要她回去, 那有什么好说的呢。”并且还把祥林嫂全存在主人家的钱全给了她婆婆。他完全是以主人身份这样说和这样做的。根本没有想过要征询祥林嫂的意见——可不可以把钱给她婆婆, 没有问过她是不是要回去, 没有想过她回去后会过什么样的日子。他没有把祥林嫂放在和他同样的平等地位, 自然而然地抹去了她做人的基本权利:独立自主。同时也把人与人交往之间的基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 全抛弃了。他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和一个佣人平等。

4、封建礼教的帮凶

在祥林嫂被她婆婆派人抢走时, 他听到后只讲了这样一句话:“可恶!然而……”这四个字一下揭开了鲁四心灵的盖子。他是鲁镇上的一个阔人, 别人竟敢不通报一声就抢走了他家的佣人, 他感到这实在是丢了面子, 有伤尊严, 而且闹得天翻地覆, 成何体统, 心里自然十分恼火, 于是骂之曰:“可恶!”不过他转而而又想, 先后林嫂背着婆婆逃出来做工, 的确违背了家法, 冒犯了夫权, 而今婆家将她抢回去, 也委实情有可原, 无可非议, 所以又说:“然而……”[3]他的内心活动在瞬间完成, 可是这对被抢回家的祥林嫂而言是关乎命运的大事, 在他却是转念之间, 可见, 祥林嫂的生死存留都不如他的面子重要, 而面子又不如封建礼教重要, 一个佣人, 一个寡妇佣人的生命对他没有意义。

他的帮凶形象在祥林嫂第二次成了寡妇, 第二次来到他家时, 进一步表现出来。看这段文字“四叔照例是皱过眉头, 但鉴于向来雇用女工之难, 也就并不大反对, 只是暗暗地告诫四婶说, 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 但是败坏风俗的, 用他帮忙还可以, 祭祀时可用不着她沾手, 一切饭菜, 只好自己做, 否则, 不干不净, 祖宗是不吃的。四叔家里最重大的事件是祭祀, 祥林嫂先前最忙的时候也就是祭祀, 这回她却清闲了。”死了两回丈夫, 就成了败坏风俗?做的饭菜, 就不干不净了?显然, 是这样的, 不然祥林嫂先前最忙的时候, 现在却清闲了。祭祀是封建家族中最看重的祭祖活动。像祥林嫂这样克夫克子, 寡妇再嫁, 败坏风俗, 不干不净的人, 怎么能参与祭祀的活动呢?她是不可能被允许的。

5、保守、冷漠的看客

从头至尾, 鲁四老爷都在用冷眼旁观的态度对待祥林嫂。反复出现的几次皱眉, 都怀着不满--对祥林嫂的寡妇身份, 对她的寡妇再嫁, 对她的克夫克子, 都不满, 因为这都违背了他接受的封建传统思想教育和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洗礼。因此, 当祥林嫂被她婆婆派人抢回去时, 他认为是理所应当的, 没有想过她回去要面对怎样的生活。就算是作为他家的佣人, 一旦其行为与传统礼教发生冲突时, 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站在礼教的一边, 而不去管下人的生死, 尤其还是个寡妇。在听到祥林嫂死了的消息时, 仍说出了这样的话, “不早不迟, 偏偏要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祥林嫂这个不幸的女人, 在他眼中是不祥的, 是死有余辜的。并且连死都没有选个合适的时候, 死在新旧交替时, 死在大家新年祈福时, 没有人会因为她的死而有丝毫的变化的, 只不过在人们的茶余饭后的闲谈中少了谈资罢了。新年是照例要过的, 祝例要送的, 但这一切都不包括祥林嫂在内, 因为她已经死了。

二、如何从整体上看待鲁四老爷这个次要人物

黑格尔说, 人物性格“必须是一个得到定性的形象, 而在这种具有定性的状况里必须具有一种一贯忠实于它自己的情致所显示的力量和坚定性, 如果一个人不是这样本身整一的, 他的复杂性格的种种不同的方面就会是一盘散沙, 毫无意义。”[4]

鲁四老爷的保守、冷漠, 就是他性格的主导方面, 描写他的性格的复杂性, 是为了反应当时所处的环境的复杂性, 因为典型性格的塑造离不开典型环境。“描写鲁四老爷的复杂性也是为了说明封建势力的罪恶不在于个别人, 主要在于残酷的思想体系。这样就从两个侧面揭露和控诉了封建思想体系的罪恶, 从而强调进行反封建的思想革命的重要性与迫切性。”[5]以上, 我们以鲁四老爷为例分析了次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他对主要人物命运发展的影响。

三、如何正确把握次要人物

1、正确分析次要人物的身份、地位、阶级属性

一个人的性格的形成, 离不开周围的环境, 和他所属的阶级, 我们现在不讲阶级, 那就联系他所属的阶层, 他受到的教育是什么样的, 周围的集体又是什么样的, 那么在他的言行中都会或多或少的表现出来的。因为他会不由自主的代表他的那个阶层说话, 并且会按照本阶层的标准来衡量一个人行为的是非对错的。

2、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相结合

分析主要人物时穿插次要人物的分析。使得次要人物也活跃起来, 在主要人物的活动轨迹, 命运变迁中发挥他应有的作用。无论是陪衬主要人物, 还是推动情节发展, 都离不开次要人物。他们的一举一动, 一颦一笑, 都很重要, 都是我们要分析到的。一句话, 就是完整把握次要人物的独特的“这一个”。

3、设置悬念

悬念的设置, 包括教师课前准备的相关问题和学生预习时想到的问题。在正式讲课前, 列出这些问题, 请学生在阅读小说时思考。帮助学生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有句话说, 不会提问学生的不是好学生。那么, 不会设问的老师也就不是好老师了。我们要把握学生的心理, 使得我们教授的内容, 迎合他们的期待视野。激发他们对语文知识的渴求, 帮助他们实现与作品中的人物对话, 与作者对话, 心理得到满足, 感情上才会更进一层, 收获也会更多一些。

四、小结

次要人物的地位以及他们和主要人物的关系, 和文章主题, 以及思想内容的关系都非常的紧密, 我们在教学中理应从整体上把握, 不能忽视了对他们的分析。既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 也不要把它上成历史课。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把握好“度”的问题, 使语文学科既体现综合性又有它本身的学科特色。

教学相长, 语文学科的发展有待各位从事语文教学的同仁的不懈努力, 我在此仅以次要人物为例, 谈一下我个人的浅薄看法, 希望我们大家再接再厉, 使语文课焕发出无穷魅力, 更加吸引学生参与到语文教学中, 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使学生爱上语文课, 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摘要:一篇小说的成功之处, 既离不开一、二个主要人物的成功塑造, 也同样离不开次要人物在烘托主要人物的塑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次要人物虽然处于从属地位, 但也有共同的要求:即独立的, 完整的, 有生命的艺术形象。因而, 我们在教与学的实践当中, 对于次要人物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尽可能做到全面分析, 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使教与学更好的结合起来。

关键词:次要人物,重要作用,全面分析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选,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4页[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

[2]杜一白, 《鲁迅的写作艺术》第78页[M], 辽宁,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85。

[3]史志谨, 《鲁迅小说解读》第379页[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4]黑格尔, 《美学》第1卷第298页[M], 转引自范伯群, 曾华鹏合著《鲁迅小说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

鲁迅小说人物取名艺术摭谈 篇3

【关键词】鲁迅小说;取名艺术;人物形象

翻开《呐喊》与《彷徨》,琳琅满目的取名艺术堪称一绝。其技法之奇妙,境界之高超,叫人神驰。促人深思,值得好好揣摩。

一、取名贴合职业、地位、境遇

先生无论是写叱咤风云的豪杰,还是写卑躬屈膝的小农,他都能根据人物的出身、地位等特点,给他们按上一个恰到好处的名字。剥削阶级中的王子公孙、深闺粉黛,取名总不肯含糊。他们总是穷于心智,往往把名字取得相当晦涩,以卖弄炫耀为能事。而相比之下,饱受饥寒的底层劳动者,由于连身家性命都难苟全,取名自然也就显得很随意,再加上当时劳动人民文化程度有限,取名大都通俗易叫。如《祝福》中的祥林嫂,本是一个在鄙视和凌辱中苟延残喘的苦命妇女,无坚实的背景,无显赫的身份,只能任人宰割。她嫁了人后,原先叫什么已显得不重要了,只能卑微地嫁鸡随鸡姓,嫁狗随狗名。祥林嫂就是她嫁给了祥林后大家才这般叫她的,这名字叫开后便形成了锁身的金箍,一辈子也摘不掉。即使丈夫死去,只要不再醮,周围人就不会改变对她的称呼,妇女命运的悲苦和地位的低下可见一斑。妇女们只要是嫁了人,一切都成了人家的附庸,从肉体到精神直至名字。类似的还有柳妈、卫老婆子等。此外,华老栓、赵白眼、杨二嫂、邹七嫂……这些名字既是对他们社会形象的一种裁定,也寄寓着作者的几分同情、几丝愤懑。相反的,那些剥削阶级的达官贵人、风流雅士们,对于名字这招牌谁也不会含糊,什么名呀、字呀、号呀,取了一大堆,真可谓花样翻新。小说《高老夫子》中,读者能看到贤良女学校的教务长不仅有“万瑶圃”这么精致考究的名字,而且还有“玉皇香案吏”这样风流清雅的别号。根据这不同寻俗的名号,一个颇具些文墨气息、孤芳自赏之余又会向人煽情卖弄的人物形象便神气活现地站在了读者面前。至于何道统、卜薇圆、赵贵翁、高尔础之类的名衔,不言自明,让人一看就知道他们都是些高冠博带者,向来以卓而不群自居。这类人的名字或霸气十足或道貌岸然,但无论如何别出心裁,都掩盖不住他们灵魂的空虚、品行的卑劣。这类让人看了生厌的名字同平民大众乡风扑面的名字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二、命名反映民俗风情、地域特色

鲁迅属于华夏民族,他的小说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剂催人猛醒的良药。他用手中的如椽大笔去洞烛大千,鞭挞着愚昧,指引着新生。这就决定了他所刻画的对象必定是中国民众的喜怒哀乐、聚散情仇,而真实地再现地方特色即是达到这个拯救目标的一个途径。鲁迅作品中一些名字所散发出来的淳朴的乡风美、无邪的人性美很值得玩味。像六一公公、八三、阿发、阿昭等等,一听就知道是江浙一带底层劳动人民的名字。阿发、阿顺这类名字还透露出这样一些信息:在旧社会,由于广大农民没有多少文化又颇受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因而给孩子取名字时偏求富贵吉利,总不离什么顺发祥贵之类的内容。似乎通过一个称心如意的名字,便可以一帆风顺、发福生财了。而“阿”字,则是江浙一带人名的特色,宛如一个词的词根,不可或缺。另外,如九斤老太、七斤嫂、六斤等名字也都极具地域气息,当地的习俗是,凡女人生下孩子,多喜欢用杆秤称了重量,趁机讨个方便与吉利,用斤数当作名字。由此可知,那喋喋不休、满口“一代不如一代”的九斤老太,生下来应是九斤,八三自然是八斤三两。这些名字多么饶有风趣,同乌蓬船、旧毡帽、咸亨酒店一样,多么富有绍兴味啊!

三、寄寓褒贬评价、体现爱憎情感

给笔下的人物取名还寄寓着先生的褒贬扬抑,体现着强烈的爱憎情感,这也是一道很值得琢磨的风景。对血沃中华的革命志士的顶礼,对虚伪狡诈的学术骗子的讥讽,都能在各式各样的名字中得以体现。如《药》里那位在寂寞里奔驰的反清勇士夏瑜,读者当然明白这个人物形象是以革命志士秋瑾为原型的,之所以取名为夏瑜,是用了暗示对映的方法,夏对秋,瑜对瑾,既有艺术手法的机智,又包含颂扬的敬意。怀瑾握瑜,即是一种高风亮节的胸襟气度!革命党人的冰清玉洁、不屈不挠也被很到位地暗示出来了。颇具讽刺效果的一个名字当属《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这家伙满口仁义道德,腹内则藏污纳垢,论品行肮脏龌龊,论才能不学无术,论思想保守倒退,是一个十足的复古派。这个擅长招摇撞骗的家伙,在报上撰文大谈什么中华国民都有“整理国史之义务”,其观念之腐朽和癖性之冥顽暴露无遗。然而这等货色,居然也能鹜趋时髦,恬不知耻地改名叫作高尔础,还煞有介事地解释:“骤慕俄国文豪高君尔基之为人,因改字尔础,以示景仰之意。”这寡廉鲜耻的勾当,简直叫人哭笑不得。先生几笔下来,让人真真切切地看清了他的文痞本质。《肥皂》里的四铭,读来更叫人恶心。四铭者,牢记礼义廉耻也,可是这个道貌岸然满腹淫邪的家伙,无一时一处不在想入非非,何礼何义?何廉何耻?人面兽心的无赖本质真辜负了这个名字。老婆的一顿抢白,不仅使他羞愧难当,更是揭掉了他的画皮,直戳其丑陋的魂魄,叫其穷形尽相。

四、次要人物也力求一笔传神

在作品中,有些跑龙套的人物本微不足道,但即使对于这类人物的名字,先生也绝不草率从事。《明天》中的何小仙,即是一例。这个名字被作者拿捏得相当恰当传神,此人实属一介江湖庸医,望闻问切一窍不通,膏散丹丸十药九假,装腔作势有术,祛病除灾无方。且很会卖弄玄虚,轻则图人钱财,重则害人性命。取名“小仙”,其实无任何真才实学,意在美化自己乃半仙之体,介乎人神之间。这种伎俩被先生批驳得体无完肤,任你如何煞费苦心地披上保护色来坑蒙拐骗,总也逃不脱读者的法眼。还有《高老夫子》中的那位女校长何万淑贞,虽然在文中并未出场,可这个有特点的名字总叫人过目难忘。淑贞,这是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最高要求,德性要贤淑,节操要贞烈,这与她作为专门培养贤妻良母的学校的校长身份是相当一致的。同时又在名字前加上一个“何”字,表明这是冠以夫姓。这是一个多么中规中矩的名字啊!那个时代,妇女在自己的名字前缀上夫姓,就算是有了人格和精神的双重归宿,这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依赖。而至于一般的农家妇女,则连这种待遇也没有,嫁出去后干脆删繁就简,叫个“某某氏”就伴随终身了。这习俗似乎就是铁打的定律,几千年也摇撼不得,真是法力无边!

五、诨号传神,表达对小人物的怜惜

鲁迅小说中几个人物的生命意义 篇4

萧红一次对聂绀弩谈起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的人物形象时说;‚有的也曾经是自觉的知识分子,但处境却压迫着他,使他变成听天由命不知怎好,也无论怎样都好的人了。这就比别人更可悲。‛鲁迅在小说中的确写出了这样的一些知识分子,然而正是通过这些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愤怒的感情,写出了他们的灵魂,揭示了这些知识分子生命的意义:从辛亥革命到‚五四‛前后中国社会的生活现实是怎样吞噬那些善良的、脆弱的知识分子的灵魂。

一、魏连殳的孤独

1鲁迅在论及陀思妥夫斯基的《穷人〃小引》中说:‚显示灵魂的深者,每要被人看作心理学家;尤其是陀思妥夫斯基那样的作者。他写人物,几乎无须描写外貌,只要以语气、声音。就不独将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便是面目和身体也表示着。又因为显示着灵魂的深,所以一读那作品,便令人发生精神的变化。灵魂的深处并不平安,敢于正视现实的本来就不多,更何况写出?‛这就是说,你要写出人物的灵魂,首先你要敢于正视现实,也就是要敢于正视人物的灵魂深处所能揭示的现实。鲁迅所创造的人物,其灵魂之深,也如陀思妥夫斯基那样来拷问人物,《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就是这样的人物之一。作者在《孤独者》中通过第一人称的‚我‛在和魏连殳的几次相见中,见到魏连殳命运的变化,都显示着人物灵魂的变化,也无处不显示人物灵魂在控诉!

被称为‚吃洋教‛的魏连殳因为继祖母死了,他到S城寒石山奔丧,那些族长、近房、祖母的亲丁,闲人等都看一看这个出外游学的洋学生,从村人看来,‚他却是一个异类‛,而且带着挑衅,看他是否会遵守一切习俗,谁知令人有些失望的他全应承‚照办‛,但却是对愚昧顽固者的一次嘲弄。作者简略地描写这个‚孤独者‛的外形:‚原来他是一个短小消瘦的人,长方脸,蓬松的头发和浓密的须眉占了脸的小半,只见两眼在黑气里发光‛这就是一个生性孤傲性格的人物形象。

但魏连殳却热心爱管别人的‚闲事‛。他也热爱他的祖母。他的孤傲是对世俗的嫉视。这些性格上的矛盾,也就铸成孤独者的命运。魏连殳性格的形成,也正是他经过辛亥革命失败以后社会所带给他对人生的失望。-----这不正是我们所熟悉的范爱农的一个侧面吗?而且在寒石山奔丧时的魏连殳从形象的描写和细节的处理,如全部接受世俗的安排,也正是鲁迅自身所经历的。当然,一个作家总是写他熟悉的人和事。因为作者的作品正是对现实生活的概括。正如别林斯基说的‚在一位具有真正才能的人写来,每个人物都是典型,每一个典型对于读者都是似曾相识的不相识者。‛所以‚似曾相识的‛,但又毕竟不是生活中的范爱农,而是文学形象的魏连殳。

文学作品的典型性格,必须通过人物性格中对生活细节的描写,不能仅凭作者理性的叙述的,魏连殳的性格在细节描写方面是紧密结合人物的整体,如他对祖母丧事的一切照办:跪拜、为死者穿衣使旁观者不觉叹服。作者在‚显示灵魂之深者‛,有如下的描写:‚他坐在草荐上沉思,忽然他流下泪来,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了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嚎叫,惨伤里夹着愤怒和悲哀。‛这是一个生活在沙漠中的孤独者的长嚎,是一个受了重创的灵魂的嚎哭;鲁迅不只一次地说过,自己受了伤默默地舔干自己的伤口。在.《过客》中那过客说‚可恨的是我的脚早已经走破了,有许多伤,流了许多血…因此,我的血不够了;我要喝些血。我只有喝些水来补充我的血。‛—2—鲁迅在《致赵其文》信中说:‚过客是明知前面是坟而偏要走,就是反抗绝望,因为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难,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信是写于1925年4月11日,而《孤独者》创作于同年10月。都是鲁迅同一心情时写的——魏连殳就是只能喝些水代替血的一个‚过客‛,他在寒石山将祖母遗物焚毁或送给女工,周围人阻挡不住,这些在他眼中不过是‚无物之阵‛,而他也明白自己的举动只是在作绝望的反抗而已。事实上他更明白自己的举动只是在作绝望的反抗而已。事实上他更明白交锋者其实不过是‚一切颓然倒地;——然而只有一件外套,其中无物‛。——他是在‚无物之阵‛中作战,这自然

是人生最大的寂寞,最大的孤独。

说魏连殳‚虽是素性这么冷‛,这‚冷‛恰恰是他内心‚热‛的折射。他的孤代表孤傲,正因为他失望于人生的‚热”,这才显得‚冷‛。如他一见房东的两个孩子,‚却再不像平时那样冷冷的了,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宝贵‛。一听孩子病了,‚竟急得他脸上的黑气愈见其黑了‛。他深信‚孩子总是好的,他们全是天真‛;孩子本来并不坏,是后来环境教坏的,所以他的‚冷‛是对现实人生的冷,而不是对未来的绝望。所以对于纯真的孩子的爱,表达他对到处污染了的‚大人‛社会的憎。但是魏连殳没能抗击得了霸道主义和市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社会势力这就注定了魏连殳自身的不幸的命运。他毕竟是觉醒了的知识分子,所以他更痛苦,可他并不甘心,他斗争、挣扎;使他成为一个赤膊上阵的孤军,结果是全身受了重创而退下阵来。未来在哪里?结果在现实逼迫下,它选择了末路:以生命作赌注去孤注一掷。结局自然是以他生命为代价,换来了揭露那些在中国最适于生存的市侩主义的真面目,这就是在他信中写的:‚你大约还记得我旧时的客厅里……现在我还用这客厅。这里有新的宾客,新的馈赠,新的颂扬,新的钻营,新的磕头和打躬,新的打牌和猜拳,新的冷眼和恶心,新的去眼和吐血……‛——他企图嘲弄他的敌人,作为一种报复手段,一旦发觉最大受嘲弄的原来是自己时,从此他对人类都敌视了,他成了真正的‚孤独者‛他真的‚心死‛了。他开始叫房东为‚老东西‛也捉弄孩子向他磕头;为了给他们一块糖,也可以要他们装狗叫。——这是作者含着泪在拷问人的灵魂。

从魏连殳当上什么师长‚顾问‛时刻开始也就是他的生命已到了绝路时的回光返照;其实他内心的哀痛也正如范爱农给鲁迅信中写的:‚盖我辈生成傲骨,未能随波逐流,惟死而己端无生理。‛但可悲的是,范爱农落水而死。瞧他穿着师长顾问的不知什么军级的军装和品级‚很不妥贴地躺着‛。对死者最大的嘲讽是‚腰边放一柄纸糊的指挥刀——魏连殳是挥舞着纸糊的指挥刀躺倒进棺材里去的。‛‚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创痛酷烈,本味何能如?”——这是鲁迅在一篇散文《墓碣文》中说的,魏连殳也正是为此‚抉心自食‛真到死亡。那么,他也能那

样坐起来‚口唇不动,然而说——,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吗?他活着时也曾‚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那就是他‚成尘‛的时刻。而留在人间的声音:‚隐约像是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着愤怒和悲哀。‛这是孤独者魏连殳真正的声音:在现实的绝望中的发自灵魂深处的声音。我们读着小说,不能不毛骨惊然,作为一个具有尊严的人,能如此生存吗?……我想,鲁迅的本意,也是热切地希望着这样时代应该和魏连殳一同装进棺木里,然而……

二、《伤逝》的手记

《伤逝》是以描写涓生和子君这两个人物的遭遇而震撼人们的心灵的。

《伤逝》是鲁迅小说中具有特殊风格的一篇。虽然也用第一人称,但是直接以主人翁的‚手记‛来写自己的心迹。他有时委婉精细,拨动读者的心弦;有时又如此激越、哀伤声声扣住读者的感情。那种人物内心抒发的情愫,达到了诗的境界。将涓生和子君的灵魂赤裸裸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为子君哀悼,为子君而悲愤。

《伤逝》开始就有一段极其沉痛的内心独白,这是涓生失去子君一年后重又回到原来会馆的空屋后的一段痛苦、悔恨的回忆;一年的时间,这在涓生的悔恨中几乎是隔了一个世纪。

涓生和子君生活的年代比吕纬甫和魏连殳要晚一个时期,他们是经过五四运动的冲击接受了新的思想的洗礼的青年知识分子。此刻,在悔恨地回忆往事,想到那过去似乎很遥远,但一旦回忆,又如在眼前:蓦然,她的鞋声近来了,一步响于一步,迎出去时,却已……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

就这样涓生和子君开始了共同生活的幸福时刻。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中,写五四运动从冲破旧礼教而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小说是不少的。由于作者正视现实的深度和敢于正视的勇气不同他所择取的人生也是不同的。鲁迅在评论冯沅君的小说集《卷施》时说:‚实在是五四运动直后,将毅然和传统战斗,而又怕敢毅然和传统战斗,遂不得不复活其‘缠绵悱恻之情’的青年们的真实写照。和为

‘艺术而艺术’的作品中的主角,或夸耀其颓唐,或炫鬻其才绪,是截然两样的,然而也可以复归于平安。‛但是,《伤逝》和《卷施》也是截然不同的,涓生和子君的‚缠绵悱恻‛却是在谈伊孛生、泰戈尔、雪莱,谈家庭专制和打破旧习惯。这注定了主人翁的命运是不会‚复归平安‛的。因为五四运动的激浪,在中国这一社会所起的影响,毕竟不如法国大革命这样资产阶级革命的彻底它如惊蛰时的一阵响雷,惊醒了沉睡中的蛰居者。但只是早春天气,春寒陡峭,有时会比严冬残酷的,一阵寒流袭来,会冻死刚出土的幼苗,这就是涓生和子君爱情的结局。当涓生终于收到工作单位的解雇通知时他写道:外来的打击其实倒是振作了我们的新精神。局里的生活,原如鸟贩子手里的禽鸟一般……趁我还未忘却了我的翅子的扇动。

其实,这只是他自我安慰的幻想,但他的内心是空虚和惶惑的。涓生内心的惶惑使他预感到等待着的并非是睛空蓝天下可以翱翔的自由世界,而是风暴雨雪。这不过是一个脆弱心灵的自我解嘲。涓生的外来打击,件随着他性格的发展,从生活上的无法维持到他们共同生活中所反映的感情上的变化,从自卑感的心理反映,猜疑子君对他不如过去那样热情,菜冷了而且还不够吃。他开始责怪子君饲了油鸡,还把仅有的羊肉喂了小狗阿随,他激愤于‚自觉了我在这里的位臵:不过是叭儿狗和油鸡之间‛。这是涓生对生活现状所发的牢骚。其实是暴露出涓生渐渐地从感情上责怪发展到了从感情上开始厌弃子君了。他的自私隐隐以男子为中心的因袭思想刺伤了他和自尊,其实,是涓生的灵魂深处已经从一个要‚破坏封建专制‛的战斗者的虚幻的自我扩张,逐渐被他庸俗的灵魂占了上风;自我扩张的巨人,在现实风雨面前,成了行动的侏儒。于是,在他的‚抗议‛下,伴随着子君的最后的寂寞寄托的油鸡成了菜肴,阿随也‚终于是用包袱蒙着头,由我带到西郊去放掉了,还要追上来,便推在一个并不很深的土坑里‛。他先还感到子君的凄凉和寂寞。但以后,他终于把子君的存在也如油鸡和阿随等同了。他也在策划要把子君如同阿随一样的放掉了。所不同的,阿随是用包袱蒙上头的,而‚蒙‛子君的,仍是他的一套虚伪的人生道理。知识分子的自私,却又要在他自己的怯懦的行为上作华

丽的辩解,看起来似乎在安慰自己,实际是掩饰着对爱情的可耻的背叛。

我终于从她言行上看出,她大概已经认定我是一个忍心的人。其实,我一个人……但子君的识见却似乎只是浅薄起来,竟至于连这一点也想不到了。

当然,他是在推卸责任,寻找遁词‚大半倒是为了她‛,这不正说出了子君的价值与阿随等同?还说子君‚浅薄‛,他不知道子君把一生都交给他作了最大牺牲吗?在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的笔下,如此深刻地揭示着人物的灵魂。此后,每一段独白,都成了对涓生灵魂的鞭挞现实生活的真实,决定了这种人物的必然结局。

涓生的自私逐渐发展到从精神上对子君的背叛和行动上的躲避了:‚我终于在通俗图书馆里觅得了我的天堂‛,因为那里有炉子可以取暖;可是子君呢?就只能独自一人凄惨地在期待着什么呢?她的精神寄托原来是她的炽热的,真挚的爱情,此刻也已经如炉火熄灭一样,这空气比原来无火更为寒冷。终于,涓生对子君的爱,已经成了他市侩哲学的考验,他说:‚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于是他要摆脱曾经同战斗、共患难、全身心爱着他的同伴。‚世界上并非没有为了奋斗者而开的活路;我也未忘却翅子的扇动,虽然比先前已经颓唐得多……‛这种罗亭式的呓语,只是起到了麻痹自己灵魂的作用,终于他残忍地向子君宣布:‚我已经不爱你了!‛而且更冷酷、更卑鄙地说:‚但这时于你倒好得多,因为你更可以毫无挂念地做事……那么,对被他骗去的一个少女纯洁的爱情呢?伟大的鲁迅,对于子君的反应作了一段震撼心灵的描写:我同时预期着大的变故的到来,然而只有沉默。她脸色陡然变成灰黄,死了似的……但只在空中寻求,恐怖地回避着我的眼。

如此深切地来描写子君受到致命打击时的心灵瞬息变化。这是作者把一受损害的女性的灵魂升华到了美学的更高境界。因为子君毕竟是强者,她没有恳求涓生把她留下,她的选择是随父亲走了,她也知道她的回去,意味着走向死亡。她已经不再愿意敬活了,她以最大的轻蔑默默无言地离开了涓生,仍然是实践了她最初毅然地离开父亲来

到爱人身边一样的决心:‚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权利?‛鲁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五四时期觉醒了的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女性。——即使是死也光明磊落。

鲁迅在创作《伤逝》之前,曾作过一篇《娜拉走向怎样》的演说,他说易卜生是诗人,他只是在做诗。娜拉走后怎样?是堕落还是回来。他都未解答。但是鲁迅却作了解答:‚因为如果是一匹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倘使已关得麻痹了翅子,忘却了飞翔,也诚然是无路可走。还有一条就是饿死了‛。就在这篇学说发表两年后,鲁迅便创作了《伤逝》这就表明鲁迅早就在深思这样一个问题。但《伤逝》是出现在中国土壤上的一朵奇葩。他构思一对受‚五四‛洗礼后的恋人的爱情故事的设想,酝酿已久。不是以为表述的方法不同,去胡猜出的什么内在思想的寄寓之类的无聊‚索隐‛——它以子君的结局,对现实社会提出强烈的控诉,从而塑造子君这一坚强的性格,无疑比《玩偶之家》中娜拉要实在得多,应该说,鲁迅的《伤逝》也是诗,是一首‚忧愤深广‛的叙事诗。他没有易卜生的浪漫气息,它是现实主义的诗篇。鲁迅在他的谈活中说:‚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而现实主义作家,他无权违反现实的真实;他不但惊醒了一个做梦者,而是指出了梦醒后的出路:如果社会不改变,那只有这样一条‚伤逝‛的路,做梦人终究要从梦中醒来的。子君第一次梦醒时,她是多么勇敢地走出叔子家门,寻求爱情的幸福,但是她的勇敢带着幼稚的冲动。她真的相信:‚我是我自己的‛。但这第一步的抉择,作为一个女性要比一个男子接受女性爱的勇气不知要大多少倍。她首先要战胜自己头脑中旧的礼教思想,其次要面向社会上迎面而来的各种恶意挑战。这非要有‚背水一战‛的决心不可:退路已经没有了。因此她对周围的敌意的袭来,承受的勇气要比涓生多得多;涓生对路人敌意的、猥亵的眼袭来时感到全身瑟缩,但子君却‚坦然如入无人之境‛。

但是‚安宁和幸福是要凝固的‛这‚凝固‛对子君来说,似乎已到了幸福的终点了;饲油鸡、养小狗阿随,人也渐渐地胖了:这‚凝

固‛也终究会使一个战斗者渐渐蜕变为小市民。但她还不可能发觉这‚幸福‛只是一种假象,不过是又进入另一个梦境罢了。沙漠上怎能栽培玫瑰?何况她不过只是一头出笼的小鸟,外面等待着的是鹰和猫,更有无情的风暴。果然,当她第二次梦醒时,她突然发觉,爱情和幸福已经像一座糖塔似的渐渐地融化了,直至荡然无存,她清醒于幻想的破灭。这倒反而使她镇静了,她走了,还为涓生留下仅有的生活必须的食物和仅有的几个钱,就是没有留下一句话——这证明作者在创作子君这个人物时是深入了人物的灵魂深处。这一笔重重的一鞭,重重地打在涓生的心灵上。今后,她自然是走向死亡。可是苟活者涓生呢?他只能说:‚我活着我总得向新的生路跨出去,那第一步——却不过是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然而,读《伤逝》不能忽略的是作者作为主人翁的‚手记‛形式出现的,它的‚第一人称‛是主人翁的内心独白,不是作者‚第一个称‛从旁冷静的分析,因此,这独白本身就是人物的精神状态的再现。他的责怪子君的套话,无非是他想推卸责任时的一种遁词。可我们有些评论者,甚至后来拍成电影的编导,正面地去理解涓生手记的一些为自己开脱的话,而把涓生说成比子君清醒,这都是没有读懂《伤逝》的‚涓生手记‛的落脚点。鲁迅操的这把人生的解剖刀,通过‚涓生手记‛,深深入扣地层层地解剖着涓生和子君的灵魂。——现实主义作家是通过人物性格来诉诸读者的,而不是说教。

参考书目:《萧红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穷人〃小引》作者:陀思妥夫斯基 《野草〃这样的战士》作者:鲁迅 《墓碣文》作者: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 篇5

在小说中,总少不了人物语言的对白描叙。它既是作文的语言表达方式之一,又是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思想情感的必要手段之一。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在人物语言描叙方面独具个性.用了重复对白来刻画人物,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一、祥林嫂自语

命运多舛的祥林嫂自从死了前夫,便到鲁镇“打工”,谁知又被婆家抓了回去再嫁到贺家。然而,不幸再次降临到她的头上,贺老六得伤寒死了,两岁的儿子又被狼“衔了去”。于是她再次来到鲁镇,在没有任何人的要求下,她就打开了话匣子,“我真傻,真的……可怜他手里还紧紧地捏着那只小篮……”这是她开始向人倾述时,声音也呜咽,说不出成句的话来了。第二次,她全不理会别人变了音调的称呼和冷冷的笑容,只是直着眼,给别人讲述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根本不管别人爱听不爱听,“我真傻,真的……可怜他手里还紧紧地捏着那只小篮……”仍然是淌下眼泪,声音也呜咽了。可当她第三次开口向人要说“我真傻,真的”时,别人马上打断她的话头,替她说下面的故事,接着都烦厌地走开了。祥林嫂为什幺几乎是用一样的语句来讲述自己失子的悲惨故事呢?从这三次重复的独白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个爱子之深、失子之痛的母亲的情怀,同时也不难看到当一个妇女,在受到接二连三的精神打击之后,心里防线的崩溃,思想情感的脆弱,没有了希望,没有了寄托,只是沉湎于过去那难以忘怀的楚痛之中,满脑子里就这一件事,一见到人就像录音机一样把早已录制好了的片断放给别人听。由此可见,祥林嫂从第二次来鲁镇起一直都是处于麻木的精神状态之中,没有走出悲痛的阴影。她的人生悲剧缘由也就在于此了。固然,我们可以说祥林嫂的悲惨结局是封建礼教所致,但就她本人的个性而言,是不是也有那幺一点缺陷?

二、四叔的含糊

鲁四老爷,对这一人物在小说中作者着墨不多,只轻描淡写地交代了他的书房、他的几次皱眉,还有私下里告诫四婶不准祥林嫂参与祭祀,但作为一个写作高手并没有忘记小说的要素之一——刻画人物,用语言最妙。于是就出现了经典性的个性语言:当有人报告说,祥林嫂是被两个山里人和一个不认识、一个就是卫老婆子绑架走了时,他说了四个字,“可恶!然而……”“可恶”是指这伙人的绑架行为,简直是强盗,不知礼仪,败坏鲁家的门风,至少说也该给有点威望的四爷打声招呼或者说光明正大地来要人,何必这样的粗暴无礼?但一想到祥林嫂是背着婆家逃跑出来的,也有违背“妇道”之嫌,婆家人捉她回去,也是情理之中的,所以一个“然而”就原谅了他们的粗暴无礼。从“无礼”到“有礼”的这个过程,仅这四个字就把它的逻辑讲通顺了。接着,卫老婆子亲自出马来鲁家释疑,四叔第一句话就是“可恶!”,见对她的不满情绪:你是个中人,隐瞒实情不说,连个照面都不打,还帮着别人暗暗地劫走我家的佣人,闹得沸反盈天的,这成什幺体统?但当卫老婆子把情况一说,把罪一认,把证一保,嚯,四叔立即释然,又一个“然而”就心平气和了,也认为卫老婆子合“礼”,几乎把一个两面讨乖而又得利的滑头,当成了一个大好人了。这合哪样的“理学”?鲁迅先生就用这四个字,时合时散地运用到四叔身上,一下子就把一个封建遗老冷酷、自私、伪善的面孔揭开了,语言是多幺的精炼而有力啊!

三、四婶的呵斥

浅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篇6

摘 要: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受封建教育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以孔乙己、陈士成为代表;二是具有进步要求和变革愿望的现代知识分子,以吕纬甫、魏连殳等为代表;三是“五四”后追求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知识青年,以子君和涓生等为代表。通过对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写知识分子的弱点和缺点,批评他们,和写贫苦农民一样也是出于同情,是希望他们克服这些弱点和缺点,以便更好地担当起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

Summary:The novels written by Lu Xun in the image of the intellectual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First,the intellectnals were poisoned by the feudal education system,such as Kong Yiji and Chen Shicheng;Second,the modern intellectuals who had a desire to make progress and chang the requirements,such as Lv Weifu and Wei Lianshu;Third,the young personality who pursued the bourgeois of liberation after “5.4”Movement,such as Zi Jun and Juan Sheng and so on.We can see that Mr Lu wrote the weaknesse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intellectnals that were written in Lu Xu’s novels by analysing and researching the characters.Lu Xun criticized and sympathized the intellectuals ,the same as farmers.Lu Xu wished they could overcome these weaknesses and shortcomings in order to assume their mission given by history.关键词:鲁迅

小说

知识分子

形象

Key words: Lu Xun novel intellectuals figure

浅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目 录

摘要..........................................................................................................2 关键词…………….………………………….…………...….……….….2 引言............................................................................................................4

一、本文阐述的背景..…...…………...……….....…………......……..…4

二、鲁迅小说中三类知识分子形象….....................………............……5

三、鲁迅对知识分子的态度....................................................................8

四、鲁迅小说知识分子形象揭示的社会意义........................................11 结语……………………………………….......……………..….............13 参考文献……………………………………..…………………………14

浅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知识分子在社会结构中并不是一个单独的阶级。在旧社会,由于他们的经济状况和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有本身就是统治阶级或极力为统治阶级效劳的知识分子,有靠自己的劳动自食其力的知识分子,也有被压迫被剥削的知识分子。本身就是剥削阶级的知识分子是少数,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和劳苦大众一样处在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他们也是被侮辱与被伤害者,虽然由于知识分子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处于较劳苦大众稍好的状况,但是,也由于他们思想活跃,反应敏感,统治阶级对他们的思想统治和政治压迫就较之一般群众为烈。而知识分子对所遭迫害又感受格外深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更多感到精神上的痛苦。塑造他们的形象,表现他们的生活,正可以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来刻画“病态社会”,让人们看到这些被压迫和被剥削者的痛苦和不幸。

鲁迅先生的小说中,主要塑造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而鲁迅先生写知识分子的弱点和缺点,批评他们,和写贫苦农民一样也是出于同情,是希望他们克服这些弱点和缺点,以便更好地担当起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

一、本文阐述的背景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主要塑造了两类人物形象,一类是辗转于社会底层,受尽压迫和蹂躏的贫苦农民,另一类则是命途 3 多舛,穷愁潦倒的知识分子。作者对这两类人物的态度本来是十分清楚的,即认为他们都是“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对他们的悲惨遭遇寄予了深刻的同情;与此同时,也看到他们身上存在的这样那样的弱点、缺点,对他们作了诚恳的并且也是深刻的批判,希望他们能够摆脱现状,奋发努力地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对于知识分子形象,鲁迅刻画他们,就是要指出知识分子必须彻底改造,努力和工农群众相结合。作者对他们的态度虽有同情,但主要是批评。这种看法是否正确理解了作者的创作意图?是否符合鲁迅作品的实际呢?本文试图把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按照类型进行分类,通过人物形象的归纳分析,了解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态度以及人物形象背后的社会意义。

二、鲁迅小说中的三类知识分子形象

在鲁迅的小说中,真正以表现知识分子生活为主题的作品有《孔乙己》、《白光》、《幸福的家庭》、《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等。在这些作品中,鲁迅主要塑造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虽由于所受教育和自身经历各不相同,生活和结局很不一样,但他们的命运大致相同,几乎都十分凄苦,在贫病和屈辱中悲惨死去的亦有其人。第一类:封建祭品型。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和《白光》中的陈士成是同一类型的知识分子。他们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辈子受“八股取士”的毒害,4 完全是旧式知识分子。孔乙己终因养活不了自己而沦为窃贼,最后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在人们的笑声中悄然地离开了人生的舞台。陈士成这个连续考了十六次都未考中的老童生,也在“金榜题名”的幻想中耗尽了青春,以至精神完全失常,在想象中的财宝的白光的引诱下淹死在河里。

第二类:苟延残喘、自暴自弃型。

《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和《孤独者》中的魏连殳是这一类型的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们既受过封建教育的熏陶,又受过资产阶级教育的影响,他们对封建礼教制度具有反叛精神,曾经在不同程度上对封建势力作过斗争。但是,他们都比较脆弱,缺少韧性,终于被封建黑暗势力打垮,压碎。吕纬甫和魏连殳作为辛亥革命退潮后的个性主义者,他们“敏捷精悍”、“傲骨嶙峋”,因破除迷信“拔掉神像的胡子”,辩论“改革中国的办法”与人打架,甚至被作为“吃洋教”的“新党”而受人排斥。现在却变得“迂腐”和“孤独”,进而在灰色的生活中沉沦。第三类:无可奈何型。

《伤逝》中的子君、涓生诞生在“五四”运动的大潮中,一开始就受到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洗礼,在新的形势下,以大无畏的精神向封建礼教冲击,追求着幸福的生活。但是,黑暗势力和现实环境终于压倒了他们的反抗和追求,给予他们的是毫不留情的打击。子君是 5 不得不回到她曾经勇敢地出走的家庭,最后是带着无限的凄怨悄然死去,走进了“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涓生虽然想奋翅高飞,也不过是寄希望于渺茫之中,到头来只落得悲哀和悔恨,饱尝这人生的可悲。鲁迅在自己的作品中用这么多的篇幅来描写知识分子,对他们的痛苦生活和不幸的命运表现出极大的关心,决非出于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就鲁迅进行小说创作的前前后后,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资产阶级所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导致了清王朝的覆灭,但它没有触动旧社会的根基,原有的社会问题并没有解决。即如孔乙己的生活出路问题,科举制的废除,取仕的道路完全断绝,他们就丧失了仅有的一点支持自己活下去的力量,然而孔乙己们的悲剧命运在辛亥革命之后毕竟并未成为过去,相反,还是当时社会生活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吕纬甫和魏连殳为的生活就更说明辛亥革命之后的问题,由于他们追随过革命,思想表现过于“特异”,因而遭到旧势力的报复。子君和涓生们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遭到了失败,感到了幻灭。他们发现,生活比预想的要更复杂得多,冷酷得多。事实上,“五四”以后的中国社会,虽然受到新思想的冲击,仍到处充斥着腐败、落后、黑暗和贫困,封建势力顽固地占据着政治舞台,广大人民群众仍处在军阀专制的奴役之下,遭受着非人的待遇,知识分子在当时也是和劳动人民一道受苦受难。鲁迅正是从现实生活和社会的角度来看待知识分子问题的。他在小说创作中用和对待农民问题几乎相同的注意力来 6 对待知识分子问题,正是把知识分子生活当作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加以考察。

三、鲁迅对知识分子的态度

鲁迅对他所描写的知识分子究竟主要抱什么态度,是否如一些评论者所说的主要是批判或批评?

我们可以先考察一下鲁迅创作的用意和目的,他小说的取材“多来自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对于涓生、子君、吕纬甫、魏连殳以至孔乙己等知识分子,鲁迅以他们作为小说的主人公,正象选中了阿Q、闰土、祥林嫂、七斤等贫苦农民一样,虽然对他们也有批评,但更多的是同情。

人物形象本身最说明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在《孔乙己》中,鲁迅一方面批评孔乙己懒惰酸腐,一方面也细致刻画了孔乙己纯真善良的性格,喜欢和孩子们玩耍,用指甲蘸了酒教酒店小伙计写字,分茴香豆给孩子吃。更主要的是他写了孔乙己的孤独,被人取笑,没有社会地位,写了他不得不以最末的手段(偷窃)来苟延残喘,并因此而惨遭毒打,终至无法活下去。《白光》中的陈士成,作者对他醉心仕途,对精神世界的渺小和可鄙,作了比对孔乙己更为严厉的批评,然而作品主要是告诉人们,陈士成的悲剧根源正和孔乙己一样是万恶的科举制度。作品结尾时,有一段关于万流湖里的浮尸的描写,表面上 7 十分客观冷静,实际上显示出作者对“病态社会”的愤懑和对死者的同情。

对吕纬甫和魏连殳,鲁迅的同情就更为明显,通过他们的遭遇来揭露、抨击黑暗社会的思想也更为明确。的确,吕纬甫到了中年,已经丧失了昔日的战斗意气。曾经受过民主和科学教育的他,为了敷衍母亲,竟不辞辛劳回到故乡给已死多年的小兄弟迁葬。吕纬甫的变化除了他本身的原因外,社会客观条件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么?作品写到吕纬甫虽然消沉,仍然清醒,“深知道自己之讨厌,连自己也讨厌”,这说明他内心的痛苦和矛盾。吕纬甫一些看来显得颓唐的话,表现了对现实的不平和不满。“你看我们那时候想的事可有一件如意?”这句话往往被人忽略,其实它不仅是了解吕纬甫思想性格的重要线索,也是作品主题思想的核心——作者是要通过吕纬甫的生活变化,对黑暗社会给予无情的揭露和抨击!

《孤独者》在风格上显得格外冷峻,魏连殳的结局比吕纬甫更凄惨,更令人战栗。这是否由于作者对小说主人公作了更多更严峻的批判呢?的确,鲁迅对魏连殳用自暴自弃的方式反抗旧势力,对他把自己的灵魂裹得严严实实,对他思想中的冷气,都是不以为然的。在鲁迅看来,这并不能触动旧社会的根基,相反只能白白地消耗自己。但鲁迅写这篇作品的目的也显然不是为了批判魏连殳,而是通过对他命运的描述,愤怒控诉当时社会对知识分子的摧残和蹂躏。他有意写魏连殳吐血,苦心描绘魏连殳死后的情景,让读者看到这个刚直正派的 8 知识分子是怎样被封建社会撕碎了肉体和灵魂!“在不妥贴的衣冠中”“很不妥贴地”躺在棺材里,魏连殳至死都和当时的环境格格不入。很显然,作品提示出,魏连殳不是病死而是被人杀死的,凶手不是别人,就是他生活着的社会!鲁迅究竟要批判谁,抨击谁,不是再清楚不过吗?

至于子君和涓生,可以说无论从作品的基调和表现方式看,鲁迅都是在为他们说话,替他们控诉。子君,作为五四时期的新女性,她对封建势力的反抗,她的大胆和坚决的性格,确是证明了“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那样的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光。”她对自由的追求,对爱情的忠贞,尽管周围的人对他讥笑,她却是大无畏的。涓生在开始也真正是全身心地爱子君,他们一起“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说明他们的思想有着共同的基础。对这些,鲁迅都是赞扬的。鲁迅对子君和涓生思想性格上的弱点和缺点,批评也是很明显的。子君缺乏远大的生活理想,她在建立起小家庭之后,便用全部精力忙于烧饭做菜,忙于饲油鸡,喂阿随。她至死未悟“人必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个十分浅显的道理,涓生虽逐渐认识到生存温饱要比爱情来得迫切和实际,认识到“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但他最后抛开子君,要一个人去“开辟新的生路”,则未免有点自私。他的“悔恨和悲哀”,他的自责,正表现了作者对他的批评。从整个作品看,从人物形象提示的全部意义看,作者的意图仍然是暴露和批判黑 9 暗的社会,抨击它摧残和迫害年轻一代知识分子,而主要不在批评涓生和子君。

综观鲁迅写知识分子的作品,他对知识分子的弱点和缺点确有所揭露,有所批评,那也正象他把贫苦农民的弱点和缺点有所揭露和批判。其实,鲁迅写知识分子的弱点和缺点,批评他们,也是出于同情,是希望他们克服这些弱点和缺点,既没有偏袒,也没有夸大,态度上也不是冷嘲热讽,而是把这些弱点和缺点放在适当的位置,本着爱护的精神,分析缺点的影响,危害及历史根源,并着重通过表现知识分子的不幸,来解剖他们生活的环境——“病态社会”,使人们对这个罪恶的渊薮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四、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揭示的社会意义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都刻画得深刻生动,有相当的典型性。他们都表现了巨大的社会意义,举其大者有以下几点:

首先,他们反映了整整一个时代。一个人的思想感情与其生活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的遭遇和命运必然反映他所处的社会和时代。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从孔乙己、吕纬甫、魏连殳到子君、涓生,他们的悲欢离合,他们的喜怒哀乐,都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深深带着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运动时期中国社会的印痕。毫无疑问,在历代封建社会,只要科举制度还被作为一种控制知识分子的手段而存在,孔乙己和陈士成的悲剧就不可避免。孔乙己和陈士成的性格和遭 10 遇带有辛亥革命前后近代动荡的中国社会的特点。丁举人的淫威固然说明了封建势力的猖獗,但孔乙己们的落魄也正表明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孔乙己和陈士成实际上成为了社会的赘疣,恰好表明他们所附着的肌体已经腐败。一句话,许许多多的孔乙己们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产物,从他们可以照见当时社会生活的情形。吕纬甫和魏连殳更是如此,他们思想性格中新与旧的矛盾,反抗与失败的痛苦,正好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生动写照。吕纬甫和魏连殳的民主思想和反抗要求,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传播。我们看到,象吕纬甫,魏连殳这样一批知识分子是怎样具体地受到新思潮的影响。他们本来是应该推动中国社会向前迈进一步的。遗憾的是由于封建力量的顽固,也由于他们这样的知识分子的软弱性,中国社会经历一次小小地震后又一切恢复了原样。吕纬甫的颓唐,魏连殳的死亡,都生动地反映了当时新旧思想斗争的激烈和严酷。今天我们读这样的作品,犹如身临其境,不但主人公的痛楚使我们感同身受,更重要的是认清了一个社会。至于子君和涓生,通过他们,可以看到五四时期年轻一代和封建势力的斗争,可以看到当时的社会是怎样从各个方面把罪恶的手伸向它的叛逆者,以便最后使他们失败、屈服。毫不夸张地说,读鲁迅这些作品,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近代中国的历史,认识新旧民主革命交接时期的中国社会。

其次,作品告诉读者,不容知识分子的社会是没落的社会,折磨和摧残知识分子最厉害的是封建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他的上升阶段,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在最大限度地剥削工人创 造的剩余价值的同时,也给劳动者提供最基本的生活条件,以使劳动生产得以继续和发展。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脑力劳动者。为了鼓励知识分子进行创造,以便吸取他们脑力劳动生产的成果,甚至给予知识分子比体力劳动者略为优厚的条件。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能够发展,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原因。封建主义则不然,它实行的是专制主义,以一人或一家之利害为利害。为了维护其统治,对生产力最活跃的部分——人,采取各种各样的压制手段。特别是对待知识分子,因为他们比较有知识,能思想,这对专制独裁构成最大的威胁,统治者便采取能诱之以利禄则诱之,以把他们变成封建阶级的分子或奴才,对大多数知识分子则实行严厉的思想统治,在精神上倍加摧残和打击,在生活上把他们逼向绝路。因此,在封建主义统治下,知识分子即脑力劳动者几乎不可能有正常的生活。这样一来,封建社会的生产力也就得不到发展,长期陷于停滞状态,而社会也日趋没落。鲁迅当时写小说,着意刻画知识分子形象,表现他们的不幸遭遇和生活,是否也作过这样的分析,今日不敢断言,但从他当时对封建社会的憎恶和深刻认识,从他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精神看,他是不可能不认识到这一点的。而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更是通过人物形象真实地反映了这一点。

结 语

是的,鲁迅是伟大的。他最了解知识分子,既知道他们的长处,也知道他们的短处,既看到他们的不足,又看到他们的苦难。在鲁迅 12 看来,知识分子也和劳动人民一样,不是花鸟,有很多痛苦。在旧社会里,他们和劳动人民的处境是大体相同的。他没有在知识分子和劳动群众之间划一条鸿沟,而是认为他们“只是大众中的一个人。”了解到这一点,才能正确认识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才不至于过于强调鲁迅对知识分子的批评。

参考文献

1.沈欣《鲁迅研究新探》2005年5月研究出版社 2.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1999年9月岳麓书社 3.杜一白《鲁迅研究史稿》2000年4月辽宁大学出版社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 篇7

作者写“我”初住平桥村的一段生活, 是由许多小朋友伴“我”来游戏, 所做之事都是掘蚯蚓, 钓虾之类。双喜在这个场景中却没有露面, 当写去赵庄看戏发生波折时, 一个聪明的双喜跃然纸上。去赵庄看戏, 船, 成了一大难题。大家正为此事犯难时, 双喜便大悟似地来了个提议——夜间用八叔的大船。当“我”母亲担心夜间行船没大人陪同不安全时, 双喜便发现了事情的底细, 毅然作出了一个决定——“我写包票”。其实此事在双喜心中早已有数, 他认为:一来他与八叔的关系不一般, 要船的事没问题;二来自己和阿发、桂生都是弄潮的好手, 即便行船有个什么万一, 也能担当得起。双喜的提议使看社戏的波折发生了转机。他的包票使“我”的沉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这同时也体现了双喜是一个精明, 处事稳重的人。

双喜善于安慰人, 体现了兄长的亲切体贴。“我”因看不到铁头生夜晚翻筋斗而大失所望时, 双喜就用“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来安慰。小旦咿呀唱个不完, 老旦又终于出台唱。看戏不成, 双喜又提议回家。双喜的语言时处处体现对“我”的关心体贴, 使“我”的内心得到无比的温暖和慰藉。

夜航归来偷豆是小说中描写得特别生动的一个细节, 充分体现了一群农村孩子的聪明才智。双喜在处理偷豆事件的前后都安排得周密细致, 充分展现了他的领袖才能。偷豆之初, 双喜首先征求阿发的意见, 看偷谁家的豆, 这样一来阿发无理由拒绝偷自己家的豆。但双喜想, 如果偷阿发家的多了, 又担心阿发的娘来哭骂, 于是决定各偷了六一公公家的一大捧。用了八叔船上的盐和柴, 又分析如何应对八叔的责骂。双喜同时还为人正直、爽快, 敢于承担责任。六一公公说:“双喜, 你们这班小鬼, 昨天偷了我的豆了吧……”, 双喜回答六一公公说:“是的, 我们请客”。他毫无隐讳, 直接袒露此作为的目的。

解读鲁迅小说中的“铁屋子” 篇8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对“铁屋子”作了的具体表述:“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就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回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你对得起他们么?”在鲁迅意识中,中国就是一间如此坚固、封闭、令人窒息的黑暗的铁屋子,它绝无窗户、万难破毁,中国人的精神状态就是昏睡,而他们的命运也只有一条——闷死。在这里鲁迅的绝望很彻底,他甚至反对大嚷,因为他认为既然铁屋子万难破毁,闷死的命运便无法改变,你惊醒了几个,只能增添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倒不如从昏睡入死灭。很明显,在这里鲁迅用一个“铁屋子”来象征自己彻底的绝望,我们也可以透过这“铁屋子”窥见一个先驱者的孤独的“荒原感”:宁愿孤独地承受寂寞和痛苦,也不愿大声叫醒其他人,绝望中显出虚无和顽强。那么鲁迅产生这种荒原感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是他对中国尚是个“食人民族”的发现。这个发现要归功于《狂人日记》。在这篇小说中鲁迅塑造了一个被逼发狂的先觉的知识分子形象。“狂人”在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地每页上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纸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正因为他是狂人,所以敢这样大胆地代鲁迅在中国这个人鬼混杂的社会里毫无顾忌地说出来。但是这个发现是不能被文明之邦的臣民所接受的,他们认为这个结论不是危言耸听就是胡言乱语——只有狂人才能说得出来,只有疯子才相信。其实在一个人鬼混杂、是非颠倒、黑暗畸形的社会里,奋力反抗、坚决斗争、激浊扬清的人被视为异类、污为疯子是正常的。所以狂人成了鲁迅所假定的一种冲破传统、抗击旧世界的力量的化身,整个狂人凝聚了鲁迅作为清醒者的全部痛苦与愤懑,寄托了荒原上孤独战士的寂寞情怀。也正是从《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开始,鲁迅陆续树立了几个“狂人”的形象:如《药》中的夏瑜 、《长明灯》中的疯子 ,他们都是有正式发狂记录的人 ,另外几个便是《头发的故事》中的N先生、《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和“我”、《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和“我”、《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虽然他们没有真正的疯狂症,但由于都觉醒过、反叛过,所以他们曾被庸众视作狂人。“狂人”形象系列可以说是鲁迅倾注了最大激情、饱含了作者的忧愤、带着作者深沉的思考所塑造出来的民族脊梁精神的象征。

同时通过这篇小说,我们应该看到,鲁迅并不是来做吃人故事的串讲汇编,而是通过这种“非常态”的现象,用他的非凡的洞察力,无比深刻地揭示传统中国人精神领域内更为普遍存在的“人吃人”现象的“常态”,揭示封建社会的本质。他要否定过去的一切因袭与传统,守旧的儒教孔道,腐臭的“祖传”、“老例”,吃人的伦常礼教,这些都是统治者桎梏人民精神的镣铐与枷锁。这种观点在他的《坟·灯下漫笔》一文中有着直接的表达:“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这人肉筵宴的厨房”,中国人长期受封建思想伦理道德的毒害和麻痹,他们深深地陷落在驯训、愚昧、自欺、懦弱、迷信的状态中而受奴役。所以说到底,中国历史上这种愚民的专制,是一种肉体上的加精神上的奴役,使被吃的人不知道自己被吃,而被吃的人无意中也在吃人。甚至“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地赞叹他们。”

鲁迅终于压抑不住怒火了。他在指出吃人礼教和制度的同时,更进一步地呼吁“救救孩子”,号召青年们起来反抗和斗争。

鲁迅发出第一声呐喊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了,无论是写小说还是杂文,战斗的锋芒特别犀利。可以说从他选择了一个疯子的视角开始,他也就等于选择了与社会对峙的立场,因此也就处于被所谓“正常人”隔绝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真正清醒的人面对一个沉寂的社会,产生荒原感也是必然的。所以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自己当时“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

其次,他看清了中国人习惯于充当看客的嘴脸。关于这一点可以在他的小说中找到明显的痕迹。他的小说《示众》,没有情节、没有人物和环境描写,只有一个场面:看与被看。整篇小说只出现一个动作——看,但却凝结着鲁迅对中国人的生存方式、人际关系及人生价值的最深刻的观察与把握:在中国这个一切都戏剧化、游戏化的国度里,人不是充当看客就是被人看。这同时内蕴着鲁迅自身最痛苦的人生记忆与体验:日本留学时的“幻灯事件”中看客的形象给予他的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更严重的是纠缠于心的、无以摆脱的“被看”的屈辱与寂寞感。在这个意义上,《示众》可以说是作者对人世的客观把握与心灵世界的主观体验的一种契合。另外,他又通过对祥林嫂这类被看者的描写深刻揭示了看客现象的本质:其症结并不在于人们“愚昧”、“麻木”,而恰恰在于人们对不幸的兴趣和对痛苦的敏感,别人的不幸和痛苦成为他用以慰藉乃至娱乐自己的游戏。因此看客现象的实质正是把实际生活过程戏剧化,把理应引起的正常伦理情感和自然反应扭曲为一种游戏活动,在这一游戏中,看客把自身以外的任何痛苦和灾难均看作娱乐的对象。祥林嫂的痛苦被人漠视乃至赏玩,十足地反映出这种人生态度的残酷性。也正是通过对这种现实的人际关系和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精神满足的含混的价值取向的形象刻画,才塑造出了表面上麻木、混沌,实际上精明、残忍的看客形象,这群看客不仅可以欣赏喜剧、悲剧,还可以心安理得地欣赏丑恶、残忍。看与被看的双方都属于被压迫而不觉醒的庸众,看者实质上是通过鉴赏被看者的痛苦来使自身的痛苦得到排泄、转移,以至最后遗忘,同时也表现出看客的极度麻木。恰如鲁迅所说,正是在这麻木而残酷的痛苦转移中,“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这正是鲁迅所最痛心、最不能容忍的。于是在好奇的“看”与“被看”的背后,常常还有鲁迅一双冷峻、深邃的眼睛在看:用悲悯的眼光,愤激地嘲讽着看客的麻木与残酷,从而造成一种反讽的距离。正是这种距离,使鲁迅深深感到不被理解的孤独、寂寞,“要救群众,反被群众所迫害的悲哀”,以致被“无端吃掉”的恐怖,及对庸众不觉悟的悲悯、愤激,以至仇恨,但是看客依然是存在的,正是这种存在使一切牺牲都成为“演戏”,化为残忍的娱乐材料。“这种包围、销蚀着知识者或先驱者的一切真诚的努力,使之变得毫无意义,空洞、无聊和可笑。”“使思想启蒙者的呐喊消失于一片精神沙漠和思想荒原中,它使不惮于前驱的猛士悲哀地陷于无物之阵。无论是革命者的鲜血,还是普通人的不幸,都一概抹杀于冷漠和麻木,成为消磨于极平常,或者简直没事情的悲剧。”于是一种摇旗呐喊却无人回应,甚至被冷眼嘲笑的悲凉与孤独感便油然而生。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只能是个大漠刀客,他面对的永远是冰冷的黄沙,无论你怎样奋力冲突、呐喊,你的周围永远都是死寂的沙漠——无物之阵。无论如何,鲁迅是从无所不在,并时有蔓延趋势的“看客效应”中看到一种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以及自我与周围环境的悲剧性的对立。鲁迅在《俄文译本〈阿Q正传〉》里说:“在我自己,总仿佛觉得我们人人之间各有一道墙。”“各不相通,并且连自己的手也几乎不懂自己的足。”不仅“不会感到别人肉体上的痛苦”,更“不再会感到别人精神上的痛苦。”应该说正是这种隔膜与敌对引起的内心孤寂与苍凉构成鲁迅荒原感的一个重要侧面。

第三,他洞悉了中国人在历史上所处的地位与真实处境。他发现在中国历史里,“中国人向来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而中国“一治一乱”的历史不过是“暂时做稳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的循环,“盗寇式的破坏”和“奴才式的破坏”的循环,凭着历史事实鲁迅得出了极其沉重的结论:“仿佛时间的流驶独与我们无关。现在的中华民国也还是五代,是宋末,是明季。”所有这些离经叛道的言论给他带来的只能是种种指责:立论片面、偏激、看不到历史的光明面、宣扬历史循环论,自然他被所谓的“文坛”逐出圈外,(当然他本人也不屑与之为伍的)成为一匹放逐荒原的野狼,但这种放逐只会更加坚定“狼”的“冷峻”与“残忍”的性格。

所以,鲁迅虽然处在中国这片巨大的荒原之中,并没因“无物之阵”而退却,而是在“反抗绝望”的一生中表现了很强的实践性与行动性,这就是他冲破荒原的努力与挣扎。他号召人们“坚执着人间现实,不要想拔着自己的头发脱离人间,既然在人间的沙漠中,就不要躲避风沙的打击,不要顾惜自己纯洁的皮肤而以瘢迹为耻。既然现代中国以政治斗争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中心环节,就不要惧怕在政治的污泥中打滚,不要为自己的清高令誉而放弃了知识分子的社会良心的历史责任。”正是基于这种思想的支持,他不避御用文人的乱箭,不顾苦难的重压,而是对着中国社会的一切丑恶与阴暗举起了投枪,而他的眼光又是那样的犀利与深邃,所以每每命中这些丑恶与黑暗的致命部位。但这一次次的出击、搏斗,只会一点点加深他的孤独,一点点增加他的伤痛。不过他看来,“强者的生命在对苦难的战胜和超越中表现出欢欣与伟力。”所以他愿意选择这样的路——“我梦见自己死在道路上。”这就是一个“真的勇士”的选择——挣扎,反抗,哪怕是死在奋进的路上。到此为止,我们在《呐喊·自序》中所看到的绝望彻底的鲁迅并非真的就此沉默下去,而是最终选择了一条反抗的路,对于中国这座大“铁屋子”也由认为万难破毁转而以笔为投枪开始做一番努力了。所以纵观鲁迅的小说,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贯穿了“铁屋子”情结,即由绝望到希望到抗争的心灵历程。

到此为止,我们可以看到,鲁迅不论是在小说还是在杂文中流露的“铁屋子”情结说到底是为了唤醒沉睡的国民灵魂,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的需要。在整个民族长期生活喘息在惨苦的奴隶生活中,呼吸在悲痛、绝望、彷徨、挣扎、呻吟、颓唐的气氛里的情况下,鲁迅靠着伟大思想家的锐利的洞察一切的眼力,靠着天才文学家形象生动、深刻犀利的笔锋,诊断国民精神的问题,塑造民族灵魂。他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脊梁,正是有像鲁迅这样的硬骨头的存在,中华民族才有了希望。

注释:

[1]熊沛军.鲁迅笔下狂人形象系列的精神特征[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5,1

[2]鲁迅.鲁迅全集[M].西藏人民出版社,1998.7

[3]杨兹举.荒原野狼——鲁迅[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9.

[4]杨剑龙.揭示国民性病态的一面镜子棗再论鲁迅的《祝福》[J].山东社会科学.2005,3

[5]熊沛军,杜云南.鲁迅笔下“狂人”形象系列的精神特征[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上一篇:谈谈如何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下一篇:建设方资料员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