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方法与技巧(精选13篇)
英语是一种世界性语言,全世界二分之一的电话是用英语进行的,四分之三的报刊书籍是英文版的。英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学好英语,就等于打开了世界的一扇窗户,你可以享受到更广泛的资讯。
初中阶段,大家会接触到一些简单的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大家会逐渐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从而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我就谈谈如何学好英语。
首先,要抓住课堂这一学习的主要阵地。英语课上,老师是用英语组织课堂的,认真听老师讲课,本身就是学习英语,听老师讲课时,还要记好重点内容,以便将来查用。英语课上,老师会设置一些情景和活动,给同学们练习使用英语的机会。要抓紧时间,大胆积极地练习说英语,通过实践掌握英语的表达方式。
其次,自主开发更多的学习资源。现在社会发达了,有关英语学习的音像资料应有尽有,如英文电台、英文电影、英语电视节目等等。同学们应该积极使用这些资源,做学习的有心人。
同学们都知道学习语言要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听说读写的目的都是为了有效记忆。的确,记忆是学习英语最好的方法。如何提高记忆效果呢?形象思维能力能有效帮助你。形象思维能力是指在接触某种事物或某个情景时,头脑中出现与此有关的生动形象的画面来帮助你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习有关购物的英语时,你能够联想到商场里顾客和售货员的情景吗?你的头脑中能出现生动的画面吗?我们教材里的内容是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每次学习新的知识时,试着与具体的画面相联系,久而久之每次接触或使用这个知识时,就会很自然地依靠头脑中出现的画面来确定和巩固你的英语知识。
除了积累有效的记忆方法,还要有效培养英语语感。培养语感的方法很多,听、读、背是最好的方法。我们只要想想流行歌曲就会明白听的重要性了。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习英语也一样。只有通过读和背,我们才能获得最多的实践量,积累语感。希望大家能够轻松、快乐地学好英语。
二、初中英语学习方法指导
听、说、读、写、译是英语的五个组成部分,它们是一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整体,但是其共同的基础却是词汇这个部分。
背诵单词要达到的目标是掌握单词的发音、拼写和意义,即音、形、意。而对于掌握了一定基本词汇的英语学习者来说,这个目标就需要修正了。大家可以从目前国内流行的各种英语测试中得出一点认识,那就是它们都是标准化考试——标准化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在答题的过程中,答题者需要动笔去写的英文内容明显地减少了,需要圈圈点点做以选择的内容相应地增多了,有的甚至是全篇选择。动笔去写的内容大体上只有“作文”和“翻译”两项,而且相对于其它的考试项目来讲,它们的要求都不高,我们完全可以凭借着自己所掌握的基本词汇量再加上一些专门的训练来完成这一目标。也就是说,在掌握了一定的基本词汇以后,我们背记单词的时候,就不需要再刻意地记住它的拼写方式了,而只需要记住它的音和意。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实践才会更加符合英语考试的要求。
而对于背诵单词的意和音,我们也可以通过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来做到。我们大体可以把英语词汇分成两类∶本地词和外来词。本地词是指产生于英伦三岛、拼写在五个字母以内的简单词汇;外来词是指在历史的沿革中不断传入英语之中的非本地词汇,它们的数量目前占英语词汇的绝大多数,而且大都是复合词。中级水平的英语学习者目前所掌握的词汇量中已经含概了大部分的本地词汇,他们所面对的是如何快速记忆外来的复合词。复合词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即它们绝大部分都是“前缀+词干+后缀”的复合式结构。词干和前缀主要表示一个单词的意义和逻辑关系,而后缀则主要表示一个单词的词性。据统计,在英语词汇的构成中,大概存在着500个左右不同的前缀、词干和后缀,•由它们组成了数以几十万计的英语外来词汇。而英语常用词中所包含的前缀、词干和后缀的总量也不过一百来个,一百个与几万个、五百来个与几十万个,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
除了按照字母组合与复合结构记忆英语单词外,我们还提倡使用联想和比较的方法。这些方法在某种条件下往往会成为单词记忆的最有效和最快速的方法,而且一旦确立“联系”,终生都不会忘记。联想法是指按照已知条件,学习者可以对单词记忆的各个方面做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各种合理联想。如“STAMP”这个词我们只需记住其“跺脚”这个词义,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盖邮戳”、“邮票”、“图章”、“标志、特征”、“种类”等多种词义。其联系在于跺脚与盖邮戳都有相似的动作内含,都含有用力和下击的成分,至于其它意义则很容易顺理成章地被推出。类似这样的情况在英语词汇中还有很多。比较法是指对于某一个单词而言,我们在记忆它的时候应该把与之相关的易混淆的词或其词性的各种变化形式一起拿来记忆,由一般到特殊,由已知推未知,这样就可以做到既掌握其意义和发音,又掌握其具体用法和区别所在。
对于一个英语学习者来讲,如果他的英语单词能够做到望文生义、见形知音的话,可以说他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单词量,除此以外他还需要一个灵活的头脑和刻苦的学习精神。灵活的头脑可以使一个人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做到举一反三,悟出规律,勤奋的学习精神又可以使这种规律性的东西不断得以延续和提高。
听、说、读、写、译这五种英语的基本功,听的关键不在于戴不戴耳机,而在于怎么戴、戴多长时间。有些人是鸭子听雷,只进耳朵不进脑;有些人只有三天的新鲜劲儿,过段时间就不知耳机放在哪儿了,这些不良倾向都需要我们注意克服。听讲究的是持之以恒和原汁原味的摹仿,这样会给说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自己的风格就是首先从摹仿中得来的。
说是与听密切联系的,但是它的要领却与听恰恰相反∶它在于你敢不敢张开你的嘴,大声地、哪怕是错误百出地表达你的思想。张嘴的次数越多,英语让你所犯的错误就会越来越少。听和说都需要注意积累,一些好的搭配、一些地道的用法都是从平时的不断积累中来的。听和说的另外一个共同点是它们都以掌握单词的正确发音和标准的语音语调为基础,只有勤于摹仿、不断练习才能够保证你学到一口地道的原汁原味的英语。
读的关键在于“跳跃”,在于你敢不敢跳过你目前的阅读水平去阅读更高一个档次的文章。在这里,英语学习则体现出了一个人的胆识和魄力∶在跳读的开始阶段,你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阻力和打击。但是如果你坚持做了,而且做到底了,英语就会给你以应有的回报。当你再反回头去读你不久前才刚刚读过的文章时,你就会惊喜地发现你就象一个地道的美国人在茶余饭后悠闲地读着报纸。
当然跳读也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熟练程度,不具备条件而急于跳读或已具备了条件而不去跳读,都是不对的。至于具体条件是什么、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熟练程度,则需要我们自己在阅读实践中结合自己的情况不断地去摸索。
写只不过是说的文字表达形式而已,一个人的口语不错,他的作文能力也一定不会低。它与说和听一样,都需要持之以恒。因为你不但在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而且也在锻炼表达能力。
译是读和写的结合,一个人译的能力是建立在读和写的能力之上的。但是这并不等于一个人的读和写的能力很高,他的译的能力就一定会很高。译的关键在于实践,因为除了理解和表达外,译中还包含着很多方面的技巧,而这些技巧不通过具体的翻译实践却是难以掌握的。
三、初中英语学习方法总结
在经历了小学简单的英语学习之后,进入到初中开始正规系统的学习了,这段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英语的打基础阶段,这段时间的英语学习一定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习惯还有方法,它一直可以影响到以后直到大学的英语学习,况且初中生正在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辅助形成健全的人格。
以下是一些英语学习的tips,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
学习方法:
小学的英语学习其实是简单的,单一的,它没有完整的知识系统。小学英语学习最主要的就是积累简单常用的词汇,诸如:banana,house,family等等,另外就是树立对外国语言的学习兴趣,这是小学英语学习的最主要功能。然而进入初中之后,词汇量的大量增加,系统语法知识的庞大,短语搭配的增多,课文文章的加长,还有中考应试的压力,这一切都让初中学生可能感到不知所措,很茫然。所以要形成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和技巧,这一定对你以后学习有重大帮助。
1.单词的记忆。其实英语的学习历来都把单词的学习作为重点,初中也不例外。我们一定要记住,单词记忆切忌孤立地,单纯地背诵单词。我们中学最习惯的背诵方法就是背拼写,比如what这个单词我们一般都是这么背what what,这样只是记住了几个孤立的字母而并没有记住单词,过不了几天就会把这个单词忘掉。那么我们就要把单词放在一个整体或者环境中背诵,比如我们不如记住下面一句话:What is your name?(你的名字叫什么)那么就不容易忘掉了。也就是说每记一个单词都要相应地记住用这个单词在内的一个例句,因为单词的意思只能在句子中体现,有意思我们才不容易忘掉,而孤立的无意思的不容易记住。另外记忆单词要利用一切可能的办法去记住,比如分类记忆:我们把动物的有关词汇放在一起,把有关校园的有关词汇放在一起,或者天文,地理,等等。当然我们也可以利用谐音的方法自己编写些小段子记住单词。
2.语法的学习。初中是开始学习系统语法知识的重要阶段。这阶段语法学习好了,以后语法就会感到很轻松。首先应该明确是初中的时候我们学习的更多的是词法而不是句法,因为毕竟从简单开始吧,就算是中考题也基本上没有多少句法的题,所以初中一定要把重心放在词法上,就是名词,介词,冠词,代词,形容词等上面,而这些东西是最零碎的也是最头疼的,我们就更要有细心和耐心。建议每学习一个语法点,在学校教室里抄过一遍笔记后,回家静下心来,再重新整理一遍笔记,去粗取精,这其实是回顾温习的过程,并且要做好分类,不同重要程度的或者难易程度的要用不同的颜色区别对待,并时常翻阅。此外课堂上的语法知识往往和教材同步而并不系统,我们还可以再有一本语法书籍,甚至可以买高中语法,这样有知识的拓展。
3.文章的学习。现在的教材文章普遍较难。所以阅读文章难度是相当大的。学生在学习文章前一定要预习老师即将要讲的内容,事先把自己认为比较难的单词语法和句子划出来,这样就可以有的放矢。课本上的文章一定要精读,不能说看懂了就可以,而是要把每一个重要的单词和句子都要吃透。同时对文章中的经典词汇和段落要记笔记,甚至要会背诵,为后面的写作打基础。加强英语学习,阅读是重点,课堂上的文章太过教条和局限,可能缺乏生动性和乐趣性。因此课后也要多读些课外文章。建议读些国内出版的浅显的英语文章,比如象“英语沙龙初级版”英汉对照着看,一定会有兴趣和提高。
4.写作的学习。写作学习请大家牢牢记住下面两句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强大的阅读功底是写出好文章的保证,只有输入得多了才能输出得多,因此一定要多读课外文章还有精读文章。在具体联系方面,我们并不需要写太多字数的文章。因为初中生的作文并不需要写太复杂的句子。仅仅是简单句子的结合,所以说中学生的作文不叫真正意义上的作文,而是叫写话。所以鉴于上述,我觉得英汉互译写句子是最好的写作文的方法,把每句话成功的写出来,再结合起来就是一篇好的作文了。
解题技巧:
听力: 做此类题目首先一定要看问题和候选项,从而对整段对话内容有大致了解,然后再带着具体问题去听。对于成段的对话,问题通常是按照对话内容的先后顺序设计,因此可以按先后顺序往下做题。但有的题目需要对全段对话作全面分析才能判断,因此对信息的记忆储存能力也是重要的,这需要在平时加以训练。当然,对话中不太可能出现与题目一样的提问和回答,因此要听清人物、时间、事件先后顺序等,有时需要进行推理和计算。听短文选择题或听填信息时,一定要注意并简略地记下五个W和一个H(即What,When,Who,Why,Where,How)。而试题以考查细节内容为主,主要考查录音中的人物、数字、地点、活动内容和方式、事物特点等。考生在听录音前必须对需要填充的内容十分熟悉,才能在听的过程中有的放失,快速记录下内容要点。听第一遍录音时,关键在于对短文内容的整体理解和把握,要仔细将全文听完,而不要只注意只言片语。对于不影响理解的生词可以忽略,对于影响理解的生词要尽可能地通过上下句的意思来猜测其词义。如一时搞不清词义,可记下它的发音,听完后再来判断它的意思。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听短文的首句和尾句,因为这些句子往往可以揭示文章的主题。坚持多听多读。要想使自己“听”的能力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必须有一定量练习的积累。显然,仅仅靠课堂上听录音机不够的,同学们还要尽可能地挤时间反复地听教材配套磁带,并且还要自选一些和教材同步的听力练习材料。
单选:单选考察的面很广,词汇,语法,理解能力,思维反应速度,推理能力,甚至汉语能力都在考察范围内,但中考试题中大部分都是紧扣书本的基础题,所以切忌好高骛远,钻研偏题怪题,而应该多看笔记,多背书里的句型,熟悉掌握句型、固定搭配、习惯用法、语法等。
完形填空:精读第一句,它是了解全文大意的基石。完形填空文章的第一句话通常是没有空白的完整句子,而且第一句往往是文章的主题句。通读全文,掌握大意,粗选答案。从上下文寻找信息词。完形填空所选的文章都是具有逻辑关系、意义相联的语篇,而词语的重复出现、同义词和反义词的使用是重要的连句成篇的词汇纽带,因此,在行文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词语的复现、前后同义词、反义词相互照应等现象。形意结合,前后参照。完形填空所要求填的答案在意义上必须和短文内容相符,形式上必须符合语法规则和习惯用法。有些同学之所以失分较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顾此失彼。同学们在选择答案时,应先从意义上判断其是否与短文内容相吻合,然后再从形式上(如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主谓一致、固定搭配等)判断所选答案是否恰当,前后参照,连贯考虑,提高选择的准确率。先易后难,迂回解题。做完形填空时,对于一时没有把握的题目,可以采用“迂回战术”,在题号前标上记号,先绕过去做下面的题目。在做完较容易的题目之后再回过头来思考那些难题,同时把已确定好了的答案代入短文,帮助理解。这样,也许难题就不难了。
阅读理解:阅读文章前,可先看一下题目及选项,做到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阅读文章时,看到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可用笔划一下,以备读完后做题时的参考之用。读完文章后,再做题时,带着问题迅速搜索答案,或根据文中信息,推测揣摩出答案。在阅读时要特别注意文章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因为他们往往是文章的主题句,是全文的中心所在。有时候也会出现在段中,少数情况下,短文中没有具体的主题句,这就需要读者自己归纳。如果短文包括几个自然段,阅读时应该特别注意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因为,文章的主旨通常出现在这两个位置。对于出现一些生词,要根据文章的上下文、逻辑意义、整体脉络和文化背景知识猜测词义。
短文填空:短文的题材很广泛,有故事、文化习俗、科普小品、体育等。考试一般都选取学生比较熟悉的材料,常考查《大纲》范围内的动词、介词、形容词和副词的级、名词的数、习惯用语的搭配等。其解题方法是:第一遍通读全文,对文章内容有个整体的认识,了解大意;第二遍通读全文,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确定所需词的词义,再根据语法以及整体逻辑关系,了解所需词的词性,填入大部分所需词汇;第三遍通读全文,对于很难找到恰当词的空白处,不能只看该空的那一个句子,而是要根据上下文的提示,根据全文大意,并结合英美人的习惯表达,来确定这些少数未填入的词汇;最后是复查答案,将短文再完整的读一遍,检查全文是否通顺,上下文是否意思连贯,形式是否正确。
书面表达:要培养娴熟优美的写作技巧,还要培养在学习基础写作的同时要注意写作的步骤。写作一般可以分为六步:(1)审题,确定基本写作要素;(2)列提纲,写出关键词;(3)打草稿,遣词造句;(4)连句成文;(5)修改;(6)誊抄。这些步骤看起来繁琐,但是,在经过训练,养成有条不紊的思维习惯之后,便可以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同学们在平时的阅读中发现有好的句子好的词汇,要抄下来,背诵起来活用在自己的作文中,这样你的作文成绩会有提高的,在你的语法达到基本不会出错的程度上,作文更应该以词汇“美”取胜,因为在这个层次上,大家的语法都差不多,没什么变化,唯一有变化的就是你的词汇!给你打个比方吧,很多人想到“许多”就用many,但是你别忘了用lots of,plenty of….,a number of 等等这些较好的词汇或句型来使文章更优美,增加文章的分数。英语写作不但要注意文章语句的结构美,还少不了文章的书写形式美。一篇书写规范、字迹工整的文章会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要养成书写规范、字迹工整的书写习惯。
学习英语的方法有很多很多,每个同学都应该在学习各种方法的同时,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Hold住,你就是winner。
一、设问导入的技巧与运用
1. 复习提问导入的运用
教师在展开新课之前, 可以通过复习, 使学生从已知到未知, 自然地过渡到新课中来。复习导入是我们平时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英语课堂教学一般都有内在的联系, 通过复习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 而复习的最简单的方法便是提问。一方面复习提问有利于巩固已经学习的知识, 另一方面复习提问可以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 很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通过复习引入新课教学, 可以保持知识的内在联系, 帮助学生树立联系、发展的观点。
如在学习7A Unit 3Reading Halloween的教学内容时, 可以先联系上节课的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复习已经学习过的内容, 并通过提问, 提出新的教学问题:
(1) How many festivals did we learn in last period?
(2) What are they?
在学生回答出节日名称以后, 教师再根据节日的范围, 引出美国人民所过的节日。继而展示和Halloween有关的事物, 如pumpkin lanterns, Jack Skellington, masks等,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再深化认识, 并提出有关问题去引导学生探究:
(1) When is Halloween?
(2) What do children wear at Halloween?
(3) What do children do at Halloween?
通过复习和巩固已经学习的知识, 带着新的任务再进入到正文的学习, 这样的过渡水到渠成。
2. 置疑导入的运用
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带着问题去思考, 带着任务去听、读, 这符合任务型教学的理念。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要有问题性, 不论是通过什么方法去导入新课, 都要体现问题性, 要设置有利于新课教学的问题, 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究, 用导入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跟随老师的思路, 投入到新课的重点中来。要想在开始的时候抓住学生的“心”, 就要在所提的问题上下工夫。问题的设置很重要, 能启发思考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愿望。如8A Unit 2Checkout中的“看图根据提示找出铅笔盒主人”的教学内容, 可以在复习语法的过程中提出语法问题作为导入。在复习了“the same as”和“be different from”的用法后,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the same+名词+as”的用法。
二、情境导入的运用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为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教学中可以用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作为课堂导入的方法。
1. 图片导入
由于图片具有形象、直观明了的特点, 教学中运用图片作为导入课文的形式是非常有效的。在引入新单元的新话题时, 如果涉及学生不是十分了解的事物, 简单的图片会比描述性的语言更有渗透力。如在8BUnit4第一课时中出现了四个国内慈善机构的名称, 通过图片展示其标志, 再通过简单的问答强化了学生对图片所展示机构的名称及其性质的理解。e.g.What is the charity called?What can it do?
2. 音乐导入
音乐是青少年最喜欢的一种教学形式。在教学中适当地运用音乐来激发学生的情绪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8AUnit 5Zhalong—A special place的Reading的内容时, 可以用多媒体播放朱哲琴的歌曲《丹顶鹤的故事》去导入课文, 使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中很自然地进入本节课的话题中来, 在对音乐的欣赏和感动中, 自然地衍生出对丹顶鹤深入了解的愿望, 这就为自然地进入课文打下初步基础。
三、游戏导入的运用
初中生的年龄特点注定了其对游戏有着极大的热情, 根据这一特点可以用小游戏的形式导入课文。由于游戏具有新奇性和娱乐性, 学生可以在其最喜欢的状态中提高学习效率。在7BUnit 6Pets第一课时中, 设计一个Guessing game, 让学生在老师对动物的细节描述中猜测动物的名称, 可以和小组竞赛形式结合, 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游戏导入要注意分寸, 不能为了游戏而游戏, 要坚持游戏为教学导入服务的原则, 游戏的时间不能太长, 形式要简单。
舞蹈自古以来就有,它源自原始人类狩猎活动,当时的人们在面对猎物时通过夸张的肢体表现、丰富的面部表情以及形象的身体姿态,向猎物展示威慑力,以达到狩猎的目的。舞蹈历经狩猎、祭祀、庆典、娱乐等一系列用途演变,逐渐演变为当下普通大众喜闻乐见并积极参与的一种艺术形式。它表达着舞者们对生活的思考、对命运的探索以及自我情感的宣泄。因此舞蹈教育可以作为一种人文教育来看待,它对中学生建立快乐的情绪体验和形成美好的情感有独特的作用。学生无论是在欣赏优美的舞蹈还是自己投入舞蹈中去,他们能在或悠扬,或激昂,或欣悦,或悲伤的旋律中找到自己的共鸣点,并将共鸣的情绪通过或舒缓,或激烈,或动,或静的动作表现出来,无论是消极暗淡的还是积极乐观的情绪都能通过肢体的舞动宣泄出来,这就是舞蹈的魅力。毫无疑问,舞蹈教学对于学生,特别是青春期的学生来说,是将他们躁动或行将出轨的青春引入正道的“缰绳”。
那么,如何做好舞蹈教育呢?按照舞蹈教学的过程,笔者认为首先要注意教学语言的表达,而教学语言有三方面需要注意:
一是表达清楚准确。英国作家塞·约翰逊曾经说过“语言是思想的外衣”。我们要将舞蹈的内涵思想传导给学生,首先要在语言的精确表达上下功夫,如果教师说出来的话言不达意,学生无法理解,舞蹈学习又从何谈起。例如在练习动作时,教师下达一个口令“抬腿”,这里就有问题,因为语言不够清楚明白,学生就会误解,有的人抬左腿,有的人抬右腿,造成局面的混乱。由此可见不够准确的教学语言会导致学生产生错觉,影响教学效果,甚至有可能导致学生身体损伤。
二是简单精练。一般舞蹈涉及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比较多,学生需要高度集中精神,全神贯注聆听教师讲解和示范动作要领,而一般人无法保持高度集中的状态过久,因此这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在保证讲解到位的同时又要尽量语言表达短而精。特别忌讳啰唆拖沓,一个动作重复又重复地用不同的词句形容甚至错误的形容,这样的表达会极大地挫伤学生学习的兴趣,对课程产生厌恶情绪;
三是生动形象。舞蹈在最终展现时是优美的、激情的,然而在学习过程中却是比较枯燥无味。学生需要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动作,聆听教师讲解,因此生动的语言对于舞蹈教学来说就显得极为重要。因为生动的语言能吸引学生倾听,振奋学生情绪,从而减轻学生枯燥无味地感受。同时生动的语言往往形象,能將动作意图直观地表达出来,更容易被接受吸收。比如学习“原地旋转”这类舞蹈动作要领是“单脚固定,身体依靠腰部力量转动带动另一只脚的旋转”,教师就这么向学生讲解动作,显得比较生硬干巴巴的,学生作为初学者比较难以想象。如果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的身体是一把圆规,上半身是圆规的笔头,腰胯部是圆规的转轴,两条腿是圆规的支腿,做动作就如同圆规画图一样,定好一条腿,另一条腿随着拧动笔头(上半身)带动转轴(腰胯部)自然地旋转,就能画出完美的圆了。教师这么一讲解,通过学生日常使用的学习工具,能够一下让学生找到了动作的要领,学习也显得比较生动活泼。
其次,舞蹈教师的动作示范在教学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初学者,学生光凭语言是无法准确地领会舞蹈动作意图。教师必须将舞蹈的动作亲自全面地示范给学生,学生先通过模仿,反复练习,从而最终将全部动作连贯流畅地表现出来,这就是完整的舞蹈教学。在动作示范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将正确的动作展现给学生,位置、姿势、面部表情等等都需要讲解示范清楚,碰到有难点的动作时,还应要将动作分解,有必要时连手指的指向、位置等细小之处都一一示范。示范时特别需要讲解肌肉的正确运用,只有正确地运用肌肉,才能将动作做到位,动作才显得舒展,而不正确的运用会显得动作拘束,还可能导致肌肉受伤。而且还要提醒学生动作练习不要急于一步到位,动作练习要循序渐进。
当然要做到动作示范教学顺利,教师在进行一堂舞蹈教学课时应该课前做好功课,理清教学思路,全面地梳理舞蹈动作要领,特别是对于舞蹈动作练习中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预见性。针对学生可能出现问题的动作应想好如何进行纠正,通过纠正部分学生的错误动作,并向其他学生作为范例,从而使得学生对错误动作印象深刻,当然在展示反面范例时要注意方式方法,批评也要注意语气,避免打击及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可以通过挑选部分动作表达到位的学生与教师一起向学生做动作示范,这不仅提高示范学生的积极性,还能正向激励剩余学生的进取心。一旦发现学生的舞蹈动作有进步,应该马上予以赞扬和的肯定,这能给学生增加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让他们学习的更快更好。
当以上都做好之后,整个舞蹈就剩下加载“灵魂”了,那就是引导学生领悟舞蹈的情感。舞蹈每一个动作都展现着舞者的内心情感,学生只有深刻、细致地体会舞蹈的情感内涵,才能提高他们舞蹈的表现力。每一次舞蹈教学课,教师都应该选择适合的伴舞音乐。恰如其分的伴舞音乐,能将舞蹈的情感更好地传染给学生,学生能够在旋律的引导下将动作与情感联系并融合起来,相信被舞蹈情感所感染学生的舞蹈动作将会是舒展的、有张力的、富有感情的。虽然学生的舞蹈动作仍然可能不够专业优美,但是那份沉浸在舞蹈情感中的心能将舞蹈真正的内涵展现出来。例如,在教导学生蒙古族舞蹈时,在悠扬的伴乐中教师引导学生们跟随着音乐的旋律,想象这么一幕场景:在海蓝蓝的天空下,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一群骏马正在飞快的奔跑,学生就是骑在马背上的牧民,他们挥舞着马鞭,齐声高唱着牧民之歌,追赶着牛羊去往肥沃的水草地,那是怎么样的豪迈气概。此情此景,已被豪迈的蒙古舞蹈的情感所深深感染的身体随着音乐不由地舞动,骏马奔驰跳跃的姿态,牧民挥舞马鞭的动作,齐声高唱的面部表情,自然而然表现出来。
在以外的备课过程中,总是通过查阅图书参考资料和教材内容,将教学内容大篇幅抄在教案本上,而通过电子备课,除了得到课本知识和参考资料外,还有很多的课外知识补充给学生,备课内容也直接通过打印机打印,在电脑上增删内容简单,节约了备课时间,使备课过程由繁向简转变。
二、学生学习方法上的转变
传统教学过程总是将教学内容,以半数形势写在黑板上,学生学习以记为主,方法上缺少突破,利用多媒体教学,学生注意力从黑板转向电视屏幕,学习内容从枯燥的文字转为优美的图象、图片、声音、动画,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从乏味转向兴趣,学习方法转变带来了学习效果的改变。
三、教师教学方式发生转变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粉笔充斥整个课堂,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鼠标代替了粉笔,屏幕取代了黑板,节省了课堂板书时间,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一些抽象内容通过影响变得直观,教学方式的转变带来环境的改变和教学效果的改变。
总的来说,利用多媒体教学节约了备课时间,增加了课程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教学视野,收获菲浅。
把课堂还给学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一、良好习惯和合理规划很重要,
仅仅从考试的角度而言,我们要通盘把握此前学习的内容,在这样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这让同学们了解自身学习的情况,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还要结合学校的课堂进度。
计划可以周为单位,也可以以几天为单位,要兼顾自己各个学科的水平,掌握好一点的学科,可以适当的压缩时间,而不足的地方则需要多花一点时间。
二、要注重抓基础知识,梳理知识的网络。
好多同学非常用功,却只是一味的刷题。埋头做题,总体是一件好事情,单只埋头做题,问题就会走向相反的方向。题海茫茫,何处是岸?好多同学享受与反复刷简单题的快感,也有好多同学喜欢享受刷难题的痛感。
这都是我们复习的误区。而且这个知识它是有体系的,做题的时候,我们必须明了知识体系才能有的放矢。做题是为了巩固基础,是为了检查自己知识网络的不足,我们可以通过做题,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补足。
作为阶段性检测的期末考试,难题不会太多,反而是容易题占大多数。基础知识掌握得扎实一些,可以使我们得到卷面绝大多数的分数,这就很像田忌赛马,同学们一定要知道其中的变量的关系。
三、语文学科复习总体的策略
以上的思路和想法适用于所有的学科,下面我们再说说语文学科如何制定复习计划。
完整的语文知识系统意味着什么?“语修逻文,字词句篇”,这八个有些年头的字,确实概括了我们语文学科静态的知识。而且,语文知识的系统,包括着语音、词及短语、单复句系统、修辞、标点、现代文体、写作、文言等知识系统;
其中小知识系统,就是每一个语文知识点的性质、分类、意义或用法,在考卷上会以各种题型的方式呈现。期末复习需熟悉大系统小系统,具体复习时,要有意地将知识点和它所属的知识系统联系起来。
四、期末语文复习具体策略
期末考试即将到来,哪些策略有利于高效备考呢?按照试卷结构,从基础知识板块、阅读理解板块、作文写作板块进行技巧训练好些。
基础知识部分。
处处留心皆学问,大家要勤动笔,时常回复习,把大量的知识固化为知识系统。可以把一本复习材料当出发点,全面解决上面的问题,再找几本别的资料来查缺补漏。要反对题海战术,但通过高质量的真题提高“题感”却应当支持。
阅读理解部分。
大家先要回归教材,以课文为蓝本,归纳文本类型,总结分析方法,归纳各个题型解法,然后通过适量的真题验证巩固,既提高理解能力也提高做题能力。
古诗文阅读部分。
近年针对古诗文的考察,难度也不断增加。但万变不离其宗,阅读古诗文,还是要脚踏实地,回归文本的。大家先要回归教材,熟练教材中的每一篇文言文。
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都必须精准掌握,毫不含糊。这将会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零散的知识因此而成为系统。
好多同学说文言文难学,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下功夫,功夫不到之时不具备哪里会成为系统?
古诗阅读呢,除了词语的意义,还要把握诗歌情感。这比古文的要求高一些,毕竟诗歌艺术化的倾向更多一点,还有意象,手法等。
作文。
1.想收到好的听课效果,就需要在课上“思”环节的时候做好充分的预习。
2.上课专心听讲是学好生物学知识的关键。“听讲”是有技巧的,上课时要全神贯注,并思考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
3.笔记是简化了的课文重点。听课时,将老师讲授的重点记录下来,可加深印象,减轻考试复习的负担。
二、归纳整理、对照比较、重视图解、重视书写
1.充分利用好错题本和积累本,将相关概念进行综合分析整理。
2.用心比较各种生物、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差异,进行分类归纳,如此才能融会贯通。
3.生物学有非常丰富而且十分重要的图片资料,认真看图、分析图结构,可以使你迅速了解生物现象的来龙去脉。
4.在生物学上,很多专业名词容易弄混。在考试过程中出现很多错别字,因此要加强书写能力。
三、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一方面,生物学研究的东西都是活生生的。“活”的东西,重在理解,但是需要在能记住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活学
另一方面,生物是一门生活科学,她来源于自然、源于生活。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知识就会“为我所用”。——活用
1 历史课的教学教法
历史的课堂教学, 通常要综合运用多方面教学方法, 其中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图解法、角色扮演等方法。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哪些方法效果会达到最好, 关键是老师的运用。老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综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与知识累积程度, 同时兼顾自己的学术水平、能力性格, 及学校的教学条件等各方面因素, 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组合, 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以下是几种重要的历史教学教简介。
1.1 讲述法
此方法对于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和内容极为有利, 在向学生传授新知识方面优势明显, 同样适合于复习巩固原有知识。讲述法可分为叙述、描述和概述三种不同的方法。
运用叙述法时需史实确凿。所述史实从可靠的史料中获得, 才能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历史表象。叙述同时需要生动形象,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仿佛亲临其境, 感受历史的真实场面。
描述法能使教学的形象性增强, 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自然而然的领悟有关的历史内容。如教授《戊戌变法》这节课时, 应着力描述谭嗣同毅然留下、慷慨就义的情景, 使学生在心中对谭嗣同的光辉形象深刻铭记, 同时受到强烈感染, 激发学生内心的爱国主义之情。
教材中较为次要、但却必须讲到的部分用则概述的方式, 以便描绘出历史的全貌与线索。
1.2 讲解法
当讲解历史上的经济结构、政治制度、法令条约与科技文化等内容时。讲解的具体方法有释义说明、分析综合、举例论证、比较等。
1.3 谈话法
是一种以师生双方谈话或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教学方法, 此方法能促使学生主动去思考、理解、掌握知识, 同时还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表达能力。
1.4 图示法
可快捷地使完整的知识结构向学生展示, 以调动学生的感官, 加强学生对史实的记忆, 同时能有效地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但是, 此法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方法。
1.5 讨论法
讨论中促使学生参与教学, 培养学生得逻辑思维能力, 活跃课堂气氛。以及提高合作学习精神、形成积极进取的态度等。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由的发表意见, 最后通过具体史实或者例证向学生阐明正确的观点。
1.6 角色扮演法
课堂中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 让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充分地调动起来, 此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讲授《百家争鸣》时, 可以先分组讨论并且归纳各学派的观点, 接着让学生进行历史体验, 比如:请用百家争鸣时代某一学派的观点, 谈谈现实生活中排队插队这一令人头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最后引导学生归纳。
1.7 各类历史教学方法如何选用
教无定法。能够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呈现出复杂深奥的历史知识, 讲述法可能会使这类教师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不擅长表达同时喜欢研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老师, 可以多设计一些历史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
1.8 教授新知识所需要注意的事项
(1) 课前预备——一般来说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备课, 老师所追求的是如何通过轻松、愉快、和谐的授课方式把课堂教学内容教给同学们, 同时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
(2) 引导——包括上课之前检查学生出勤的状况, 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和导入新课程内容。
(3) 传授新知识内容——这是课堂的重点内容和核心环节。
(4) 总结教学新内容和巩固原有的历史知识。是提高历史课教学质量、取得良好教学效果重要的一环, 是一节课最为闪亮之处。
(5) 布置课后任务——复习原有的的历史知识, 记忆新获得内容;运用原有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生们学会灵活运用已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
2 初中历史教学的各类技巧
2.1 基本技巧
教学技巧的灵活运用在初中历史教学方面是十分重要的, 以下方式可以用于历史教学:
(1) 参观教学法。结合本地区有利历史条件, 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或博物馆等。
(2) 演讲活动法。结合学生所学知识举办各类演讲活动, 开展学生自主开展的演讲活动。
(3) 知识竞赛法。举办各类历史方面的知识比赛;如探讨百家争鸣的历史知识竞赛;弘扬民族优秀科技巨作知识竞赛;中国统一历程知识竞赛……
(4) 课外写作法。指导学生课外做阅读笔记, 开展历史论文比赛。
2.2 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方面的意义
教师的语言, 感情抒发, 以形象生动的图片和多媒体技术辅之, 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被激发,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如在教学《辛亥革命》时, 老师可以提前准备:1、辛亥革命前的经济, 政治, 文化等各方面的背景。借助网络, 把资料制作成PPT;2、摘录网络上的电影片段。再如教授中美建交时, 把中美建交的历史电影资料投影出来, 比课文中的图片文字效果要好得多。
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各方面优势, 并且运用于教学中, 将使课堂教学的表现手法和方式极大地丰富。具体运用到历史学科, 在探索历史课程资源过程中, 多媒体教学方式因其信息量容量大、使用方法简洁灵活、动态感强、信息传递迅速、吸引学生求知欲望、声画皆备等特点而被越来越多的初中历史教师所采用。多媒体方式教学, 可以使学生认为的久远陌生的历史人物在学生的脑海中形象化;使复杂的史实趣味化;使深奥难懂的历史问题明晰化。这些特点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多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多媒体教学法以其现代性弥补了传统黑板教学方式的不足, 让更多的学生更加直观、更加全面地获得知识, 使学生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因而, 多媒体教学不仅有利于推行初中历史教学改革, 而且可以成为提高初中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的效率的有效武器。
3 小结
历史教学中涉及内容十分宽泛。具体到初中生历史教育, 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 无论是教师教学方法技巧还是学生的接受效率, 都是教学探求道路上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当代的教育环境中, 教师都需要通过不断的试验和实践来提高自己, 以达到教会学生更为有效学习的目的。
虽然历史的史实是唯一的, 但是历史的结论却可以是多样的。历史教师应该致力于把有效正确的信息传授给学生, 当学生具备了应有的能力, 就会升华成认知, 进而成为情感态度价值观。初中学生在历史方面的认知是稚嫩的, 他们对于教学中心的理解与教师预设的教学中心或许不完全一致, 这并不是不好的, 这有力的说明了学生“发酵”了老师授予的知识, 从而产生了自己的想法, 对此, 我们应该倍加呵护, 耐心倾听, 并给与鼓励。
参考文献
[1]朱世光.提高历史课堂教学品质的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 2008, (9) .
[2]刘明生, 宋平.高校年轻教师为师之道[J].教育研究, 2010, (1) .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词汇教学 方法
一、形象教学法
1.运用图片辅助词汇记忆。在遇到新单词时,有许多是学生已经知道并且在脑海中出现过这些实物,但是还有很多实物可能学生接触较少,所以需要借助具体的形象来帮助学生牢固记住单词。例如:在讲解与水果相关的词汇时,苹果、香蕉、葡萄等都是学生已经知道的、而且能够想象到的单词,但是樱桃等大家不是很了解的水果,老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者实物来展现给学生,这样就能直接体现语言的实用性和真实性。
2.用肢体语言进行教学。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动词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在英语中也占有较大的比例,对于动词的记忆要注意让学生准确了解到动词的意义以及是否及物。可以采用肢体语言来帮助学生学习,例如:在讲解turn off 和turn on时,教师可以打开教室墙上的电源开关,并告诉学生是turn on the light,对应讲解turn off,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另外讲到表示情感类的动词如smile,laugh, shout, cry等等,可以叫一位学生通过面部表情来表现动词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猜测,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的氛围,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规律教学
新课标英语词汇和生活紧密相连,单词之间存在很多联系,因此在记忆单词时,教师将所学词汇通过归纳总结,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词汇,更加牢固地记忆单词。
1.利用读音规律进行记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讲解一些常见的发音规律,例如:当e作为单词的最后一个字母时一般不发音,当元音字母在重读闭音节中会发字母本身的音等,还有一些有规律的字母组合,如ir在bird,girl, skirt和first中的发音相同。tion字母组合在dictionary, action等词汇中发音相同,教会学生在遇到怎样的音就要想起哪些字母组合,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地进行单词的记忆了。
2.利用联想规律进行记忆。英语和汉语类似,都用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所以在记忆单词的过程中,记忆一个单词时联想到它的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一种比较好的记忆方法。例如:在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英语中有fool,可以将反义词clever, smart等词语进行复习,这样能够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想到joy时就能联想到happiness,这样在写作文时,可以扩大学生词汇量。并且正反或者词性方面的变化来进行记忆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词汇的理解,便于长久记忆。
3.利用构词法来进行记忆。英语中的许多词汇之间都是通过构词法来得到,掌握一个词根,再加上一定的构词法就能记忆许多的词汇了。笔者从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之间的变化以及部分常见的前后缀来进行总结。
(1)词性的变化。当动词后加上er或者or等变成名词。例如:work(工作)—worker(工人),sing(唱歌)—singer(歌手),act(表演)—actor(演员)等。一般说在动词后面加er或者or变成了执行这些动作的人了。同样,如果在名词之后加上后缀ful,ed,ing,y就变成形容词。比如use—useful, interest—interested, rain—rainy等。当形容之后加上ness时,这些词可能是名词了。例如:busy—business。掌握常见的词性变化规律对于阅读和记忆单词都用着重要的意义。
(2)利用前缀进行单词的记忆。初中英语有un,in, dis ,re等前缀,这些前缀一般都改变了词语的意思,变成相应的反义词。比如:happy—unhappy, regular—irregular, correct-incorrect等词语,可以运用联想的方法记忆单词的意思。
三、语境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造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词汇。日常教学中,英语教师应尽可能的用英语来授课,并且尽可能用学生所学过的单词、短语、句型来进行提问,或者与他们对话,这样能令学生一直用英语思维。我校开展的英语活动周,在这一个星期中,从校门口礼仪队同学的问好“Good morning.”到课件播放英文歌曲,在这一整个星期,学生课件都用英语进行对话,学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很多英语词汇会深深的印在他们的大脑里。
四、及时复习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以后则缓慢递减。因此,学习单词要及时复习,增强记忆。五步教学法也指出第一步是复习。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及时地、间隔性对学生学习过的单词加以复习。
我们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2.构造法在解题时,我们常常会采用这样的方法,通过对条件和结论的分析,构造辅助元素,它可以是一个图形、一个方程(组)、一个等式、一个函数、一个等价命题等,架起一座连接条件和结论的桥梁,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解题的数学方法,我们称为构造法。运用构造法解题,可以使代数、三角、几何等各种数学知识互相渗透,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每年5月,中考冲刺进入白热化。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利用好各地市二模试卷、最近两年中考试题和中考复习指南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复习。
坚持“三轮复习法”。第一轮,对照新课标和中考说明,梳理知识夯实基础。第二轮,时政热点与课本知识相结合,从热点入手,回归课本,明确各类题型的答题思路和模式。第三轮:强化训练,巩固提升,提高应试能力。此阶段具体做法如下:
1、把近两年中考文综试题做一遍,对照其答案和评分标准加以体会,明白不同类型题目的答题要求。把以往考试和练习中做错的题进行归类,并重做一遍,提醒自己中考时要避免出现类似错误,以此提高复习效率。
2、以考代练,既能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促使其认真作答,形成良好的考试习惯,又便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考后要及时进行试卷分析、评价。对于共性的问题,教师要利用课堂精讲精练;对于个别同学存在的问题,利用业余时间单独辅导,并用“卡片法”强化练习。
3、注重审题,确定答题的方向和观点。文综非选择题部分得分普遍偏低,原因在于审题不清,致使答题观点不全面,总结归纳不到位,甚至偏离答题方向,导致失分严重。要指导学生审清题意,抓住题眼,找好关键词,学会分层次读问题,结合课本知识,确定答题范围,理顺答题思路,最终形成模式。
4、规范答题语言。不少同学不善于使用专业术语,致使白话连篇,这是基础知识不扎实的表现。除专题强化训练外,还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中考说明,强化考点内容,规范答题语言。
5、对开卷考试认识有误。有些同学忙着往书上抄题,还动员父母帮自己抄。考试时,找答案费时,见到相似的题原封不动地抄,常常文不对题、观点缺失。抄题有一定的用处,但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教师要指导学生有目地有选择地抄,届时还要灵活使用。
6、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良好心理品质,做好应试的充分准备。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思想;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4-001-01
数学思维方法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思考寻求解决数学问题的途径,也就是在现有的表面现象和已掌握的概念基础上,通过分析、判断、推理、综合等认知过程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方法等。“数学思想方法反映着数学概念、原理及规律的联系和本质,是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的纽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桥梁,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是全面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其实,在数学教学和计算应用上,数学思维方法也随处可见。
一、在数学解题的教学中,体验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题目不计其数,问题又可变式发散,因此数学题目就千千万万,但是蕴含在问题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总是永恒不变的,它是数学的精髓,是解题的指导思想。在数学解题教学中,不能只平铺直叙地罗列解法,而应着重概括总结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指导作用。如:
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3,-2)和点B(1,6),求此函数的解析式。
就此问题的解答,可先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y=kx+b,再把A、B两点的坐标分别代入即可得到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此方程组即可求出k,b的值,从而确定函数的解析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y=kx+b中两个待定的系数 k,b,其实质是根据已知条件列出k. 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从而把一次函数问题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问题,既体现了方程的思想,也体现了转化的思想。又如:
四盘苹果共100个,把第一盘的个数加上4,第二盘的个数减去4,第三盘的个数乘以4,第四盘的个数除以4,所得的数目一样,问原来四盘苹果各多少人?
本题若是从四盘苹果考虑直接设未知数,需要列出四元一次方程组,解起来非常麻烦,特别是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如果由“所得的数目一样”这个条件反向思考,则由此可推断出四盘苹果的数目。设间接未知数x表示这个数目,则容易得到四盘苹果原来的个数分别是x-4,x+4,x/4,4x,这样直难则间,妙用间接未知数“转换”,问题则容易得多。
二、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往往是通过学生熟知的一些生产、生活的实例、实物、模型等,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观察对象的共同点,分析、对比、归纳、抽象概括出对象的本质属性,从而形成概念。如七年级学习的“相反数”这一概念,通过分析4和-4这两个数的特点,引导学生自行得出相反数的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这了加深理解,把这两个数画在数轴上,也可以这样定义相反数:在数轴上原点的两旁,离开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由此,对于一些数学概念的教学不应只是简单的给出定义,而要引导学生感受及领悟隐含于概念形成之中的数学思想。
如平方差公式这一内容属于数学再创造活动的结果,它在整式乘法,因式分解,分式运算及其它代数式的变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是构建学生有价值的数学知识体系并形成相应数学技能的重要内容,它是让学生感悟换元思想,感受数学的再创造性的好教材。
三、在知识系统的复习中,提炼数学思想方法
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归纳整理。在章节的复习中,作为数学教师要整理出数学思想方法,将统领知识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概括提炼出来,以此增强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能力。在章节复习时同,作为教师要及时的小结哪些地方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并且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来对知识进行小结,从而提炼和归纳出密切联系教材的思想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 命制数学应用性试题的原则
1.1 公平性原则。
公平性指试题的素材、背景必须来自每一位学生所能理解的生活情境、社会实际、数学现实或其他学科现实, 考虑考生性别、城乡区域等因素造成的认知差异性, 不出现需要特殊的专业背景才能理解及部分学生不能理解的题材。
1.2 现实性原则。
现实性指构建应用性试题时, 所选用的素材应来自学生熟悉的社会现实, 特别是选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作为试题素材, 可以丰富学生阅历, 唤起学生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类、对世界、对生活的关注, 让学生感受社会的文明进步, 体验与时俱进的时代氛围。
1.3 有效性原则。
有效性指应用性试题的命制必须突出数学在现实中的有效应用, 应通过设置恰当的背景资料, 引导学生采用观察、实验、操作、猜想、验证、推理等方法, 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判断, 运用数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和相关学科中的数学问题, 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
1.4 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指命题应稳中求变, 变中求新, 新中求精, 在命题的内容、形式、结构、情景、设问方式等方面体现与传统题型的不同, 给学生提供创新、展示才华的机会, 同时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
2. 命题时要列出命题的考点与能力要求层次
2.1 命题人根据考试的目的和教学目标或考试说明的要求, 依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细目, 制订出命题、制卷的具体计划。
这个计划应包括测试内容 (知识、能力) 、题量、题型、时限等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特别要说的是形式应为内容服务, 题型必须有利于内容的考查。在频繁的考试实践中, 各个学科都出现了五花八门的考试题型, 不少题型经过检验, 得到师生的认同, 我们可以根据需要筛选梳理, 灵活选用。
2.2 主、客观题型的比例要适当。
主观题要有明确的指令, 要有答题要求和答题指向, 甚至规定答案字数, 必要时可做提示示范, 不要造成理解错误而影响表达。客观题, 尤其是提供选项的客观题, 题干文字要简洁, 供选答案不能拼凑, 错误选项也应有干扰作用, 故弄玄虚。现在各学科都十分重视联系生活的拓展延伸题, 这种试题更应选好题型。
2.3 题型要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张扬和创新。
题型不能过于死板, 要给学生留下施展的空间。我们提倡题型的新、巧、活, 但不主张把题型整得玄、怪、偏。其次, 考查什么, 也就是考哪些点, 是命题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必须精心安排, 不能随心所欲, 不同类型的考试有不同的点, 不同考次的考试有不同的点。不能无目的地“凑点”, 所有确定的点, 都必须在课标中找到根据。一张试卷上, 点的分布必须均匀, 一个点的考题在一张试卷中不能多次重复。怎样考, 也就是考查的知识点以什么形式出现, 不同的点根据其特点, 可有不同的呈现方式, 可以通过不同的题型进行考查, 或考记忆, 或考比较, 或考运用, 或考迁移, 或考操作, 或考创新……这样, 所有该考的点, 才能分出轻重缓急, 不致因过多交叉而影响全卷的比重失调。所以命题人要列出考点与能力要求层次, 以便试题评讲更有利于考点复习, 达到巩固学生知识的目的。各学科要关注新材料、新情境和新问题的“三新”原则在试题中的体现。
3. 导学导教, 考试促进反思
一份好的试卷应当在考试以后能引起师生关于教和学的反思。广大考生能够从中领悟出自己初中阶段的学习状况。如在知识结构上有哪些空缺需要及时补上, 在能力板块上有哪些地方相对薄弱需要重视加强, 在学习方法上有哪些应该保持哪些应该改进。无论考生在答题过程中顺利与否, 都可以从中悟出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得失而终身受益。对于教师来说, 同样是一次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综合检测。教师不仅可以从中反思自己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认识、对教学方法和复习策略的认识;而且可以感悟出自身的知识结构是否适应、人文积累是否厚实;更可以观照出自己对学生的认识是否准确、对他们个性化的学习过程是否把握得当。这个反思的过程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各学科试题十分注重基础知识的检查, 所以基础知识是学生形成学科能力和素养的前提;因为知识能否会被迁移活用是学生思维品质、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所以试题的能力立意无处不在;更因为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他们能够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所以包括公民素质、思想品德在内的综合素质考查是各科试卷中贯穿始终的内涵。
4. 强调实践, 考试注重能力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学习, 与其所发生的情景有着密切的联系。传统学业评价中那种孤立的问题或测验条目, 缺乏与真实生活的相似性, 学生的考试成绩与他们在未来社会中的表现相关性不大。而教育真正的价值, 更在于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试卷加工与调整
有了初步成形的试题 (题坯) 之后, 接下来的工作是深加工和细琢磨。这是单题编制的中期调整阶段, 必须十分认真, 对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得顾及。包括试题的陈述和答案的编写, 评分标准的制定, 都得在这一步骤中完成。
试题的加工和调整, 首先要确保试题的科学性和适标性, 其次是精心调节难度, 试题的难度调节。必须以整卷的难度分布为依据, 常用的调节方法有:
改变提问方式:例如, 把证明题改变为探索题。将结论隐蔽起来, 可提高难度;增加中间的设问, 把单问改变为分步设问, 无异于给出提示, 可降低难度;又如, 改变提问的角度, 往往也会改变试题的难度。
改变题设条件:例如, 适当增删已知条件。隐蔽条件明朗化, 明显条件隐蔽化, 直接条件间接化, 间接条件直接化, 抽象条件具体化, 具体条件抽象化, 乃至条件参数的变更, 等等, 都可使试题的难度发生变化。
6. 编制公平的评分标准
思想品德课采用什么样的复习方法,才能把中考考试要求、社会热点、解题技巧“颗粒归仓”,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做法。这里向读者尤其是教初三思想品德课的教师介绍一种独特的复习方法,即“专题式复习法”。
所谓“专题式复习法”就是指围绕基础知识、社会热点、考试题型、考试心理等进行专题复习或辅导。这种复习方法由于跨章节、跨教材,“以生为本”,学生的思维活动空间比较宽、广,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深受学生欢迎。
一、巩固基础知识专题复习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和其它课程一样,都要把搞好基础知识的教学放在首位。因此,思想品德课复习课教学,首先也应把巩固基础知识作为第一要义。对基础知识的复习教学,应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实际,对基础知识认真设计好适量的书面练习。练习题力求做到系统全面,重在基础同时,练习题的设计要尽量做到标准化,促使学生思考。这样,通过完成练习题,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熟悉教材的基本内容。
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有赖于教师在复习教学课中将教材内容梳理好,使内容系统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复习初三思想品德(科教版)第四单元时,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然后由教师归纳出本单元的考点与热点:
考点: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作过程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
3、政府的报告、代表的仪案、会议的决议体现着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思想。……
热点: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2、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并把它板书出来,详细阐述构成课文的内容体系。可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全文的内容要点。避免了学生只孤立地掌握些支离破碎知识的现象。
我们在复习教学中,通过巩固基础知识专题复习,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学科主干知识形成知识树,建立起知识网络,学生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时才会出现“会当岭绝顶,一揽众山小”局面,达到满意的解题效果。
二、热点问题专题复习
“题在书外、理在书内”,“以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素质教育为要求,加强与社会热点、社会实践及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通过试题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人与自然、关注国家现代化”,这是近些年来中考命题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因此,在初三后期教学中,作为初三思想品德教师必须按照《思想品德考试要求和范围》所要求考查时间内,对国内、区内及本市发生比较大的事件进行必要的筛选,找到影响力大、影响时间长的重大时政事件,把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反映国内外形势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联系起来形成问题,并进行讲授、分析,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热点问题的来龙去脉,而且还要让学生关心热点问题的最新动态,甚至吸取最新的理论成果。
多年的初三毕业班教学实践表明,筛选重大时政热点问题原则与方法是:以近期为主、远期为辅;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知识为主,科技教育体育文化卫生为辅;法律知识以运用为主,理论为辅;以定性热点为主,争议热点为辅;以长效热点为主,短效热点为辅。
通过热点问题进行专题复习,学生可以开阔视野,活跃思维,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学以致用,体现思想品德学科的时代性、实用性,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社会生产,关注社会生活,实现思想品德学科固有育人功能。
三、考试题型专题复习
在考试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答题不注意方法技巧,只知道照抄照答。因此,在复习课的教学中,教师应把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作为一个重点,提醒和指导学生对题目进行认真审阅、分析,弄清题目内容是属于教材的哪一部分,然后再根据题意认真作答。避免学生出现答案写得不少,得分却极少的现象。通过经常性地讲练,使学生熟中生巧。
思想品德考试题,目前由单项选择题(又称客观题)、材料说明题和实践与探究题(又称主观题)三大题型构成。解答客观题的逻辑思路和步骤。对题干的审题是关键,题干往往由立意、情景、问题设置三部分构成,通常采取“一看、二抓、三领、四想”来指导读题干,“一看”就是要看设问,弄清题设问的指向,看看题目设问是法律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知识或时事政治,以及哪个知识范围;“二抓”就是要抓关键词,采用首尾法、词语频率法、同一中心法、引号法;“三领”就是要领悟出题者的意图----考什么原理;“四想”就是要想思想品德术语即:书本术语和时政术语。弄清题干基础上,对题肢一般采用“三排一保留”办法即可以做对选择题,“三排”就是一排谬二排异三排重,在题干是正向选择前提下,那么题肢中的知识错误、观点错误、正误混杂、张冠李戴、模棱两可、与事实不相符就要被排除,在将剩下的题肢代入题干的指向性和逻辑性中去排异,同时还要注意题肢的观点不是回答题干的问题,而是对题干意思的变相重复,须排除掉。经过“三排”之后剩下的题肢就是正确选项了,最后还要将正确的选项再代入题干中的指向性和逻辑性中去验证。如果题目是要求选最佳答案的,那就用“最直接、最根本、最全面”去指导做题。
解答主观题的逻辑思路和步骤。一是要带着设问对材料进行逐段、逐句、逐层地进行阅读,找到关键词语,通过关键词语上升到所学理论。二是归类对号,落实课、节、框,试题虽然千变万化,但都离不开用教材的内容来解答,在读题时,须判明答题要用教材哪些章、节、框的内容,这样就缩小了思考范围,根据题目的要求恰如其分地引用、组织某方面的知识。三是规范化答题的一般步骤:第一是先归纳题目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第二步是说清有关理论观点,即说清材料说明问题的理论依据;第三是用事实证明,答题不仅要有理,而且要有据;第四是表明态度或简述自己的认识体会。这四步并不是回答所有主观题都必须具备的,要根据题目的实际情况分别加以运用。
答题时一定要使用思想品德课中的观点,而不能使用自己创造的语言、概念及社会、家庭流行的俗语。只有使用教材中的观点,才能做到表述规范、准确、科学、简洁,才能和阅卷老师沟通思想、交流信息、形成共识、减少误解。
通过考试题型复习,要贯穿考试技巧方面知识教学,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掌握解决各类题型的技巧。学生在参加中考时,就会有备而去,满意而归,考出比较满意的成绩来。
四、考试心理专题辅导
初三学生考试过程的心理障碍主要有四种现象:第一种现象是心理过分紧张而怯场;第二种现象是情绪低落、丧失信心,在考试中由于考试者出于被迫参加,或是认为目的达不到,或是在应试过程中预感成绩不好,或第一堂考试试题难度较大,对第二堂考试中考试者心理带来干扰,表现为消极,没有信心,直至不能坚持下去;第三种现象是外来“刺激”对心理带来的干扰,在解答试题过程中,考试者在对所学知识经过回忆,联想、知识重现等一系列心理活动时,突然外来“刺激(”包括监考教师来回走动、别人试卷翻的哗哗声、考试秩序混乱、附近传来噪声等)往往容易使“神经联系”中断,强“刺激”还能使原来已知“信息”难于“提取”,其结果影响考试者的正常答题;第四种现象是偶发事项对心理带来的惊慌,在考试者缺乏思维准备情况下发生一些事项、事件,会使考试者惊慌失措,心理紧张,影响正常思维,造成考试者考不理想的成绩来。
由于中考强大的作用及社会的高度重视,考生在考前、考中出现一定程度的考试心理障碍是正常的。那么,教师在初三后期采用考试心理专题辅导,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的结果。教师可以采用这些专题辅导,如考生如何度过考前“学习高原现象”、如何树立中考信心、如何调整考试情绪与状态、如何看待考试焦虑、如何克服中考考试中“克拉克现象”等,使初三学生在参加中考时有比较充分的考试心理准备,从而在中考中发挥出超常的水平,考出理想的成绩来。
【初中英语教学方法与技巧】推荐阅读:
初中数学教师教学方法与技巧有哪些10-27
初中英语作文技巧12-12
初中英语的备课技巧10-20
初中英语作文开头结尾技巧10-31
高三学生英语学习方法与技巧10-24
浅谈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技巧10-14
初中英语期末复习方法07-28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浅谈初中英语写作训练的几种方法》10-23
初中英语学习有效方法06-07
指导专家初中英语学习方法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