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教案设计

2024-09-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扬州慢教案设计(精选7篇)

扬州慢教案设计 篇1

一、整体把握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作为高中生理应具备掌握和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这阙姜夔的《扬州慢》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作之一,语言清丽优美,多处化用古人诗句,文采斐然。其词上阕写以繁华著称的扬州战后一片荒凉,以寄托作者的伤感;下阕联想曾在这里游览过的杜枚和他的佳句,以往昔的繁荣反衬今日的荒凉。全词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哀愁,表现了作者在目睹战乱后今非昔比的扬州而触景生情,那种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对今天的学生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二、教学目标

1.领略宋词婉约派的风格特点;

2.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所表达出来的意境美;

3.理解作者在无奈而低沉的情调中所表达的家国忧思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体会作者深刻的爱国情怀和低沉的感情基调是如何运用触景生情的手法表现出来的;

2.词中多处化用杜牧诗句所起到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法

2.诵读法

3.比较法

4.讨论法

5.教学辅助法(播放课件和背景音乐)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课前导读

1.作者生平

作者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沈阳)人,早岁孤贫,后屡试不第,曾于颠沛流离中亲历家国破残之痛,在长期的豪门清客生涯中,与当时著名诗人、词人如杨万里、范成大、齐弃疾等,都有广泛文学交往。他精熟音律,能自己谱曲,其词特点为风雅、清空、峭拔,是南宋后期婉约词派的主要代表作家,后来发展成为格律派。

2.作品背景

此词写于作者初次来扬州之时,年仅二十二岁。虽然扬州距金兵第二次占领已历时十六年之久,但姜夔看到的仍是战后的一片破败萧条景象,联想到扬州曾有的繁荣,忆起唐代杜牧关于扬州的佳作,他难抑心中的怆然,遂自创其曲,写下这首著名的词作。词牌中“慢”是舒缓的意思,可见本词是曲调舒缓,宜于抒情的“慢词”。

(设计意图:由于高二的学生以前都曾接触过宋词,通过自学能了解作者和课文的概况。教师课前布置了预习,则课上无需利用太多时间讲解,只需稍加点拨即可。此设计遵循了语文教学节奏艺术。)

七、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小时候我们都曾经学过李白的一首很著名的诗歌《送孟浩然之广陵》,哪位同学愿意再为大家朗诵一遍?(某学生朗诵)很好!诗中孟浩然要去的地方就是被誉为“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的古城扬州,古代称之为“广陵”。说来也巧,老师就在扬州度过了七年的学习时光,把她视为生命里的“第二故乡”,对她的一草一木都怀有深厚的感情。下面就让大家看一看扬州的美景。(播放课件展示扬州景物)大家谈一谈,看了照片以后你对扬州这座古城有什么印象。(学生回答美丽、古典、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确,历史上的扬州是无数文人墨客梦里的“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扬州慢》作于八百多年前,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姜夔眼中的扬州。

(设计意图:联系自身实际、运用真实的照片资料能够引起学生极大的关注,照片中的美景与课文中的胜景一致,与衰败景象则形成鲜明对比,更有利于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此设计遵循了语文教学导语艺术。)

2.读序语简单概括内容,联系诗经讲解《黍离》之悲的典故,奠定课文与之相似的感情基调。

3.请几位学生示范诵读,全班点评。教师提醒既然是“慢词”就要读得舒缓从容。全班齐读。

4.参考注释品读全词,找出作者实写的扬州战后萧条景象以及虚拟的联想和想象。

板书:

眼前实景—— 景物1:荠麦青青

景物2:废池乔木

景物3:清角吹寒

景物4:波心冷月

虚拟想象——拟想1:杜郎重游,必当惊心

拟想2:才高八斗,难赋深情

拟想3:桥月仍在,玉人已无

拟想4:花开依旧,人事全非

(设计意图:板书虚实结合,相互对应一目了然;概括的词语是文中的原句或典故,语词优美便于理解记忆。此设计体现了语文教学板书艺术。)

5.问题设计

(1)结合注释找出文中化用杜牧关于扬州的诗歌名句,并思考它们的作用。

(明确:扬州自古繁华,特别至中晚唐时期已成为长江中下游流域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人文荟萃之地。唐人有很多吟咏扬州的佳作,犹以杜牧这几首最为著名。姜夔在《扬州慢》中要表现扬州的昔胜今衰,化用杜牧诗句,一方面自己可省却许多笔墨,更重要的还可引发读者美好的回忆,反衬当今的萧条败落。)

(2)词的最后一句“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句中的“红药”有人认为应该归入“实景”,因为扬州的芍药甲天下。你认为呢?

(明确:“念”是“想到”的意思,所以是虚写,并非亲眼所见。词人想象来年春天,红药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开出绚丽的花朵。只可惜故国凄凉、物是人非,这样的美丽,不知道是为谁而绽放。)

(3)全词意象丰富,选择含有最能感染你的意象的词句作出简要评析,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每组推荐一位代表发言。

(4)课件展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读后比较一下这两阙词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表达的虽是同样的爱国主义主题,但《扬州慢》的情调明显是悲凉而低沉的,是无奈的感慨、哀愁的叹息。这首词是“清空”的代表作[板书:清空],它的胜人之处在于:词的情感蕴藉含蓄,词的意象偏向于淡雅素净,词的意境疏朗开阔。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则慷慨激昂,充满豪情壮志,这也是豪放派与婉约派在风格上最大的差异。)

(设计意图:问题设计得深入浅出,符合学生的知识构成和心理特征;尤其是比较阅读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此设计体现了语文教学提问艺术。)

6.课内联系

用课件展示词中所化用的四首完整的杜牧诗歌给学生课后了解、鉴赏。

(设计意图:杜牧的四首诗虽然不在本课的教学范围之中,但属于语文学科内部综合性学习,此设计体现了新课改提出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念。)

7.结讲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领略了姜夔笔下扬州曾经的繁华美丽和战后的萧条衰败。“一切景语皆情语”,昔胜今衰物是人非的伤感深深触动了这位著名的婉约派词人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也许在无情的战争面前,一个人微弱的力量的确改变不了什么,也阻止不了什么,但只要胸中依然跳动着拳拳的赤子之心、激荡着深切的爱国之情,我们的生命就是有意义的,大家说是不是呢?好了,在今天的课结束之前,请大家在优美的配乐中再次齐声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得舒缓并且富有感情。

(设计意图:此结语总结了全词的特色和主旨,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以配乐朗诵结束本课再次把感情推向高潮,也符合诗歌教学重吟诵的特点。此设计体现了语文教学结讲艺术。)

八、课后作业

假如你是作者姜夔,请以第一人称扩写全文,注意使用优美的白话语来表达原文中诗情画意的意象和细腻深沉的爱国之情,不少于400字。

附:杜枚诗四首

《题扬州禅智寺》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赠别》(二首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扬州慢教案设计 篇2

(1) 探究愁苦之词如何“易好”。

(2) 理解“词评”比较鉴赏。

教学法

⑴温故知新, 以点带面。

⑵知人论世, 深度探究文本。

⑶教师指导,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精彩导入:

欢愉之词难工, 愁苦之词易好。仔细阅读, 发现那些最使人难忘、最感动人心的词作, 大都诉说着感时伤事的愁苦情怀。无论是咏叹个人的身世之感, 还是抒写家国之恨, 它们都以真情实感触动我们心灵最柔软处, 引出我们无限的人生感喟!那么愁苦之词如何“易好”呢?这节课探究一下这个问题。

必修教材中也有一些愁苦之词, 印象最深刻的是李清照和李煜的词 (学生纷纷回答) 。不错, 作者写国破家亡, 写生离死别, 字字泣血, 句句伤绝, 深深打动了我们。那么谁能有感情地诵读李清照的《声声慢》? (学生诵背后, 指正、点评, 集体背诵)

请问《声声慢》使用的艺术手法是什么? (学生回答:铺叙手法、反衬手法, 叠词) 《扬州慢》也是用了铺叙和反衬手法, 同学们能不能看出来? (板书课题)

(学生有感情地诵读, 指正, 欣赏名家诵读, 跟名家学读)

学生探究:

1.《扬州慢》主旨句是什么?

(在序中,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2.词眼是什么?为什么? (空城。萧条、破败、冷寂, 概括了景物特点, 体现了《黍离》之悲)

3.“渐黄昏, 清角吹寒, 都在空城”这句用了几种感觉?有何作用?

(视觉“黄昏”, 听觉“清角”, 感觉“寒”。把人带到伤感凄清的情境中, 深切体会“黍离之悲, 家国之恨”)

4.请同学们找出铺叙了哪些句子表现《黍离》之悲?按虚实分类。然后说说反衬手法的运用。

尽荠麦青青。

废池乔木, 犹厌言兵。 (拟人)

渐黄昏, 清角吹寒, 都在空城。 (通感)

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 冷月无声。 (昔日风流繁华反衬冷寂, 动衬静)

———以上是实。哀景哀情。

杜郎俊赏, 算而今, 重到须惊。 (反衬)

纵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 难赋深情。 (反衬)

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 (乐景哀情)

淮左名都, 竹西佳处。 (反衬空城)

春风十里。 (反衬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的破败萧条冷清)

———以上是虚写 (联想、想象) 。 (“算”“纵”“念”)

5.本词是如何“易好愁苦之词”?

(真情实感沉痛真挚。艺术手法:铺叙, 虚实结合 (联想、想象) , 拟人, 衬托, 通感, 哀景哀情, 乐景哀情等。艺术手法作用略)

比较鉴赏:

6.《声声慢》和《扬州慢》。王国维评价姜夔《扬州慢》:“虽格韵高远, 然如雾里观花, 终隔一层。”试从主题、情感、手法、形式、语言等方面和《声声慢》进行比较鉴赏。

主题的异同:都突出了国土沦丧的黍离之悲。异:李清照《声声慢》还有自己的家破人亡, 晚年无依, 漂泊不定的沉痛, 姜夔的《扬州慢》家庭没有大的变故。

情感浓烈异同:二词的情感都很痛苦, 但伤痛的程度不同。李清照当时53岁, 经历了年轻时甜美幸福, 也经历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大苦大悲大痛, 人世沧桑感厚重更强些。姜夔当时21岁, 途经扬州, 旁观了战后城池惨败的景象, 毕竟不同于切肤之痛。而且他年轻羡慕杜牧的风流不羁, 用昔日繁华风月反衬今日破败萧条, 情感多少还是不合时宜的。确实“如雾里观花, 中隔一层”。

手法的异同:二词都用了铺叙、反衬手法。但姜夔《扬州慢》还用了虚实、拟人、通感等, 尤其是反衬的细密, 多嫌雕琢。就艺术手法来看, 似乎姜词更精工些, 但是沉痛之语, 肺腑真情, 都是朴实无华的, 也是富于感人力量的。真正痛苦之时也是无暇过多注重精工雕琢的。这也体现了“隔”。

形式的异同:都是慢词, 二人都精通音律。《扬州慢》有小序, 但与词的内容重复, 反而不如《声声慢》精练。李清照《声声慢》97个字, 有57个舌音和齿音, 尤其首尾, 舌音和齿音交错在一起, 顶着舌头, 咬着牙齿, 撕心裂肺啊!真的愁绝!相比之下, 就觉得《扬州慢》是“如雾里观花, 终隔一层”。

语言的异同:都浅俗易懂, 接近口语。李清照《声声慢》全用白描, 清新自然, 浑然天成。尤其叠词“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一出, 让人叹为观止。非大手笔不能为也。姜夔《扬州慢》稍有用典。也体现了王国维说的“终不与一流作者也”。

7.学生运用所学自由品析课本中的愁苦词句。 (略)

完成背诵。

作业:写一篇“愁苦之词” (文章) 。 (课外交流)

教学反思

《扬州慢》教学设计 篇3

1.体味忧国伤时的黍离之悲的沉痛情感。

2.学习虚实相生的写法。

3.品味本词委婉含蓄、语言精丽的婉约风格。

[重点难点]

重点:品味本词含义丰富、用语精丽的语言特点,学习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写法。

难点:把握忧国伤时的情感,体味黍离之悲的深沉哀痛的感情。

[教学设想]

教学设计力求能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加强诗词的诵读教学,在课堂上给学生空间,让学生成为主宰课堂的真正主人。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在学生展示中沟通课堂与课外。老师少讲、精讲,力求在品味探究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第一版块:导入课文

中国的古诗词里描写月亮的诗句特别多,就拿我们第三单元的宋词篇来说吧,就有许多描写月亮的佳句。想想看,有哪些?“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有情人的生离死别,千种风情,令人黯然销魂。“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后主那故国之思是多么的深重悠长。“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六朝旧事随流水,昔盛今衰是何等的哀惋!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那圆了又缺缺了又圆的月亮,千百年来见证了人间的多少悲欢离合,寄托了多少行人墨客的家国之思!在中国,古往今来颂月怀月的诗文真是不计其数,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月文化。那么,有谁知道,被称之为“中国的月亮城”的是哪座城市?扬州。月亮是扬州的一道独特风景。古人说: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那么,在八百多年前,扬州的月亮在词人姜夔的眼中是怎样的景象,《扬州慢》又抒写了词人怎样的一种情怀呢?这节课就和大家一起来诵读鉴赏这首词。

教学第二版块:展示成果

检查预习情况,请学生分组别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

组1:介绍一下扬州风光图片及相关情况。

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扬州自古以来,即为人文荟萃之地,唐代扬州更是名家林立。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也牵动了帝王的情怀和游兴,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康熙、乾隆六下扬州,给扬州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古人说: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古代诗人曾用“春风十里扬州路”,“十里长街市井连”,“十年一觉扬州梦”等诗句来描绘它的市容。晚唐大诗人杜牧一生至爱扬州,曾在此流连十年之久,这里有他无数的浪漫回忆,留下他无数的动人诗篇。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杜牧《遣怀》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组2: 介绍一下这首词的词牌名、写作背景、作者情况等相关内容。

(课件一 介绍词牌)作词常自谱曲而不用现成曲调,故词牌和题目统一。本词写扬州战后景象,又是慢词,故称扬州慢。

(课件二 介绍作者)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他屡试不中,布衣终生,他善书法、精音乐、能自度曲。诗词俱工,皆卓然成家。词尤负盛名。其词格律严密,字句雕琢,词风清空峭拔,清丽典雅,立意幽远,为清代浙派词人所尊奉。词多纪游、咏物、感叹身世飘零与情场失意,但也暗寓国家分裂、江河变异之慨,寄寓忧国伤时之作。

(课件三介绍背景)本词是作者22岁时路过扬州所作。词人虽然初到扬州,但对这样一座历史名城并不陌生。然而,在南宋时,金兵频频南侵,扬州屡遭兵火,如今映入作者视野的却是一片荒芜,满目疮痍,词人顿时触发起一种山河破碎之感。作者写本词时,宋金隆兴和议已达12年之久。南宋朝廷苟安半壁,朝纲废弛。词人目睹当年经强敌侵凌后扬州城的累累伤痕的现实,岂能无动于衷?因而追怀丧乱,感慨今昔,写下了这首词,抒发了黍离之悲。

组3:播放录音,朗读理解。慢是舒缓的意思。慢词依曲调舒缓的慢曲填词,朗诵时、 吐字宜慢、停顿稍长,读时深沉、悲切而富有情感。学生正字,朗读,初步品味诗歌悲伤叹惋的感情。

组4:学生谈自己对这首词的特点的理解。

一是化用典故。词人多处化用杜牧的诗句: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笔下的扬州无处不透着美,然而纵是“豆蔻词工”,亦难赋深情。原因何在?因为扬州已“繁华落尽成一梦”,荒败颓圮成了“空城”。作者化用杜牧的诗句,今昔对比,催人泪下。

二是章法结构。这首词在章法结构上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巧设词眼,运用蒙太奇手法将各个写景画面组接为一体。“空城”是全词词眼,先以“尽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着力托出“空城”二字,并以此结住上片;下片又围绕这两个字,将“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和“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两幅画面组接起来。蒙太奇手法组接了五幅画面,“空城”二字贯通其中,使结构紧凑而集中。

三是这首词修辞上有个明显的特点是通篇采用虚实反衬手法。虚写主要是借杜牧的诗句表现扬州在唐时的繁盛,实写是写词人眼中所见的。从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二十四桥、无声的冷月、桥边的红药来写扬州城的破败冷落。全词虚实相生,以虚写起笔,引出实写,最后又虚写结束。以虚写来反衬实写,两者产生巨大的反差,令人油然而生沉痛之情。这种笔法与柳永的《雨霖铃》如出一辙。

教学第三版块:质疑释疑

学生分组讨论,针对学生发言表达自己对这首词有什么看法,也可以向发言同学询问。

问题1:阅读小序,思考:这首词表达了怎样一种感情?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一个“悲”字,奠定了本诗悲切伤感的感情基调。战火洗劫后的扬州一片荒凉,黍离之悲表达的是一种昔盛今衰的故国之思。

问题2:上阙中哪一个词最能概括劫后扬州城的特点? 请结合作者的所见所闻具体谈谈扬州城空在何处。

讨论明确:空城。从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二十四桥、无声的冷月等处可以看出。词人“解鞍少驻初程”,站在扬州城边,看到了青青的荠麦、废旧的城池、高大的树木、孤独的二十四桥、无声的冷月、寂寞的芍药,听到了寒气中传来的凄清的号角声。一个“空城”,结住上片,领起下片,实为全词诗眼。

问题3:《扬州慢》是姜夔的名篇,姜夔也被称为“慢词圣手”,可有人觉得这首词引用典故太多,有堆砌典故、卖弄才学之嫌,理解起来很麻烦。如果不知道杜牧原诗的意思,是读不懂的,你认为这首词典故用得怎么样?

讨论明确: 这个问题涉及到诗词中一个普遍的现象——用典。用典太多不但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也会削弱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但用得恰当可以扩展内容,加深意境,突出主旨,无疑也会使作品生色。《扬州慢》好就好在用典多而恰到好处。姜夔所化用的杜牧的诗句,从各个角度展现扬州昔日的繁盛,可激发我们的想像力,而这些又都是用来反衬扬州今日的衰败的,两相对比,很能表现小序中所说的“黍离之悲”这个主题。再说要写扬州不可能不写它的历史,而姜夔未曾领略过扬州的繁华,所以只能从前人的诗句中去捕捉,而杜牧的扬州诗写得最有特色,最能展现扬州的繁华,因此他就非常自然非常巧妙地把杜牧的扬州诗化用了进来。

归纳:用典是否得当主要还是从主题与情感表达的效果上来衡量。

问题4:词中涉及到一些意象,如青青荠麦、废池乔木、无声冷月、桥边红药等。那么,“红药”是词人亲眼看到的吗?有何表达效果?

讨论明确: 这是虚写。因为当时是“至日”,也是“夜雪初霁”的寒冬,红药不可能在那时开花。所以应该是想象中的景物。 另外,“念”是“想到”的意思。所以是虚写。

花开依旧,人事已非。由此我联想到唐代诗人刘希夷所写的句子——“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种故国凄凉,物是人非而伤感痛惜之情,具有超越时空的美丽。

教学第四版块:探究鉴赏

问题5:你觉得上阙下阙哪些字词用得好而深深打动了你的心呢?请有感情的品读,然后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

讨论明确:犹、渐、寒、空、惊、冷

“清角吹寒”里的“寒”字用得很好,寒意本来是天气给人的触觉感受,但作者不言天寒,而说“吹寒”,把角声的凄清与天气联系在一起,把产生寒的自然原因抽去,突出人为的感情色彩,似乎是角声把寒意散布在这座空城里。

“都在空城”里的“空”字用得很好,作者站在扬州城边,看到了青青的荠麦、高大的树木,听到了寒气中传来的凄清的号角声,想到了杜牧重到须惊,想到来年寂寞的芍药。

“惊”字给人的印象深。表现出词人心中的悲凉之感。

“波心荡,冷月无声”中的“荡”字。“荡”在这里的意思是摇曳。水中桥影与月影无声地摇曳,渲染出一种死一般的寂静与萧条,突出“空城”。

归纳:这些语义丰富的词语显示出婉约词语言精丽的特点。含义丰富,耐人品味。

进一步思考如何在传情上委婉含蓄地表达对战争的厌恶。

问题6:词中的哪些句子在传情上委婉含蓄而深深打动了你的心呢?请有感情的品读,然后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

讨论明确:“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写得好。不明说人而说无生命的“废池乔木”的态度,是退一步的委婉说法,连池和树都厌恶战争,更不用说人了。在修辞上采用的是拟人手法,将“废池乔木”人格化,意味着它们作为扬州浩劫的目击者,对战争的恐怖、金兵的凶残仍然记忆犹新。姜夔选取此题材正是为了极表他的“黍离之悲”,表达他因祖国山河破碎、百姓生活困苦而极其沉痛的心情。深切表达对战争的厌恶。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写得好。“二十四桥仍在”是化用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热闹情景来反衬如今“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的沉寂凄凉。“冷月”将视觉化为触觉,而月本来无声,可这么一说,反而觉得它是本该有声的了。这三句把荒凉冷寂的环境与词人沉痛伤感的情怀交融于一体,创造了一个凄美的意境。昔日歌声笑语听不到了,甚至连月儿也没有声息了,只是沉浸在冷冰冰的湖水中,随波荡漾。如此冷落凄凉的景象,怎能不令人伤怀呢?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句写得好。冬至之日,本来不是红芍药花开的季节,但纵使冬去春回,来年红药花开,又有谁来欣赏它呢?作者想象来年春天,红药蓬蓬勃勃的生长起来,开出绚丽的花朵。只可惜,不知道是为谁而绽放,花开也不过徒增空城的感伤而已。

归纳:这些诗句体现出了诗家所提倡的“诗贵含蓄,忌直露” 的特点。全诗不着一个悲字,却传达出无尽的悲情。这也正表现出婉约词的另一个特点:委婉含蓄。

教学第五版块:品读诗情

学生再一次听录音,朗读品味位这首词的感情,进一步好好感受一下词人的伤时感世的黍离之悲。由学生推举一位同学负责上、下阕的开头和结尾的领读。朗读时提示注意慢词的特点要掌握好节奏,读出感情。

(一位学生领读,全体学生朗读)

教学第六版块:结束语及作业

结束语:《扬州慢》的学习结束了,历史的硝烟也已经消散无痕,物换星移,沧海桑田,八百多年过去了,沐浴在新世纪的阳光下,扬州这座古老的名都重又焕发了勃勃生机。让我们真诚地祝愿扬州的月亮更圆更亮,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最后,用一个对子结束这节课:昔盛今衰伤时世,黍离之悲叹古今。

展示作业:拓展阅读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请具体指出哪些是真实描写,哪些是想象之词?

2.“喜”是全诗的诗眼,诗人是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喜悦之情的?

附:板书设计

扬州慢教案终稿 篇4

一、导入:

扬州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不仅繁华富庶,而且秀丽迷人。自古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说法,道出了人们对扬州的向往。她是杜牧之十年一觉中不变的牵挂,她是李太白烟花三月里惆怅的情思。风流袅娜,春光烂漫;宛如一位绰约的美人,却又似乎永远摆不脱风尘沦落的悲惨命运。千百年来脂粉香浓,又忽然一瞬间零落烟尘。然而无论靓丽还是憔悴,都缀成了珠圆玉润的婉转音调。让我们一起走进姜夔的《扬州慢》,看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怎样动人的艺术世界?

二、出示目标

让我们先来明确一下这首词的学习目标:

1、理解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2、欣赏这首词的美妙意境,体会本词艺术手法的作用

3、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

三、诵读涵咏 自由放声朗读

诗歌的序言往往是解读诗歌思想情感的一把钥匙,从序言中可以看出作者创作这首词的缘由是什么?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包含着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明确:感慨今昔,萧条冷落,黍离之悲。

1、诵读指导

①字正腔圆,发音饱满。要把每一个字的音发到位,不要含糊,要稳健地发音。

②把握节奏,适当停顿。要把握一定的节奏,词与词之间要根据意思有自然的停顿,不能一气呵成。

③进入意境,读出情感。读到山就要情在高山;读到海,就要意在大海。巍峨与雄浑,壮阔与深沉,就要在你的吞吐之间显现。

词的词牌同时也是题目是《扬州慢》,因而它是一首慢词。什么是慢词?慢词就是依照曲调舒缓的慢曲创制的词,一般都比较长。我们读这样的词,吐字要慢,停顿要长,要读得沉着,荡气回肠。你要用周杰伦的节奏去读肯定坏事儿。

④吐字要慢,沉着悠长。

2、再找一位同学来评点一下,并且再读

3、教师配乐示范朗读

提示学生想象画面,进入意境

4、学生再齐读一遍

四、整体鉴赏

在小序中可以看出作者写本词的目的是感慨今昔,抒发“黍离之悲”。

1、那么从上片和下片的描写中看,扬州的今和昔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呢? 明确:过去是繁华的,现在是残破的

2、从上下片分别看,哪些描写看出了它过去的繁华和现在的残破? 明确:繁华:上片,“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过春风十里”;

下片,“杜郎俊赏”“豆蔻词工,青楼梦好”(杜牧的风流才情究竟和扬州的繁华有什么关系呢?杜牧的风流才情正是在扬州繁华秀丽的氛围中生发出来的,离开了这些也许他也只能像姜夔一样发出黍离之悲,扼腕长叹了。)

残破:上片,“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下片,“波心荡,冷月无声” 过去是风光秀丽的名都

现在是残垣断壁的空城;过去是莺歌燕舞的青楼梦好,现在是凄清寂寞的冷月无声

3、这是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起到了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对比。把昔日扬州的繁盛情景,和今日扬州的萧条冷清作对比,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扬州昔盛今衰的感伤。

4、作者对过去和现在的扬州的描写分别用了哪种方式。

明确:昔日的扬州:虚写。眼前的扬州:实写。一虚一实,虚实相生,这是本词的另外一个写作特点。

诗歌中的“虚”,指眼前看不见、摸不着而又从字里行间体味出的虚象、虚物、虚景、虚境; 诗歌中的“实”,指客观世界中实实在在存在的实象、实物、实景、实境。

在诗词中有为实,无为虚;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现实为实,想像为虚;描写为实,议论为虚;现在为实,过去为虚;(在借景抒情诗中)写景为实,抒情为虚,等等。

写过去的繁华,扩大了诗词的意境,有力地反衬了今日山河的残破,使作者要抒发的昔盛今衰之感更为深沉强烈。

五、探究鉴赏

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炼句,往往一个字或一个句子而使意境深远蕴藉。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托一字而传不尽之意。

宋代词人宋祁在《玉楼春》中有一句词“绿杨阴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有人评论说:“着一‘闹’字而卓绝千古”。红杏本是静态之物,用一闹字仿佛有了动感。拟人的修辞让你感觉到红杏似乎在各不相让,尽相争春比美。还能联想到在红杏的枝头上仿佛有蜂飞蝶舞鸟鸣,春天的盎然生机尽在其中。

《扬州慢》这首词里同样有好多个词,值得我们这样玩味。让我们再来诵读一下这首词,去捕捉一下有哪些词或句子折射着这种深幽的意境光辉。

1、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春风十里”是从杜牧《赠别》中“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诗句化出,杜牧诗句极言扬州之美,所以词人化用来作了一个对比:听说扬州繁华富丽、但一路之上,触目之处,却尽是青青的野生荠麦,一片荒凉景象。造成了强烈反差。

春风十里扬州路,极言扬州之繁华,十里长街,垂柳夹道,春风弥漫。如今却是荠麦一片,城已倾颓,街已荒芜。

2、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厌 作者使用了拟人手法,废池、乔木是没有知觉的东西,词人将它们人格化,意即它们是15年前那场浩劫的目击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连“废池乔木”都“犹厌言兵”,在痛恨金人发动的战争,物犹如此,何况于人!有知有情的人民对这战争的痛恨与诅咒,当然要超过“废池乔木”千百倍。这样写,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姜把扬州的残破完全归咎为“胡马窥江”,如此选材是为了极表他的“黍离之悲”。

3、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清角吹寒,给人怎样的感觉?——凄凉,渲染了气氛

①“渐”字,表明词人伫立良久,陷入悲凉之中,不知不觉就到了黄昏,而黄昏,又格外的令人惆怅。

②“清”有凄清之意,修饰“角”,别具一格,跟“寒”、“空”用在一起,表现扬州的荒凉冷落。③“寒”字下得很妙,寒意本来是天气给人的触觉感受,但作者不言天寒,而说“吹寒”,把角声的凄清与天气联系在一起,把产生寒的自然方面的原因抽去,突出人为的感情色彩,似乎是角声把寒意散布在这座空城里。听觉所闻是清角悲吟,触觉所感是寒气逼人。为什么会吹出寒来?因为国事日非,山河破碎,令人心悲。

④都在空城”一个“都”字,写出了角声弥漫之广,突出了景况荒凉的幅度;听觉所闻是清角悲吟,触觉所感是寒气逼人,再联系视觉所见的“荠麦青青”与“废池乔木”,这一切交织在一起,一切景物在空间上来说都统一在这座“空城”里,“都在”二字,使一切景物联系在一起。

“空城”一词不仅写出空荡荡的劫后惨象,满目凄凉,不堪回首,而且对国事前途的渺茫,蕴蓄着无限的哀婉。着一“空”字,化景物为情思,把景中情与情中景融为一体,写出了为金兵破坏后留下这一座空城所引起的愤慨;写出了对宋王朝不思恢复,竟然把这一个名城轻轻断送的痛心;也写出了宋王朝就凭这样一座“空城”防边,如何不引起人们的忧心忡忡,哀深恨彻。

4、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作者用以前扬州的繁华反衬现在扬州的荒凉。词人大胆大量化用杜牧诗意,回忆扬州昔日的繁华,把杜郎俊赏、豆蔻词工和青楼梦好,与风流散尽、好景难觅、深情难赋作了鲜明的对比,生动地表现了词人对国事的忧患。其中有三个词用得很好,它们是“算”“纵”“念”。“算”是推测、料想的意思,“纵”是“即使”的意思,“念”是“想到”的意思。它们表达一种假设语气。词人展开联想,宕开一笔,作一让步,再将上文意思翻进一层,创设出更空更深的意境。

“惊”。因“空”而“惊”,返照现实扬州何等凄清荒凉,何等令人心痛!曾经在杜牧笔下流淌过无数赞美扬州诗文,此时次地,此情此景,晚唐诗人杜牧是“重到须惊”,“难赋深情”。而姜夔则是实实在在的触目惊心、心惊心痛了。这也就是诗家所提倡的“诗贵含蓄,忌直露”,不说自己,偏说别人,杜牧尚且如此,我何以堪?

此时次地,此情此景,晚唐诗人杜牧是“重到须惊”,“难赋深情”。而姜夔则是实实在在的触目惊心了。这也就是诗家所提倡的“诗贵含蓄,忌直露”,不说自己,偏说别人,杜牧尚且如此,我何以堪?

杜牧的《赠别》诗、《遗怀》诗是他题咏扬州的名作,这里用“难赋深情”翻进一层,加深了感慨;同时以杜牧自况,纵有满怀风情,也不能不为名都残破的哀怨所淹没了,“黍离之悲”达到进一步的深化。紧接着,从设想转入现实,推展开去,情景交融,情调更为凄清。

5、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有“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句,因相传古代有二十四个美人吹萧于桥上,所以有此句。作者这里满怀凄凉的情感,如泣如诉地写道:二十四桥仍旧,但桥头没有了吹萧的美人,只有清冷的圆月倒映在河心,整幅画面无声无息,冷落凄凉。

“冷月无声”,月本来无声,可这么一说,反而觉得它是本该有声的了。为什么呢?因为从前的二十四桥明月夜,游人极盛,笑语盈耳,还有美女吹箫唱歌,月儿见此光景也陶醉了,它也跟着人们一起欢笑。可是现在呢?“二十四桥仍在”,而歌声笑语却听不到了,甚至连月儿也没有声息了,只是沉浸在冷冰冰的湖水中,随波荡漾,如此冷落凄凉的景象,怎能不令人伤怀呢?运用了情景交融艺术手法。

这三句,犹如特写镜头,我们仿佛看到词人俯首低吟的形象,感受到扬州的冷落凄清,而词人斩不断的愁绪,恰如寒夜中荡漾的水波和揉碎的月影,意境格外动人。

6、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红药一到春天就开始生长,不管人世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自然物的本性不会改变。往年,它可以供游人观赏,可是现在城空了,人少了,何况国难未息,谁也无心去观赏它。真有点儿“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味道。词人借此曲折地表现出劫后扬州人民的凄苦生活情况,以及自己感时伤乱的情怀。

这里的虚拟非常耐人寻味。冬至之日,本来不是红芍药花开的季节,但纵使冬去春回,来年红药花开,又有谁来欣赏它呢?花开依旧,人事已非,花开也不过徒增空城的感伤而已。词情跌荡浓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结句仍以委婉的手法抒情,妙在联想名都名花,化景物为情思,托名卉寄哀怨。从浅处看,空城寥落,红色芍药年年开放,竟无人观赏,有“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岑参诗句)的感慨,以点染当时扬州的荒寒。叹名花“知为谁生”,进一步抒发了花开花落“人不知”的感慨。结句仍以黍离之悲收束。这里面,包含着词人的伤感。故国凄凉,物是人非而伤感痛惜。

六、齐声诵读结束或做结语

《扬州慢》的学习结束了,那凄婉的音韵和意境令人惆怅低回,山河沦亡的悲痛之情亦引起人深深的感伤。八百多年过去了,而今历史的硝烟也已经消散无痕,物换星移,沧海桑田,扬州这座古老的名都又恢复了她的端庄秀美,明月依旧,当不再清冷;芍药盛开,当游人如织。愿华夏的子孙能永远保持她的清新亮丽,不再让这座明珠般的城市沾染烟火风尘。

七、作业

赏析姜夔的另一首词:

淡黄柳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扬州慢》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姜夔及其词风。

2、培养学生自行阅读鉴赏中国古代作品的能力,体会作品的意境和内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内涵。

2、比较阅读,与辛弃疾《永遇乐》比较。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作者蕴涵在作品中的抚今追昔的哀思 教学重点

“黍离之悲”的解读。教学难点

对名句“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的赏析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名句,吟咏了二十四桥的美景,几百年后,又有一位文人路过此地,化用了这一名句,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词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南宋诗人姜夔的名作----《扬州慢》。

二、作者简介

中国文学史上,宋词和前代的唐诗,后代的元曲,都分别是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样式。宋词按时代分为北宋、南宋两个时期;按流派,习惯上又分为豪放、婉约两派。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也称格律派)在北宋的代表是柳永,在南宋的代表,前期是女词人李清照,后期则推姜夔。《扬州慢》便是姜夔的代表作。

姜夔(1155—1221),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擅长写词,尤精通音律,其词作多咏物纪游,但也暗寓国家分裂、江河变异之慨。由于讲究音律和锤炼字句,其作品精工典雅,意韵谐婉,但也有用典过多,词意隐晦等特点。同时他的词常有小序,提示写作缘由和主旨,大都语言精练,文笔优美,一散一韵,值得并读。在南宋词坛上,姜夔、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成为“清空”词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词留下了十七首当时用于演奏的古乐谱,对研究唐宋音乐极有价值,留有《白石词》。

在姜夔生活的年代里,南宋小王朝国势危弱,长江以北的淮河一带已成为荒芜的边地。但大多数的士大夫却只顾宴饮逸乐,不思恢复。在词人早期直至晚年的部分作品中,能针对这种情况,反映了一定的爱国精神和不满现实的思想,特别是晚年时,他那力主恢复,同情沦陷区人民的思想倾向较之早期作品有进一步的发展。

三、背景简介: 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远在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扬州就开始建城,至今已有2480余年的历史。扬州曾沿用过邗沟、广陵、江都、芜城、维扬等名称。上古时期的扬州,有一个很大的自然区域,是全国九大州之一。扬州地处江淮要冲,早在东汉时便是我国东南地区的政治军事基地,也是全国粮、盐、铁的主要集散地和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时有“扬一益二”之称。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扬州自古以来,即为人文荟萃之地,唐代扬州更是名家林立。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也牵动了帝王的情怀和 游兴,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康熙、乾隆六下扬州,给扬州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

扬州,自从隋代开凿运河之后,成为了南北运输的要道,商贾云集,珠帘十里。而南宋王朝南渡后,金人屡次渡淮,扬州变为残破不堪。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虽已时隔十五年了,但作者经过扬州时依然“荠麦青青”,疮痍满目,不禁追忆丧乱,“感慨今昔”,表露出对国家衰亡的悲痛。虽然情调凄怆,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扬州慢》是姜夔早期的代表作,抒发作者路过扬州时对国事悲凉痛惜的情绪。

四、整体感知

1.提问:大家在读这首诗的时候情感上有种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悲(悲凉、凄凉、凄冷等)

2.提问:从哪些地方(字、词、句)读出这种感受的?

明确:尽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空城、“二十四桥„„为谁生”等。3提问:刚才你所撷取的这些词语,诗人是从哪些感官来描写的呢?(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景、声(以上学生边回答边板书)

青青荠麦 废池乔木

景—— 二十四桥 —— 眼前之景

无声冷月 寂寞红药 声——— 清角吹寒

五、小序的分析

1、序作为词的一个部分,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交代写作的时间和地点,介绍写作的背景和缘由,概括了写作的主旨。

2、小序中的“黍离”的来源 明确:所谓“黍离之悲”,即作品中的寄慨很深的家国之恨。《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序》中称: 《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周庙室,尽为禾黍,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后来就用“黍离之悲”表示家国残破之痛。)

3、这段序中的内容,在词中都有相对应的词句。请把这些对应的词句找出来。明确:“余过维扬”对应:“过春风十里” “荠麦弥望”对应:“尽荠麦青青”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对应:“废池乔木” “戍角悲吟”对应:“清角吹寒”

4、序的最后一句:“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在词中,最能形象地表达这种悲情的句子是哪一句?

明确: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四、课文分析鉴赏

1、“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先点出“名都”,再化用杜牧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中的赞语,只八个字,就概写了昔日扬州的繁华。接下去,写“解鞍少驻”既突出了对名城风华的仰慕,又表明忆旧是为了伤今,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春风十里”是从杜牧《赠别》中“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诗句化出,杜牧诗句极言扬州之美,所以词人化用来作了一个对比:听说扬州繁华富丽、但一路之上,触目之处,却尽是青青的野生荞麦,一片荒凉景象。造成这种强烈反差的原因何在呢?

3、“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胡马窥江”指的是高宗建炎三年(1129)、绍兴四十年(1160)、四十一年(1161)和孝宗隆兴二年(1164)金兵屡次南侵之事。词人把扬州的残破完全归到“胡马窥江”,如此选材是为了极表他的“黍离之悲”。

废池乔木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废池、乔木本是没有知觉的东西,词人将它们人格化,作为15年前那场浩劫的目击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连他们都在痛恨金人发动的侵略战争,物犹如此,何况于人。这样写,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

4、“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暮色降临后,军营中传出阵阵凄厉的号角声,在空城的上空回荡。

5、“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姜夔目睹劫后扬州的残破景象,缅怀往昔的繁华,立即想到晚唐风流俊逸的著名诗人杜牧。当时杜牧任职于淮南节度府,和判官韩绰一起寻佳访丽,征歌逐舞,写下不少风流艳句。如脍炙人口的“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等。从这些诗句来看,是扬州繁华的象征。词人欲以“豆蔻词”“青楼梦”这些象征扬州繁华的艳句,在设想杜牧“重到须惊”“难赋深情”的衬托下,使劫后扬州的荒凉更加突出。

6、“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有“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句,因相传古代有二十四个美人吹萧于桥上,所以有此句。作者这里满怀凄凉的情感,如泣如诉地写道:二十四桥仍旧,但桥头没有了吹萧的美人,只有清冷的圆月倒映在河心,整幅画面无声无息,冷绝凄绝。

7、“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二十四桥因桥边盛产红芍药花,故又称红药桥。作者面对清冷的景色,看到桥边依然盛开的红花,不禁悲从中来,向芍药发问:你们寂寞地开在这里,无人来观赏,你们为谁而开呢?这里将无情的花儿赋予了情感,意蕴至深、悲痛已极。花且如此,人何以堪?到这里,全词结句,但词意绵长,余音缭绕,久久不绝,词人的悲怆之感达到了高潮。

四、比较阅读《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 扬州慢

内容 抒写作者抗敌救国宏图大志,表达作者对恢复大业的深谋远虑和为国效忠之心。描绘昔日的繁华扬州由于受到金人的践踏而呈现的惨状,揭露金人的残暴。

情感 表达坚决抗金和投身战斗的坚强意志。忠不为用、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体现国亡土丧的黍离之悲,和凄凉悲怆的心情。

风格 苍凉中透露悲壮、豪迈 幽寂悲凉、婉约 手法 用典 化用、反衬

五、小结:

由上片的纪行写景过渡到下片的联想对比,一边是萧条冷落,一边是繁华热闹,一边是实,一边是虚,两副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对扬州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意绪。

词的上半阕写扬州兵灾后的萧条景象,表现了作者的亡国丧土之悲。上半阕主要写实,抓住了“荠麦”、“废池”、“乔木”、“清角”、“空城”这些富有特征的战乱之后的景物,又以黄昏相衬托,暗淡、凄凉,令人目不忍视,耳不忍闻,作者怀念故国,憎恨敌人的爱国思想感情从中自然流露出来。

扬州慢教案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姜夔及其词作

2、掌握本词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

3、鉴赏本词用典的技法 教学重点:

1.体会词中的“黍离之悲”。2.体会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教学难点:

体会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教学过程:

一.诵读

1.指名朗读〔注意两个层面:字正句顺;语感(语气、语速、节奏)〕

[补充] 诵读的要领:平仄和押韵服从乐律的需要。词牌不同,则平仄和押韵的规定不同。

①词的节拍不像诗那样整齐划一,诵读时要注意音节的停顿。如“犹/厌言兵”、“算而今/重到须惊”、“年年知/为谁生”

等。„„„„„„节奏

②词里的特殊句式,开头用一字领起,稍作停顿,其义直贯本句及下句,称“一字逗”,要读出提示语气。如“过春风十里”的“过”;“尽荠麦青青”的“尽”;“自胡窥江去后,„„”的“自”;“纵豆蔻词工,„„”的“纵”;“念桥边红药,„„”的“念”等。„„„„„„语气

③《扬州慢》的韵脚依次是程、青、兵、城、惊、情、声、生;这些字要读得短促而又清晰。„„„„„„轻重

2、学生再读.(语速要缓慢、绵长,语调要低沉、悲吟)

3、教师配乐范读.4、全班齐读。

二.整体感知

1.提问:大家在读这首诗的时候情感上有种什么样的感觉?(指名或集体回答)

——悲(悲凉、凄凉、凄冷等)

2.提问:我请一个同学说说,你是从哪些地方(字、词、句)读出这种感受的?

——尽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空城、“二十四桥„„为

谁生”等。

3提问:刚才你所撷取的这些词语,诗人是从哪些感官来描写的呢?(用一个字概括)

——景(色)、声

4.提问: 如果用词作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作者此时所见的扬州城,它应该是?(指名或集体回答)

——空城(废池)

5.这两个词哪一个更形象? ——(略)

(以上学生边回答边板书)

青青荠麦

废池乔木 景 二十四桥

空城 无声冷月 眼前之景 寂寞红药 声―― 清角吹寒

5.提问:诗人为何“解鞍少驻初程”?他心目中的扬州又是怎样的景象呢?(用词中词句回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6.扬州城自古以繁华富庶而闻名,你能从词中找出杜牧盛赞扬州的句子吗?

——(出示摘录的杜牧及历代文人盛赞扬州的句子)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唐·杜牧《赠别》)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唐·张祜《纵游淮南》)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唐·王建《夜看扬州市》)“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唐·徐凝《忆扬州》)

“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唐·罗隐《炀帝陵》)尽管这些诗句细究起来有断章取义、移花接木之嫌,但它所透射出的扬州城的繁华兴盛应是不争的事实。

7.词的过片(下片的首句)“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杜牧为何而惊?该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因“空”而“惊 ”,返照现实扬州何等凄清荒凉,何等令人心痛!

连缀全词,由上片的纪行写景过渡到下片的联想对比,一边是萧条冷落,一边是繁华热闹,一边是实,一边是虚,两副对比鲜明的图

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意绪。

姜夔目睹劫后扬州的残破景象,缅怀往昔的繁华,立即想到晚唐风流俊逸的著名诗人杜牧。当时杜牧应牛僧孺之召,任职于淮南节度府,和判官韩绰一起寻佳访丽,征歌逐舞,写下不少风流艳句。如脍炙人口的“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等。从这些诗句的表层意思看,它表现了当时文士狎妓的轻薄行为。妓女,在我们看来是病态社会的畸形儿;但在唐宋文人心目中,则是都市繁华的象征。词人欲以“豆蔻词”“青楼梦”这些象征扬州繁华的艳句,在设想杜牧“重到须惊”“难赋深情”的衬托下,使劫后扬州的荒凉更加突出,当然说它带有自况的意味也未尝不可。衬托,有时比直抒胸臆感时伤乱,更为含蓄有致。

8.仿照“眼前之景”句式,你能用一短语概括出诗人的“心中之景”吗?

——(分小组讨论推荐,教师点评板书)

8.是什么原因使昔日繁华的扬州城变成了一座“空城”的呢? ——“胡马窥江”指的是高宗建炎三年(1129)、绍兴四十年(1160)、四十一年(1161)和孝宗隆兴二年(1164)金兵屡次南侵之事。尤其是绍兴四十一年(1161)那一回。金主完颜亮亲率金兵攻占扬州,在瓜洲望江亭对其下属说:“朕不久入浙,誓不返国”,并改亭名为“不归亭”。

9.古代战乱频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你能从读过的诗词中再举几个例子吗?

——君不闻曹操的悲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君不闻杜甫的哀叹“武皇开边意未已,边廷流血成海水”。10.归纳主旨

揭露鞭挞了金人南侵的罪恶以及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不思恢复失土的错误政策。

三.鉴赏(和前面分析同步进行)

[补充]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①青青荠麦――对比(名都、佳处、春风十里)-→萧条冷落,昔盛今衰

[补充] “春风十里”是从杜牧《赠别》中“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诗句化出,杜牧诗句极言扬州之美,所以词人化用来作了一个对比:听说扬州繁华富丽、但一路之上,触目之处,却尽是青青的野生荠麦,一片荒凉景象。造成了强烈反差。

②废池乔木――拟人-→“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痛恨战争 [补充]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废池、乔木本是没有知觉的东西,词人将它们人格化,意即它们是15年前那场浩劫的目击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连他们都在痛恨金人发动的侵略战争,物犹如此,何况于人。这样写,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姜把扬州的残破完全归咎为“胡马窥江”,如此选材是为了极表他的“黍离之悲”。

③二十四桥/无声冷月――移就-→“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凄清冷落

[补充] “冷月无声”,属于移就辞格,月本来无声,可这么一说,反而觉得它是本该有声的了。为什么呢?因为从前的二十四桥明月夜,游人极盛,笑语盈耳,还有美女吹箫唱歌,月儿见此光景也陶醉了,它也跟着人们一起欢笑。可是现在呢?“二十四桥仍在”,而歌声笑语却听不到了,甚至连月儿也没有声息了,只是沉浸在冷冰冰的湖水中,随波荡漾。如此冷落凄凉的景象,怎能不令人伤怀呢?

④寂寞红药――直抒胸臆-→“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感时伤乱

[补充] 姜夔游扬州时值隆冬,芍药并未抽蕊开花,但扬州芍药

向来以“甲天下”著称,作者不禁想象到将来芍药盛开,而名都已成空城,更何况国难未息,还有谁来赏花采摘呢?全词至此一声长叹,真有点儿“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味道。词人借此曲折地表现出劫后扬州人民的凄苦生活情况,以及自己感时伤乱的情怀。把伤今怀古之情推先高潮。也给读者留下深沉的思考和回味。⑤“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补充]暮色降临后,军营中传出阵阵凄厉的号角声,在空城的上空回荡。唐朝,扬州有内城和外城,商业繁华、景致优美,杜牧曾赞美道:“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天碧台阁丽,风凉歌管清”,而今仅剩一座空城,满目疮痍,军号凄厉,不由人不生感慨。

四.点拨归结

姜夔的词,是由凄清的境界和幽冷的色调及作者“少年情事老来悲”的惆怅心情所形成的“清冷”风格.“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让我们思接千载,再次走进诗人深沉幽怨的意境之中,去体味他那“此恨绵绵无绝期”的《黍离》之悲吧!

五.全班齐背 规律总结: 实写/虚写的概念

实写就是直接描述事实,正面表现人物,它可以给文章增添现实感和逼真感;

虚写则是通过感受,想象,对比,映衬等手法间接渲染,侧面暗示,它的作用是可以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使文章更具含蓄之美。

实写和虚写常常组合使用,相互补充,效果更佳,人们称之为“虚实相间”。

实写就是直接描述事实,正面表现人物,它可以给文章增添现实感和逼真感;虚写则是间接渲染,侧面暗示,它的作用是可以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使文章更具含蓄之美。实写和虚写常常组合使用,相互补充,效果更佳,人们称之为“虚实相间”。

实写与写实不一样。实写就是写眼前发生的事实,当下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实是主张写真实的东西。

虚写是写梦幻写虚无写想象写回忆。方法指导:

虚实相生的写作技巧

①明确:本词着重用了虚实相生的写作技巧

具体分析:词的一开头,使用虚写“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是作者想象中的昔日扬州繁华的景象。接着是虚实相结合的写法,“春风十

里”是虚写,“尽荠麦青青”是实写,这对比鲜明的图景,自然有昔胜今衰的感慨!由此词人直抒胸臆,最后从听觉处渲染。

词的下片分两层,第一层虚写,以杜牧的难赋深情杜郎须惊反衬出今日扬州的凄凉,后一层实写,写二十四桥明月,发出年年知为谁生的感慨。综观全词,有实有虚,有情有景跌宕生姿,情景交融。

②引用前人诗句(杜牧)是本词的另一特色(引导学生和辛弃疾词作比)

明确:引用前人诗句是词中用典的又一种方式,引用的目的是加深词中意境,使人联想而寻于言外。(举例略)

拓展延伸:词中引用杜牧词的用处?

通过对比,抚今追昔,有力地 表达了作者对扬州的昔胜今衰的感伤。知识迁移:

中国古典诗词虚实相生的取境美

虚实结合这一创造意境的艺术手法,在诗人杜甫手中,得到充分的运用,收到了以少见多,以小见大,化虚为实,化实为虚的意境美的效果。

杜甫的《月夜》诗:“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

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 寒。何日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妙就妙在诗人不写战乱中自己如何思乡,而说家人怎样想念自己。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抽象的情感(思念妻子)附丽于具体 的形象(对月怀人)画面上,令读者驰骋想象于虚实之间,从诗人对妻子念之深去推想妻子对丈夫思之切。再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忧端齐终南,洞不可 掇。”把无形无象心理之“忧”,进行感情物化,说自己的忧愁堆积如同终南山一样高,像无边的茫茫大水那样无法收拾,化虚为实。“写一代之事”的巨构《北 征》:“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缀才过膝„„”这里,诗人没有写战乱带来的灾难,没有写自己的深悲,只写爱子的 饥色,写他们啼哭、垢腻等战乱的灾难,诗人内心的悲痛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的这两句诗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两句诗将截然不同的两个画面 摆到一块,不仅互相映衬顿增魅力,而且从字面上呈现出第三个画面的意义:朱门内外仅一墙之隔,却是如此不同的两个世界,这是一个不合理的社会!这里,形象 的直接性提供了联想的线索,发人深思:荒野上那冻死的穷人的骸骨,是“朱门”敲骨吸髓的剥削所致;朱门的酒池肉林,是“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制度所造成 的。这些情理,在作品里并没有从字面上说出来,但读

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与审美感受去补充和丰富诗的想象,就深刻地感受到了。杜集中这类剔骨析肌地洞穿社 会病根的诗句还有:“富家厨肉臭,战地骸骨白”(《驱竖子摘仓耳》);“甲第纷纷厌梁肉”(《壮游》);“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丽人 行》);“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见杜甫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这不是诗人对现实简单的感受和反应,而是诗人取境的审美把握中感情浓缩的表现,是融合真、善的审美评价。可见对社会的本质揭示得越深刻,概括的程度越高,作品的境界越高、大、深,其美学价值也就越大。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杜甫的名诗《春望》,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境界,自成意境。诗中写景、抒情结合得很完美,真 正是情景交融。但是,诗里出现的不只是情和景,而且还有事和人。写景、状物、叙事、绘人,各种因素综合为一个独立天地,恰好完美地表达诗人的思想和感情。在这由景、物、事、人等结合而成的“境”,和诗人所要表达之“意”,完美地融

为浑然整体。蕴含着诗人对于国破家亡无限悲痛忧怨之情、忧国思家之意。有限之 境,无穷之意,完美结合,融合无垠,这就成了意境。前人曾云:“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举出的典型例证就是这首《春望》。“‘山河在 ’,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山河在”„„则时可知矣〕见司马光《续诗话》。”诗人的不尽之意,正是在这有限之境表现出来,意深藏在境中,使人思而后才能得之。

而唐代大诗人李白也善于在自己的诗篇中以虚实相生的手法创造一种独特的境界。我们仅以他的一首小诗为例,看诗人是怎样通过二十八个字也有虚有实,以实带虚、以虚喻实创造意境的。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是李白天宝十四载(公元775年)游览安徽泾县桃花潭后临别赠友之作。当诗人登舟欲行 之际,“忽闻岸上踏歌声”。妙就妙在未见其人而先闻其声,以歌声代人,以虚寓实,而虚实相生。诗人轻舟待发,而送行者踏歌相送(一边唱,一边用脚顿地打拍 子),“忽闻”表明这踏歌相送对诗人来说实出意外,而就诗来说,也是绝巧的意外之笔,使诗承首句铺叙之后陡起一笔。不仅使此景、此歌、此情犹如

耳目,其人 物情状呼之欲出,丰富了诗境的视听(时空)感,并显出情感心曲的回流。没有以虚寓实是难以臻此妙境的。

“桃花潭水深千尺”非一般浅潭小流可比,然而,千尺之深的潭水比起汪伦那种诚挚、朴素之情 来,是远远“不及”的,而汪伦所“送我情”到底有多深,诗人留下了大片空白(虚),任人情思去度量,去驰骋。汪伦情意之深,豁然于人眼目之中,让人回味良 久。后二句这种触物感兴、即兴象征以丰富诗的意蕴境界之法看似平易,道的眼前景,写的意中情,然而却是非扛鼎之笔所难以道出。李白诗之不同凡响,就在于他 那“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妙境只在一转换间〕见沈德潜《唐诗别裁》,而“不及”二字是其关键。这种托物即兴,以物象征,化抽象的情谊(虚)为具象的形象(实),将难以丈量的无形情愫借用“眼前景”加以比较度量,这一“转换”使诗别开生面,空灵有趣,余味涵包,新颖警人。

全诗仅二十八字,却首以“忽闻”为一波折,使歌声以及送行人之姿犹如耳目之前;再以“不及” 为另一波折,李白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使人透过形象潭水千尺去体味到诗人与歌者之间的情谊。使诗的画面有动有静,跳跃转换,灵动自然;情感曲线有起有伏,将诗人的若明若暗、瞬息转换的情感形象展现出来,而为人们所激赏。

通过上述诗篇的分析,可以看到诗歌艺术的意境往往与“虚实”关系紧密。唐代刘禹锡说“境生于象外。〔境生于象外〕见《董氏式陵•集记》”,指出艺术意境所具有的“象”(实)与“境”(虚)的两个不同层次,通过“象”这一直接呈现在欣赏者面前的外部形象去传达“境”这一象外之旨,从而充分调动欣赏者的想像力,由实入虚、由虚悟实,从而形成一个具有意中之境,“飞动之趣”的艺术空间。

课堂训练

1.《扬州慢》一词押韵的字有哪些?按顺序写出并注明该字的读音。例:程(chéng)

2.诗句填空:

《扬州慢》中,与杜牧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相关的著名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下面对诗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 A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B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C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D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答:()

4.根据提示填空:

A 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设一短亭,每十里设一长亭,供行人休息,人们常在___________亭送别。

B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一句中,“杜郎”指 朝著名诗人______________,我们还学过他的诗作《___________》,他与______朝另一位著名诗人__________被后人合称为“______________”。C 古人在方位上以___________为左,以___________为右。扬州在淮水东面,故称为“淮左名都”。

D “___________”是指木兰木制造的船,文字作品中常把它用做对船的美称。

5.拓展阅读

试用本课归结的粗浅方法解读姜夔的另一首词:

淡黄柳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摧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答案

1.青(qīng)兵(bīng)城(chéng)惊(jīng)情(qíng)声(shēng)生(shēng)

2.“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3.C。

4.A在长亭送别。

B唐朝诗人杜牧,诗作《江南春绝句》,与唐朝李商隐合称为“小李杜”。C以东为左,西为右。D“兰舟”。5.略

五、小结。

扬州慢教案设计 篇7

关键词:鲍照,姜夔,赋与词,文体的抒情性

引言:

鲍照创作了《芜城赋》。这是南朝抒情小赋中的名篇。芜城即今江苏扬州) 。此赋将广陵昔日歌吹沸天的景象与眼前荒草离离的破败景象进行对比, 在对历史的回顾中, 表现了作者对屠城暴行的谴责和对统治者的警告, 寓有今昔兴亡之感。尔后南宋词人姜夔路过扬州, 作《扬州慢》, 全词不过98 字, 却也淋漓尽致地表达了“黍离之悲”。那么鲍照的《芜城赋》对姜夔的《扬州慢》有怎样的影响?从微观到宏观看, 两种不同的文体在文学抒情上有什么区别呢?

一、美丑意象的运用:鲍照的《芜城赋》对姜夔的《扬州慢》的影响

比较二作, 它们的抒情基点都是盛衰意识。《诗品》序说:“气之动物, 物之感人, 故摇荡性情, 形诸舞咏。”历史是不断变化的, 在这种变化中, 无论是人事, 还是城市, 都会使当时的文人产生一种“无常”的悲伤之感。谈及鲍照的《芜城赋》对姜夔的《扬州慢》的影响, 且先看《芜城赋》的意象安排与细节表现。在表现了广陵城当年的繁盛场面之后, 鲍照是这么写广陵的衰败的:

泽葵依井, 荒葛罥涂。坛罗虺蜮, 阶斗麕鼯。木魅山鬼, 野鼠城狐, 风嗥雨啸, 昏见晨趋。饥鹰厉吻, 寒鸱吓雏。伏暴藏虎, 乳血飡肤。崩榛塞路, 峥嵘古馗。白杨早落, 寒草前衰。稜稜霜气, 蔌蔌风威。

不难发现, 鲍照大量运用了一些生僻的事物与丑恶的意象用来表现广陵城的破败。法国人波德莱尔写《恶之花》就是以恶来表现美的, 虽然鲍照并不可能见过波德莱尔的作品, 但是鲍照也是企图通过丑恶的意象来烘托出当年广陵城的美。而且就全赋的容量而言, 他写“盛”的片段的容量又远远小于写“衰”的片段。

那么姜夔的《扬州慢》在意象运用方面是什么样的呢?且看原文:

淮左名都, 竹西佳处, 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 废池乔木, 犹厌言兵。渐黄昏, 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 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 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

在写同一内容上, 姜夔很好地学习了鲍照的创作容量的分配, 即写盛的篇幅小, 写衰的篇幅多。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这与赋的特质有关。在文学的发展过程中, 赋形成了“劝百讽一”的文学特征。即在铺排很多优美的, 宏达的场面之后, 以一个讽刺性的结尾作为全赋的主题。那么为什么盛衰题材的赋作的容量安排不是“盛百衰一”呢?因为如果转折的力度太大, 盛衰的对比关系就不那么明显了, 说理的力度也变弱, 所以在表现盛衰无常主题的篇章中, 只有写盛的篇幅小, 写衰的篇幅多才能在艺术性上更好的展现一座古城衰败的凄凉之情。另一方面, 鲍照多写丑恶的意象, 但是姜夔即使是表现盛衰无常的主题, 也多用优美的意象。依引文看, “清角”“波心”“冷月”三个意象, 以冷色调着于物体之上, 整个给人以“清空骚雅”的美感。而从接受角度看, 读者对于姜夔的《扬州慢》应该是更容易接受一些的。因为文学是离不开“美”的, 视觉的美比视觉的“丑”在读者心理上更有魅力。

二、空间容量与审美容量:赋与词的抒情性之异

针对以上问题, 拓宽视野来说, 一篇赋与一首词在抒情时 (甚至是抒发同一种感情时) 有怎么样的异处呢?

首先是作品容量的问题, 赋是要“铺张扬厉”的, 所以篇幅一般很大。而词限于容量, 即使是慢词, 字数也远远小于赋。那么在表达同一种感情时, 必定缺少赋的细节性关照。然而词的容量虽然小, 却更容易以一个小点来感动读者。以姜夔的《扬州慢》为例, “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以一个不变的意象即“二十四桥”, 和一个变的意象, 年年生的“桥边红药”, 在变与不变中表现了一种历史发展的无可奈何。况且, 作者戏称, 那桥边的红药知道它每年生长为了谁吗?换言之, 在历史的发展中, 人与红药不也有异曲同工的悲情吗?反观鲍照的《芜城赋》, 可以直接抒情:“天道如何, 吞恨者多。抽琴命操, 为芜城之歌。”虽然直抒胸臆, 却少了姜夔那种“戏说”背后的文学趣味与感染力, 这一点不可忽略。

其次是从文学传播角度看, 如果一篇赋与一首词抒发的是同一个道理, 那么后世读者引用起来时, 在两部作品艺术性相差不远的前提下, 对赋的引用应该小于对词的引用。这个与词的特质有关, 词是“小词”, 一是容量小, 二是在传统视野中, 词不能言志, 不能载道, 处于“小道”的状态。正是由于这种特质, 词的抒情地位却是不能忽略的。

叶嘉莹先生论词, 便认为词有“弱德之美”。从发展的过程来看, 赋渐渐承担起“讽”的文学职责, 既然要“讽”, 那么就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忽视真情抒发的功能。所以在艺术性所差无几的前提下, 赋之抒情深度应弱于词之抒情深度。其余韵回环, 自不可同日而语。

参考文献

[1]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 1965.

上一篇:劳动合同法:单位不签合同须付劳动者2倍工资下一篇:的感悟人生语录