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

2024-07-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着力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精选8篇)

着力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 篇1

作者:不详 阅读:396 次 时间:2010-7-15 来源:人民日报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教育部率先启动的一项重大改革计划,其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国家发展战略,对我国工程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能够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工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我国工程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创新型工程人才;增强综合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

国际金融危机以后,美国等发达国家将“再工业化”作为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通过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重新回归实体经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带来新的就业岗位,摆脱当前危机。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将对我国的工业化产生巨大的影响,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美国工程院院长查尔斯•韦斯特指出,“拥有最好工程人才的国家占据着经济竞争和产业优势的核心地位”。很多国家都将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我们应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准确把握我国工业界的需求和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加快推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类型多样、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加快我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迈进。

产学研结合是工程教育的本质要求,高校要从学校的内部培养走向开放的校企合作培养。行业企业参与该计划的实施,使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成共同培养单位,发挥企业具备真实工程环境和先进的工程实践条件的优势,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教育部和行业部门将认定一批企业作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合作培养单位,由高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围绕工程能力这一核心问题,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方位改革。在校内学习阶段,高校要在加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着力推动研究性学习方法,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加强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在企业学习阶段主要是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同时,更加注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成长,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教师,关键是看我们能否建设一支满足工程人才培养要求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

为此,应大力引进有丰富工程经历的教师,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工程专家到学校任教或兼职;调整工程教育教师的评聘和考核办法,侧重评价教师在工程研究、项目设计、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制定教师培训和轮训的制度,教师定期到企业参与工程实践,增强工程实践能力。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配合企业“走出去”战略,把培养具备国际视野,能够进行跨文化交流、合作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工程师作为重要内容。既要积极利用国外先进的工程教育资源,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到海外企业实习;又要支持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工程教育项目,鼓励在多种语言环境下培养熟悉当地国家文化、法律和标准的国际化工程师。

着力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 篇2

1 “卓越工程师”及3I特质涵义

教育部高教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希望通过“卓越计划”的实施, 能够引导工程教育的改革方向, 让工程教育回归工程。 也就是说, “卓越计划”希望培养的学生具备相应的工程技术和专业能力, 具备追求卓越的精神和态度, 能够真正服务企业和社会。

“卓越计划”的实施不是培养能力超强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而是要求培养具备知识、 能力和品德综合素养, 即具备3I (Initiative, Industrial and Integrative) 特质的现代工程技术人才。 目前, 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在卓越计划的推动下, 开始探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新模式。但是这些高校大多是综合性、或理工类院校, 具有较强的工科背景和条件。然而对于医学院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而言, 工程技术基础相对薄弱, 不能够复制其它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 我们需要根据自身的背景与条件, 摸索一套适合医学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3I人才培养模式。

2 改革思路与应用

为了能够真正实现知识、能力和品德综合素养的培养, 本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渗透3I特质的培养理念, 充分展现3I特质的人才培养模式。

2.1 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与实践体系

由于生物医学工程是新型交叉学科, 具有多个研究方向, 因此在本科的教育中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 细化专业方向, 设置具有专业方向特色的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比如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设有一个医疗电子仪器方向, 因此我们在该方向的课程体系中设置了各种医学设备相关的课程, 比如《医学影像设备学》、《医用治疗设备》、《检验分析仪器》等课程。

实践体系主要包括专业实验、见习、实习, 学生竞赛, 科研实训小组等。 根据教育部关于实验教学的指导意见, 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新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 对专业实验的设置进行了大幅改革, 大大增加了实验教学的学时比例, 加大了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比重。为了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对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之外成立兴趣小组, 开展电子电路的初步实践,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竞赛和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 今年学科组成立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科研实训小组, 由专业老师负责指导。

2.2 建立校企合作平台

根据专业方向, 拓展更多相关的实习基地, 建立长期有效的校企合作平台, 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对专业方向和专业知识的了解和学习, 让学生对本专业在社会中的应用领域和应用价值有初步认识, 便于专业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就业目标的确定。“卓越计划”要求企业全程参与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过程, 林健教授也对国内外校企合作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参考方法与建议[3]。从2012 年开始, 我校生医专业开始与一医疗器械公司开展合作办学, 开办“卓越班”。 该班由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选拔的学生组成, 负责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训、大型医疗器械的授课和实践、团队精神和综合素质的训练等。

2.3 注重综合素质与品德培养

积极开展有意义的课外活动与锻炼, 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 在培养方案的修订中, 学校也考虑了这个问题, 学校的公共课程很多增设了实践课程;加大了社会调查与实践、军事理论的实践等。

3 改革效果与意义

目前, 新的培养方案刚刚启用, 只有少数专业课程采用了新的课程设置。从学生的调查中发现, 学生对实验学时的增加比较满意, 他们有了更多动手锻炼的机会。一些公共课程实践学时的增加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比如思想政治课有更多机会去博物馆、革命纪念馆等地方参观、学习;暑假有更多的社会实践时间和机会去走入社会、了解社会。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卓越班”目前进展顺利, 通过3 年的摸索, 人数、课程及流程均已稳定。从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的反映, 该“卓越班”办学效果良好, 而且报名参加“卓越班”的学生人数每年呈递增趋势。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3I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为社会培养真正具备专业基础知识、能力和品德综合素养的工程技术人才。 该模式注重学生兴趣和市场需求, 能够使学生学习的目的更明确, 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具有重要意义;注重能力培养,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专业知识和实践相结合, 边学习边实践边巩固, 有助于改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注重品德的提高, 充分体现“唯人”校训理念。 同时, 3I特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改善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都具有重要作用和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菁华, 周军, 岳爱臣, 等.“卓越计划123模式”的创建与实践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 3:47-52.

[2]何金保, 骆再飞, 廖远江.基于“3I”特质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探索[J].大众科技, 2015, 17 (187) :121-122.

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初探 篇3

关键词:培养方案;给水排水工程;卓越工程师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12-02

培养方案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要求的实施方案,是组织和管理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是对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基础性文件。2010年同济大学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第一批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试点专业。制定合理、科学的培养方案是保障给水排水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以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规格为标准,本文就给水排水专业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

一、培养目标的重新确立

卓越工程师人才的培养应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在给水排水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确立阶段,首先通过与企业座谈,调研市场,深入调查以往毕业生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生产实践对人才知识、能力方面的要求,从而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培养的方向更加清晰,以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给水排水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以给水排水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需要为出发点,从一致性、独特性、可行性与前瞻性四个方面考虑,确立新的培养目标为:具有全球环境视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城市水系统良性循环与水安全技术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获得专业工程师基本能力训练,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的输配、处理、收集与再生利用等领域,胜任规划、设计、施工、咨询、教育和研究开发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工作,能在政府部门(规划建设、市政工程、经济管理等)、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的工作,具有持续学习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知识、能力、人格”协调发展的复合型、创新性市政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培养卓越工程人才需达到的基本要求的制定

确定了培养目标后,细化提出了给水培养卓越工程人才需达到的基本要求和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为了培养“知识、能力、人格协调发展的复合型、创新性市政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要求需要掌握如下知识:①自然科学知识。要求掌握与专业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水文地质、水资源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②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掌握社会学、政治学、法学、军事学、历史学、哲学、文学、艺术、语言学、心理学、思想道德等方面的通识知识。③工具性知识。掌握英语基本知识与应用技巧,具备快速阅读能力、良好的听说能力和一定的写作能力;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高级编程语言和相关软件应用技术;掌握文献检索、方法论、科技方法、科技写作等方面的知识;熟悉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知识。④专业核心知识,具有全面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方向知识,内容包括:工程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电工学、测量学、化学工程基础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管道系统、水质工程学、建筑给水排水、工业废水污染防治等专业知识;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水工程经济、水工艺设备基础、环境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环境评价与规划等专业拓展知识课程。⑤掌握经济管理知识和社会发展及相关领域科学知识。需要掌握如下能力:发现和解决给水排水工程问题的能力,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发、设计、管理以及系统思维的能力,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背景下的交流、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具有信息获取、知识更新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基本能力和一定的领导能力。需要具备如下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养。

三、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标准实现方式

可行的实现方式是达到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卓越工程人才标准和要求的重要保障。针对所需要掌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出了具体的实现方式。例如:针对“社会发展和相关领域科学知识”的掌握要求,提出了通过参加聆听科技讲座和人文讲座,提高学生对社会对周边生活的关注,对相关领域的关注;通过布置论文课题,敦促和指导学生对相关领域的知识进行查找和了解;通过认识实习、社会实习和毕业实习,了解相关领域的知识等实现方式。针对提高“学习能力”的要求,提出进行专业课教学改革,通过学生自学和预留思考习题等逐步提高学习能力;通过文献检索与综述课程论文来提高终身学习能力;教师通过对学生完成自学及思考过程的评价,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专业课程授课中渗入发展动态,引导学生持续跟踪专业发展;通过教学平台试验操作和训练、创新实践活动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实现手段;对于素质的培养,制定出通过对东西方经典作品和理论的学习,采用课堂讲授、专题研讨、资料查阅、热点辩论、写读书报告等方式教授与学习;通过教学短片、事件分析、人物介绍等宣传民族精神,激发爱国主义热情;通过聆听大师或专家的讲座,学习和感受大师的科学态度、工作精神,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各阶段的实习和实验,培养工程素质等实现方法。

四、与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吻合的课程设置内容的确定原则

培养方案修订前,首先确定了修订原则。从课程内容设置与培养目标吻合性、整体性、丰富性、可行性等为评价出发点,设立与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相切合的课程。其中,对于课程结构的有序性、灵活性、平衡性进行了整体评估。对于课程安排的顺序、课程间的相互衔接性、课程体系适应科技和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进行了全面的考虑,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之间,在学科、社会和学生发展之间把握平衡。在课程设置中,特别强化了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的内容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认识事物、掌握事物规律的基本方法。对于给水排水工程卓越工程师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都是本专业生产实践所必须具备的。为了使设置的教学内容能够更好地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在课程内容设置过程中,采取了邀请企业工程师与校内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的专家组,对课程内容设置的科学性、系统性进行了论证。在完成专业核心基础理论设置的基础上,针对给水排水工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强化了实践性教学。专业课程设置、基础理论知识的课程,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实践。而目前学生普遍存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工程概念缺乏、理论知识无法与实践相结合,无法灵活地将理论基础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问题。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的课程内容设置中,增加了实践性教学的比重。课程中加入了校企联合课程、校企联合指导实践教学的课程内容。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如水工程施工),聘请企业工程师,制定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并教授课程。

人才培养方案是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的集中体现,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也是凝练办学特色的探索与实践。人才培养方案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实时更新,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培养方案仍然需要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晓平,陈淑娟,李光.构建能力本位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J].中国建设教育,2007,18(8):7-10.

[2]夏晓玲.新人才培养方案下的课程体系及教学组织模式改革探讨[J].鄂州大学学报,2012,19(2):53-55.

[3]吴明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方案[J].群文天地,2012,(4):250.

后备人才培养协议 篇4

委托方:

受托方:

学习者:

为规范公司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建立后备人才的造血机制,实施基于公司发展战略的人才培养计划,合理挖掘、开发、培养后备人才队伍,吸引有发展潜质的人才纳入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为公司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储备,建设优秀的管理后备人才队伍,促进公司更好的发展,特制定本协议。

委托方、受托方、学习者经充分协商,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达成以下协议:

一、委托方职责:

1、负责制定公司后备人才总体培养方案;

2、负责识别并确定受托方和学习者;

3、负责指导并审核受托方制定的后备人才培养实施计划;

4、负责核定学习的装置或岗位数量,组织制定顶岗的评定标准;

5、负责审核并购买受托方提交的培训教材或相关培训工具;

6、在培养期间,委托方负责监督受托方培养计划的实施情况;

7、委托方不定期组织业务理论或实践考试,以验证学习效果。

8、负责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及规定,并按要求认真执行。

二、受托方职责:

1、根据公司后备人才整体培养方案,负责制定本部门后备人才的具体实施计划;

2、负责做好学习者在岗期间的学习管理,以保证培养效果;

3、负责确定并提供相关的培训教材或资料;

4、负责为学习者指定专人师傅,并签定师徒合同;

5、负责与学习者核定每一个学习岗位的学习时间;

6、根据核定的岗位学习时间,负责按期组织顶岗评定考试,包括理论考试,实战模拟;

7、考评合格者,报委托方考评,经委托方考评合格者,奖励受托方元/人。

4、委托方制定培养方案必须征得受托方同意方可实施,培养方案必须以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要以生产为主。

三、学习者职责:

1、学习者在岗期间,服从受托方工作安排,遵守劳动纪律。

2、学习者在岗期间,应努力认真学习本岗位业务知识与实践操作,确保每三个月学习一个岗位,经委托方考评合格,给予学习者元奖励。

四、协议效力

第一条 本协议自委托方、受托方、学习者三者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第二条 本协议中如有未尽事宜,委托方、受托方、学习者三方共同友好协议解决,因本协议发生争议的,三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委托方当地法院裁决。

本协议一式三份,委托方、受托方、学习者各执一份。

委托方:受托方:学习者: 代表签字:代表签字:

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篇5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弘扬“新青海精神”,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青政办〔__〕199号)和《青海省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计划》,深化后备人才选拔培养和业余训练改革,构建完善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提高青少年体育训练质量和效益,培养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为建设健康青海和高原体育强省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加强合理布局。做好顶层设计,结合地域特点,做好业余训练机构布局,扩大业余训练规模,建立完善上下衔接的青少年业余训练网络。

坚持沟通协作,促进体教融合。加强各部门特别是体育、教育部门协作,创新体制机制,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促进共赢发展。

坚持普及推广,注重人才培养。推动运动项目普及,培养体育兴趣,掌握体育技能,增强青少年学生体质,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加强科学训练,发现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实现普及与提高相互促进。

(三)主要目标

到2023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形成。创建新型体校或其它训练机构(训练中心、训练基地、训练点、项目运动队等)20所,县级业余训练开展正常。青少年运动员注册人数达2500人以上。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规模达到50所。社会力量与体校、学校在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上形成有益补充,齐头并进。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初步建立,全省综合性运动会、青少年锦标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联赛、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联赛等赛事有序开展。

二、主要任务

(一)建立完善多渠道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1.夯实学校体育基础

(1)强化学校体育教育。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上好体育课,落实国家和青海省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安排部署,以培养学生兴趣、养成锻炼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线,强化课外体育锻炼,开展业余训练,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要求落到实处。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健全学生人格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2)以校园足球、篮球为引领,推动“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体育教学、业余训练及体育活动特色建设。各级各类学校要以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游泳、自行车、射击、射箭、跆拳道、摔跤、越野滑雪、冰壶、冬季两项、武术等项目为重点,积极组建运动队、俱乐部和兴趣小组,开展体育教学和训练活动,逐步形成体育项目“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特色。各级各类体校、单项体育运动协会、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健身中心等单位、社会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场馆、教练员等资源优势,加强与学校联系,积极组织运动项目进校园活动,开展青少年体育技能培训,帮助学生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继续实施“射箭运动进校园”活动,办好射箭师资培训班和全省青少年射箭比赛,在首批试点学校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学校规模。鼓励学校与各级各类体校联合办训练、办运动队,充分利用体校场馆、教练员等优质资源,提高学校运动队水平。学校要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展班级、年级、校际竞赛活动,共同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3)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制定《青海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办法》和《青海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评分标准》,开展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创建命名和动态评估工作,并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予以资金支持。强化品牌建设,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师资力量培训,组织与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联赛相衔接的田径、游泳、篮球、排球、乒乓球和武术等项目比赛,以比赛促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推动市(州)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创建命名工作,优化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布局。

2.建设青少年三级业余训练网络

(1)扩大县级业余训练规模。县(区、市)体育行政部门要主动作为,争取教育、财政、编制等行政部门的支持,创建业余体校或业余体育训练点,积极创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业余体校或者依托当地优质中小学校加挂业余体校牌子。不具备成立业余体校的县(区、市),体育、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学校体育训练开展情况确定几所中小学校,作为本地“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点”。

各业余体校和业余体育训练点应与当地优质中小学共建、联办,结合本地区优势项目和特色项目,积极开展课外体育训练,着力在培养兴趣、增强体质的基础上发现优秀体育运动苗子,打牢后备人才基础。要落实业余训练时间,在组织训练上采取周一至周五学生在学校学习,周六周日集中体育训练的形式,集中训练由体校或训练点教练员(体育教师)在体育场馆或学校组织实施。有条件的学校,教练员可在周一至周五走进学校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训练,确保学生训练时间落到实处。

(2)创新发展市(州)级训练。各市州体育、教育部门要以各体校、体育实验中学为抓手(海东市要积极创建新型体校),深化体教融合,建立完善招生、培养、输送制度和长效机制。各体校、体育实验中学要扩大选材面,加强青少年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连续性,发掘青少年的运动天赋和专项特长。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教练员和场地资源,加强与优质教育资源有机互补、设施资源共享共用、联合办运动队等,共同打造特色项目和优势项目。

(3)提升省级训练质量。以省体育运动学校为龙头,突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国家田径单项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的示范作用,省体育运动学校要改善教育设施,增加专业和招生规模,提升训练质量,提高输送率和成才率。省专业运动队和省体育运动学校要切实发挥后备人才培养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在市(州)、县(区)选择具备条件的中小学校,建立竞技项目训练点,健全长效机制,选派教练员或退役运动员到训练点支教,指导训练点青少年业余训练、比赛等。

(4)各级体校要加强上下衔接关系,建立畅通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输送渠道。逐步形成体校覆盖面广、项目布局合理、人才输送畅通的业余训练机制。

3.推动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鼓励兴办多种形式的青少年体育训练机构。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青少年训练基地和青少年户外营地等建设。保障社会力量在训练管理、组队参赛及教练员职称评定、技能培养等方面的同等权益。通过委托授权、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组织承接青少年体育赛事和活动。探索与社会力量共建青少年运动队的途径和方式。鼓励企业通过冠名、赞助、广告、合作等形式,参与青少年品牌赛事、特色体育项目等无形资产开发。

4.开展省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评选命名。制定《青海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评选命名及奖励办法》,组织开展青海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评选命名,激励和调动各类体校、学校、社会力量等各方开展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提升训练的质量。

(二)加强青少年体育训练

1.调整优化项目布局

各地结合区域特色,发挥传统优势,以足球、篮球、中长跑、竞走、自行车、射击、射箭、跆拳道、摔跤、武术、越野滑雪、冰壶、冬季两项等项目为重点,对本地区运动项目进行合理规划。各县(区、市)开展的奥运项目不少于2个大项或3个分项,各市(州)开展的奥运项目不少于7个大项或10个分项。

2.提高选材育才水平

成立青海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材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青少年科学选材机构,组建青少年选材育才专家和服务团队,组织好我省选材育才工作。建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大数据,制定具有高原特色的青少年运动员选材标准。各体校要建立青少年选材工作室,有专人负责,建立人才档案,组织开展测试评估和科学追踪,为青少年运动员选材、输送和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3.提高科学训练水平

各青少年训练单位和机构要坚持“培养兴趣、选好苗子、打好基础、科学训练、积极提高”的原则,及时了解和掌握项目发展的新趋势、新理念,严格按照青少年运动项目训练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系统扎实的训练,促进青少年运动员基本技能的全面提高,坚决杜绝拔苗助长。妥善处理好学训矛盾,保证学习和训练两不误。教练员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执教能力,主动学习掌握新的科学训练理念和方法,科学制定训练计划,根据青少年儿童成长发育规律和心理特点确定训练负荷,不断提高科学训练水平。

4.加强教练员、教师队伍建设

(1)强化教练员培训。贯彻落实《全国各级各类体校教练员人才教育培训规划(__-__)》,制定教练员培训计划,承办、参加全国各级各类体校教练员通识知识更新轮训班,分期分批对体校教练员进行培训。积极组织体校教练员参加体育总局各项目中心(项目协会)开展的专项轮训班。到2023年,完成全省体校教练员通识知识更新和专项轮训一遍的目标,不断提高教练员队伍整体素质、执教能力和训练水平。积极推荐申报“国家体育总局精英教练员双百培养计划”,打造奥运项目青少年训练“领军型”教练。

(2)补足配齐师资力量。各地要严格落实青政办〔__〕199号中关于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补足配齐学校师资力量。省体育局和教育厅联合对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技能培训,使体育教师胜任教练员工作。加强省体校文化课教师配备,积极与西宁优质学校沟通协调,制定相关制度,选派优秀文化课教师到省体校授课,提升运动员文化水平。

(三)建立发展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

1.建立青少年体育竞赛机制

组织举办省级综合性运动会、青少年锦标赛、传统校联赛、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联系等赛事。各市(州)、县(区)体育、教育行政部门积极组织与省级对应的本级青少年体育赛事,逐步形成县、市、省三级上下衔接、逐级选拔的青少年体育竞赛机制。青少年体育竞赛参赛对象应包含体育、教育、社会等方面,多渠道选拔优秀青少年运动员,激发社会活力。

鼓励、引导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各级单项体育协会组织举办青少年体育赛事、训练营、夏(冬)令营,逐步建立形式多样、覆盖面广、满足不同青少年群体需求的多元化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配合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办好本地区的学生运动会、校际体育联赛。

2.推进青少年体育竞赛管理改革

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加强监管,减少微观事务管理,通过委托授权、购买服务、竞赛市场开发等,逐步实现简政放权、管办分离,将青少年体育竞赛交由协会和社会力量承办。培育青少年体育竞赛多元化主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和主动性。杜绝青少年体育赛事中的弄虚作假行为,杜绝使用兴奋剂,为青少年运动员创造公平、公正的参赛环境,保障青少年运动员的参赛权益。

3.建立青少年运动员注册制度

研制青海省青少年运动员注册管理办法,建立青少年运动员注册系统,规范青少年运动员参赛资格,加强青少年运动员数据化跟踪和管理。

(四)推进各级各类体校建设

1.实行体校分类管理

各地要理清现有体校的管办关系、所有制形式、办学资质,结合本地特点和传统优势项目,进一步明确体校的功能定位、特色项目,形成权责分明、特色突出、分层次体校管理机制,按照做大县区级体校,做强市州级体校、做精省体校的思路,对体育运动学校、体育实验中学、业余体校、业余体育训练点进行分类管理和指导。各地群众体育指导服务中心要切实履行业余训练职能,积极开展青少年业余训练,发挥与体校同等的作用。各体校要坚持开放式办学,发挥好社会功能,主动为本地提供更为广泛的青少年体育服务,带动青少年体育训练竞赛工作的开展。

2.推动体校改革发展。各体校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深入推进体教融合,省教育厅和省体育局将给予大力指导和帮助。各体校应在体育训练、教育教学、日常管理、办学模式等方面,大胆探索、主动作为、先行先试,不拘泥于一种模式,走出一条具有各地特色的体教融合的路子,在全省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建立定点联系帮扶制度,选派省体育工作一、二大队、省体育运动学校的教练员或退役运动员进驻新创建的业余体校或训练点,对业余体校或训练点的运动队建设、运动员训练等进行帮助、指导。

3.畅通青少年运动员升学渠道

推动各级各类体校与优质中小学共建、联办,解决好青少年运动员就近入学、升学等问题,保障青少年运动员学习、训练的系统性和连续性。鼓励省体育运动学校的毕业生通过普通高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招生和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等单考或统考形式,进入高等学校学习。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的单独招生,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录取省体育运动学校毕业生,鼓励引导高职院校招收省体育运动学校毕业生。积极发展体育职业技术教育,开展运动员职业转岗和职业培训工作。

三、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省体育局、教育厅建立体育教育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共同研究制定青少年体育工作规划和规章、制度,推动体育教育、业余训练、运动员学习、青少年体育赛事等工作。各市州、县区体育、教育部门也应成立相应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管理、各负其责”的工作新机制。定期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进行分类指导和督促检查,并及时公布督导检查结果。各级教育部门在青少年赛事活动、工作推进上应给予支持和保障。

(二)完善经费投入机制

各地要加大对青少年体育的投入力度,按照《中等体育运动学校管理办法》和《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将各级体校学生伙食和服装费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足额拨付。省体育局每年从中央体育彩票公益金转移支付及省体育彩票公益金中安排青训经费,用于支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各地要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社会支持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经费投入机制。

(三)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

各地要贯彻落实国办发〔__〕23号和我省《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运动员文化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和督导制度,建立以体育行政部门为主、体育和教育行政部门各负其责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落实公办体育运动学校生均教育经费,保障和完善教学设施设备、办学环境、实验设备、基础设施等办学条件。

(四)完善保障奖励机制

制定《青海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奖励办法》,落实运动员、教练员相关奖励制度,激发运动员、教练员训练积极性。制定体校考评办法,对于年度考评优秀的体校,在经费支持上给予倾斜。

(五)改善青少年体育设施条件

各地要坚持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相结合,将改善基层青少年体育设施纳入公共体育服务体系,青少年体育设施在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中要占一定比例。积极推进学校体育场地及公共体育设施向青少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六)落实安全保险制度

各地体育、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制定包括安全教育培训、活动过程管理、安全应急预案、事故保险赔付在内的体育运动风险管理规章制度。要完善保险机制,在全面实施校方责任险的基础上,建立学生体育运动伤害险购买制度,实现对参与体育训练和竞赛的青少年全覆盖,解决学校、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

(七)营造发展氛围

十二五加快后备技能人才培养 篇6

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是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充分发挥各类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作用,大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初步建立了适应不同群体就业需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对保持就业局势基本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也应看到,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仍存在着制度尚不健全、缺乏统筹管理、培训针对性有效性不强、培训经费使用效益亟待提高等问题。对此,我们要按照《教育规划纲要》和《人才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深入总结各地职业培训工作经验,坚持统筹城乡、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方向,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努力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更多劳动者走素质就业、技能就业道路,为实现更加充分就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技工院校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技工院校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多年来,技工院校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紧密结合企业用工需求,突出职业技能训练特色,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做到学制教育与社会培训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符合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办学新路子,涌现出一大批特色鲜明、技能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的学校,近五年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

着力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 篇7

卓越工程师计划以工学交替为手段, 以回归工程实践为重点, 使学生熟悉食品工程设计、生产管理的基本方法, 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了解食品生产与安全的实际需要, 培养职业素养、分析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管理能力等工程综合能力, 从而具有独立从事食品工程领域内工程设计、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能力, 以适应未来食品工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成为面向未来的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国际视野的卓越工程师。笔者结合我校实际情况, 对食品学科卓越工程师的的培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我校食品学科卓越工程师培养探索实践

联合专家共同修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学计划

我国的食品工业正处于由传统食品工业向现代化食品工业的迅速转变, 走向产业化、自动化及规模化, 需要大量专业基础扎实、技能过硬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为积极响应我校“323+X”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教育部指导委员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在中国工程认证最新标准指导下, 我校食品学科邀请企业和行业专家共同修订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学计划, 修订后的教学计划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的学分要求为165学分, 创新教育学分共计2-8个, 其余学分经修读课程获得。毕业要求的总学分中,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共计36学分, 占总学分的21.82%;工程及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共计53学分, 占总学分的33.93%;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 (论文) 共计40学分, 占总学分的24.24%;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共计44学分, 占总学分的26.67%。

(2) 实践教学学分所占比例提高到总学分的31.5%, 极好地补充和延伸了理论教学, 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成果。

(3) 提高了工程内容, 增加了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制图等工程类学科的知识, 将工程学科与传统食品学科交叉进行。

多元化毕业论文使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环节更加充实和完善

本科毕业论文应是大学四年教育成果的全面展现, 是学校对毕业生基础知识、专业化水平和分析能力的综合验证, 但传统模式下本科毕业论文隐存的弊垢, 已严重阻碍了人才个性化培养的进程, 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得发展趋势和要求, 与人们的期望相距甚远。

为了进一步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竞争能力的人才, 我校食品学科于2013年推行本科生多元化毕业论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可在传统形式的毕业论文 (设计) 之外选择多元化论文毕业。多元化论文认定的内容包括:在国家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并纳入省高校本科教学业绩考核体系的学科竞赛项目中获奖, 以及学会和企业联合举办的全国性食品比赛项目中获奖, 正式发表的论文、专利授予机构已公开或授权的发明专利、已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参与科技成果鉴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自己通过实践获得的真实作品, 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且与专业相关, 不局限于学术研究论文, 该举措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各种竞赛等实践活动, 也推动学生向应用型人才靠近, 极大地充实和完善了我校食品学科本科生毕业论文 (设计) 环节的工作。

“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改革取得成效

国外研究表明, 小班教学人数控制在25人左右, 是教师对学生“覆盖”的直接方式。国内教学资源僧多粥少, 实现起来比较困难。针对此, 我校实行了“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改革。具体为“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教学导师+青年教师+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的研究生助教”相互协作, 教师从讲台上的“圣人”, 转变为学生的指导者和教练;学生学习知识要从被动接受的角色转变为主动求知和探讨的角色。整个课堂增加更多的师生互动环节, 实行小班化讨论。此次改革不仅针对大类基础课程, 也覆盖所有专业课程。

我校食品学科多门专业课程积极参与学校“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改革, 必修理论课程如食品加工工艺学、食品保藏学、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食品微生物学实验及食品分析实验等, 以及我专业教师开设的食品类素质文化公选课如:饮食营养与卫生、中国饮食文化等共计26门专业课程已3年参与该教学改革。此种教学模式深受学生欢迎。

校外专家课程丰富学生课程选择

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 我校大力推进“万门课程”工程建设, 推动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学校经过调研论证, 本着“开门办学”的精神, 邀请社会各界专家和技术骨干, 面向全校本科学生开设形式多样的选修课程, 重点开设创新探索型和实践应用型课程, 以丰富学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课程选择。开课内容为针对本科学生开设实践、创新创业与就业能力培养及文化素养提升的课程, 达到培养学生、促进本科教学质量和课程改革的双重效用。校外专家开设的课程采用选修课程形式, 一门课程一般不超过2学分。

我校食品学科不仅邀请高福记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高银江、成都棒棒娃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涌、金宫川派味业有限公司总裁龚永泽等企业家与同学们进行创业经验分享讲座。同时还邀请校外专家开设专业选修课程《食品标准及质量控制》《咖啡鉴赏与制作》, 外籍专家开设全英文国际课程《Green Chemistry》 (绿色化学) , 极大地丰富了学生课程选择, 所有校外专家开设课程均经学校教务处审核并录入综合教务系统, 按排课程序按时开课。

实践基地建设取得初步进展

实践教学基地是高等院校实施实践教学, 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必要条件, 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食品专业的性质与特点,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需要高等院校和企业坚持共建共享、共同管理、巩固发展的原则。可加强校企间人才培养资源的共享, 整合教学资源, 在专业对口、管理科学、就近就地的原则框架内, 开展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 通过共建共享各类联合实验室, 共同申报各类科研项目, 联合培养各类工程技术人员等方式促进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共同构建“产学研”校企合作型的实践教学基地。

经过仔细调查与深入研究, 我们确定一批高水平企业作为我校食品学科实践教学基地, 确保食品学科卓越工程师培养为期三个月“企业实践”课程顺利开展。目前, 食品学科已于四川徽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金宫川派味业有限公司、四川茂华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 学生定期到企业实习实践, 熟悉食品生产全过程、食品工厂设计、食品企业管理等知识, 为毕业融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其中四川徽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和我校食品学科共建的食品学科卓越工程师实践教育中心获批成为四川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为我校食品学科全面推进“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打下良好基础。

我校与荷兰“2+2”联合培养举措促进食品学科建设

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 高等教育不仅形成了多层次结构和多元化发展的格局, 也形成了多种渠道和多种途径办学的模式。目前我校食品学科已经与the Department of Food Technology of Van Hall Larenstein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VHL) , Leeuwarden The Netherlands (荷兰万豪劳伦斯坦应用科学大学 (VHL) 食品技术系) 初步达成“2+2”联合培养协议, 参加2+2项目的学生第1、2学年在我校食品学科学习, 第3、4年在荷兰吕伐登万豪劳伦斯坦应用科学大学学习, 毕业可获得荷兰万豪劳伦斯坦应用科学大学的食品技术专业学士学位。“2+2”联合培养通过课程接轨促进我校食品学科建设, 培养复合型人才, 探索在更广阔领域的国际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与荷兰“2+2”联合培养协议在荷兰学习采取模块化教学方式。模块化教学作为一种新教育理念, 大大突破职业教育的界限, 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教育及其他高等教育领域, 通过具有主题的模块式课程, 培养不同规格不同方向的工程师。

我校食品学科卓越工程师培养下一步计划——人才定制培养

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 可以发现:“企业找人难, 大学生就业难”, 究其原因, 除了毕业生人数增多等客观因素外, 高校专业设置、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变化的错位是一个重要因素。定制培养是高校适应社会变化的一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是指高校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 尽可能按照用人单位的个性化要求, 结合学生个人发展需求, 调整教学计划, 最终培养出企业和个人都满意的人才。

人才定制培养不仅仅关系到用人企业能否得到满意的人才, 更涉及到受教育者的职业发展生涯。

着力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 篇8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管理模式;政策措施;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5-0165-03

一、引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1]高校应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及行业企业需求,建立高校、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进一步发挥企业在工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实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计划。[2]

作为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与企业签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协议、学生实习实训合作协议,2011年正式启动哈尔滨理工大学与浙江新亚集团、哈尔滨哈影电影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机械动力工程学院挑选有志愿的学生参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就培养方案、实习基地、学生实习实训、学生毕业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深入的实践探索。通过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试行,深入探索国家发展、企业需求、人才培养及学生愿望之间的联系及矛盾,探讨从学校至企业良好过渡的培养方法,达到培养“工程型”、“创新型”人才的目的,为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深入实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管理模式

1.组织架构

为了保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运行和管理,学校成立了哈尔滨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由主管校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了机械动力工程学院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分别由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关系、中心主任组成。同时,成立校外专业实践基地代表委员会,由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联合培养实践基地的企业总经理、总工程师等企业技术人员组成。

2.保障体系

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学校的传统优势专业,目前已成为学校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专业之一。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被评为首批黑龙江省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及黑龙江省重点专业。

学院目前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高效切削及刀具”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工程实验与实训教学中心”及省级重点实验室等,黑龙江省教育厅还在我校本专业建立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械加工与数控技术人才培训中心”,为进行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实训基地。同时,专业还在省内外建立了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浙江新亚集团、哈尔滨哈影电影机械有限公司等20余个教学实践基地,从而确保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所设置的各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顺利实施。

专业立足学校办学特色,坚持以培养满足机电行业实际需求的实用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校企合作,改革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国际合作交流,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针对社会及企业的需求,在“订单式”人才培养、实习实训、毕业设计、技能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为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教学运行和管理体系

成立由企业与学校相关负责人共同参与的管理委员会,完成各项章程的制定、日常管理工作,协调解决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同时,成立工程实践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及学术委员会,由资深教授及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组成,负责制订教学的发展规划,参与制订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创新项目等理论与实践的教学组织运行与改革工作。由综合办公室负责日常具体工作,下设理论教学部、创新实验部、工程实训部、毕业设计部及生活管理部。教学运行管理流程如图1所示。

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政策措施

1.学校层面针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出台的主要政策措施

学校始终把“构建新型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学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落实建设经费。

学校对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给予优先支持,设立了“教改工程”专项经费及“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经费;同时,学校在实习、实训、创新实验、教材建设、毕业设计等方面都将给予相应的投入和资助。学校非常重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从岗位设置、资助经费、教师聘任、职称评定、教学管理等多方面加大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校企合作的政策支持。支持学院动态调整专业方向和教学内容、压缩理论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及课程考核方式等教学改革工作,支持学院聘请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领域专家来校授课讲学及派遣教师到企业研修等,支持学院进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学生遴选、学籍管理及企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工作,通过设立激励奖学金等政策,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奖励及资助,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2.院系层面针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出台的具有典型性的政策措施

(1)支持针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动态调整专业方向和教学内容、压缩理论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及课程考核方式等教学改革工作。

(2)学院每年选派2-3名教师到企业进行研修,这些教师通过同企业的项目合作、入驻企业进修、攻读博士后等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其中部分教师还取得了国家认可的工程技术人员师资培训资格证书。

(3)学院每年选派2-3名教师担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的班主任,对这些教师在职称评定、优秀教师评选、教学工作量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政策。

(4)积极创造条件选派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教师到国内外大学进行应用型人才教育交流与进修,参加有关学术会议。

(5)每年聘请1-2名国内外业界人士作为外聘教师,积极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及业界专家来院开讲座、教学。

(6)学院在场地和资金方面给予支持。成立学生科技创新小组,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大赛,使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学生积极踊跃参加到科技创新、自制实验设备等活动中。

(7)积极组织职业技能认证培训工作。机械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学生通过职业技能认证培训可获得数控加工技术高级技工证书、AutoCAD全球认证证书等资格证书。

(8)鼓励专业与企业的产学研密切合作,建立20余个教学实践基地,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为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构筑一个开放式的系统,通过1年的企业阶段学习和培训,使学生获得机械工程师的专业基本技能训练。

3.企业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

为实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建立一支稳定的工程化教师队伍是实现办学目标的重要保证[3],应实现在4年内达到每一届学生有5门专业课是由具备5年以上工程经历的教师讲授的要求。[4]

(1)校内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工程教育培训,以拓展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工程教育视野为目的。深入开展工程教育教学体系、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管理改革等方面的培训与交流。[5]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的,积极开展以学生自主学习及终身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方法、教育技术、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培训、交流和研讨。特别是要聘请具有工程教育经验的名师及企业高级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为校内教师进行工程教育培训,培训考核结果纳入教师工作量核算、职称晋升等环节。

选送教师到企业轮训或挂职,开展中青年教师工程实践培训。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功能,进一步完善训练项目、内容和方式,制订短期培训、长期挂职等相应制度,分期分批安排我校教师到企业进行工程实践轮训。在引进工程专业师资时,优先引进有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人才。要特别加强从企业引进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学校工程专业师资队伍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工程实践能力和水平。

(2)聘请企业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选择不同专业背景、工作特长的企业人员参与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制定与修订工作。聘请各实习基地的高管作为企业教学的管理人员,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教学管理、工作管理、生活管理以及与校方联系等工作。聘请实习基地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作为企业教学的专职教师,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教学授课、实习指导、工作指导、毕业设计指导等教学工作。邀请大型国有、外资、合资企业及创新民营等不同企业的高管和技术专家作为学校的兼职教授,为学生开设企业管理、团队精神、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报告和讲座。聘任具有较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高级技师等作为校内教学的兼职教师,定期到学校负责校内实验、工程训练、技能训练、设计训练等实践内容的教学工作,为学生专业技能培训提供支持。聘任人员由学院统一管理与考核。

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具体实施效果

为满足社会及企业对机械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学院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中挑选有志愿的学生参加机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就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管理模式与政策措施、培养方案、实习基地、学生实习实训、学生毕业设计等方面进行积极深入的实践探索。

首先成立了由学校主管校长、企业负责人、学校及学院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共同参与的管理委员会,完成各项章程的制定、日常管理工作,协调解决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成立了工程实践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及学术委员会,由专业教授及浙江新亚集团、哈尔滨哈影电影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联合培养的发展规划,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实践项目、毕业设计等理论与实践的教学组织运行与改革工作。同时,成立了综合办公室,负责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理论教学、创新实验、工程实训、毕业设计及生活管理日常具体工作。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学体系包括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部分,其中企业学习阶段的管理尤为重要。[6]试点班学生在温州新亚电子公司、哈尔滨哈影电影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企业阶段的学习,实习期间企业技术人员与学院指派的指导教师合作,结合企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进行了包括企业管理、员工素养、5S管理、设备操作等企业培训和数控技术等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学习。根据企业产品特点,结合企业生产研发需求,学校指导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联合拟订了试点班的毕业设计题目,所有的题目均围绕解决企业存在的技术问题及开发新品遇到的困难而设立。企业技术人员、学校教师及试点班学生的共同努力,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得到了企业的认可与广泛的好评。

五、总结

为满足社会及企业对机械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与浙江新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哈影电影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探索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成立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建立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组织架构、保障体系、教学运行和管理体系,学校层面及学院层面分别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探索学校到企业良好过渡的机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管理与政策措施,为推进机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目前还没有太多的成熟经验和模式,必须依靠学校和企业进行深入实践和探索。高校应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有效实施,达到培养“工程型”、“创新型”人才的目的,培养出“素质好、上手快、能创新、善创业”的未来优秀机械工程师。

[ 注 释 ]

[1] 林健.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质量保障[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8).

[2] 朱高峰.协同性、开放式、立体化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体系的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1).

[3] 王力军,李继怀,卢艳青.现代工程教育模式的偏离与理性回归[J].现代教育管理,2011(3).

[4] 王向红.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1).

[5] 鲍惠英,刘智强,汪红波.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1(2).

[6]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诠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

上一篇:工程项目首件工程样板制管理办法下一篇:我长大以后的梦想的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