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的作文100字(共9篇)
一天,小蜗牛去森林里採蘑菇,走着走着,天空忽然乌云密布,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倾盆大雨。小蜗牛想“怎么办呢?”忽然,小蜗牛眼睛一亮发现路边有一片大大的树叶,它拿起树叶放在头上。“嗯刚刚好可以当我的树叶伞。
这时,它发现被雨淋得瑟瑟发抖的七星瓢虫,它赶紧对着小瓢虫喊道”小瓢虫快到我的伞地下来。“七星瓢虫爬到树叶伞下,很感激的对小蜗牛说”谢谢你呀小蜗牛。“”不用谢。“小蜗牛说。
俩个小伙伴大着树叶伞慢慢地爬回家。
如何做好农村初中生写作素材的积累, 身为农村教师, 在作文教学上, 不能走和城市教师一样的路, 需另外摸索一条适合农村作文教学走的路。笔者经过长期的写作教学实践, 根据农村学生的特点, 结合农村独特的写作资源, 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慢慢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一、开发农村写作资源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 文章如溪水, 泉源丰富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杜威也曾说:“应把世界当作一本大书, 把现实事物当作教材……在生活中到处都有教材, 到处都有课堂。”这些名家的话与《新课标》的要求不谋而合。是的, 作文与生活的联系那么紧密, 我们的作文素材积累又怎能脱离生活呢?尤其是山区学校, 更应该引导学生翻开生活这本“大书”。
(一) 感受自然之美
因农村学校的生源性质, 学生的写作素养差, 因地制宜, 降低对学生的写作艺术的要求, 重视学生的作文思维发展规律。指导学生进行作文素材积累时, 应避免急功近利, 可以放慢步子, 边走边欣赏。因为很慢, 所以会共同欣赏到美丽的风景。
农村初中生的思维仍以形象直观为主, 对作文的兴趣在具体形象面前、具体的情境之中更易激发。所以, 我常常要带他们去感受田园风光。春天时, 在山的这边采摘映山红, 秋天时, 去山的那边拾捡红枫叶……这些, 都是离我们很近很近的, 可带孩子们去直接体验, 积累的写作素材。
(二) 探访乡土古迹
别看我所任教的山区偏远而贫困, 它不但有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 而且还有着丰富的人文底蕴, 在作文教学中, 我注意充分利用这比别处所没有的资源。但对于历史人文资源, 不能单单靠感官得来的东西进行积累, 它需要更深入的内在了解。尤其是其年代相隔较为遥远, 学生只能从上一辈零碎的口头讲述中, 对其典故只有大致的了解。
为了让他们对自己家乡有一个相对更全面的了解, 我先是让他们自己回归农家, 去听听上一辈人对于这段传奇的叙述。然后我再在班级里开展了一次“家乡传奇知多少”活动, 让学生们将其所搜集到的材料在班级里进行整合汇总。这些都能能成为学生们写作的好素材, 再加上学生们对家乡认识的加深, 也能催生出创作的热情和灵感。
(三) 乡村方言俗语词汇考
农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少不了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或农活, 在他们的周记中, 往往透露着不情愿的讯息。他们的想法是学习高于一切。但事实又是, 即使他们讨厌干农活, 也还是要做。因为对其没兴趣甚至是心存不满, 导致他们参加农活也没有什么深刻的体验。这其实这正是个积累写作素材的好时机。
于是, 我先是让学生去向农人们寻找农谚, 像“清明前后, 种瓜种豆, 立秋摘花椒, 白露打黑桃, 霜降采柿子, 立冬打晚枣”, 这是农村一年四季采摘农作物的谚语, 读起来就特别上口, 借此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 再借学生们的口让他们讲讲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在写作时将这些材料运用的恰到好处, 就能把自己和农人们最真实的劳动场景与独特的性格语言特点在写作中展示出来, 形成一篇弥漫着乡土气息的文章, 这比起城里的学生来是具有很大优势的。
二、建立课本素材库
初中生写作素材的积累, 还有很大一块是来自于阅读。但当前农村学生的阅读量很低, 有些学生甚至没有课外阅读。教材是农村学生接触最多的有限的语文资源,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阅读课文是经过多方斟酌、多次审定而成的, 内容涵盖面广, 思想层次高, 可以成为初中生写作最直接的素材来源, 对于阅读课外书籍少的农村学生来说更应充分利用。
课本中常会出现中国历史文化名人, 比如杜甫、苏轼、陶渊明、朱自清等, 通过专题的形式对他们的资料进行梳理、归纳、研究及写作, 要特别关注表达他们思想情感的名句, 并把要点和经典文段背诵下来。
以陶渊明为例, 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素材整理:
(一) 探究思想的浪花:
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和《饮酒》中可了解到其生性热爱自然, 不喜拘束, 以及退出官场后依然陶醉的心情, 从《桃花源记》中可以看出他对现存社会制度的彻底否定与对理想世界的无限追慕之情。
(二) 摘录精词妙句:
包括精妙的描写、深刻的哲理、久而弥香的典故、千古流传的名句等。如《归园田居》中的“戴月荷锄归”, 《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不为五斗米折腰”等故事。但整理、摘抄并非最终目的, 应该把它转化为学生的能力, 引导学生做到:不断吟咏以求理解精髓, 力争背诵以备不时之需, 不断思考以求物尽所用。
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 为学生提供了丰盈不竭的源泉, 将课本里的材料活用, 写作文时就可以做到信手拈来。他们的文字, 再也不会空洞无物, 再也不是矫揉造作, 无病呻吟, 写作文时也就不再如以前那般畏难了。
让我们牵着学生的手一起畅想生活, 畅想写作的乐趣。
摘要: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是写好作文的首要条件, 本文从开发农村写作资源, 即带领学生感受自然之美、探访乡土古迹、乡村方言俗语词汇考三方面积累来自生活的写作素材, 并立足课本, 建立课本素材库以不断积累。
关键词:素材积累,农村资源,课本
参考文献
[1]、武彦祥.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21世纪中学生作文, 2009 (7) :57-59
[2]、孙贤芳.待到妙笔生花时——农村写作资源利用心得[J].基础教育课程, 2007.10 (46) :26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见桌子上有两只小蜗牛,我高兴极了。可是,妈妈告诉我是从别人家借来让我观察的,只借三天,于是我格外珍惜这三天时间。
小蜗牛有一个圆圆的小嘴巴,还有两对触角,一对触角有点儿长,另一对触角有点儿短。而且长触角顶端还有一对小眼睛呢!当我每次触碰它的触角时,它都会快速地把触角缩回去。当遇到敌人时,它会把整个身体缩进壳里。它的壳很坚硬,像一个棒棒糖!它爬行的时候会在身后留下一条长长的痕迹。
它喜欢吃白菜。每当我放白菜的时候,它就不停地吃,并发出沙沙的声音,一大块白菜很快就吃光了。
这本书的作者是台湾作家张文亮,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水土空气资源系博士,台湾大学生物环境系统工程学系教授,校园杂志及佳音杂志专栏作家,担任学生辅导工作已二十余年。科普作品集《谁能在马桶上拉小提琴?》获台湾第二十七届金鼎奖。该书曾获台湾校园书房最佳图书。这本书有30篇文章,基本都与小动物有关,其中,《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更是受到广泛赞誉,给读者带来无限的深思和启迪。
文章写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上帝交给我一任务,让我带着一只蜗牛去散步,可我却嫌他爬的慢,催他,唬他,责备他。放弃他,任他往前爬,忽然,我闻到了花香,听到了鸟叫,体会到了这些以前没有的东西,我恍然大悟,原来,是上帝叫蜗牛带着我去散步。
我一遍一遍地去读这篇文章,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工作。其实在这篇文章里,最引我注意的是那只蜗牛,那只蜗牛真的很可怜,已经尽力了却还被责备、被训斥。我觉得孩子就是那只“小蜗牛”,无论他怎么努力,怎么用功,只要没有达到老师和家长的要求,得到的总是责骂。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让孩子学这学那的,给了孩子太多的压力。教师也严格的要求着孩子,把自己主观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然而我们却很少去了解过孩子的内心,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问题了。
而我不正是文中提到的那位牵蜗牛散步的人吗?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严格的要求孩子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在孩子犯错的时候,事情没有做好的时候,不会的时候,我会去责备他,我会心情急躁、焦虑和不耐烦,恨不得抱着、背着她,替他往前走,在这样的心情驱使下,蒙蔽了自己的双眼,看不到孩子眼中的歉意,看不到孩子其实已经很努力了,也看不到沿途美妙的风景,最后,孩子受伤,自己疲惫,弄得“两败俱伤”。
身为教师,要善于分享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所有快乐,分担孩子的担心,忧虑,不安和烦恼,他们是活生生的人,需要耐心和爱心,需要倾诉和倾听,需要安慰和帮助,需要肯定和激励,他们单纯善良,天真无邪,活泼可爱,对一切美好的事物充满渴望和憧憬,好奇心很强,思想活跃,求知欲也很强,他们的眼光是率真的,他们的视角是独特的,我们应该视这些为珍宝,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抓住教育的最佳契机,和孩子做好朋友,走进孩子童话般的心灵世界,和他们一起笑,一起哭,倾听他们的心灵之音,用耐心和爱放飞求知的翅膀;用真诚和鼓励敲开孩子的智慧之门;用善良,正直打动孩子稚嫩的心灵;用规范和公约来纠正孩子的日常行为;让他们感受心与心碰撞产生的温暖,感受支持,鼓励和帮助带来进步的快乐,正如管建刚在《不做教书匠》里写道的:“让孩子感受教育的幸福,感受人的幸福,这种幸福是双向的,当学生感到幸福的时候,你将感到幸福,当学生感到幸福的时候,你的幸福将是几十个学生的幸福的总和。”和学生交往是一件惬意的事情,更是一个永远美丽的童话,当孩子微笑着面对生活,我会更开心;当孩子在学习上取得了进步,我会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当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会不遗余力;当孩子将一张发自内心的感谢老师的纸条夹在英文作业本里,倾听着孩子的肺腑之言,我感动得想流泪;当看到经过帮助和指导而书写的整齐,认真,规范,美观的英语作业,我突然感到无比欣慰;当看到现在已经走向工作岗位上的那些大孩子曾经写给我的问候短信,我感到做教师无比得骄傲和光荣,因为我曾经陪伴他们走过孩提时代;我知道他们给予我很多很多用金钱买不到的东西,那就是人生的价值和生活的快乐,这是教育的欢笑,是教育的快乐!
由上帝让我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到上帝让一只蜗牛牵着我去散步,这正是教育的双向幸福,也是教育的双向快乐。
前几天,我刚买来蜗牛时,只把一片包心菜放在盒子里,我看见:放在盒子里的蜗牛不吃叶子,还拼命地向盒子上爬。我想:大概它们还不适应这个新环境。
过了几天,我在盒子里放了一点水,又放了三四片嫩叶,现在,蜗牛不再向上爬了,而是在吃叶子。过了不久,叶子上就出现了好几个大洞。我想:这大概是蜗牛适应了盒子里的生活;也可能是加了水和放了叶子的原因。我还发现在蜗牛爬过的路线上,有很多粘液,这是因为它身上本来就有粘液。
我听说蜗牛不喜欢长期在水里,我想做个试验。我拿出一个玻璃瓶,在里面加水,一直加到比蜗牛身体高为止。接着我把蜗牛放在水里。结果过了不久,蜗牛尽然从水面缓缓地爬了出来,这证明了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我还听说蜗牛发现危险就会把身体缩回壳里,我也做了个试验。我先把蜗牛从盒子里拿出来,然后拿了一根小木棒。最后,我碰了一下蜗牛的身体,蜗牛就飞快得缩回了自己的壳里,这也证明了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一天,他去找老虎比速度,在途中遇到了一只蜗牛。猎豹说:“草丛中的蜗牛,速度缓慢,好慢哦。”蜗牛也说:“森林里的猎豹,速度更慢,慢死了。”猎豹气得直咬牙:“你敢跟我比跑步吗如果敢那就从这跑到森林里最大的树。你赢了,我就放弃速度最快这个名号;你输了那就把你的话收回!”蜗牛:“一言为定。”猎豹觉得自己志在必得,便像离弦之箭一样冲向目的地。不过他还没察觉到蜗牛已经悄声无息的爬上了它的尾巴。
二天,猎豹到了目的地,回头望望身后的一片空白,暗暗自喜:“蜗牛那么慢,后面连影子都没有,绝对被我甩的远远的。”正当他在窃喜,蜗牛傲慢的爬下来:“你好慢啊唉。”猎豹大吃一惊:“怎么可能啊,再比再比。”蜗牛再次沉着的接下了挑战。
三天,这次他们的目的地是熊家。看来猎豹打算拼命了。蜗牛还是用了老办法。这回猎豹跑得很慢,观察着周围树丛中蜗牛的踪影,却还是一无所获。到了熊家门口,蜗牛又下来对猎豹说:“愿赌服输,请实现你驷马难追的承诺,我赢了。”猎豹心服口服。
等徐老师给我们发好了材料(放大镜和一个透明的塑料盘),就让我们开始观察了。
我先从昨晚爸爸帮我抓的蜗牛中拿出了其中一只,把它放在了透明的盘子上。看着看着,我一直好奇地想知道:哪里有蜗牛德尔眼睛和脚呢?它排屎的地方呢?后来我做了三个实验,才知道了这些奥秘。我就说说其中一个实验吧。我先用手碰了碰它的头,它没有反应。我又碰了碰它头顶的一对长触角,居然它迅速地将触角缩进了肉里。先停顿了会,然后继续爬。所以,我肯定蜗牛的眼睛就是在它触角上的那两只黑不溜秋的小圆球。
这次科学老师让我去观察蜗牛,当然,要观察蜗牛的话,就必需得要先有一只蜗牛。于是,我请求妈妈给我买一只小蜗牛。
这只小蜗牛看上去可真像一颗只有指甲大小的弹珠;有一对细细的触角,眼睛就长在触角上;它有一个小小的嘴巴,不仔细看是看不到的;它天天都背着一个大大的壳;它的下面有很多我们用肉眼看不见的`腹足。对了,它背可是它的家,还有,蜗牛滑过的地方有一条银色的线,那是它留下来的黏液。
它喜欢吹面包、果皮、桔子、菜叶等食物。
它喜欢住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蜗牛的嘴巴虽然小,你们可别小看了蜗牛的牙齿,它们的牙齿可达25560多颗呢!
它们生性格外胆小。有一次,我放学回家,到了家,我赶紧去给我家的“大胃王”喂食,只见“大胃王”用嘴巴叼起一小片绿油油的菜叶,一口紧接着一口地吃下肚里,然后又拉下墨绿色的大便。我逗一下它,就用铅笔搓了一下蜗牛,没想到它竟然缩到壳里去了,我听说蜗牛一睡觉就很难苏醒,当时,我害怕极了,因为,我怕它再也醒不了。于是,我用铅笔一连搓了好几下,它终于探出头来了。我做了一次深呼吸,心想:这下不会不醒了。可是,它一直盯着我看,好像在说:“小主人,你把我搓疼了,特别疼!”我去厨房拿了点吃的给自己吃,没想到,竟然被“大胃王”看见了,它居然跑了过来,用长在触角上的眼睛看了老半天,我又去了一趟厨房,这次不是为了我的肚子来的,而是为了“大胃王”来的。
有一个故事比这个故事更有趣,和我一起来听听吧。
上个星期,我在家里睡懒觉,忽然想起,我已经好几天没给“大胃王”喂食了,我发现上次我忘记关“大胃王”的“家门”了,因为“大胃王”饿极了,所以它无奈之下,冲出“家门”去寻找美食充饥。因为我的“大胃王”很小,所以,我在家里翻来覆去地找“大胃王”可就是没有找到,我忽然想到了一个地方还没有找过——厨房。我来到厨房,仔细检查“大胃王”最喜欢吃的——菜叶。果然“大胃王”被我发现了,“哈哈,“大胃王”你一定饿了吧?我去给你拿些菜叶吃。”我说。
我留心观察,发现小蜗牛的头上长着两对触角,一对长,一对短。长的触角上都有一只小球,这是它的眼睛,像两个圆头形的棒棒糖。只要你一摸它的触角,它的触角就会警觉地缩进去。不一会儿,等到它觉得没危险警报解除了,才会慢慢把触角伸展出来。
蜗牛的身子有些长,有点像一个海参。它的壳很大,占了身体的百分之五十,壳是旋涡形的,像龙卷风似的。它的壳很重,走得慢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吧。这个壳是蜗牛的家,晚上睡觉时应该就在这里面吧!它慢慢爬着,伸缩着柔软的身体,一遇到危险,身体就快速缩进大大的外壳里,老半天,才慢慢蠕动着,从壳里探出身体来。
我趴着身体,目光跟随着小蜗牛爬动的路线。我发现,小蜗牛的身体下面,爬过的地方留下了亮闪闪的粘液,这应该是它认路的标志吧!我想蜗牛一定患有健忘症,如果把粘液给弄掉了,我想它绝对会找不到来时的路。
看着小小的蜗牛背着大大的壳,一步一步向前爬,我不禁对这小家伙充满了敬佩之情。一只小巧可爱的蜗牛,虽然爬得那么慢,但是它却不急不躁,按着自己的节奏努力前行,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没有放弃对远方的追求!
【蜗牛的作文100字】推荐阅读:
有趣的蜗牛作文500字09-29
蜗牛的启示作文500字10-12
健步如飞的蜗牛作文550字09-16
有趣的蜗牛五年级作文550字10-09
一只蜗牛的幸福旅程作文600字07-14
慢吞吞的小蜗牛作文300字05-27
蜗牛-状物作文600字11-14
蜗牛旅行作文300字01-01
观察蜗牛作文350字01-20
蜗牛初二作文550字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