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学生资助工作计划(精选12篇)
学生资助工作,在学校行政会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贯彻落实上级各部门助学文件精神,建立健全学生资助工作机制,整合各类资助资源,不浪费一分钱,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努力拼搏,强化服务,确保每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平等地享受到国家的惠民政策,为促进学生健康做出应有贡献。为更好地做好本年度学生资助工作,特制订本年度工作计划:
一、加大力度,认真做好资助政策的宣传工作
1、利用招生宣传、发放入学通知书、校园广播、宣传橱窗、报刊、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家访等方式,宣传国家各项资助政策及学校贯彻落实各项政策具体的实施办法,将我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项资助具体实施办法印发给每一位入学新生,在入学教育中组织学习贯彻。
2、利用学校网站学生资助窗口,宣传学校各项资助政策及助学工作动态,并开展经常性的交流,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随时接受师生对我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监督。通过宣传,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倡导师生关心弱势群体,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信心、克服困难,乐观学习和生活。
3、开通并公开资助热线电话:0556-2294912,接受学生、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咨询,并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二、完善制度,规范程序,确保学生资助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开展
1、结合《xx中学校内资助资金提取与管理办法》、《xx中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评审发放及管理办法》等制度,突出各项制度的可操作性,增强制度的指导性,确保资助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切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进一步规范认定程序,坚持班级民主评议、各年级初审认定、校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复核,校内公示,确定贫困等次三级评审认定程序,建立经济困难学生档案,为我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继续坚持“逐级认定、分段评审、分批公示、过程监督”的评审程序和办法,做好国家奖助学金的评定工作。要认真总结助学金评定工作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分批公示、全过程监督的操作程序,使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真正成为惠及学生的阳光工程。
三、认真部署,扎实推进,做好春、秋季国家助学金以及校取⑸缁峤敝学金的评定发放工作
1、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信息的收集和管理工作。3月份,学生向班级评议推荐小组上交贫困生登记表,,按规定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摸底工作。
2、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原则,认真做好国家奖助学金和以及校取⑸缁峤敝学金的评定发放工作,进一步完善评定工作资料,规范评定工作程序。
3、加强对奖助学金发放的`管理,确保奖助学金及时发放到学生的手中。
四、开源节流,广开渠道,统筹好校内外各种社会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资助活动
1、积极争取社会资金对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支持和帮助。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各社会团体、企业或个人对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大力支持。
2、对于一些因家庭突发灾难或因大病返贫的学生,一方面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给学生减免学费或临时性困难补助。同时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个人募捐资助。
五、做好对受助学生的跟踪管理工作
1、通过资助和开展征文活动激励学生发奋学习。
关键词:资助工作,高校,诚信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明确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将其列入教育领域10大项目。[1]这一举措体现了国家对贫困学生平等受教育权的重视, 同时更体现了对高校资助工作的重视。目前, 我国在高校资助工作中已经形成了“奖、助、贷、补、免”为主的资助体系, 投入金额大, 资助范围广。在资助工作中大多数同学能够诚信, 但“假贫困生”、违约还贷、评审作假现象却层出不穷, 严重破坏了大学生诚信形象, 违背了资助工作的基本原则。
1. 高校资助的种类及意义
1.1 高校资助的种类
高校对贫困学生的资助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拨款和学校经费开支两种途径, 除此之外, 校友、企业家也通过学校对贫困生进行了资助。根据经费的两种主要来源形式, 高校资助形式主要有: (1) 国家奖学金, 名额少, 要求获得者为高校各方面表现突出者, 贫困学生可申请; (2) 国家励志奖学金, 名额较少, 奖励高校中品学兼优的贫困生; (3) 国家助学金, 资助面广, 可达到在校生的25%左右; (4) 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贷款, 学生在校期间不用支付金融机构利息; (5) 高校对入学新生实行“绿色通道”, 可先入学后缴费, 对特别困难学生实行部分免缴或全部免缴学费; (6) 高校校内勤工助学岗位, 一般由高校经费支出; (7) 其他由学校提供的特困补助或社会企业、人员提供的资助。
1.2 高校资助的意义
调查显示, 2011年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中, 贫困学生比例已经接近在校生的30%, 其中15%左右为家庭经济特殊困难学生。[2]高校资助工作不仅仅是让国家、高校及来源于社会的资助款项到达申请学生手中, 而且更应当使需要资助的人得到资助。由于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客观真实性仅由学校资助工作人员负责核实难度大, 可行性程度低, 因而高校资助工作中的学生诚信教育就显得尤为突出。
2. 高校资助工作中学生诚信缺失表现
2.1 申请材料内容虚假
对高校贫困学生的认定主要是通过对认定材料进行形式审查, 认定材料中的“贫困证明”由生源地村委会、居委会负责出具, “人情证明”、“虚假证明”普遍存在, 核实难度大。在申请材料如《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内容填写上, 胡编乱造情况存在, 生源地居委会或村委会碍于情面在表上签字确认学生困难。笔者在向学生问及此类情况时, 学生答道:“将家里写得越惨越好, 这样被评上的机会大”。
2.2 应缴费用被拖欠
高校对没有成功办理、错过办理贷款时间、不愿意办理贷款的家庭困难学生实行缓缴学费。少部分家庭不困难学生将学费用于其他用途而谎称困难拒绝缴费或家庭确实困难同学既不愿意贷款又不愿意参加勤工助学而坐等国家奖助学金的发放。费用被恶意拖欠造成了学校学费损失, 损害大学生形象和高校利益。
2.3 评定程序受影响
高校资助的评定程序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的基础上, 按照高校本校《学生手册》或相关文件规定的程序、标准, 对学生提供的真实认定材料进行形式审查结合提出申请学生平时表现, 经过民主评议, 评定出资助档次。程序中出现不诚信问题主要出现在获得贫困证明材料及民主评议阶段。通过走关系可在生源地当地获得证明。在校民主评议阶段特别是班级评议时, 通过买通班级同学特别是参加民主评议小组的同学达到自己获得资助的目的。
2.4 助学贷款遭违约
助学贷款的首次实行是1999年, 至今解决了数万贫困生入学难问题, 为国家、高校能够尽可能地帮助需要帮助的贫困生提供了支撑。助学贷款要求学生毕业后可选择分期或一次性偿还贷款, 在校期间免息。根据2006年底人民银行统计数据, 全国助学贷款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违约率平均为20%, 有些高校违约率甚至高达80%。[3]这一数据有力地说明了资助工作中学生不诚信问题的严重。
3. 加强诚信教育方法建议
3.1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传统诚信文化
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是培养合格大学生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我国传统文化都强调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其中诚信一直被中国文化所推崇。大学生经过多年的应试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有所忽视, 不当的社会风气侵蚀着大学生思想。全社会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传统诚信文化势在必行。只有全社会树立了正确的荣辱观念,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诚信问题。
3.2 鼓励贫困学生勤工助学, 培养学生自强意识
勤工助学属于资助范畴, 但与其他无偿性资助有所区别, 它要求参与者付出劳动后得到报酬。资助工作中部分大学生不诚信, 弄虚作假、拖欠学费、贷款违约, 其意识中存在着不劳而获思想, 宁愿等着他人的帮助也不愿意主动改变生活状态。鼓励贫困大学生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 参加勤工助学, 一方面可以让贫困大学生获得实践能力, 早日适应社会;另外一方面自立自强意识的培养可以有效解决资助工作中不诚信问题。
3.3 严格评审程序, 力求公平、公正、公开
高校应该按照国家规定或本校制度中规定的程序严格完成资助的评审。对于不合理的程序应该及时召开会议对制度进行改进。从材料的提交到民主评议到公示, 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三公”同时体现了同学、老师们对整个资助环节的监督, 只有将整个程序规范并进行“阳光”评审才能防范弄虚作假者和干扰评审程序的行为。除此之外, 利用好大学生诚信档案, 记录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不诚信行为并将档案与金融机构相联系, 让不诚信大学生受到应有的惩罚。
结语
高校资助工作中的不诚信行为的解决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诚信教育, 在制度上减少钻空子作假的行为, 完善监督和不诚信的惩罚制度, 保证资助工作的真实性, 让国家、高校、社会的资助能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大学生圆大学梦。
参考文献
(一)不合理的公投
有学生私下议论:“敢说、会说、能说的,得票就多;内向、不会说,说的少的得票就少”。还有一名学生向辅导员揭发:“李某因为在宿舍拉选票才获得的资助,他承诺得到助学金后就请大家吃饭”。
在国家助学金评定中,有些辅导员害怕麻烦,没有拿出具体的评定细则和量化指标,鉴于贫困生名额有限,于是采取全班学生投票选举的方式,从而出现拉选票的问题,这让助学金政策变了味,成为了人气与关系的比拼。
(二)掀起你的盖头来
有一位家庭经济确实困难但自尊心较强的女生因为在台上不愿“暴露”自己家庭情况而落选,结果导致能否获资助不是以家庭实际困难为依据,而是取决于台上陈述是否“悲壮”,表现是否“精彩”。
有些辅导员为了体现助学金评选的“公开、透明”,规定申请申请助学金的同学必须在众人面前详细阐述家庭贫困状况,本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比较自卑、内向且自尊心强,这时如果强迫他们在同学面前“自我暴露”,无异于伤口撒盐,雪上加霜,从而导致有些真正贫困的学生由于“爱面子”而忍痛放弃申请助学金的机会,而不太贫困却能说会道的学生再稍加悲情演绎则有可能博得同情。
(三)“贫困”的贵族
令人想不到是,助学金发下去没几天,其中两名获资助的学生就在饭店请客吃饭,其中一个还换了一部新款手机,班里其它学生发现后,议论纷纷,愤懑不平,辅导员知道后非常恼火,但为时已晚,钱已经发了下去。
很多辅导员遇到过这种情况:某些学生家庭确实困难,按政策也理应得到资助,但是获资助后不是心怀感恩,刻苦学习,而是拿着资助的钱进行奢侈性消费,穿名牌,买电脑,大吃大喝等,这严重违背了助学政策的初衷,同时也会引起其它学生议论和不满。
(四)我贫故我得,舍我其谁
一名女生课下到办公室找辅导员,理直气壮地说:“老师,我认为评选不公平,我家比张某家还困难,凭什么她得3000元,我才2000元?”
有些辅导员经常抱怨:“个别学生虽然家庭贫困,但不思进取,旷课迟到早退一样都不少,资助吧,于心不忍!如果不资助,也确实困难!更可气的是有个别学生还理直气壮:‘我家贫困,凭什么没有我的?’最让人不解的是有些学生虽然得到了资助,但是嫌资助太少,大有助学金非我莫属的气概。”
(五)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要白不要
看到同班或同宿舍同学得到了高额助学金,有些没有得到或没有参评的学生心里极不平衡,因此严重影响了班级的和谐团结。有些学生甚至发话:“明年我也开证明申请,反正是不要白不要”。
据相关调查,很多高校大二学生比大一新生入学时申请助学金的人数多几倍。不可否认,一方面是学校资助工作宣传力度加大,但更重要的是资助金额大,门坎比较低,学生只要持有生源地所在乡镇、居委会(村)以及当地民政局等部门出具的困难证明,就符合申请条件。再加上出于乡土人情,缺少监督管理机制,有些地方部门出具的证明常常信息失真,因此导致了一部分本不贫困的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开出了证明,加入到了“伪贫困生”的行列,这给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增加了认定上的困难。所以各级相关部门应切实增强责任意识,认真履责,严格把关,从源头上确保公正、真实。
(六)助学金与学校奖学金的博弈
助学金和奖学金的各自特点决定了两者之间必然会产生一些矛盾,难怪有些学生私下议论:“学习成绩好有什么用,考个第一名奖学金也就800元,你看张某某学习一般,就是家里穷,助学金就得了3000元,助学金比奖学金强多了。”这种现象在各大高校普遍存在,在高额助学金的诱惑下原本用来激励刻苦学习的奖学金却越来越被边缘化,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现象。
国家助学金是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项重要惠民工程,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重视,高等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从原来生均2000元提高到了3000元,惠及450万名家庭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20%左右。由于条件低,限制少,资助金额大,每年评定前期必然会引起广大学生的高度关注和浓厚兴趣。
各类学校自设奖学金条件相对比较高。奖学金是为了奖励在校期间学习成绩特别优异,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特别突出的优秀学生,相对助学金来说各级各类学院奖学金具有门槛高、条件硬、名额少、竞争激励等特点,但奖励金额却没有助学金多,如何平衡助学金与奖学金之间的关系并凸显对学生进行精神鼓舞和人文激励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科学认定,创新措施,公平公正做好学生资助工作
(一)辅导员要高度重视,认真负责,细化标准国家助学金是政府为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而专门设立的,是一项惠及民生的好事。高校辅导员是这项惠民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国家和政府的形象,所以辅导员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负责地做好这项工作。
助学金的初衷是助困促学,辅导员应该以国家资助政策为标准,不怕麻烦,以贫困事实为根据,不怕得罪学生,切实规范评定程序,制订科学合理的评定细则,再通过我们平时观察、查阅档案、个人谈话、电话访问以及学生咨询等多种调查方式,使真正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得到资助。
(二)建立贫困助学基金,探索“分批多次按月发放”的模式,实行“长期跟踪监督及随时退出”制度
高校应成立贫困生助学基金会,由学生工作部门统一负责管理全院的助学金,实行分批多次按月发放,长期跟踪监督,一旦有不符合政策条件,违规违纪的学生,可以立刻停发,随时退出,从而起到警示教育作用,避免以往一次或两次发完,对受资助学生无法有效监管的局面。
(三)打破以班级、系部为单位的资助名额分配制度,宁缺毋滥,实行“按需分配”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应打破班级、系部界限,不应等量平均分配名额。实行按需分配,只有真正符合资助条件的才可以申请,宁缺毋滥,剩余名额由高校贫困生助学基金会统一管理,循环使用。
(四)将助学金发放与勤工助学相结合,变“无偿资助”为“有偿使用”,消除依赖心理,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精神
高额无偿助学金滋生了部分贫困学生“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学校应将助学金发放与勤工助学岗位相结合,比如让家庭困难学生清理校园公共卫生;课余时间兼做图书馆、宿舍楼、实验室助理员等工作。变无偿资助为有偿使用,这样通过自己劳动获取资助,会更加踏实和自信,有助于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精神。
(五)坚持物质资助的同时要做好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工作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仅需要物质资助,更需要精神关怀。辅导员在物质助困的同时,要高度关注贫困生群体心理健康教育,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隐私,减轻物质贫困带给他们的压力,鼓舞他们生活学习的勇气。
三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注意事项
(一)不患寡而患“不公”
中国有句古语叫“不患寡而患不公”,意思是说不怕东西少,就怕分配不公平。所以在做资助工作时,只要辅导员坚持公平公正,宁缺毋滥,使资助真正用于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其它学生是不会有意见的。
(二)坚持资助与育人相结合
资助是手段,育人是根本。辅导员要始终坚持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工作理念,坚持资助与感恩教育相结合;坚持资助与承担义务责任相结合;坚持资助与自立自强精神培养相结合。
(三)坚持物质资助与精神关怀相结合
心理学研究表明:物质匮乏不是最主要的,精神绝望才最致命,一定要多关注贫困生的精神及心理健康,引导他们自信、自立、自强,使他们内心充满阳光和希望,安心学习,快乐生活。
四高校学生资助相关政策解读
(一)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200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及其配套办法颁布实施后,国家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入大学,首先可通过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按时报到。入校后,学校对其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核实,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其中,解决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解决生活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勤工助学等为辅。
(二)困难学生界定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学生需向学校申报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由学校根据有关部门设置的标准和规定的程序,以民主评议方式认定。学生在申请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时,必须提交家庭所在地的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予以确认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证明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
(三)政策实施范围
公办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学生,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享受国家的资助政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办学、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4%-6%的经费用来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招收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也可享受国家资助政策,具体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制订。
参考文献
[1]杨波.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结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
[2]张沂红.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现状研究与优化思考[J].科技信息,2011(16).
[3]孙兵.试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7(3).
1.成立学校贫困生资助评定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分管政教工作的副校长;
成员:政教处主任、办公室主任、教务处主任、校团委书记、校工会负责人等。
工作职责:审核各年级贫困生资助评审小组上报的拟资助学生的材料;审定应资助的学生和资助标准;将审定的资助学生的名单予以公示;材料归档并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相关材料。
2.成立年级贫困生资助评审小组
组长:年级分管领导
成员:本年级各班班主任
工作职责:审核本年级各班级贫困生资助评议小组上报的拟资助学生的材料;确定拟资助的学生名额和资助标准;汇总本年级拟资助学生的材料报校贫困生资助评定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3.成立班级贫困生资助评议小组
组长:班主任;
副组长:班长和班团支部书记;
成员:由班级学生推举5名学生代表。
为构建完善的贫困生资助体系,落实贫困生资助工作,芦村中学多措并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一是成立贫困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管理。领导小组积极联系妇联组织、慈善机构和爱心人士,为贫困生多方筹集善款;从申请、调查到确认、公示,再到善款监管,不断完善贫困生资助管理制度。
为扎实稳妥地做好2018年度学生资助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好上级的部署和要求,圆满 完成本年度资助工作任务,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建立健全学生资助工作机制,整合各类资助资源,不浪费一分钱,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努力拼搏,强化服务,确保每个家 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平等地享受到国家的惠民政策,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二、目标任务
1、按照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要求,制定并完善学校各项资助政策,建立健全学校资助体系,实施各项资助工作。
2、利用学校校园网、电子屏、入学通知、校园广播、宣传板和橱窗等方式,切实做好 各项资助政策的宣传工作。
3、做好2018年春和2018秋两次国家资助学生的核查、评定、公示、发放工作。
4、协助教育局做好困难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建档立卡营养餐补助及其它工作。
5、进一步完善我校贫困学生档案建设工作,做好家庭贫困学生的统计、调查工作。
6、切实做好贫困学生的社会资助工作。
7、进一步做好贫困生的教育工作,开拓以“感恩教育、诚信教育、成才教育”为主题 的贫困学生教育新模式。
8、指导各班级开展资助工作。
9、做好各类资助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三、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到人。完善评审机构,执行有力。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强化职能、规范程序。用好用足各项资助政策,明确受助范围、对象、条件,规范 办理程序,确保各项资助政策落实到实处,使贫困生能真正受到“平等、均衡、优质”的良 好教育。
3、进一步规范资金管理系统,规范资金管理。所属资助款项要按时足额发放给学生。防止虚报、冒领、克扣现象发生。
4、加大监督力度,确保资助效果,努力做到资助对象准,资助效果好,社会评价高。
四、工作安排
1、开学报到的当天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进行资助政策的宣传。
2、开学报到的当天及一周内收交明白卡和低保证。
3、开学第二周根据所交明白卡的情况发放扶贫办证明(模板);根据所交低保证的情况到民政局报批低保一补。
4、第三周汇总盖章后的扶贫办证明以及学生所交明白卡等相关材料,形成我校本学期建档立卡学生名单并填写建档立卡学生明细表。
5、第四周填报营养餐发放表和一补发放表。
6、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上级领导布置的其他工作。
鹤壁市淇滨中学 2018年3月3日
附件: 附件1: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 附件2:困难学生认定承诺书
从2008年至今, 潢川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积极发扬创新精神, 抱着探索的决心, 走出了一条颇有特色的资助工作之路。
抓队伍, 延伸管理
学生资助工作管理在县级, 具体实施在基层学校, 效果体现在实施环节。在工作实践中, 潢川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逐步认识到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2011年开始着手建队伍, 延伸管理。经过几年的努力, 潢川县各个教育阶段基本成立了相应机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专人负责, 普通高中成立了独立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办公室) , 中职学校成立了独立的学生资助办公室。学校均有校级领导分管, 有固定人员专业负责, 学生资助管理队伍形成了网状覆盖, 延伸了县级学生资助管理。2013年, 教体局为了加强学生资助管理, 又面向全县公开招考两名、选调一名工作人员, 使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得到加强。资助队伍的建立极大提高了县资助中心的工作效率, 突出表现在2014年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中, 县各高中指导本校毕业学生完成前期个人网上申请, 提供资格审查证明, 一方面分流了学生集中到县中心的人流, 同时减轻了县中心指导学生申请的压力, 使县中心办理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提高了学生办理贷款的积极性。2014年暑期, 潢川县共办贷款351笔, 占当年考入外省学生人数的30%, 办理绝对数量居信阳市第二, 比例居全市第一。
抓关键, 求实效
学生资助工作的管理核心, 是保证资金按政策要求足额发放到符合政策规定的学生手中, 国家为此制定有实施意见和实施办法, 我们在深入细致学习相关文件时, 多次深入学校去调研, 认真分析可能出问题的类型、环节, 然后确定工作思路。
抓宣传, 重点在正确解读政策。每年, 我们都要按类别分次召开专题会议, 并以会代训, 详细解读上级文件, 逐条排查执行过程的风险点, 确保执行人对政策吃得透、用得好。资助中心要求基础学校资助人员宣传资助政策要做到正确、准确、精确:宏观宣传要正确, 合乎政策;关键地点要准确, 不让学生及家长理解出偏差, 产生歧义;核心地点要精确, 不留把柄。
为了保证学校执行层工作的效果, 资助中心定期深入班级, 进行问卷调查和学生座谈, 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 并及时反馈给学校。经过年复一年的反复修正, 各校在执行资助过程中逐步成熟、完善。
抓关键, 重点在工作程序。资助中心根据上级要求和工作实际,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资助程序:学生申请有证明, 评审有小组, 公示有照片, 发放有监督。学校要做到程序不能减, 步骤不能省, 环节不能少, 过程必须走完。每次检查, 资助中心不听空洞的汇报, 关键查工作程序是否合规。从实施情况看, 只要学校按规定的细则工作流程, 出问题的概率就非常低。
抓档案, 重工作痕迹。潢川县学生资助档案在全市乃至全省, 应该是种类最全、规范程度最高的。2012年, 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领导在培训会上说的“学生资助的档案是有价证券”, 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2013年, 我们对以前的各类档案重新进行了归类整理, 并根据工作探索, 对学校所报档案提出细化标准——六有:有封面并盖公章;有目录;有学校申请资助报告;有领导小组、评审小组名单;有签收名册, 普高、职高另有银行回执明细;有工作小结。三对应:个人申请、公示名单、发放名单做到顺序对应、信息对应、字迹对应。两显示:公示通过照片显示, 能显示公示张贴地点醒目的标志物;能显示有学生观看;发放监督通过照片显示, 照片能显示发放现场除学生外另有第三方1~2人, 能显示学生领取现金数量或银行卡清晰图像。
在市、县多部门检查中, 检查组都对潢川资助中心和学校的档案给予了肯定。2014年7月, 在民生工程实施情况审计中, 审计组从县中心调取档案, 当场根据档案信息对学生进行电话抽查回访, 核查结果与档案反映完全一致。
讲方法, 求效率
6年的工作实践, 资助中心总结出一套适合潢川县工作实际的工作方法, 即“三勤”“四不”工作法。
“三勤”:即脑勤、嘴勤、腿勤。
脑勤。工作任务开展之前多动脑。学生资助涉及资金, 涉及群众切身利益, 资助中心虽然不经手钱, 但负有管理职能, 因此, 丝毫不能有随意、大意思想。因此, 每项工作开展之前, 工作人员都要进行深入而全面的思考。这样, 就可以做到工作心中有数, 过程了然于胸, 问题从容面对。几年来, 潢川县基本达到了平稳、平静、平安“三平”工作效果。
嘴勤。政策宣传要多说, 政策要求要多讲。学生资助工作起步晚, 政策刚性强, 全社会对资助工作的认知度不高, 甚至认知有偏差。大众包括有些领导, 都把学生资助和“救济”混为一谈。几年来, 资助中心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机会宣传资助政策, 针对不同群体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宣讲, 使社会对学生资助的认识逐步清晰。学校是学生资助工作的前沿阵地, 学校领导和教师是学生资助工作的操作员, 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资助工作的效果和成败。对于这一关键环节, 中心丝毫不敢放松, 每学期都要召开会议, 对各学校负责资助工作的同志进行业务培训, 对相关的政策进行详细解读, 对各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归纳整理, 组织大家讨论如何解决。
腿勤。脚步要到位, 即工作行为到位。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 资助中心对各校生源情况了解得相当清楚, 每学期分配资助计划, 完全可以根据掌握的数据作出方案, 也不会有偏差, 但是, 每学期, 中心人员还是要深入学校, 进行前期调研、过程抽查、事后检查落实, 并请财政局相关人员参与。
“四不”, 即不变通、不侥幸、不畏权、不越位。
不变通。就是严格执行上级政策不走样, 不依主观想象解读政策, 不自创花样, 不搞自选动作。学生资助政策刚性强、定性高, 上级文件怎么要求, 就严格按文件要求怎么操作, 不做变通。因为在遇到举报及周边部门检查的时候, 别人认可的是文件。
不侥幸。就是不打政策擦边球, 不根据主观想象解读政策。有些个性的、特殊的问题, 按政策规定操作有牵强, 在这种状态下, 不能心存侥幸, 不给今后的工作和自己埋炸弹。
不畏权。学生资助工作只是整个教育工作环节的一个小分支, 有时候, 需要服务整体大局。在这种状态下, 做具体工作的工作人员往往处于两难的境地。遇到这种状况, 部门能做的, 就是按上级政策开展工作, 否则吃亏的是自己。
不越位。即做好分内事, 不越俎代庖。根据上级文件规定的权限, 哪些程序是学校做的, 哪些程序是资助中心做的, 要分清职能, 各司其职。县资助中心肩负的是管理职能, 资助过程在学校, 县中心要做的, 就是保证学校严格按政策操作, 监督学校完成文件规定动作。对于学校工作环节, 做到不插手、不干预。这样, 学校工作有自主性, 就能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
几年来, 潢川县在学生资助管理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在工作中仍然不断遇到新问题、新矛盾。大家抱着不怕困难的积极心态, 在省中心的领导下, 攻坚克难, 把潢川县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继续向前推进。
一、完善学生基本信息,了解真实经济状况
职业院校学生大多来自于农村,经济情况与其生源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家庭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何在第一时间获取学生真实、准确的基本情况,是开展贫困生认定工作的主要依据。作为班主任,在每届新生入校之后,我会给每人发一份家庭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学生本人基本情况、家庭通讯信息、家庭主要成员、家庭经济状况有关信息(或证明)、自我评价等五个方面,其中学生本人基本情况涉及家庭人口数、是否孤残、是否单亲、是否烈士子女等项目,家庭成员情况涉及其家庭成员单位、职业、收入、健康状况等内容,与家庭经济状况相关的信息则需要学生进行口头陈述,同时附上相关佐证材料,如贫困户精准脱贫明白卡等。一般来说,新生入校时给班主任提供的个人及家庭资料相对完整、真实,通过对第一手资料的搜集和归整,能够将切实需要帮扶的学生筛选出来作为重点资助对象。
二、规范资助评议流程,监督工作贯穿始终
在贫困生认定方式上,主要包括生源地认定、学校自身认定两种方式,其中生源地认定为三级政府证明法,即根据学生家庭所在县(区)、乡镇、 街道办事处或父母所在单位出具的贫困证明或家庭经济调查证明来判断。但是这一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大弊端,因此,仅仅将贫困证明作为评定贫困生的依据并不能说明问题。为了提高认定的公平性、有效性,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班级—学院—学校”三级审核制度非常有必要。我校在认定贫困生的过程中要求各班成立贫困生认定评议小组,负责贫困生认定的民主评议工作。由辅导员或班主任任组长,班干部、普通学生代表等担任成员,普通学生代表人数不少于该班总人数10%,该小组名单在公示时,注明每名学生的身份(是班干部还是普通学生),以便验证普通学生代表是否达到10%。同时,为了杜绝拉选票、人情分等因素,在确定评议小组时还要充分考虑小组成员的宿舍分配情况,避免评议小组人员集中到个别宿舍,或者是某些宿舍一个也没有的情况出现。
三、鼓励学生勤工助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贫困生资助政策的目的是帮助经济困难学生改善基本生活条件,鼓励品学兼优的同学不为贫困所困扰,以便顺利完成学业。但是,精神上和意志上的贫困是不能靠经济资助来帮扶的。作为班主任,一方面,要关心贫困生物质上的困难;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教育和引导贫困生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处境。在第一学年,我会推荐贫困生积极申请学校勤工助学岗位,力所能及地在学校范围内工作;第二学年专门针对贫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开展求职面试讲座;到了大三实习时,大多数贫困生都能够自信地步入职场,其中还有部分同学开始了自主创业,用自己的劳动赚取生活费,甚至可以提前还清助学贷款。
为了使我校师生全面了解国家各项学生资助政策以及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真正做到国家政策深入人心,我校于2014年4月29日上午9点30分在学校操场隆重召开横县百合完全中学学生资助政策宣讲会。
首先,由横县学生资助政策宣讲团成员甘洪铭同志(我校政教处副主任)介绍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和大学新生入学阶段的资助政策。
然后,由横县学生资助政策宣讲团成员邓乃杰同志(县资助办副主任)介绍大学教育阶段和生源地助学贷款的资助政策。
最后,由我校林妙明校长作总结性发言,校长对获得资助的同学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要深刻理解资助政策的意义和背景。第二、正确使用好这一笔资助经费。第三、常怀感激之情,努力学习,将来要回报祖国,回报社会。
会后,县资助办的领导还现场为我校师生发放了南宁市资助政策手册。
通过此次的宣讲会,使我校师生更加全面了解了国家各项学生资助政策以及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
横县百合完全中学 二〇一四年四月二十九日
百中政教处副主任甘洪铭同志发言
县资助办副主任邓乃杰同志发言
林妙明校长作总结性发言
--------岐山高级中学贫困生资助工作简介
岐山高级中学位于县城北环路东段,占地200亩,建筑面积7万m2,绿化面积3.6万m2。,是目前宝鸡地区办学规模最大,办学设施齐全的省级标准化高中。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特级教师2人,省级优秀班主任1人,首宝鸡市名师1人,市级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15人,届市级以上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28人。学校教育教学成绩显著,近三年高考二本上线人数分别为:812人、948人、951人,各项指标均稳居全县首位。
学校重视贫困生救助工作,采取多种办法帮助贫困家庭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困难,使其能顺利完成高中段学习任务。上学年,学校主要通过以下措施开展贫困生救助工作:
一、严格按国家规定及时、足额为1559名国家级、市级贫困生发放救助金234万元。
二、实行学优生入学费用减免制度。中考成绩位居全县前100的初中毕业生,凡报考我校的,学校将予以减、免学费,住宿费,资料费等。上学年,学校累计减免上述各项费用86万余元。
二、设立学优生奖学金。学校每年分四次奖励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一等奖学金每生每次300元.上学年,学校共发放奖学金6万元。
三、设立“衣恋阳光班”。省慈善协会与韩国衣恋集团签订助学协议,在全省建立四所 “衣恋阳光班”。宝鸡地区唯一一所“阳光班”设立
在我校,每年资助50名贫困学优生,每户贫困家庭除每年获得500元慰问金外,受助学生在高中就读期间将获得9000元的资助金及衣物、书籍、学习用品等。衣恋公司承诺,受助学生考取大学后,对品学兼优的将继续予以资助。
四、“胡氏教育奖学金”资助项目。学校通过美国华侨联谊会,由美国胡氏教育基金会为30名贫困学优生发放资助金5万元。
五、“中央电视台”资助项目。中央电视台联系爱心企业,为我校2名考入大学的贫困生资助2万余元,并资助大学期间生活费用。
六、“美德利公司资助项目。学校联系我省爱心企业—陕西美德利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为我校50名高二贫困生发放资助金3万元。
本学年,学校将继续推行学优生入学费用减免制度及学优生奖学金制度;韩国衣恋集团将继续在高一设立“阳光班”;学校现已与多家爱心企业达成资助意向,将为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提供最大限度的无私帮助。本学期,学校将根据高一新生中考成绩,设立两个“火箭班”,各种贫困资助优先考虑“火箭班”学生。
学校郑重承诺:凡我校正式录取的家境贫困生,在校期间刻苦学习、成绩优异的,学校将开展多种形式的救助工作。家庭特别困难的,可重复享受。学校绝不会让任何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将为每位贫困生撑起一片求学的蓝天。
岐山高级中学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覆盖率持续上升,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要切实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化资助和育人的直接结合,根据资助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应注重新形势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与工作机制的创新。构建资助工作新模式,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从资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转变。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校;资助工作 ;创新模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更为迅速,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日益突出,并逐年呈迅速上升趋势。作为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特殊群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势在必行。但随着资助工作的深入,我们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先天教育不足或生活环境影响,这个特殊群体越来越多的暴露出一些在心理、学习、人际、就业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越来越明显的影响着这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此,本课题着重研究在当前这一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物质保障资助有效的与大学生的精神援助、素质能力提升有机结合,寻找合适的切入点,进一步拓展资助工作空间的广度与深度,形成物质与精神的双线资助。
一、资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困难学生身份认定较难
如何判定一个学生是不是符合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标准问题,就目前来看,存在很大问题。如何将有效的资助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是一项比较困难的事情。目前很多高校通常的做法是由学生提供由当地民政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但由于学校也没有亲自调查走访,容易出现一些问题,造成对真正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忽视,从而不公平现象的发生。
(二)无偿资助的弊端
无偿资助虽然能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燃眉之急,但是也产生了一些很明显的弊端。 在贫困学生资助体系中,“奖、助、补减”与“勤、贷”分两个层次,前者是无偿的,后者是有偿的。这样受资助群体容易产生当然和依赖的心理,认为学校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产生“等、靠、要”的心理。同时学生对待贫困的态度也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学生伸手“要”补助的现象比以前相对更为突出,对各类形式上不需负责的奖学金、助学金热情很高,而对需要牺牲时间和付出劳动的勤工助学形式不太感兴趣。
(三)缺乏人文关怀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往往由于经济的原因在文化知识、社交才艺等方面相较于其他同学机会更少而造成知识能力上的落后。由于经济能力不足,而造成自卑、
封闭、妒忌、焦虑等心理问题。现行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只是注重了对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而没有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心理帮助。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解决不当,往往会比经济贫困的问题更严重。所以在资助过程中应该辅以相应的思想教育,了解他们的心理历程,重视他们的心理反应。
二、资助工作对策分析
(一)完善认证工作
我校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方面,既要体现公平、公正、信息公开,又要尊重学生的隐私。对资助申请的条件、认定程序和标准、评议结果的透明度等各方面都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在申请条件上,应该包括个人申请和诚信承诺、所在地证明、准确的家庭经济情况等方面。在认定程序上,可以用消费界定法和班级民主评议法进行有机的结合实行综合判断。同时加快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动态信息库,让有需要的学生都能获得资助。在认定标准上,制定出操作性强的一些指标,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准确认定。
(二)开展“扬帆计划”培训,助力贫困学子腾飞
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就业核心竞争力往往决定着大学生未来的出路。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升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意味着为他们打开了通向理想、改变命运的大门。为此,沈阳建筑大学创新性的开展了“扬帆计划”培训活动。“扬帆计划”是为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综合能力拓展而开展的培训活动,通过聘请从事职业规划、素质拓展培训多年的优秀教师,围绕职业生涯规划、个体角色的开发与创造,提高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展开辅导。是我校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完善资助工作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已经有近千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中受益。
在课程的设置环节,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各种不足,我们应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援助性教育,比如有效的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展自我接纳与自我认识辅导,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个人综合素质,体会到集体的力量,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并学会在与别人合作过程中怎样理解接纳别人以及领导他人,构建对未来发展的积极看法。通过开展情绪与压力管理辅导,让同学们了解心理问题的根源,认识压力的概念与形式,掌握应对压力和情绪管理的基本策略。再比如有效针对性的引入演讲技巧和社交礼仪教育,通过沟通表达辅导培训,利用模拟演讲、场景对话等模块来消除同学们自我表达或与人沟通时的紧张感和拘束感,从而达到沟通表达时能够思路清晰、表达顺畅。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大学生无论是坐、站、行走还是问候、握手等社交、礼仪环节都有许多疏漏之处,有些学生还美其名曰“不拘小节”,殊不知这些大家习以为常的习惯往往会让同学们错失求职面试时的良机。社交礼仪辅导就是从细节入手、从身边事入手,通过指导老师的亲身示范和互动演示,让大家对自身情况有一个重新的认识,不会再因小失大。同时,将素质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励志成才教育。通过精选出一些事迹突出、具有模范榜样的优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代表现身说法,以他们的成功经验来指引其他同学,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上的艰难困苦,用努力的意志去改变外在的环境,用坚定的信念实现自身的价值。当面对恩人的帮助时,要选择铭记,用“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信条去报答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以及正在帮助他们的人,用感恩的情怀去实现汇报的诺言。
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即将进入职场的大学生来说有着非放的意义,具体来说,以既有的成就为基础、确定人生的方向、提供奋斗的策略;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准确定位职业方向;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并使其增值,从而发现新的职业机遇,增强职业竞争力。学校在扬帆计划培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就是希望能够通过这一环节帮助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扬长避短”,发挥出自身的职场竞争力;了解就业市场,提升个人就业竞争力,获得职业长期发展优势。
着重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扬帆计划培训的重要意义就是提升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即将进入职场的大学生们在招聘面试的时候总会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一些平时不被同学们重视的问题那时就会显现出来。针对这些问题,在招聘面试培训这个环节上,指导老师通过具体事例分析、模拟招聘、场景模拟等方式为大家详细讲述了差异化面试、结构化提问等与招聘面试相关的解答问题方法。
三、对未来资助工作的展望
如何让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得到合理资助,都能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在公平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资助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保障工作是我校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坚持做好的工作。学校资助工作将继续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有关资助政策,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不断加大资助工作的投入,开拓性的制定各项有效措施,努力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一个更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身心健康发展,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析.西安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2]甘剑锋.和谐社会构建中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研究.黄河水利出版社.2010.
[3]窦锦伟.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现状及模式探析.大连理工大学.2006.
[4] 邱晓玲 .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与资助工作改进分析 [J].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2)91-93.
[5] 廖深基 , 林子鸿 , 李岩丽 .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研究 [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4(1):11-14.
[6] 赖文金 .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J]. 长沙航空职业学院学报 ,2013,13(1):19—21.
[7] 申静 , 王华彪 .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困境与对策 [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12(3):50-51.
作者简介:
李真军,男,辽宁朝阳人,沈阳建筑大学副教授(沈阳 110168);韩毅,男,辽宁沈阳人,沈阳建筑大学讲师,
一完善资助制度
十多年来, 我国已基本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资困助学制度, 对资助对象、资助范围、工作程序、教育管理等具体事项以及对高校奖助学金制度的覆盖范围、申请办法和审核制度等进行了规定。然而, 由于助学工作本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现行的制度在实践的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如贫困生认定、勤工助学岗位的管理、国家奖助学金评定等, 都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是做好助学工作的前提, 同时又是整个资助工作的难点和重点所在。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出台的《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 是家庭困难学生认定的指导性文件, 但具体细节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学生往往来自五湖四海, 很难去考证每一个贫困生家庭的实际困难情况, 但又不能仅凭一张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就简单地做出判断。因此, 如何准确有效地甄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并准确评定其经济困难档次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关键。目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是以学生家庭所在地或家长单位开出的证明为依据的, 但我们却无法认定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而在排序的时候, 大家也只能凭日常花销和穿着来判断, 而仅仅把这些作为认定的依据显然是不够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应该是一项动态的、全方位的工作, 它包括个人申请与诚信承诺、困难证明、公示与学生监督、管理部门的审批、跟踪调查与逐年调整、追究责任等等, 所有这些都需要形成制度来加以规范、完善, 必须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得到学生认同和肯定。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制度和实施办法, 使学生班干部、普通同学和班主任辅导员都参与到此项工作中。在新生入校后, 按照严格程序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进行动态管理和总体把握, 详细记录学生资助情况、学习情况和在校表现, 有针对性地开展资助。基层学生工作者需要定期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普查, 还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个别谈心和对班级同学的私下了解以及平时的观察和调用学生饭卡记录等, 相对准确地发现真正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掌握学生的情况, 不断调整和更新困难学生数据库。
在勤工助学制度的管理和规范方面, 要进一步完善管理机构, 健全用岗管理等方面的制度。高校要建立专门的负责机构, 在监督方面各用工部门和管理部门共同参与, 要求在对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置、岗位具体职责制定、日常考核以及工资发放等工作方面做到精心设置, 明确职责, 完善跟踪管理以及报酬发放办法;还应结合实际, 在原有的制度基础上建立查岗监督制和回访制, 做到用工规范、信息反馈畅通、监督机制到位, 实现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杜绝缺岗空岗的情况发生, 强化勤工助学学生的责任意识。同时, 勤工助学中心定期对老师进行回访, 收集老师对值班同学的意见和建议, 形成信息的反馈机制, 从而提高工作质量, 只有这样, 才能使高校勤工助学工作沿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另外, 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制度, 如资助对象评定制度、与资助学生及其家长联系制度等等, 也需要不断建立和规范。有关部门要定期组织人员对申报受助的学生进行调查摸底, 了解情况, 并通过完善申报资助审批表、受助学生登记表、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等, 使资助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 从而实现资助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
二创新资助模式
目前高校已经建立起以国家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政策资助体系, 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了学生资助体系, 统筹政府、社会等不同资助渠道,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采取奖、贷、助、补、减、免等多种措施进行多元混合资助, 使许多贫困学子的求学之路更加通畅。
1改变无偿资助的形式, 倡导有偿资助
资助工作不仅仅是在经济上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学生的资助, 达到教育学生使之成才的功能。现行的资助形式主要是一种无偿的直接给予式的资助模式, 在所有资助形式中除了助学贷款需要学生毕业后还本付息、勤工助学需要付出劳动外, 其他的资助形式都没有偿还及义务性的要求。现在的国家助学金、学费减免以及临时困难资助等资助措施, 资助金额较大, 覆盖面较广, 解决了学生的经济困难, 但因为资助来得太容易, 使学生逐渐形成一种获得资助是理所应当的心理, 往往使学生产生“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不利于学生自立自强意识培养, 这就需要我们改变现有的资助模式, 变无偿资助为有偿资助, 要求学生在受助的同时履行相应的义务。
所谓义务性资助是指学生在享受资助的同时, 也应当要履行相应义务的一种资助形式[1]。采取有条件资助, 学生在享受资助的同时, 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 明确要求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活动, 如义务劳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以及力所能及的有益活动, 这是对受助学生人格的尊重, 有利于受助学生建立健康人格和良好心态。受助和回馈行为促使受助学生成为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培养自立自强的意志品质;同时, 施行有条件资助一定程度上避免非贫困生挤占资助资源[2]。
2拓宽渠道, 深化内涵, 进一步提升勤工助学育人功能
勤工助学是学生一项有有效可行的社会实践活动, 特别是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更有利于强化其自立自强的意识, 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实践中, 通过接触社会, 发挥自己专业所长, 不断增长新的知识和才干, 同时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实践证明, 近年来, 勤工助学已经成为高等学校资助以及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方式。
高校可利用的勤工助学资源是有限的, 所能提供的岗位数量也是不能满足需求的, 这就要求高校进一步合理利用校内外有效资源, 深层次挖掘勤工助学的合作单位, 完善用工的相关制度, 提供相关的劳务咨询和法律支持, 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实现“勤工”与“助学”的统一, 使勤工助学走上市场化道路。通过勤工助学, 既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生活问题, 又为他们提供了面向社会、实践锻炼的机会, 从而发挥助学的育人功能。
此外, 在提供助学岗位时, 要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兴趣特长, 提供不同的岗位, 比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到网络中心、新闻专业的学生去宣传部门服务等。灵活多样的勤工助学政策不仅能够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同时又在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
大多数的贫困生不仅在经济上贫困, 在心理上也很脆弱, 许多人宁可默默忍受贫困, 也不愿让大家知道自己穷。他们所需要的, 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 更重要的是获得精神上的鼓励和心灵上的慰藉。所以当前高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最终落脚点还是育人。开展这项工作必须先从思想工作抓起, 加强对贫困生的思想教育, 让他们明白国家和学校资助的意义, 引导他们正确地评价自己, 在学习生活中积极进取, 发奋成才, 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
首先, 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了解学生的需要, 将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实事办好, 将经济资助的好事办实, 切实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在解决实际困难中教育学生, 将单纯的经济资助与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等教育形式相结合, 让学生从切身体会中感受到学校的关怀与温暖, 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行为, 既送温暖, 又长志气, 引导贫困生健康成长成才。只有这样, 资助和教育工作才有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和实效性, 也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功效与目的。
其次, 要注重培养贫困生的感恩意识。高校学生工作者在对贫困生进行引导时, 要通过感恩意识的培养, 培养学生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 使学生在接受他人帮助的同时, 也乐于帮助他人, 能感他人所感、知他人之心, 学会感激, 常怀感恩之心。
此外, 贫困生的成才和发展离不开宽松和谐的环境, 这就要求同学之间相互关心和帮助, 建立一个团结向上有凝聚力的集体。“上善若水”, 润物细无声的关爱更能使贫困生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同学的爱, 更有助于他们抛弃自卑心理, 成长为身心健康的有用之才。
总之, 只有建立完善的学生资助制度, 创新适合学生发展的资助模式, 以及思想上的积极的引导, 才能达到“助学、励志、育人”目标。每一位高校学生工作者都应该在实践中深入思考, 不断探索, 为推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不断前进献计献策。
参考文献
[1]倪玲娣.高校学生创新资助形式的思考[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3) .
【中学学生资助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计划书中学生范文10-16
中学生暑假计划安排推荐10-25
中学生德育工作及学生安全问题浅析09-10
中学生心理咨询室工作计划06-24
2024-2025学年中学学生会计划10-05
朝天职业中学留守学生工作总结07-19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学学生减负工作方案11-23
中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总结07-13
中学学生违纪学生处理办法10-17
中学生学生管理制度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